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現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現之研究"

Copied!
1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洪仁進 博士. 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教師 推動環境教育現況之研究. 研究生:虞音蓓 撰 中華民國 106 年 8 月.

(2) 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現況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新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現況, 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於推動環境教育之差異情形。以 105 學年度新北市 80 所 國中各處室之主任、組長或副組長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分層隨機取樣抽取 38 所國中 324 位受試者進行問卷調查,回收之問卷經統計分析獲得下列結論: 1、新北市國民中學的行政教師在推動環境教育各層面達到中上水準。 2、新北市國民中學的行政教師在推動環境教育面臨最大的困境是「推動經費不 足」及「行政人力不足」。 3、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現況,不因性別、年資、學校類型、 學校規模、任職處室或是否具有環境教育人員資格而有所差異。 4、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現況,因學校所屬分區、擔任職務及 學校是否曾獲環境教育獎項有顯著差異。. 關鍵字:學校行政、環境教育.

(3)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ed by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Working in the New Taipei City’s High School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ed by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working in New Taipei City’s middle schools and to probe into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at would lead to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division directors and section chief of 80 middle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in the academic year of 2016. Questionnaires completed by 324 subjects from 38 middle schools were taken as a random sample. Such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made.. 1. The level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ed by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working in New Taipei City’s middle schools is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2. The. biggest.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ed. by.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working in New Taipei City’s middle schools are insufficient fund and manpower shortage. 3.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ed by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working in New Taipei City’s middle schools will not be effected by gender, years of teaching, school type, school size, type of division, and qualifications obtained by the staff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 4.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ed by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working in New Taipei City’s middle schools will be seriously effected by the district where the school is located, positions held by teachers and where if the school has received award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Keywords:School administrati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5) 目. 次. 目次 ------------------------------------------------------------------ I 表次 ---------------------------------------------------------------- III 圖次 ---------------------------------------------------------------- I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環境教育內涵與發展 ---------------------------------------- 13 第二節 新北市環境教育政策敘明 ------------------------------------ 22 第三節 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實施現況 -------------------------------- 36 第四節 學校環境教育相關研究 -------------------------------------- 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 ---------------------------------------- 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6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 ---------------------------------------------- 77. I.

(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81. 第一節 調查樣本統計分析與研究 ------------------------------------ 81 第二節 新北市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現況分析 ------------------------ 8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現況差異分析 ----------------- 100 第四節 綜合討論 ---------------------------------------------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7. 第一節 結論 ---------------------------------------------------- 127 第二節 建議 ---------------------------------------------------- 129. 參考文獻 ------------------------------------------------------------ 133 中文文獻 -------------------------------------------------------- 133 英文文獻 -------------------------------------------------------- 136. 附錄 ---------------------------------------------------------------- 137 附錄一 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實施現況 ------------------------------ 137 附錄二. 問卷初稿 ------------------------------------------------ 138. 附錄三 專家審查問卷 -------------------------------------------- 141 附錄四 專家審查意見及題目修正結果彙整表預試問卷 ---------------- 145 附錄五 預試問卷 ------------------------------------------------ 151 附錄六 正式問卷 ------------------------------------------------ 154. II.

(7) 表. 次.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2-4-1 2-4-2 2-4-3 3-2-1 3-2-2 3-2-3 3-2-4 3-3-1. 環境教育相關研究主題摘要表 ---------------------------------環境教育研究問卷構面彙整表 ---------------------------------環境教育探討困境論文一覽表 ---------------------------------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教師數量估算表 ---------------------------預試問卷抽取樣本一覽表 -------------------------------------正式問卷施測一覽表 -----------------------------------------新北市公立國中學校規模與抽樣學校一覽表 ---------------------問卷架構說明表 ----------------------------------------------. 46 56 57 62 63 64 64 67.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3-3-2 問卷調查專家學者審查名單 -----------------------------------3-3-3 專家審題結果分析統計表 -------------------------------------3-3-4 問卷「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3-3-5 問卷「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量表」信度檢測分析表 -------------4-1-1 新北市分區國中校數及各區問卷比例 ---------------------------4-1-2 回收有效問卷樣本描述統計分析表 -----------------------------4-2-1 問 卷 表 現 水 準 等 級 區 分 表 ---------------------------------4-2-2 教師對計畫組織與管理實施現況分析描述統計摘要表 -------------4-2-3 教師對計畫組織管理實施現況符合程度統計分析表 ---------------4-2-4 教 師 對 教師專業、教學與課程實 施 現 況 分 析 描 述 統 計 摘 要 表 --. 69 72 74 75 83 85 88 89 89 91.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4-2-5 教師對教師專業教學與課程實施現況符合程度統計分析表 ---------- 92 4-2-6 教師對政 策 主 題 推 動 實施現況分析描述統計摘要表 -------------- 93 4-2-7 教師對政策主題推動實施現況符合程度統計分析表 ---------------- 94 4-2-8 教師對環保設施與空間營造實施現況分析描述統計摘要表 ---------- 96 4-2-9 教師對環保設施與空間營造推動實施現況符合程度統計分表 -------- 97 4-2-10 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對實施困境現況分析描述統計摘要表 ------- 99 4-2-11 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對實施困境現況符合程度統計分析表 ------- 99 4-3-1 不同性別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差異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 --------- 101 4-3-2 不同年資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差異比較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2 4-3-3 不同學校類型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差異比較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 - 103.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4-3-4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差異比較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3-5 不同學校分區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差異比較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3-6 不同職務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差異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 --------4-3-7 不同任職處室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差異比較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3-8 是否有環教資格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差異比較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3-9 學校是否獲獎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差異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 -----. 104 105 108 109 110 112. 表 4-4-1 行政人員推動環境教育現況各構面平均數及符合程度一覽表 -------- 113 表 4-4-2 新北市國中教師在不同構面差異考驗情形摘要表 ------------------ 121 III.

(8) 圖. 次. 圖 1-3-1. 研究流程圖 -------------------------------------------------- 9. 圖 2-4-1. 學校環境教育研究區域分布長條圖 ----------------------------- 48.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59. 圖 3-3-1. 問卷調查專家學者配當圖 ------------------------------------- 70. 圖 3-4-1. 研究實施程序圖 --------------------------------------------- 76. 圖 4-1-1. 問卷樣本描述統計圖 ----------------------------------------- 87. IV.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緒論主要在說明本研究的基本意圖。內容共分為四節來敘寫,包括第 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上述四節來說明本研究「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教師 推動環境教育現況之研究」的基本構想。.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研究者自身於工作之外,近年來興趣及嗜好逐漸轉向從事登山、潛水、攀 岩、攀樹等戶外活動,與自然環境緊密接觸並從事休閒休憩及探索冒險活動, 身心靈獲得良好紓壓,並在其間獲得工作、教學上之啟發受益良多;但亦經 歷、眼見耳聞不少人類對於環境惡意或無知的破壞所造成的環境損傷,除了環 境美景不再,生態破壞產生不可逆的結果更嚴重危及人類生存環境之永續及健 康,深有所感環境教育之推動十分重要,茲就以下四點說明本研究的動機:. 一、環境問題嚴重 近年來國際重大災害包括日本於 2011 年 3 月 11 日發生 9 級的「東日本大 地震」(媒體俗稱 311 大地震),引發日本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嘯,傷亡及 失蹤人數估計達 2 萬 4 千多人,大量的建築物如玩具般一夕間被震毀或被海嘯 吞沒消失,甚至引發福島核災危機,此次可說是死傷最慘重,經濟損失無可計 數的大災難。. 1.

