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與解救之道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與解救之道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 蔡美麗 教授. 政 治 大 立 論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與解救之道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 紀金慶 撰 中華民國 104 年一月. 1.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目次 序論 P.4-P.9 第一章 海德格論現代技術危機 P.10-P.22 第二章 海德格現代技術解救方案的詮釋難題 P.24-P.38 第三章 海德格 1935 年的〈形上學導論〉講演 P.40-P.54 第四章 海德格 1935 年的《物之追問》P.56-P.81. 政 治 大. 第五章 海德格 1936-1938 年《哲學論稿》裡的「居間」精神 P.82-P.97. 立. 第六章 藝術現象中的存有真理 P.98-P.112. ‧ 國. 學. 第七章 四方域與現代技術危機 P.116-P.129. ‧. 結語 P.130-135. Nat. n. al. er. io. sit. y. 參考文獻 P.136-139. Ch. engchi. 2.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5) 序論 研究背景及目的 歐陸思想傳統自韋伯(Max Weber, 1864-1920)提出「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一詞以來,現代技術所帶來的體制危機便一直成為知識份子關切的議題。 在韋伯對於現代性的研究觀察中,現代性之為現代性的地方,在於透過精準計算 達成目的所需的步驟程序,並由制度性保障程序性的有效執行,以利於有效組 織、控管、引導個人生命規劃「合理的」與社會群體的發展並行不悖。由於已有 的價值不再作為規範生活實踐的引導指南,而如何在有效的計算中調動現有資源 完成工作成為首要考量。如此,作為規約現代社會運作的現代理性本質,成功的 將前現代社會那種具有實質內涵指涉的「實質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易變 為「工具理性(技術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calculative rationality)。1與古 典時代的理性相較,現代理性顯的更為「客觀」,因為現代理性的本質是一種形 式、一種程序,本身既不預先承認、亦不預先排除任何的個人或利益團體的特殊 旨趣(interests),作為一種程序性與工具性的理性,人們難免認同這樣的觀點:現 代理性的特質就是「價值中立」(value free)。2.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緊接著韋伯對現代性的診斷,不過一代人的歲月,西方的思想家似乎更「具 體的」 、更「活生生的」經驗到現代性的本質: 「程序理性」 、 「計算理性」無限上 綱的後果,也意識到當我們時代的理性僅剩下「程序理性」 、 「計算理性」作為公 眾領域的唯一準繩意味著什麼?當一個現代人在現代社會的公眾參與,除了投票. sit. y. Nat. n. al. er. io. 外,僅在各自營生的技術部門中扮演執行機制運作的腳色,而吊銷任何出自於個 人或社群的實質判斷時,那麼任何人對於在現代社會中機制最終結將發生的結果 實際上是無能為力的。現代性高度專業分工的社會,同時也是在價值認同上高度 分化的社會,在個人主觀價值信念上,人是自由的;但在客觀價值的奠定上,人 是無力的。講究專業技術分工的現代資本主義,需要這些各自孤立並缺乏公眾領 域交流的個體,並且也極力生產這樣的個體,分化的個體是無人統治的極權統治 之基石。正如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在 1927 年的《存有與時間》 (Being and Time)中所吊詭指出的,在現代世界中我們如何聽任「常人(大家)」(the they)的統治,然而這裡的「常人(大家)」(das Man; the they)在哪裡?是「誰」在 為這整個社會運作的成果好壞作「定奪決斷」(entschliessen; resolution),既是「每. Ch. engchi. i n U. v. 個人」(everyone),也是「沒有人」(no one)。 1935 年,現象學創始人胡塞爾(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應維也納協會邀 1. Jurgen Habermas,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 student protest, science, and politics, translated by Jeremy J. Shapiro, Boston : Beacon Press, c1987, p.81-122. 2 Herbert Marcuse, One dimensional man :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Boston : Beacon Press, c1964, p.154. 4.

(6) 請的系列主題演講(後來收錄在《歐洲科學危機與超驗現象學》(The Crisis of the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一書中),則是將歐洲文化危 機追溯到自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以降,近代科學精神那種追求幾何 化、數量化、技術化的發展歷程,如何轉變了西方傳統「理性」概念,而逐步遠 離了人們的「生活世界」(life-world),而自成為一個機械式的封閉系統,生硬的 「客觀」理性,而遠離希臘開端那種理性觀對於生活世界中活生生經驗內涵的重 視。胡塞爾認為,這絕不僅只是歐洲科學危機,更重要的是隨著這種科學觀而來 的真理觀同樣衝擊著人文科學,並挾帶著對於人類「生活世界」的巨大腐蝕力。 而接續韋伯關懷,批判理論(The Critical Theory)傳統的眾多思想家,持續批 判現代技術在「價值中立」的外衣下,如何成功而有效的排除社會實踐中多元社 群的關懷旨趣(interest)。並質疑現代技術在「進步合理化」(progressive rationalization)的訴求中,實則伴隨著生產力解放的是,不斷增強深化技術控制 的全面性宰制。以馬庫色(Herbert Marcuse, 1898-1979) 為例,馬庫色主張,不僅 技術的運用本身導致一種控制,而是技術本身就是一種控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而身為一個 20 世紀的哲學家,現代性的困境與現代技術所帶來的危機同時 也是海德格極為關切的問題,因為在海德格的理解中,現代性之為現代性的地 方,特別顯現在它與現代科技的交織上。. al. er. io. sit. y. Nat. 在 1955 年的〈技術的探問〉(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中, 海德格寫道:. n. 訂造(ordering)的無可抵擋與解救之道的被抑制,猶如同在蒼穹運行中失 之交臂的兩顆星。正因如此,在這種失之交臂中擦肩而過的是兩者切近 關係(nearness)的隱晦面。3. Ch. engchi. i n U. v. 海德格在這裡的追問,正是本論文計畫追問的重點所在,意即。沿著此 一問題意識,筆者的論文預計從幾個面向來探索這個課題: 首先,依據海德格的觀點,究竟在現代技術中,人們錯看或漏看什麼? 以至於在技術實踐的過程中,宰制情況始終駕馭著現實,而解救的力量無法 釋放開來?而在技術危機與救贖之道的切近關係為何?以及這種在這種切 近關係中被隱匿因而始始終未被明見的又是什麼?因此返回海德格一系列 對現代技術沉思的文本,是本論文首先要清理的工作。. 3. 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7,p.33.. 5.

(7) 其次,如何運用海德格的哲學資源來解決現代性危機?這個難題往往也成為 海德格詮釋家們想法設法,急欲解決的議題,但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一方 面,我們必須從海德格「文本內部」尋求義理上的融貫;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 詮釋家發現,學院裡的詮釋任務也必須同時因應「外部現實」的變動。因為海德 格逝世於 1976 年,而 1976 年至今現代技術的演變,會否成為我們在詮釋海德格 現代技術關懷時的一個決定性變項,這是一個學理上同時也是現實上極需考量的 重點所在。針對「現代性的危機」,許多海德格詮釋家們試圖援用海德格哲學內 部學理並同時參照外部現實的變動,探問海德格的哲學沉思中種種面對現代性危 機的解決方案,而做出了許多出色的研究。因此,作為一個海德格哲學的詮釋者, 同時也作為各式海德格研究詮釋的後輩,海德格的文本自身以及諸多海德格研究 對於現代性解救之道的詮釋,同是本論文重要考察與對話的對象。 其三,本論文計畫主張海德格對於技術的追問與他終其一生對於傳統形上學 之反思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筆者認為海德格對於現代技術問題的追溯始終與 他對於形上學的批判是連繫在一起,而海德格對於形上學的批判則致力於傳統形 上學(古希臘與中世紀基督教哲學)與現代主體形上學(啟蒙運動開始,從笛卡兒、 康德到尼采)的解構,這正好分別對應 1938 年〈世界圖像時代〉(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與 1950 年〈技術的追問〉對於技術危機本質的基本批判,在 30 年 代海德格判定現代技術問題的肇因在於笛卡兒現代主體性的建立;而在 50 年代 海德格則認為現代技術的根源始自西方形上學歷史開端便已開始。當然,將現代 技術問題分別歸因為現代主體形上學或傳統哲學,不必然意味有截然二分的海德 格觀點,因為純粹就海德格對形上學問題的反思來看,現代主體形上學與傳統形.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上學之間亦存在著曖昧的非一非異之關係。4因此,本計劃主張在研究方法上, 對於海德格技術哲學的詮釋不能繞過海德格終其一生對於形上學的反思而只針 對海德格專論技術問題的文章進行解讀,而是必須將技術問題與形上學問題視為 海德格哲學中兩個相互銜接的環節,而這意味著我們不但要從海德格對於西方形 上學思想的沉思中挖掘出其中的技術思想,同時也從海德格的技術思想中察覺海 德格切入西方形上學思想的關鍵地方。如此,則我們將可以延伸一般學界對於海 德格技術哲學的看法:意即我們不僅止於肯定海德格的技術哲學植根於這位思想 家終其一生對於形上學沉思當中;我們甚至可以反過來同時肯定,在海德格終其 一生對於形上學沉思當中就貫穿著他特有的技術性思想。. Ch. engchi. i n U. v. 最後,作為一個海德格哲學的詮釋者,同時也作為各式海德格研究詮釋者的 後輩,筆者渴望在前所述幾層工作的前提下,能初步提出個人對於海德格現代性 4. 例如在《物的追問》與《現象學基本問題》中,海德格則澄清了笛卡兒與康德的現代主體形上 學並非是告別傳統形上學的新型哲學,而是奠基在傳統形上學基本概念領會下於新時代的轉型。 於此,海德格指出傳統形上學問題並非只是隨著新時代的問題愈得到了新的沿襲,更基本的關鍵 性在於指出新問題正式在就基礎的條件下展開的。因此,並無所謂的從形上學典範轉移至知識論 典範,海德格強調近代知識論典範下的基本概念仍是存有論的基本問題。 6.

