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九二○年代前期臺、日人的政治競合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九二○年代前期臺、日人的政治競合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博士學位論文. 一九二○年代前期臺、日人的政治競合關係. 指導教授: 戴 寶 村 教 授 學生姓名: 蔡. 2. 0. 1. 4. 蕙. 年. 頻. 7. 月.

(2) 摘. 要. 過去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時,常見以「臺灣人」對抗「臺灣總督府」的思考 模式,本文企圖打破這樣的二元對立,加入在臺日人的角色,透過對一九二○年代前 期「廢廳反對運動」、地方制度變革下「街庄協議會員選任問題」、「臺灣議會設置請 願運動」,以及臺灣總督府評議會中「臺灣人之民法繼承議題」等四項政治議題,探 討臺灣人、在臺日人與臺灣總督府三方之間的競合關係。 本文所稱之「全臺性」(Taiwan size),係指以臺灣全體為基礎之概念,「地方性」 (local)則相對於此,指臺灣內部的任一微小、有機單元,它是組成「全臺性」的基. 治 政 大 構仍在,一九二○年代又誕生了一批新式知識青年,而在臺日人的社會至此也進入穩 立 定階段,他們都是推動臺灣各層級政治活動的主力。 本元素。清治以來,臺灣社會已出現分層的現象,到了日治時期,地域社會的發展結. ‧ 國. 學. 臺灣在許多面向始終存在著臺、日人的差別待遇,在臺日人權利雖然受到六三體 制的束縛,但臺灣人的政治地位又次於在臺日人,形成層層差別的統治結構,交錯的. ‧. 權力結構與利害關係,交織成不同層級臺、日人不同的互動關係。透過上述四項政治. sit. y. Nat. 活動,本文發現,總督府、臺灣人與在臺日人各有追求,總督府以穩定統治,維持官. io. al. er. 憲獨大為目的,一方面要擺脫日本本國政界對總督府的掣肘,一方面也要回應殖民地 內部的民意壓力,因此在統治基礎不受動搖的前提下,適當且有限度地釋放政治權力。. n. v i n Ch 臺灣人則以提升地位,追求臺、日人平等為終極目標,為此,臺、日人出現競爭與合 engchi U 作的多樣化;在臺日人則懷抱著「維持利益,保持優越」的心理,即使因己身利益受. 到威脅而與臺人合作,仍舊希望能繼續維持其之餘臺灣人的優越地位。無論總督府、 臺灣人或在臺日人,無論是地方性政治活動,或是全臺性政治活動,決定彼此態度的 關鍵在於「利益」 , 「利益」若受損,將引起群起反抗,共同受損則成為攜手合作,共 同爭取利益的局面。.

(3) Abstract The perspective can be usually seen as Taiwanese fight against the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臺灣總督府 Taiwan Soudokufu) when coming to the Taiwan political history study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d Period. This study intends to deconstruct the dichotomic properties of Taiwanese and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and adds the rule of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The coopetition of the three parties, Taiwanese,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and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will be discussed through four political events, the Movement of against Abolishing Prefectures during the early 1920s, the Election Problem of Council Members under the changing local government system,. 治 政 in the Council of the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大 立 The “Taiwan Size” in this study means the concept of Taiwan as a whole, and the “local”,. the Peti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 Council, and the Taiwan Civil Inheritance Issue. ‧ 國. 學. on the contrary, means any subtle, organic unit in Taiwan. The “local” is the essential that constructs the “Taiwan size.” Since the Qing ruling, the hierarchical layers took shape in. ‧. Taiwan society. The layers continued to exist in the Japanese Ruled Period. During the. sit. y. Nat. 1920s,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ho received modern education started their activities, and. io. al. er. the society of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entered the stable phase. All of them are the. n. dominating for launching political activities from every hierarchical layer in Taiwan society.. Ch. engchi. i n U. v. The bias treatment of Taiwanese and of Japanese in Taiwan always existed in terms of several perspectives. Though the right of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was restricted by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s law(六三體制), political status of Taiwanese was still inferior to local Japanese in Taiwan. Through layers of ruling bias, interweaving power structure and coopetition, the interaction of Taiwanese-Japanese of different social hierarchy was formed and interpreted. By the four political events mentioned previously,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different political purposes are pursued by 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Taiwanese, and the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emphasizes a stable ruling status and a government-Constitutional domin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Taiwanese Governor.

(4) General’s Office tried to release itself from the control of the mother country Japan,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Office had to answer pressure from people of the colonial Taiwan. Hence, based on a stable ruling political status, the 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appropriately release constrained political right to the colonial Taiwanese. On the contrary, the main purpose of Taiwanese people emphasize on elevating their political status and the equal treatment among Taiwanese and Japanese. For this purpose, Taiwanese and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competed and cooper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pursued the idea of “keeping the interest and their superiority.” Even if their interest was threatened and they had to cooperate with Taiwanese, the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治 政 大 the key for competition or General’s Office, Taiwanese, or the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立 cooperation in a provincial or national political activities wa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est.” still hoped to keep the superior status to the Taiwanese. No matter the Taiwanese Governor. ‧ 國. 學. If the interest of one party will be damaged, they will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If the interest of two parties will be damaged, they will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fight for their. ‧. io. sit. y. Nat. n. al. er. sharing interest.. Ch. engchi. i n U. v.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二、 研究範圍與名詞定義. 1. ………………………………………………. 4. ……………………………………………………………. 9. 四、 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 …………………………………………………. 22. 三、 研究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 27. …………………………………. 38. 第一節. 臺灣地域社會發展與領導階層的分化. 第二節. 臺灣地域社會下的政治活動. 第三節. 在臺日人社會的建立及其優越意識. sit. iv l C n 1920 年以前地方臺、日人的商業競爭 h e n g c h i U ……………………… n. 第三節. 48. er. io. 第二節. …………………………. y. Nat 第三章 廢廳反對運動 a 第一節. ‧. ‧ 國. 第二章 臺灣的人地發展與民眾的政治活動. 從反對廢廳到設置州、郡運動. ………………………………. 廢廳反對運動的地方性格及其侷限 ……………… ……… …. 66 76 88. 第四章 街庄協議會員選任問題 第一節. 臺灣地方制度之變遷及其背景. ………………………………. 106. 第二節. 街庄協議會員選任爭議. ………………………………………. 115. 第三節. 從選任爭議論臺、日人的政治思考 ……………… ……… …. 135.

(6) 第五章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第一節. 六三體制的確立與臺、日人的政治待遇. ……………………. 147. 第二節. 1921 年以前臺、日人的政治活動. ……………………………. 158. 第三節. 各界反應與臺日人競合關係 …………………………………. 169. 第六章 總督府評議會中臺灣人之民法繼承議題 第一節. 總督府評議會之組成. 第二節. 日本民法繼承編實施與否之議論. 第三節. 從民法繼承編爭議論臺、日人的政治思惟 … … … … … … …. 立. …………………………….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七章. …………………………………………. 結論………………………………………………………. 184 192 209. 219. ‧. n. al. er. io. sit. y. Nat. 參考書目……………………………………………………………. Ch. engchi. i n U. v. 228.