(10) 回顧臺灣本土,民國 98 年發生因為颱風莫拉克襲臺造成的八八水災、風 災,不但西南氣流挾帶大量水氣雨勢破紀錄,還有多處發生水患及嚴重土石 流,著名觀光景點阿里山、南橫公路坍崩寸斷迴腸,甚至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 數百人遭土石流活埋幾致滅村,令人談災色變。民國 105 年莫蘭蒂颱風亦造成 臺東縣紅葉村遭到土石流重創而撤村。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及災難的損失,給 人們的心理恐懼,已無法單憑高科技的力量蠻橫阻擋。大自然已對人類發出怒 吼,若再置之不理,罔顧這些警訊的肇因,我們的所作所為不能從環境生態的 角度積極挽救頹勢,那麼反撲力量只會加劇更烈。. 研究者任職之校園、居住之周遭環境,近年來亦因異常之大量降雨造成水 患及災損,近年並有增加之趨勢,環境問題不但存在於生活中,更進入校園造 成問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環境,顯見保護環境不但勢在必行,且迫於眉睫。環 境保護之倡導、推動與紮根,學校教育單位及教育人員負有重責大任。. 二、環境教育入法 研究者擔任學務主任多年,負責項下業務包含環境教育推動,自 100 年起 環境教育法正式施行後,學校每年每人需進行 4 小時環境教育研習,法條中明 訂環境教育之對象包含各事業團體政府機關及學校,環境教育已然不僅只是業 務,且為法定辦理之教育事務,所有教職員工生均須參加並網路申報年度環境 教育執行成果,除學校未依規定辦理將有罰鍰之處罰,個人不參加講習或時數 不足者亦有被處以罰鍰之可能。此為研究者辦理多項業務中規定最為嚴格清楚 的教育事務,辦理時常與友校相互討論交流,發現各校行政人員對於環境教育 實施策略及推動方式、態度各有不同。法規之明定造成執行態度之不同,優點 是可直接要求所有人員必須參加,但若辦理講習、環境教育者未有正確之態度 或認知,容易流於形式敷衍了事,故興起本研究內容探究之動機。. 2.

(11) 三、教育行政教師為關鍵角色 黃昆輝(1989)指出,教育行政包括作決定和執行決定兩個連續性活動。 教育行政人員不但要做合理性決定,而且還要做可行的決定。作決定的行動實 質上已貫穿了執行的活動,甚至可以說教育行政決定的活動主宰了整個教育行 政的歷程。張明輝(2003)認為學校行政在學校經營中扮演主導的角色,更是 維持學校正常運作,以及順利達成教育目標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學校行政人 員在學校組織中擁有一定的地位與影響力。現階段國民中小學擔任行政人員多 由教師兼任,在學校中擔任主任、組長等職務,環境教育為九年一貫及課程綱 要中的重大議題,各處室行政教師是否能扮演關鍵角色,規劃執行環境教育之 推展,應是環境教育能否有效推動之重要因素。研究者在學校兼任組長、主任 之行政經驗累積多年,深感行政教師負有業務推動之責,是環境教育在學校執 行良窳的重要關鍵者,希望透過研究過程與結果,可予自身增加環境教育業務 推動及校務發展之內涵。. 四、新北市環境教育具特色 研究者於 104 學年度起加入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擔任兼任輔導員,於團 務輔導新北市學校推動環境教育、發展環境教育課程、協助新北市進行學校環 境教育成果評比……等事務。發現該輔導團歷史悠久,對於學校環境教育推動 及深耕功效卓著,2002 年後環境教育中心學校校長召集志同道合之行政人員及 老師,聘請專家學者為顧問,成立了「臺北縣環境教育輔導團」,團員來自全 縣中小學校長、主任、行政人員等多達 40 多人,可謂廣納人才以因應多元環境 教育議題(簡聰義,2015)。其後考量國中小學級條件及特質不同,為更貼近 實際情形,於 2013 年將國中及國小環境教育輔導團業務切分為兩團以便有效推. 3.

(12) 動。環境教育輔導團培育為數不少的推動人才,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聚集志同 道合的伙伴,是新北市教育局推動環境教育具有優異成效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首個設立環境教育中心之縣市為新北市,民國 2007 年 開始推動臺北縣環境教育中心建置計畫,2008 年揭幕開館,當時為全國首創之 舉,其後各縣市相繼成立環境教育中心推動環境教育。而新北市早在 2002 年臺 北縣時期即開始發展環境教育,當時臺北縣政府教育局將環境教育之業務納入 國民教育課執掌中,其後成立永續環境教育科亦為各縣市教育局處之首,可知 新北市在環境教育推動上居於領頭羊之地位,思其所屬各級學校推動環境教育 之實施狀況、成果等應極具研究價值,亦期待相關研究對於教育行政單位、上 級主管機關等政策推動能提供參考價值或有所助益。.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 4 點: 一、瞭解新北市國中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之現況。 二、探討新北市國中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之困境。 三、瞭解動環境教育推動在不同構面之實施程度及差異性。 四、根據上述的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期能對學校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未 來發展有所助益。.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節說明本研究問題與重要名詞釋義。 壹、 研究問題 4.

(13) 一、新北市國中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之現況為何? 二、新北市國中行政教師對推動環境教育困境是什麼? 三、新北市國中行政教師在行政組織與管理、教師專業教學與課程、政策主題推 動、環保設施與空間營造、困境等不同構面之實施程度為何? 四、新北市國中不同背景變項之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在行政組織與管理、教師 專業教學與課程、政策主題推動、環保設施與空間營造、困境等不同構面之 實施程度是否有差異性?. 貳、 名詞釋義 一、行政教師 依教師法第 17 條第一項第七款規定,教師除應遵守法令履行聘約外,負有 義務依有關法令參與學校學術、行政工作及社會教育活動。國民教育法第 10 條 第二項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視規模大小,酌設教務處、學生事務處、總 務處或教導處、總務處,各置主任一人及職員若干人。主任由校長就專任教師中 聘兼之,職員由校長遴用,均應報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備。. 另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14 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 行政組織,得除依相關規定外,得於各處(室)之下得設組。同條第二款規定,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各處、室掌理事項,得辦理教務處課程發展、課程編排、教 學實施、學籍管理、成績評量、教學設備、資訊與網路設備、教具圖書資料供應、 教學研究、教學評鑑,並與輔導單位配合實施教育輔導等事項。學生事務處公民 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體育衛生保健、學生團體活動及生活管理,並與輔 導單位配合實施生活輔導等事項。總務處學校文書、事務、出納等事項。輔導室 (輔導教師)學生資料蒐集與分析、學生智力、性向、人格等測驗之實施,學生 興趣成就與志願之調查、輔導及諮商之進行,並辦理特殊教育及親職教育等事項。. 5.

(14) 綜上法規規定內容,本研究之行政教師係指於學務處、教務處、總務處、輔 導處(室) ,或教導處(因學校規模合併教務處及學生事務處業務處理) 兼任主 任、組長等行政職務之教師,且不含未具教師身分之職員。. 二、環境教育 美國在 1970 年制定的環境教育法案(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 中定義環境教育是一個教育過程,涉及人與自然環境以及人造環境的關係,包括 人口問題、汙染問题、資源分配與枯竭問題、自然保育問題、科技發展、交通運 輸建設、都會與農村計畫等與整個人類環境的關係。因此環境教育可說是所有關 係人類整體的問题,藉由教導之方式讓國民瞭解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本研究主要是探究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之現況與策略,因 此在環境教育之界定上,採取相對於「社會環境教育」之「學校環境教育」範疇。 較為廣義的界定是指經由學校管道推行的環境教育;而較狹義的界定則是指針對 學校教職員工與學生之對象所推動的正規環境教育(form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換言之,正規的學校環境教育,主要係指經由學校管道,以學校教 職員工及學生為對象,以具有教育策略及教育方法推動的環境相關活動及教學 (汪靜明,2000)。故本研究以針對學校教職員工生為主要推動對象,因而採納 狹義的定義以達成研究目的。. 三、國民中學 依據國民教育法規定,凡六歲至十五歲之國民,應受國民教育。前六年為國 民小學教育;後三年為國民中學教育。國民教育,以由政府辦理為原則,並鼓勵 私人興辦。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依據人口、交通、 社區、文化環境、行政區域及學校分布情形,劃分學區,分區設置。在本研究中. 6.

