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態藝術角度探析馬修連恩的音樂作品及其對聽眾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生態藝術角度探析馬修連恩的音樂作品及其對聽眾之影響"

Copied!
1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

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劉思岑 博士

以生態藝術角度探析馬修連恩的

音樂作品及其對聽眾之影響

An Analysis of Matthew Lien’s Music and Its Effects on

Listeners in the Viewpoint of Eco - Arts

研究生: 夏盈意 撰

(2)

謝誌

能夠提筆寫謝誌,表示這個學習樂章即將畫上休止符,然而這個休止符對 我來說不是真正的結束,而是下一個樂章開始的預備拍。 回首來時路,暑假學習的辛苦與快樂點滴浮現腦海,心中除了感動還充滿 了感謝,我一直很珍惜這個再次學習的機會,對我來說這個機會是上帝的恩賜, 祂派了諸多天使在研究的過程中充實我的學習過程、鼓勵我,扶持我,讓我能 夠逐步完成這個夢想。 感謝林明瑞教授,林素華教授的循循善誘,特別是美麗與智慧兼備的指導 教授劉思岑老師,給與我很大思考空間以及適時的導引。而一群優秀的好同學 竣豊、主能、雅貽、姵辰、若然、碧芸、宜芳、滿英、宗琳的教學相長,豐富 了我的研究生活。婆憂組情同兄弟姊妹們無私的指正,讓我得以逐步完成論文。 尤其感謝 10 位受訪聽眾,無私的與我分享您們寶貴的看法。而研究對象馬修連 恩及婆憂組精神象徵劉其偉爺爺追求理想的故事,更成為我學習上的精神典 範,驅動著我繼續逐夢踏實。 感謝口試委員汪靜明教授及蘇郁惠教授在論文上提點我不同的方向與視 野,讓我的論文更臻完善。 更感謝老公在家事及照顧孩子上無怨尤的付出與成全,兩個孩子蓁與倞三 不五時貼心的加油打氣,讓我得以專注的完成論文。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父母,特別紀念我的父親,成長於烽火連天的年代,沒 有很好的機會繼續求學,是他一生最遺憾的事,從小他為我們購買大量的書輯, 培育我們對閱讀的喜愛,對我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謹以這份小小的成就獻 給我摯愛的父親。 夏盈意 謹誌 2012.07

(3)

摘要

藝術家一直扮演社會的一面鏡子,生態藝術的產生源自藝術家們希望透過 藝術的創作,省思人與環境的議題,期盼世人重視環境問題,修復人與自然的 關係。然而卻少有人在音樂領域進行生態藝術的相關探討或研究,馬修連恩創 作了許多與環境有關的音樂,其作品是否能以生態藝術的觀點來評析?而其音 樂對於聽眾產生了哪些影響,是本研究亟欲想探究的。 本研究從文獻回顧歸納整理出生態藝術在創作歷程中在「創作動機」、「創 作者素養」、「作品呈現」、「社會感染作用」等四個面向所呈現之內涵,依此分 析馬修 12 張音樂專輯以及相關的文件資料,並以訪談馬修連恩及其聽眾的方 式,深入瞭解其看法。 研究結果顯示,馬修連恩的專輯符合生態藝術創作歷程的有 9 張,分別是 馴鹿宣言、狼、匯流、海角一樂園、美麗新世界、北極、水事紀、旅客、傾聽 大地的聲音。馬修關心環境的動機受父母親影響極深,本身具備精湛的音樂能 力、豐富的生態知識與環境倫理等素養,其作品也傳達了對環境的關懷、生態 知識及其環境倫理思想。 馬修在聽眾眼中具有愛自然關心環境的形象,聽眾除了從馬修音樂感受多 元的音樂素材以及所傳達環境保育的意涵之外,在思考或行動上,能更主動深 入去是關注環境方面的問題,顯示馬修的音樂扮演著關鍵性的影響,對於環境 教育的推廣有其功能。 馬修連恩以音樂創作方式關心環境的作法,可提供其他的音樂家在關心環 境議題上的參考。此外,馬修關心環境的音樂除可陶冶人心外,還能扮演教育 者及傳播者的功能,建議可在教育場域加以推廣,或是與不同團體合作,以音 樂打動人心的潛在影響力,作為環境教育的推廣工具。 關鍵詞:馬修連恩、生態藝術、環保音樂、生態音樂、環境保育

(4)

An Analysis of Matthew Lien’s Music and Its Effects on

Listeners in the Viewpoint of Eco - Arts

Abstract

The artist has been playing a role as a mirror of our society. Eco-arts is created from those problem discussions between humans and the mother nature, hoping mankind pays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damages. As a result,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s and the mother nature could be restored. However, few researches or discussions are done about eco-arts in the music field. Lots of Matthew Lien’s creations have a strong connection with the mother nature. Can his work be analyzed in the viewpoint of eco-arts?

Researcher concludes from literature review that there are four perspectives in eco-arts composition: motivation, qualities of composers, work presentation and social effects. Based on those four factors, researcher discussed 12 albums of Matthew Lien and relevant documents using interviews with Matthew Lien and his listeners to get their perspectives.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re are nine albums of Matthew Lien that fit into the field of eco-arts. They are“Caribou Commons”. “Bleeding Wolves” .“Confluence”. “Voyage To Paradise”. “Touching The Earth”. “The Arctic Refuge”. “A Journey Of Water” . “Adventures in the Hakka Heartland ”.“Orchid Island”. Matthew’s parents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Matthew’s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 He has excellent musical talents, abundant knowledge and strong ethics regarding the mother nature. His work expresses his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His ethics and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environment are shown as well through out his work.

(5)

the environment in the eyes of his listeners. They can feel the musical diversity brought by Matthew as well as his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herefore, they attend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voluntarily and deeply.

Those actions taken by the listeners indicate that Matthew’s music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ir decisions. It shows that Matthew’s music helps promote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education.

Matthew shows his care for the mother nature through musical creations. What he has done can be a role model for other musicians who also want to contribute something to the environment. Matthew’s music helps educate and promote the idea of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in addition to soothing humans emotions.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music has her profound influence. Therefore, music can be used in schools or different establishments to deliver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Key words: Matthew Lien, Eco-arts,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music, Eco-music,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6)

目 錄

摘 要 . . . i 目 錄 . . . i v 圖 目 錄 . . . v 表 目 錄 . . . v i 第 一 章 緒 論 . . . 1 第 一 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 ...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 ... 5 第 三 節 名 詞 解 釋 ... ... 5 第 四 節 研 究 範 疇 與 研 究 限 制 ... 7 第 二 章 文 獻 回 顧 . . . 9 第 一 節 生 態 藝 術 的 概 念 與 內 涵 ... 9 第 二 節 從 師 法 自 然 的 音 樂 到 生 態 音 樂 ... 20 第 三 節 音 樂 界 的 環 保 風 潮 ... 26 第 四 節 馬 修 連 恩 簡 介 ... .... 30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 . . 39 第 一 節 研 究 架 構 ... ... 39 第 二 節 研 究 流 程 ... ... 41 第 三 節 訪 談 法 ... ... 43 第 四 節 內 容 分 析 法 ... ... 48 第 五 節 信 度 與 效 度 ... ... 51 第 四 章 結 果 與 討 論 . . . 53 第 一 節 馬 修 連 恩 音 樂 作 品 之 生 態 藝 術 創 作 歷 程 分 析 ... 53 第 二 節 馬 修 的 音 樂 對 聽 眾 的 影 響 ... 77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 . 95 第 一 節 結 論 ... ... 95 第 二 節 建 議 ... ... 99 參 考 文 獻 . . . 101 附 錄 . . . 111

(7)

圖 目 錄

圖 2 -1 生 態 藝 術 的 學 程 的 範 圍 ... ... 13 圖 2 -2 生 態 藝 術 之 理 論 建 構 ... ... 13 圖 2 -3 生 態 藝 術 創 作 歷 程 之 內 涵 ... ... 19 圖 3 -1 研 究 架 構 圖 ... ... . 40 圖 3 -2 研 究 流 程 圖 ... ... . 42 圖 3 -3 質 性 資 料 整 理 過 程 ... ... 48 圖 4 -1 專 輯 中 所 附 之 文 字 說 明 ... ... 64

(8)

表 目 錄

表 2 -1 馬 修 連 恩 專 輯 作 品 一 覽 表 ... ... 33 表 2 -2 馬 修 連 恩 重 要 經 歷 一 覽 表 ... ... 36 表 3 -1 訪 談 代 號 及 時 間 地 點 一 覽 表 ... ... 44 表 3 -2 馬 修 連 恩 訪 談 大 綱 ... ... 45 表 3 -3 聽 眾 的 訪 談 大 綱 ... ... 46 表 3 -4 訪 談 大 綱 審 查 專 家 ... ... 47 表 3 -5 訪 談 資 料 的 編 號 原 則 ... ... 48 表 3 -6 馬 修 連 恩 音 樂 作 編 號 表 ... ... 49 表 3 -7 馬 修 連 恩 相 關 之 文 章 編 號 ... ... 49 表 3 -8 網 路 文 章 編 號 ... ... 50 表 3 -9 音 樂 會 錄 音 紀 錄 ... ... 50 表 3 -1 0 文 件 資 料 的 編 號 原 則 ... ... 50 表 3 -11 生 態 藝 術 的 創 作 歷 程 編 碼 ... ... 51 表 4 -1 馬 修 連 恩 9 張 專 輯 的 創 作 動 機 ... ... 54 表 4 -2 馬 修 連 恩 音 樂 作 品 在 生 態 藝 術 內 涵 之 分 析 ... 68 表 4 -3 馬 修 連 恩 音 樂 專 輯 生 態 藝 術 內 涵 分 析 表 ... 77 表 4 -4 受 訪 聽 眾 分 布 縣 市 分 佈 狀 況 ... 78 表 4 -5 聽 眾 認 為 馬 修 所 具 備 的 特 質 ... ... 79 表 4 -6 聽 眾 對 馬 修 音 樂 的 感 受 ... ... 81 表 4 -7 最 常 被 聽 眾 引 述 的 專 輯 ... ... 81