(7) 圖表目次 圖 2-1. 在臺日人人數及增加率趨勢圖(1897-1920)…………………………………51. 圖 2-2. 在臺日人各職業從業人口比例圖(1897-1911、1915、1920)………………52. 表 2-1. 在臺日人人口數表(1897-1920)………………………………………………65. 表 3-1. 各年度能說日語的臺灣人人數表………………………………………………69. 表 3-2. 各年度與能說臺語的在臺日人人數表…………………………………………69. 表 3-3 1920 年嘉義廳廢廳反對運動領導者……………………………………………89 表 3-4 1920 年宜蘭廳廢廳反對運動領導者……………………………………………91. 政 治 大. 表 3-5. 宜蘭、嘉義、阿緱廳人口及增減率統計表及趨勢圖(1901-1919)………………97. 表 4-1. 各地方行政區域臺、日人擔任公職人數統計表(1897-1920)………………117. 表 4-2. 各年度臺、日人擔任街庄社區長人數統計表(1898-1920)…………………120. 立. ‧ 國. 學. 表 4-3 1920 年各州下臺、日人街庄長人數表…………………………………………140.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九二○年代某日,林麗明的親戚患上腦膜炎病逝,家屬向醫院拿了死亡證 明書,一時情急錯填死亡時間,造成小小的無心之過。林麗明是臺灣文化協會活 躍的成員之一,被日本警察視為眼中釘,這次小錯誤讓警察得以拘禁林麗明數日。 林麗明被拘禁後,他的妻子林蔡素女開始替丈夫奔走: 這段期間,我趕緊找辯護士去為他辯護,我請的這位辯護士是日本人,也 是他父親的好朋友。交涉的結果是,開具證明的並不是我先生,因此不算. 治 政 大 意捉人,有意刁難我們。 立 這段記事不僅簡單,也不是臺灣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但是它透露了一 違法;不過,將醫院所張掛的「臺灣民眾黨」招牌拿下。可見日本人是故 1. ‧ 國. 學. 些有趣的訊息,發人深省。為林麗明辯護的在臺日人律師是林父的好朋友,是林 麗明為眼中釘的警察也是在臺日人,從這個歷史的一瞬,說明了臺灣人與日本人. ‧. 之間沒有絕對的界線,亦敵亦友。. sit. y. Nat. 但是臺灣史對臺日人互動關係的詮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只偏向「臺日. al. er. io. 對抗」的一端,以政治史為例,更具體地來說,是「臺灣總督府」與「臺灣人政 治運動者」的對抗,沒有在臺日人,也缺少政治運動團體之外其他臺灣人的身影,. n. v i n Ch 只有「抗日」成為跨時代共有的關鍵詞。戰後,由於特殊的政治與社會環境影響, engchi U 少數有關臺灣史的論述相當偏頗,仍然僅以「抗日」一筆簡單帶過,直到一九八. ○年代後期,隨著臺灣邁開民主化的腳步,以及相關史料的問世出土,終於開拓 較自由的研究環境和條件,只是,這時臺灣史研究之史觀呈現逆向翻轉的鐘擺現 象,作為之前相關論述的反動,除了部分學者仍然懷抱連結中國史之企圖,持續 強調臺灣民眾「抗日」的民族情結之外,部分研究則強調臺灣政治運動如何自立 於殖民者的論述之外,堅持對於漢民族主體性的保存,一種「抗日」,雖然是史. 1. 游鑑明主訪,吳美慧紀錄,〈林蔡素女女士訪問紀錄〉,《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 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年 2 月),頁 135。 1.

(9) 觀徹底相反的兩種表述,但「臺灣總督府」與「臺灣人政治運動者」的對抗架構 卻是相同的,在臺日人與其他臺灣人的聲音依然石沉大海。 只是,臺灣政治史的舞台上,是否只有「臺灣總督府」與「臺灣人政治運動 者」這兩種角色?臺、日人之間的關係,是否只能對抗,毫無合作的可能?甚至, 在臺日人的想法,是否能僅以「同為日本人」這樣單薄的理由,就毫不思考地等 同於殖民政府的立場,甚至是將之略去不看? 源於六三體制,臺灣屬於日本統治之下的異法域,無論臺、日人,臺灣住民 都缺乏參與政府運作與政策決策的途徑。簡要來說,總督府、臺灣人與在臺日人 的政治權力/利,基本上大致維持著「總督府>在臺日人>臺灣人」的差別結構,. 治 政 大 易言之,這是一個少數的外來者統治多數在地民眾的社會,總督府一方面必須應 立 付日治以來在臺日人的政治活動,一方面也得面對臺灣內部源源不絕的反抗勢力, 但是在人口上,被殖民的臺灣人卻是遠多於日人殖民官僚及民間日人的人口總和。. ‧ 國. 學. 以及東亞乃至於世界四起的民族自決浪潮,統治者除了緊緊把握極大權力之外, 要如何穩定這不穩定的結構?戰後,臺灣社會再次處於少數外來者統治的政治局. ‧. 勢,在尚不民主的社會裡,是否可從日治時期臺灣政治變化中找到少數外來者如. sit. y. Nat. 何維持統治結構穩定的蛛絲馬跡?. er. io. 此外,作為一個多民族共構的社會,擁有不同歷史文化的各民族在怎樣的基. al. 礎上如何互動?以日治時期來說,政治領域中,受到六三體制束縛的臺、日人,. n. v i n C h,從這樣的角度而言,彼此之間反而具備更高 可說是同為「總督政治的受害者」 engchi U 合作的可能性與彈性。不過,單從民間社會的角度來看,臺灣人與在臺日人卻又 存在競爭的關係,就是在這樣多層次、多面向的權力關係之下,更加突顯臺、日 人政治活動的多樣性。 細究歷史的片段,可以找到許多值得討論的具體例子,用以檢視過去常被談 論的「臺、日人對抗」的看法。1918 年的米騷動事件讓山本權兵衛內閣瓦解, 日本中央政界改由一向秉持內地延長主義路線的原敬組閣,連帶造成對臺統治方 針的大逆轉。臺灣首任總督田健治郎接續逝世的明石元二郎,背負著實踐內地延 長主義於臺灣統治的使命來臺履新,在政策上,田健治郎於 1920 年宣布臺灣將 實施地方制度,一改過去的「二十廳制」 ,整併為「五州二廳」 ,下有市街庄,並 2.

(10) 於其下設協議會,為準地方自治團體,自籌部分地方建設之財源,但實際上官治 色彩仍十分濃厚。 對於這次突如其來的政治變革,部分地區面臨了廢廳的困境,其中嘉義、阿 緱、宜蘭三地民眾,不分臺、日人,攜手掀起「廢廳反對運動」,向日本中央政 界及臺灣總督府遊說,希望保留廳制。後來又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反對廢廳的 聲浪逐漸轉變,做出因應局勢變化的回應。 不過,當地方制度的實施成為定局,地方議員的選任問題立刻浮上檯面,成 為報刊輿論的熱門話題。議員的人選須具備怎樣的條件?不久前才合力爭取原地 置州或在地設置州廳的地方臺、日人,隨即又分開,彼此競爭。. 治 政 大 法撤廢運動為基礎,推動歷時十四年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爭取設置臺灣議 立 會,選出臺、日人議員,共同議決在臺實施的法律與預算。這項自始自終都試圖 約在此同時,1921 年,臺灣人資產家與新式知識青年合作,以先前的六三. ‧ 國. 學. 納入在臺日人的政治活動,為何卻受到在臺日人的質疑與反對? 還有隨著內地延長主義的實施而復活的臺灣總督府評議會,長期被賦予較負. ‧. 面的評價。不過,評議會內部確實針對諸項議題有過熱烈的討論,這些不同的討. sit. y. Nat. 論意見也未必完全循著臺、日人不同的民族立場劃分開來,尤其是對於日本民法. er. io. 繼承編是否要在臺灣實施問題,臺、日人議員各有贊成與反對者,所持理由為何?. al.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透過對上述四項幾乎同時發生的政治事件之分析,說明分. n. v i n Ch 屬不同社會階層,臺、日人之間也各有合作與對立,不僅如此,同一民族內部也 engchi U 未必團結無分歧,而進一步探問他們為什麼合作?為什麼對立?探討除了「民族」 之外,進而重新審視臺灣政治活動的角度。 此外,本研究也有跨越民族的界線,懷有以更全面的角度審視日治時期臺灣 政治史的企圖,期待打破過去政治史研究多著重臺灣人或在臺日人的單一面向, 嘗試關注臺、日人的互動關係,對日治時期 1920 年前後的臺灣政治發展有較宏 觀的論述。. 3.

(11) 二、研究範圍與名詞定義 (一)研究範圍 歷史研究可以是垂直觀察的跨時代縱向視野,也可以是水平觀察的社會橫向 切面。一九二○年代是臺灣史上相當值得深究的年代,除了它恰好是整個日治時 期的中點之外,在社會發展上,它度過了日治初期百廢待興的混亂時刻,以及打 造基礎建設的黑暗期,各項建設與政策逐漸展現經營成果,此時的臺灣社會正穩 定發展。或許受到日本本國大正民主的影響,這時期的臺灣社會相對顯得自由活 潑,但這也是臺灣社會中階級差距逐漸拉大的時刻,接下來階級分裂的嚴峻局面, 此時已埋下來由。. 治 政 大 並宣示在政治上將實施內地延長主義,一改過去臺、日人雙軌的統治態度,1920 立 年起實施地方制度,不僅將二十「廳制」的行政區劃改為五州二廳的「州廳制」, 在統治方針上,1919 年日本將臺灣統治方針定調為漸進的同化政策,當局. ‧ 國. 學. 州之下設有市街庄,州市街庄的體質為準地方自治的法人團體。本次地方制度的 變革可說是臺灣政治發展上極重要的里程碑,此制度的實施,不僅延續到日治結. ‧. 束,行政區域的劃分,成為戰後臺灣實施地方自治下的「鄉鎮」基本規模。. sit. y. Nat. 同時,在州、市、街、庄下設有協(評)議會,作為州知事、市尹、街長、. al. 大的參政空間,多了政治場域中的互動可能。. er. io. 庄長的諮詢機關。議員為官派,由臺、日人共同組成,形式上臺、日人均獲得較. n. v i n Ch 在社會流動方面,臺灣人傳統世代的更替與新世代的生成也相當值得注意, engchi U 清治以來的臺灣傳統社會領導階層,在日治初期經過一波流動,到了一九二○年 代,地方上的領導階層雖然依舊緊緊扎根於地方社會,卻不免受到新世代的挑戰; 另一方面,日治以來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世代也在這時候成為社會的菁英,除了 過去我們熟悉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外,新世代青年菁英們的政治活力也展 現為其他政治活動與參與形式,值得探討。 最後是在臺日人社會的生成與變化。日治初期,日本人來臺人數、性別及滯 臺期間均呈不穩定狀態,也較難適應在臺生活,即使是日本人,在日治前期也難 有參政的空間。然而隨著日本統治臺灣日久,在臺日人逐漸度過初期的波動,到 了一九二○年代,在臺日人社會業已定型,除了記者、律師之外,已可見到在臺 4.