(15) 因研究對象是新北市公立之國民中學,包括以下三類: (一)國民中學:單純設置國中七、八、九年級之學校。 (二)完全中學:完全中學係依據中華民國 89 年訂定發布之「完全中學設立辦法」 設置,完全中學含中等教育前、後二階段。前三年為國民中學教育階段,後 三年為高級中學教育階段。新北市共有 17 所完全中學,唯本法於 103 年廢 止,現今新北市之完全中學統一稱為為高級中學,故本文中「高中」指稱對 象均為高中含國中部分之學校,綜合高中職或高級中學不含國中學生者均不 在本研究討論範圍內,私立之高中亦非本研究探討對象。 (三)國民中小學:國民教育法第 4-1 條述及:為促進學生同儕互動,培養群體多 元學習,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建構優質學習環境,均衡城鄉教育功能,確保 學生就學權益,直轄市、縣(市)政府得得辦理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 合併或停辦。新北市共有 5 所配合九年一貫及地區資源之特質,整合為國民 中小學。.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以下說明本研究方法及步驟: 壹、研究方法 為了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先使用「文獻分析法」來探討新北市目前環 境教育政策推行現況,從中尋求脈絡以作為建立研究假設與問卷設計之參 考,再以新北市國中行政人員為樣本,利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研究, 最後將問卷結果加以分析、檢核,最後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以供政府單 位、學校行政、教育相關推廣或未來研究之參考。. 7.

(16) 一、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是尋求歷史資料、檢視歷史紀錄並客觀地分析、評鑑這些 資料的研究方法,由於常需要大量的歷史資料與文獻,因此亦稱歷史文獻 法。當研究者對歷史資料進行蒐集、檢驗與分析後,便可以從了解、重建過 去所獲致的結論中,解釋社會現象的現況,甚至預測將來之發展(葉至誠, 2009)。本研究中的文獻分析主要屬於描述性分析,蒐集有關國內外環境教育 的發展資料及相關訊息,包含書籍、期刊雜誌、網路資料、學術論文及各種 文件資料(組織章程、年度計畫、會議紀錄、公文資料)等,以瞭解並參照 我國環境教育的實際發展過程,期望透過文獻分析所得,作為擬定問卷調查 設計之參考。.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透過一套標準刺激(如問卷),施予ㄧ群具代表性的填答 者所得的反應(或答案),據以推估全體母群對於某特定問題的態度或行為 反應。此種方法除了使用在學術研究,更被大量使用在民意調查、消費者意 見蒐集、行銷調查等各種應用領域(邱皓政,2002)。本研究為瞭解新北市 國中行政教師在學校推動環境教育現況與策略,以新北市公立國中行政教師 為母群體,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樣本調查。(王文科、王智弘,2014) 指出如果抽樣程序合適、蒐集資料方法正確、獲得的資料與研究該領域的重 要問題相關,則樣本調查不失其價值。因為限於研究經費、時間、施測難 度……等因素,期能透過有效的抽樣方式,選擇數量足夠且具有代表性的人 作為本研究對象,以瞭解、推論新北市行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現況與策略關 聯性。. 貳、研究流程. 8.

(17) 本研究首先進行相關文獻的蒐集與整理,以作為建立研究假設與問卷設 計之參考;其次擬定抽樣調查計畫並進行實際問卷調查;最後整理問卷調查之 結果並加以整理分析,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與未來研究 之參考。研究流程圖如圖 1-3-1 所示。. 研究動機與目的. 確定研究問題. 相關文獻、資料之收集 一、環境教育. 二、新北市環 三、學校環境教 四、環境教育相 境教育推動 育 關研究 政策. 研究架構. 確定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 問卷調查法. 選擇統計分析方法. 實施問卷調查. 問卷資料整理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1-3-1 研究流程圖. 9. 擬定抽樣調查方法.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一、研究區域而言 本研究以新北市為研究區域,選取新北市為主要研究範圍的原因是研究者 服務於新北市,擔任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同時亦擔任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兼 任輔導員。新北市公立國中學校數(含國民中小學及高中附設國中部)共計有 80 所,因為樣本數目較多,比較能夠在研究主題上獲得較豐富的訊息,降低因 為樣本太少造成誤差過大的機率。. 二、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的對象限於新北市地區的公立國民中學(含完全中學附設國中部), 因此不包含私立國民中學(含私立中學附設國中部)。在問卷受訪對象上選取新 北市國民中學的教師兼行政人員作為本研究的樣本母群體,不包含學校內之公 務人員、工友或其他不具教師身份之廣義教育工作從業人員。. 三、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擬就環境教育推動現況與策略作探討,環境教育包含理論上環境教 育的意義,以文獻方式了解新北市現行教育政策以及其他研究之推動困境,並 探討新北市實際遭遇情況,與行政人員推動環境教育政策之相關影響。. 貳、 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對象受限於新北市地區國民中學教師,全國各縣市不盡相同,其研. 10.

(19) 究結果可能無法概括推論至其他層级或全國如:私立學校教師、新北市國民小 學教師或高級中學教師、外縣市教師等。但本研究主要在了解教育行政教師參 與意願的關聯,以了解影響教師推動環境教育的原因,做為教育主管行政機關 及學校推動行政人員相關業務的參考,期能對推動環境教育的發展提出建議。.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以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為主,問卷調查雖有大量樣本、成 本低、偏差錯誤率低及隱匿性高等等的優勢,但也存在問卷回收率不佳、不易 獲取額外資訊等問題,問卷調查以抽測新北市公立國中教師為主,填答者如無 法據實回答,則會造成測驗上的誤差,是為本研究方法上之限制。. 11.

(20) 12.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的需要,探討新北市國民中學行政人員推動環 境教育之現況與策略,共分為四節加以敘述:第一節主要探討環境教育內涵;第 二節探討新北市的環境教育政策;第三節就各校環境教育推動概況做一瞭解;第 四節旨在整理國內環境教育之相關研究文獻。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參照基礎,現 分述如下:. 第一節 環境教育內涵與發展 壹、環境教育內涵 環境教育的定義誠如 Palmer(1988)所言,可說是歷史上發展最快也是範 圍最廣的教育。而環境教育隨著人或立場或時代或國情的不同,對於環境應保持 何種狀態就有不同的想法,因此環境教育的定義相當多元,依據時間的順序,臚 列如下:. 美國是最早為環境保育立法的國家,在 1970 年制定的環境教育法案(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中為其定義: 「環境教育是一個教育過程,它涉 及人與自然環境以及人造環境的關係,包括人口問題、汙染問题、資源分配與枯 竭問題、自然保育問題、科技發展、交通運輸建設、都會與農村計畫等與整個人 類環境的關係。這些關係人類整體問题,藉著教學方法讓國民瞭解人類與環境的 關係」 (李聰明,1987) 。此處所下的定義著重於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 度的學習。. 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13.

(22)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簡稱 IUCN)於 1976 年出版的環境教育手冊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中,引用環境教育專家 Cerovsky 的說法:「環境教育是認知價值與澄清概念的 過程,藉以發展了解和讚賞界於人類、文化和其生物、物理環境間相互關係所必 須的技能和態度。環境教育也需要應用在有關環境品質問題的決策及自我定位的 行為規範。」(UNESCO,1985;李聰明,198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英語: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縮寫:UNESCO)與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簡稱 UNEP)於 1977 年於前蘇聯喬治亞共和國的伯利西 (Tbilisi)舉行了跨政府國際環境教育會議(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會議中發表的伯利西宣言對環境教育賦予以下 的定義: 「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過程,在這過程中,個人和社會認識他們的環境, 以及組成環境的生物、物理和社會文化成分間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識、技能和價 值觀,並能個別地或集體地解決現在和將來的環境問題。(UNESCO, 1978)。. 周儒於 1993 年指出,環境教育是以達到改善環境為目標的教育過程。它是 一個澄清觀念與形成價值的教育過程;是為了便於發展人們在瞭解與體認人與其 文化及生物、物理環境間相互關係時所必需的技能與態度。環境教育也教導人們 在實際面對有關環境品質的課題時,如何作決定,並且發展自我行為的依據準則。. 日本文部省(1991)定義環境教育為: 「對環境及環境問題抱持關心及知識, 站在人類活動或是和環境相關有關事項的綜合的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之上,學習顧 及環境保護的行動的技能、思考力、判斷力,主動參加創造更良好環境的活動’ 養成採取環境負責任的行動舆態度。. 14.