(9)

第一章 緒論

一件物品之所以美,不是形體,是它內在的力量, 最後的目的不止於藝術境界

奈及利亞雕塑家 索卡利‧道格拉斯‧坎普(Sokari Douglas Camp)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蘇聯的文學家托爾斯泰認為:「藝術是一種人的活動,一個人有意識地藉著某種外 在的符號(external signs),將他所親歷的情感傳給別人,使他人受到感染並且也經歷到 這些感情。」(陳秉璋、陳信木,1993)。藝術必須要努力傳達人類共同的情感,人類友 愛的精神,一個好的藝術家,通常也就是一個好的思想家,不但要有深刻的思想,也往 往往有動人的情操(蔣勳,2000)。劉其偉(1991)亦提到透過藝術可以具體表現個人 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與見解,在社會機能上,可以引導社會進步、改造社會或使文化繼續 的演進。 工業革命以來,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人類開始具有凌駕自然的能力,為滿足物質 生活上無止盡的追求,過度的開發,逾越了生態平衡的基本原理,改變了過去與自然和 諧的關係。珍貴的雨林正在消失,許多物種正瀕臨滅絕危機;天空開始下起酸雨,空氣 中充斥著致癌的漂浮物;清澈的小溪不再生機盎然,美麗的海洋已是污染物質的集散 地;各地極端氣候的頻傳,每每造成的生命財產的損失無法估計,在在都陳述了一個重 要的事實:地球,生病了(許芳菊, 2012)。人類身為生態系中的一份子,自是無法置 身事外,隨著環境保育思潮隨興起,如何與自然和平共處,維持地球整體的生態平衡, 也成為藝術家們所關注的議題(高千惠,2009)。 自 1960 年以來一些藝術家們思考到生態環境的問題,透過藝術的形式呈現在世人 眼前,希望喚醒世人對於環境問題的重視,修復人與自然、土地的和諧的關係(Brady,

(10)

2007),「生態藝術」(Eco-arts)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逐漸成形。這些作品並非一開始 就定位為生態藝術,而是在一些藝術派別裡,如環境藝術、大地藝術、雕刻藝術之中, 出現以關懷生態為其創作理念的作品(李美蓉,1991)。 現在的藝術範疇較以往更為多元,除傳統的繪畫、雕塑、攝影、詩文、建築、音樂、 舞蹈、設計、影片…之外,還有媒體藝術(電子合成藝術)、重視與自然聯繫的戶外藝 術、Domestic arts(指專精於某種技藝生活化的藝術表現)(Upitis, 2009),這些不同的藝 術領域中都有以關懷生態環境為主的創作表現。 在國外,有德國行動藝術家波依斯(Joseph Beuys)的社會雕刻「種植七千棵橡樹 行動」、美國的森菲斯特(Alen Sonfist)的「紐約時間的風景」、琳恩赫爾(Lynne Hull) 超越物種為生物的棲地創作(邱子容,2002)、哈里森夫婦(Harrison)夫婦在世界各地 的生態藝術實踐(邱子容,2007)、維特‧尼哥(Viet Ngo)的「淨水系統」、貝洛卡‧ 哈爾(Rebecca Howland)的「生態災難毒素大餐」等諸多藝術家的作品(郁斐斐,1991)。 國內藝文界也有不少藝術家投入關心生態保育的創作,像是畫家楊恩生、劉其偉、 賴吉仁、盧銘世、韓舞麟,行動藝術家吳瑪俐等。在音樂方面則有吳金黛及本研究的主 角馬修連恩出版了融合自然音源的音樂專輯,以音樂帶領人們聆聽自然、領受自然。文 學領域有徐仁修、劉克襄、王家祥、陳玉峰、凌拂等人的自然寫作,透過文字搭起人與 自然的橋樑(吳明益,2003)。 影像媒體則有環保議題的電影諸如:「極地熊寶貝」、「企鵝寶貝」、「白色大地」、「雪 山上的孩子」;環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正負 2 度 C」、「搶救地球」、 「我們的地球」…等的出版,引發影迷廣泛的關注與討論。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日,知 名的 Green Museum 網站,建構一種網路平臺,將全球各地關懷生態的藝術家或藝術活 動串連,交流彼此的理念與創作方式(Green Museum,2011)。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藝術 家們各自在其擅長的藝術領域,表現對生態環境的關懷,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建構出 生態藝術的樣態。

(11)

關懷生態的作品、檔案、相關文件也會在國家公園、美術館、科博館、自然中心等 地方展出,除了具備美學的觀賞價值外,更希望能喚起民眾對於生態的重視。我們可以 看到,生態藝術的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前衛性與重要性(高千惠,2009),而生態藝術 與一般以自然為對象的藝術創作有所不同,它更強調對環境的關心、生態學的理解與環 境倫理精神等內涵(楊正字,2008)。 環境保護是當今重要的課題,科學提供實務上的理論數據,但缺乏個人生命經驗連 接以及環境的參與,除了難以理解,也無法深入人心並形成具體的思想和實踐(Orr, 1992)。Upitis(2009)為此就提到藝術可作為一種催化劑,為形成新的生態思維習慣奠定 基礎。經由藝術實踐,通過各種媒體的創意形式,提供的是一種活化的環境教育,用來 引導一般大眾的行為,對於強調以平和非暴力方式的環境行動及教育有很大的助益 (Branagan, 2005)。 目前已有研究顯示,以藝術為媒介的教學,能提昇學童環境覺知與敏感度、促進環 境概念知識的學習,有助於學生建立正向的環境倫理價值觀(張美智,2003;許月馨, 2005;張立莉,2007)。運用藝術更能反映出學生對學校環境認同的價值,亦或是對社 區中生態環境的關懷與表達(鄧延栩,2005;吳嘉慧,2006)。藝術也有助於社會教育, 像是畫家劉其偉其環境關注精神的畫作除了應用在學校教育的自然科技、社會、藝術與 人文、環境教育以及生命教育,與國家公園、博物館、企業合作推廣自然生態保育的理 念,對於社會教育也有很大的助益(趙思婷,2008)。由此看來,經由藝術的形式除了 可以凸顯現今的環境議題之外,在喚起人們對於環境的關注亦有其影響力。 程藍萱(2006)曾於其研究中建議生態藝術可從不同文化領域,如:文學、音樂、 舞蹈、戲劇等領域來探討,同時也建議生態藝術作品對欣賞者的價值觀所產生的影響是 另一個可以研究的方向。而研究者以生態、環保、自然等關鍵字,搜尋國內從 1973 年 到 2010 年藝術領域中與生態藝術相關的論文研究(詳見附錄一),發現針對生態藝術的 研究及論述多集中在自然文學及視覺藝術領域,研究方向多半著重在作品分析,除缺乏 其它藝術領域的研究,也較無針對作品的影響進行探討。同屬藝術領域的「音樂」是不

(12)

是能在提升聽眾對生態保育關注這一塊有所助益?引發研究者好奇,想進一步在音樂與 環保的領域進行研究探討。 貝多芬稱音樂是「人類精神的火花」,音樂除了是一種藝術,一種娛樂,那種沉潛 在生理與心理間的無形力量,亦扮演改善民心和移風易俗的教育功能之角色(曾焜宗, 1997)。一首音樂作品,從創作到具體實現,不僅是受到社會變遷環境的影響,在音樂 中表達音樂家的個人情感,通過音樂的傳播、除了是美學的接收,它在情感及知識上、 行為及道德等層面與聽眾之間亦產生了交互作用(Supicic, 2005)。 目前,音樂產業界面對生態環境的危機已有許多積極的想法與作為,誠如搖滾音樂 家大衛‧吉爾莫(David Gilmour)所言「未來,我們留給我們的孩子的是一個無法預知的 世代,我們必須盡一切所能。」(Mike, n. d. )。像是具有生態關懷的「環保歌曲」,或是 採集自然音源加以編輯的創作手法,都希望提高民眾對自然世界欣賞和了解,以間接利 益,保護大自然(Solitudes, 2011)。蘇郁惠(2002)認為此類的生態音樂搭起了人類與大 自然之間相互尊重與溝通的友誼橋樑,這也是關注生態保育的藝術家們,所開發的一個 新的藝術表現方式。 以「環保音樂家」知名於國際的馬修連恩,他在加拿大走訪於當地自然環境,採集 自然音源,融入音樂創作中來表達對在地生態議題的關心,其代表作狼表達出在石油開 發與人類的利益衝突下,狼所面臨的生存議題;來到臺灣後,他持續走訪臺灣各地,以 生態人文為對象,採集在地人文、生態的音源,陸續出版許多與生態有關的音樂專輯, 同時他亦出席許多與生態保育的音樂會及與環保有關的活動(馬修連恩官網,2012)。 馬修連恩為當今環境盡一份心力的情懷,以音樂喚起人們重視生態環境的作法,與生態 藝術的創作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引發研究者想以生態藝術角度來探析他的音樂作品的 動機,欲瞭解其音樂作品表達了哪些生態藝術的內涵;另一方面,當馬修連恩透過音樂, 希望經由藝術獨特的傳染性,讓民眾覺知道環境保育的重要性,進而喚起民眾的環境行 動之時,這些具環境保育意涵的作品所蘊含的訊息,對於聽眾到底產生了哪些方面的影