(12) 日人在地方上站穩陣腳,發展出領導階層,進而從事政治活動。然而長期以來, 臺灣政治史研究較偏重於關心臺灣人的活動情形,在臺日人的政治活動,以及臺、 日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如何,都十分值得討論。 基於上述一九二○年代初期臺灣社會的特殊性,有關本研究之時間斷限,本 文擬以一九二○年代初期作為討論範圍,具體來說是 1920 年至 1921 年為主的這 段時間,並此時段所發生的體制內合法活動為探討對象。 最後交代本文所討論的史事之性質。一九二○年代初期臺灣所實施地方制度 變革,不僅是源自於日本本國政界的局勢變化,轉由向來主張內地延長的一派主 政,對總督府來說,這也是殖民地統治者企圖一勞永逸地解決六三體制年限問題. 治 政 大 緊接而來的「協議會議員選任問題」,還有上層社會主導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立 運動」,都是政治史範疇的議題,至於臺灣總督府評議會議事中有關「日本民法 的設計方案之一,因應此項政治變革,誘發出民眾推動「廢廳反對運動」,以及. ‧ 國. 學. 繼承編是否在臺實施」,雖然討論的是臺灣人的民法適用問題,因涉及政策的制 定與統治者對殖民地原生族群的統治態度,嚴格說來也可納入政治史的討論範疇,. ‧. 且此四項政治議題皆是當時相當受到民眾重視與討論的政治議題,不僅造成一時. sit. y. Nat. 輿論沸騰,同時也可說是跨越地區,全臺各地民眾同時注目的焦點。不選擇左翼. al. er. io. 路線的政治運動,而以體制內的民眾政治活動做為探討對象,一方面是因為此時 臺灣人放棄了以武裝與日本對決的形式,而左翼路線的政治活動又尚未萌芽,一. n. v i n Ch 九二○年代初期的政治活動,無論大小,均是依循合法且溫和的路線前進。另一 engchi U 方面,相對於左翼運動,在日本統治之下,以改善政治待遇為前提的右翼運動更 有臺、日人合作的空間。. (二)名詞定義 1.政治活動 在近代政治學中有「政治參與」 (political participation)一詞,係指「政治成 員以各種方法直接、間接介入政治事務,其主要目的乃是希望由政治參與滿足自 我心理、物質的需求,或嘗試影響政府決策以促成自我或團體目標的達成。」 2 2. 林嘉誠、朱浤源,《政治學辭典》(臺北:五南,1980 年 4 月),頁 276-277。David Miller, “The 5.

(13) 政治參與可分為「積極的政治參與」及「消極的政治參與」兩種,前者具有可視 的行動,舉凡選舉、投票、抗爭、遊說、對立等企圖改變政治現狀的行為,或是 贊成、合作、妥協等支持維持政治現狀的行為,都是屬於此類。至於後者,則指 政治上的不作為,如消極退隱、不參與選舉或投票、不表示意見等。 本文使用的「政治活動」一詞即「政治參與」之概念,重視什麼人在什麼時 候,以怎樣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參加政治事務,且其動機或目的又是如何,但本 文使用「政治活動」而非「政治參與」,係因一方面前者較後者更貼近歷史學的 習慣用法,過去探究臺灣政治史時常以「政治運動」指稱有理念方針、有計畫組 織、有具體行動的政治活動,而本文則將關注的對象擴及過去較未受到注意、較. 治 政 大 也是因為比起「政治參與」 , 「政治活動」更群體而非個人,更為著重集體政治行 立 為如何透過合法的政治途徑來達成團體的政治訴求。. 無明確且長遠的政治路線與方針,且規模也較小、歷時較短的政治活動;一方面. ‧ 國. 學. 再者,過去的研究語境中,或許是「政治運動」係指有組織、有計畫地大規 模集體活動,容易使人聯想到組織性的「抵抗」與「對抗」,且往往充滿其抵抗. ‧. 的對象為官方的暗示,特別是臺灣總督府,或是經常強調「民族」的運動本質。. sit. y. Nat. 不過一但強調民族的本質性抵抗,等於暗示了臺灣人與在臺日人之間存在著鴻溝. al. er. io. 及對立,沒有合作的可能,然而事實上又未必如此,相反地,本文關心的對象不 只是具有強烈主張、抵抗執政者的大規模政治運動,亦包含規模較小、彈性較大. n. v i n Ch 的地方政治活動,相對來說,民眾所組織的政治活動可能跨越民族的界線,臺、 engchi U 日人可能攜手合作,且政治活動的手段也未必採取抵抗的姿態,有時可能是採取 交換、合作、協調,當然也有可能對立,政治主張較具有彈性,妥協性也較高, 「政治活動」或許更適合這樣的研究預設。 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消極的政治活動也是一種政治表態或宣示,例如在選舉 代表時,不投票或投廢票者,均可解讀為「不同意/贊成所有的選項」,然而消 極的政治活動究竟表示何種立場,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意義,無法同一解釋, 況且政治事件的局勢比投票行為的解讀更為複雜,難以一概而論,反觀「積極的 政治參與」,有相對明確的訴求與可視的作為,是容易解讀與研究的對象,因此. Blackwell Encyclopaedia of Political Thought”,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9, pp.254-255. 6.

(14) 本文以積極的政治活動作為研究對象。. 2.全臺性(Taiwan size)、地方性(local) 依照本研究的設定,在概念上可以分為「全臺性」(Taiwan size)與「地方 性」 (local)兩種層級,而「地方性」 (local)帶有「次級」 (subordination)的意 涵。 臺灣是一個地理條件特殊的海島,社會結構的發展亦深受地理條件的影響。 中央多山導致河流多呈東西向,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聯外交通只能仰賴橋梁建設。. 治 政 大 (immigrant society)走向土著社會(native society) , 無論是人或地,均呈現越 立 來越緻密化、地方化的現象,但因河川阻絕了河川南北陸地的連結,再加上交通 地理特性連帶也影響了社會發展,清治時期,臺灣雖然逐漸由移民社會 3. ‧ 國. 學. 條件長期較不發達,不僅地域社會結構穩固,各項發展也可見到強烈的地域社會 之性格。本研究所使用的「地方性」一詞係指臺灣內部的任一微小、有機單元,. ‧. 它是組成「全臺性」的基本元素,具有足堪脫離其他地區、獨立發展的特色。在. sit. y. Nat. 空間上類似「地域社會」概念,即社會學所謂的「社區」(community),在人群. al. er. io. 分類上, 「地方性」則表現為「群體」 (group) ,本文中採用「一群住在同一地區 的人,具有較長期的居住時間,和較高的社區意識,也即是從屬感」之定義。 4. n. v i n Ch 而「全臺性」的概念則是以「臺灣全體」為基礎,在空間上,相對於日本本 engchi U 國或其他臺灣以外地區,是臺灣內部跨地域的全面連結,在人群上則以全臺住民 為主,無論是臺灣人或在臺日人,都是跨越臺灣各地域的統合指涉,類似若林正 丈研究中所提出的「臺灣層級(台湾レベル)、臺灣大」一詞。 5 有關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的研究,不僅聚焦在臺灣人與官方的對抗關係,也. 多將「全臺性」與「地方性」切開探討,例如關於非武裝的政治活動, 「全臺性」 以一九一、二○年代以來臺灣人的政治運動為主,「地方性」則偏向於小地區的 3. 4 5. 陳其南,〈台灣的本土意識與民族國家主義之歷史研究〉,《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 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臺北:允晨文化,1998 年 1 月),頁 172。 文崇一,《臺灣的社區權力結構》(臺北:東大圖書,1989 年 12 月),頁 iv。 若林正丈,〈内地延長主義と「台湾議会」〉,若林正丈,《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 増補版》 (東京:研文出版,2001 年 6 月),頁 59-61。 7.

