•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揭露與公平交易法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資訊揭露與公平交易法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吳秀明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資訊揭露與公平交易法.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 牛曰正 撰. 中華民國 一○○ 年 七 月.

(2) 謝. 辭. 在結束論文本文的寫作之後,終於到了撰寫謝辭的時候,雖然對於 所有一路上給予我幫助與鼓勵的人,不可能僅靠這短短千字的內容,就 把內心的感動與感激「充分揭露」。不過在這樣的重要資訊存在「資訊 不對稱」的情形下(只有我自己知道有多麼感謝大家),為了避免資訊 不對稱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我還是得要好好的把這些資訊在這裡一次 完整的揭露一下。 這篇論文能夠順利的完成,首先一定要致上十二萬分的感謝的就是 我的恩師,吳秀明老師。雖然老師從我碩一下開始,借調到公平會先後 擔任副主任委員和主任委員,平常的接觸不如碩一上擔任老師助理時頻 繁,但是老師在擔任首長、公務繁忙之餘,還是對於我相當關心。包括 公平法上的資訊揭露問題,也是老師所建議的方向,如果不是老師,我 也絕對找不到這樣有趣的議題進行研究。另外,老師在我撰寫論文的過 程中,也都一直給予我許多建議、鼓勵和關心,並且時常提醒我關於實 務上最新發生的相關議題,讓我思考問題時能注意更多、更廣的面相。 而且最感謝老師的是,提供我一個「超優質」的研究環境,能夠寧靜的 寫作並且能便利地使用學校的各種研究資源(在政大離開綜院、使用無 線網路就不能使用某些資料庫、三不五時還必須聆聽優美的崑曲表 演),所以能全神貫注的投入論文的研究與寫作,真的要非常非常感謝 老師~!也希望這本論文小小的研究成果,能夠不負老師對於我的關心 與期待。. 立. 政 治 大. er. io. sit. y. ‧. ‧ 國. 學. Nat. n. 也要感謝擔任口試委員的顏廷棟老師、劉連煜老師以及陳志民老 al v i 師。感謝顏老師在過去幾次來政大演講的時候,就一直受到我的打擾, n Ch engchi U 而顏老師也不厭其煩的為我解說了許多日本法的重要問題,同時在口試 的過程中,也就我對許多問題認識不夠深刻的看法,提出了許多補充。 而也感謝劉連煜老師對於論文中許多相當關鍵的問題,提出了精闢的見 解,而讓我充分的認識論文中所欠缺的問題,以及值得改進的方向,非 常感謝劉老師所指出的這些盲點。也感謝陳志民老師對於論文中思慮不 周之處所作的提點,同時對於經濟分析的部分的相關問題,也提出了深 值省思的問題以及值得發展的課題。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對於我的肯定與 指教,也希望未來能在各位老師的指教下,有更好的表現。 非常感謝政大法研所求學的三年中,每一位教導過我的老師,感謝 各位老師讓我能夠在研究所中修習各種課程,吸收更多的知識,作為寫 作時的能量。像是帶領我們學習法學日文的陳洸岳老師、劉宗德老師以 及林國全老師,如果沒有跟隨著老師們一起進行日文的學習,可能現在 也無法就日文文獻有較為充分的掌握。尤其是陳洸岳老師在我還是碩一.

(3) 修習老師的法學日文課程時,雖然當時程度還很差,總是有許多不會地 方,但老師在上課都仔細就日文文法進行分析,讓我獲益良多;並且在 後來我們所組成的法學日文讀書會中,老師也耐心地替我們解惑。關於 論文中「有效揭露資訊的判斷基準」的部分,就是從當時讀書會所選讀 的文章中進行整理而來的,所以也要感謝陳洸岳老師以及當時進行與談 的蔡英欣老師給予了許多寶貴的建議。 也要感謝財經法中心的大家長賴源河老師,在研究所中我一共修了 三次賴老師的課,老師在上課時一方面給予我們許多公司法與證交法的 知識,另一方面也給予我們在選擇報告題目上相當大的自由,而能自由 的進行選擇,並且老師也很樂於給大家鼓勵與建議,而總在課堂中獲益 良多。而在修習林國全老師以及方嘉麟老師的課程時,對於兩位老師治 學的嚴謹以及思路的敏捷均感佩不已,而始終使我銘記在心作為典範。 而在碩二旁聽美國公司法時,朱德芳老師所教授的美國法案例閱讀、法 規範體系以及資料庫的使用方法等等,對於後來我在美國法文獻的搜尋 與閱讀上有非常大的幫助。而在遇到許多美國法上不懂的疑難問題時, 朱老師和劉定基老師也都非常耐心的回答我的一些不懂的問題,也非常 感謝兩位老師的幫忙。.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sit. io. er. Nat. y. ‧. 感謝吳瑾瑜老師,在我擔任物權法課輔的過程中,總是不時的給予 關心,並且在寫論文的最後關頭,給予了許多幫助與鼓勵。還有從大學 以來就相當景仰的張新平老師,對於老師精闢而獨到的見解總是感到讚 嘆,同時老師對於我們在法學文字的使用上,也總是給予許多建議,有 幸在碩三時替老師擔任海商法的助理時,也得到老師許多的鼓勵與指 導,也非常的感謝老師。 a. n. iv l C n 從剛進政大的小大一以來,在政大渡過了七年的時光,在大學時雖 hengchi U 然總是忙於系學會活動、社團比賽,總是不務正業而鮮少將重心放在法. 律的學習之上。不過感謝政大的每一位老師的教導,像是林秀雄老師總 是賣力的進行授課、林勳發老師時而分享研究者對於法律改變的貢獻、 楊芳賢老師總是誠摯的給予大家法律學習的建議與指導、擔任財法班導 的江玉林老師總是給予大家許多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充滿熱血的廖元豪 老師總是不時提醒對於社會弱勢的關懷。雖然在政大的學習並不能說是 一路順遂,但從政大的師長們身上,學習到了作為一個法律人、一個法 學研究者所應有、能有的力量與角色,而讓我認識的法律不僅僅是強勢 者所使用的工具,而是為社會帶來改變、為弱勢者帶來希望的橋樑。也 希望,這本論文只是一個開始,在未來能盡我所能的,以我在各位師長 的身上所學習到的精神,繼續從事法學的研究。.

