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報導文學獎傳播現象研究(1970-2010)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報導文學獎傳播現象研究(1970-2010)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百學年度第一學期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張堂錡 教授

台灣報導文學獎傳播現象研究(1970-2010)

研究生:林家儀

中華民國 101 年 1 月

(2)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提 要

長期以來的報導文學研究傾向將「台灣報導文學」視為一個統一的完整文類 來進行歷史源流上的討論,卻不免忽略「台灣報導文學」這集合名詞下的多樣異 質性,因此僅單純從線性時間做發展史的斷代切割並不足夠,更需要從各個時間 點切入,來釐清台灣報導文學文類內涵的不停變動,進一步解釋為何直至今日我 們仍無法對「什麼是報導文學」做出確切的答案。而報導文學作為一個與社會緊 密連結的實用型文類,顯然必須被放置在更複雜、多重的文學傳播網絡之中,從 「影響」與「被影響」的文學社會學模式著手,方能看出其千絲萬縷的發展脈絡。 本論文以台灣報導文學獎為線索,分析台灣報導文學在不同時期、不同勢力的介 入之下,從繼承中國報告文學傳統的宏篇巨製、主題明確的軍中報導文學,進展 到副刊推動時期較為輕薄短小的議題設定模式,再到兩大報文學獎時期以結構完 整的散文形式書寫台灣風土歷史與民情,乃至傳媒發達後由專門性雜誌如《人間》 充滿圖文搭配的專題模式,最終進展到地方性、社區性的各地文學獎與在地文史 書寫──台灣報導文學的內涵意義隨著四十年的時間遷移以及文學場域內部的 權力轉移隨時發生著質變,並不斷在文學的場域中變換其位置,持續地發聲。 關鍵字:台灣文學、報導文學、文學獎、傳播現象、文學社會學

(3)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概念界定... 4 第三節 前行研究與文獻回顧...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多重角力下錯綜的報導文學面貌 (1970 年~1980 年) ... 19 第一節 走在民間之前的軍中報導文學:國軍文藝金像獎... 21 一、1930 年代抗戰報告文學的脈絡延續... 22 二、國軍文藝金像獎中的報導文學... 25 三、軍中報導文學的封閉性... 27 四、自成道路的軍中報導文學... 29 第二節 台灣報導文學的興起:民間兩大報副刊的革新與推進... 30 一、官方勢力下的「侍從報業」... 31 二、兩大報的副刊改革... 33 三、作為「文學守門人」的副刊主編... 36 四、民間媒體型塑下的台灣報導文學啟蒙... 38 第三節 官方控制下的報導文學:嘉新新聞獎與文藝獎章... 42 一、嘉新新聞獎報導文學類... 43 二、中山文藝創作獎報告文學類... 46 三、國家文藝獎章... 47 四、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49 五、官方對報導文學的收編與利用... 50 小結... 52

(4)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報導文學的場域位移與再建構(1981 年~1990 年) ... 54 第一節 燦然輩出的報導文學獎... 56 一、時報報導文學獎(1978 年~1982 年)... 56 二、1980 年代的國軍文藝金像獎... 62 三、官方報導文學文藝獎的民間化... 66 四、文學獎對報導文學的衝擊與建制... 68 第二節 高舉報導文學旗幟的《人間》雜誌... 70 一、《人間》的創刊與緣起... 71 二、《人間》的社會運動與報導文學雙重實踐... 73 三、《人間》熄燈下的報導文學尾聲... 76 四、透過《人間》看報導文學的深化與轉型... 80 第三節 大眾媒體對報導文學的介入與重構... 82 一、報導文學在媒體推動下的精英化與專業化傾向... 82 二、報導文學對媒體的高度依賴性... 86 小結... 88 第四章 兩大報報導文學獎下的世代組成與雙重性 ... 92 第一節 兩大報報導文學獎中的 1990 年代報導文學... 94 一、報導文學獎下的報導文學轉向與分流... 95 二、虛構性與真實性的實踐及挑戰... 100 三、主題與形式的雙重鬆綁之可能... 105 第二節 報導文學獎的評審班底與作家世代... 108 一、文學獎權力規則下的報導文學... 108 二、兩大報的評審班底與組成... 112 三、文學獎中形成的班底與世代雙面向... 118 第三節 報導文學的式微危機/轉型契機... 121 一、報導文學的困境與式微... 122 二、報導文學的轉型與重生... 125

(5)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轉型與式微:互生的雙重性... 128 小結... 131 第五章 新世紀報導文學的議題化與地方化(2001 年~2010 年) ... 135 第一節 21 世紀以來的報導文學獎... 136 一、兩條線索:全國性報導文學獎與地方性報導文學獎 ... 137 (一)全國性報導文學獎... 137 (二)地方性報導文學獎... 140 二、報導文學獎中的三大現象... 142 (一)字數篇幅空間增大... 142 (二)強調功能性的主題... 143 (三)得獎者的高重複率... 145 三、報導文學獎的侷限性... 146 第二節 新世紀報導文學獎背後的運作與型塑... 149 一、評審組成的世代交替與其意義... 150 二、評審與得獎者、得獎結果間的聯結關係... 154 三、報導文學獎的昨日、今日、明日... 158 第三節 新世紀報導文學的新風貌... 160 一、透過報導文學獎所呈現的發展趨勢... 161 二、新世紀報導文學的「單一議題化」與「在地書寫化」... 165 (一)單一議題化... 165 (二)在地書寫化... 167 (三)社區大學中的報導文學 ... 169 小結... 170 第六章 結論 ... 173 參考書目 ... 178

(6)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一:1990 年代時報報導文學獎得獎列表 ... 194 附錄二:1990 年代聯合報報導文學獎得獎列表 ... 196 附錄三:1998 年~2011 年 全國性報導文學獎得獎列表 ... 198 附錄五:1997 年~2011 年報導文學獎獲獎者得獎紀錄列表 ... 219 附錄六:1997 年~2011 年報導文學獎評審列表 ... 226 附錄七:社區大學報導文學相關課程開設情形列表 ... 232 附錄八:社區大學報導文學相關課程內容簡介列表 ... 237

(7)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1975 年高信疆在其所主編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推出第一個報導文學 專欄「現實的邊緣」,這個專欄的出現揭開台灣報導文學在台灣文壇上風光燦爛 的序篇。台灣報導文學於1970 年代紅極一時,配合當時台灣整體政經環境的變 化、傳播媒體文化的興起以及文學思潮的崛起,種種文學性的或非文學性的因素 塑造出台灣報導文學的巔峰。隨著文本的累積與研究的深化,投入報導文學研究 的學者日益增多,對於報導文學文體本身的界定、報導文學的議題區分、報導文 學刊物等皆有所挖掘、討論,而展望著新世紀台灣報導文學的書寫,破除絕對客 觀化、學術化與散文體式的迷思是當前的要務,而回歸田野、深思報導文學的目 的性與方法論,亦是當前報導文學論者的關鍵課題。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前行多數的報導文學研究普遍認為,台灣報導文學的興盛起於70 年代,此 前經過《傳記文學》、《綜合月刊》的承先啟後,至1970 年代適逢高信疆於 1975 年《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開闢「現實的邊緣」專欄,進而在時報文學獎設立報 導文學類,隨著《聯合報》的跟進,遂掀起報導文學的一股熱潮。然而筆者不禁 懷疑,僅僅是一個專欄的設立、一個副刊的推動為什麼可以造成一個文類在台灣 的「流行」?一個文類在特定的時空可以造成特定的現象,必然還有其他相關聯 的社會因素去支持,而這個社會因素不只是宏大的解嚴、解除報禁等可以全部解 釋,副刊編輯與副刊所掌握的文學權力,以及文學獎所篩選建構的文學審美口 味、代表性作家,包含出版社控制的出版權力等等,是一個巨大而千絲萬縷的社 會關係在運作整個文學場域,而報導文學的興起與寂然也自然不單純是報導文學 內部因素,必須以它為中心同時垂直、平行的觀察整個「文學社會」的建構與變 動。 報導文學研究之初,在代表性作家的專論研究外(如陳銘磻、藍博洲、古蒙