(15) 政治權力結構的繼承與變化,然而這兩種規模的政治活動是同時並存的,應該有 更能兼納兩者的觀點。 為了使本研究得以進行,本文也預設了以下的條件作為進行研究的前提:首 先,臺灣社會具有由下往上的政治能量,民眾不只是被動地接受政治條件的改變, 也會積極地回應或參與政治。其次,地方民眾(群體成員)皆對地方(群體)懷 抱強烈的認同感,對政治事務均投以高度的關心之前提,地方性政治活動的訴求 即為地方民眾集體意識的展現,讓由地方領導階層所指導的政治活動得到討論的 可能。. 3.臺灣人、在臺日人. 政 治 大. 立. 日治時期臺灣主要的住民有漢族臺灣人、原住民及在臺日人。原住民與漢族. ‧ 國. 學. 臺灣人分屬不同的治理體系,原住民與統治者的互動,或與漢族臺灣人、在臺日 人的關係皆無法與臺灣人與官方、以及民間臺、日人的關係同一而論,因此本文. ‧. 將觀察對象設定為「漢族臺灣人」與「在臺日人」 ,同時為求行文簡潔, 「漢族臺. sit. y. Nat. 灣人」即以「臺灣人」稱之。. al. er. io. 至於「在臺日人」,又可分為擔任行政官僚的日本人,以及一般非於行政機. n. 關任職的民間日人,本文將前者是為以總督府為首的統治集團,「在臺日人」一 詞,則是指後者。. Ch. engchi. i n U. v. 討論臺灣歷史與社會的有趣,就在於其複雜性。日治時期生活在這塊土地上 的有漢族臺灣人、原住民、在臺日人,以及其他少數清國人(或中國人)與少數 其他國家的國民,姑且排除本文暫不討論的原住民及人數較少的清(中)國人與 其他國家國民,光是漢族臺灣人與在臺日人的分界線就有一些模糊地帶,例如, 在實際案例上,臺灣社會不乏臺灣人男性娶日本人女性為妻,或是日本人男性娶 臺灣人女性為妻的情形,使得所謂「臺灣人」或「在臺日人」的界線無法一刀兩 斷。此外,殖民地的行政官吏絕大多數由在臺日人擔任,若是官僚舉家來臺,或 是在臺期間組成家庭,那麼也有可能形成同樣的日本人家庭,男性被歸類於日人 官吏,而其家眷則被劃為一般民間日人的錯綜情形,讓在臺日人的官、民界線難 8.

(16) 以清晰可理解。不過,臺、日人通婚的現象並非日治時期臺灣民眾婚配類型的主 流,對數不多,日人官吏的家眷雖然有一定人數,但就本文中所討論的四項政治 議題中,女性參與的程度極低,因此,儘管臺、日人結合的婚配組合或日人官吏 家庭都居於臺、日人界線上的模糊地帶,可能多或少會影響其思考,但是由於人 數不多,影響的程度有限,故本研究不特別將其獨立視之。. 治 政 大 為完整回顧相關研究成果,本文從「地方發展」 、 「一九二○年代臺灣政治運 立 動」 ,以及「在臺日人、臺日交流史」等三方面分別整理學界既有研究,其中「地 三、研究回顧. ‧ 國. 學. 方發展」向以領導階層的生成與變化較受關注,因此又以其為研究回顧的對象。. ‧. (一)領導階層與地域社會的發展. y. sit er. io. 起。. Nat. 要論日治時期臺灣領導階層面貌的變遷,須從清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談. al. 清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以蔡淵洯為較早之成果。蔡淵洯所稱之. n. v i n Ch 「領導階層」包含擁有科舉功名的士紳,以及具有聲望、財富與影響力之人士, engchi U 因臺灣社會移墾色彩濃厚,商業發達,後者人數較多,氣質粗獷豪放而俗化。隨 著開墾事業日趨成熟,人力、技術等資源的適當分配,再加上文教日興,捐納日 行,臺灣西部各地均見以士紳為主的文教型領導人物之崛起。至於領導階層的流 動則可能有三種模式,一為由平民上升為士紳型領導人物,一為由平民上升為豪 強型領導人物,一為由平民上升為豪強型領導人物後復轉型為士紳型領導人物, 造成流動的原因則因移墾社會不斷擴大所形成對領導人物之需求,經濟發展也促 使平民因財富累積而竄升領導階層,當然,科舉考試也是原因之一,因此要維持 領導地位,必須透過持續增闢財源,或設法取得功名,以維持影響力。在清治時 期的臺灣社會中,士紳集團扮演著社會與政治整合的力量與功能,在經濟上,領 9.

(17) 導階層主導水利設施之興修或財源之籌集,自然與地方發展有密切關係。 6 清治末期臺灣社會已然由移墾社會轉型為文教社會,然而日治初期的社會動 盪使得部分領導階層逃離臺灣,造成領導階層的真空現象,留臺的領導階層協助 殖民社會秩序之建立,這群在清治時期未必為高級領導階層的士紳因此地位得以 提升,促使日治初期領導階層的流動。另外,日治時期的新式教育也培育出一批 新式知識份子,他們可能負笈日本學成返臺,或者畢業於醫學校、國語學校等教 育機關,在社會上成為有別於清治時期臺灣領導階層的知識菁英。除了清治以來 臺灣舊有之領導人物,以及新式教育培育下的知識菁英外,吳文星透過分析臺灣 總督府評議會與地方自治下的州會議員身分,說明另一種官方刻意拉攏下誕生的. 治 政 大 明,主動推行斷髮放足等文化運動,卻又致力於維持漢文化傳統,可說是在文明 立 化與日本化之間尋求平衡,此為存在於殖民地菁英之間的獨特現象。 從清治時 領導階層。然而,日治時期臺灣領導階層並非完全受制於殖民者,他們亦吸收文. 7. ‧ 國. 學. 期到日治時期,蔡淵洯與吳文星不只勾勒出臺灣領導階層的特色,也爬梳了各時 期領導階層特質之變遷,可為本文之基礎,進而加入對在臺日人社會及其政治活. ‧. 動情形之關注。. sit. y. Nat. 除了蔡淵洯與吳文星之外,多位研究者注意到地方領導階層與地方發展之間. al. er. io. 的關係。莊英章、陳運棟以北埔姜家為例,說明為了適應臺灣社會移墾特色,移 墾組織從「原鄉」的組成轉變為「宗族」的發展之特色。 8賴蕙琦關注嘉義地區. n. v i n Ch 士紳利用其權威聲望來參與公共事務的情形,對地方上的械鬥與民變之平定亦發 engchi U 揮一定程度的功能。 張秀琪之研究則再一次證明了前述領導階層轉變與維持的 9. 現象。她提到桃園新屋地區的范姜家族在日治時期持續透過累積土地資本與培育 家族菁英積極延續清治時期以來的家族勢力,甚至因日本殖民政府的拉攏而能主 導地方政治的發展,進一步擴大影響力。10許永河說明了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的 6.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1980 年)。 7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教育部大學聯合出版委員會,1992 年 3 月)。 8 莊英章、陳運棟,〈晚清臺灣北部漢人拓墾型態的演變〉,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 與文化變遷》(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 年 6 月),頁 1-43。 9 賴慧琦,《清代諸羅地區士紳的公共參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10 張秀琪,《日治時期新屋范姜家族社會領導階層之探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 10.

(18) 關係。11吳乃德、陳明通則以宏觀的角度指出政權更替雖造成本土政治菁英的流 動,但影響不大,只有戰後二二八事件的發生產生較大的影響,既有的政治菁英 在事件後被當局除去,新的菁英熱烈地投入政治,成為新的政治菁英群,不僅在 當時是國民黨政權在地方得以穩固的重要原因,隨著政治自由化之後,他們的地 位更形重要。 12 上述各研究均顯示地方領導階層與地方社會發展密不可分,地方領導階層一 方面因其財富或威望,經常是地方公共事務的領導者,一方面領導階層也透過參 與地方公共事務持續或擴大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同時,不同政權更迭時,新政權 為了鞏固地方統治而透過利益分配或給予名譽認可來拉攏地方領導階層,地方領. 治 政 大(特別是臺灣人)的流動與 跨時代延續的現象。上述研究的關懷重點放在「人」 立 地方關係上,但是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社群不但在這裡建立起自己的社群,一定程. 導階層也為了維持其勢力而和官方維持一定程度的互動,因此地方領導階層有著. ‧ 國. 學. 度地也和臺灣人產生互動關係,即使是在政治活動中,臺灣人也已明顯將在臺日 人視為交涉的對象,然而有關地方的臺、日人之間有關係如何,卻始終少被論及,. ‧. 仍值得探討。. sit. y. Nat. 此外,亦有研究者留心個別菁英與地方發展的關係。例如吳沁昱以黃旺成為. al. er. io. 例,說明一位臺灣人菁英在地方自治選舉下與地方政治生態的關係。13王御風透 過日治時期高雄及屏東地區地方自治團體參與者的分析,關心地方上領導階層的. n. v i n Ch 變化。 鄭志敏也將焦點置於特定地區,闡述高雄市臺灣人醫師參與地方自治之 engchi U 情形,隨後又稍加擴大到以高雄市臺灣人菁英的地方自治經驗為研究對象。 14. 15. 11. 12. 13. 14. 15. 所碩士論文(2008 年)。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教 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年)。 吳乃德、陳明通,〈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台灣史論文 精選》(下)(臺北:玉山社,1996 年 9 月),頁 351-386。 吳沁昱,〈日治時期自治選舉與新竹市會之運作─以黃旺成參政經驗為例(1935-1939)〉, 《臺灣史學雜誌》10 期(2011 年 6 月),頁 62-90。 王御風,〈近代臺灣地方議會與領導階層之研究 : 以高雄市為例(1920-1960)〉國立成功大 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年)。王御風,〈從日治屏東市(街)議員看社會領導階層之 變遷(1920-1945)〉,《屏東文獻》11 期(2007 年 12 月),頁 51-83。 鄭志敏,〈日治時期高雄市臺籍人士地方自治之研究〉,《高市文獻》20 卷 1 期(2007 年 3 月),頁 58-153。鄭志敏,〈日治時期高雄地區臺籍醫師的政治與社會參與(1920-1945)〉, 《高市文獻》19 卷 1 期(2006 年 3 月),頁 13-56。 11.

