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美認知差距對中國海權發展影響:以釣魚台爭議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美認知差距對中國海權發展影響:以釣魚台爭議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黃瓊萩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中美認知差距對中國海權發展影響:以釣魚台爭議為例. sit. y. Nat. Influence of Sino-U.S. Perception Gap on China's Sea Power: A Case. n. al. er. io. Study of the Diaoyu Islands Dispute.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李熙 中華民國 105 年 1 月. v.

(2) 摘要 自 2009 年美國提出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的主張後,其對於東亞地區的 注意力明顯提高,對區域間的盟友如菲律賓、日本,也加強了各式援助與安全保 證。與此同時,隨著中國自改革開放後實力提升,對於向外發展的需求也日益提 升。在此過程中,海權的發展,對其而言至關重要,然而中國所面對的是對其發 展抱持疑慮的周邊環境。儘管中國強調和平發展原則,然他國仍對其擴展影響力 感到不安,其中美國亦將中國認為是潛在的挑戰者,故而採取支持周邊國家的方 式限制中國,使中國在近年的海上爭議中與他國呈現僵持的局面。. 政 治 大 是否產生特定的機制,及對於中國海權發展影響。本研究發現,由認知的角度切 立 本研究主要以 Robert Jervis 的認知理論為研究途徑,探討中美在互動中. ‧ 國. 學. 入,中美兩國在互動過程中,確有機制存在,而主要起始點為兩國對於中國身分 認知是否相符,若是肯定的答案,則兩國對於中國海權的認知將產生理性相符的. ‧. 結果。然而當兩國認知存在差距時,將會導向以非理性相符的態度看待中國海權,. sit. y. Nat. 中國認為其是良性發展,但現實中卻是造成他國不安;美國認為限制中國符合自. al. er. io. 身利益,忽略中國和平發展的意圖,形成兩國皆將主觀認知加之於客觀不相容的. v. n. 現實的情況。當兩者的非理性相符認知碰撞的情況下,以本研究的釣魚台爭端為. Ch. engchi. i n U. 例,將使中國在向外海權發展中,尤其是對海洋領土的主張受到阻礙。. 關鍵字:中國海權、海洋爭議、非理性相符、認知機制.

(3) Abstract Since the claiming of “Pivot to Asia”, the U.S. enhanced its support and security insurance toward alliance in East Asia as well. Meanwhile, with the growing of its strength, China’s demand of reaching outward also keeps rising.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developing of sea pow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the environment which China facing is not as supportive as it expected. Despite its emphasis on peaceful development, there is still anxiety in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U.S. which considers China as possible challenger, thus supporting countries in order to. 政 治 大. restrict China, leading to stalemate in recent dispute on sea issue.. 立. Using theory of perception of Robert Jervis as main approach, in order to. ‧ 國. 學.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etween Sino-U.S. interaction, also its influence on. ‧. China’s sea power . We find out that there truly is mechanism during the process , and the main point is difference of cognition on China’s identity. If the cognition of the. y. Nat. er. io. sit. two countries are corresponded, the result of perception on China’s sea power rational cognitive consistency. When perception gap occurs, it will lead to the result of. n. al. Ch. i n U. v. irrational cognitive consistency, which China considers its development as benign,. engchi. causing the feeling of threatening in reality. In the other hand, the U.S. believes that setting restraint on China brings benefits, thus ignoring China’s true intention, which form the situation of adding subjective perception on contradictive reality. As the Diaoyu Island dispute in the thesis, China’s sea power meets obstacle when the irrational cognitive consistency collapsed.. Keyword: China’s sea power, Marine dispute, irrational cognitive consistency, cognitive mechanism.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二章 中國海權發展與中美互動 ........................................................................................ 21 第一節 認知相符(cognitive consistency)的論述要點 ....................................................... 21 第二節 中國海權發展 ........................................................................................................ 24 第三節 美國對中國海權看法 ............................................................................................ 35 第四節 小結 ........................................................................................................................ 48 第三章 認知理論與影響中美互動的機制 .......................................................................... ..50. 政 治 大 第二節 影響中美互動的機制 ............................................................................................ 71 立. 第一節 從認知理論檢視中美互動 .................................................................................... 50. 第三節 小結 ........................................................................................................................ 76. ‧ 國. 學. 第四章. 案例分析:2009-2013 年釣魚台爭議 .................................................................... 78. ‧. 第一節 釣魚台問題概論 .................................................................................................... 78 第二節 2009-2013 年釣魚台爭議 ...................................................................................... 87. y. Nat. io. sit. 第三節 從認知理論檢視中美對中國海權發展的認知差距 ............................................ 91. n. al. er. 第四節 小結 ........................................................................................................................ 99 第五章. i n U. v. 結論 ........................................................................................................................ 101. Ch. engchi.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0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06 參考文獻 ................................................................................................................................ 107.

(5) 表目錄 <表一> 2009 年至 2015 年美國對東南亞軍事支出 .............................................................. 58. 圖目錄. 政 治 大. <圖一> 中美認知流程圖...................................................................................................... 106.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壹、研究背景 中國於 1980 年代實行改革開放後,因應本身實力提升,在國際上也逐漸嘗試 增加參與及提升自身地位。在發展過程中,中國倡導 1953 年周恩來總理會見印 度政府代表團時,所提出的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治 政 大 為一和平負責任大國的角色,同時亦可與過去西方霸權強行控制與干涉他國事務 立. 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 1從這五項原則可看出中國希望塑造出自身作. 形成對比,降低各國對中國發展的憂慮。另外,面對國際對其軍事實力增長的疑. ‧ 國. 學. 慮,中國在其國防政策中明確表示其所奉行的是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國防建設存. ‧. 在的最終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不會針對、威脅任何國家。且中國國防建. y. Nat. 設從來沒有超越捍衛國家安全的需要,並會持續作為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力量,其. er. io. sit. 希望國際社會能以客觀、公正的態度看待中國發展。總體而言,中國的對外政策 所遵循的是其所謂「和平發展的道路」,即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 al. n. v i n 利,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致力於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和爭議問題,推動國 Ch engchi U. 際和地區安全合作。2故而中國認為國際社會應以和平角度看待中國的國防建設, 與中國加強互信與合作,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 面對逐漸崛起的中國,身為世界強權的美國也開始也所警惕,尤其在 2009 年提出「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主張後更為明顯。如 2012 年 6 月在新加坡舉 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中,前國防部長潘內塔(Leon Panetta)稱,到 2020 年前將大幅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中國外交歷程〉 , 《中國宣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000 年 11 月 7 日,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wjs_611318/2159_611322/t8987.shtml >,查閱時 間 2014/09/0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政策文件〉,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2001 年 12 月 5 日,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tytj_611312/zcwj_611316/t24780.shtml>,查閱時 間 2014/09/05 1.

(7) 度增加美國的海軍戰艦,在亞太地區分別部署的海軍戰艦比率將從目前的 50% 增加到 60%,集中部署包括 6 艘航空母艦在內的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等新武 器。目前美國在太平洋部署 6 艘、大西洋部署 5 艘等總共 11 艘航空母艦,準備 在 2015 年再造一艘航空母艦部署在太平洋維持軍事力量。 3 2013 年中國劃設東 海防空次別區後,美國國防部長黑格爾(Chuck Hagel)在一份言辭強烈的聲明中說, 中國「這一單方面的行動增加了誤解和誤判的風險。」而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也表示,中國之舉只會增加地區緊張局勢,他在發佈的聲明中敦促中國不 要對進入識別區但未提供識別,或不服從指令的飛機採取行動。 貳、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雖然中國在發展時強調上述和平發展、共處的原則,然所應對的國際環境並. ‧ 國. 學. 非幫助其成長的助力。在東亞,各國對中國逐漸崛起抱有疑慮,另外美國也擔心. ‧. 中國會削弱其在東亞的影響力。面對上述各種壓力,中國表明自己是和平發展, 並不會對區域穩定或國際秩序造成威脅,也無意挑戰美國作為霸權的地位. sit. y. Nat. al. er. io. 而在向外發展海權時,中國主張其延續過往所提出的原則,並不會帶來危害. v. n. 或威脅,且海權為中國在實力提升後,所應獲得的相應權利,因海權發展不僅牽. Ch. engchi. i n U. 涉到中國經濟增長資源、與周邊國家衝突處理,也是建設和平國際環境的重要因 素。4在對外發展時面對在東海與南海和日本與東南亞國家關於領土、海域爭議, 中國除維持和平發展基調外,也堅守自身的主權權利。中國國家海洋局在 2013 年 8 月就習近平所提出「依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主張, 擬定中國在維護海洋權益時的政策方針為: 5 (1) 注重維穩、維權與捍衛國家領 3. 劉復國, 〈美國亞洲政策〉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09 年度國際及中國情勢發展 評估報告》 ,<http.://iiro.nccu.edu.tw/index.p.hp.?include=journal&kind=5&id=371&ajax=1>,查閱 時間 2014/09/11。 4 安秀偉, 〈中國和平發展戰略視野下的海權建設〉 ,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 ,第 55 卷第 2 期,2010 年,頁 150-151。 5 國家海洋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新貢獻〉, 《國 海洋局》 ,2013 年 8 月 19 日,<http://www.soa.gov.cn/xw/hyyw2/201308/t20130819_27005.html>。 查閱時間 2014/09/11。 2.

