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 B 型企業之企業社會責任的實務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 B 型企業之企業社會責任的實務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台灣 B 型企業之企業社會責任的實務研究 A Study on the Practic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治 B Corps 政of Taiwanese. 立.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指導教授:林月雲 e n g c h i U博士 研究生:孫書恩 撰. 中華民國 一○五年六月.

(2) 中文摘要 台灣 B 型企業之企業社會責任的實務研究 近十年來,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和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全球蔚為風潮,前者促使公司思考其在員工、社會、環境等層面的角色定位 和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後者則改變了非營利組織的經營思維與營運效率,使其採取具市 場競爭力和財務獲利性的商業模式;兩者可謂搭建了營利事業與非營利組織之間溝通互 動的橋樑,並使兩類型的組織在目標設定和策略執行上更具永續性。 一個營利組織在通過 B 型實驗室(B Lab)線上綜合性的企業社會責任評量—「效益. 政 治 大. 影響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後,可被認證成為 B 型企業,該評量從員工照顧、社. 立. 區經營、顧客關懷、環境保護、公司治理等面向進行細部項目檢核,在總分 200 分中滿. ‧ 國. 學. 足 80 分以上的條件要求,方可取得 B 型企業的資格。. 本研究探討台灣 B 型企業在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時,對於內、外部之利害關係人所採. ‧. 取的實務作法和制度設計,從中萃取出營利事業在 CSR 五大面向下可供借鏡之處,進. y. Nat. sit. 而建構出具正面社會影響力的商業模式。本研究總共訪談三家 B 型企業,每家企業訪談. n. al. er. io. 對象包含一位高階主管(董事長、總經理或所長特助)和兩位負責推動 B 型企業和企業社 會責任相關業務的員工,累積共九位受訪者。. Ch. engchi. i n U. v. 根據訪談結果,B 型企業透過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提升了員工對於工作的滿意度和 投入度,進而降低員工流動率;提高顧客對企業的信任度和評價;減少對外在環境的衝 擊,卻仍保有穩健獲利;降低舞弊和人謀不臧,完善公司治理。本研究亦針對研究所受 限制和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供未來研究者做為參考。. 關鍵詞:台灣 B 型企業、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影響力商業模式. i.

(3) ABSTRACT A Study on the Practic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aiwanese B Corps In recent year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nd social enterprises have become a growing trend on an international scale, the former has prompted companies to rethink its role and potential impact on employees,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latter has changed the managerial mentality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ausing them to. 政 治 大. adopt business models that posses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financial profitability; the two. 立. have bridged the for-profit business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hanneling communication. ‧ 國. 學. and interaction, motivating the two types of organizations to become more sustainable in goalsetting and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 A for-profit organization that passes a comprehensive CSR evaluation— the “B Impact. Nat. sit. y. Assessment”—designed by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B Lab, is certified as a B-Corp. The. n. al. er. io. assessment conducts detailed evaluations of CSR practices under five main categories. i n U. v. (employee welfare, community engagement, customer outrea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 engchi. corporate governance), if a company is to pass the requirements and score more than 80 points out of a total of 200, it attains B-Corp qualification. This study researched the CSR practices and measures of Taiwanese B-Corps dealing with the vari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akeholders, extracting their practical experiences under the five main categories. In this study,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t three Taiwanese B-Corps, interviewees at each company included a high-level executive ( the chairman, CEO or executive assistant) and two employees responsible for promoting B-Corp. and CSR practices, with a cumulative total of nine interviewees.. ii.

