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飄移的認同:“台籍國軍”認同之探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飄移的認同:“台籍國軍”認同之探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 飄移的認同:“台籍國軍”認同之探究 政 治. 大. (ROC). 學. ‧ 國. 立 Study on “Taiwanese Soldiers” The Floating Identity:A Memory. ‧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指導教授:彭立忠 e n g c h i U博士 研究生:吳仁舜. 撰. 中國民國 108 年 1 月.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 謝. 辭. 論文得以完成,真的要非常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彭立忠老師。在我最初提出此研究計 劃,面臨許多徬徨與挫折之際,若非彭老師的支持與鍥而不捨,在我幾近放棄的情況下, 仍然持續鞭策著我,要不然這篇論文或許便不會有機會完成。也因彭老師的耐心指導, 不辭辛勞地逐字逐句糾正與修飾,幫助我修改論文許多的不足之處。當然也感謝論文口 試時,許雅棠老師與劉季倫老師給予指正與建議,讓我受益良多。 感謝我的大伯公、台籍官兵權益互助會、許昭榮-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以及本. 政 治 大 事,才會有如此豐富的背景內容。也願這些早期陣亡的台籍國軍將士們得以安息。 立. 文台籍國軍的受訪者們,諸位長輩不厭其煩的接受我的打擾,因為有他們實真的生命故. 最後,感謝家人的包容,不斷的鼓勵著我完成學業,有著他們支持帶給了我莫大的. ‧ 國. 學. 動力,也深深的慶幸不枉走這一回,這是一趟滿是收穫的旅程。.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3) 摘. 要. 本研究以「認同理論」為研究基礎,針對十餘位台籍國軍進行深度訪談,在國家認 同、族群認同、身分認同、地域認同等問題上,透過資料的質性研究後加以分析與探討, 從中發現台籍國軍對於「自我認同」從開始形成、轉變、至最終的歸宿,當中的飄移與 轉變過程,以及「自我認同」上的詮釋與判別。 台籍國軍的「國家認同」並非只侷限於單一性的選擇而是一種極具複雜、主觀與客 觀的建構過程,在不同時期有著認同的成形階段與轉變,牽涉到理性的利益考量與感性 的情感連結,在歷史脈絡發展中,因不同事件的發生而有著他們自己的詮釋方式。. 政 治 大 日本統治時期,皇民化政策的壓迫與社會資源的差距,原生(漢) 、部落(原)認 立 台籍國軍對於「自我認同」在不同時期的形成與變遷如下:. 學. 同的形成。. ‧ 國. 1.. 台灣光復時期,對祖籍與祖國高度想像的破滅,群族認同的連結。. 3.. 國共內戰與滯留中國大陸時期,經歷政治運動與具有中國的社會經驗,感性與理性. sit. y. Nat. 認同的選擇。. ‧. 2.. 5.. 權利追討時期,具有共同的經歷、共同的利益、與共同的訴求,集體認同的歸屬感。. n. al. er. 返鄉定居時期,落葉歸根的感情因素,地域/鄉土認同的再思考. io. 4..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也期望透過這群台籍國軍的「生命故事」,來引起政府與社會的重視,獲得 應有的身分與補償,不要讓這一群台籍老兵們在歷史上留下空白的一頁。另外,藉由深 度的訪談來重現歷史人物的記憶與事件的變遷過程,釐清當年台籍國軍從軍的意願問 題,來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相,以求得在歷史上的定位。. 關鍵字:國家認同、台籍國軍、台籍老兵、國共內戰、歷史真相. III.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4) ABSTRACT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Identity Theory” approach and applies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s with several Taiwanese soldiers, in order to obtain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atic of this research. Qualitative methods are used, on the other hand, to collect data for analyzing the subjects in terms of their own national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and regional identity. This research asserts that these Taiwanese soldiers have formed, transformed, and returned to the essence of "identity” after the process of floating, transforming, interpreting and distinguishing "identity.”. 政 治 大 single choice, but through an extreme complex process of subjectively as well as objectively 立. These Taiwanese soldiers have identified with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not simply out of a. constructing their own identity. This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national identity has went. ‧ 國. 學. through phases of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ncerning that these Taiwanese soldiers. ‧. have their own, each of them, considerations on profiting from substantial life events and. sit. y. Nat. strong emotional connection with their own people in these historical moments.. io. 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Taiwanese soldiers national identity has went through the following phases of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l. n. v i n C hpolitical oppressionUand discrepancy of social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Japan’s engchi. 1.. resources in Taiwan has influenced the primordialism (Han Chinese) and tribal (Aboriginal) fo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2.. Restoration period: The Taiwanese soldiers are disillusioned by their own country, where they loss emotional connection with their ancestral home and ethnic identity.. 3.. The period of Chinese Civil War: The Taiwanese soldiers have been kep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experiencing political movements and having social experience there. This is a period of sensible and rational choices of identification.. IV.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5) 4.. The period of returning home: Sentimental concerns have encouraged these Taiwanese soldiers to go back ancestral home, to rethink their own regional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s.. 5.. The period of recovering rights: The Taiwanese soldiers have strived to find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 collectively through reflecting common experience, interests and appeals. I Hope this thesis can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the 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and people, to compensate with them, and recognize these Taiwanese soldiers as “retired soldiers" (entitled to various benefits). Finally, I hope this thesis can help fill out the historical. 