(8) 土主權, (2) 以和平、談判方式解決爭端,維護東海與南海和平, (3) 做好應 對複雜局面的準備, (4) 加強海上維權執法力量建設, (5) 化解分歧與消除誤 判 ,(6) 推進海洋強國規劃與立法 ,(7) 開展國民海洋意識教育。可知中國認 為向海洋發展是其作為一和平成長大國所應有的持續發展的來源,且認為應有效 並和平解決可能的爭端,但同時也堅守自身立場,維護認為屬於自身的權利。且 中國海權發展並非以威脅他國為目的,在前述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中,中國面對周 邊各國積極開展睦鄰友好合作,共同推動建設和諧亞洲。在處理彼此關係時,主 張地區各國相互尊重、互信、求同存異,通過談判對話和友好協商解決包括領土. 政 治 大. 和海洋權益爭端在內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立. 然而中國向外發展時所面對的國際社會,卻與中國抱持相反的看法,認為中. ‧ 國. 學. 國可能會挑戰既有秩序,造成不穩定的局面。而其中又以中國在海權的發展上表 現最為明顯,即國際將中國海上發展視為是可能挑戰現有秩序的潛在威脅,而中. ‧. 國卻認為其海洋建設不僅有助自身實力成長,更有利於國際社會。如 2008 年根. Nat. sit. y. 據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並經索馬里亞過渡聯邦政府同意,派遣海軍艦艇編隊赴. n. al. er. io. 亞丁灣、索馬里亞海域實施護航。主要任務是保護中國航經該海域的船舶、人員. i n U. v. 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並盡可能. Ch. engchi. 為航經該海域的外國船舶提供安全掩護。 6透過實際行動,中國嘗試展現其作為 負責任大國的意圖,但國際對於中國真實意圖的認知卻背道而馳,這樣的認知上 的差距在 2009 年後尤為明顯。2009 年後中國與周邊國家在海上關於領土、劃界 及資源的爭端日趨緊張。如在 2009 年 2 月時,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 將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菲律賓領土,3 月,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 (Abdullah Ahmad Badawi)登上南沙群島的彈丸礁,以示馬來西亞擁有其主權,4 月,越南舉行儀式任命西沙群島「地區主席」。這一系列事件都遭到中國政府的 6. 王雅平, 〈南中國海上風起雲湧〉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 <http.://carnegieendowment.org/2009/04/01/%E5%8D%97%E4%B8%AD%E5%9B%BD%E6%B5% B7%E4%B8%8A%E9%A3%8E%E8%B5%B7%E4%BA%91%E6%B6%8C/g1bu>,查閱時間 2014/09/20。 3.

(9) 抗議;中國與美國之間也在同年 3 月發生了中國軍艦在南海驅逐美國無暇號海洋 監測船一事;2010 年 9 月的中日間更發生釣魚島撞船事件;2012 年日本國有化 釣魚島事件,使得中日間關係更加惡化;2013 年更有中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 而遭至周邊國家強烈反對之事件。由以上事件可看出中國與周邊國家間海上爭端 在 2008 年後日趨緊張,而對比其由和平發展所衍生出對於合理海權追求的論述, 顯示中國此意圖並未受到各國接受。從國際現勢的角度觀察,美國 2009 年提出 重返亞洲的主張並積極增加在亞洲的影響力,且與中國存在海上糾紛的國家皆為 美國昔日盟友,是否是中美間亦存在上述中國與他國間的認知差距,使得美國對. 政 治 大. 中國海洋發展抱持警戒,並欲利用周邊國家與中國的爭執防堵中國繼續往外發展, 筆者因而想此進行深入研究。. 立. ‧ 國. 學. 參、研究目的. 承接上述研究動機,本文主要目的即是探討,中美兩國間對於中國發展的認. ‧. 知差距,對中國海權發展之影響,及其影響的運作過程,並嘗試論證是否是因此. Nat. sit. y. 認知差距,使得中美兩國在互動中對中國的海權造成限制的作用。即美國為維繫. n. al. er. io. 其在亞洲的地位與利益,將中國視為主要防制對象,認為中國終將威脅區域秩序,. i n U. v. 進而採取抑制其發展的手段。因而嘗試利用與中國有爭端的國家,限制中國在海. Ch. engchi. 洋上發展,以避免其威脅美國在東亞的主導地位,此可反映前述中國對自身發展 認知並未如期預期使他國接受,從而使他國未能作出符合中國期待的回應。 為抑制中國海權發展可能造成的威脅,美國欲利用中國周邊國家進一步防堵 中國的向外發展。而在中國與周邊國家海上爭議中,以中日間關於釣魚台主權歸 屬爭端最能突顯背後美中間相互對抗的情勢,即中日間衝突是表面問題,美中對 抗才是核心。例如美國自從 2010 年天安艦事件發生之後,接連與韓國軍隊在黃 海及日本海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同年 11 月,美國更要與日本在南西海域進 行大規模的奪島軍事演習,在東南亞、南亞,美國更拉攏越南、結合印度,形成 圍堵中國的「新北約」。這讓中國有如芒刺在背,使其在事件中採取強硬態度, 4.

(10) 意圖突破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圍堵及封鎖。但另一方面,美國不願直接與中國衝突, 採取退居幕後的方式,由日本獨自面對,它改變過去對亞洲事務的干預者及參與 者的角色,而是以仲裁者及協調者自居,將日本推向第一線去面對中國。 7此次 衝突事件對中國另一影響是,其雖秉持和平向外發展原則,但在與他國爭端中強 硬態度與手段卻無法說服他國相信中國的意圖,致使彼此間認知落差擴大,也可 能影響中國日後向外發展時無法獲得原本預期的結果。 本文提出以下假設:中國自我預期與美國對中國崛起的認知之間存在落差, 此認知差異為影響兩國互動不良的主要因素。筆者首先將檢視中國在和平發展方. 政 治 大. 面的論述,進而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調查其對海權發展的認知,而後分析中美兩國. 立. 的認知差距,並以中日釣魚台爭議為研究案例,檢視中美兩國在釣魚台議題上的. ‧ 國. 學. 相互預期與互動模式,以期發現中美兩國之間的認知差距,並推論此認知差距是 否為造成中國在海權發展上受限的主要原因。. ‧ sit. n. al. er. io. 壹、研究架構. y. Nat.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途徑. i n U. v. 本文主要以中美兩國對中國和平發展的認知差距為背景,探討在此認知差距. Ch. engchi. 下二者對於中國海權發展的認知及對後者發展海權之影響,即假設認知差距為影 響中美兩國的主要因素,以解釋從結構角度出發,將結構視為影響中美關係發展 主要因素的不足之處。認知因素的影響可由中美兩國對「新型大國關係」此概念 的不同解讀獲得例證。自習近平在 2012 年提出「新型大國關係」後,中方就一 直希望美方接受這個提法。然而,不僅華府智庫質疑「新型大國關係」難以持續,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Susan Elizabeth Rice)甚至要求中方提出「可操作性」的 具體方案以共同推動。 8 二者雖在今年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7 8. 蔡增家, 〈釣魚台事件後的中日關係與國際效應〉, 《海峽評論》2010 年第 239 期,頁 30-32。 陳一新, 〈戰略互信 歐習會成功關鍵〉 ,《國政評論》 ,國安(評) 103-120 號 ,2014 年 11 月 11 日,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http.://www.np.f.org.tw/p.ost/1/14374>。,查閱時間 5.