(8) 解救之道的詮釋計畫以作為博士論文階段的工作成果以及日後另一階段研究的 綱領構想,這是本篇論文的最後的工作。. 各章節安排 研究方法的採取,基本上配合研究計畫在第一部分〈研究背景與目的〉中所 擬的四個基本問題,而針對四個基本問題的逐一澄清是本論文計畫預的進行步 驟。 針對第一個問題,本計劃首先要清理海德格於 30-50 年代間幾篇較為人所熟 知的關於現代技術問題的專論,這些名篇主要為 1935-36 年間的〈現代科學、形 上學與數學〉(Modern Science, Metaphysics, and Mathematics)、1938 年〈世界圖 像的時代〉、1950 年〈技術的探問〉、1953 年的〈科學與沉思〉(Science and Reflection)、1955 年的〈泰然任之〉(Releasement)等一系列對於現代技術危機的 追問。這將是本論文計畫預定第一章的主要架構。. 立. 政 治 大. 針對第二個問題,本計劃欲引介楊恩(Julian Young)、德萊福斯(Hubert L.. ‧ 國. 學. ‧. Dreyfus, 1929-)、瓦蒂莫(Gianni Vattimo, 1936-)等幾位當代海德格學者的詮釋觀 點,以三人的觀點為典型(分別對應對於海德格現代性解決方案的前現代、現代 性、後現代性的解讀方案),逐步展開陳述當代各式海德格技術問題詮釋的洞見 與問題所在。這將是本論文計畫預定第二章的主要架構。. y. Nat. sit. 針對第三個問題的處理,將是本論文計畫的主體同時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 n. al. er. io. 因為這個部份所涉及的不但是在學理上如何解釋海德格哲學的發展,同時也涉及 海德格哲學思索如何構成他對於現代技術的批判性觀點。針對這個問題意識,在 預計的論文規劃中,本論文計畫將依循此一問題逐步考察以下的海德格文本: (1) 在 1935 年的〈形上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講演中,海德格重啟 形上學的問題性,依據講演的題名,容易令人聯想講演本身是一個關於哲學 學院裡的形上學內容之導論,然而這絕非海德格開設這個講演的用意。海德 格實際上在 1935 年的這個講演中透過對於巴門尼德斯(Parmenides)與赫拉克 特(Heraclitus)哲學的重新挖掘,海德格企圖讓整個西方形上學的根基暴露在 其所置身的背景,而重新思索形上學與生命世界(life world)的本質關聯。而由 於在海德格 30 年代開始的哲學思想中,已意識到現代技術問題時與西方形上. Ch. engchi. i n U. v. 學傳統有著盤根錯節的本質關係,因此在 1935 年的這個講演中也隱然帶有海 德格日後對於傳統形上學問題與現代技術問題一併合置處理的跡象。挖掘海 德格在 1935 年〈形上學導論〉講演中的思索,將是本論文計畫預定第三章的 主要架構 (2) 在 1935 年〈物的追問〉(What is a Thing)講演中,海德格展開了他對於「物」 (thing; Ding)的探索, 〈物的追問〉講演可視為繼 1927 年《存有與時間》裡對 7.

(9) 於「上手物」解析後的進一步深化。如果說《存有與時間》透過「上手物」 的解析所挖掘出的是「此在」(Dasein; Being-there)作為一「在世存有」 (In-der-Welt-sein; Being-in-the-World)始終「寓居其中」(In-sein; dwelling-in)的 事物「關聯整體」(the totality of involvement)的話,那麼 1935 年所展開的「物 之追問」所企圖揭示的則是現代世界之「關聯整體」背後的基本存有設定。 因為正是在對於「物」最不言自明的理解當中,往往流露現代世界對於什麼 是「在」,如何為「有」的基本領會,並同時決定什麼是現代人經驗「世界」 的合理範圍。5對海德格而言, 「物之追問」不但涉及了現代人如何經驗「物」 的源始(ursprünglich; primordial)發生方式,同時在海德格的論述中,也有意與 近代知識論與科學典範下對於什麼是「在」 、如何為「有」的基本前提設定針 鋒相對。因此,在海德格那些看似晦澀難解的思索辯證中,實則有一份關於 現代科學-技術世界的哲學關懷於其中。在 1935 年的〈物之追問〉講演中, 海德格追蹤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牛頓(Sir Isaac Newton, 1643-1727)、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等重要的現代思想家,檢視他們的思想如何奠定且限定現代世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經驗物的領會方式。闡釋海德格在 1935 年〈物的追問〉講演中對於現代科學 世界追溯過程中所開出的種種問題,將是本論文計畫預定第四章的主要架構。 (3) 在 1935 年〈物的追問〉講演中,海德格有意從日常生活中對於「上手物」以 及現代世界對於「科技物」的觀看方式中脫身而出,而尋求貫穿兩者並同時 為兩者奠基的物性基礎(存有學基礎)。而通過解析近代科學知識典範成型的 歷史過程,海德格發現近代科學革命不但不是一般流行見解下的告別形上 學,相反的近代科學革命的知識基礎之基本條件正是立基於傳統形上學的存. sit. y. Nat. n. al. er. io. 有預設中。如此,如何繞過傳統形上學的語言,以求乎更源始的思之可能性 及更質樸的回到「事物自身」(the things themselves),以至於讓思想不受制於 傳統形上學與近代科學知識典範的框架,自然成為海德格極力追索的問題。 從現有出版文獻來看,紀錄海德格於 1936-38 年間思索過程的《哲學論稿》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是探索這個問題相關關鍵的著 作;同時,這本著作之所以向來受到海德格學界關注的主要原因,也在於這 部著作被視為海德格「轉向」的關鍵著作,尤其是海德格在這部著作中「實 事」(Ereignis; event of appropriation ,en-owning)概念的使用,所帶出的一連串 對於他自己早期成名哲學術語意涵的轉變。同時,在《哲學論稿》中我們看 到了海德格對於現代「機制」(machination)與作為對反概念的「體驗」. Ch. engchi. i n U. v. (experience)概念的不信任,而試圖從當代現代技術批判中另尋出路,這說明 海德格在現代技術危機問題的追問上,是一個長期醞釀與追蹤的過程。如何 呈現 1936-38 年間《哲學論稿》作為海德格追蹤現代技術為機的思索過程及 其前後期思想轉向的關鍵階段,是本論文計畫預定第五章的主要架構。 5. Martin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anslations and introd. by Albert Hofstadter, New York : Harper & Row, 1971.p.21. 8.