(23) 王鑫(1995)認為環境教育是全民性的、整體性的、終身性的、整合自然舆 人文社會科學,箸重養成澄清價值觀,並且貴於實踐的教育。. 楊冠政(1997)認為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的過程,用以教導人類認識環境問 題,瞭解並關切資源奥環境之關係,使人類具備保護及改善環境品質所需之倫理, 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進而能夠致力於維護生態平衡及環境品質以達到資 源永續利用,人類未續發展的目標。. 張子超(2000)指出環境教育是藉由人與環境關係的思考,人文與科技的整 合,全球性的思考與地區性的行動,持續關切周遭環境,以行動達成終身學習的 理念。因此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的過程,教導人們瞭解環境及環境問题,培養所 需的倫理、技能、態度、價值觀及行動力,以改善環境問題、提升環境品質,達 到資源永續之利用。. 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強調的是要在真實環境中(in)進 行教育、教育有關於(about)環境的知識、態度、技能,並且為(for)實踐永 續環境而進行教育。環境教育包含了六個核心的學習要素,包含:有「自然資源 保育」概念、 「環境管理」概念的融入; 「生態原理」 、 「互動與互賴」概念的融入; 以及融入「環境倫理」與「永續性」的概念等。(維基百科). 依據我國環境教育法第三條第一款述及:環境教育指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 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 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 15.

(24) 綜上所列,各家對環境教育的釋義幾乎都敘述教育的「過程」,並凸顯人與 環境之間是有交互關係的,其環境包含生態、文化、人與物理,也包含使人能夠 覺察、面對及解決環境問題。. 依各定義年代區分,1990 年以前的定義著重環境問題之認識及解決,1990 年以後的定義多關注環境行動方案之實踐與延續。故研究者欲探討國民中學推動 環境教育之策略,行政教師推動立場為何,並檢視環境教育之現況以便與新的走 向接軌。. 貳、環境教育目的 在 1975 年的貝爾格勒國際環境教育會議中,訂定了貝爾格勒憲章(Belagade Charter),當中定義了環境教育的目標及其目的,隨後在 1977 年的伯利西宣 言中也訂定了環境教育的原理、目標和環境教育的方針(楊冠政,2006): 一、環境教育目標 (一)培養意識及關切在都市和鄉間有關經濟、社會、政治與生態的相互關係。 (二)為每個人提供機會去獲得保護環境及改進環境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價值觀、 態度和承諾。 (三)為個人、群體和社會整體創造出對環境的新行為模式。 二、環境教育五大目的: (一) 覺醒(awareness):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獲得整體環境的認識與敏感度。 (二) 知識 (knowledge):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獲得關於整體環境及其相關問 題的各種經驗和基本瞭解。 (三) 態度(attitude):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關切環境的一套價值觀,並承諾 主動參與與環境改進和保護。 (四) 技能(skill):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16.

(25) (五) 參與(participation):協助個人及社會團體有機會主動參與各階層環 境問題的解決。. 貝爾格勒憲章與伯利西宣言中提及環境教育之目標及目的,均是喚起環境意 識的產生,透過知識與經驗的建構發展對於環境之保護或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與 態度。正能與九年一貫課程中環境教育教學五大目標相符應: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環境概念知識、環境態度與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環境行動經驗。. 叁、國際環境教育發展 工業革命將人類自手工勞作推向機械生產,機器取代了人力、畜力、風力、 水力……等自然力,機器的使用大幅加速了產品的製造與產出,帶給人類劃時代 的改變,但機械動力產生的一氧化碳、廢料、各式汙染物質也開始對環境產生衝 擊,造成空氣、水、土壤的汙染。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化加速發展,世界大國為 發展工業,加速經濟成長,進行大面積的森林砍伐、挖掘礦產……等破壞生態, 劇烈影響環境品質之行為。此狀況激發了有心人士產生環境保育的想法,並引起 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 1908 年,愛好戶外活動的美國羅斯福總統在白宮召開國家保育研究會,所 有的州長都必須參加,可見總統相當重視環境保護,在任期間他成立了多個國家 級的資源保育管理的重要機構,譬如土壤保育署、森林局、土地管理局等。隨著 這樣的風氣與對保育的重視,美國學校中出現了自然探索、戶外教育、野外考察 等教育方式,可說是環境教育的濫觴。. 1965 年英國學者葉普(W.B.Yapp)認為環境和教育兩者密切相關,因此在 教育研討會中建議將環境(Environment)和教育(education)兩個單字組合成. 17.

(26) 複合名詞: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此說很快被大家接受並採用, 且沿用至今。. 1970 年美國尼克森總統在環境白皮書中提到:「環境保護問題如此迫切嚴 重,而今日美國教育制度,卻對這件環境破壞的事實,未盡其應盡的力量。」這 篇發言引發了美國環境教育相關活動,並且確立「教育可喚醒大眾對於環境保護 關注」的信念。該年,美國亦制定了國家環境教育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雖歷經一些波折,該法在 1990 年才正式頒佈施行,是全球第 一個將環境教育立法規範的國家,也是環境教育入法重要的指標。. 1972 年在環境保護的歷史上是重要的一年,也是國際對於環境保護共識的 第一座里程碑,該年 6 月 5 日至 16 日在斯德哥爾摩辦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多 達 133 個國家的 1300 多名代表出席了這個會議,更是世界各國跨國共同討論環 境問題,探討保護全球環境策略的第一次國際會議。會議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 境會議宣言》(簡稱《人類環境宣言》或斯德哥爾摩宣言》)和《行動計畫》,取 得並發表 7 點共識及 26 點原則引導世界各國保護改善人類環境,七點共識為: (1)科技發展提昇了人類改變及利用環境的能力,不論天然或人為環境都是人 類尋求福祉時所必須的,也是基本人權的一部份。 (2)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攸關 世界各國人民福祉,是各國人民迫切期盼的,也是各國政府的責任。 (3)妥善利 用環境可提高各國人民之生活品質,若使用不當則可能帶給人類及人類環境無法 估算的損害。 (4)開發中國家的環境問題多因開發程度不夠而造成,已開發國家 之環境問題多與工業化及技術發展有關。 (5)人口的自然成長給環境帶來壓力, 適當的政策與措施可以解決此問題。 (6)各國或團體在各地採取行動時,必須審 慎考慮其環境影響,為現代及後代子孫保存或改善人類環境,與求取和平及尋求. 18.

(27) 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共同為人類生存的基本目標。 (7)為達此環境保護目的, 各國公民、團體、企業、及各級政府均應平等地合作,共同努力。各國政府亦應 互相合作。有關國際性的環境問題,應由各國平等處理,而各國使用或開發自己 的環境資源時,亦不應對他國之環境造成損害。. 1992 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地球高峰會議(Earth Summit) ,本 屆地球高峰會簽署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 、 《21 世紀議程(Agenda 21)》 、 《生 物多樣性公約》 、 《森林原則》 、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文件,並在當 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CSD) ,以落實本次高峰會議的後續行動,此後每年在聯 合國總部召開。. 人類對於環境漸漸產生「只有一個地球」的意識,也了解人與環境是不可分 割的「共同體」,並在國際上達成共識。傳統環境觀念的改變,是人類對嚴重復 雜的環境問題,作出清醒和理智的正確選擇,也是向共同保護環境之行動邁出了 第一步,除取得共識外更進一步考量制定共同的原則以鼓舞和指導世界各國人民 共同維持和改善人類環境。. 肆、我國環境教育發展 1998 年教育部提出部九年一貫課程總綱,於 2001 年試行、2004 年正式施行 之課程綱要中提及:我國環境教育的起源與發展,緊扣著國際環保的思潮和行動。 1972 年 的 聯 合 國 人 類 環 境 會 議 ( 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1972)發表「人類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啟始了人類 與自然環境良性互動的新紀元。接著在 1983 年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關切環境保護 與經濟發展兩個議題,象徵環保的內涵由對自然環境的關懷,擴充到對人類生存. 19.

