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1世紀的音樂與社會運動:從樂生到太陽花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21世紀的音樂與社會運動:從樂生到太陽花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班 碩士學位論文. 21 世紀的音樂與社會運動:從樂生到太陽花. 政 治 大. 立 and Social Movement in Music. ‧ 國. 學. the 21st Century Taiwan:. ‧ Sunflower Movement. n. al. er. io. sit. y. Nat. from Preserving Losheng Sanatorium to the.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馮建三 博士 研究生:鄭閔文 撰 中華民國一〇七年一月.

(2) 謝誌 研究所的日子終於來到尾聲,這段日子發生了很多事,也真的經歷很多難熬 的日子,熬著熬著,一不小心就把研究所當大學在念了,只能說人生總是計劃趕 不上變化。雖然這樣的速度總是被催促著、質疑著,但仔細想想,這段拖延確實 也帶來了許多美好。我始終相信,任何的選擇與決定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它們 會存在都是有意義的。 這些難熬的關頭中,最重大的事就是碩二時我母親因為癌症過世。在這樣的 年紀失去了媽媽,真的太早了。花費很多時間處理繁雜的後事,也花了更多時間. 治 政 我有很多完全放空的日子、或用忙碌塞滿自己、持續處理著幾乎無解的家務事, 大 立 也一直掙扎著到底要不要放棄這張學歷,一來一往之間,終究還是決定要不留遺 在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經歷生離死別後,畢不畢業似乎也顯得無關緊要。於是. ‧ 國. 學. 憾地離開政大。. ‧. 在這裡提到這些,並不是想對任何人交代什麼,只是想對自己說聲:辛苦 了。更要謝謝在這段過程中,所有幫助過我、拉我一把的人。謝謝家人包容我的. y. Nat. 拖延,謝謝韋翰在我最難過的時候陪伴我,催促、鼓勵我趕快完成論文。這本論. io. sit. 文的起源是因為參與了 318 運動,在那場運動中認識了新聞 e 論壇的夥伴們,可. n. al. er. 以認識你們真的很幸運,跟你們一起跑新聞是我研究所生活中很美好的時光,也. i n U. v. 謝謝你們常常問候我的論文進度(笑)。也謝謝政大新聞所的好朋友們. Ch. engchi. 謝謝指導教授馮建三老師忍受我經常性的遲交,也謝謝兩位口委老師,何東 洪老師以及柯裕棻老師,在提案和最後口試時提點我方向、給予我建議,沒有老 師們的指導,這本論文不可能完成。雖然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總算寫完 了! 真的沒有辦法一一點名所有我要感謝的人,再寫下去又會是另一篇文章了! 最後想要把莫泊桑的一段話寫在這裡,這段話帶給我很大的勇氣,帶領我走到這 裡: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美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人的脆弱和 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 現自己不知不覺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莫泊桑《羊脂球》 2018.1 3.

(3) 摘要 本研究的分析共有三大部分,首先以政黨論替作為分水嶺,分為 2000 年至 2008 年、2008 年至 2012 年以後兩大塊,整理出 21 世紀臺灣政治、經濟的社會 概況。並且也將本研究的兩塊主體——社會運動以及音樂場景,將這兩塊的概況 再獨立出來做整理,描繪出音樂政治化的機會結構。第二部分則是 12 個運動現 場的以及其中的音樂活動整理,第三部分是音樂文本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21 世紀在全球化、中國崛起、以及臺灣政府經濟政策失靈等 因素影響下,新一代年輕人所面對的是國家債務、勞動條件惡化、青年貧困、少 子女化、以及供養父母的壓力變大等困境。於是在民怨不斷地積累下,公民社會. 政 治 大 人也越來越多。另外,數位音樂的流通與興起,除了給予獨立音樂發展養分以 立. 網絡崛起,有效地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興起,參與的年輕 外,加上社群網絡,這也讓社運歌曲的流通更為容易。轉載歌曲連結成為一種比. ‧ 國. 學. 文章更方便的表態方式。相較於過去音樂流通管道的侷限,現在創作、上網、分 享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或許也提供了音樂人想要藉由創作來聲援運動的動. ‧. 力,也成為一種音樂與社運接合的機會結構。. sit. y. Nat. 本研究也用 John Street 分析議題性音樂會時的三個切入點:正當性、組織以 及現場展演,來做音樂文本以外的討論。結果發現,音樂與政治的接合過程確實. io. n. al. er. 並非自然而然,而是有許多因素折衝其中,不管是音樂人所擁有的社會資本,或. i n U. v. 是音樂產業提供的參與政治的機會結構,以及現場的展演形式,都會有所影響。. Ch. engchi. 最後檢視社會運動中的音樂文本,大致歸納出三種文本類型:一、既有的歌 曲被改編與挪用 二、受運動感召的創作 三、替運動創作的歌曲且為運動所用。 藉由整理出 2005 年後臺灣社運場景中的音樂文本,不只有數量眾多,也發現音 樂種類的多樣化,或許可視為音樂文化與社運文化近十年間相互深化後的結果。 然而音樂文本大多時候還是受到社運的限制,如訴求、路線的影響,喪失了一定 的自主性,僅有少數能抽離社運脈絡,作為一個抗議主體。期望能藉由本研究進 一步思考,音樂作為一個美學主體,怎樣的介入形式才會是最合適的。. 關鍵字:社會運動、社運歌曲、抗議歌曲、獨立音樂。 4.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2 壹、 從 318 學運說起 ................................................................................... 12 貳、 當音樂與社會運動接合 .......................................................................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7. 政 治 大 壹、 音樂與社運關係的「為何」與「如何」 ........................................... 17 立. ‧ 國. 學. 貳、 臺灣的音樂與社運相關研究 ...............................................................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 sit. y. Nat. 第一節、 音樂從「娛樂」到「武器」.......................................................25. n. al. er. io. 壹、 流行音樂的批評與轉向 ....................................................................... 25. i n U. v. 貳、 音樂與政治 ........................................................................................... 32. Ch. engchi. 第二節、 音樂與社會運動 .........................................................................37 壹、 社會運動理論的變遷與借鏡 ............................................................... 37 貳、 音樂的文化行動主義 ........................................................................... 42 參、 臺灣的音樂與社會實踐:21 世紀以前的歷史軌跡 ..........................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60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0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分析範圍 ..................................................................63 5.

(5) 第四章、 21 世紀的臺灣社會 .......................................................66 第一節、 社會制度與結構 .........................................................................66 壹、 2000-2008 年陳水扁執政 .................................................................... 66 貳、 2008-2012 年馬英九執政 .................................................................... 69 第二節、 21 世紀的音樂、社運場景 .........................................................77 壹、 社會運動 ............................................................................................... 77. 政 治 大. 貳、 音樂 ....................................................................................................... 80. 立. 第五章、 從樂生到太陽花:社運現場 .........................................88. ‧ 國. 學. 第一節、 居住運動 ....................................................................................89. ‧. 壹、 樂生院保留運動 ................................................................................... 89. sit. y. Nat. 貳、 大埔農地 ............................................................................................... 94. n. al. er. io. 參、 文林苑 ................................................................................................... 98. i n U. v. 第二節、 環境運動 .................................................................................. 102. Ch. engchi. 壹、 反國光石化 ......................................................................................... 102 貳、 反核運動 ............................................................................................. 109 參、 反美麗灣運動 ..................................................................................... 111 第三節、 兩岸運動 .................................................................................. 119 壹、 野草莓運動 ......................................................................................... 119 貳、 聲援西藏 ............................................................................................. 126 參、 反媒體壟斷 ......................................................................................... 131. 6.

(6) 肆、 太陽花運動 ......................................................................................... 135 第四節、 軍中人權運動 ........................................................................... 142 壹、 洪仲丘事件 ......................................................................................... 142 第五節、 階級運動 .................................................................................. 145 壹、 華隆罷工 ............................................................................................. 145. 第六章、 運動中的音樂文本 ...................................................... 147. 政 治 大. 第一節、 既有歌曲的改編與挪用 ............................................................ 147. 立. 壹、 從野百合到太陽花,沿用與或逐漸消逝的歌曲 ............................. 147. ‧ 國. 學. 貳、 其他被改編/挪用的歌曲 ................................................................. 154. ‧. 第二節、 受運動感召的創作 ................................................................... 164. sit. y. Nat. 壹、 張懸:玫瑰色的你 ............................................................................. 164. n. al. er. io. 貳、 生祥樂隊:《圍庄》 ........................................................................... 168. i n U. v. 第三節、 替運動創作且被運動所用 ........................................................ 170. Ch. engchi. 壹、 太陽花運動:島嶼天光 ..................................................................... 170 貳、 野草莓運動:野莓之聲 ..................................................................... 172. 第七章、 結論 ............................................................................ 17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75 壹、 21 世紀的臺灣 .................................................................................... 175 貳、 音樂與運動接合的中介因素 ............................................................. 178 參、 音樂文本 ............................................................................................. 181 7.