(19) (二)一九二○年代臺灣右派政治運動 本文以體制內改革為研究對象,因此關於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之研究回顧, 僅就政治運動中的右派路線說明,而,先行研究大致可分為「政治史論」 、 「政治 運動」及「政治團體」三大類,以下分就這三類進行回顧。 有關政治史論方面,在史料尚未完全公開以前,最常被政治史學者援引的是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該誌將 1920 年至 1927 年稱為臺灣政治運動的「統 一戰線時期」,本時期以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及與之關係密切的臺灣文化 協會為臺灣內部最重要的政治運動及文化團體,收錄請願書等運動資料,並分析 文協成員與活動情形。雖然該誌充斥官方觀點,但在資料不充分的年代,其翔實. 治 政 大 政治史論述正如鐘擺,在偏擺至一端後,擺錘終究會再度擺盪到另一端。戰 立 後除了方豪《臺灣民族運動小史》 等專書外,另有葉榮鐘、蔡培火等人共著《臺 的內容實為研究者了解日治時期臺灣人政治運動的入門磚。. 16. ‧ 國. 學. 灣民族運動史》17代表日治時期右派人士的歷史詮釋。相對於此,連溫卿則撰《臺 灣政治運動史》18補充左翼人士的看法。只是,此類著作,與其稱之為研究,毋. ‧. 寧屬於回憶錄般的史料敘述,可從各種路線與立場了解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的. sit. y. Nat. 情形。之後,許世楷所撰之《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概論日治時期殖民統治,以及. al. er. io. 臺灣人在此之下的思考與應對,在臺灣史學研究中具有開創性之地位。19陳俐甫 《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之研究》20探討右派政治運動的發展、維持,以及政治. n. v i n Ch 運動團體的瓦解。日籍學者則有向山寬夫《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台湾民族運動 engchi U 史》, 同樣以民族運動的角度論析臺灣政治運動的發展。兩人的研究均未侷限 21. 於特定政治運動,而是綜論右派路線政治運動,將之視為民族運動。 然而,從清治時期到日治時期,一九二○年代的臺灣社會的階層發展已經較 以往更為細緻,陳俐甫或向山寬夫以新式知識青年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做為研究對. 16 17 18 19 20 21. 方豪,《臺灣民族運動小史》(臺北:正中,1951 年)。 葉榮鐘等,《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71 年)。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1988 年)。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2005 年)。 陳俐甫,《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之研究》(臺北:稻鄉,1996 年)。 向山寛夫,《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台湾民族運動史》(東京:中央経済研究所,1987 年)。 本書已有中譯版,見楊鴻儒等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福祿壽,1999 年)。 12.

(20) 象,進而定義的民族運動,不僅只是臺灣人政治活動的一部分,也較少注意到同 時期在臺日人的反應。 其次是有關「政治運動」。一九二○年代具代表性的政治運動當屬「臺灣議 會設置請願運動」,國內學者以周婉窈《日據時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研 究》22最為具體。周婉窈從國際與日本政界等運動興起背景出發,析論臺灣議會 設置請願運動的分期、理論、主張、參與者、活動情形與影響,最重要的是周婉 窈力陳這歷時十四年的運動,在政局轉變下,請願運動陣營就官方提出的質疑做 出交涉與回應,也在各時期不同的政治局勢下調整請願要求,最後,因為臺灣人 政治路線的分裂,以及大環境的緊縮,使得請願運動空間受到壓縮,最後不得不. 治 政 大 亦偶有提及在臺日人對該運動的看法,不過這並非周婉窈關心的重點,對於臺、 立 日人之間的互動與交鋒,並未有太多著墨。 終止。周婉窈之研究可說是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時不可不讀之作。論述途中. ‧ 國. 學. 此外,國外學者則以若林正丈之研究《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23為最。身為 對日本政治環境變化相當熟稔之學者,若林正丈在基礎研究之外心懷更宏大的研. ‧. 究企圖,他從日本近代史的角度展開論述,從整個日本政界的氛圍遞嬗出發,剖. sit. y. Nat. 析日本大正民主中內地延長主義的抬頭,導致政界對於臺灣統治的一連串爭論,. al. er. io. 加上日本統治政策對臺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的壓縮,導致於其能量恰好與一九二 ○年代初期躍上舞台的新式知識青年相結合,構成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興起的. n. v i n Ch 經濟後盾與理論基礎。不過,正是因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個屬於地主資產 engchi U 階級與新興知識青年的政治運動,在一九二○年代中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轉向以 全民或農工運動為基調時,註定了無法得到支持而逐漸弱化的結果。兼顧了臺灣 外部整個日本帝國政治變化的大環境,以及在受到日本統治之後,臺灣內部的殖 民地社會既有結構因被收奪到整個新的殖民統治結構所造成的權力流動。若林正 丈雖是以議會請願運動為研究對象,但又超越了政治運動本身的本質研究,擴及 帝國統治與殖民地社會的衝突與回應,同時兼顧內、外因素對政治運動的影響, 可說是相當精闢的傑作。 22 23. 周婉窈,《日據時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1989 年)。 若林正丈,《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2001 年)。本書已有中譯版,見臺灣史 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播種者,2007 年)。 13.

(21) 另外,傅奕銘〈台湾における議会設置請願運動(1921-1934)と地方自治問題〉 一文則討論一九三○年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至臺灣地方自治改革運動的轉 換過程。24該文貫串臺灣政治運動中右派路線的脈絡,並注意兩運動對於總督府 評議會與地方協議會的批評,可惜的是整理 1920 年前後的地方自治制度的篇幅 過多,導致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的篇幅受到壓縮,且未注 意到兩運動與政策轉變的關係與根本差異。此外,資料來源上,該文所引述之臺 灣人言論幾乎全出於《臺灣民報》與《臺灣新民報》。 第三是有關「政治團體」研究之回顧。一九二○年代最重要的文化團體為臺 灣文化協會,文協的組成、活動與發展也是討論政治運動時不可錯過的重點。有. 治 政 大 等人之研究,而完整的 有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等多篇研究、 藍適齊 立 長篇研究當以陳翠蓮《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 關文協的研究早期有張炎憲〈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25為代表,接下來則 26. 27. ‧ 國. 學. 為要。上述研究除了分析文協的組成或主張,亦指出文協作為當時唯一的臺灣人 文化機關,兼納各種不同思想的成員,埋下未來走向分裂的種子,而文協致力於. ‧. sit. Nat. 或是臺灣民眾的文化普及,都影響深遠。. y. 臺灣文化向上提升及向下扎根的工作,無論是對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支持,. al. er. io. 至於有關一九二○年代臺灣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之研究,主要有伊藤幹彥的 《日治時代後期臺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臺灣抗日運動者的政治思想》。該. n. v i n Ch 研究分別以右派人物、左派人物、抗日團體、產生抗日思想之原因等面向探討臺 engchi U 灣抗日運動者的政治思想,列為研究對象的臺灣歷史人物頗多,範圍亦廣,但大 24. 25. 26. 27. 傅奕銘,〈台湾における議会設置請願運動(1921-1934)と地方自治問題〉,《岡山大学大学 院文化科学研究科紀要》12 卷 1 號(日本岡山:岡山大學大學院文化科學研究科,2001 年 11 月),頁 221-241。 張炎憲,〈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臺北:中央 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84 年 12 月),頁 271-296。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台原,1993 年)。林柏維,《文化協會的年代》(臺 中:中市文化,1996 年)。林柏維,〈臺灣抗日運動的左右分流─臺灣文化協會的分裂〉, 《南臺工專學報》10 期(1989 年 6 月),頁 69-83。林柏維,〈認同模糊與派系合流:以 1920 年代臺灣運動的路線主張為主軸〉,張炎憲等編,《20 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 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 年 3 月),頁 65-78,等。 藍適齊,〈1920 年代臺灣「求同存異」論述與實踐─以「臺灣議會運動」為例〉,張炎憲等 編,《20 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 年 3 月),頁 43-64。 14.

