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 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 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奕華博士. 之研究. 學. ‧ 國. 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 政 治 大 立 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係. ‧.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ublic Junior High. sit. y. Nat. School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Technology. al. er. io. Acceptance Mode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n. v i n C h in KeelungUCity Teaching engchi. 研究生:蕭 帆 撰. 中華民國一0六年六月.

(2) 謝辭 時光飛快,已在政治大學求學八年有餘。在基隆與木柵間往來求學,是對 知識的渴求,以及對教育的熱忱支持著我走過這段漫長的旅程。每次搭乘客運 往返,都帶著求知的心前來,而滿載收穫與經驗而歸。 在教政所求學與論文撰寫過程中,首先要對恩師張奕華教授表達感恩之 情。奕華老師給予我全方面的協助與支援:對論文的進度與內容,奕華老師嚴 格的審閱;而在日常課程與生活相處,奕華老師也與我們分享多樣的人生經驗 與教育理念,能夠讓張奕華教授指導論文,是我攻讀碩士過程中最幸運的一件. 政 治 大 在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求學的過程中,有幸與眾多大師級的教授面對面,聆 立. 事。. ‧ 國. 學. 聽其教誨。秦夢群教授、湯志民教授、吳政達教授、郭昭佑教授、余民寧教 授、陳榮政教授,以及教育系的王素芸教授與鄭同僚教授,在我踏入教育這無. ‧. 垠無涯而又任重道遠的領域中這段時間,給予我足以面對挑戰的知識,及奉獻. sit. y. Nat. 給教育的心境。在教政所的這段時間,我過得很充實也很快樂,感謝莊玉鈴助. al. er. io. 教在日常各種教政所業務上所提供的協助,感謝王柏鈞、魏家文、謝秉蓉以及. v. n. 其他教政所 103 級的同學在這段歷程中的陪伴,以及新耕讀學社中余國偉及林. Ch. engchi. i n U. 振宇的幫助。因為你們的照顧與扶持,我們一同走過這段青春歲月。 最後要感謝父母在我求學過程中毫無保留的支援與鼓勵,同時也對所有幫 助與鼓勵我的所有親朋好友們一併致謝。祝大家平安喜樂,事事順心。. 蕭帆. 謹誌. 2017 年 7 月 29 日於政治大學.

(3) 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 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係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下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差異情形、相關情形與線性關係。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共 11 所之教師,回收有. 政 治 大 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 (SEM)進行統計與分析。 立. 效問卷共 264 份。問卷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 本研究獲得之結論如下:. ‧ 國. 學. 一、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現況調查量表、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量. ‧. 表、科技接受模式量表皆具可接受之品質。. y. sit. io. 三、「知覺易用性」最能呈現科技接受模式之效果。. al. er. 果。. Nat. 二、「願景、計畫與管理」與「成員發展與訓練」最能呈現校長科技領導之效. n. v i n 四、「管理、溝通與分享」與「專業能力成長發展」最能呈現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Ch engchi U 之效果。. 五、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整體校長科技領導現況尚稱良好,就各層面而言,以 「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較佳,而「評鑑與研究」較低。 六、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整體科技接受模式現況尚稱良好,就各層面而言,以 「使用意圖」較佳,而「意象」較低。 七、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整體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尚稱良好,就各層面而 言,以「管理、溝通與分享」較佳,而「規劃教學與評量」較低。 八、背景因素中「服務學校總班級數」會顯著影響科技接受模式中「主觀規 範」與「意象」之層面。.

(4) 九、背景因素中「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用途之節次」會顯著影響科技接受 模式整體及「使用意圖」、「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意象」、「工作 相關」與「產出質量」層面。 十、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具高度正相關。 十一、基隆市國民中學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具高度正相關。 十二、基隆市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與科技接受模式具中度正相關。 十三、基隆市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可以透過科技接受模式的中介作用,正向 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政 治 大 學教師以及未來研究做為參考。 立. 關鍵詞: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學. ‧ 國.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供教育主管機關、國民中學校長、國民中.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in Keelung C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Keelung City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政 治 大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立 differences in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 國. 學.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 then explore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y. Nat. This study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eachers from 11 public junior. er. io. sit. high school in Keelung City, and retrieved 264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al. n. v i n C h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equation model (SEM). engchi U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qualities of the 3 scales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are acceptable. 2. “vis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nd “member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play the most key element in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3. “perceived ease of use ”play the most key element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4.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grow and develop” play the most key ele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6) teaching. 5. The current states of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in Keelung City are still good. Comparing all dimensions,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support” is the best;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s the worst. 6. The current states of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 Keelung City are still good. Comparing all dimensions, “intention to use” is the best; “image” is the worst. 7. The current states of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政 治 大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is the best; “planning teaching and 立 into teaching in Keelung City are still good. Comparing all dimensions,. evaluation” is the worst.. ‧ 國. 學. 8. The background factor “total class of service school”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 the dimensions “subjective Norm” and “image”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y. Nat. 9. The background factor “Weekly use of information equipment for teaching. er. io. sit. purpose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dimensions “intention to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l. n. v i n “image”, “job relevance” andC “output quality”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 hengchi U. 10. The relations among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are highly positive correlated. 11. The relations amo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are highly positive correlated. 12. The relations among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re moderately positive correlated. 13.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could be moderated b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inall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in order to.

(7)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technology leadership,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第二節. 政 治 大 科技接受模式的定義、發展與相關研究.......................................... 26 立 校長科技領導的定義、指標層面與相關研究.................................. 1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指標層面與相關研究.......................... 36. 第四節. 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 54. ‧. ‧ 國. 學. 第三節.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9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4. 第四節. 實施程序.............................................................................................. 9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4.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v.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7 第一節. 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現況之分析.............................................................................................. 97 第二節. 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科技. 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差異之分析.................................................... 104 第三節. 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相關之分析............................................................................................ 137 i.