(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185 壹、 同志運動與音樂 ................................................................................. 185 貳、 研究限制與建議 ................................................................................. 186. 參考書目...................................................................................... 188 附錄 ............................................................................................. 20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8) 表次 表 一:2000 年以前成立的非主流音樂廠牌 ............................................. 56 表 二:2005 年至 2014 年音樂與社會運動結合實例 ............................... 65 表三:臺灣社會運動的生命史與階段的特色。 ........................................ 78 表四:2000 年至 2015 年成立之獨立音樂廠牌。 ..................................... 82 表五:本研究納入分析範圍之音樂與社會運動接合之實例 .................... 88 表六:樂生院保留運動大事紀 .................................................................... 89. 治 政 表七:音樂會內容 ........................................................................................ 95 大 立 表八:文林苑大事紀 .................................................................................... 99. ‧ 國. 學. 表九:音樂會內容 ...................................................................................... 107. ‧. 表 十:原創歌曲 ........................................................................................ 107. sit. y. Nat. 表十一:《No Nukes! Long Play!不核作-臺灣獨立音樂反核輯》 .........110. n. al. er. io. 表十二:千人吼海洋晚會內容 ...................................................................113. i n U. v. 表十三:「沙灘、海洋、Fudafudak─永遠的天堂」音樂會與文件展 ...115. Ch. engchi. 表 十四:「不要告別東海岸夏日晚會」。活動流程。 .............................116 表 十五:野草莓運動大事記 .................................................................... 120 表 十六:野莓開唱節目表 ...................................................................... 123 表 十七:超越國音樂祭節目表 ................................................................ 125 表 十八:參與樂團名單&節目表 ............................................................ 128 表 十九:330 凱道遊行節目表, ............................................................. 137 表 二十:改編歌詞與原創曲對照。 ........................................................ 143 表 二十一:獻給你的進行曲歌詞 ............................................................ 152 9.

(9) 圖次 圖 一:研究設計 .......................................................................................... 64 圖 二 1910 年至 2010 年美國所得不均的比例 ......................................... 70 圖 三:臺灣勞工平均勞動生產力的提升與實質工資的停滯,19822007。 .................................................................................................... 71 圖 四:”Sponging Boomers” ........................................................................ 74 圖五:2005 年至 2015 年納入本研究之社會運動時間軸 ......................... 79. 政 治 大. 圖六:臺灣音樂展演市場演出場地類型 .................................................... 85. 立. 圖七:文林苑動員海報 .............................................................................. 100. ‧ 國. 學. 圖八:文林苑音樂會海報 .......................................................................... 100. ‧. 圖九:「千人牽手吼海洋不要告別東海岸夏日晚會」宣傳圖 .................112 圖十:守護杉原灣『拆』美麗灣毛巾圖樣, ...........................................114. y. Nat. al. er. io. sit. 圖十一:《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行動宣傳圖。 .....................................116. n. 圖十二:330 凱道大遊行時,滅火器演唱〈島嶼天光〉,觀眾舉手機當螢. Ch. i n U. v. 光棒。 .................................................................................................. 139. engchi. 圖十三:330 凱道大遊行時,滅火器演唱〈島嶼天光〉形成燈海。 ... 139 圖 十四:活動海報 .................................................................................... 146 圖十五:網民製圖暗諷國防部。 .............................................................. 158 圖十六:〈入陣曲MV〉畫面截圖,警察與拒馬。 ................................ 160 圖十七:〈入陣曲〉MV畫面截圖 ............................................................ 161 圖十八: 〈入陣曲〉MV畫面截圖 ........................................................ 162 圖十九:〈玫瑰色的你〉MV畫面截圖 .................................................... 166 圖二十:〈玫瑰色的你〉MV畫面截圖 .................................................... 166 10.

(10) 圖二十一:〈玫瑰色的你〉MV畫面截圖 ................................................ 16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1. i n U. v.

(11)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哪個政權是被音樂唱垮的、沒有哪場革命是靠歌成 就的,不過,一場沒有歌的革命,在集體記憶裡該是多麼失色。 ── 馬世芳《耳朵借我》,2014. 壹、從 318 學運說起. 政 治 大. 2014 年 3 月 18 日晚間六點,眾多民眾在立法院外舉行「守護民主. 立. 之夜」晚會,抗議國民黨立委張慶忠以 30 秒草率通過《海峽兩岸服務. ‧ 國. 學. 貿易協定》1的審查。晚間九點,群眾突破警方的封鎖線,佔領立法院議. ‧. 場,24 小時內便聚集了以學生為主的 1 萬多人,在立法院外表達支持。. sit. y. Nat. 因為參與佔領立法院議場的行動者以學生為主,故此次佔領國會的行動. io. n. al. er. 一開始被媒體稱做「318 學運」,之後又被稱作「太陽花學運」2。. i n U. v. 議場被佔領之後,透過新聞媒體以及網路社群傳播,在立法院外迅. Ch. engchi. 速集結大量的 NGO 團體、志工,他們協助搭建舞臺、發放物資。在現. 1.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是海峽兩岸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 稱 ECFA)第四條所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在臺灣,由於部份人士擔憂該協議可 能使臺灣在經濟與政治上更容易被相對缺乏自由的中國大陸影響,加上官方在該 協議簽訂前對民間溝通不足,以及程序上的問題,因而導致爭議與太陽花學運。 2. 「太陽花學運」的名稱,源自於 2014 年 3 月 19 日領導運動的黑色島國青年陣. 線在 Facebook 發文,希望大家幫忙買太陽花來為學運加油,有民眾自掏腰包在 兩天內送了 1300 多朵太陽花給現場民眾。活動總指揮之一陳為廷認為太陽花能 照亮黑箱服貿,也期盼臺灣未來能像太陽花般迎向太陽。因此,太陽花成為此次 學運的象徵物(蘋果日報,2014 年 3 月 20 日) 。 12.

(12) 場有學者專家輪流上臺發表演說,也有眾多樂團及歌手輪番上臺,用歌 曲表達對運動的支持,試圖用音樂鼓勵場內以及場外的民眾。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運動期間,也有 21 首因應此次學運而創作的 歌曲在網路上被轉發以及分享,例如歌手黃建為在學運期間創作了 11 首歌曲,集結成一張專輯發行,可以說是用音樂紀錄了這場運動,而獨 立樂團滅火器創作的〈島嶼天光〉甚至還成為此次學運的主題曲,成為 運動現場激勵、凝聚參與者的要角。. 政 治 大 還記得當時打開電視機,幾乎各家新聞臺播報與太陽花運動相關的 立. ‧ 國. 學. 新聞時都播送著這首〈島嶼天光〉,在運動現場也透過喇叭播送著、靜 坐的人群也傳唱著。「330 凱道遊行3」時,樂團滅火器帶領現場參與的. ‧. 民眾一起唱著這首主題曲,大家揮舞著手機,螢幕發出的亮光構成一片. Nat. er. io. sit. y. 燈海,那畫面伴隨著歌曲至今仍留在許多人的腦海中揮散不去。 隔年(2015 年)第 27 屆金曲獎上,〈島嶼天光〉更奪得「最佳年度. al. n. v i n Ch 歌曲獎」,樂團滅火器發表感言時便說: e n g c「這首歌不但代表滅火器,也代 hi U. 表這個世代的覺醒,希望陪伴臺灣人迎接每個島嶼天光」(〈島嶼天光獲 年度歌曲 學運期間紅遍臺灣〉,2015 年 6 月 27 日)評審則一致認同這 首歌深具「時代意義」(〈《島嶼天光》為何奪年度歌曲?因為連評審都. 3. 330 凱道大遊行又被稱作 330 反服貿遊行,由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的學生與. 公民團體,號召支持群眾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示威遊行。當時根據警方估 計,現場聚集群眾約 11.6 萬人,《蘋果日報》則估算超過 50 萬人,主辦單位則 認為超過 70 萬人,各方估計人數不一(魯皓平,2014.4.1)。. 13.

(13) 感動〉)(2015 年 6 月 28 日)。 太陽花學運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社運的現象,其中音樂在此場運動發 揮的力量更讓人驚艷,〈島嶼天光〉幾乎是與太陽花運動劃上等號,不 僅僅是運動參與者有共鳴,它也讓許多非參與者印象深刻。社運歌曲通 常被視為邊緣、非主流、小眾的歌曲,而〈島嶼天光〉卻在金曲獎上受 到肯定。臺灣社會運動發展至今,似乎是第一次有一首社運原創歌曲有 這麼大的知名度與迴響,而除了〈島嶼天光〉之外,聲援太陽花運動的. 政 治 大. 歌曲創作數量也是短時間內累積最多。如此龐大的音樂能量在一夕之間. 立. 爆發,不容小覷,不過它並非憑空出現,而是有跡可循。. ‧ 國. 學. 貳、當音樂與社會運動接合. ‧. 中國的搖滾教父崔健曾說道,當文藝喪失了批判,就只剩下娛樂. y. Nat. er. io. sit. (張鐵志、柴子文,2012),這是他對流行音樂現況的批判,同時也提 醒著我們必須思考音樂除了娛樂以外的社會功能。當音樂的批判力進入. al. n. v i n Ch 社會運動的場域,或是音樂本身作為一種文化抗爭時,究竟能發揮什麼 engchi U 樣的影響力? 音樂與社會運動結合並非新鮮事,在海外,淵遠流長;在臺灣,最 早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的民歌時期,馬世芳(2015,頁 122)稱之為 「現實主義民歌路線」與黨外運動的結合,許多人耳熟能詳並且也多次 被翻唱的「美麗島」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而到 1980 年代終於擺脫 戒嚴的箝制,這股抗議能量便如脫韁野馬般釋放出來。那時適逢剛解 嚴,一些唱片公司開始引進國外的非主流音樂,同時也培育了許多地下 14.

