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思想資源拉向自己存有論立場時,一方面不僅面對胡賽爾質疑,此外也須同時面 對當時的新康德主義(Neo-Kantianism)陣營,因為在新康德主義形成的傳統中,

康德著作的基本精神乃是知識論(epistemology)進路,而非存有論。在 1936-38 年 間的《哲學論稿》中,不難發現海德格不斷透過書寫來澄清《存有與時間》與《康 德與形上學問題》以來的哲學立場問題。例如對於《康德與形上學問題》,海德 格再度強調其思想成果必須放在「此-在」而非「主體」的問題域來得到衡量。

海德格認為,通過問題域的重新設定,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理的「圖示論」和

「先驗想像力」成為整個問題的核心,這使得即使是主體式哲學思維亦離不開存 有設定問題的「深淵」。243而對於《存有與時間》,海德格則寫下:

也許還得深入下去,以入較《存有與時間》中對於「此-在」(Da-sein) 的「基礎存有論」(the fundamental ontology)進路這個已然啟動的交會更 為源始的領地──如今看來,當初那個進路已不足以充分開展我們所從 事之探問的認識。244

《哲學論稿》的任務

因此,在《哲學論稿》中,海德格強調《存有與時間》,雖然涉及「人 的本質」問題的追問,然其思想成果的適當定位,既不能以主體性、亦不能 以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立場來設想。因為無論是主體哲學或人類中心主義,

其追問問題的方式,仍是在傳統形上學的問題域打轉。

在前面的行文中筆者論及,海德格哲學追問「在者之在」而非「在者」

或「在」,表現出其現象學主張特有的「嚴格性」。「在者之在」既非實證性 或經驗性的「在者」,亦非傳統形上學那種追問孤懸於萬象之外而作為萬象 根基的「在」。就海德格的見地,儘管抽離「在者」之「在」是一種形上學 語言的「抽象」,然而反對形上學語言而主張回到純粹的「在者」,這樣的立 論並不見得就是「具體」,因為在每個當下的具體經驗中,「在」與「在者」

是一時俱現的。海德格哲學向來企圖繞過傳統形上學的語言,以求乎更源始 的思之可能性及更質樸的回到「事物自身」(the things themselves),在 1936-38 年間的運思中,海德格企圖用「實事」(Ereignis)這樣的語詞來捕捉具體經驗 的源初性。

實事,乃是自身給出(self-supplying)與自身中介(self-mediating)的中軸 (midpoint),一切本質現身(essential swaying)的存-有(be-ing)真理都必須

243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315.

244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先行入於此中,於思中回溯(be thought back)。這種回歸先行之思,乃是 存-有之源-思(en-thinking)。一切存有的概念皆必須由此而得到言說。245 在德語中,“Ereignis”一詞最直接的意思是「事」、「事件(發生)」,因此 在英文翻譯中,常見“event”、“happening”的譯法,當然就翻譯背後所要表現 的哲學意涵來說,也與海德格企圖繞過形上學語言,而質樸捕捉事物經驗的 哲學動機有關;此外,在《哲學論稿》的英譯版中,翻譯者艾曼(Parvis Emad) 與馬里(Kenneth Maly)則選擇用可分拆為“en”和“owning”的“enowning”來表 現海德格原本所使用“Ereignis”這個字眼所帶有的“Er-”和“-eignis”的兩重意 涵,亦即「給出」(en-owning),而英譯版譯者甚至以《老子》的「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得)。」來強調這種「自身給出」並非出於 現成性的「某物」(something)之給出,而僅是「給出自身」;246最後,另一 常見翻譯則是“appropriation”或“event of appropriation”,無論就名詞的

“appropriation”或其動詞形態的“appropriate”而言,都帶有「分撥」與「挪用 (有)」兩面的意思,而作為形容詞則有「適宜」、「適切」的意思,大體透顯 在人與事相會(encounter)過程中,那種「人不離事、事不離人」交相滲透、

相互「調適(調音)」(attunement)的歷程。

透過幾個學界較常見的翻譯,而得以逐步清理出來的幾層意思來看。不 難發現,在哲學的任務上,「實事」(Ereignis)一詞不但透露了海德格希望突 破僵化的形上學語言,而更具體的呈顯出「實事自身」發生的原貌;此外,