(13)

響?是否能提升聽眾對於環境保育的態度或是觀念?這些問題都是本研究想進一步探 究的。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擬先分析馬修連恩的音樂作品所具備生態藝術內涵,並以 深度訪談馬修連恩及聽眾的方式,探討其音樂對聽者的影響。其研究目的如下: 1. 分析馬修連恩音樂專輯作品所欲表達的生態藝術內涵。 2. 探討聽眾對馬修連恩的音樂作品中環境保育的看法及其影響。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生態藝術(Eco-arts) 汪靜明(1998)是國內首次以環境生態觀點將生態藝術定位的學者,他認為「生態 藝術(eco-art 或 ecological),是人類藉由不同媒材,觀察與紀錄環境中多樣元素的自 在與互動關係,來表現心靈或作品上多位元的生態哲學與文化。」這些藝術的產生一方 面能觸及到生態內涵的理念,為生命的交流,開啟一扇生態視窗。 二、生態藝術的內涵 目前在相關文獻中僅有程藍萱(2006)在其研究中整理生態藝術的系統架構,但就 內涵上如何去觀察上尚未有清楚完整的界定,因此,本研究的生態藝術之內涵以汪靜 明(1998)所定義之生態藝術為主,在分析方法上是依據胡懿勳(1999)所提生態藝術 的認定需觀察創作者的創作歷程為架構,以生態藝術在表現上的三個形式:一、主題 意識集中;二、著重社會感染作用;三、具有堅實的學術研究背景與研究成果,並進 一步參閱國內外學者在生態藝術的相關論述,依據文獻回顧發展而來,生態藝術創作 歷程的內涵包含「創作動機」、「創作者素養」、「作品呈現」、「社會感染作用」等 四個面向。

(14)

三、生態音樂(Eco-music)

本研究將生態音樂視為生態藝術中的一個藝術領域,其概念延伸自汪靜明(1998) 所定義的生態藝術,指的是以關懷生態為出發點,運用各種音樂形式傳達對生態之美的 感受或是對環境的關懷,期待喚起人們與自然之間的情感與關注。

四、環境保育(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本研究之環境保育是依據世界保育方案(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的闡述,「保 育」指管理人類利用環境資源的行為,使我們生存的環境能在現代提供最大的永續利 益,而且又能維持滿足後代需求和期望的潛力(王鑫,1999)。 五、聽眾 本研究聽眾指的是由研究者詢問,確認為喜歡馬修連恩音樂,熟悉馬修為人及其 音樂作品的人,在背景上不要求要具備音樂或是環保等素養之相關背景。 六、聽眾對馬修連恩的音樂作品中環境保育理念的看法及其影響之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在探討聽眾對馬修連恩的音樂作品中環境保育理念的看法及影響,訪談前 並無事先建構看法及影響之代表構面,而是事後從聽眾的訪談回饋中去歸納出聽眾一 般性的看法與影響,在研究方法上是屬於歸納式的理論建構。 七、社會感染(social contangion) 在社會影響理論中,「社會感染」是由於社會中的某個特定人物或「楷模」的行為, 表現出與楷模相同或相似的行為現象(丁祥興、李美枝、陳皎眉,1988),汪靜明(1998)、 胡懿勳(1999)、陳榮杰(2006)認為生態藝術在於透作品觸動人心、對人心人性的啟 迪及對環境的覺知,並引發實際的行動。本研究的社會感染指的是聽眾經由馬修的音樂 或是言行所產生的影響,包含感知環境現況,提升聽眾在生態環境相關知識及付諸行動 的表現。 八、生態環境知識 汪靜明(1998)、胡懿勳(1999)、程藍萱(2006)、陳榮杰(2006)等文獻都提 到生態藝術須具有生態環境相關的知識,而音樂是屬於聽覺的藝術,須透過文字或是解

(15)

說輔助其生態知識的瞭解,本研究的生態環境知識,除了知識之外,還包含經由聽覺所 感受到的生態環境概念。

第四節 研究範疇與研究限制

由於國內在生態藝術的研究上尚未有以音樂為主的相關研究,本研究屬於初探階 段,就文獻資料而言,在音樂領域與生態藝術相關之文獻有限,研究者僅能從整理與 生態藝術相關文獻之論述,就已經出版的音樂專輯及相關文件資料進行研究,並以專 訪馬修連恩及親自參與其音樂會觀察的方式,深入了解其音樂創作之動機與看法。 就訪談對象而言,馬修連恩的訪談,由於必須透過經紀人安排其訪談次數及時 間,因此馬修連恩的訪談有二次,每次的時間約為一小時,而馬修連恩本身中文並不 流暢,溝通需依靠翻譯,在轉述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資訊的漏失,因此,本研究有另請 翻譯協助訪談及逐字稿的轉譯。 就聽眾的訪談而言,唱片公司本身無法提供樂迷的個人資料,因此研究者以立意 取樣及滾雪球的方式,從馬修連恩在 facebook 建置的官方網站及身邊的朋友尋找適合 訪談的聽眾。

(16)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目前生態藝術的相關研究,多偏向在視覺及文學領域,本研究以生態藝術的角度, 針對馬修連恩關懷生態的音樂作品中所欲表達的生態藝術內涵進行分析,並探討其關懷 環境的音樂對聽眾有哪些方面的影響。自然一直是藝術家創作靈感的來源之一,在音樂 的創作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章節先從生態藝術的發展及相關研究論述中梳理出 生態藝術的內涵,以作為本研究評析的依據,接著對師法自然的音樂到生態音樂、音樂 界的環保風潮等背景進行探討,對自古以來自然在人與音樂之間所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清 楚的理解,最後介紹研究對象馬修連恩及其音樂作品。

第一節 生態藝術的概念與內涵

只有思想能成就藝術 美國藝術家勒維特(Sol Lewitt)(Veronique, 2005) 藝術一直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維荷尼克‧安瑞安德森從歷史的觀點來詮釋藝術 的功能,認為藝術具有多種生活上的功能,可抒發個人內在主觀的感情,亦可見證時代 的變遷、教育欣賞者,激起民眾對生命和世界的重新思考(Veronique, 2005)。1800 年代, 當人類的歷史正走向相信人定勝天,追求物質生活之際,就有許多畫家、作家、哲學家 已經預見到保護自然環境的需要(Sonfist, 1991)。而今,環境保育儼然成為全球性的重要 議題,藝術界也發展出一種以關心自然生態為主的創作表現-生態藝術(Eco-Arts),這 些作品的出現除了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更企圖喚起世人對環境保育的重視。 一、生態藝術的脈絡 生態藝術顧名思義是生態與藝術的結合。「生態學」(Ecology)一詞於 1866 年由德國 生物學家赫克爾(E.Haeckel)提出(張學文,2000)。奧地利地質學家修斯(Sius)接著於 1875

(18)

年建立了生態學理論體系,之後經前蘇聯學者維爾納德斯(Vernordesky)、英國生態學家 坦斯利(Tansley)等諸多學者的努力,生態學在現今已成重要學科之一(王勤田,1995)。 生態學的觀點讓人們體認到人類的生存與整個生態系統有著相依相存的關係,在哲學上 亦有以生態為中心倫理思想(Ecocentric ethics)的發展。 生態中心倫理是以生態系的觀點探討人與自然環境的倫理,強調自然生態有自身的 價值,人類應予以尊重及道德考量。其學說代表有 1949 年李奧帕德(Aldo Leopold)發表 的「大地倫理」,及挪威哲學家奈斯(Arne Naess)於 1974 年創立深層生態學(楊冠政, 1996)。李奧帕德認為「大地倫理」就是「倫理的延伸」,他說:「大地倫理就是把生命 社區的範圍加以擴大,包含了土壤、水、植物、動物;也就是我們統稱為的大地」 (Leopold,1998)。奈斯的「深層生態學」提出八項基本原理,詳見附錄二(王從恕,2001), 否定人類超越自然的態度。也就是說人類與其他生物具有同等的價值,必須學習謙遜, 尊重自然(楊冠政,2002)。生態學說與生態中心倫理之興起,顯示出人們開始以更宏 觀的觀點去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1950年之後種種環境的議題開始浮現,1962年美國女生物學家瑞秋‧卡森(Carson) 的「寂靜的春天」出版,除了是生態中心倫理的體現,更引發世人關注到環境的問題, 許多重要的環境法案、決策都在此之後陸陸續續的展開(邱子容,2003)。直至二十世 紀下半葉,生態學的角度在各個領域匯流成一股新興的環境思潮,產生許多以生態 (Eco-,Ecological)命名的學科、學說,如生態人文主義(Ecological Humanism)、生 態女性主義(Ecological Feminism)、生態哲學(Ecophilosophy)、生態神學(Ecotheology)、 生態經濟學(Ecological Economics)、生態政治學(Ecological Politics)等(陳榮杰,2006; 賴賢宗,2006)。重視環境以及思考其倫理關係的環境思潮也蔓延到藝術界,種種生態 環境的議題為藝術界所關注(高千惠,2009),與生態議題相關的藝術表現,有其不同 的名稱,像是生態女性主義(Eco-Feminism)、生態達達主義(Eco-Dada)、環保藝術 (Environmental Protest Ar)等等,最普通的說法還是稱之為生態藝術(Eco-art)(郁斐斐, 1991)。

