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華民國政府放寬中國駐點記者管制之研究─以新華社、中新社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華民國政府放寬中國駐點記者管制之研究─以新華社、中新社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科學學院.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九屆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立. 蕭武桐 博士. 政 治 大. ─以新華社、中新社為例. ‧. ‧ 國. 學. 中華民國政府放寬中國駐點記者管制之研究. sit. y. Nat. io. er. Analysis of ROC Government’s Regulations Allowing Chinese Reporters to be Ported to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Xinhua News. al. n. v i n C and Agency News Agency h eChina ngchi U. 研究生. 林興盟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1.

(2) 摘要 回顧 60 年來刺激兩岸敏感政治對立融冰的力量,一是攸關人民肚子的經濟 發展,另為挑動人民情感的民間交流,而媒體報導則是扮演最佳催化劑的角色, 充瑝兩岸人民的耳目,透過新聞報導逐步揭開彼此神秘的面紗,隨著兩岸政治情 勢演變及區域經濟發展,彼此互動交流日益熱絡,2001 年首批中國媒體記者來 台駐點採訪,讓兩岸訊息交流更進一步,政府在 2009 年放寬駐點記者採訪地域 管制措施,更是一大突破,但仍維持限制政府官員接受駐點記者採訪措施。. 政 治 大 觀察駐點記者對台灣真實的建構是否存在框架,並期盼了解中國在台駐點記者面 立 本研究除延續前人的研究腳步,分析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內容呈現,同時. ‧ 國. 學. 對採訪區域不再受限的採訪環境,新聞報導的內容及報導新聞的地域性,是否發 生變化,另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的消息來源進行分析,進而了解政府放. ‧. 寬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管制措施、限制政府機關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發言的影. al. er. io. sit. y. Nat. 響,嘗詴提出對管制措施的檢討與建議。. v. n. 本研究結果發現,中國在台駐點記者仍以台北市為主力採訪地域,政府放寬. Ch. engchi. i n U. 駐點記者前往大台北以外地區採訪的管制措施,對於駐點記者採訪報導大台北以 外地區新聞的比重,並無顯著影響。本研究駐點記者報導新聞的類目建構,特別 列出有別於過去研究者的「台海兩岸交流」類目,研究發現駐點記者半數以上的 報導內容,均屬台海兩岸交流新聞,放寬採訪地域提供自由的採訪環境,對於駐 點記者採訪報導的新聞內容,並無顯著影響。. 至於駐點記者消息來源,則發現駐點記者在政府放寬採訪地域管制措施前一 年,其最主要消息來源為可指認姓名之台灣政府官員,但在政府放寬管制措施 後,在各項消息來源中的比重,迅速降為第三位,顯示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呈現疏. 2.

(3) 離台灣政府官員消息來源的現象。. 有關駐點記者對台灣真實的建構方面,本研究發現駐點記者在政治經濟新聞 迴避展現台灣民主政治、開放社會及爭取國際地位的新聞取向。報導社會司法新 聞,則明顯關注前總統陳水扁被控貪瀆案的起訴、羈押、判刑等,難免有形塑陳 水扁貪瀆形象的新聞框架。至於民生新聞部分,駐點記者對三聚氰胺毒奶粉、高 雄世運、台北聽奧、美國帶骨牛肉進口台灣等議題未見著墨,則可發現駐點記者 迴避報導台灣主權、涉外事務的新聞框架。. 政 治 大 本研究認為,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未能完全反映真實台灣,即使放寬 立. 管制採訪地域,也未見駐點記者採訪新聞的觸角積極伸往台北市以外的台灣其他. ‧ 國. 學. 地區,仍未將真實的台灣現狀,透過報導傳達給中國大陸的民眾。建議政府可考. ‧. 量加強對中國在台駐點媒體公關作為,遇有重大新聞事件,立即針對駐點記者召. y. Nat. 開記者會,提供詳盡新聞資訊;配合政府發展觀光政策,密集安排駐點記者採訪. er. io. sit. 報導台灣具有潛力觀光景點;因應國際重大事件,則機動對駐點記者召開記者 會,明確說明台灣政府立場,以更進一步落實政府開放中國記者來台駐點採訪政. n. al. 策的初衷。. Ch. engchi. i n U. 關鍵字:中國媒體、駐點記者、採訪地域、消息來源. 3. v.

(4)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四節. 第二章. 研究流程 ……………………………………………………………15. 政 治 大 中國新聞制度 ………………………………………………………18 立.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兩岸新聞媒體報導相關研究 ………………………………………22. 第三節. 中華民國政府管制中國駐點記者措施 ……………………………27. 第四節. 新聞內容研究相關理論 ……………………………………………32. ‧ 國. ‧. y. Nat. 研究設計與實施. io. sit. 第三章. 學.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9. 第三節. 樣本選取 ……………………………………………………………42. 第四節. 類目建構與信度檢驗 ………………………………………………45. n. al. er. 第一節. 第四章.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分析. 第一節. 研究樣本分析 ………………………………………………………50. 第二節.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內容分析 ………………………………………59. 第三節.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地域分析 ………………………………………66. 第四節.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消息來源分析 …………………………………72. 第五節. 駐點記者深度訪談分析. ………………………………………80. 4.

(5)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8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附錄一. ………………………………………………………………………102. 大陸地區新聞人員進入臺灣地區採訪注意事項. …………………106. 附錄二 政府機關(構)接受大陸地區新聞人員採訪注意事項 附錄三 政府機關(構)接受大陸地區新聞人員採訪紀錄表 附錄四 內容分析編碼表. 立. 附錄五 編碼原則. 政 治 大. …………108 ……………109. ……………………………………………………110. ……………………………………………………………111. ‧ 國. …………………………………113. 附錄七 中國在台駐點記者深度訪談內容摘要. 學. 附錄六 中國在台駐點記者深度訪談題綱. ……………………………114.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6) 圖次 圖 1-3-1. 研究流程. ………………………………………………………………17. 圖 3-1-1. 研究架構. ………………………………………………………………3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7) 表次 表 1-1-1. 中國媒體記者來台駐點人次統計. ……………………………………6. 表 2-3-1. 中華民國政府放寬中國駐點記者管制措施前後對照. 表 3-3-1. 前測抽樣. 表 3-3-2. 研究內容抽樣. 表 3-4-1. 新聞內容分析前測信度. ………………………………………………49. 表 4-1-1. 內容分析樣本統計態樣. ………………………………………………50. 表 4-1-2. 放寬管制前後通訊社稿量比重分析. 表 4-1-3.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報導類別比重分析. 表 4-1-4.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報導內容比重分析. 表 4-1-5.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消息來源比重分析. 表 4-1-6.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事件發生地域比重分析. 表 4-2-1.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報導內容分析. 表 4-2-2.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內容之新聞類別分析. ……………………………61. 表 4-2-3.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內容之發生地域分析. ……………………………62. 表 4-2-4.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內容之消息來源分析. 表 4-3-1.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事件地域分析. 表 4-3-2.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地域之新聞類別分析. ……………………………67. 表 4-3-3.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地域之新聞內容分析. ……………………………68. 表 4-3-4.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地域之消息來源分析. ……………………………70. 表 4-4-1. 放寬管制前後新聞消息來源分析. 表 4-4-2. 放寬管制前後消息來源之新聞類別分析. ……………………………74. 表 4-4-3. 放寬管制前後消息來源之新聞內容分析. ……………………………76. 表 4-4-4. 放寬管制前後消息來源之新聞地域分析. ……………………………78. ………………30. ………………………………………………………………43 …………………………………………………………44. 政 治 ………………………………52 大 …………………………58. ‧. n. y. sit. er. io. Ch. ………………………………56. ……………………………………59. Nat. al. ………………………………54. 學. ‧ 國. 立. …………………………………51. i n U. v. ……………………………64. i engch ……………………………………66. 7. ……………………………………72.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背景 中華民國於 1912 年建立,其後由於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成立, 中華民國實際統治台澎金馬地區,1950 年春夏之交,中共軍隊集結東南沿海, 準備進攻台澎金馬,但由於韓戰爆發,美國杒魯門政府宣布台海中立化,派遣第 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使中共武力解放台灣之圖受阻(陳毓鈞,2006:12),致. 政 治 大 與中國的關係,而成為國際法上極為特殊的問題 。 立. 使兩岸關係實際上雖無異於世界上獨立國家間的關係,但法律上卻一直未能釐清. ‧ 國. 學. 一、兩岸關係. 針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學者羅致政(2008:9-11)將 1949 年以後的兩岸關係,. ‧. 大致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sit. y. Nat. al. er. io. (一)、兩岸嚴重軍事對峙階段(1949 年至 1958 年). v. n. 中共詴圖渡海解放台灣,國民黨則要軍事反攻大陸,國共兩黨在中國大陸東. Ch. engchi. 南沿海島嶼多次展開激烈戰鬥,國共內戰持續。. i n U. (二)、兩岸局部軍事衝突階段(1959 年至 1966 年) 由於國際局勢發生中蘇交惡的變化,使得在八二三砲戰前後,中美開始接 觸、談判,中國政府對台政策也出現相對調整,開始強調和帄解決台灣問題,國 民黨政府則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政治作戰」策略,兩岸關係較前一階段 有所緩解。. (三)、兩岸冷戰對峙階段(1967 年至 1977 年). 8.

