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

Copied!
1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立 交 通 大 學

工學院產業安全與防災學程

碩 士 論 文

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

~以光電產業 TFT-LCD 廠為例~

The study of application of balanced scorecard to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as a performance indictor

~ Example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o a TFT Manufacturer ~

研 究 生:李雅鈴

指導教授:張 翼 教授

(2)

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

~以光電產業 TFT-LCD 廠為例~

The study of application of balanced scorecard to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as a performance indictor

~ Example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o a TFT Manufacturer ~

研 究 生:李雅鈴

Student:Ya-Ling Li

指導教授:張 翼

Advisor:Edward Chang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工學院產業安全與防災學程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gree Program of Industrial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Industrial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June 2007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4)

i

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

~以光電產業 TFT-LCD 廠為例~

學生:李雅鈴 指導教授:張 翼

國立交通大學產業安全與防災學程碩士班

摘 要

近年來,平衡計分卡的概念已被廣泛作為學術研究上的探討,但將計

分卡的理念運用在安全衛生管理領域的相關研究卻很少見;更沒看過採用

計分卡的理念結合分析層級程序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來發展出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量測表之相關研究。

有鑑於此,本研究目的將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

標量測表,探討專家評估安全衛生績效指標權重排序而成功的產出簡明易

懂的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量測表及計分卡制度,並採用一年(四季)時間

實地實證的在

TFT-LCD 產業之三個製造廠推動量測,而其成功的結果使

得個案公司的安全衛生政策在管理流程中由上到下,讓每位員工皆能完全

了解並具體落實策略目標,其實施之效益可提供業界做為參考及評估之依

據。

推動過程中之重要結論如右:一、透過深度量測結果證實平衡計分卡

確實能達到企業的安全衛生政策及目標;二、就本研究之個案公司而言,

其推動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計分卡時已注意到內部流程及學習與成長

亦是關鍵因素,藉由發展此二構面可幫助財務構面之提昇;三、 平衡計

分卡導入須高階經營者及主管百分之百支持及持續執行使能發揮其綜效。

關鍵字:TFT-LCD、平衡計分卡、安全衛生管理、關鍵因素、AHP分析法

(5)

ii

The study of application of balanced scorecard to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as a performance indictor

~ Example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o a TFT Manufacturer~

Student:Ya-Ling Li Advisor:Edward Chang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Safety and Risk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Balance Score Card (BSC) concept has attracted many academic research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topics regarding to industri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cope are very few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BSC and

AHP to develop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n

industri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research is even fewer.

In view of this,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thesis will use BSC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establish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or industri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A simpl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measurement table and weighting of KPI is

made from expert opinion analysis.

This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to a TFT-LCD manufacture

factory for a year, measured data showed that every one in the factory learned

the company’s industry safety and health strategy well and had followed the KPI

on their jobs during the yea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stablished in this

research would be good reference for other TFT-LCD companies to follow.

There are important conclusions in running this system:

(1) Company’s industrial safety and health goal and strategy can be done by

performing BSC.

(2) The company learned that Internal dimension and Learn and Grow

dimension are important to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By

improving these two dimensions, the financial dimension of the company

also be improved.

(3) Implementing this system to company system needs top manager’s support,

and maintaining the system running will be befit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TFT-LCD , balanced scorecard ,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6)

iii

誌 謝

本篇論文能順利的完成,由衷感激恩師張翼教授三年多以來殷切的指

導與耐心的教誨關懷,引導學生在思考邏輯及蒐集資料方面,有豐富而深

刻的學習經驗與體認,受益匪淺;並就論文內容及架構費心批閱指正,方

使本篇論文得以完備,恩師其踏實認真的為學態度一直是學生最好的典

範,實惠我良多、受益不盡,僅在此敬致由衷之感謝,以表我心。

論文口試期間,承蒙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副主任戴寶通博士及材料科

學與工程學系上的張立教授,於百忙之中撥冗校閱本論文,愷切斧正與提

供諸多寶貴的建議,致本論文內容更臻完整,特此感謝。

研究期間感謝前公司同事謝看處長給我的啟思、古叢誌副理的鼓勵、

龔樑、坤文、鐿元、翠華、銘信及本公司俊傑副理、秋明副理、峰成、歷

仁、佳霖、麒勳、美琴於論文期間之幫忙協助以及精神上的鼓勵。此外,

也感謝碩專班同窗主安、雅琇、榮哲、森裕及其他好友於研究期間相互砥

礪及關懷,並也使我研究生的生活多采多姿。

最後以此論文的榮耀與碩士的光輝,獻予栽培我的父母、摯愛的老公

國明及心愛的大女兒子宸在我修業期間陪著我台南與新竹二地奔波、還有

我在修業期間所生下的小女兒子馨,感謝老公的支持及鼓勵,讓我可順利

取得碩士學位。也感謝二個懂事的女兒在我寫論文期間不敢吵鬧,尤其是

大女兒子宸還時常跟我說:「媽媽,加油喔!我等著妳碩士畢業後陪我一

起讀書。」,修業過程中雖有些辛酸卻也得到豐富而深刻的學習與體認。

今日之成果,願你們能與我一起分享。

(7)

iv

目 錄

中文摘要...I ABSTRACT ...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表 目 錄 ...VI 圖 目 錄 ... VII 一、緒論...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步驟 ...2 二、文獻探討...3 2.1 績效評估理論...3 2.2 績效評估定義探討...3 2.3 績效評估相關文獻回顧...3 2.4 主動式的績效指標與被動式績效指標之結合運用...4 2.5 平衡計分卡簡介: ...5 2.6 平衡計分卡理論探討...6 2.7 平衡計分卡相關文獻回顧...7 2.8 層級分析法...8 三、研究設計...15 3.1 研究方法...15 3.2 排序結果與關鍵因素分析...20 3.3 四大構面議題主項目...24 3.4 四大構面議題之次項目權重配比...26 四、TFT-LCD 推動成功案例探討 ...30 4.1 個案公司簡介 ...30 4.2TFT-LCD 推行平衡計分卡之動機背景...31 4.3TFT-LCD 推動平衡計分卡之過程...31 4.4TFT-LCD 產業推動平衡計分卡之成效 ...35 4.5TFT-LCD 產業推動平衡計分卡之落實策略目標 ...42 4.6 小結...45 五、結論與建議...46 5.1 結論 ...46

(8)

v 5.2 研究限制...47 5.3 研究建議...47 參考文獻...48 附錄一、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權重配比調查表...50 附錄二、排序結果與討論...74 附錄三、TFT-LCD 產業推動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計分卡量測結果 ...99

(9)

vi

表目錄

表 1 層級分析法評估尺度說明 ...12 表 2 隨 機 指 標 表 ...13 表 3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層級架構 ...17 表 4 問卷填寫者基本資料統計表...20 表 5 各構面層及因素層驗證一致性 ...20 表 6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議題整體配比結果 ...21 表 7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議題主項目整體配比結果 ...22 表 8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議題次項目整體配比結果 ...23 表 9 四大構面議題主項目整體配比結果...25 表 10 學習與成長構面議題次項目權重配比結果...27 表 11 財務構面議題次項目權重配比結果...28 表 12 內部流程構面議題次項目權重配比結果...29 表 13 顧客構面議題次項目權重配比結果...29 表 14 製程區分及作業說明 ...30 表 15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目標設定...33 表 16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量測表 ...34 表 17 學習與成長構面量測結果...36 表 18 財務構面量測結果 ...37 表 19 內部流程構面量測結果...38 表 20 顧客構面量測結果 ...38 表 21 個案公司-A 製造廠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一覽表...39 表 22 個案公司-B 製造廠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一覽表 ...40 表 23 個案公司-C 製造廠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一覽表 ...41

(10)

vii

圖目錄

圖 1 研究步驟流程圖 ...2 圖 2 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圖(1) ...5 圖 3 平衡計分卡的架構應用在非營利組織圖 ...6 圖 4 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圖(2) ...7 圖 5 層 級 分 析 法 之 層 級 結 構 示 意 圖 ...10 圖 6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之主結構 ...16 圖 7 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導入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19 圖 8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整體權重配比示意圖 ...21 圖 9 四大構面議題主項目整體權重配比示意圖 ...26 圖 10 平衡計分卡架構 ...32 圖 11 個案公司-A 製造廠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區勢圖 ...39 圖 12 個案公司-B 造廠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區勢圖 ...40 圖 13 個案公司-C 製造廠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區勢圖 ...41 圖 14 個案公司-A 製造廠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計分卡...42 圖 15 個案公司-B 製造廠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計分卡 ...43 圖 16 個案公司-C 製造廠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計分卡 ...44

(11)