政 治 大 soldiers will to restore historical truth and thereby obtain historical positions they deserve the 立 gap and restore the forgotten past of these Taiwanese soldiers. In the wish to fulfill these. will of the soldiers, to restore the historical truth and obtain a historical position for these. ‧. ‧ 國. 學. Taiwanese soldiers.. y. sit. io. n. al. er. Historical Truth. Nat. Keywords:National Identity、Taiwanese Soldiers、Taiwanese Veterans、Chinese Civil War、. Ch. engchi. i n U. v. V.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6)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3 第四節 研究歷程與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政 治 大 概念界定與文獻檢閱 .............................13 立. ‧ 國. 學. 第一節 「認同」概念的解釋與種類 ....................13. ‧. 第二節 概念界定 ....................................18. sit. y. Nat. 第三節 台籍國軍之歷史背景 ..........................20. er. io. 第四節 台籍國軍之現況 ..............................31. a. n. v l C ............................. 第三章 台籍國軍之生命故事 37 ni hengchi U. 第一節 閩、客族群之生命故事 ........................40 第二節 原住民之生命故事 ............................66 第三節 認同的糾結與漂移 ............................84 第四章 台籍國軍「認同」的形成與變遷 ...................87 第一節 日本統治時代下「認同」的形成 ................87 第二節 國共內戰期間「認同」的連結 ..................91 VI.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7) 第三節 內戰局勢底定與滯留中國大陸「認同」的選擇 ....96 第四節 兩岸開放後「認同」的再思考 .................100 第五章 結論 ..........................................1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5 附 錄 ................................................117 附錄-1 訪談問卷 .................................. 117 治. 政. 大. 立 參考文獻 ............................................. 120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I.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8) 圖. 表. 目. 錄. 表 一 訪談人數統計表 ..................................... 10 表 二 滯留大陸臺籍前國軍返臺定居人員 ..................... 33 表 三 台籍國軍分類表 A-1 組 .............................. 37 表 四 台籍國軍分類表 A-2 組 .............................. 37 表 五 台籍國軍分類表 B 組 ................................. 3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II.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9)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緣起. 當 2013 年過農曆年的時候,跟隨著家人回桃園中壢老家祭祖,雖然此次沒有兒時 濃厚的過年氣氛,卻依稀可看得到中國農業傳統被保持的一面。隨著工商經濟的發展, 中國固有的文化習俗被淡化,一切從簡、求方便,卻失去了傳統過年大家庭的熱鬧景象, 取而代之的是偌大的三合院供奉著祖先牌位卻少有人祭祀,文化習俗變得只是例行公事 而已。就在此次回老家祭祖,發現了一件令人突兀的景像,當祭拜儀式到一段落後,長 輩們習慣性用著閩南語在談論事情,卻在這熟悉的聲音之中,有著另一種不同的習慣用. 政 治 大. 語,講的是國語(普通話)卻又帶著大陸腔。詢問之下才知,這一位是我的大伯(大伯. 立. 公的大兒子) ,在 1946 年被國民政府抓去參與國共內戰,滯留中國大陸四十多年兩岸開. ‧ 國. 學. 放之後才得以回台定居。. 在這四年國共內戰過程中,多少人、多少家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動蕩?誰還能記得. ‧. 在歷史記憶的一個角落,曾有一群臺灣人被捲入這場不該有的戰爭中,而有著同樣經歷. Nat. sit. y. 的這群老兵人數曾多達一、二萬人,但自詡以人權立國的政府卻遲遲未給予彼等應得的. n. al. er. io. 照顧與補償,不曾正視這群老兵的權益與歷史定位。翻開國軍在台灣的這頁歷史事件,. i n U. v. 早期國民政府在台實施募兵也不過一、兩年,很多人都不記得或聽聞過,實讓人容易淡. Ch. engchi. 忘這段歷史故事,但現在的政府應負起還原歷史真相的責任,使更多人能夠知道並記取 這段一直不被台灣人重視的歷史。 1949 年曾有一百多萬軍民隨著國民政府來台,他們因戰爭而被迫離開家鄉與親人, 多少年後,他們的鄉愁與傷痛,皆彷彿如巨流河漂向啞口海而變得默默無語1;同樣的 這一、二萬名被迫投入國共內戰的台籍士兵,身心也承受著同樣的痛楚和鄉愁,他們有 類似大陸來台榮民的遭遇、背景和悲情,但是政府對待他們的方式與處理的態度卻未盡 妥恰。如今這群台籍老兵大部分已逝世,目前碩果僅存者也已是白髮蒼蒼高齡八、九十 歲的耆老,在未來無多的歲月,他們更期待能夠還原歷史的真相,獲得更公正的歷史定. 1. 齊邦媛,2009, 《巨流河》;龍應台,2009,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1.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0) 位。.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1945 年台灣光復之初,約有一、二萬名的台灣青年,被送往中國大陸參與國共內 戰,卻因國軍戰敗來台,使得這些台籍士兵被俘虜下放勞改、收編成為解放軍、或是逃 散滯留大陸的情況。這批滯留在大陸的台籍國軍,更因兩岸政府的對峙,使得原本是道 地的台灣人,卻被無情的曲解為大陸同胞,這樣的情形一晃就是四十多年。隨後,在. 政 治 大 的漠視。在這樣特殊的時空背景下,台籍老兵承載著時歷史的無奈,更無法得到應有的 立 1987 年兩岸相繼開放,這群少數能幸免於難的老兵得以回到家鄉,卻又遭到國民政府. ‧ 國. 學. 歷史定位。這段關於台籍老兵的故事,對台灣的民眾來說可能並不熟悉,這段鮮為人知 的歷史,曾經也為世人所忽略,加上時間慢慢的消逝,遺忘在世人的心中,以及歷史的. ‧. 記憶之中。然而隨著兩岸交流的開放,滯留大陸台籍國軍得以返台,成立相關協會並訴. sit. y. Nat. 諸不斷的抗爭行動,才慢慢的還原部分歷史真相,期望能爭取他們應有的歷史地位。. io. er. 台籍國軍是台灣歷史中特殊的產物,當中充滿了血淚與無奈,而隨著時代的演變被. al. 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如今這群台籍國軍早已是風燭殘年,而他們的「認同」問題,. n. v i n Ch 一直沒有足夠的研究與探討。本研究企圖透過個別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在「認同」理 engchi U 論的架構下,期望能分析解釋這群台籍國軍,在歷史的脈絡中該群體對於「認同」上的. 成形與變遷,以及身分「認同」上的態度與歸屬。同時,也希望從不同的生命故事中, 獲得還原大時代歷史的真相,勾勒出事件的圖像。 本研究以「認同理論」為研究基礎,針對十餘個各別案例進行深度訪談,在國家認 同、族群認同、身分認同、地域認同等問題上,透過資料的質性研究後加以分析與探討, 期待從中發現台籍國軍對於「自我認同」從開始形成、轉變、至最終的歸宿,當中的飄 移與轉變過程,以及「自我認同」上的詮釋與判別。同時,重現了歷史人物的記憶,與 事件的變遷過程,釐清當年台籍國軍從軍的意願問題,來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相,以求得 2.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1) 在歷史上的定位。期望透過這群老兵的「生命故事」,來引起政府與社會的重視,以期 望獲得應有的身分與補償,不要讓這一群台籍老兵們在歷史上留下空白的一頁。 台灣社會具有高度複雜性且涵蓋極為廣泛的歷史與社會的結構,有著先來後到的移 民之間的衝突與對立、和長期被外來政權長期殖民統治經驗、以及兩岸敵對與特殊主權 關係。加上,現今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政黨操控族群動員與分裂,台灣和中國政治緊張 但經濟交流頻繁的矛盾狀況,種種因素導致台灣民眾在國家認同與身分認同問題上至今 仍無法有個明確的論述,此問題不僅困擾台灣民眾的認同情感,更是導致內部族群分歧 對立的現象。. 