(19)

我們從一些環境藝術或地景藝術的作品中,可以覺察到其具有生態語彙的主題,其 形式可概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偏重在藝術美學觀點的創作,像是瓦特‧德‧馬利亞 (Walter De Maria)、麥可‧海扎(Michael Heizer)、丹尼斯‧歐本漢(Dennis Oppenheim)、 羅伯特‧史密斯遜(Robert Smithson)等藝術家的作品,這類作品雖大量運用了自然素 材,但其目的主要是藝術美學的表現,就如同畢卡索所認為「自然的存在就是要被掠 奪」,其創作手法與心態是一種掠奪自然的思維(Rosenthal, 1991)。 另一種創作脈絡則是尋求與環境共同合作,在 1970 年代,生態學已經是藝文與政 治話題的主題之一,人們逐漸意識到大地資源的有限,再加上社會中主張控制能源的思 潮興起,生態問題成為非常熱門的政治主張(Auping, 1991)。藝術家在作品中呈現了對生 態的關注與考慮,對自然抱持謙遜的態度,像是麥可‧辛格爾(Michael Singer)的雕塑, 反映出對大地的嚴謹與慎重的哲學;漢米其‧福爾敦(Hamish Fulton)在英國鄉間散步的 攝影作品,代表與自然基本內在做心靈的溝通,表達對自然的尊重,順從與補充 (Rosenthal, 1991)。海倫和牛頓‧哈利生(Helen & Newton, Harrison)的作品在於預防世界 進入生態災難,甚至透過藝術與科學家合作提出解決方法,他們將藝術視為社會轉變之 工具,並在實踐的過程中融入其對美學觀點(邱子容,2007),而生態藝術在這樣脈絡 下逐漸發展成形。 二、生態藝術在臺灣之概況 早在 1976 年畫家劉其偉在「自由談」雜誌發表了「野生動物保護與國際資源保 育」的論述,為臺灣最早發表關懷生態論述的藝術家,而這篇文章可說是台灣生 態保育的啟蒙先聲(蔡佳珊,2009)。隨後他一邊寫文章,一邊畫畫,畫出對於 自然界的關懷和熱愛。這股力量引發出許多迴響,激起了無數人對野生動物的 親近愛護之心。1983 年,李銘盛的「樹的哀悼」就是以環境關懷為主題之展覽,自 1991 年開始,臺灣藝術界年年都有與關懷環境有關的展出(邱子容,2002)。 一些生態藝術團體的成立,顯示藝術界對於環境的關心與重視,1995 年「臺北市 生態藝術協會」成立,「生態藝術」首次以藝術團體的名稱出現,其目的在於喚起藝術

(20)

家、科學家及參觀民眾對生態藝術的認知(臺北市生態藝術協會,2011)。1997 年臺灣 生態藝術基金會籌備處成立,籌辦了 1998 年「福爾摩沙之美-臺灣本土繪畫巡迴展」, 同年與林業試驗所合作「臺灣森林生物多樣性繪畫系列特展」,集結了 17 位畫家參與展 出,是公家研究機關主辦以生態為主最具規模的展出(臺灣生態藝術基金會,2011)。 1999 年歷史博物館與臺北市生態藝術協會合作舉辦的「地球村之歌-中華民國第一屆國 際生態藝術展」,是國內首次以「生態藝術」為主的國際展覽(中國文物世界,2000)。 2007 年,臺北市生態藝術協會由黃生教授及水彩畫家楊恩生教授攜手重整,擴大改組 成全國性的組織「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建立新的目標與方向,希望藉著藝術美麗深 沉的感召,集眾人之力為自然保育工作增添實質的助益(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2011)。 2010 年於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出的生態藝術展,將國內的生態藝術的歷程作了一個 回顧性的梳理,自十九世紀開始,臺灣的生態藝術歷經「萌芽期:臺灣傳統的風俗描繪 與西方探險者的博物畫」、「成長期:日治殖民時期的初探到本土藝術家的實踐」、「成熟 期:八十年代生態保育浪潮對促成專業生態藝術的明確定位」等三個階段(洪 侃, 2011)。 生態藝術除了是室內展場的展示之外,有些藝術家是直接走入社區進行藝術創作, 扮演了引導與技術指導的角色(鄭治桂,1999)。像是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嘗試由藝術家透過駐地生活,與居民深度對話、共同創作,實踐「讓藝術家變成居民, 讓居民變成藝術家」的理想,藝術在此扮演的不是美化的角色,而是成為一種思考、引 發的媒介與工具(陳佑琳,2008)。2008 年「臺北雙年展」在地藝術家吳瑪琍以「臺北 明天還是一個湖」的綠化地景行動,借藝術家之眼,進行地域性的生態探索(王士明, 2009)。「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則是藉由活動提昇「濕地環境與文化」的關懷議 題,作品包含生態意識的思維創作,及環境教育的功能(艾婕音,2007)。這類與環境 相關的藝術活動,也曾邀請了一些國外著名的生態藝術家參與,例如哈里森(Harrison) 夫婦、戴維•黑利(David Haley)等人,在相互交流中啟發了國內創作者在創作上的廣 度與深度(邱子容,2007)。

(21)

就學術來看,目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有生態藝術學程(2007),此課程期許符合 全球生態藝術發展思潮,其核心在於將生態知識轉化成具體的藝術創作,學術領域上更 是跨越自然、人文與科技等三個面向,圖 2-1。 圖 2-1 生態藝術學程的範圍 程藍萱(2006)在生態藝術的研究中建立其生態藝術之理論建構,從圖 2-2 可看出 生態藝術本身跨越多種學術領域,其涵蓋範圍相當廣泛: 圖 2-2 生態藝術之理論建構(程藍萱,2006)

(22)

生態藝術創作最常被運用來當作教育推廣的工具之一,與生態保育有關的公家單 位,如國家公園、林務局,視生態藝術展是一種推廣環境保育的活動重要媒介,主要在 提升遊客愛護自然、尊重自然的觀念。諸如林務局的「2006 璀燦寶島.臺灣生態藝術 展」、國家公園辦理的「 野 性 的 呼 喚 ─劉 其 偉 生 態 保 育 畫 作 特 展 」、「縱橫太魯 閣」、「印象墾丁」等畫展,都是希望透過美學形式呈現的環境保育觀念,集結藝 術家們對環境的熱愛,試圖激起參觀民眾的心,共同反思面對大自然的態度(李欣如, 2006;內政部營建署,2009)。 生態藝術作品也可透過授權,或是企業贊助的方式,製作生活中常用的用品成為另 類的傳達保育的教育文宣,民眾經由收藏或使用無形中接觸到畫家在畫中所傳達的觀念 (鄭治桂,1999)。而與其他領域的科學家合作開發,諸如著重生態設計及環保新產品 也是生態藝術另類的呈現(程藍萱,2006);生態藝術也會運用於學校教育,像是淡水 鄧公國小學生在駐校藝術家帶領下,以生態藝術的教學,探查社區環境相互依存的關 係,遭受垃圾污染的情況,最後把歷程和期望彩繪於校園外牆(藝教於樂,2007)。 從上述生態藝術在國內外的發展現況來看,可知道生態藝術之產生來自對環境的關 注,是一種觀念的傳達,在創作的形式上沒有既定的方式,它期待對人們的思想與行動 有所啟發,呼籲民眾起而行,改變自己的行為,進而為解決環境問題付諸行動;生態藝 術可應用成為普羅大眾生活中隨手可見的商品,或透過教育引導的過程,成為一個群體 共思共創自身環境的歷程。可見,生態藝術的發展是隨著創作者意識到自然生態的種種 現況而產生的,它雖與環境藝術(Environment Art)、地景藝術(Land Art)同屬一個發展脈 絡(高千惠,2009),但生態藝術的區別在於以藝術表現形式達到生態保護或喚起人對 於生態環境的重視(胡懿勳,1999)。 三、生態藝術(Eco-Arts)內涵 師大教授汪靜明(1998)對生態藝術(Eco-Arts)曾作以下的定義:「生態藝術(Eco-Art 或 ecological art),是人類藉由不同媒體、觀察與紀錄環境中多樣元素的自在與互動關 係,來表現心靈或作品上多位元的生態哲學與文化。」。這個定義顯示了生態藝術在範

(23)