(22) 抵不脫今日研究者對臺灣政治運動的路線與原因。28李筱峰亦有數本臺灣史人物 論著介紹數位臺灣政治運動史上的知名人物,可為研究者參考。 29 其他有關文協之研究尚廣涉文學 30、語言 31、文化 32、藝術 33等領域,惟與 本文無強烈關聯,此處略之。 最後,為了爭奪臺灣史的解釋權,建構符合其政治需要的歷史詮釋,日治時 期臺灣政治史研究也是中國學者最關注的領域之一。不過,中國學界進行之日治 時期臺灣政治史研究較為單一且平面,過多意識形態與政治的束縛,讓中國學者 眼中的臺灣政治運動皆是臺灣人心向中國而投身「民族運動」、「抗日運動」,不 斷強調中國革命對臺灣人的影響,例如 1907 年至 1915 年間的臺灣人武裝行動是. 治 政 大 輯下,1915 年以後,「兩岸留日青年的互相接觸體現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臺灣 立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地方自治改革則「對於喚起臺灣民眾特別是當時的青年 受到中國革命的鼓舞,前仆後繼奮起抗日以回歸祖國懷抱。在這樣先入為主的邏. ‧ 國. 學. 一代對祖國向心力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完全忽視時代背景與活動之意義,將 史實去脈絡化,是典型充滿政治性的論著, 34難以視之為具有公信力之先行研. ‧. 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28. 29. 30. 31. 32. 33. 34. Ch. engchi. i n U. v. 伊藤幹彥,《日治時代後期臺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臺灣抗日運動者的政治思想》(臺 北:鴻儒堂,2005 年 2 月)。 例如:李筱峰,《快讀臺灣歷史人物(二)》(臺北:玉山社,2004 年 2 月)。李筱峰,《林 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社,1996 年 10 月)。李筱峰,《臺灣戰後初期的 民意代表》(臺北:自立晚報,1987 年),等。 例如:林淑慧,〈臺灣古典散文與現代性的交會:以 1920 年代文協會員論述為核心〉,《臺 灣史學雜誌》7 期(2009 年 12 月),頁 36-63。謝松山,〈談文化協會運動的演變附論蔡秋 桐作品〉,《語文教育通訊》17 期(1999 年 1 月),頁 33-39,等。 例如:蔣為文,〈蔡培火 kap 臺灣文化協會ê羅馬字運動〉,《臺灣風物》59 卷 2 期(2009 年 6 月),頁 41-65,等。 例如:梁明雄,〈蔣渭水與臺灣新文化運動〉,《稻江學報》2 卷 2 期(2007 年 12 月),頁 259-277。戴寶村,〈臺灣文化協會年代的生活革新運動〉,《臺灣史料研究》19 期(2002 年 6 月),頁 144-159。徐雪霞,〈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的啟蒙運動(一九二一-一九二七)〉, 《臺北文獻直字》71 期(1985 年 3 月),頁 113-143,等。 葉龍彥,〈臺灣文化協會的電影隊─「美臺團」〉,《臺灣文獻》45 卷 4 期(1994 年 12 月), 頁 225-236,等。 薛軍力、徐魯航,《臺灣人民抗日鬥爭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年 5 月)。引文 參見該書頁 129、136、160。 15.

(23) (三)在臺日人的政治活動與臺日人交流 戰後長期以來臺灣史研究成為學者研究的禁忌,囿於研究環境或意識形態, 早期少數得以進行的日治時期臺灣史研究主題並不以在臺日人為主。直到政治環 境與史料開放後,學者們始能陸續關心在臺日人的活動情形。首先受到學者注意 的是身為臺灣總督府行政官僚的在臺日人。有關日治時期臺灣統治制度與官僚, 以鍾淑敏的研究最具體,其研究成果不只包含殖民政府統治權的建立,同時跨足 在臺日人官僚的活動,以及在臺日人的海外移動之研究。35同樣以官僚為研究對 象的尚有岡本真希子,其作《植民地官僚の政治史―朝鮮・台湾総督府と帝国日 本》及一系列研究,以數據、官僚背景與更迭具體且完整地探討殖民地朝鮮、臺. 治 政 大 以及殖民地與本國政治 地官僚的進退來呈現日本本國政界複雜的政治勢力消長, 立 變動的關係。 其他有關在臺日人官僚之研究,還可參考松田利彥《日本の朝鮮、 灣的官僚體系之建立,以及其與帝國日本政界勢力興替的關係,成功地透過殖民. 36. ‧ 國. 學. 台湾支配と植民地官僚》。 37. 除了殖民地官僚體系之建立,人才流動亦為學者注目的焦點之一。山室信一. ‧. 觀察滿洲國成立對帝國人才流動造成的影響。他指出,日本本國並無培養殖民地. sit. y. Nat. 官僚的專門機構,滿洲國成立所形成的人才需求須從臺灣、朝鮮等殖民地獲得,. n. al. er. io. 因此造成帝國內部殖民地官僚的流動現象。 38不過,對於山室信一之研究,蔡慧. 35. 36. 37 38. Ch. i n U. v. 鍾淑敏,《日據初期臺灣總督府統治權的確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年。 鍾淑敏,〈日據初期臺灣殖民體制的建立與總督府人事異動初探(1895-1906)(上)〉,《史 聯》14 期(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9 年 6 月),頁 84-79。鍾淑敏,〈日據初期臺灣 殖民體制的建立與總督府人事異動初探(1895-1906)(下)〉,《史聯》15 期(臺北:臺灣 史蹟研究中心,1989 年 12 月),頁 51-72。鍾淑敏,〈殖民地官僚試論─以池田幸甚為例〉, 《臺灣學研究》10 期(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0 年 12 月),頁 25-44。鍾淑敏,〈植 民地から大陸へ:台湾海峡に渡った日本人〉,貴志俊彥,《模索する近代化日中関係:対 話と競存の時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9 年),頁 23-40。 岡本真希子,《植民地官僚の政治史―朝鮮・台湾総督府と帝国日本》(東京:三元社,2008 年 2 月)。岡本真希子, 〈総督政治と政党政治─二大政党期の総督人事と総督府官制予算〉, 《朝鮮史研究会論文集》38 號(東京:朝鮮史研究会,2000 年 10 月),頁 31-60。岡本真希 子,〈朝鮮、台湾総督府官僚と制服〉,《東洋文化研究》10(東京:学習院大学東洋文化 研究所,2008 年 3 月),頁 74-91。 松田利彥,《日本の朝鮮、台湾支配と植民地官僚》(京都:思文閣,2009 年 3 月)。 山室信一,〈植民帝国・日本の構成と満州国:統治様式の遷移と統治人材の周流〉,ピー ター・ドウス(Peter Duus)、小林英夫編,《帝国という幻想:「大東亜共栄圏」の思想と 現実》(東京:青木書店,1998 年),頁 155-202。其關於帝國內部人才流動的觀點,也運用 在其多篇研究中,例如其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近代法―思想連鎖と国民帝国の視点か ら―〉一文中亦說明滿洲國成立後,相關調查與法律事務的推進,多仰賴來自臺灣與朝鮮之 16. engchi.