政 治 大 生疑惑。本文籍由認同理論逐步探討台籍國軍身處的日本統治時期、台灣光復與國共內 立. 然而,這種「認同」的問題不僅僅影響這世代的台灣民眾,更早在台籍國軍身上產. 戰時期、滯留中國大陸時期、以及兩岸開放返鄉定居時期,欲探討之問題如下:. ‧ 國. 學. 一、什麼是認同?國家認同自何時開始建立?如何發生轉變?最後會歸宿何所?. ‧. 二、台籍國軍的國家認同為何?. y. Nat. 三、我們該如何看待台籍國軍的生命故事?如何詮釋他們的不同認同與轉折?如何從他. n. er. io. al. 第三節. sit. 們的遭遇反省兩岸關係的歷史與瞻望未來。.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途徑,作為資料整理與分析的基礎,以訪談調查法,作為蒐集資 料的方法。分別敘述如下:. 一、質性研究法 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在關注特定的人、事、物的特殊性經歷,理解其 中的意義與過程,透過各種方式去蒐集資料文獻,加以客觀分析研究,並綜合歸納其研. 3.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2) 2. 究的發現結果,而建構出相關的途徑的理論與概念,來完整的陳述事件的本質。 方便 瞭解受訪者整段事件的思維脈絡,以及特定認同、與看法,可以完整的程現出細微的心 理變化。 由於質性研究蒐集到的資料,其內容分散且多樣化。因此這些經過訪談所取得的質 化質料,將針對內容進行分析與研究,使資料節選成數個段落,再歸類成可繼續進行討 論的章節。這類的資料處理方式,是有系統的將其資料作區分辨別的方法,而達到整合 所有資料的完整性,呈現有意義的研究全貌。如同對台籍老兵進行訪談,把各別認同過 程的屬性,用來彙整成數個類似、或相同性質的資料內容,而區分成不同的研究群體。. 立. 二、訪談調查法. 政 治 大. ‧ 國. 學. 「訪談」 (interview)法是訪談者與受訪者如何坐下來面對面的進行溝通與談論,以 及直接討論一個特定議題的一種方法。在訪談者介紹特定議題後提出問題,而受訪者則. ‧. 針對某些特定的議題提出有義意或是有價值的回答與看法。在此類的訪談之中,受訪者. sit. y. Nat. 會被訪談者特別地用問題或鼓勵的方式,使其表達出詳實、豐富的看法與觀點,具體的. al. er. io. 呈現「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s)。3此種方式能透過訪談者的對談而提出個人的. v. n. 真實想法,主要是呈現出個人的主體性的解釋與生活經驗,也是社會科學在處理各種議. Ch. engchi. i n U. 題所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能與受訪者作最直接地溝通。. 另外透過訪談,關注在受訪者為主體的研究過程,藉由口述者的回憶與生活經驗, 來取得個人或集體行為者不同的親身經歷,或更增加其豐富性與完整性之瞭解。當中受 訪者敘述的認知與認同,代表著訪談內容實質的屬性,以及導引研究過程中的特性。因 此,口述乃是受訪者分享來自歷史脈絡與社會經驗。提供其生命的回顧、主觀的反思、 或事件的描述,是建構在受某段過往的社會關係之中,而塑造出不同主體性之意識。同 時,在此架構中也引導出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多元性與複雜性之情緒。這種方式也成. 2. Sharan B. Merriam 編著,顏寧譯者,2011, 《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 , 〈質性研究的類型〉 。頁 13-14。 Tim Rapley, Clive Seale, Giampietro Gobo 等編著,許夢芸、陳育含譯者,2012, 《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 (上冊) ,〈訪談〉 。頁 25-27。 4 3.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3) 為受訪者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是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共同建造出的文獻資料。在 此過程透過實際的操作,以便檢視文獻史料之真實性,修補歷史缺口,並且還原歷史事 件,因此透過這類的研究方法是在企圖回溯與印證歷史,而並非著重在解釋歷史的部 分。4這類的口述是一種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共同產生具有「真實性」的回憶,透過特 定的議題的提問與對談,把個人的經驗、情緒、觀點、看法、意見等完整的陳述出來。 因此深度訪談則視為一種目的性的談話內容,使得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資料、訊息 等的交流與互動,來回應特定的社會現實。5然而深度訪談最主要是透過溝通對話的互 動,有目的性的在特定議題上,企圖瞭解受訪者的觀點與感觸。在此過程中,訪談者具. 政 治 大 見、特性等,並發掘探討出訪談內容背後所隱含的真實意義,而有能力去作正確的判讀, 立 有目的性的向受訪者問話,接收受訪者的所有訊息,以知曉受訪者對於議題的經驗、意. 以豐富受訪者的多元意見與看法。. ‧ 國. 學 ‧. 三、研究設計與執行方式. sit. y. Nat. 本篇研究是採用半結構訪談法(semi-structured interview),即是在與受訪者進行. al. er. io. 訪談前預先擬定一份訪談大綱(附錄-1) ,作為訪談必備的參考資料,再依照大綱上所. v. n. 羅列的問題指標,有系統性的挨次進行提問,必要時可視受訪者的情況,離題要求受訪. Ch. engchi. i n U. 者的自由地發表看法,或某特定的議題作更詳實的闡述,6而得到相關資料的收集。 (一) 前置安排 1. 問題題綱:透過專書、期刊、報章雜誌等文獻資料,彙集相關背景的理論與知識, 對其中特定的議題產生興趣而提出初步研究問題,如遇不同受訪對象,可彈性更改 變動其問題內容。基本上問卷題綱分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國軍徵召、國共內 戰、滯留大陸的歷程與經過;第二:不同時期自我認同的轉移為何?第三:後續應 如何安置與賠償?就上述三項內容再擬出不同的幾個問題提問,並加上受訪者的基. 4 5 6. 張廣智、陳恆著,2003, 《口述史學》 ,〈口述的價值〉。頁 64-72。 林淑馨,2010, 《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 ,〈訪談研究方法〉。頁 220-223。 袁方,2002, 《社會研究方法》 ,〈訪問法〉 。頁 262-263。 5.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4) 本資料,整合出一分完整的問卷提綱。 2. 約談聯繫:起初先從手中現在的約談對象聯繫起,透過受訪者所認識所聯繫起的社 會網絡,介紹認識再慢慢擴大可訪談人數。搜尋與議題相關之協會或特定人物,藉 由某人士、協會集結成冊的名單,請求協助提供可受訪者資料,搜尋對象有:「中 華滯留大陸前國軍台籍官兵權益互助會」、「許昭榮-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利 用滾雪球效應的作用,藉由與訪談者所建立起的社會網絡,所推薦和介紹的下一個 訪談對象,一旦開始有了第一個訪談的契機之後,延伸拓展出來的社會網絡,自然 這雪球也會越滾越大,研究對象相對的也會自然增加。. 政 治 大 1. 初次到訪:在進行訪談之前,必須與受訪者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前往與受者約定的 立. (二) 訪談過程. 時間、地點時,因雙方彼此都較為陌生,受訪者在開始訪談時會有較強的防備心,. ‧ 國. 學. 這也關係到在訪談的過程之中,受訪者願意分享的深度與多寡,尤其是這群台籍國. ‧. 軍曾經歷過大時代的動亂,因此防禦心會比其他人來得強,而為了取得受訪者的信. y. Nat. 任,可先做簡單的自我介紹、出示相關證件證明、透過某位熟識人的介紹、研究目. al. er. io. 立起雙方信任的關係。. sit. 的為何、所談論的內容絕對保密、以及有權進行資料內容的修改與刪訂等等,以建. n. v i n 2. 提問:問題的發問可先讓受訪者隨意暢談,可先從一般性或較為廣泛的問題作為開 Ch engchi U. 端,再逐漸的回到問卷題綱的核心問題上。以及提供受訪者在特定人、事、時、地、 物等描述性問題,藉由這些問題進一步的延伸與聯想,能夠發掘出更豐富的內容和 回憶。同時,要注意非必要時勿干擾受訪者的思緒,以及帶有引導性或個人主觀觀 點,誤導受訪者的原本意思,涉入錯誤與批判之中,而背離了中立性(neutrality) 原則。另外要避免受訪者談論太過細部的事物,而拖延訪談的時間。7. 3. 時間的掌握:考慮到受訪者身體狀況,訪談的時間應以每次一個小時半左右為原 則,避免因時間過短而使得談內容過於空乏,或因時間過長讓雙方感到疲倦。. 7. Tim Rapley, Clive Seale, Giampietro Gobo 等編著,許夢芸、陳育含譯者,2012, 《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 (上冊) ,〈訪談〉 。頁 35-37。 6.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5) 4. 地點:訪談的地點儘量以受訪者所熟識的地方為主,可選擇在受訪者的住家或附近 據點,較為輕鬆自在、安靜舒適作為訪談地點,要避免選在過於吵雜的環境而分散 受訪者的注意力。同時,考慮到許多年邁的受訪者行動不便,也可增加受訪者的安 全感,可以闡述更多的訪談內容。 5. 記錄:書面的記錄是作為研究分析的主要資料,必須詳實的加以記錄。也可在訪談 的過程之中用錄音的方式記錄,可避免遺漏任何細節內容,但必須徵求受訪者的同 意,如受訪者不贊成使用錄音方式記錄,則應當關閉錄音,改以筆記記錄方式。 (三) 事後整理. 政 治 大 呈現,整理成書面報告之後可轉交受訪者校閱檢查,可防止原意被曲解或遺漏重要 立. 1. 書面報告:不論是用筆記或錄音方式記錄,事後的資料整理可用逐字稿或大意方式. 內容。. ‧ 國. 學. 2. 引用與分析:在經過受訪者確認書面內容之後,可供訪談者/研究者進行資料的分. ‧. 