圍上可以「藉由不同媒體」來表現,它可涵蓋音樂、美術、舞蹈、文學、攝影、影片…… 等不同藝術領域。而「觀察與紀錄環境中多樣元素的自在等互動關係」,表明了藝術家 在作法上是實際的去瞭解實際生態現況。最後「表現心靈或作品上多位元的生態哲學與 文化」顯示作品的內涵要能表現創作者心靈、生態上的哲學觀以及文化觀。可知生態藝 術可涵蓋所有藝術領域,所關注的對象為整個環境體系,在作法上必須先對生態環境的 相互關係有深入的瞭解,而創作者的生態學涵養及哲學思想亦會反映在作品與文化的對 應上。 生態藝術既可展現在任何形式的藝術領域中,但面對諸多取材於自然的作品,該如 何界定是否為生態藝術的創作? 胡懿勳(1999)曾提出可從創作者的創作歷程來觀察是否為生態藝術的創作,其表 現可分為三方面來看:(一)主題意識集中;(二)著重社會感染作用;(三)具有堅實 的學術研究背景與研究成果。因為從創作過程中來看,比較可以清楚創作者對於這個主 題的清晰度和純粹度,而長期從事生態或自然環境主題表現的創作者,容易累積出明確 的創作取向和風格,也容易讓觀察者進行較準確的評論。然就這三方面的內容來看,似 乎仍無法涵蓋上述生態藝術之定義,特別是在生態哲學的表現上,因此,本研究以胡懿 勳的論述為主,就所收集到的文獻,對如何從生態藝術創作歷程觀察進一步進行深入探 討。 (一)主題意識集中 以創作歷程來看,主題意識集中是觀察作品是否以關心環境為主軸,這可從創作動 機及作品呈現兩方面來看。洪琬諦(2000)提到生態藝術的產生是藝術家對生態保育議 題的關照,急切地需要每一個人,從自己生活的社區和城市開始關心的體驗與實踐。正 如劉其偉先生所言即使不為別人著想,也該為後代子孫留下最後的一條路,讓他們生存 下來(鄭惠美,2006)。因此,生態藝術在創作之動機上是出自對周遭生態環境議題的 關心,希望啟發人們投入關心生態環境的行列。 就作品的呈現來說,胡懿勳(1999)認為其內涵可分為表現自然之美或者環境議題

(24)

兩方面,前者是將自然生態環境最美好的一面以藝術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提醒大眾自 然生物或者自然環境為人類所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品質,除了審美價值之外,也讓大眾從 形式美感的認知中,發展出對生態保育的反省和思考。以 1999 年在歷史博物館舉辦的 「地球村之歌-中華民國第一屆國際生態藝術展」為例,此次展覽傳達出我們所居住土 地上的獨特景觀之美,將生態寄寓於藝術之中,藝術隱喻了生態保育的意涵(典藏藝術 雜誌,2000)。 後者有如葉竹盛、劉其偉等於畫作中呈現的生態議題,亦有以其他的形式的呈現, 如:紐約藝術家洛貝卡.哈爾(Rebecca Howland)在 1985 所作「生態災難毒素大餐」以表 達環境「被這些污穢的文化產物褫奪公權」(郁斐斐,1991)。紐西蘭藝術家安德魯‧卓 盟(Andrew Drummond)在 1980 年展出「過濾運動」,暗喻大地是否也具有如腎臟一般的 過濾功能,成功的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最終取消設置工廠的計畫(胡懿勳,1999)。 琳恩‧赫爾(Lynne Hull )的 Trans-species Art 以當地的自然物為雕塑媒材,為動物打 造合乎生態原理的棲息地,提供生態棲地服務(高千惠,2009)。喬涵森(Patricia Johanson) 的「亞馬遜雨林公園」計畫,一方面保存了雨林生態層的棲息環境,一方面也讓觀者可 以進入到生態層中觀察自然(吳嘉瑄、高子衿,2009)。安迪‧高滋華斯(Andy Goldsworthy)「大西洋的芭雷,拋塵」、「大西洋的芭雷,拋棍」,探討人際及人與自然 的關係,強調人對自然的介入,貴在順從自然(段煉,2003)。2007 年到 2009 年在芝 加哥舉辦的「涼化地球計畫」(Cool Globes)範圍擴展到藝術家們的創作、網路的連結、 基金會以及各公立學校的生態保護教育、「抗暖」方案的領養計畫,期待個人、業界、 政府單位的加入(高千惠,2009)。 從上述的生態藝術作品表現來看,其主題主要有生態之美與環境議題。郭瓊瑩 (2005)就提到生態藝術最重要的是人類發現唯有創作者及其作品藉由與大自然之互動 而產生一種多樣度之交流,知覺感受使作品真正融入大自然中才是有生命、有意義的。

(25)

(二)著重社會感染作用 生態藝術著重社會感染作用,這是就創作歷程中的結果來看,藝術應該是個轉 變,不僅在於美觀和創作,而是有利於這個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形式(Araeen, 2009)。金 恆鑣認為生態藝術在當前的價值與意義在以藝術的手法引起人們關心生存環境(鄭治 桂,1999)。多數的觀察者和實際參與的創作者都同意,生態藝術是具有環境保護的語 意,社會的感染作用在於對人心人性的啟迪,喚起人類開始重視自然、生命以及環境 的保護(胡懿勳,1999)。陳榮杰(2006)提到生態藝術的最終目的在於使我們感受身 處於環境中的覺知,開始重視以人類為中心以外的生態。期待觀賞者能接收到藝術家 所要傳達生態保育相關議題的訊息。而最終目的是期待引發社會大眾接受或參與實際 的保育行動(黃玉享,2008)。汪靜明教授認為:「生態藝術最後的作品不是淪為少數 人收藏而已,生態藝術的作品可以流入人心,觸動人心,對於生態認知,環境了解, 生命的關懷更加寬廣化,那些經典的生態藝術作品,他的價值就發揮了。」(引自程藍 萱,2006)。因此,生態藝術在創作上除了有美學的基礎,並傳達藝術家對環境的感受 及看法之外,其結果是希望讓民眾透過創作領受藝術家所關注的議題,藝術家在其中 追求可能造成的影響力,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與一群人在對話中思考環境的未來。 (三)具有堅實的學術研究背景與研究成果 生態藝術具有堅實的學術研究背景與研究成果,程藍萱(2006)曾提出生態藝術家 本身在創作上所應需具備兩種素養;一為藝術的素養,二為具備自然生態、環境議題 的背景知識,以「生態」為主題或描述的對象,「藝術」為生產的成果或產品。 知名的環保網站 Green Museum(2011)歸納了藝術家通常運用的方式如下: 1.藝術家詮釋自然,經由藝術作品告訴人們關於大自然及其過程,或者訴說我們面 臨的環境問題。 2.從自然元素如風、水、閃電、甚至地震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中創作作品。 3.藝術家重新想像我們與自然關係的性質,透過他們的工作提出的新途徑,讓我們 與我們的環境共同存在。

(26)

4.藝術家回收或修復受損環境,以審美或藝術的方式恢復自然。 從上述這些方式來看,我們可以瞭解生態藝術家為強調傳達訊息的正確性,還須具 有生態學方面的學術素養,從事深入的研究觀察,才能在作品中,傳達其思想。藝術家 會參與生態環境的觀察研究,包含污染、環保、植物、鳥類、動物等各種領域,在具有 某方面生態學的學術素養之後,根據研究成果進行藝術形式的呈現(胡懿勳,1999)。 他們有時會積極的與當地的生態環境有所互動,深入研究環境議題後,並與人類學、自 然科學、經濟學等各領域的專家合作,範圍涵蓋了勞工問題、汙染問題、人口問題、能 源問題、動物保護、森林保護、人權問題、社區參與、人際溝通等等(高千惠,2009)。 因此,生態藝術在創作方式上,有時會有跨領域學科的研究與合作的情況,甚至會以策 略聯盟方式,提出生態藝術計畫,與各學科領域合作,或是和當地的社區居民一起行動, 成為群組式的集體創作。 除上述兩種素養外,在汪靜明教授生態藝術的定義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生態 哲學的思考,Brady(2007)認為確定的藝術創作所具有的道德價值,主要在於道德與 作品的關係,並探討在這個問題上的想法是辨別生態藝術重要的部分。吳嘉慧(2006) 強調生態藝術主要是建立人與自然環境和土地價值體系,找尋人與自然環境失落已久的 和諧相生關係,以藝術為媒介,著重在建立人與自然環境的倫理關係,表明生態藝術所 需具備生態中心倫理的思維。楊正字(2008)亦認為生態藝術還應加入當代環境倫理、 土地倫理的概念,強調自然和諧的人地關係。程藍萱的研究中也提到環境倫理在生態藝 術者的素養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Gablik(1998)在《藝術魅力重生》的〈生態學的重 要性:一個載新的文化符號〉,就已提到生態學和生態哲學將成為藝術創作的新典範。 而作品內涵所呈現出環境倫理思想,與生態藝術家本身的環境倫理思想,密不可分。在 上一節生態藝術的發展脈絡的文獻探討亦提到,生態藝術在哲學思潮上是立基在環境倫 理的思想,主要是以生態的角度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生態藝術家在創作的思維上 與一般藝術家不同在於跳脫以人為中心的思維,他們以整體的生態為考量基礎來進行創 作,因此在個人素養上以及作品的表現上,是立足在環境倫理的思考點上。可見環境倫

(27)