(24) 玉抱持不同看法,她在〈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官僚的形塑:日本帝國的文官考試制 度、人才流動和殖民行政〉則透過統計發現種族是總督府在用人上的關鍵,殖民 地文官試驗或普通試驗中,日人都佔大多數。此外,殖民地的日人官僚也未必經 歷帝國內從臺灣到朝鮮,再回到日本本國的人才流動。39王鐵軍則提出類似的看 法,他以日俄戰爭期間臺灣總督府官僚人事為例,說明日俄戰爭期間殖民地官僚 從日本本國到殖民地、再回到日本本國政界的例子並不多,1898 年出任臺灣總 督府參事官的石塚英藏,在日俄戰爭期間從臺灣出發前往關東州擔任民政署民政 長官,之後再歷任朝鮮官職後回到本國政界是為寡例,為戰爭體制下人員協力的 展現。40王鐵軍的研究和蔡慧玉之研究吻合,認為多數的日本政界官僚未必經歷. 治 政 大 以上是有關殖民地日人官僚的研究成果,那麼一般民間日人的社會情狀又是 立 如何呢?至於殖民地群眾的國籍與戶籍方面,遠藤正敬研究殖民地臺灣、朝鮮與 輾轉於殖民地之間,再回到本國政界提升地位這樣地帝國內部人才流動歷程。. ‧ 國. 學. 滿洲日本人與殖民地人民的國籍、戶籍問題,從該書可得知,國籍與戶籍如何成 為帝國統治的道具,不只用以管理人民,同時也是統治者遂行政策的手段。41國. ‧. 籍、戶籍與政治權利的「有」與「無」未必形成完全對等的關係,從該研究除了. y. sit. al. er. io. 的夾縫位置。. Nat. 了解臺灣人位居帝國日本統治架構的何處,更能明白在臺日人在臺、日之間所處. 另外,有關在臺民間日人之生活樣態,顏杏如之研究堪稱全面且詳盡的重要. n. v i n C 成果。她分就「人」 、 「空間」 、 「時間」等三大角度,利用總督府統計資料分析各 hengchi U 時期在臺日人之人口數、性別、年齡、出身、職業、居住地區、來臺動機等項目,. 39. 40. 41. 學者,兩地的統治經驗,相當程度成為滿洲國運作之基礎。山室信一,〈東アジアにおける 日本近代法―思想連鎖と国民帝国の視点から―〉,《早稲田大学比較法研究所編『日本法 の国際的文脈:西欧・アジアとの連鎖』(東京:早稲田大学比較法研究所,2005 年),頁 109-144。 蔡慧玉〈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官僚的形塑:日本帝國的文官考試制度、人才流動和殖民行政〉, 《臺灣史研究》14 卷 4 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 年 12 月),頁 1-65。 王鐵軍,〈日本外地官僚の形成:日露戦争中の台湾総督府官僚を中心として〉,《中京法 学》44 卷 1-2 號(名古屋:中京大學學術研究會,2009 年),頁 83-183。王鐵軍,〈近代日 本政治における台湾総督制度の研究〉,《中京法学》43 卷 1 號(名古屋:中京大學學術研 究會,2008 年)。王鐵軍,〈台湾総督府司法官僚の形成:領有初期における司法制度を中 心として〉, 《中京法学》43 卷 3-4 號(名古屋:中京大學學術研究會,2008 年),頁 543-680。 遠藤正敬,《近代日本の植民地統治における国籍と戸籍-満洲・朝鮮・台湾》(東京:明 石書店,2010 年 3 月)。 17.

(25) 從數據的變化,說明在臺日人社會如何從人口大幅進出、性別比例與年齡不均、 職業屬性偏重明顯等初期現象,回歸到社會穩定建立的過程,提供理解在臺日人 活動情形的堅實基礎。其次,在臺日人透過櫻花植栽的移植強化對母國的連結, 在臺創造內地風景,並藉由將其對日本文化的情感寄託於櫻花之上展開一連串文 化論述。最後,顏杏如以新、舊兩種時間週期說明無論是在臺日人或臺灣人都產 生年中行事的時間觀混淆現象,同時又和國家意識的時間觀產生重層交錯的情形, 多套的時間秩序在殖民地臺灣流動著,進而影響在臺日人與臺灣人的文化。除了 揭示在臺日人的社會與生活外,她也觸及在臺日人內部個人情感與土地認同、 「異 鄉故鄉化」的議題, 42作為認識在臺日人社會的進路,顏杏如的研究,可說是為. 治 政 大 論及在臺日人社會生活景況,更不可忽略竹中信子所撰之大部著作《日治臺 立 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其著雖非嚴謹的學術著作,卻提供了長期以來被 吾人描繪了一個初步的輪廓。. ‧ 國. 學. 視為史學研究侷限的庶民生活樣態之參考。 43新田龍希則從建築史的角度指出, 統治初期在臺日人居住於臺灣式街屋中,仍固執地將日式住宅習慣強加於臺灣式. ‧. 街屋之中,並無採取適應現地環境的柔性作法。44其他另有郭雅雯等著〈日本統. al. その 2〉, 45等等。. er. io. 宅における居住の変容過程に関する研究. sit. y. Nat. 治期における昭和町の形成過程と日本人居住者による居住状況:台湾の日式住. 在了解在臺日人社會之建立後,其的政治理念與活動逐漸受到研究者注意。. n. v i n Ch 五味渕典嗣細讀《新高新報》的報導,認為即使是日文報紙,也積極訴求臺灣人 engchi U 讀者,民間的臺、日人之間並非毫無交流。且《新高新報》除了對於真實事件的 42. 43. 44. 45. 顏杏如,《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 変容―》,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論文,2009 年 11 月。顏杏 如,〈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內地」風景的發現、移植與櫻花論述〉,《臺 灣史研究》14 卷 3 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 年 9 月),頁 97-138。 竹中信子,《植民地台湾の日本女性生活史》(4 冊)(京都:田畑,1995-2001 年)。竹中 信子著、蔡龍保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 明治篇(1895-1911)》(臺北: 時報文化,2007 年)。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 大正 篇(1912-1925)》(臺北:時報文化,2007 年)。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臺灣生活 史:日本女人在臺灣 昭和篇(1926-1945)》(兩冊)(臺北:時報文化,2008 年)。 新田龍希,〈日本人は台湾街屋にどのように住んだのか―日本統治初期台北における日本 人の住まい―〉,《日本建築協会大会学術講演梗概集》2010 年 9 月,頁 617-618。 郭雅雯、高田光雄、清水貴史,〈日本統治時期における昭和町の形成過程と日本人居住者 による居住状況:台湾の日式住宅における居住の変容過程に関する研究 その 2〉,《日本 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 74 卷 640 期 (東京:財團法人日本建築學會, 2009 年 6 月),頁 1297-1325。 18.

(26) 新聞式報導,也藉由小道消息、花邊新聞式的文章,諧擬或隱諱地脫開了法律與 檢閱的束縛,展開了批判、對抗的言說陣容。46五味渕典嗣所提示的是,輿論本 身的重層現象,輿論可能在使用的語言上、作者與讀者、揭載的形式上呈現重層 與交錯,除了帶有意見與個人立場的社論文章,與新聞式報導外,其他欄位與刊 載文章,都可能與新聞題材產生有機關連。 岡本真希子同樣以《新高新報》作為研究對象,關心在臺日人間產生的「民 權論」 。 「民權論」的出現,乃因一九二○年代後半總督府專制政治、缺乏民意機 關,以及本國政黨政治的影響。因此,在臺日人高喊「總督專制政治之打破」 、 「輿 論之充實」等主張。但是,在臺日人的「民權論」本質上所採取的是內地延長主. 治 政 大年日本政黨內閣結束,齋 主義、共產主義的臺灣人政治社會運動。此外,1932 立 藤實「舉國一致」內閣在同年修改文官分限令,這部被戲稱為「官吏身分保障令」 義下的「內臺融合」,一方面反對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另一方面也批評社會. ‧ 國. 學. 使得官吏受到保障原是為了阻止政黨人事,卻招致官界停滯的弊病。因此在臺日 人也回過頭來抨擊使得官界沉滯不前。一九三○年代初期,在臺日人展開諸如政. ‧. 談演說會、模擬議會等政治活動,雖然表面上僅為模擬性質,但實質上卻是藉由. sit. y. Nat. 這樣的機會更大張旗鼓地宣揚其「民權論」,不過在臺日人的「民權論」卻未必. er. io. 全盤得到臺灣人的支持,而其所謂之「民權」,還是附有「解國語」之條件的。. al. 最後,透過 1935 年實施的選舉,在臺日人這種本於內地延長主義下「內臺融合」、. n. v i n Ch 以「同化」作為終極目標的「民權論」邏輯得到最後的補強,只可惜隨著戰爭步 engchi U 步進逼,民權論畫上休止符。 47. 此外,除了在臺日人的政治主張,臺、日人之間不僅沒有完全隔絕,甚至可 說是彼此意識、互相影響的。岡本真希子另一文指出,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屬於特 殊法域,有時為屬人主義,有時為屬地主義,在臺日人的政治權力被剝奪,統治 初期,他們積極向總督府爭取政治權利。但是 1914 年至 1915 年以臺灣人為中心 的政治活動「臺灣同化會」激起了在臺日人在打破差別統治結構的不安,也觸碰. 46. 47. 五味渕典嗣,〈對抗的公共圈の言說編制─『新高新報』日文欄をめぐって─〉,《大妻女子 大学紀要》40 號(東京:大妻女子大學,2008 年 3 月),頁 97-112。 岡本真希子,〈在台湾「内地」人の「民権」論―植民地在住者の政治参加の一側面―〉, 《日本史攷究》25 號(東京:日本史攷究会,1999 年 11 月),頁 30-52。 19.