析與討論,代表著與受訪者的談話內容將被引用,因此為保護受訪者個人的隱私與. y. Nat. 個資部分,均必須予以保密不得公布。. er. io. sit. 3. 資料的求證:資料的書面整理結合文獻史料的佐證,如遇到受訪者的內容不相符合 之處,須與受訪者再次的請教或討論,同時多查閱其它文獻共同檢視,是史料有偏. n. al. 差或是受訪者的口誤。. Ch. engchi. i n U. v. 4. 彙總與分類:經過資料的整理與求證之後,把現有的資料分門別類,做有系統與條 理的處理,歸納出訪談內容的規律性與關聯性。 (四) 訪談注意事項 1.. 訪談的過程之中,因受訪者均為八、九十歲之長者,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詞彙提問 談論,減少使用艱深術語或用詞,避免產生回應與提問不相符的問題發生。. 2.. 需具有同理心對待,受訪者在訪談之中,如遇:緊張、不安、停頓、或重覆相同的 話,或許代表受訪者不瞭解訪談者所提之問題,不知訪談者想獲得什麼樣的消息, 所提問之問題涉及個人隱私、安全、或觸動過去的傷心之或回憶。此時訪談者可重. 7.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6) 新將問題再敘述一次,可利用一些技巧性的問題、或其它相似的問題再進行提問。 3.. 如遇到受訪者心情起伏過大,或有情緒性的舉動時,可先暫停訪問等情緒較為緩和 時,再視情況評估是否可繼續進行訪談、或提問其它的問題來轉移注意力。. 4.. 在與這群年長者進行訪談時,須注意他們的生活作息以及身體狀況。在電話約訪時 尋問受訪者的健康狀況,可否接受邀約進行訪談,再尋問合適的時間與地點,並且 可事先告知提綱的內容,讓受訪者可做事前的準備。訪問的時間盡量控制在一個小 時半左右,期間必須讓受訪者有喘息的機會與適當的休息,不可長時間的陳述表 達,而增加身體上的負擔。. 政 治 大 尊重的表現,不可一直埋頭作筆記。同時給予適當的口語的回應,如「我瞭解」 、 「是的」 、 立 在訪談的過程之中,仔細的聆聽受訪者的談話並目視對方,這是基本的禮儀與一種. 「後來呢?」諸如此類,讓受訪者知道自己有在傾聽我們之間談話,也可鼓勵繼續陳述. ‧ 國. 學. 下去,並發掘更豐富的內容。8. y. ‧. io. al. sit. 研究歷程與研究限制. er. Nat. 第四節. 本研究針對台籍國軍進行深度訪談,此外受訪者現今平均年齡在 85 歲以上,可進. n. v i n Ch 行受訪人數實則有限。在訪談進行前必需先取得受訪者之聯絡資訊,以便詢問其意願, engchi U 最初名單是由筆者的大伯提供,再經由大伯介紹其他戰友與推薦相關組織,個人部份, 如:受訪者昔日之戰友;台籍國軍相關組織,如:「中華滯留大陸前國軍台籍官兵權益 互助會(下稱:台籍官兵權益互助會)」 、 「許昭榮-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政府單位, 如: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在告知對方訪談內容是為研究台籍國軍之國家認同, 以及本人為研究所碩士生之身分後,以取得受訪者之同意而進行訪談。 本訪談進行時間為 2014 年 4 月開始至 2015 年 2 月完成,過程之中最大困難之處在 於台籍國軍雖有其相關組織,但內部成員之名冊與登列人數並無定期更新,以至於即使. 8. 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訪談〉。頁 240-243。 8.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7) 取得台籍國軍個人資料,仍無法有效的與受訪者進行訪談。筆者曾在訪談期間與「台籍 官兵權益互助會」會長進行面談,問及成員名冊是否曾定期更新,得到的回答是從 1991 年成立互助會以來,已超過 24 年未曾更新過會員資料,這也大幅的增加研究限制困難, 導致即便取得連絡資訊與地址,也因受訪者早已搬遷另處以及無效的電話號碼,此情況 佔整體受訪名單中最多,高達 22 人;對於受訪者年齡、與健康因素影響,台籍國軍平 均受訪年紀在 85 歲以上,筆者曾嘗試進行連繫,得到其家屬告知研究對象早己往生者 12 位,和病痛臥床不便訪談者 2 位,因此時間因素也增加了研究困難;台籍國軍雖登 記設籍在台灣,但其妻兒子女並未定居台灣,因此往返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地頻繁,或較. 政 治 大 確切返台時間予以進行訪談,大幅的增加整體的受訪時間;另外,筆者發現政府與社會 立 多時間居住在中國大陸者共 5 位,導致筆者即使連繫上在台親友,也無法確定其研究者. 對於台籍國軍議題未曾關注過,即便有些台籍國軍納入榮民體系之照顧,但 20 多年來. ‧ 國. 學. 從未有政府與社福人員前來關懷探問,筆者曾在徵詢受訪者意願時遭拒,連繫過程中受. ‧. 訪者質疑筆者是詐騙集團、與訪談目的不單純等因素,仍多次嘗試予以解釋,卻未能得. y. Nat. 到受訪者之信任者 2 位。. er. io. sit. 在台定居的台籍國軍分佈全台各處,筆者在訪問「台籍官兵權益互助會」會長時曾 目睹會員名冊,詳細記錄著成員的資訊與連繫方式,大略估算應有一千餘名並按個縣市. al. n. v i n 區分造冊。而本研究所取得大部分的受訪者名單,便是透過「台籍官兵權益互助會」所 Ch engchi U 提供,主要藉由會長指定數位成員,再由筆者手抄個人資料與連繫方法。因此筆者實際. 到訪有北部:台北、桃園、新竹,中部:苗栗、台中,南部:高雄,與東部:花蓮、台 東等地。 綜上所述,本研究有效取得的受訪者資訊總計 59 位,成功進行訪談案例者共 16 位; 9. 總受訪者地理分佈為:北 32 位、南:27 位,成功訪談者:北 10 位、南 6 位;另外已. 取得受訪者聯絡資訊,但無法進行調訪者,因受訪者已搬遷或因往生者居多。摘要如下 表:. 9. 截至 2013 年底,由退輔會列籍尚健在的台藉國軍有 314 人,本研究完成調訪者 16 人,佔 5%。 9.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8) 表 一 訪談人數統計表 單位:人. 有效問卷 無效問卷. 北. 10. 南. 6. 北. 22. 南. 21. 總計. 59. 無法受訪原因 2. 人在大陸. 5. 已搬遷/空號. 22. 拒訪. 2. 往生. 12. 立. 政 治 大. 學. 總計. ‧ 國. 健康因素. 43. 註:作者自行整理. ‧ sit. y. Nat. 本研究在與受訪對象進行聯繫與訪談後,遭遇到不少困難。主要原因是兩岸政府基. al. er. io. 於人道之考量開放返鄉探親之後,才有台籍國軍開始陸續回台定居,時至今日已超過. v. n. 25 個年頭,這群受訪者均是高齡八、九十以上之耆老,在尋找可受訪之對象,透過個. Ch. engchi. i n U. 人網絡、特定協會、以及相關之政府機關所提供名單,進而實際約訪,發現因諸多因素 造成訪談困難,原因整理如下: 一、 事前作業: (一). 在台無親友,無法辦理回台手續者. (二). 在台有親友,但無辦理回台手續者10. (三). 回台之後再度返回大陸者. (四). 陣亡及已故者. 10. 曾有許多訪談者透露,兩岸開放之後滯留大陸台籍國軍欲申請返台定居者,須先由在台親屬提出相關 文件向政府辦理。然有些親屬考量到祖產分配及安置等現實問題,遲遲不願提出申請,導致即使雙方早 已連繫上,在台親屬卻不願辦理,使得滯留大陸之台籍國軍無法返台定居。 10.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19) 二、 聯繫進行中: (一). 申請回台定居,但長期居住大陸者. (二). 健康狀況無法接受訪談者. (三). 拒絕受訪者. (四). 無從查考者. (五). 病亡者. 三、 訪談進行中 (一). 受訪者記憶、聽力、與表達能力不佳. (二). 言語溝通上的困難.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三). 政 治 大 特定敏感問題,拒答或不實回答 立. Ch. engchi. i n U. v. 11.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2.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1) 第二章 第一節. 概念界定與文獻檢閱. 「認同」概念的解釋與種類. 一、何謂認同 最早提出「認同」 (identity)理論的心理學家 Erik H. Erikson,指出「認同」是著重 在於個體對自我(self)的認識,而將「認同」是如何形成放在放置在「心理社會發展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的脈絡下來討論,一般人通常決定在的青少年時期,經 由此階段的「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之後才有較明確的「自己是誰」的答案出現。 11. 因此對於 Erikson 來說,認同並非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透過尋找與判別的種種歷程獲. 政 治 大. 得的,也是一種心理主觀意思的價值取向。. 立. 政治學者 Samuel P. Huntington 認為個體或某群體中的「自我感(sense of self)」,. ‧ 國. 學. 乃是自我意識所產生的「我」與「我們」在實體之中具有不同特質,而區別出與「他者」. ‧. 之不同,這些相同或相異之處則成為其自我認同的判別標準,而在「自我」與「他者」 之間的來界定這份認同的價值,因此認同是主觀且可被建構出來的,也具有選擇、多重. y. Nat. io. sit. 認同的屬性。12由此可知,認同可視為一種心理現象,也是一種價值信念,而認同並非. n. al. er. 是單方面的自我定義,同樣的也需藉由和有意義的「他者」互動關係,從中來理解或認. Ch. i n U. v. 知雙方的同異之處,而來證明「自我」的存在價值,具有「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 的現象產生。13. engchi. 江宜樺指出「認同」(identity)是一種心靈活動,一個主體如何確認自己的存在, 透過自我認識、肯定的主觀意識過程,同時也涉及他者對此一主體之觀點,是否存在著 異同之認知價值。因此可區分為三種不同層次的意義: 首先認同是指「同一、等同」(oneness、sameness);第二層意義是「確認、歸屬」 (identification、belongingness) ;第三層的意義是指「贊同、同意」 (approval、agreement) 。. 