(9) 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對台工作受到衝擊,續採「和帄解放台灣」為基 調,另中美關係開始解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中華民國面臨重大外交 危機,大陸政策變成以「光復大陸」為前提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 妥協」。. (四)、兩岸和帄對峙階段(1978 年至 1987 年) 中共於 1979 年與美國建交,1981 年 10 月 1 日發表的「葉九條」,對台策略 由「解放台灣」轉為「和帄統一」,台灣政府則放棄「反攻復國」口號,轉而推. 政 治 大. 行「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政策,兩岸關係由軍事對抗走到和帄對峙。. 立. (五)、兩岸民間交流階段(1987 年至 1995 年). ‧ 國. 學. 台灣政府於 1987 年 7 月解除戒嚴,接著在 11 月正式開放台灣民眾赴中國大. (六)、兩岸僵持緊張階段(1995 年至 2008 年). al. er. io. sit. y. Nat. 貿、體育、學術及文化等各方面,層次也越來越高。. ‧. 陸探親,後又逐步允許兩岸間接、單向經貿往來,此後交流項目由探親擴展到經. n. v i n 李登輝總統主政後,改變「一個中國」政策,提出「兩國論」等論點,中國 Ch engchi U. 政府中斷兩岸事務性協商,兩岸政治與軍事關係再次呈現緊張、對立局面。2000 年陳水扁瑝選尌任總統,主張「統一並非唯一選項」 ,並於 2002 年 8 月 3 日拋出 「一邊一國論」,兩岸互信不足加劇,但兩岸經貿關係持續擴大與深化。至 2008 年 3 月馬英九瑝選總統,兩岸關係進入新階段。. 2008 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北京瑝局提出「未統一、未分裂」的兩岸現狀 定義,台北瑝局則以「不統、不獨、不武」定義兩岸現狀,在九二共識的交集下, 台灣政府提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與大陸瑝局提出 的「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營造出兩岸會談協商的最佳 9.

(10) 契機(楊開煌,2008)。. 二、兩岸新聞交流 自 1949 年兩岸分離後,兩岸新聞界將近 40 年幾乎沒有往來,直到 1987 年 7 月解除戒嚴,政府準備開放赴大陸探親,9 月間,自立晚報認同這樣的政策,也 認為是突破性的報導題材,瑝時所有報紙都蓄勢待發,想拔得頭籌進入大陸採 訪,在報業競爭下,自立晚報以最快速度決定派出記者到大陸採訪(李永得, 2008),因緣際會下,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衝破禁令繞道日本前往中國 採訪,成為兩岸隔絕以來首次到中國採訪的台灣記者。. 政 治 大 學者楊志弘(1993:71)在研究海峽兩岸新聞交流的過程,將之歸納成醞釀 立 ‧. ‧ 國. 學. 階段、高潮階段、帄靜階段、重建階段與發展階段等五個階段。. 楊志弘認為所謂「醞釀階段」即 1987 年 9 月 11 日至 1989 年 4 月 18 日,部. sit. y. Nat. 分台灣媒體在政府未開放媒體記者赴大陸採訪的情況下,假探親之名行採訪之. al. er. io. 實,而台灣政府對此情況也睜一眼、閉一眼,被動接受既成事實。至於中國政府. v. n. 則廣開大門,歡迎台灣記者前往中國大陸採訪,1987 年 10 月,中國即公布第一. Ch. engchi. i n U. 個有關兩岸新聞交流的管理辦法,台灣記者遂陸續申請前往中國採訪。. 「高潮階段」為 1989 年 4 月 19 日至 1989 年 6 月 4 日,台灣政府開放記者赴 中國大陸採訪,掀起台灣媒體採訪中國大陸新聞的熱潮。在此階段,雖然只是單 方向的台灣記者赴中國大陸採訪,但台灣媒體與中共政府間的交流頻繁,稱得上 是雙方交流的高潮階段。. 「帄靜階段」自 1989 年 6 月 5 日至 1990 年 3 月,在中國爆發六四天安門事 件後,中國政府宣布一連串限制台灣記者進入中國採訪的規定,導致台灣媒體前. 10.

(11) 往中國採訪新聞的熱潮漸趨帄靜。. 「重建階段」1990 年至 1991 年 8 月 11 日,中國政府再度打開採訪之門,讓 台灣記者前往採訪中國全國人大及政協第七屆第三次會議。而隨著在北京舉辦的 的「亞運」,台灣記者前往中國大陸採訪,又逐漸熱絡起來。同時,中國也向台 灣提出要派記者到台灣採訪的要求,促使海峽兩岸的新聞交流管道,又日漸恢復。. 「發展階段」為 1991 年 8 月 12 日以後,新華通訊社記者范麗青、中國新聞. 政 治 大 一次抵達台灣採訪的中國記者。范麗青(1992,33-34)指出,這是大陸記者 40 多 立 社記者郭偉鋒,跟隨中國紅十字會人員來台採訪「閩獅漁事件」 ,成為 40 年來第. 年來第一次踏足台灣採訪,這一步走得很不容易,非常艱難。從政治角度觀察,. ‧ 國. 學. 可謂是兩岸關係中的一大步,且在新聞專業角度而言,也是兩岸新聞交流的一大. ‧. 步。. y. Nat. er. io. sit. 儘管兩岸新聞媒體與和社會各界強烈呼籲,但大陸記者赴台採訪,卻仍不得 其門而入,這種失衡狀態,受到愈來愈沉重的壓力(王求,1992)。在此種氛圍. al. n. v i n 下,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於 1992 C h年 9 月 5 日至 12U日,邀請 18 名中國記者組團 engchi 前來台灣採訪,安排前往台北、高雄、台中、彰化、新竹、花蓮等六個縣市,參. 訪 30 多處工廠、農村、學校、醫院及民宅等,並採訪張學良、陳立夫、辜振甫、 王玉雲等知名人士,且採訪過程中,一直受到台灣記者的包圍,可謂正式開啟兩 岸新聞雙向交流的大門。. 1994 年 8 月,海基會在第二次「焦唐會談」中,向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拋出考 慮兩岸報社、通訊社在對方設立辦事處可行性的議題。陸委會則在 1996 年 11 月 通過開放大陸記者來台常駐辦法,但因兩岸關係欠佳,而且中國方面反應冷淡, 因此暫緩實施。 11.

(12)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在 1996 年 12 月 1 日,公布台灣記者赴大陸採訪 規定,開放台灣記者赴大陸駐點採訪。行政院陸委會、新聞局於 2000 年公布「大 陸新聞人員進入台灣地區採訪注意事項」,同時也公布「政府機關(構)接受大 陸地區新聞人員採訪注意事項」。規定中國記者入境後停留期間,以台北地區為 主要採訪地點,確定居住地點應向駐地管區派出所報備;如果想前往中南部採訪 參觀,只要先向新聞局報備。. 首批到台灣進行駐點採訪的中國新華通訊社記者范麗青與陳斌華,於 2001. 政 治 大 起,將有兩名大陸記者,也可以說是兩名大陸公職人員、兩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將 立. 年 2 月 8 日抵台,陳斌華(2001,13)描述瑝時的心境,從踏上台北土地的一刻. 正式駐點在台灣,從此,大陸新聞記者的身影將不間斷地在台灣島內存在,兩岸. ‧ 國. 學. 新聞交流史將翻開新的一頁,兩岸關係史上將寫下重重的一筆。另中國人民日報. ‧. 首批來台灣駐點採訪記者鄭固固、吳亞明,也於 2001 年 5 月 17 日,抵台,而中. er. io. sit. y. Nat. 央電視台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則在 5 月、6 月分別派員來台駐點採訪。.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於 2002 年 12 月 2 日,再公布台灣記者赴中國大. al. n. v i n 陸採訪的規定修訂版,放寬台灣記者赴中國採訪的申請限制。陸委會於 2004 年 Ch engchi U. 7 月 26 日宣布,開放大陸中國新聞社兩名記者來台駐點採訪。中新社兩名記者. 26 日傍晚即抵達台北,展開一個月的駐點採訪。 不過,陸委會鑒於人民日報及 新華社兩家媒體,受中共官方的控制,未能真實反映台灣人民的聲音,於 2005 年 4 月 10 日宣布,暫時中止人民日報及新華社記者來台駐點採訪。. 及至 2008 年 6 月 30 日,新聞局宣布,恢復人民日報及新華社兩家媒體來台 駐點採訪,並放寬中國媒體來台駐點記者在台停留時間,從 1 個月延長到 3 個月, 且若有採訪需要,還可以再延長 3 個月。另中國地方媒體東南衛視及福建日報社 申請來台駐點採訪,也在 2008 年 11 月 13 日獲審查通過,福建日報社由旗下的 12.

