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拚藝術-Pinterest在美術教育課程中之應用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拚藝術-Pinterest在美術教育課程中之應用研究"

Copied!
1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達隆 博士. 拚藝術 - Pinterest在美術教育課程中之應用研究 . Pinning Art - A Study of Using Pinterest in Art Education Classes. 研究生:許云榕 中華民國107年2月 .

(2) 拚藝術 - Pinterest在美術教育課程中 之應用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Web 3.0的精神為基礎,探討Pinterest平臺在美術教學課程之應⽤。 研究⽅法採⾏動研究法,以苗栗縣某⾼中非美術本科學⽣為研究對象,進⾏為 期⼀學期的創意表現設計課程教學。此課程內容經專家評鑑後予以修正,透過 學⽣學習情形訪談,⾃我評量,評估分析學⽣的學習成效。 研究發現學⽣的學習能藉由Pinterest來拓展學習空間,並利⽤它來激發靈 感。緣此,研究者將課程設計內涵及教學成效彙整歸結,回答此應⽤研究的三 個中⼼問題。⼀藉由Pinterest實際加入課程實施來觀察學⽣的學習活動。⼆建⽴ 其課程發展模式依據教育部課程標準制訂,在內容考量其深度廣度,結合⼤學 入學術科考試歷屆創意表現試題,教學⽅法採合作學習⽅式,讓學⽣發揮創意 以評估其課程實施時師⽣互動與作品美感形式之傳達。三為藉⾏動研究觀察與 問卷、訪談,歸納Pinterest在美術教育課程中之應⽤研究之建議,以資後續研究 者參酌。. 關鍵字:Web 3.0、雲端運算、藝術教育、Pinterest . i.

(3) Abstract. Pinning Art - A Study of Using Pinterest in Art Education Classes This study aims to be developed based on Web 3.0, to let the non-art classes high school students use Pinterest platform as a media in the creative expression course in Applied Arts curriculum. The method is an action research that Miaoli County high school students experience for the study, for a period of one semester of teaching. This course content after evaluation by experts to be amende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self-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The study found that students learn to use Pinterest to expand the learning space, and use it to stimulate inspirati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summed up the connot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swering the three central questions of this applied research. One by Pinterest actually joined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to obser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ies. Seco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curriculum standards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nsidering the depth and the breadth of the content, combined with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the past creative expression tests, teaching methods adopt a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to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ideas to asse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aesthetic form of their work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 Third,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observation by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the researcher offered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using Pinterest in art education classes for the reference of future researchers.. Key Words:Web 3.0、Cloud-computing、Art Education、Pinterest. ii.

(4) 拚藝術 - Pinterest在美術教育課程中之應用研究 ⽬. 次. 第⼀章 緖論 第⼀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節 研究⽬的與問題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雲端運算 ⼆、 課程與教學 三、 藝術教育 四、 Pinterest(http://www.pinterest.com/) 五、 Pins 六、 Pinboards 七、 Pinterest搜尋 第⼆章 ⽂獻探討 第⼀節 Web 3.0 雲端學習 ⼀、 Web 3.0 ⼆、 Web3.0時代的學習 三、 雲端運算概述與服務模式 四、 雲端美術教育 第⼆節 Pinterest ⼀、 概覽 ⼆、 將Pinterest⽤於教學 第三節 雲端藝術學習 ⼀、 視覺藝術教育 ⼆、 社會互動學習 三、 網路學習 四、 建構教學 五、 翻轉教育 六、 學習型組織 七、 學習共同體 第四節 網際網絡媒體分析 ⼀、 網站選擇 ⼆、 媒體選擇. iii. 1 1 4 5 6 6 7 7 8 8 8 8 11 11 11 14 17 21 31 31 32 34 34 35 36 40 42 44 46 48 48 53.

(5) 三、 平臺使⽤的動機 四、 千禧客群對Pinterest的使⽤ 第五節 雲端教育之研究 ⼀、 在藝術與科學教學中的社交學習與網絡⽅式 ⼆、 未來藝術與科學學習的社交媒體教育學 三、 在三維虛擬世界中學習藝術與科學 四、 部落格與微博在⼀個藝術與科學教學的新時代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 研究設計 ⼆、 研究架構 第⼆節 SNS 平臺選擇- Pinterest 第三節 研究⼯具 ⼀、 問卷 第四節 研究場域 ⼀、 實際場域 ⼆、 虛擬場域 第五節 研究⽅法與流程時間 ⼀、 研究⽅法 ⼆、 研究流程與時間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搜集⽅法 ⼀、 質性資料 ⼆、 量化資料 三、 資料分析 第七節 藝術課程之設計 ⼀、 課程架構 ⼆、 教學實施程序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節 課程實施過程 ⼀、 第⼀單元:創意表現介紹 ⼆、 第⼆單元:創意表現實驗製作 三、 第三單元:作品鑑賞 第⼆節 學⽣學習成效討論 ⼀、 學⽣學習問卷之分析探討 ⼆、 Pinterest版⾯與作品分析 三、 學⽣⾃我評估與回饋. iv. 61 64 70 71 74 79 82 89 89 89 89 90 91 91 93 93 93 96 96 96 99 99 99 99 101 101 102 105 105 106 108 109 110 110 121 124.

(6) 第三節 發現 ⼀、創意靈感的發想 ⼆、拓展了學習空間 三、圖⽚能代表⼀切 四、能靈活應⽤⼯具表現豐富創意 五、激發藝術課程活動 六、喜歡的反⾯是不喜歡 七、⼩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節 結論 ⼀、回答研究的中⼼問題 ⼆、Pinterest的價值 三、對美術教育的助益 第⼆節 建議 參考⽂獻 中⽂部分 外⽂部分 附 錄 附錄1:拼藝術使⽤調查 附錄2:整體課程⾃我評估問卷 附錄3:實施課程執⾏照⽚ 附錄4:實施課程Pinterest平臺樣貌. v. 132 132 133 133 134 134 134 135 137 137 137 138 140 141 145 145 145 147 147 149 150 151.

(7) 表次. 表2-1-1 Web 1.0 與 Web 2.0 之比較. 12. 表2-1-2 Web 1.0 、 Web 2.0 與 Web 3.0之差異. 14. 表2-1-3 Web3.0 學習⽅式與教育學策略對照. 16. 表2-1-4 從個⼈電腦到不同層次之雲端運算相關技術或應⽤. 20. 表2-1-5 Artsy 基因組特徵. 29. 表2-3-1 美術教育思潮轉變. 34. 表2-3-2 建構式教學與傳統教學設計比較. 42. 表2-3-3 學習型組織之評估⼯具. 45. 表2-4-1 社交媒體平臺. 54. 表3-2-1 Pinterest使⽤經驗統計. 90. 表3-3-1 訪談⼤綱分析表. 91. 表3-5-1 研究進度. 97. 表3-6-1 研究資料分析表. 100. 表3-7-1 教學實施階段. 102. 表4-1-1 教學進度與內容紀要. 105. 表4-2-1 學⽣學習之⾃我評估結果. 128. vi.

(8) 圖次. 圖1-4-1 雲端運算. 6. 圖1-4-2 Pinterest搜尋⽰例. 9. 圖2-0-1 ⽂獻探討內容與論⽂題⽬對照圖. 11. 圖2-1-1 Web 3.0 學習環境. 15. 圖2-1-2 雲端運算的三種基本服務與其每⼀層中的服務商. 18. 圖2-1-3 磨課師 MOOCS線上課程. 21. 圖2-1-4 ArtSonia. 22. 圖2-1-5 ArtStack網站的⾴⾯. 24. 圖2-1-6 Artsy Education. 26. 圖2-3-1 可能發展區. 35. 圖2-3-2 Project Gutenberg 網站. 37. 圖2-3-3 The Free Library 網站. 37. 圖2-3-4 Planet eBook 網站. 38. 圖2-3-5 LibriVox 網站. 38. 圖2-3-6 Wikibooks 網站. 39. 圖2-3-7 Scribd 網站. 39. 圖2-3-8 Ibiblio 網站. 40. 圖2-3-9 傳統教室上課過程. 43. 圖2-3-10 翻轉教室上課過程. 43. 圖2-3-11 學習共同體. 46. 圖2-4-1 Joomla!後臺. 48. 圖2-4-2 學⽣觀看的網站畫⾯. 49. 圖2-4-3 Wix. 50. 圖2-4-4 ⽤Wix架設個⼈網站. 50. 圖2-4-5 Weebly. 51. vii.

(9) 圖2-4-6 Ookon之主要商品. 52. 圖2-4-7 NUWeb 雲端硬碟. 53. 圖2-4-8 Storybird平臺. 55. 圖2-4-9 Prezi. 56. 圖2-4-10 Wiki建⽴個⼈帳號畫⾯. 57. 圖3-1-1 研究架構圖. 90. 圖3-4-1 Pinterest登入畫⾯. 94. 圖3-4-2 Pinterest 搜尋功能與Message. 94. 圖3-4-3 Pinterest ⾴⾯上選擇將想Pin的資料之選項. 94. 圖3-4-4 Pinterest ⾴⾯上Board編輯名稱、隱私與協同合作者等. 95. 圖3-7-1 課程架構圖. 101. 圖4-1-1 線上繪圖軟體 PIXLR EDITOR. 109. 圖4-2-1 有無智慧型⼿機. 111. 圖4-2-2 ⼿機有無上網功能. 111. 圖4-2-3 有無平板電腦. 112. 圖4-2-4 有無筆記電腦. 112. 圖4-2-5 有無社交媒體使⽤習慣. 113. 圖4-2-6 使⽤何種社交軟體. 113. 圖4-2-7 間隔多久使⽤社交軟體. 114. 圖4-2-8 平均花多久時間上網. 114. 圖4-2-9 如何使⽤Facebook. 115. 圖4-2-10 如何使⽤Pinterest搜尋圖⽚. 116. 圖4-2-11 課堂習作. 121. 圖4-2-12 對比主題呈現在Pinterest平臺. 121. 圖4-2-13 學⽣搜集平臺,並以繪圖軟體修製. 122. 圖4-2-14 學⽣使⽤線上軟體完成作品. 122. 圖4-2-15 學⽣學習⾃我評估第⼀題. 124. 圖4-2-16 學⽣學習⾃我評估第⼆題. 125. viii.