(8)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仁),多半集中試圖建立「台灣報導文學史」與解決「報導文學是什麼」的文類 問題。其中最關鍵的討論專書是楊素芬的《台灣報導文學概論》, 然而從楊素芬 這本號稱「第一也是唯一」的報導文學研究專書出版以來,若以該論文寫作完成 之時的1999 年為內容研究範圍底線,則至今已經過了十年,在這十年間,報導 文學的研究卻並沒有因此深化,僅有張堂錡的〈體系化的探索、建構與可能-- 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研究綜述〉1一文是較為全面的再討論。從1937 年楊逵的登高 一呼,到 70 年代高信疆引領的風潮,乃至今日「報導文學死了嗎」,報導文學 在台灣已然發展了七十個年頭,然而今日的報導文學研究是否還「只能」停留在 文類與源流的爭議上妾身未明呢?新近的研究者雖開拓出更多研究的新話題,無 論是方法論的改變,或是研究議題的集中深化,但回到報導文學在文壇上的定位 此一無解問題,仍然無法對報導文學的脈絡歷史做出更具體的安排。從1970 年 至今,四十年間的媒體環境與文化、文學環境不斷在轉變、重新建制,而被視為 消逝的文類的報導文學,事實上仍在邊緣不斷活動,惟其姿態與發表形式的不 同,導致其益發為人所忽視,這些發生在報導文學本身的變化,以及作為文壇中 的一支,與整個文學場域的相互影響、轉化,都必須被發現、被注意而加入討論 的範疇中。為深化報導文學的討論,應該深入瞭解此一文類的成型其背後龐大、 複雜的社會現象,這並非直觀的連結報導文學文本中的主題與時代事件,而是指 在文學發展的模式下,每一種類型的文學皆是社會集體概念、思想的具象化,報 導文學的蓬勃在特定時代、寂靜在特定時代之意義便是在此。 隨著近年來報導文學的本土化,報導文學在全國性獎項上也許逐漸消逝,但 在各縣市自行舉辦的地方文學獎卻依舊有一席之地。在地方性的文學獎項上,常 態舉辦的屏東大武山文學獎、苗栗夢花文學獎、雲林縣市的文化藝術獎、彰化縣 市的磺溪文學獎、台中縣市的台中文學獎與大墩文學獎,都屬於有持續性報導文 學獎項競賽的地方文學獎,此外亦有部份大學的文學獎設有報導文學獎,如東海 大學的夔鳳文學獎。隨著各縣市地方意識的抬頭,報導文學獎項雖然從全國性的 文學獎中退下舞台,然更在地方文學獎中活躍,顯示新世紀以來的報導文學已經 過蛻變而以不同的姿態在不同文學場域中活躍。此外在全國的各地方社區大學, 每年所開設的課程當中也有不少地方文史的報導文學寫作課程,或文字或影像地 1 張堂錡,〈體系化的探索、建構與可能──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研究綜述〉,《政大中文學報》第 5 期,2006 年,頁 167-195。

(9)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吸引著無數在地民眾的參與,2這些寫手的作品或許也僅是發表在地方性的刊物 上,然而不啻為報導文學的另一種新生。但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是,這種社區大學 與地方文學獎項顯現出的「報導文學在地化」、「報導文學的新生」,這種轉型過 後的書寫模式還是不是報導文學?與70 年代的報導文學在內涵與訴求上有何差 異?以及報導文學在面對這樣的轉型,究竟是益發活化還是益發僵化?3隨著報 導文學場域的變遷、發表環境的轉變、寫手的年輕化與素人化、文學獎評審的集 中化等,這些現象帶給報導文學在文學場域的結構與發聲之影響或轉移究竟為 何?這些問題都必須獲得處理。 一般以為台灣傳播媒體的庸俗化、大眾化,致使報導文學過度崇高而嚴肅的 「理想主義」顯得格格不入,也因此導致1980 年代引領報導文學的《人間》雜 誌最終走向停刊的命運,同時也為台灣今日報導文學的沈寂做出結語,但這解釋 並不能解決報導文學全部的問題,筆者認為仍須追問的是:沒有消失的報導文學 去了哪裡?在所謂「庸俗化、大眾化、商業化」的今日台灣,如果堅持報導文學 並非「消失」,它又是以何種姿態被創作、出版、繼續存在文學界呢?這當中關 係著多個文學場域的轉移,不僅是作家群,同時包含著媒介與出版,甚至是作為 受眾的閱聽人是否也有所轉型?報導文學作為一個與社會緊密連結的實用型文 類,是否更應該將之放在更複雜、多重的網絡,而非作為一個單純的文類在討論 其消亡與否?寫作報導文學的作家必須是有其對社會發聲之目的,才會以此文類 寫作,「發聲」的目的在於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受者」,這「影響」與「被影響」 之間,正是文學社會學對文學生產之討論的關鍵模式。作為報導文學此一文類的 研究者,在面對報導文學似乎逐漸走向邊緣文類的同時,重新審視此一文類在整 個社會與文學界的互動變遷更有其必要。 2 如南港社區大學在 98 學年度由李志薔開設「南港在地文史寫作」,課程理念為「讓學員理解報 導文學的內涵與定位以及報導文學創作的面向之外,藉由報導寫作,強化學員對地方的認同感 和向心力,進而擴大對公眾議題的關心,以及對人文世界的思考與關懷。」 3 如張耀仁在第 4 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主辦,2010 年 3 月 26、27 日)所發表〈新世紀以來報導文學在台灣的論述分析-以地方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2000-2009 )〉一文中便提出,地方文學獎的報導文學獎項多半限制與當地風土民情相關,長年下來有過 度聚焦在該縣市特色的刻板化書寫現象,如苗栗的夢花文學獎便常見木雕、蛇窯此類傳統產業 等。

(10)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概念界定 在研究的時間斷代上選擇1970 年代作為起點,並非此前在台灣沒有報導文 學的存在,很多論文篇章皆已經討論過楊逵在日治時代對報導文學的提倡,且同 時討論自大陸30 年代以降便開始發展的報告文學隨著國民政府的來台,在同時 間的平行空間上與台灣文壇的互動影響,以及垂直時間順序上台灣文壇的承先啟 後之可能,然而楊逵當時的登高一呼一直到1970 年代以前皆未能獲得文學界的 響應與支持,正如陳映真所說「回應他的竟是漫長的沉默」,沒有足夠的歷史資 料證明這段時間的報導文學作為一種文體類型,已有形成一個傳播意義上的文人 圈或文學消費圈。故,以台灣 1949 年以後的文壇發展而言,1966 年國軍文藝 金像獎與嘉新新聞文藝創作獎4二者雖開台灣報導文學之先聲,但沒有引起文壇 的注目或跟隨,而在進入1970 年代後,國軍文藝金像獎持續對報導文學進行徵 選,加以此時高信疆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開闢「現實的邊緣」專欄,進而 在時報文學獎徵選報導文學,方進入台灣報導文學引領風潮的時代,正如鄭明娳 所說:1966 年,國軍文藝金像獎設立報導文學獎,1976 年《中國時報》設立報 導文學獎,其他如《台灣時報》副刊、《戶外生活》雜誌、《綜合》月刊等等,許 多傳播媒體的推動,形成台灣報導文學的興盛期。5因此固然在1970 年代以前並 非沒有報導文學存在,而是1970 年後才凸顯出報導文學與傳媒的密切關聯性。 作為台灣自身文學環境下的產物的「台灣報導文學」,以此為一個起點展開與台 灣社會環境、文學生態密切交流的過程,本論文選擇1970 年代作為起點,正是 著眼於當時的傳播媒體環境足夠成熟,與隨之成形的文學消費圈。這種文學的消 費化、商品化導致無論大眾文學或純文學都走向重視市場以及行銷的必然,「文 學」與「傳播」之間便產生千絲萬縷的關係,文學再也無法自外於社會而僅以美 學價值存在,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為營利而存在的商品,6此時出現的報導文學 作為一種以「理想」、「針砭」、「暴露」為目的的文類,相形之下則顯得相當另類, 這當中的反差與作用十分值得思考。 在現有的報導文學前行研究中,大多花費極大篇幅討論報導文學的文體類型 4 蔡豐全,《國軍文藝金像獎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新聞所碩士論文,2002 年,頁 5。 5 鄭明娳,〈新新聞與現代散文的交軌〉,《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年),頁 146。 6 相關研究可參見莊麗莉,《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95 年。