(11)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歐巴馬與習近平的會面中確立了「不衝突、不對 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仍未在具體實踐方案上提出共識。 9顯示中美 兩國對彼此應以何種方式互動的認知上仍存在差距,且此差距使得中國在向外發 展上受到限制,如 2013 年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圈時受到各國反對、2014 年歐巴馬 訪問日本時首次表示,釣魚台是日本施政下的領域,適用於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第 5 條。 10 故本文的研究架構即為在中美對中國總體展認知差距的框架下,導致兩國互 動的結果無法符合原本預期。在兩國互動中存在何種機制,及該機制如何影響互. 政 治 大. 動結果是本文主要欲研究的課題,而在分析機制時,本文在承認國際結構對於行. 立. 為者有重要影響力的前提之下,認為必須從國家層次進行深入分析,並且藉由理. ‧ 國. 學. 解個別國家的自我認知與對他者的認知,來調查國家間的互動結果是否符合某種 特定機制,而此機制又是如何作用。綜合上述概念套用於分析中美互動中時,本. ‧. 文假設兩國因對彼此的形象認知不同,故而對於中國發展有相異見解,進而影響. Nat. sit. y. 中美兩國對於彼此互動中所採取的對策。在中國方面,其認為在中美兩國建立新. n. al. er. io. 型態大國間關係的過程中,中國持續向外發展,不僅增加自身利益,亦可確立區. i n U. v. 域穩定,而區域的穩定將會對國際間的秩序有所助益,進而消除他國與美國對中. Ch. engchi. 國的疑慮,使中美間關係朝正向發展。而美國則對於中美兩國互動關係形成的過 程抱不確定態度,認為為防止可能的威脅,應先抑制中國發展,不僅可以維繫美 國地位,亦可預防區域內秩序破壞,間接確保國際間的和平局勢,同時也可將兩 國關係導向美國所偏好的方向發展。兩國間對中國發展的認知差距使其在互動過 程中高估自身行為的利益,低估對方的反應及可能的應對成本,最終造成在中國 海權發展方面呈現負面的結果。. 2014/11/30。 陳一新, 〈時論-利益交換 習歐會各有斬獲〉 ,《中時電子報》,2014 年 11 月 13 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3000883-260109>,查閱時間 2014/11/30。 10 中央社, 〈歐巴馬:釣魚台適用美日安保〉, 《中央社新聞》,2014 年 4 月 24 日,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4245004-1.asp.x>,查閱時間 2014/10/02。 6 9.

(12) 從上述過程可看出,中美兩國皆追求可使自身認知相符(cognitive consistency) 的狀態,然兩者各自的認知相符卻導致在最終的互動無法相符的結果,即中美兩 國在面對中國海權發展時,對於各自所做的決策皆認為是可達成自身與區域利益 的行為,但在對方的認知中則成為威脅或是敵對的來源。此結果具體表現在美國 對其東亞盟友的援助與支持增加,同時伴隨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爭端上升,形成美 國增強圍堵與中國不斷突破的情形。本文將以此過程為基本分析加以探討。首先 檢視中美兩國對中國海權發展的認知與預期,與兩者間關於海權的互動,進一步 藉由認知理論分析互動中的機制,即在兩國認知相符的情況下,認知的落差造成. 政 治 大. 中國海權發展受限的結果。並以釣魚台主權爭議做為案例,以檢視上述機制的運 行與實踐。. ‧ 國. 學. 貳、研究途徑. 立. 分析國際政治中中國與美國間互動關係時,通常會以現實主義或新自由主義. ‧. 的角度切入,然二者皆是由結構及物質層面解釋兩國間互動並預測結果,如以權. Nat. sit. y. 力平衡、經貿互賴、國際制度等因素說明兩國互動情形,並未納入思想、認知等. n. al. er. io. 要素,故無法完全解釋兩國互動結果。國際關係理論中另一主要論述─建構主義. i n U. v. 在分析國家間互動時,雖加入價值、觀念等層面,但其仍舊是在結構的框架下進. Ch. engchi. 行推論,即國家互動雖構成結構,行為卻也受到結構限制。未單就行為者本身對 他國及國際環境的觀點與預期進行討論,因行為者所持有的認知不僅會影響當下 決策,更會左右後續資訊的接收與判定,進一步影響行為者間的互動與結果。故 本文選擇認知相關理論為主要研究途徑,以補上述理論的不足之處。而在認知相 關的理論中,本文將運用 Robert Jervis 對於國家間的相互認知、可能產生的誤解 之論述為主要研究途徑。 在國際關係理論學界,Robert Jervis 的認知理論廣為學者們引述與應用。 Jervis 在其著作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中,對於國家 對於自身形象、他者對自身意圖、在其進行對外行為決策中的作用有詳細論述。 7.

(13) Jervis 提到國家對於自身及他者行為的認知採取不同標準,如一國可能認為他國 購買武裝設備是具有敵意的行為,但卻不會將相同的想法應對於自身軍備的擴充。 造成國家間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解讀主要原因在於,行為者在進行決策時,通常 只會選擇本身願意相信的資訊,如國家會認為那些其所認定是友好的國家會做出 支持自身的有利行為,而被視為敵人的國家則會做出侵害自身的舉動。11即行為 者對於決策的認知與預期,取決於對其他行為者身分的認知,且對於決策結果可 能過分樂觀或採取過於負面的看法,以致忽視其中矛盾及修補政策或與對手關係 的可能性。. 治 政 大 consistency)的概念作為分析基礎。Jervis 對於此概念的定義為:行為者對於他者 立. 本文選擇 Jervis 在其對於認知的相關理論中提及有關認知相符(cognitive. 的認知有趨向平衡的傾向,即認為自身所喜歡的對象會支持並作出符合自身偏好. ‧ 國. 學. 的行為,反之,行為者認為具敵意的對象則會必然會做出傷害行為者的舉動。另. ‧. 外,行為者對於自身決策,若認為會帶來某種利益時,則其會相信此決策同時促. y. Nat. 進了其他不同的利益,且會高估決策的利益,低估成本。同時,行為者也會將他. er. io. sit. 者反對的行為視為不合理的回應,或是具有敵意的行為。. 應用 Jervis 的論述致中美兩國互動,筆者認為因兩國間一開始便對中國的向. al. n. v i n 外發展有相異的解讀,故對彼此意圖產生認知上的落差,進而影響後續互動與中 Ch engchi U 國對外行為。本文將認知理論為基礎,分析中美兩國對自身及彼此間關係的認知 與預期差距,對於兩國互動中的影響,並著重於其間的過程、因素及造成之結果。. 11.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68-71. 8.

(14) 第三節 文獻檢閱 本文主要探討中美間對於中國向外發展的認知差距是否是限制兩國互動的 主要因素,即研究傳統現實主義所強調之結構因素所無法解釋的部分,故而檢閱 中美互動相關文獻時,筆者將其分為現實主義、建構主義與認知理論三大部分進 行整理。 壹、新現實主義對於中美關係分析 現實主義主要從權力、結構等物質層面因素探討國家在國際間互動變化,而. 政 治 大 的相互關係所構成,國家間主要依據三項原則互動:組織原則(ordering principle) 、 立 新現實主義提出了兩個核心概念─體系與結構。國際體系是由主權國家及國家間. ‧ 國. 學. 功能分化(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及能力分布(distribution of capabilities) 。前兩 項規則為定數,因國際體系組織原則為無政府狀態(anarchy),致使個別國家為求. ‧. 生存(survival) 採取自力救濟(self-help)的方式,國家因此皆具備相似職能,彼此. sit. y. Nat. 間沒有明顯的分工,從而使得結構中的能力分配成為解釋國家行為的主要因素。. io. al. er. 在無政府狀態下,加上對其他單位的意圖(intention)高度不確定,國家唯有透過 增強權力資源,尤其注重與他者相比較下的相對利益(relative gains)的獲取。12不. n. v i n Ch 過 Kenneth Waltz 認為這種追逐相對利益的行為有其限度,在生存與安全至上的 engchi U 原則下,13利益「極大化」 (maximization) 的行為是非理性的,因為權力本身只. 是保障單位生存與安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權力的積累到達一定程度就會產生 報酬遞減,導致其他大國牽制,且體系中其他行為者也會防止霸權的出現威脅它 們的生存,因此更傾向採取「制衡」(balancing)而不是「扈從」(bandwagoning) 的. 12. 13. 張登及, 〈地緣因素與新現實主義─以冷戰後美中地緣競逐為例〉 , 《政治學報》 ,第 45 期,2008 年 6 月,頁 102。 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ress, 1979), p.131. 9.