(4)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aiwanese B-Corps have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employee job-satisfaction and work-involvement, leading to lower employee turnover; improved customer trust and review of the company; mitigated external environment impact, and still retain a robust profit; reduced fraud and ineffective management, thus improv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This study also points out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serving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ers.. 政 治 大. Keywords: Taiwanese B-Corp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cial Enterprise, Social Impact Business Models.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謝辭 撰寫謝辭,意味著接近論文學術研究的結尾;而迎接學術研究的最後一道關卡—論 文口試,則象徵著碩士生涯的倒數計時。時光飛逝,在政大企研所 MBA 學習的兩年,如 同乘坐遊樂園裡的雲霄飛車,出發前提心吊膽卻充滿期待,過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快 速步調歷經高山和低谷,而在我還沒有意會過來前,整趟旅程卻已接近尾聲,沿路之酸 甜苦辣,點滴在心頭。回顧這兩年,我想我會想念與同學們一起在 818 和商學院六樓交 誼廳裡進行個案討論、企業專案研究、企業參訪行前報告,乃至大大小小的商業競賽, 不知多少次當忙碌到一個段落,抬頭望向 818 窗外的醉夢溪畔時,映入眼簾的日落晚霞. 政 治 大 這兩年裡,外在世界的變化快速且劇烈,實在始料未及。在剛進 MBA 時所預期畢業 立. 美景,以及在深夜依然充滿青春活力的政大校園場景,使身體的疲憊一掃而空。. ‧ 國. 學. 後將面對的職場面貌,與兩年後的當下狀況已不可同日而語。當初怎麼也沒料想到,當 下職場的關注焦點,竟是環繞在大數據、資料探勘、數位行銷、輿情分析、金融科技、. ‧. 物聯網、互聯網+、跨境電商、人工智慧、深層學習、機器人、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電. sit. y. Nat. 動車、無人車等,這其中許多的議題,在兩年前幾乎沒有聽聞,也甚少著墨。不只事務. al. er. io. 議題方向轉變,連地理區域的興衰也格外明顯,兩年前大家的目光還停留在高速成長的. v. n. 中國、力圖復甦的日本和動盪不安的歐洲,如今多數國人的注意力卻已轉向商機蓬勃的. Ch. engchi. i n U. 東協市場,而曾經經濟富裕的中東產油國家,卻因石油開採技術的突破、美國頁岩油的 大量開採和後來凍產協議的破局,造成石油價格大幅崩跌而在低場徘徊,這幾天 BBC 有 篇新聞報導指出在沙烏地阿拉伯取得石油和天然氣工程學位的學生,原本理當在職場穩 操勝算,卻面臨長達一年找不到工作。產業和國家的興衰我們實在無法掌握,但我們卻 能提醒自己隨時保持國際移動力和不間斷學習產業新知。 我感謝擔任我論文指導教授的林月雲老師的包容和指教,以及這兩年裡在課堂上和 生活中教導過我的所有師長和業界前輩,我也很感恩與我切磋學習的商學院同學們,當 然,更不能忘記始終在身旁扶持我的家人和教會。. iv.

(6) 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 ii 謝辭 ....................................................................................................... iv 目次 ........................................................................................................ v 圖次 ....................................................................................................... ix. 政 治 大. 第一章 緒論 ...........................................................................................1. 立.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 1. ‧ 國. 學.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 sit. y. Nat.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 er. io.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起源與發展脈絡....................................................... 6. al. n. v i n Ch 第二節 社會企業的定義、起源與發展脈絡 10 e n g c ............................................................. hi U 第三節 B 型企業的定義、特性、起源與發展脈絡 .................................................. 16 一、 B 型企業定義 .............................................................................................................. 16 二、 B 型企業特性 .............................................................................................................. 16 三、 B 型企業的認證流程 .................................................................................................. 17 四、 B 型企業與公益公司之差異 ...................................................................................... 18. v.

(7) 五、 非營利公益公司和非營利互惠利益公司之差異 ..................................................... 21 六、 B 型企業起源與發展脈絡 ..........................................................................................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7. 政 治 大 一、 訪談企業和受訪人員的篩選 立 .....................................................................................27. ‧ 國. 學. 二、 訪談面向和各面向意涵 ............................................................................................. 27. ‧. 三、 效益影響評估各項目的分數計算方式和配分邏輯 ................................................. 28. y. Nat. al. er. io. sit. 四、 企業個案:JW 事務所 ............................................................................................... 30. v. n. 五、企業個案:MY 有限公司............................................................................................. 40. Ch. engchi. i n U. 六、 企業個案:CC 股份有限公司 .................................................................................... 52.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 64 第一節 結論................................................................................................................. 64 一、 兼顧員工和顧客利益,在業務項目上有所取捨 ..................................................... 64 二、 簡化流程,降低學習障礙、提升營運效率 ............................................................. 64 三、 大力栽培員工,並充分授權 ..................................................................................... 65. vi.