理思想是身為生態藝術創作者或是其生態藝術作品所需具備的內涵。 本研究歸納整理以上論述,以胡懿勳所提從創作歷程觀察生態藝術為主軸,進一步 將「主題意識集中」分為「創作動機」及「作品呈現」兩部分來看,「創作動機」為關 懷生態環境,「作品呈現」除了生態之美或是環境議題,也包含了生態環境知識與環境 倫理思想。「創作者素養」除了創作者本身在藝術領域的專業性、對生態環境知識等觀 念之外,並參酌其他學者的論述加入環境倫理思想。最後的「社會感染作用」是創作者 對觀眾的期待,希望作品能提升觀眾在生態環境的感知、知識甚至對環境負責的行動, 見圖 2-3: 圖 2-3 生態藝術創作歷程之內涵 生 態 藝 術 創 作 歷 程 創作動機 創作者素養 作品呈現 社會感染作用 關懷生態環境 藝術的素養 生態環境知識 環境倫理思想 生態為主 1.環境議題 2.生態之美 生態環境知識 環境倫理思想 感知環境現況 提升生態環境知識 付諸實際行動

(28)

本研究以圖 2-3 中的生態藝術四個創作歷程為架構,逐一探討馬修連恩的專輯作 品在每個創作歷程中所具備的生態藝術內涵,評析馬修連恩的音樂作品在生態議題方 面的掌握度,也依此來探討聽眾對馬修連恩音樂的所感受到的內涵以及所產生之社會 感染作用。

第二節 從師法自然的音樂到生態音樂

音樂…負有權責去表達微風吹動的水波,以及浪花的嬉戲。 為有那以慧心去欣賞大自然的人,才能習得發展的最好一課, 這一課收在未被音樂家充分利用的一本書,這本書就是大自然。 德布西(引自劉千美,2000)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到:「藝術是現實世界的模仿」(蘇郁惠,2002)。大自然永遠 是藝術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他們將對大自然的感動,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存留 (蔣勳,2000)。德布西(Debussy)就認為音樂是最接近自然的藝術,音樂家是有權力去 擁抱天地晝夜的詩意,譜下自然界壯麗激情的節奏,再創造詩情畫意的氣氛(劉千美, 2000)。自古以來,許多音樂家將其在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美感經驗,透過聲音、音色、 和聲和節奏等材料來表達其音樂思想(康謳,1990)。這些以自然為對象的音樂,本身 具有很濃厚的描述性、文學性及思想性(蘇郁惠,2002)。其特色在於人們在音樂欣賞 過程中,能與作曲者一同經歷其所欲傳達的思想、情感、故事及畫面,而這些內容與社 會人、事、物的變遷有緊密的關聯。 一、音樂運用自然素材的手法與意涵 葉明媚(1993)認為以音樂來描繪自然的創作手法不外乎有「擬聲」、「象形」與「會 意」三種方式。「擬聲」是指客觀模仿自然的聲音,例如模仿鳥聲、風聲、雷聲等等, 並加上作者個性、喜好等主觀因素,對所欲模擬自然聲音加以選擇和組合。「象形」,許

(29)

慎的定義是:「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本意是按照物體的外形用 簡單的筆畫描摹出字形,就音樂來說是以音樂描寫自然景物,如日出、月色、風景等; 而「會意」是「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亦稱為「象意」(許慎、段玉裁, 1994)。「會意」是一種意義上的聯繫,表達出事物抽象的意涵,形而上的層面,往往需 要進一步的心神領會產生新的意義。就音樂來說作曲家藉由描繪外在的自然景物,傳達 出內心的思想,它超越了音樂中的所描繪的事物,是一種深邃的精神境界(琴的彈奏美 學,2011)。綜觀中西音樂與自然有關的音樂不勝枚舉,常常是交替的運用這三種作曲 手法,特別是「擬聲」與「象形」,或是直接模仿動物或自然界的聲音,或是描繪自然 風景的一種印象,「會意」則因音樂家想要傳達的意涵而異。 從西方古典音樂作品來看,韋瓦第(Vivaldi)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有相當多擬聲 的部分,如小鳥鳴叫、樹葉沙沙聲、狗吠聲,也有描繪暴風雨、春雷、強烈的北風、清 爽的微風等象形手法,真實的描繪出一年四季交替,多采多姿的自然變化與鄉村景致(音 樂大師,1995;邵義強,1999a)。 德布西(Debussy)擅長以象徵性的語彙描繪內心的海洋、天空、季節,是一種意念或 是一種景象(許鐘榮,2000)。如「海」是一首交響素描曲,表現了三種變化多端的海 景,讚美海的力與美;貝加馬斯克組曲的第三曲「月光」則營造出極富羅曼蒂克又寧靜 的月夜。德布西的自然加上了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可以讓聆聽者產生如畫作般的聯想 (劉千美,2000)。拉威爾(Ravel)在「水之嬉戲」中展現了水貌的千變萬化,葛利格(Grieg) 皮爾金組曲之「清晨」呈現曙光乍現的感動(吳舜文,2002),這些都是象形的藝術手 法,在音樂中描寫出大自然的各樣氛圍。 會意的手法常蘊含在擬聲與象形之中,用來體現作曲家想表達的各種題材、意境。 「樂聖」貝多芬(Beethoven)的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曲中有小溪的細語、小鳥的鳴唱、 雷電、狂風與牧笛的擬聲,並運用象形手法表現出田園情調,當時貝多芬正面對失聰的 殘酷,處於人生之低潮,他以此曲表達對大自然無限的愛與感激,忘記了身體的憂患, 反映著自然界的甘美與恬適(邵義強,1999b)。

(30)

史麥塔納(Smetana)的「莫爾道河」,描寫祖國河流從涓涓細流的源頭,流經森林、 田野、到匯聚成河的滾滾雄姿,最後以河流逐漸消失在蒼茫暮色中結束(音樂大師, 1996)。此曲表面上看來是作曲者表達對家鄉波西米亞的眷戀之作,但就會意上來看, 其實隱喻史麥塔納將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操,追求政治自由與權利,追求獨立運動的情感 (謝登元,2000)。聖桑(Saint-Saens)的「動物狂歡節」,維妙維肖的描寫動物們有趣又 可愛的模樣。卻暗藏了聖桑想要諷刺當時音樂家食古不化,墨守成規的音樂風氣(邵義 強,1999c;許鐘榮,1999)。 普羅高菲夫(Prokofiev)的「彼得與狼」,將童話故事以音樂來表現,除了模仿動物的 聲音,也將樂器的獨特音質與動物的性格家以連結,讓孩童得以學習聽辨各種樂器的音 響,是自然的素材運用在教育方面的例子(邵義強,1997)。 音樂家也以音樂記錄在自然的所見所聞,像是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阿 爾卑斯」交響曲,描寫白雪皚皚、巍峨壯麗的阿爾卑斯壯闊山景(邵義強,1999c)。 美國作曲家葛羅菲(Grofe)創作的「大峽谷組曲」描寫美國西部大峽谷的自然生態,將目 睹美國亞里桑那州著名的大峽谷的雄偉與多變表達得淋漓盡致(音樂唱片評鑑,2011)。 霍夫哈納斯(Hovhaness)的「聖海倫山」交響曲,用音樂將看到聖海倫火山的山光水色與 爆發崩裂的浩劫忠實地記錄下來,火山爆發的震撼場景,十分逼真(Hovhaness, 2011)。 自然的改變也讓敏銳的作曲家有所感受,英國近代作曲家佛漢威廉士(Vaughan Williams) 「南極」交響曲塑造了浩瀚遼闊、荒涼無人、冰天雪地南極大陸,述說大自然的力量, 模擬鯨魚、企鵝等生物景觀,描繪出自然跟人類之間的緊張關係,音樂見證了自然的改 變(偉大音樂之旅,1992)。 綜上所述,西方音樂家在運用擬聲、象形的手法描繪在大自然的所見所聞,各有其 獨特的技巧、風格與藝術理念。此外,作曲家將理念融入於作品之中,抒發出其個人的 體悟與想法,諸如對自然的讚嘆與崇敬、對民族國家的愛國情操、對社會現況不滿的暗 喻、描繪意念上的感受、展現出生活的趣味性、作為教育的媒介、生活經歷的紀錄、見 證當今環境的改變,在人與自然日漸疏遠的今日,甚至也傳達對環境的關切。這些作品

(31)