(15) 手段回應,Waltz 的新現實主義就此指出,追逐過多權力(excessive power)是不明 智的抉擇。 14 另一現實主義學者 John Mearsheimer 認為極大化權力的行為是必然的,並不 存在過多權力會招致他國制衡顧慮,因在無政府狀態下,大國具備一定進攻能力, 且對他國意圖不確定,為求生存,在經過理性考量與計算下,國家對權力的追求 應不存在 Waltz 所謂報酬遞減的問題。任何接近霸主地位的大國,依照理性計算, 繼續把握優勢並擴大權力資源,是報酬遞增,而非遞減。且權力的增加可以彌補 因在不確定他國意圖環境中「失算」可能帶來的損失,以此推論,在必要的情況. 政 治 大. 下,積極投入戰爭可能還可比消極制衡策略獲取更多的權力,國家因而會不斷向. 立. 外發展自身實力。最終,只有達到霸權地位才能完全保證自身生存,但. ‧ 國. 學. Mearsheimer 也指出至今尚未出現全球性霸權,美國是區域性霸權,且區域霸權 會防止其他區域出現霸權國家。 15. ‧. 現實主義者指出,崛起強權皆有造成衝突與不安的傾向,強權崛起的速度、. y. Nat. io. sit. 意識型態以及對國際權力平衡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懷疑與不安,如 19 世紀德國. n. al. er. 與 20 紀初的日本都對既存權力結構造成衝擊。現實主義者也指出,當中國得到. Ch. i n U. v. 更多權力而美國地位正在衰退的同時,可能產生兩種結果:一是中國試圖影響並. engchi. 重塑現有的國際體制以符合自身利益;另一種可能是國際體系也將開始視中國為 威脅來源,引起國際間緊張、不信任與衝突,進而導致權力轉移。Mearsheimer 也以負面角度看待中國實力提升後的結果,認為中國不可能和平崛起,一個逐漸 強大的中國,可能試圖將美國勢力逐出亞洲,未來若中國經濟仍持續成長,中美 可能會有安全競爭緊張而升高戰爭的潛在性。 16Thomas Christensen 也指出,伴 隨中國崛起是會刺激亞太地區軍備競賽,並鼓勵亞太地區國家牽制大陸,迫使東 14. 15. 16. G.H. New Yorkder, “ Mearsheimer's World: Offensive Realism and the Struggle fo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1, 2002, pp. 149-173. John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New York: W. W. Norton Press, 2001a), pp. 85-86. John Mearsheimer, “China's Unpeaceful Rise,” Current History, Vol.105, No. 690, 2005, p.161. 10.

(16) 亞國家依賴美國抗衡中國,並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關係產生不利影響。17總 體而言,現實主義以國際體系間權力分配的變化分析,認為中國實力提升後,伴 隨美國本身力量下滑,美國將會採取抑制中國成為區域霸權的策略,致使中美間 走向衝突的互動關係。 綜合新現實主義對於中美關係的論述,物質及結構概念為其主要分析依據。 如以中美間權力消長預測兩國未來關係發展,因而多得出悲觀的結論,即中國與 美國間會因權力競爭走向衝突的結果。雖以新現實主義角度分析,可部分解釋中 國與美國間的互動情形,然只著重於結構與物質因素,將忽略兩國間其他的互動. 政 治 大. 模式,且缺少非物質層面的因素分析中美關係,將會使結果過於狹隘,故而本文. 立. 亦加入以價值、觀念等層面為主的建構主義對中美關係的論述。. ‧ 國. 學. 貳、建構主義對中美關係分析. ‧. 建構主義在 1980 年代興起,主張利用非物質因素,如理念、認同、價值等 概念分析國家行為及國際關係,雖認同物質力量的重要性,但對於理性主義學派. y. Nat. io. sit. 所提出的單一且直接的實證因果關係提出質疑,認為能動者與結構間是相互建構. n. al. er. 的關係。最早提出並將建構主義思維模式導入國際關係研究中的學者 Nicholas. Ch. i n U. v. Onuf 在其著作 World of Our Making: Rules and Role in Social Theories and. engch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中,引用學者 Anthony Giddens「社會構成論」(social constructivism),即認為行為者具能動性,與結構間互不從屬,行為者雖受客觀 環境制約,但結構不僅是外在物質因素,也內化在人的活動當中。Onuf 將此論 述應用在人類社會中,社會規則是由人類互動所建構,而後者對前者的反應與處 理形成社會規則的實踐,當人類意圖與行為穩定遵循規則時,這樣的實踐便成為 機制,同時是約制人類理性抉擇與外部行動的大環境。18Onuf 以此思維模式為基 17. 18. Thomas Christensen , “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1, No.1, 2006, p.101. Nicholas Onuf, “ Constructivism: A User’s Manual” in Vendulka Kubalkova, Nicholas Onuf and Paul Kowert(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onstructed World( New York: ME Sharpe, 1988), pp.58-63. 11.

(17) 礎,認為國際關係與社會關係相似,主客體間是相互依賴與建構的,即規範造就 行為主體,行為主體也形塑規範,透過不斷的實踐,規範便成為機制,機制衍生 為外在環境。 建構主義以相互建構作用為框架,強調認同在國家對外行為中的影響,認同 決定國家利益,國家只有在互動過程中界定自身與他者的身分與定位後,才能進 一步追求利益的範圍與內涵,因而國家利益與國際體系間是處於不斷變動的互動 過程,並非如新現實或新自由主義所認定為固定不變的事物。國際體系也並非如 現實主義者所認為僅是權力結構,建構主義加入社會結構的概念,並強調行為內. 政 治 大. 涵的重要性。建構主義認為實證主義將無政府視為先驗且單一的國際體系之論述. 立. 是不完整的,認為無政府狀態非獨立於行為者之外的常數,是由行為者互動所構. ‧ 國. 學. 成,而不同的互動規則形塑出不同型態的無政府體系。且會因進一步的互動產生 變化,結構的改變不僅是物質因素影響,規則或文化的轉變更具決定性作用。建. ‧. 構主義代表性學者 Alexander Wendt 將國際無政府體系,依據不同文化結構,分. Nat. sit. y. 為霍布斯、洛克、康德三種體系:霍布斯體系中系國家間的生存為零和式的關係,. n. al. er. io. 暴力不受限制,國家以消滅其他國家為目標;洛克式的國際體系中,國家間為主. i n U. v. 權制度,安全為最終目標因而形成權力平衡;康德式的國際體系則類似一安全社. Ch. engchi. 群,國家間進行安全互助並採取集體安全的策略。19綜合上述建構主義主要論點, 其在分析美中關係時,主要從美中彼此如何界定身分與利益,進而制訂出對應政 策。學者 Aaron L. Friedberg 則是運用理論分析美國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 Friedberg 主要從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與建構主義角度研究,並將三者各分 為積極與消極兩派。積極的現實主義(Realist Optimists)與消極的現實主義(Realist Pessimist)皆認為中國會擴張自身力量,但前者主張中國追求的是有限的權力, 並認為中美兩國間可維持穩定局面,後者則將中國視為追求霸權而不斷擴張的國 家,故而兩國間安全競爭將日趨嚴峻。另一方面,積極的自由主義(Liberal 19. 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2, 1992, pp.405. 12.

(18) Optimists)與消極的自由主義認為透過國際制度、互賴、民主價值,可將中國納 入美國所建立的國際社會,兩國間相互合作形成良性互動。消極的自由主義 (Liberal Pessimist)雖部分認同前者說法,但對於中國是否能逐漸轉型抱持懷疑的 態度,認為一但中國經濟趨緩,則其集權式的政體將會採取更專制的手段控制社 會,也可能傾向更極端的對外政策,中美兩國間的互動也將呈現更多的衝突。積 極的建構主義者(Constructivist Optimists)主張透過不斷的交流與互動,可以緩和 中美兩國間的歧見與衝突,消極的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t Pessimist)者則認為互 動只會加深彼此的成見,導致負面的結果。 20綜合建構主義對中美關係的分析,. 治 政 大 果。而以建構主義角度觀察中美兩國過去互動,將與現實主義者有不同的結果, 立. 其強調的是兩者間透過不斷的互動,形塑不同的結構,進而影響後續的交流與結. 以下將就柯林頓政府至歐巴馬政府時期兩國間的互動做簡要回顧。. ‧ 國. 學. 柯林頓政府時期,面對全球化及互賴日深的國際社會,處理議題必須由能動. ‧. 者所構成的網絡著手,即由整體國際架構進行,柯林頓因而鼓吹經由擴散美國式. Nat. sit. y. 的資本主義,推展美國的民主政治。在此戰略的指導下,強調經濟安全、民主與. n. al. er. io. 人權外交、亞太權力平衡,並重視與中國間關係定位,其執政時期對中國定位變. i n U. v. 化頗大,從競選時期以人權問題抨擊中國為劊子手,至上任初期稱中國為惡棍國. Ch. engchi. 家。而後卻逐步將人權與貿易問題脫鉤,嘗試將中國納入美國所建立的國際體系, 並指出中國是應積極與之合作的新興強權。而美國國務卿訪中時更提到兩國正朝 向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邁進,21顯示此時期柯林頓政府視國際社會為由過去 冷戰敵對狀態轉向相互合作的過程,而中國實力向上提升可作為美國的助力,因 而將中國界定為合作夥伴的關係。 小布希政府甫上台即改變過去柯林頓時期戰略夥伴的說法,認為中美間是戰 略競爭者關係,主張美國雖願與中國合作,但若產生衝突時仍會採取強硬手段抵 20. 21. Aaron L. Friedberg,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s Conflict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2 , Fall, 2005, p. 39. 張亞中、孫國祥, 《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揚智,2000 年),頁 195-202。 13.