(9) 第四節. 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之線性關係分析.................................................................................... 1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建議.................................................................................................... 163. 參考文獻.................................................................................................................... 167 壹、中文文獻部分............................................................................................ 167 貳、英文文獻部分............................................................................................ 175. 政 治 大 附錄二:預試問卷.................................................................................................... 197 立 附錄一:專家效度調查問卷.................................................................................... 181. 附錄三:正式問卷.................................................................................................... 203.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10) 表次 表 2-1. 校長科技領導定義彙整表 ........................................................................... 12. 表 2-2. 校長科技領導指標 ....................................................................................... 15. 表 2-3. 校長科技領導指標之層面分類 ................................................................... 17. 表 2-4.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定義彙整表 ................................................................... 38. 表 2-5.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影響因素分類 ............................................................... 45. 表 3-1. 105 學年度第二學期臺北市文山區公立國民中學學校規模統計表 ........ 61. 表 3-2. 預試問卷分配數量 ....................................................................................... 62. 表 3-3. 105 學年度第二學期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學校規模統計表 .................... 62. 表 3-4. 政 治 大 正式問卷分配數量 立....................................................................................... 63 正式問卷樣本分佈情形一覽表 ................................................................... 63. 表 3-6. 問卷之各量表內包含之向度與題數 ........................................................... 65. 表 3-7. 專家學者名單(依姓氏筆畫) ................................................................... 66. 表 3-8. 基本資料專家效度意見統計表 ................................................................... 66. 表 3-9. 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現況調查量表專家效度意見統計表 ................... 67. 表 3-10. 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量表專家效度意見統計表 ................. 68. 表 3-11. 科技接受模式量表專家效度意見統計表 ................................................. 69. 表 3-12. 預試問卷之各向度與題數 ......................................................................... 70. 表 3-13. 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現況調查量表項目分析摘要 ............................. 72. 表 3-14. 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現況調查量表信度分析摘要 ............................. 73. 表 3-15. 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現況調查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適配度 . 76. 表 3-16. 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現況調查量表題目篩選與信效度考驗摘要 ..... 77. 表 3-17. 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量表項目分析摘要 ............................. 79. 表 3-18. 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量表信度分析摘要 ............................. 80. 表 3-19. 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適配度 . 83. ‧. ‧ 國. 學. 表 3-5.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11) 表 3-20. 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量表題目篩選與信效度考驗摘要 ..... 84. 表 3-21. 科技接受模式量表項目分析摘要 ............................................................. 85. 表 3-22. 科技接受模式量表信度分析摘要 ............................................................. 87. 表 3-23. 科技接受模式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適配度 ................................. 90. 表 3-24. 科技接受模式量表題目篩選與信效度考驗摘要 ..................................... 91. 表 3-25. 正式問卷題數一覽表 ................................................................................. 92. 表 4-1. 基隆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98. 表 4-2. 基隆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各題項之平均數摘要表 ........... 98. 表 4-3. 基隆市國民中學科技接受模式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100. 表 4-5. 基隆市國民中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102. 學. ‧ 國. 表 4-4. 政 治 大 基隆市國民中學科技接受模式各題項之平均數摘要表 ......................... 101 立 基隆市國民中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各題項之平均數摘要表 ................. 102. 表 4-7. 不同性別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05. 表 4-8. 不同年齡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6. 表 4-9. 不同年齡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106. 表 4-10. 不同學歷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07. y. sit. er. io. al. v i n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8 Ch engchi U n. 表 4-12. Nat. 表 4-11. ‧. 表 4-6.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109. 表 4-13. 不同職務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0. 表 4-14. 不同職務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111. 表 4-15. 不同服務學校總班級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112 表 4-16. 不同服務學校總班級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 要表............................................................................................................................ 112 表 4-17. 不同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節次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單因子變. iv.

(12) 異數分析摘要表........................................................................................................ 113 表 4-18. 不同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節次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變異數同. 質性檢定摘要表........................................................................................................ 114 表 4-19. 不同性別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14. 表 4-20. 不同年齡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5. 表 4-21. 不同年齡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116. 表 4-22. 不同學歷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17. 表 4-23.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8. 表 4-24.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119. 表 4-26. 學. 表 4-27. 不同職務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120. ‧ 國. 表 4-25. 政 治 大 不同職務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9 立 不同服務學校總班級數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不同服務學校總班級數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y. Nat. 表 4-28. ‧. .................................................................................................................................... 121. er. io. sit. .................................................................................................................................... 122 表 4-29. 不同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用途節次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單因子變. 表 4-30. 不同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用途節次教師科技接受模式之變異數同. al. n. v i n 異數分析摘要表........................................................................................................ 123 Ch engchi U 質性檢定摘要表........................................................................................................ 123 表 4-31.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科技接受模式及科技接受模式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摘要表........................................................................................................................ 125 表 4-32. 不同性別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26. 表 4-33. 不同年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7. 表 4-34. 不同年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127. 表 4-35. 不同學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28. v.

(13) 表 4-36.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9. 表 4-37. 不同任教年資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129. 表 4-38. 不同職務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30. 表 4-39. 不同職務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131. 表 4-40. 不同服務學校總班級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132 表 4-41. 不同服務學校總班級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 要表............................................................................................................................ 132. 政 治 大 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3 立 表 4-42. 不同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用途節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單因. 表 4-43. 不同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用途節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變異. ‧ 國. 學. 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134 校長科技領導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整體及各層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 138. 表 4-45. 校長科技領導與科技接受模式整體及各層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 139. 表 4-46. 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整體及各層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 140. 表 4-47. 校長科技領導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直接效果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表 4-48. 校長科技領導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直接效果模式」適配度指標摘要. ‧. 表 4-44.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 143 engchi U 表................................................................................................................................ 143 表 4-49. 校長科技領導與科技接受模式「直接效果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 146. 表 4-50. 校長科技領導與科技接受模式「直接效果模式」適配度指標摘要表146. 表 4-51. 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直接效果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 149 表 4-52. 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直接效果模式」適配度指標摘要. 表................................................................................................................................ 149. vi.

(14) 表 4-53. 「中介效果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 154. 表 4-54. 「中介效果模式」適配度指標摘要表 ................................................... 154. 表 4-55. 「中介效果模式」各項效果分析摘要表 ............................................... 15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15) 圖次 圖 2-1. 科技接受模式 ............................................................................................... 27. 圖 2-2. 科技接受模式 2 ............................................................................................ 28. 圖 3-1. 研究架構 ....................................................................................................... 60. 圖 3-2. 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現況調查量表測量模式圖 ................................... 74. 圖 3-3. 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現況調查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 ................... 75. 圖 3-4. 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量表測量模式圖 ................................... 81. 圖 3-5. 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 ................... 82. 圖 3-6. 科技接受模式量表測量模式圖 ................................................................... 88. 圖 3-7. 政 治 大 科技接受模式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 ................................................... 89 立 校長科技領導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直接效果模式」架構圖 ............. 142. 圖 4-2. 校長科技領導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直接效果模式」結構圖 ............. 142. 圖 4-3. 校長科技領導與科技接受模式「直接效果模式」架構圖 ..................... 145. 圖 4-4. 校長科技領導與科技接受模式「直接效果模式」結構圖 ..................... 145. 圖 4-5. 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直接效果模式」架構圖 ............. 148. 圖 4-6. 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直接效果模式」結構圖 ............. 148. 圖 4-7. 「中介效果模式」架構圖 ......................................................................... 152. 圖 4-8. 「中介效果模式」結構圖 ......................................................................... 153. ‧. ‧ 國. 學. 圖 4-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6)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以「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關係之研究」為題,進行相關研究與探討。首先就學校校長科技領導 能力、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等相關理論進行文獻探討,作為研究 的理論基礎;再以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以統計方法加以考驗來驗證理論; 再依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與結論整理;最後針對研究的發展與延伸提出建議。 本章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 政 治 大. 三節解釋重要名詞;第四節敘述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則說明研究範圍與限 制。. 立. ‧ 國. 研究動機. 學. 第一節.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間的. y. Nat. 關係,研究動機敘述如下:. er. io. sit.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學校領導者的角色已從傳統的學 校管理者、資源提供者,進一步發展到教學與課程領導者、科技領導者等多元. al. n. v i n 的角色(張奕華,2007)。二十一世紀是數位化的世紀,學校的領導者應該具備 Ch engchi U 前瞻的遠見,引入資訊科技以解決傳統教學所遭遇的困境。Susan (2016)認為將 科技融入教學不僅有助於拉近教學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能重塑學習與合作 方式,滿足各自不同學習經驗的學生們的需求。近年來學校經營績效與學生學 習成就成為教育研究關注的焦點,研究指出學校行政主管資訊科技應用素養的 表現,會影響學校經營績效的高低(林國亮、吳明隆,2006)。學校校長與教育 行政人員若能成為使用科技的促進者,將能為師生設計合適的專業發展計畫, 進而影響學生學業成就(張奕華,2010)。綜上所述,現代學校校長的科技領導 能力,對學校的發展與效能會有很大程度的影響,校長如能具備科技領導的遠. 1.

