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前知識分子對中國農村問題的論述─以《東方雜誌》為中心(1912-1937)
216
0
0
全文
(2) 摘要 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面對清末民初的時局衝擊之下,舊傳統社會瀕臨瓦 解,但新社會秩序尚未建立,社會各種亂象叢生不窮,其中農村社會最顯現出其疲態, 到了民國以後,農村危機全面爆發。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仍受傳統士大夫精神的影 響,面對艱困的時局,仍肩負者「吾曹不出如蒼生何」的使命感,企圖提出一條拯救 中國的康莊大道。 《東方雜誌》為商務印書館發行之代表性雜誌,其草創之初即以「介紹新知」、 「啟 導國民」為創刊宗旨,以提供有用的智識、事實的真相來開拓讀者的心胸,希望作為 輿論的顧問者而非指導者,故其學術性及時政性成為其主要的辦刊風格。商務編譯所 集中了專家學者近百人,儼然是一所大中小學教育的學術機構,其編輯群及發行量均 為出版業之佼佼者,匯集了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專家,呼應當時新知識分子「學術 救國」、 「出版救國」的趨勢,紛紛針對時局提出問題並研擬解決方策,雜誌所提供的 輿論空間成為學者各種理論方策競逐的場域,在民國初建的 26 年間發表了不下四百多 篇的專論探討農村問題,希冀提出一條救濟農村的良策,土地分配與土地利用、租佃 制度、田賦徵收、農村金融與災荒救濟成為當時關注的焦點。在 1920 年代以後,每卷 期有關農村相關問題專論的文章篇數有集中化趨勢,反映出農村經濟危機漸趨惡化; 又受國際性經濟大恐慌的衝擊,外國農產在華的傾銷及農產品價格的狂跌,使農家負 債情形益加惡化,1930 年代的中國農村經濟瀕臨破產,「救濟農村」、「復興農村」成 為強勁的社會改革思潮。當時的學界受西方現代化影響下,也大量引進外國的農業政 策與專業技術,希冀能提供中國農村參考與借鑑。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面對日益困頓 的農村社會,冀望略盡自己棉薄之力來扭轉惡劣時局,《東方雜誌》在創刊之初即採 溫和的社會改良主義,透過技術性及知識性的引介,為瀕於破產的農村帶來一線生機。. 關鍵字:民國農村、東方雜誌、土地利用、土地分配、田賦、高利貸、米糧、災荒.
(3)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 19. 第二章. 《東方雜誌》的編輯概況及農村關懷 ................................... 20 第一節 《東方雜誌》的編輯概況............................................. 20 第二節 《東方雜誌》的農村關懷............................................. 39. 第三章. 土地租佃、田賦與農村金融問題 ....................................... 65 第一節 土地利用與土地分配問題............................................. 65 第二節 田賦與農民的負擔 ......................................................... 92 第三節 高利貸與農村金融的危機............................................. 117. 第四章. 米糧與災荒救濟問題 ............................................................ 139 第一節 米禁與洋米徵稅 ............................................................. 139 第二節 災荒與救濟...................................................................... 162. 第五章. 結論 ......................................................................................... 184. 附錄一. 《東方雜誌》各卷期有關農村議題之總表(1912~1937) ...... 188. 附錄二. 《東方雜誌》發行之專號、紀念號 ....................................... 200. 徵引書目 ...................................................................................................... 201. i.
(4) 表次 表 1-2-1. 台灣學界研究民國時期農村議題之學位論文(1949 年迄今). 10. 表 1-2-2. 中國學界對《東方雜誌》相關研究之論文(1990 年至 2013 年). 13. 表 2-1-1 《東方雜誌》歷任主編及其背景(1904~1937). 21. 表 2-1-2 《東方雜誌》的專號、紀念號或特輯(1912~1937). 27. 表 2-1-3 《東方雜誌》的經常欄目表(1912~1937). 28. 表 2-1-4 《東方雜誌》投稿者之統整表. 34. 表 2-1-5 「中華農學會」會員學科分類表(1932 年). 35. 表 2-2-1 《東方雜誌》中之農村問題各年分布. 41. 表 2-2-2 〈農民狀況調查號〉之內文整理:農民生活概況. 45. 表 2-2-3 〈農民狀況調查號〉之內文整理:農民生產收入及納租情形. 48. 表 2-2-4 〈農民狀況調查號〉之內文整理:農民消費情形. 51. 表 2-2-5 〈農民狀況調查號〉之內文整理:農民金融流通情形. 52. 表 2-2-6 〈農民狀況調查號〉之內文整理:佃農與地主之關係. 54. 表 2-2-7 〈農民狀況調查號〉之內文整理:農民組織. 55. 表 2-2-8 〈農民狀況調查號〉之內文整理:農民之習慣迷信. 56. 表 2-2-9 〈農民狀況調查號〉之內文整理:農村婦女狀況. 57. 表 2-2-10 《東方雜誌》的農村寫真統計表(1912~1937). 60. 表 3-1-1 《東方雜誌》有關土地利用及外國農業技術的相關文章. 70. 表 3-1-2. 78. 中國銀行報告書的中國農民支出估計表. 表 3-1-3 《東方雜誌》有關土地租佃與分配問題相關專文. 79. 表 3-2-1 《東方雜誌》有關田賦專文之卷期分布(1912-1937). 95. 表 3-2-2. 各省田畝產量占田賦總額之比例. 98. 表 3-2-3. 民國時期各省附加稅之名目曁總數一覽表. 101. 表 3-3-1. 1931~1936 年農產品價格指數. 119 ii.
(5) 表 3-3-2 《東方雜誌》〈農民狀況調查號〉中有關各地農村的消費情形. 123. 表 3-3-3 《東方雜誌》〈農民狀況調查號〉中有關各地農村的金融流通情形. 125. 表 3-3-4 《東方雜誌》中有關民國時期農村金融救濟相關的專文(1912-1937). 128. 表 4-1-1. 140. 1912-1937 年中國糧食進出口情況. 表 4-1-2 《東方雜誌》中有關米糧救濟之相關專文. 144. 表 4-1-3 《東方雜誌》中有關穀賤傷農及洋米徵稅之相關專文. 156. 表 4-2-1. 162. 表 4-2-2 表 4-2-3. 民國災荒與《東方雜誌》災荒相關文章之對照(1912-1937) 《東方雜誌》災荒及救濟相關專文表(1912-1937) 中國各省合作事業概況表(1933 年). iii. 164 180.
(6) 圖次 圖 2-2-1 《東方雜誌》中有關農村問題各年篇數統計. 39. 圖 2-2-2 《東方雜誌》中之農村問題比例圖. 43. 圖 2-2-3 《東方雜誌》中「農村寫真」之天災與人禍. 63. 圖 3-1-1 《東方雜誌》有關土地利用與外國農業政策的引進之卷期分布圖. 71. 圖 3-1-2 《東方雜誌》有關土地分配與租佃問題專文之卷期分布圖. 81. 圖 3-3-1 《東方雜誌》中有關農村金融相關專文之卷期分布圖. 129. 圖 4-1-1. 142. 1912~1937 年中國糧食進出口情況之曲線圖. 圖 4-1-2 《東方雜誌》中有關米糧救濟相關專文之卷期分布圖. 145. 圖 4-1-3 《東方雜誌》有關穀賤傷農及洋米徵稅相關專文之卷期分布圖. 157. iv.
(7)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 「intelligentsia」原指俄國社會的一個新階級(即城市精英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這一名詞譯介成中文「知識分子」(或「知識階級」),係指受過良好教育,不以 手藝或勞力為職業,是促進現代化的精英分子,是新觀念的倡導者。1清末民初的中國 面臨著數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余英時認為政治制度的崩潰並未立即衝擊傳統的社會 結構,知識分子仍保存了濃厚的士大夫意識,他們的思想和言論為中國求變求新提供 了重要的依據,肩負著「當今天下,捨我其誰」的氣概。2 美國公理會傳教士明恩溥(Arthur H. Smith,1845-1932)在其著作《中國鄉村生活:一 項社會學研究》中指出:「中國農村是這個帝國的縮影。」3在以農為本的傳統中國, 農業可說是中國人經濟和生活方式的靈魂,農業活動與中國人的生活密切地結合在一 起。清末以來,由於外力的衝擊下,中國政治與社會各層面出現巨變,通商口岸的開 放、大都市的興起、農村人口流向都市等等,農村社會逐漸由自給自足為主體的農業 經濟,趨向以工商業為主體的經濟型態。連年的戰禍、政局的紛亂,促使土地集中化 現象加劇,農村資金困乏,高利貸問題日益嚴重。因此,自十九世紀晚期以來,中國 知識分子已覺察農業改良對中國的重要性,紛紛提倡改良中國農業以求經濟的發展。 如張謇、張之洞、陳熾等人主張以農立國的觀念,提倡改良傳統生產技術,引進新式 農業機械、興修水利、建立農業學堂與農業試驗場等。4康有為在戊戌變法期間即非常 關注中國的農業情形,在他編訂的《日本書目志》中介紹了數百部有關農業經濟的著 作;5清末秀才羅振玉意識到西方列強之強項在於「法制之美,學業之精」,欲透過創 1. 2 3 4 5. 張朋園, 〈清末民初的知識分子〉 ,收入許紀霖編, 《20 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史論》(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頁 223-224。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5),頁 36。 明恩溥著,午晴、唐軍譯,《中國鄉村生活》(新竹:理藝出版社,2005),頁 1。 趙豐田,《晚清五十年經濟思想史》(台北:華世出版社,1975),頁 19-41。 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喪權辱國的現實促使時人開始正視西方文明,康有為認為「泰西之強,不在 軍兵炮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學」 ,便於 1896 年編《日本書目志》,整理能促進中國維新的日文書 1.