(11)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以及定義問題,可惜這類定義多是創作者本身的經驗式分析7或是論者的自說自 話8,這些分歧的說法雖有其開創報導文學各類可能的貢獻,然而在經過眾多研 究者的爬梳與整理後,這類文體、定義問題不但沒有獲得解決卻只顯得更加模糊 曖昧,論者如須文蔚等傾向歸因於文學理論的批判隨著環境改變而減弱,加以媒 體環境轉變,導致過去刊載報導文學的報紙副刊,影響力大不如前,再者台灣報 導文學在1980 年代後沒有更多成熟的作品以供分析討論,顯得後繼無人,因此 隨著報導文學熱潮的消退,不少曾擔任報導文學重要寫手或是批評家等俱也日益 沉默,理論的論述不足又加以報導文學本身定位的尷尬,結果報導文學成為既非 新聞學、也非文學、亦缺少方法論的「三不管地帶」。9面對此一窘境,須文蔚與 向陽共同編寫的《台灣報導文學讀本》提出「報導文學鬆綁論」10試圖為報導文 學解套,以求新的活力。然而報導文學研究真的鬆綁了嗎?在近年的研究當中, 大多仍將研究眼光集中在不具有爭議的研究題材上,如公認的報導文學刊物、具 有相當地位的報導文學職業作家、常見的報導文學素材議題等,如此「安全」的 篩選研究範圍的結果,顯示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不斷深入挖掘,然而卻無法擴大 報導文學的範疇或是注入新的可能,因此筆者在本論文中,將採取須文蔚「藉由 解除絕對客觀書寫、學術式書寫以及體式偏向散文等迷思,擴大書寫者的空間, 讓報導文學能回歸到文學創作的場域,累積與民間社會的緊密臍帶關係。」11之 說法,以比較寬鬆的報導文學定義,藉此企圖涵括更多可能的報導文學作品樣 式,而對於過去報導文學「定義」的種種爭議與眾家說法因前人已多有著墨,便 不再討論。 相對於台灣近年報導文學研究的趨於寂靜,大陸學界則在報告文學12研究上 著力甚多,審美的文學分析與理論建構俱較台灣完備。借鏡大陸學者周綱鳴在《怎 7 如林清玄的「竹筍說」。 8 如高信疆的「借火說」、或是「史記說」。 9 須文蔚,〈報導文學在台灣,1949-1994〉《新聞學研究》第 51 期(1995 年 7 月),頁 132-133。 類似說法也出現在張堂錡的〈體系化的探索、建構與可能: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研究綜述〉一文 中。張堂錡認為報導文學理論研究存在四個必須面對的困境:其一,文體定義、本質、特性莫 衷一是;其二,欠缺方法論;其三,缺乏典範力作;其四,研究人力不足。 10 須文蔚,〈導讀:再現台灣田野的共同記憶〉,收錄於向陽、須文蔚主編,《報導文學讀本》(台 北:二魚文化,2002 年)頁 7-8。 11 同上註。 12 本論文為區分台灣報導文學與大陸報告文學之不同,故將大陸的作品統稱為「報告文學」作 為區別。但這並非表示台灣的報導文學與大陸 30 年代以降的報告文學發展沒有淵源關係,僅 以名詞區別以示「今日」兩岸報導/報告文學之分。

(12)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樣寫報告文學》13的說法,他認為報告文學必須具備:真實性、時效性、新聞性、 目的性四個要件,似乎在台灣亟欲為報導文學鬆綁的同時,大陸的學界卻更加嚴 密的界定「怎樣叫做報告文學」,若是採取相同的界定方式,在台灣卻勢必將為 數並不多的報導文學作品更加排斥在外。因此,雖在近年的報導文學研究中,論 者常引述大陸報告文學圓熟的理論成果作為對照,但在本論文中考量到討論關鍵 不在純文學的審美分析,亦非報導文學的類型理論,目的在於集中討論台灣的文 學生態與媒體圈對「報導文學」此一文類的交互影響,以「傳播模式」、「文人社 會」、「文學生產過程」為主軸開衍,在全然不同的媒體環境與文學生態下,若是 加入對岸報告文學的討論,意即牽涉兩岸社會與文學、文化內涵的相異,則非本 文所欲處理的問題,故限制以「台灣報導文學」為內容,時間上以台灣近四十年 為範圍。 在討論的文本對象上,筆者在本論文中將以報導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做為主要 觀察對象,包含國軍文藝金像獎、嘉新新聞獎、各文藝獎章、時報報導文學獎、 聯合報文學獎、各縣市地方報導文學獎等,並加入《人間》雜誌以及社區大學報 導文學相關課程做為文學獎以外的切入點,一方面避免在報導文學定義問題上的 糾結,另一方面也透過文學獎機制以及文學媒體的運作,以及此二者在社會間的 迴響與共鳴等現象,觀察報導文學在其中呈現的歷時性發展與趨勢。 第三節 前行研究與文獻回顧 在文學研究的大環境中,報導文學雖被視為沈寂的領域,但仍有不少學者持 續對這塊尚未開發完全的土地進行開墾。整體而言,早期無論單篇論文或學位論 文的討論重點多在報導文學源流說、文體特色、寫作特色、議題內容與專家作品 批評中打轉,不免是因企圖建立報導文學在台灣文學史的脈絡而導致的必然。因 此,近期的研究者則試圖在過去落入僵化的報導文學批評中找出其他新焦點、新 視野,提出其他報導文學的載體,或是尋求新的方法論。 專書方面,從陳銘磻《現實的探索》14中經驗式的的漫談與概論,到楊素芬 13 周綱鳴,《怎樣寫報告文學》,香港:朝陽出版社,1982年。 14 陳銘磻,《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出版社,1980 年。

(13)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的《台灣報導文學研究》15,體現了報導文學批評已從較粗糙的經驗論述,到學 術化的深度討論。作為號稱「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報導文學研究著作」,楊素芬 的論述頗為要義的綜合此前報導文學散見的論述,條理清晰分明,往前亦論及報 導文學的各家源流說,試圖為台灣報導文學找出一個可供上溯的歷史脈絡,進而 為報導文學所以在70 年代盛行,提出社會、傳播與文學的三重因素,並釐清屬 於台灣報導文學的文類特色與文類義界,最後以總結方式概論台灣報導文學發展 現象,提出所期待的報導文學寫作模式,對於代表性作家也加以篇幅簡介整理。 全書涵蓋層面極廣,作為「第一本」的企圖心與史料用功十分值得肯定,如張堂 錡所說「走向系統,就成為這部著作最重要、最有價值的特徵」16。然而正因作 為第一本,不免有其不足,隨著日後資料與論述的逐漸深化、累積,本書難免顯 得侷促,「社會、文學、媒體」的區分受限於篇幅或其他因素而未能進行更深刻 的討論,例如忽略了《人間》雜誌等報導文學的重要刊物。此外,文中大量引用 眾多報導文學作家及研究學者的說法,在系統整理歸納後,在眾說紛紜之中卻無 法提出綜合性的意見或個人的創見,最終稍微流於駁雜。 碩博士學位論文方面,亦有十餘篇的產量,或是綜合性的建構台灣報導文學 史的發展系統、比較性的對照兩岸報導/報告文學的差異,亦有針對公認的報導 文學代表性作家之作品討論者,近年較常見者是以報導文學中的議題作為主軸進 行討論,以及以報導文學重要性刊物、副刊為討論核心者。 謝明芳的《當代台灣報導文學興起與發展》17為綜合性的討論,此論文透過 台灣報導文學在文壇的流變過程、在現代文學的定位、在傳播學上所扮演角色以 及現階段的危機與重生,將台灣報導文學的討論往前推至日據時代,並對光復 後、解嚴前的發展也有關注,但可惜謝明芳的論點大抵不脫楊素芬的範疇,令人 不禁憂心:在《台灣報導文學研究》經過十年的今日,報導文學的研究是否在某 些層面上停滯了?是否有突破前人僵局的可能?而吳薇儀的《兩岸當代報導文學 比較研究》18恰可說是回應了僵局,改以同時性兩岸報導/報告文學的發展開拓 新的討論空間,該論文著重兩岸報導/報告文學史的建構、創作現象的差異,以 15 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研究》,台北:稻田出版社,2001 年。 16 張堂錡,〈體系化的探索、建構與可能──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研究綜述〉,頁 185。 17 謝明芳,《當代台灣報導文學的興起與發展》,南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2002 年。 18 吳薇儀,《兩岸當代報導文學比較研究(1976-2004)》,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 2004 年。

