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無痕山林七大準則中尊重野生動植物之行為理論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無痕山林七大準則中尊重野生動植物之行為理論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為例"

Copied!
1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無痕山林七大準則中尊重野生動植物之行為理論研究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為例 Respecting Wildlife within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Leave No Trace: A Case Study of the Visitors’ Behaviors in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研究生: 張瑀宸. 指導教授: 方偉達 博士 中華民國 108 年 12 月 中華民國 台北市.

(2) 謝誌 時光飛逝,歲月匆匆,不知不覺地在台師大環教所的這些日子就這樣轉瞬而 過。遙想大學時期,一直承受椎間盤突出、下背痛、坐骨身經痛、四肢麻痺的不 適,站立與坐姿皆不能超過二十分鐘,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力,順利地利用甄試 之方式,以探花之名次考取台師大環教所。在碩士班的這些年,學習到了腳踏實 地的重要性,以及撰寫論文和查閱正確資料的方式,更是訓練自己學習不同的研 究方法、統計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使我受益良多,在研究所的這段日子真的 相當地充實可貴。 真的非常謝謝所上的各位老師、助教以及指導老師的用心教導,也非常謝謝 口試委員從不同地方特地撥冗前來參加我的碩士論文畢業口試報告,並且細心的 指導我,給予最寶貴的建議,我心中之感謝,難以言喻。非常謝謝家人、男朋友 以及不同親朋好友的支持,謝謝我的寵物貓小牛奶和我的寵物馬地瓜頭時時刻刻 陪伴在側,給我最大的鼓勵,更帶給我動力促使我必須努力向前進,邁向更廣闊 的未來,你們兩隻寶貝是我最大之精神寄託與心靈安慰。 在未來的日子,我將會更努力,每一位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我都由衷地謝 謝你們,人生很漫長,唯有勤奮、忍耐、積極、正向、樂觀方能成為人上人,遇 到困難的事情膝蓋絕對不能軟,遇事唯有突破沒有放棄,永遠樂觀面對,即是我 的箴言。張瑀宸,乘風破浪,勇敢追夢吧,加油。. i.

(3) 摘要 有鑒於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當中,專門探討特定親環境行爲,特別是戶外休閒 遊憩方面的研究與相關文獻內容較少,本研究欲利用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LNT)七大理論當中,尊重野生動植物(Respect Wildlife)的這一項特定行為作為研 究基礎,以計畫行為理論驗證(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探討造訪陽明 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尊重野生動植物的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是受到 哪些規範的影響。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主要以 SPSS23 系統進行資料 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與推論性統計(Inferential Statistics), 以及運用結構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的方法,分析並整 合問卷調查的結果。 問卷調查之內容效度方面請三位專家學者進行審查,信度方面則是以項目 分析法分析各個題目的 p 值,然而各題目 p 值皆小於 0.05 具有顯著性,並且各 題目在極端組檢驗法的 Cronbach Alpha 皆大於 0.7,因此調查題目皆適用。 然而,進行路徑係數分析亦有其顯著性,t 值就是路徑係數的顯著性。結果 表明了態度直接影響行為意圖並呈現顯著(t = 2.17),主觀規範不影響行為意圖且 兩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t = 1.01),知覺行為控制直接影響行為意圖且兩者之間呈 現極顯著(t = 9.33),知覺行為控制不影響行為且不具顯著差異(t = 1.49),行為意 圖直接強烈地影響行為並呈現極顯著(t = 3.82)。因此,可以得知,遊客在尊重野 生動植物的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直接影響行為意圖,行為意圖將直接影響行為表 現;主觀規範不直接影響行為意圖,知覺行為控制不直接影響行為。 影響遊客在尊重野生動植物方面,態度表現的因子,可能與遊客認為尊重野 生動植物有利於後代子孫的永續發展與福祉有關係;主觀規範則不是影響遊客行 為表現的主要原因;不管在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與行為表現方面,遊客對於 不干擾、不碰觸、不餵食野生動物,以及不攀折花木、不踐踏草坪都有相當高的 認同度;雖然遊客可以知覺尊重野生動植物的容易程度,但是不一定能夠做到。 在陽明山國家公園中,女性遊客在尊重野生動植物的行為表現優於男性遊客,聽 說過無痕山林相關內容者的知覺行為控制與態度優於沒聽說過者。. 關鍵詞:無痕山林、行為意圖、計畫行為理論. ii.

(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re quite much nowadays,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of outdoor recreation.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as conveyed one of the particular behavior of the LNT’s seven rules, renowned as respecting wildlife to explore how visitors concern about respecting wildlife or their behavioral intention when they visited within the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This study was used questionnaire to conduct this survey, detecting correspondingly the data mainly analyzed by SPSS23 system.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ferential statistic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 Before the issuanc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es of the questionnaire have conducted to be established. Three experts and scholars were asked to review the validity.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was based on the item-analysis and the p-values of each topic which was less than 0.05. The Cronbach alpha of each topic in comparisons of extreme groups was greater than 0.7, so the survey questions were applicable. However, the path analysis has its significance. The t-value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ath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path analysis showed that attitude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were significant (t = 2.17), besides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were significant (t = 9.33). The subjective norm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 (t = 1.01), indicating that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norm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The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behavior could not be turned significant (t = 1.49), indicating that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behavior have no direct impact. Finally,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were significant (t = 3.82). In addition,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ourists 'attitudes towards respecting wildlife may be related to tourists' believed that respecting wildlife was benefic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elfare of future generations; subjective norms were not the main reason that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ourists; In terms of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performance, tourists had a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beyond disturbing, touching, feeding wildlife and also not trampling on the lawn. Although tourists can perceive how easy to conduct which they can respect wildlife, tourists may not be able to contribute this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However, the attitude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f those who had previously learned of the LNT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who never heard of the LNT. Moreover, the female tourists ' behavior were better than the male tourist on respecting wildlife. Key words: Leave No Trace, Behavioral Intenti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ii.

(5) 目次 謝誌-------------------------------------------------------------------------------------------------i 摘要------------------------------------------------------------------------------------------------ii Abstract------------------------------------------------------------------------------------------iii 目次-----------------------------------------------------------------------------------------------iv 表次-----------------------------------------------------------------------------------------------iv 表 2-1、無痕山林運動委員會組織----------------------------------------------------12 表 2-2、影響親環境行為的因素-------------------------------------------------------13 表 2-3、影響行為改變的四個原因----------------------------------------------------15 表 2-4、影響環境行為模式六大變項-------------------------------------------------19 表 3-1、本研究之研究假設-------------------------------------------------------------31 表 3-2、本研究之操作型定義----------------------------------------------------------35 表 3-3、本研究之問卷調查內容-------------------------------------------------------35 表 3-4、本研究之正式問卷內容細項-------------------------------------------------36 表 3-5、本研究之正式問卷個人背景資料細項-------------------------------------38 表 3-6、內容效度的專家名單----------------------------------------------------------40 表 3-7、問卷調查修改建議表(個人背景)--------------------------------------------40 表 3-8、預試問卷結果在態度變項的項目分析與極端組檢定法----------------47 表 3-9、預試問卷結果在主觀規範變項的項目分析與極端組檢定法----------48 表 3-10、預試問卷結果在知覺行為控制變項的項目分析與極端組檢定法--48 表 3-11、預試問卷結果在行為意圖變項的項目分析與極端組檢定法---------49 表 3-12、預試問卷結果在行為變項的項目分析與極端組檢定法---------------49 表 3-13、相關係數數值表示的相關程度-------------------------------------------51 表 4-1、受測者個人背景資料統計表-------------------------------------------------56 表 4-2、行為信念的平均數與標準差-------------------------------------------------59 表 4-3、結果評價的平均數與標準差-------------------------------------------------60 表 4-4、規範信念的平均數與標準差-------------------------------------------------67 表 4-5、依從動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62 表 4-6、控制信念的平均數與標準差-------------------------------------------------63 表 4-7、知覺強度的平均數與標準差-------------------------------------------------64 表 4-8、行為意圖的平均數與標準差-------------------------------------------------65 表 4-9、行為的平均數與標準差-------------------------------------------------------66 表 4-10、不同性別在不同變項的群組統計------------------------------------------68 表 4-11、性別與不同變項的獨立樣本 t 檢定---------------------------------------68 表 4-12、是否聽說過無痕山林相關內容在不同變項的群組統計---------------69 表 4-13、是否聽說過無痕山林相關內容與不同變項的獨立樣本 t 檢定------70 表 4-14、年齡與變項的變異數分析---------------------------------------------------71 iv.