(17) 見,有目標與計劃的構建學校資訊教學設備,並安排活動讓學校教育人員提升 資訊教學專業,那麼學校教學環境中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素質自然會蓬勃發 展。基隆市國民中學校長皆具教育熱誠且經驗豐富,但目前較為缺乏對基隆市 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有關基隆市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的現況 仍需要投入研究以進一步瞭解,此乃研究動機之一。 資訊科技的幫助能讓教育體系發展出更多元、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並能更 有效的幫助學生啟發其學習動機,進而提升學校教育成效,因此數位化的教育 是教學活動發展未來必須面對的進步方向。為此,我國教育領導單位在近二十. 政 治 大 位化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不僅持續擴展,更作為施政方針的重要部分加以實 立. 餘年間大力投入經費與研究,努力讓臺灣教育數位化的發展更為普及,輔助數. 踐,如教育部於 105 年施政方針中提出「新一代數位學習計畫」,內容包括:推. ‧ 國. 學. 動中小學創新數位學與教模式,整合數位學習資源,規劃及發展創新數位學習. ‧. 任務或活動設計,研發教學策略,提供合作學校運用並完成典範轉移至夥伴中. y. Nat. 小學,並培養學生具備 21 世紀關鍵能力;發展磨課師 (MOOCs)學習模式;推. er. io. sit. 動觀察評量計畫;導入產學資源,布建全民教育之優質教育環境等(教育部, 2016a) 。除中央政策推動外,地方政府也開始重視資訊科技在教育上的重要. al. n. v i n 性。基隆市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智慧教育,包含舉辦教師資訊素養專業進修, Ch engchi U 推動資訊融入教學,提升教師資訊運用素養,建置國中小符合需求的資訊教學 設備,充實資訊軟硬體設施(基隆市政府,2017)。從以上教育部施政方針、相 關政策推動及地方教育的發展可看出,若我國欲建構人人具備資訊應用能力的 先進社會,資訊科技融入教育具有無可取代的必要性。然而,資訊科技融入教 育並不僅只是在教學現場使用數位科技相關設備,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 理解也是教學現場的重要關鍵。Roblyer (2013)認為,教師通常不會主動發展資 訊化的課程或教法,且科技的進步幅度遠超過教師的學習速度。儘管如此,在 資訊科技融入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仍然是教育的主體,而不是科技。除此之. 2.

(18) 外,周耘甄(2013)認為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除了傳統的教材、教學外,也 必須跟上 E 化時代的變化;教師使用資訊科技教學是現代潮流,也是學生達成 學習目標重要的過程。由以上研究便可看出,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育的發展 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且教師通常需要受到外力推動才會發展資訊融入教 學的能力,學校校長作為學校的大家長,不僅是教師的領導者,也有帶頭示範 教學的責任。那麼學校校長的科技領導能力,是否會影響教師將資訊融入教 學?這個問題需要加以探討,此乃研究動機之二。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各行各業在將最新科技投入產業以圖對產出與營. 政 治 大 運用新的科技設施。因即使設置了最新最先進的科技設施,倘若使用者無法從 立 收進行突破時,或多或少都會面臨到一個問題,也就是企業員工是否能夠妥善. 心理層面上認同新科技的引入,並熟練操作這些設備,那麼期望新設施帶來績. ‧ 國. 學. 效的提昇,無異緣木求魚。同樣的道理可套用入教育工作領域。教育數位化並. ‧. 不僅僅是設施的引入,教師對新科技的看法與態度會顯著影響其教學過程中是. y. Nat. 否會有效利用這些新技術 (Groff & Mouza, 2008; Yi, 2016)。教師對數位化教學. er. io. sit. 方式的肯定認同與嘗試學習數位設備引入教學,才能讓數位化設備在教學中的 正向功效達到最大。在相關研究中,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al. n. v i n model)作為研究企業員工在工作中使用新科技的接受程度與使用意願,有完整 Ch engchi U. 的研究模式加以分析,並被運用於全球數以萬計探討類似議題的研究當中。在 教育研究領域,有許多關於教師使用科技系統進行教學的意願與使用的相關研 究皆以科技接受模式來加以分析探討(周君倚、陸洛,2014;林凱胤,2015; 陳莉淑,2014;黃雅純、施錦村,2015)。本研究欲瞭解校長科技領導與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之間的關連,因此必須分析教師使用資訊設備的意願與意圖,故將 科技接受模式這一概念加以引入,通過分析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三變項關係來完善本研究的理論模型,此乃研究動機之三。 從上述列舉出之國內外的科技領導研究相關主題中,可看出有關校長科技. 3.

(19) 領導研究的方向偏重於對領導現況的調查以及對領導效能做分析,近年來則傾 向於關注於實務運作的方向,以及與其他教育相關新興議題做結合的趨勢。故 本研究以校長科技領導作為研究主軸,結合教學實務上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 教學的相關概念,再將探討科技使用者行為意圖的科技接受模式整合入其中, 鎖定過去較為缺乏相關研究的基隆地區,結合領導理論與資訊教學實務,豐富 科技教學概念的內涵與應用,並可作為校長實施科技領導時可供參考的實踐模 式。. 第二節. 立. 壹、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政 治 大. ‧ 國. 學.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先藉由校長科技領導相關理論的探討來加以 建構理論架構,再進一步討論基隆市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 ‧.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間的關聯。茲將研究目的列舉如下:. sit. y. Nat. 一、瞭解當前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 al. er. io. 入教學的現況。. v. n.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擔任教師年資、擔任職務、. Ch. engchi. i n U. 服務學校總班級數、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用途之節次)下,教師知覺 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 差異情形。 三、探討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之相關情形。 四、探討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間的線性關係。 五、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供學校未來領導與教學發展及後續研究參考。. 貳、待答問題 本研究探討學校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間的 4.