1

一、緒論

1.1 研究動機 工業局指出,平面顯示器產業是政府積極推動「兩兆雙星」計畫之重點產業,也 是台灣繼半導體產業發展之另一項新興產業,過去幾年來,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累計 投資額已超過9,000億元,已成為台灣投資規模最大產業,為支撐製造業等成長的重 要力量。而在2006年台灣平面顯示產業產值正式突破新台幣1兆元的規模,年產值可 達1.28兆元左右,2015年產值再達2兆元新局。我國面板業在大尺寸面板產業全球市 占率達五成,產量及產值均超越韓國,成為世界第一及全球最大TFT-LCD面板供應重 鎮。 光電業由於高投資、高產值以及高風險的產業特性,長期以來對於安全衛生議題 均相當重視,因此建制相關安衛管理系統一時蔚為風潮,而實際執行的成效則有賴績 效評估系統的評比。現行許多績效衡量的方式,大多只重視單一績效指標的達成(如 財務目標的最佳化、產出最大化、失能傷害率…)。因為它只能背動反應出績效指標 的表現結果,因此只能做為事後檢討的工具。且國內許多事業所使用之安全衛生管理 績效指標多半是以量測事業所產出之安全衛生問題來做衡量,而多半的指標名稱過於 專業及其量測方式過於繁雜及主觀,導致基層主管及員工無法理解,造成不知而忽略 日常作業之安全。 且在眾多的管理理論當中,均佐證了平衡計分卡是最具全面性的績效管理理論, 其運用精髓在於將企業之策略與目標管理相結合,而平衡計分卡代表的也是績效管理上 一個重要開端,強調的是企業策略來支配發展之方向,更為員工創造了一種有效的表達 方式。因此需要有專人推動,更須一群有熱忱且專業之團隊共同展開。 1.2 研究目的 而本研究首度要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建立安全衛生管理指標,並客觀性的採用分析 階層程序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模式來邀請工作經驗滿 5 年以上專家評 估安全衛生績效指標權重排序,成功的產出簡明易懂的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量測內容及 各階層之權重配比,並找出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量測表內各階層之關鍵因素,使企業策 略在管理流程中由上到下,讓每位員工皆能完全了解並具體落時策略目標,並加強了員 工之安全認知且創造出員工團結努力欲達到目標之認真與決心。 依據上述及前述的背景與動機,本論文研究目的如下: 1. 調查出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配比:將 AHP 法問卷調查的結果彙總統計後,進 而分析TFT-LCD 產業之安全衛生績效管理的相對重要性,以探討專家們對該產 業之安全衛生管理制度所關切議題做出權重配比及排序並找出其關鍵因素。 2. 建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之量測表:參考平衡計分卡理念導入安全衛生管理 制度後,再透過 AHP 法來探討出權重配比,再建立出清楚易懂、強而有力的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之量測表,以提供企業於實施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量 測之參考。 3. TFT-LCD 實地實證的過程及成效:TFT-LCD 採用一年(四季)時間實地實證的推 展至三個製造廠,驗證其落實策略目標的過程及成效,分享推動過程所產出之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平衡計分卡可同時看出各製造廠安衛管理之關鍵因素來 展現及溝通其環安衛績效。

(12)

2

1.3 研究步驟

本研究架構研訂,如圖 1 所示。首先在確認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的研究方向後,即 進行安全衛生管理發展現況等資料收集分析,並藉由「平衡計分卡」的理論套用至分析 階層程序(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法,並以分析階層程序(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法之緣由、假設及作法進行彙整及問卷內容設計。俟問卷設計完成後, 隨即請專家對於問卷內容進行評估與修訂。經反覆修改後,將最終定案的問卷一一的對 工作年資滿5 年以上專業安衛管理人員及主管進行發放及填寫方式說明,待數日後再將 問卷回收。且將回收後的問卷資料加以整理統計出權重配比後,再採一年(四季)時間實 地實證的在該個案公司之三個製造廠推動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量測及統計整年度落 實策略目標之平衡計分卡。研究流程圖如圖1 所示。 圖 1 研究步驟流程圖 研究動機與目的 理論與文獻探討 導入平衡計分卡管理 模式進行AHP問卷設計 試填問卷並修正 實地執行量測及紀錄 進行關鍵因素分析 結論與建議 問卷發放與回收 及資料整理

(13)

3

二、文獻探討

2.1 績效評估理論 事業單位為了事業的永續經營,達到事業單位所設定的目標,必然投入一些必要 的資源,這些資源可能包括人力、財力或時間。在資源投入了一段時間之後,管理階 層為了想要知道到底所投入的的資源是不是達到預期目標,必然會採取適當的手段或 方法,進行量測或評估。這種手段或方法就是績效量測。(績效量測技術手冊, 2000),(劉 永宏, 2003)

管理學上有一句格言「可量測的就可被達成」(What gets measured gets done),管 理學家杜拉克(Drucker)說過「不能量測就不能管理」(You cannot manage what you do not measure),這個論調在事業單位內的各種管理層面上被廣泛的認同,當然也同樣的 可以適用在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業務之上。(劉永宏,2003) 2.2 績效評估定義探討 「績效評估」在本質上,係指管理活動中之「控制」功能。這種功能有其消極和積 極的意義,就前者而言,係了解規劃之執行進度與狀況,如有歧異,並達到一定程度時, 即應採取修正之因應對策;而就後者而言,則希望藉由績效評估制度之建立,能在事前 或活動進行中,對於行動者之決策與行為產生影響或導引作用,使其個人努力目標能與 組織目標趨於一致,即所謂「目標一致化」(goal congruence),績效評估之所以能產生 上述積極作用,主要在於兩個因素,一為績效評估標準(performance measurement criteria),另一為激勵(incentives)手段之利用。前者之選擇,顯示行為者所應努力之 方向或標的,而後者之提供,賦予行為者努力之動機或力量。俗云:「評估什麼,就得 到什麼成果」,即生動地表現了績效評估的作用。(許士軍,2000),(鄒李興,2003) 2.3 績效評估相關文獻回顧 Harrington(1987)指出:「假如你不能衡量績效,就無法管理績效」。劉平文(1991) 認為管理的基本要素就是績效評估,並以績效指標為評估工具,而績效指標則代表 衡量對象所要努力的方向。 管理大師 Peter Drucker(1973)指出:「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衡量與評 估,管理者建立衡量尺度,對於組織成員之績效而言,很少有其他因素如此重要」, 其中建立衡量尺度指的就是建立評估標準與衡量模式.也就是績效衡量與績效指標 之建立。Kaufman(1988)認為績效指標是用以辨別與證明預先規劃的目標是否已達成 的衡量方法。Fortuin(1988)將績效指標視為一種變數,用來衡量組織的整體系統或部 份系統的效率或效能,藉以了解其作業過程是否符合所設定的目標。 陳安瑾(2002)認為績效衡量指標之表達若具備策略意涵,將更有利於策略在組 織內之瞭解與溝通,以及有助於被日常營運活動所執行,例如:以平衡計分卡之構 面表達,幫助瞭解對非財務面指標之努力在組織內是有價值、值得鼓勵的;或指標 間因果關係之型態表達,有助於每個人瞭解自己在策略執行的每個環節中扮演的角 色與擔負的責任為何。(鄒李興,2004)

(14)

4

績效評估是指評估者根據事先所訂的一些準則,來審核組織系統的功能是否達

到預期水準的一套標準(Green & Keim, 1983)。以往對績效評估均考量財務面而已;

然而財務評估應僅是評估要項中的一個項目,而不是評估的全貌。組織對於績效的 評估必須涵蓋該組織的成就水準,並瞭解及查驗組織的經營體質狀態,以作為指導 組織再造的方向,且能 根據組織共同努力所得來的利益,以進行激勵性的分配(李 長貴,2000)。組織所採取的績效評估方式,不但可以評估組織對過去資源運作的 整體 績效,以增進對組織的瞭解,更可藉由績效評估的結果,來指引組織未 來經 營策略及資源分配的方向(孫美容,1999)。

Hoffecker & Goldenberg(1994)指出未來績效的評估制度的發展, 應該同時講求 財務和管理面的衡量,並與獎酬制度相結合。吳安妮(1996)更進一步指出,績效評估 之重點應以策略為導向。若績效評估與策略相結合,易使組織達成其策略目標;反之, 若績效評估與策略無法相結合時,則會影響組織競爭力之達成,降低組織的獲利能力。 陳慶安(2000)提出未來績效評估的發展趨勢有六項:結合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來蒐集資料、評估組織績效重於個人績效、過程與結果指標並重、績效 評估用來解決問題、績效指標多元且簡單、及績效指標結合企業願景及策略。而李誠 修(2000)曾針對績效評估的發展之新趨勢歸納出四個重點:財務與非財務面績效的 並重、策略導向的績效評估觀念、以領先指標持續改進、及獎酬制度聯結的重要性。 (陳韻靜,2003) 2.4 主動式的績效指標與被動式績效指標之結合運用 2.4.1事業單位之績效衡量系統可依下列原則,結合主動式與被動式評鑑:(績效量測 技術手冊,2000),(劉永宏,2003) 1.主動式評鑑應用於檢查該事業單位安全衛生作業之符合程度,如確認新進或職務 異動人員是否參加新進人員訓練。 2.被動式評鑑應用於調查、分析和記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缺失,如事故與事件 調查。 3.通常需要使用主動式與被動式評鑑資料作為成效指標,成效指標則用以決定是否 目標己達成。 2.4.2某些量測之績效,特別是事故資料,可作為職業安全衛生執行績效的直接指標, 但是這類資料須經一段時間驗證,始能視為職業安全衛生計畫可採信的依據, 因此事故資料絕不可視為衡量職業安全衛生績效的惟一依據(績效量測技術手 冊,2000),(劉永宏,2003)。