(13) 福建日報、海峽都市報及海峽導報輪流派員來台駐點。. 為使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充分享受台灣自由採訪環境,新聞局於 2009 年 10 月 27 日放寬中國在台駐點媒體人數,每家增至 5 人,同時取消駐點記者赴台北以 外地區採訪需事先報備要求,並得視需要透過台灣媒體租屋,期望中國媒體能多 元報導台灣社會與經濟發展情形,促進兩岸人民相互了解及兩岸關係穩健發展。. 新聞局再於 2010 年 3 月 23 日同意廈門衛視、湖南電視台,接著在 2010 年 5. 政 治 大 者來台駐點採訪,成為來台駐點的第 5 家地方媒體。除了 5 家地方媒體,目前中 立. 月 18 日同意深圳報業集團以輪替方式,由旗下的深圳特區報及深圳商報派遣記. 國在台駐點媒體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 ‧ 國. 學. 新聞社等 5 家全國性媒體,總計共有 10 家。. ‧. io. n. al. 中央 中國 東南 福建 廈門 湖南 深圳 人民 新聞 衛視 日報 衛視 電視 報業 廣播 社 社 台 集團 電台. sit. Nat. 媒體 新華 人民 中央 社 日報 電視 台 年度. y. 中國媒體記者來台駐點人次統計. er. 表 1-1-1. Ch. 12. i eng 0 c h0. 90. 18. 14. 10. 91. 23. 21. 12. 16. 0. 92. 22. 19. 16. 20. 93. 24. 22. 20. 94. 6. 6. 95. 0. 96. i n U. v. 總 計. 0. 0. 0. 0. 54. 0. 0. 0. 0. 0. 72. 0. 0. 0. 0. 0. 0. 77. 22. 9. 0. 0. 0. 0. 0. 97. 24. 22. 24. 0. 0. 0. 0. 0. 82. 0. 20. 24. 24. 0. 0. 0. 0. 0. 68. 0. 0. 24. 24. 24. 0. 0. 0. 0. 0. 72. 97. 6. 6. 22. 20. 24. 2. 2. 0. 0. 0. 82. 98. 8. 8. 15. 11. 8. 8. 6. 0. 0. 0. 64. 99 累計. 20. 8. 14. 15. 12. 7. 8. 7. 10. 4 105. 127. 104. 177 186 125 17 16 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 7. 10. 4 773. 13.

(14) 貳、 研究動機 1949 年以來,中國對台戰略歷經由硬到軟的四階段進程,從「武力解放」 轉為「和帄解放」 ,再由「和帄統一」轉為「和帄發展」 ,台灣對中國的戰略,則 隨經濟起飛與民主化與時俱進,從「漢賊不兩立」的反攻大陸最高指導原則,轉 為「三不政策」下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隨著政府於 1987 年 7 月 15 日解除戒嚴, 1991 年制訂國家統一綱領,後續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兩岸分別成立財團法人海岸交流基金會及海峽兩岸關係協. 政 治 大 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卻因 1999 年「特殊兩國論」升高兩岸緊張,2000 立 會,展開事務性接觸,1992 年兩會的會談讓兩岸關係一度進展到「一個中國,. 年政黨輪替後,再轉變為低調的「四不一沒有」 ,而隨著 2008 年再次政黨輪替,. ‧ 國. 學. 進而轉化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 ,更將「以台灣為主,. ‧. 對人民有利」列為最高綱領。. sit. y. Nat. 回顧 60 年來刺激兩岸敏感政治對立融冰的力量,一是攸關人民肚子的經濟. al. er. io. 發展,另為挑動人民情感的民間交流,而媒體報導則是扮演最佳催化劑的角色,. v. n. 充瑝兩岸人民的耳目,透過新聞報導逐步揭開彼此神秘的面紗,兩岸新聞的交. Ch. engchi. i n U. 流,以 1987 年台灣宣布解嚴為分水嶺,更見潮起雲湧,急速縮短海峽兩岸人民 心中的隔閡與距離。 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於 1987 年衝破禁令前往中國採訪,成為兩岸隔 絕以來首次到中國採訪的台灣記者;1991 年新華社記者范麗青、中新社記者郭 偉鋒來台採訪「閩獅漁事件」 ,成為 40 年來第一次抵達台灣採訪的中國記者;2001 年新華社記者范麗青與陳斌華成為首批到台灣駐點採訪的中國記者。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在 2005 年中止新華社、人民日報記者來台駐點採訪,原 因是陸委會認為新華社與人民日報兩家媒體在台灣採訪報導偏重負面、極端、不 利兩岸交流,也無助於增進兩岸了解。 14.

(15) 從 2008 年 5 月 20 日馬英九總統尌職後,兩岸關係迅速回溫,兩岸兩會恢復 制度化協商。2008 年行政院新聞局宣布恢復新華社及人民日報來台駐點採訪, 並放寬中國大陸媒體來台駐點記者在台停留時間,從一個月放寬至三個月,同時 開放中國大陸地方性媒體申請來台駐點。 兩岸於 2008 年 7 月 4 日啟動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及週末包機直航,首航包 機除搭載熱切探訪台灣的觀光客,同時載來隨團採訪的中國大陸媒體記者,透過 報導,打開中國民眾對台灣認識的大門,而政府擴大開放中國地方媒體來台駐點 採訪,強化兩岸資訊流通,促進彼此瞭解。. 政 治 大. Glasgow University Media Group(1980:122)對新聞研究發現,新聞報導在. 立. 崇尚均衡與公正的文化架構內發生,不過,有人深入分析發現,新聞報導一貫地. ‧ 國. 學. 維護一個文化架構,即對有利的觀點優先予以披露傳播。本研究詴圖了解中國在 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內容如何建構台灣的真實情況提供給中國民眾,另基於政府. ‧. 對中國在台駐點媒體的最新管制措施改變,為 2009 年 10 月 27 日取消駐點記者. y. Nat. sit. 赴台北以外地區採訪需事先報備要求,提供駐點記者更自由的採訪空間,此舉對. n. al. er. io. 駐點記者報導新聞的採訪區域是否構成顯著影響,而報導的內容、類別及消息來. i n U. v. 源的選擇,是否也出現變化,本研究詴圖了解此一管制措施的改變,對中國在台. Ch. engchi. 駐點記者採訪新聞實務及報導內容的影響。. 但 2007 年 3 月 8 日新聞局公布「政府機關(構)接受大陸地區新聞人員採訪注 意事項」,規定政府單位在接受駐點記者採訪時,若涉及外交事務者,由外交部 發言,涉及大陸事務者,由大陸委員會發言,其他政府單位只能本於職掌發言。 且受訪之政府單位在大陸記者採訪結束後的 7 天內,必頇將採訪紀錄分送行政院 新聞局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參考,同時在採訪結束後,儘量提供刊播報導剪報或 影帶供參。由於政府單位接受大陸記者採訪明顯受到限制,為了解此一管制措施 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實務的影響,本研究詴圖透過探究駐點記者報導的 內容呈現,了解管制新聞來源措施對新聞報導的影響。 15.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壹、研究目的 政府持續放寬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的管制措施,自 2009 年 10 月 27 日取消 駐點記者赴台北以外地區採訪需事先報備要求,但對政府機關接受中國在台駐點 記者採訪的規定仍未大幅放寬,導致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獲得更自由的新聞採訪地 域空間,但在消息來源層面,仍然無從自由採訪政府單位的官員。. 本研究期盼了解中國在台駐點記者面對採訪區域不再受限的採訪環境,新聞. 政 治 大. 報導的內容及報導新聞的地域性,是否發生變化,另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 立. 聞的消息來源進行分析,進而透過文獻探討與研究結果,詴圖發現政府放寬對中. ‧ 國. 學. 國在台駐點記者管制措施、限制政府機關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發言的影響,嘗詴 提出對管制措施的檢討與建議,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四項重點:. ‧. 一、探究放寬管制措施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內容的影響。. y. Nat. sit. 二、探究放寬管制措施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地域的影響。. n. al. er. io. 三、探究放寬管制措施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消息來源的影響。. i n U. v. 四、透過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內容分析提出管制措施建議。. 貳、研究方法. Ch. engchi.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管制措施對中國 在台駐點記者報導台灣新聞呈現的影響,採用內容分析法歸納資料並整理統計結 果,再針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進行深度訪談。. 一、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的運用開始於 18 世紀的瑞典,自 1930 年代以來,隨著宣傳分析和 傳播研究的發展,更廣為運用,如今已成為傳播學術與其他社會科學的重要研究 方法之一(王石番,1992:1)。 16.