(8) 辦農學會、翻譯西方近代農學書報,引進西方先進農學思想。在汪康年、徐樹蘭、朱 祖榮及蔣黼等人的協助下,1896 年於上海成立「農學會」並發行《農學報》,成為當 時最活躍的學術社團之一。6 民國以後,由於社會經濟的問題日益惡化,更多知識分子對農村種種現況感到憂 心,進一步提出各種改革思想,如提倡改良農業耕作技術外,亦關切農村組織的健全、 土地分配的合理性及整個農業制度的問題等。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 農村更是面臨著嚴重的危機。1928 年開始的全國性災荒, 「至少席捲了 25 個省份,尤 其以西北、華北的旱荒最為嚴重。…旱情曠日持久,從 1928 年一直延續到 1930 年…… 大約 1000 萬倒斃在荒原上的餓殍」。7在 1931 年後,農村經濟更到了總崩潰的階段。 農產品輸出銳減,價格下跌,農村的貨幣收入大減,農村金融呈現枯竭之狀。此外, 荒地面積不斷擴大,飢寒交迫的農民流離死亡,不計其數。種種現象,引起了社會的 不安和各界的關注。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學界掀起了一股關注農村社會經濟的熱潮,農村經 濟研究逐漸成為為一門顯學。農村議題不僅經常見諸書刊報端,而且還出現了用現代 科學理論和方法對農村經濟和社會問題進行實地考察研究的機構和學者群,農村經濟 調查蔚然成風。這些農村調查的目的不一,深淺有別,但都為日後的中國農村經濟研 究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此外,1930 年代的中國學術界更興起了社會史論戰的思潮, 論戰的中心問題有二:第一是農村經濟的研究方法,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問題;第二 是中國農村社會性質及其動向問題。8由此可見,不論當時的學者提出何種主張,農村 問題皆是關注的焦點。當時《中國農村》發刊辭即表示: 研究農村經濟,最根本的問題是要徹底地明瞭農村生產關係和這些生產關係在. 6. 7 8. 籍,欲仿效日本的成功經驗,全書分為 15 門,其中農業門共介紹 404 種書,如農學總記、農業經 濟、農業雜書、農政書、農業化學書、土壤類、肥料書、農具書、稻作書、果樹栽培書、圃業書、 菸草類、林木書、害蟲書、農曆書、畜牧書、蜂蜜附蠶桑書、茶葉書、漁產書等等,1897 年由上海 大同書局出版發行。上述資料節錄自張曉麗〈康有為《日本書目志》的目錄學成就〉,《學術界》 , 2009 年第 3 期。 〈編者的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編,《近代中國的鄉村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頁 3-4。 李文海等,《中國近代十大災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頁 169。 王碩, 〈《中國農村》與《中國經濟》關於中國農村問題的論戰〉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 年 5 月,頁 1-2。 2.
(9) 殖民地化過程中的種種變化。簡單的說,就是要找尋那些壓迫中國農民的主要 因子,這些壓迫中國農民主要因子一經剷除,非但農民可以活命,我們的民族 也便有翻身獨立的一日。同時中國民族的獨立,間接的可以促成資本主義內在 矛盾的消滅,完成全世界的和平和全人類的自由。9 在各黨派的政治綱領中,亦都有關於農村問題的主張。如在 1932 年創刊的《中國 經濟》在當時也呼籲應把農村經濟關注的重心從生產關係拉回至生產技術層面,雙方 曾在《益世報‧農村周刊》進行一場論戰。10此外,鄉村建設派、中華平民教育促進 總會亦提出「下鄉去」的口號,與鄉村建設相關的各類傳媒也紛紛出現,除了各鄉村 建設團體主辦的「機關」刊物(如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編的《鄉村建設》,中華職業教 育社附設漕河涇學園編的《農村改進》等等),也有政府相關部門主辦的「行業」刊物 (如農業部編的《農聲》及國民黨中央黨部編的《農民運動》等等)。另有報業發行之 特刊或專刊(如《益世報》的《農村周刊》, 《大公報》的《鄉村建設》等等)。11由此可 知, 「農村救濟」成爲當時知識分子救亡圖存的口號, 「復興農村」、「鄉村建設」、「農 村改進」、「改革土地制度」成爲強勁的社會改革思潮。 近代的中國面對了內憂外患不斷地交互侵逼,「出版救國」成為當時多數知識菁 英的歷史使命,他們紛紛欲透過翻譯西學、廣印實用書籍及發表時論來喚醒民眾,期 能達成社會之覺醒與進步。作為近代中國公共輿論界深具代表性的一本雜誌,《東方 雜誌》的出版顯示了清末以來中國社會所面臨的一切挑戰,在中國近現代的公共輿論 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僅是資訊交流與擴散的重要渠道,而且在知識傳授與 傳播、意識形態灌輸與教化、社會輿論導引與控制諸方面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積 極參與和社會政治息息相關的思想啟蒙和思想論爭,也關注著人們的休閒娛樂和文化 生活。蘇聯學者伊文在民初亦曾撰文討論中國的言論界,指出《東方雜誌》為「中國 輿論大多數趨向的指示器」12。《東方雜誌》的辦刊宗旨為「啟導國民、聯絡東亞」, 其編輯群陣容堅強,發行時間及發行量更成為當時雜誌界之冠,成為清末民初時期中 國知識分子最重要的輿論重地。 1932 年元旦出版的《東方雜誌》第 29 卷第 1 期,譯載賽珍珠的小說〈大地〉 , 《東 9. 〈《中國農村》發刊辭〉,《中國農村》,第 1 卷第 1 期,1934 年 10 月,頁 1-2。 王碩,〈 《中國農村》與《中國經濟》關於中國農村問題的論戰〉 ,頁 9-15。 11 曹立新, 〈鄉村建設運動中的《農民》報〉 ,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 85 期,2004 年 10 月,頁 54。 12 齊水,〈蘇俄的中國研究與東方雜誌〉,《東方雜誌》,第 22 卷 7 期,1925 年 4 月 10 日,頁 28。 10. 3.
(10) 方雜誌》記者在序文上說: 本篇所描寫的,不是我國大都市中,享有物質文明的上流中流社會的人物,卻 是內地農村社會的窮苦、愚昧、靠天吃飯的男女。這些我們的同胞們,雖然佔 據我們人口的大多數,卻是被我們學道的大人先生置在腦後的。現在布克 (John.L.Buck)夫人偏偏揀了這些可憐的農民來描寫,這在久居都市的富於布 爾喬意識的讀者看來,也許不免有些嫌厭吧!然而我卻以為中國的運命,全繫 於這些哀苦無告的農民。13 賽珍珠的〈大地〉與其〈序文〉頗能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村的悲苦以及知識分子對農村 問題的省思。 中國學者王先明強調,農村社會的變遷是中國歷史變遷的主要內容,欲了解近現 代中國的歷史變革,如果不從農村社會而僅從城市研究入手,很難確實完整地掌握變 遷的本質。自 19 世紀 60 年代至 20 世紀 20~30 年代的中國,農村危機日益嚴重,與此 伴隨,中共在農村建立根據地,鼓吹革命,致使政局動盪不安。農業人口仍占全中國 人口 80%以上的農村,其日漸疲敝的慘況更引起學界的普遍關注。14民國以後,農村經 濟因社會矛盾的激化而陷入困境,《東方雜誌》對農村問題的報導和分析。自 1920 年 代到 1930 年代,農村問題更成為《東方雜誌》論述的重要內容,那些以《東方雜誌》 為言論舞台的知識分子,對中國農村問題所抱持何種見解,足以反映當時知識分子對 此一問題的普遍認識,值得進一步觀察。. 13 14. 記者,〈大地〉序文, 《東方雜誌》,第 29 卷 1 號,1932 年 1 月 1 日,頁 75。 蘇雲峰, 〈民初之農村社會〉 , 《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頁 637。 4.