(14)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及理論批評的特色與比較,在內容、形式、題材選擇、寫作態度、傳播現象上具 有論及,規模宏大且有新意,在台灣的報導文學理論顯得停滯不前的同時,對岸 蓬勃的報告文學發展與台灣形成有意義的對比。 此外,尚有集中作家作品論的論文如郭曉萍《陳銘磻報導文學作品研究》19、 薛麗珠《古蒙仁的報導文學作品研究》20等,俱在兩位有相當成就與作品累積的 報導文學作家著墨。亦有以相關雜誌或獎項紀錄為主之論文如張明珠《《中國時 報》與《聯合報》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研究(1978∼2000)》21、許振福《人間 報導‧文學人間──《人間》雜誌及其影響研究》22、劉依潔《《人間》雜誌研 究》23、胡文嘉《《綜合月刊》報導文學作品之敘事分析》24、蔡豐全《國軍文藝 金像獎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分析》25。張明珠的論文對報導文學發展的兩大重要 推手得獎作品進行研究,分析寫作風格特色與議題類型歸納,以此為脈絡線索再 次整理台灣報導文學的緣起、發展、功能等,兩大報作為台灣報導文學熱潮的關 鍵,以此輻射觀之台灣報導文學在 1970-1980 年代的歷史自有高度意義。劉依 潔的論文在兩大報之外,對報導文學刊物《人間》雜誌作全面的討論,從《人間》 的靈魂人物陳映真的創刊理念與媒體觀點談起,再深入刊物本身,對發行的四十 七期之主要題材與反映的時代性做出分析,最終以停刊的原因及代表意義作結, 在整體的理念、時代關鍵性、歷史定位上做評述,接續了兩大報的討論延伸出 80 年代報導文學發展的軌跡。許振福的論文則在劉依潔的基礎上,討論《人間》 雜誌的承先與啟後,從《綜合月刊》到《新故鄉》為《人間》雜誌的地位建立一 個立體的繼承譜系,再從敘事學角度切入《人間》的主要作家寫作特色與雜誌整 體風格,為以陳映真為主體靈魂的辦刊風格做出具體的分析。兩大報的副刊與《人 間》雜誌在 1970-1990 年這二十年間是報導文學活動的主要場域,對於這三者 19 郭曉萍,《陳銘磻報導文學作品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20 薛麗珠《古蒙仁的報導文學作品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21 張明珠《《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研究(1978∼2000)》,台北市立教育 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22 許振福,《人間報導‧文學人間──《人間》雜誌及其影響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23 劉依潔,《《人間》雜誌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 年。 24 胡文嘉,《《綜合月刊》報導文學作品之敘事分析》,國立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 年。 25 蔡豐全,《國軍文藝金像獎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新聞所碩士論文,2002 年。

(15)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的整理與討論有其必要與必然,在「台灣報導文學史」的直線歷史建構上,橫向 的發展出以文學載體討論報導文學發展現象的模式。而蔡豐全的論文在報導文學 研究集中討論在文壇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兩大報文學獎同時,首先突出了作為 「事實上」26台灣第一個徵選報導文學獎項的國軍文藝金像獎的特殊性與其意 義,並在向來被理解為反共、戰鬥的軍中文藝內,討論軍中報導文學與民間報導 文學兩者互相交流影響之下風格與訴求的異同與淵源關係,而藉由受到較嚴格的 文藝政策規範與影響的軍中報導文學,也更清楚顯示出報導文學作為一個時代下 的產物,是如何隨著制度、政府、文藝社區/社群等產生變異。胡文嘉的《《綜 合月刊》報導文學作品之敘事分析》集中於報導文學的新聞性與文學性,新穎的 採取敘事分析角度為報導文學提供另一種研究途徑,並提出在兩大報副刊與《人 間》雜誌之外,足以填補報導文學從楊逵到高信疆之間四十年落差的《綜合月 刊》,無論在研究手法或研究題材上,都開啟新的視野。 以性別議題為主的相關碩士論文則有陳柳妃,《台灣女性議題報導文學:以 文學傳播理論為核心的初探》27、張卉君,《寫在邊緣:台灣女性報導文學中的 性別政治》28。陳柳妃的論文試圖證明「女性報導文學並不以文學獎或副刊為主 要發表場域」,藉由女性議題來走出報導文學研究對媒體載體的迷思相當具有突 破性,也許可以視為「報導文學鬆綁論」的一種實踐。張卉君的論文則以女性報 導文學作家為核心,討論在報業職場乃至報導文學中身為女性作家的被侷限與窘 境,進而討論文學場域中女性作家的發聲/失聲,以及這群較少被關注的女性作 家書寫的特質、關注議題和策略化訴求等,故可說此論文乃立足在女性身份之上 對報導文學進行另一種視野下的脈絡建構,提出「女性報導文學史」。 以原住民為議題的相關碩士論文有陳震《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 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29與林秀梅《台灣原住民報導 文學作品研究》30。陳震論文的貢獻在於提出許多過去為人所忽略的原住民主辦 26 過去學者通常以時報文學獎的報導文學項目作為台灣報導文學獎設立的起點,如鄭明娳、蔡 源煌。 27 陳柳妃,《台灣女性議題報導文學:以文學傳播理論為核心的初探》,國立東華大學中文所碩 士論文,2004 年。 28 張卉君,《寫在邊緣:台灣女性報導文學中的性別政治》,國立成功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8 年。 29 陳震,《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 能》,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30 林秀梅,《台灣原住民報導文學作品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雜誌,擴大了報導文學場域的可能性與視野,並將報導文學的功能性突出,將原 住民報導文學寫作視為原住民運動的一部份。林秀梅的論文以《中國時報》與《聯 合報》為主要對象,選取 14 篇原住民報導文學作品,兼論及劉還月等31四位作 家對原住民報導文學的貢獻,作者以原住民議題的關懷作為核心進行探討,惟擇 取標準模糊以及報導文學內部的討論較少。 在報導文學理論批評上,可惜目前尚未有學位論文出現,但單篇論文則有胡 文嘉的〈台灣報導文學批評初探〉32與張堂錡的〈台灣報導文學發展的困境〉33。 在胡文嘉的〈台灣報導文學批評初探〉一文中,他將台灣報導文學批評史的討論 主題區分為台灣報導文學的緣起34、報導文學的文體特色35、寫作方法的探討36以 及報導文學式微37的探討四個方面。此文大抵上總結了七十年來台灣報導文學各 方論文的意見,做了比較明確的區分,並且提出報導文學批評所以停滯不前的幾 個可能因素以及批評上的盲點,如報導文學的源流問題仍未有更詳細的相關爬 梳、台灣的報導文學關於文類的討論缺乏系統性論述、新聞與文學間的尷尬關係 以及討論文本的日益缺乏。張堂錡在〈台灣報導文學發展的困境〉中將困境歸納 為四:文類定義的模糊不明、媒體應用性的過度干涉、意識形態的僵化牢固、題 材的未能推陳出新,進而在其後的另一篇專文〈體系化的探索、建構與可能── 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研究綜述〉中再進一步深化討論原先提出的台灣報導文學四個 問題:1、文體定義、本質、特性的莫衷一是 2、方法論的欠缺 3、典範性力作 的缺乏4、研究人力的不足。此三篇批評的綜觀性文章,為近年來的報導文學研 究下了結論式的註腳。 綜合前言,此前的報導文學研究在楊素芬的基礎上已有初步的擴大與精化, 然而有許多困擾未解的問題也並沒有隨著時間的累積獲得答案,如文體的定義與 文類的曖昧不清,在缺乏更多報導文學作品、或說缺乏學者對更多不同類型的報 2000 年。 31 各章提及者有瓦歷斯.諾幹、王蜀桂、劉還月與陳銘磻。 32 胡文嘉,〈台灣報導文學批評史初探〉,《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 5 期,2007 年 6 月。 33 張堂錡,〈台灣報導文學發展的困境〉,《空大學訊》第 242 期,1999 年 11 月。 34 新新聞的影響、《史記》源頭論。 35 虛構與非虛構、散文或小說、主觀或客觀。 36 與第二項息息相關的,「報導文學該如何寫作才『是』一篇報導文學」的相關討論。所提出的 各種方案包括 1、向新聞學借火 2、向歷史學求佐證 3、田野調查找線索 4、照相攝影窺真相。 37 提出林燿德、須文蔚、張堂錡三者的說法為主,但認為雖然三位都提出報導文學應回歸到報 導、理論鬆綁等,但依舊沒有拋開既有的論述對報導文學可能的型態之文章(如採訪報導) 做出評論。