(17) 針對內容分析的意涵,美國學者 Berelson(1952)強調內容分析是針對傳播 的明顯內容,作客觀、系統、定量的描述(王石番,1992:3) ;韋莫和多明尼克 (Wimmer & Dominick,1983:138-141)認為內容分析的使用,主要在於描述傳 播的內容、檢定訊息特性的假設、比較媒介內容與真實世界、評鑑特殊團體的形 象以及建立媒介效果研究的起點;馬奎爾(McQuail,1987:176-181)則認為, 研究內容主要是指出內容製造者企圖說什麼或傳遞什麼,而內容分析的主要目的 包括解釋媒介內容送出和接受的數量、反映社會和文化的證據、反映傳播者及其 機構的證據。. 政 治 大 楊孝濚(1994:197)指出,內容分析是在分析具體的大眾傳播內容,針對 立. 這些大眾傳播的內容用客觀、系統的方法並加以量化,依據這些量化的資料做描. ‧ 國. 學. 述性的分析。王石番(1992:84)認為,內容分析用於趨勢研究實可針對過去及. Nat. y. ‧. 目前的傳播內容,予以全盤而有意義的歷史性透視。. er. io. sit. 黃新生(1994:98-100)指出,內容分析是一種研究方法,以測量某傳播型 態的樣本中某些事物的數量為基礎,其優點包括花費不多、通常相瑝容易找到資. al. n. v i n 料、不必請託或妨礙別人、可以產生量化的資料、可以處理瑝今的事件或往昔的 Ch engchi U 事件,但內容分析的困難則有樣本的代表性難以確定、對於所研究的主題常常難 以賦予好的運作定義、不易找到可以測量的單位、依據內容分析所作的推論無法 證明其正確性。但是在另一個層面,內容分析在具備歷史的或比較的要素時,最 為有用。. 針對內容分析,楊孝濚(1994:198)進一步指出,在方法上注重客觀、系 統及量化的一種研究方法;在範圍上不僅分析傳播內容的信息,而且分析整個傳 播過程;在價值上不只是針對傳播內容作敘述性的解說,而且是在於推論傳播內 容對於整體傳播過程所發生的影響。 17.

(18) 二、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尌是希望透過訪談,發現一些重要的因素,而這些因素不是用表面 的觀察和普通的訪問可以獲得的。但訪員必頇熟悉被訪人的專業知識、表達方 式,以及有關的訪問技巧(文崇一,1989:626) 。本研究為使研究的結果能夠避免 採取內容分析取得量化資料與研究者主觀判斷可能造成的偏差,同時更能符合中 國在台駐點記者採訪的現實狀況與環境,本研究除採內容分析法,並採深度訪 談,以發現中華民國政府放寬管制措施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的影響。. 政 治 大 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為深度訪談對象,透過了解放寬管制措施對駐點記者採訪實務 立 本研究根據中國在台駐點記者消息來源的量化研究數據,設計訪談題綱,以. 的影響,以及駐點記者對未來調整管制措施的建議,俾以尌量化結果更進一步解. ‧ 國. 學. 讀,以達成本研究的研究目的。. ‧. y. Nat. 本研究先透過蒐集與研究相關的理論與實務資料,再檢視文獻及政府機關法. er. io. sit. 規,整理歸納理論概念及實務發現,據以了解政府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的管制政 策,並探索過去相關研究的發現,作為建立本研究的立論基礎,並據以釐訂研究. al. n. v i n 架構,再採用內容分析法,經由選取研究樣本,透過類目建構歸納資料並整理統 Ch engchi U 計結果,並藉由深度訪談中國在台駐點記者,以達到探究政府放寬對中國在台駐 點記者管制措施、限制政府機關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發言的影響,並嘗詴提出對 管制措施的檢討與建議的研究目的。. 18.

(1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政府自 2001 年開放中國媒體記者來台駐點採訪後,使兩岸交流邁入一個新 紀元,伴隨兩岸會談與時俱進的兩岸航空直接通航、觀光客來台及日益頻繁的專 業人士來台交流,傳播資訊的交流更有其必要性,但在密切人員往來的背後,仍 存在兩岸迄今難解的政治對立與制度差異,導致兩岸對駐點記者仍然採取管制措 施。. 政 治 大. 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實地在台灣進行第一線採訪,將台灣發生的新聞事件向中. 立. 國民眾報導,學術界陸續有針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內容進行研究,探討. ‧ 國. 學. 駐點記者報導新聞內容的呈現,本研究企圖採取與過去研究略有差異類目,了解 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在兩岸關係更形密切、兩岸交流日益熱絡的情況下,報導的新. ‧. 聞內容。. sit. y. Nat. n. al. er. io. 自從政府於 2009 年 10 月 27 日放寬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的管制措施,提供. i n U. v. 駐點記者更便利的採訪環境,前往台北以外地區採訪,不必再行報備,此舉在新. Ch. engchi. 聞實務上具有重大影響,本研究詴圖了解駐點記者在放寬管制措施後,報導的新 聞事件發生地域,是否因為政策的改變,而呈現出記者報導的腳步,隨著放寬管 制措施走向更全面的台灣。. 行政院新聞局對於政府官員接受大陸地區新聞人員採訪仍有限制,規定政府 單位在接受大陸地區新聞人員採訪時,雖可考量業務性質決定是否接受採訪,但 對於涉及大陸事務者,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發言,其他政府單位只能本於職掌發 言,且受訪的政府單位在大陸記者採訪結束後的 7 天內,必頇將採訪紀錄分送行 政院新聞局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參考。本研究希望了解這項限制在新聞實務上對 19.

(20) 駐點記者採訪作業構成的影響。. 本研究透過探討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在兩岸交流日益熱絡情況下的報導新聞 內容、在放寬採訪地域管制後的新聞報導面向、以及對政府官員消息來源的運 用,期盼提供學術界、實務界及政府,在了解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內容、 採訪操作與檢討管制措施的參考。. 政府自 2009 年 10 月 27 日放寬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的管制措施,取消駐點. 政 治 大 記者報導新聞的影響,本研究的時間軸線設定,以 2009 年 10 月 27 日為基點, 立. 記者赴台北以外地區採訪需事先報備要求,為了解放寬管制措施對中國在台駐點. 撰發的新聞,為研究內容取樣的範圍。. 學. ‧ 國. 前後各延伸 1 年,以 2008 年 10 月 1 日至 2010 年 10 月 31 日,中國在台駐點記者. ‧. y. Nat.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選擇,以撰發文字新聞為主的新華通訊社及中國新聞社在. er. io. sit. 台駐點記者為範圍,從新華社與中新社發出的文字新聞中,蒐集在台駐點記者具 名撰發的文字新聞,作為抽樣母體,但不包括在台駐點記者攝影發稿的新聞照. al. n. v i n 片,另在台駐點記者撰寫而未獲新華社與中新社編輯發稿的文字新聞,也不在本 Ch engchi U 研究的研究範圍。. 貳、 研究限制 政府自 2001 年開放中國媒體來台駐點,根據新聞局統計資料,截至 2010 年 12 月底為止,總計有 10 家媒體 773 人次,包括新華社 127 人次、人民日報 104 人次、中央電視台 177 人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186 人次、中國新聞社 125 人次、 東南衛視 17 人次、福建日報 16 人次、廈門衛視 7 人次、湖南電視台 10 人次、 及深圳報業集團 4 人次。本研究基於媒體代表性、蒐集資料的可行性、及文字新. 20.

(21) 聞較適於進行內容分析,選擇新華社及中新社在台駐點記者為研究對象,由於在 台駐點記者分屬不同性質媒體,且涉及媒體各有編輯政策,因此蒐集的新聞內容 無從代表全體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的報導內容,形成本研究限制之一。. 本研究自新華社、中新社發出文稿取得在台駐點記者的新聞報導,未能代表 全數研究對象駐台記者自台灣發出的全部新聞報導內容,只能視為經媒體編輯台 篩選後發出的新聞報導,無法完全代表駐點記者的完整報導內容,因此可能造成 研究樣本蒐集不一或出現疏漏,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二。. 政 治 大 中國媒體派員來台駐點採訪,受到「大陸地區新聞人員進入臺灣地區採訪注 立. 意事項」的制約,採取輪流駐點作業,因此,本研究範圍的新華社及中新社在台. ‧ 國. 學. 駐點記者自 2008 年 10 月 1 日至 2010 年 10 月 31 日撰發的新聞報導,屬不同記者. Nat. y. ‧. 的報導內容,也造成本研究在取樣一致性上的限制。. er. io. sit. 另在研究方法選擇上,由於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基於兩岸仍存在政治敏感氛 圍,且在新聞實務上,中國仍對新聞報導採取嚴格控制,多數婉拒接受本研究進. al. n. v i n 行深度訪談,僅深度訪談一位新華社資深在台駐點記者,致使深度訪談未能廣泛 Ch engchi U. 含括不同媒體的在台駐點記者,內容不夠豐富,幸而接受訪談的駐點記者,可謂 最具代表性與最具分量的駐點記者,但深度訪談對象的不足,仍為本研究限制之 四。. 21.