11 12 13. Erik H. Erikson,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Pp. 93、156 Samuel P. Huntington, 2004, Who are we? :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Pp.21-24 Peter J. Katzenstein, 1996,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Pp.59-60 13.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2) 14. 而這三項對於認同層次的解釋,乃是描述作為一個主體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具體顯現,. 這當中包含了自我的主觀意識,是如何建構出認知的心路歷程;同時更包括在群體之中 自我歸宿的認定價值,也包括認同價值本身極具複雜的省思過程。 Eric Hobsbawm 曾闡述「認同」的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客觀性論點,以共享的語 言、區域、歷史經驗、文化風俗等,作為區分民族的客觀條件;第二種是主觀性觀點, 則是引用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Austro-Marxists)的觀點,強調「民族性」 (nationality) 是個人的特質與屬性,而不管個人居住在哪或與誰共居,只要個人聲稱自己傾向或喜 好,則自己便可成為某族群的成員;第三種是權宜性主觀觀點,認為對民族並無嚴格的. 政 治 大 以此自我設定民族特性,便可視為他們對民族的暫時假設。 因此可看出 Hobsbawm 對 立. 「先驗」(a priori)界定,乃是當一群體發展至足夠強大時,宣稱他們屬於同一民族, 15. 於民族的定義是一種權宜性的暫時假設,並未對民族的發展有著嚴格的界定,是一種可. ‧ 國. 學. 透過民族主義的想像而產生,也可藉由民族主義的預想,在「民族存在」的概念上形成. ‧. 各種可能性。. y. Nat. 施正鋒對於認同的解釋可分為三個面向:一為「原生論/本質論」 (primordialism/. er. io. sit. essentialism),認為集體認同必須建立於在有形象的文化特色、或是生物特徵上,可以 是客觀因素的血緣、語言、習慣或是文化的本質上;二為「結構論/工具論」 (structuralism. al. n. v i n /instrumentalism) ,是以集體認同所產生出的,主因是不滿自己所認定的群體之中,對 Ch engchi U 於在政治、經濟、或是社會的不公,抵抗或反抗所受到的壓迫,是由一種較消極的政治 動員所衍伸出共同價值觀;三為「建構論」(constucturalism),在說明認同須具有共同 歷史、經驗、或記憶來做為基礎,指涉認同都是人為所建構出來的,才是民族認同的主 要決定因素,乃是由較積極主動的去形塑出共同的認同觀,會隨著不同的脈絡情境而建 構出不同的意識。16. 因此,「認同」 (identity)乃是指自己屬於某一「群體」 (group)當中的一分子,而 這群體則是社會的不同特性視為歸屬,可以以族群、階級、政黨、性別等等的社會特徵, 14 15 16. 江宜樺,2003, 《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 〈以民族為構成原則的國家認同〉。頁 64-65。 Eric Hobsbawm, 1992,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Pp.5-13 施正鋒,1999, 《台灣政治建構》, 〈台灣意識的探索〉。頁 3。 14.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3) 而逐漸形成相同的命運共同體。而這份認同的情感皆是透過群體內的成員,個別/共同 的創造、產生、建構、或想像出來的,藉由生活在某一區域內,開始認知自我與他者的 共同點,產生情感與共同利益的連結,進而形塑出集體的認同意識,並區隔出與「他者」 差異處,是一種帶有情感的自我認同價值。簡單的來說則是-一個人如何回答「我是 誰」,以及「如何定義自己是誰」的答案。. 二、國家認同 「國家認同」 (national identity),是將 nation 視為個人認同的來源,所產生內部整. 政 治 大 如聯合國 United Nations 之意,因此 立 national identity 可譯為「國家認同」或「民族認. 合的集體認同,建立起政治共同體。Nation 在字義上雖可作為 state(國家)的同義詞,. ‧ 國. 學. 同」的問題。但民族帶有濃厚的血緣、文化、或歷史的客觀條件,還包括了主觀上共同 情感的意涵,則施正鋒認為應譯為「民族認同」較為合適。17如傳統的「漢民族」是為. ‧. 了區分出不同種族,如:蒙、回、藏、苗等文化群體之差別;而「中華民族」則指涉為 18. sit. y. Nat. nation 的概念,為了解決字譯的問題,也有許多學者改用「國族認同」一詞。 然而,. al. er. io. 會造成詞彙上混淆原因,也是在於民族主義與國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19另外,會. v. n. 造成漢字在翻譯上的混淆與錯用,也是因為國內學者對於「nation」一詞沒有達成共識,. Ch. engchi. i n U. 因此使得漢字「國家認同」裏頭的「國家」 ,是指「民族」 、 「國家」 、抑或是「國族」至 今仍有歧見,如此一來也造成「nation」與「state」概念與界線上的模糊。 而國家認同可視為一種對國家效忠奉獻的歸屬感,其國家成員自覺的認同自己為國 家的一份子,進而感知自身必需維護國家的目標與利益,有著積極的歸屬感、奉獻心, 與消極的不背叛、不損害國家社會發展與生存等,心理與行為上的面向。20Harold Isaacs 指出,對國家與民族的認同與效忠,是具有非常強烈的感情與忠誠,並以不同的方式呈. 17 18 19 20. 施正鋒,2004, 〈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傳〉。 《台灣民主季刊》1(1):頁 185。 施正鋒,2000, 《台灣人的民族認同》 ,〈台灣人的國家認同〉。頁 6-9。 吳乃德,2005,〈愛情與麵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9(2): 頁 11-13。 劉阿榮,2004, 〈傳承與斷裂:台灣族國認同的轉化〉。 《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18:頁 45。 15.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4) 21. 現出來。 因此民族作為最大的生命共同體,每每在遭受到危險與損害時,都能有效的 激發人民的效忠,是一種把群體成員團結起來的最有效辦法,當中的每一位都意識到國 家的利益與目標高於一切時,逐漸的驅使出奉獻精神,甚至願意為了彼此而戰,或是犧 牲自身的生命。 另外,吳乃德研究指出,國家認同的抉擇有著兩種力量的牽引,是在情感的終極價 值與理性的現實考量之下作出判斷,情感的價值偏向心理的歸屬感,對於某國家、事物、 群體等所建立的感情;而理性的考量則是注重現實利益的抉擇,端視所依附的趨向是否 能帶來現實的好處,由此則延伸出「國家認同」與「國家選擇」 ,兩種不同的國家界定。 22. 政 治 大 建構主義所談的認同包含「原生」與「建構」兩個層面,認同的概念並非是憑空建 立. 構出來的,必須依循特有的共同歷史、經驗、文化、語言、或是記憶等原生因素,來建. ‧ 國. 學. 構出共同的概念。同時,建構主義也依據本質上的結構因素,因為這些經驗正是構成未. ‧. 來的歷史,而記憶並不限於過去,也是可以由現在建構出來。23因此,人類關係的結構. y. Nat. 並非由物質力量來決定,主要是由「共有觀念」 (shared ideas) 所組成,再由這些「觀. er. io. sit. 念」去建構有目的的行為體之身分與利益。而自我的身分與利益,是自我與他者的互動 過程之中,去建構產生出來的。所以在認同的議題上,認同的概念去建構行為體的身分,. al. n. v i n 再逐漸地確定行為者的利益。認同是可以透過個人去建構、想像、創造出來的,但並不 Ch engchi U 局限於過去的歷史、文化、習慣,也可藉由現實的脈絡下去建構出來。如同孟樊引述. Glenn Ward 所提出自我認同與社會建構的看法,認為自我認同與國家認同是有可塑性 的,是以社會結構對國家認同所產生之國家意識的影響性。24 江宜樺認為「國家認同」指涉個體對國家的確認與歸屬,乃是個人在確認「我是誰」 、 「我是屬於那一個群體/組織/國家」的自我判別,在這個層次上的意義是個人需要瞭 解重大問題,由個人的自我意識來認定我是誰,也藉由集體的認同而承認個體的歸宿。 21. Harold Isaacs 著,鄧伯宸譯,2004, 《族群:集體認同與政治變遷》 ,〈民族〉 。頁 256。 吳乃德,1993, 〈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 ,收錄於張茂桂主編, 《族群關係和國家認同》 。頁 44-45。 23 施正鋒,1999, 《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灣意識的探索〉。頁 58-97。 24 孟樊,2001, 《後現代的認同政治》 ,〈認同問題與文化政治〉。頁 109-110。 16 22.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5) 這當中包含了在客觀因素上的血緣關係、歷史記憶、風俗習慣等文化因素,與主權體制 下的公民權利義務關係的政治因素。25因此國家認同是一個擁有許多面向的想像共同體。 就個人的特質與特性,便可歸納出某人國家認同的趨向,但究竟「國家認同」是如 何形成的?是個人的自我認同(self-identity)所養成的價值觀?抑或是集體認同 (collective identity)產生出的共同意識?這當中可從「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之 間的差異來討論。族群認同存在無法切割的原生因素,難以更動這先天就決定的條件; 而國家認同是經由自我選擇而建構出的集體想像,透過交流互動、協商談判、界定歸屬 而建構出彼此的共同體意識。26也就是說, 「國家認同」在歷史客觀因素的基礎上,建構. 