(4)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何況作為一介「拙夫」的我,如果沒 有豐富的文獻,在研究時的視野也會變得較為狹隘。雖然政大的經費不 能說非常充裕,許多外文文獻常常難以取得。所幸在這幾年因為「經濟 法學」以及「商事與金融法學」的國科會計劃,圖書館購置了大量的外 文書籍,借助這些書籍,本文才能取得大部分文獻進行研究,因此也必 須感謝國科會、圖書館以及圖書計劃的人員的努力。 而這本論文的完成,也必須感謝許多身旁的朋友,像是作為我良師 益友的吟吏和怡文,在我大四下的時候邀請我一同學習日文,而也才因 此開始有了學習日文的計劃和夥伴;而在研究所修習法學日文時,好友 吟吏也總是一同面對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境,而作為苦難時的夥伴。此 外,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總是不時的向其他學校的圖書館資源「伸出 魔爪」,感謝君華、昱嵐、馨雯、惠閔、郁彣、楊翎的幫助,讓我的觸 手能伸長不少。而在論文寫作之餘,也感謝宗憲、筱涵、其融、思妤的 幫忙,有你們的幫忙所以使得我總是能省下一些麻煩,而把時間和精力 集中在我的論文上。另外也要感謝芳瑜、邵璿、姿函在薦證廣告的議題 上給了許多的幫助與建議。而也要感謝一路以來給予我鼓勵的各位朋友 以及學長姐,像是宇修學長、朕翔學長以及負笈海外的沛倫學姐。.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sit. io. er. Nat. y. ‧. 要感謝詠云在這一段時間一直以來的陪伴與關懷,忍受我因為寫作 壓力而來的脾氣、又因為論文寫作而不得不放棄一起出國玩樂的行程, 有時又因為論文寫的太晚而不得不一起熬夜,而在這段我「衣帶漸緊終 不悔」的期間也不離不棄,還幫助沒有繪畫天分的我一同完成了論文中 的許多圖形,非常感謝妳的辛勞。. n. al v 最後,也要由衷的感謝我的父母 ,辛苦的爸媽辛苦的養育了一個 「不 i n Ch 想考公務員、不想當律師」卻念了法律系、法研所的兒子。作為一個每 engchi U 天窩在研究室寫報告、寫論文、早出晚歸,鮮少在家陪伴二老、也甚少 幫忙家務,在家裡時又總是面對電腦不喜歡講話的不孝順兒子,非常的 感謝我的父母的養育及照顧。如果,這本論文的研究結果能夠對於法學 的研究、社會的發展帶來任何貢獻,一切都要歸功於我父母對於我的教 導和養育。 最後,希望這篇論文不會辜負各位學長姐以及師長的指導與期待, 也不會辜負我的朋友與家人對於我的關懷、照顧與勉勵。 2011/7/29 於綜合院館 16 樓研究室.

(5) 論文摘要 本文主要所探討之問題為公平交易法上之資訊揭露,而因資訊揭露 之主要問題規範於公平法第 24 條之規定,因此本文主要乃以公平法第 24 條作為探討之核心。而從資訊揭露之意義、類型與功能出發,並就公 平法上之其他規範、其他規範中之資訊揭露問題作相關之說明。而從經 濟分析之觀點,觀察資訊揭露可能的成因,以及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所可 能造成之結果。 而由於公平法第 24 條對於資訊揭露之規範本身欠缺相當之體系, 因此難以令人了解其所規範之類型究竟為何,因此本文中亦從過去公平 會所處分之案例進行分析,而進行較具體系之整理,以期拋磚引玉而使 資訊揭露之問題能稍加釐清。. 政 治 大. 此外在外國法之立法例上,本文主要從日本法之相關規範為介紹, 而從日本法關於資訊揭露之規定中進行比較,認識其所採取之規範模式 及修法方向,而作為我國法相關規定之修正時之比較與借鏡。而在較重 要、較新興之交易關係中,本文亦從美國法之相關規定為重點式之介 紹,而希望能就目前我國法之不足,找出可能之解決方案。. 立. ‧ 國. 學. sit. io. er. Nat. y. ‧. 最後本文則從以上所得出之結果,試圖建立公平法上之資訊揭露規 範體系,而為公平會及相關處理原則日後之修正,描繪出一些可能的輪 廓。. n. al v 關鍵詞:資訊揭露、資訊不對稱、檸檬市場、重要交易資訊、資訊 i n Ch 不對等、優勢地位濫用、欺瞞的引誘顧客、贈品表示法(景品表示法) 、 engchi U 加盟業主經營行為規範說明、FTC rule、消費者創造廣告、實質關聯.

(6) 簡. 目.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2 第三節 研究架構.......................................................................................3 第二章 資訊揭露之意義與功能 ..................................................................5 第一節 資訊揭露之意義...........................................................................5 第二節 資訊揭露與競爭法.....................................................................15 第三節 資訊揭露與其他相關法制.........................................................35 第三章 資訊揭露之經濟分析 ....................................................................47. 政 治 大. 概說.............................................................................................47 完全競爭市場與資訊揭露.........................................................48 資訊揭露與市場失靈.................................................................53 資訊不對稱與檸檬市場.............................................................61. 立. ‧ 國. 學.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四章 資訊揭露之客體─重要交易資訊之判斷 ....................................81. ‧. 第五章 資訊揭露之主體...........................................................................123.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概說...........................................................................................123 第二節 資訊揭露主體之判斷...............................................................124 第三節 資訊弱勢之判斷.......................................................................143. n. a 第六章 日本法立法例...............................................................................155 iv 第七章. l C hengchi Un 我國法制之檢討...........................................................................21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資訊揭露法律體系...................................................................217 有效揭露資訊之判斷基準.......................................................224 實務上之最新發展─加盟業主經營行為規範說明之修正 ..233 新型案例─消費者創造廣告之資訊揭露行為 ......................258. 第八章 結論及修法建議...........................................................................281 參考文獻.....................................................................................................285 附件一: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加盟業主資訊揭露案件之處理原則 修正草案對照表(通過版本) ................................................................293 附件二: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加盟業主資訊揭露案件之處理原則 修正草案對照表(未通過版本) ............................................................306. I.

(7) 詳. 目.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研究動機 ...............................................................................................................1 貳、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2 壹、研究方法 .......................................................................................................2 貳、研究範圍 .......................................................................................................2 參、研究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政 治 大 第一節 資訊揭露之意義 .......................................................................................5 立 壹、資訊揭露與資訊不對稱 ...............................................................................5. 第二章 資訊揭露之意義與功能 .................................................................................5. ‧. ‧ 國. 學. 一、資訊揭露之意義........................................................................................5 二、資訊不對稱之意義....................................................................................6 貳、資訊揭露之類型 ...........................................................................................8 一、依形成資訊不對稱之原因區分................................................................8 (一) 市場結構面之資訊不對稱的資訊揭露............................................8 (二) 先前誤導行為而須為之資訊揭露....................................................9 二、以揭露資訊之相對人身分區分................................................................9 (一) 向主管機關揭露之資訊....................................................................9.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二) 向交易相對人所為之資訊揭露......................................................11 (三) 同時向主管機關及交易相對人所為之資訊揭露..........................11 三、以強制性有無區分..................................................................................11 (一) 強制資訊揭露..................................................................................11 (二) 自願揭露..........................................................................................12 參、資訊揭露之功能 .........................................................................................12 一、奠定公平競爭之基礎..............................................................................12 二、消弭資訊不對稱之弊害..........................................................................13 三、防範發生誤導行為..................................................................................13 四、保護資訊弱勢之消費者..........................................................................13 五、降低資訊搜尋之成本..............................................................................13 六、避免市場力量之濫用..............................................................................14 七、維持市場之透明......................................................................................14 八、促進市場之投資活動..............................................................................14. engchi. II.