(10) 圖4-2-17 學⽣學習⾃我評估第三題. 126. 圖4-2-18 學⽣學習⾃我評估第四題. 126. 圖4-2-19 學⽣學習⾃我評估第五題. 127. 圖4-2-20 學⽣學習⾃我評估第六題. 128. ix.

(11) 第⼀章 緖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節陳述研究⽬的與問 題︔第三節為本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針對本研究重要名詞進⾏解釋。. 第⼀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研究背景 《蓋茲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是美國第⼗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 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最著名的演說,也是美國歷史上為⼈引⽤ 最多之政治性演說。其中提到“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由之新⽣—民有、民治、民享」成為民主政治的 基本精神。 資訊時代中的網際網路讓⼈們只要擁有上網的⼯具就能夠有更快的通信訊 息與豐富的資源,讓⼈⾃由地瀏覽網⾴(surfing the web)。Web 3.0將原本Web 2.0使⽤者互動式的網路使⽤經驗轉變為“For The User、By The User、Of The User”1,讓網路使⽤者不再只是為提供、編寫資訊,更擁有經營的⾃主權。 於過去幾年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簡稱I C T)發展與學校需求責任的增加,許多學校架設校⽅之網站旨在提⾼教 育活動,促進學校的⾏銷⼒度。亦發現學⽣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以資訊與通 信科技為基礎的教學活動與教育網站之輔助貢獻許多。遠距教學( D i s t a n c e Teaching)、網路教學(Web-Based Instruction)等學習機會變得隨⼿可得。. 臺灣研究網路搜尋引擎的先驅吳昇提出,For The User、By The User、Of The User 來比喻如何 由Web1.0 演進到 Web 3.0。https://zh.wikipedia.org/wiki/吳昇 1. 1.

(12) ⽽藝術領域中資訊媒體融入教學,如:攝影、數位藝術、動畫、電影、剪 輯、網路藝術、軟體藝術、新媒體藝術 . . . 等。課程評量請學⽣分享作品: Google的網路雲端硬碟、Dropbox、Facebook社群來⽅便進⾏課程運作。在全球 興起的數位科技浪潮下,數位科技融入教育已成為各國教育的趨勢。. ⼆、 研究動機 在台灣⽬前的升學環境下,⾼中藝術領域經常被視為邊緣副科科⽬,許多 智育成績較好的學⽣不⼀定會花額外的時間經營藝術科⽬,⽽智育成績表現中 等或不甚理想的學⽣們又有時會⾯臨家長與社會抉擇職業校系的價值觀所影響, ⽽放棄藝術的學習,成為⾼中藝術⽼師⾯臨的教學問題。在⼀般普通⾼中,能 在課堂中陶冶學⽣性情,培養藝術鑑賞能⼒,多藉由藝術科⽬⽼師個⼈教學熱 忱與魅⼒。有時擔⼼學⽣出了校⾨離開了課堂,在不是藝術的學習環境之下, 若能有便利⽽⽣活化的媒體,長時間地接觸藝術,是身為執教者內⼼由衷的期 許,⽽若能讓學⽣們提升精神性靈與美感素養,也是我們在藝術教育中的長遠 ⽬標。 ⾃從在九年⼀貫教育中提倡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後,教學的型態有所 轉變。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是扮演著引導者、輔助者、咨詢者的角 ⾊︔學⽣轉變為教學活動的中⼼,可以適度地決定⾃⼰所要學習的內容與進度。 除了師⽣角⾊的轉變之外,所設計的課程、教材、教學策略均會有所轉變,從 以學科為中⼼的分科課程到以學⽣為中⼼的統整課程︔從以學科為體系的循序 式教材到以問題為基礎的⽣活化教材︔從講授式的教學策略到建構式的教學策 略。因此以學⽣為中⼼的教學活動,採⽤建構式的教學策略,是最能成功地實 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 2.

(13) 學習通常是⼀個從未知到已知的⼀個不可逆的過程。在⼀個新型知識社會 中,分布式的知識敘述⽅式與傳統知識授予⽅式不⼀樣,如:可汗學院2,通過 免費平臺來改善教育,每段課程影⽚長度約⼗分鐘,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以 由易到難的進階⽅式互相銜接。只要求學⽣跨過⼀定的⾨檻(例如及格)就繼 續往下教︔若利⽤類似於可汗學院的系統,則可以試圖讓學⽣懂得每⼀個未來 還要⽤到的基礎觀念之後,再繼續往下學習。以網路為學習的平台的學習模式 像是散佈式的聯結(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3 – ⼀種像是類神經網絡4 的⼈ ⼯智慧環繞的學習,計算機⽀持的學習環境⽣成資料庫,作為各類思維的綜合, 以幫助學習者實現知識共享的社會協作建構。在建構的環境中學習到的知識可 以達到比較不易遺忘的學習效果。在Web 3.0時代的藝術教育,藉由在Web 3.0 科技環境下探索的媒體⼯具來達成協同合作學習,並以學⽣為中⼼,⽼師能夠 從旁輔助提供意⾒與指導,並延伸課堂學習重點於教室外,讓學⽣們能夠在⾛ 出藝術教室之後,還能隨時關⼼藝術課題,與同學討論,陶冶性靈,培養藝術 品位,進⽽能提⾼國民素養,達成在藝術領域中耕耘的本⼼。 . (Khan Academy)。2006年9⽉薩爾曼·可汗創辦⼀所非營利教育機構。透過網路提供⼀系列免 費教材。網址:www.khanacademy.org。⼜號:「免費提供給所有⼈,隨時隨地的世界級教育」 (”A free world-class education for anyone anywhere.") 2. 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 = a pattern of connectivity ; Sigma-Pi Learning:On radical basis functions and cortical associative learning 3. 4. From synapses to rules: discovering symbolic rules from neural processed data. 3.

(14) 第⼆節 研究⽬的與問題 ⼀、 研究⽬的 本研究探討將 Web 3.0 的學習環境框架應⽤到雲端美術教育,混和社群平 臺Pinterest建⽴創意表現的美術教學課程學習模式。以 Web 3.0 概念的雲端美術 教育課程是本次研究的重點,在過程中會詳細探討到各層⾯,諸如:NUWeb系 統、joomla、Moodle、雲端⼯具、雲端運算,內容共享網站...等。 本研究的⽬標是通過回答以下問題,以雲端平臺為基礎的學習環境:我們 該如何通過雲端平臺作為教藝術的學習環境︖ 其他⽬標包括:提供⼀個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案,是否具有可複製到其 他地區使⽤。評估此課程之教學效益,透過⾏動研究觀察學⽣學習情形並探索 學習之後的作品呈現與表現,藉由教學過程中不斷檢視學⽣之學習歷程,探討 學習成效,期使課程能更完善。依循Web 3.0 藝術課程發展模式,依據本研究的 教學成效,回歸探討課程設計各流程環節的關係,並將之彙整為⼀概念圖,以 為未來教學者參考。. ⼆、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的,本研究進⼀步針對下列問題作探討: (⼀) 觀察學⽣透過Pinterest社群平臺⼯具的學習活動。 (⼆) 建⽴其使⽤Pinterest的創意表現的美術教學課程。 (三) 評估Pinterest在美術課程學習環境之課程發展。. 4.

(1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係以Web 3.0 融入藝術領域教學為例,研究⽅法採⾏動研究法,瞭解 教學成效並作為⽇後課程之參考。為建置雲端藝術教學課程發展模式,受限於 時間、⼈⼒、物⼒與經費等主、客觀因素。研究的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 研究範圍 (⼀)課程設計:本課程設計以歷年⼤學入學術科考試為例,參考相關、創 意表現設計教學,設計完成並經由藝術領域相關學者建議及檢核,予以修 正實施。本⾏動研究教學時間為⼗⼆堂課,課程實施從⼀⽉到五⽉,過程 包含三個單元,教學進度設計與實施者為研究者本⼈,即研究者負責擔任 觀察者角⾊。 (⼆)研究對象:本系統研究對象為苗栗縣某⾼級中學的⾼中⼆年級甲⼄兩 班學⽣,研究對象共79位學⽣。. ⼆、 研究限制 (⼀) 研究對象限制:本研究受限於時間、⼈⼒、物⼒,係以苗栗縣某中學 ⾼⼆學⽣,研究對象以學⽣美術學習情形為主,受地區⼈數與學⽣特質, 研究結果可能無法推論至所有學⽣。 (⼆). 教學⽅法:Web 3.0 可涵蓋多項的使⽤⼯具,與課程的挑選。教學課. 程以創意表現課程為教學主題︔⽽學⽣作品藉由Pinterest達成協同合作的學 習模式。故本研究僅以有限的時間、主題與媒材,來初步達成可能的教學 發展模式。此後不同專業的教師能夠將之應⽤於不同單元之課程。 . 5.

(16) (三) 研究⼯具:本研究系統平臺是採⾏Web 3.0等網路軟體,如Storybird、 Prezi、Pinterest、wix︔與其他互動溝通媒體,如NUWeb...等。.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是指儲存資訊和執⾏應⽤程式的⽅式發⽣ 的改變5 。程式執⾏與資料處理都不再透過獨⽴的桌上型電腦,⽽是全都交由 「雲端」管理,「雲端」就是透過網際網路存取的電腦與伺服器。雲端運算不 是以個⼈電腦為中⼼,⽽是以⽂件為中⼼,以使⽤者、任務為中⼼。雲端運算 讓使⽤者從世界上任何地⽅存取所應⽤程式和⽂件,讓處理運算的過程從桌上 型電腦的範圍內解放出來,且讓在不同地⽅的群體成員更容易地進⾏合作。. 使⽤者. cloud 數據中⼼. 圖1-4-1 雲端運算. 5. Michael Miller著,林家瑜譯,雲端運算,臺北市:基峰資訊,2009,3⾴。. 6.