(10) (4) 在 1935 年冬季的〈藝術作品本源〉(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與 1936 年 的〈賀爾德林與詩的本質〉(Hölderlin and the essence of poetry)講演中,海德 格思索藝術現象中的存有真理。在〈藝術作品本源〉講演中,海德格絕非僅 只是肯定藝術經驗中存在著存有真理,而是更積極的嘗試設想藝術作品中的 藝術經驗如何是存有真理發生的本源經驗;而在隔年的〈賀爾德林與詩的本 質〉講演中,海德格也並非僅只是追問詩的本質,而是透過賀爾德林的詩作 而闡發詩性本質,並追問詩性本質如何是語言經驗中最本真的特質,並由此 設想如何以詩性的語言取代西方傳統形上學概念性的語言。闡釋海德格在這 兩個講演中對藝術真理經驗的思索,以及寓於這些思索當中對於西方形上學 傳統與現代技術問題的批判性,是本論文計畫預定第六章的主要架構 (5) 如何通過海德格的思想洞見為現代技術困境尋求轉圜的空間,是許多海德格 研究者想追問的議題,同時也是眾多詮釋彼此競爭的交鋒之地,而眾多論爭 的核心議題就在於詮釋海德格過程中的兩難:首先,倘若保留了一個本真的 位置給「存有」(Sein; Being)作為現代技術困境的解圍之鑰而因此允許一條通 往「傾聽存有」的神祕通道,很難保證這不是海德格(及其追隨者)的一場「通.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靈者之夢」?正如哈柏瑪斯(Jürgen Habermas, 1929-)在《現代性哲學話語》(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 twelve lectures)中所分析的:「脫離了理 性的檢視,遁入了神秘,誰能保證誰的思想,乃是本真的話語?」6然而,一 旦基於上述的考量而撤銷「存有」的決定性地位,那麼對許多詮釋者而言, 也等於宣告取消「批判」現實的「超越基點」。而筆者認為,海德格在 1950 年發表的〈物〉(The Thing)、1951 年的〈築、居、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和 1955 年的〈面向存有問題〉(On the Question of Being)裡對於「物之為物」. sit. y. Nat. n. al. er. io. 與「四方域(天地人神)」的闡述,逐漸轉出另一種思索「存有」問題的論述 方式從而隱約開啟了一個避免上述兩難困境的解決可能性。而筆者認為上述 的三篇文本是解讀晚期海德格如何轉向具體化思想來解決現代技術困境的重 要文獻,這三篇文獻的解讀將是本論文計畫預定第七章的主要內容。. Ch. engchi. i n U. v. 綜上所述,本論文計畫預定章節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 海德格論現代技術危機 第二章 海德格現代技術解救方案的詮釋難題 第三章 海德格 1935 年的〈形上學導論〉講演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海德格 1935 年的《物之追問》 海德格 1936-1938 年《哲學論稿》裡的「居間」精神 藝術現象中的存有真理 四方域作為現代技術危機的解決之道. 6. Jürgen Har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 twelve lectures,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 Cambridge, U.K. : Polity, 1987, p.136-137. 9.

(11) 第一章 海德格論現代技術危機 1935 年的《哲學論稿》 海德格的哲學向來以繁瑣艱澀著稱,然即便如此,在任何的時代,似乎都有 人受到海德格哲思的吸引,或許這動人之處,除了海德格深邃的玄思之外,更重 要的是,我們往往可以在字裡行間中,隱隱約約的感受到那種對對於時代困境的 焦慮,以及反覆追求解決之道的熱情。而作為一個生在 20 世紀的哲學家,現代 性困境自然也是海德格極為關切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海德格那充滿思辯的形 上學沉思,其旨趣、其關懷的其實並非僅僅只是形上學內部的學理爭辯,而是與 當代困境緊密的扣連在一起。 如何理解現代技術與現代性之間的關係?在海德格眼中,現代技術的本質恰 恰是現代性之為現代性的地方。海德格認為,現代性首先展現在,現代技術漫無 止境地要求「存有」釋放出「為我所用」的面向,這是現代技術能夠「成功」蔓 延的一大優勢,然而問題在於這種看待世界的方式,作為一種解蔽存有的方式, 逐漸成為一種具有宰制力的思維。從現有出版文獻來看,紀錄海德格於 1936-38 年間運思歷程的《哲學論稿》(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同樣體現了這位哲人當時對於現代技術問題的焦慮。. y. sit. n. al. er. io. massiveness)。. Nat. 在 1935-38 年的《哲學論稿》中,海德格歸納現代技術危機的三個徵兆: 「計算」(calculation)、 「加速」(acceleration)、 「巨量的爆發」(the outbreak of. Ch. i n U. v. (1)「計算」 ,現代技術性的機制首先是通過數學性基礎來取得支配權力,在 這裡有對於主導定律與規則模糊的先行掌握(the unclear fore-grasping into guiding principle and rules),隨之而來有操控(steering)、規劃(planning)、以及 實驗對確定性的控制。於控制中,「計算」消解一切意義的問題性,無須追 問「存有」的問題性,在「存有者」的現實領地中,原則上沒有不可能(nothing is impossible),可能性只是一個計算上的問題,而不可計算也僅意味在目前 尚未能通過計算掌握的狀態而已。7. engchi. (2)「加速」,各式各樣機制技術性的加速成長,「加速」不再能容忍、等待 生長力的靜憩(stillness),瘋狂追逐新奇之物,用各式各樣不同的方式一而 再、再而三的去刺激麻痺的感受,瞬間即逝(fleetingness)成了唯一「持存」 (constancy)的狀態。迷失在感受性的新奇刺激中,而一再錯過並非瞬間即逝 7.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84. 10.

(12) 而是能敞開永恆性的真實瞬間。真正的鬥爭被加速所掩蓋,帶之以不斷的創 新發明來掩飾無聊空洞的焦慮。8 (3)「巨量的爆發」 ,在計數起統治支配的地方,現代社會追求人人皆可通達 可計算的東西。計數,作為對所有人皆可通達的東西,為社會大方向提供了 常軌和框架,而社會期待復又加速了計算對於巨量(massiveness)的盲從與追 求。9 「計算」 、 「加速」 、 「巨量的爆發」三種現象交相盤結,構成現代性特殊 的「機制」(Machenschaft; machination)與病徵,逐步強化現代性持續失根的 狀態(the uprootedness)。10 「機制」Machenschaft; machination),從表面看常被視為是人類的活動, 而海德格則建議從更長遠同時也更深層的形上學根源來揭示機制的活動。在 形上學的終結處(the end),形上學在完結的地方達到最大支配的目的(the end),當存有僅僅只從「可製作性」(makeability)來得到領會的地方,存有 完成自身在特定遮蔽中的敞開。 「機制」 ,關閉對存有本源發生的發問,在海 德格的使用中,「機制」一詞所蘊含的不僅只是一種人類的活動,和尼采一 樣,海德格認為「機制」的可能性條件源於希臘開端,於中世紀的基督教文 化展開支配,而在現代性社會得到極端的強化。 「機制」 ,意味存有(者)的領.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會在讓渡給「可製作性」(makeability)的過程中被徹底遺忘,古希臘時代「術」 與「生產(孕生)」(techne and poiesis)的區分,開啟了對於「湧現」(phusis). n. al. er. io. 作「自然」解釋的醞釀階段,到了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創造」(creation) 概念,在一切存有者被視為為上帝的創造物的解釋前提下,使得世界得以在 「因果圖示」(the schema of cause and effect)下獲得領會,而在現代科學-技 術的普遍化下, 「機制」這種現代思維模式在現代世界中得到普遍性強化。11. Ch. engchi. i n U. v. 正是在「機制」獲得壓倒性支配的地方,反現代性後果的思想立場轉向 護衛生命「體驗」(experience)。 在某種存有者的假象中,機制把非-存有者帶入存有者的保護當中,如 此一來,人們無可避免的在逐漸增強的荒漠化中走向「活生生的體驗」. 8.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84-85. 9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85. 10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85. 11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88-89. 11.