(11) 第二節. 前人研究. 由於對農村問題的重視,1949 年以前的中國學者,即有不少關於農村問題的相關 著作,其大體與現實問題的解決有關。農村土地問題是民國初期學界的研究焦點,探 討中國農村的土地分配是否平均,此關乎共產黨暴力鬥爭的合理性。如果土地所有權 的分佈極為不均,更進而成為廣大人民被剝削、生活貧困化的基本原因,則唯有流血 革命一途才能真正使人民脫離苦海。反之,如果土地分配不均的情形並不嚴重,則中 國無須走上革命險途。15除了土地問題的相關研究,學者亦關注到農業生產力的不彰、 農村金融的破敗、農村組織之缺乏、災荒救濟及農民無知等等問題。經由農村調查及 研究論析,知識分子提出各項改革主張;針對土地問題又可略分為主張土地改良主義 與土地革命二大陣營,土地改良主義又細分為主張「土地農有」及「土地國有」二派。 如主張「耕者有其田」的學者有萬國鼎、羅克典、唐啟宇、張繼、蕭錚等人;萬國鼎 在《中國田制史》一書中,主張生產論觀點,強調私慾之心為人之本性,「耕者有其 田」將促使自耕農維持或改進其土地生產力,以獲取最大利潤。若土地收為國有,有 可能使農民無積極改良農業耕作技術的動力。如羅克典的《中國農村經濟概論》亦認 為囿於實際環境的限制(如耕地所有權零碎化、政府無充裕之資金以收買全國耕地及人 心尚未能適應土地國有之觀念,導致生產效率低落等等因素),不能直接實行土地國 有,必先以從耕者有其田入手,以解決土地分配不均的問題。16如唐啟宇的《民生主 義與土地問題》、張繼與蕭錚《平均地權與土地改革》,在書中詮釋了「平均地權」思 想,認為平均地權即為公有之實,反駁「土地公有」為最終目的。 主張先土地農有,最終達成土地國有思想的人有潘楚基、朱劍農、聶國青、李黎 洲、古楳、楊幼炯、漆琪生。如李黎洲的《中國農地制度的研究》與古楳的《中國農 村經濟問題》,認為平均地權分成治標與治本二個階段,治標為市地部分為「照價納 稅」,治本則農地部分進行「土地國有」;進一步主張平均地權的最終目的為廢除土地 私有制,但反對透過激烈的手段達成。應先將土地所有權民眾化(即土地農有),政府 15. 16. 張瑞德,〈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危機─晚近一些議題的評述〉,《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頁 734。 羅克典,《中國農村經濟概論》(上海:民智書局,1934),頁 388-389。 5.
(12) 透過國家力量協助佃農取得土地所有權,實現「耕者有其田」。第二步再實施所有權 社會化(即土地國有),使土地的私有權屬於社會全體,才能使土地分配不均的問題徹 底獲得解決。郭真在《中國農民問題》一書中反對土地私有,認為土地為自然物,不 可私有;有獨佔性質的不可私有,但他認為土地公有是有步驟的,不可躁進,因此被 歸納為土地改良主義。上述這兩派的看法雖略有不同,但均認為中國現階段不適宜廢 除土地私有制,且不主張用激烈的手段來實現平均地權,因此均被歸為土地改良主義 的「後平均地權派」。17 主張土地國有,「消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者,可以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為 代表。如薛暮橋,他在《中國農村經濟常識》一書中說明,中國農村的土地問題不僅 是分配不均的問題,租佃關係更阻礙農業經營的合理化,強調正是這種生產關係妨礙 農業生產力的自由發展。18殷震夏在《中國土地新方案》一文的自序中,強調「一方 面限制私人的占地,平均農民的耕田,使農村經濟得到平均的發展;一方面部分土地 的性質,將所有權歸之國有,使用權屬諸私人,俾漸入土地國有的軌道。」19任哲明 在《中國農村經濟的根本問題》文中認為,要解決中國農村失業和失地的根本問題, 第一步就是要實現土地國有和大農生產。 此外,除了關注土地的所有權制度外,由它所衍生的租佃制度,亦是當時土地制 度考察的主要內容。如馮和法在《農村社會學大綱─中國農村社會研究》一書中,詳 細分析中國農村地租的種類、租額與押租等問題,並強調中國農村租佃制度的幾個特 性。20陶直夫,《中國地租的本質》指出,中國地租「不是資本主義的地租,而是半封 建的地租」。陳正謨在《中國各省的地租》一書中,從地租和地價的關係角度來分析 中國的租佃關係和減租問題,認為因中國人太保守,太重視土地所有權,大家有錢紛 紛投資土地,導致地價膨脹,因此地主須收高地租。因此,根本辦法為耕者有其田和 土地國有,但不易達成。主張採用穀物租和錢租,減輕地租,使地主無利可圖便不會. 17. 18 19 20. 張秋雷,〈中國農村土地經濟思想研究概要(1924-1949)〉,《財經研究》第 30 卷第 7 期,2004 年 7 月,頁 80-82。 薛暮橋,《中國農村經濟常識》(大連:大眾書店,1946),頁 21-23。 殷震夏,《中國土地新方案》 (南京:正中書局,1934),頁 1-3。 馮和法,《農村社會學大綱─中國農村社會研究》 (上海:黎明書局,1934),頁 220。 6.
(13) 再繼續投資土地,可使地價合理化,對地主和佃農均有利。21除此之外,農村調查及 土地制度史的著作亦相當豐富;如聶國青的《中國土地問題之史的發展》、朱執信等 人編著的《井田制度有無之研究》、謝無量的《中國古田制考》、徐士圭的《中國田制 史略》等土地制度史專書。22另有戴樂仁等人編著的《中國農村經濟實況》、李景漢的 《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馮和法編著的《中國農村經濟資料》、陳翰笙編著的《廣東 農村生產關係與生產力》、萬國鼎編著的《江蘇武進南通田賦調查報告》及國民政府 主計處統計局編著的《中國土地問題之統計分析》、 《中國租佃問題之統計分析》、 《中 國人口問題之統計分析》等資料。 為了解決農村日益惡化的經濟問題,學者亦大量譯介了外國的農業政策與學術理 論,如趙南柔、巫寶三、章澄若、萬國鼎、薛暮橋及吳覺農等人均曾譯介國外的《農 業經濟學》專著,也有多位學者撰寫農業概論、土地經濟學、農業經濟學等專書,探 討中國的農業經濟之概況及解決方案。如黃通的《農業經濟學》、章植的《土地經濟 學》 、童玉民的《農業經濟學》 、董時進的《農業經濟學》 、鄒枋的《中國土地經濟論》、 胡求真的《農業經濟概論》及吳文暉的《農業經濟論》。23至於災荒救濟的部分,學者 大多以投稿方式刊載於當時的書報雜誌,有專書發行出版的僅以鄧雲特《中國救荒史》 為代表。此書於 1937 年由商務印書館印製發行,作者根據各種可靠的歷史資料並運用 統計方法,全面性的探究中國歷史上自遠古以迄於民國歷代災荒的實況及其演變趨勢 和特徵,同時也分析了災荒的自然、社會成因及其相互關係,並從人口流移和死亡、 農民起義、民族之間的戰爭、經濟衰落等方面作具體的論述。24由以上農村問題相關 論著的豐富,可以看出,1949 年前的知識分子對農村問題的高度關懷。 1949 年後,在中國大陸方面,由於中共以農民革命建國,對農村議題的關注自是 毋庸待言。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民國史研究逐漸獲得重視。相關的研究如如鍾祥財 的《中國土地思想史稿》 、孔永松的《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演變史》 、金德群主編的《中 21 22. 23. 24. 陳正謨,《中國各省的地租》 (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頁 42。 張秋雷,〈中國農村土地經濟思想研究概要(1924-1949)〉,《財經研究》第 30 卷第 7 期,2004 年 7 月,頁 86。 張秋雷,〈中國農村土地經濟思想研究概要(1924-1949)〉,《財經研究》第 30 卷第 7 期,2004 年 7 月,頁 85。 李文海、夏明方,〈鄧拓救荒史研究的抱負與卓見〉,《北京日報》,2008 年 6 月 2 日。資料來源: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3/7328021.html 7.
(14) 國國民黨土地政策研究》、郭德宏的《中國近代農民土地問題研究》、成漢昌的《中國 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二十世紀前半期》及金德群的《民國時期農村土地問題》,上 述這些著作的主要焦點多集中在民國時期國民黨的土地改革政策與中共土地政策之 比較研究。其中大多數學者均論及國民黨失去中國政權主要是土地政策不得民心,無 法貫徹孫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在進行「耕者有其田」的過程中,地主始 終占有相當數量的土地,在徵收地主土地時總是給予地主很多的補償,無法使廣大貧 農從半封建的經濟剝削關係中脫離出來。國民黨政權所屬的基層多被大小地主把持, 他們和軍政要員相互勾結,美其名為土地整理,實為進行土地投機,反而加劇了土地 兼併與集中,出現了一批新興的地主階層。國民黨雖試圖減輕田賦附加稅、廢除苛捐 雜稅、整頓地方財政和舉辦土地陳報等等措施,但成效甚微。25除此之外,災荒史的 研究亦有相當成果,1980 年代中期由中國人民大學李文海教授成立「近代中國災荒研 究課題組」,帶動中國災害學的研究與發展,相關專著有張水良《中國災荒史 (1927-1937)》、周秋光《熊希齡與慈善教育事業》、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紅十字會的 九十年(上編)》 、李文海《中國近代十大災荒》及夏明方《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 會》。26另外亦有農村經濟學總論之研究,如朱嗣德的《中國農村經濟問題》等。27 1980 年代以後,外國學者亦對民國時期的農村問題十分關注,其中又以馬若孟和 黃宗智的理論最具代表性。他們主要的研究史料均使用日人調查的滿鐵資料,但其研 究結果所得出的結論卻差異甚大。馬若孟在《中國農民經濟》一書中,指出自 19 世紀 至 20 世紀華北農民的生活水準提升,主要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進入中國後,帶動華北 的工商業興盛、城市發展,改變了農村的土地利用並增加了農村的農業及非農業收 入,主張中國農村經濟增長的趨勢。黃宗智則在《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一書 中指出,西方勢力的入侵使得農村經濟日益惡化,因為被納入國際市場的華北農村無 操縱市場價格的能力,無法與外國大農場經營模式的農業競爭,傳統農村副業亦受打 擊,導致農村經濟發展停滯,農民生活面臨困境,是「沒有發展的增長」(即「內捲化」 25. 26 27. 左志遠, 〈論民國時期中國土地所有權之變遷〉 , 《邢台師範高專學報》第 15 卷第 2 期,2000 年 6 月, 頁 16~21。 夏明方,《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會》(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0),頁 16-19。 張秋雷,〈中國農村土地經濟思想研究概要(1924-1949)〉,《財經研究》第 30 卷第 7 期,2004 年 7 月,頁 78。 8.