(8) 第二節 資訊揭露與競爭法 .................................................................................15 壹、公平法與競爭法 .........................................................................................15 一、「競爭法」在我國法上之意義................................................................15 二、公平法之範圍..........................................................................................15 (一) 問題的起源......................................................................................15 (二) 公平法對消費者保護之法律依據及適用上限制..........................16 貳、資訊揭露與公平法中各種類型之關聯 .....................................................23 一、限制競爭行為與資訊揭露......................................................................23 (一) 概說─涉及資訊揭露的反托拉斯行為之評價..............................23 (二) 獨占與資訊揭露..............................................................................23 (三) 聯合行為與資訊揭露......................................................................25 (四) 結合管制與資訊揭露......................................................................26 (五) 公平法第 19 條之規定與資訊揭露................................................27 二、不公平競爭與資訊揭露..........................................................................28 (一) 以資訊揭露或不揭露之方式從事不公平競爭行為......................28 (二) 仿冒與資訊揭露..............................................................................28 (三) 不實廣告與資訊揭露......................................................................29 (四) 多層次傳銷......................................................................................32 三、消費者保護與資訊揭露..........................................................................32 四、公平法第 24 條與資訊揭露....................................................................33 五、小結─資訊揭露於公平法中之核心範疇..............................................34 第三節 資訊揭露與其他相關法制 .....................................................................35 壹、資訊揭露與民事法 .....................................................................................35 一、民法中關於資訊揭露之規範..................................................................35 (一) 詐欺..................................................................................................35 (二) 締約上過失......................................................................................36 (三) 故意不告知瑕疵..............................................................................37 (四) 由誠信原則所導出之締約前資訊揭露義務..................................37 二、消費者保護法對於資訊揭露之規定......................................................38 (一) 我國法之規範..................................................................................38 (二) 外國之消費者保護法對資訊揭露之實例......................................39 (三) 修法新方向─金融消費者之保護..................................................40 三、競爭法與民事法規範之功能分配..........................................................40 貳、資訊揭露與證券交易法 .............................................................................41 一、證券交易法上資訊揭露之目的..............................................................41 二、公開原則之功能及檢討..........................................................................42 (一) 公開原則的意義..............................................................................42 (二) 公開原則的檢討..............................................................................4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9) (三) 公開原則的必要性..........................................................................44 三、以證交法作為比較借鏡..........................................................................45 第三章 資訊揭露之經濟分析 ...................................................................................47 第一節 概說..........................................................................................................47 第二節 完全競爭市場與資訊揭露 .....................................................................48 壹、完全競爭市場 .............................................................................................48 貳、資訊不對稱的市場均衡 .............................................................................51 第三節 資訊揭露與市場失靈 .............................................................................53 壹、資訊提供不足的成因 .................................................................................53 貳、資訊揭露之外部性 .....................................................................................53 一、外部性之意義..........................................................................................53 二、外部性與市場失靈..................................................................................53 三、外部性所造成之市場失靈的解決方案..................................................55 參、具有公共財性質所造成的市場失靈 .........................................................56 一、公共財之意義與特性..............................................................................56 二、公共財與市場失靈..................................................................................57 (一) 欠缺需求者─搭便車的傾向..........................................................57 (二) 供給者無法獲得應得之費用..........................................................57 (三) 公共財與外部性之不同..................................................................58 三、資訊具有公共財之性質..........................................................................58 四、公共財的供給..........................................................................................59 肆、小結:無法藉由市場機能達成資訊揭露之效果 .....................................60 第四節 資訊不對稱與檸檬市場 .........................................................................61 壹、檸檬市場與資訊不對稱 .............................................................................61 貳、檸檬市場 .....................................................................................................61 一、一般人對於商品之期待..........................................................................61 二、資訊不對稱市場中之品質與價格..........................................................62 (一) 檸檬市場的問題..............................................................................62 (二) 檸檬市場的圖形..............................................................................63 參、資訊蒐集與誘因 .........................................................................................67 一、減少提供劣質財之誘因..........................................................................67 二、搜尋財、經驗財與後經驗財..................................................................69 (一) 搜尋財(search goods).................................................................69 (二) 經驗財(experience goods)..........................................................69 (三) 後經驗財(post-experience goods)..............................................70 三、分類依據..................................................................................................71 (一) 主要依據..........................................................................................71 (二) 判斷資訊不對稱之其他事項..........................................................7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10) 四、小結:資訊不對稱與財物的屬性..........................................................77 (一) 應以符合立法目的之方法進行分類..............................................77 (二) 無須拘泥於屬於何種財物之判斷..................................................78 (三) 在公平法上管制密度之不同..........................................................79 第四章 資訊揭露之客體─重要交易資訊之判斷 ...................................................81 壹、 概說..........................................................................................................81 貳、重要交易資訊之判斷 .................................................................................82 一、公平會及行政法院關於重要交易資訊判斷之爭議─以加盟關係為例 ..........................................................................................................................82 (一) 公平會以往之看法..........................................................................82 (二) 向來之行政法院見解......................................................................82 (三) 近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之衝突見解..............................................83 (四) 近來公平會之修法變革..................................................................83 (五) 本文見解..........................................................................................84 二、重要資訊之判斷方法..............................................................................84 (一) 到會陳述或問卷調查......................................................................84 (二) 應注意調查方法所可能存在之陷阱..............................................85 三、共通與個案性質之重要交易資訊..........................................................85 (一) 區分標準:能否適用於各種交易關係..........................................85 (二) 常見之重要資訊(與契約性質無關)..........................................85 (三) 個案性質之重要交易資訊..............................................................86 (四) 重要交易資訊之案例類型體系......................................................87 參、一般常見之重要交易資訊類型 .................................................................88 一、對交易相對人預估價值產生之偏離......................................................88 (一) 價格..................................................................................................88 (二) 標的物之價值評估事項..................................................................96 (三) 契約履行所附帶之條件、期限、限制或其他負擔....................106 (四) 事業之身分?................................................................................107 二、定型化契約條款之提供........................................................................109 (一) 重要性............................................................................................109 (二) 審閱期間........................................................................................109 (三) 拒絕提供契約或審閱前要求預繳定金........................................ 111 (四) 要求於審閱後繳回契約................................................................113 (五) 主管機關制定之契約範本............................................................114 (六) 契約之揭露方式............................................................................114 三、以書面提供資訊....................................................................................115 肆、個案性質之重要交易資訊 .......................................................................115 一、繼續性交易契約中之契約變更、解除與終止....................................11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11) 二、以電話行銷方式所應揭露之交易資訊................................................117 三、委任關係中之重要資訊........................................................................118 四、為比較行為之事業所應揭露之資訊....................................................119 (一) 比較基準之相關資料....................................................................119 (二) 類型一:比較廣告........................................................................119 (三) 類型二:收視率調查....................................................................120 五、因誤導而形成之重要交易資訊............................................................121 (一) 關於交易標的真實內容之資訊....................................................121 (二) 關於該誤導行為之導正表示........................................................121 伍、小結─關於資訊揭露之客體 ...................................................................122 第五章 資訊揭露之主體 .........................................................................................123 第一節 概說........................................................................................................123 第二節 資訊揭露主體之判斷 ...........................................................................124 壹、資訊揭露主體之認定標準 .......................................................................124 一、隱瞞重要交易資訊與利用資訊不對等地位之不公平交易行為........124 二、資訊不對等之定義................................................................................124 三、資訊不對等所可能產生之問題............................................................124 貳、曾被認定為具有揭露義務之主體類型 ...................................................125 一、因交易標的實體未完成或難以接近而構成之資訊不對稱................125 (一) 交易標的物之尚未完成................................................................125 (二) 交易標的物之實體不易接近........................................................126 (三) 交易標的之查證耗費不相當之成本............................................126 (四) 交易標的因遠距離行銷而無法接近............................................127 二、因重要交易資訊為他方所持有而難以取得所構成之資訊不對稱....127 (一) 他方之技術授權或就其為投資活動............................................127 (二) 營業數額等資訊............................................................................128 (三) 因委任關係代為處理事務而掌握資訊........................................128 (四) 因屬他方之專業知識而具備之資訊優勢....................................129 (五) 因制定定型化契約而掌握重要資訊............................................131 (六) 在契約履行過程中所增加之其他義務........................................132 (七) 服務過程中須額外收費之項目....................................................132 (八) 契約中之不利益事項....................................................................133 (九) 產品售價之突然變更....................................................................133 (十) 促銷活動之限制............................................................................134 (十一) 單方發布之比較、排序資訊....................................................135 三、因政府介入而構成之資訊不對稱........................................................136 四、因刻意誤導而形成之資訊不對稱(虛偽揭露)................................138 (一) 交易主體之誤導............................................................................13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2) (二) 競爭狀態存否之誤導....................................................................139 (三) 進行締約時之預期心理之誤導....................................................140 (四) 交易價格的誤導............................................................................141 (五) 獲利程度之誤導............................................................................141 (六) 就其他交易重要內容之誤導........................................................142 五、小結........................................................................................................142 第三節 資訊弱勢之判斷 ...................................................................................143 壹、概說 ...........................................................................................................143 貳、形式的判斷方法:事業與消費者 ...........................................................143 一、消費者作為一種資訊弱勢者................................................................143 (一) 消費者於資訊上弱勢之產生........................................................143 (二) 消費者因競爭激烈或消費者意識抬頭而成為資訊優勢?........145 二、事業與事業交易時之資訊弱勢............................................................146 (一) 事業較具有改善資訊弱勢之可能................................................146 (二) 無法排除資訊弱勢之情形............................................................146 參、實質的判斷依據 .......................................................................................150 一、經驗豐富與否........................................................................................150 二、其他取得管道之有無............................................................................152 (一) 最小侵害性之考量........................................................................152 (二) 資訊誘因之維護............................................................................153 三、其他之分析因素....................................................................................153 肆、小結 ...........................................................................................................15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六章 日本法立法例 .............................................................................................155. i n U. v. 壹、日本競爭法制概況 ...................................................................................155 貳、獨占禁止法相關規範中之資訊揭露法制 ...............................................155 一、獨占禁止法之內容概要........................................................................155 (一) 不公平交易方法之意義................................................................156 (二) 一般指定與特殊指定之功能........................................................157 (三) 不公正交易方法之立法檢討........................................................158 (四) 平成 21 年修法之變革..................................................................159 二、優勢地位濫用........................................................................................160 (一) 優勢地位濫用之意義....................................................................160 (二) 優勢地位濫用的規範目的─公正競爭阻礙性之判斷................162 (三) 優勢地位的認定............................................................................164 (四) 濫用之認定....................................................................................171 (五) 小結................................................................................................172 三、不當地引誘顧客(欺瞞的引誘顧客)................................................172 (一) 概說................................................................................................172. Ch. engchi. VII.