(13) (lived-experience)。12 然而,海德格認為越是在「體驗」被無條件的被視為正確性和真理性的 地方, 「機制」本質的地位越是鞏固。因為將事物「反轉」或「倒轉」 ,不一 定能克服問題的最根本處,反而容易讓最棘手的奴役狀態在克服的假象中加 深她的統治。而且人們容易忽略掉兩者的共犯結構,「體驗」並沒有碰觸到 「機制」所遺忘的前提,而只是在同一前提下作為「反」現象,功能上反令 統治的支配性獲得舒緩功能的調整空間。 正是歷史性的存-有之思知曉徒然僅是倒轉的本質,於倒轉處,最無情 和最陰險的奴役狀態越是發揮作用;在倒轉中,無法克服任何東西,倒 轉反令被倒轉的事物加強並提供它迄今為止所缺乏的東西,意即,得到 鞏固與更加完備。13. 政 治 大 海德格認為,「機制」與「體驗」之所以具有這種「相反相成」的功能,這 立 是因為他們共享以下兩個不言自明的基本前提:. ‧ 國. 學. (1)兩者共享現代主體性形上學的前提,兩者乃是此一前提下的文化產物。 (2)兩者同追求「無條件性」的東西。. ‧. sit. y. Nat. 關於前者,正如同海德一再強調的那樣,我們不能將主體性視為人類主 體的某一特性,不若說「主體性」是主體之所以成為主體的先行條件,這個 先行條件即思維與表象對於存有者存有的支配。將現代性難關(同時也是現. n. al. er. io. 代技術的危機)與主體性的基礎連結起來一併思考,幾乎是海德格在 30 年思 考現代技術問題的主旋律(關於這點,筆者將在稍後的論述中逐一闡述解析 海德格在 1938 年〈世界圖像時代〉 、1935 年的〈物的追問〉講演中的論述)。 14 值此是故,無論是冷冰冰的「機制」或活生生的體驗,都無非是在主體性 支配下的現代性產物。而兩種活動具有的相同的特徵,就是展現為一種掌控 事物的渴望,在渴望的追求中,不知任何界線,亦無任何窘迫之感。. Ch. engchi. i n U. v. 不知任何界線,亦無任何窘迫之感,並最終一無所懼。這一切都根深柢 固的位於機制與體驗(machine and lived-experience)兩者之中。而保存與 庇護之力則遠於兩者…由於缺乏界線與窘迫之感,真實的是對機制與體 驗來說,一切都是敞開的、沒有不可能。15 12.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285-286. 13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307. 14 Vallega-Neu, Daniela, Heidegger's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 an introduction, Bloomington, Ind.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2003,p.60. 15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12.

(14) 然儘管不知任何界線,但這種「無界線狀態」(unboundedness)卻絕非全 然任意或失序,相反的,一切都陷入蒼白的操作性、妥善執行的精準度與「澈 底」控制當中。令機制與體驗獲得統治地位的是作為知識體系運作的「再現」(re-presentation),「再-現」體系將人與物之間的距離克服,並依據規定 對象的律則來保障((關於知識體系運作的「再-現」(re-presentation)的闡釋, 筆者將在稍後的章節中,整理海德格 1935 年的〈物的追問〉講演時再進行 處理)。在對於一切有所搶先、有所計畫與安排的攫取(grasping)下之籌劃 (projecting-open)裡, 「再-現」不承認任何既定的界線,亦不想意會到任何界 線。因此,在「主體性」取得支配的地方, 「無所框限」(the limitless)成為經 16 驗事物的決定性特徵。 對海德格而言,任何的「反-運動」(counter-movement)都不可能滿足本質性 的歷史轉變,因為他們並沒有釋放一個創造性的基礎,而只是簡單的想把他們反 對的東西給丟開。因此,將事物「反轉」或「倒轉」,不一定能克服問題的最根 本處,反而容易讓最棘手的奴役狀態在克服的假象中加深她的統治。.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由於在現象學傳統中,海德格的「詮釋學的現象學」非常強調「歷史性」, 而在《哲學論稿》裡,海德格將我們時代的特殊歷史性定位在兩個開端的「居間」 (in-between)狀態,也就是處在文明第一開端從初動到發展、臻至成熟後全面支 配尚未結束,而第二個開端的諸神尚未到來的特殊歷史階段。居於兩個開端之 間,海德格認為「居間」屬於我們時代「此-在」基本的「現身情態」(state-of-mind),. sit. y. Nat. n. al. er. io. 而這種現身方式的基本情態乃是「經-受」(going-under)。而基於將事物「反轉」 或「倒轉」 ,不一定能克服問題根處的想法,因此無論在思索「機制」與「體驗」 的關係時,或是思索兩個開端的問題時,海德格同樣的拒絕將兩者關係設想為一 種對立或對反的關係。17.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個開端並非對反於第一個開端。不若說,作為處於對反之外的「另 一個」,並處於任何的比較性之外。因此,對於開端的設想不能在一種 粗率的拒斥或揚棄(sublating)的對立中引入視域。18 因此,海德格說真正走在兩個開端間(the crossing)的思想家,因為身處 第一開端(西方形上學支配的開端)及其歷史之「不再」(no-longer)與第二開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91. 16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94-95. 17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130-131. 18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130. 13.

(15) 端(另一個世界文明的希望開端)之「尚未」(not-yet)完成之間運動的深淵軸 心(the midpoint of abground),我們的時代仍需持續經歷承受事物「懸而未決」 (un-decidedness)的狀態。19 我們的時刻是經-受的時代。取其本質意涵,為將來到者緘默預備、為 決斷的時-間(the moment and the site)、為諸神的到來,經-受意味追隨這 樣的道路沿徑而行。此一經-受是最初的開端…本質意義上的經-受者是 這樣的人,其承受來者(於未來)並為未來不可見的基礎自我犧牲,他們 是使自己持續暴露在問題化過程中持守自制(inabiding)之人。20 然而,在這種「懸而未決」的狀態中,海德格認為危機未必不能成為轉 機,關鍵在於能否開啟一種無法用迄今為止的尺度或反-尺度來量度的「敞 開」(openness),在那樣的狀態中或許是開啟第二開端尺度規範的契機。也 因此,任何一種處在兩個開端之間(亦即西方傳統形上學失去效力而新的思 惟可能性開端尚未到來)且追問到底的真摯思想都難免陷入「實證」的危機,.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因其無法透過任何「事實」(facts)證實來使得自己得以理解,海德格並強調 追逐「事實」並始終以「事實」為依歸的思想立場沒有看見,他們高舉的「事 實」是從什麼樣特殊的歷史性條件中而來。21而海德格認為這標誌著哲學思 想特有的尊嚴,哲學甚至無法被衡量或估量為「文化」,哲學除了從其自身 有待思慮的「存有」而來,從通過「此-在」的居有狀態來運思,此外再無 外在於、凌駕於她的任何標準。22也唯有如此,思想才能碰觸到真正嶄新的 東西,在《哲學論稿》中海德格如此寫到,真正嶄新的東西意味重新開始的. sit. y. Nat. n. al. er. io. 源初性之鮮活,勇於進入第一個開端隱蔽的將來,因此,真正的新一點也不 「新」 ,甚至比任何古老的東西還「古老」 。23如此,也就涉及海德格對於西 方哲學傳統「轉向」(die Kehre: the turn)的要求,並且關乎海德格如何設想 有別於西方形上學傳統的真理觀。當然,究竟當如詮釋海德格所設想的另一 個思想開端問題,筆者先將這個問題擱置留待到論文後續的章節再進行處 理,以下行文仍將闡釋焦點放在海德格對於現代技術問題的現象解析上。. Ch. engchi. i n U. v. 1938 年〈世界圖象時代〉. 19.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17. 20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278. 21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306-307. 22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325. 23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306. 14.

(16) 在海德格對於現代性危機的沉思中,1938 年〈世界圖象時代〉(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是首篇以現代性危機為專題的論文,當然,早在 1935 年的〈物的 追問〉講演與〈現代科學、形上學與數學〉中海德格已追問「現代科學」成立的 存有論基礎,不過,以現代性為專題的思索,則以〈世界圖像時代〉為開端。在 這 1938 年的這篇文章中,海德格一開頭便指出形上學沉思現代科學的必要性與 必然性: 形而上學沉思存在者的本質並決定真理的本質。形而上學建立一個時 代,因為形而上學通過某種存在者闡釋和某種真理觀點賦予這個時代以 其本質形態的基礎。這個基礎完全支配構成這個時代特色的所有現象。 反過來,一種對於這種現象的充分沉思,可以在這種現象中認識形而上 學的基礎。24. 政 治 大. 就海德格的見地,每個時代都有其對於存有者之存有的特殊領會,基於此一 特殊領會每個時代依其世界觀組之經營經驗現象。而形上學沉思的工作便在於檢 視時代經驗現象的過程中,觀其現象背後的形上學基本設定,並由此提出診斷。 在〈世界圖象時代〉中海德格緊接著描述他眼中現代世界的五個基本現象,這五 個基本現象分別為:25 (1) 科學研究成為打造客觀性的組織性事業 (2) 機械技術成為獨立的實踐領域(並非科學的「應用」) (3) 藝術成為「體驗」的對象(亦即被看作是對於「生命」的表達) (4) 人類的活動被當作「文化」來理解.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5) 諸神的缺席(the loss of the gods)。. Ch. i n U. v. 上述的現代世界五大特徵纏繞著一種更為基本的,經驗我們眼前世界的傾 向:也就是存在的「表象化」(representation),意即唯有當某事物得以被「表象 化」而成為主體的認知對象時,某事物的存在才是確立的。. engchi. 海德格緊接著分析,在事物「表象化」過程後面,即時背後還有一個更為先 在的形上學條件,也就是人的「主體化」。海德格強調,唯有確立主體化原則, 現代性世界對於一切人事物的籌劃才會落入的相映於主體知、情、意的種種能 力,而分化為各種獨立的對象領域(上所述的現代世界五大特徵)。 因此在〈世界圖象時代〉一文中,海德格對於現代性的診斷,認為現代性的 誕生,主要乃是基於與「主體性原則」而被建立起來,而這種主體性原則的確立, 24. Martin Heidegger,“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7, p.115. 25 Martin Heidegger,“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7, p.116-117. 15.