(6) 表 4-15、居住地與變項的變異數分析------------------------------------------------72 表 4-16、教育程度與變項的變異數分析---------------------------------------------73 表 4-17、不同職業與變項的變異數分析---------------------------------------------74 表 4-18、使用之交通工具與變項的變異數分析------------------------------------75 表 4-19、不同目的與變項的變異數分析---------------------------------------------76 表 4-20、不同變項之間的相關程度---------------------------------------------------78 表 4-21、完整的計畫行為理論模型進行路徑係數分析並且探討 t 值 ------81 表 4-22、刪除知覺行為控制直接連接至行為之間的線進行路徑係數分析並 且探討 t 值---------------------------------------------------------------------84 表 4-23、刪除連接至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的各個信念,亦刪除知 覺行為控制直接連接至行為的線進行路徑係數分析並且探討 t 值---86 表 5-1、不同個人背景與各個變項的顯著差異性----------------------------------89. v.

(7) 圖次-----------------------------------------------------------------------------------------------vi 圖 2-1、早期親環境行為的模式(Early models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15 圖 2-2、理性計畫理論模型(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16 圖 2-3、行為改變模式(Behavioral Change System)-------------------------------17 圖 2-4、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ERB)18 圖 2-5、環境行為之流程:環境參與的主要和次要變項------------------------18 圖 2-6、環境素養模式(Environmental literacy model)----------------------------20 圖 2-7、Ajzen 計畫行為理論模式----------------------------------------------------21 圖 3-1、本研究之模型依據為 Ajzen 計畫行為理論模型-------------------------29 圖 3-2、本研究依據 TPB 之研究架構設計------------------------------------------30 圖 3-3、本研究之研究假設圖示------------------------------------------------------30 圖 3-4、本論文之研究流程-------------------------------------------------------------32 圖 4-1、變項之間的相關性與顯著性-------------------------------------------------78 圖 4-2、完整 TPB 的路徑分析與 t 值-------------------------------------------------80 圖 4-3、剔除知覺行為控制直接至行為之間的線之路徑分析-------------------83 圖 4-4、刪除連接至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的各個信念,亦刪除知 覺行為控制連接至行為的線之路徑分析與 t 值---------------------------85 圖 5-1、以本研究之研究架構進行路徑分析與 t 值檢驗結果--------------------90 圖 5-2、剔除知覺行為控制至行為之間的關係線並進行路徑分析與 t 值檢驗 結果-------------------------------------------------------------------------------91 圖 5-3、剔除各變項信念與知覺行為控制至行為之間的關係線並進行路徑分 析與 t 值檢驗結果------------------------------------------------------------------91. vi.

(8)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6 第四節 研究問題-------------------------------------------------------------------------6 第五節 名詞界定-------------------------------------------------------------------------7 第六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回顧---------------------------------------------------------------------------9 第一節 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LNT)的探討------------------------------------9 第二節 環境行為模式(Environmental Behavior) ----------------------------------12 第三節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21 第四節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之相關文獻蒐集---------------------------23 第五節 國內外生態旅遊以計畫行為理論佐證之相關文獻蒐集---------------23 第六節 國內外國家公園以計畫行為理論佐證之相關文獻蒐集---------------25 第七節 結構方程式相關文獻蒐集---------------------------------------------------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28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假設---------------------------------------------------------------30 第三節 研究流程------------------------------------------------------------------------3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33 第五節 研究工具與問卷設計發展---------------------------------------------------34 第六節 問卷預試與信效度分析------------------------------------------------------39 第七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50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55 第一節 背景變項敘述性統計---------------------------------------------------------55 第二節 不同變項的敘述性統計------------------------------------------------------58 第三節 推論性統計---------------------------------------------------------------------67 第四節 結構方程式---------------------------------------------------------------------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研究目的之考驗---------------------------------------------------------------87 第二節 研究假設之考驗---------------------------------------------------------------92 第三節 探討個人背景影響尊重野生動植物表現的研究結論------------------93 第四節 探討以計畫行為理論為模型的路徑分析研究結論---------------------94 第五節 研究結論------------------------------------------------------------------------97 第六節 研究建議與改善---------------------------------------------------------------97 引用文獻---------------------------------------------------------------------------------------100 英文文獻---------------------------------------------------------------------------------100 中文文獻---------------------------------------------------------------------------------107 vii.

(9) 網路資料---------------------------------------------------------------------------------109 附錄---------------------------------------------------------------------------------------------110 附錄一、計畫行為理論建構問卷之中英文翻譯內容(概念與方法)------------110 附錄二、正式發放之問卷調查--------------------------------------------------------112 附錄三、針對我國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無痕山林準則中尊重野生 動植物的行為與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圖的調查問卷之初稿---------120 附錄四、針對我國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無痕山林準則中尊重野生 動植物的行為與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圖的調查問卷之專家建議表。-------------------------------------------------------------------------------------129 附錄五、問卷編擬說明----------------------------------------------------------------143 附錄六、給專家學者審查問卷初稿之邀請函-------------------------------------153.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Sauvé(1996)提到環境教育是人類社會為了關懷、親近、保護、利用環境,而 實施的教育;環境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開展人類與環境的永續利用,實施效果有助 於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理解,甚至人類與環境之間尖銳矛盾的問題之中,可以產 生近一步的解決之道。教育是一種終身、勤習,甚至有關於發展的事業和志業, 人類的一生當中,因為修習多元化的結構改變,所以不管在公眾的場所、私人的 居所,甚至在自修的情境之中,都可以進行研修和學習。因此,環境教育是改變 現存環境,促進人類自我進取,並且解決現今環境問題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 從教育和自我修習的管道之中,可以有效地改變人類身為大地旅人的態度,並且 減少環境破壞的違逆行為(Bright, Fishbein, Manfredo, & Bath, 1993);因此,環境 教育在旅遊環境之中,是刻不容緩的一種行為啟示。所謂教育,係為最基本且基 礎的工作,即是可將觀念傳達給經驗未成熟者,因此舉凡是改善環境汙染、氣候 變遷、棲地破壞,以及生物滅絕的根本對策,即是加強環境教育,例如,運用旅 遊中的「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以下簡稱 LNT)運動,即是一種藉由環境教 育的方法,產生環境友善行為的一種自發性行動。 楊冠政(1997)於《環境教育》一書中提及,環境教育發展初期的推動歷程, 以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森林遊樂區等所實行的自然教育活動。此外,行政院 環境保護署推行的環境教育宣導活動,自 1987 年開始,產生主要初期雛形的環 境建設與開展,迄今已有將近三十餘年的歷史;在推行環境教育和保護的過程之 中,其實政府相關單位,一直扮演重要的支持角色,使得我國的環境教育推動頗 有成效。周儒(2013)強調,自然即是最好的環境教育學校;Falk(2016)也談到自主 學習環境教育的知識,大多數不是在學校之中獲得的,而是在學校之外。因此, 學習是一種自我發展的情境關係,而自我主動學習的來源和場地相當廣泛,例如: 正規教育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科教館、動物園、水族館、植物園、公園、國 家公園、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都是學習的資源與來源。也就是說,自然 環境生態即是學習環境原理的最佳場所。國家公園是具有相當高潛力的環境教育 教學場域,因為該地面積廣大、其完整的解說教育資源、豐富的自然休憩設施、 多元化的人文與自然資源,以及高度的生物多樣性,都是發展環境教育最好的資 源地區。因此,如果我們依據國家公園發展的歷程和軌跡來看,我國國家公園源 起於 1981 年成立的內政部營建署,由於首任署長張隆盛的積極推動,加上完備 的保育與研究資金投入,使得我國的國家公園成為了戶外環境教育和野外休閒活 動的最佳場所。 如果說,國家公園之推手為張隆盛先生,在國家公園營造成為顯學,在公園 中休憩和伸展,呼吸新鮮空氣,係為善用國家公園內森林的絕妙方法。森林在臺 灣係為林相的總稱,因為擁有原始林木和再生林木的價值,在地球上佔有相當重 1.