(19) 抗。且在處理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時,應同時運用強硬與妥協的方式,非如柯林頓 政府時期一昧給予中國好處。另一方面,美國也須防範中國軍事力量對區域安全 可能造成的威脅,認為不應單方面期待中國會朝美國所期待的方向發展,美國安 全顧問更明確指出中國並非滿足於現狀的強權,而是企圖將區域情勢朝向對自身 有利方向轉變的強權。911 事件後,在以打擊恐怖主義為主要目標下,中國的實 力提升與情報提供成為美國全球反恐的條件之一,中國的合作態度也成為美國定 位其外交地位的參考要件,而中國對美國行為表現出支持,美國逐漸將對其定位 由戰略競爭者轉變為戰略合作者,而後透過互相協商,共同討論如朝鮮半島問題. 政 治 大. 等重大國際問題,加深兩國戰略合作基礎。 22. 立. 歐巴馬上台後,除了重新檢討構成布希主義主軸的全球反恐佈局之外,更將. ‧ 國. 學. 重心放回亞洲,提出重返亞洲的口號,尤其欲在美中關係間更進一步,兩者關係 似乎已朝向正面發展。如果歐巴馬承接的對華政策,是已經進入北京經營多年的. ‧. 戰略夥伴的雙邊關係,當然就有更大意願與傾向運用這樣的關係,以致於在眾所. Nat. sit. y. 矚目的戰略與經濟雙邊對話中,做出展現增進合作意願的行為,包括多次引述儒. n. al. er. io. 家警語,並進一步確認歐巴馬訪華的安排,說明北京提倡了近十年戰略夥伴關係. i n U. v. 進入成熟期。固然在總體軍事安全考量下,華府對中國的軍事準備不會停止,北. Ch. engchi. 京對美國的軍事準備也會持續,但是這已經是屬於不具針對性的一般性國防準備, 不會形成對彼此的立即威脅,或製造任何不安。23總結建構主義對美中關係論述, 可看出其強調兩者在互動間對彼此身分界定,因而產生不同的國家利益認同,型 塑變動的互動關係,即中美兩國在互動中產生不同的外在結構,此一結構又重新 塑造彼此身分與利益的認定,進一步創造新的互動關係。. 22. 23.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rch 16, 2006 , pp.43-45.< http.://www.comw.org/qdr/fulltext/nss2006.p.df>,查閱時間 2014/10/20。 石之瑜, 〈美中夥伴關係化解中國崛起挑戰〉, 《海峽評論》,2009 年第 225 期,頁 15。 14.

(20) 參、認知理論對中美關係分析 認知理論主要分析個體在行為與決策時,對於自身形象、外在環境與對他者 行為看法認知的影響。 24而應用於國際關係中,它認為身分認知產生文化認知、 價值認知,主張認知趨同的過程有助彼此的信任和接受程度,而認知落差則易產 生猜疑和衝突,認知的培養和強化有助於建構和平、穩定的國際秩序。 25 Robert Jervis 在其著作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中提到,行為者通常認為他人決策是經過理性決定,但不會將此理性過程應用至 自身行為,且傾向只理解其預期的結果。但在計算行為結果時,若只將他人接收. 政 治 大. 到行為者所認知的正確形象後所做出的回應納入考量,將會有所疏漏,應評估若. 立. 他者的意圖或觀念與行為者所預設的情況不同時,會如何反應。Jervis 以美國為. ‧ 國. 學. 例,冷戰後的美國霸權的實力,即使其認為是對國際秩序穩定做出貢獻,仍會被 其他國家認為是威脅。 26行為者會因資訊來源不同,對同一事件產生不同反應,. ‧. 從而做出相異決策。而行為者的認知只有在其長期所認識的環境中才會顯示出一. Nat. sit. y. 致性,即國家會由其與其他國所建構的既有關係中去解讀他國行為的意涵,因而. n. al. er. io. 國家傾向以歷史經驗形塑當下發生事件中資訊所帶給其的意象。 27. Ch. i n U. v. 綜合以上論述,Jervis 指出國家在進行對外行為的決策時通常會低估他國的. engchi. 恐懼與期望,進而錯估它者對自身行為的相異解讀與敵意。行為者為了消弭因認 知上差距所帶來的不和諧感(dissonance),會傾向迴避接收呈現增加其不和諧感的 資訊,選擇其他可以合理化自身行為的資訊與政策選項。而當採取替代選項的成 本越高,越能使決策者相信此選項有一定價值,並成為正當化其決策的理由,從 而可能造成國家選擇更具敵意的手段。Jervis 認為決策者應將對手有無真正接收. 24. 25. 26 27.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68-71. 龍君偉, 〈社會認知理論中的建構特徵〉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 年 6 月, 第 23 卷第 2 期,頁 57。 Jervis, opcit, p.71; p.112. Ibid, p.84. 15.

(21) 並理解自身意圖此一變項納入考慮,即將重點放在他者如何理解己方意圖,避免 走向共通的錯誤。 由認知角度觀察中國對外行為時,首先應瞭解中國對自身與他國間關係,及 對整體國際體系的看法,學者 Jonathan Adelman 及石之瑜在其著作 Symbolic War: The Chinese Use of Force 1840~1980 中關於中國如何看待自身以外的國際社會及 向外運用武力的內涵有清楚論述。二者由中國文化的角度切入,提出中國近代與 外國間的戰爭多屬象徵性意義的戰爭(Symbolic War),而非關於擴張影響力、獲 得領土、顛覆對手政權或在戰役中取得勝利等實際利益。中國通常是為了展現意. 政 治 大. 志力、羞辱對手或純粹為保有既有生存方式,28致使西方學者傳統對於戰爭是經. 立. 由理性思考,衡量利害得失後的行為之解釋,運用於中國近代幾場對外戰爭時,. ‧ 國. 學. 會出現與理論無法相符的情況。因為檢視從鴉片戰爭到中印邊界紛爭間中國與他 國衝突的結果,可發現中國的目標並非取得勝利,如執意延長鴉片戰爭、在負面. ‧. 的情勢下持續對日抗戰。且中國作戰的方式也令西方學者意外,如義和團在對抗. Nat. sit. y. 八國聯軍時,以刀劍等傳統武器面對西方船堅砲利,另外中國在與印度邊界衝突. al. n. 張。 29. er. io. 中獲得初步勝利之後,旋即撤軍的行動也違反西方對於由戰爭獲取更多領土的主. Ch. engchi. i n U. v. 綜上所述,要理解中國對外行為的實質內涵,僅由西方傳統理性思維的面向 出發不足以獲得全貌,必須加入對中國文化與中國對自身國家形象界定的理解。 中國在上述幾場戰役中,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區分並維護自身相較於西方的優位地 位,即中國將自身視為具有更高文明的國家,因而戰爭目的是為了驅逐蠻夷國家, 如八國聯軍與對日抗戰、或保持中國宗主國地位,如中法戰爭,因而屬於無實質 戰爭目標的象徵性戰爭。30延續上述中國的認知,面對國際中與他國的互動,亦. 28. 29 30. Jonathan R. Adelman, Chih-yu Shih, Symbolic War: The Chinese Use of Force(Taipe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1993), p.4. Ibid, pp.235-236. Ibid, pp.236-238. 16.

(22) 不能單方面由傳統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各國為平等的主權國家關係看待。中國 的外交,運用的是人際關係的原則理解與處理國家間關係,其看重的是與個別國 家來往中建立的相互連結,且會隨其對國際體系的不同認知而有所變化。若國際 處於階層式的體系,則父子或師生等具上下權力關係的形式將會出現在中國對外 政策中;若中國視國際體系是由平等個體組成,朋友或兄弟間關係將被應用至與 各國關係;而若中國認知的國際體系是一弱肉強食的社會,則中國將以英雄或主 導世界局勢之霸權的角色出現。 31 由認知層面進一步探討中美間互動,可發現中國對於維繫內部穩定之重視,. 政 治 大. 及以國家間關係看待處理國際事務的方式。中國意識到自身實力成長,且受到國. 立. 內輿論、民族主義思想過份誇大此現象,批評政府對美政策過於溫和,因而中國. ‧ 國. 學. 向外某些強硬的舉動,如警告區域外強權不應插手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爭議,是為 回應內部期待,建立並維護中國大國地位。另外在對美關係上,中國注重的是兩. ‧. 國間相互的承諾及協議,如在歐巴馬政府第一任任期之初,美國暫緩對台灣的軍. Nat. sit. y. 售案,並避免與達賴喇嘛會面,使得兩國得以發表關於尊重彼此利益及主權的共. n. al. er. io. 同聲明,但美國隨後重啟軍售案及允許達賴私人訪問的行為,使中國必須以強硬. v. 態度回應,呈現出其拒絕與美國共同合作處理世界事務的意向。 32 伍、小結. Ch. engchi. i n U. 結合不同理論對中美關係的論述,可發現僅由結構、權力等物質因素,無法 完整說明兩國間互動的結果,因若從結構權力分配看待中美關係,則中國身為崛 起強國,應全力使自身實力超越美國,取代其霸權地位,而美國也會盡一切力量 削弱中國力量,阻止其威脅自身地位,然實際國際情勢與前述論述不完全吻合。 中美兩國互動時則是合作與衝突並存的情形,且中國並未以取美國而代之為目標,. 31. 32. Chih-yu Shih,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Psychocultural View(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1990), pp.190-191. Thomas J. Christensen, “The Advantages of an Assertive China: Responding to Beijing’s Abrasive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 90, No.2, 2011, pp. 59-60. 17.