(17) ⼆、 課程與教學 課程(curriculum)⼀詞最早出現在1633年蘇格蘭格拉斯哥⼤學的檔案中, ⽤於畢業典禮授予碩⼠學位的證詞中。其字源由拉丁⽂“currere”⼀詞衍⽣出來, 原意為「在跑道上跑」(to run the course)。學者對課程⼤致上約分成以下五 種:(⼀)課程即科⽬(⼆)課程即⽬標(三)課程即計劃(四)課程即經驗 (五)課程即研究假設。教學則是施教者根據⽬標,採取適當的內容⽅法,增 進受教者學到有認知意義或有價值的活動。教學要以學⽣興趣為起點,教學是 指導學⽣學習不是替代學⽣學習,教學是協助學⽣充實其⽣活經驗,改造其⽣ 活經驗。. 三、 藝術教育 根據台灣的藝術教育法6,藝術教育以培養藝術⼈才,充實國民精神⽣活, 提升⽂化⽔準為⽬的。藝術教育的類別區分為:表演藝術教育、視覺藝術教育、 ⾳像藝術教育、藝術⾏政教育,及其他有關之藝術教育。⽽藝術教育之實施分 為:學校專業藝術教育、學校⼀般藝術教育、社會藝術教育。 1 .學校專業藝術教育以傳授藝術理論、技能,指導藝術研究、創作,培養 多元的藝術專業⼈才等為⽬標。 2 .學校⼀般藝術教育以培養學⽣藝術知能,提昇藝術鑑賞能⼒,陶冶⽣活 情趣並啟發藝術潛能為⽬標。 3 .社會藝術教育係指學校藝術教育外,對民眾提供之各種藝術教育活動。 以推廣全民藝術教育活動,增進國民藝術修養,涵泳樂觀、進取之⼈⽣觀,達 成社會康樂和諧為⽬標。. 6. 藝術教育法(民國89年01⽉19⽇). 7.

(18) 四、 Pinterest(http://www.pinterest.com/) 創建於2010,Pinterest是⼀個媒體驅動的網站。受邀⽽註冊的群眾可以在網 站上分享他們的點⼦、照⽚、影⽚和其他形式的線上媒體在「Pinboards」上供 ⼤家觀賞。這個網站的任務是幫助群眾發現喜愛的新事物,激發他們去做⽇常 ⽣活所需的事情。. 五、 Pins Pins是⼀個視覺書籤。每⼀個觀者看⾒的Pins,可以連結到其原始的網站位 置,所以可以瞭解更多,像是如何去做完成,哪裡可以買到等等。. 六、 Pinboards Boards是⼀個可以整理、儲存或組織Pins的地⽅。使⽤者可以將Boards的主 題定為任何喜愛的名詞,例如食譜、哈達瑜伽、健身,和夢想假期⽬的地或其 他等。. 七、 Pinterest搜尋 在Pinterest上搜尋想要的主題,這個搜尋引擎⾃動產⽣其他種類有關的搜 尋連結,比如:創意表現、creative idea。(如圖1-4-2)這是因為選擇的關鍵字 描述包含了“creative”、“idea”、“創意表現”,與海報、⽂案、創意事物連結。. 8.

(19) 圖1-4-2 Pinterest搜尋⽰例. 9.

(20) 10.

(21) 第⼆章 ⽂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節針對Web 3.0 時代的雲端學習做⼀探討︔第⼆節以 探討雲端美術教育論之理論︔第三節則是以雲端網站與社交媒體網站的選擇來 探討後續教學的應⽤︔第四節則是Web 3.0 雲端教育相關研究。. ⽂ 獻. Web 3.0 時代雲 端美術學習. 社交媒體網站 或網絡的選擇. 雲端美術教育 之相關理論. 探 討. 雲端美術教育 之相關論⽂研 究. Web 3.0 雲端美術教育 圖2-0-1 ⽂獻探討內容與論⽂題⽬對照圖. 第⼀節 Web 3.0 雲端學習 本節共分為四部分,第⼀部分為什麼是Web 3.0︔第⼆部分為Web 3.0時代 的學習︔第三部分為雲端運算概述與服務模式︔第四部分為雲端美術教育。. ⼀、 Web 3.0 Web 2.0是種非具體的科技概念。最初把Web⽤號碼分世代的這個想法是由 O’Reilly Media 的 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的 Craig Cline ,2004年在⼀會議 中共同腦⼒激盪出來的。Tim O’Reilly在“What is Web 2.0︖”7 ⼀⽂中並沒有對 Web 2.0 提出明確的定義,⽽是透過比較案例的⽅式,說明 Web 2.0的概念,例 如:「DoubleClick 是Web 1.0, Google AdSense 則是 Web 2.0 。 Ofoto 是 Web 1.0︔Flickr 則是 Web 2.0 。⼤英百科全書線上(Britannica Online)是Web 1.0 的. O’Railly(2005).”What is Web 2.0?“,http://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what-is- web-20.html? page=1 7. 11.

(22) 應⽤,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則為Web2.0的網路應⽤︔個⼈網站是Web 1.0 的 形式,部落格(blogging)則為 Web2.0 的網路應⽤。」(參看表2-1-1)。 表2-1-1 Web 1.0 與 Web 2.0 之比較 Web 1.0 DoubleClick. —>. Web 2.0 Google AdSense. Ofoto. —>. Flickr. Akamai. —>. BitTorrent. MP3.com. —>. Napster. Britannica Online. —>. Wikipedia. personal websites. —>. blogging. evite. —>. Upcoming.org and EVDB. domain name speculation.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page views. —>. cost per click. screen scraping. —>. web services. publishing. —>. participation.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 wikis. directories(taxonomy). —>. tagging(“folksonomy”). —>. syndication. stickiness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Web 2.0 的核⼼概念是互動與分享,網路被視為是平臺。它引領群體智慧, 例如 Wikipedia 讓網友可以參與知識的編輯︔ Flickr 讓使⽤者⾃⾏選擇關鍵字。 此種互動模式即是 Web 2.0 網路環境的特質—使⽤者原創內容( User Generated Content,簡稱UGC ),將傳統 Web 1.0 由網站經營者對使⽤者進⾏單向傳播的 模式,轉⽽讓⽤⼾主動提供網站所需的內容,包括圖⽚、視訊、部落格、 Podcasting、論壇、評論、社交媒體、Wiki、問答、新聞等。 但 Web 2.0 講求的使⽤者產⽣的內容,隨之⽽來的是網路資訊的爆炸,是 資訊品質的低落。所以 Web 3.0 之講求“篩選”(curation)的特性則被稱為是 Web 3.0 之不同之處。如 Facebook 新版的⾸⾴,將過多的訊息篩選過後並且把 內容依據使⽤者的喜好和社交⾏為來呈現。. 12.

(23) 第⼀個⼗年(1991-2001)是俗稱“Web1.0”的時代,網站概念是可讀網站 (readable web)。本質上是網⾴製作者利⽤靜態的⽂字和照⽚所編輯,提供使⽤ 者閱讀的網站。這些網站的⽬的主要是提供信息,Web1.0對使⽤者⽽⾔,是⼀ 種被動獲取資訊的模型,像政府、企業等網站就是這個版本的概念。當時電⼦ 商務剛剛處於起步階段,擁有⼀個網站(having a website)成為各⼤企業價值之所 在 。 第⼆個⼗年(2001-2010)是俗稱“Web2.0”的時代,網站概念是可寫的網站 (writable web)。使⽤者開始積極參與網⾴內容的創建,Web 2.0從使⽤者角度來 看,開始可以主動產⽣資料,並且藉由互動的⽅式來獲取所要的資訊,如論 壇、部落格、社群網站、維基百科、視頻和其他互動媒體等平臺即是屬於此版 本概念。2010年以後進入Web 3.0的時代,出現可執⾏的網站 (executable web)的 概念,使⽤者不但能有Web 2.0的⾏為模式,同時還能夠輕鬆獲取個⼈感興趣的 資訊內容,舉例Google 、 Facebook等公司,已經能夠提供使⽤者感興趣的資 料。 若從個性化與友好的網站8來分析 Web 3.0 的影響層⾯,Web 3.0 時代是網 ‑. 絡運算和數據國際化,意思是全世界電腦連繫起來互通消息,構成龐⼤的全球 數據庫。Web3.0 的互聯網將是⼀個智能網,電腦明⽩每個使⽤者提出的要求與 辨認關鍵詞,還結合「語義」分析,解讀輸入指令的具體含義,懂得精明地回 答問題,提供更準確及多元化的搜尋結果,呈現給⽤⼾⼀個獨特的個性化體驗, ⽤⼾將能夠快速與準確地找到信息。該網路背後的技術將更能夠理解⽤⼾的內 容和所請求的上下⽂,經仔細調整到⽤⼾的真正需求之結果。由於語義引擎允 許⽤⼾搜尋特定內容和基於位置的查詢,或無論是那些複雜的或是以研究為基 礎,或娛樂相關搜尋,將會有⾼度相關的結果。. 8. 邁向Web 3.0 的「傳媒資訊素養」http://rthk.hk/mediadigest/20120613_76_122873.html. 13.

(24) 表2-1-2 Web 1.0 、 Web 2.0 與 Web 3.0之差異 Web 1.0. Web 2.0. Web 3.0. ⼤多只讀寫. 廣泛閱讀,書寫的網⾴. 個⼈讀寫提取. 45百萬全球使⽤⼾(1996). ⼗億全球⽤⼾(2006). 強調個⼈. 重⼼在公司. 重⼼在社群. 個⼈. ⾸⾴. 部落格 / 維基. Lifestream. 擁有的內容. 分享式的內容. 動態合併內容. 硬體軟體在學校是花費巨資 建置. 硬體軟體在學校教學是開放資 源,較少額花費. 硬體軟體在學校是花費少額, 且使⽤有⽬的的. 企業視畢業⽣為線上⼯作員. 企業視畢業⽣為尚未準備好的 線上⼯作員在知識經濟體系中. 企業視畢業學⽣為協同員⼯與 企業家. ⽼師是認證的專業. ⽼師是認證的專業. ⽼師是任何⼈. HTML / Portals. XML / RSS. RDF / RDFS / DWL.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 Web3.0時代的學習 在”Technology Implications on Pedagogy & Learning Styles“(Supra Manohar,)提到 Web3.0 在教育學與學習⽅式的啟⽰,引⽤英國的NESTA Futurelab的研究:教育......“應該反過來配合學習者,⽽不是讓學習者去適應系 統。”(...Education …“should be reversed to conform to the learner, rather than the learner to the system.”) . 14.