(13) (二) 規範目的........................................................................................174 (三) 欺瞞的引誘顧客與一般指定........................................................175 (四) 相關規範及案例分析:................................................................180 四、贈品表示法............................................................................................186 (一) 贈品表示法之沿革─從競爭法到消費者保護............................186 (二) 對不實表示之規範........................................................................186 (三) 由贈表法第 4 條第 1 項第 3 款指定之資訊揭露........................190 (四) 公平競爭規約制度........................................................................195 (五) 景品表示法之移管:消費者行政之功能....................................199 參、不正競爭防止法 .......................................................................................199 一、不正競爭防止法之體系........................................................................199 二、關於資訊揭露之規範............................................................................200 (一) 規範內容........................................................................................200 (二) 構成要件........................................................................................201 三、小結─限定列舉與概括規定之需求....................................................208 (一) 日本之政治環境特色....................................................................208 (二) 不法行為........................................................................................208 肆、小結:從日本法立法例之觀察 ...............................................................209 一、關於表示規定之整理與比較................................................................209 二、關於概括規定之檢討............................................................................209 (一) 概括規定之必要性........................................................................210 (二) 我國法可能參考之方向................................................................212 三、資訊優勢地位立法之可行性評估........................................................212 四、贈品表示法之消費者行政與資訊揭露之競爭法功能........................213 五、關於資訊揭露方法之指引....................................................................214 (一) 資訊揭露之可能方向....................................................................214 (二) 我國法之可能定位........................................................................2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第七章 我國法制之檢討 .........................................................................................217 第一節 資訊揭露法律體系 ...............................................................................217 壹、資訊揭露在第 24 條處理原則下之法律架構 .........................................217 貳、資訊優勢作為上位概念之資訊揭露體系 ...............................................218 一、法律體系的建構:欺罔與顯失公平....................................................218 二、資訊優勢地位之構成............................................................................220 (一) 何種資訊之優勢?─資訊優勢之範圍界定................................220 (二) 資訊優勢地位之判斷....................................................................221 (三) 資訊弱勢之認定:應打破事業或消費者之二分觀點................222 三、資訊優勢地位之濫用行為....................................................................222 四、小結........................................................................................................223 VIII.