(15)

5 2.5 平衡計分卡簡介: 企業多年來發展過程中績效指標大多是偏向財務的指標來衡量企業績效 (ex:EPS?、工作造成失能傷害?),而平衡計分卡是讓企業各個層級有全面性的衡 量準則且能與策略目標相結合。藉由平衡計分卡的發展,促使企業高階管理者能詮 釋企業願景與策略,有效傳達並結合策略目標與衡量基準,進而達成企業使命。 圖 2 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圖(1) 資料來源:kaplan & Norton (1996)

顧客

財務

平衡計

分卡

內部

流程

員工學

習成長

(16)

6

2.6 平衡計分卡理論探討

平衡計分卡之設計源自一個研究計畫,叫做「未來的組織績效衡量方法」,此 計畫之目的在於集合學術界及產業界的力量,共同研商一個嶄新的績效衡量模 式。由學術界之哈佛大學教授 Kaplan(1990) 及實務界之 Nolan Norton 公司的 CEO–Norton(1990)兩位共同負責。平衡計分卡乃是使用衡量做為一個新的表達 方式,以描述完成策略的所有重要元素,而非集中於造成一些妨礙長期價值的財 務管理工具,所以平衡計分卡是一套策略衡量工具,它是被管理者用來對員工與 其他利害關係者傳達投資成果與達成策略目標程度的展現工具,從管理會計的角 度來看,策略整合越來越重要,並且已逐漸脫離傳統單一績效評量的準則,而朝 向以複合式績效評量聯結到組織各層級的關鍵成功因素上。平衡計分卡以達成組 織之願景及策略為中心,除了傳統的 財務面的衡量外,亦加入了三個非財務性的 績效指標構面,以彌補以往傳統績效衡量之不足,提供組織將願景和策略,轉化 成四個重要構面的架構,透過目標(objectives)和衡量指標(measures)組成一個新的 衡量系統,而這些都是未來競爭關鍵的主要動因。另平衡計分卡亦存在 著平衡外 部與內部衡量及歷史面與未來面衡量的特色,使得管理層面因其特質而更加週延。 不同於營利事業,非營利組織平衡計分卡之特色在於目標焦點集中在達成改 善社會的崇高使命之上。因此,須對平衡計分卡之架構做一修正,提昇使命和顧 客面的重要性,降低財務面的影響力,其架構如圖3 所示: 圖 3 平衡計分卡的架構應用在非營利組織圖 資料來源:Kaplan and Norton(2000),p.135

2.6.1 使命:組織應將其長期性的使命置於計分卡的頂端,以作為最高目標。 2.6.2 顧客構面:對於組織而言,經費的來源是其重要顧客。組織應滿足顧客的期望,努 力創造出價值與效益,而此部分也是最困難定義與衡量的部分。透過 平衡計分卡,我們仍可由其活動中界定並衡量相關輸出(output),以代 替難以界定與衡量的產出(outcome)。 2.6.3 財務構面:此構面強調作業效率提升的重要性,而成本的衡量不僅應包含部門本 身的成本,還應考慮組織因而投入的直接成本與社會成本,而要將直 接成本與社會成本降至最低。 2.6.4 內部流程構面:為滿足顧客面的目標,組織必須在業務運作流程上表現卓越。Kaplan

(17)

7 and Norton(1996)建議,在建立平衡計分卡的時候,先界定一 個完整的內部流程價值鏈。價值鏈的起端是創新流程,即辨別 目前和未來顧客的需求,並發展新的解決方案來滿足這些需 求。接下來是營運流程,即提供既有的產品和服務給既有的顧 客。價值鏈的尾端是顧客服務與關係維繫,即在提供主要服務 產品之後,後續服務與維繫顧客關係,以增加顧客從服務中所 獲得之價值。 2.6.5 學習成長構面:顧客構面和內部流程構面的目標,確立了組織必須在那些地方 表現卓越,才能達到突破性的績效,而學習與成長構面的目 標為其他二個構面的目標提供了基礎架構,組織的學習與成 長,代表為加強員工、系統和組織流程的能力而做的投入。 (鄒李興,2004),(黃彩玉,2003) 圖 4 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圖(2) 資料來源:kaplan & Norton (1993)

2.7 平衡計分卡相關文獻回顧

Kaplan and Norton(1992)首篇提出平衡計分卡的論文,藉由評估與診斷企業 績效衡量系統,發展出全方位的策略管理制度,點出平衡計分卡是以策略而非控制 為中心;(1993a)個案研究證明平衡計分卡在實務上的價值,說明計分卡不只是一 個衡量系統,而是一個可以傳達策略進而把組織與策略連結的衡量系統;(1993b) 個案研究強調平衡計分卡是一種策略衡量系統,再次突顯出平衡計分卡是管理制 度,而非只是單純的衡量制度;(1996)理論探討提到平衡計分卡的未來發展方向 將是一個新的策略管理制度,藉由四構面的實施將策略轉化成具體行動,透過整合 使得企業所有員工的努力能夠一致朝向正確的方向;(2000)個案研究說明有效提 昇組織策略的執行力,就要由績效評估制度提昇策略管理,並將整個策略方向配合 形成以策略為「焦點」的組織,亦即策略型的五項原則: 願景與使命 顧客 財務 內部流程 學習與成長 結果面與未來面 內部與外部主觀 面與客觀面

(18)

8 1.將策略換為營運的術語 2.將組織連結至策略 3.使策略成為每人每天的工作 4.使策略成為持續的過程 5.透過高階主管的領導,驅動變革。 平衡計分卡與其他績效管理系統的真正區別,在於因果關係的概念。Niven(2002) 認為財務面和顧客面的目標才是企業渴望得到的成果,然而它們都無法解釋自身的目 標如何能達成。平衡計分卡的理念在於除了原有的財務衡量所謂落後指標之外,企業 須找出能創造未來財務成果的關鍵性「績效驅動因素」(performance drivers),譬如: 顧客滿意、創新的高效率流程、員工的專業能力及士氣等,這些相對於財務成果而言 的所謂「領先指標」(lead indicators)。為了找出能夠衡量企業在未來的績效表現的 驅 動因素與領先指標,平衡計分卡進一步跨越了績效衡量的層次,直接進入「策略的衡 量」。換言之,企業發展其平衡計分卡時,無論財務或非財務的目標、量度與指標, 都直接來自企業的願景和策略方向,與其策略的發展和執行合而為一。平衡計分卡的 內容及其發展步驟,既非是一個尋找最佳績效量度的過程,也絕非一種見賢思齊的標 竿練習(benchmarking),去仿效其他企業的平衡計分卡的內容。低階單位計分卡上的 量度,沒有必要全部都能加總成為高階單位計分卡上的量度。最好能讓低階單位依其 特殊狀況制定其適合的量度,而非遷就由上級單位計分卡衍生的量度。重要的是,下 級單位必須被授權選擇適當的量度,以反映其績效對高階的計分卡目標的影響及貢

獻,而非找出可以加總為高階或企業的量度。(Kaplan & Norton,2001)

Brady(1993)發現 BSC特殊價值,建議企業必須以顧客的眼光來擬訂策略, 管理者要離開辦公桌到工作第一現場實際去溝通,因此 BSC並不是一個績效衡量 的工具,而是直接進入企業管理的核心制 度;另一個特殊價值是將「策略發展」

與「財務控制」兩個最不可能結合的領域整合在一起。Vitale et al(1994)指出 BSC

不僅是管理的工具,並且是管理者策略分析的工具。

Morrissy and Hudson(1997)以個案方法說明聯結過程,強調 BSC 的策略性 特殊價值,利用指標的引導,轉變成達成策略的管理機制。褚秀敏(1997)以國內 郵局為個案,找出其成功關鍵因素,再以BSC為架構,由組織層級,設計不同的績 效評估制度。胡德澤(1998)找出個案公司的成功因素,以 BSC 為架構,設計績 效評估制度,並將成功因素、績效評估與獎酬制度的三者連結。(鄒李興,2004) 由上述可知績效評估乃對於企業之某種狀況加以量測,然而量測需要指標才能 衡量其目標達成程度。本研究是探討安全衛生管理績效評估的基本原理及建立其績效 指標的評分準則,套用至「平衡計分卡」的理論,再客觀性的以 AHP法分析排序出權 重配比,以作為本研究建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之依據。 2.8 層級分析法