(27) 了在臺日人面對臺灣人時既自卑又自傲的心理,迫使在臺日人不得不轉與總督府 站在一起,共阻臺灣人的爭取政治的活動。48岡本真希子所指謫的是在臺日人處 於總督府、臺灣人之間交錯的政治權利關係,其實是充滿權衡與彈性的。岡本真 希子的研究,提示了臺、日人之間政治合作的可能。 另外,與地方上在臺日人政治活動相關之研究尚有藤井康子〈1920 年代台 湾における地方有力者の政治参加の一形態―嘉義街における日台人の協力関 係に着目して―〉,該文指出一九二○年代臺灣雖無議會,臺灣民眾依舊不乏參 與政治的機會,藤井康子以嘉義地區的臺、日人為例,說明當地臺、日人在 1920 年地方制度改革之際推動嘉義置州運動,當時參與活動的臺、日人,日後不乏被. 治 政 大 換言之,協議會即使被認為僅是諮詢機關,地方人士仍然能夠透過此途參與地方 立 事務,總督府也不能夠完全無視地方的政治要求。. 指名為協議會員者,他們復以協議會據點,進行中學校的移轉與新設等地方事務。. 49. ‧ 國. 學. 其他對特定領域的在臺日人或特定人物為對象所進行的研究也累積了一定 的成果,惟與本研究無直接相關,在此簡要回顧如下:王敏東提到臺北帝國大學. ‧. 解剖學專長之日本人, 50蔡龍保討論長谷川謹介對鐵路事業的影響, 51宮本義信. sit. y. Nat. 介紹了基督教徒暨慈善社會事業家稻垣藤兵衛,52郭怡棻以東臺灣建設代表人物. al. er. io. 的橋本白水為闡述對象, 53文學部分則有張季琳討論下村湖人的臺灣生涯, 54林. n. 慧君著重在臺日人文學主題特色,55松尾教史以文學者川合三良臺灣時代之作品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Ch. engchi. i n U. v. 岡本真希子,〈植民地在住者の政治参加をめぐる相剋―「台湾同化会」事件を中心として ―〉,《社会科学》40 巻 3 號(京都:同志社大学,2010 年 11 月),頁 95-131。 藤井康子,〈1920 年代台湾における地方有力者の政治参加の一形態―嘉義街における日台 人の協力関係に着目して―〉,《日本台湾学会報》9 號(東京:日本台湾学会,2007 年 5 月),頁 45-66。 王敏東,〈影響臺灣醫學的日本人:以臺北帝大解剖學專長之領導者為中心〉,《臺灣史料 研究》32 期(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8 年 12 月),頁 47-61。王敏東,〈台湾に おける近代医学に影響を与えた日本人:産婦人科の場合〉,《日本医史学雑誌》55 卷 4 號 (東京:日本醫史學會,2009 年 12 月),頁 521-528。 蔡龍保,〈長谷川謹介と日本統治時代台湾の鉄道発展〉,《現代台湾研究》35(大阪:臺 灣史研究會,2009 年 3 月),頁 1-21。 宮本義信,〈日本植民地下台湾の稲江義塾:稲江藤兵衛の基督教社会事業をどうとらえる か─日本統治時期台湾の稲江義塾を中心に〉,《総合文化研究所紀要》27 期(京都:同志 社女子大學總合文化研究所,2010 年 3 月),頁 101-124。 郭怡棻,〈日治時代東臺灣的發聲筒:橋本白水與《東臺叢書》之研究〉,《臺灣風物》59 卷 2 期(臺北:臺灣風物社,2009 年 6 月),頁 67-92。 張季琳,《台湾における下村湖人:文教官僚から作家へ》(東京:東方書店,2009 年 3 月)。 林慧君,《日據時期在臺日人小說重要主題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20.

(28) 討論在臺日人眼中的皇民化政策,56中島利郎整理日人作家長崎浩的生涯,其中 包含其臺灣活動。 57教育領域方面,高嶋朋子討論在臺日人的教育制度。 58產業 則有趙祐志的一系列主題研究,包含各地在臺日人產業網絡之經營與政經活動、 在臺日人之企業經營與繼承關係、在臺日人商工團體之活動與營運等,59以及鍾 淑敏關心在臺日人之政商關係與移民事業。60中川理江分析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的 發展, 61王禮仁以日人企業「賀田組」為研究對象,析論其對日人移民村之建立 和東臺灣經營之影響。 62此外,正如同本文所言,臺、日人之間並非只有競爭, 高野史惠以曾任總督府學務課長、在實業界握有實力的木村匡為研究對象,透過 其在 1921 年所創立之「大正協會」裡,如何透過在臺日人與臺灣人的演說與交. 政 治 大. 談來完成「內臺融合」的目的。 63地區性的在臺日人活動尚有胡巨川〈日治時期. 58. ‧. 59. 學. 57. 立. 年。 松尾教史,〈台湾時代における川合三良の文学作品:ある在台内地人作家にとっての皇民 化政策〉,《コア・エシックス》5(京都:立命館大學,2009 年),頁 305-314。 中島利郎, 〈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研究 日本人作家の系譜:詩魂の漂泊・長崎浩(台湾編)〉, 《岐阜聖徳大学紀要・外国語学部編》48(岐阜:岐阜聖德大學,2009 年 2 月),頁 305-314。 高嶋朋子,〈大正期「在台内地人」教育に関する一考察:台湾高等小学校による中等教育 機関の補完と実業教育路線への変更について〉,《同志社女子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 9(京都:同志社女子大學,2009 年 3 月),頁 97-115。 趙祐志,《日人在臺企業菁英的社會網絡(1895-194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2004 年。趙祐志,〈地緣網絡與在臺日人企業的經營(1895-1945):以近江商事等十二個鄉 土閥企業為例〉,《國際文化研究》5 卷 1 期(臺北:真理大學,2009 年 6 月)。趙祐志, 〈日治時期三重、蘆洲臺人菁英的政經活動〉,《臺北文獻直字》174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 委員會,2010 年 12 月),頁 135-180。趙祐志,〈日治時期淡水地區臺、日菁英的政經活動 ─以企業、組合、商工會的活動為中心〉,《臺北文獻直字》173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 會,2010 年 9 月),頁 75-127。趙祐志,〈日治時期在臺日人企業菁英的家閥與企業經營─ 以 107 個兄弟、伯叔侄關係為例〉,《重高學報》13 期(臺北:國立三重高級中學,2010 年 6 月),頁 89-119。趙祐志,〈日治時期在臺日人企業菁英的家閥與企業經營─以 107 個兄弟、 伯叔侄關係為例〉,《重高學報》13 期(臺北:國立三重高級中學,2010 年 6 月),頁 89-119。 趙祐志,〈在臺日人菁英之家族觀與企業的繼承(1895-1945)─以 126 個繼承事例為例〉, 《臺北文獻直字》159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7 年 3 月),頁 33-89。趙祐志,〈日 治時期在臺日人高級經營階層的崛興〉,《重高學報》9 期(臺北:國立三重高級中學,2006 年 10 月),頁 103-134。趙祐志,〈在地緣網絡與盛進商行、高進商會、菊元商行的營運〉, 《臺北文獻直字》157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6 年 9 月),頁 151-184。 鍾淑敏,〈日據初期在臺的日本人〉,《史原》17 期(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89 年 5 月),頁 211-248。鍾淑敏,〈日據時期的官營移民村〉,《史聯》8 期(臺北:臺灣史蹟研 究中心,1986 年 6 月),頁 74-85。鍾淑敏,〈政商與日治時期東臺灣的開發─以賀田金三郎 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史研究》11 卷 1 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4 年 6 月), 頁 79-117。 中川理江,《台灣日治時期日本民間企業發展之研究─以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為例》成功大學歷 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年。 王禮仁,《賀田組及其在東臺灣的開發:日治時期私營移民之個案研究(1899-1908)》,成 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年。 高野史惠,《日據時日臺官紳的另外交流方式:以木村匡為例(1895-1925)》,成功大學臺 21. ‧ 國. 56. n. er. io. sit. y. Nat. al. 60. 61. 62. 63. Ch. engchi.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太陽餅店的老闆十分熱情,派出每一位上等師父 來指導我們,師父個個面帶微笑,親切的有如太

Secondly, processing religious surveys and drawing up religious laws during early colonial period had made a legal position and standard for future Taiwan religions

A Pioneer of the New Buddhist Movement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 Lin Te-lin: the “Martin Luther of Taiwanese Buddhism”.

From the above- mentioned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paper analyses Buddhist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Hokkien; the ordination of Taiwanese Sangha in Kushan Mountain and, after the

臺大機構典藏NTU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二 Repository, http://ntur.lib.ntu.edu.tw) 經驗與協助推 動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 (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一、依據:臺中市政府 108 年 12 月 26 日府授教秘字第 1080297971 號函暨「臺中市政府各機關學校工 友人力替代方案」

The organizer (Taiwan Design Center、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Center) shall be entitled to dispose or keep such works at it sol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