(11) 要的角色,其不僅擁有「地球之肺」的雅稱,同時也孕育了多樣性的生物種類。 森林的功能更可以包含淨化水源、涵養土壤、防止土壤流失,防止土壤沙漠化, 甚至潔淨地表空氣,並且降低人類活動環境中的種種汙染源。因此,郭寶章(2005) 在文獻中提到日本將森林的功能區分為三大部分:環境資源、生產資源,以及文 化資源。環境資源係為國土保安和水源涵養;生產資源係為森林產生的副產品及 資源物;文化資源則是開展森林的育樂、野生動植物保育、環境教育,以及自然 體驗教育等。因此森林對於人類與環境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覷的,不管是直接還是 間接之影響,在這個大環境當中森林的功能和地位都不容漠視。然而 21 世紀的 現代都市面貌,讓人容易聯想到繁華巍峨的高樓大廈,以及車水馬龍的交通景象, 過度開發的建設,卻吞食了自然環境與生態,卻讓原始自然的風貌與景象逐漸被 人們所忘卻。自然資源是地球的珍貴產物,尤其臺灣山林面積佔全臺的 58.8%(臺 灣林業志,1993),豐富的森林資源在國內環境生態擁有極高的價值。因此,吾人 在森林運用與發展方面的型態,更需要加快腳步,因應自然保育工作的方向進行 調整,朝向多元化的永續發展。 當今國人以生態旅遊為導向的風氣盛行,並且以森林為重要旅遊場所。因為 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投入,從事戶外休閒活動的人口也趨於廣泛。然而,遊客在親 近自然與山林時,擁有完整的環境保育認知與低環境衝擊行為(Low Impact)的觀 念,為一種必要的基礎知識。因此,由國外所倡導的「LNT 運動」 ,正是一種自 我節制,自我學習,藉以減少環境破壞的一種方法;其源起於 1960 年代的美國 自然環境界,主要內容是針對我們所面對的山林環境,說明人類應該善盡應有的 關懷行動與對自然界的責任感,並且減少對於自然環境之中的衝擊及破壞生態保 護的活動方式與行為,以達成愛護山林、友善山林,以及保育山林的模式。這些 減少環境衝擊的方法,在美國實務界歸納出七大準則,以七大活動準則去體驗山 林,以便在山林戶外的遊客,在享受悠閒的自然生態之時,也能夠減少在戶外休 憩活動之期間,對於自然環境和野生動植物,或者其他對於資然資源之濫用所造 成的環境破壞。然而,在從事戶外休閒活動的同時,配合 LNT 準則之推動與宣 導,也被認為是可以提升個人負責任環境行為的方法之一(Miller et al., 2012),因 此其準則皆符合環境教育的理論基礎,在環境教育實施原則確有其重要性與地位。 如今登山活動與健行是許多人從事戶外休閒活動的首選,卻因為不符七大準則, 產生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與衝擊,遊客的不當行為造成土質破壞、環境污染、噪 音問題、植被損害、野生動物棲息地破壞等相關的環境問題。因此 2006 年,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以下簡稱林務局)引進美國 LNT 的觀念,並且進行推動, 藉由對於環境負責任的旅遊模式,滿足遊客在旅遊環境需求孔急之時,也能降低 自然環境高度之衝擊性(無痕山林運動執行委員會,2007)。 然而,《國家公園法》(1972 年)之公布早於《環境教育法》(2010 年)38 年, 但是環境教育的觀念,早已深植於我國的國家公園之中,環境教育法僅為補充其 中政府設施需要提供的場域。根據《環境教育法》第十四條說明,略以各級政府 之主管機關(如環保署)或是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如內政部營建署),應該整合 2.

(12) 規劃具有特色的環境教育場域所,即其設施以及相關資源,並且加以優先運用閒 置之空間與建築物,或是輔導民間單位設置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等開放空間,建 立運用並且提供完整之環境教育專業服務、資訊與資源。上述法規論述影響了各 機關對於自然資源之使用概念。國家公園法(1972 年)公布迄今,我國的國家公園 包含陽明山國家公園(位於臺灣北部)總共有九座;如果依照國家公園的自然生態 環境,以及歷年來完備的解說教育與保育研究之成果,國家公園提供的環境資源 和組織架構,完全符合《環境教育法》所稱的環境教育設施場域之設置目標。游 登良(1994)提到,環境教育的推動,係為國家公園設立之時的主要目標之一。蔡 慧敏(2001)也認為國家公園不再僅是擁有保護區的單一功能,應強調其自然保護、 經營管理,以及教育功能,讓國家公園成為「全人類的教育場域」 ,並善加利用。 且其強調要加強環境歷史的積極融入、教育永續發展的追求、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和維護、文化和社區感知的培養,以及國家公園管理者之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蔡 慧敏,2001)。上述面向為環境教育和國家公園永續發展目標不斷的交置重疊,以 及歷史發展目標和契機的融入。如果,我國環境教育和國家公園保育目標,源自 於美國國家公園自然資源保育的歷史,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單位之設計,在經過十 九世紀為了拓荒展現保育大自然的積極宣示面向,迄至二十世紀的自然保育和環 境保護工作的使命,到了二十一世紀更進一步去提升公眾環境教育、公民科學, 以及提升全民環境素養之角色,國家公園不管在我國還是全世界的國家,更應該 積極提供大眾向自然學習與體驗的絕佳機會。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臺灣唯一鄰近全臺首善都會區的國家公園,其位於臺北市 都會近郊,又因為交通便利性極高,因此每逢假日都會吸引許多遊客上山遊憩, 並且扮演大臺北生活圈最重要的戶外休閒遊憩活動場所(郭育任,2007);除此之 外,根據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統計指出,2017 年的遊客人數高達 4,675,315 人次, 充分顯示園區因為遊憩人口過多,造成遊憩壓力極大,因此急需要改善其環境相 關問題。由於國內的戶外休閒活動的選擇地以國家公園為首選(梁銘宗,2001), 因此大眾對於在國家公園中山林保護的知識以及尊重野生動植物的內涵,更應該 積極的了解。這些內涵知識不僅僅在於環境教育基礎知識的養成;此外,個人對 於自然保育的正向態度和友善行為,也必須是積極性的關係。 李思屏與林晏州(2001)提出環境支配、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爲之間存在著兩項 矛盾和統一的關係,第一,如果遊憩者對於環境支配度越高,對於環境責任感越 為低落;也就是說的遊客在從事人類旅遊活動,環境支配度越高者,對於環境的 影響越不在意,其休閒行為產生的破壞情事也將越多。此外,如果環境學習事項 的態度越是積極正面,對於觀光遊憩與生態環境方面的態度,也會越正向;再者, 對於遊憩環境中,環境經營政策認同感越高的遊客,對於旅遊過後所產生的環境 保育行動,也會產生較為積極之參與。因此不願意配合管制辦法或是限制環境使 用量之遊客,越容易產生破壞行爲。 總結上述研究背景來說明,大臺北居民若是想要從事與森林相關的戶外休閒 活動時,大多數會選擇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然而近年來的年均遊客人次越來越 3.