(17)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導文學進行分析之前,仍舊懸而未決。而部份的論文已經跳出這些無法解答的基 本定義困擾,試圖為報導文學研究走出新的方向。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由於本論文試圖從傳播、社會與文學的三方面討論報導文學,意即透過文學 社會學角度,將報導文學視為一種文學產物來開展環繞於其周圍的文學場域之變 遷,假設在此中有「論述」(discouse)在場域中交織著,那麼規約的生產與傳 播又是以何種面目在作用?38隨著波爾多學派39的文學社會學研究方法興起,在 文學研究之中加入對傳播、社會、文化的研究成為文學研究的另一種可能,其中 代表者如林芳玫的博士論文《解讀瓊瑤的愛情王國》40,在瓊瑤小說的文本分析 之外,加入大量文學傳播與社群、歷史環境的外緣分析,成為一種具體的、新的 文學社會學研究模式;又如向陽的《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41一 書,便以台灣文學的「傳播現象」作為研究主軸,討論其與社會變遷之間的互動 關係,將文學傳播現象視為文化變遷與社會變遷所孳生出來的共享過程,探究這 過程中產生何種意義。 在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 1910-2000)的實證社會學方法中,提出「傳 播」與「出版行為」的重要性,以「社會實體觀」、「集體意識與集體表象」、「社 會事實」與「道德規範與道德權威」來解釋社會自行動乃至意識對個體的支配、 影響,他在《文學社會學》(Sociologie de la litterature)42一書中,將全書分為 四個部份: 原則與方法(如何研究文學事實)、生產(時代中的作家、社會中的作家)、傳播 (發表行為、發行圈)、消費(作品與讀者、閱讀與生活),這四個部份所說明的 是文學誕生之運作過程,他認為文學是以兩個形式出現:一種是藉由中介物將作 38 倪炎元即曾對此作一耙梳,指出「論述」的運用有兩個大致方向,一是與語言學選擇性的親 近,主要在於處理特定脈絡下一組文本的語言使用;另一則與哲學、文學及社會學選擇性親 近,旨在處理一組被規約陳述的生產與傳佈。倪炎元,《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 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2005 年),頁 51。 39 代表人物為 Robert Escarpit(1910-2000)。 40 林芳玫,《解讀瓊瑤的愛情王國》,台北:商務印書館,2006 年。 41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 年。 42 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1990 年。

(18)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者與讀者連結的「過程」形式;一種是確保中介物運作的「機構」模式。「過程」 是指文學作品從作家創造,透過印刷使作品成為大眾傳播的手段,由語言將之串 連,而書籍便是中介物。「機構」則是指全面性的考察整個文學的生產、市場和 消費,是社會化的過程。因此在《文學社會學》的開頭便寫到: 任何文學事實都須有作家、書籍和讀者,或者說得更普通一些,要 有創作者、作品和大眾。於是產生了一種交流圈,透過一部極其複 雜、兼具藝術、技術和商業特點的傳送器,把身份明確(甚至往往 是享有盛名的)的一些人和一個多少是匿名的(但有限的)集體結 合在一起。43 艾斯卡皮繼承鄧納的三元論44,認為每個「世代」會因其共同的歷史經驗、社會 背景而產生專屬於該時代的技術手段,文學作品是個性化的作家透過這個手段與 公眾之間的對話,他在三元論之外又強調「大眾讀者」的存在角色,並提出文學 書籍的生產、流通與消費這一連串「發行行為」的傳播問題是一個文學事實,亦 即他所關心的是文學的「現象」而非「範疇」。同理運用在報導文學的研究上, 關於報導文學的「範疇」仍眾說紛紜,且又缺乏持續有力的作品以供分析的今日, 在前人已經爬梳多次的文體定義上繼續鑽研,並沒有辦法為報導文學獲得更新或 是更好的答案,因此筆者轉移焦點,從「文學現象」的角度重新審視報導文學從 過去到現在的發展所圍繞的變動因子,跳脫文學藝術抽象的辯證,而從較實證主 義的方式入手,以期待藉此為報導文學的討論提供可能的另一路線。 關於文學作品與社會學之間的研究方式,有兩種主要的研究方向:一種是以 作品的內容來檢視當代社會現象,在這種模式下,文學被看作是社會集體概念、 思想、現象的具體化,這類研究事實上是透過文學瞭解社會現象,並且將文學中 所描寫表現的人事物等諸多面相,皆視為必然的社會事實,換言之是單純且直向 的文學反應現實論。第二種研究取向則是探討社會環境與結構如何影響文學作品 的生產與流通,研究內容包括:作家的來源及其社會地位、文學贊助的形式、出 版業的結構,甚至是閱讀群眾的人口分布與社經地位組成等。綜合上述兩種所謂 「文學社會學」的方式,筆者試圖組成一個更為有效的報導文學研究方法架構, 43 同上註,頁 3。 44 鄧納 Hippolyte Taine (1828-1893),其主張為科學主義決定論。鄧納的方法是以實證方法與 具嚴格體系精神的理性主義,形成為科學主義決定論的文學研究方法,提出種族、環境和時 代三者為文學家的特點、文學創作或文學現象的限制因子,此為三元論。

(19)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力求綜合處理「文學」其內在及外緣的每一面相:從內在的文本形式到它的生產 者、發表地與讀者群的接受、迴響過程,以及在整個流動的社會時代下集體意義 的建構。因此本論文乃是企圖透過文化分析與文學社會學的方式,結合傳播學中 的傳播/接受與文學本身所自有的生產特殊性,盡可能在「報導文學」這一自文 類、定義乃至存續與否的一團曖昧中,找出新的研究途徑。 在研究方法的架構上,筆者主要採取向陽的《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 象研究》,以及林芳玫的《解讀瓊瑤的愛情王國》二書的研究策略。向陽在《書 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一書中,根據葛柏納的傳播模式,融合文學 社會學,對「文學傳播」提出以下的定義: 文學傳播,乃是文學傳播者(作家或編者)掌握某一事象,加以描 寫(或反應),在某一情境中,透過某一媒介,提供某一訊息,並 以某一表現形式(小說、詩、散文等),在某一情境架構中(文本 或文學情境架構)中傳遞內容(或文學訊息),而產生某種效應的 傳播過程。45 在這定義中強化了艾斯卡皮所說的「文學現象」或「文化活動」中的「傳播」內 涵,因「文學傳播」事實上就是作家、媒介與讀者三者間構築的文學現象之發生 過程,故文學傳播現象的研究,便是探究這過程中的意義與產生模式。而為進一 步釐清文學傳播現象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可圖示如下: 文學/文化傳播與社會變遷關聯模式圖46 45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頁 14。 46 同上註,頁 10。