(28) 與發展的關懷。這個委員會在 1987 年發布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宣言,呼籲全球對自然環境與弱勢族群的認同與關懷。1992 年聯合國 召開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更通過了舉世矚目的「二十一世紀議程」 (Agenda 21) ,把永續發展的理念規劃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強調對未來世代的關 懷與對自然環境資源有限性的認知,及對弱勢族群的扶助。. 綱要中明載環境教育之發始,顯示教育部推動環境教育積極的意識,並將之 置於教育政策中,可知其重要性。我國在環境教育上約有 20 年的推動歷史,依 葉欣誠 2010 及高翠霞 2015 年提出觀點,灣臺環境教育發展可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萌芽期(1987 年至 2001 年) 1987 年,台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成立,其中綜合計畫處主管環境教育。 1990 年,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成立,推廣學校環境教育。 1993 年至 1997 年各師範院校成立環境教育中心。 1993 年,台灣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成立。 1989 年,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及管理研究所成立。教育部開始採用與英 國的生態學校(Eco-school)的概念推動綠色學校。 1999 年,台北市立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成立,其後臺灣發生 921 大地震, 教育部啟動「永續校園」計畫,將綠建築概念融入校舍重建。 2001 年,高雄師範大學成立環境教育研究所。. 二、第二階段:成長期(2001 年至 2007 年) 此階段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穩健發展中,教育部永續校園計畫發展迅速, 各中小學迅速接受環境教育概念與實務,大學開始接受環境安全衛生概念與組織 發展。各類 NGO 開始投入環境教育,企業產生企業社會責任(CSR)開始整合環 境教育概念與實務。. 20.

(29) 三、第三階段:轉變期(2007 年至 2010 年) 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面臨整併危機,環境教育法立法逐步成熟,大學的環 境意識與實務逐步提昇並與世界接軌,中小學永續校園發展逐步轉型,逐步強調 教學課程與硬體建設之間的搭配,企業 CSR 結合環境教育逐步成為主流。. 四、第四階段:目前 環境教育法立法通過,並正式實施。各公營事業、公家單位,與高中以下學 校積極 「因應」環境教育法的壓力與機會,各私人產業積極思索機會點何在, 環境教育人員、機構、設施場所認證開始操作,各種實務問題逐步發生,政府組 織的合作與競爭開始發生,各自解讀與重新整合。. 環境教育在臺灣約在 1990 年代初期開始受到討論,也開始推動,至今約有 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葉欣誠,2010) 。對照 1970 年代先進國家已有環境保護意識 並開始積極推動環境教育的背景下,我國環境教育起步雖稍慢,在教育部民國 98 年度施政方針第九項:「落實性別平等、生命及憂鬱自殺(傷)防治、人權法治 及品德教育,並強化中輟學生輔導及校園正向管教措施;賡續推動改善校園治安, 防制校園暴力霸凌及學生藥物濫用;秉持永續校園理念,推動節能減碳教育,落 實永續發展之環境教育」,為政府施政方針首次出現「環境教育」確切名詞。接 著民國 99 年 6 月 5 日環境教育法正式通過,100 年 6 月 5 日正式實施,顯示政 府正視推動環境教育的必要,此舉並使我國成為繼美、日、韓、巴西之後,少數 躋身將環境教育立法的國家,在環境保護發展歷程上,深具意義,也開創了環境 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新紀元。. 21.

(30) 第二節 新北市環境教育政策敘明. 新北市教育局推動環境教育政策,可追溯自 2002 年,當時臺北縣政府教育 局將環境教育之業務納入國民教育課執掌中,早期推展是由環境教育中心學校開 始為推廣主力,續後逐漸擴展至全縣九大分區,並於各區設置種子學校。後來中 心學校校長召集志同道合之行政人員及老師,聘請專家學者為顧問,成立了「臺 北縣環境教育輔導團」,團員來自全縣之中小學,曾多達 40 多人,其中包含校 長、主任等行政人員,也有學校現職教師及退休教師,可謂廣納人才以因應多元 環境教育議題(簡聰義,2015)。當時環境教育輔導團最大貢獻就是為此後環境 教育的推動培育不少人才,這些輔導團員不但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更在教師專 業能力上不斷提升,成為新北市教育局日後推動環境教育如此多的原因之一。. 新北市針對環境教育議題發行期刊/電子報,自 95 年 10 月 1 日發行臺北縣 環境教育輔導團電子報創刊號(主題:溼地之美)起,至 105 年 12 月研究者撰 寫日已發行 210 期。該電子報委託環境教育輔導團編輯及發刊,也開放教師投 稿,每年度不同期別設定不同主題,因此電子報也是新北市環境教育發展紀錄的 重要刊物。. 而新北市教育季刊自臺北縣時期開始,教育議題期刊主題為環境教育相關, 可窺見環境教育推動之演變:北縣教育第 54 期永續校園(2005 年) 、第 57 期特 色學校(含多所環境教育、營造特色學校 2006 年)第 65 期關懷自然(2008 年) 、 第 73 期海洋教育(2010 年) 、新北市教育第 10 期環境教育(2014 年) 、第 15 期 食育教育(2015 年)。. 其中 2014 年由教育局長林騰蛟發表「讓環境教育在教育實踐年完全實踐」. 22.

(31) 可說是對環境教育推動的重新宣示,此時環境教育議題因為資訊流通發達,國際 傳媒呼應環境議題,造成「環保」已成流行語彙,例如盧貝松的「搶救地球」到 齊柏林的「發現臺灣」電影,民眾或親子走入電影院感受環境紀錄片所帶來的震 撼與感動,其他如「節能減碳」 、 「資源回收」 、 「垃圾分類」……環境議題相關的 字詞更不陌生,為推動「環境教育」眾多有利條件及背景,真的大有可為。林局 長強調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配合環境基本法之精神及臺灣地區 21 世紀永續發展的 環境教育行動策略,積極以「全球的視野,在地的行動」與世界同步努力,讓地 球環境永續發展,全方位將永續環境教育理念落實在中小學課程與生活,做為推 動的努力方向。 (新北市教育第 15 期 2014.3 月). 同年,在全市許多師生的努力下,新北市的環境教育與教育行動已領先全國, 獲得首屆唯一 「國家環境教育獎-機關(構)組」特優獎,也是第一個獲此殊 榮的機關。為使新北市永續環境政策更具系統、宏觀的思維,也能落實執行,新 北市政府除成立市層級,由市長擔任主任委員的「永續發展委員會」外在教育局 方面,設立「永續環境教育科」為全國首例,顯示新北市環境教育推動為積極且 具有領先性。. 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推行有年,各局處環境教育相關計畫及方案不勝枚舉, 研究者依據新北市環境教育中程計畫之訂定,依計畫時間順序區分為 2006 年至 2009 年、2010 年至 2013 年、2014 年至 2017 三個階段來探討新北市環境教育之 政策與內涵:. 壹、第一階段(2006 年至 2009 年) 一、據永續環境教育科臺北縣教育發展規劃暨政策主軸簡報報告中,臺北縣教育 環境教育中程計畫(95-98 年)有四個推動重點,分別為制定永續環境教育發展. 23.

(32) 政策、進行永續校園空間局部改造、推動永續環境教育創意教學、落實永續環境 教育生活實踐: (一)制定永續環境教育發展政策 包含制訂「臺北縣環境教育中程計畫(95-98 年)」 、公布「臺北縣人工溼地 生態教育推廣計畫(96-98 年)」 、發表「【淡水河‧臺北溼地】溼地教育白皮書」 、 成立「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永續環境教育輔導小組」、組成「環境教育專家技術顧 問團」 、設置「臺北縣政府國民中小學校園規劃設計審議委員會」 、建置「臺北縣 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等。. (二)進行永續校園空間局部改造 包括鼓勵各校對校園進行整體規劃、融入綠建築概念的學校環境改造、鼓勵 各校推廣資源與能源循環再利用及推行本土生物多樣性環境營造、活化空餘教 室、設置兒童玩具圖書館、公辦民營幼稚園、閒置校區永續利用、設置生態教學 農園、童軍營地、推動活化校園空間總體計畫-「開創閒置空間新生命,營造永 續節源新基地」。. (三)推動永續環境教育創意教學 包括辦理各項環境教育專業素養進修研習、強化各級行政人員及教師的環境 專業素養、成立中小學環境教育輔導團、發展環境教育教學課程及教學模組、辦 理全縣永續環境教育輔導訪視工作、進行創意教學的行動研究、架設「臺北縣永 續環境教育網」知識分享平台、發行「環境教育電子報」等。. (四)落實永續環境教育生活實踐 發展環境教育為主軸的學校本位課程、推廣環保休閒與生態的戶外探索活 動、辦理學生永續環境教育創意競賽觀摩活動、推動「藝術與人文 18 條學習路. 24.