(20) 相關性。根據上述研究目的,以下以條列式列舉本研究之待答問題: 一、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 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擔任教師年資、擔任職務、服務 學校總班級數、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用途之節次)的基隆市公立國民 中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有何差 異? 三、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 政 治 大 四、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 立 間的相關程度為何?. 間的線性關係為何?. ‧ 國. 學.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sit. y. Nat. 壹、校長科技領導. al. er. io. 校長科技領導 (principals’ technology leadership)係指教育領導者運用領導技. v. n. 巧,爭取教育環境軟硬體設置,並培養組織成員的科技素養與實際應用科技工. Ch. engchi. i n U. 具的能力,目的是透過科技領導實現組織的目標,提升行政與教學的效能。本 研究之校長科技領導測量方式為對學校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法,測量工具為「國 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現況調查量表」。其層面包含「願景、計畫與管理」、「成員 發展與訓練」、「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評鑑與研究」及「人際關係與溝通技 巧」等五個層面。. 貳、科技接受模式 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是一種用於解釋或預測資訊科 技使用影響因素的模型,目的在理解使用者使用資訊科技的情形,並通過外部 因素來瞭解使用者對資訊科技的態度與使用意圖。本研究之科技接受模式測量 5.

(21) 方式為對學校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法,測量工具為「科技接受模式量表」。其層面 包含「使用意圖」、「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主觀規範」、「意象」、「工 作相關」及「產出質量」等七個層面。. 參、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係指教育 者將資訊科技應用在課程與教材的安排、教學活動與評量的進行之中,讓資訊 科技成為不可或缺的教學、學習、評量與管理溝通的工具,師生共同發展專業 成長以熟悉資訊科技融入,目的是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解決教學與學習上的. 政 治 大 量工具為「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量表」 。其層面包含「教材準備及硬 立 問題。本研究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測量方式為對學校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法,測. 展」等四個層面。. 研究方法與步驟. n. al. er. io. sit. y. Nat. 壹、研究方法. 第四節. ‧. ‧ 國. 學. 體設施處理」、「管理、溝通與分享」、「規劃教學與評量」及「專業能力成長發. i n U. v.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做為主要研究方法。先以文獻分析加以統整相關期刊. Ch. engchi. 論文研究,分析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層 面與趨勢,再以問卷調查法調查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將所蒐集的資料數 據進行分析,得出的結果用於回答前述列舉之待答問題。. 貳、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 (一)擬定研究主題 廣泛蒐集有興趣之研究主題,初步建立研究方向後與指導教授討論 其可行性與研究價值,以確認論文研究題目。. 6.

(22) (二)文獻探討分析 蒐集與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相關之中 文、西文書籍、論文與期刊等文獻資料,並對國內外相關研究進行 整理,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三)建立研究架構 對文獻資料加以深入分析整理以建立研究架構。 二、實施階段 (一)編製研究問卷. 政 治 大 本研究參考秦夢群與張奕華(2006)的《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現 立 經文獻探討蒐集資料並整理分析,編製適用於本研究之研究工具。. 況調查問卷》、Venkatesh 與 Davis (2000)的 TAM2 量表、徐式寬、. ‧ 國. 學. 關秉寅(2011)的《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素養評量表》、. ‧. 張瓊穗、翁婉慈(2006)的《國民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現況調查. y. Nat. 問卷》、林國斌(2013)的《臺南市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 er. io. sit. 學調查問卷》,並以前述研究資料為基礎,修改並完成為「國民中 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問. al. n. v i n 卷」,進行預試後對結果進行信度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形成正 Ch engchi U 式問卷。. (二)實施問卷調查 聯絡各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或教務處,獲得同意後將正式問卷 寄發進行施測。 (三)回收資料數據並進行分析 進行問卷回收與整理,包含剃除無效問卷、編碼與登錄。 三、完成階段 (一)整合研究結果並進行分析與討論. 7.

(23) 問卷所得之量化資料,以 IBM SPSS 20.0 統計套裝軟體以及 LISREL 8.80 軟體進行分析,考驗本研究所提出之研究假設,以回 答研究問題。 (二)提出結論與建議 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具體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參 考。 (三)撰寫論文與印製 依據研究結果撰寫與印製論文。. 治 第五節 政 研究範圍與限制 大. 立.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要研究方法,旨在瞭解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 ‧ 國. 學. 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三者間之關係,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略述如下:. sit. y. Nat. 一、研究對象. ‧. 壹、研究範圍. al. n. 研究對象,抽樣資料來源取自教育部統計處網站。 二、研究區域. Ch. engchi. er. io. 本研究以基隆市一百零五學年度公立國民中學(不含完全中學)之教師為. i n U. v. 本研究以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作為抽樣範圍,包含基隆市之七行政區:七 堵區、中山區、中正區、仁愛區、安樂區、信義區及暖暖區。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之關係。研究探討的重點為:(一)校長科技領導之理論與相關研 究;(二)科技接受模式之理論與相關研究;(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理論與 相關研究。此外,發展具良好信、效度之研究工具,亦為本研究之重點。. 貳、研究限制 8.

(24) 一、研究區域的限制 本研究僅以基隆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之範圍,而未包含其他地區、 其他層級的教育環境。因此在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推論時,其範圍僅限於基隆市 公立國民中學,若欲將其推論至其餘地區、層級之教育領域,仍須其餘研究之 驗證與補充。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由於時間、資源等外在環境的限制,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為主 要方式。問卷之編寫可能受到編製者的限制,而對欲調查之目標有所疏漏;受. 政 治 大 情的回答;問卷雖採隨機發送方式進行抽樣,但在受試者背景因素等各個變項 立 試者填寫問卷時,可能因情緒、認知與判斷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符實. 的控制上仍無法達到數量之充分均衡,因此在回收數據的分析與解釋上,難免. ‧ 國. 學. 會因此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差。. ‧. 三、研究推論的限制. y. Nat. 本研究之抽樣受限於外在因素,因此在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擔任教師. er. io. sit. 年資、擔任職務、服務學校總班級數、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用途之節次等 背景變項部分無法做到完全平均抽樣,因此在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推論上仍受到. n. al. 限制。. Ch. engchi. 9. i n U. v.

(2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n U. v.