(17) 海德格認為,始於笛卡兒主體哲學的奠定。26主體哲學的奠定,使得人成為確立 存有者整體意涵的中心。27 具決定性的不是人從以往的束縛當中掙脫出來,而是人的終極本質改變 了,人成了主體;我們必須瞭解這裡的主體其不過是希臘語根據 “hypokeimenon”的轉渡,這個詞指現成於眼前的東西,其作為基礎將一 切聚集於自身,主體的形上學意義一開始並無任何凸顯人與自我的關 係,而如果人變成首要的以及唯一實在的主體的話,那麼這意味著人成 為這樣的一個存在者,一切存在者的存在方式和真理都建立在這存在者 上,人成了存在者關係的中心。28 而現代性基於主體性原則,依照主體的種種能力,而籌劃出種種的對象領 域,而這種籌劃背後則在基礎前提上充斥人類對於眼前世界進行操縱支配的意 志。海德格認為尤其在現代科學研究活動中,主體對於客體對象的操作支配更是 表露無疑,而在這裡的問題絕不僅止於現代科學與技術研究方法與程序的問題, 而是現代科學與技術研究方法與程序自身已經涉及特殊的存有真理解蔽領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現在被我稱之為科學的東西其本質乃是研究,然研究的本質又是如何組 建而成的呢?事實上這種認知構建自身為某個對象領域是其所是的程 序,程序絕不僅僅只是方法或方法論而已,每個程序都已然召喚其藉以 活動敞開範圍。29. sit. y. Nat. n. al. er. io. 依海德格見地,現代科學研究的運作方式上,在基本特性上具有三個主要環 節特徵:首先,理論框架對於一個特定客體對象領域的「預先籌畫」(Vorgehen; procedure);其次,對於規劃中,所瞄向的對象領域,要求更為專業的探索,以 及追求穩定的操控,據此, 「方法」(Verfahren; methodology)的重要性,特別的突 顯出來;最後,科學成為「專業」的活動,科學家作為一種職/專業,有賴於研 究機構的組織,而研究機構的組織則需要外在資金的挹注、社會資源的分配、以 及和其他研究領域的串聯。因此,現代科學的研究活動,再再仰賴一種「持續不 斷的組織活動」(Betrieb; on-going activity)。 「預先籌畫」 、重視「方法」 、以及「持 續不斷的組織活動」,這三個環節,相互交纏、環環相扣,形構了現代科學的本. Ch. engchi. 26. i n U. v. Martin Heidegger,“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7, p.127. 27 Martin Heidegger,“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7. p.128. 28 Martin Heidegger, “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in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Haper and Row, p128. 29 Martin Heidegger,, “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118. 16.

(18) 質。30海德格強調,貫穿在現代科學運作方式的正是現代性的「主體性」原則及 其特有的追求「表象化」過程。而隨著主體性原則與表象化過程而來的則是進一 步對於「精準性」(exactitude)的追求,意即在表象化過程的客體對象,唯有進一 步的置於一個由客觀規則所確立的活動領域中,並以用精準的方式再現,某物的 存在才能在具有普遍認知的意義下,為人們共同接受。31 對於「表象化」與「精準性」的渴求,使得現代性進入了一個他所謂的「世 界圖像的時代」(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這指的是,在現代性世界裡,人 們要求對於事物瞭如指掌的掌握,然而這種掌握的方式,卻是事物作為佇立在我 之前的(is set before us)一個對象、成為現成在前的(what stands before us)一個表象 來展現自身,而更進一步的還要將所有現前於我的對象──在它所包含以及在它 之中並存的一切東西──作為一個系統(as a system)來呈現,如此,現代世界成 了圖象(put into the picture),而世界「置入圖象」(put into picture)是海德格認為現 代性有別於人類歷史上其他時代的決定性特徵。32在這個意義上, 「世界圖象」(the World Picture)就不只是理解為關於存在者整體的一個摹本或一幅圖畫;而是說, 基於「表象化」的原則,存有必須以表象方式,方能進入存有者整體的掌握中, 並基於「精準性」的原則,被表象的對象,必須同時是可被測量、計算、精準掌 控,方能進入合法的理解當中,而被置入存有者整體的圖象當中。正式在上述的 意義下,在 1938 年的〈世界圖象時代〉中海德格強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倘若我們在反思現代,則我們是在追問現代的世界圖像。33. n. al. er. io. 合而言之,在現代性世界裡,存有者的存有(the Being of beings),必須依照 「表象化」與「精準性」原則,方能進入存有者整體的圖象當中,方能成為現代 世界所理解與接受的「客觀知識」。海德格認為,這是現代性社會所特有的遺忘 存有的方式,同時也是形上學傳統的思想盲點於現代世界的必然後果。. Ch. engchi. 30. i n U. v. Martin Heidegger,“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7. p.126. 31 Martin Heidegger, “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7, p.120.令一方面,海德 格之所以認為追求「精準性」 ,是現代科學與現代技術的特徵,是因為海德格認為,在前現代的 科學裡,並不以「精準性」的追求為標的:「當我們今天在使用「科學」 (science)這個字眼的 時候,它與中世紀的學說(doctrina)抑或科學(scientia)乃是截然不同的,並且也與希臘所 謂的知識(episteme)大相逕庭,希臘的科學所力求的並非精準,這是由於依它的本質而言,其 絕非精準且並不力求精準,因此說現代科學比古代科學更為精準的說法,一點意義也沒有。」 Martin Heidegger,, “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7,p.117. 32 「世界圖像並非從一個以前的中世紀的世界圖像轉變成一個現代的世界圖像,倒不如說,世界 在根本上變成了圖像,這種情形標劃了現代的本質。」Martin Heidegger, “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adopted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7, p.130, p.121. 33 Martin Heidegger,, “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adopted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130. 17.

(19) 希臘人並非作為存在者的感知者來存在,這說明了何以在希臘時代世界 不會成為圖象。然另一方面由於在柏拉圖那裡,存有者性(beingness)被 其定義為理型(eidos),這是世界成圖象的前提條件(presupposition)。長 久以來先行決定了間接的遮蔽,而世界也逐漸成了圖象。34 然而,海德格在 1938 年〈世界圖象時代〉對於現代性所作的診斷,意即將 現代技術問題歸結為人作為主體,而一切存有者被視為主體表象的客體對象,在 日後對於現代技術的一系列演講當中有了不同的看法。這尤其是當海德格越來越 意識到現代技術的運作成為獨立的實踐領域而絕非僅僅只是科學研究的應用時 的危機性與急迫性時,使得海德格在日後 50 年代對於現代技術問題闡釋的一系 列演講中,體認早期那種主-客體的分析架構對於現代性危機的現象描繪已不敷 使用。因為在 50 年代,海德格深刻的體會到,現代技術的運作方式不僅止於將 客體對象設置為「持存」(Bestand ; standing-reserve),而是連同作為原先作為操 控主體的人也淪為強索與擺置下的「持存」下運作的客體對象。.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1950 年〈技術的探問〉. ‧. 在 1950 年〈技術的探問〉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一文中,海 德格認為,現代科技的全面宰制,作為一種解蔽存有的方式,表現在對「存有」 進行「強索」(challenging)與「擺置」(sets upon),這種強索與擺置存有的方式,. y. Nat. sit. 將存有視為「自然的資源」,並通過「橇開」(unlocks)和「扒開」(exposes)的方. n. al. er. io. 式開發存有。而這種對存有的開發,打從一開始便是朝向一個目標:亦即朝向如 何在最小的消耗下,取得最大的產出。35而在這樣的原則下,人與世界關係實質 上徹頭徹尾的轉變了。在現代性之前,或許人也使用犁牛、風車來協助耕地、灌 溉,然而海德格認為那時候農人與大地的關係,還沒發展為一種強索的關係,因 為在前現代的世界裡,農人守護著大地內在的生長力,而風車尚聽任風之力的到 來,然而在現代科技裡:. Ch. engchi. i n U. v. 耕作農成了機械化的食品工業,而空氣為著氮料的出產而被擺置,土地 為著礦石而被擺置,礦石為著鈾之類的材料而被擺置,鈾為了原子能而 被擺置,而原子能則可以為毀滅或和平利用的目的而被釋放出來。36. 34. Martin Heidegger, 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in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Haper and Row, , p131.. 35. 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 1977,p.15. 36 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 1977,p.15. 18.