(20)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由上圖可知,「文學/文化現象」受到「社會變遷」、「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及「歷 史脈絡」不同程度上的影響,三者關係著文學/文化傳播的內容與媒介運作,進 而文學意義的產生與製造也間接受此三者變動因素的影響,這是以傳播角度探測 文學變遷的三個重要切入角度。 再者,借用林芳玫在其博論《解讀瓊瑤的愛情王國》中所分析出的文學社會 學研究模式47,其所建立出的研究模式對於探討文學與社會間的互動有全面且深 刻的效果。湯普森在《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48一書中提出文化分析模式四階段: 形式/文本分析、制度分析、社會/歷史分析、/批判/二度詮釋,再將此四階 段細分為八個單位:文本、作者、讀者、類型、文學社區、文化工業、制度以及 社會。 形式/文本分析在過去前行的報導文學專家論文中已經進行過不少討論,這 類的文本詮釋屬於文學內在的問題,但本論文中並不以文本內部的詮釋,或是報 導文學的文類與內容定義等眾多爭論為主軸,而是藉由外在文學場域對報導文學 形式、體裁、篇幅、寫作模式的影響作為主要討論的核心,因此在文本內容上將 以前人的論述作為參考,而著力於其與外緣的交互影響。 制度分析牽涉到的是文化產品如何被生產、傳遞、接受及評估。這可以再分 為兩方面,第一是文化生產的組織層面:初級生產者(作者)和次級支援生產者 (編輯、出版社)之間的合作或衝突、生產過程中可得到的資源或限制、市場結 構與競爭、讀者組成方式等,這是在台灣的副刊學中時常以「守門人」(Gate) 角度討論的議題,這是屬於文化生產的問題。第二是研究文化社區的理念及傳統 如何影響其中的成員之定義與培養,並進而影響到資源和聲譽的分配,這類研究 偏向馬克思主義中的階級問題,如近年布迪厄(P. Bourdieu)的論述。這種文 學社群所形成的階級,嚴重地在文學團體中發揮效應,以台灣來說最明顯的例子 便是鄉土文學論戰中現代派與鄉土派的論辯49,在報導文學研究中,必須注意的 47 林芳玫,《解讀瓊瑤的愛情王國》,頁 6。 48 約翰.B.湯普森著、高銛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江蘇:譯林出版社,2005 年。 49 當然鄉土文學論戰所涉及的不僅是審美上的,同時包含政治意義上以及文學利益上等等的問 題,前人對此已有諸多評論。

(21)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是專業作家們所處的社會階級以及職業環境、自覺的身份也絕對的影響著他們創 作時的偏好。 社會/歷史分析所要討論的是社會結構與時代的關係,但並非單純的將社會 現實套入文本,或是逆向的將文本中的內容衍伸到外在社會;固然報導文學由於 其「報導」的性質、「求真」的特色,必然會與當時社會事件有直接的對照與關 聯,但正因其與社會事件的對照性之毋庸置疑,因此不在本文所討論範圍內。而 同時,此處的社會/歷史分析也同時包含著歷史結構如何影響文學作品的生產、 傳遞與接受之流程,此部份與前述的制度分析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是藉由出版 市場的結構、作家來源、讀者組成是如何與當代社會結構互動互生,而這個結構 又是如何根植於當時的政治、經濟等大幅度的活動等,作全盤的析論。 最後一個階段是批判/二度詮釋,意義的生產是服務並增強著社會的支配關 係,而文化分析是創造性的整合,文本、制度、社會歷史分析都構成詮釋的一部 分,最後的綜合分析乃根基於前面已形成的詮釋,可能是二度甚至三度的詮釋。 至於批判性則是在於探討意義與權力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意義生產的結果如何建 造並維持宰制,而透過批判性的揭露,這種分析將具有動搖人們對周遭世界認知 的可能性,然而又時有成敗。報導文學作為鄉土運動下的產物,寫作報導文學者 的「喚醒」之企圖與當代社會之「迴響」,二者作為對照與再詮釋,正隱藏著一 種「高」對「低」、「社會良心」對「待啟蒙的百姓」之間的權力支配,藉由對現 實的報導或說揭露,達到重塑人民對社會、環境乃至政府、政策的認識與思考, 並同時也逆向的移動著人民、社會、環境與政府、政策之間的固定關係,透過這 種分析方式正可以重新審視報導文學所聲稱的「效果」。 而若進一步將報導文學置於文學社會學的八項分析單位之下,則有以下分析 角度與討論主題: 1、 文本 過去針對報導文學文本的內容分析,多數傾向為「主題」的歸納,因 此被分類為教育問題、原住民問題、環境生態問題等等,這種分類固然有其 凸顯報導文學社會現實性的意義,以及在單一作家作品研究上的必要,但長 年累用的結果卻無法看出「報導文學」此文類內部的變遷,因此必須更深入 的分析近年報導文學在過去固定幾類主題的分項下,隨著社會的轉型、媒體 的興起、文類自身的轉變等,出現什麼樣的焦點轉移或書寫策略上的改變。

(22)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2、 作者 隨著報導文學刊登、獎項、刊物等的多方面轉移,過去集中在記者與 編輯群的專業寫手局面,逐漸轉向非職業的素人作家。這種作者群的變化, 必然的影響報導文學本身內容的變化以及寫作風格的不同。 3、 讀者 讀者的身份以及閱讀活動在他們整個生活情境中的地位,因之「閱讀」 是積極主動的行為,是認知的形成與意義的詮釋,而非被動單一的接受訊息, 這種具有能動性的閱讀過程,反而正是報導文學在創作之時的期待,這一文 類訴求的互動性遠高於其他文類,積極要求介入讀者的思考,達成某一目的。 4、 類型 類型作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共識,它規定著某一特定寫作的方式,這 些成規則形成了讀者的期待視野,但類型規則的模糊與曖昧亦可能會引起紛 雜的多重詮釋。然而如報導文學的文學類型,作為當時一個新興起的文類, 報導文學至今仍未有一個存在文本內、被公認、共識性的規範,而是經過不 同的作者或發表形式與讀者之間的互動與交涉逐漸成型也不斷變形。 5、 文學社區 這是象徵性權力鬥爭的場域,文學作品不只是被讀者私下閱讀, 也受到文學社區成員公開的評鑑,這種賞析活動同時牽涉著酬勞與聲譽的社 會運作。在台灣社會,文化界從被絕對的官方干涉到今天的相對自主,然而 過程中過渡著官方機構的逐漸淡出,因之官方的勢力影響也是過渡性的而非 一夕翻盤,即便在現今,官方機構也並未全面退出文化舞台,而是與民間文 化機構同時並存,這是討論文學社區時不能忽視的一點。不同的生產、評鑑 組織,眾多的文學獎與刊物,當中互異的文學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也顯示著社 會上不同文化社區的角力。官方機構一面固然穩定地長期存在,但民間機構 如《聯合報》、《中國時報》才是報導文學興盛之時最領風騷的關鍵,而小型 刊物如《人間》、《新故鄉》即使起落不定、壽命不長,但作家群往往是文類 中的核心人物。 6、 組織與文化工業 相對於「文學社區」作為自發性的象徵社群,寫作畢竟必 須透過組織來生產、傳遞其成果,這些組織在追求商業利潤的訴求下形成「文 化工業」。文化工業在最初被動的製造源於文學社區的文化產品後,經過縝密 的發展以動員更多資源、成本,反而能影響或整合文學社區,使得文學社區 成為受制於文化工業的上層結構。報導文學的出版,從早期單一的報紙發表 到雜誌的專題,乃至結集的出版,顯示其文學社區的自主性益發減弱,受制 於文化工業的情形,或是因此消亡的現象則日漸明顯。