(14) 第二節 有效揭露資訊之判斷基準 ...................................................................224 壹、意義 ...........................................................................................................224 貳、資訊揭露之真實性原則 ...........................................................................225 一、靜態真實之揭露....................................................................................225 (一) 禁止虛偽揭露(資訊揭露之正確性)........................................225 (二) 禁止誤導揭露(資訊揭露正確性之確保)................................226 (三) 禁止不充分揭露(資訊揭露之完全性)....................................226 二、動態真實之揭露(資訊揭露之最新性)............................................227 (一) 迅速揭露:....................................................................................227 (二) 繼續揭露(定期揭露)................................................................228 參、資訊揭露之有效性、可能性及經濟性原則 ...........................................228 一、資訊揭露之有效及可能性....................................................................228 (一) 資訊取得、接近之便利性............................................................228 (二) 資訊使用之便利性........................................................................229 (三) 時間充裕........................................................................................231 (四) 前後資訊可比較............................................................................231 二、資訊揭露之限制:經濟性考量............................................................231 第三節 實務上之最新發展─加盟業主經營行為規範說明之修正 ...............233 壹、概要 ...........................................................................................................233 貳、美國法上關於加盟之立法例 ...................................................................233 一、加盟規則之概要....................................................................................233 二、資訊揭露之義務及履行方式................................................................234 三、揭露書面之內容....................................................................................235 (一) 封面頁所應揭露之事項................................................................235 (二) 內容目次及應揭露事項................................................................235 四、揭露之相關注意事項............................................................................236 (一) 揭露文件中之注意事項................................................................236 (二) 資訊之繼續更新............................................................................238 五、加盟規則之除外適用............................................................................239 (一) 規範目的........................................................................................239 (二) 類型................................................................................................240 六、小結─關於強制性之資訊揭露規範....................................................243 參、加盟業主資訊揭露處理原則修正之檢討 ...............................................244 一、概說........................................................................................................244 二、資訊揭露之義務、內容與方法............................................................245 (一) 揭露義務之規範模式....................................................................245 (二) 資訊揭露之時期............................................................................248 (三) 資訊揭露之事項............................................................................24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5) (四) 資訊揭露之方法............................................................................252 三、除外適用制度之引進............................................................................252 (一) 揭露成本及執法成本考量之除外適用........................................253 (二) 交易當事人具有知識、經濟實力之除外適用............................253 (三) 不構成加盟或基於其他法規優先性之排除適用........................254 肆、實務上案例之發展及評釋 .......................................................................254 一、公平會執法上所受到之挑戰................................................................254 (一) 丹堤咖啡案....................................................................................254 (二) 格子趣案(公處字 098088 號處分、北高行 99 訴字 592 號判決) (三). 255 鮮芋仙案(公處字 099031 號處分、北高行 99 訴字 1734 號判決). 256 二、實務上之新發展(公處字 100087、100118 號處分)......................256 第四節 新型案例─消費者創造廣告之資訊揭露行為 ...................................258 壹、消費者創造廣告之爭議源起 ...................................................................258 貳、消費者創造廣告及薦證廣告之意義 .......................................................258 一、 意義....................................................................................................258 二、 我國近來之交易活動概況................................................................260 三、 消費者創造廣告與公平法................................................................261 (一) 不公平競爭與消費者創造廣告....................................................261 (二) 消費者保護與消費者創造廣告....................................................262 參、美國法上關於消費者創造廣告之規範及最新發展 ...............................263 一、薦證廣告指南之歷史沿革....................................................................263 (一) 薦證廣告指南之制定與最新修正................................................263 (二) 薦證廣告指南之效力....................................................................264 二、關於消費者創造廣告之規範................................................................264 三、薦證者對於「實質關聯」之揭露義務................................................266 四、具有實質關聯之相關範例....................................................................266 (一) 範例一:廣告中所使用之研究結果乃係由業者提供經費所進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Ch. engchi. i n U. v. 267 範例二:知名人物因代言而收受之報酬....................................267 範例三:以心得分享作為契約內容之一部分............................267 範例四:因銷售該產品而獲取利潤或本人為公司之所有人....268 範例五:因業者之要約而產生評論動機....................................268 範例六:因薦證而取得購買之優惠............................................268 範例七:持續收受免費之產品....................................................269 範例八:與廣告主之間存在僱傭關係........................................269 範例九:因薦證而可累積一定之業績獲取利益........................269 X.

(16) 五、薦證廣告指南之檢討............................................................................270 (一) 如何認定實質關聯的存否............................................................270 (二) 欠缺揭露時所應盡的標準─何謂「清楚並明顯地揭露」........271 (三) 廣告主的責任基礎........................................................................272 肆、我國法上可能之修正方向 .......................................................................273 一、消費者創造廣告之資訊揭露規範─現行之薦證廣告規範說明........273 二、消費者創造廣告之認定........................................................................274 (一) 以廣告之方式進行心得分享,包括各種新興網路發表平台....274 (二) 以消費者或使用者之身分,分享使用經驗或心得形式進行之推薦 (三). 275 基於持續性或高價值之經濟利益而撰寫評論─實質關聯之存否. 276 三、實質關聯之揭露....................................................................................280. 政 治 大. 第八章 結論及修法建議 .........................................................................................281. 立. ‧ 國. 學. 壹、結論 ...........................................................................................................281 貳、我國法修正之方向 ...................................................................................282 參考文獻 ...................................................................................................................285. ‧. 附件一: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加盟業主資訊揭露案件之處理原則修正草案 對照表(通過版本) ...............................................................................................293. y. Nat. sit. 附件二: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加盟業主資訊揭露案件之處理原則修正草案. io. n. al. er. 對照表(未通過版本) ...........................................................................................306. Ch. engchi. XI. i n U. v.

(1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I. i n U. v.

(1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資訊揭露的規範,在公平交易法(本文以下均簡稱為公平法)上最 主要的適用,就是在資訊不對稱的情形下,避免資訊優勢地位之一方, 利用其資訊優勢地位,而對於市場秩序產生不當之影響,而使其就重要 資訊向交易相對人揭露之規範。此種規範之目的,與經濟學上所探討之 「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相關問題關係相當密切,在經濟學上一般認為 資訊不對稱的市場中,可能因為對於交易標的之品質的資訊掌握不足, 而在交易過程中會產生逆選擇等結果,最後反而將優質的事業逐出市場 之外,並可能導致市場的不存在之結果。而此種結果對於市場機制無疑 是一種嚴重的打擊,而對於市場秩序維護之根本大法的公平法,當然有 責任進行瞭解與管制,因此必須就這個資訊揭露與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深 入了解,才能避免市場機制遭受嚴重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而在我國的實務上,於法條中並無專門針對資訊揭露所訂定之規 範,僅藉由第 24 條之概括規定在實務上已累積大量案例,但因仍欠缺 相關之討論,因此仍有如霧裡看花一般,難以認識此一問題於公平法上 所涉之類型與爭議,故本文欲從各個案例中就關於資訊揭露的相關問題 及法律體系進行分析與歸納。同時,在外國法之立法例上,本文希望從 al v 日本法之規範進行觀察,由於日本法與我國法之規範較為近似,而同樣 i n Ch 為繼受美國法及歐盟法等外國法制之國家,對於此一問題又係從何種角 engchi U 度進行規範與觀察,亦係本文所欲瞭解並進行比較之內容。. n. er. io. sit. y. Nat. 貳、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之目的,首先希望能藉由資訊揭露之基本概念進行瞭解, 認識資訊揭露之概念與功能,以及在相關法制中之規範和功能分配,並 由經濟學相關學理之探討,了解有哪些因素可能是造成市場上存在資訊 不對稱的因素,以及在資訊不對稱之下,對於市場交易秩序可能產生之 影響,而是否又有可能透過市場機制的自癒機制,將此種問題解決,或 是是一種市場無法解決的市場失靈的問題?而從經濟學學理之相關探 討,瞭解資訊揭露制度存在之意義與功能。 其次本文欲藉由過去於公平會之執法實務上所曾處分之之個案進 行相關整理,希望能藉此找出實務上就資訊揭露所採取之共通概念及規 1.