(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校長科技領導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並以科技接受 模式作為預測受試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態度與使用意圖之理論。本章透過 文獻探討及相關研究,梳理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之相關理論,並對三者的意義、指標層面等內涵加以闡述。本章之內容共分為 四節,第一節是校長科技領導的定義、指標層面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是科技接 受模式的定義、發展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是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指標層 面與相關研究,第四節則為是校長科技領導、科技接受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教. 政 治 大. 學三變項交互之相關研究。. 立. 校長科技領導的定義、指標層面與相關研究. ‧ 國. 學. 第一節. 校長科技領導的概念首度出現於荷蘭湍特大學 (University of Twente)教授. ‧. Betty Collis 所撰述的《電腦、課程與全班教學》(Computers, Curriculum, and. y. Nat. sit. Whole-Class Instruction)一書中(張奕華,2007)。本節將分別對校長科技領導的. n. al. er. io. 定義、校長科技領導指標與層面分類,以及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等三部分 進行相關文獻歸納與總結分析。. Ch. 壹、校長科技領導的定義. engchi. i n U. v. 現代社會建構於資訊科技蓬勃發展之上,資訊科技由於其所帶來的便利性 與實用性而被大量運用在各機關組織當中,不論是營利企業、政府機構或是法 人團體,以科技設備與系統取代傳統模式,常能帶來飛躍性的資訊傳遞速度與 生產績效的提高。Glennan 與 Melmed (1996)認為,將科技引入學校與教室當 中,能幫助學生、老師與行政人員推展教育進程,並培養出更多具備專業能力 的教師,讓他們教學更有效率。因此教育環境當然不能故步自封,應對相關科 技融入教育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與實踐。. 11.

(27) 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善用資訊科技已是世界各國在本世紀的發展關鍵,故 科技領導的理念逐漸被重視(張坤宏,2016)。許多國家為因應資訊科技對學 習、工作、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發展資訊教育相關政策。美國教育部自 1996 年起每隔數年便根據發展趨勢與教育現場需求提出相關計畫,於 2016 年 提出國家資訊教育計劃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目標為健全基礎 設施、讓教師擁有善用科技的知識與技能、將數位化測驗融入學習、重視學生 資訊素養等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6)。新加坡則在 2015 年提出 了第四期國家資訊教育總體計畫 (ICT Master Plans 2015-2020),關注基礎建設. 政 治 大 帶來的個人化學習與高品質資源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15)。南韓 立. 的優化、學校間的交流及教師資訊科技實務運用,目標是讓學生隨手獲得科技. 也在 1996 年開始陸續推動資訊教育計畫,如現正實施的「Master Plan for. ‧ 國. 學.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14~2018)」(Kore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Information Service, 2014),計畫願景是透過資訊科技融入教育來培養學生的創. y. Nat. 造力。在國外重視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的能力時,國內近年來也展開與資訊. er. io. sit. 科技融入教學相關的創新教學方式發展,如數位融入學科閱讀計畫、磨課師課 程推動計畫等,正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積極推動中。由此可見,資訊科. al. n. v i n 技在教育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此,近年來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引 Ch engchi U 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相繼投入,由於各研究關注的重點與對象不同,得出的觀點 也有差異,本研究將國內外學者具代表性之校長科技領導定義整理為表 2-1: 表 2-1 校長科技領導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對校長科技領導的定義. Anderson 和 Dexter. 2000. 科技領導是指學校在目標、政策和預算的決定與行 動,使學校能更有效能的使用資訊科技。. Ertmer. 2002. 一個好的科技領導者能看出遠景,據此加以安排計 劃並對學校教職員進行訓練,且能將自己視為學校 發展科技領導的關鍵。 (續下頁) 12.

(28) 表 2-1(續) 研究者 Creighton. 年代. 對校長科技領導的定義. 2003. 科技領導在學校的主體是校長,校長在學校中做為 領導者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便是擔任學校的科技領 導者,加以對教師與學生進行啟發與引導,幫助他 們運用科技輔助學習。其作用是推動學校內科技的 進展來取代舊的教學模式,加以改善教學效能、提 高學生學習能力;並根據學校的外部因素,調整學 校教學融入科技的政策,努力促成每位學生都有平 等的機會。. 2003. 建立學校科技願景、運用領導技巧督促學校成員學 習運用科技、能爭取資源塑造學校環境,且注意到 運用科技的目標是提昇學校績效與教學成效。. 2003. 校長們應用必要的領導技巧,為學校追求新穎與新 興的教育科技,換言之,科技領導即是學校領導者 應用必要的領導技巧,以幫助機構應用科技在有益 的方向上。. 2003. 聚焦於結合科技和領導,充實科技方面的軟硬體設. Jacobsen. ‧. 施和人員的科技素養,塑造應用科技的有利環境和 文化,以促使校長教師和其他學校人員,能夠善用 科技增進教學和行政的成效。. y. Nat. 徐潔如. 學. 葉連祺. ‧ 國. 立. 政 治 大. 2005. io. n. al. 領導者具備科技素養、整合資源的能力,運用領導 技巧,協助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適切應用科技於教 學實踐和行政作為上,並能塑造一個共享、支持的 學校情境,以促使教學和行政的成效達到最大化。. sit. 張奕華. er. Flanagan 和. Ch. engchi. i n U. v. 吳清山、林天佑. 2006. 吳怡佳. 2008. 校長融合新興科技與領導技巧,使其應用在學校課 程教學上,塑造師生一個共享與支持的教學環境; 其次,激勵學校教職員持續學習並善用資訊科技進 而提升素養,以增進教學與行政效能。. 王文霖. 2013. 校長為學校科技領導者,校長激勵教育人員採取行 動,開始或持續學習科技、運用科技,並將科技整 合課程與教學實務中,並藉由校務評鑑以提升教學 或學習成效,達成學校教育品質的目標。. 領導者能夠善用領導技巧,使所屬成員能夠運用科 技,致力於組織目標的達成。. (續下頁). 13.

(29) 表 2-1(續) 研究者. 年代. 對校長科技領導的定義. 韓佩玉. 2015. 校長能以身作則培養科技素養,並運用領導技巧, 整合校內科技資源,支持科技設備的擴充與建造, 鼓勵同仁學習及應用新的科技方法與技巧,創造出 科技教學與研究創新的教育環境,以達到促使教師 資訊能力的成長,改善教學品質,提升行政效能, 成就組織遠景。. 張坤宏. 2016. 校長結合「科技」和「領導」的先備知識 (prior knowledge),並將領導與科技資源加以整合利用, 塑造應用科技的有利校園環境和組織文化,使學校 內外部成員能夠使用資訊科技,進而改善教學品質 與提升行政效率,建立學校的競爭優勢,以達成組 織的目標與願景,成為有效能的學校。. 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政 治 大. ‧ 國. 學. 學校的領導者就是校長,發展校長科技領導的目的是對學校的行政與教學 效能加以提升。將上述學者觀點綜合,可列舉出校長科技領導之概念共識:. ‧. (一)願景、計畫與管理:校長具備教育發展的遠景視野,能作為學校科. Nat. sit. y. 技的指引者,克服現實種種難關,準備詳實可行之計畫加以推動新. n. al. er. io. 科技以取代舊教學模式,並能有效管理校內科技設施與供需平衡。. i n U. v. (二)成員發展與訓練:校長能幫助學生、教師與行政人員發展,強化教. Ch. engchi. 育工作者之科技能力與教育專業融合,使教學與行政更有效率。 (三)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校長能運用領導技巧,將科技引入學校與教 學環境,積極爭取組織環境的軟硬體設置,達成提升學校經營績效 與學生學習成就的目的。 (四)評鑑與研究:校長能定期以評鑑方式找出學校科技教學發展的不足 之處並加以改進,並能組織學校成員深化教育研究。 (五)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校長能在環境中塑造應用科技於教學的有利 氛圍,具備說明與說服的溝通協調能力,並能有效統整學校教育者 形成社群以交流成長。 14.