(20) 由於現代科技對於存有的「強索」與「擺置」 ,以及通過「橇開」和「扒開」 的方式,存有「被設定」(be ordered)起來,因而在這種解蔽狀態下所呈現於前的 一切,無論在何時何地,被設定在「隨候聽令的狀態」(is order to stand by),被 設定在隨時上手的狀態,力求確實的「到位」(stand there),等候下一步技術指令 的傳喚。而一切被如此設定的東西,皆有其定位(Whatever is ordered about in this way has its own standing.)。在這種強索與擺置下,被設定、被定位、以利隨時動 員的一切存在,海德格稱為「持存」(standing-reserve; Bestand)。海德格強調這裡 所謂的「持存」比一般所說的「儲存」(stock)說得更多且更具有本質性,因為「持 存」標誌了更廣泛的現代技術現象,其所標誌的無非是被強索與擺置所穿透浸蝕 的一切在場方式。而最重要的是,在這種「持存」意義下而現身的一切,由於已 失去獨立自存的存在意涵,因此不再是與我們相對而立的客體對象,而是作為被 「調節控制」 (regulating)、隨時「等候動員」(on call)進入各式生產開發的「連 鎖系統」(interlocking paths)之人力與物力資源。37. 政 治 大 整個現代科技中起支配作用的解蔽,具有在強索意義上的設置特質。強 立 索表現為,自然中隱藏的能量被橇開,被橇開的東西變了質,變質的東 ‧. ‧ 國. 學. 西被儲備起來,被儲備起來的東西最後被分配,以及被分配的東西復又 轉換更新。撬開、變質、儲備、分配、轉換都是解蔽的方式。而解蔽雖 沒有簡單的休止符。但它也沒有流失到搖擺不定中。解蔽透過調節控制 (regulating)一切的方式,向自身開顯自身多重交織的連鎖軌跡. al. er. io. sit. y. Nat. (interlocking paths)。這種調控本身,從調控的角度看,乃是處處有保障 的。調控和保障,甚至變成強索之解蔽方式的主要特徵。38. n. 海德格以當時許多的現代科技技術作為例子,說明現代技術現象的特性。例 如,在煤礦區所開採的煤礦,並非僅僅只是為了能在這裡或那裡現成存在而被供 應,其被儲備著,並隨時聽候動員,隨時等候指令,以將自身內的熱能遞交出去; 而架設在萊茵河上的水力發電廠,促使萊茵河水供應水壓,而水壓則使得渦輪運 轉,渦輪的運轉,使得機器得以運作起來,而機器的運作則提供了電流,以利於 遠方的發電廠和電信系統得以設置起來,發放電力。海德格認為,在這種為求開 發電力的連鎖交織中,即使是萊茵河也成了一個為人們所支配的東西了。而在海 德格看來,水力發電廠架設在萊茵河上,絕不同於與那數百年來同樣搭建在萊茵 河上以聯繫兩岸的木橋,因為流經水力發電廠的水流被阻斷築壩,而在現代科技. Ch. engchi. i n U. v. 的解蔽方式中,河流之所是,端看發電廠的本質為何,亦即在這種情形下,河流 不過是水力的供應來源;而一架立於跑道上的客機,以傳統哲學的範疇說來,無 疑是一個客體對象。然而海德格強調儘管在概念上我們仍可以如此表象跑道上的 37. 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 1977,p.17. 38 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 1977,p.16. 19.

(21) 這架機器,然如此一來,其便隱藏了它自身為何以及如何。因為在現代科技的特 殊「解蔽」方式下,客機的存在僅作為「持存」而在,它必須在整體結構中就定 位,並且它的每一部份組件,都等候著職責的指派,其立在滑行道上,被設定起 來,是為了確保運輸的可能性。39海德格認為,以「持存」的角度看,便能發現 現代科技下的一切存在者,其存有意涵已非獨立自存的客體對象,因為一切存有 者唯有在可被設定的狀況下從而被置於設定之中,方有其存在的定位(it has its standing only from the ordering of the orderable.)。40 因此,在現代性社會裡眼前的世界被徹底「除魅」(disenchantment),因為通 過「強索」與「擺置」,以及將一切存在設定為「持存」的強力運作下,一切存 有的神秘面向被吊銷,而依可計算性與精準性的理性法則給框架起來,這種框架 方式海德格選擇用「集置」(Gestell)這樣的詞彙來描述。「集置」(Gestell)這個字 由兩個部分組成:前綴詞 ge–與詞根 stellen,前綴詞 ge–有「…的群集」的意 思,詞根 stellen 則有「放置」的意思,因此海德格使用「集置」(Gestell)這樣的 詞彙,或許想表現出來的意涵是:現代技術將存有擺置(Stellen;set upon)、積聚.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Ge–)﹑框架起來、動員起來的意思。較為通用的英譯 “enframing”(不斷擴張的 框架化),頗能表現出「集置」(Gestell)的主要特性:一種不斷將事物框架起來的 生產組織活動。. sit. y. Nat. 而對海德格而言,現代科技的本質: 「集置」(Gestell)更重要的意涵,標誌不 只是客體對象,甚至是做為主體的人,也同樣捲入無止境的,生產動員的連鎖系 統中。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如下設想,人通過現代科技來使生活便利化,這種「利. n. al. er. io. 用厚生」的動機本無可非議,然而問題還在於:當這種追求「有用性」(usefulness) 的要求被無限上綱時,會否原本一個追求「為我所用」的初衷,最後竟演變成一 個這追求利用厚生者,反而身陷迷局的境況?也就是說,原本人要利用科技來掌 控自然,然最後的發展卻是現代技術自行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使用者對其運作 方式的反思,於是當現代科技要以自身發展的規律性持續壯大時,人不能不被逼 迫隨著現代科技的運作而被動員起來。於是人與科技的關係發生了翻轉,人反成 了科技壯大自身的工具。於是科技始於人性,結局卻遠超乎人性,甚至是到了最 後,人的本質反而在這種關係的逆轉中無聲無息的轉變了。. Ch. engchi. i n U. v. 集置(Gestell)乃是那種擺置的聚集(gathering together),這種擺置亦 擺置了人,使人以算計方式把現實事物作為持存物(standing-reserve) 而解蔽出來,作為被索求至此的東西,人處於集置(Gestell)的本質領 39. 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 1977,p.15-17. 40 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7, p.17. 20.

(22) 域之中,人在他與集置的關係中甚至根本不能抽身、無得選擇。41 因此, 「集置」 (Gestell)作為現代科技的解蔽方式,對於西方傳統人與自然、 人與存有的關係、以及人如何看待眼前世界和自身的方式極具摧毀力,並構成了 威脅。如此,當現代世界中「人役物」的合理需求逐漸衍生了「人役於物」的情 形時,那麼原本無可厚非的「利用厚生」初衷,到後來也就危及了「安身立命」 的需求。. 1955 年〈泰然任之〉 而不僅限於一切的人、事、物被設定為「持存」的察覺,海德格在接下來 1955 年的〈泰然任之〉(Releasement)的講演中,他同樣憂心的是循著現代科技解 蔽方式的發展所可能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危機,這個危機展現為人類的一切「沉思 智慧」(meditative thinking)將逐漸的被「全面的無思狀態」(total thoughtless)所取 代,而徒留下「計算性思維」(calculative thinking)作為人類未來唯一的思維可行. 立. 性。. 政 治 大.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所取代。42. ‧. 核時代中滾滾而來的技術革命可能會束縛人,蠱惑人,令人目眩進而喪 心病狂,以至於有朝一日只剩下計算性思維(calculative thinking)作為 唯一的思維還適用並得到運用。那樣,什麼樣的巨大危機將降臨在我們 身上?近在眼前的就是,與計算性的計畫及其發展隨之而來的,沉思的 智慧(meditative thinking)逐漸被全面的無思狀態(total thoughtless). Ch. i n U. v. 在 1955 年的表述中,現代科技思維與計算性思維被勾連起來,海德格並將 這種思維所可能導致全面無思狀態的危機給連帶考慮進來。然即便海德格對於現 代科技有其忌憚之處,但海德格並不贊成盲目的反對現代科技。一方面是因為儘 管充滿危機,然而「集置」作為現代科技的解蔽方式,海德格認為現代技術仍是 存有命運的一種規定,並非我們可以斷然拒絕的東西;43而從另一方面視之,則 由於人與現代科技的關係並不一定是種零合的關係,況且人們也不可能放棄現代 科技所帶來的文明成就而回退到前現代世界,因此重點在於我們該如何取得一個 面對現代科技的態度,所以同樣出現在〈泰然任之〉一文中也有這樣的描述:. engchi. 41. Martin Heidegger,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7, p.24. 42 Martin Heidegger, Discourse on Thinking, translated by John M. Anderson and E. Hans Freund, New York:Harper and Row , p. 56. 43 「集置(Gestell)是命運的一種規定(ordaining),正如同任何的一種解蔽(disclosure)方式一樣。」 Martin Heidegger,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7, p. 24-25. 21.