(23)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7、 制度 文學典律化之後,必然形成所謂「代表性」的作品與「作者群」,整 個抽象的過程是依靠學院的課程、文學獎的設立與文壇、官方機構等所共同 使之具體化。報導文學目前缺少學術上的支持與建制,因此典範性的作品都 是由文學獎與文學社區所產生,其間也受到官方組織與社會媒體的影響。 8、 社會 社會結構對文學的影響是透過文化機構及作者與讀者社群的中介。例 如社會的人口組成影響著作者及讀者的來源。此外,經濟發展影響印刷品的 生產製造,識字率及教育水平影響讀者對文學作品的接受等,因此文學與社 會的關係並不是文學被動而直接的反應社會現狀,而是社會結構本身就積極 的涉入文學生產與接收的過程。報導文學的興起很大部份也關聯著台灣的教 育狀況,1970 年代的台灣正開始逐步向工商業社會轉型,中產階級與受教育 人口達到一定程度,報導文學所關注的社會議題才能獲得迴響與社會的支持。 綜合上述,因此作品的意義並不只是存在於文本之中或是讀者心中,組織與 制度的分析不僅是要顯現文學作品如何出版、流通,也為了其中間接或直接的詮 釋了作品意義。報導文學的作品意義來自其批判性,作者藉由文中的批判隱藏著 「喚醒、喚起」的目的,然而作者與讀者兩造所處的環境與社會位置,很大程度 地影響著兩方的共鳴與相互理解,作者所設想的期待視野與讀者的前理解是否有 重疊與呼應,也就是報導文學的「實際效用程度」問題,然而在報導文學的社會 關聯性中這點卻很容易被忽略,假設兩者之間有達到一定程度的相合,這又是出 於一個什麼樣的社會背景?又假設兩者之間實際上存有落差,這又是因為社會環 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文章意義絕非被動的存在,而是社群成員在互動過程中所 共同構築,報導文學的意義也在這個由多個單位組成、互動的軌跡中不斷位移、 重新建構,而非僵硬的停留在文類的界定與內容的層面上,必須獲得更活潑、生 動的文化解讀。這種互動的流程是:文本意義由作者首先創造,經過文化工業的 傳播,經過讀者的二度詮釋,再由文學社團轉化為意識形態,最終在社會變遷的 過程中被接受、遺忘、死亡或復活。以報導文學此文類本身而言,文化社區與文 化工業的重複操作,是否造成報導文學內容上公式化、甚至僵化,這些都有待進 一步釐清。 而須文蔚在《台灣文學傳播論》一書中,將台灣現行的文學傳播研究社群的 成果分為六類:作家與傳播、文學媒體與傳播、文學內容型態與傳播、文學讀者

(24)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與傳播、文學評論者與傳播、文學傳播與社會。50其中文學媒體既象徵著某種文 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同時也是文化價值生產的機器。51文學社群透過文學 媒體的運作建構自身的典範系統,加以各媒體的編輯們處於守門人(gatekeeper) 角色,對傳播內容的篩選、形成往往有關鍵性影響,由此可見文學內部典範的衝 突與融合、爭奪發言權也是透過文學媒體的傳播情境在進行著,諸如文學獎、選 集、論戰、副刊等皆屬於文學媒體研究的範圍。此外在文學社會學的研究上,也 需要考慮到新的傳播工具、大眾媒體的變革等變化,媒體通路、社會環境乃至國 家政策亦對作家與作品產生影響,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學場域理論便 說明文學的發展同時也受到政府、宗教及市場等力量制約、支配,一個文學家並 非單純的放棄經濟資本、「為藝術而藝術」,而是透過文學獎項、文學補助等機會 來增加自己的文化資本,以獲得文學場中的聲譽,因此文學場的獨立、自主只是 個假象。 筆者在本論文所欲達成的研究目的並非橫向地對當代報導文學發展現況做 出切面,而是較偏向試圖在報導文學發展至今的縱向時間軸中以傳播模式為思考 重心,重新爬梳出在此文類傳播的過程中有何已形成趨勢的傳播現象以及與社會 社群相關的發展特色,分析報導文學文類運作、生產、傳播過程中文化資源與權 力的分配及過程。依前言所敘述林芳玫的八項分析單位之理論架構,即集中強調 「文學社區、文化工業、社會」這三者之間的互動與牽制、影響,其背後牽涉的 文學社區與社群、傳媒的介入又是如何運作?最終期待建構出近40 年的報導文 學傳播模式傾向與現象。 50 須文蔚,《台灣文學傳播論》(台北:二魚文化,2009 年),頁 46-58。 51 同上註,頁 48。

(25)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第二章 多重角力下錯綜的報導文學面貌 (1970 年~1980 年)

在討論1970 年代前,有必要對當時的文壇環境及社會情況先做基本釐清。 在國際上,1970 年代的台灣逐漸走向孤立,隨著 1971 年台灣退出聯合國、保 釣運動開始、1972 年美國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大陸、1978 年中共與美國正式建 交,台灣內部則發生1975 年蔣中正逝世、1977 年中壢事件、1979 年美麗島事 件等,一系列的外交挫折加以國內政治局勢的微妙變化,台灣社會的危機意識與 主體意識都隨之升高。社會影響所及,一方面對政府所聲稱的「中國正統」失去 信心,但對於「台灣」的概念卻依舊模糊,經歷此前20 年充滿禁錮的白色恐怖 時期,此時的社會雖較此前略為開放,但黨禁、報禁乃至戒嚴皆尚未解除,官方 的勢力仍緊緊掌控著社會輿論,國際政治的動盪則使原本建築穩固的集體意識形 態產生瑕隙與質疑的裂縫。在文壇上,鄉土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以1970 年前後 為分水嶺,1973 年的現代詩論戰象徵性的結束現代主義文學此前的文壇主流地 位,展開鄉土文學掛帥的十年。社會上的左翼思潮逐漸萌芽,加以保釣運動等關 乎台灣國際地位的事件作用下,年輕的知識份子陸續走出上個時代蒼白無力的虛 無感而燃起對社會改造的信心與熱情,進而走進鄉土,帶起民間文化的復興,這 是一場「左翼思想與黨國的角力」。1國際政治上的挫敗進而影響文壇的風氣,台 灣文學的定位、何去何從都成為新的議題。1977 年鄉土文學論戰的發生不啻為 這個問題的延伸,思考上述問題帶來台灣文學的主體意識覺醒,但卻與官方的大 中國正統論述無法相合,文壇反映著社會上部份民眾意識形態的轉向,兩方的意 識型態不得不爆發衝突與對抗。但事實上,此時所謂的「本土」存在著兩種意識, 一是民族主義論的中國,以台灣鄉土為中國鄉土的一部分,回歸文化意義上的民 族傳統;二是台灣的本土與人民,傳統並非關心的重點,而以台灣的土地與社會 為主要關懷,但尚未涉及認同的衝突。游勝冠對此即言道:「基本上,70 年代還 不是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分裂、對立的時代,對大部分推動文學本土化的文學工 1 見朱雙一,〈從個人叛逆到集體反抗:六○、七○年代台灣文學主潮的更疊──當代台灣多元 文化思潮的視角〉,收錄於東海中文系編,《苦悶與蛻變:六○、七○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台 北:文津出版社,2007 年),頁 585。