(19) 範體系,而藉由我國法之觀察,了解我國公平法上關於資訊揭露之概念 所應探討之核心議題所在,以便能建立符合我國國情之法律體系,以作 為未來修法參考。 同時,本文亦希望能藉由日本法之立法例,了解在日本上對於資訊 揭露之概念,是如何的運行與操作,是否能有值得我國在探討此一法制 時,作為比較研究之對象。同時,在幾個重要的議題之上,本文亦欲從 美國法之立法例進行一併之觀察與比較,而從不同國家的法律規範中, 找到最為適合我國、最符合資訊揭露之目的的法律制度。.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壹、研究方法. 政 治 大. 由於公平法乃是屬於一種經濟法之規範,其本質與經濟秩序、經濟 學學理之關係相當密切,因此本文首先所欲使用之研究方法,即為藉由 經濟學之學理,就資訊揭露之規範進行經濟觀點之分析,了解關於資訊 不對稱之成因及影響,而以經濟學學理之觀點,作為經濟秩序根本法的 公平法在執法上的重要參考指標。. 立. ‧ 國. 學. ‧. 其次是藉由比較法的觀點,從不同國家的法律體系,對於資訊揭露 之制度的規範進行分析,觀察在不同的法律體系中,對於相同之議題是 以何種不同的觀點進行規範,希望能藉由其他先進國家之法律制度,作 為我國法規範之借鑑。同時,本文亦欲從不同領域之觀點,從科際之整 合、比較的觀點,參酌探討「資訊揭露」、「資訊公開」制度相當熱絡, al v 而有豐富之文獻的證券交易法之觀點,作為在公平法上進行資訊揭露時 i n Ch 所應注意之揭露準則、比較指標。 i U. n. er. io. sit. y. Nat. engch. 另外本文透過「案例歸納」之方法,從過去的案例進行整理與體系 化、案例化,希望能夠藉由過去的案例的整合,了解我國法當前所面臨 之重要議題以及最有待解決的問題,而避免在進行外國法之比較與研究 時,未能配合我國特有之問題。 最後是透過「演繹」之方法,希望能藉由過去、現有之相關案例與 學說見解、外國法的比較觀點,演繹出我國法上可能需要的法律規範體 系,以作為未來修法時之參考。 貳、研究範圍 本文之研究範圍,係以資訊揭露與公平法為範圍,而主要是以我國 之公平法為主,而由於我國公平法中涉及資訊揭露之範疇者眾多,但除 公平法第 21 條及第 24 條之規定外,多數之規範多半均具有其核心之規 2.

(20) 範目的,例如公平法第 10 條第 4 款主要乃以獨占者濫用其市場地位作 為規範之目的,雖亦可能涉及資訊揭露的問題,但已非其核心議題,故 本文中雖就其可能涉及的面相亦為相關案例說明,但主要之核心均集中 於涉及資訊揭露密度最高之公平法第 24 條之規定,同時由於虛偽揭露 資訊的問題,亦可能涉及公平法第 21 條之規定,因此亦在必要之範圍 一併論述之,以避免過度擴張「資訊揭露」所涉及之核心範圍。 而在比較法上,則將參考日本之獨占禁止法、贈品表示法、不正競 爭防止法等規範進行比較,而在美國法之部分,因時間限制而無法全面 性地探討美國法之相關內容,因此僅能藉由兩種特殊之類型─加盟以及 消費者創造廣告之規範進行研究,而不全面就美國法之相關規定為全面 性之介紹。 參、研究限制. 治 政 關於本文之研究限制,首先係因本文僅對於經濟學之基本理論能為 大 立 粗淺掌握,因此在經濟學上較為深入之計算內容,則無法有更進一步的 ‧. ‧ 國. 學. 閱讀與掌握,因此在本文中所使用之經濟學相關文獻,均以文字搭配圖 形之說明為主,而無法使用以算式作為說明方法之文獻進行瞭解與說 明。. er. io. sit. y. Nat. 而在比較法上,基於時間因素之限制,本文主要參考乃以日文文獻 為主,英文文獻為輔,以及使用極少數之德文文獻,因此在比較法之觀 點上,主要僅能以美日兩國之文獻及法制進行了解,此亦為本文所受之 限制之一。. n. al v 而在案例內容之整理歸納方面,主要所參照之內容均以公平會所頒 i n Ch 布之處分書以及行政法院之判決為素材,因此受限於處分書所記載之內 engchi U 容,而無法就更深入、更詳細之實際案例進行瞭解,因此或許仍不免有 偏頗或不充分之處。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文之研究架構,首先在第一章簡單介紹本文之研究動機、內容、 限制以及研究架構,而綱要以及方法論之簡要說明。 在第二章中,則就資訊揭露之意義、功能進行介紹,並就公平法上 可能涉及資訊揭露之相關規範進行整理,並就相關之重要案例為簡要說 明,並扼要介紹關於民法以及證交法上相關之資訊揭露規範。 第三章則從經濟分析之角度出發,先從競爭政策的觀點分析資訊揭 露對於完全競爭市場的意義,再從公共財以及外部性的觀點分析資訊不 3.

(21) 足的成因,並且從資訊經濟學之角度,認識資訊不對稱對市場機制所可 能造成之損害。 第四章及第五章則分別就資訊揭露之客體、主體進行整理與歸納, 就過去實務中的案例為體系的整理。 第六章為日本立法例之說明,主要從獨占禁止法中針對優勢地位濫 用、欺瞞的引誘顧客之禁止進行介紹,並從贈品表示法之修正以及消費 者廳之設立,觀察我國法未來可能之修法動向。 第七章則為我國法之整理、歸納,並且就實務上相當常見並且重要 之加盟,以及近來常見的消費者創造廣告的議題,從美國法之角度,為 我國法之修正提出建議及說明。 第八章則為本文之結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 i n U. v.