(25) 在Web3.0學習技術環境包含有,如圖2-1-1。. 社會科技 Blog, 共享網站.... 設備. 協同⼯具 Wikipedia,Google. 可視化的環境. 權限. 搜尋⼯具,桌⾯ 連結,…. 遊戲機的擬真, 教育遊戲,第 ⼆⼈⽣,.... 圖2-1-1 Web 3.0 學習環境. 在《從學習型態到學習技能:執⾏技能概況概況》9這篇論⽂,分別提出⾏為 主義與協作學習、建構主義、非正式和情境學習、普及與終身非正式學習等。. 與之相對的分別有許多例⼦在現代採⽤ Web3.0 的學習形態。舉例如下:. 9 A good article addressing learning styles is “From Learning Styles to Learning Skills: the executive skills profile”,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Vol 10, Number 5, 1995.. 15.

(26) 表2-1-3 Web3.0 學習⽅式與教育學策略對照. 例⼦舉偶 (學習單位) Mixxer Allegheny College on MySpace. 學習⽅式與環境 能夠創建協作(學⽣和⽼師) 撰寫的資源,學習者是處於可 接受增強與開放的學習狀態。 集體的參與會被標記下來,⽽ 後提供相關的資料。. 教育學與策略 ⾏為主義與 協作學習. Minnesota modified the game 移動設備允許內容的可移植性 Neverwinter Nights to practice 為“情境感知”環境, 多媒體提 供了20倍以上的速度,擴⼤⽂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化和社會經驗 Play2Train是Second Life的環境。 。 第⼆⼈⽣(Bradley University)。. 建構學習. 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SFMOMA)讓遊客使⽤⼿機收聽 語⾳導覽。 蒙特克萊爾州⽴⼤學的學⽣⽤GPS 和網絡功能的⼿機接收各種學術, 社會,健康和安全服務。. 移動設備允許內容的可移植性 為“情境感知”環境,透過多種 教育性的材料設備,形塑學習 時態。. 非正式和情境. HALO是⼀個學習平臺。. 下載學習軟件於桌⾯,有搜尋 普及與終身非. 學習. G A M 3 R 7 H 3 O R Y是線上出版格 的能⼒與獲取學習。新形式的 正式學習 式,讀者可以添加意⾒回饋。. 出版⽂件,電⼦書像Gapmider 可視化的數據⼯具。擴⼤能參 與學習的環境,共享編輯⼯ 具,像是Google Docs 和Wiki。.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16.

(27) 三、 雲端運算概述與服務模式 ⽬前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並沒有標準的定義。維基百科說雲端運. 算(Cloud Computing),是⼀種基於網際網路的運算⽅式,透過這種⽅式,共 享的軟硬體資源和訊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給電腦和其他裝置。雲端運算意味著, 儲存資訊和執⾏應⽤程式的⽅式發⽣的改變。程式執⾏與資料處理都不再透過 獨⽴的桌上型電腦,⽽是全都交由「雲端」管理,「雲端」就是透過網際網路 存取的電腦與伺服器,它們像雲⼀般地集合起來。雲端運算讓使⽤者從世界上 任何地⽅存取所有的應⽤程式和⽂件,讓處理運算的過程從桌上型電腦的範圍 內解放出來,且讓在不同地⽅的群體成員更容易地進⾏合作10 。美國國家標準 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給「雲端 運算」⼀個定義:「雲計算是⼀個模型能夠⽅便,按需網絡訪問可配置的計算 資源(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程序和服務),可以快速配置和發布以最 ⼩的管理⼯作或服務提供商的共享池互動。」 “Cloud computing is a model for enabling convenient, on-demand network access to a shared pool of configurable computing resources (e.g., networks, servers, storage,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that can be rapidly provisioned and released with minimal management effort or service provider interaction.”. 所以,我們可以說 「雲端運算」是⼀個透過網路存取的資源池,它能夠讓 使⽤者便利彈性的依據需求向服務供應商取得所需的硬體或軟體資源。(參看 圖2-1-3) . 10. Michael Miller著,林家瑜譯,雲端運算,臺北市:基峰資訊,2009,3⾴。. 17.

(28) 雲端服務可以分為主要的三種服務模式,此雲端之每⼀層中其服務說明如 下:. • Yahoo mail • Sales Force • Gmail. SaaS. • Force.com • Windows Aaure • Google App Engine. PaaS. • Amazon EC2 • Amason S3 • GoGrid. IaaS. 資料來源:(Aldakhell, Eman A. ,2011) 圖2-1-2 雲端運算的三種基本服務與其每⼀層中的服務商. 1.基礎設施即服務 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是消費者使⽤處理、 儲存、網路以及各種基礎運算資源,部署與執⾏作業系統或應⽤程式等各種軟 體。客⼾端無須購買伺服器、軟體等網路設備,即可任意部署和運⾏處理、存 儲、網路和其它基本的計算資源,不能控管或控制底層的基礎設施,但是可以 控制作業系統、儲存裝置、已部署的應⽤程式,有時也可以有限度地控制特定. 18.

(29) 的網路元件,像是主機端防⽕牆11。亞⾺遜彈性雲端(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簡稱Amazon EC2)是由亞⾺遜公司提供的網路服務,是⼀個可以讓使 ⽤者可以租⽤雲端電腦運⾏所需應⽤的系統。使⽤者可以在這個虛擬機器上運 ⾏任何⾃⼰想要的軟體或應⽤程式。且使⽤者可以隨時創建、執⾏、終⽌⾃⼰ 的虛擬伺服器,使⽤多少時間算多少錢,也因此這個系統是「彈性」使⽤的。 2.平臺即服務 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在雲端運算的典型層級中, 平臺即服務層介於軟體即服務與基礎設施即服務之間。平臺即服務提供使⽤者 能將雲端基礎設施部署與建⽴至⽤⼾端,或者藉此獲得使⽤程式語⾔、程式庫 與服務。使⽤者不需要管理與控制雲端基礎設施,包含網路、伺服器、作業系 統或儲存,但需要控制上層的應⽤程式部署與應⽤代管的環境12。 3. 軟體即服務 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有時被作為「即需即⽤軟體」 (即「⼀經要求,即可使⽤」),它是⼀種軟體交付模式。在這種交付模式中 雲端集中式託管軟體及其相關的數據,軟體僅需透過網際網路,⽽不須透過安 裝即可使⽤。⽤⼾通常使⽤精簡客⼾端經由⼀個網⾴瀏覽器來訪問軟體即服 務13。 . 11. http://zh.wikipedia.org/wiki/基礎設施即服務. 12. http://zh.wikipedia.org/wiki/平台即服务. 13. http://zh.wikipedia.org/wiki/軟件即服務. 19.

(30) 表2-1-4 從個⼈電腦到不同層次之雲端運算相關技術或應⽤ 類別 硬體. 軟體. 個⼈電腦. 雲端運算. 相關技術與應⽤. 像是螢幕、鍵盤、主機,,還 有主機箱裡⾯⼀堆的零 件, 例如:CPU、RAM、 硬碟、 網路卡、 ...等等。. Iaas. 安全的使⽤環境、運算機 能、儲存機能、網路環境 技術。. 作業系統,例如⼤部份⼈都在 ⽤的 Windows。. Paas. 使⽤者線上完成創建、測試與佈署 服務系統的開發⼯作,同時提供使 ⽤者⾃主組態平臺環境,以及能快 速便利地調校安全或對外服務的相 關設定。. 應⽤系統,像微軟 Office 的 WORD 跟 EXCEL,或 是公 司從外⾯買進來或著 ⾃⾏設 計開發的財會系統 系統、⽣ 產系統、...等等 都屬於軟體的 範圍。. Saas. 提供完善的應⽤軟體,以及怎麼讓 更多使⽤者看到⾃⼰設計開發的應 ⽤軟體怎麼界接其他廠商提供的軟 體等問題。.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20.

(31) 四、 雲端美術教育 在雲端的美術教育,能夠將在課堂中的內容帶到課堂外討論,延伸上課的 材料,不侷限上課的地點在課室內。磨課師MOOCS中就提供了幾⾨線上課程, 如圖2-1-3。. 圖2-1-3 磨課師 MOOCS線上課程. 在雲端的美術教育中有些成功⽽具體的例⼦,如:ArtSonia是全球最⼤學 ⽣藝術作品博物館︔ArtStack是藝術共享社交網站︔⽽Artsy Education則為⼀個 對教育⼯作者與學⽣來說是理想的教育資源,提供線上藝廊,超⼤的數據庫資. 21.

(32) 訊。以下為雲端美術作以上所提之例⼦介紹: 例⼦⼀:藝術網站舉例 :ArtSonia Artsonia是世界上最⼤的學⽣的藝術博物館,每⼀個孩⼦都能有⼀個在線的 藝術畫廊和在任何時間維護他們的傑作。Artsonia的開始是啟於⼀個夢想,關於 世界各地孩童創作的藝術作品是能共享與分享給每⼀個⼈。今⽇,由於全世界 藝術⽼師的熱情,此份夢想可以成真。這裡可以欣賞數以百萬件的兒童藝術作 品,如果是⼀位藝術教育⼯作者,可以加入⾏列提交學⽣的作業或課程計劃。. 圖2-1-4 ArtSonia. 網站藉由上傳學⽣作品,讓家長、學⽣、教師等有興趣的⼈們可以在上⾯ 交流。也將學⽣作品印在T-shirt、⾺克杯、明信⽚、背包、相框上...等,成⽴ Gift Shop,這樣做讓⼩朋友感到驕傲,對孩⼦孩⼦來說是⼀個特殊的禮物。 美國的布拉夫頓⼩學(Bluffton Elementary School)的美術⽼師卡倫⾙爾茨 (Karen Beltz)和庫薩⼩學(Coosa Elementary School)的美術⽼師唐娜·薩姆斯 (Donna Sams)都使⽤artsonia網站建⽴⾃⼰的學⽣畫廊。網站允許家⼈和朋友. 22.