(8) 四、 預先依據業務型態規劃人力需求 ............................................................................. 65 五、 推動 CSR 須結合組織的核心能力與員工技能 ......................................................... 65 六、 聚焦特定議題,借重非營利組織的專業,展開長期合作 ..................................... 66 七、 管理高層需帶頭從事 CSR,並傾向採非強制性質 .................................................. 66 八、 凝聚共識,將 CSR 轉化為可具體衡量的績效指標 ................................................. 67. 第二節 建議................................................................................................................. 68. 政 治 大 第三節 研究限制......................................................................................................... 71 立. ‧ 國. 學. 一、 訪談品質的限制 ......................................................................................................... 71. ‧. 二、 外部效度的限制.......................................................................................................... 72. y. Nat. er. io. sit.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72. n. a 參考文獻 ............................................................................................... 73 v. i l C n hengchi U 一、 美洲地區 B 型企業發展年表 ............................................................................ 80 二、 台灣地區 B 型企業發展年表 ............................................................................ 86. 附件一:訪談同意書 ............................................................................ 87 附件二:訪談問題大綱—公司主管 ..................................................... 88 附件三:訪談問題大綱—公司員工 ..................................................... 90. vii.

(9) 表次. 表 2-1 社會企業的定義 .......................................................................................................... 10 表 2-2 社會企業光譜 .............................................................................................................. 13 表 2-3 社會企業之特性 ........................................................................................................... 15 表 2-4 B 型企業與公益公司的差異 ................................................................................. 2020 表 2-5 非營利公益公司與非營利互惠利益公司的差異 .................................................. 2222 表 3-1 自然主義研究法的五大公理 ................................................................................... 2525. 政 治 大 JW 事務所效益影響評估報告得分 ..................................................................... 3030 立. 表 3-2 受訪對象一覽表 .......................................................................................................... 27 表 3-3. ‧ 國. 學. 表 3-4 MY 有限公司效益影響評估報告得分 ................................................................ 4040 表 3-5 CC 股份有限公司效益影響評估報告得分 ......................................................... 4052.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圖次 圖 1-1 B 型企業三大支柱 ...................................................................................................... 4 圖 1-2. 研究流程 ..................................................................................................................... 5. 圖 2-1 Sethi 企業社會績效模型 ............................................................................................ 8 圖 2-2 Carrol 金字塔模型 ..................................................................................................... 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 從歐美颳起的企業社會責任旋風,讓世界各國逐漸明白,營利事業在追求豐 厚利潤的同時,也可以「做好事」 ,助益於社會。2006 年 12 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和馬克.克瑞默(Mark R. Kramer)透過「公司與社會有福同享」(“Strategy and Society: 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文章,為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概念創造了更深層次的內涵,從 企業單純回應消費者反彈聲浪和社會期待的「回應式 CSR」(responsive CSR),提. 政 治 大. 升到對整體組織的策略性規劃,將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的核心能力和主要業務活. 立. 動做連結,為組織創造競爭優勢和創新機會的「策略性 CSR」(strategic CSR) ,. ‧ 國. 學. 讓企業的公益活動不是停留在改善品牌形象的公共關係操作,而是一種策略性思 維。從策略層次思考,方能將企業的願景、目標、策略和戰術與內外部的利害關. ‧. 係人(Stakeholders)有效連結,型塑與員工、社會、環境共存共榮的正向關係,本. y. Nat. sit. 研究認為,此思維也替日後 B 型企業訴求的影響力商業模式奠定基礎。. n. al. er. io. 「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在 2006 年 10 月發. i n U. v. 布第三代(G3)的《永續性報告指南》 ,並首次經由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以. Ch. engchi. 下簡稱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翻譯成繁體中文版,供台、港、澳三地企業做為參考, 此意味台灣社會是在最近十年,才開始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議題。2013 年 5 月 GRI 公布第四代(G4)《永續性報告指南》,企業永續發展協會於 2014 年 5 月 發布 GRI G4 繁體中文版,而金管會直到 2015 年才強制要求食品業、金融業、 化工業等資本額超過新台幣 50 億元以上的上市上櫃公司,以符合 GRI G4 的標 準編列公司 CSR 報告書。政府的初衷,是希望藉由制定針對特定產業編製 CSR 報告書的規範,提升企業資訊揭露的透明度,並使公司在追求財務目標的同時也 善盡 CSR。然而,習慣以成本導向思維賺取短期利潤的台灣企業,在 CSR 方面 的努力往往視市場和景氣因素而定,很少會以永續經營的角度思考 CSR 的長期 1.