(30)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校長科技領導定義為:教育領導者運用領導技巧,爭 取教育環境軟硬體設置,並培養組織成員的科技素養與實際應用科技工具的能 力,目的是透過科技領導實現組織的目標,提升行政與教學的效能。. 貳、校長科技領導指標與層面分類 校長科技領導並非具體明確的直觀能力,因此較難直接用測量方式加以量 化,為了對科技領導進行研究,許多學者將科技領導分為不同的層面,並列出 數個指標來對校長科技領導的概念加以探討,以下以表 2-2 整理相關研究所提 出的指標: 表 2-2 校長科技領導指標. 1.願景領導 2.數位時代學習文化 3.卓越專業經驗 4.改善數位系統 5.數位公民化 1.共擬遠景和計畫 2.行政規劃、評鑑與教學領導 3.專業發展與示範 4.提升工作效能 5.支持管理與運作 1.願景、計劃與管理 2.成員發展與訓練 3.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 4.評鑑與研究 5.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1.願景、計畫與管理 2.成員發展與訓練 3.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 4.評鑑與研究 5.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io. n. al. 秦夢群、張奕華. 2006. 吳怡佳. 2008. y. sit. 2005. er. ‧ 國. 指標. ‧. Nat. 徐潔如. 年代 2009. 學. 研究者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 立. 政 治 大. Ch. engchi. i n U. v. (續下頁). 15.

(31) 表 2-2(續) 研究者 張奕華、許丞芳. 年代 2009. 黃曉筠. 2011. 2012. 2013. io. sit. y. Nat. al. n. 黃靖文、方翌. ‧. 謝傳崇、蕭文智.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2014. 蔡明政. 2014. 馬蘭英. 2016. er. 張宇樑. 指標 1.科技領導之願景發展與實施 2.學校成員科技知能之訓練與發展 3.支援與管理科技設施 4.整合科技於課程與教學 5.善用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增進科技使用 6.科技領導之評鑑與研究 7.科技運用之法律與倫理 1.願景、計畫與管理 2.成員發展與訓練 3.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 4.整合科技於課程與教學 5.評鑑與研究 6.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1.領導與願景 2.學習與教學 3.生產力與專業實務 4.科技、支持、管理與運作 5.評量與評鑑 6.社會、法律、倫理和道德議題 1.願景、計劃與管理 2.成員發展與訓練 3.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 4.評鑑與研究 5.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1.計劃與管理 2.成員發展訓練 3.科技設施支持 4.評鑑與研究 5.人際互動關係 1.科技願景推展 2.人際溝通協調 3.成員專業成長 4.科技資源管理 5.成效評鑑發展 1.願景、計畫、管理 2.科技發展與訓練 3.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 4.科技評鑑與研究 5.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Ch. engchi.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6. i n U. v.

(32) 從表 2-2 可看出,過去研究科技領導的學者們對科技領導指標的分類不僅 各家看法不同,即使在近似概念上之用語也有細微差別。舉例來說,ISTE (2009)提出的科技領導指標中有關願景領導 (visionary leadership)的概念,秦夢 群與張奕華(2006)將該概念指標稱為「願景、計畫與管理」;徐潔如(2005) 將該概念指標稱為「共擬遠景與計畫」;張奕華、許丞芳(2009)將該概念指標 稱為「科技領導之願景發展與實施」;張宇樑(2012)將該概念指標稱為「領導 與願景」,而蔡明政(2014)將該概念指標稱為「科技願景推展」。所以如果要 分析科技領導之內涵指標,應先將不同學者間複雜之多樣用語先以概念近似為. 政 治 大 整的理解。本研究欲找出校長科技領導指標之普遍共識,故先將近似概念加以 立 基準進行整合,再進一步進行分析比較,才能對組成科技領導的各層面有更完. 整合條列成表格,再將各學者之校長科技領導指標填入以計算其出現頻率,統. ‧ 國. 學. 整出較具普遍認知之指標以利研究如表 2-3:. ‧. io. al. n. 研究者. 徐潔如(2005) 秦夢群、張奕華(2006) 吳怡佳(2008) ISTE (2009) 張奕華、許丞芳(2009) 黃曉筠(2011) 張宇樑(2012) 謝傳崇、蕭文智(2013) 黃靖文、方翌(2014) 蔡明政(2014) 馬蘭英(2016). 評 鑑 研 究 相 關. Ch. 教 學 專 業 整 合. 工 作 效 能 相 關. engchi. 實 務 運 作 相 關. y. 願 景 計 劃 相 關. 科 技 基 本 設 施. sit. 指標. er. Nat. 表 2-3 校長科技領導指標之層面分類. i n U. v. 成 員 發 展 訓 練. 人 際 關 係 溝 通. 科 技 法 律 倫 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計次 1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0. 5. 2. 3. 10. 8. 8. 2. 17.

(33) 從表 2-3 中,可看出於近年有關校長科技領導的 11 篇研究中,提到「願景 計畫相關」概念的研究有 11 篇,提到「評鑑研究相關」概念的研究有 10 篇, 提到「教學專業整合」概念的研究有 5 篇,提到「工作效能相關」概念的研究 有 2 篇,提到「實務運作相關」概念的研究有 3 篇,提到「科技基本設施」概 念的研究有 10 篇,提到「成員發展訓練」概念的研究有 8 篇,提到「人際關係 溝通」概念的研究有 8 篇,提到「科技法律倫理」概念的研究有 2 篇。本研究 考量研究篇幅與研究工具之安排,選擇由較多研究所列出的五個層面,根據上 述計次,分別為以下五個:(一)願景、計劃與管理。(二)成員發展與訓練。. 政 治 大 故本研究將此五校長科技領導層面作為本研究所定義之科技領導指標層面。 立. (三)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四)評鑑與研究。(五)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 國. 學. 參、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 科技領導自二十世紀末提出至今,隨著數位科技持續發展而被各家學者廣. ‧. 為研究,已有二十餘年。在這段時間中,科技的進步及運用在教育的發展持續. sit. y. Nat. 擴展,也讓科技領導的關注領域和分析焦點持續的變遷,本研究為探討校長科. al. er. io. 技領導的相關研究,從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與各教育相關期刊資料庫. v. n. 查詢標題、關鍵字為「科技領導」之博碩士論文及相關期刊,採計 2008-2016. Ch. engchi. i n U. 年間發表的資料,以調查近年來科技領導的發展方向與研究趨勢。由於應辨別 研究方法之間的差異,以下分別以「變項統計等量化相關研究」與「訪談等質 化相關研究」兩個分類來加以探討: 一、變項統計等量化相關研究 吳春助(2009)以「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科技領導與創新經營關係之 研究」為主題,以問卷調查方式研究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桃園縣四縣市 之教師、兼任行政之教師共 750 位,及 10 位國民小學校長,結果發現:校長知 識領導、科技領導與創新經營的現況良好;校長知識領導、科技領導與創新經 營之相關達到高度正相關程度;校長知識領導、科技領導對創新經營之預測情 18.

