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憑藉跳躍(leaping),追問的跳躍(Sprung; leap)抵達自身的根基(ground),

自我成就於跳躍中。依據這個字眼的真正意義,我們稱呼這種藉由本源 跳躍(Ur-sprung; an originary leap)而抵達自身根源的跳躍為:「抵達自身 根源的躍出。」(das-Sich-den-Grund-er-springen;

attaining-the-ground-by-leaping )92

關於「無」的思索,海德格遠在 1927 年的《存有與時間》(Being and Time) 中已經有所涉及,而在 1929 年的〈什麼是形上學?〉(What is Metaphysics?)講演 中更是試圖專題討論,足見這個問題在海德格存有學中的重要性。不過,不同於 在《存有與時間》與〈什麼是形上學?〉中試圖以「畏」(Angst; anxiety)的現象 分析來揭示無之探索,而在 1935 年的〈形上學導論〉講演中,海德格則在點出 無之追問的重要性後,緊接著指出若不欲對無的發問淪為抽象空洞的概念思辨,

則「為什麼是有,而非一無所有?」這樣的發問有必要與另一個先行問題(the prior question):「(無)其如何與存有同在?」(How it stands with Being?)一併思索。93而 在 1935 年的講演中,海德格在對於巴門尼德斯(Parmenides)的解讀中讀出了一種 被忽略的開端可能性,對此,海德格的詮釋者波特(Richard Polt) 在〈無之追問〉

(The Question of Nothing)一文中特別指出,儘管思索「無(非有)」(Nothing (not-Being)),在巴門尼德斯的哲學思索中被判定是自我邏輯悖反的,但這不意味 著「無(非有)」不再被思考,因為在巴門尼德斯的哲學思索仍保留了追問的空間,

以至於我們尚得以面對而非忽略「無」的追問(we can face the question of nothing instead of ignoring it.)。94而在這裡扮演關鍵樞紐的地方就是海德格如何處理「存 有與假象」(Being and Seeming)的關係。

存有與假象

依據哲學史的主流解讀,在巴門尼德斯對於「存有」概念的描繪中,「存有」

(Being)似乎遠離一切的成、住、壞、空,而被視為是自持而常駐、不受一切的紛 擾與變化。正因為如此,巴門尼德斯的存有思想與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一切 皆流變」(All is becoming)的主張在後來哲學傳統中被看作是截然對立的思想立 場。因為一邊說的是永駐不動的「存有」,而另一邊說的是恆變不拘的「流變」,

「存有」與「流變」乃是水火不容的兩種概念。95然而在 1935 年的〈形上學導

92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7.

93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35.

94 Richard Polt, “The Question of Nothing”, in A companion to Heidegger's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edited by Richard Polt and Gregory Fried,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1, p.78.

95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01.

著手:「存有與假象」(Being and Seeming)。96

海德格分析,由於「存有」意味著「常駐」(constant),而「假象」則被看作 手。在海德格的分析下,「假象」(Schein; seeming)一詞在日常語用中主要有三層 意涵: 說:「假象的本質在於顯現」(the essence of seeming lies in appearing)。因為唯有 某物顯現,某物方在,並且也唯有某物能顯現於一番表露中,方有「確實如此」

抑或僅只是「看似如此,實則不然」的「假象」可言。99而作為「顯現」意義下 的「假象」,幾乎就是古希臘人所說的「自然(湧現)」(Phusis),亦即「存有的自 我開顯」(Being opens itself)。100因為對希臘人而言,「自立」(standing-in-itself) 意味著「立乎於此」(standing-there)、「置身於光亮之中」(standing-in-the-light),

而「假象」作為立於光亮之中的「顯現」,也因而與光輝、光亮有關。在這裡,「顯 現」絕非某物的特性;相反的,唯有透過「顯現」,某物方為某物。101對此,海

96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03.

97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03-104.

98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05.

99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05.

100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06.

101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德格說:「存有即顯現」(Being means appearing)。102由於「存有」作為「顯現」

而釋放開來,作為「自然(湧現)」而本質性地開展,所以「存有」才不斷的從「隱 蔽」(concealment)中「解蔽」(un-concealment)開來。海德格認為,這便是古希臘 經驗下所謂的「真理」(truth),意即「無蔽」(a-letheia; un- concealment)。103 而在日後的西方哲學傳統中,「顯現」作為「表象」(appearance),在「客 觀」方面,假象僅只是看似真實、實則非然的東西,其為腐蝕真理的病根;並在

「主觀」方面,構成了與真理對反的「意見」(Doxa),亦即被變幻不定牽著鼻子 走,時而這樣、時而那樣,游移不定,全然主觀相對的東西。而海德格認為,早 期希臘人在理解這個問題上,比我們更為細緻、靈活,並且深刻的現象領會,因 為在古希臘人那裡,「假象」與「存有」並沒有如同後來的形上學傳統那樣截然 對立起來。104

對此,海德格研究者史考特(Charles E. Scott)在〈形上學之顯現〉(The appearing of Metaphysics)中為文指出,海德格在《形上學導論》中所強調的「假 象」與「存有」的交互關係實有其哲學立場上的必要性,因為一旦哲學思想採取

「顯現」作為「表象」(appearance)的前提立場,那麼人們不免在接下來的思考 中踏進「表象」與「實體」的分裂而助長「實體形上學」,如此則現象的顯露自 身則與現象本體割裂開來,而這正是海德格的哲學所極力避免的形上學立場。105 這說明為何海德格在《形上學導論》中何以特別強調「存有」與「假象」之間的 聯繫;而海德格的重要研究者理察森(William J Richardson)則在《海德格:從現 象學到思》(Heidegger :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中主張「假象」與「存 有」關聯的重新解釋有助於加強海德格在 30 年代對於真理本質的觀點:亦即「真 理既解蔽也隱蔽。」在這個意義上,僅說明「假象」是「存有」的某個側面的顯 現是不夠的,而是還須強調「假象」作為「存有」的某個側面的顯現是「必要的」。 亦即,存有之真理唯有在有所隱蔽的條件下,方能有所解蔽。

或許當我們明白海德格如何詮釋赫拉克利特箴言地第 123 條「存有喜 歡隱藏自身」(Being inclines to conceal itself)我們將洞察到這樣的觀 點。正因為存有是自隱蔽而來的解蔽,因此若無相伴而來的隱蔽,則 無任何解蔽可言。這並非僅僅出於解蔽時源初的模糊,而是也關係解 蔽自身的過程。解蔽孕育自身的每一時刻與每一方式,皆為而成其自

102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06.