(33) 登入觀賞學⽣作品。這兩位⽼師14已經因為他們的教學事跡獲得獎項,有⽼師 表⽰“我們學⽣中有這麼多的軍⼈⼦女家庭,其家⼈在其他國家或海外,他們可 以在海外也能看⾒⾃⼰⼦女的作品。”在2011年九⽉,ArtSonia提出了領導獎, 針對⽼師們創造了豐富館藏的畫廊與⿎勵使⽤者互動。兩位教師都建⽴了豐富 的線上藝術畫廊,在2010年上傳了超過2000件學⽣作品。另外,在那地區的其 他五所學校也使⽤ArtSonia,⽽據公司發⾔⼈表⽰⽬前有超過1250多萬件的全 世界學⽣作品上傳至ArtSonia.com。兩位教師都表⽰維持這個線上畫廊需要花⼀ 些時間,比如:學⽣的作品需要被拍攝、上傳到網路上,且在發佈前需要被編 輯。他們表⽰花幾個⼩時在每次增加⼀批作品項⽬到畫廊上。其不辭⾟勞的付 出得到學⽣的認同。⾙爾茨說“這件事激發了學⽣,使他們認同⾃⼰的作品,也 感到驕傲。”學⽣知道他們的作品會在網路中發表,他們想要確定作品它確實能 夠被發表的狀態。親友可以在網路上對學⽣的作品給予回應,⽽其代號或暱稱 是以名字與其身分證字號的數字來命名。2010年的評論就有400多則。親友的註 冊也受到重視。 ⽽任何⼈都可以購買咖啡杯、鑰匙圈等印上藝術作品項⽬的特⾊商品。這 些東西通常被⽤來作為耶誕禮物、母親節⽗親節之禮物。部分銷售額是回饋到 學校藝術項⽬的花費。2010年,Beltz募集⼤約400美元,Sams募集⼤約185美 元。 Artsonia不僅是展⽰學⽣的作品,他們表⽰他們均在看其他教師作品與計劃 的網站上獲得了些許想法。事實上,Sams⽼師看⾒Beltz網站上的計劃之後,跟 他的學⽣也想實施⼀計劃在下禮拜。雙⽅還檢查對⽅在網站上的排名,其排名 是依據網站畫廊的規模與⽤⼾的交流⽽定,其排名激勵⽼師們繼續使⽤ ArtSonia。. http://www.islandpacket.com/news/local/community/beaufort-news/article33438540.html Teachers use website to store, share student art 14. 23.

(34) 例⼦⼆:專業藝術社群網絡 : ArtStack ⾺修(Matthew Caines)將⽬光投入視覺藝術領域的社交平臺。ArtStack像 Pinterest⼀樣是針對藝術家們使⽤的藝術共享社交網站。ArtStack讓我們⼤眾都 可以是收藏家。. 圖2-1-5 ArtStack網站的⾴⾯. 雖然還有些粗糙草率,但ArtStack是⼀個真正有希望邁向連結藝術社群的第 ⼀步。ArtStack是⼀個搜索⼯具,藉由⼀個社交元素找⾃⼰喜歡的藝術品,將其 堆放在個⼈藝術集錦裡,與其他廣泛社群共享。賦予權利與聯結⽤⼾是此網站 盡最⼤的努⼒去做的其中⼀件事,但藝術品本身也非常重要,這意味著將真實 世界經驗的藝術事件虛擬化,如:發現、收集、分享、鑑賞。 當我們進入⼀般實體畫廊,我們通常被指引,比如透過朋友建議,或是策 展⼈指導的展⽰下。但在ArtStack這些經驗都集聚在使⽤者身上。這個網絡是⽤ 使⽤者的⽔平標準來架構出⾃⼰的畫廊,比如:可以追蹤⾃⼰喜歡的藝術家或 是收藏家,也能堆放⾃⼰喜歡的藝術作品,重新組織架構⾃⼰喜歡的藝術品類 型,也能發表評論。這些元素可能比在Pinterest更有看頭,因為⽤⼾端架構出的 是⼀專⾨藝術社群。⽤⼾端在網站上⾯的建議、品評與分享帶來網絡更值得⼀ 看的重要性,因為這些就像是真實世界中,談論藝術、繪畫、策展、收藏和銷. 24.

(35) 售的縮影。⽽ArtStack與Pinterest不同的是,Pinterest能將那些被⽤⼾Pin的、虛 擬世界的東西開放給⼤眾瀏覽,但是ArtStack則是針對專業上對藝術有忠誠的⼀ 群⼈們。 ArtStack擁有⼀個令⼈興奮與持續成長的全球社群,包含:世界上最傑出的 藝術家、策展⼈、收藏家、博物館館長、畫廊經理⼈,或是其他那些對藝術狂 熱的⼈們。令⼈驚喜的是藝術家與策展⼈以展⽰他們的作品與標記分享那些令 他們覺得有趣作品的⽅式來擁抱這個網站。⽽這個藝術社區是封閉的,我們無 法在Google上搜尋其ArtStack中之藝術家名、作品名,但Pinterest上登載的品項 卻能在Google中搜尋到。策展⼈在早期是讓作品放在⼀個更寬廣的網路搜尋平 臺。⼀⽅⾯封閉的網路可能豐富ArtStack的經驗,確⽴它的獨佔性與確保每件作 品能夠在類型間共享。但另⼀⽅⾯,使之開放能夠讓搜尋元素更強⼤,讓⼀些 從沒展⽰在畫廊裡的作品確⽴其存在。 在ArtStack那裡是有商業端與銷售端,雖然還不是太成氣候,但也非常有潛 ⼒。在網絡中創建⾃⼰搜藏品的虛擬版本,成為⼀種空間 – 藝術家能夠展⽰作 品與其創意,與投資組合。⼀個標簽通常俱有標記名稱與作者,通常⽤⼾還能 添加上年、展覽、媒材、尺⼨、標誌任何版權問題,亦增加⾃定義標簽,來增 加在ArtStack網站上可搜尋的情況,就像是Wiki百科。比如在網站上快速搜尋 “紅”,會尋找到⽤⼾、藝術家、作品與顏⾊標記。 最近網站在收集成⽤⼾的收藏品中以⼀個更智能的主題新增⼀些新功能。 這就是為什麼⼀些畫廊經理⼈或是策展⼈無法展⽰新的作品或未來將引進的作 品給社會⼤眾,甚或給專業⼈⼠看。現在它是可搜尋的檔案,⽽⼀些過去的展 覽也可以在線上再次參訪。更甚之線上畫廊創造現實世界中畫廊從來沒有的觀 賞經驗,像是視頻 – ⼀般很難在畫廊環境中互動,但非常理想地在線上畫廊裡 體驗,互動藝術收藏讓網站真的具有破壞性。ArtStack幫助⼈們發現以前從不認. 25.

(36) 識的藝術家的作品,也給⼈們機會讓從沒碰過的⼈看⾒藝術家的作品。這真是 個豐富的⽂化體驗。ArtStack 在 2012年4⽉20⽇可以⽴即註冊進入⽂化⼈才網, 也可以點擊進入網⾴讓⼤家了解他⼈的意⾒與評論。 例⼦三:Artsy Education Artsy對教育⼯作者與學⽣來說是理想的雲端教育資源庫。它的任務是讓全 天下所有的藝術能夠透過網路連結給群眾。是⼀個藝術蒐藏與教育的資源。它 包含:藝術在線世界、收集、藝術基因組計劃、教育。. 圖2-1-6 Artsy Education. 1.藝術在線世界 Artsy呈現了世界上領先的藝廊、博物館收藏、基⾦會、藝術遺產、藝術博 覽會、受益拍賣於⼀身。⼀直成長的藝術數據庫已經達到三⼗萬筆,包含:藝 術、建築、設計,由跨越古今的藝術家,現代、當代的作品組成,也包含最⼤ 的線上數據庫。Artsy由藝術愛好者使⽤、博物館觀賞者、贊助⼈、收藏家、學. 26.

(37) ⽣與教育⼯作者,發現、了解與收藏藝術。⽽A r t s y與多家知名畫廊或機構合 作︔在表演與藝術博覽會中,Artsy擴及各地藝術世界發⽣的事情與活動。Artsy 是⼀個能夠讓⼈們探索在博物館、美術館、雙年展、⽂化活動舉辦過的當前與 過去的展覽,以及能夠預先瀏覽未開放給⼤眾觀賞的國際藝術博覽會。Artsy為 了⽀持重要的非營利組織主辦優等的受益拍賣,如: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 ⽔磨坊中⼼(Watermill Center)、公共藝術基⾦( Public Art Fund)、TWO x TWO for AIDS and Art、獨⽴國際策展⼈(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能夠收存作品與客製化設定,這些作品也許會分享在 Artsy上⾯,或只有儲存在⾃⼰的帳⼾中。⽽它的APP能夠在任何地⽅都能從⼿ 機或智慧型⾯板中交流,瀏覽、保存、了解、收集。它也可以提供個⼈化的服 務,導覽去任何在地的展覽會。 2.收集 ⽬前在Artsy有超過230,000件作品在線上販售,其作品是由全世界的畫廊、 博物館、機構所收集上傳。這些作品的售價範圍從100美⾦到1,000,000美⾦都 有,且每天都在更新增加作品。A r t s y不會從線上合作的畫廊中抽取任何的佣 ⾦,Artsy提供線上畫廊合作夥伴與藝術愛好收藏者間聯絡的管道。如果對網站 上出售的作品很有興趣,就只要造訪那個作品的⾴⾯並送出訊息給那個畫廊或 機構,也能詢問價位、是否可出售的、運輸,及其他細節。通常越多的訊習提 供給畫廊,就越快得到回應。也可以點擊“詢問⼀位Artsy專業⼈⼠”,他會非常 樂意回答任何問題,這些專業咨詢是不收費的。 國際藝術博覽會的預覽,瀏覽與詢問作品在開放給⼤眾觀賞之前。這些對 收藏家來說是⼀項Artsy非常受歡迎的功能。在這裡可以看⾒參展商會帶來些什 麼在本次博覽會中,來電咨詢與收集作品,與觀看特殊內容如,內幕精選。這. 27.