(33) 線」方案、推動「特色學校」方案、推廣「低碳學校」計畫、辦理省資源、低污 染、綠色消費、綠色採購等生活環保教育、校園實行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回收循 環再利用、汰換高效率燈具及換裝省水器材等。. 二、上述第一階段多為奠基之策略,可由實踐成果中得知此一階段之執行狀況, 以下就擬訂永續發展政策、活化校園環境空間、培養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環境探 索課程、落實生活環保行動、共享環境教育資源六大面向略述成果如後: (一)擬訂永續發展政策 由環保局及教育局在此階段均訂定或修訂多項推動環境教育相關之各項作 業要點、規章或計畫,包含:臺北縣(新北市)永續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臺北 縣(新北市)低碳校園標章認證制度作業要點、臺北縣(新北市)政府暨所屬各 級行政機關及學校全面節能減碳措施實施計畫、臺北縣(新北市)政府國民中小 學校園規劃設計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臺北縣(新北市)立各級學校永續環境教 育輔導小組設置要點、 【淡水河.臺北溼地】溼地教育白皮書、臺北縣(新北市) 人工溼地生態教育推廣計畫、臺北縣(新北市)防災深耕教育計畫、臺北縣(新 北市)低碳教育白皮書、臺北縣(新北市)海洋教育白皮書、……等。. 另成立「臺北縣(新北市)國民中小學永續環境教育輔導小組」 、 「永續環境 教育專家技術顧問團」,以整合環境教育資源,推動環境教育計畫,輔導本市所 屬各級學校於行政、課程、硬體建設各方面均能達成永續發展的校園。而成立臺 北縣(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為全國首個設立環境教育中心之縣市。民國 96 年開始推動環境教育中心建置計畫,97 年揭幕開館,初期中心推動溼地生態、 低碳節能等永續環境教育。. (二)活化校園環境空間. 25.

(34) 經費編列上,除新北市經費外,另向教育部申請「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工 程經費」 (含永續校園局部改造及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總體計畫)補助學校,計 5 億 6,872 萬元,共 372 所學校受惠。. 活化校園環境空間包括融入綠建築概念的學校環境改造、活化空餘教室及閒 置校區的永續利用、營造本土生物多樣性環境及建立生態循環體系五面向:融入 綠建築概念的學校環境改造部分包括透水性佳的紅磚土跑道與綠地保留、生態工 法邊坡整治、透水性鋪面與綠地、生活污水地下滲濾處理系統工程、136 所中小 學設置雨水和再生水再利用系統、62 所中小學使用 T5 省電燈具節能。活化空餘 教室及閒置校區的永續利用部分包含提供 14 間教室存放各局處檔案文件、12 所 學校 80 間教室借用社區大學、4 校 25 間教室辦理公辦民營幼稚園、5 校 12 間 教室提供補習班及安親班借用、建置 54 處兒童玩具圖書館、推動英速魔法學院、 12 校成立閱讀滿天星故事屋及 87 間語文故事屋;閒置校區則推動公辦民營學 校、英速魔法學院、設置童軍營地、鄉土教學資源中心、發展地方觀光、假日時 民間社團或團體借用、共 9 校獲教育部「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總體計畫」補助成立 能源資源中心……等成果. (三)培養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專業素養之培養至為重要,97 年成立之臺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整合 推動中央、縣府的環教政策,及全縣性與區域性的環境教學服務網絡。另於在九 大區各設置一所區域性的環境教育種子學校、溼地環境教育種子學校推動環境教 育、濕地教育。此外設置「臺北縣環境教育輔導團」(不分國中小),研發 20 個 課程或教學模組與方案,訪視 96 所學校,辦理永續校園評選,設置臺北縣環境 教育資源網提供環教新知訊息,發行環境教育電子報 31 期,發行量超過 25,000 人次。成立四類「環境教育種子學校」,協助環境教育推動:溼地課程與教學發. 26.

(35) 展學校 25 個團隊、低碳參與規劃學校 199 所、能源學校 3 所、低碳試辦推廣學 校 20 所。另整合民間資源,含荒野保護協會、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辦理 綠拇指計畫、國家地理頻道進行世界地球日教育活動及學校公共播放版權、大地 旅人工作室、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五工扶輪社、臺北縣環境永續發展協會、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臺北縣環境永續發展協會、台灣濕地學會、中華民國濕地 保護聯盟、關渡自然公園、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中縣鄉土自然研究學會、…… 等資源共同推動環境教育。. 95 至 98 年間辦理 15 個環境教育創意教學的行動研究、3 場次約 500 人次 參與永續校園改造案例分享研習、95 學年辦理全國永續環境教育高峰會、辦理 臺北縣防震演練分區研習 2 場次及 921 地震 10 週年紀念活動-臺北縣校園防災 演練、辦理溼地種子、低碳教師、自然生態種子教師、防災地圖規劃學校種子教 師、等各環境議題種子教師培訓或工作坊、辦理「發現新溼地─臺北溼地探索隊」 3 梯次。出版環境教育成果如年度環境教育成果、永續校園環境教育校園訪視成 果、九大區溼地摺頁、臺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推廣摺頁、水生植物生態導覽摺 頁、溼地生態導覽摺頁、 「碳為關止」低碳學校推廣手冊、 「低碳生活歲時紀」手 冊、「臺北縣環境教育教材詞曲創作甄選專輯—聽河流在唱歌」歌曲光碟、臺北 縣防災教育課程計畫─防災教育系列(校園篇)1 套、「臺北縣防災教育課程與 教學設計-教學光碟」……等。. 在輔導各級學校研訂環教活動計畫及技術方面,由環境教育輔導團協助辦理 相關研習自 95 至 97 年度共進行 7 場次,約 800 人次參加。每年各校提報「永續 校園環境管理執行成果報告」,製作成網頁掛於各校首頁,全縣學校 100%參加, 並由永續環境教育輔導團聘請學者專家進行評選績優學校表揚。. 27.

(36) (四)發展環境探索課程 教師專業能力之培養就是為了能發展相關課程,在環境教育課程成果部分, 有「藝術與人文 18 條學習路線」方案、「社區有教室」方案 190 校參與、「特色 學校」方案 67 校參與。全縣各國民中小學已完成「鄉土學習地圖」製作、148 所 學校申請校際交流互訪、校外教學每學年度至少 8 節課、環境教育每學年至少 4 小時課程及融入課程領域。另設置「藍星學校」發展海洋教育課程、「溼地教育 學校」發展溼地教育課程、「臺北縣防災教育課程」推動災害防治教育。. (五)落實生活環保行動 除了課程教授,校園生活延伸至日常生活環保行動之落實部分,呼應「京都 議定書」決議節能省碳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其成果包含自 97 年 9 月 1 日起禁 止一次性餐具進入校園、與台達電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 3 所能源管理示範學校、 98 年推行校園停車熄火等待政策、提倡走路上學方案、95 學年度起鼓勵藝能領 域教科書回收再利用、96 學年度起補助學校購置共用藝能領域教科書、97 年辦 理各校推動節能省水競賽活動。在綠色消費簡樸生活方面,校園優先採購環保標 誌物品達 85%以上、推行辦公室環保採購再生紙、施行校園垃圾分類減量及資 源回收再利用、加強辦理廢乾電池回收工作、落實能源教育的具體行動提昇能源 效率與節能、各校透過年度修繕逐年換裝高效率 T5 燈具節省用電(97、98 年度 補助 66 校經費 8751 萬元)、推動各校於暑假間申請「可停電力」、強化生活教 育,養成隨手關燈及電源習慣、辦理能源教育創意競賽活動(如太陽能車、生質 能車、太陽能船及太陽能悶燒鍋……等)、結合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服務學習實施 計畫進行學校及社區環保、清潔、綠美化服務、頒布「臺北縣學校校園環境及設 備維護標準作業」、頒布「臺北縣政府暨所屬各級行政機關及學校全面節能減碳 措施實施計畫」。. 28.