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屬於一種多目標的決策方 法,由 Thomas L. Saaty 於 1971 年(Satty, 1977, 1980)所提出的一套決策方法,

利 用 組 織 的 架 構 , 同 時 建 立 具 有 相 互 影 響 關 係 的 層 級 結 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在複雜的問題或風險不確定的情況下,作出有效之決策,或在分歧之 判斷中尋求一致性。目前其已運用於經濟、社會、及管理科學等領域,此方法能 將複雜之決策問題簡化,由較高層級的項目予以分解成數個細項層級。

(19)

9 2.8.1 層級分析法之發展目的與假設 層級分析法之發展目的,為將複雜之問題系統化,劃分不同層面給予層級 分解,同時使複雜之評估問題層級結構能較容易評估與評估品質更高,並透 過量化之判斷,予以綜合評估,提供決策者選擇適當之方案,減少決策錯誤 的風險性(林峰祿,1982)。 層級分析法在進行時的假設條件,主要包括下列幾項(鄧振源、曾國雄, 1989): 1.一個系統或問題可被分解成許多被評估之種類或成分(Components),形 成具方向性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的層級結構。 2.在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的因素均假設具獨立性(Independence),並可利 用上一層級內的某些或所有因素為準,進行評估。 3.評估時,可將絕對數值尺度轉換為比例尺度(Ratio Scale),例如內部流 程構面比顧客構面之重要性比值為五比一(5/1)。 4.成對比較(Pairwise Comparison)後的矩陣倒數對稱於主對角線,可用正 倒值矩陣(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處理。

5.偏好關係滿足遞移性(Transitivity),但完全具遞移性並不容易,因此容許 不具遞移性的存在,但必須測試其一致性(Consistency) 的程度,藉以瞭 解不一致性之程度若干。 6.因素之優勢比重,經由加權法則(Weighting Principle)求得。 7.任何因素只要出現在層級結構中,不論其優勢比重為何,均被認為與整 個評估結構有關,而並非檢核層級結構之獨立性。另外,在使用層級分 析法之前,Vargas (1990)提出使用者應具備以下幾點之認知: (1) 倒數對照特性(Reciprocal Comparison) 專家在進行比較時,對於因素喜愛的程度必須滿足倒數特性,若 對內部流程構面 比 顧客構面之偏好程度是 x 倍,則顧客構面是 x 倍分之一(1/x 倍)偏好於內部流程構面。 (2) 同質性(Homogeneity) 因素的比較必須是有意義的,並在一個合理的評估尺度內。 (3) 獨立性(Independence) 因素彼此間的比較必須假設為相互獨立。 (4) 預期性(Expectations) 為完成決策目標,關係層級必完整的描述。換言之,在建構關係 層級及相關因素或替代(Alternative)必須完整,不能有所遺漏或忽 略。 2.8.2層級結構化之要點 層級結構之建立在層級分析法的進行中,是相當重要的一部份,可將複雜的 問題簡化,使決策者較易做出正確之決定。然而,層級分析法並非一般傳統之決 策樹(Decision Trees),其每一個層級皆表示對原始問題之一個重要部份,因此將 影響系統之因素加以分解成數個群體,每群再區分為數個次群,逐級依序建立全 部之層級結構,其關係如圖 2.3 所示。(Satty, 1977、1980),(鄧振源、曾國雄, 1989),(曾懷恩,1998)

(20)

10 最 終 目 標 O1 O2 … … … Om A1 A2 … An 最 終 目 標 ( 第 一 層 級 ) 評 估 層 面 ( 第 二 層 級 ) 評 估 因 素 ( 第 三 層 級 ) X1 X2 … … . . Xr Y1 Y2 … … . Ys Z1 … … . . Z2… … … Zt 替 代 方 案 ( 第 四 層 級 ) 圖 5 層 級 分 析 法 之 層 級 結 構 示 意 圖 於分析組群時,應注意下列各點,其說明如下: 1.最高層級代表評估之最終目標,即為第一層級(如圖5 )。 2.儘量將重要性相近之因素,放置於同一層級內。其目的為將因素分成不同 層級的集合,使其易於達成工作,此方式比直接評估整體系統較有效率。 3.提供一個有意義之整合系統,而整合是將一個複雜的系統轉換成簡單的成 分。換言之,層級內之因素不宜過多,依 Satty之建議最好不超過七個, 超出部份可再分層解決,以免影響層級之一致性。 4.層級內之各因素,應力求具備獨立性,若有相依性(Dependence)存在時, 先將獨立性與相依性各自分析後,再將二者合併分析。 5.清楚的說明上一層級內之各因子的優先權重產生變動時,將如何影響下一 層級內之各因子的優先權重。 6.層級具有可靠性(Reliable)與彈性(Flexibility),換言之,局部的改變不影響 整體之結構。 7.最低層級之因素即為替代方案(如圖5)。 2.8.3 層級分析法之理論基礎與進行步驟 利用層級分析法進行決策問題時,主要包括 以下五個階段(鄧振源、曾國雄,1989): 1.建立層級結構 利用層級結構加以分解複雜問題,是對於人類的認知而言, 層級式的關係較容易被接受,且具備易於溝通的特色。 2.建立成對比較矩陣對某層級下之因素間進行成對比較,層級分析法之評估 尺度劃分為五項,即「同等重要」、「稍重要」、「頗重要」、「極重要」、

(21)

11 及「絕對重要」,並給予名目尺度 1、3、5、7、9 之衡量值;另 有四項 介於五個基本尺度之間,並給予 2、4、6、8 之衡量值。 層級分析之評 估尺度值與意義,如表1 所示(鄧振源、曾國雄,1989)。 根據各個因素間成對比較結果的衡量值,可得一成對比較矩陣 A 如下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12 1 12 2 1 2 21 1 12 L M O M M L L L M O M M L L n n n n n n n n ij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n n n n n n n n n n ij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a a a a a a a A L M O M M L L L M O M M L L 2 1 2 2 1 2 1 2 1 1 1 2 1 2 12 1 12 1 1 1 1 1 1 (2) n j iW W W Wa aW W a n ji ij j i ij , 1,2,3,...., ~ 1 2 1 = ⎥ ⎥ ⎥ ⎥ ⎦ ⎤ ⎢ ⎢ ⎢ ⎢ ⎣ ⎡ = = = M (3) 其 中 , a ij 表示因素 i 比因素 j 重要的程度值。

(22)

12

評估尺度

定義

說明

1

同等重要

(Equal Importance)

兩比較方案的貢獻程度具同等

重要性

3

稍重要

(Weak Importance)

經驗與判斷稍微傾向喜好某一

方案

5

頗重要

(Essential Importance)

經驗與判斷強烈傾向喜好某一

方案

7

極重要

(Very Strong Importance)

實際顯示非常強烈傾向喜好某

一方面

9

絕對重要

(Absolute Importance)

有足夠證據肯定絕對喜好某一

方案

2、4、6、8

相鄰尺度中間值

(Intermediate Value)

需要折衷值時

表 1 層級分析法評估尺度說明 資料來源:鄧振源、曾國雄。(1989)。AHP 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 計學報,第27 卷 第 6 期 , 頁 5-22。 3.計算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依據成對比較矩陣,可求取各層級因素之權重, 使用數值分析中常用之特徵值解法,計算成對比較矩陣之特徵向量。因此 當決策者之成對比較判斷具有完全一致性時,則下式成立(Saaty,1980): * * W n W A× = ×

即 為( × )× * =0 W I n A

(4) 其中,W * 表因素權重矩陣。 但因決策者之主觀判斷,具有不一致性之 問題產生,即以最大特徵值 λmax 代替 n ,可得下式: 0 ) ( * max× × = − I W A λ

(5) 依 據 上 式 , 可 求 得 λmax,進而求得 λmax之因素權重矩陣 W* 4.一致性檢定 判斷消費者決策前後是否一致,必須進行一致性檢定,而當成對比較矩

陣具有完全一致性時,λmax=n ,否則必然滿足λmax

n (Saaty, 1980)。

因此,當 λmax愈接近 n 時,一致性程度愈高。

(23)

13

其 一 致 性 指 標 (Consistency Index; C.I.) 定 義 為 :

1 . max − − = n n I C λ (6) 利用一致性指標予以判斷,當 C.I.=0 時,表示前後判斷完全具一致性, 當 C.I.>0 時,即表示判斷不連貫,當 C.I.≦0.1 時 , 為 可 容 許 之 偏 誤 , 亦 即 認 為 成 對 比 較 矩 陣 具 有 一 致 性 。 成 對 比 較 矩 陣 在 不 同 的 階 數(Order)下,會 產 生 不 同 的 C.I.值,稱 為 隨