(38) 裡能夠預覽30個主要的博覽會,如巴塞爾藝術、 Frieze、 The Armory Show、 NADA、 ArtRio、 IFPDA、 Zona MACO、設計 / 邁阿密。Artsy能夠讓觀賞者接 收訊息來提醒新作品與表演,讓⼈們能追蹤藝術家、畫廊、博物館,Artsy能夠 保持最新的狀態,且是觀眾所愛的藝術家、畫廊、博物館。當觀賞者按了 “ 追 蹤”,就會每個禮拜接收到郵件,提醒其展覽開幕、新作品、或是其他相關的新 訊。Artsy專業⼈⼠可以為所有⽤⼾提供服務,不管是購買第⼀件作品,或是建 ⽴新的現有作品集合,Artsy可以是作為領導拍賣⾏、畫廊、博物館,也可以幫 你找到您喜歡的作品,在⾃⼰設定的價格、興趣、與建⽴的集合範圍內。畫廊 夥伴透過在國際網絡中,另外也是有Artsy專業⼈⼠幫您找到不在網站上展⽰出 的作品。 3.藝術基因計劃 藝術基因計劃(The Art Genome Project)15是個分類系統、技術框架來賦予 或推動Artsy。這些基因組是由⼀些特徵來連結歷史上的藝術家、藝術作品、建 築,與設計物件。⽬前有超過1000件特徵在藝術基因組計劃中,包含:藝術歷 史歷程運動、題材主題,形式材料。藝術基因組能組織世界藝術,藝術被⽤⼀ 個框架來組織起來。藝術作品在這個過程裡我們稱為“基因組成化”,藝術史學 家與專家在團隊中將作品分類成好幾種特徵。其結果是在無⽌盡的發現與學習 機會上,將現在的藝術作品,⽤相似的特徵屬性與很久以前、好幾世紀前的作 品連結起來。其系統是⽤於發現作品的特徵,其特徵主要⽤來連結作品,如: 作品主題、風格、運動。列表如下: . 15. https://www.artsy.net/about/the-art-genome-project. 28.

(39) 表2-1-5 Artsy 基因組特徵 藝術家. 畫作名. 年代. 典藏地. 國家. 特徵(藝術基因組). 例 Mary ⼦ Cassatt 01. Little Girl in a Blue Armchair. 1878.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 childhood on D.C. reclining stolen moments. 例 Sally ⼦ Mann 02. Untitled from the "At Twelve" Series (Page 16), . 例 Carrie ⼦ Mae 03 Weems. Untitled (Man and mirror) (from Kitchen Table Series). 例 Kehinde ⼦ Wiley 04. After Memling’s Portrait of Saint Benedict. Jackson Fine Art. black &white photography woman artists scenes of everyday life. 1990. Guggenhei m Museum. eye contact race contemporary portraiture. 2013. Roberts & Tilton. Altarpiece related to religion figurative painting. Christie's Old Masters. LONG DISTANCE VIEW NORTHERN RENAISSANCE NARRATIVE. The Royal Collection Trust. CLASSICAL MyTHOLOGY nude 16th century. 例 The A triptych : The Master of Adoration of the ⼦ Magi 05 the Antwerp Adoration 例 Lucas ⼦ Cranach 06 the Elder. Apollo and Diana. 例 Agnolo ⼦ Bronzino 07. Allegory with Venus Mid-1540s and Cupid. National Gallery. 例 Jeff ⼦ Koons 08. Metallic Venus. Gagosian Gallery. c.1526. 2010-2012.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29. London. Venus movement classical figure.

(40) 4.教育 無論是學⽣、教師、藝術愛好者,策展⼈或收藏家,Artsy提供各種額外的 ⽅式來讓⼈學習藝術與設計。它提供非常多的教學圖⽚在網站數據庫中。超過 26,000張⾼解析的藝術與建築的圖⽚能免費下載來提供給教育的⽤途,其中也 包括眾多藝術史中的標誌性重要圖⽚。網站上有⼀個“下載圖⽚”按鈕在圖⽚旁 ⽅便提供下載。我們藝術史專家團隊創建越來越多的藝術史資源,涵蓋了:⽣ 活、運動、⼯作、故事,這些構成藝術史架構。再加上⾼解析度的圖檔數據庫, 這些都是很好⽤來學習或教學藝術的⼯具。藝術家百科全書式的傳記在Artsy出 版了近5,000位藝術家,如果想了解⼀位藝術家的⽣活與作品,在歷史中顯著的 或是當代的,皆以⼀種平易近⼈的⽅式來介紹。提供最近期當前的藝術事件、 新聞。這些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藝術使命中,讓學⽣們保持告知、知情與參與 當前的藝術中發⽣的事情。Artsy藝術⼩組團隊提供關於世界各地的主要畫廊、 博物館展覽、藝術博覽會、雙年展的編輯與報導。每天檢查A r t s y⾸⾴上的新 訊、訪問、編輯覆蓋與瀏覽畫廊與機構網站⾴⾯的最新展覽。. 30.

(41) 第⼆節 Pinterest ⼀、 概覽 Pinterest是⼀個社交媒體驅動的網站,線上的受邀瀏覽群眾透過像是當半 個線上收藏館長的身份來創建或分享圖像與影⽚。2015 Pew Research 報告說 Pinterest在2011年時吸引了31%線上使⽤⼾,到了2012年增加了15%。Pinterest 的受歡迎指數可以依據網站活躍的使⽤帳⼾來認定。在2015年的夏天,Pinterest 宣布它達到了⼀億線上使⽤⼾的聲明:「Pinterest是以⼀個視覺書籤⼯具模式起 家,快速地變成點⼦⽬錄簿,讓任何有趣的⼈們如:建築師、設計師、園藝家、 廚師、家長,習慣地去使⽤以挖掘想要試的創意點⼦。 “what started as a simple visual bookmarking tool quickly become a catalog of ideas that all kinds of interesting people - architects, designers, gardeners, chefs, parents - used to discover creative ideas they wanted to try”(Hwang,2015)16. 同樣的,據The EBsiness Guide排名第四,在Facebook,Twitter,Linkedin 之後17 。基於這些數據的顯⽰與反應,更多地持續增加的使⽤⼾,網站內容也 與社會⾼度關聯,特別在教育上。 Pinterest的受歡迎程度可以歸因於其網站的整體設計與功能操作,這些讓 使⽤⼾非常輕鬆的悠遊於網路間有興趣的主題。⾸⾴是⼀個⼀直都在變動⽣成 的⾴⾯,依據使⽤⼾的個⼈喜好展⽰影像、照⽚,⽽這些都是其他眾多的使⽤ ⼾間分享的網路資源。社交瀏覽(social browsing)與社交濾鏡(social filtering)的概念像是⼀個科技技術,其顯⽰使⽤⼾的線上使⽤習慣,如推薦、. Hwang, E. (2015 , September 16). 100 million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eople we know.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pinterest.com/en/100-million-most-interest-people-we-know. 16. 17. The Top 15 Most Popular Social Networking Sites,2016. 31.

(42) 評估比率資訊。⽽其外觀操作是以依賴視覺圖⽚的再現拼合為主要的模式,⽽ 非以⽂字為媒介。其唯⼀實⾏的⽂字互動是在為其他⼈的內容下評論的地⽅, 能夠稍微顯⽰使⽤⼾有興趣地在組織或分類其主要在網路中收集時的想法。這 個使⽤介⾯也讓使⽤⼾很輕鬆地避免遭受挫折的去操作它,分享、收集,與瀏 覽事物。. ⼆、 將Pinterest⽤於教學 越來越受歡迎的Pinterest結合它特殊的設計與功能性,使它變成⼀個討論 與爭論的話題,特別是在教學社群中。⼀些執教者說他們使⽤Pinterest的經驗是 將它視為⼀中肯明確的課程⼯具。有些⼈更說出Pinterest的特徵是有潛⼒擴展到 任何教育⽔平的使⽤者與區域。⽽有些教育者會考慮將Pinterest合併到教學練習, 有些教育⼯作者是游移不定的。教師們樂於創建⼀個可愛的教室,圖書展⽰, ⽽Pinterest的⾯板設定毫無理由的合於教師的預期,將它運⽤於發展有意義的教 學活動練習。 在這些將Pinterest視為教育中合理化使⽤問題探討中,⼀位校長18相信這個 網站完全的抹去了了最有意義形式的專業發展 — 討論是最好教學模式,⽽ pinboards是不允許的19。儘管如此,不可否認許多教師正使⽤這個網站於在某 種程度的課程開發中。Edudemia.com發現有超過350個pinboards是以課程計畫 做標籤名稱。在這個資料中,有超過400個pinboards以「教室」(“classroom”)為 關鍵字被搜尋到,有超過450個pinboards是以「教師」(“teacher”)為關鍵字搜尋 到20。統計數據表明儘管教師對於使⽤Pinterest表現出⽭盾的情緒,但是它還是 持續的在被使⽤在教學社群中。 18. 19. 20. the principal of Cottonwood Elementary School in Utah Beyond the Sugar Skull :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Mexican Art Lessons on Pinterest,p.25 The Teacher’s Guide to Pinterest,2012. 32.

(43) 根據Hooks(2015)21的描述,這些有可能是吸引教師的原因: 1.迅速找到(免費)想法:教育⼯作者能夠在⼀個地⽅收集⼤量教案,實 驗計畫想法和網站。 2.找到最新的材料:總的來說,⽤⼾可以⽴即獲得當前的趨勢,因為⼈們 不斷地固定在板上。這使教師有機會隨時快速發現新的課程資料。 3. Pinterest作為⼀個書籤⼯具:作為⼀個書籤⼯具,Pin和Pinboards引導⽤ ⼾到原來的網站,⽽不是把這些信息保存在⼀個單獨的數據庫上。在Pinterest和 其他在網站上,發現的網站之間進⾏引導瀏覽的能⼒為教育者提供了他們可能 不知道的信息。 4.與其他教師合作:與他⼈共同創造和分享Pinboards讓教師有機會通過將 想法固定在Pinboards上與同儕合作。 鑑於Pinterest越來越受歡迎和使⽤,顯然很多⽤⼾認為它是有價值的。同 樣,它作為教育⼯作者資源的有⽤性也是不容忽視的。. 21. Hooks, M. (2015). Pinterest: A tool for lesson planning. Mathematics Teacher, 108(6), 466-468.. 33.