(23) 盲目的詆毀技術是愚蠢的。譴責它是邪惡的東西也同樣是短見的。我們 依賴科技的裝備,而它們也幫助我們取得進步。但問題在於,是否我們 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與技術裝備牢牢的綁在一起而無法抽身。但我們也 還不致於全無他路可尋。我們仍可以運用技術設備,卻同時在利用厚生 之際保留自身而不受宰制,我們隨時皆可擺脫它們。我們可以讓科技設 備發揮它應有的功用,但是不讓它們影響我們生活內在與真正的核心。 我們可以肯定技術設施之用,同時否定它們有權宰制我們、腐蝕我們、 擾亂我們、進而虛耗我們。44 而在 50 年代的一系列技術哲學講演中,有時在海德格對於現代科技的說法 中甚至帶有對於現代科技相當積極的態度。例如在 1950 年所發表的〈技術的探 問〉一文中開章明義便點明了,之所以要對技術進行探問,乃是希望藉此預備一 種面向科技的自由關係:. 政 治 大 我們要向技術進行探問,並希望藉此,預備一種面向科技的自由關係(a 立 free relationship to it)。倘若這樣一來,使得我們的存在向技術的本質敞. ‧ 國. 學. 開(it opens our human existence to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那麼,這種 關係便是自由的。45. ‧. sit. y. Nat. 然而解讀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解救方案的難處在於,如果誠如海德格在 1950 年的〈技術的探問〉所解析的,現代技術通過「強索」、「擺置」、「設定」、 「集置」…具有將一切人、事、物打造為「持存」之危機的話,那麼在理路上如. n. al. er. io. 何設想對於現代科技採取一種「積極」的態度?又該如何對於這種現代科技的本 質「敞開心胸」?又當如何預備一種「面向科技的自由關係」?以及如同 1955 年〈泰然任之〉講演中所說的在運用技術設備的同時保留自身而不受宰制?如何 讓科技設備發揮它應有的功用,但是不讓它們影響我們生活內在與真正的核心? 上述種種疑問都是詮釋海德格技術哲學的難題所在。公允的說來,與其說海德格 對於現代技術問題有一個相當明確的解決方案,不如說海德格終其一生對於現代 技術問題的沉思留下許多提供我們思索這個現代難關的哲學資源,而這些思想資 源如何成為一個具有說服力與實踐力的道路,正是做為海德格詮釋者的重要課 題,在接下來的一章中,筆者試圖引介並闡釋分析的正是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解 決方案的當代詮釋。. Ch. engchi. 44. i n U. v. Martin Heidegger, Discourse on Thinking, translated by John M. Anderson and E. Hans Freund, New York:Harper and Row , p. 53-54. 45 Martin Heidegger,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7, p.3. 22.

(2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3. i n U. v.

(25) 第二章 海德格現代技術解救方案的詮釋難題 如何運用海德格的哲學資源來解決現代性危機?這個難題往往也成為海德 格詮釋家們想法設法,急欲解決的議題,但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一方面, 我們必須從海德格「文本內部」尋求義理上的融貫;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詮釋 家發現,我們也同時必須因應「外部現實」的變動。因為海德格逝世於 1976 年, 而 1976 至今現代技術的演變,會否成為我們在詮釋海德格現代技術關懷時的一 個決定性變項,這是一個學理上同時也是現實上極需考量的重點所在。針對「現 代性的危機」,許多海德格詮釋家們試圖援用海德格哲學內部學理並同時參照外 部現實的變動,探問海德格的哲學沉思中種種面對現代性危機的解決方案,而做 出了許多出色的研究。因此,諸多海德格研究對於現代性解救之道的詮釋,同是 本論文重要考察的對象。在這部份,筆者以幾位海德格的詮釋家:楊恩(Julian Young)、德萊福斯(Hubert L. Dreyfus, 1929-)與瓦蒂莫(Gianni Vattimo, 1936-)作為 展開論題對話的對象,以他們為解讀典型進而點出當代海德格詮釋的諸多難題所 在。.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楊恩的解讀方案. ‧. 在三位詮釋策略中,楊恩的解讀模式是最符合一般海德格詮釋的主流見解與 既定印象。楊恩認為,海德格哲學的中心關懷在於如何掙脫現代技術對我們的鎖 閉,因為現代技術已經造成了當代一切人事物皆淪為生產資源的景況,其本質帶. y. Nat. sit. al. er. io. 有將一切夷平為「單向度」(one-dimension)的危險。46而掙脫之所以可能,行動 者必須認知到現代技術「集置」的方式僅只是一種此在「日常平均狀態」. n. (everydayness)的「非本真」模式,於是掙脫的契機在於是否得以敞開「存有」 (Sein;Being)的隱蔽側面,也就是對於存有之神秘更為本真的傾聽(authentic attunement)。於是另尋超脫於現代性單向度生活外的「他者」(the Other),成了 楊恩在詮釋上極力強調的重點。自然,基於這樣的見解,使得楊恩在海德格現代 性解決方案的詮釋上,帶有過於濃厚「超越性」(transcendental)的論調。. Ch. engchi. i n U. v. 這種過於偏向「超越性」(transcendental)的解讀主張,得力於經常出現於楊 恩著作中所動用的「二元對立」(dualism)那種「非此即彼」的書寫手法。無論是 在《海德格的藝術哲學》(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art)或是《後期海德格哲學》 (Heidegger's later philosophy)的論述中,楊恩對於海德格的理解,主要都依循著 許多二元對立的區分方式進行: 「本真」與「非本真」 、 「存有」與「存有者」 、 「聖」 (the divine)與「俗」的(the secular)、 「大地」(the earth)與「世界」 (the world) 、 「神 秘」(the mystery)與「明晰」(manifest)、「不可掌握」(un graspable)與「可掌握」 46. Julian Young , Heidegger's later philosoph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p.68. 24.

(26) (graspable)…。然而,將現代科技視為一種非本真的生活方式,因此轉而尋求對 於「存有」更為本真的傾聽,這種過於偏向「超越性」(transcendental)的解讀模 式,在海德格現代性解決方案上往往留下兩個理論上的困局,筆者將它稱為: (1)極權主義或克里斯瑪傾向的解決方案 (2)牧歌或輓歌式的解決方案。 對海德格作極權主義式的解讀,是因為如果現代性生活已經被宣判為一種非 本真的、依據技術理性集置起來的生活,並且認為現代性生活的理性除了技術理 性之外,沒有其他的可能性,那麼保留下來的,對於現代技術理性集置方式的控 約可能性,是一種比技術理性更為本真的存有傾聽,非理性卻更高階的神秘思 維,便成為調度現代技術理性宰制的唯一出路,因而在行動實踐上難免期望一種 如韋伯所說「克里斯瑪」(charisma)的政治人物的誕生,如此的詮釋,自然也就 順理成章的使得海德格哲學的政治選項與納粹主義色彩脫不了關係。. 政 治 大 正如我們所見,所謂的「一條通往真理的本質道路,建立自身在存有者 立 中,其敞開了…這是一種爲政治奠基的行動。」(PLT p.62)作為一個註 ‧. ‧ 國. 學. 腳,這裡頭具體的指涉乃是希特勒,然非 1936 年那個真實的希特勒, 而是海德格在 1933 年的大夢中所夢幻的希特勒。正如同菲利浦.拉庫拉巴特(Philippe Lacoue–Labarthe)這樣的學者正確的指出,海德格在 1933 年所作的關於國家社會主義的大夢,乃是國家社會成為一種宛如 「藝術作品」(artwork)的存在,如此將使墮落的德國恢復到本真的團 結,用海德格自己的話說:「是一種內在的民族自我團結。47. er. io. sit. y. Nat. 這種理解方式出現在哈柏瑪斯(Jürgen Harbermas, 1929-)對海德格的批判,48 同樣的也出現楊恩對於海德格的詮釋,僅管楊恩保留了對於海德格更多的同情。 極權主義或克里斯瑪傾向的解釋方案是當代思想家在處理海德格哲學時常見的 政治聯想,除了哈柏瑪斯與楊恩外,拉庫-拉巴特(Philippe Lacoue-Labarthe,. n. al. Ch. engchi. i n U. v. 1940-2007)的著作《海德格,藝術,政治》(Heidegger, art, and politics : the fiction of the political)以及巴姆巴赫(Charles Bambach)的《海德格的根》(Heidegger's roots : Nietzsche, national socialism and the Greeks)都是這種觀點下的著名之作。這些著 作的論述皆一方面透過海德格哲學內在理路的梳理,一方面則佐以歷史資料作為 參照,鋪陳出海德格哲學的實際傾向。難以判斷這些詮釋是否失真,然而這種詮 釋方案確實使得海德格哲學作為現代性解決方案的可能性在今天大部分失效。誠 如哈柏瑪斯在《現代性的哲學話語》(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中 對於海德格哲學的解釋與批判:脫離了理性的檢視,遁入了神秘,誰能保證誰的 47. Julian Young, 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art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55-56. 48 Jürgen Har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 twelve lectures,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 Cambridge, U.K. : Polity, 1987, p.136-141. 25.