機 指 標(Random Index; RI), 如 表 2 所 示 (Saaty,1980)。在相同之矩陣下,

C.I.值 與 R.I.值的比率,稱為一致性比率 (Consistency Ratio;C.R.)。若 C.R. ≦ 0.1, 即矩陣之一致性程度令 人 滿 意 。 其 一 致 性 比 率 之 計 算 如 下 : . . . . . I R I C R C = (7) 表 2 隨 機 指 標 表 階 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1.48 1.56 1.57 1.58 資 料 來 源 : 鄧 振 源 、 曾 國 雄 ,(1989), AHP 的 內 涵 特 性 與 應 用 ( 上 ), 中 國 統 計 學 報 , 第 27 卷 第 6 期 , 頁 5-22。 5.整體層級權重之計算 各層級因素間之權重計算後,再進行整體層級權重之 計算,最後依各評估因素之權重,以決定最終目標之最適評估制度。 若當 表演藝術活動付費意願之因素是由消費者群體進行評估 時,則必須將消費 者群體成員之偏好(個別權重)加以整合,進行此項工作則是評估過程中 相當重要之一部份。例如 Saaty 在合理之假設下,利用幾何平均數作為整 合之函數。 2.8.4 層級分析法之應用 層級分析法可應用於決策問題之外,還可進一步應用於分析 問題方面,依據 Satty 之經驗,其主要可應用在以下十三類之問題中(Satty & Vargas, 1982)。

1. 決定優先次序(Setting Priorities)

2. 產生交替方案(Gener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 3. 選擇最佳方案(Choosing a Best Policy Alternatives) 4. 決定需求(Determining Requirements)

(24)

14

5. 資源分配(Allocating Resources) 6. 預測結果(Predicting Outcomes) 7. 績效衡量(Measuring Performance) 8. 系統設計(Designing System)

9. 確保系統穩定(Ensuring System Stability) 10. 最佳化(Optimization)

11. 規劃(Planning)

12. 解決衝突(Resolving Conflict) 13. 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層級分析法發展至今,使用此研究方法之文章亦不在少數,本研究將國外應用 層級分析法之相關研究,以 Mohanty & Deshmukh(1993)的研究為例,發現應用層 級分析法評估資源的材料供給管理狀況,其評估的替代資源為無結構性的決定問題, 包含多個因素與屬性於不同的層級,為了更容易支援材料管理者做決定,更有效率的 分析出正確組織標的,必須找出對的資源供給因素,因此使用層級分析法,可幫助管 理者做決策上的支持。(陳佳慧,2003)

(25)

15

三、研究設計

本研究在分析TFT-LCD產業之安全衛生管理議題的相對重要性,來探討該產業關切 安全衛生管理議題排序,以進行安全衛生管理之分配權重之建議,可供業界推動安全衛生 管理績效指標之參考。 首先針對TFT-LCD產業安全衛生管理發展現況等資料收集其作業活動,並分析其各 類安全衛生管理特性,再與專家深入訪談討論,以選定該產業之各類安全衛生管理績效議 題,再將所欲評估的管理績效議題予以結構化並建立分析層級,以設計 AHP 問卷及委請 專家學者填寫問卷;最後進行問卷回收及分析討論,以探討專家對該TFT-LCD產業之安全 衛生管理議題排序,再提供該產業於建立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量測表時納入其內容及各 階層之權重配比。 3.1 研究方法 本論文研究方法區分文獻探討,專家訪談,建構預擬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 問卷設計、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因素等,茲述如下: 3.1.1 文獻探討:蒐集國內外有關安全衛生管理、管理系統之監督量測、內部稽核之文獻, 並參考相關法規及文獻作為建構指標之依據。 3.1.2 專家訪談:為避免主觀看法及遺漏重要事項,本研究擬與專家先進行深度訪 談,以瞭解執行之實際情形與問題,初步建立出清楚易懂、強而 有力的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層級主結構如圖6,該架構是以 TFT-LCD個案公司計畫執行團隊將其區分為四層,最頂層為綜合 績效層(最終目標),第二層為 BSC 各構面績效層(評估層面),第 三層為影響各構面績效之攸關因子層(評估主要因素),第四層為 影響各構面績效及主要因子層之細項攸關因子(評估次要因素), 並請專家們以分析階層程序(AHP)法,列入量測工具建構指標層 級架構之參考,如表3。

(26)

16 圖 6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之主結構

安全衛生績效指標

學習與成長構面 (提升同仁安衛意識與能力) 財務構面 (降低人員及財產損失) 內部流程構面 (加強公司內部環安管理,發現潛 在危害即早改善,提升安全之工作 環境,達到員工工作效率) 顧客構面 (符合外部單位《含客戶/主 管機關》及內部同仁之環安 需求) 工 安 類 教 育 訓 練 一 般 安 衛 訓 練 成 效 宣 導 活 動 危 害 通 識 訓 練 成 效 合 格 急 救 人 員 訓 練 成 效 E R T 訓 練 成 效 風 險 評 估 虛 驚 / 意 外 事 故 發 生 事 故 調 查 缺 失 改 善 S O P 製 作 防 護 具 管 理 健 康 管 理 內 外 部 稽 核 自 主 性 安 全 管 理 異 常 改 善

(27)

17 表 3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層級架構 主要評估層面 評估準繩 準繩說明 1.完成員工安衛訓練(含新進/複訓) 2.取得法定合格證照(含設備及人員證照) 3.擬定演練計劃、定期演練 4.工作職務訓練認證 5.應變編組及隨時update(編組人員須已完成訓練及認證) 1.能明確說出緊急狀況(ex:火災、氣體、紅藥水)之通報方式及對象 2.能明確說出操作火警報知器之方式及時機 3.能明確說出火警警報、火災之第一個應變步驟 4.能明確說出附近滅火器之位置及使用方式 5.能明確說出附近之逃生出口與動線 6.能明確說出(火警、氣體洩漏)疏散之集結位置 7.能明確說出附近之醫藥箱放置位置 1.能明確說出所使用的化學品之危害分類 2.能明確說出所使用的化學品之存放的注意事項 3.能明確說出(化學品、氣體)第一個應變步驟 4.能明確說出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之放置地點 5.能明確說出所使用的化學品應避免之物質 1.ERT組員能明確說出附近ERT器材櫃位置及其職責任務 2.ERT搶救組員能於2分鐘內完成SCBA + 無線電之穿戴及通話完成 3.ERT搶救組員能熟練SCBA 鋼瓶拆解及組裝 4.ERT成員能熟悉無線電器材使用及拆換電池 5.ERT救護組員能熟悉氧氣使用 6.ERT救護組員能熟悉搬運 7.ERT救護組員能熟悉生命徵象評估 1.合格急救人員能於熟悉CPR之操作與運用 2.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過度換氣症處理方式 3.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包紮處理方式 4.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止血步驟 5.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癲癇處理方式 1.安衛提案競賽活動 2.安衛宣導活動(ex:事故、健康.宣導活動) 3.ERT及急救人員競賽活動 4.目標標的方案管理 1.實施新化學原物料/新製程風險評估,並完成作業類型、曝露時數、 暴露危害物質之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 2.環境/機台變更是否有進行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 3.作業觀察與安全分析後須再確認相關之作業活動是否有進行危害鑑別 及風險評估 4.事故發生時必須針對“改善前"、“預期改善效果"、“實際改善效 果"進行風險評估

1.虛驚(Fire Alarm、Gas Alarm) 2.工安事故(火災、化災、氣災) 3.輕紅藥水 4.中紅藥水(3~6天) 5.重紅藥水(7天) 6.1死3傷 7.相同事故原因重複發生 1.第一時間事故緊急通報(4hrs) 2.事故調查紀錄(分析原因,擬定改善對策) 3.事故改善追蹤及成效確認 4.事故案例普查及平行改善 財務構面(降低人員及財產損失) 風險評估 虛驚/意外事故發生 事故調查缺失改善 學習與成長構面 (提升同仁安衛意識與能力) 工安類教育訓練 一般安衛訓練成效 危害通識訓練成效 ERT人員訓練成效 合格急救人員訓練成效 宣導活動

(28)

18 1.緊急應變通報處置規範 2.各單位操作安全標準規範(ex:可能產生之危害及因應措施、注意事 項、包括斷電掛牌上鎖) 3.告知承攬商廠區環境及作業之潛在危害因素與災害防止措施 1.正確性的選用及確實穿戴 2.做好個人衛生,保持防護具清潔 3.實施作業檢點、定期檢查 4.輻射計量配章穿戴率及正確率 1.新進人員完成體格檢查 2.在職員工完成定期健康檢查 3.健康檢查異常者,需進一步確認而完成複檢 4. 特殊健康狀況之員工其主管是否有重新協調適宜之工作派任,並留 存「員工特殊健康狀況處理表」 1.訂定年度自動檢查計劃,並依計劃內容執行 2.機械設備有做自主危害風險評估管理 3.實施機械、設備、個人防護具及應變器材定期檢點(查) 1.法規查核(含國內外管制規範) 2.保險公司 3.勞檢機構 4.環安管理系統內部稽核 5.環安方案管理進度查核 6.環安管理系統外部稽核 1.6S巡檢 2.中、高階主管巡檢 3.基層主管作業安全觀察 4.目標標的方案提報 5.作業安全評估及分析 1.作業環境測定之異常 2.健康檢查之異常 3.設備機台紅外線檢測之異常 4.自動檢查異常改善 5.演練缺失改善 顧客構面(符合外部單位《含客戶/主 管機關》及內部同仁之環安需求) 內(外)部稽核 自主性安衛管理 異常改善 SOP製訂(作業及文件管制) 防護具管理 健康管理 內部流程構面(加強公司內部環安管 理,發現潛在危害即早改善,提升安 全之工作環境,達到員工工作效率) 自動檢查管理