(34) 形良好。 林彥宏(2009)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關係之研 究」為主題,以問卷調查方式研究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之校長 57 位,行政人員 243 位與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 527 位,共 828 位樣本,結果發現:環境政策的 支持與成員的自我動力,是促使科技領導與行政管理創新在國民中學發展中最 關鍵的因素;臺北市國民中學行政人員對科技領導之運作現況的知覺屬於中低 程度,其中以「資源充實規劃」層面較高,「成效評鑑發展」層面較低;專業培 訓課程與經費的持續編列為解決科技領導執行困境的最佳因應策略;臺北市國. 政 治 大 織理念價值創新」層面較高,「行政運作技術創新」層面較低;臺北市國民中學 立 民中學行政人員對行政管理創新之運作現況的知覺屬於中低程度,其中以「組. 科技領導整體及各層面與行政管理創新具有中高程度正相關;科技領導與學校. ‧ 國. 學. 行政管理創新彼此之間具共變關係。. ‧. 羅彣玢(2009)以「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 y. Nat. 研究」為主題,探討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校能之現況、差. er. io. sit. 異與相關情形。以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花蓮縣公立國民小學 604 名教師為研 究對象,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 al. n. v i n 現況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科技基本設施與支持」最佳;花蓮縣國民小 Ch engchi U 學教師教學效能現況屬「中上」程度,其中以「建立和諧師生關係」最佳;花 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在不同學歷、職務、學校所在地區與學校規模知覺校長科技 領導達顯著差異;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在不同職務與學校地區知覺教師教學效 能達顯著差異;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有顯著正相關; 花蓮縣校長科技領導能有效預測教師教學效能。 劉謹瑜(2010)以「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需求評估之研. 究」為主題,目的是在瞭解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之應然面 與實然面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校長科技領導應然面. 19.

(35) 與實然面之差異情形,並藉由差異情形進行校長科技領導需求評估。該研究以 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教育人員為研究對象,共計 908 名研究 樣本,取得有效樣本 648 份問卷。結果發現: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 普遍對校長科技領導應然面有中高度知覺;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普 遍能中度知覺到校長科技領導實際作為;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校 長科技領導應然面與實然面差異之知覺有顯著不同;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 長、教師兼主任與教師有對校長科技領導期待較低,實際作為感受亦低的消極 性需求;校長、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有對校長科技領導期待較高,實際作. 政 治 大. 為感受較低的迫切性需求;教師兼主任有對校長科技領導期待較高,實際作為 感受亦高的積極性需求。. 立. 陳鈞泓(2011)以「屏東縣國民小學科技領導、組織學習、創新經營與學. ‧ 國. 學. 校效能關係之研究」為主題,旨在瞭解屏東縣公立國民小學科技領導、組織學. ‧. 習、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現況,並分別針對不同的背景變項,在科技領導、. y. Nat. 組織學習、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上的差異情形加以探討;其次,分析四者之間. er. io. sit. 的關係;最後本研究試圖對這些因素的影響進行驗證。以問卷調查法抽取屏東 縣 35 所公立國民小學 374 位國小教師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屏東縣. al. n. v i n 國民小學科技領導、組織學習、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現況均屬良好程度;屏 Ch engchi U 東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習會因教師職務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在不同的教師 性別、年齡、學歷、年資以及學校規模、學校地區上,並無顯著差異;屏東縣 國民小學科技領導、組織學習、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彼此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屏東縣國民小學科技領導對組織學習、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具有影響力;屏東 縣國民小學組織學習對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具有影響力;屏東縣國民小學創新 經營對學校效能具有影響力。. 蕭文智(2012)以「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學校 ICT 運用與學生學習表 現關係之研究」為主題,旨在了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行為、學校 ICT 運用. 20.

(36) 與學生學習表現的現況及差異情形,探討學校 ICT 運用的相關情形及影響。以 問卷調查法進行調查,抽取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教育人員 1080 位進行問卷調查, 回收率 77.13%,有效樣本共 810 份。結果發現: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現況中 「成員發展與訓練」知覺良好;教師對於學校 ICT 運用現況中「ICT 課程與教 學」知覺良好;教師對於學生學習表現現況中「學生學習行為表現」知覺良 好;國小校長科技領導與學校 ICT 運用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國小校長科 技領導與學生學習表現間具有顯著正相關存在;學校 ICT 運用與學生學習表現 間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ICT 科技整合」對整體學生學習表現最具有預測效. 政 治 大 係,學校 ICT 運用是校長科技領導與學生學習表現的部份中介。 立. 果;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學校 ICT 運用對學生學習表現具有相互影響的關. 王文霖(2013)以「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資訊融入教學與學校教育品. ‧ 國. 學. 質關係之研究」為主題,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資訊融入教學與教. ‧. 育品質關係,聚焦於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資訊融入教學對於學校教育品質. y. Nat. 的影響。並建構國民中學科技領導的模式。採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地區公立國. er. io. sit. 民中學的教師為對象,抽取 45 所學校共 1255 位教師為樣本,回收 1201 份問 卷,回收率 95.69%。有效問卷 944 份,無效問卷 257 份,問卷可用率. al. n. v i n 78.60%。結果發現:目前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能力,以「伙伴關係人認同」 Ch engchi U 的領導行為最強;目前國民中學資訊融入教學,在「環境建置」的知覺程度最 高;目前國民中學學校教育品質,以「學校績效表現」的行為表現最強;男性 國民中學教師在校長的科技領導能力、資訊融入教學與學校教育品質的知覺皆 高於女性教師;不同年齡之國民中學教師在校長的科技領導能力、資訊融入教 學與學校教育品質的知覺上趨於一致;國民中學教師學歷不同,但在校長的科 技領導能力、資訊融入教學與學校教育品質的知覺上仍趨於一致;不同服務年 資之教師在校長的科技領導能力、資訊融入教學與學校教育品質的知覺上趨於 一致;國民中學教師不同現任職務對於校長科技領導能力、資訊融入教學與學. 21.