(44) 第三節 雲端藝術學習 本節共分為七部分,試圖為雲端美術教育相關應⽤的理論作⼀探討。第⼀ 部分針對視覺藝術教育做⼀時代轉移思想轉變的探討︔第⼆部分以探討社會學 習理論︔第三部分是網路學習的資源與應⽤︔第四部分則是建構教學︔第五部 分為翻轉教育︔第六部分是學習型組織︔第七部分是學習共同體。. ⼀、 視覺藝術教育 臺灣⾃1930年代受羅恩⾶爾(Lowenfeld)藝術教育影響,教育⽬標重視個 ⼈創造⼒與⾃我的表達︔1960年代,在艾斯納(Eisner)與蓋迪藝術中⼼的提倡 下,藝術教育是⼀⾨學科,是全才教育的⼀環︔1990年代始,整個學界以整合 教學為主,將知識化為能⼒,將社會科學、語⾔、數學、⾃然科學、多元⽂化、 種族、藝術界……等與⼈⽂社會環境加以整合。(如表2-3-1)21世紀的藝術教 育不再把藝術置於⼩⼩的象牙塔內,整合各個學科將知識活⽤於⽣活當中是現 在教育趨勢。 表2-3-1 美術教育思潮轉變. V. Lowenfeld. 兒童中⼼的藝術教育理論. H. Read. E. W. Eisner W. D. Greer G. A. Clark. 學科本位的藝術教育理論. M. D. Day. J. McFee V. Lanier K. Marantz R. Neperud P. Duncun K. Freedman. 社會取向的藝術教育中⼼理論. T. Anderson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 34.

(45) ⼆、 社會互動學習 蘇聯⼼理學家維果茨基(Les S. Vygostsky, 1896 ~ 1934)特別強調社會⽂化 是影響兒童認知發展的重要因素。 據《基於網路的協同學習環境》(A Web-Based Collaborative e-Learning Environment)22⼀⽂中所說:“這個協作線上學習模式的設計是關⼼這些線上學 習者如何參與合作式的學習,⽽不是那些他們習得的東西。這些學習者⾃由地 與非正式地學習,這些對之間的互動協作是無法準確評估或評量。此⽂依據的 是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論,其網路學習俱有社會互動學習的功能。 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當中的可能發展區或稱為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如圖2-3-1,按維果茨基的說法,是介於兒童 ⾃⼰實⼒所能達到的⽔平與經過別⼈給予協助後可能達到的⽔平,兩種⽔平之 間的⼀段差距即稱為,學習者的可能發展區。使教育俱有促進學習者發展的重 要意涵。. 別⼈給予協助所達到的⽔平. ZPD. ⾃⼰實⼒所能達到的⽔平 圖2-3-1 可能發展區. 22 A Web-Based Collaborative e-Learning Environment,P.54. 35.

(46) 三、 網路學習 據《雲端計算與創新:線上⼤規模開放的課程》(Cloud. Computing. and. Creativity: Learning on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Rita Kop & Fiona Carroll ,2011),探討基於雲端的學習環境,以及它如何推進學習與教學,特 別是在社會創造⼒與協作學習上。在網站內容中提供 MOOC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半⾃主的學習環境23。MOOC “在它使⽤雲端服務/應⽤程序 實現核⼼功能,在這裡描述為雲端學習環境。它是由各種基於雲端應⽤程序, 其中開放教育資源進⾏⽣產、研究和與會者分享了⼀個基於網絡開放的學習環 境。其使⽤權限是有限制的” 24。此⽂中的學習者經歷了線上學習課程之後,有 些⼈積極的投入使⽤雲端學習⼯具。譬如說有⼀位與會者學習了製作Google地 圖,被69個國家的⼈閱覽︔也有⼈製作了個⼈學習網絡創意概念圖︔還有⼈運 ⽤Pearltrees來策劃等。但也有學習者不是積極參與其中的⽣產者,⽽是潛伏在 其網路學習環境資源中。 以下試以網路中的學習資源說明雲端學習⼯具: 1. Project Gutenberg 是由電⼦書發明者 Michael S. Har 創⽴之網站,如圖2-3-2作為⼀個第⼀個 電⼦書圖書館,旨在提供⼀個免費的電⼦書。計畫的⼀個⼜號是「推倒愚昧與 無知的藩籬」,就像20世紀早期公共圖書館的興起,到2016年5⽉為⽌,古騰堡 計畫已經收錄了51,929部書籍,其中主要是西⽅⽂化傳統中的⽂學作品,比如⼩ 說、詩歌、⼩故事、戲劇,除此之外也收錄食譜、書⽬以及期刊。另外還包括 ⼀些非⽂字內容,比如⾳訊檔案、樂譜檔案等。. 23. A semi-autonom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24 Rita Kop & Fiona Carroll ,(2011),Cloud Computing and Creativity: Learning on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p.3,p.7。. 36.

(47) 圖2-3-2 Project Gutenberg 網站. 2. The Free Library ⾃由書庫(The Free Library)如圖2-3-3。包含數百萬的⽂章和書籍,具有 在其庫超過15萬篇⽂章和書籍業務的話題。其他類別包括法律,娛樂,⼈⽂, 健康,科學,娛樂,通訊,以及更多其他種類。. 圖2-3-3 The Free Library 網站. 3. Planet eBook 星球電⼦書(Planet eBook)側重於經典書籍和⼩說,如圖2-3-4。如:喬治 ·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1984》、艾⽶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的《呼 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等。. 37.

(48) 圖2-3-4 Planet eBook 網站. 4. LibriVox LibriVox是由志願者讀完並記錄下來成為有聲書,使更習慣⽤聽⼒看書的⼈ 能⾃由地使⽤網站⽬錄中的資源。所有LibriVox的資源都是在公開的。LibriVox 的有聲書總共以33種語⾔發⾳,其中⼤約90%的有聲書是英語發⾳的。到2012 年底 LibriVox 已有6,244本有聲書可以下載。. 圖2-3-5 LibriVox 網站. 38.

(49) 5. Wikibooks Wikibooks 跟 Wikipedia 相似,且⼤多由志願者提供。不像其他的在線圖書 館,維基教科書只列出教學書籍,⼩說等類是不允許的。提供有關數學,語⾔, 科學,⼯程,和⼤量的免費信息。. 圖2-3-6 Wikibooks 網站. 6. Scribd S c r i b d跟其他在線閱讀⽅式不同,因為它融合了閱讀跟社交媒體(臉書, 微博等)。Scribd收集了⼤量的免費圖書,幾乎任何可以被讀的都被收納在裡 ⾯。範圍從⼩說到業餘編寫書籍、教科書、⾳樂⽚。也可以追蹤⾃⼰讀的東西, 通過Facebook分享給朋友,並能推薦⾃⼰學到什麼有趣的和有⽤的。. 圖2-3-7 Scribd 網站. 39.

(50) 7. Ibiblio ibiblio上提出了各式各樣的主題書籍,如藝術,科學,歷史,⽂化,還有 其他更多的種類。所有的書籍和軟件,皆可⾃由使⽤。 ibibli宣稱⾃⼰是網路上 最⼤的“藏書的集合”。. 圖2-3-8 Ibiblio 網站. 8. GetCited GetCited是教師,學⽣和研究⼈員可以⽤它來找到各式各樣的學術論⽂, 評論,會議論⽂,書籍章節,和期刊網上學術資源。. 四、 建構教學 建構主義學習環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度依賴於在沒 有圍牆和固定⽇程表的教室中所進⾏的⾃主學習。建構主義學派對於課程設計 來說在於知識是⼈與環境相互作⽤的產物,學⽣不會原封不動地接受,⽽是動 態地建構、重組知識,所以我們在學⽣學習過程中,應安排學⽣能夠主動探索 並激發其學習從各⽅⾯解決問題的機會,⽽⽼師則提供必要的「鷹架」。 建構論者認為知識是學習者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經由社會互動歷程所獲得。 強調教學過程以學⽣為主,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為引導者、解釋者、 咨詢者及參考資料提供者,讓學⽣能夠培養⾃我學習的能⼒。因此,建構教學. 40.

(51) 主要是⼀種學習的歷程,不是每⼀科都要⽤這樣的⽅式教學。像九九乘法,很 簡單的教法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分析,浪費時間。建構教學的三種要素:第⼀ 是主動、第⼆是經驗、第三是互動,主要講求的是⼀種求知精神及歷程︔比如 在單元主題關鍵概念的地⽅要有引導、分析或互動,但是其他地⽅,教學時就 可以稍快⼀點。 建構主義(construction)是⼀種討論知識論的理論,旨在解釋⼈們「如何 獲得知識」。它結合了當代知識社會學和科學的哲學對「知識的本質」以及「知 識的產⽣與獲得」的解釋︔再加上截取⽪亞傑和維果茨基認知⼼理發展理論的 重要主張,建構主義提出了異於傳統的知識論觀點,對「教」與「學」產⽣了 新的看法,認為學習是⼀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知識的獲得是由學習者在學 習情境中互動以及學習者本身已經具有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交互影響 下所導致的結果。 在眾多的建構主義取向中,有的焦點放在個體的「外在」層⾯,從社會、 歷史、⽂化的角度切入,說明⼈類如何得到知識。持此觀點者,可歸為「社會 建構」取向,前蘇聯學者Vygotsky就是其中的代表⼈物之⼀。有的把重⼼放在 個體「內在」層⾯,思考個體的腦海究竟是如何運作從⽽獲得知識。從這個角 度出發的可歸納為「個⼈建構取向」,其中以「根本建構主義」( R a d i c a l constructivism)占有重要的影響⼒。 建構導向教學提出了以「學習者的學習活動」為中⼼的「建構式」教學主 張,導致師⽣角⾊的改變和教學權責的移轉,學⽣成為知識與意義的詮釋者、 創造者、發明者以及問題的探索者(explorer),教師則轉變為問題和情境的設 計者、溝通討論的引導者和調節者( m e d i a t o r ),以及知識建構的促進者 (facilitaor),亦即在學⽣學習過程中扮演「鷹架」的角⾊。 . 41.