(13) 高,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與影響與日俱增;因此 LNT 更應該是全民在參訪國家 公園時,必須遵守和了解的。.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研究者在大學就讀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的四年當中,對於陽明 山國家公園的環境教育的體認,擁有基礎的認識和了解,並且在學習過程之中, 相當重視保護山林的七大準則,也希望憑藉自身微小的力量去影響周遭的人,讓 他人能夠了解環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即時性,並且在進行戶外休閒活動的同時,充 分了解並能遵守七大原則,以達成保護自然山林。大自然充裕了研究者的大學四 年生活,亦是伴隨人生歷程,產生環境教育中重要生命經驗之重要涵養成分。 當今的地球面臨愈來愈多的環境問題,但是大眾卻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地球 環境資源進行持續性的威脅和迫害(Oskamp, 2000) 。然而全球暖化、物種滅絕與 各種不同的污染物質等嚴重的環境問題迄今沒有停止過。工業革命之後,人類不 斷的排放有毒的化學物質至自然環境當中,毒物無所不在,人類雖然對環境做出 如此惡劣的行為,但是也並不代表他們漠視環境議題(Schultz et al., 2000) 。雖然 許多人都了解且關心所處的環境問題,卻也不會直接反應在他們的環境行為之上 (Dunlap, Van Liere, Mertig&Jones, 2000; Kortenkamp&Moore, 2001; Pooley& O'Connor, 2000) 。心理學家透過研究上述人類在內在隱藏的動機、態度、價值觀 與信仰,透過檢視外在行為了解人類行為之間表徵的差異,顯現參與環保行為之 程度(Allen&Ferrand, 1999; Dunlap&Mertig, 1995; Nordlund&Garvill, 2002)。 根據文獻回顧,美國對於 LNT 理念中,研究最多的即是露營對於自然環境 所造成的壓力,以及遊客對於露營活動衍生環境影響的態度,並且側重於量測遊 客進行維護山林實踐之中,對於七大準則的理解程度。Fazio(1979)利用了多項 選擇測試,檢驗了洛磯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環境最小影響的實踐與態度,得 出的結論是受訪者在環境的整體知識水準較低;而在另一項早期研究中,Dowell 與 McCool (1986)評估了進行露營的童子軍在參與環境教育計畫後對荒野生態與 環境最小影響面向之了解,結果表示實驗組的環境知識在參與計畫之後的一個月 立即增加。由於國家民情風俗之不同,露營活動對於美國民眾而言,是相當普遍 的休閒娛樂,反觀臺灣社會,我國國家公園內並不鼓勵民眾露營。 然而,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海拔為 200 公尺至 1200 公尺,生物多樣性豐富, 野生動植物多樣化。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可以得知其年均溫為 18.6 度,所以 才能擁有如此豐富與難得的動植物資源。根據陽明山國家公園之自然資源資料庫 顯示,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擁有動物 166 科與 871 種植物。國家公園管理處保 育組記錄了昆蟲和無脊椎動物達數千種,蝴蝶類群更是高達 168 種、鳥類群有 122 種、爬蟲類群有 51 種、哺乳類群有 30 種、魚類群有 22 種以及兩棲類群有 20 種等。由於良好的氣候與溫度條件及豐富的植被,有利於爬行動物之生存。 為了因應大量的遊客與觀光人潮,公園內亦設置了許多遊憩區和觀光景點提供遊 4.

(14) 客休閒遊憩,但是因為陽明山臨山道路與交通網絡相當綿密,且因交通動線頻繁, 使得野生動物常常遭到交通工具衝撞、輾壓,甚至死亡,造成了路殺(Roadkill)現 象頻繁出現。特別是適逢花季期間,因為車流量與登山人次高居不下,因此動植 物也時常遭受人類干擾和破壞,過去幾年當中,動物之遺體常以爬蟲類和兩棲類 為主要路殺對象(黃光瀛,2002),然而白鼻心、穿山甲,甚至是相當珍貴的金絲 蛇也都是成為路殺的目標生物,慘死於車輪之下。根據前人研究與文獻顯示出, 動物在道路上活動與行動而導致的致死率,通常皆與人類有非常密切之關係,簡 單來說,人類在道路上開車、騎車、活動或是使用道路等行為,時常會帶給動物 傷亡,並且造成動物不可逆的傷害(黃光瀛,2001、2002;Ford & Fahrig, 2007; Markolt et al., 2012)。因此,劉小如(2008)表示,雖然我國於 1985 年開始著手調 查野生動物的路殺情形,並且於 2004 年設置動物廊道(Micro-corridor),但是動物 路殺的情況也只僅下降了 35%,因此大眾對於尊種野生動植物這項特定行為,必 須強化認知和理解,以加強個人對於負責任環境行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的態度,進而從自發性的角度,演繹成為在駕駛行為中保護物種生態的 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因此,研究者將著重在遊客對於無痕山林準則中 的第六個項目,尊重野生動植物(Respect Wildlife)的這個特定行為方面進行研究。 在前述背景之下,研究者欲了解,利用七大理論,遊客是否達成尊重野生動 植 物(Respect Wildlife) 作為 研究基 礎 ,依 據 計畫行為理 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中的親環境行為,探討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尊重野生動植 物的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是受到哪些規範的影響;一個環境問題的生成, 往往是因為每個人的個人行為集結起來所產生的,因此不要認為環境保育與你我 毫無相干,你的一小步,即是世界的一大步;研究者認為,森林與動植物資源是 地球上最重要的資產,並且兩者之間密不可分,其在世界上的功能與角色不可言 喻,因此研究大臺北地區的遊客,在陽明山國家公園進行戶外休閒活動時對於尊 重野生動植物的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觀,了解遊客的親環境行為 之表徵,更可以得知未來針對無痕山林相關推動與環境教育的走向。. 5.

(1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 Ajzen (1991)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為 基礎,進行問卷設計與調查,主要了解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尊重野生 動植物的認知是否會影響其環境保護行為,以及其在保育山林與尊重野生動植物 的行為態度面向、主觀規範面向、知覺行為控制面向、行為意圖,以及親環境行 為之間的關係,以及與其年齡、性別和職業等個人背景的關聯性。 一、依據計畫行為理論擬定問卷,了解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尊重野生 動植物的現況與行為表徵。 二、探討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尊重野生動植物的態度面向、主觀規範 面向、知覺行為控制面向、行為意圖與親環境行為的表徵。 三、探討不同的遊客在尊重野生動植物的態度面向、主觀規範面向、知覺行為控 制面向、行為意圖與親環境行為之間的表現差異。 四、探討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在尊重野生動植物方面的態度面向、主觀規 範面向、知覺行為控制面向、行為意圖與親環境行為之間所表現的關連性。 五、利用結構方程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探討本研究的研究架構 與問卷題組的合適性,以及不同面向之間的相關性。. 第四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與國內外之文獻回顧(請參閱第二章),本研究將擬定研究問題 並且作為研究進行的方向,提出以下三個問題: 一、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尊重野生動植物的態度面向、主觀規範面向、 知覺行為控制面向、行為意圖,以及尊重野生動植物行為的表現情形為何? 二、不同個人背景的遊客在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時,對於尊重野生動植物的態度 面向、主觀規範面向、知覺行為控制面向、行為意圖,以及尊重野生動植物 行為的表現差異為何? 三、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在尊重野生動植物方面態度面向、主觀規範面向、 知覺行為控制面向、行為意圖,以及尊重野生動植物行為之間所表現的關聯 性為何?. 6.

(16) 第五節 名詞界定 一、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其國家教育計畫係為 1990 年由美國林務局(United States Forest Service)與國 家戶外領導學校(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 NOLS)共同開發完成的學 習課程,希冀遊客產生一種對於環境負責任的行為,並且保護森林環境,降低對 於生態環境的衝擊。其中共有七項準則:提前做好上山前的規劃準備、在適當且 耐受之地點進行旅行和露營、妥善的處理個人產生之廢棄物、保持環境原有的風 貌以減少環境地點之改變、減少用火對於環境產生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以 及體諒並考量其他的進行遊憩的遊客。臺灣更在 2006 年由林務局發起 LNT 運 動,以在臺灣山林方面推廣山林與環境的保護(無痕山林運動執行委員會,2007)。 二、親環境行為 (亦可稱為環境保護行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Kollmuss 與 Agyeman(2002)將環境保護行為做了定義,即是「個人自然而然 地去降低對於自然與人為環境所造成的負面衝擊,並且盡量做到最小化影響」, 例如減少能源的使用量和資源的消耗、減少個人垃圾量,進行資源的回收和再生, 以及友善環境的行動和行為等。本研究的環境保護行為係指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 時,符合 LNT 七大準則的旅遊模式。 三、戶外休閒活動(Outdoor Recreation Activities) Rolston(1985)提出戶外活動(或是戶外休閒活動)是指從事於戶外的休閒活動, 通常在市郊以外的自然或是半自然環境當中。戶外休閒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愉快的 享受大自然並有益處和正面地使用自然環境資源。例如,騎自行車、露營、賞鳥、 登山、爬山、健行、划船、釣魚、騎馬、狩獵、滑橡皮艇、攀岩、泛舟、滑雪和 衝浪等。戶外休閒活動還可以指在戶外環境中舉行的團隊運動、遊戲或練習。. 7.