的表現,一方面受社會的影響,體現當代社會的時代背景、生活文化、價值觀念、與多 元的創造力;另一方面也是藝術家和其環境互動過程中,彼此的共同努力,不斷演化而 形成新的形態和技法(陳瓊花,1997)。 中國音樂在自然素材的運用上同樣有擬聲、象形、會意等藝術手法,擬聲與象形的 技法常交錯的運用在樂曲中,如合奏音樂有廣東的「鳥投林」,有夕陽餘輝未盡,百鳥 歸巢的景象;「雨打芭蕉」模仿雨打芭蕉的淅瀝之聲,有如見到芭蕉婆娑搖舞。清代絲 竹樂曲「春江花月夜」描繪月夜春江的景色,如一幅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伍國棟, 1993)。其他如古琴樂中的「流水」、「平沙落雁」、「欸乃」、「搗衣」、「瀟湘水雲」、「石 上流泉」、「漁樵問答」;古箏曲的「高山流水」、「漁舟唱晚」;二胡曲的「空山鳥語」; 笛子曲的「鷓鴣飛」、嗩吶曲的「百鳥朝鳳」等,都是描寫大自然景色以及外界聲響的 樂曲(葉明媚,1993;林谷芳,1998)。 中國音樂特別注重意境的表達,也就是會意的手法,例如古琴曲「蕭湘水雲」中水 接天隅和浪捲雲飛所模擬的水雲聲,在象形的手法上成功的塑造雲水掩映、煙波浩渺的 景象,在會意上則是抒發作者-南宋郭沔掛念國勢的愛國主義情懷山河破碎,國事飄零 的感慨和蕩氣迴腸的愛國熱情(葉明媚,1992;伍國棟,1993)。元代的琵琶曲「海青 拿天鵝」表現勇猛的海青(雕)在天空搏拿天鵝之激烈之鬥過程,曲風激烈又含悲情, 側面反映出北方遊牧民族的狩獵生活和剽悍的民族性格(伍國棟,1993)。此曲描寫海 青抓天鵝,天鵝避海青,就欣賞的人來說,個性威武的人一定欣賞「海青拿天鵝」,而 慈悲的人一定同情「天鵝避海青」。這首音樂的特點就在於不同角色的人欣賞時所投射 出不同的想像空間與情感。「高山」、「流水」是用象形與擬聲的手法表現,「高山」中描 繪巍峨的山景,「流水」摹擬了奔騰彭澎湃的流水等,但作者寄情於山水的隱逸之思則 為整個樂曲的核心(葉明媚,1992)。 中國音樂取材自然的描繪在會意表現的「借景抒情」乃是指藉由外在的現象來象徵 其內在的感受,其抒情的重點在於表達個人對生命的體悟。因此,自然哲學表現於藝術 方面大體有兩面,一面是回歸到老莊哲學最原始的本意,認為自然所顯示的「自自然然」

(32)

才是生命最該學習的境界,大自然成為道德、人格及其他價值觀的體現;另一面則是將 人直接融入自然,成為其中之一員,此時山色水聲、蟲鳴鳥叫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一部 份(陳樹熙、林谷芳,1995)。它傳達的是天道與人道的「天人合一」思想,因為有了 「人」的因素介入,也就使自然的死物變得有情和氣韻生動。寫景之中寓有不同的神韻 和感情,客觀的外物與主觀感情的結合而以主觀的色彩呈現,外物的描繪只是隱隱現於 指下的(葉明媚,1993)。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音樂家從自然擷取創作靈感,運用其作曲技法,描繪出所觀察 到的自然,一方面抒發詠嘆自然之美情懷,另一方面借景抒情表達創作者隱喻在其中的 情感,體現個人生活歷練後的哲思。然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東西方作曲家在「會意」 上表達的不同,西方音樂的「借景抒情」往往與生活現實面有緊密的關聯,「重現」作 曲者對於生活的感受與看法(陳洛均,2010),包括對自然的歌頌與感激、紀錄所見所 聞、傳達政治立場、或是作為嘲諷的工具、或是教育的媒材,或者是單純的生活趣味, 也就是反映出作曲家對於社會環境的觀點,與社會有緊密的連結,用來教育、思考和做 見證,見證實時代的變遷、教育欣賞者、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激起民眾對生命和世界的 從新思考(Veronique, 2005);中國音樂的「借景抒情」所表達的是個人對於生命的體悟, 寄寓於音樂之中,將蘊含於主體內的宇宙觀、人生觀、生命哲學、人文特質精神思想, 以藝術形式來表達作曲者對人與宇宙之間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與體會,藝術創作者以自 我為主,捨棄外在的世界,注重個人內在主觀的感情與情感抒發。 以上所述是以傳統音樂的觀點來看師法自然的音樂,其藝術的表現較為濃厚,除此 之外,其實還有許多民間音樂其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習俗息息相關,記錄著人 們在自然中奮鬥生活的文化點滴,例如在 1966 年起,史惟亮與許常惠發起的民歌採集 運動(許常惠,1985),大規模地採集臺灣在地及原住民音樂,這些民間音樂或是原住 民族音樂內容多與生活有關,像是祭祀、勞動、飲酒、敘事等,充分反映出人與自然、 超自然,三者之間的關聯(吳榮順,1995)。

(33)

二、現代科技下的作曲新方向-New age music中的生態音樂

隨著時代的演進,一種 New age music 又稱新世紀音樂產生,企圖擺脫現有音樂 創作形式的侷限,賦與音樂新的面貌與風格,這類音樂的興起一方面也是音樂家有感於 生存環境的破壞,希望藉由音樂,使人們能重返自然並關照內心(見晴,1993a),音樂 的創作除了傳統樂器的使用,也引進高科技的錄音工程及電子樂器,它可以是一種或多 種樂器的演奏,營造一種優雅、自然的風格,也可以是運用不同國家民謠素材營造異國 的風情,又或者是電子合成樂器實驗性的作品,因此多元素材的選用及創作形式是其特 色,而不可否認的,這類音樂起源之一就是希望能喚回自然(見晴,1993b)。因此,有 些音樂家是將自然的聲音錄下,以電腦加以後製,巧妙的融入其創作中,將自然的音源 直接置入所創作的音樂之中,這類音樂蘊含許多生態訊息,也有關照環境的理念,其特 色在於保留自然的音源,流露出自然的氣息,為人類與疏離的自然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梁 (蘇郁惠,2002)。因此,就前一節文獻回顧中的生態藝術定義來說,我們可將這類企 圖關懷生態自然的音樂可稱為是生態音樂(Eco-music),主要是作曲家藉由音樂的形式傳 達對自然的感受或是關懷自然的關注。在國外有丹‧吉布森(Dan Gibson)的孤棲 (Solitudes)公司所出版一系列的大然音樂(Catherine,2006),國內則有吳金黛及馬修連恩的 系列作品,吳金黛認為透過音樂和生態的結合,可以讓原本不接觸或不了解生態的人, 因為音樂打開了認識大自然的視野,認識更多的生命,是一種讓不同生命撞擊的機會和 方式(張倩瑋,2005)。人稱環保音樂家的馬修連恩在加拿大及臺灣出版了許多與當地 生態環境有關的音樂創作,他親訪各地,採集在地的自然、人文、歷史背景的音景,並 將走訪各地所觸動的情感,轉化為音符,傳達對在地的情感,甚至是保護野地的意識, 希望能藉著深刻、豐富且溫暖的聲音,喚醒人們心靈深處的感情,強調美麗的星球是所 有物種所共享的(馬修連恩官網,2012)。

(34)

第三節 音樂界的環保風潮

「很顯然,未來, 我們留給我們的孩子的是一個無法預知的世代, 我們必須得盡一切所能。」 英國搖滾音樂家吉爾莫(Mike, n.d ) 美好的大自然一直是音樂創作者擷取靈感的來源,而今,面對自然生態的危機,一 些音樂工作者或公司意識到當今環境的困境,開始反過來思考如何透過一些積極的作 為,對自然生態有所幫助,本節先介紹從音樂商品與活動、非營利組織、音樂作品等方 面對環保的努力,接著就音樂在環境推廣所扮演的角色及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一、音樂商品與活動的環保思維 許多唱片公司或音樂工作者意識到環境保育的重要,採取具主導作用的環境計畫或 措施(Masson, 2003),像是 EMI、Columbia、Sony、BMG、Warner 等知名的唱片公司, 採用對環境負責的準則,包括使用可生物分解的硬紙板包裝、再生纖維、環保油墨和水 性漆、禁用熱帶雨林生產的紙張或有害的化合物;使用替代能源,例如建造太陽能發電 供應製作音樂所需的電源,種植樹木、倡導光碟共享或鼓勵捐贈,他們也會在環保光碟 的內容寫上環境保育的說明,呼籲樂迷一起行動(Mike, n.d )。以美國 Cloud Cult 樂團為 例,他們採用 100%的再生紙做 CD 封套、使用無毒的大豆油墨印刷、塑膠包膜採用可 被生物分解的玉米纖維,以展現對環境的關愛(Anonymous, 2010)。 動輒成千上萬人所參與的大型音樂節慶,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來源(Mike, n.d)。有些 音樂工作者或唱片公司組織所謂的「綠色團隊」,或是聘請環境顧問,思考如何在活動 中減輕對環境的傷害,透過以身作則的行動,籌辦綠色音樂會。具體的策略有製作環境 教育的教育小冊子(採用再生紙印製、大豆油墨),以拯救地球為前提,建議樂迷在參 與活動時可採取的環保行動,將節慶本身轉化為提升環保意識的活動手段,這些策略包 括提高票價以支付環保措施、宣導鼓勵回收、提高運輸效率(採用共乘或是大眾運輸工

(35)