(15) Involution,亦可稱為「過密型增長」)。他指出因人口不斷的增長,田場面積的縮減使 農民趨於過密化,以單位勞動日邊際報酬遞減為代價換取單位面積勞動力投入的增 加。這是一種應付人口壓力下,維持生計的策略,而非為了追求最高利潤的資本主義 式的策略。黃宗智以過密化來解釋「沒有發展的增長」這一悖論現象。28此一分歧(即 分配論與技術論),一直存在於學術界對中國農村發展的相關研究中。 此外,農村議題在二十世紀下半葉亦受到台灣學界的重視。其中,有中國地政研 究所《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共 200 冊的出版2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亦於 1989 年 8 月 24 日至 8 月 26 日舉行「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研討會」,參與此 研討會的人數共有 115 人,多為研究中國近代史或農村經濟史的學者,亦有外籍學者 如范力沛(Lyman van Slyke)、川勝守等教授,會中延攬 23 位學者撰寫論文,其中與本 論文主軸較為接近者即有 9 篇,如張玉法〈山東的農政與農業(1916-1937)〉 、謝國興〈農 業經濟的困局─近代安徽的土地問題〉、沈松僑〈經濟作物與近代河南農村經濟 (1906-1937)─以棉花與煙草為中心〉 、李國祁〈民國時期福建產茶區的農村經濟─以閩 南閩西為例〉 、呂芳上〈戰前江西的農業改良與農村改進事業(1933-1937)〉 、陳存恭〈山 西省的災荒(1860-1937)〉、張秀蓉〈農業社會中的危機管理─中國蝗災研究之一〉、劉 河北〈江蘇省傳統式金融的調劑方式(1912-1937)〉 、張瑞德〈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的發展 與危機─近人研究成果的評述〉。會中強調中國農村經濟在經濟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 意義。此外,侯坤宏的〈「農技派」與戰前糧食生產〉,30陳淑銖的〈閩變前後福建的 「計口授田」政策(民國 21 年 5 月─23 年 1 月)〉31均是以民國時期的農村作為研究的 28. 29. 30. 31. 黃宗智,〈中國經濟史中的悖論現象與當前的規範認識危機〉,《史學理論研究》,1993 年第 1 期,頁 7-16。 《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共 200 冊。此資料是由中央政 治學校的學生於 1930 年到 1937 年分赴江蘇、安徽、山東、福建、上海、浙江等地進行國情調查, 中央政治學校是國民黨培養國家政治人才及公務員的重要搖籃,其學生多數有從政經歷或從事過實 際工作,修學期滿後依所學專業派往各地行政機關實習並進行調查報告,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財 政、金融、賦稅等層面,資料極為豐富,可作為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至抗戰爆發前的國情調查報告。 1932 年,中央政治學校創辦地政學院,該院關於土地問題的學生實習調查報告及其研究論文,於 1977 年由成文出版社出版。上述資料出自卞惠興,〈20 世紀 30 年代中國國情的全景式記錄─《20 世紀 30 年代國情調查報告》出版〉,鳳凰出版社的書評, http://www.fhcbs.com/book_2_detail.php?intClassID=305&intInfoID=80 侯坤宏, 〈 「農技派」與戰前糧食生產〉 , 《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二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3), 頁 439-471。 陳淑銖, 〈閩變前後福建的「計口授田」政策(民國 21 年 5 月─23 年 1 月)〉 ,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 9.
(16) 主題。此外,自 1949 年以後,台灣亦有不少學位論文與民國時期農村議題相關,亦值 得參考。附錄如下: 表 1-2-1 台灣研究民國時期農村議題之學位論文(1949 年迄今) 編次. 作者. 論文題目. 畢業校所. 畢業年. 1. 周偉伶. 中共在農村建立根據地策略之研究 1927-1934. 政大東亞研究所. 1973. 2. 吳文龍. 我國農業專業雜誌之研究. 政大新聞所. 1975. 3. 克思明. 論中共之農民運動與土地政策 1921-1949. 政大東亞研究所. 1980. 4. 高純淑. 華洋義賑會與民初合作運動. 政大史研所. 1981. 5. 劉河北. 江蘇省農村金融之調劑(1917-1937). 政大史研所. 1984. 6. 吳美華. 中美鄉村教育之比較研究(1930 年-1940 年). 7. 陳淑銖. 現代華中六省之農業金融(1927-1937). 台大史研所. 1985. 8. 黃麗生. 淮河流域的水利事業(1912-1937). 台師大史研所. 1985. 9. 陳秀卿. 華北農村信用合作運動(1919-1937). 台師大史研所. 1986. 10. 陳仲瑜. 民國初年農業改良思想(1912-1937). 台師大史研所. 1986. 11. 阮忠仁. 台師大史研所. 1987. 12. 楊明哲. 民國二十年(1931)長江大水災之研究. 政大史研所. 1987. 13. 郭美蘭. 近代中國鄉村建設運動之研究. 台大社會所. 1988. 14. 馬文英. 近代江蘇租佃制度與環境的關係. 台師大史研所. 1988. 15. 金勝一. 軍閥統治時期湖南農村經濟研究. 政大史研所. 1988. 16. 陳淑銖. 浙江省土地問題與二五減租(1927-1937). 17. 張麗芬. 湖南省米糧市場產銷研究(1644-1937). 台大史研所. 1990. 18. 呂紹理. 近代廣東的米糧貿易(1866-1931). 政大史研所. 1990. 19. 陳祥雲. 近代四川農村經濟(1891-1935). 政大史研所. 1990. 20. 李力庸. 中央農業實驗所對中國農業科學化的推動(1931-1950). 政大史研所. 1990. 21. 鄭建生. 動員農民:廣東農民運動之研究(1922-1927). 台師大史研所. 1992. 22. 王振勳. 江蘇太湖地區小農耕作與農村社會變遷(1895-1937). 23. 陳宗仁. 24. 李宇平. 清末民初農工商機構的設立 ─政府與經濟現代化關係之探討. 國民政府時期的土地改革運動 ─以地政學會為中心的探討(1932-1949) 1930 年代中國的經濟恐慌與經濟發展策略之爭辯. 第 24 期,1992 年 7 月,頁 215-246。 10. 文化大學 中美關係研究所. 台大史研所 博士論文. 文化史研所 博士論文 政大史研所 台師大史研所 博士論文. 1984. 1990. 1994 1995 1996.
(17) 25. 簡秋慧. 26. 陳祥雲. 北伐時期湖南農民運動研究. 政大史研所. 農業商品化與社會變遷. 政大史研所. ─以四川盆地為中心(1860-1937). 博士論文. 1996 1997. 歸納上表所列之學位論文,其中由王樹槐教授指導者有 5 篇(包括劉河北、楊明 哲、馬文英、李力庸及李宇平等人之碩博士論文),論文大致以江蘇省農村地區的租佃 制度與金融制度為主軸,論述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發展之境況。由劉翠溶教授指導者有 4 篇(包括陳淑銖、張麗芬及呂紹理等人之碩博士論文),論文以米糧貿易、農業金融與 土地租佃為主軸。由張玉法教授指導者有 2 篇(包括陳秀卿、陳仲瑜等人之碩士論文), 論文以民國時期的農業改良思想及合作運動為主題。 然而,1990 年代以後,關於中國農村經濟的研究無多大進展,有可能是因為台灣 主體意識逐漸高漲,不少學者轉而研究台灣史領域。. 二、《東方雜誌》農村問題研究 有關《東方雜誌》的研究,由於早期的《東方雜誌》的趨向於選報性質(仿效日本 及英美的文摘報做法,選錄當時中國各種官民報論),32因此大多數研究僅是引用它的 內容,33直接以此一雜誌為研究對象的專書相對性較少。唯從出版史和出版文化的角 度進行研究的論文十分繁多,主要是以商務印書館與近代中國知識文化的傳播為論述 主軸,其中涵蓋了《東方雜誌》 ,如《商務印書館九十年》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商務印書館一百年》(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8)收錄商務印書館的老作者、老譯者、老同仁以及和商務印書館夙 有交往的專家學者的回憶錄;另外,如王紹曾的《近代出版家張元濟先生》(北京:. 32 33. 〈新出東方雜誌簡要章程〉, 《東方雜誌》第 1 卷 1 期,1904 年,頁 32。 1978 年,臺灣大東圖書公司根據《東方雜誌》歷年的《中國大事記》 《時事日誌》彙集編成了《中 華民國史事日誌》、 (1912 —1941)共四冊,供史家檢索之用。大陸方面:1957 年三聯書店彙編了 《東方雜誌總目》,上海書店在 1980 年 代後期陸續影印了大部分的《東方雜誌》,均給研究者提供 了極大的便利。另外,像《杜亞泉文選》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3 年版) 、《杜亞泉文存》(上海 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 《胡愈之文集》 (第一、二卷,三聯書店 1996 年版) 、 《俞頌華文集》 (商務 印書館 1991 年版)等,主要或部分內容都是根據文集主人在《東方雜誌》上所發表的文字彙編而 成的。 11.