(29)

19 3.1.3 建構指標:專家訪談共識建構績效指標,續依Kaplan(1999)在「City of Charlotte (B)」中所指出平衡計分卡應用在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之各構面需求 內涵如圖7。 圖 7 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導入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3.1.4 問卷設計:本研究希望以平衡計分卡理念導入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後,再透過 AHP 法來評估受訪專家對各項安衛管理議題之關切的相對重要 程度,進以探討光電業者可能面對安衛管理績效指標的排序及配 比,提供業者於安衛管理績效指標量測過程中,可同時看出安全 衛生管理之關鍵因素來展現及溝通其安全衛生管理績效。因此, 於 AHP 法問卷設計上,列舉光電產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之階層 要素,建構 AHP 階層架構圖,進以設計階層要素的成偶配對比 較問卷表,問卷題目是以兩兩要素間之相對重要性來進行成對比 較,完整問卷內容詳參附錄一。 3.1.5 問卷調查:基於掌握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之關鍵事項、符合相關團體所關切 之安全衛生議題,以及展現安全衛生管理績效之考量,專家選定 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本研究選定光電業界 30 位有推動安全衛生 管理專家,且專業年資均超過5年以上之專家來填寫。問卷填寫者 基本資料統計如下。 1.問卷數量:總共發出 30 份問卷,回收 26 份問卷,回收率為 87 %。 2.問卷填寫者基本資料統計如表4: 1.提昇環安績效 2.降低風險及事故

財務構面

降低人員工作傷害及財 產損失

顧客構面

符合外部單位(客戶/主管機 關)及內部同仁之環安需求

學習與成長構面

提升同仁安衛意識與能力

內部流程構面

加強公司內部環安管理,提 升效率與應變能力

(30)

20 表 4 問卷填寫者基本資料統計表 類別 區 分 人數 比例 男 16 62% 女 10 38% 大學(專) 8 31% 研究所 18 69% 工程師 15 58% 主管 11 42% 5 至 10年 14 54% 10 至 15年 10 38% 15 年 (含)以上 2 8% 性別 安衛管理工作經歷 學歷 職位 3.2 排序結果與關鍵因素分析 本研究將 AHP 法問卷調查的結果彙總統計後,除了以幾何平均數整合全體專家意見, 作成各階層之比較求解出權重與排序結果、最大特徵值(λmax)、一致性指標(C.I.) 及一致性比率(C.R.),也針對層級架構之構面與指標進行相對權重之評比,其得出各 要素間之優先程度與一致性強弱程度,同時也針對所有問卷中每個構面層及因素層驗證 其C.R.值<0.1,表示一致性達到可接受水準如下表 5,並加以比較各專家群關切之安全 衛生管理議題的關鍵因素,詳見附錄二所示,轉換為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配比摘述如 下: 表 5 各構面層及因素層驗證一致性 資 料 來 源 安 全 衛 生 績 效 指 標 學 習 與 成 長 構 面 財 務 構 面 內 部 流 程 構 面 顧 客 構 面 工 安 類 教 育 訓 練 一 般 安 衛 訓 練 成 效 危 害 通 識 訓 練 成 效 E R T 人 員 訓 練 成 效 合 格 急 救 人 員 訓 練 成 效 宣 導 活 動 風 險 評 估 虛 驚 / 意 外 事 故 發 生 事 故 調 查 缺 失 改 善 S O P 製 訂 ( 作 業 及 文 件 管 制 ) 防 護 具 管 理 健 康 管 理 自 動 檢 查 管 理 內 外 部 稽 核 自 主 性 安 衛 管 理 異 常 改 善 A 君 0.0451 0.0911 0.008 0.0642 0.0158 0.0173 0.0385 0. 0.0318 0.0914 0.0437 0.0226 0.01 0.0453 0. 0. 0.0569 0. 0.0912 0.0174 0.0438 B 君 0.0029 0.0171 0. 0. 0. 0.0017 0.013 0. 0.0008 0.0553 0.0226 0.0029 0. 0. 0. 0. 0. 0. 0.0203 0.0023 0.0023 C 君 0.0308 0.0294 0.0158 0.0313 0. 0.0183 0.023 0. 0.0088 0.0365 0.0225 0.031 0.0114 0.0299 0. 0. 0. 0. 0.033 0.0241 0.0241 D 君 0.0895 0.0321 0.0158 0.0303 0.0158 0.0668 0.0377 0.031 0.021 0.0059 0. 0.0695 0.0148 0.0225 0.0158 0.0435 0.0225 0. 0.0187 0.0438 0.0438 E 君 0.0899 0.0332 0.0464 0.0225 0.0079 0.0446 0.0392 0.0261 0.0175 0.0085 0. 0.058 0.0582 0.0439 0.0464 0.0799 0.0224 0.0079 0.0588 0.0913 0.0638 F 君 0.0695 0.0889 0.0322 0.0674 0.0158 0.0814 0.0705 0.0188 0.0811 0.0813 0.077 0.0714 0. 0.0604 0.0467 0. 0.0672 0.0668 0.097 0.075 0.0876 G 君 0.0571 0.0457 0.0122 0.0386 0. 0.0131 0.0127 0.0403 0.0229 0.0584 0.086 0.0161 0.0342 0.0171 0.0466 0.0573 0.0805 0.0032 0.0196 0.0116 0.012 H 君 0.0908 0.03 0.0159 0.0488 0.0023 0.0343 0.0849 0.0171 0.0134 0.009 0.0313 0.0894 0.0982 0.0297 0.0816 0.0586 0.0225 0.0251 0.0417 0.0314 0.0171 I 君 0.0767 0.0923 0.0747 0.0699 0.0821 0.0248 0.0447 0.0883 0.0479 0.0035 0.0038 0.029 0.0706 0.0171 0.0465 0.0038 0.0571 0.075 0.0504 0.0147 0.0188 J 君 0.0808 0.0693 0.0189 0.0619 0.0109 0.0431 0.031 0.0094 0.0588 0.0629 0.0801 0.0433 0.0254 0.0715 0.0465 0. 0.0227 0.0334 0.0675 0.0739 0.0904 K 君 0.0927 0.035 0.0465 0.0576 0.0639 0.0088 0.0144 0.0424 0.0159 0.003 0.0076 0.0077 0.0258 0.0076 0.0079 0.0076 0.0689 0.0465 0.0151 0.0044 0.0067 L 君 0.0669 0.0412 0.0079 0.0398 0.0158 0.0131 0.0168 0.0473 0.0123 0.0009 0. 0.0226 0.0274 0. 0.0942 0. 0.046 0.0079 0.0176 0.0088 0.0088 M 君 0.0685 0.087 0.0048 0.0453 0.0465 0.0174 0.0275 0.0174 0.0146 0.0044 0.0224 0.095 0.0079 0.0695 0. 0.0225 0. 0.0463 0.016 0.0322 0.0286 N 君 0.087 0.0753 0. 0.0569 0.0252 0.073 0.0704 0.0556 0.0486 0.0022 0.0914 0.0225 0.0297 0.058 0.1753 0.0688 0.0905 0. 0.0556 0.0836 0.0802 O 君 0.0225 0.0396 0. 0.0038 0.0158 0.0258 0.0977 0.053 0. 0.0004 0.0297 0.0322 0.0966 0.0941 0.0079 0.058 0. 0.0158 0.0022 0. 0. P 君 0.0688 0.0854 0.0158 0.0696 0.0048 0.0166 0.0388 0.0123 0.0446 0.0916 0.0321 0.0303 0.0735 0.0225 0.0465 0.0397 0.0435 0.0464 0.0929 0.0397 0.0532 Q 君 0.0532 0.068 0.0463 0.0573 0.0468 0.0368 0.0921 0.0135 0.0325 0.0291 0.0965 0.0734 0.0922 0.0823 0. 0. 0. 0.0463 0.062 0.0357 0.0357 R 君 0.0213 0.0219 0.0079 0.0826 0.0109 0.0363 0.0638 0.0166 0.0091 0.0013 0.0586 0.0398 0.0846 0.0928 0. 0. 0. 0.0158 0.0703 0.0656 0.0175 S 君 0.0974 0.0661 0.096 0.0996 0.0079 0.0814 0.0713 0.0267 0.0766 0.0866 0.0945 0.075 0.041 0.0869 0.0747 0. 0.0757 0.0946 0.05 0.0931 0.0193 T 君 0.0572 0.0922 0.0032 0.0249 0.0703 0.0246 0.0934 0.0232 0.0045 0.0711 0.0586 0.0693 0.0981 0.0699 0. 0. 0.0251 0. 0.0256 0.0125 0.0125 U 君 0.0076 0.0867 0.0079 0.0666 0.0032 0.0391 0.0486 0. 0.0835 0.0528 0.0587 0.0323 0.0023 0.0569 0.0467 0.0593 0.0226 0. 0.0546 0.0251 0.0251 V 君 0.0929 0.093 0. 0.0077 0. 0.06 0.063 0.0919 0.0556 0.0041 0.0091 0.0443 0.0814 0.0126 0.075 0.0791 0.0308 0.0334 0.0644 0.0309 0.0149 W 君 0.0593 0.0889 0.0304 0.0751 0.0032 0.0518 0.0324 0.0221 0.0696 0.0818 0.0529 0.0715 0.0845 0.0435 0.0824 0.0122 0.017 0.0061 0.0777 0.0868 0.0938 Z 君 0.0572 0.0651 0.0032 0.0807 0. 0.0448 0.0392 0.027 0.0228 0.0004 0. 0.0015 0.0668 0.0076 0.0639 0.0015 0.0897 0.0158 0.0485 0.0247 0.0164 Y 君 0.046 0.0892 0. 0.0643 0.008 0.0232 0.0348 0.0786 0.0369 0.0071 0. 0.0227 0.0773 0. 0. 0.0076 0.0224 0. 0.0437 0.0052 0.0164 Z 君 0.0461 0.0531 0.0158 0.0431 0.082 0.0059 0.0217 0.0232 0.0148 0.0188 0.0496 0.0076 0.0082 0.0264 0. 0.0224 0.0602 0. 0.0625 0.0059 0.0059 (Saaty,1980)表示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C.R.),若 C.R. ≦ 0 .1,即矩陣之一致性程度令人滿意