具)、使用生質能源、鼓勵綠色旅行、減少瓶裝水、運用太陽能,餐具減量,減少垃圾 量等等(Peters, 2008)。雖然部分作法在是否有益於環境上仍有科學上的爭議,不過可以 看出這些音樂工作者意欲對環境有所貢獻的積極態度。 二、非營利組織的社會企業責任 一些非營利組織的成立主要是來協助音樂公司或音樂工作者規畫整個音樂產業中 的環保工作,他們建立一套管理監管的方式,創造出新的工作文化,從音樂製作、音樂 產品到音樂的巡迴演出,每一個環節都被加以考慮,採用各種環保的方式來為音樂產業 所造成的環境負擔負責(Anonymous, 2010)。例如丹莫雷爾 Dan Morrell 所成立非營利性 組織未來森林(Future Forests),運用的策略是計算生產或銷售 CD、辦演唱會、舉辦 音樂節慶所產生碳排放的含量,換算成所要種植樹木,藉此方式來平衡藝術家活動所造 成的生態問題(Masson, 2003)。勞倫沙利文 Lauren Sulliv 成立 Roverb,則幫助音樂家和 音樂活動走向綠色音樂,同時創建了生態村和綠色企業(Hattam, 2007)。

三、音樂的環保風

有些作曲者選擇以音樂為媒介,創作對生態關心的歌曲或樂曲,我們通常以「環 保」、「生態」、「綠色」歌曲或音樂稱之,一首膾炙人口的「環保歌曲」、「生態音樂」或 「綠色音樂」,可以跨越人與人語言的界線,發揮音樂特有的感染力,在流行樂壇不乏 具有這樣意涵的歌曲,網站 Grinning Planet 提到 Joni Mitchell 在 1970 年代,看到美麗的 夏威夷卻有著醜陋的混凝土停車場時有感而發,寫出「Big yellow taxi」這首具有環保意 識的歌曲。而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更多的歌手以音樂呼籲樂迷重視環保,Grinning Planet 就整理出一系列的 environmental songs,像是 The Beach Boys 的“Don't Go Near The Water”,John Denver 的“Earth Day Every Day (Celebrate)”等諸多歌曲,提供樂迷作為參 考(Grinning Planet, 2011)。

在華人的流行音樂界,有些歌手在專輯中收錄幾首具環保概念的歌曲,呼應現在環 境所面臨的問題,像是周杰倫的「梯田」,表達過度開發下自然美景將會消失的危機;

(36)

張學友的「原罪犯」,則是省思人類自身對於自然的破壞;歌手方大同的「暖」將環保 與愛情的關係做微妙的譬喻。 在台灣本土也有一群關懷土地的音樂創作者,像是陳建年、交工樂隊的林生祥、農 村武裝青年的江育達、胡德夫等歌手,透過音樂將土地的美好或是環境議題唱出來,也 身體力行去關懷這片土地,他們常常出席與環境有關的活動上中,或是直接參與社區活 動,與志同道合的藝術家或其他領域的科學合作,以音樂為社區環境盡一份心力,例如 農村武裝青年的江育達出版「還我土地」、2010 年一群搖滾歌者集結的專輯「鯤島起義 3-石化亡國」都是與環境議題有關的專輯(農村武裝青年,2011)。此外,玉山國家公 園看重音樂跟大自然一樣,有著動人與感人的強大力量,於 2011 年舉辦「玉山之歌」 歌曲創作比賽,透過玉山之歌詮釋環境保育概念與生態之美(臺灣國家公園,2009)。 而前一節所提到的生態音樂,主要是來自新世紀音樂的其中一種風格,傳達的是對 自然的感受或是關懷,在這裡我們可發現不同音樂的形式都可以傳達對生態環境的關 心,不論是歌唱或是演奏都能表達出生態的美感與環境議題,其共同的著眼點在於其喚 起人們關懷環境的企圖心。 本研究之主人翁馬修連恩出版了一系列與環境有關的音樂專輯,以作品「狼」為例, 其訴求在加拿大政府與財團在極地開發油田下,狼與當地生態的生存議題,他與一群攝 影、音樂工作者,走訪在地的生態,記錄環境真實的現況,以此為創作的泉源,並辦理 社區巡迴音樂會,陳述在地生態的困境,提高居民認知或支持與環境保護的相關活動, 來到臺灣之後,從一個外國人的觀點,驚艷於台灣文化生態的多樣性,以其音樂專長為 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創作音樂,表達對這片土地的愛(馬修連恩官網,2012)。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此類的音樂活動除了凝聚人們情感,音樂人運用團隊或是 與其他團體合作的方式在音樂會上宣導環保的理念,同時也提供一些環境知識與策略, 其訴求是期待樂迷響應,願意將環保付諸行動(Peters, 2008)。 四、音樂扮演的角色 席勒認為藝術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劉千美,2000)。自古以來,許多中西哲人也

(37)

都注意到音樂的教化力量與社會功能之事實。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就認為音樂教 育比其他教育還重要的多,因為音樂有強烈的力量沁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 適合,就能浸潤心靈,心靈也就因而美化 (曾焜宗,1997)。古人認為音樂教育也就是 美感教育,美感教育在於教導一個人對於周遭環境,包括人、事、物的欣賞與關懷,與 大地萬事萬物感同身受,追求「天人合一」「民胞物與」的人文最高境界 (洪萬隆,1996)。 已有研究顯示將藝術運在教育方面有其顯著的成果,包括在學習上幫助多元技能發 展,增強理解困難的觀念,幫助記憶力、注意力延伸,提升專注及享受學習,提供豐富 的感官體驗,使整個身心和情感系統都參與其中(Dickinson, 2002)。而運用戲劇、音樂、 視覺藝術為媒介是有助於解決問題、建立社會意識、提高動力、促進多元文化、社會性 別意識認知、自我實現、成熟、獨立和自我導向、以及促進整體的平衡、協助人們克服 既有的習慣與障礙,達到學習目的(Branagan, 2005)。因此 Clover(2000)在加拿大多倫多 社區藝術的研究中,提出藝術有助於提升人們認知到環保重要性的看法,也就是說藝術 能提高信息傳播,以簡單而有利的方式,傳達複雜的環境信息。顯然,藝術有能力進入 一個人較深的心理層次。藝術可以有助於在社會改革的運動中,扮演著溝通學習的途徑 (Foley, 1999;Martin, 1988)。Branagan(2005)在澳大利亞非暴力行動與活動的觀察研究結 果,亦認為藝術在增進環境永續上是一個重要的工具,特別是在活化環境教育,以及吸 引群眾的魅力上深具潛力,由於許多的教育和學習是發生在社會改革的運動中,透過藝 術的形式可以協助在這樣的活動中溝通學習,促進網絡和創意團體的進行,在促進民眾 對生態環境瞭解的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工具。

就音樂來說,非營利組織 Roverb 創始人 Lauren Sulliv 認為音樂一直具有地方的積 極性和行動力,而樂迷喜歡追隨名人的行為模式,這樣的方式在環境保育上不僅不會成 為流行音樂的殺手,反而讓歌迷產生共鳴,增加了人們的參與(Hattam, 2007)。Turner 與 Freedman(2004)認為音樂提供了一個人類與自然世界之間的內在聯繫,它建立起移情 作用,提供一種審美態度,認識自然界和環境問題,可作為環境教育的一個潛在工具。 Branagan(2005)在其研究中亦提到音樂在以藝術為主的環境活動中音樂產生影響

數據

表  2-1  馬修連恩專輯作品一覽表  編號  CD  專輯名稱(年代)  相關內容摘要  1  Caribou Commons  馴鹿宣言(1980)  北美首屈一指的音樂家、作家、攝影家、冒險家和印第安 人,與極地荒野裡的馴鹿最感人肺腑的接觸。1250 公里旅 程中的所見所聞,實地錄下的溪流聲、鳥鳴、風雨飄搖聲 等,都化為充滿能量的音符,引導人們用最平等的視野, 參與一場馴鹿的生命之舞  2  Bleeding Wolves 狼(1996) 為北美狼群請命的音樂概念  不忍無辜狼群在「獵狼計劃」下慘遭
表  2-2  馬修連恩重要經歷一覽表
圖  3-1    研究架構圖 馬修連恩 音樂作品與相關文件資料之生態藝術內涵 馬修連恩的音樂創作動機及想法之生態藝術內涵  聽眾對馬修連恩的音樂作品中環境保育理念的看法及其所受之影響 聽眾 作品於創作歷程中之生態藝術內涵 研究者
圖  3-2    研究流程圖 確立研究對象與主題 確立研究目的  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建議 內容分析 馬修連恩專輯作品與相關文件資料分析  編製訪談大綱 馬修連恩 文獻回顧 擬定研究方法 收集與整理資料 作品呈現 生態藝術歷程中的內涵  聽眾對環境保育理念、看法 聽眾 專家審查 正式訪談大綱 預訪與修正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所有必修部分和延伸部分的課節都納入時間表內,所有班級的數學課節畫 一為七堂,全班修讀相同的課題內容(見圖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培養創意 發展音樂 培養評賞音樂 認識音樂 及想像力 技能與過程 的能力 的情境. 價值觀 與

•三個月大的嬰兒在聆聽母語時,大腦激發 的區域和成人聆聽語言時被激發的區域一

另外,語文科高中的寫作活動也很多元化,題材亦很生活化,有助提高學生對創作 的興趣。 (高中語文寫作題目舉隅,見附件三 附件三 附件三。 附件三 。 。) 。 ) ) ).. 附件三

互相交流是改善作品的好方 法。不同人對同一題材有不 同的處理,聽過別人的看法 (新輸入)後會豐富自己的想 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聆聽: 陳璧沁演奏:平湖秋月中花版.WAV 聆聽:陳璧沁演奏:平湖秋月多花版.W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