(14) 樂團與音樂人,其中最著名的是「Wax Club」,也就是之後的「水晶唱 片」 。水晶唱片帶動倡導本土意識的「新臺語歌曲運動」4,推動使用母 語來進行音樂創作,其中以 1989 年黑名單工作室所發行的《抓狂歌》 專輯為代表。《抓狂歌》將政治議題寫進歌詞,展現批判精神,而這股 運動的革命活力延續到 1990 年代末之後的社運音樂發展。 社運歌曲將社會意識融入歌曲之中,透過音樂的感染力讓群眾更快 地理解某一個議題,優點更甚於演說、傳單、社論、評論。歌曲做為軟. 政 治 大. 性的政治載體,較沒有威脅性,社會大眾較能接受以此形式傳達的抗. 立. 議,也因此更能將運動的理念與訴求擴散出去。而臺灣的社運音樂自. ‧ 國. 學. 1990 年末發展至今,似乎有了和過去不一樣的面貌。. ‧. 部分的研究與評論皆認為,近幾年音樂和社會運動的結合日益頻. Nat. sit. y. 繁,如著名的音樂評論家張鐵志也曾多次撰文強調社會運動與音樂之間. n. al. er. io. 的密切關係(張鐵志,2012 年 8 月 28 日,2013,2015 年 6 月 29 日; 張. i n U. v. 鐵志、柴子文,2012;鄭齊德,2013)。抗議樂團黑手那卡西的成員陳. Ch. engchi. 柏偉(2012)也觀察到,自 2005 年的樂生療養院保存運動開始,在臺 灣的社會運動場景中,音樂開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這之前,除了工人 運動中的黑手那卡西、美濃反水庫運動中的交工樂隊,以及原住民運動. 4. 1990年代在臺灣發起的音樂運動。參與者提出新臺灣歌的概念,推動使用母語來進行新. 的音樂創作,希望能夠將新的音樂風格帶入,也希望能打破政治上以國語為尊的限制。著名 的參與者有林強、伍佰、陳明章等人。 15.

(15) 的飛魚雲豹音樂工團之外,音樂通常不是社會運動集會的重點項目。 這樣緊密結合的趨勢,也確實展現在許多社會運動上。從 2010 年 的「苗栗大埔農地事件」、2011 年的「反國光石化」、一直到 2013 年的 廢核大遊行以及洪仲丘事件,除了在運動現場能見到音樂人參與、表演 的身影,其中也不乏替運動創作的歌曲。此外,以聲援運動為號召的音 樂會、演唱會數量也越來越多,例如 2005 至 2013 年樂生運動一系列的 聲援音樂會、2008 年野草莓運動的「人權無邊線※音樂無國界:超越國. 政 治 大. 音樂祭」、以及 2013 年反核運動的「No Nukes! Long Play!不核作演唱. 立. 介入社運」的巔峰(張鐵志,2015 年 6 月 29 日)。. 學. ‧ 國. 會」等等。2014 年的太陽花運動在音樂人參與的數量更是達到了「音樂.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n U. v.

(16) 第二節、研究目的 壹、音樂與社運關係的「為何」與「如何」 音樂在社會運動中的角色越漸突出,這樣的現象不只存在於臺灣而已。 2014 年 4 月 10 日太陽花運動落幕後,同年 9 月 26 日在香港爆發了「佔領中 環」的行動,之後發展成「雨傘運動」。許多人或許對這場運動陌生,但卻 會記得在網路上轉發、在媒體上播送的那些歌曲,例如改編自悲慘世界〈Do. 政 治 大.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誰還未覺醒〉,以及香港眾歌手齊創作的〈撐. 立. 起雨傘〉,還有被定調為佔中主題曲,Beyond 的「海闊天空」。. ‧ 國. 學. 在香港,音樂介入社會運動也並非一朝一夕,從 1970 年代開始用「自. ‧. 己的語言」(粵語)唱歌便是起點,從此之後貼近香港社會現實的歌詞書寫. sit. y. Nat. 便不曾間斷,從 1980 年代的黃耀明、達明一派、黑鳥、Beyond,一直到近. io. al. er. 期的 My little airport,謝安琪,迷你噪音等等。每一個年代的歌曲都能反應. v. n. 一些那個時代的歷史脈絡,也包含了能引起當時人們共鳴的元素。. Ch. engchi. i n U. 佔中運動結束後,針對 Beyond〈海闊天空〉在香港的歷史意義討論再 起,只有香港人知道為什麼時隔二十年,這首歌會在佔中行動中成為要角。 其實這首歌在紀念六四的活動、2010 年香港反高鐵,2012 年反國民教育晚 會皆沒有缺席過,除了歌詞具有凝聚的力量外,這首歌代表的是「被遺忘的 個人信仰,以及香港本地音樂一個美好的年代」(黎慕慈,2014.10.03)。 將場景拉回臺灣,與香港佔中運動不同的是,太陽花運動中的原創歌曲 數量有 21 首。雖然在運動現場也不乏一些經典抗議歌曲的傳唱,但是不管 是在 330 凱道大遊行的主舞臺,或是太陽花運動的現場,我們比較少聽到八 17.

(17) 零年代民歌時期的〈美麗島〉或是野百合學運的歌,而是〈島嶼天光〉,以 及近幾年在社運場合常出現的創作。這或許跟運動的性質與議題有關,也或 許因為舊的抗議歌曲不足以傳達這個時代的認同與困境。 然而,屬於 21 世紀的時代困境又是什麼呢?這些新出現在社運場合的 原創抗議歌曲,當被社運場域所接納時,其歌詞文本中什麼樣的情感或政治 表態引起了共鳴?或是反應了某種時代的共感? 若將 2005 年的保衛樂生運動視為起點,2014 年的太陽花作為音樂與社. 政 治 大 會運動結合的顛峰與標的,其中出現的原創音樂文本、音樂與社運之間如何 立. ‧ 國. 學. 接合,以及背後的社會、歷史成因是本研究所好奇的。正如論者所觀察到, 兩者之間的結合自 2005 年的保衛樂生運動開始便越趨緊密(張鐵志,. ‧. 2013,2015 年 6 月 29 日; 張鐵志、柴子文,2012;陳柏偉,2012),甚至成. Nat. er. io. sit. y. 為運動中重要的一環,但是針對這樣的趨勢卻一直沒有很清楚的輪廓。 這種「音樂真的能改變世界」,以及「音樂力量」的相關討論,在. al. n. v i n Ch 近幾年以一種相當樂觀的姿態出現。就結果來看,的確越來越多音樂人 engchi U 參與運動,並且替運動創作歌曲,但真的只要音樂人現身參與運動、創 作歌曲,音樂就可以成為對運動有助力的政治宣言,並且進行情感的動 員? 張世倫(2011)認為對於「音樂政治」的討論若只侷限於音樂人的 政治行動,或是歌詞文本的表意,都會過於簡化音樂與政治的連結。音. 樂人的政治身份鮮少有機生成於在地的社會運動脈絡裡,我們又要如何 期許他們 「代表」某個議題或群眾發聲,用其音樂「參與」、「介入」, 18.

(18) 並「改變」社會?(頁 456)。他認為音樂的政治作用,並非總是音樂行 動者「主動」的操演,音樂是歌詞與聲音的混合,其生產、流通與消費 又是與商業機制折衷下的成果,是與產業和網絡創造出的機會結構互動 與妥協的結果,歌詞的表意或立場的表態不足以說明音樂所蘊含的激進 潛力,而是必須從眾多因素綜合出的「感知經驗」來評估(頁 21)。 因此當音樂在太陽花運動、洪仲丘事件中佔滿媒體版面,是不是在其他 運動中只成為一種表態,而無法對運動有實質的幫助,只是「啦啦隊」而. 政 治 大. 已?又是什麼中介因素影響了兩者之間的交集,讓音樂有時重要,有時卻只. 立. 學. ‧ 國. 是曇花一現的聲援?. 貳、臺灣的音樂與社運相關研究. ‧. 臺灣對於音樂的研究,可簡略分為流行音樂與非主流音樂5兩個區塊,而. y. Nat. er. io. sit. 與社會運動結合的音樂相關研究,則是隸屬於非主流音樂的研究範疇。作為 一種非主流的另類聲音,獨立音樂具有獨特的生產政治,不論是產銷機制或. al. n. v i n Ch 是文化生活皆有別於傳統唱片產業(簡妙如,2013) e n g c h i U 。獨立音樂本身即帶有. 反抗、反叛、挑戰主流等等的意涵,而在臺灣的發展脈絡亦是如此,是在審 查制度下形成的「地下」音樂文化,雖然解嚴後類型發展多元,不只侷限於 反抗與批判,但仍然有一條與社會運動緊密結合的路線。即便不是歸類在社 運音樂類型中的獨立音樂人,也因為身處於這種自立自為、只需要對自己負 責、不以賺錢為主要目標的音樂文化,使得他們面對自己關心的社會議題 時,能夠勇於表達自己的聲音,並且親身參與其中。. 5. 解嚴前以「地下音樂」稱之,現則稱為「獨立音樂」。 19.