(22) 第二章 資訊揭露之意義與功能 第一節 資訊揭露之意義 壹、資訊揭露與資訊不對稱 一、資訊揭露之意義 資訊揭露(英:information disclosure,日:情報開示1) ,係指一方 就特定之資訊,向欠缺資訊之他方告知之資訊提供行為。而此種一方欠 缺資訊及取得資訊之管道,而他方具有較充分之資訊的情形,在經濟學 上被稱為「資訊不對稱」,而本文中所欲探討之資訊揭露,即係在資訊 不對稱的關係中,為避免資訊優勢之一方,利用自身之資訊優勢地位, 而在不提供資訊的情形下,使交易相對人欠缺充分資訊為交易判斷,而 喪失選擇最佳交易對象之機會,影響其他有效率之事業之競爭2;或是 事業在提供資訊時,要求不當之利益作為對價,利用交易相對人對於資 訊之迫切需求而屈服於事業之資訊優勢,而榨取交易相對人之利益。在 此種情形下,由於資訊被優勢者掌控,而無法自由的在市場中進行交 易,可能因此使欠缺效率之情形發生。故為確保市場中之公平競爭秩序 以及資訊弱勢者於市場中之利益,有對於事業就資訊之不揭露而進行管 制之必要。.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er. io. 而在探討資訊揭露之法律規範時,除了賦予將提供資訊之揭露義務 的方法外,另一種觀點是禁止「隱藏資訊」之行為,但因為資訊之範圍 al v 過於廣範3,因此在公平法上係以禁止隱藏「足以影響交易決定之重要 i n C h 4另外,告知「不完全資訊」之行為也 資訊」之行為作為規範之核心。 i U. engch. 1. 資訊揭露在日本法上亦有不同之用語,例如有稱為「情報開示」者,此處之「情報」並非中文 諜報作戰中之「情報」而是指「資訊」,另外也有從英文 disclosure 而來之外來語「ディスクロ ージャ」 2 例如在今年所發生的塑化劑事件,雖然是相當嚴重的消費者保護事件,但是對於消費大眾而 言,由於自身的資訊不對稱,無法對於所食用之產品的品質有充分認識,因此購買飲品時,一罐 10 元而是以塑化劑作為原料調配的飲料,與一罐 50 元而純天然飲料,需球者在資訊不對稱的情 形可能因為 10 元飲料價格較低而購買,但實際上純天然的飲料的品質較諸塑化劑飲料來得更 好,卻可能因為資訊不對稱,而在競爭中落敗,而業者未就飲料含有塑化劑之有害物質之資訊加 以揭露,即可認為是一種利用資訊不對稱所從事之不公平競爭之行為。 3 但由於各式各樣的事情都可能屬於資訊的一種,例如一輛中古車的品牌、性能、價格、產地, 全部都是產品的資訊的一部分,甚至包括車子跑過的里程數、冷氣涼不涼、出過幾次車禍,可能 都是資訊的一部分。誇張一點,即便說車子上幾道刮痕、幾個人開過、之前都在哪裡保養等等, 全部都是資訊的內容。如果禁止隱藏資訊是必須要將此等資訊全部都進行揭露,對於日常生活會 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一般討論禁止隱藏資訊時,討論的重點多半在於禁止隱藏「重要資訊」 , 但何謂重要資訊?在我國公平交易法過去執法上之認定,請參見本文第四章之分析。 4 參見公平交易法第 24 條處理原則第 6 點,而在處理原則第 7 點中雖未明文限制為「重要交易 5.

(23) 會受到禁止,以避免事業在進行競爭活動時,僅就對己有利之特定事實 向相對人進行告知時,藉此使相對人誤以為事業所提供之商品或服務真 如同其所宣稱內容一般優良(但實際上卻可能暗藏陷阱),而選擇與之 交易。在主管機關此等禁止之下,事業僅能選擇就重要資訊均充分告 知,而在告知資訊時亦不能使用隱瞞之方式。而可確定受揭露之人可獲 得較為充分之資訊。 資訊揭露之目的,係為將相對人所不知之資訊,向其進行傳遞,以 期能使相對人亦掌握充分的資訊,對於交易的真實狀況能更為認識,而 為交易與否之判斷。然在進行交易與否的判斷時,是否掌握充分之資訊 固然係重要的問題,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於掌握的資訊是否正確。如 果掌握許多資訊,但資訊都是虛偽、誇大的,即便掌握了資訊,但是卻 可能會受到不正確的資訊誤導,反而離真實更遠,即便獲取資訊,也未 必能在判斷時更為有利。因此,資訊揭露之法制之健全,也必須與禁止 虛偽揭露之規定相互配合,透過資訊「真實」性之確保,才能落實資訊 揭露之目的,因此禁止虛偽不實的揭露,亦係在資訊揭露之問題中相當 重要之一部分。. 立. ‧ 國. 學. 資訊不對稱. 檸檬市場. 市場不存在. ‧ y. 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生之不公平競爭. io. sit. Nat. 資訊揭露. 政 治 大. er. 避免資訊優勢者榨取資訊弱勢者之利益. al. n. v i n Ch 圖表一:資訊不對稱與資訊揭露 engchi U. 資訊來源:作者自繪. 二、資訊不對稱之意義 藉由資訊揭露之方式,使一方將資訊告知他方,係原因在於市場上 的交易雙方,對於供給者所提供之商品或服務之相關資訊,時常存有落 差故未能立於對等之地位進行交易。在此種情形下,如果資訊優勢之一 方濫用其資訊優勢之地位,隱匿商品或服務在競爭上不利之資訊,而對 於資訊弱勢者不當的進行販售,則資訊弱勢者即有可能因此受到誤導, 而無法挑出市場上較適合之產品,使得有效率之事業亦無法爭取到顧 客。在經濟學上將此種情形稱為「檸檬市場(The Market for Lemons)」,. 資訊」 ,但本文以為應採相同之解釋,請參閱本文第 4 章「壹」之說明。 6.

(24) 在此種資訊不對稱之情形下,將可能導致的市場不存在的結果,其對於 市場機制之影響不下於一般競爭法上主要討論之限制競爭行為,因此格 外值得關注。5 一般在交易進行過程中,供給者對於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之資 訊,因須仰賴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而賺取利潤,因此對商品或服務品質之 掌握往往較為充分。即便供給者本身並非商品之生產者,但由於供給者 藉由提供商品而獲利,且通常會反覆的從事營業活動,因此對於商品品 質的掌握,勢必將更用心地深入了解其內容,否則在進行供給時時亦無 從向需求者進行推銷、介紹。 相對的,需求者在進行交易時,因為商品資訊並不會當然的就出 現,所以必須藉由報章雜誌、網路媒體等管道,進行搜尋資訊的活動, 但其所掌握之資訊,多半係商品或服務之供給者所主動提供之資訊,內 容未必公正客觀。而即便在網路發達今日,有許多藉由「部落格」提供 資訊之「達人」 ,也未必就所有商品都能藉此獲得充分資訊。6此外,搜 尋尚須付出成本,也必須在購買前一併納入考量,因此商品資訊之數量 亦可能會受到限制。除非是在交易頻率較高,或是市場中同質性較高的 情形,例如製作果醬的工廠,如持續性的進行水果的買賣,可能對於水 果的品質較容易辨認出好壞;但若該商品並非經常性的購買,則除非是 產品的同質性較高,僅須購買少數幾次,即能充分瞭解產品之品質,否 則端賴少數的購買,一般未必能對產品的資訊有充分的認識、了解,此 時就買方而言,就極易成為資訊上的弱勢者。.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er. 此外,資訊不對稱的形成,有時也有可能是導因於政府對於產業的 al v 管制所導致,例如基於律師法第 15 條第 2 項之規定,律師公會有權訂 i n Ch 定律師倫理規範,而因律師倫理規範的規定,使得人民藉由網路平台之 engchi U 方式尋求法律資訊的方式受到限制,而在此種情形下,原先在自由的交 易關係中可能得以取得之資訊,即因政府規範之介入,而使得資訊難以 藉由交易成本較低之方式流通。7而在公平法進行規範時同樣也必須注 意是否有可能因資訊揭露的規範,導致另一種資訊不對稱的問題產生。. 5. 關於檸檬市場的問題,請參閱本文第三章第三節。 自從網路風行以來,買方(尤其是一般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前常常藉網路之方式調查其他使用 者使用產品後所分享之資訊,但近來在我國相當值得討論的問題,即為業者利用知名部落客撰寫 之「消費者創造廣告」的問題,此種廣告類型亦涉及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此部分之問題將於本文 第七章中就美國法及我國法可能之修正進行探討與分析。 7 例如在公處字第 099060 號處分中,法易通公司藉由網路平台等方式進行律師服務之介紹,即 因律師公會基於律師倫理規範等規定,而命律師退出該交易平台,使得此種透過網路平台可及時 撮合供需雙方,減少交易成本,並增加消費者選擇機會之管道因此消失。 6. 7.