(1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受測者在填寫問卷量表之時,可能會因為各種外在因素所影響,而導致對象 填寫的時候,有答題不實或是答題不準確的情況發生,即為未依據自身現況而答 題,如此的現象,將會影響到研究結果,因此只能進行長期的觀測,以彌補研究 個體答題不實的缺失,但是其中又牽涉到了研究道德中的隱私權、相關權益、時 間成本與研究成本的部分。因此,本研究僅考驗受測者的答題結果,未能藉由觀 察法進行研究,成為了本論文的一項研究限制。 然而,雖然解決之道可以從問題設計方面著手,利用漸進式的方法,從簡單 題型開始出題,直至難易度較高的陷阱題,或是前後呼應的題目,以此預防受測 者答題不實的情況;但是,由於本研究是參考了 Ajzen(2002)的題型,因此在題目 設計方面不夠多元化,題型皆無反問題,因此在受測者答題不實這方面之研究限 制,有待未來與後續相關改善與發展。. 8.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針對無痕山林的發展、環境行為模式的探討以及計畫行為理論三個部分 進行主要的文獻回顧,再來是關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國內外生態旅遊 以計畫行為理論佐證之研究以及國內外的國家公園以計畫行為理論驗證之研究, 這三個部分之蒐集與回顧,最後是結構方程式的文獻探討;然而,這七章節亦是 貫穿本論文最重要的環節與內容之蒐集整理,以支持研究者在後續的研究發展上 之觀念彙整。. 第一節 無痕山林(LNT)的探討 本節探討和分析 LNT 運動在美國的發展,並討論人類在進行戶外休閒活動 時的遊憩行為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以及臺灣在 LNT 運動方面之歷史和近況的 發展情形。 一、無痕山林於美國的緣起 Marion 與 Reid(2001)認為教育遊客是針對環境保護方面很重要的基礎工作, 但是更為重要的則是有效的管理要件,為了降低人類對於環境的影響,以及提升 大眾對於環境的道德觀念,環境教育即被視為可以降低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破壞最 輕量級的方法,也是最直接的監控管理方法之一。因此,美國 LNT 的教育方案 目標,就是要避免大眾對於自然環境所帶來的所有負面影響,並且幫助所有的遊 客在進行戶外休閒活動的時候,可以獲得來自自然環境給予的正向回饋與感受, 從而體驗真正的生態遊憩,因此 LNT 方案隨即在美國著手進行,並於 1970 年開 始發展,至 1990 年的復興,直到 1994 年創立真正的維護山林運動。 美國戶外休閒活動開始大肆流行的時期,差不多是在二十世紀的 60 年代, 當時徒步休閒旅行、露營和背包客被大眾所鍾愛,如此之多的遊客量,也引發了 美國人民與傳播媒體的反思,開始探討關於美國人民對於國家公園的大量使用, 是否會將國家公園走向滅亡之路。然而,遊客不斷地擴展露營地點和森林路徑, 也增加了人類對於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干擾與破壞,造成了許多負面的影響 (Knight & Temple, 1995) ,不僅如此,遊客還會在遊憩時,將自然資源帶走作為 紀念品。而戶外休閒活動的增加也導致露營地區越來越多的遊客駐紮,反而引起 群體之間的衝突。根據研究表示,大多數會影響自然資源並且造成環境破壞的休 閒娛樂活動,都是發生在人類低程度使用環境的時候,以及利用自然環境的初期 (Marion & Merriam, 1985)。因此,美國林務局(U.S. Forest Service, USFS)、土地管 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BLM)和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等聯邦機構,隨即製作了許多與環境維護相關的小冊子與推廣文宣,直到 80 年代初期,無痕(No Trace)理論與計畫逐漸有了雛形,在 1987 年美國林務局、國 家公園管理局和土地管理局合作開發了一本名為「留下無痕山林和土地倫理」 (Leave No Trace Land Ethics)的小手冊。. 9.

(19) 早期 LNT 的概念如下: (一) 荒野旅途之前的規劃與準備(Backcountry Trip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二) 旅遊活動盡量集中在已被使用的高強度區域(Concentrate Impacts in High Use Areas)。 (三) 在原始地區進行分散式的使用與影響(Spread Use and Impact in Pristine Areas)。 (四) 避免使用初期自然地區(Avoid Places Where Impact is Just Beginning)。 (五) 收拾好並帶走垃圾(Pack It In, Pack It Out)。 (六) 妥善處理不能打包帶走的東西(Properly Dispose of What You Cannot Pack Out)。 (七) 維持環境原有之景觀風貌(Leave What You Find)。 (八) 在荒地建立妥善的露營系統(Campfire Building in the Backcountry)。 然而,美國在二十世紀的70年代至80年代,於推動各項方案上,缺少了國家 的支持,不管在資金和人力培訓方面都不完整,直到1990年才明確的瞭解到遊客 是需要被教育的,加上美國林務局對於國家戶外領導學校所提出的研究有一定的 肯定和認同,因此開始著手蒐集,如何做到對環境的最低影響之行為的相關研究, 並且美國林務局指定「Leave No Trace」一詞作為針對進行休閒活動時對於自然 所產生最小影響的負面行為,目的是將多年來對於環境破壞之各種議題以及促進 環境保護的相關資訊進行整合(Marion & Reid, 2001)。 最後,美國林務局不僅正式與國家戶外領導學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為其開 發對於遊客之LNT教育課程,更有許多團體共同創建非營利法人的無痕山林公司 (Leave No Trace, Inc.),並於1994年進行註冊而迅速獲得24家代理商、商業公司和 非營利合作夥伴的支持,得到了更多資金籌募(Simon & Alagona, 2009)。 自從公司成立以來,國家對於LNT計畫在知名度、人員調度、資源材料、資 金與教育方面都有穩定的成長,目前有9名全職員工於LNT公司內,而其它聯邦 組織和合作夥伴至今也持續參與中。LNT的原則與其修訂,自公司創建以來歷經 了兩次變化,第二次變化即為現在所熟知的七大準則與理論(見第二大題所述), 並且其公司目前的使命是促進和鼓勵負責任的戶外休閒活動,通過教育與研究, 探討戶外休閒活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並持續推動保護山林與無痕之相關理 念(Vagias & Powell, 2010)。. 10.

(20) 二、無痕山林七大準則 LNT 的宗旨在於,以關愛環境並且保護自然的自身行為與認知,減少對於環 境產生破壞和衝擊的活動,達成親近山林的切身體驗。在這個運動之中,減少環 境衝擊的方法,可以簡單歸納七大準則,如果在體驗自然之時運用此準則,可使 進行生態活動與享受自然山林的同時,減少對自然環境資源和野生動植物及其他 使用者所造成的破壞。LNT 現今的準則如下: (一) 做好行前計畫與準備(Plan Ahead and Prepare)。 (二) 在可承受衝擊的地區遊憩與野營(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三) 適當的處理廢棄物(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四) 保持自然環境原有景觀風貌(Leave What You Find)。 (五) 降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 (六) 尊重野生動植物(Respect Wildlife)。 (七) 考慮其它遊客(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三、LNT 在臺灣的發展現況 西元 2006 年臺灣有好幾個登山團體一同簽署了 LNT 運動宣言,有別於美國 的 LNT 公司,國內在 2007 年成立了無痕山林運動執行委員會,此委員會分別有 三個小組,資源管理組、教育訓練組、推廣行銷組,其主要職責內容如表 2-1; 我國於 2004 年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發起無痕山林運動(無痕山林運動執 行委員會,2007),臺灣本島是全球地表上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隨著登山活 動與生態旅遊蓬勃發展,加上週休二日連續假期之影響,讓戶外休閒運動風氣更 為興盛。但是,在推展山林活動之時,許多高山活動經常對於脆弱之自然環境, 造成嚴重影響;尤其在某些特定地點及時段的高強度利用,造成不可彌補之傷害。 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每年舉辦的花季活動,更容易造成環境破壞,而遊客不當的 行為也將嚴重影響生態環境;最終,臺灣於 2005 年出現了轉捩點,一則關於林 務局步道的新聞引起大眾省思,文章指出國內一處國家步道沿線皆是遊客任意丟 棄的垃圾,造成嚴重的汙染環境;2006 年林務局舉辦「全國步道環境優化」研討 會當中,LNT 議題受到各界迴響,並且以網路上票選確定「無痕山林運動」的定 名,於同年發表「無痕山林宣言」的概念,期望大眾進行山林活動之時,以最低 的環境衝擊體驗休閒遊憩活動(郭育任,2006)。 林務局於 2006 年委託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辦理「國家步道環境優化系列 發展推動計畫」,倡議步道設施的興建規劃,以及相關維護管理。林務局之後再 委託臺灣外展教育學校與臺灣生態登山學校,續辦理 LNT 的教育訓練與課程開 發,並且進一步發展無痕的運動。. 11.