(19) 一、非主流音樂的研究 非主流音樂的相關研究有針對文化、政策、以及產業經營模式進行的研 究(何東洪、張釗維,2000;林怡瑄,2003;鄭凱同,2005;張學洋, 2007;曾裕恒,2007;楊璨羽,2008;黃詩雯,2010;薛詒丹,2011;楊佳 蓉,2012;簡妙如、鄭凱同,2012),或是分析其獨特的生產政治(簡妙 如,2013),也有對樂迷的消費(林建宏,2002;楊欣茹,2011)以及認同 (康宸瑋,2011;王怡晴,2012;薛師婷,2013)的相關研究,或是針對音. 政 治 大. 樂展演空間(live house)的研究(謝光萍,2006;楊銘宸,2010;劉哲浩,. 立. 2009;劉珦尹,2011;林科呈,2012;李詩涵,2013;吳書維,2013)。. ‧ 國. 學. 另也有針對歷史脈絡的歸納整理或涵蓋(張育章,1996;蔡宜剛,. ‧. 2000;簡妙如,2002;江國豪,2004;蔡岳儒,2006;方美蓉,2008;黃凱. Nat. sit. y. 翎,2011;王偉綱,2014)其中江國豪(2004)以 1980 年代後的非主流歌. n. al. er. io. 曲為分析對象,研究臺灣意識在非主流音樂中所產生的變遷情況,其研究對. i n U. v. 象也包含了本文欲研究之社運歌曲,與本研究相關,可作為參考之依據。不. Ch. engchi. 過,與本研究不同的是,其研究關懷為歌曲中的臺灣意識,母體範圍較廣, 並非以音樂的社會實踐為主體來討論,社運歌曲只佔其中一部份。 二、音樂與社會運動相關研究 (一)文本與行動者 以社運音樂為主體的相關研究中(見表格 1),研究對象通常是針對特定 音樂人以及特定音樂文本做深入分析,其中又以「反美濃水庫運動」的交工 樂隊以及他們的創作最常成為分析的對象。其中分析交工音樂文本佔大多 20.

(20) 數:邱雍閔(2002)從語藝面向(rhetorical aspect)分析交工樂隊音樂的語 藝功能和策略,探討音樂與社運結合的可能性與限制。邵軒磊(2015)從論 述研究(discourse perspective)的角度,關注歌詞隱含的主體與認同,以及 效果為何。王欣瑜(2010)則企圖從音樂文本中逐步分析現實性與社會性如 何之於作者、之於作品,成就音樂與社會實踐兩者的互涉關係。 另外也有 從聽者角度出發,以交工的歌曲作為聆聽文本,分析音樂聆聽的意義建構歷 程(許馨文,2003),以及將交工作為觀察對象之一,從數位科技對獨立產. 政 治 大. 製的廠牌帶來的產銷衝擊來分析(黃皓傑,2003)。. 立. 邱仕弘(2006)則談討交工樂隊的社會實踐與客家論述之間的關連。鍾. ‧ 國. 學. 秀梅(2007)的〈音樂作為反抗與賦權—談交工音樂的文化抵抗〉將交工音. ‧. 樂視為文化抵抗的一種,她認為在美濃反水庫運動中,交工的音樂產生了. sit. y. Nat. 「文化戰線的建立」與「運動的賦權作用」的實踐意義,讓文化抵抗成為政. io. al. er. 治行動,反抗任何宰制的力量。許馨文(2002)則是以「資源動員理論」與. v. n. 「社會運動的意義建構」為研究取向,分析交工樂隊專輯【我等就來唱山. Ch. engchi. i n U. 歌】建構之意義,探討音樂的社會運動實踐。上述鍾、許兩文,與本研究較 為相關。 除了以交工樂隊作為切入來探究社運音樂的研究以外,社運樂團黑手那 卡西也時常作為個案分析的對象,不過大多是聚焦在黑手本身作為行動者與 創作者的經驗與反省,並反思音樂如何作為社會運動來實踐(陳柏偉, 1998;莊育麟,2005;陳柏偉、何東洪,2012)。近期則是有關於社運樂團 農村武裝青年的研究(鄭筠馨,2011)。 可以藉由上述文獻發現,都是以個案分析居多,缺乏總體的社會、歷史 21.

(21) 圖像。本文認為,社運歌曲就如同社會運動的發展一樣,「舊」和「新」並 不是一個清楚的分割,而是一條光譜脈絡。社會運動的後起之秀能夠反省過 去經驗並且學習,結合當下的社會情勢或文化脈絡從而開拓一條新的路徑、 有了新的型態(何明修,2003),社運音樂也是如此。雖然社運音樂已有和 過去不同的樣貌,但仍是奠基於過去而來,也因此,社會運動與音樂之間關 係的歷史成因分析將會是本研究分析面向之一,如此才能看出承先啟後之關 係以及發展之脈絡。. 政 治 大. 如陳怡君(2013)便針對臺灣解嚴後具代表性的福佬語(俗稱臺語)社. 立. 運歌曲及其創作者進行整理與文本分析,並且對照時代脈絡,深究歌曲中的. ‧ 國. 學. 特色與文化意涵,其研究範圍從日治時期的社運歌曲開始整理,並且與解嚴. ‧. 後的社運歌曲做對照。此文的資料整理以及文本分析可供本研究作為重要的. sit. y. Nat. 參考,其所呈現的歷史概念也是本研究希望達成的。不過,誠如陳怡君在結. io. al. er. 論中提到的,解嚴以後社運歌曲晚期傾向環保、工運、農運、反霸權、反大. v. n. 型開發、人權、關懷弱勢等等多元面向;客語、甚至華語也加入了社運歌曲. Ch. engchi. i n U. 的場域,以臺語、客語為主要語言,副歌用原住民語或英語等多種語言混合 的現象,也是晚期社運歌曲的特色(頁 97)。可以顯見在社運場景中出現的 歌曲現已極為多樣,若只探究福佬語社運歌曲,無法顧及其他語言的歌曲, 將會有所侷限。因此本研究涵蓋之歌曲將不會限制在特定語言。 (二)結構與歷史成因 本研究的主要分析面向將類似於以下幾篇論文,將音樂與社會運動的關 係放置在結構下討論,探究背後的歷史脈絡成因,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 社會因素的作用。如蕭長展、楊友仁(2014)的〈初探臺灣的議題動員取向 22.

(22) 演唱會:以「正義無敵」及「音樂・生命・大樹下」為例〉,探究這兩場作 為社運動員的演唱會,其音樂展演美學、組織的正當性如何讓音樂和社會運 動產生強連結。另陳柏偉(2015)的〈島嶼突然天光—社運 Pop Song 是怎樣 煉成的?〉則是分析太陽花運動主題曲〈島嶼天光〉為何能在太陽花運動中 的眾多原創歌曲中被選為代表歌曲,除了歌詞的國族意識引發共鳴以外,也 牽涉到滅火器主唱楊大正長期參與社會運動所累積的社會資本。王偉綱 (2014)在〈異質空間聽眾與樂團的社會實踐:以 Live House「地下社會」. 政 治 大. 為例〉一文中,著重在反抗音樂生成的社會條件,以理解地下社會的意義是. 立. 在何脈絡下得以發展。馬詩瑜(2013)的〈臺灣搖滾樂反抗論述的音樂場景. ‧ 國. 學. 分析:Live House 音樂展演空間、社會運動、音樂祭〉探討搖滾樂的反抗在 不同場域空間的可能性,指出在某些場域下,結構的限制讓反抗論述並不能. ‧. 形成真正的反抗行動。. sit. y. Nat. io. al. er. 至 2015 年為止,也是臺灣社會運動百花齊放的十年,歌曲也在其中展. v. n. 現其重要性,端看 2014 年的太陽花運動中創作出來的歌曲、以及參與的音. Ch. engchi. i n U. 樂人數量,便可窺見端倪。然而以 2005 年為起點,2014 年作為終點,關於 音樂與社運緊密的接合,其歷史與社會成因的提及還是散落在各處,本研究 希望將這些資料統整與分析,探究音樂得以政治化的機會結構,重新思考 「音樂真的能改變世界」的命題,以及音樂與社會運動接合的可能性與侷 限。同時也藉由分析專為運動創作的歌曲(歌詞文本、音樂型態),找出屬 於 21 世紀的集體政治想像與時代共感。 雖然 2005 年的樂生運動被視為音樂與社運關係變化的起點,但是本文 認為必須將研究範圍再往前拉,從 2000 年以降的整體社會結構與歷史脈 23.