(37) 校教育品質的效能具有教高的認同感;國民中學在不同地區對於校長科技領導 能力、資訊融入教學與學校教育品質以新北市表現較高;國民中學校長的科技 領導能力越強,資訊融入教學就越高、學校教育品質就越好;國民中學越重視 資訊融入教學,學校教育品質就越提升;校長的科技領導能力、資訊融入教學 與學校教育品質,以「校長的科技領導能力」具有最大的預測力;校長的科技 領導能力與資訊融入教學對於學校教育品質皆具有直接影響;校長科技領導透 過資訊融入教學對於學校教育品質關係具有顯著影響;資訊融入教學對於學校 教育品質關係具有顯著影響;校長科技領導、資訊融入教學與學校教育品質關. 政 治 大 章康義(2013)以「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知識管理關係之 立. 係的結構方程式,整體模式的適配度達到指標標準。. 研究」為主題,旨在了解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知識管理之現. ‧ 國. 學. 況,並就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學校環境變項之教育人員,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 ‧. 與教師知識管理的差異情形做一完整性的探討。最後則探討校長科技領導與教. y. Nat. 師知識管理的相關情形,以及校長科技領導對教師知識管理之預測力。採問卷. er. io. sit. 調查法,以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調查對象,抽取 80 所 652 位教師為樣 本,回收 596 份問卷,有效問卷 595 份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桃園縣國民. al. n. v i n 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知識管理之現況屬中高程度;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科 Ch engchi U 技領導與教師知識管理呈中度正相關;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對教師知 識管理具正向預測力。. 江俊賢(2015)以「國中校長科技領導與學校永續經營關係之研究-以組 織學習為中介變項」為主題,將雲嘉南四縣市 458 位國中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進 行調查。在問卷回收後,將問卷所得資料,以 SPSS 與 Amos 套裝軟體進行 SEM 分析,經過相關統計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國中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 組織學習具有正向的知覺,且認同學校永續經營;不同性別、服務年資、職務 與學校規模的國中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部分構面的知覺有顯著差異;不. 22.

(38) 同學校規模的國中教師,對「組織學習」部分構面的知覺有差異;不同性別、 服務年資與學校規模的國中教師,對「學校永續經營」部分構面的知覺有差 異;國中校長科技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永續經營兩兩之間有正相關;國中校 長科技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永續經營之結構方程模式適配度良好;國中校長 的科技領導行為可以透過組織學習的中介作用,對學校永續經營產生正向影 響。 謝傳崇、蕭文智、官柳延(2016)以「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教學 創新與學生樂學態度關係之研究」為主題,探討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教學創新. 政 治 大 調查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 745 位,結果顯示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教學創新與 立. 與學生樂學態度的現況與關係,並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驗證。使用問卷調查法. 學生樂學態度良好,且三者間具相關性,影響關係模式適配度良好。校長科技. ‧ 國. 學. 領導能透過教師教學創新之中介作用對學生樂學態度產生更大的影響。. ‧. 從上述文獻探討中與校長科技領導有關之相關研究進行統整,可看出:校. y. Nat. 長科技領導之現況良好(江俊賢,2015;吳春助,2009;章康義,2013;陳鈞. er. io. sit. 泓,2011;謝傳崇、蕭文智、官柳延,2016;羅彣玢,2009)、校長科技領導與 學校創新經營具中高程度正相關(吳春助,2009;林彥宏,2009;陳鈞泓,. al. n. v i n 2011)、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有顯著正相關(王文霖,2013;羅彣玢, Ch engchi U 2009),且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有顯著正相關(王文霖,2013;羅彣. 玢,2009)。但對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之比較,羅彣玢(2009)提出背景變項 為不同學歷、職務、學校所在地區、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具顯著 差異;而王文霖(2013)則提出不同性別、學歷、服務年資之教師知覺校長科 技領導能力上趨於一致,故有關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能力是 否真正存在差異,應為本研究重點之一。 二、訪談等質化相關研究 張維修(2010)以「臺北縣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運用於學校系統改善之. 23.

(39) 研究」為主題,探討臺北縣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運用於學校系統改善之情 形。以文獻探討編製訪談大綱,針對臺北縣 11 名現任國中校長進行訪談。結果 發現:建置完善的資訊環境必須配合使用者需求予以妥善配置;成立科技團隊 並導入分佈式領導有助於提高校長科技領導效能;科技工具的使用須與實務結 合,並有助於理性思考;校長在資訊安全的議題上著力十分有限,除了內部防 護更要引進外部力量;校長須將個人科技願景轉化為共同願景以贏得校內同仁 認同;具備較高資訊素養的校長對於科技領導的掌握較佳;資訊科技研習訓練 目前缺乏評鑑機制,以致於成效不佳;例行性事務必須建立 SOP,並可導入科. 政 治 大 以引進外部資源;校長必須扮演好協調角色,以利校內各種計畫的整合;學校 立 技工具進行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管理;學校需與相關單位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 除了建立功能齊備的 KM 平台外,校長更要親身示範以促使同仁願意主動分享. ‧ 國. 學. 知識;校務行政系統必須開發更多附加分析模組方能作為精進校務決策之用。. ‧. 夏明義(2011)以「公立小學校長科技領導的個案研究」為主題,旨在了. y. Nat. 解個案校長在學校現場實施科技領導的經驗。該研究以深度訪談法搭配省思札. er. io. sit. 記進行研究,以瞭解個案校長科技領導的實施歷程、困境與策略,並對科技領 導提出省思。結果發現:個案校長的科技領導理念為(1)科技來自人性,但更. al. n. v i n 需要反省; (2)不做事會找藉口,想做事會找方法;個案校長應用科技領導的 Ch engchi U 歷程所採取的作為是:(1)分段合擊,終臻大成;(2)校園 e 化系統,實現未. 來學校;個案校長在應用科技領導時遇到的困難其解決策略為:(1)經營公共 關係,建立互信基礎;(2)態度溫和堅定,政策貫徹執行;綜觀個案校長的科 技領導作為,符合 ISTE 於 2001 年提出之校長的科技領導任務下列四個面向: (1)發展科技願景、計畫與管理;(2)學校成員發展與訓練;(3)學校科技設 施與融入教學的支持;(4)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至於下列二面向則較缺乏具 體事實: (1)評鑑與研究;(2)社會、法律和倫理議題。 陳嘉珮(2015)以「國小校長科技領導之個案研究」為主題,研究目的為.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資訊三乙 楊皓羽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光電工程系 資訊三乙 葉宜修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 資訊三乙 廖蒼藝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資訊三乙 劉翊誠 致理科技大學

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復健科 組長(83年~今)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 學士..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分署 崑山科技大學 私立 技專校院 財務金融 財富管理與行銷學程 136 雲嘉南. 分署 大同技術學院 私立 技專校院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 清雲科技大學 台灣首府學校財團法人台灣首府大學 致遠管理學院 大華學校財團法人大華科技大學 大華技術學院 醒吾學校財團法人醒吾科技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 資訊與通訊系. 107

有關資料可參閱教城

Menou, M.著(2002)。《在國家資訊通訊技術政策中的資訊素養:遺漏的層 面,資訊文化》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