(23) 因而在分析兩者相互關係時,須加入價值、觀念、國家形象等認知層面的解釋變 項,而建構主義雖彌補了新現實主義的上述不足之處,其仍將結構視為重要的因 素。未對於行為者間對彼此認知的投射、預期的相互影響等層面多做論述,過去 從此角度切入中美關係的研究並不多,故本文嘗試運用相關理論,結合實際案例 內容,分析中美兩國間認知差距對中國向外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第四節 研究方法 壹、案例研究法. 政 治 大 的某特定層面,以證明或測試對歷史事件的解釋,並將其通則化至其他相似的事 立 案例研究(case study),屬科學研究方法一種,指的是藉由詳細觀察歷史事件. ‧ 國. 學. 件。即由特定概念如革命、政府型態、衝突種類、經濟結構…等相關的眾多相似 的事件中,選取代表進行深入觀察與研究,使研究者能了解不同事件中的相同與. ‧. 相異之處,以得出能廣泛應用的一般性結果。33本文主要對於中美兩國對於中國. sit. y. Nat. 海權發展的認知進行研究,探討中美間的互動關係與認知差距,並在多項與中國. io. al. er. 海權相關的議題中,如南海爭端、東海議題、中國海軍增長等,選取釣魚台主權. n. 爭議問題作為代表的個案。. Ch. engchi. i n U. v. 釣魚台爭議不僅是中國與日本間的衝突,也是中國在向外發展海權時首先遭 遇的阻礙,更是美國欲鞏固日本、台灣、菲律賓等國家所形成之第一島鏈的關鍵, 同時,釣魚台爭議的發展關係到東亞整體區域安全與穩定。以結構層次觀察,並 不能完全解釋中美兩國在此爭議中的互動情形,結構因素只能說明中美兩國為抵 制彼此權力增長,利用釣魚台事件作為對抗依據,但對於其中美國牽制日本的行 為,及中國雖表現出強硬態度卻將衝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的舉措,無法有效說明, 故應加入兩國對彼此的認知與預期因素,對整體事件進行更全面的分析。又美日. 33. Alexander L. George and Andrew Bennett, Case Studies and Theory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The MIT Press), 2005, pp. 14-18. 18.

(24) 間存在直接盟友關係,相較中國與其他周邊國家的海上爭議,可較明確探討此爭 議背後中美間的互動與預期,筆者因此選擇釣魚台爭議作為研究案例,並期望以 觀念、價值等不同以往關於權力競逐的觀點切入,得出另類分析角度的結果,並 創造未來相關研究的可能性。 貳、文獻分析法 本文所使用另一分析法為「文獻分析法」,指的是政策分析人員收集與某項 政策問題有關之期刊文章、書籍、論文、專著、政策報告、政府出版品,以及報 章雜誌等相關報導,進行靜態與比較性的分析研究,以了解問題可能發生的原因. 治 政 與結果。經由文獻資料進行研究,在某種限度內,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所欲研究問 大 立 題過去至現在的發展,使研究者能在了解過去的基礎上解釋現在狀況、預測未來 ‧ 國. 學. 可能情形。34本文欲利用文獻分析法輔助前述案例研究法,透過閱讀與整理中美. ‧. 雙方關於中國和平發展與海權發展之資料,包括中國領導人發言、國務院發表的 政策白皮書、中國學界對於中國發展的看法、美國國務院及國防部發言、美國對. y. Nat. er. io. sit. 中國研究重要智庫如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資料;加上蒐集整理兩者對於中日釣魚台爭議的新聞報導與官. n. al. Ch. i n U. v. 方發言,分析歸納其中兩者認知差距的內涵及造成的影響,最後做出結論。. engchi.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中國雖在 1980 年代在海權上漸趨積極發展,並於 90 年代後將發展海權形成 內部共識。然而在繼續向外發展海權時,中國首先遭遇與周邊國家間的領土與劃 界糾紛,此類爭端雖一直存在,但在 2009 年之後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中國回應 的態度也日趨強硬。其中,中日間關於釣魚台主權歸屬的爭議問題,雖自 1970 年代以來便持續不斷,但自從 2008 年底中國開始派遣公務機艦進入相關海空領. 34. 葉至誠、葉立誠,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2002 年),頁 138-140 19.

(25) 域後,加上 2012 年日本國有化釣魚台事件,中日關係的緊張程度日益增高。35加 之美國在 2009 年提出重返亞洲的口號,欲加強其在亞洲的影響力,因而本文所 研究的時期主要為 2009 年至 2013 年間中日釣魚台爭議中中美互動發展的情勢。 本文雖將 2009 年設定為分界點,然 2009 年之前的中日釣魚台衝突也可能體 現中美兩國在互動中的認知與預期落差。另外,本文雖著重於認知與預期等主觀 想法,但由於時間及經費考量,無法直接對中美兩國政府相關人員進行訪談,只 能從二手文獻獲得資訊,此兩點為本文主要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35. Ch. engchi. i n U. v. Fravel, M. Taylor, “Explaining the Stability in the Senkaku (Diaoyu) Islands Dispute,” in Gerald Curtis, Ryosei Kokubun, and Wang Jisi, eds., Getting the Triangle Strait: Managing the China-Jap.an-U.S. Relations, (Tokyo: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010 pp. 145-64. 20.

(26) 第二章 中國海權發展與中美互動 本章首先介紹 Robert Jervis 的認知相符理論,並以此理論提出的「認知相符」 (cognitive consistency)與「非理性相符」(irrational consistency)的概念,來檢驗中 國對於自身海權發展的認知結構。在深入分析之前,本章從學界對海權的定義與 中國海權發展的歷史背景,進一步介紹中國自身對於海權發展的認知內容。本章 的第二部分為對於中國海權起源、發展的概略性介紹,從而與前述認知理論相互 結合與分析。第三節首先整理美國海權形成與認知,對美國海權觀有初步認識, 而後透過列舉中美兩國間在小布希與歐巴馬總統任內的海上衝突事件,分析中美. 政 治 大. 兩國對於中國海權及中美互動的看法,最後帶入認知理論,探究中美兩國間認知. 立. 結構的差異。. ‧ 國. 學. 第一節 認知相符(cognitive consistency)的論述要點. ‧. 研究國際關係時,對於行為者行為理性的定義,多認為行為者傾向設定一致. Nat. sit. y. 且連續性的目標,並透過成本效益計算,採取策略與行動實現目標。36認為行為. n. al. er. io. 者行動前會評估自身利益並制定出最佳方案,即以行為者對於情境所設想的行為. i n U. v. 作為理性的界定。Jervis 雖也認為行為者會尋求對自身有利的政策,但其著重於. Ch. engchi. 行為者對他者行為的預期,若他者回應符合自身期待,則可以與自身的認知形成 平衡。而他者的回應與整體情境亦會對於行為者產生新的認知,行為者透過此過 程處理對自身行為與他者回應形成新的認知,並會達成自身所認為的相符狀態, 然其內涵未必如傳統理性定義的理性狀態,而是行為者經由過濾、理解不同訊息 的解讀。本文欲應用 Jervis 對於行為體如何處理原有認知與新訊息間的交互作用, 即認知如何達到相符狀態作為分析基礎,故筆者將先就 Jervis 對此概念的介紹做 簡要說明。. 36. Michal Nicholson, Rationality and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pp.32-33. 21.