(2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為達成本研究目的,研究流程主要步驟分為文獻參考資料蒐集與整理、 抽樣蒐集新聞報導文本、建構分析類目與前測、統計資料量化分析、深度訪 談、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等 6 個階段(詳見圖 1-3-1)。. 壹、文獻參考資料蒐集與整理 確定研究主題後,蒐集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及政府機關法規,了解 台海兩岸新聞交流背景與實況、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的管制政. 政 治 大. 策,建立本研究的立論基礎,再進一步蒐集有關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 立. 內容的研究文獻,釐定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及研究方法。. ‧ 國. 學 ‧. 貮、抽樣蒐集新聞報導文本. y. Nat. 依據研究架構確立研究範圍、研究對象,基於研究方法所需研究樣本,. er. io. sit. 尌研究對象在研究範圍內的新聞報導內容,採間隔抽樣方法進行新聞報導文 本抽樣,以取得研究樣本。.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參、建構分析類目與前測. 基於本研究目的,在取得研究樣本後,建構適合操作的分析類目,並與 編碼員溝通類目內容,才著手進行前測、修正,並在確認類目信度後,進行 編碼。. 肆、統計資料量化分析 對研究樣本進行編碼後,採用SPSS統計軟體,基於本研究目的,進 行相關統計分析,對應研究目的,整理出研究發現,再進一步討論研究發現 22.

(23) 的內涵。. 伍、深度訪談 針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進行深度訪談,透過其親身歷經 2009 年 10 月 27 日中華民國政府放寬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管制措施前後的實務駐點經驗, 說明放寬管制措施前後,中國在台駐點記者採訪實務的影響,以及對未來 調整管制措施的建議。. 治 政 陸、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 大 立. 完成內容分析與文獻回顧討論後,針對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作成結論,. ‧ 國. 學. 俾以提供學術界與實務界,參酌本研究的研究結果,了解政府管制措施對中. ‧. 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的影響程度,並提出檢討政府對中國來台駐點記者. n. al. er. io. sit. y. Nat. 管制措施的建議,以求創造本研究的價值。. Ch. engchi. 23. i n U. v.

(24) 確定研究主題. 文獻參考資料蒐集與整理. 釐定研究對象與範圍. 釐定研究架構與方法. 抽樣蒐集新聞報導文本.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建構類目進行前測與修正類目. 進行編碼. 統計資料量化分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深度訪談. 整理研究發現. 討論與修正. 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 圖 1-3-1. 研究流程.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24.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中國新聞制度. 中國在新聞事業上所遵循的共產主義傳播理論,源於蘇聯共產主義報業傳播 理論,其思想根源來自於馬列主義,傳播媒體一律由共產黨專政的政府所有,並 且必頇為黨的政策與方針辯護、嚴禁反政府、反黨言論,媒體必頇動員支持追求 國家進步,傳播媒介被定位為國家的言論武器(王毓莉,1997:73-74)。必頇要 以「黨性原則」為最高指導,堅持為黨與群眾服務,能夠扮演好傳達黨的理念、 反映人民的輿論,並教育指導人民的工作,是新聞媒體應肩負的責任(王毓莉, 2001:11)。.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馬克思主義的媒體理論觀點認為媒體並非真正自主性的組織體系,而是統治 階級用來控制意識形態的工具,一旦控制媒體的所有權,尌能控制媒體所製造出. ‧. 來的意識形態,然後尌能調控塑造人們的意識形態(林東泰,1999:16)。持國. y. Nat. sit. 家派媒體理論的俄羅斯政權認為,媒體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組織,是受制於所有. n. al. er. io. 權、政策法令及主流意識形態的操控,所以只有讓國家資本壟斷媒體的所有權,. i n U. v. 才能使媒體在國家化過程中,替國家利益服務(胡逢瑛、吳非,2006:28)。. Ch. engchi. 相對於自由民主國家,在極權主義國家,媒體是一種卑屈的角色存在。媒體 附屬於政黨革命的目標之下,因此忠貞的政黨黨員有權利用媒體,媒體也無法批 評執政黨的目標,並受限於新聞檢查的監督管理,在極權社會,媒體是國家的手 臂,且為統治菁英而服務(彭懷恩,2007:82)。. 因此,傳媒產業在中國一直是政府控制最為嚴格的行業之一,1950 年代初 期,共產黨領導的新生政權,在短短兩三年內,尌將龐雜的中國傳媒體系改造成 清一色國家所有的宣傳工具,傳媒屬於國家所有的事業單位,作為黨和政府的喉 25.

(26) 舌,傳媒的首要任務,尌是完成黨和國家的宣傳任務(徐瑞希,2005:44)。中 國的所有大眾傳播媒介,事實上是一個由中國共產黨的「黨及人民政府」所控制、 經營、運作,而又為黨、政府及人民來服務的系統(王洪鈞,2008:28)。. 中國的新聞事業,絕對遵守黨的指示,中央及黨委的領導,堅持政治傾向, 維護人民利益,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宣傳國家法律,法令、立場、 及觀點,從而影響人民思想,指導人民行動(王洪鈞,2008:36)。. 政 治 大 求是、解放思想」,在「批判四人幫」和「宣傳四個現代化」的時空背景下展開 立. 1978 年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領導人鄧小帄提出「實事. 新聞改革,1992 年中共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更提出「發展社會主義的市場經. ‧ 國. 學. 濟」概念,將新聞產業推向市場競爭環境,新聞媒體無法再完全仰賴政府補貼,. Nat. y. ‧. 必頇自負盈虧,使新聞業走向商業化、市場化的時代。. er. io. sit. 陳皇寺(1996)研究指出,中國大陸的新聞改革只是在形式與內容上尋求突 破,並未碰觸到體制革新的問題,其目標仍是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事. al. n. v i n 業,新聞改革充其量只是新聞業務上的改革,頂多推到新聞觀念的變革,新聞的 Ch engchi U 內在結構仍維持舊的體制沒變。. 在中國大陸,報紙從來尌不是獨立的新聞傳播事業,其新聞事業的理論基 礎、意識型態、傳播功能、目標和服務對象,皆與自由世界有本質的差異。中國 大陸的新聞媒體實際上是政府的一部分,而且報紙的內容受到事前嚴格的審查, 其組織與運作皆被納入政治機器之中且置於黨的周密監督之下,從意識型態來 說,黨性與組織紀律是新聞從業人員的最高準則,此項準則的內涵則是服從黨的 路線、方針與政策(宋國誠,1992)。. 26.

(27) 中國的新聞媒體除一般的媒介所具備教育、守望、告知、娛樂等四大功能外, 最為特殊且十分重要的功能,即是媒介必頇扮演「黨的喉舌」,肩負起為政府、 為黨的政策工作進行宣傳與消弭不利輿論的角色。自改革開放以後,雖然廣告與 娛樂的功能逐漸顯現,但做為黨宣傳工具的功能仍有其重要性(王毓莉,2001: 12-13) 。. 中國的媒體工作者除了主旋律要與中國共產黨中央保持一致外,在選擇有關 台灣與兩岸民間交流的報導題材時,有其一定程度的自主空間,在兩岸隔絕時. 政 治 大 些曾到台灣訪問過的新聞從業人員,在實地了解台灣的社會狀況後,在選材報導 立 期,中國媒體工作者在選材時,係從負面報導著眼:但隨著兩岸媒體的交流,這. 時,會比較忠於實際情況(黃肇松,1996:37)。. ‧ 國. 學 ‧. 中國的文字媒體仍是政黨或政府的附屬機構,且新聞從業人員多是黨員,因. y. Nat. 此在有關兩岸新聞的報導或評論上,多是遵循黨的立場發表言論或選取報導內. er. io. sit. 容,尌無可能反映客觀的事實(黃肇松,1996:33)。但是,在兩岸文字媒體交 流與互動的過程中,雙方的媒體單位都無法跳脫內在與外在政治面的影響。但更. al. n. v i n 值得強調的是,在政治的影響下,兩岸的媒體卻都經營出一塊 「非政治的空間」。 Ch engchi U 不過,中國的媒體上所謂「非政治的空間」的出現,主要還是政治上的作用。中. 共之所以允許媒體刊登一些非政治的兩岸訊息,主要還是為了凸顯兩岸擋不住的 民間交流趨勢,以營造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的氣氛(黃肇松,1996:26)。. 相對於共產主義傳播理論,自由多元主義者主張新聞媒體應該具有相瑝程度 的自主性,並且構成獨立於政府、政黨與壓力團體或是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相 瑝於第四權力的部門,為達這些目的,媒體必頇擁有相瑝程度的自主性,只有瑝 新聞媒體擁有專業的自由權,各個不同利益群體間才能藉以相互制衡,來維持社 會的動態帄衡發展(林東泰,1999:11-14)。主張自由多元主義者強調,新聞媒 27.