政 治 大 區分了具有政治意涵的公民國家(civic nation),與文化、族群面向的族群國家(ethnic 立. 出內部相同記憶的「想像共同體」 。因此,Ross Poole 提出了對於國家(nation)的解釋,. nation),在於兩者之間政治與道德倫理成份的多寡。27前者是指人民透過政治活動而產. ‧ 國. 學. 生的全民意識,逐漸成為認同的歸屬感,後者則是在說明,共享的文化、語言、歷史等. y. Nat. 同體的意涵,淡化了文化性的民族面向。. ‧. 原生因素,從而界定對於群體的認同。然而現今所指的「國家認同」,皆趨向於政治共. er. io. sit. 本研究所稱的「National identity」則是使用「國家認同」一詞來定義,乃指藉由「國 家」來定義其區域內的「群體」,同時區隔了「國家」與「民族」的屬性與互動關係,. al. n. v i n 來描述個人或是一群人的自我看法,包括 、 「我/我們是屬於哪個群體、 C h 「我/我們是誰」 engchi U. 組織或國家」的自我/共同歸屬認同,是一種個人或群體的主/客觀意識、理/感性、 道德情操等觀感交織共構而成的「選擇」結果。 所以,用「自己到底是誰」這樣簡單的問句來解釋「認同」的話,那麼「族群認同」 則代表著「自己到底是屬於那個族群」,以及「國家認同」便是說明「自己到底是屬於 那個國家」的回答,特別是在歷史時代的脈絡下,探討台籍國軍對於國家認同的成形、 變遷與歸宿,以便在這認同的過程之中認識與肯定自我,並確認自己在空間與時間的存. 25. 江宜樺,1997, 〈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 《臺灣社會研究》25:96-100。 施正鋒,2013, 《自我認同與民族認同的追尋》, 〈民主化與國家認同〉 、〈國家認同、國家定位、國家 安全〉。頁 263-266。 27 Ross Poole, 1999, National and Identity. p.43. 17 26.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6) 在。. 第二節. 概念界定. 一、台籍國軍之定義 1989 年 6 月滯留中國大陸台籍國軍郭宗籝在兩岸開放後,成為第一位返台定居的滯 中台籍國軍。28隨後又陸續有老兵返鄉回台定居。時至今日,乃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故事,這一群現今已高齡八、九十歲的長者,有著許多不同的稱呼:「台籍國軍」、「台 籍老兵」、「戰後原台籍國軍」、「國共內戰中台籍國軍」、「滯留大陸臺籍前國軍人員」,. 政 治 大. 但卻共同擁有滯留中國大陸長達 40 年以上、身分權利遭到漠視、以及無法得到合理歷. 立. 史定位的乖桀命運。. ‧ 國. 學. 本文所定義「台籍國軍」為:出生於台灣這塊土地上,在 1946 到 1947 年國民黨軍 隊來台募兵,曾參與當時國共內戰的台灣青年,隨後受戰事影響而長期滯留中國大陸,. ‧. 1989 年在兩岸開放後才得以申請返鄉探親/定居之台籍人士。而這群「台籍國軍」的. Nat. sit. y. 身分包含了國軍在台招募之青年、原日本皇軍之台灣士兵、為躲避清鄉而被迫入伍者、. n. al. er. io. 醫護救治之台灣女性同胞,台灣偏遠山區之原住民同胞等。至於未被徵召之「台籍日本. i n U. v. 兵」以及隨國軍撤退來台灣的「外省籍國軍」,則不納入研究之範團。. Ch. engchi. 二、歷史脈絡下台籍國軍的飄移認同 台籍國軍的認同有著許多的轉變與矛盾,出生於日本統治末期的台籍國軍,在日本 統治與壓迫之下,雖然在政治層面屬於日本帝國的成員,但在情感的認同歸屬卻是台 灣,隨著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這份認同的價值觀與中國產生連結,參與國共 內戰滯留中國大陸後,經歷了戰火的摧殘、兩岸分治、政治運動迫害、國共雙方的遺棄、 甚至數次生命受到危害,其中這批台籍國軍是否會出現認同危機?歷史過程的現實主 義,以及政治的利害關係,使得感性與理性之間發生衝突,讓認同的價值有所移轉;迄 28. 林金田,2006, 《傷痕血淚 續錄》 ,〈開放後,第一位返鄉原台籍國軍-郭宗籝〉 。頁 346。 18.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7) 今兩岸開放後,這份認同的情感是否再轉變?如何重新再詮釋與定義?在傳統思維之中 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兩岸的台灣人與中國人具有同文同種的原生條件,但於日常 生活之間卻又感到自己有異於台灣人,而出現身分矛盾、邏輯錯亂的思考。 (一) 日本統治時代下「認同」的形成 台籍國軍皆是日本統治/殖民時期所生養的一個世代,在此時代的脈絡下如何去區 分「我族」的概念?在受到日本統治/殖民的影響,一系列的殖民與強制同化政策,皇 民化、國民教育、社會政策等,如何產生他們對「族群」與「國家」的「認同」與「忠 誠」意識上的影響?. 政 治 大 日本戰敗投降後,台灣重回祖國的懷抱,如何去連結族群之間的認同?戰後的台 立. (二) 國共內戰期間「認同」的連結. 灣,國府號召台灣志願兵,如何表現愛國盡忠的精神,顯示對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操?而. ‧ 國. 學. 當知道自己受騙,被國軍送往大陸參戰,又如何詮釋這「認同」意義?. ‧. (三) 內戰結束與滯留中國大陸「認同」的選擇. y. Nat. 角色衝突與角色緊張對認同起了什麼樣的作用?被國民黨遺留在中國大陸後,如何. er. io. sit. 去表現「我是誰」?在大陸居住的這段期間,是否有認同上的衝突與危機,而重新建構 新的認同概念? 當中是否有民族、歷史、身分、利益上的考慮因素存在,而使得在意. n. al. 識上的認同進行妥協?. Ch. engchi. i n U. v. (四) 兩岸開放後「認同」的再思考. 什麼樣的因素影響著「認同」的變遷?在不同角色中的變動,他們如何去詮釋「我 是誰」、我是屬於哪一個「團體」或「國家」?他們所認為的「國家認同」是什麼樣的 概念?兩岸開放返鄉之後,有些台籍國軍回台定居,地域的不同是否會造成認同的分 歧?在遭受到歷史事件的摧殘之後,「台籍國軍」一詞對於他們的認同有何影響?. 19.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8) 第三節. 台籍國軍之歷史背景. 一、國共內戰中的台籍國軍 國共內戰,我方觀點稱之「戡亂時期」 ,共產黨則稱之為「解放戰爭」 ,雖然稱呼與 分期不盡相同,國共內戰較大規模的戰役超過百次以上,兩軍接觸與磨擦則超過千次以 上,雙方死傷人數都超過百萬以上,交戰地區擴及全中國,動員人力物力不計其數。29 1948 年國共內戰死傷最為慘烈的一年,內戰中最為重要的東北、徐蚌、華北的三大 戰役。30這三大會戰結束後,國民黨的精銳部隊喪失殆盡損失慘重,也使得國民黨在大 陸的統治逐漸逆轉。最終 1949 年年底國民黨退守至台灣,形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 和國雙方隔海分治的態勢。. 立. 政 治 大. 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政府一方面進行軍事的復員,即軍隊的編遣;另一方面又繼. ‧ 國. 學. 續徵兵,台灣有一些青年投入國共內戰之列。約有一、二萬名的台灣青年,被送往中國 大陸參與國共內戰,卻因國軍戰敗政府遷台,使得這些台籍國軍被俘虜下放勞改、收編. ‧. 為解放軍,或是逃散滯留大陸的情況,而這群滯留大陸的台籍國軍,因兩岸在政治上的. Nat. sit. y. 對峙,使得原本是道地的台灣人,卻被無情的曲解為大陸同胞,而處在兩岸冷戰中的灰. n. al. er. io. 色地帶。隨後,1987 年國民政府因人道上的考量開放返鄉探親,這群少數能幸免於難. i n U. v. 的老兵得以回台,卻又遭到國民政府的漠視,台籍老兵承載著時歷史的無奈,更無法得 到應有的歷史定位。. Ch. engchi. 二、國民政府在台募兵 1945 年國民黨政府下令國軍第 70 軍在 10 月 5 日於浙江寜波集結完畢,整個部隊在 美軍的掩護下,10 月 17 日由柯遠芬參謀長率領在台灣基隆登陸,並逐次向宜蘭、台北、 淡水、新竹等地推進。接著同年 11 月, 62 軍在越南海防集結完畢後,於 11 月 18 日. 29. 林桶法,2003, 《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 〈流產的「和平統一」 〉。頁 14-17。 國共內戰中最為最重要的三大戰役,兩岸記載稱呼不同,大陸官方依序稱之:遼瀋、淮海、與平津會 戰。 20 30.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29) 31. 至 26 日,分成三個梯次抵達高雄,隨後也向屏東、台中、嘉義推進。 後來也有部分的 軍隊與特務團陸續的抵達台灣,仍以 70 與 62 軍為主要的接收部隊,而當時的台灣青年 被招募入伍也以這兩支部隊為主。其他入台的軍隊分別是人數較少的海軍技術員兵大 隊、錙重兵汽車第 21 團、國軍整編 21 師、台籍日軍滯留中國大陸者、以及其它少數技 術人員。 70 軍在抵達基隆後,軍部設在台北以負責台北、桃園、新竹、宜蘭一帶防務。62 軍軍部設在台南,以負責嘉義、台南、高雄一帶防務。同時國民政府也達下達命令,令 70、62 軍來台灣進行整編補充兵員。1946 年 6 月 70 軍與 62 軍縮編成整編 70 師與整編. 政 治 大 第 62 師奉命赴台接受日本投降期間,隸屬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管轄。 立. 62 師,共募得一萬五千多名台灣兵,於年底送往大陸參與國共內戰。32國軍第 70 師與. 國民黨政府軍隊進駐台灣各地之後,便開始在當地召募台灣青年參加軍隊。但台灣. ‧ 國. 學. 在光復之初,為使軍民得到充足的休養,加上台灣當時屬於內戰中的「非戰區」,而准. ‧. 予台灣各地停止徵兵。直到 1949 年後,政府退守來台,才又全面恢復徵兵制。因此在. y. Nat. 1945 年到 1949 年期間,台灣是特准免徵兵的地區,當時國民黨在台灣則是以「募兵」. er. io. sit. 的名義來召募志願士兵。. 國民政府軍的招募方式,主要是使用一些言詞當作欺騙的手段,並以誘惑條件來達. n. al. 成目的:. Ch. engchi. i n U. v. 1. 煽動的文字:從水深火熱中的日本解救出來、重回祖國的懷抱、愛國精神的表 現、或以當兵為榮的詞彙。 2. 誘人的條件:以二、三千元台幣的待遇(但到大陸才知是法幣);退役後可以 轉任到政府公家機關繼續服務。 3. 