(18) 商務印書館,1984 年版) ,汪家熔的《大變動時代的建設者》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 胡愈之的《我的回憶》(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0)等回憶錄與傳記中也有不少涉及 當事人與《東方雜誌》關係的介紹。而對《東方雜誌》編輯人員與群體類型的思想進 行的個案研究的文章,在近二十年來成為中國學界熱門的研究主題:重點集中在兩個 人物研究身上。一是杜亞泉,近幾十年來,論者們廣泛地涉獵了杜氏的政治、倫理、 社會改造、文化、科學等諸多思想領域的言論,其中關心的焦點主要是圍繞杜亞泉與 陳獨秀間的文化論戰而展開的討論。關於杜亞泉的專著目前有: 《杜亞泉文選》 (田建 業等選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和《杜亞泉文存》 (許紀霖,田建業編,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另一個人物就是胡愈之,對胡愈之在擔任《東方雜誌》 編輯時的思想活動均有專章介紹,尤其著力於胡愈之主辦的《東方“五卅”事件特刊》 《新年的夢想》專刊等幾次代表性的辦刊活動,如朱順佐、金普森等著的《胡愈之傳》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1) 、陳原的《記胡愈之》 (香港:三聯書局,1994) 。黃 良吉《東方雜誌之刊行及其影響之研究》為第一本研究《東方雜誌》的專書,作者對 雜誌內容的欄目編排與體例的轉變、歷任主編、雜誌的外交立憲主張做了研究與考 察,並以年代為主軸,以事件來檢視雜誌的政見立場。 在 1990 年代以前,中國學界對這份影響最大、時間最長的雜誌的相關研究並不多 見。因為其論點在清末民初的社會氛圍裡,是維新失敗和辛亥革命前,主張君主立憲 的一份「資產階級改良性質」的刊物。《東方雜誌》被中國大陸歸納為「文化保守主 義」陣營,在中共建國後以進步的、革命的、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為主要批判的近現 代報刊史研究風潮中,《東方雜誌》成為冷門的研究主題。1990 年代以後,隨著文化 保守主義思潮的興起,一些研究者對《東方雜誌》的興趣漸增,有人甚至認為文化保 守主義者的言路方式非常吻合當下十分流行的「後現代」話語,很有世紀的預見性等 等,34相關研究大量增加。以洪九來的專書《寬容與理性─《東方雜誌》的公共輿論》 為例,他把《東方雜誌》知識分子群體界定為一群「鬆散的自由主義者」,認為理性 與寬容便是他們鬆散自由主義精神的貫徹,贊同他們以獨特形態堅持其守門人的角. 34. 汝艷紅,〈知識啟蒙─《東方雜誌》對近代啟蒙思潮的貢獻研究〉,《山東社會科學學報》,2010 年第 2 期,頁 175-176。 12.
(19) 色,也創造了一個社會輿論空間。中國學界對《東方雜誌》的研究成果相當豐碩,內 容甚為多元,僅以下表 1-2-2 中文章略窺其概: 表 1-2-2 中國學界對《東方雜誌》相關研究之論文(1990 年至 2013 年) 作者. 文. 章 名. 稱. 李斯頤 〈30 年代《東方雜誌》政治傾向的成因〉 劉潤忠 〈《東方雜誌》與”五四”前後東西文化論爭〉 張之華. 國際新聞的拓荒者──擔任《東方》雜志編撰人 的胡愈之. 趙志堅 〈五卅運動中的《東方雜誌》〉 徐有威 羅娟 洪九來 陸小寧 葛飛 李明山 老馬. 〈從 20 年代《東方雜誌》和《國聞周報》看中 國知識界對法西斯主義的評析〉. 時間/期. 新聞與傳播研究. 1990/3. 社會科學戰線. 1994/3. 國際新聞界. 1996/5. 編輯學刊. 1997/4. 黨史研究與教學. 1997/4. 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 孟森與《東方雜志》. 學社會科學版. 〈集權與分權──略論《東方雜誌》在清末民初 政爭中的折衷觀點〉. 山西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 〈迷途中的文化探索─論《新青年》與《東方雜 誌》的東西文化論爭〉 民國時期的《東方雜誌》 〈五四時期關於雜誌編輯的一場論爭──《東方 雜誌》對《新潮》雜誌羅家倫批評的回應〉 〈《東方雜誌》貴州資料輯錄(九)〉. 董錦瑞 胡愈之與百年《東方》 王先明. 出處. 〈從《東方雜誌》看近代鄉村社會變遷─近代中 國鄉村史研究的視角及其他〉. 1999/1 2000/2. 中州學刊. 2000/3. 商丘師範學院學報. 2001/3. 山西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3/2. 貴州檔案. 2004/4. 編輯學刊. 2004/6. 史學月刊. 2004/12. 安徽史學. 2005/5. 〈民初”二次革命”前知識分子群體關於聯邦 張季. 制的論爭─以《民立報》、《庸言》、《東方雜 誌》為中心〉. 鄭大華. 〈”九一八”後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取向── 以”新年的夢想”為中心考察〉. 吉首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13. 2006/1.
(20) 李承亮 李安山 洪九來. 淺析五四前期東西文化的論戰——《東方雜志》 為中心考察 〈中國民族主義的催生與困惑──從《東方雜 誌》看日俄戰爭的影響〉 〈大戰中的熱烈與冷靜──民初十年《東方雜 誌》民族主義觀評析〉. 《寬容與理性─《東方雜誌》的公共輿論研究 (1904~1932)》. “搜羅宏富”背後的”選擇精審”─1904~1908. 付托飛. 《東方雜誌》”選報”體例初探. 丁文 李中平 郭淵 唐艷香 丁文 蕭高華 毛德勝. 2006/4.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1. 出版史料. 2007/1. 村經濟. 論五四時期杜亞泉的”道德本位”的思想傾向 ─以《東方雜誌》(1911~1920)為中心的研究. 2007/3. 青海社會科學. 2007/4. 時代經貿(下旬刊). 2007/5. 復旦學報社科版. 2007/5.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7/12. 〈傳世意圖下的文章經營──《東方雜誌》”選 報”文本的刪改研究〉. 中國現代文學 (研究叢刊). 〈九一八事變前後《東方雜誌》對中日關係問題 的研判〉 〈從《東方雜誌》看晚清政府對東沙島的主權交 涉〉 〈從女子教育、婦女參政到婚姻自由── 1904~1919 年間《東方雜誌》對婦女問題的關注〉 〈體例設置中的自我定位──《東方雜誌》 (1904~1908)輿論理念考辨〉 〈1922 年知識界的制憲討論──以《東方雜 誌》”憲法研究號”為中心的考察〉 〈審慎的自由主義兼容並包──新文化運動前 期《東方雜誌》的辦刊理念研究〉 14. 2007/2. 大慶師範學院學報. 杜亞泉與《東方雜誌》 從《東方雜誌》略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農. 2003/3. 西藏研究. 社科版. 楊萌芽 《東方雜誌》與清末民初宋詩派文人群體 班彥美. 2006/1.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鐘顯添 試論清末《東方雜誌》中的民權思想 李靜. 國際政治研究. 哲學社會科學版. 范岱年 胡愈之和《東方雜誌》 丁文. 2006/1.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 劉永文 〈《東方雜誌》與中國西藏〉 洪九來. 天府新論. 2008/1. 雲夢學刊. 2008/3.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 2008/4. 社會科學. 2008/4. 學術探索. 2008/5. 湖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商業文化學術版. 2008/6 2008/6.
(21) 丁文. 〈甲辰年間的”甲午記憶──《東方雜誌》創刊 前後的話語空間與人員聚合〉. 王欣瑞 〈從《東方雜誌》解讀民國鄉村建設思想〉 丁文 李保高 丁文 丁文. 〈營造一時之”國論”──《東方雜誌》的輿論 理想〉 進化論話語解釋的政治學──以《東方雜誌》為 中心 由"無錫毀學"看《東方雜誌》對晚清輿論的選擇 性建構 中國近代"選報"源流中的《東方雜誌》. 段穎惠 清末反教思想的變遷──以《東方雜誌》為中心 丁文. "節錄"的文本遮蔽──《東方雜誌》"選報"文本 的特殊體例. 黃亦君 《東方雜誌》知識分子對近代新聞傳媒的解讀 鄭國 雍潔. "新穎之科學":民初知識界對靈學的吸納和傳播 ──以《東方雜誌》為例. 學術界 西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6. 雲夢學刊. 2009/1. 清華大學學報. 2009/2. 勵耘學刊. 2009/2.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學報. 2009/4. 寧夏大學學報. 2009/6. 江西社會科學. 2009/6. 南通大學學報. 2009/6. 福建論壇 (人文社會)科學版. 對"五五憲草"的再認識──以《東方雜誌》為材. 2008/6. 2009/7. 知識經濟. 2009/9. 新聞傳播. 2009/10. 《東方雜誌》研究綜述. 樂山師範學院學報. 2009/10. 周為筠 《東方雜誌》:老壽星的雜貨店. 中華文化畫報. 2009/11.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10/1. 潘曉婷 趙曼. 劉增杰 王延華 汝艷紅 郭彩琴. 料 從傳播立憲開始的上下求索──試論 1904~1911 年的《東方雜誌》所作出的西學傳播努力. 〈文化期刊中的文學世界──從現代文學史料 學的視野解讀《東方雜誌》〉 〈《東方雜誌》視野下的西方女子問題──以 1911~1919 年西方女子參政問題為例〉 〈知識啟蒙──《東方雜誌》對近代啟蒙思潮的 貢獻研究〉 《20 世紀 30 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思考與嚮往─ 東方雜誌研究》. 孫語聖 〈《東方雜誌》與中國近代災荒〉 15.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0/1. 山東社會科學. 2010/2.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 2010/3. 中國農史. 2010/3.