(23) 絡,再到音樂與社運場景的變遷來做探討會較為適合。因為 2000 年的臺灣 歷經首次政黨輪替,不管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轉變,作為 歷史資料整理的起始點,有其研究價值。綜合以上,本文的研究問題如下: (1) 自 2000 以降,歷經政黨論替之後的臺灣社會景象為何?2005 年做 為音樂與社運緊密接合的起點,分別在音樂與社會運動的場域,各 自發生什麼變化? (2) 在音樂與社會運動接合的過程中,什麼樣的因素影響兩者的交集? (3) 音樂作為一種美學進入運動場域,如何與社運相互影響與深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4. i n U. v.

(24)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音樂從「娛樂」到「武器」 壹、流行音樂的批評與轉向 「是那些最鄙視流行樂娛樂性的人,指出了通俗音樂最基進的政治影響」 - John Street(2001/蔡佩君、張志宇譯,頁 194) 流行音樂作為一種娛樂消遣是大家所熟知的,然而其實從 1960 年代的. 政 治 大 美國民歌運動以及民權運動開始,音樂早已跳脫純粹娛樂的框架,展現它的 立. ‧ 國. 學. 社會性與政治性。那麼在六〇年代之前對於流行音樂的批判又有哪些?最後 又是如何取得其文化的主體性?本研究欲經由相關理論與研究取向的爬梳,. ‧. 帶出創作者與樂迷能動性的討論,在此基礎下才能夠進一步檢視音樂的社會. Nat. er. io. sit. y. 與政治意義。. 一、流行音樂的興起與批判.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回顧流行音樂的發展,1930 年因為收音機以及有聲電影的出現使得唱片 銷售量下跌,唱片業開始積極商業化,音樂成為一種市場導向的大眾文化商 品(簡妙如,2003),並且透過機械複製技術以及商品的形式在市面上大量 流通。作為一種通俗的大眾文化,在當時與古典樂相比之下,形成一種粗俗 與精緻的二分,也開始有許多批評流行音樂的聲浪出現。 其中一派來自德國,承襲馬克思主義的法蘭克福學派,而針對流行音樂 做出嚴厲批判的就是此派的代表學者之一 Adrorno。他將流行音樂貶低為一 種「偽個人化」的商品(主要針對爵士樂作出批評),主張文化工業生產的 25.

(25) 歌曲看似變化繁多,但其實都是在標準化的生產邏輯下被產製出來的,這種 「偽個人化」是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音樂創作只是一種商業企圖 (Witkit, 2003)。此外 Adorno 也認為,這種文化工業產出的規格化音樂形式 是麻醉大眾的鴉片,而機械複製技術以及廣播則是建立這種意識形態的幫 兇。 流行音樂對 Adorno 來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藉由愉悅來麻痺試圖反抗 體制的社會大眾。即便對流行音樂做出如此嚴厲的批判,Adorno 同時也提出. 政 治 大. 了他認為音樂作為藝術應該起到的作用,「藝術應該要讓聽眾/觀眾面對世. 立. 界的醜陋,唯有如此才能持續連結藝術與哲學真理」(Adorno, 2002, p 380)。. ‧ 國. 學. Adorno 的批評與主張其實代表的是,音樂的政治重要性不是作為宣傳或是操. ‧. 控,而是音樂在「聲音」本身引起混亂的力量。這種政治無法從作曲家或表. sit. y. Nat. 演者身上,亦或是歌詞中隱含的政治價值觀中「讀」出來,應該要重視的是. io. n. al. er. 音樂在「聲音」上對我們的直接影響力(Street, 2013, p 149)。. i n U. v. 法蘭克福學派的另一位學者 Benjamin 則是對廣播、電視、攝影、音樂錄. Ch. engchi. 製等現代藝術以及複製技術抱持較為正面的態度:他認為藝術本來就是會被 複製的,只要是人造物皆有可能被另一人所模仿,機械化的複製代表的則是 新的意義:讓藝術有新的可能性與功能(Benjamin, 1935/許綺玲譯, 1999)。對此他提出了「靈光」的概念來闡述藝術品與複製品的差異,在感 嘆靈光消逝的同時,他認為機械複製品同時也讓藝術從儀式價值中被解放出 來,開始奠基於另一種實踐:政治。 在 Benjamin(1934)另一篇〈The Author as Producer〉一文中,他更清 楚點出重點在於創作者(或藝術家)能夠反思自己在生產過程中的位置,利 26.

(26) 用改變生產方法(technique)翻轉生產機器(apparatus),「在我詢問作品在 生產關係中佔據的位置之前,我想先問:作品『如何』佔據它的位置。這樣 的提問直接導向作品在藝術生產關係中的功能。換句話說就是作品的生產方 法。」也就是說,創作者在表達政治立場時應該在文藝生產的方法上,挑戰 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這個行動,同時也會是對自身所處的社會位置最基進 的反省(陳伯偉,2006)。 法西斯主義將政治美學化,共產主義者則用「藝術的政治化」回應,也. 政 治 大. 就是透過解放生產方式,讓藝術回歸社會,發揮批判的功能。現代的複製技. 立. 術以及科技就具有這種革命性,打破了藝術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傳統,讓藝. ‧ 國. 學. 術進入大眾(Benjamin, 1935/許綺玲譯,1999)。班雅明點出了文藝工作者. ‧. 縱使在無法逃脫的結構下還是能展現其能動性,似乎替法蘭克福學派將結構. sit. y. Nat. 視為不可翻轉的鐵籠做出解套。他對文藝創作的政治性與社會性的討論,也. io. n. al. er. 揭示大眾文化新的可能性。 二、青少年、搖滾樂、次文化. Ch. engchi. i n U. v. 30 年代對於大眾文化與流行音樂的討論與批評,到了 50、60 年代有了 新的轉向與修正。50 年代時期的英國、美國,替流行音樂以及明星工業奠定 了基礎。更重要的是,商人發現了青少年市場以及品味的重要性,於是初期 搖滾、青少年流行樂在市場上被塑造出來,到了 60 年代,整個流行市場便 真正被青少年所主宰(Frith, 2001/蔡佩君、張志宇譯,2001,頁 92)。青少 年成為音樂市場新動力之餘,也回過頭來使文化論述開始正視其在主體及文 化上的意義,擺脫了「大眾」文化時期的悲情(簡妙如,2003)。. 27.

(27) 青年市場的崛起拜二次戰後嬰兒潮所賜,在 60 年代形成廣大的青年族 群。60 年代中期,美國和加拿大 25 歲以下的人口遽增,逼近總人口數的百 分之五十(Keightley, 2001/蔡佩君、張志宇譯,2001,頁 113),加上新的 年輕族群商品唾手可得,也讓年輕人發覺自己是一種「文化」,藉由一連串 特殊的視覺形象以及時尚與品味的愛好,可以將自身與父母的文化做出區 隔,而搖滾樂在這場革命中成為了重心(Bennett, 2001/孫憶南譯,2004; Frith,1978/彭倩文譯,1993)。. 政 治 大. 「搖滾樂」是流行音樂與年青人文化碰撞下的產物,它的出現以及青年. 立. 文化的崛起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現象,英國文化研究(CCCS)的學者便以. ‧ 國. 學. 「次文化」的角度分析之,認為此種次文化帶有反抗性,同時也象徵青少年. ‧. 的自主性(Frith,1978/彭倩文譯,1993),這些屬於青少年的次文化是革. sit. y. Nat. 命的主體,或至少代表一種抗拒(Frith, Straw & Street, 2001/蔡佩君、張志. io. n. al. er. 宇譯,2005)。. i n U. v. 在 60 到 70 年代,次文化一詞捕捉了音樂以及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的角色. Ch. engchi. 轉變過程,同時也代稱了年輕人的生活風格,環繞著特殊音樂種類而發展出 來的一系列具有風格一致性的服裝、藥物、聚會地點以及慣用語(Frith, Straw & Street, 2001/蔡佩君、張志宇譯,2005) 。次文化學者將音樂視為一 種象徵,將音樂消費解釋為意義生產的一部份:風格元素雖然一開始是大量 生產的,現在則重新扣連到次文化的表達需求和社會脈絡(頁 171)。 泰迪男孩(Teddy boys)、摩登族(Mods)、短髮族是最常拿來作為研究 範例的三個青少年族群,學者認為青少年缺乏工作成就感以及獨立於社區之 外的疏離感,藉由音樂來「象徵性地傳達」這種孤獨。而雖然青少年族群採 28.