欺騙的手段:入隊服務時間 2 到 3 年便可退伍(但當時並無退除役制度);模 糊的字眼與名義,如:用員工取代士兵,蒙騙台灣青年加入;可以免費學中 文-北京話,以期望未來可謀得好職業;部隊只駐守台灣本島,絕對不會外. 31 32. 花逸文,1991, 《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台籍國軍回憶錄》 ,〈四十年蒼茫異鄉夢〉。頁 14-17。 許昭榮,1995, 《台籍老兵的血淚恨》 ,〈接收台灣的國民黨軍隊〉 。頁 25-28。 21.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30) 調支援其它地區戰役與防守。. 33. 當時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後,國軍隨即又投入內戰之中,此時的台灣受到戰事的影 響,整個台灣工農業生產處於癱瘓狀態、百業蕭條、以及高失業率與高通貨膨脹的情況 發生,使得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同時,加上先前歷經日本 50 年的殖民統治,對於祖國 情感的寄託與期盼。因此當時台灣青年加入國軍,主要是在經濟上考量、與愛國精神煽 動的影響,是以「欺騙」 、 「利誘」的方法,自願性的加入國軍。而這種手段皆發生在台 灣光復後至二二八事件發生以前。另外,從二二八後至國民政府退守來台,這段期間國 軍改以較強硬的方法,來強迫台灣青年投效國軍,主要是拉伕34、威脅、國軍強制接收、. 政 治 大 政府並沒有急迫的需求在台灣募兵,以及當時國民政府已打算作遷台的準備,所以對台 立 與二二八事件後的躲避清鄉,但自願性參與者比被迫加入軍隊者較多,主要在於國民黨. 灣皆使用較溫和的方法,以欺騙的手段、或以條件引誘。35. ‧ 國. 學. 透過許昭榮親訪時任 70 軍軍長陳頤鼎,36以及花逸文檢閱警備總部之文獻記載,37國. ‧. 軍 70 師來台整編後大約有 10,000 名士兵,台灣兵就約占 8,000 名;而整編 62 師則約. y. Nat. 占 3,000 到 4,000 名;加上海軍技術員兵大隊、錙重兵汽車第 21 團、國軍整編 21 師、. er. io. sit. 青年軍、新一軍等共約 1,600 人。38再算上吃空缺、冒名頂替、遺漏呈報的人數,保守 估計約 15,000 名台籍士兵。而這與許昭榮所推估的台灣兵總人數也較為相近。. al. n. v i n 雖然此時國軍在台灣實施募兵制,但仍無一套完整的兵役編列制度,主要原因則是 Ch engchi U. 國軍長年征戰,無法得到喘息的機會而進行復員,內部制度腐敗貪污的情況層出不窮, 使得部隊在人事與編制上都顯得非常鬆散草率,導致「吃空缺」與「冒名頂替」的情形 頻頻發生,這也使得當時國軍到底實際召募了多少台灣青年,至今仍然沒有一個正確詳 細的數字。 從 1945 年 10 月國軍接收台灣,至 1949 年國府戰敗撤退來台為止,這段期間,國. 33 34 35 36 37 38. 許昭榮,1995, 《台籍老兵的血淚恨》 ,〈接收台灣的國民黨軍〉 。頁 28-32。 戰爭時強行逼迫人民,到軍中充當伕役。中華人民共和國稱之:拉丁 曾學佑,2010, 《台籍國軍血淚史》 ,〈國共內戰時期〉。頁 11-12。 許昭榮,1995, 《台籍老兵的血淚恨》 ,〈雨花台下採訪七十師師長陳頤鼎〉。頁 298-300。 花逸文,1991, 《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台籍國軍回憶錄》 ,〈四十年蒼茫異鄉夢〉。頁 13。 曾學佑,2010, 《台籍國軍血淚史》 ,〈國共內戰時期〉。頁 28。 22.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31) 民黨政府在台灣欺騙、逼迫多少台灣青年送往中國大陸參與國共內戰?戰死傷亡人數為 何?返台定居的人數為何?政府至今從未對外公布過。相信政府本身都沒有明確的數據 資料。因此,除非政府決定負起還原歷史的真相,或是由政府成立「台籍國軍真相委員 會」,逐一徹查自 1945 年台灣光復至 1949 年國府撤台為止,由各地級戶政系統查證當 時台灣民眾因「兵役」遷出原鄉者、與「非政治」性因素的失蹤人口,開放事件相關的 民眾出面登記,加以統計篩選後公布確實的數字。39同時政府的領導者必需負起歷史的 責任,出面或提供相關歷史的文獻與史料,坦承並說明歷史事件的經過與過程,還原歷 史的真相,促進國家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給予當事人歷史的定位和基本人權的尊重。以. 政 治 大. 符合台籍老兵、及其親屬遺眷、或社會大眾的期待與盼望。. 立. ‧ 國. 學. 三、國軍募兵與二二八事件-清鄉. 1947 年 2 月 27 日下午,在台北市大稻程因查緝私菸,毆打女攤販林江邁及流彈誤. ‧. 傷旁觀者陳文溪致死的血案,引起台灣民眾的不滿與憤怒,最終爆發了大規模民眾反抗. sit. y. Nat. 國民政府事件。2 月 28 日,民眾要求政府出面解釋未果,數千名群眾集結於長官公署. al. er. io. 前示威請願,過程中衛兵無預警向民眾開槍,使得台灣人民情緒更加氣憤,便開始大規. v. n. 模的聚集民眾,轉往開始毆打外省人,以及到處破壞各地的建設,局勢全面的惡化。政. Ch. engchi. i n U. 府方面,警備總司令部發佈緊急臨時戒嚴令,並派遣武裝軍警掃蕩整個台北市區,大規 模的開槍射殺街頭民眾40。此事件一發生,便引起台灣各地民眾的反抗,不斷的發生民 眾與政府的流血衝突,與武裝部隊鎮壓民眾的事件。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光復初期,一 方面蔣介石忙於調派精銳部隊赴東北等地受降;另一方面因陳儀考量黨內派系惡鬥問 題,特別向蔣介石請調由廣東與福建保安團所改編的 62 軍與 70 軍,該軍戰鬥力、軍風、 與紀律較為不濟,來台之後進行補充整編成為兩個師,於 1946 年年底全數調往中國大 陸參與國共內戰。而接替台灣防務工作應是兩個師的軍力,然實際到達台灣惟 21 師下. 39 40. 許昭榮,1995, 《台籍老兵的血淚恨》 ,〈接收台灣的國民黨軍〉 。頁 15。 褚靜濤,2011, 《二二八事件研究》 (上) ,〈二二八事件爆發〉 。頁 226-295。 23.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32) 41. 轄的一個獨立團、 一個工兵營、與三個要塞守備大隊,總人數僅有 4,976 名;如再加 上憲兵與警備總部,可視為戰鬥部隊人數僅有 13,334 名。42因此,防守兵力嚴重不足, 也是導致二二八事件一發不可收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二八事件後,陳儀致電蔣介石要求增援軍隊抵台鎮壓,3 月 5 日,蔣介石下令允 准派兵實施綏靖清鄉,調派國軍整編 21 師部隊赴台鎮壓,陳儀下令全台戒嚴,馬上全 面展開綏靖屠殺和清鄉掃蕩的工作,針對社會士紳、偏激知識分子、台共人員等,整肅 可能反對政府的異議分子。43在此敏感的時期,國軍隨意逮捕任何對象,因此也給了國 民黨軍隊「強迫」、「拉伕」的最好機會。44另外,也有少數台灣青年,參與了二二八事. 政 治 大. 件過程,為了躲避清鄉的迫害,便加入當時整編 21 師之中。直到 1947 年 9 月,整編. 立. 學. ‧ 國. 21 師才奉調至大陸作戰。. 四、台籍國軍參與國共內戰的相關戰役. ‧. 根據 1946 年 2 月 14 日,由美國馬歇爾、中共周恩來、與國民黨張群,三方組成「三. sit. y. Nat. 人軍事協議」之會議,共同討論國軍陸續進行整編議案,決議在 2 月 25 日通過後國軍. al. n. 下:. er. io. 整編將各軍縮編為師,兵力裁減三分之一。45由駐守台灣的 70 軍與 62 軍的整編情況如. Ch. engchi. i n U. v. 從 35 年 6 月 26 日開始,70 軍整編為 70 師,70 師下轄 139 旅和 140 兩個 旅,分別由原來的 75 師和 107 師所編成。 到 6 月 30 日改編完成之後,有官佐 472 名編餘,士兵 2536 名編餘,這邊編 餘的官兵有的轉到其他單位,有的辦理復員回鄉。 62 軍原來下轄 95 師、151 師和 157 師三個師。奉命裁減三分之一,整編為. 41. 接替台灣防務原是 21 師與 205 師,但因國共內戰戰事告急,僅由 21 師下轄的一支獨立團來台。該軍 士兵人數共有 2,927 名,因此 21 師充其量只是一個團的軍力。 42 曾慶國,2008, 《二二八現場:檔案直擊》 。頁 19-22。 43 張炎憲等執筆,2006,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南京決策階層的責任〉。頁 154-158。 44 許昭榮,1995, 《台籍老兵的血淚恨》 ,〈生為台灣人的悲哀〉。頁 19-22。 45 姜克夫,2009, 《民國軍事史:第四卷》 (上) , 〈國民黨軍隊發動全面進攻,中共軍隊實施戰略防禦〉。 頁 87。 24.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33) 62 師。原來三個師番號則改為旅。 62 軍整編在 7 月 15 日完成,95 師則在 8 月 15 日完成整編。46. 1947 年 3 月,整編 62 師恢復國軍第 62 軍番號,原轄各旅依次恢復原國軍第 95 師、 第 151 師、第 157 師番號,隸屬華北剿總司令部第 17 兵團。1949 年秋,國軍再進行重 新編組,整編 70 師改為 70 軍。原 139、140 旅,整編為 139 師。下轄 32、96、139 師。 47. 在國共內戰全面展開後,1946 年 7 月整編後的 62 師開始在高雄港集結,準備內調. 政 治 大 秦皇島,其餘大部分的 95 旅士兵則在基隆登船,在 9 月下旬抵達秦皇島。 立. 參與國共內戰。至 9 月 14 日為止,62 師共分 9 次協同部分的 95 旅,內調到了中國的 48. 在 62 師移防到中國參戰後,整編 70 師便接手整 62 師在台灣的守備任務,向台中、. ‧ 國. 學. 高雄、鳳山等地調防。在整編 70 師完成各地駐防後,同年 12 月部隊也宣布需要協助中. ‧. 國的戰事,因此整編 70 師開始各向南、北集中,12 月下旬分別從基隆港、高雄港,搭. (一) 62 師與獨立 95 旅-平津會戰中的天津戰役. al. er. io. sit. y. Nat. 船前往上海參與內戰。. n. v i n 1946 年 8 月,整編 62 師與 95 C旅先後抵達秦皇島後,先駐防在唐山、天津等地,掃 hengchi U. 蕩附近的共軍游擊隊。而 95 旅則是負責駐守在北京西苑機場。當時由林偉儔師長所率 領的國軍整編 62 師,並未和共軍發生大規模的戰役。