(22) 李中平 郭旭 陳學然 黃亦君 鄭師渠. 〈知識分子與民族主義──以九一八事變之後 的《東方雜誌》為中心考察〉 〈20 世紀二十年代的貴陽社會──對《東方雜 誌》一篇舊文之剖析〉 〈《東方雜誌》所見之清末藏事評議:以 1904 年英軍侵藏為例〉 〈渾代英的早期思想與歷史敘述──圍繞《東方 雜誌》所作的考察〉 〈現代中國媒體對日本論評的轉變──以《東方 雜誌》為中心〉. 石雅潔 〈《東方雜誌》辦刊宗旨的演變〉. 文史博覽. 2010/3. 貴陽文史. 2010/4. 西藏研究. 2010/5.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5. 河北學刊. 2010/6. 新聞愛好者. 2010/8. 文史博覽. 2010/9. 黑龍江史志. 2010/11. 大家. 2010/12. 山東大學博士論文. 2011/3. 安徽大學博士論文. 2011/5. 東北師大學報. 2012/2.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 2012/2. 〈中國時人對蘇聯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 魏原. 看法──以《大公報》(天津版)和《東方雜誌》 為主的考察〉. 陶惠娟 〈《東方雜誌》對中國近現代教育發展的貢獻〉 楊霞. 〈《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若干條目釋源補 正──以《東方雜誌》(1904~1948)為語料來源》. 魯法芹 《東方雜誌》與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傳播 蔡勝. 《輿論視野中的"三農"問題研究──以《東方雜 誌》(1918~1937 年)為中心》. 史成虎 〈辛亥革命期間《東方雜誌》停刊原因之考析〉 符銀香 洪九來 趙川 王先明. 〈清末民初《東方雜誌》中英西藏交涉重點報導 初探〉 〈在場與追憶─《東方雜誌》建構"辛亥革命"話 語的歷程〉. 安徽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東方雜誌》與中國抗戰〉 〈試析 20 世紀前期鄉村危機的社會關懷─以《東 方雜誌》為中心的歷史考察〉. 2012/4. 群文天地. 2012/12.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 2013/1. 由上表 1-2-2 可見,由於《東方雜誌》所蘊含的思想資源與學術價值久為學術界 所矚目,《東方雜誌》研究可謂在學術界形成了一股熱潮。以 1990 年代以後諸多研究 來看,主要的研究視角大致可歸納為以下數類: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東方雜誌》主 16.
(23) 要編撰人物、《東方雜誌》與重大歷史事件、《東方雜誌》作為媒體(公共空間)的角 色或《東方雜誌》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群體等。其中,與本論文議題相近者大約有以下 7 篇: 1.郭彩琴〈20 世紀 30 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思考與嚮往─東方雜誌研究〉,該文從 《東方雜誌》刊載的重要議題來突顯民國時期知識分子對國內外大事所抱持的立場與 態度,又以國際重要事件(蘇聯五年經濟建設計畫、義大利入侵北非及美國新政)、日 軍侵華、農村問題、婦幼問題及「新年的夢想」(知識分子透過「說夢」的方式來表達 對現實環境的不滿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五大主題來呈現,但對各議題均著墨不 深。2.王先明的〈從《東方雜誌》看近代鄉村社會變遷─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的視角 及其他〉指出,《東方雜誌》作爲近代中國具有學術性、現實性和廣泛社會性的雜誌, 對於中國鄉村社會變遷問題研究的高度關注和集中表達,其時代的意義和歷史的價值 都不容忽視。面對中國鄉村社會的危機和農村經濟的崩潰,許多力求解釋原由和探尋 解救答案的研究,都蘊含著對中國現代化根本道路的思考。但整體而言,王先明的 2 篇短文均以 8 頁簡短篇幅論述《東方雜誌》中對民國時期鄉村危機的社會關懷,並未 以《東方雜誌》所發表刊登之文章作統述性的分析。3.王欣瑞雖以《東方雜誌》為文 本對民國時期的鄉村建設進行論述分析,但缺乏對民國時期的農村問題進行全面性的 論述分析。4.孫語聖在〈《東方雜誌》與中國近代災荒〉一文中,將《東方雜誌》中 有關近代中國的災荒、災害的文章作統整性的論述分析,對災害問題大多聚焦在災害 的狀況、影響、成因、救災方策與措施等方面,對民國時期中國農村概況缺乏整體性 的論述。5.付托飛〈從《東方雜誌》略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農村經濟〉一文僅 僅以 2 頁的短文描述 1930 年代中國農村經濟破產的原因及其救濟方策,並未對《東方 雜誌》刊載之農村議題文稿進仔細分析。6.安徽大學蔡勝的博士論文主題為〈輿論視 野中的"三農"問題研究──以《東方雜誌》1918~1937 年為中心〉研究內容與本文研究 方向最為雷同,他強調以往研究多集中於將《東方雜誌》視為晚清時期立憲派的重要 喉舌和民國初期文化保守主義的輿論空間,忽視了《東方雜誌》在傳播"三農"問題上 的作用。此篇論文選擇輿論作為切入點,研究思路包含二大面向:(一)《東方雜誌》 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傳播及其影響;(二)《東方雜誌》對三農問題的思考。他提出《東 方雜誌》關懷三農問題具有以下三項特點:重視社會調查、具有國際視野、運用文學 方式和容納不同觀點,此研究結論與本文內容主軸大致相符,但可惜的是其論文中對 於農村問題多偏重於農地制度變遷、農業與工業關係論點之變革及糧食問題與國際貿 易關係之討論,並未對民國時期之田賦苛重、災荒頻傳之現象進行全面性之論述,但 17.
(24) 其文中所提出之背景論述及總結性之觀點仍予本文重大之參考價值,以上諸文均有為 本文參考之價值。 至於台灣方面的相關研究主要有一本專書及五篇碩士論文。黃良吉的《《東方雜 誌》之刊行及其影響之研究》一書共有九個章節,自《東方雜誌》的創刊過程、歷任 主編的介紹、停刊與復刊原因及經過之介紹、卷期主題分布與時事之關連,闡述《東 方雜誌》對於清末民初之重大貢獻及影響,對於本論文有重要之參考價值。與《東方 雜誌》相關之碩士論文總共有五篇,第一篇為 1982 年李盈慧的〈抗戰前三種刊物對中 日問題言論之分析─東方雜誌、國聞週報、獨立評論之比較研究〉,主要討論 1931 年九一八事變至 1937 年七七事變期間輿論界對於中國政府處理中日糾紛之反應,而以 《東方雜誌》、《國聞週報》、《獨立評論》三種刊物之言論來窺測當時一般民意之 趨向;35第二篇為 1998 年許惠文的〈報刊輿論與清末預備立憲(1905~1911)─以《申報》、 《東方雜誌》為中心之探討〉,文中論及晚清報刊的崛起及其輿論對預備立憲、地方 自治、資政院、諮議局等的相關建議及影響,但較偏重《申報》的報導內容探討,對 《東方雜誌》的相關論述較少;36第三篇為 2006 年楊成瀚的〈感知配享與生命政治: 1911~1929 以杜亞泉及《東方雜誌》的論述為例〉此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的碩 士論文,作者採用應用論述分析法,透過法國思想家洪錫燁的「感知配享」及傅柯「生 命政治」的理論觀照,對台灣目前的狀況進行診斷;並以 1911 到 1929 年杜亞泉及《東 方雜誌》的論述為例,替台灣目前的這種「想像秩序」及「象徵秩序」雙重匱乏的窘 境尋找出路或救贖的曙光。37第四篇為 2007 年張碧月〈《東方雜誌》之救亡思想言論 的演變(1904-1937 年)〉,以指標性事件依年代分為三個階段,並將文章性質歸納成 「政治類」和「思想類」二種,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與論述研究。38第五篇為 2010 年 朱娟慧的〈《東方雜誌》對歐戰時期西方婦女解放思潮的引介(1914-1925)〉,由於歐 戰時期《東方雜誌》引介了大量西方婦女解放思潮的文章,因此作者藉著《東方雜誌》 對戰爭時期的婦女就業、政治參與、自我認同和生育保健四大面向來說明中國女權運 動的勃興。39以上這些文章與本論文關係不大,但仍可做為參考。 35. 36. 37. 38. 39. 李盈慧,〈抗戰前三種刊物對中日問題言論之分析─東方雜誌、國聞週報、獨立評論之比較研究〉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年。 許惠文,〈報刊輿論與清末預備立憲(1905-1911)-以《申報》、《東方雜誌》為中心之探討〉,國立政治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 楊成瀚,〈感知配享與生命政治:1911-1929 以杜亞泉及《東方雜誌》的論述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 展研究所論文,2006 年。 張碧月, 〈《東方雜誌》之救亡思想言論的演變(1904~1937)〉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朱娟慧,〈《東方雜誌》對歐戰時期西方婦女解放思潮的引介(1914-1925)〉,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18.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本文擬對抗戰前《東方雜誌》所刊登農村相關議題的文章進行論述分析。本文所 使用的資料除了《東方雜誌》的內文分析外,並以同時期知識分子之相關論著作為參 照比對,期能使《東方雜誌》之論述特色得以更為彰顯。 《東方雜誌》是一本大型綜合性雜誌,創刊於 1904 年(清光緒三十年)1 月 25 40. 日, 至 1948 年 12 月停刊。初期為月刊,後改為半月刊,其間休刊五次,其中三次是 由 1932 年的「一二八」事變、1937 年的「八一三」事變和 1941 年 12 月日軍攻陷香港, 其後又於 1968 年於台北復刊,其發行量,曾高達 1.5 萬多份,爲當時中國發行量最大、 影響最大的刊物,投稿者幾乎都為當時具有代表性的知識分子。 本文擬以《東方雜誌》為中心,探討民國時期中國知識分子對農村相關議題的看 法,由於抗戰時期的諸種因素使相關的農村問題更加複雜化,故本文擬以「抗戰前」, 亦即 1912~1937 年作為考察的期限。 本文擬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 ,主要在說明研究動機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 使用資料和撰寫架構。第二章主要在說明《東方雜誌》中的農村關懷。首先介紹《東 方雜誌》的編輯群及其編輯概況,說明《東方雜誌》在輿論界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 其次,對雜誌中所刊載與農村相關議題的篇章進行分析,觀察《東方雜誌》知識分子 群所關懷的農村面向。此外,並透過雜誌中的「農村寫實」了解知識分子對農村的整 體印象;亦透過「新年的夢想」特輯,瞭解知識分子對理想農村的想像。第三章到第 四章則是分別就土地利用與分配、租佃制度、田賦與農村金融問題、米糧與災荒救濟 問題等方面探討,知識分子對農村的殘敗所提出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以及觀察知識 分子如何透過外國農業技術的引介與農業政策的借鑑,如何構造出中國農村新社會的 藍圖。第五章是結論,希冀透過本文的探討分析,能夠更了解民國知識分子如何在內 外交迫之際,如何經由農村的視角,找出一條讓中國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40. 論文,2010 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上海:中華書局,1987),頁 1199。 19.