(37) (六)共享環境教育資源 建立共享及資源平台是持久推動的重要助力,在此部分的成果,北縣 94 年 底加入「臺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達成率 100%、加入「綠色伙伴學校」10 片葉 子以上學校達 38%、 「綠色學校伙伴掛牌」3 校、建置「永續環境教育資源網」並 由環境教育輔導團負責網站建置完成與系統維護、發行環境教育電子報、新增臺 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網站建構環境教育推廣數位環境、建置「臺灣水生植物檢 索系統」。引進大學與民間資源推動牽手計畫、崇德國小與社區環保團體結盟改 造社區、結合大專院校及民間環保團體資源成立「五股溼地生態園區」、五股國 中教學團隊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臺灣大學環境教育研所、荒野保護協 會等資源共同認養五股溼地,配合生態工法博覽會保護溼地生態環境。積極參與 並發展國際交流及合作,架設環境教育雙語網站,培育雙語環境教育解說員、辦 理國際交流活動參訪香港米埔溼地、辦理「打造臺北縣 Eco-City 暨珍古德與聖 嚴法師心靈對話研討會」 、周錫瑋縣長與珍古德博士共同簽署打造生態城市宣言、 與文化局辦理「臺灣文化 vs 全球暖化國際研討會」 、辦理歐洲永續教育機構參訪 活動、與日本河童協會共同辦理國際水環境教育論壇、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辦理 「綠色生活地圖國際研討會」、連續兩年參與行政院林務局辦理「自然中心國際 研討會」活動、參加「2009 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本縣環境教育 推動之政策與成果。. 貳、第二階段(2010 至 2013) 此階段計畫延續 95-98 年環境教育中程計畫之精神,以「全球的視野,在 地的行動」,將永續環境教育理念落實在中小學課程與生活,帶動社區相關產業 發展,期以「環境政策」、「空間改造」、「環境教學」、「生活實踐」4 大主軸, 做為推動的努力方向,「塑造永續健康新環境,建立人文生態新校園」,其願景 為:塑造永續健康新環境,建立人文生態新校園。其六大策略彙整如下,大多. 29.

(38) 延續前計畫精神及內容:. 一、延續環教政策,建構發展組織 包含(一)成立組織、建立運作模式、 (二)召開「永續環境教育輔導小組」 會議(不定期)、(三)共同規劃與檢討本縣環境教育政策及發展方向、(四)將 環境教育的推動指標,納入本市各級學校「校務評鑑指標」中、 (五)建立 NGO 夥 伴關係,共同合作推動各項環境教育議題、(六)提供多元跨界結盟機會,增進 環境教育資源整合之可能、(七)推動全面節能減碳措施,各校每年以減少用電 2 個百分點為目標(以 96 年為基準) 。其中「校園規劃設計審議委員會」之組織 輔導學校取得綠建築標章部分為本計畫新增之策略。. 二、營造永續環境,擴展學習空間 在節能減碳資源循環、環境永續生態循環部分,其中資源回收政策加入空間 規劃與設施,建立資源處理再利用管道更能妥善處理回收後之各類資源具體落 實。雨水再利用除細部建議用於植栽澆灌、清潔用水、景觀水池用水等,新設校 全數設置二元供水概念設置雨水回收系統。而校內設置人工溼地自然淨化水循環 處理,將再生水淨化除人工化外,更透過生態水循環方式,整合物理過濾、自然 曝氣、生物淨化以及自然沈澱池整合方式,將原本雜質過多或二次使用後水進行 淨化處理。地表土壤改良、親和性綠圍籬、多層次生態綠、生物多樣性環境及設 置教學農園,使校園綠美化生態及美感兼具,進而形成生物棲地之小型生態系。 在打造健康效率學習空間、擴展環境學習空間部分,在地特色、地域資源均列入 執行之必要考量,進一步發展各校優勢如田野、山林、溪河、海洋…等主題教育。. 本階段較前期重點永續校園建築、硬體建置之基石上,空間及環境應造部分, 軟性及實用性與生活結合者增加,且有更具體的功能規劃。例如雨水再利用部分,. 30.

(39) 提供植栽澆灌、清潔用水或景觀池用水……等,讓學校在硬體建置時便有清楚概 念了解其實際運用之方向及參考。. 三、建立學習社群,拓展教學廣度 在各項環境教育專業素養進修研習方面,訂定全市性或區域性的環境教育專 業素養進修研習課程,辦理環境教育種子教師研習營,辦理督學、校長、總務主 任等相關人員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研習,在組織效能及教學服務部分,強化環境 教育中心效能,提供全面性服務包含六大環境議題推廣學校(低碳教育、溼地教 育、海洋教育、山林田野教育、永續校園與防災教育)。另整合推動中央、市級 的環教政策,及區域性的環境教學服務網絡,架設資訊網路平台,整合資源以提 供全縣環境教育分享。提升環境教育中心展場功能,強化志工職能提升品質,擴 大社會參與及教育成效。環境教育輔導團的角色與功能落實透過工作計畫之訂 定,研究發展環境教育課程、教學模組、教學方案及編輯電子報,協助各區推動 環境教育的諮詢、服務及辦理輔導、訪視工作(含永續校園改造方案訪視及輔導) , 辦理環境教育教學觀摩暨成果發表會、永續校園改造案例分享研習,整合民間資 源,跨界異業結盟推動環境教育與民間環保團體結合辦理各類環境教育活動(創 意教學行動研究、推廣活動、工作坊、成長營、環保局表揚環境(環保)教育有 功社團及人員等),出版年度環境教育成果、溼地學校、低碳學校等主題式成果 專輯。. 此階段之教師專業欲提升環境規劃與決策素養,除承續第一階段之研習曾 能,透過訪視、專業社群之實施提升品質,並以成功案例分享加深加廣之。. 四、發展環教課程,提昇環教品質 輔導各級學校研訂環境教育相關計畫部分,規定各校於 99.12.31 前訂定校. 31.

(40) 內「永續環境管理計畫」暨每年提報「永續校園環境管理執行成果報告」,製作 成網頁掛於學校首頁,聘請學者專家進行初評,選擇優良學校到校複評,優良者 給予公開表揚。實施環境教育課程融入各領域教學部分,配合九年一貫課程核備 時程,檢視各校環境教育相關議題融入課程計畫,每學年至少 4 小時,包括溼地 教育 2 小時、低碳教育 2 小時之成果。鼓勵發展環境教育為主軸的學校特色課程 部分,將「永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各校發展願景並落實規畫於課程中,各校依 據所處環境社區條件背景,配合各項環境教育議題,規劃生態探索活動(如螢火 蟲學校、蝴蝶家族、溼地學校、防災教育與低碳學校等)。推廣環境教育戶外教 學部分,將「藝術與人文 18 條學習路線」以及新北市各類型溼地(含自然與人 工溼地)納入學校戶外探索課程,優先將環境教育活動納入校外教學選擇項目, 並辦理假日遊學、城鄉交流、特色學校互訪、各級學校互訪交流體驗環境教育課 程活動。彙編「新北市生態探索手冊」並掛網供各校應用。在建立永續環境教育 基地部分,結合「特色學校」 、山林田野環境特色學校、 「學習服務」課程設計、 海洋環境特色藍星學校作為基地。而新市國小、龍埔國小、頭湖國小及佳林國中 等四所新設校,取得綠建築金質標章候選證書成為綠建築典範學校,推廣低碳教 育。. 此階段之課程強調融入領域教學,並須將執行成果掛網供專家訪評。另外除 保留新北市特色如藝術與人文 18 條學習路線外,更積極結合特色學校、綠建築 等建構環境教育課程。. 五、落實環保公約,實踐低碳生活 落實師生共同遵守環保生活公約部分,呼應「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UNFCCC)之京都議定書及哥本哈根會議決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儘量搭乘 大眾運輸工具,推動走路上學減少騎乘汽機車,降低冷氣機的使用、推動節能省. 32.