(27) Jervis 認為行為者的認知趨向平衡或相符的結構,而認知相符的情況有兩種, 分別是理性與非理性相符。在理性相符的情況中,行為者若確信所知覺的環境中 存在相符的現實,且此事實可用來解釋行為體本身所表現出的認知相符的現象, 則其平衡態度結構(balanced attitude structure) 37即為理性的。如行為體認為其所喜 好的對象間彼此會相互喜歡、認為敵人所支持的對象與自身的利益是相互衝突的。 而此種行為者對他者情感帶入國際關係的討論中,也會出現相似的現象,如將喜 歡的特徵歸於喜歡的國家,將不喜歡的特徵歸於厭惡的國家。然這樣的認知與情 感間相互平衡的模式,無法說明當一國具有行為者所不喜歡的特徵時,本國不一. 治 政 大 聯視為是不友好甚至是敵對的國家,但在戰爭時期,其卻宣布會在德國發動進攻 立 定反對該國的對外政策,如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因意識形態不同而將蘇. 後,支持蘇聯對抗德國的侵略。以此為例證,Jervis 認為行為體對另一國產生何. ‧ 國. 學. 種印象還須取決於對該國的利益與意圖之認識。另外,行為者在接收訊息時,除. ‧. 會受訊息來源之可靠性影響外,也會將自身利益與訊息間的關係列入考慮,如若. y. Nat. 接收到不利的訊息,但訊息來源是對自身友好的對象,則行為者會較容易相信此. er. io. sit. 訊息。 在非理性相符的情況中出現的情況是,如行為者支持某一政策,其會認 為存在許多邏輯性原因證明此政策的正確性,而當行為者相信政策促進某一項利. al. n. v i n 益時,其往往也會相信該政策促進了其他不同的利益。如贊成禁止核子武器試驗 Ch engchi U. 的人會認為核試驗製造危險、無助於武器改進、造成國際緊張,然而反對該政策 的人則會對此三項理由全面持反對意見。行為者在衡量決策的利益過程中,其所 進行的不是利益交換,而是力圖使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不將利益降低至所設定的底 線之下,即使現實中行為者必須犧牲某些利益,但行為者是在不自覺下進行,而 此過程會導致不可預期的後果。 行為者在確定某一戰略時需確信其能在最低代價下實現,但行為者往往會朝 更加極端的情境設想,其會認為所選定的戰略極有可能成功,其他替代方案的可 37. Jervis 認為行為體會設想與其相關其他行為體間的關係相關的,而當實際情形符合本身所設設 想的狀態,則其期認知的結構即處於平衡的狀態,如人們通常會假設其所喜歡的兩個朋友彼 此間也是友好的狀態。 22.

(28) 能性極小,贊成該政策的人可能高估政策所帶來的利益,低估所需付出的成本。 此類認知相符現象另一特點是,行為者認為所贊成的政策會最大限度削弱外國勢 力占主導優勢的危險,且會最大程度增加和平可能,給予該政策「不引發戰爭也 不導致投降的印象」。因行為體認為自身佔優勢,所以無論對手如何行動,其支 持的戰略都是最佳的方案。在考慮政策對國家利益的影響時,決策者很少同時審 視所有的利益,而是先考慮一兩項重要的利益,當可實現這些利益的政策產生後, 決策者會調整認知,盡可能以更多理由支持該政策。 非理性相符現象可能產生不幸的後果,因為若政策偏好是建立在特定情境中. 治 政 大 以視情境調整利益,以確保所有重要利益不被忽視。但這些利益不一定會以最佳 立 的某兩項主要利益之上,若出現不同時期與不同情境不相符的現象,行為者雖可. 的方式組合,使行為者產生認知不相符的情形,從而削弱每一項單獨政策的有效. ‧ 國. 學. 性。另外,行為者為追求心理和諧,也可能忽視不同利益間的相互矛盾,並不自. ‧. 覺犧牲某些利益。而決策者的非理性相符可能會持續至政策實行之後,即使有證. y. Nat. 據證明政策無法實現目標,其會對證據反應緩慢,並相信該政策在其他方面仍是. er. io. sit. 最佳政策。非理性相符的結果還包含決策者無法意識到促進自身利益與傷害他人 利益之間的權衡關係,而由於不相信自身政策所可能產生的不滿,低估反對意見,. al. n. v i n 並將抵制政策的行為視為不合理的敵對行為,形成在原有利益不相容的情況下, Ch engchi U 加上了行為者所認定的虛幻不相容現象。. 綜和 Jervis 對於非理性相符的論述,其中所呈現的主要概念是,行為者在衡 量某一政策時,以多項有利因素合理化自身的決定,故而對其而言是理性的決策。 但在實際執行時,其他行為者反應卻不如其預期,但因認為自身的政策帶來的好 處甚多,故而將他者回應視為是不合理的舉動,忽視自身政策對他者可能產生的 疑慮。本文以此概念分析中美兩國在面對中國海權發展時,彼此皆認為自身決策 是合理的,忽視他國對於自身行為的理解,產生與預期不相符的情形,使得中國 的海權向外發展受到限制。 23.

(29) 第二節 中國海權發展 了解 Jervis 的認知相符論述的重點之後,本文主張中國對於海權的認知,出 現了非理性相符的現象,即中國對於自身海權抱持樂觀認知,認為可提升自身與 他國利益,將它者的敵意行為解讀為蓄意限制中國的發展。故而,本節首先介紹 國際關係學界對海權的定義、進而介紹中國海權發展的背景,發展中所追求的目 標與定位,與對挑戰的看法,最後以認知相符的論述檢驗中國海權發展中的非理 性相符現象。 壹、海權定義. 立. 政 治 大. 關於海權的定義及其實質內涵,學界一直存在相異見解,美國海軍之父馬漢. ‧ 國. 學. (A.T. Mahan) 首次將海權的概念進行整理。其將海上利益(Sea Interests)、海上霸 權(Sea Hegemony) 及海上力量(Sea Power)三項概念融合,形成其所謂的海權(Sea. ‧. Power),並推演出依靠軍事力量實現此目標,將海權與海上航路、海上貿易、殖. y. Nat. sit. 民地、勢力範圍、國家安全及發展緊密聯繫。38受到其所處以強權為主導時代之. n. al. er. io. 國際政治經濟思維影響,馬漢認為海權包含六大要素,地理位置、自然結構、領. i n U. v. 土範圍、人口、民族性六項要件,即佔據有利地理位置,擁有充分的自然資源及. Ch. engchi. 有效控制之領土、素質優良的海洋專業人口、積極向外發展的民族性,將可能利 於一國海權的擴展。總結而言,馬漢的海權觀不僅包括用武力控制海洋或其任一 部分海上軍事力量發展,而且包括可支持軍艦隊存在的平時貿易與海運發展。39 然而馬漢對於海權的界定,運用於現代社會,有其不足之處,因其忽略關於 法律上利益的海權,將海上權益與海上力量混淆。40學者 Geoffrey Till 認為海權 不僅止於利用海洋獲取所需,還是影響他人行為的能力,或是從事海上行行為的. 38. 39 40. A.T., Mahan,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Empire 1793-1812,( London : Sampson Low, Marston,1892), pp. 95-96. 孔志國, 《海權、競爭產權與屯海政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年),頁 26-30。 Geoffrey Till, Seapower, A Guid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pp.20-24. 24.

(30) 依據,41而海洋包含了資源、交通等不同屬性,各國依其不同位置、能力掌握不 同程度控制海洋的能力,故而海權是一相對的概念。現代海權的內涵,除上述馬 漢海權關於有力海軍的層面,更應納入一國為維護領土安全,確保航運及貿易通 暢,從海洋獲取的合法利益的權利。 貳、中國海權發展背景 隨著中國在 1980 年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同時也開始重視並發展自身海上 權利,其海軍戰略也由「近岸防禦」轉為更積極的「近海防禦」。 42然並不代表 這之前其全無海洋意識。如在 80 年代以前,中國已建立數量龐大的海軍,同時. 治 政 擴充商船的規模,且在 1958 年兩岸八二三炮戰期間,中國便將其領海範圍擴張 大 立 至國際規範的 12 海哩。 而後隨著 1970 年代聯合國對海洋日益重視,加上東海、 43. ‧ 國. 學. 黃海及南海的天然資源相繼被發現,中國也較之前更看重海上權益,如其在 1974. ‧. 年出動海軍將西沙群島附近的越南軍隊驅逐,顯見當時其對海洋權益的重視。44 80 至 90 年代間中國的海權快速發展,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經濟層面因素,. y. Nat. io. sit. 中國在 80 年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引進西方技術與資金,帶動其經濟與貿易快. n. al. er. 速成長,也提高中國對海洋漁業及海洋石油資源的需求。美國海軍之父馬漢認為. Ch. i n U. v. 廣義的海權應包含海軍力量與平時商業海運,45因而伴隨中國經濟實力上升,增. engchi. 強其對海洋控制的期望,尤其在 90 年代後中國經濟快速上升,確保沿岸港口、 海上航行的安全,及海上航道暢通的必要性亦隨之提高。另一項因素則是基於國 防安全考量,在 1980 年代中國評估國際形勢,認為類似世界大戰的戰爭應可避 免,但需防範中小型規模的區域衝突。同時面對來自海上的威脅,如在東海與南 海主權衝突日益激烈;時值美中間圍繞人權、貿易逆差等糾紛,中國擔心美國會 41. 同註 2,頁 39。 張雅君, 〈中共與美、日的亞太海權競爭:潛在衝突與制度性競爭機制〉, 《中國大陸研究》, 第 41 卷第 5 期,1998 年 5 月,頁 5。 43 David G. Muller, China as a Maritime Power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3), pp. 182-183. 44 艾宏仁, 《中共海軍透視:向遠洋的挑戰》(香港:廣角鏡出版社公司,1988 年),頁 35-38。 45 Hedley Bull, “Seapower and Influence,” in Jonathan Alford ed., Seapower and Influence: Old Issues and New Challenge (London: The International Insititue for Strategic Studies, 1980) , p.5. 25 42.