(52) 建構式教學與傳統教學設計之比較,如表2-3-2: 表2-3-2 建構式教學與傳統教學設計比較 傳統教學設計. 建構主義教學設計. 哲學基礎. 客觀論 知識本身有恆真的價值. 建構論 意義是經由社會協調⽽來的. 學習內容. 適合學習動作技能、語⽂資訊及具 體概念 簡化現實世界. 適合學習問題解決及認知策略等進 階知識 呈現現實世界的真實⾯貌. 可在教學過程中調整個別差異 重視學習者的起點⾏為 被動接收知識. 學習者的先備知識影響學習結果 強調學習者有⾃我管理的能⼒ 主動參與學習. 學習情境. 正式教學. 情境學習. 學習項⽬. ⼈造的. 真實的. 成果評量. 重視教學與成效 以學習⽬標為評量標準. 重視學習的過程本身 ⽬標中⽴導向. 學習者.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五、 翻轉教育 近年來,臺灣教育界提倡的翻轉教室模式迅速掀起⼀股熱潮,據所知是強 調教師「從講台上的聖⼈轉型為學⽣身旁的指引者」(from sage on the stage to guide on the side)。Salman Khan(2004)上傳⾃錄的教學解說到Youtube,獲得 好評︔Khan(2009)成⽴可汗學院,開始在YouTube上提供多達3,600部涵蓋數 學、理化、⽣醫、⾦融、歷史、公民、美術史、天⽂學、經濟學等教學短⽚︔ 美國⾼中化學⽼師Bergman與Sams(2007),讓缺課學⽣順利補課並跟上進 度,獲得極佳成效。遂將此模式定名為「flipped classroom」⾃此迅速在美國幼 稚園到⾼中與⾼等教育中擴散開來。 . 42.

(53) 傳統教室與翻轉教室的學⽣學習情況差異(圖2-3-9、2-3-10):. 資料來源:https://learningsciences.utexas.edu/teaching/flipping-a-class 圖2-3-9 傳統教室上課過程. 資料來源:https://learningsciences.utexas.edu/teaching/flipping-a-class 圖2-3-10 翻轉教室上課過程. 43.

(54) 六、 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是彼得聖吉(P. M. Senge)於1990年 出版的「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 :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書後帶動國內外組織再造與⾰新。 其主要內涵有:⾃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智模式(improving. mentor models)、建⽴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其中加強團隊學習,是學習型組織強調團體表現優於個⼈表現。也許可以 藉由成⽴⾏動研究⼩組解決問題。以⽬前網際網路的發達,在線的學習型組織 是不可或缺的。 在“Is Yours a Learning Organization?”,指出我們可以使⽤三點(如圖2-3-3) 當作評估⼯具。. 44.

(55) 表2-3-3 學習型組織之評估⼯具 分類及 其細項. 分數比例例 很差. 尚可. 中間. 滿意. 好極. • ⼼心理理安全. 31-66. 67-75. 76. 77-86. 87-100. • 賞析差異異. 14-56. 57-63. 64. 65-79. 80-100. • 樂於接受新觀念念. 38-80. 81-89. 90. 91-95. 96-100. • 反思時間. 14-35. 36-49. 50. 51-64. 65-100. • 綜合學習環境. 31-61. 62-70. 71. 72-79. 80-90. • 實驗. 18-53. 54-70. 71. 72-82. 83-100. • 信息收集. 23-70. 71-79. 80. 81-89. 90-100. • 分析. 19-56. 57-70. 71. 72-86. 87-100. • 教育與訓練. 26-68. 69-79. 80. 81-89. 90-100. • 信息傳遞. 34-60. 61-70. 71. 72-84. 85-100. • 學習過程的結合. 31-62. 63-73. 74. 75-82. 83-97. 33-66. 67-75. 76. 77-82. 83-100. ⽀支持的學習環境. 實際學習過程與實踐. 領導學習 • 此區塊的綜合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45.

(56) 七、 學習共同體 「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不是⼀種教學⽅法,⽽是⼀種教. 育願景:⼀種能讓學⽣互相學習成長,⽼師互相學習來成為學習專家,以及家 長及社區居民透過參與互相學習成長的教學⽅法。學習共同體最早是由⽇本東 京⼤學教授佐藤學在⽇本推動的教育改⾰。佐藤學在1990年代發現⽇本學⽣因 為在社會轉型中看不⾒為來⽽開始有從學習中逃⾛的傾向,失去學習動⼒。. 學習共同體的教學要領 採協同學習 教師的姿勢與⾓角⾊色 課程設計三要素 伸展跳躍的學習. 哲學基礎 公共性 ⺠民主主義 追求卓越. 教育學基礎 近端發展區 批判教育學 鷹架理理論 圖2-3-11 學習共同體. 學習共同體有三個哲學基礎,其⼀為公共性哲學,為提升教學與學習品質, 每位⽼師至少⼀年⼀次要開放⾃⼰教室,讓⼤家觀摩學習︔其⼆為民主主義哲 學:校長、⽼師、學⽣都是學校⼀份⼦,都有發⾔權(過去成績不好可能沒發 ⾔權),教育要培養⼤家共同⽣活在⼀起的⽣活⽅式︔其三,追求卓越的哲學: 減少課程內容、降低教學⽬標,並無法增進學⽣學習動機,⽽設定較⾼的教學 ⽬標。. 46.

(57) 「學習共同體」的同⼼圓結構應是如圖2-3-11所⽰,第⼀圈圓⼼是學⽣的成 長︔第⼆圈是教師的學習(教師授業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第三圈是學 校外的社會⽀持與資源(學習共同體的前導學校、退休校長的經驗傳承、⼤學 教授提供學理上的建議、地域型的公開研究會、教育⾏政體系的⽀援)。 實現教學共同體的教學願景,必須由教師的課堂改⾰做起,其教學是以過 去教師為中⼼的「講述法」,改採以學⽣為中⼼的「協同教學」。每堂課的「課 堂設計三要素」:每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先進⾏「導入該學科課題並鋪陳相關知 識概念」的活動學習(15分鐘)︔接著是「採異質及男女各半,四⼈為⼀組」 的協同學習(約10分鐘,可依需要調整時間及次數)︔最後則是「發表、聆聽 與挑戰難度較⾼活⽤的伸展跳躍」的反思與分享。 「活動學習」是學⽣與世界對話(打開該學科的觀點)︔「協同學習」是 學⽣與他⼈對話,「反思與分享」則是學⽣與⾃⼰對話。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 角⾊是:提問(提出具教育意義的關鍵問題)、引導(引導學⽣做對話與協同 學習)、聆聽(聆聽學⽣發表觀點)、串聯(將學⽣所發表的觀點組織起來)、 回歸(回歸該單元需要學⽣學習的關鍵知識與概念)。最後是「伸展跳躍」 (JUMP)的學習,傳統教學實況(1/3聽懂,1/3完全聽不懂,1/3⼤概懂其實是 不懂),故教學⽬標設在「中等」。. 47.

(58) 第四節 網際網絡媒體分析 本節共分為四部分。第⼀部分為網站的選擇︔第⼆部分探討社交媒體選擇︔ 第三部分是SNS動機︔第四部分是千禧客群對社交媒體Pinterest的使⽤。. ⼀、 網站選擇 (⼀) Joomla Joomla!是⼀套⾃由的軟體,任何⼈隨時都能下載. Joomla25!,並⽴即可. 使⽤它。Joomla為內容管理系統,以PHP撰寫,⽤於發布內容在全球資訊網與 內部網,通常被⽤來搭建商業網站、個⼈部落格、資訊管理系統、 W e b 服務 等,還可以進⾏⼆次開發以擴充使⽤範圍。其功能包含可提⾼效能的⾴⾯快 取、RSS饋送、⾴⾯的可列印版本、新聞摘要、部落格、投票、網站搜尋、與語 ⾔國際化。Joomla!是⼀套⾃由的開源軟體(OSS),使⽤GPL授權。下圖2-4– 1為它之後臺管理界⾯,與前臺視窗,圖2-4-2。. 圖2-4-1 Joomla!後臺. 2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Joomla!. 48.

(59) 圖2-4-2 學⽣觀看的網站畫⾯. (⼆) MOODLE MOODLE是⼀個開放源始碼⾃由軟體的課程管理系統(CMS,Course Management System),由澳洲⼈Martin Dougiamas運⽤教學原理所撰寫出來的課 程管理程式,MOODLE是模組化物件導向動態學習情境,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縮寫,它能有效的幫助教育⼯作者服 務廣⼤的線上學習團體,⼈⼈都可以⾃⾏下載並使⽤它在⾃⼰的電腦中或是網 站上,程式碼完全使⽤PHP撰寫,在GNU通⽤公共授權條款(General Public License)版權宣告下您可以⾃⾏依需求來修改,⽬前全世界已有150個國家使⽤70 種不同的語⾔。 MOODLE特⾊有:相容性⾼、具低技術⾨檻的界⾯。⽀援HTML的嵌入式 編輯。可依個⼈喜好,選擇合適的網站風格。現有討論區、⼼得報告、作業、 ⼯作坊(Workshop)、意⾒調查等模組(Module)。所有學習者的線上學習紀錄可詳 盡呈現,具卷宗評量( P o r t f o l i o. A s s e s s m e n t )的特點。官⽅網站( h t t p : / /. MOODLE.org)上有許多相關的討論區,可提供諮詢及解答。課程可分類與搜尋,. 49.

(60) 個別課程可單獨備份還原,⽅便課程移轉。可安裝規範數位學習的標準 (SCORM)課程包裹。⽀援數學語⾔公式撰寫、批次上傳學⽣個⼈資料,符合實 際的需要。開放原始碼,任何⼈均可開發相關功能模組。可完全於線上開課教 學或只針對傳統教學提供資料的補充與輔助性的學習,靈活度相當⾼。 (三) Wix Wix免費的網上網站架構平臺。是⼿動點選,⼈性化界⾯,速成個⼈網站。 Wix沒有中⽂界⾯,模板變化著重使⽤者⾃⼰設計,有⽀援⾳樂,具網⾴特效、 ⼿機版網⾴,網⾴編輯性任由使⽤者拖曳編排或放置的位置,有Blog功能,難 學易精通。如圖2-4-3,2-4-4。. 圖2-4-3 Wix. 圖2-4-4 ⽤Wix架設個⼈網站. 5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藝術教育組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網站主頁 > 課程發展 > 學習領域 > 藝術教育 > 教學資源 >視覺藝術

• 承接視覺藝術科作為高中課程的 選修科,並繼續推動本科課程的 發展,教育局於2020/21學年開

課題  感動一刻  學習階段  第三學習階段  科目  視覺藝術 ..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藝術教育組.. 你的生活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通過視覺藝術評賞、視覺藝 術創作和視覺藝術知識 三個學習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