103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07.

104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10-111.

105 Charles E. Scott, “The appearing of Metaphysics”, in A companion to Heidegger's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edited by Richard Polt and Gregory Fried,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1, p.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身之所是。除非有所遮蔽,否則無所解蔽(Unless there is veil, there can be no unveiling, re-vealing )。106

這除了是海德格自 1930 年《論真理的本質》(The Essence of Truth)以來建立 的重要哲學觀點外,理察森並強調這樣的真理觀點其實也在重申了海德格哲學對 於「有限性」(finitude)的重視,因為正是由於存有真理的每一種解蔽都必須伴隨 一種隱蔽作為先在條件,因此存有真理的發生過程中交織著假象的必然出現則意 味著存有真理發生的有限性。107接續理察森的觀點,筆者認為姑且不論海德格的 理解是否合乎歷史學上真正的希臘經驗,但在海德格的觀點中,源初而被遺忘的 早期希臘經驗同時也是紓解現代性技術思維的可能性,其與後世由柏拉圖開始的 形上學傳統不同,並不過度強調任何抽離「現象」之外的「超越」基點。當然,

這絕不非意味海德格哲學放棄追求「超越性」的可能,只是海德格哲學認為我們 必須將「超越性」與「有限性」同時思考為存有真理的必要環節。這是作者認為 在解讀海德格現代性解決方案上必須謹守的一個主線,否則將很難避免海德格哲 學陷入一種形上學的復辟之中,而這正是筆者認為在第二章中所介紹的楊恩對於 海德格現代性解決方案的詮釋中,一個不無遺憾的失誤之處。

而延續理察森的觀點,筆者認為海德格的「有限性」觀點除表現在分析「存 有與假象」間的交織關係上,同時也表現在海德格在《形上學導論》中對於希臘 語詞「相」(eidos; aspect, look)的重新詮釋。海德格認為,在古希臘人眼中,「相」

不會僅只是一種表面的東西,儘管這個字眼同時也有「外觀」(look)的意涵。相 反的,對希臘人而言,「存有」如何解蔽(同時隱蔽)與「相」息息相關。透過「相」, 猶如給定一個「界」(aspect),在「界內」聚焦展露的是「存有者」(being);於「界 外」側身隱退的則為「非-有」(Not-being)。而分劃界內與界外的界域自身絕非疆 止不動的,而是隨緣應時的給出,在給出中,什麼東西在解蔽中綻放而被視為理 所然的「存在」 ,而什麼東西在隱蔽中抽身而退成為「非-在」。「存在」與「非-在」並非互不相涉的絕對鴻溝;108相反的,古希臘人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個人,

隨時處在「存有」與「非-有」的角力當中。同時,「存有」也並非存在於遠離「假 象」侵擾的一個「超然」領域中;相反的,「存有」的體悟,總是伴隨「假象」

的出現而現身在場。109正因為「存有」與「假象」這種源初的同一與差異,具有 兩者「相屬相繫」(belong together)的關係,從而在兩者的交相滲透中,引發彼此 間交錯混淆、錯綜複雜的關係,也進而引發出後面的迷誤、錯亂偏差的可能性。

106 William J, Richardson, Heidegger :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The Hague : Martinus Nijhoff, 1967, p.265.

107 William J, Richardson, Heidegger :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The Hague : Martinus Nijhoff, 1967, p.266.

108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10.

109 Martin Heidegger,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translation by Gregory Fried and Richard Pol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0,p.1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海德格強調正因為如此,所以在西方思想的開端處,古希臘人才會認為「思」

(thinking)的主要課題,乃是在「存有」與「假象」不即不離、形影相隨的交織當 中,思索如何安頓「存有」並與「假象」區分開來。110不過仍須強調,思索「存 有」「假象」的區分絕不等同讓「存有」與「假象」成為截然對立的兩個世界。

而也在這個地方海德格提出他對於傳統形上學的批判,海德格認為在柏拉圖 (Plato, B.C.427-B.C.347)的哲學中則喪失了古希臘源初經驗中的真理觀,因為在 柏拉圖的哲學中,「相」被上升為「理型」(idea),而「理型」被柏拉圖建立為遠 離日常表向世界的永恆存在。在這裡,一種二元對立的形上學於焉展開:在底層,

現象作為一種感官層次的存在,僅能夠提供出「假象」;在上位,作為超感官層 次的「理型」則擁有「真理」。海德格並接著說,後世的基督教哲學,不過是這 種柏拉圖真理觀的一種延續轉化,在基督教哲學中,柏拉圖的二元對立的上下層 結構被轉化成「創世者」與「受造物」的區別(the Below as the created and the Above the Creator ),正如尼采所言的那樣:「基督教,常民的柏拉圖主義」(Christianity is Platonism for the people )。111

不同於此,海德格認為在先蘇時代的希臘經驗中,於思索「存有」與「假象」

不同於此,海德格認為在先蘇時代的希臘經驗中,於思索「存有」與「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