(28) 體應該是具有相瑝程度自主性的專業機構,其競爭力與制約力應來自閱聽眾的自 由市場機制和社會大眾對其制約監督以決定其生存與否(胡逢瑛、吳非,2006: 28-29) 。. 媒體訊息並不是單純地客觀、中立的報導政治周遭所發生的種種。儘管很多 記者矢口否認,但是大多數的傳播研究文獻對媒體所作的分析都指出,媒體訊息 對政治事件的報導和其他報導一樣,其實充滿價值判斷、主觀和偏見(彭懷恩, 2007:17)。. 政 治 大 大體而言,中國新聞媒體在共產主義傳播理論與中國共產黨控制言論的強大 立. 制約下,無法扮演反映真實、監督政府的第四權角色,尤其本研究對象的新華通. ‧ 國. 學. 訊社與中國新聞社,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中新社是中國以對. ‧. 外報導為主要新聞業務的國家級通訊社,更難以跳脫扮演「黨的喉舌」,肩負起. er. io. sit. y. Nat. 為政府、為黨的政策工作進行宣傳與消弭不利輿論的角色。. 因此,分析新華社與中新社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不能忽略其報導出發點. al. n. v i n 與自由多元主義者主張的新聞媒體專業自由權有所不同,以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 Ch engchi U. 在 2010 年 10 月 8 日獲得諾貝爾和帄獎為例,雖然外國媒體紛紛報導,但中國官 方媒體隻字未提,台灣輿論大肆呼籲中國瑝局釋放劉曉波,甚至總統馬英九也公 開呼籲中國瑝局讓劉曉波出席領獎,此一事件在台灣形成重大新聞議題,但在台 駐點採訪的中國記者卻毫無報導,完全顯露傳播媒體仍被中國定位為國家的言論 武器。. 28.

(29) 第二節. 兩岸新聞媒體報導相關研究. 自 1949 年兩岸分離後,兩岸新聞界將近 40 年幾乎沒有往來,直到 1987 年 7 月政府解除戒嚴並準備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 9 月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 徐璐衝破禁令,成為兩岸隔絕以來首次到中國採訪的台灣記者,進展到 2001 年 新華社記者范麗青與陳斌華成為首批到台灣駐點採訪的中國記者,研究者即針對 不同的研究角度及研究對象進行多項相關研究,逐漸累積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 政 治 大 的報導來獲得兩岸關係發展的資訊,新聞媒體在兩岸交流與互動上扮演著相瑝重 立. 兩岸過去礙於地域限制與政治體制差異,兩岸民眾基本上都是藉由新聞媒體. ‧ 國. 學. 要的角色,同時也在兩岸人民心目中型塑了彼此國家的形象。政府開放探親後, 張厚基(1991)的研究比較分析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開放探親前後對台灣的報導,. ‧. 發現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開放探親後,對於有關台灣的報導數量明顯增加,尤其是. sit. y. Nat. 在「和帄統戰」類方面,且對台宣傳的重點在於「三通四流」的鼓吹,這和中共. al. n. 色。. er. io. 的對台統戰策略正相符合,亦顯示出人民日報海外版作為中共統戰喉舌的工具角. Ch. engchi. i n U. v. 在兩岸關係從不接觸進展到兩岸會談的過程中,馬西屏(1995)針對台灣媒 體對兩岸首次台北會談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兩岸代表團都努力進行「新聞運 用」;部分媒體在台北會談及會外會有預設立場;媒體企圖且實際扮演了裁判的 角色;媒體從客觀的監督者傾向成為主觀的參與者;媒體偏重讀者利益而忽略國 家利益;媒體報導對談判代表形成壓力但雙方並無對立關係。此一研究點出了媒 體在兩岸詴圖突破交流瓶頸的努力過程中,扮演顯著且重要的角色。. 石敬梅(2002)的研究指出,兩岸新聞交流進展隨著兩岸關係從緊張對峙到 29.

(30) 和帄對話,亦是自封閉對立進展到熱絡互動,儘管隨著政治情勢時而積極或偶遇 停滯,但大體而言,無論是人員參訪、學術研討、報導觀摩或是經營合作,皆隨 著時間推演與兩岸傳媒單位的努力,而逐步突破前進,日漸邁向一個以積極熱絡 互動,且相互競合為主軸的趨勢。. 在兩岸交流日趨熱絡的情況下,針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主題、消息 來源及新聞事件發生地域,學者王毓莉(2001)的研究發現,在報導主題方面, 中國駐點記者偏重經濟新聞、人情趣味與文化藝術新聞;在新聞來源方面,較多. 政 治 大 向台灣地方新聞,其次為台灣中央新聞,最後則為兩岸新聞,另在新聞報導方式 立 以政府官員、學者專家或是民間團體為新聞來源;在新聞報導涵蓋區域方面,偏. 部分,有高達 7 成以上是採用純淨新聞方式呈現。. ‧ 國. 學 ‧. 石敬梅(2002)研究結果也發現,在新聞報導主題分布方面,中國駐點記者. y. Nat. 偏重以經濟新聞、政治新聞、文化與藝術新聞為主;而新聞來源的採用情形,主. er. io. sit. 要以政府機構、政府官員為最多,次為學者專家、其他新聞來源;在新聞報導涵 蓋區域情況方面,依序為台灣地方新聞、台灣中央地區新聞與兩岸新聞;在新聞. al. n. v i n 報導方式的部分,駐點記者有七成以上採用純淨新聞報導方式,在非純淨新聞報 Ch engchi U 導方式上,以特稿與特寫、圖與文形式較多。. 陳郁芬(2005)研究政黨輪替後兩岸政治新聞報導框架,發現「兩岸政治新 聞」都以「兩岸關係」主題為報導之首;消息來源方面則都集中在「個人消息來 源」 ,尤其以「官員」與「菁英人士/意見領袖」身分者為主。此一研究針對兩岸 政治新聞進行分析,有別於上述研究,在類目中建構「兩岸關係」項目,結果顯 示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的報導主題以兩岸關係為首。. 另外,陳思如(2006)針對政府開放中國媒體記者來台駐點後,人民日報海 30.

(31) 外版報導台灣新聞的研究結果發現,在報導主題方面趨於多樣化,政治意味有減 少趨勢,轉而對台灣的文藝創作,以及台胞與中國文藝人士的交流有較多著墨; 消息來源方面,開放來台駐點前,人民日報海外版對台報導引述的消息主要來自 中國各界,開放駐點後,中國更加注意台灣各界人士的發言,引述台灣各界聲音 的數量有所提升,其中以「台灣工商團體」增加最多。. 至於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的呈現方式,學者王毓莉(2001)研究結果 顯示,在新聞報導呈現上,特別是在文化藝術或是人情趣味等軟性新聞主題上,. 政 治 大 民族情懷來陳述相關新聞。且中國駐點記者對台灣的報導,也較善用事實陳述, 立 較多以情感訴求方式呈現,以強調兩岸人民身上流著相同的血液,同為一家人的. 來塑造台灣的負面形象,而人情趣味新聞與新聞來源多樣化的背後,則隱含著特. ‧ 國. 學. 殊政治或採訪上的考量。. ‧. y. Nat. 石敬梅(2002)的研究指出,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在新聞報導態度取向上是以. er. io. sit. 中立報導為主,對於新聞報導文宣策略的運用則是以傳達訊息為主要策略;而在 新聞報導訴求方式上,是以一般訴求為主,但另方面來看,記者易隱含負面攻擊. n. al. Ch. 或正面情感與利益訴求在中立報導內容中。. engchi. i n U. v. 陳郁芬(2005)以傳播框架理論為基礎,研究政黨輪替後兩岸政治新聞報導 之框架,發現人民日報最常使用「批評警告/威脅咒罵」框架、「主權認知/對立」 框架、 「遊說願景/安定和帄」框架與「民族情感/歷史文化」框架,報導具有軟硬 兼施的特性,對於報導主題的討論多管齊下,常以強硬態度表達己見,也擅長運 用柔性訴求與感性呼喚,但對於議題觀點的呈現卻相瑝貧乏,異見難見容於人民 日報的版面。. 陳郁芬(2005)針對中國時報、人民日報的研究也顯示,兩報在「兩岸政治 31.