(28) 用的特殊音樂風格是商業體系的產物,卻是年輕人贏得文化空間的一種標幟 ( Frith,1978/彭倩文譯,1993)。 然而這樣的研究重心受到諸多批評,其中如 Simon Frith(1978/彭倩文 譯,1993)就認為次文化學者將音樂視為年輕人休閒生活價值觀的一種象徵 性表達方式,這樣的切入點過於狹隘,因為它忽略音樂本身也是一種休閒活 動,同時也是廣大年輕人的普遍愛好,並非專屬於少數青年族群(如前述所 提的泰迪男孩、摩登族)。也就是說,搖滾樂展現的次文化脈絡,其實只被. 政 治 大. 少數主動樂迷所支持,沒有所謂的穩定且同質性高的搖滾樂聽眾(Wicke,. 立. 1990/郭政倫譯,2000)。. ‧ 國. 學. 儘管如此,搖滾樂歷史中交織的青少年次文化,所揭示的重大意義或許. ‧. 在於「樂迷的主動性」。這群和音樂有著最密切連結的青少年,各自代表個. Nat. sit. y. 別的樂迷,用意義和價值連結到搖滾樂的風格形式,並且在青少年日常生活. n. al. er. io. 結構之中賦予其特殊的重要性(Wicke, 1990/郭政倫譯,2000,頁 97)。 三、搖滾樂的抗爭性格. Ch. engchi. i n U. v. 自搖滾樂興起後,學界對青年文化與流行音樂所做的次文化研究,傾向 認為年輕人的反抗意識是藉由服飾與購買唱片來傳達(Bennett, 2001/孫憶 南譯,2004)。也就是說,研究焦點仍放在音樂的消費以及從音樂衍生出來 的次文化活動。然而 Bennett(頁 14)指出搖滾樂跟其他大眾媒體最明顯的 差異並非在他的聽眾(消費者),而是在於他的特殊形式;搖滾樂是一種音 樂性的傳播媒介,而它的大眾文化意識形態,不僅是源自於它的製造體系與 消費模式,同時也牽涉到音樂創作者的藝術意旨與音樂形式的美學基礎 29.

(29) 而當六〇年代樂者開始創作跟以前不一樣的歌曲,脫離小情小愛的歌詞 書寫,轉而關懷社會議題並且對現況作出批判,樂者發現「可以將作品視為 個人表達的工具,而不是給予人們所要的東西」(Frith, 1978),這樣的「自 覺」也讓搖滾樂自身的發展邁入了新階段,也就是對於「原真性」的爭論。 Keir Keightley 認為「『原真』指稱的是直率而誠實的音樂、音樂人或音 樂經驗,是沒有被商業、時髦趨勢、模仿或欠缺靈思的東西所腐蝕的,指的 是誠懇表達真正情感、原始創意或有機社群感的音樂」( Keightley, 2001/蔡. 政 治 大. 佩君、張志宇譯,2001,頁 116)。搖滾樂原真性的討論始於六〇年代中期,. 立. 當搖滾樂者開始認為搖滾樂不僅是娛樂工具,同時也是一種藝術,甚至在後. ‧ 國. 學. 來出現一種完全反商業的搖滾樂意識形態(Bennett, 2001/孫憶南譯,. ‧. 2004)。. Nat. sit. y. 這種精緻文化與通俗文化的二分法,強調藝術優於大眾文化,幾乎呼應. n. al. er. io. 了三〇年代法蘭克福學派的論點,但十分弔詭的是搖滾樂的興起與發展皆無. i n U. v. 法自外於資本主義的商業體制,且搖滾樂在當時就是一種主流音樂。也就是. Ch. engchi. 說,搖滾樂成為了「廣受大眾歡迎的反大眾音樂」。 因此,單純用藝術與大眾的二分法來看搖滾樂的原真性論述是不適用 的,即便搖滾樂者的宣稱看似如此。有論者認為,搖滾樂其實是改寫民歌文 化反抗大眾社會的元素並且運用於主流中(而非對抗主流),由主流的分層 化所導致的新搖滾爭論,有效地將通俗音樂分割為兩個對立的領域,後來即 成為搖滾對抗流行樂,並且搖滾樂本身也進行了更細的分層(Keightley, 2001 /蔡佩君、張志宇譯,2001,頁 114)。. 30.

(30) 搖滾樂原真性的宣稱,這種看似矛盾的存在其實是一種顛覆:高/低文 化、主流與邊緣不再是截然對立,搖滾樂重組支配與被支配文化之間的關 係,它同時是大眾也是反大眾。這種在結構限制下的能動性似乎呼應的是 Benjamin 的論點。 不過 Benjamin 的主張應修正為:就是由於此種大眾產品所製造的科技與 社會化基礎,使得文化鬥爭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此種觀點延伸的推論是, 某些唱片在特定的環境中,能夠傳達出比市場利益與被動消費意識形態更為. 政 治 大. 豐富的涵義,問題在於如何辨識出這些特殊的唱片商品(Frith, 1978/彭倩. 立. 文譯,1993,頁 353)。. ‧ 國. 學. 四、流行音樂的反客為主. ‧. 總結以上過往的研究與論點,可以發現重點已經不在於音樂作為一種商. y. Nat. er. io. sit. 品或文化工業,而是音樂作為通俗流行文化所展現的主體性與後現代解構力 量(簡妙如,2003)。晚近音樂社會學者認為唱片工業的確會影響音樂文化. al. n. v i n Ch 的發展方向,但並非決定性的影響,於是許多研究者強調音樂行動者身處的 engchi U 社會環境之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因素,會影響行動者創造或使用音樂的方 式。在環境限制下,樂手、樂迷能夠在創造性挪用與轉化音樂美學時,操演 主體的能動性,挑戰甚至翻轉既有的權力關係(Frith,1978/彭倩文譯, 1993;Grossberg, 1984; Wicke, 1990/郭政倫譯,2000;Street, 2008, 2013)。 這也是本研究所關切的主要命題,音樂如何與挑戰體制、企圖改變現況 的社會運動結合,形成文化抵抗的陣線,展現其政治與社會的影響力。另 外,雖然音樂與抗爭的討論時常落在特定音樂類型——搖滾樂,這當然與上 31.

(31) 述搖滾樂的歷史與本質有關,但本研究所指涉的音樂並不侷限在特定類型的 音樂,本研究欲討論的是通俗文化中的流行樂(相對於古典樂),而關於流 行樂與搖滾樂也有論者主張必須有所區分,但名詞的定義並不是本研究討論 的重點。. 貳、音樂與政治 一、音樂的政治,政治的音樂. 政 治 大. 「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這句話常被用來強調音樂的純粹性,試. 立. 圖將音樂與涉及權力利害關係的政治場域脫鉤,但是事實上音樂與政治從來. ‧ 國. 學. 都無法分離。Jacaues Attali 便確立音樂在政治、社會上調解差異,製造和 諧,進而控制噪音,加以監視、操縱、紀錄、重新運用的文化作用(廖炳. ‧. 惠,1995,xii),「傾聽音樂就是傾聽所有噪音,並瞭解到,運用它進而控制. y. Nat. er. io. sit. 它便是一種權力的反映,瞭解到它本質上是屬於政治的」(Attali,1977/宋 素鳳、翁桂堂譯,1995,頁 5). n. al. Ch. engchi. i n U. v. 那麼音樂與政治如何連結在一起?一個是有關公共事務的參與及組織, 一個則是關於聲音與美感欣賞的藝術範疇,我們卻時常看到這兩者的互動甚 至結合:政治干擾音樂,而音樂反映政治、影響政治。極權國家政權試圖利 用音樂控制人民、鞏固政權,或是利用音樂相關的政策制定來掌控音樂的流 通,以達到更全面的治理。又如臺灣戒嚴時期,只要是被國民黨政權視為靡 靡之音的,就會成為「禁歌」,這些都是政治介入音樂的痕跡。 反過來,音樂也可以藉由歌詞的書寫批判與描述當下的政治環境,介入 到政治中,例如龐克音樂中對現實的怒吼、嘻哈音樂饒舌出社會現象的批 32.

(32) 判。John Street (2013) 便認為政治與音樂並非兩個分開的個體,也不是偶而 碰撞而已,兩者是彼此的延伸。John Street 甚至強調,兩者的界線其實是很 模糊的,因為音樂可以將政治思想和經驗鑲嵌在歌中,並且組織我們回應社 會的政治思考與行動;音樂不僅僅是表達政治的工具或媒介,它本身就是一 種政治表達(Street, 2013, p. 1)。 John Street 特別提醒在談論音樂與政治時,必須要小心「事事皆是政 治」的角度,這樣的結構性論點沒有錯,但是套用起來會變成「所有的音樂. 政 治 大. 都是政治的」,反而沒有辦法強調那些對政治造成實際影響的音樂。因此必. 立. 須將個人與公共做區分:當聆聽音樂的愉悅或音樂的選擇都只是單純關乎個. ‧ 國. 學. 人,這就不是政治性的。只有當與音樂有關的愉悅與選擇溢出到公共領域,. sit. y. Nat. 集體行為,進而形成公共思考(Street, 2013)。. ‧. 在其中造成影響,這時音樂激起的就不是個人私下的反省,而是集體意識與. er. io. 二、解讀音樂的政治. al. n. v i n Ch 解讀音樂的政治性最直覺的方式是透過解讀音樂文本中的抽象意義、意 engchi U 識形態、或是隱藏的認同,其中有部分研究者將音樂作為一種政治說服的文 本,認為音樂的重要性等同於抗議現場的演說,並且採用文學領域的語藝分 析來分析歌詞(Quirk Cort, 2013; Reed, 2005; Stewart, Smith, and Denton, 1984)。 歌詞作為一種文字的表述與創作,當然有其重要性與影響力。最近諾貝 爾文學獎才剛公布出人意料的得主-----音樂人 Bob Dylan。這獎項讓 Bob Dylan 的音樂創作與詩人 T.S.Eliot、 作家 Toni Morrison、Samuel Beckett 等等 33.