(31)

21 3.2.1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整體權重配比 此部份為評估安全衛生績效指標整體權重配比中1.學習與成長構面、2.財務構 面、3.內部流程構面、4.顧客構面四者間之相對重要性程度,全體專家問卷結果如表 6及圖8 所示。顯示內部流程構面(31%)最為重要,其次為財務構面(25.7%),第三為 學習與成長構面(23.9%),顧客構面(19.4%)則為最後。 表 6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議題整體配比結果 因素 配比 排序 學習與成長構面 23.9% 3 財務構面 25.7% 2 內部流程構面 31.0% 1 顧客構面 19.4% 4 23.9% 25.7% 31.0% 19.4%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學習與成長構面 財務構面 內部流程構面 顧客構面 圖 8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整體權重配比示意圖 3.2.2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主項目整體權重配比 此部份為評估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主項目整體權重配比中1.工安類教育訓 練、2.一般安衛訓練成效、3.危害通識訓練成效、4.ERT人員訓練成效、5.合格急救人 員訓練成效、6.宣導活動、7.風險評估、8.虛驚/意外事故發生、9.事故調查缺失改善、 10.SOP製訂(作業及文件管制)、11.防護具管理、12.健康管理、13.自動檢查管理、14. 內(外)部稽核、15.自主性安衛管理、16.異常改善. 等16者間之相對重要性程度,全體 專家問卷結果如表7所示,摘述前五大關鍵項目顯示事故調查缺失改善(16.9%)最為重

(32)

22 要,其次為SOP製訂(作業及文件管制)(15.7%),第三為異常改善(8.8%) ,第四為自動 檢查管理(6.2%),第五為一般安衛訓練成效(6.0%)。 表 7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議題主項目整體配比結果 目標 主要構面 構面排序 主要因素 總排序 工安類教育訓練 (5.5%) 8 一般安衛訓練成效 (6.0%) 5 危害通識訓練成效 (2.9%) 14 ERT人員訓練成效 (5.8%) 7 合格急救人員訓練成效 (2.0%) 15 宣導活動 (1.8%) 16 風險評估 (5.2%) 10 虛驚/意外事故發生 (3.7%) 12 事故調查缺失改善 (16.9%) 1 SOP製訂 (15.7%) 2 防護具管理 (5.9%) 6 健康管理 (3.2%) 13 自動檢查管理 (6.2%) 4 內(外)部稽核 (5.4%) 9 自主性安衛管理 (5.1%) 11 異常改善 (8.8%) 3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績 效 指 標 3 2 1 4 內部流程構面 (31%) 顧客構面 (19.4%) 學習與成長構面 (23.9%) 財務構面 (25.7%) 3.2.3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次項目整體權重配比 此部份為評估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次項目整體權重配比中對該78項間之相對 重要性程度,全體專家問卷結果如表8所示,摘述前五大關鍵項目顯示各單位操作安 全標準規範(ex:可能產生之危害及因應措施、注意事項、包括斷電掛牌上鎖)(9.06%) 最為重要,其次為事故案例普查及平行改善(6.25%)最為重要,第三為事故改善追蹤及 成效確認(5.93%),第四為告知承攬商廠區環境及作業之潛在危害因素與災害防止措施 (4.12%),第五為作業環境測定之異常(2.69%)。

(33)

23 表 8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議題次項目整體配比結果 主要構面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比重(%) 排序 1.ERT組員能明確說出附近ERT器材櫃位置及其職責任務 1.07 30 2.ERT搶救組員能於2分鐘內完成SCBA + 無線電之穿戴及 通話完成 1.31 25 3.ERT搶救組員能熟練SCBA 鋼瓶拆解及組裝 0.97 38 4.ERT成員能熟悉無線電器材使用及拆換電池 1.03 35 5.ERT救護組員能熟悉氧氣使用 0.42 67 6.ERT救護組員能熟悉搬運 0.54 58 7.ERT救護組員能熟悉生命徵象評估 0.44 64 1.能明確說出緊急狀況(ex:火災、氣體、紅藥水)之通報 方式及對象 1.20 27 2.能明確說出操作火警報知器之方式及時機 0.51 60 3.能明確說出火警警報、火災之第一個應變步驟 1.67 13 4.能明確說出附近滅火器之位置及使用方式 1.02 36 5.能明確說出附近之逃生出口與動線 0.88 41 6.能明確說出(火警、氣體洩漏)疏散之集結位置 0.40 68 7.能明確說出附近之醫藥箱放置位置 0.27 74 1.完成員工安衛訓練(含新進/複訓) 1.40 21 2.取得法定合格證照(含設備及人員證照) 1.31 23 3.擬定演練計劃、定期演練 0.91 40 4.工作職務訓練認證 1.31 24 5.應變編組及隨時update(編組人員須已完成訓練及認證) 0.54 57 1.能明確說出所使用的化學品之危害分類 0.45 63 2.能明確說出所使用的化學品之存放的注意事項 0.73 49 3.能明確說出(化學品、氣體)第一個應變步驟 1.06 31 4.能明確說出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之放置地點 0.36 71 5.能明確說出所使用的化學品應避免之物質 0.30 72 1.合格急救人員能於熟悉CPR之操作與運用 0.70 52 2.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過度換氣症處理方式 0.17 77 3.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包紮處理方式 0.54 59 4.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止血步驟 0.46 62 5.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癲癇處理方式 0.12 78 1.安衛提案競賽活動 0.49 61 2.安衛宣導活動(ex:事故、健康.宣導活動) 0.38 70 3.ERT及急救人員競賽活動 0.57 55 4.目標標的方案管理 0.40 69 1.緊急應變通報處置規範 2.57 6 2.各單位操作安全標準規範(ex:可能產生之危害及因應 措施、注意事項、包括斷電掛牌上鎖) 9.06 1 3.告知承攬商廠區環境及作業之潛在危害因素與災害防止 措施 4.12 4 1.訂定年度自動檢查計劃,並依計劃內容執行 2.45 8 2.機械設備有做自主危害風險評估管理 1.60 17 3.實施機械、設備、個人防護具及應變器材定期檢點(查) 2.17 11 1.正確性的選用及確實穿戴 1.62 15 2.做好個人衛生,保持防護具清潔 1.62 16 3.實施作業檢點、定期檢查 1.59 18 4.輻射計量配章穿戴率及正確率 1.05 33 1.新進人員完成體格檢查 1.31 26 2.在職員工完成定期健康檢查 0.66 53 3.健康檢查異常者,需進一步確認而完成複檢 0.65 54 4. 特殊健康狀況之員工其主管是否有重新協調適宜之工 作派任,並留存「員工特殊健康狀況處理表」 0.57 56 學習與成長構面《提升同 仁安衛意識與能力》 (23.9%) 內部流程構面《加強公司 內部環安管理,發現潛在 危害即早改善,提升安全 之工作環境,達到員工工 作效率》 (31%) 防護具管理 (5.9%) 健康管理 (3.2%) 合格急救人員訓練成效 (2%) 宣導活動(1.8%) SOP製訂 (15.7%) 《作業及文件管制》 自動檢查管理 (6.2%) ERT人員訓練成效 (5.8%) 一般安衛訓練成效 (6%) 工安類教育訓練 (5.5%) 危害通識訓練成效 (2.9%)