(21) 表 2-1、LNT 運動委員會組織 組別. 工作內容. 資源管理組. 研究與計畫實施、環境與設施規劃、遊客管理 與系統整合等。. 教育訓練組. 教育人員訓練、資料蒐集整理、環境課程教案 的研發與出版品編輯等。. 推廣行銷組. 推廣準則、廣告行銷、贊助廠商與合作夥伴的 接洽與國內外合作機會的辦理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無痕山林教育推廣手冊,2007)。. 第二節 環境行為模式(Environmental Behavior) 本章節將依據上述討論的重點,強化環境行為模式和其之間的關聯性,並且 依據研究理論展開環境行為模式的各項論述。 一、親環境或環境保護行為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模式 個人行為通常是影響大眾共享環境資源的重要因子之一;個人行為研究是長 期存在的社會科學研究主題,也是近年預測個人行為的熱門理論模式基礎。然而, 替代的環境行為模式,卻產生了明顯不同的預期效果。在社會心理學當中,親環 境行為主要關注在個人道德規範,但是影響個人道德規範的外部因子,例如個人 花費和外部誘因等,最終還是限制了規範信念和環境行為之關聯性。因此,理性 選擇影響大眾行為,認知環境行為更是適當理論必要的學習目標。例如,計畫行 為理論強調個人道德規範是影響個人行為的重要因素,並且該理論可以運用在探 討個人在處理垃圾回收與購買綠色產品等行為中的重要性(Turaga & Howarth, 2010)。 親環境行為之心理學研究,是於西元 1960 年的美國發展起來的,是研究關 於人類與環境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因此其為一種非常廣泛的心理學領域,也有 許多研究分支。針對環境態度與親環境行為兩者之間的聯繫,屬於環境心理學的 部分內涵,在全球學界過去的 30 年之中,許多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對此進行了 探索,即是透過直接和間接的環境行為檢視方法,提出許多複雜的研究問題和行 為模式,例如人們為什麼要對環境採取保護措施,以及親環境行為的障礙是甚麼。 然而親環境行為是人們有意識地主動尋求對環境最小化負面影響的行為模式,例 如盡量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使用對環境無害之物品,以及減少廢棄物產生,這 些都是出自個人意願的行動(Kollmuss & Agyeman, 2002)。 現今已經開發了許多理論來解釋環境知識與環境覺知之間的差異,並顯示出 與親環境行為之間的相關性,然而 Kollmuss 與 Agyeman (2002)在進行人口統計 之後進行分析,發現對於親環境行為的影響,無論是積極的因素,還是消極的因 素,皆與外部因子和內部因子有強烈關聯性,如表 2-2。另外,Kollmuss 與 Agyeman(2002)在人口統計上發現,性別與教育程度將影響環境保護行為;在環 12.

(22) 境保護的知識方面,男性是優於女性的,但在情感方面女性對於環境保護的行動 更優於男性;受教育催化的時間越久對於環境保育相關議題也越清楚明白,但是 其不一定會有更多的環境保護行為實踐。 然而,親環境行為可以透過計畫行為理論之中三個主要應享行為的因子來解 釋,其三者分別為對於行為的態度(Attitude)因子、對於行為的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因子,以及對於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因子,意 思是當個體對於親環境行為的態度越正向、個體對於自身進行親環境行為即有高 度的期待,並且個體也會認為自己能做到親環境行為,亦能促使他人在未來更願 意從事親環境行動(Ajzen & Madden, 1986)。本研究認為對於尊重野生動植物的 親環境行為影響,是可以透過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與驗證的,唯需要進行進一步 實證。 表 2-2、影響親環境行為的因素 外因. 內容與解釋. (External Factor). 內因. 內容與解釋. (Internal Factor). (1)法規因子. 大部分的環境保護行為. (1)動機因子. 個人動機是個體成長的內. (Institutional and. 都需要配合法規制定,才. (Motivation Factor). 在動力面向,即是動機層面. Policy Factor). 能使大眾一起配合;例如. 之因素。但是本理論探討之. 清理寵物在外之排泄物、. 動機,係由多項層次之需求. 全面禁用塑膠袋等。. 層面所組成的內涵(Wahba & Bridwell, 1976)。. (2)經濟考量因子. 經濟考量對個人的決策. (Economic Factor). 及行為有非常大的影響; (Environmental 例如省電家電的選購。. (2)環境知識因子. Knowledge Factor). 大部分的學者認為知識對 環境保護行為的影響很小, 僅有部分學者認為環境知 識對於預測環境保護行為 相當重要(Kaiser, Wölfing & Fuhrer, 1999),因此環境知 識應解釋為促成環境保護 行為的先決條件之一。. (3)社會文化因子. 社會氛圍與文化將影響. (3)覺知因子. 環境覺知係為一種過程,個. (Social Land and. 整個環境變化;例如德國. (Awareness Factor). 體對於環境產生關愛與了. Culture Factor). 人相當愛護國家的森林,. 解,並且對於自然環境有情. 大眾便會對其格外的保. 意方面的表現,才會進行環. 護,是一種社會共識。. 境保護(廖永靜,2000)。. 13.

(23) (4)內在價值因子. 價值塑造內在動機,非常不. (Value Factor). 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根據 Chawla (1999)所述,價值來 源在孩提時期之自然體驗 與家庭影響最深;學齡時期 為教育;成年後則受組織影 響。. (5)態度因子. 態度系為一種心理現象,並. (Attitude Factor). 且會影響人類對環境保護 的認知(李永展,1995)。. (6)情感投射因子. Kollmuss 與 Agyeman(2002). (Emotional Involvement. 將情感投入描述為個人與. Factor). 環境之間感情關係的程度, 是一種對環境問題的情感 投資。. (7)控制觀因子. 控制觀是心理學及人格心. (Locus of Control. 理學之間的維度概念,在. Factor). 1954 年由美國社會學習心 理學家 Julian Bernard Rotter 所研發。指個人的行為取決 於自己的控制(內控觀)或是 外在力量與影響(外控觀) (Rotter, 1954)。. (8)責任與優先因子. 指個體對於環境具有負責. (Responsibilities. 任的行為並且將其擺在優. and Priorities Factor). 先任務當中。.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然而從前對於親環境行為最古老與簡單的模型是基於環境知識的線性進展, 也就是說當時認為對於環境知識度的了解只要越高,親環境行為的程度也越高, 並且從而產生環境覺知和環境關懷(環境態度),其被認為是親環境行為的發展 最初形式。這些理性主義模型做出了假設,只要教育人們關於環境議題相關知識, 人們將會自然而然的產生親環境行動;而 Burgess 等人(1998)將上述理論稱為公 眾理解與行動的缺陷模型。圖 2-1 為早期親環境行為的模式。. 14.

(24) 環境知識 (Enviromental Knowledge). 環境態度 (Enviromental Attitude). 親環境行為 (Pro-enviromental Behavior). 圖 2-1、早期親環境行為的模式(Early Models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資 料 來 源 : 翻 譯 自 Kollmuss, A., & Agyeman, J. (2002). Mind the gap: why do people act environmentally and what are the barriers to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8(3), 239-260.. 這些 1970 年代早期的模式也很快被證明是錯誤的,研究表示在大多數情況 下,環境知識和覺知的提高並未導致更明顯的親環境行為,然而現今,大多數與 環境相關非政府組織仍然將其對於親環境行為的活動方案建立在從前的假設基 礎上,並且認為更多的知識提升將導致更開明的行為,例如英國政府在 1970 年 代中期開發的節能活動等,皆是以這種知識提升的模式執導(Owens, 2000)。而 Ickes、Patterson、Rajecki 與 Tanford(1982)提出,要求人類立刻改變從前習慣與行 為是很困難的事情,就算新的行為對於個體而言更具有優勢性;因此提出了四個 導致行為難以更改的原因,如表 2-3。而時間差異和態度與行為測量項目為研究 方法上常見的問題,因此本論文計畫行為理論(本章第三節的文獻回顧)來解決這 些測量問題所存在差異(Fishbein&Ajzen, 1975; Ajzen&Fishbein, 1980)。圖 2-2 為 Ajzen 與 Fishbein(1980)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模式(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表 2-3、影響行為改變的四個原因 直接和間接影響. 影響人的行為通常需要直接的體驗與感受;間. (Direct Versus Indirect Experience). 接的經驗並不能直接改變行為。. 規範影響. 在規範方面,例如社會文化、家庭習俗與主流. (Normative Influences). 文化等,都會影響人們對於親環境行為的態 度。. 時間差異性(Temporal Discrepancy). 指人們態度發生變化的時候之時間點。. 態度與行為的測量. 態度與行為測量通常很廣泛,譬如說,「你關. (Attitude-behavior Measurement). 心環境嗎?」與「你回收了嗎?」前者為態度, 後者為行為(Newhouse, 199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5.