(12) 投資,一連串的汙染和食安事件,形成血淋淋的教訓。誠如中華徵信所張大為總 經理所言, 「CSR 不應成為不良企業的道德贖罪券,一家排放廢水汙染河川的公 司,不能因為捐錢給慈善機構,就被視為良心企業。」 這也間接反映了,台灣社會在面對相關議題時,依然存在的一些迷思:企業 主定期捐款或帶領員工參與志工活動,就已盡到 CSR;中小企業因資源有限,故 沒有能力投入 CSR;CSR 是特定部門的職責,而與其他部門沒有關聯。 社會企業和 B 型企業的誕生,正逐步瓦解上述的迷思,這些企業將 CSR 轉 化為與其日常業務緊密相關的商業模式,不分規模大小,每個組織都能對社會和 環境產生正面影響力,而企業內每個部門的營運皆是為 CSR 而效力。因此,釐. 政 治 大. 清 B 型企業的來龍去脈,以及其在台灣社會的扎根和發展,成為本研究的主要動. 立. 機。.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n U. v.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曾創辦運動品牌 AND 1 的企業家傑․吉柏特(Jay Coen Gilbert)與巴特․胡拉 翰(Bart Houlahan),以及專業投資人安德魯․卡索依(Andrew Kassoy),在 2000 年 初期逐漸意識到在歐美的商業思維和法律制度中,公司主要是服膺於股東利益, 利潤最大化成為首要目標,CSR 往往被置於經濟利益之下,因此營利事業在推展 企業社會責任時共同面對的兩個挑戰:第一、缺乏一個能協助企業管理階層在面 對財務績效壓力時,仍不背離公司使命和願景,以及社會與環境承諾的立法規範; 第二、能有效區分出「好公司」的一套客觀、公正的量化評估標準。. 政 治 大 述問題,並透過該組織於美國本土推廣 B 型企業(B Corporation)認證。2007 至 立 上述三人於 2006 年共同成立非營利組織 B 型實驗室(B Lab),致力於化解上. ‧ 國. 學. 2009 年的金融海嘯,強化了美國當地社會要求企業組織須同時兼顧員工、社區、 環境等利害關係人之利益的檢討浪潮,試圖擺脫過去只重視財務績效和股東利益. ‧. 的狹隘視野,進而帶動 B 型企業數目快速成長 (Kassoy, 2015),如今光是美國就. sit. y. Nat. 有 874 家 B 型企業。. io. er. 台灣於 2014 年 6 月誕生第一家 B 型企業「綠然能源」,經過兩年的觀念宣. al. 導和社群經營,截至 2016 年 7 月 4 日,台灣總共有 11 家公司取得 B 型企業認. n. v i n Ch 證,成為近兩年亞太區 B 型企業成長最快速的國家,在數量上僅次於澳洲(109 engchi U. 家),目前已超越南韓(10 家)、紐西蘭(8 家)、新加坡(3 家)、日本(2 家)、中國(2. 家)、香港(1 家)、菲律賓(1 家)等地區,而台灣 B 型企業所共同具有的一個特色, 是全數皆屬於中小企業。如此的發展對於長期陷入產業轉型失敗、薪資凍漲、人 才外流、食安危機、環境污染的台灣,帶來了一個契機,亦即如何藉助在台灣遍 地開花的 B 型企業,使更多的在地企業,尤其是占經濟主體的中小企業,以其有 限的資源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讓 B 型企業於員工、顧客、社區、環境、公司治 理等面向發揮示範作用,扭轉台灣的社會風氣和產業現狀,如同 B 型實驗室共同. 3.

(14) 「B 型企業是自律達到社會和環境績 創辦人巴特․胡拉翰 (Bart Houlahan) 所言, 效最高標準的組織,並具有更高的道德責任標準 (Houlahan, 2015)」。 本研究希望藉由文獻收集和深度訪談,一方面有系統性的將台灣 B 型企業 在員工照顧、社區經營、顧客關懷、環境保護、公司治理等面向的實務做法和制 度配套予以彙整和比較,以此做為其他中小企業的學習標竿;再方面,探討這些 企業如何將 CSR 轉化為影響力商業模式,追求企業獲利、公平正義、社會公益, 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進而凸顯 B 型企業的存在意義: 「我們的長期抱負,是 重新定義商業上的成功,使所有企業的競爭面向不只是追求讓自己成為最頂尖的 公司,同時也要成為對世界最有貢獻的公司 (Houlahan, 2015)。」. 政 治 大. 綜合上述目的,本研究希望探討的問題如下:. 立. 一、瞭解屬於中小企業的台灣B型企業,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推動企. ‧ 國. 學. 業社會責任。. 二、瞭解在不同產業裡的台灣B型企業如何建構其影響力商業模式。. ‧ y. sit. io. 企業. n. al. B 型企業三大支柱 (DOMI, 2015). er. Nat. 圖 1-1. Ch. •透過獲利達到永 續經營. 獲利. engchi 公平 正義. i n U. v. •公平對待企業所 有利害關係人. •以公益為核心價 值 •發揮正面社會影 響力. 社會 公益. 4.