(34)

24 主要構面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比重(%) 排序 1.第一時間事故緊急通報(4hrs) 2.21 10 2.事故調查紀錄(分析原因,擬定改善對策) 2.46 7 3.事故改善追蹤及成效確認 5.93 3 4.事故案例普查及平行改善 6.25 2 1.實施新化學原物料/新製程風險評估,並完成作業類 型、曝露時數、暴露危害物質之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 2.14 12 2.環境/機台變更是否有進行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 0.78 47 3.作業觀察與安全分析後須再確認相關之作業活動是否有 進行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 0.73 50 4.事故發生時必須針對“改善前"、“預期改善效果"、 “實際改善效果"進行風險評估 1.51 20

1.虛驚(Fire Alarm、Gas Alarm) 0.18 76

2.工安事故(火災、化災、氣災) 0.79 46 3.輕紅藥水 0.19 75 4.中紅藥水(3~6天) 0.28 73 5.重紅藥水(7天) 0.44 65 6.1死3傷 1.05 32 7.相同事故原因重複發生 0.74 48 1.法規查核(含國內外管制規範) 0.85 43 2.保險公司 0.72 51 3.勞檢機構 0.88 42 4.環安管理系統內部稽核 0.84 44 5.環安方案管理進度查核 1.11 29 6.環安管理系統外部稽核 1.04 34 1.6S巡檢 0.95 39 2.中、高階主管巡檢 1.55 19 3.基層主管作業安全觀察 1.20 28 4.目標標的方案提報 0.44 66 5.作業安全評估及分析 0.98 37 1.作業環境測定之異常 2.69 5 2.健康檢查之異常 2.30 9 3.設備機台紅外線檢測之異常 1.65 14 4.自動檢查異常改善 1.35 22 5.演練缺失改善 0.82 45 100 -合計 財務構面《降低人員及財 產損失》 (25.7%) 顧客構面(符合外部單位 《含客戶/主管機關》及內 部同仁之環安需求) (19.4%) 虛驚/意外事故發生 (3.7%) 內(外)部稽核 (5.4%) 自主性安衛管理 (5.1%) 異常改善 (8.8%) 事故調查缺失改善 (16.9%) 風險評估 (5.2%) 3.3 四大構面議題主項目 針對四個構面的主要因素之相對重要性程度,全體專家問卷結果如表9 及圖 9 所 示,整體權重配比如下: 3.3.1學習與成長構面議題之主項目權重配比 此部份為評估學習與成長構面議題之主項目權重配比中1.工安類教育訓練、2.一 般安衛訓練成效、3.危害通識訓練成效、4.ERT人員訓練成效、5.合格急救人員訓練 成效、6.宣導活動.等六者間之相對重要性程度,顯示一般安衛訓練成效(6.0%)最為重 要,其次為ERT人員訓練成效(5.8%),第三為工安類教育訓練(5.5%),第四為危害通 識訓練成效(2.9%),第五為合格急救人員訓練成效(2.0%),宣導活動(1.8%)則為最後。

(35)

25 3.3.2 財務構面議題之主項目權重配比 此部份為評估財務構面議題之主項目權重配比中1.風險評估、2.虛驚/意外事故發 生、3.事故調查缺失改善.等三者間之相對重要性程度,顯示事故調查缺失改善(16.9%) 最為重要,其次為風險評估(5.2%),虛驚/意外事故發生(3.7%)則為最後。 3.3.3 內部流程構面議題之主項目權重配比 此部份為評估內部流程構面議題之主項目權重配比中1.SOP製訂(作業及文件管 制)、2.防護具管理、3.健康管理、4.自動檢查管理.等四者間之相對重要性程度,顯示 SOP製訂(作業及文件管制)(佔15.7%)最為重要,其次為自動檢查管理(6.2%),第三為 防護具管理(5.9%) ,健康管理(3.2%)則為最後。 3.3.4 顧客構面議題之主項目權重配比 此部份為評估顧客構面議題之主項目權重配比中1.內(外)部稽核、2.自主性安衛 管理、3.異常改善.等三者間之相對重要性程度,顯示異常改善(佔8.8%)最為重要,其 次為內(外)部稽核(佔5.4%),自主性安衛管理(佔5.1%)則為最後。 表 9 四大構面議題主項目整體配比結果 目標 主要構面 構面排序 主要因素 因素排序 工安類教育訓練 (5.5%) 3 一般安衛訓練成效 (6.0%) 1 危害通識訓練成效 (2.9%) 4 ERT人員訓練成效 (5.8%) 2 合格急救人員訓練成效 (2.0%) 5 宣導活動 (1.8%) 6 風險評估 (5.2%) 2 虛驚/意外事故發生 (3.7%) 3 事故調查缺失改善 (16.9%) 1 SOP製訂 (15.7%) 1 防護具管理 (5.9%) 3 健康管理 (3.2%) 4 自動檢查管理 (6.2%) 2 內(外)部稽核 (5.4%) 2 自主性安衛管理 (5.1%) 3 異常改善 (8.8%) 1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績 效 指 標 3 2 1 4 內部流程構面 (31%) 顧客構面 (19.4%) 學習與成長構面 (23.9%) 財務構面 (25.7%)

(36)

26 5.5% 6.0% 2.9% 5.8% 2.0% 1.8% 5.2% 3.7% 16.9% 15.7% 5.9% 3.2% 6.2% 5.4% 5.1% 8.8%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工安 類教 育訓 練 一般 安衛 訓練 成效 危害 通識 訓練 成效 ERT人員 訓練 成效 合格 急救 人員 訓練 成效 宣導 活動 風險評 估 虛驚 /意外 事故 發生 事故 調查 缺失 改善 SOP 製訂 (作業及 文件 管制 ) 防護 具管 理 健康管 理 自動 檢查 管理 內(外) 部稽 核 自主 性安 衛管 理 異常改 善 學習成長構面(23.9%) 財務構面(25.7%) 內部流程構面(31%) 顧客構面(19.4%) 圖 9 四大構面議題主項目整體權重配比示意圖 3.4 四大構面議題之次項目權重配比 3.4.1學習與成長構面議題之次項目權重配比 此部份為評估學習與成長構面議題之次項目權重配比中1.完成員工安衛訓練(含 新進/複訓)、2.取得法定合格證照(含設備及人員證照)、3.擬定演練計劃及定期演練、 4.工作職務訓練認證、5.應變編組及隨時update(編組人員須已完成訓練及認證)、6.能 明確說出緊急狀況(ex:火災、氣體、紅藥水)之通報方式及對象、7.能明確說出操作火 警報知器之方式及時機、8.能明確說出火警警報及火災之第一個應變步驟、9.能明確 說出附近滅火器之位置及使用方式、10.能明確說出附近之逃生出口與動線、11.能明 確說出(火警、氣體洩漏)疏散之集結位置、12.能明確說出附近之醫藥箱放置位置、13. 能明確說出所使用的化學品之危害分類、14.能明確說出所使用的化學品之存放的注意 事項、15.能明確說出(化學品、氣體)第一個應變步驟、16.能明確說出物質安全資料表 (MSDS)之放置地點、17.能明確說出所使用的化學品應避免之物質、18.ERT人員能明 確說出附近ERT器材櫃位置及其職責任務、19.ERT搶救組員能於2分鐘內完成SCBA + 無線電之穿戴及通話完成、20.ERT搶救組員能熟練SCBA 鋼瓶拆解及組裝、21.ERT成 員能熟悉無線電器材使用及拆換電池、22.ERT救護組員能熟悉氧氣使用、23.ERT救護 組員能熟悉搬運、24.ERT救護組員能熟悉生命徵象評估、25.合格急救人員能於熟悉 CPR之操作與運用、26.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過度換氣症處理方式、27.合格急救人員能 熟悉包紮處理方式、28.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止血步驟、29.合格急救人員能熟悉癲癇

數據

表 15  安全衛生管理績效指標目標設定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representativeness indices will be employed to build up the assessment architecture of recreational resources at river bank, and the fuss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is study appli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includes five aspec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professional attitudes, professional morals, and

Through tradition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 an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to evaluate

In this Researc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Case Study Method are used, from which thre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work progress were obtained: “Encountering of

In order to reach this research purpose, this research was probed into and gathered together to exactly happen in such four dimensions as product

This study intends to use the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 gap analysis (IPGA) to analyze the factors key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rvice quality provided b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