(25) 關於行為信念與後果評價. 行為態度(Attitude. (Behavioral Belief and. Toward Behavior). Outcome Evaluation) 考慮態度與規 範的重要相關 關於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 行為意圖. 行為. (Behavioral Intention). (Behavior). 性. (Normative Belief and Motivation to Comply).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圖 2-2、理性計畫理論模型(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資料來源:翻譯自 Fishbein, M., Jaccard, J., Davidson, A. R., Ajzen, I., & Loken, B. (1980). Predicting and understanding family planning behaviors. In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Prentice Hall.. 然而影響親環境行為的因素非常的多,也有相當多的學者提出不同關於親環 境行為的模型,但是在知識因子與態度因子、態度因子與意向因子、意向因子與 實際行動之間的關係是微弱的,因為有更多的影響因子持續催化親環境的行為 (Kollmuss & Agyeman, 2002)。 二、環境行為模式發展 人們常常認為環境態度和環境行為與其自身價值觀有關(Stern, 2000)。價值 觀通常被概念化為重要的人生目標或標準,作為生活行事之原則(Rokeach, 1973)。 因此,它們可以為個人態度提供基礎,並作為行為準則;人們做行為選擇時經常 以其認為是重要的事情為優先,通常價值觀於環境問題方面,在個人利益和集體 利益之間的矛盾性會發揮重要的作用(Axelrod, 1994; Karp, 1996)。而親環境行為 很可能來自超越自身利益的一種價值觀。相關研究表示,價值觀有助於解釋各種 環境態度和行為,如 Rokeach(1973)的價值尺度衡量和 Schwartz(1994)解釋了環境 問題與個人價值觀之間的重要性,然而 Karp (1996)證明了 Schwartz(1994)的價值 觀與自身行為有顯著相關,例如回收行為、消費者行為和保護環境的政治行為。 然而,環境知識越高雖然不能表示其親環境行為越好,但是環境知識越豐富, 卻能培養個人態度,並適當產生環境行為,Hungerford 與 Volk(1990)就提出了行 為改變模式(Behavioral Change System),如圖 2-3。. 16.

(26) 知識. 態度. 行動. (Knowledge). (Awareness of Attitude). (Actions). 圖 2-3、行為改變模式(Behavioral Change System) 資料來源:翻譯自 Hungerford, H. R., & Volk, T. 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並且 Hungerford 等人(1985)認為環境行為是由各種不同的環境行動組成的,而 環境行動即包括了生態管理面向、消費者主義面向、法律行動面向,以及政治行 動面相等內涵。 三、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 除了 Hungerford 與 Volk(1990)的研究,Hines、Hungerfod 與 Tomera(1987) 提出環境行為是個人有意識地去採取行動,然而個人意圖一定是對於某些問題感 到興趣,這個問題的知識、行動、技能、策略等就是影響「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的變項因子。楊冠政(1997)提到個人的控制觀、態度與責任感都會影響 行為。而 Jensen 與 Schnack(1997)指出形成環境行動的原因不包括環境問題與環 境覺知;而且親環境的知識、環境態度,以及環境行為之間,沒有明顯之關聯性 (Pettus & Giles, 1987)。因此 Hines 等人(1987)研究了各種與負責任之環境行為變 項之間的概念關係,且提出了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模式(The Proposal Model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其中包含三個層次;期望層面、行動技能層 面,以及環境行動策略之知識與問題認知層面;還有相關的個人因素與行為意圖, 其理論模式如圖 2-4。而 Hungerford 與 Volk(1990)認為影響負責任環境行為的變 項有三種,包含基礎變項、所有權變項與賦權變項等內涵,並且權力意識將轉換 到環境行為的過程上,其行為流程圖如圖 2-5。. 17.

(27) 行動技能 (Action Skills) 情境因素 (Situational factors). 行動策略的知識 (Knowledge of Action Strategies). 負責任的環境行為. 行為意圖 議題知識. (Intention to Act). 態度. (Knowledge of. (Attitude). Issues).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控制觀. 個人因素. (Locus of Control). (Personality Factors). 個人責任感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圖 2-4、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ERB) 資料來源:翻譯自 Hines, J. M., Hungerford, H. R., & Tomera, A. N. (1987).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基礎變項. 所有權變項. 賦權變項. (Entry-level Variable). (Ownership Variable). (Empowerment Variable). 主要變項. 主要變項. (Major Variable). 對環境議題的深入認知. 在環境策略上使用的技. 環境敏感度. 與個人投入. 能與知識; 內外控制觀. 次要變項. 次要變項. 次要變項. (Minor Variable). 對行為正向或負向後果. 對環境議題的深入認知. 生態學知識;. 的認知;. 對汙染、經濟與科技的. 個人對解決問題的承諾. (Citizen's Behavior). 主要變項. 公 民 行 為. 態度. 圖 2-5、環境行為之流程:環境參與之主要與次要變項 資 料 來 源 : 翻 譯 自 Hungerford, H. R., & Volk, T. 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18.

(28) 四、影響環境行為六大變項 Marcinkowski(1989)提出,影響環境行為模式主要原因為六大變項,人口、 行為、經驗、個性、情意與認知;而六大因子分述,詳如下表 2-4。 表 2-4、影響環境行為模式六大變項 認知性變項(Cognitive Variables). 對於自然環境知識、環境問題知識、環境行動 知識和技能。. 情意性變項(Affective Variables). 對於環境的關切、態度與情感的價值觀。. 個人變項(Personality Variables). 個人心理性別角色;內因與外因之影響。. 生活經驗變項(Life Experience Variables). 對於自然環境與環境資訊的敏感程度。. 行為動機與意圖變項(Behavioral Motivation. 行為意圖是針對環境行為的直接控制之變項. and Intentional Variables). 因子(Hines et al., 1987)。. 人口學變項(Demographic Changes Variables). 係為族群的特徵(背景資料),如性別、年齡、 教育程度、年收入、居住地點、生活經驗等。. 資料來源:翻譯自 Marcinkowski, T. J. (1989). An analysis of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五、環境素養模式 然而有環境行為能力者,也就是具備了環境素養的公民(Hungeford et al., 1985),因此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模式與環境素養內涵,可以視為一樣的概念(楊冠 政,1997)。並且 Hungeford 等人 (1985)提出了一個模式,是基於環境行為與環 境教育目的之模式,稱為環境素養模式(Environmental Literacy Model),包含了八 大變項在內,彼此具有交互作用和相關性;然而,控制觀(Locus of Control)包含 了個體之內外控制傾向,是心理學的維度概念,主要解釋個體的行為表現,基本 上是由個人本身的控制(內部控制),以及環境或是外在因素(外部控制)所影 響。內部控制高的個體堅信,其生活中的一切決定皆由自身所控制;而外部控制 高的個體,則意味著其相信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是自身無法控制的,並且 時常受到環境因素與外在的影響。因此,內部控制觀與外部控制觀是一個無法切 割,連續維度的平衡,並非是分開的兩種型態;所以,面對環境素養的提升,不 僅需要個人態度、知識、信念與價值觀等內部控制的影響,更需要環境教育、自 然環境相關事件與法律約束等外在控制的刺激。每一個事件的發生都有其後果, 而大眾對於自然環境的保護與破壞,也有其事後之結果表現,然而此結果表現, 即取決於個體對後果的控制程度,最後成為了事實結果(Rotter, 1954)。如圖 2-6 所示的環境素養模式。. 19.

(29) 圖 2-6、環境素養模式(Environmental literacy model) 資料來源:翻譯自 Hungerford, H. R. Peyton. RB, Tomera, AN, Litherland, RA, Ramsey, JM, & Volk, TL (1985).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Actions Skill Development Modules.. 20.