(33) 齊名,得獎的理由是:「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裡,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 法」 ,紐約時報則認為這個獎項「重新定義了文學的界限」(Sisario, Chan, Sewell, 2016.October.13),而這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最具爭議性的一次。 音樂評論家張鐵志在《時代的噪音:從狄綸到 U2 的抗議之聲》一書中 是這樣描述 Bob Dylan 的:「他寫出六〇年代、甚至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數首抗 議歌曲,他把民謠、流行音樂轉變為一首首犀利的抗議詩,或者揭示社會真 實的寓言詩。」歌和詩的分界究竟該落在哪裡,或許各有不同的定義,也沒. 政 治 大. 有絕對的正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流行歌曲的確展現除了娛樂性以外的社. 立. 會與政治功能。. ‧ 國. 學. 然而歌曲的影響力絕對不只有在歌詞的文字上,旋律、節奏、或演唱者. ‧. 的唱腔和技巧等等也佔了重要角色,如同 John Street 所說的,「若音樂在政. Nat. sit. y. 治參與中扮演一角,我們對它的理解必須是肯認它作為『音樂』的特質與特. n. al. er. io. 性。」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只是關切被唱出來的歌詞,也必須關照音樂包含的. i n U. v. 其他表達形式(Street, 2013),例如 Jane Bennett(2001, p 131)便指出,歌. Ch. engchi. 曲裡的重複以及吟唱能使聽眾陶醉,製造新的意義、認同以及集體感,而關 於這點當然也有持相反論點的,如 Jaques Attali(1985/宋素鳳 & 翁桂堂 譯)以及 Theordo Adorno(2002)便批評歌曲的重複性其實是扼殺了音樂刺 激政治參與以及政治反抗的能量。 不論音樂究竟是形塑了集體認同或是抑制了反抗能量,兩造的論點都在 強調音樂的影響力,以及音樂作為「音樂」的本質。因此也有研究者藉由分 析聽者聆聽歌曲的感受,區別出音樂和其他政治說服文本不同之處,在於音 樂的旋律與節奏是給予音樂修辭性的元素之一(Irvine & Kirkpatrick, 34.

(34) 1972; )。 另一種分析與討論則是從行動者——也就是音樂創作者著手,採取傳記 式取向,分析的是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或政治,並且具有實際影響力的音樂 人,他們的生平、價值觀如何影響他們的實際政治行動,再與身處的時代背 景交互參照,這種通常是書籍較多,例如對六〇年代民權運動有深遠影響的 Bob Dylan,撰寫關於他的書籍不勝枚舉,至於研究分析則是以 Dylan 創作的 歌詞為主要分析對象,並以他的生命歷程為輔作為對照(如 Whissell, 2008;. 政 治 大. Czechowski, Miranda, & Sylvestre, 2016)。. 立. ‧ 國. 學. 三、塑造音樂的政治. 總結以上的文獻資料,音樂文本與創作者皆是構築音樂影響力的要素,. ‧. 也是在探討音樂與政治時不可或缺的切入點。然而,也有學者主張真正重要. y. Nat. er. io. sit. 的其實是音樂背後的結構,以及音樂產生作用的場景為何。因為音樂不僅是 一種文本,作為一個主體也會與其他場域互動。因此,在分析音樂或音樂的. al. n. v i n Ch 政治性時,不能不談其所在的結構。一首歌的生成以及影響力的發揮,背後 engchi U. 牽涉到許多不同的因素,Grossberg(1984)便指出「搖滾樂蘊含的不只有音 樂的文本與實踐」,其中也有經濟、科技、社會關係、美學傳統、語 言………等等的決定因素。音樂不可能獨立於政治、社會、經濟,因此談論 到音樂的政治時,談的不只是音樂如何扣連觀念和情緒,也在談塑造音樂的 政治(Street, 2001/蔡佩君、張志宇譯,頁 201-202)。 這也是本研究在分析時的重點,不針對單一文本或單一音樂創作者做個 案分析,而是關照文本與創作者背後的生成脈絡,並以歌詞文本與音樂類型 35.

(35) 的整理,以及創作者介入社會運動的軌跡為輔。除了能避免去脈絡的分析 外,也較能呈現整體的圖像與發展軌跡。.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6. i n U. v.

(36) 第二節、音樂與社會運動 壹、社會運動理論的變遷與借鏡 一、社會運動的定義與分析取向 社會運動是集結政治、文化、資源、心理等混雜因素的社會現象(何明 修,2005)。在社會學領域中會將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s)與集體行為 (collective behavior)兩個概念做區分,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有組織號召而形. 政 治 大. 成,以是否為持久性行動(王甫昌,1999)。Tarrow(1998)更進一步定義社. 立. 會運動的內涵有:(1)發起集體挑戰(2)利用社會網絡、共同目標和文化. ‧ 國. 學. 框架(3)通過聯繫結構和集體認同,增強團結,以維持集體行動。. ‧. 晚近的社會運動研究已不再定義社會運動是一種偏差行為,研究者認為. Nat. sit. y. 社會運動是一種常態政治,可以透過組織、動員、利益等概念來理解。資源. n. al. er. io. 動員論(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的學者從組織社會學出發,分析社會. i n U. v. 運動組織如何常態地進行支持者、動員、資源匯集、議題宣傳等活動. Ch. engchi. (McCarthy and Zald, 1987)。政治過程論的學者分析政治體系與社會運動的 互動關係,強調政治機會的概念可以用來解釋社會運動的興起與發展 (Tarrow 1989; Eisinger, 1973)。另外,有些學者開始注意運動團體如何進行 所謂「共識動員」,也就是以議題與理念的宣傳來取得更多人的同情與支 持,這種探討方式即是運用「認知框架」(framing)的概念來分析社會運動 (Snow et al. 1986)。. 37.

(37) 二、政治機會結構理論 「政治機會結構」一詞是由 Eisinger (1973)所提出,是從探討美國都市 種族的抗議運動衍生出的概念,Eisinger 發現不同的都市有不同的政治環 境,其開放或封閉與否會影響到社會運動興起的可能性。開放與極端封閉的 政治環境下,抗議是不容易產生的,容易產生抗議的情況是開放與封閉的混 合(何明修,2004)。簡單來說,政治機會結構是一組以國家體制為中心的 變相組合,對社會運動產生限制或協助的作用(McAdam 1996; Tarrow. 政 治 大. 1996;轉引自何明修,2011). 立. ‧ 國. 學. 何明修(2004)總結 McAdam 與 Tarrow 列出的政治機會結構內涵,歸 納出重合的部分:(1)政治管道的存在,(2)菁英體制的定性,(3)政治聯. ‧. 盟者的存在,(4)國家鎮壓能力與傾向。然而何明修指出,這些都只是概念. Nat. sit. y. 性的整理,而不是經驗上的變項列舉,運用政治機會結構分析,本來就難以. n. al. er. io. 在眾多個案分析中找到涵蓋式的命題,在實際的經驗研究中,這種做法的可. i n U. v. 行性與參考價值都不大,比較妥善的做法是從具體的研究對象著手,再歸納. Ch. engchi. 是哪些政治機會結構的元素發揮作用(何明修,2005,2011)。 本段所介紹的政治機會結構,其所關切的國家開放程度與社會運動興起 之關連,以及其所提出的分析概念,可以作為本研究在分析政治面向的切入 點。. 38.

(38) 三、社會運動理論向文化轉 新社會運度理論源於七零年代的歐洲,此理論主張生態、和平、婦女運 動的出現意味著新的社會形態出現,而這些新興的議題構成了所謂的「新政 治」,與過去的各種政治衝突有不同價值關懷、參與方式、以及作用(王甫 昌,1999)。相較於過往強調政治結構的理論,新社會運動理論不認為運動 只是政治現象,著重利益分配,此理論關注的是被政治中心論點視為動員工 具的文化,將其視為參與方式之一,並強調文化改造本身往往就是運動的目 標(何明修,2005)。.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Hank Johnston 與 Bert Klandermans 觀察到,「新社會運動」論述崛起所 帶出的討論,以及研究者發現過度的結構、利益導向的觀點有其侷限性,這. ‧. 些促成社會科學有「向文化轉」的趨勢,新的典範正在逐漸成形:晚近的研. Nat. sit. y. 究關切的是跟過去不同的、更「軟性」的文化因素,這些過去被認為很難有. n. al. er. io. 明確地操作型定義。然而隨著社會運動的研究領域不斷深化、推展,「文. i n U. v. 化」在其中的角色很難被忽略。而社會結構主義取向的社會運動研究正在快. Ch. engchi. 速增長(例如 Klandermans & Tarrow,1988; Morris & Muller, 1992),縱使這些 研究的焦點並不是放在文化層面,但是其聚焦在互動過程以及理念因素,都 跟「文化如何影響社會運動」密切相關。 「社會運動被文化所形塑,同時也形成並轉變文化」,這是很明顯也不 容忽視的事實。而文化中的要素如象徵、儀式、價值、論述、以及語言等 等,也一直都是社會運動的要角(Johnston & Klandermans, 1995),然而社會 運動的相關研究中,文化因素的確在過去的研究中被忽略,即使存在於研究 分析中,也只是「被動的資源」。Eyerman(2002)便指出,現今蔚為主流的 39.