(27) 思想乃是更本真的話語?49 其次,則是將海德格作牧歌式或輓歌式的解讀,因為如果現代技術理性集置 方式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生活方式,那麼傾聽存有的神秘,也就成了一種孤立於 現代性之外的沉思或生活形式。這種詮釋下的現代性解決方案,有一個特徵,就 是思想上過度依賴「中心/主流」(center/current)與「邊緣」(marginal)的「二元 對立」(dualism)邏輯。於是乎牧歌式或輓歌式的解讀與極權主義式雖想用共同的 理解前提,卻在解讀結果上恰好相反的使得他們詮釋下的現代性解決方案,較為 重視「個體性」(personal)與「地方性」(local)的實踐,並帶有「多元文化論」的 政治立場,最後甚至滑入一種回退「前現代」(pre-modernity)的情調中。這種解 讀方針之所以有選擇性的重視「個體性」與「地方性」的實踐,並不是沒有道理, 以楊恩為例,正是海德格生前與納粹的政治關係,使得他堤防任何將海德格、賀 爾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1843)、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那種思想 -詩-政治的神聖結盟,50因而楊恩主張可行的詮釋方案必須斬斷海德格在政治上 的連線,而僅接受詩情與思想的對話。51如此,自然在解決方案上,顯得較為牧.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歌情調,較為「個人層次」或者在集體實踐上也顯得較為「地方性」,成為一種 與現代技術主導的社會生活拉開距離的邊緣實踐。. ‧. 若無意外,致力於個人層次的轉向(the personal turning),同時也是「養 育」(foster)世界的轉向。何以如此?關心鄰人,意見交流,無可避免是 小規模和地方性的。不像 30 年代中期,那種期望藉由「詩人」(賀爾德 齡)、 「思想家」(海德格)、 「政治領袖」(希特勒)的結盟來徹底轉變世界. sit. y. Nat. n. al. er. io. 立的病態的雄偉計畫。我們更溫和的藉由與鄰人的意見交流,投注在「小 小的事物」(little things)上。52. Ch. engchi. i n U. v. 「抵制集置」(the resistance to Gestell)的實踐方式,楊恩稱之為「抵抗單元」 (cell of resistance)。53並且楊恩也不否認這種主張與多元文化論之間的相似性。多 元文化論往往在抵制普世主義時訴諸多元傳統的不可化約,自然使得原先楊恩那 種牧歌式的解讀,一但從抽象的思辯與詩情扳回到具體實踐時,也就成了一種充 滿「前現代」風情的輓歌,這尤其是出現在《海德格的晚期哲學》(Heidegger's later. 49. Jürgen Har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 twelve lectures,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 Cambridge, U.K. : Polity, 1987, p.136-137. 50 「海德格對於德國民族重生的計畫,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預設為一種三巨頭領導的政治,三 個 H 的(非)神聖聯盟,也就是一種赫爾德林、希特勒、以及他自己之間的結盟。」Julian Young, 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art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78. 51 Julian Young , Heidegger's later philosoph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p.124-125. 52 Julian Young , Heidegger's later philosoph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p.124. 53 Julian Young , Heidegger's later philosoph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p.124-127. 26.

(28) philosophy)一書裡,楊恩所提出的種種實踐案例中。54 這種方案的大方向也經常出現在其他海德格的重要詮釋家身上,以美國技術 哲學家德萊福斯(Hubert L. Dreyfus)為例,儘管不贊同將海德格的解決方案,解讀 為過於敵視科技的哲學,然而他的最終方案大致上與楊恩共鳴的地方多於差異的 部份。這是因為兩位思想家都分享著一個共同的前提,就是現代科技具有將現代 性社會的諸多意涵,夷平為單一向度的危險。以下筆者將引介德萊福斯對於海德 格技術問題的解讀。. 德萊福斯的解讀方案 在〈虛無主義、藝術、科技、與政治〉 (Nihilism, Art,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一文中,德萊福斯強調,儘管我們可以在許多的海德格文本中找到看似海德格敵 視或蔑視科技的證明,然德萊福斯認為海德格的主旨絕非主張我們起而抵抗科 學;德萊福斯認為,雖然我們可以在許多文本中找到,海德格認為科技具有危險 性的見解,然而指出科技具有危險,卻不等同於主張我們應該起而反對科學,或 者主張應該要控管科學的立場,而這是他認為海德格應當要說而未說清楚的:.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然海德格的完整方案應該警告我們以下的事實,那就是他絕非宣告我們 應該更理性的對抗科技,雖然許多人對他做這樣的解釋。此外他也絕非 主張一個進步的思想者應作如下的思考:主張有一條使科技得到控管的 途徑,來使得科技適應於我們理性選擇的諸目的。55. er. io. sit. y. Nat. al. n. 在面對現代科技的態度上,德萊福斯主張理解的關鍵在於,釐清海德格反對 科技是反對科技的那一個面向?德萊福斯論道:問題不在於科技本身是危險的, 所以我們必須拒絕科技或控管科技,整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現代科技的「技術性思. Ch. engchi. i n U. v. 維」(the technological understanding)會否成為人類唯一具有主宰力的思維,因 而導致海德格所謂的「全面的無思狀態」(total thoughtless)的危機。所以德萊 福斯的解讀策略是:區分科技與技術性思維。畢竟不可能在研發科技的同時不使 用技術性思維,因此重點不在於拒絕或否定技術性思維,而在於不使技術性思維 成為我們唯一的思維。而這種轉圜的可能性在於多元世界觀的生活實踐裡。也就 是除了技術性思維之外,我們也必須同時保有其它隱而不顯的傳統文化價值及其 實踐,來使得技術性思維不會成為唯一的主宰力量。56並且,行動者在多元實踐 54. Julian Young , Heidegger's later philosoph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p.91-121. 55 Hubert L. Dreyfus,“Nihilism, Art,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idegger, Edited by Charles B. Guignon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303. 56 Hubert L. Dreyfus,“ Highway bridges and feasts: Heidegger and Bogmann on how to affirm technology ”,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idegger, Edited by Charles B. Guignon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75.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54 參魏蔚(2010)。John Steinbeck’s Moral Philosophy in East of Eden。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 文、劉瑞雯(2005)。The Cain-Abel Story According to Genesis 4:1-16 and Steinbeck’s

Efficient Solution for More Driving Comfort and Safety, Robert

臺大機構典藏NTU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二 Repository, http://ntur.lib.ntu.edu.tw) 經驗與協助推 動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 (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分別持有同一職類級別之學科及術科測驗及格成績單欲申請發給技術士證者,可親

畢業於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Version 2.0,on 23 January 2012 by Conversis Ltd (English-Traditional Chinese_translator 13).[V04.TWN.01];Patient Flyer: SearchLyte Program Patient Flyer Translated from the

開發職場安全 防災與智慧監 控技術,掌握 職業衛生危害 問題與預防技 術,提升職場 危害因子暴露 評估與職業傷 病預防,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