(41) 水、鼓勵使用環保餐具,禁止一次性餐具進入校園、指導學生計算生活碳足跡、 各級學校用電、用油量,每年減少 2%並於每年 12 月 15 日前提報下年度之工作 計畫至新北市能源推動小組。推動綠色消費部分,落實員生消費合作社及販售業 務委外經營者販售文具以取得環保標章產品為優先、綠色採購年度需達 80%以 上、辦公室採購再生紙,紙張再利用、推動自備茶杯喝白開水運動、持續推動「水 資源檢測行動方案」提升飲用水水質、倡導穿著輕便衣物調高辦公室空調、認識 商品碳足跡標章認證。實施校園垃圾分類、減量及資源回收循環再利用,包含加 強辦理廢乾電池回收每年以 40,000 公斤為目標、全面(含員生消費合作社及販 售業務委外經營者)禁止販賣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及使用、推動「落 葉做堆肥」及配合「廚餘回收推廣計畫」。落實能源教育行動,提昇能源使用效 率與管控部分,逐年換裝高效率燈具、推動各校於暑假間申請「可停電力」、推 動潔淨能源,辦理太陽能、風力、生質能等創意再生能源利用各項競賽與體驗活 動。. 六、形成策略夥伴,共享教育資源 配合教育部統合視導,積極爭取相關資源及教育成效,全市各校完成登入「臺 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行列,建置「永續環境教育資源網」整合現有環境教育輔 導團成為單一入口網站,並發行環境教育電子報。推動牽手計畫,引進大學院校 社團與社區環保團體結盟等民間資源,帶動社區環境改造共創社區新風貌。積極 參與並發展國際交流及合作,架設環境教育雙語網站,培育校園雙語環境教育解 說員,結合大學校院辦理「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及相關國際交流活動。. 叁、第三階段(2014-2017) 承 95-98 中程計畫施行之成果及 99-102 年環境教育推動策略,新北市過去 在環境教育的推動上,已有相當之具體成效,103 年到 106 年環境教育中程計. 33.

(42) 畫延續上一個環境教育中程計畫(99-102 年)之精神據以施行,配合「在地就 學、在地就業、在地安養、在地樂活」治市目標,也因應當前新興議題及挑 戰,如環境面上的氣候變遷、複合式災難頻仍,社會面上的高齡少子化、十二 年國民教育、推動環境教育法、海洋教育融入課程等,此階段須提升學校永續 競爭力,實現「整合環教政策、建設永續校園、發展區域課程、實踐綠色生活 及深耕環教知能」的目標,以達到「活力新北、健康安全、永續環教、在地樂 活」之願景。. 依據「整合本市環教政策議題,引導環境教育發展方向」、「建構優質永續 校園基地,串連社區學校生態廊道」、「發展文史生態區域課程,深耕環教課程 體驗學習」、「實踐校園綠色生活行為,建立在地二手資源中心」、「宣導全球氣 候變遷調適,深耕教育人員環教知能」上述計畫目標統整為「政策與管理、建 築與設備、課程與教學、生活與行為、專業與成長」5 個面向,並依 10 大實施 策略訂出 30 項推動要項與執行方案,說明如下: 一、政策與管理主軸 透過「結合市府政策資源,打造環教特色學校」及「規劃檢核環教計畫, 落實永續環教政策」兩策略,搭配多項執行方案:落實強化並運作教育局環境 教育與永續發展組織,輔導學校成立「校園永續環境規劃小組」,建立跨局室整 合機制;成立國小及國高中環境教育輔導團,提供諮詢、服務並輔導各項環境 教育議題的推動,發展主題式的生態學校;結合 NGO 與社區資源,培訓退休資 深公民成立校本或社區環境教育志工團隊,創造社區與學校的生態廊道,發展 微型樂活環境;配合四省政策、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結合本市治市目標及重要 議題,公布各項環境教育視導指標;督導各校環境教育作為及整合環境教育成 果,評選環境教育優良學校;推動環教輔導訪視並完成各校綠色夥伴校分享及 環境教育時數填報;輔導學校爭取市級及國家級環境教育各項榮譽,每年至少 1 所學校為目標;媒合 3 個 NGO 團體認養學校或單位成立環境教育場域資源中 心,串連淡水河與新北市環境資源。 34.

(43) 二、建築與設備 策略為「推廣永續建築理念,有效管理校園空間」、「建置校園節能設備, 營造安全健康環境」,執行方案規劃有:新建校舍規劃須符合綠建築指標,整建 舊校舍逐項達成綠建築要求;善用閒置空間與校區,作為環境教育多元學習場 所,發揮空間永續利用;結合永續校園指標,推動永續校園改造方案,營造本 土生物多樣性環境,建立生態平衡及循環體系;補助或協助學校安裝節能燈 具、省水器材、雨水回收、再生能源裝置,並輔導學校取得低碳校園標章認 證;推動全面節能減碳措施,每年每校用電零成長、用水用油減量 3%;建構學 校實驗室廢棄物合格回收的操作系統,並補助相關資源與設備。. 三、課程與教學 「深耕環教課程體驗,建構文史生態地圖」、「研究發展環教資源,推動環 教模組方案」策略,規劃執行方案:學校辦理環境教育各主題活動並融入各領 域,每年實施至少 4 小時;學校每年辦理 3 場以上結合家長、社區資源之各項 環境教育活動,並辦理 2 次複合型防災演練;構築各區文史生態區域課程,補 助學校辦理生態樂活 pa pa go 遊學活動;配合各種環境教育節日,辦理相關主 題活動並發展服務學習認證制度;研發氣候變遷調適或各項環境教育議題課 程、教學模組與教學方案;每年產出至少 1 項環境教育出版品。. 四、生活與行為 「推廣健康永續消費,實踐綠色生活行為」、「有效利用二手資源,發展區 域共享機制」兩策略,搭配執行方案含優先採購環保標誌商品,年度綠色採購 須達 90%以上;落實環保公約,實踐低碳生活、禁止一次性餐具進入校園並活 化創意低碳行動;推行資源回收,持續二手物品回收再利用(如:教科書、教 育用品、二手制服、二手傢俱…等);建立學校閒置、報廢物品回收再利用機制 與交換平台。. 五、專業與成長. 35.

(44) 訂定「因應氣候變遷調適,充實環教專業知能」及「建置多語環教資源, 分享多元環教成果」策略,規劃執行方案如:建立環教增能研習課程系統,規 劃環教基礎與進階議題檢核表;辦理環境教育認證研習, 104 年前各校至少 1 人通過環境教育人員認證;建立學校環境學習社群,發表環境教育研究;建置 本市環境教育多語網站與資源庫,整合互動解說系統,培訓國際解說志工;辦 理國高中學生環境教育論壇或國際交流研討會等活動;評選本市環教績優人 員,辦理各項環境教育發表會、參訪或觀摩分享活動。 第三階段截至研究者研究日仍在進行當中,此階段政策相較於第一階段之 奠基期,第二階段之發展擴充期,在各方面旨在提高環境教育之素質以及符應 環境問題,除將制度更落實化,亦欲使環境教育執行內容與生活結合更緊密, 若學校環境教育可轉化為國民生活態度則為成功之圓滿結果,本節敘明新北市 各階段政策,可與第三節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現況資料相互參照。. 第三節 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實施現況 學校環境教育是世界各國採認實施的正規基礎教育,此正規教育的普及有助於國 民素質的養成,與就業技能的培育。環境教育是人類為了關懷、保護與利用環境資 源而實施的教育,因此在全球教育改革思潮中,環境教育的理念奠基於學校教育體 制內的推動,是為新世紀學校環境的重要課題(汪靜明,2000)。. 本節欲探討我國學校環境的發展,以蒐集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環境教育發展 計畫及成果(以 104 年度之成果資料為主)為研究資料,呼應新北市環境教育推動 政策及執行重點整理出學校環境教育之概況進行比較,俾便具體得知學校環境教 育推動之內涵及相關資料。. 壹、資料來源說明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individual will increas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consumption because the subsidy will raise his private value by the size of external benefit, and because of

Our environmental policy is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o enhance our staff’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by encouraging them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To support school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e will continue to provide a broad range of services including school visits,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territory-wide

Our environmental policy is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o enhance our staff’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by encouraging them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The personal data of the students collected will be transferred to and used by the Education Bureau for the enforcement of universal basic education, school

To complete the “plumbing” of associating our vertex data with variables in our shader programs, you need to tell WebGL where in our buffer object to find the vertex data, and

教學人員/行政人員委任戶口 Delegated School Administrator Account (Teaching / Administrative

A series of eight Key Learning Area (KLA) Curriculum Guides (Primary 1 to Secondary 3) and the General Studies (GS) for Primary Schools Curriculum Guide (Primary 1-6)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