(26)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作者來說,他們只是單純地回歸習以為常的『中國』的土地與人民。」2在這樣 的內涵下,「鄉土文學」最終被定位為「民族文學」,以此緩和「工農兵文學」的 攻訐,亦為官方所逐漸容忍。 與此同時,1970 年代可說是台灣報導文學由蓄勁而起乃至風起雲湧的關鍵 時刻,經過楊逵在日治時期提倡報告文學後長年的沈寂,台灣報導文學在 1970 年代開始重新現身在文學的舞台上,1975 年由於高信疆的刻意提倡,最終才有 進入1980 年代搭上傳媒列車的繁花似錦時代之契機。誠如上段所言,當時的台 灣社會實際上尚未進入言論自由的時代,但本土意識的抬頭──無論在何種「本 土」內涵下──都引起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並期待更多的報導與真相,在一定程 度內暴露黑暗、報導具本土色彩人事物的報導文學正是以此為契機誕生、茁壯。 而基於1970 年代社會的特殊性,報導文學的討論在論及民間媒體如何催生此文 類的同時,也必須涉及當時勢力依舊龐大、穩固的官方與軍方陣營,並在這多重 的交雜中還原此十年間報導文學的面貌。 屬於軍方的國軍文藝金像獎開始對報導文學項目進行徵獎始自1966 年,在 時間點上先於高信疆的腳步約十年,且在國軍文藝金像獎以前,軍中的報紙如《軍 友報》便已有報導文學的徵選,3但因軍中作品的封閉性而無法讓普遍的民間讀 者瞭解,然而作為台灣報導文學實際上的先鋒,軍中報導文學的歷史性意義與貢 獻實有必要做出更清楚的爬梳。而在1975 年 7 月 14 日,高信疆在《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4開闢「現實的邊緣」此報導性專欄,提倡「以文學的筆、新聞的眼, 從事人生採訪」,隨之《中國時報》於1978 年的第一屆時報文學獎中徵選報導 文學獎項目直到1982 年第五屆時報文學獎,在高信疆於《中國時報》的期間,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都持續提攜這個新興起的文類,對報導文學的型塑與未 來發展都有著極大的關鍵作用,深深影響著日後台灣報導文學的寫手、評審、寫 作風格等各層面,但同時也預告了日後台灣報導文學發展可能陷入的僵局與侷 限。在官方勢力尚且龐大的1970 年代,國民黨控制下的政府以各種文藝獎章與 控制下的獎項名目操作著報導文學的發言權與取向,然而這種消解報導文學批判 2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 年),頁 295。 3 可參見蔡豐全對姜穆的訪談紀錄:「……,在軍中報紙《軍友報》時就有報導文學的徵選,它 分好幾級的徵選,也是在國軍文藝金像獎之前就有這個報導文學的徵文,在民國四十幾年時就 有了這個徵選,……。」。蔡豐全,《國軍文藝金像獎報導文學獎作品分析》,頁174。 4 以下皆稱《人間副刊》。

(27)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性的作法最終在邁向1980 年代前夕不得不做出妥協、讓步與轉向,但官方確實 如同其轄內的軍方勢力一般,在民間媒體以前便關注到報導文學此一文類的潛 力。須文蔚在〈報導文學在台灣1949-1994〉一文中論及台灣報導文學的源起道: 報導文學在台灣的源起,部份推動者試圖由中國文學史中溯 源,甚而以史記、 詩經為報導文學之濫觴(高信疆,1979), 然而報導文學在臺灣的出現實基於特定的時空背景與意義,如 此的溯源方式,不免將焦點模糊。探究直接的因果關係,台灣 報導文學自宜以中國三○年代的報告文學、通訊,以及美國七 ○年代的新新聞學為源頭。5 而1970 年代這十年做為台灣報導文學發展史上的啟蒙期,官方、軍方、民間媒 體三者勢力在報導文學場域中的權力角逐與各自詮釋,正顯示出須文蔚所說的 「中國三○年代報告文學」與「美國七○年代新新聞學」的兩條道路之脈絡。 綜合上述,本章企圖處理的是關於1970 年代,各有哪些關鍵勢力加入報導 文學的型塑過程,而在軍方、官方、民間這樣多重的文學勢力、各種文學社群的 介入後,台灣報導文學的面目是趨向模糊抑或更加明朗?台灣的報導文學又在這 個關鍵發展的過程中被引導向何種趨勢?又,一向在報導文學研究中被視為決定 性時間點的 1975 年高信疆開闢專欄此一「事件」,又是否真能標誌報導文學在 台灣文壇的誕生? 第一節 走在民間之前的軍中報導文學:國軍文藝金像獎 1965 年,國防部總政治部於復興崗舉辦為期兩天的國軍第 1 屆文藝大會, 並成立「國軍新文藝運動委員會」,通過「國軍文藝金像獎設置規定」的徵獎章 程。此文藝大會、委員會,乃至文學獎的成立,與隨後1966 年的「中華文化復 興運動」實為同一政策下的產物。1970 年起,依照軍種又各自設立有空軍文藝 金鷹獎、海軍文藝金錨獎、陸軍文藝金獅獎等,1971 年國防部警備總部並另外 成立文藝金環獎,一時之間軍中文藝獎大盛,然而皆是為「反共抗俄」、「復興中 華文化」的政府文藝政策做鋪墊。 5 須文蔚,〈報導文學在台灣 1949~1994〉,《新聞學研究》第 51 集,頁 121-122。

(28)

政 治 大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1966 年第 2 屆的國軍文藝金像獎開始徵選報導文學項目,這是台灣首次出 現報導文學獎項的文藝獎項目,可以說國軍文藝金像獎的這個創舉,顯示出軍方 比起文化界更早的注意到具有實用性或者說是宣傳性的此一新興文類。故,藉由 觀察國軍文藝金像獎中報導文學獎的徵選以及得獎作品、審查委員,可觀察到報 導文學在軍方陣營是以什麼有異於高信疆時期的面貌出現。蔡豐全在其碩士論文 《國軍文藝金像獎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分析》寫到: 「報導文學」的定義,論者仍有不同看法。軍中首創「報導文 學」設獎,應無疑義。然而,以軍中「報導文學」為國內「報 導文學」的發源與啟蒙,未必能獲得學者普遍的認同。其原因 在於:軍中的「報導文學」作品,甚少於民間刊物上發表,傳 播對象多為軍中官兵。基於對軍中文學「反共」、「戰鬥」的一 般認知,而作品又不可得的情況之下,學者難有機會真正閱讀 軍中「報導文學」的作品,也未能瞭解軍中與民間在「報導文 學」創作上的異同。6 此說一方面強調國軍文藝金像獎為台灣首度設立報導文學獎的歷史意義,但同時 也論及國軍文藝金像獎因參賽者資格的限制與在議題上可能的侷限,學者在研究 台灣報導文學史的過程中往往將之輕輕放過。然而國軍文藝金像獎與民間的報導 文學究竟是平行發展的兩條脈絡、抑或是有著潛在的相互影響?走在民間報導文 學之前的軍中報導文學又帶給新生的台灣報導文學何種色彩?軍中報導文學作 為台灣報導文學起步較早的一股伏流,顯然有重新定義、挖掘其價值之必要。 一、1930 年代抗戰報告文學的脈絡延續 蔡豐全指出,軍中報導文學項目的徵稿、設獎並非僅始自1966 年第 2 屆國 軍文藝金像獎,而可推前至遷台初期的《戰友週報》、《軍中文摘》,7因此可知軍 方在報導文學的使用上並不陌生,可說是起步甚早,但對此文類的認識與使用習 慣又是從何而來?從歷史線索上便不得不追溯到1930 年代的抗戰報告文學。 1920 到 1940 年代,從五四到抗戰時期的中國文壇在報告文學的作品上已 6 蔡豐全,《國軍文藝金像獎報導文學獎作品分析》,頁 2。 7 同上註,頁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文學 文學 文學 文學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學習 學習 學習.. 學習 過程 過程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雜誌等。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 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於 2010 年榮幸地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 家津貼的學者。.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