(30) 第三節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除了環境教育的行為學研究,社會科學的研究也經常使用在預測環境的行為 上,最常使用的即是麻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Ajzen(1985)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上述理論係為一種行為性的決策模型,主要 用以預測和瞭解人類的行為。其發展的模型當中,主要係由環境價值中的行為信 念、規範信念、控制信念、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觀、行為意圖與行為 等面向組成,並且計畫行為理論已被應用在公共行政、都市計畫、廣告行銷、衛 生保健、公共衛生、運動休閒管理、永續發展教育,以及環境保護等公共議題相 關研究領域之中。 Ajzen 與 Fishbein (1975)提出理性行為理論(TRA),TRA 著重在影響個人行 為意圖的內在因素,進而所產生的預測行為指標,例如態度(Attitude)因子與主觀 規範(Subjective Norm)因子;然而,不同於圖 2-2(第二小節)理性行為理論的理念, TPB 的行為意圖所探討的更著重在個人從事行為的意圖和活動理解,係為預測 人類行為的一種指標,並且 TPB 是依照 TRA 作為基礎,更近一步多延伸出了一 項行為知覺控制觀(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因此,人的行為受到內在因素 控制外,也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影響,影響行為意圖的三大因子及為態度因子、主 觀規範因子,以及行為知覺控制因子(Ajzen, 1985, 1991; Han et al., 2010)。 雖然其擁有完整的模型以及嚴謹的計算方式,卻因為未曾考量信念因素而遭 到批評,因此 Ajzen(1991)便修改了模式,在態度之前加上行為信念(Behavioral Beliefs),以強化行為理念層次的心理作用;他也在主觀規範之前加上規範信念 (Normative Beliefs),以強化社會規範的影響力道;此外,他也在知覺行為控制前 加上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s),強化個人信念對於內在和外在的自我控制強度, 如圖 2-7。其主要以三個階段來分析各種向度形成歷程:(1)個人行為意圖決定行 為表現;(2)態度因子、主觀規範因子,以及知覺行為控制觀,其中的向度與力道, 都可能影響未來之行為意圖;(3)態度因子、主觀規範因子,以及知覺行為控制觀, 將可能受到外在變化的影響。其中,控制觀會直接影響行為表現。. 21.

(31) 圖 2-7、Ajzen 計畫行為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翻譯自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179-211.. 然而,之後的 Stern 等人(1999)以環保運動作為研究,提出了價值信念規範 理論(Value-belief-norm Theory, VBN)的模型;比起上述,其理論對於價值觀的影 響更為重視,並認為因為價值觀而出現新環境典範(New Ecological Paradigm)會 創 造 後 果 覺 知 (Awareness of Consequences) , 因 為 責 任 歸 屬 (Ascription of Responsibility)產生的親環境個人規範(Pro-environmental Personal Norm)會創造環 境行動。但是其理論模型在受試教育者是如何接收教育傳達的尚沒有詳細說明。 以下將對影響行為意圖的三大因子的形成更進一步的探討。 一、態度(Attitude) Ajzen 與 Fishbein (1975)認為態度是個人對於他人、其他之事物,以及他人 之行為抱持的正向或是負向價值,並且反應自身對於上述的好惡感受;以期望價 值理論(Expectation Value Theory)來說當一個人對於某事物的態度越強,從事該行 為的意向則越高,並且將會增強從事該行為的意圖。然而態度分為以下兩種: (一) 行為態度:對於行為的正向或是負向評價,包含實用性評價、經驗性評價與 整體性評價。 (二) 標的物態度:除了對於人、事、物與行為態度,對於標的物態度和行為並沒 有直接關係,因為標的物通常難以預測(Ajzen & Fishbein, 1975)。 二、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係為行為意圖的預測因子;當個人針對外在環境進行某項行為時,會因為他 人(重要關係人)的關係、同意或是支持而影響自身的行為,即為個人進行某一行 為時的預期壓力(Ajzen & Fishbein, 1975)。然而這些社會壓力通常來自個體之重 要關係人、父母、長官、好友或是同儕等,並且當社會壓力越支持某向行為時, 個體之妥協力就越強,反之則亦同。 三、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Ajzen(2002)認為知覺行為控制係為由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與自我效能 (Self-efficiency, SE)兩個面向所構成的。其指個人知覺完成行為的容易或是困難 度,也就是說個人對於進行某向行為知覺容易的程度。當個體察覺自己擁有執行 相關事物的能力時,對於該項行為之知覺行為控制則會增強,並將越傾向完成這 件事情;若是個體對於某向機會感到困難並且察覺自身無法完成,則自身的知覺 行為控制力較為低下之時,執行該機會或行為的意向則越低落(Ajzen, 1985)。. 22.

(32) 回顧計畫行為理論的觀點可以發現,若要增強個體的行為意圖,必須從上述 三大變項著手進行;因此藉由三種變項的增強,便可以強化行為意圖,修正個人 在未來行為之表現。. 第四節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之相關文獻蒐集 洪慎憶與凌德麟(1995)提到生態旅遊是一種解決遊客進行遊憩活動時,所造 成環境破壞的一種環境友善的旅遊模式,並且提及應該利用遊客本身的自覺與自 知性,達成環境資源的保護,以自身對於環境的態度做到永續利用,其以陽明山 國家公園作為研究地點,透過問卷調查來探討,遊客在進行生態旅遊時,影響行 為態度的因子是什麼,以及遊客對於遊憩所帶來的環境迫害之認知程度在哪裡, 最後則是對於環境保育的態度和支付行動。然而在生態旅遊當中非常重視遊客使 用者付費的觀念,並且結果表示,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對於生態旅遊之態度受 到遊客本身的特性、旅遊動機、遊憩模式與活動內容、環境等因子之影響。另外, 陳玉清與林晏州(2003)表示,造訪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遊客在生態旅遊方面,比較 傾向重視環境資源,這一類的遊客非常重視自然與人文景觀資源,以及解說資訊 和在公園內的擁擠感,因此可將這一類的群眾視為生態旅遊者。 然而,陽明山國家公園平均每天約有 12,900 人次造訪,龐大遊客人數對於 生態環境、社會乘載力,以及社區資源將蒙受嚴重之打擊,因此陽明山國家公園 管理處擬訂了許多生態旅遊路線,搭配交通運輸工具以及環境教育解說和國家公 園內社區之協助和配合,發展生態旅遊計畫,以建立遊客正確的負責任環境行為 態度,讓觀光旅遊轉型為負責任生態旅遊模式,使得大眾皆可建立親環境與友善 環境的基本觀念(汪靜明,2004)。. 第五節 國內外生態旅遊以計畫行為理論佐證之相關文獻蒐集 首先,談及生態旅遊運用 TPB 的相關文獻,其中 Zhou、Li 與 Zhu (2014)提 到,現在的旅遊業者面臨著永續性和營利性之間的衝突問題,旅遊的目的地在傳 統上採取監控的方法,以達成永續發展,但是這種模式只能先假設所有的遊客對 於環境保護都是具有一定條件之內在的責任;因此,如果只有通過管控策略,即 不能保證每一個遊客現今旅遊的行為都可以實現永續發展。他們認為親環境的遊 客應該可以自發地表現環保行動與行為,因此研究調查個人追求環境負責任行為 (以下簡稱 ERB)的影響因子,為了考慮到旅遊的性質與背景,他們使用 TPB, 並且以中國大陸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遊客作為研究對象,以便能夠更好地理解遊 客在負責任環境行為之下的行為意圖,最後表示了,態度因子是行為意圖最有力 的預測因子,而主觀規範因子與旅遊業者對於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的行為意圖之 態度因子之間呈現正相關性,這也顯示了比起公眾輿論的社會壓力,更重要的是 個體之重要他人將會影響遊客在 ERB 的決策;最後遊客的 ERB 不僅受到其理性 評價的影響,也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響,例如知覺行為控制因子的研究結果與旅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wever, since the original vegetation is barely attainable through traces of secondary forestation because low eleva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tourists’ multi-phase recreation experience of railway tourism,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dimensions, including customers’ involvement, perceived

(2)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used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ts’ lifestyle, involvement,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Also, it showed that tourist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recreational choices of tourists, we obtain that under different fame effects the benefits of firms and tourists are different that result from the

Lee's (2007) "Study of Long Stay Destin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Japanese Pensioner Tourists in Taiwan" as research dimension, to analyze the grading

Lee's (2007) "Study of Long Stay Destin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Japanese Pensioner Tourists in Taiwan" as research dimension, to analyze the grading criteria for

This dissertation utilizes the Kano Two-dimension Quality Model and the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following studies: (1) Travel Motivatio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