也表現了海德格思想別有一層特殊的實踐哲學,在這種對於實踐過程的現象 描繪中,「行動者」(actor)並不是思維行動最適當的單位,因為行動者不佔 據行動發生歷程中全然主動或主導的位置(這不意味行動者能動性的全然否 定)。海德格研究者徐瀚(Thomas Sheehan)在〈轉向與實事:形上學導論序言〉

(Kehre and Ereignis: A Prolegomenon to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中指出,

「實事」一詞所帶起的行動圖像,更適切的說,在事件發生的開端需要人的 回應,作出抉擇,以致行動啟動與結束之間(in-between)扮演一個腳色,換 言之,人是行動歷程的「促動者」(agency),而非「發動者」或「擁有者」。

值此是故,無論就實踐或思維而言,海德格在《哲學論稿》中都企圖去描繪 人與存有之間更積極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人需要存有,存有需要人。人需 要存有,展現人對存有的「隸屬性」(belonging);存有需要人,表露存有「需 要」(need)在具體行動的境域中方足以開展。如此,徐瀚認為海德格哲學自 身並不陷溺於兩種常見的海德格主義者的極端詮釋立場:「支配性此在的敘 事」(the dominant Dasein story)與「大寫存有的敘事」( the Big Being story),

245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51.

246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xx.

而是具焦在「授與受」(give and take)間「隸屬與需要的流轉相生」(the reciprocity between belonging and need)。247

而海德格研究的學者瓦萊加-諾伊(Daniela Vallega-Neu)則在《海德格哲 學論稿導論》(Heidegger's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 an introduction)中強 調,相較於《存有與時間》,海德格在《哲學論稿》的「此-在」(Da-sein)加 了連字號(-)意味著原先意涵突出重點的轉變。這個的首要意涵不再指人,而 是存有真理的歷史性開展,是真理自身給出的「軸點」(the turning-midpoint)。

位於「此」(Da-)與「在」(-sein)間的連字號,意味著「存有」(Seyn; Be-ing ) 現身並回盪於兩者「之間」(in-between)的敞開境域(the opening)中。248此在 並不閉合收攏存有的真理,而是意味著存有真理開展的場域。249這個場域既 帶向語詞:「實事」,就是處於此有與存有間的迴盪(counter-resonance),

於其中,存有與此在皆非現成性的兩極,而不若說是純粹共振(resonance)

247 Thomas Sheehan, “Kehre and Ereignis: A Prolegomenon to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in A companion to Heidegger's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edited by Richard Polt and Gregory Fried,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1,p.10.

248 Vallega-Neu, Daniela, Heidegger's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 an introduction, Bloomington, Ind.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2003,p.81.

249 Vallega-Neu, Daniela, Heidegger's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 an introduction, Bloomington, Ind.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2003,p.83.

250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218.

251 Vallega-Neu, Daniela, Heidegger's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 an introduction, Bloomington, Ind.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2003,p.75.

252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From Enowning),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Emad and Kenneth M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Ed. 2000, p.2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調「個體性」因而有「主體論」另一變形的質疑。在《哲學論稿》中,則在

「向死存有」的意涵下,強調「存-有」(Seyn; Be-ing )唯在此一本真時間性 下,方得以在具體生存情境下的「時-空」(time-space)中開展出來。

向死存有仍被把握為此-在之規定。這裡被執行的仍是對時間性的高度 重視,並由此相應而來的, 「存-有」之真理得佔據一個空間,於「時-空」中透顯開來。253

而海德格主張,「此-在」於此不僅是以「時-空」的面向來切入理解,而是

「此-在」的要義就是這個令「存-有」本現的「時-空」。海德格並強調,這裡的

「時-空」絕非並非是在通常概念意義下作為「計數」的時間與空間,而是作為 存有真理建基過程(grounding)具體開展的時機之所(the site for the moment)。254這 裡我們可以注意到海德格在《哲學論稿》特別偏好的書寫形式,偏好以破折號(-) 或動名詞(-ing)來大量取代早期《存有與時間》的哲學語詞,例如「存-在」(Be-ing;

Seyn)、「此-在」(Da-sein)、「脫-底」(ab-ground)、「建基」(grounding)…以表現無 論是存有真理發生的過程而論,或是此在自我認同過程而言,255那種始終處在「缺 場」(absence)與「在場」(presence)之間來回形成動態張力的「居間」(in-between) 狀態,這種「居間」狀態儘管表明了此在生存的情境難以用概念的方式一勞永逸 的捕捉,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到,這也並不意味著淪為碎裂化、異質性的無秩 序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