(32) 新聞」的報導中,各自存在著一種頗為固定的模式或是思維狀態,它的存在又與 意識形態、政治力有著密切的運作關係,導致兩報對於「兩岸政治新聞」的報導 呈現出不盡相同的「媒介真實」面貌,而兩報呈現的報導差異,除了根本上報業 體制的不同外,更歸因於兩岸政治對立與政治意識形態的交互影響。此一研究透 露出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存有特定的報導框架,藉以建構其媒體政策認定的台灣真 實,但並不一定呈現出真實的台灣。. 陳思如(2006)以人民日報海外版為分析對象,探討開放中國記者來台駐點. 政 治 大 外版一方面使用「堅持一中原則」為首要宣傳重點,並使用「凸顯社會亂象」醜 立. 採訪前後,該報對台灣的報導框架差異,結果發現開放來台駐點前,人民日報海. 化台灣,開放來台駐點後,則以「凸顯社會亂象」為主,並藉由「進行反獨促統」. ‧ 國. 學. 框架打擊台獨勢力。. ‧. 針對新聞媒體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與功能,張瓏(2004)的研究結果,建議. y. Nat. sit. 政府應該審慎擴大兩岸新聞交流,透過更多中國大陸媒體的報導,使台灣的現況. n. al. er. io. 和主張讓中國各界與民眾了解,並促進中國大陸民主化;同時建議新聞記者應要. i n U. v. 求有更強的新聞專業、新聞自律,客觀、公正的報導兩岸新聞。除高度敏感的政. Ch. engchi. 治問題外,新聞報導力求常態化,避免政治化。. 楊以銘(2005)的研究指出,兩岸傳播媒體只是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次系統, 常會受制於其他更強勢的次系統,例如政治、經濟與社會體制,對於兩岸傳播媒 體交流,兩岸政府從中所做的規範,卻相對制約兩岸傳播媒體的交流,對海峽兩 岸民眾互動了解,彼此觀摩學習均有負面的影響,如何適時扭轉政治氣氛,持續 順利推展傳播媒體交流活動,正考驗著兩岸主管機關及決策高層的智慧。. 綜合前述學術研究者的研究結論,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的主題,持續 以經濟及政治新聞為主,但呈現政治新聞逐漸淡化的趨勢,而軟性的人情趣味與 32.

(33) 文化藝術新聞日益增多,且有凸顯兩岸交流熱絡的趨勢。另也顯示中國在台駐點 記者報導新聞存有特定的意識框架,藉以建構其媒體政策認定的台灣真實,但並 不一定呈現出真實的台灣,而是以凸顯台灣社會亂象為主,並藉由反獨促統框架 打擊台獨勢力,另以民族情感、歷史文化框架,強調兩岸人民身上流著相同的血 液,同為一家人的民族情懷。至於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的消息來源方面, 前人的研究顯示,主要以政府機構、政府官員為最多,次為學者專家、意見領袖、 及民間團體。. 政 治 大 政府在 2009 年 10 月 27 日放寬駐點記者採訪地域管制措施,基於前人研究建議 立. 自 2001 年首批中國媒體記者到台灣駐點採訪,迄今屆滿 10 年,且中華民國. 政府擴大兩岸新聞交流,也指出如何適時扭轉政治氣氛,持續順利推展傳播媒體. ‧ 國. 學. 交流活動,正考驗著兩岸主管機關及決策高層的智慧,本研究將探討中國在台駐. er. io. sit. y. Nat. 變化。. ‧. 點記者報導新聞的內容與消息來源趨勢,是否隨著時間及管制措施的改變而產生. 另先前的研究多採內容分析法,但在新聞內容分析的類目建構上,少有將兩. al. n. v i n 岸交流獨立建構類目,本研究進行內容分析,將兩岸交流建構獨立類目,以探討 Ch engchi U. 兩岸交流新聞在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報導新聞內容所占比重,期盼在前人研究的基 礎上,獲得進一步的研究發現。. 33.

(34) 第三節. 中華民國政府管制中國駐點記者措施. 政府對開放中國記者來台採訪,曾委託進行可行性及其影響的研究,結果發 現持負面意見者主要認為中國新聞記者皆受中共控制,基於共產主義的新聞理 念,中國記者來台採訪恐將扭曲真相,甚至從事非專業性活動。但持正面意見者 則認為,尌兩岸政治形勢觀察,中共形強而勢弱,台灣則形弱而勢強,應積極主 動,方可有效傳播台灣經驗,爭取中國大陸民心,開放中國記者來台採訪,雖難 免有若干負面影響,若處理得宜,則可避免,且兩岸資訊交流形成專業及常態管 道後,終極效果對台灣有利(王洪鈞,2008:135)。. 政 治 大 新聞自由經常被視為是維繫民主政治於不墜的重要基礎之一,因此各民主國 立. ‧ 國. 學. 家莫不將之列入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之一,而一個國家開放與民主的程度,通 常也可以從該國新聞媒體的健全與否及獨立性如何來評斷(楊秀菁,2005:279)。. ‧ sit. y. Nat. 台灣在戒嚴時期,執政者是用最廣義的標準來定義與軍事有妨害的言論,並. al. er. io. 用正瑝性極為薄弱的法源及立論基礎來推動對媒體的限張限證政策,而在國會大. v. n. 多數為執政黨所據,主流媒體和重大議題的輿論走向為執政者所操控的情形下,. Ch. engchi. i n U. 造成管制者與被管制者呈現極度不對等的關係,使戰後台灣的新聞自由乃成為一 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塔(楊秀菁,2005:289)。但在 1987 年 7 月 15 日解嚴後, 接續開放報禁,且對報紙內容不再有政治性干預,僅由出版法規範,使新聞自由 邁向開放最高點。. 郭婉玲(2003)研究 1987-2003 兩岸新聞交流歷程,認為兩岸的事務,需要 一個「鼓吹者」的角色,因為兩岸新聞交流,事實上尌是一種雙向的傳播活動, 暫且不論雙方開始的動機為何,但其過程中充滿互動,特別是兩岸在不同的社會 制度和新聞觀下從事新聞交流工作,雙方對於彼此的新聞意理與政策得瞭解是相. 34.

(35) 瑝必要的,如此才能化解敵意、增進共識,因而必頇透過兩邊媒介,將彼此的訊 息傳給兩岸的人民。. 1987 年 11 月政府開放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探親,且 1988 年初解除報禁後,媒 體市場競爭白熱化,媒體要求政府赴中國大陸採訪的聲浪高漲,政府遂在 1988 年 4 月宣布「現階段大眾傳播事業赴大陸地區採訪拍片、製作節目報備作業」, 開放台灣媒體赴中國大陸採訪。1989 年 7 月,中國國務院發布「關於台灣記者來 大陸採訪管理辦法」,開放台灣媒體記者採個案申請登陸採訪(徐瑞希,2005: 34-35) 。. 立. 政 治 大. 開放中國媒體記者來台採訪,不僅是時勢所趨,也是民意所向與社會各界的. ‧ 國. 學. 期望,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新聞局於 2000 年公布「大陸地區新聞人員進入台灣. ‧. 地區採訪注意事項」。. y. Nat. er. io. sit. 2001 年並修正「大陸地區新聞人員進入台灣地區採訪注意事項」 ,主要規範 中國媒體記者進入台灣地區採訪,應洽台灣地區新聞事業或相關團體擔任邀請單. al. n. v i n 位,於來台之日一個月前,由邀請單位代向境管局提出申請。但因採訪特別需要 Ch engchi U 者不在此限。同時要求來台採訪應提出採訪計畫及行程表,且在經許可進入台灣. 地區採訪之後,應於入境後 15 天內,向居住地警察單位辦理登記手續,並與邀 請單位保持密切聯繫。. 在實際採訪作業方面的規定,包括應依許可之採訪計畫及行程表從事採訪活 動,不得擅自變更。採訪計畫及行程表有變更者,邀請單位或駐點記者應先向新 聞局報核,再檢具變更活動計畫及新行程表送境管局備查,另在從事採訪活動 時,應事先徵求受訪對象同意,並主動出示記者證。. 35.

(36) 針對政府機關人員可能成為中國在台駐點記者採訪的對象,新聞局在 2000 年 11 月 9 日公布「政府機關(構)接受大陸地區新聞人員採訪注意事項」 ,規範 政府機關在接受駐點記者採訪時,必頇審酌是否接受採訪,而受訪時應由發言人 或獲授權人員代表發言,且對駐點記者發言不得涉及外交及大陸事務,並在採訪 結束後 7 日內,將採訪紀錄分送行政院新聞局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參考。. 中共一直將媒體的角色定位成黨的喉舌,這種定位在其媒體處理台灣新聞上 表現得更為凸顯,事實上,從台灣開放探親以來,中國媒體對台灣新聞報導的口. 政 治 大 處理的控制(李英明,1992)。但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對要求中國駐點記 立 徑一致現象可以看出,中共對這方面新聞處理的控制程度,超過對其他方面新聞. 者採訪對象限於相關單位的新聞發言人,且採訪大台北以外的區域及相關單位的. ‧ 國. 學. 記者會,必頇另行提出申請,表達希望提供更寬鬆的採訪條件。不過,陸委會並. ‧. 未予正面回應,且在 2005 年 4 月 10 日宣布,鑒於人民日報及新華社兩家媒體,. y. sit. io. er. 訪。. Nat. 受中共官方控制,未能真實反映台灣人民的聲音,暫時中止派遣記者來台駐點採. al. n. v i n 郭婉玲(2003)研究提出,在進行兩岸新聞交流時,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兩岸 Ch engchi U. 關係的影響,兩方官方都一再強調,新聞交流應該擺脫政治因素的制約,應該在. 兩岸彼此間的瞭解和互信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但被歸屬於意識型態範疇的新聞 領域,常常受到泛政治化因素的制約。. 直到政黨再次輪替,2008 年 6 月 30 日新聞局宣布恢復新華社及人民日報來 台駐點採訪,並放寬中國在台駐點記者在台停留時間,從一個月放寬至三個月, 同時開放中國地方性媒體申請來台駐點。另對駐點記者申辦來台採訪,發給一年 效期的逐次加簽入出境許可證,方便記者在同一年內再度提出申請駐點時,可用 加簽方式提出,大幅縮減申辦的手續及時間。 36.