直至 1948 年 10 月發生了遼瀋會. 戰中的塔山戰役,當時部隊接到緊急命令即刻增援駐守在錦州的守備軍范漢傑兵團,62 師移調至天津塘沽附近乘船至葫蘆島上岸,在登陸葫蘆島不久後隨即遭受到共軍狙擊而 受困於此,有不少的台籍士兵陣亡於此戰役之中,這也是 62 師和 95 旅到大陸與共軍交. 46. 引述花逸文,1991, 《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台籍國軍回憶錄》 ,〈四十年蒼茫異鄉夢〉 。頁 24。 見網頁:中國百度百科:國民革命軍第 70 軍、國民革命軍第 62 軍: http://baike.baidu.com/view/6686226.htm、http://baike.baidu.com/view/6685828.htm 48 花逸文,1991, 《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台籍國軍回憶錄》 ,〈四十年蒼茫異鄉夢〉。頁 32-34。 25 47.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34) 49. 戰所遇到的最大傷亡。 同年 10 月中旬,東北「剿匪總司令部」副司令范漢傑、第六兵 團司令盧濬迫、與邊區兵團副司令賀奎等接連被俘,錦州遭共軍所占領而宣告淪陷。50 從葫蘆島撤退後,62 師轉往華北地區,駐守天津附近與北平南苑機場一帶,但當 時戰事緊急,共軍趁勝追擊不斷地猛烈攻擊,11 月 2 日攻陷瀋陽,導致整個東北地區 失守也宣告淪陷。1949 年 1 月,共軍乘此攻佔東北之勢,長驅直入分批圍擊天津與北 平兩地,為「平津戰役」揭開了序幕。1 月 31 日,共軍控制北平、天津及華北大片地 區,守備 62 軍在天津戰役之中遭到共軍擊潰而全軍覆沒,生俘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 副司令秋宗鼎、62 軍軍長林偉儔、86 軍軍長劉雲翰等,國軍守備北平主力部隊傅作義. 政 治 大 告結束,其餘國軍據守在塘沽約五萬名兵力乘船南撤。 此時,獨立 95 師跟隨所剩部隊 立 提出和解協議退出城外,1 月 31 日共軍占領北平城接管防務,歷經 64 天的平津戰役宣 51. 南撤到上海,至此只剩獨立 95 師有較多的台灣兵。52. ‧. ‧ 國. 學. (二) 塔山戰役與趙子龍師-獨立 95 師. y. Nat. 1948 年 9 月 12 日,東北人民解放軍發起了遼瀋戰役,夜渡大凌河向西挺進,對北. er. io. sit. 寧路錦州至山海關段發起攻擊。10 月 1 日,攻佔興城、塔山、高橋和義縣,使得東北 「剿匪司令部」副總司令范漢傑所指揮的國軍第 6 兵團所屬第 93 軍,與新編第 8 軍等. al. n. v i n 陷入包圍,致使錦州、錦西與山海關等據點孤立無援。塔山堡是國共雙方亟需佔領之據 Ch engchi U 點,國軍欲收復塔山以解救錦州圍困之急,共軍則要阻擊國軍援助,進而襲取錦州城的 重要攻防戰。國軍指揮官侯鏡如開始調整兵力部署,於 13 日決定發動總攻擊,於塔山 左右兩翼陣地調派兵力,並投入國軍精銳部隊-獨立第 95 師,號稱趙子龍師。獨立第 95 師攻擊戰略是使用波浪式衝擊戰鬥,國軍官兵不顧生死安危不斷的向前猛攻,一波 一波的梯隊向共軍衝鋒突擊,此種的進攻戰略極為悲壯慘烈,國共之間逐漸形成拉鋸. 49. 花逸文,1991, 《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台籍國軍回憶錄》 ,〈四十年蒼茫異鄉夢〉。頁 38-41。 姜克夫,2009, 《民國軍事史:第四卷》(下) ,〈國民黨軍隊被迫重點防禦中共軍隊全面戰略進攻〉 。 頁 491-504。 51 周明,2012, 《平津會戰》, 〈津塘戰役〉 。頁 216-221。 52 1948 年 9 月 95 師脫離國軍第 62 軍戰鬥序列,改由直屬於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直接指揮調度,故有獨立 95 師之說。 26 50.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35) 戰。隔日,國軍再度集結兵力進攻塔山,但此時的共軍已掌握國軍的進攻規律,皆遭共 軍反擊而落敗,最後東北野戰軍仍堅守塔山堡之據點。5315 日,東北野戰軍攻陷錦州, 便結束塔山戰役。獨立 95 師實施連續攻擊戰略,卻未能攻下塔山,致使部隊傷亡慘重 兵力銳減。. (三) 70 軍-魯西南戰役與徐蚌(淮海)會戰 1946 年 12 月,國軍整編 70 師在上海登陸,隨即向江蘇徐州附近前進。1946 年 12 月,共軍向徐州的金鄉進攻,整編 70 軍的 140 旅便支援了此次的戰役。雙方形成拉鋸. 政 治 大 個月左右便與共軍發生衝突,而整 70 師下的 140 旅幾乎被共軍殲滅,同時,在此次的 立 戰,到了 1946 年 1 月,才將共軍驅逐金鄉周圍。台籍士兵調往大陸參戰,大約只有半. 衝突之中便有不少的台籍士兵受傷被俘。54當時部隊在徐州以西集結並駐守此地區,隸. ‧ 國. 學. 屬於「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第二兵團。1948 年 11 月,爆發了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一的. ‧. 「徐蚌會戰」,70 軍便在此戰役中被殲滅,總共有 5 個兵團被共軍所瓦解,約有 55.5. y. Nat. 萬國軍戰死於沙場之上。整編 70 軍也仍有少數受傷被俘的台籍士兵55。因此就台籍青年. 139 旅參與了徐蚌會戰的第三個階段而已。. n. al. 五、台籍國軍滯留中國大陸. Ch. engchi. er. io. sit. 人數最多的國軍整編 70 軍所參與的戰役來看,僅 140 旅投入了的魯西南戰役之中,而. i n U. v. 國共內戰結束後,當時被國民黨送去大陸參戰的台籍國軍,有因雙方交戰受傷被 俘、或是逃散而滯留大陸的情形。而這些被俘虜的台籍國軍大多是被下放勞改、收編成 為解放軍,在 1950 年 6 月,韓戰爆發時,有部分的台籍國軍被送往朝鮮半島參與戰事。 另外有台籍士兵因逃散而滯留在大陸。而這些台籍士兵被國民黨遺留在大陸,雖然沒有. 53. 杜聿明等,1991, 《國共內戰祕錄-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遼瀋戰役概述-杜聿明〉 。頁 31-32。 姜克夫,2009, 《民國軍事史:第四卷》 (上) , 〈國民黨軍隊發動全面進攻,中共軍隊實施戰略防禦〉。 頁 150-152。 55 姜克夫,2009, 《民國軍事史:第四卷》(下) ,〈國民黨軍隊被迫重點防禦中共軍隊全面戰略進攻〉 。 頁 481-487。 27 54.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36) 受到當時共產黨的妥善的照顧,但都各自在大陸開始過起新的生活。隨著毛澤東不斷的 展開革命運動,這些台籍國軍,因為是台灣人、國軍的身分,而受到迫害和批鬥。直至 1977 年,鄧小平上台後,受到政治上的考量,平反這群台灣「同胞」的身分,並且改 善了生活上的條件。 這些滯留在大陸的台籍國軍的人數,大約 1,500 人左右,而這個數字並不包括當時 因韓戰而死亡的台籍士兵。從許昭榮 1993 年 12 月 25 所製的「滯留中國大陸各省台籍 老兵分布表」調查當中,約有 1,108 人。56另外,由北京總台聯會所提供給「中華滯留 大陸前國軍台籍官兵權益互助會」理事長張吳騰旭的資料當中,所提到台籍國軍滯留大. 政 治 大 人,得知台籍國軍在參與國共內戰後約僅 10%倖免於難。 立. 陸人數是 1,413 人,其中包括病故 150 人。57與前述所提及國軍在台募兵保守估計 15,000. ‧ 國. 學. 六、韓戰爆發-抗美援朝時期. ‧. 1950 年 6 月 25 日,金日成軍隊向南韓發動戰事。2 天後,美國隨即宣布出兵,並. sit. y. Nat. 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導致中共原訂 1951 年春解放台灣之計畫被迫中止。同時. al. er. io. 原為解放台灣所組織的上海「台訓團」、與福建「台訓隊」予以解散,此時,台籍國軍. v. n. 被分發至各地任職,或依意願多數留於福建工作,而原服務軍中的台籍國軍,卻被調往. Ch. engchi. i n U. 朝鮮半島參與韓戰。58依照曾學佑所整理台籍國軍相關書籍的口述歷史和回憶錄,共有 10 位參與中共抗美援朝戰爭,59有 9 位仍滯留中國大陸,直至兩岸開放後才相繼回台; 僅有一位台籍國軍陳永華於 1954 年 1 月,跟隨美軍所遣返 14,235 位的中國志願軍戰俘 回到台灣,60當時為這群人被視為反共義士。61. 56. 許昭榮,1995, 《台籍老兵的血淚恨》 ,〈附錄:作戰被俘台灣子弟兵之籍貫分市表〉 。頁 556。 林金田,2006, 《傷痕血淚》 ,〈富甲一方,愛國從軍,卻換來終生勞頓-張吳騰旭〉。頁 42。 58 參見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 (民國 103 年 7 月 30 日下載) http://app.nanjing.gov.cn/njnj/sz8_12/8/html/08Noname248.html 59 曾學佑,2010, 《台籍國軍血淚史》 ,〈滯留中國時期〉。頁 28。 60 Walter G. Hermes, 1992,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Korean War: Truce Tent and Fighting Front. Pp.136-137. 61 林金田,2006, 《傷痕血淚》 ,〈東北暗夜獨行軍-陳永華〉 。頁 253。 28 57. DOI:10.6814/THE.NCCU.GIDS.001.2019.F0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eter Senge教授,於1990年 出版「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 務」(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 Sue Hamilto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Early Buddhism, London: Luzac Oriental, 1996; Sue Hamilton, Early Buddhism - A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