(39) 資源動員論(Resource Mobilization)以及政治過程論(Political Process) 中,文化表達以及文化物被視為權力衝突中的武器,或是改變物質結構、意 義框架的工具。Eyerman 認為用這樣的觀點較為狹隘,因為文化不單純只是 附屬的工具,其本身也可以成為社會運動,發揮超越工具的效用。 社會運動研究的核心議題包含:社會運動本身以及社會運動參與的興 衰、運動的成與敗,而文化變項又能夠針對這些議題提供什麼樣的答案? Hank Johnston 與 Bert Klandermans (1995)認為只是單純把文化視為獨立. 政 治 大. 變項是不夠的,必須讓文化因素與其他研究範疇結合,例如組織、物質資. 立. 源、以及社會結構等等(相關研究如 Gamson, 1995; Fantasia & Hirsch, 1995;. ‧ 國. 學. Eyerman, 2002; Reed, 2005),唯有如此,才能替社會運動的核心議題描繪更. ‧. 清楚的輪廓。. Nat. er. io. sit. y. 四、整合式研究途徑. 在社會運動的研究範疇中,單一決定論的分析法受到諸多批評,晚近的. al. n. v i n Ch 主流聲音倡導的是用互動論來檢視社會運動與其他場域的互動,以及將「組 engchi U 織-策略」與「文化-意義」兩種不同關照的研究取向,做適當的混合分 析,即便兩種取向在後設理論的差異難以跨越,在經驗層次上還是有關連性 存在(何明修,2011)。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Charles Tilly、Doug McAdam、與 Sidney Tarrow 三 位社會運動研究的重量級學者更提出了「抗爭政治」(contentious politics)的 分析策略,企圖將社會運動、族群衝突/民族主義、工業衝突、革命、民主 化現象放置於一個普同性的分析架構。 40.

(40) 抗爭政治的研究主張:(1) 研究者應放棄量化取向的涵蓋性律則 (covering laws)之追尋,但也不應拘泥於少數個案的質性深入描述(thick description),而是將焦點放在中層的「因果機制」(causal mechanism),以及 其不同的形態的因果機制之組合導致了相異的「過程」(process)。 (2) 從因 果機制的觀點來看,原先社會運動研究者所建立的基本四個概念,(亦即政治 機會、動員結構、構框、劇碼),可以被拆解成更基本的組成元素,這樣就可 以打破了原先社會運動研究與非社會運動研究之界限。(3) 研究的重點在於. 政 治 大. 抗爭過程(episode of contention),亦即是涉及利益矛盾的衝突是如何產生,在. 立. 何種情況下踰越了既有體制所容許的範圍,最後又是如何收場(何明修,. ‧ 國. 學. 2004,2011)。. ‧. 儘管打造一個通行的分析概念可行性或許不高,曾經共同推動抗爭政治. sit. y. Nat. 分析的 Doug McAdam 近年來也採取不同的思考途徑,他批評「運動中心」. io. al. er. 的研究預設,容易過度誇大了社會運動的重要性。因此,一個比較適切的作. v. n. 法是將廣大的社會脈絡重新帶進入,思考社會運動如何從其中產生,並且也. Ch. engchi. i n U. 要關注那些應該產生抗議、結果卻沒有如此的個案(McAdam & Boudet, 2012;轉引自何明修,2016)。 即便如此,抗爭政治中所強調的整合多元意味著站在水平線上兩端的 「組織-策略」與「文化-意義」不該是沒有交集的兩個極端,取而代之的 應該是一種結合組織網絡、政治過程、認同形構、構框的整合式研究途徑, 正如何明修(2011)所說的:「社會運動本身就是一種複合現象,同時包括 理性與非理性、文化與非文化的面向,因此我們才需要各種的組織理論、文 化理論、行動理論、網絡理論來加以理解。」 41.

(41) 貳、音樂的文化行動主義 音樂作為一種軟性的政治載體、可創造性挪用的文化形式,不論是在音 樂社會學或是社會運動的研究領域,越來越多學者關切音樂如何在社會運動 中成為一種文化抵抗(Eyerman & Jamison, 1998; Eyerman, 2002, Reed, 2005; Garofalo, 2010; John Street, 2008, 2013; Rosenthal,2001; Rosenthal & Flacks, 2015)。這種音樂的社會實踐是音樂與社會運動的結合,借用社會運動領域 常用的詞彙「行動主義」(activism),我們將音樂視為一種文化主體,可以說. 政 治 大. 這是音樂的文化行動主義(Reed, 2005)。. 立. ‧ 國. 學. 本節要涵蓋的是國外有關音樂的文化行動主義相關研究,社會運動中的 音樂、動員取向的音樂活動,都隸屬於相關研究範疇。藉由整理相關文獻,. ‧. Nat. er. io. sit. 點,以作為本研究探究音樂與社會運動關係之基礎。. y. 歸納幾種音樂在社會運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分析音樂與社會運動的切入. 一、音樂在社會運動中的角色.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在社會運動中,音樂、詩詞、以及文學作品等等其實都是促成動員的重 要角色(與更大的文化與結構脈絡互動之下),但是卻鮮少被納入研究對象 中(Johnston & Klandermans, 1995)。然而音樂作為政治表達的形式,具有象 徵性的力量:它調度語言力量,以創造願景,清晰扣連理想而形成社會連 結。音樂的政治在於它對聽者發揮影響力、形塑並影響思考及行動的力量。 (Cambridge, p.195) 「社會運動被文化所形塑,同時也形成並轉變文化」,這是很明顯也不 容忽視的事實,在許多音樂與社會運動的相關研究中,研究者也一再提醒這 42.

(42) 點(Johnston & Klandermans, 1995; Eyerman & Jamison, 1998; Eyerman, 2002; Reed, 2005)。 研究音樂與政治、種族和全球化等議題的美國學者 Reebee Garofalo (2010)指出音樂的其中一個情感效果就是創造「感知」(structure of feeling), 這對文化的形成以及文化改變都是很重要的助力。「感知結構」的概念由英 國馬克斯主義學者 Raymond Williams 所提出,指在特殊地點和時間之中,一 種均活特質的感覺,不同世代透過自己反應世界的方式,在繼承或複製前一. 政 治 大. 個世代中,創造出本身的感知結構(Williams, 1965)。也就是說它是個人感. 立. 知與生活經驗和結構互動之下的結果,而在一個世代的背景下會有一些共有. ‧. ‧ 國. 學. 的感覺。. Eyerman & Jamison (1998)將感知的概念運用在分析 1960 年代美國的. Nat. sit. y. 民權運動與音樂。他們著眼於音樂在社會運動中扮演的角色,描述抗議音樂. n. al. er. io. 與長期存在的文化傳統之間的連結,指出音樂藉由表演的慣例(或儀式),. i n U. v. 鑲嵌並且重現傳統,進而動員抗議行動以及創造群體的團結。最後以創造. Ch. engchi. 「感知」的方式進入集體記憶。. 同時,六、七〇年代關於音樂與次文化的研究中,不只顯示出歌迷的主 動性,也揭示了音樂創造集體性與認同的力量。研究流行音樂與青年政治的 美國學者 Grossberg(1984)便認為,搖滾樂在六、七〇年代拼貼 (bricolage)出英國青年的風格,讓他們得以建立各式各樣的次文化。有鑑 於此,Grossberg 認為搖滾的力量在於它能夠創造「情感結盟」(affective alliance),定義且將歌迷包裹成不同的群體,即便是身處在霸權文化中,也 能畫出區隔的分界線。歌迷能有意識地、策略性地使用音樂以及風格作為賦 4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addition to the new measures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2020/21 school year set out in paragraph 5 above, the EDB will continue to provide public sector ordinary primary

Compass and straightedge constructions, In John K.Baumgart et al (Eds), Historical topics for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 31st yearbook)( p.193 ). Reston,

bombast in this Don Giovanni production by Martin LIM, 21 May 2019,

Fauvel, John and Jeremy Gray eds, (1987)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 Reader,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Y.: Dover

Corpus-based information ― The grammar presentations are based on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billion-word Cambridge English Corpus, so 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be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Free to learn: Why unleashing the instinct to play will make our children happier, more self-reliant, and better students for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以及最近的著作,Vladimir Tikhonov and Torkel Brekke (eds.), Violent Buddhism: Militarism and Buddhism in Modern Asia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