(26) 第二章 《東方雜誌》的編輯概況及農村關懷. 第一節. 《東方雜誌》的編輯概況. 一、主要編撰者的介紹 出版與教育是中國近代化運動中的兩個輪子,曾有學者做過以下的比喻:北京大 學和商務印書館為中國現代學術文化的雙子星大廈:北京大學為中國最高學府之一, 商務印書館則為中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出版社之一。41商務印書館是中國近代出版的 重鎮,曾經創造過近代出版的輝煌。胡適曾說過:「得著一個商務印書館比得什麼學 校更重要。」42作為中國近代以來最大的文化商業機構,商務印書館可說是知識分子 最集中最具有話語權的地方之一,編譯所人數最多時曾達三百人,集中了全國許多第 一流的人才,形成了一個全國少有的知識領導層,開創了由具有現代性的知識分子依 託實業機構來從事文教事業、改良社會這個先例。商務印書館的這一種人才群體,曾 有商務自家人說:「商務編譯所集中了專家學者近百人,儼然是一所大中小學教育的 學術機構……我覺得好像於大學畢業兩年多後考入了一個研究所似的」。43 商務印書館初創時是透過新式的股份關係和舊式的姻親關係結成的一個新的社 會群體;直到張元濟加入,才將這個社會群體做了更近代化的改造。張元濟為清末壬 辰科進士,光緒 23 年進入總理衙門擔任章京,維新變法時期曾受光緒皇帝親自召見問 政,為新黨人物。變法失敗後被朝廷革職, 「永不敘用」,從此由政界轉入出版業。他 與商務創辦人夏粹芳約定: 「吾輩當以扶助教育為己任」,透過出版業以「昌明教育平 生願」。44張元濟成為商務的重要決策人,透過張元濟的穿針引線,當時的商務印書館. 41 42 43. 44. 王建輝,《出版與近代文明》(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頁 221。 《胡適日記全集》第三冊(台北:聯經文化出版社,2004),頁 4。 高覺敷, 〈回憶我與商務印書館的關係〉,收入《商務印書館九十年》(上海:商務印書館,1987),頁 346。 張元濟於 1952 年總結自己一生的出版生涯時所作之詩文〈別商務印書館同人〉,轉引自王建輝,《出 版與近代文明》,頁 240。 20.
(27) 編輯群可謂是人才濟濟。其人員組成大致可分成三大類型:以張元濟、高夢旦等為代 表的自強維新以後一些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包括夏曾佑、杜亞泉、蔣維喬和莊俞。 另一種是自學而成,由商務練習生經長年磨練而轉成的,如胡愈之;第三種則是留學 歸國的知識分子,如吳覺農、朱經農等人。曾在商務工作過的張明養曾說:「商務編 譯所擁有一支很強的編輯隊伍,許多老編輯多是學有專長的著名學者,在他們的傳幫 帶下,不少年輕人得到了鍛鍊和提高」。45 張元濟把寬容、獨立的商務精神貫徹進《東方雜誌》,在辛亥革命之前,《東方雜 誌》介紹與宣傳立憲改良的內容較多;在辛亥革命潮流高漲時刻,面對紛亂的時局, 張元濟決定暫時停刊,企圖拉開思想學術活動與政治實踐活動的距離,以免「啟導國 民」、「改良社會」的願望受挫。46這個準則也貫穿在《東方雜誌》的發展歷程上。《東 方雜誌》的出刊,可應驗商務印書館的編輯群們對時政的關心及對社會的關懷,我們 可從歷任主編的辦刊風格略見端倪,詳情見下表 2-1-1:. 表 2-1-1 《東方雜誌》歷任主編及其背景(1904~1937) 年 代 1904/1~ 1908/7 1908/8~ 1909/5 1909/6~ 1919/9. 卷 期 1:1 ~5:6 5:7 ~6:4 6:5 ~16:9. 1919/10 ~1920/7. 16:10 ~ 17:14 17:15 ~ 29:3 21:1~. 1920/8~ 1932/2 1924/1~. 45 46. 主編者 辦 刊 特 色 夏曾佑 資料匯集性的選報、立場偏改良派的立憲運動 徐珂 孟森 新的體例─記載、法令、調查、言論、文苑、各表,以 宣傳立憲為主 杜亞泉 因武昌起義而停刊,自第 8 卷第 1 期進行大改版,以近 代學科的分類方法設立新欄目,大量刊行各種署名的文 稿,內容涉及所有學科 陶葆霖 從月刊改為半月刊,並部分開始使用白話文。主張今後 雜誌應順應時勢、預知未來,以傳播切於人生實用知識 為主,反對淪為宗派間攻擊的工具 錢智修 1924 年即退居幕後,提攜商務新生代成為《東方雜誌》 編輯主力 胡愈之 出版二十周年紀念活動時,將二十年內該刊有關文史哲. 張明養,〈懷念與感激〉,收入《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上海:商務印書館,1992),頁 292-293。 汪家熔,《商務印書館史及其他》(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頁 44。 21.
(28) 1927/12. 24:24. 1928/1~ 1932/2. 25:1~ 29:3. 1932/8~ 1933/3 1933/4~ 1939/1. 29:4~ 34:12. 俞頌華. 胡愈之. 李聖五 30:7~ 36:2. 等社會科學的精緻內容,依照叢書的體例編為《東方文 庫》第一、二集,共 82 種 100 冊。另出版〈五卅慘案臨 時增刊〉 刊行中國美術號、英國研究號、辛亥革命二十周年紀念 號,自 1929 年起,開設「國際欄」,把《東方雜誌》的 集中點投放在「普及國際智識,研究國際時事,以增讀 者對於外我事情及國際形勢的興趣,並圖樹立國民外交 的基礎之上」。因一二八事件,上海商務印書館被焚毀, 《東方雜誌》被迫第二次停刊,自第 28 卷第 4 期復刊時, 將原本商務印書館刊行的《教育》、《婦女與家庭》併入 《東方雜誌》內成為定期的專欄 第 30 卷第 1 期發行〈新年的夢想〉特刊。關注日益嚴重 的農村破產問題,自第 32 卷第 2 期起,定期增設〈農村 寫實〉專欄 於 1933 年增加〈經濟情報〉專欄,重點報導農業問題; 1934 年對「田賦和苛捐問題」進行集中探討。第 32 卷第 1 期為特大號,開闢「農村救濟問題」專欄,並與中國農 村經濟研究會合作,於第 32 卷第 2 期起(1935 年~1936 年) 設立〈農村寫實〉專欄. 洪九來在其著作《寬容與理性─《東方雜誌》的公共輿論研究(1904~1932)》一 書中,曾就《東方雜誌》歷任主編的風格分為三部分來論述:一、夏曾佑與孟森時代: 晚清立憲派的重要輿論陣地;二、杜亞泉與錢智修時代:文化保守主義者的發言空間; 三、胡愈之與俞頌華時代:真正的自由主義者。由此可知,不同時期的主編引導出雜 誌的不同風格;其政治理念與立場更影響到他的現實關懷。以下略述《東方雜誌》諸 主編之辦刊風格:. (一)孟森(1868~1938) 孟森,字心史,號純蓀,江蘇陽湖人。出生於江南世家,在獲得廩生後,他沒有 再沿科舉的正途前進,而是廣泛涉獵有關時務的譯著,並於 1901~1904 年東渡日本進 入東京法政大學學習法律,返國後積極投入立憲運動。1908 年 7 月擔任《東方雜誌》 主編;1909 年 5 月當選為江蘇諮議局議員,10 月前往東北、山東聯絡各省諮議局共同. 22.