(37) 2009 年 10 月 27 日新聞局再進一步放寬中國在台駐點媒體人數,每家增至 5 人,同時取消駐點記者赴台北以外地區採訪需事先報備要求,並得視需要透過台 灣媒體租屋,提供駐點記者更自由的採訪環境。. 表 2-3-1. 中華民國政府放寬中國駐點記者管制措施前後對照 放寬管制前後 放寬管制前. 放寬管制後. 項目 採訪地域限制. 每次 2 人. 每次 5 人. 限定旅館. 可透過台灣邀請單位代. ‧. ‧ 國. 學. 為租屋. 發給駐點記者來台簽證. 1 次入出境許可證. io.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sit. y. Nat. 1 年效期逐次加簽入出境 許可證. er. 駐點記者住處. 可自由前往台灣任何地 點自由採訪. 治 政 1 個月 大3 個月 立. 駐點時間限制 駐點人數限制. 赴台北駐地以外地區頇 向新聞局報備. al. n. v i n Ch 對中國媒體長駐台灣採訪方面,郭婉玲(2003)認為應採更開放政策,因這 engchi U 不僅有助於中國媒體了解民主國家的大眾傳播並非完全隸屬於國家意識型態機 器的一部分,也有助於減少雙方因資訊缺乏、文化歧異、思維不一而造成扭曲的 政治溝通,台灣社會的自由與多元化,也會對中國的新聞自由在某種程度產生催 化作用。. Denhardt, Robert B. & Janet V. Denhardt(2007:153-154)指出,新公共服務的 領導是建立在與組織及社會分享的價值上,且在行政的過程中,必頇善用社會大 眾的資源,而施政非以控制或本位利益為出發點,應幫助公民參與實現共享的利 益,而非進行控制及引領社會到新的方向。 37.

(38) Stephen P. Robbins & Mary Coulter(2007:138)針對瑝今世界的全球化管理, 認為管理者必頇面對各種強烈的文化差異,主要的差異包括傳統的、歷史的、宗 教信仰及根深柢固的價值觀。. 瑝行政面臨多元變遷的環境及價值分歧的衝突時,亟頇依賴倫理層面的協 助,找出適瑝及正確的決策,使行政與倫理互相為用,相輔相成。而考量價值的 倫理決策情境,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一、行政決策的選擇是正確或錯誤;二、倫 理的標準是合作的社會生活要素;三、對別人的幸福有重大的影響;四、有關正. 政 治 大 時,所作的一種選擇,並必頇涉及相關價值的考慮,而那些規範及原則,能適切 立. 義、權利與特殊標準及原則的考慮。而倫理決策是指針對別人幸福有重大影響. 地提供決策者,作為基本的指引(蕭武桐,2001:309-311)。. ‧ 國. 學 ‧. 政府對中國在台駐點記者的管制措施,自 2009 年 10 月 27 日放寬採訪地域. y. Nat. 管制,符合新公共服務實現共享利益的精神,正視兩岸之間存在傳統的、歷史的、. n. al. er. io. 相互為用的決策本質。. sit. 宗教信仰及價值觀的文化差異,因應日益密切的兩岸交流,展現追求行政與倫理. Ch. engchi. i n U. v. 但是,在政府提供駐點記者更自由採訪環境的同時,也應檢視中國在台駐點 記者報導的新聞內容,是否將台灣的民主法治成果,及追求國際地位與國家尊嚴 的努力,以最真實的報導將訊息傳播給中國各界及民眾,促進彼此了解,以落實 創造更大多數人幸福的行政決策目標。. 38.

(39) 第四節. 新聞內容研究相關理論. 壹、議題設定理論分析 1972 年 McCombs 和 Shaw 針對選民的認知研究,提出「媒體議題設定功能」 (The Agenda-Settign Function of Mass Media)一文,重新肯定大眾傳播媒體的效 力,以致於議題設定功能研究成為 70 年代、80 年代最受重視的傳播理論之一(林 東泰,1997:257) 。議題設定功能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證據,直指大眾媒體確有影 響閱聽人對議題重要性認知的效果,並指出媒體報導與真實世界的差距(羅世 宏,2000:296)。. 立. 政 治 大. 議題設定理論的提出,可以溯自 1922 年 Lippmann 指出大眾媒介對閱聽人認. ‧ 國. 學. 知影響的重要性及「腦中圖像」的概念,以及 Wilbur Schramm 提出媒體具有守望 功能,說明傳播媒介的效果,不在於改變個人的態度與行為,而在為人們建構社. ‧. 會未見的環境。由於外在世界過於複雜,人們必頇透過大眾媒介來了解外在的世. y. Nat. sit. 界,媒介便不斷把外在世界塑造成個人腦海中的圖像,替個人建構社會環境(翁. n. al. er. io. 秀琪,1996:139)。. Ch. engchi. i n U. v. 因此,所謂「議題設定功能」的研究,乃針對新聞傳播媒體無孔不入的滲透 力,持續報導某些重大議題,對閱聽大眾所產生的效果研究(王毓莉,2001:21) 。 而 Norton Long and Lang & Lang 提出的概念,認為大眾媒體使人們注意某些事件, 建立政治人物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媒體對事件的報導,經常影響大眾對這些事 件的想法、認知與感覺,更直指在某種意義上,報紙是社會議題的主要設定者, 決定人們談論什麼話題,怎麼看待事件,以及怎麼處理問題(羅世宏,2000: 270-271)。. 議題設定理論預先假設了一個利益集團的優先次序到媒介的優先次序,再到 39.

(40) 公眾意見的影響過程,關於這種關係,瑝然存在著不同的理論,主要是議題建構 理論,把這種傳播調了個方向,認為公眾的關心議題將左右政治菁英和媒介對議 題的設定。(彭懷恩,2004:366)。. 議題設定理論強調大眾媒體對各類議題處理有別,透過接觸大眾媒體,閱聽 人對各類議題的認知難脫媒體影響。最近議題設定研究也超越傳統研究,不再只 是限於媒體議題的顯著性與公眾議題顯著性之間的關聯,從「什麼」議題被媒體 強調,轉而關切媒體「如何」呈現議題。而議題設定的層面,也尌是影響議題如. 政 治 大. 何被媒體呈現的若干屬性、觀點,非常近似於媒體框架的概念(羅世宏,2000: 286-293)。. 立. ‧ 國. 學. 貳、框架理論分析. ‧. 新聞框架代表了新聞媒體透過選擇與重組機制報導社會真實的過程,新聞產. sit. y. Nat. 製因而可謂是一項不斷受到特殊條件制約的社會行動,不論在人物選擇、主題界. al. er. io. 定、事件發生原因之推論、或情節舖陳等方面,都受到這些框架影響,使得新聞. v. n. 報導內容難以達成如過去文獻所稱之客觀、公正、或帄衡原則。 (臧國仁,1999, 325)。. Ch. engchi. i n U. 社會事件本尌散布各處,彼此無所歸屬,頇透過符號轉換始能成為與個人內 在心理有所關聯的主觀認知。這個轉換的過程,尌是框架的基礎。他並強調框架 是人們將社會真實轉換為主觀思想的重要憑據,人們藉由框架組合訊息、瞭解事 實,其形成與存在均無可避免 Goffman(1974:10-11) 。Goffman 並指出,真實的 片段常透過一隻看不見的手重新塑型,因而產生符合原有結構的但內容卻相去甚 遠的結果。這隻看不見的手也經常選取真實的部分片段並加以重新排列組合,以 達成再現或轉換真實的目的。這裡的選取與排列組合,可謂尌是框架真實最重要.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或中華民國台灣製造,...但輸往美國以外之無邦交國 家或地區者,得標示台灣製造或同義之外文」規定,廠商出口本國產製之貨品

逐步放寬防疫限制,雖確診人數上升但重症者數量少,9月再宣布縮短接觸者的隔離天數。印尼政

七、選手來源及限制:選手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青年組限民國89年1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中華民國 110 年 3 月 2 日府授研品字第 1100048247 號函頒.. 一、 臺

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65

1.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65

中華民國 102 年 5 月 14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025291 號函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 102 年 12 月 31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100764 號函修正發布全文 13 點,並自即日生效 中華民國 10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