(31) 加強圍堵政策;另外,台灣在 90 年代支持台獨的比例也逐漸升高,使中國對統 一的急迫性增加。 46基於前述原因,中國在 1980 年代轉向所謂在海上先發制人 的「近海防禦」戰略,並將目標鎖定在由白令海峽沿日本海、沖繩、台灣及菲律 賓群島所構成的「第一島鏈」 ,47顯示中國認為其海權所及範圍已跳脫傳統領土、 領空及領海思維,而是屬於「國家力量實質控制」的戰略領土。 48 參、中國海權認知與預期 中國雖擁有廣大陸上領土及綿長的海岸線,但長久以來都不是以海權發達的 國家自居。馬漢認為,國家被迫或自願擴張領土以防衛自身安全,會較以陸地作 為邊界的國家處於有利位置. 治 政 ,另外其也提到,即使國家在人口及資源多寡處於 大. 49. 立. 劣勢,孤立的地理環境將使其在海上競爭時,更容易勝過只有單邊陸地為界線的. ‧ 國. 學. 國家。50由上述論點可看出,陸權國家在面對不管是內部威脅或邊界安全時,皆. ‧. 存在策略性的挑戰,而海權國家相較之下,因其地理環境提供天然內部安全的保 障,使其能更直接且有效運用海洋並向外發展。51以此觀點檢視中國對於陸海權. y. Nat. io. sit. 的看法,由於其在陸地上與多國接壤,加之無天然防守屏障,歷代統治者皆偏向. n. al. er. 重視內陸安全,使中國成為偏陸權的國家。縱然在晚清時期曾有陸海權間何者為. Ch. i n U. v. 先的辯論,仍是注重陸權的主張佔上風,直至近代,中國才逐漸重視並發展自身. engchi. 海權。中國雖在接受西方刺激後開始向海上發展,但如前所述,其在 1980 年代 後,伴隨經濟上升,方才明顯在海權上展現積極的行為。. 46. 同註 1,頁 8。 Jun Zhan, “China Goes to the Blue Water: The Navy Seapower Mentality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Journal Strategic Studies, Vol.17, No.13, September 1994, p.181 48 陳永康,翟文中, 〈中共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 《中國大陸研究》 ,第 40 卷第 9 期,1997 年 9 月,頁 16。 49 A.T. Mahan, The Influence of Sea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57), p. 25. 50 A.T. Maha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1902), quoted in Colin S. Gray, The Nav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The Uses and Value of Strategic Seapower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89. 51 Robert S. Ross, ”China's Naval Nationalism: Sources, Prospects, and the U. S. Respon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4, No. 2, September 2009, pp.35-40. 26 47.

(32) 中國在 1992 年所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中第一次使用 海洋權益的概念,包含海洋權力與利益,前者指的是在管轄區域內的主權、主權 權利、管轄權與控制權;後者則是由前者所衍生出的益處。 52根據 1982 年《聯 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規定,一國在 所屬領海、鄰接區與專屬經濟區分別享有主權與主權權利,並能依據管轄權制定 相關規範。對中國而言,在管轄海域內實行有效管理、解決海上爭端及分享國際 法所規範之海洋權利,從而維護自身利益並負擔起維護與建設國際海洋秩序責任, 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海洋事務,是其主要的核心利益與目標。 53. 治 政 大 土主要包含:沿海島嶼台灣及其周圍各島、南海地區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 立. 而中國在海洋主要的利益為領土及經濟利益兩部分。中國宣稱的周邊海洋領. 沙群島、東海地區的釣魚台列嶼。因《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於同條件的島嶼所. ‧ 國. 學. 可劃定的經濟海域範圍不同,因而對海域內所屬領土的主權及管控對中國海洋權. ‧. 益至為重要。另一方面,中國在海洋權益中的經濟利益則包含許多面向,包括海. y. Nat. 底石油資源開採、替代能源的開發、確保石油進出口運輸通暢、商船及漁業資源. er. io. sit. 的擴增與維繫。54伴隨中國經濟成長,對資源的需求也逐漸上升,故維繫海洋秩 序穩定、增加海洋資源的獲取與利用為中國重要的海洋經濟利益。. al. n. v i n 在擴展與維護海權的過程中,中國認為其依循和平發展的架構下運行,後者 Ch engchi U. 同時也是前者的支柱。即中國海權的發展為中國整體和平發展的一環,沒有和平 戰略環境,難以實現發展;而沒有發展,將難以獲得和平,兩者互為因果根據。 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國認為其追求的海權,是伴隨中國主權而產生的隸屬性之權 利。包括對本國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海域實際控管能力、在受到他國攻擊或. 52 53 54. 李明春, 《海洋權益與中國崛起》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年),頁 30。 同註 8,頁 8。 Benard D. Cole, The Great Wall At Sea: China’s Navy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U.S.: Navy Institute Press, 2001), pp. 55-56. 27.

(33) 違反國際法行為時擁有反擊能力、公海自由航行、海底探勘等國際法所賦予的權 利。 55 而中國認為其建設海權的本質是良性的,因其不僅對中國有利,也能為整體 區域甚至是世界發展帶來好處。從經濟面來看,中國海洋資源十分豐富,發展海 洋經濟的優勢十分明顯。56加之海洋是中國與其他國家聯繫的重要通道,中國瀕 臨的海區是東北亞與東南亞之間的主要海上通道,也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樞紐 帶,是西太平洋海上交通運輸最繁忙的海域之一。57故而中國若持續發展海洋經 濟,不僅可增強自身實力,同時透過與各國間的合作,也可帶動整體區域經濟與. 治 政 大 因從中國的觀點,若其加強海權建設,可以極大地威懾中國的對手和中國利益的 立. 航運發展。而從區域穩定的角度切入,中國海權建設有助遏止中國周邊海洋衝突,. 潛在破壞者,減少外部勢力損害中國利益的企圖和動機。如此可遏止在周邊地區. ‧ 國. 學. 爆發海洋軍事衝突,從而降低中國因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而被迫捲入區域衝突的. ‧. 可能性。58更有甚者認為,若中國擁有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同時以和平和獨立. y. Nat. 自主的宗旨行事,並依照國際法和公認的準則處理與有關國家的海上爭端,則中. er. io. sit. 國既能保障應有的海洋權益,亦可塑造其促進共同發展的正面形象。且非傳統安 全領域的問題在海洋領域越來越突出,並呈現多元化、複雜化的趨勢,海洋強國. al. n. v i n 間的合作是必要力量。隨著中國海洋力量的增強,中國可以為國際社會提供諸如 Ch engchi U. 打擊海盜與恐怖主義、維護航道暢通、共同開發海洋資源等海上公共財方面,扮 演更為積極的角色,從而促進國際安全與世界的和平。 59 綜合中國對海權本質及建設的認知,其認為所追求的是權利,非與他者競爭 的權力,更非成為海洋霸權。且中國海權發展如前所述,並不會導致衝突而阻礙. 55 56. 57 58 59. 鞠海龍, 《中國海權戰略》 ,(北京:時事出版,2010 年)。頁 5。 安秀偉, 〈中國和平發展戰略視野下的海權建設〉,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 55 卷第 2 期, 2010 年,頁 150-151。 同註 20,頁 155。 李小軍, 〈論海權對中國石油安全的影響〉, 《國際論壇》,2004 年第 2 期,頁 20-21。 王逸舟, 《全球政治與中國外交探尋新的視角與解釋》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年), 頁 30-33。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台中地區 (山海屯)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里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永隆國小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從小到大都在台中唸書,大學就讀 ○○ 大學國貿系,學習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後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教育局的課程文件《為智障學生而設的中國 語文建議學習重點(小一至中三)》 (香 港課程發展議會,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