(29) 發起聯合請願速開國會的活動。民國成立後被推為共和黨幹事,主張建立內閣以限制 總統權力,並於 1913 年 1 月當選為國會眾議員,7 月又被選入國會憲法起草委員會。 4 個月後,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而使國會陷入癱瘓,孟森自此逐漸脫離了政治生涯, 轉向學術研究。在第 5 卷 7 期以前, 《東方雜誌》仿效日本《太陽報》和英美等國的文 摘報的做法,除了本社自撰的一篇「社說」和「廣輯新聞」之外,還「選錄各種官民 月報、旬報、七日報、雙日報、每日報名論要件」 ,47分類刊登,性質類似於「選報」; 目的是為了讓「內地人士,無力遍閱各報者,得此亦足周知中外近事」。48此外,它還 闢有小說欄,譯載國外文學作品;闢有文苑欄,刊載騷人墨客的詩文詞話;闢有雜俎 欄,刊載中國事記、日本事記、歐美事記;闢有各表欄,刊載京官表、外官表、金銀 時價表等報表和統計表,供讀者查閱參考。 孟森主筆後的《東方雜誌》,進行了編輯工作的第一次大改造,自 1908 年 8 月起 改變體例,改設〈記載〉、〈法令〉、〈記事〉 、〈調查〉、〈言論〉、〈雜俎〉、〈文苑〉、〈小 說〉、〈各表〉等欄目,並將〈雜俎〉欄中的「月份大事記」調到〈記載〉欄,內容比 過去概括、周詳,重要條目下還附有原始函電、文牘和按語,並自六卷一期起添設〈世 界大事記〉、六卷三期增添〈記事〉,登載「人人注目而又確實可信者」。49闢〈各表〉 載「職官表」和「金銀時價表」。〈大事記〉和〈各表〉帶有工具書性質,很受讀者歡 迎。孟森還增設〈文苑〉,刊載時人詩文唱和。自此,《東方雜誌》的體例益臻完備, 開始由選報向學術性刊物過渡,可讀性與時評性大大增強。 商務印書館成立之際,其創辦人及編輯群大抵以立憲人士為核心,故《東方雜誌》 自創刊起就顯現出改良、立憲的政治傾向,對清政府的新政和預備立憲很關注,時有 報導和評述,1907 年還出了一期增刊〈憲政初綱〉。孟森主筆期間,預備立憲進入籌 辦諮議局和國會請願階段,孟森大大增加了各欄目中有關立憲的內容,並親自撰寫〈憲 政篇〉,以其親身參與的經歷、諳習憲政的學識,對立憲綜合敘述點評,全面、深刻 而中肯;他於 1908 年 8 月~1910 年 6 月間共在《東方雜誌》上發表了 32 篇文章,這 32 篇文章全都是有關憲政的,其中僅〈憲政篇〉就有 18 篇。 〈憲政篇〉是孟森主編期 47 48 49. 〈新出東方雜誌簡要章程〉, 《東方雜誌》,第 1 卷 1 期,1904 年 1 月,頁 31。 〈新出東方雜誌簡要章程〉, 《東方雜誌》,第 1 卷 1 期,1904 年 1 月,頁 32。 〈本社特別廣告〉,《東方雜誌》,第 6 卷 3 期,1909 年 3 月,頁 1。 23.
(30) 間《東方雜誌》最富特色的篇目,他卸任後此篇目即不再出現。50. (二)杜亞泉(1873~1933) 杜亞泉,16 歲時考中秀才,早年跟從族叔杜山佳研讀訓詁學,甲午戰敗後深受刺 激,轉而研習現代科學。最初他的興趣在數學方面,後又自學理化、動植物及礦物諸 學科知識。1900 年在上海創辦亞泉學館,同時自編出版《亞泉雜誌》,此為中國人自 辦最早的科學雜誌,主要刊載數理化研究論文和一些知識介紹性文章。亞泉別名的由 來,亞取義於惰性氣體─「氬」的省寫,泉是幾何中「線」的省寫,比喻自己「在世 無作用如原質之氬,無體面如形學之線也」 ,51其實這是他自謙、自勉的解釋。1901 年, 亞泉學館改為普通學書室,編譯發行科學書籍及語文史地等教科書。《亞泉雜誌》出 版第 10 期後更名為《普通學報》,除仍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播引介外,兼記載一些時事 政治內容。杜亞泉的學術轉向和他所為之付出的努力,使他不僅建構了近代中國知識 分子中極為罕有的人文數理兼通的廣博知識結構,而且形成了理智、客觀、冷靜、獨 立的思維特徵和行為方式,能夠自始至終奉持科學的立場和態度,因而贏得了「中國 科學界的先驅」和「中國啟蒙時期的一個典型學者」。52 1904 年秋應商務印書館創始 人夏粹芳、張元濟的邀請,杜亞泉開始他在商務長達 28 年的編輯出版生涯,而他的學 術研究轉向及知識結構正因為與商務印書館出版文化理念的遇合,進而成就他在近現 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更大影響力與成就。 《東方雜誌》在 1912 年第 8 卷第 1 期為創刊後的一次真正的大改良,也是《東方雜 誌》從草創期進入成長期的一個重要標誌。原先按清政府官署衙門的工作名號而分設 的欄目全被取消,刊首的〈諭旨〉欄也被刪除,代之以近代學科的分類方法,內容涉 及所有學科門類。該刊原先以輯錄時論與官方文牘見長,帶有「選報」的性質,而新 的欄位除了以〈內外報欄〉的方式保留了小部份摘要內容之外,開始大量刊載各種署 名的文稿。版面也從原來的 32 開改為 16 開,字數大大增加,每期近 20 萬字,並採用 當時最為先進的銅版、三色版等技術,插登各類圖片資料,增加了內容的可讀性及豐 50 51 52. 羅娟,〈孟森與《東方雜誌》〉 ,《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99 年第 1 期,頁 73-76。 蔡元培,〈杜亞泉君傳〉,《杜亞泉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頁 1。 胡愈之,〈追悼杜亞泉先生〉 ,《東方雜誌》 ,第 31 卷第 1 期,1934 年 1 月 1 日,頁 303。 24.
(31) 富性,成為名符其實的「雜誌」。 其中有不少是「直接延請名家撰寫的」;開始了有 「選報」性雜誌向綜合性學術雜誌方向的轉變。 杜亞泉擔任主編期間,有兩個事件對他的編輯事業及其文化思想產生了重要影 響,並決定他日後的命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另一則是與陳獨秀關於東西 文化的論戰。因其對西方物質文明的懷疑與批判,並嘗試於日益迫近的西方現代文明 與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之間尋求一條溫和漸進的調適路線,而受到《新青年》的主編─ 陳獨秀猛烈地攻擊,展開了激烈的東西文化論爭。論爭結束後,因杜亞泉被時人誤解 為文化保守主義者,商務印書館的決策層擔心《東方雜誌》會給讀者留下落伍者的印 象,決定由陶葆霖接任主編一職,並調整編輯方針轉而追逐時代的主流文化話語。. (三)錢智修(1883~1947) 錢智修,浙江乘縣人。字經宇,中國著名國學大家、博古文學家、東方學派思想 家。1903 年進新式學堂讀書,1904 入愛國學社。不久進上海震旦學院學習法文,後因 學生風潮而轉入復旦公學求學,與史學家陳寅恪同班,後獲文學士學位。在學時,他 就以「國學國文湛深,文章洛陽紙貴」贏得尊敬,並被上海多家進步報館爭攬為特約 撰稿人。1911 年畢業後,應商務編譯所長高夢旦之聘,擔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輯。 1920 年 7 月接任杜亞泉,擔任《東方雜誌》主編長達 12 年,是該雜誌有史以來任期 最長的主編。1925 年他還曾主編和出版〈五卅事件臨時增刊〉,並參與編輯《辭源》、 《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主編期間承繼杜亞泉時期的溫和漸進 路線,提攜商務的新生代並給予極大的發揮空間。自 1924 年逐漸退居幕後,由胡愈之 負責《東方雜誌》實際的主筆角色。1932 年商務印書館被日寇大火焚毀後,錢智修應 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于右任之邀,赴南京任監察院秘書。1937 年抗戰爆發後,從南京 撤退;1942 年錢智修在重慶繼續在監察院任職。抗戰勝利後,擔任監察委員兼秘書長。 1945 年隨監察院遷回南京;1947 元旦在上海病逝。53. 53. 以上資料節錄自百度百科,2012 年 7 月 3 日引用網路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644113.htm 25.
Outline
相關文件
經藏結集,依此顯出第三結集的經藏相同於第二結集,是集出《長阿 含》 、 《中阿含》 、 《雜阿含》 、 《增一阿含》
Insight into the Noble Truths (ariya-sacca), transcendental knowledge (vijjā) or the Right View (sammādiṭṭhi) is developed through study of three important lessons or the
Is the ear … the nose … the tongue … the body … the mind permanent or impermanent?” - “Impermanent, venerable sir.” - “Is what is impermanent suffering or happiness?”
由慧為導首等者:此中慧言,謂彼最初出離正見。由此為先,起
若有比丘,如是不恭敬、不隨順[大]師而住;於法……[乃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