(25) 在經濟學上有將產品區分為「搜尋財」 、 「經驗財」 、 「後經驗財」之 概念,乃係以產品是否能藉由交易以外之其他管道,認識商品或服務之 品質作為區分基準。一般將「搜尋財」定義為在交易前可藉由「搜尋」 獲得資訊,在此種類型之產品中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較不易發生;而「經 驗財」則是事先再怎麼樣進行調查,也無法在交易前充分了解產品的資 訊;甚至在「後經驗財」之情形下,即便交易後,亦無法在短期內即了 解產品的資訊,因此對於產品之資訊,往往更難以掌握,故資訊不對稱 就容易產生較為嚴重的問題。8 雖然資訊不對稱的存在,使得交易時無法充分評估交易標的之品 質,而時常會對於市場之競爭秩序產生不當的影響,透過資訊揭露的方 式,固能夠衡平交易雙方的資訊落差,減緩資訊不對稱所可能造成的市 場不存在的問題。但應注意本文主要係從資訊揭露在公平法上適用,因 此在要求揭露資訊時,應配合公平法之立法目的觀察,主要就資訊在競 爭中所能發揮何種功能進行具體的審視,而非一律要求無保留的揭露, 也不能主要從消費者保護的觀點進行要求,因此就何種資訊應加以揭 露,仍應回歸競爭法之基本原則進行審視,方為妥當。9.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最後應特別留心的是,資訊不對稱僅是一種現象,並不代表居於優 勢之人即位於絕對之優勢地位,而只是相當來講較為有利,因此應在個 別交易關係中,判斷資訊之優勢與劣勢,而無須將不同之契約關係一併 討論,而造成混亂。例如在加盟關係中,加盟業主相較於有意加盟者 A, 對於加盟經營資訊為資訊優勢地位,但若加盟者 A 欲就其所加盟之內容 為再加盟時,則對於其所招募之再加盟者 B,原先之加盟者 A 即成為對 加盟經營資訊之優勢者,而成為資訊優勢者。但在判斷加盟者 A 與加盟 al v i 業主間之資訊優勢關係時,並不應因為 AB 間之資訊優劣關係而影響加 n Ch U engchi 盟業主與加盟者 A 間之關係,而仍應就個別層面之交易關係進行觀察。. n. er. io. sit. y. Nat. 貳、資訊揭露之類型 一、依形成資訊不對稱之原因區分 (一) 市場結構面之資訊不對稱的資訊揭露 若產業結構上有較容易形成資訊不對稱之特性,而容易易產生不公 平競爭及交易相對人利益之損害,而必須藉由資訊揭露之方式解決時, 在規範上之重點應著重於產業面、結構面問題的矯正。因此,在此種情 形下首先必須先確定產業中資訊不對稱之存在,且此種資訊不對稱的問. 8 9. 關於「搜尋財」、 「經驗財」、 「後經驗財」之概念,亦請參閱本文第三章第三節。 關於公平交易法與競爭及消費者保護功能之相關爭議,請參見本章第二節。 8.

(26) 題,難以藉由市場中之自發性力量排除,而必須藉由政府的介入,強制 使其揭露方有可能除去,且若不除去資訊不對稱之情形,即有可能對於 市場之交易秩序產生不當影響,此時方應藉由政府的力量進行管制。但 政府力量的介入,例如政府的產業政策或產業管制,也有可能是造成資 訊不對稱的產業結構的一種原因,例如政府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也 是一種造成資訊為一方所獨占的原因,但因智慧財產權之存在仍有其重 要之功能,因此在損益權衡之下,若屬行使其權利之正當行為,則無須 以公平法進行管制。 (二) 先前誤導行為而須為之資訊揭露 若資訊揭露義務的產生,是因為事業為某一「可能造成誤導」之行 為所造成,則此種情形下的資訊揭露,首先必須先確定是何行為構成誤 導或有誤導之虞,而再觀察其可能產生之誤導結果為何,是否足以造成 不公平競爭或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消費者損害。而就事業之不揭露為處 分時,亦須限制在就足以影響交易決定之資訊為誤導,而不可有不當或 過度之連結,使其揭露不相關之其他資訊,藉以控制國家之介入範圍。.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二、以揭露資訊之相對人身分區分. ‧. (一) 向主管機關揭露之資訊. n. er. io. sit. y. Nat. 資訊揭露可依據其對象不同,而主要可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種乃係 像主管機關所為資訊揭露,其主要之目的乃是在於使事業主動向主管機 關提出與其可能產生之違法行為相關之資料,此種揭露之目的一般多係 為調查事業之違法行為,例如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近來許多結合案件, al v 均以附負擔之方式允其結合,其中即會對於事業結合後賦與資訊揭露之 i n Ch 義務,而使其就可能影響市場競爭,而一般較難以取得之資訊向公平會 engchi U 為揭露。 1. 便利主管機關就事業經營內容進行瞭解 而在向主管機關為資訊揭露之類型中,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向 主管機關揭露資訊之目的,乃是為便利主管機關取得事業具有潛在違法 可能之行為的相關行為,或是便利主管機關進行。。 例如在公結字第 099004 號結合決定,公平會針對大富多媒體欲 80% 盛庭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進而控制盛庭公司及其旗下之凱擘等 12 家 公司之人事任免,即以「十二、申報人應於收受本結合決定書次日起 5 年內,於每年 7 月 1 日前,提供下列資料送交本會備查。(一)參與結合 事業及其控制與從屬公司自製、代理銷售之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之名稱及 代理契約書。(二)參與結合事業及其控制與從屬公司自製、代理銷售之 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不論第 10.03 條及第 10.04 條之規定,締約國一方得要求締約國他

03(漁) 受僱從事漁業生產之勞動者、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漁會之甲類會員。 就安 04(勞)

依勞動部所訂頒「專案核定民間機構投資重大經建工程及政府機

在商業現代化進程中,連鎖化、大型化、資訊化的趨勢不斷演進,門市服務業發展 也從單店經營到多店經營以至連鎖經營的層次,以

1.若無相關國際標準,或擬議之技術性法規及符合性評估程序所

締約國雙方應加強在標準化與度量衡措施上之共同合作,並以促進締

「25 資訊及通訊專業人員」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 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作機會的職業有 13 項,並以「51

「25 資訊及通訊專業人員」、「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及「26 法律、社會及文化 專業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