(1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研究初期,藉由閱覽關於 B 型企業的相關書籍和新聞媒體報導,建立對於國 內外 B 型企業的初步認識,並逐步建構出研究主題、動機和目的。接著著手收集 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和 B 型企業的文獻資料,並使用自然主義研究法彙 整歸納相關的名詞定義、概念起源、發展脈絡。下一階段是聯繫台灣 B 型企業的 經營團隊爭取其訪談同意,進而邀請到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銘宇興業有限公 司、中華徵信所等三家公司的主管和員工作為訪談對象。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瞭 解台灣 B 型企業領導人的經營理念,以及在員工照顧、社區經營、顧客關懷、環. 政 治 大 納出 B 型企業在各面向上的最佳實務做法,最後據以提出結論與建議。 立. 境保護、公司治理等面向的實務做法。接下來再將訪談內容予以彙整和分析,歸. ‧ 國. 學. 圖 1-2 研究流程. 文獻探討. ‧. n. al. 自然主義研究法. Ch. engchi. y. i n U. 接洽並選定受訪企業. 公司主管與員工訪談. 訪談資料彙整和分析. 結論與建議. 5. er. io. sit. Nat. 研究主題、動機與目的. v.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題乃在探討台灣 B 型企業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時,於員工照顧、社 區經營、顧客關懷、環境保護、公司治理、影響力商業模式等面向上所採取的實 務做法和制度措施,以及對相關利害關係人所產生的效益。本章節欲針對研究主 題進行文獻的蒐集、整理和分析,以釐清相關名詞定義和該領域知識的發展脈絡。 如果我們將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和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分別當作企業公益運動 1.0 版和 2.0 版,則應可將目前在全球蔚 為風潮的 B 型企業(B Corporation)視為「企業公益運動 3.0 版」 。本研究在談論 B 型企業前,會先觸及奠定 B 型企業運動發展基礎的企業社會責任和社會企業的. 治 政 大B 型企業對於化解企業社會 學理與實務定義,並各自的發展脈絡,以求清楚認知 立 責任和社會企業所面臨瓶頸的貢獻。 ‧ 國. 學.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起源與發展脈絡. ‧. 早在 1916 年,美國經濟學家 John Maurice Clark 便提出「如果人類應為其已. y. Nat. sit. 知結果的行為負責,則事業亦應為其商業行為已知的結果負責,無論這些義務是. n. al. er. io. 否為法律所明定 (Esposito, 2009)」此一貼近於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雛型。1930 年. i n U. v. 代早期,史丹佛大學教授 Theodore Kreps 在介紹事業與社會福利的議題時,首次. Ch. engchi. 採用「社會稽核」(social audit)一詞來闡述公司對於其社會義務的報導行為。美國 經 濟 學家 Howard R. Bowen 於 1953 年出 版的「商人之社會責任」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是一本詳述商業道德和企業社會義務的著作, 為企業營運活動所牽涉的道德決策奠定了理論基礎。企業社會責任在此書中被定 義為「商人追求合乎社會目標與價值之政策、決策或行動方針的義務 (Bowen, 1953)。」 1960 年代隨著大型企業集團之全球性擴張,英國學者 George Goyder 重申 社會稽核的重要性:「……(財務稽核)是單面向的事務表述並只適用於當公司規 模仍小而公共課責可被確保時,……在大型事業的經濟體系下,……對於社會稽 6.

(17) 核的需求顯然不亞於財務稽核 (Goyder, 1961)。」Goyder 將社會稽核視為「提供 利害關係人挑戰和影響公司」的監督和管理工具,並將公司的社會責任從股東擴 展到政府、社區、員工等利害關係人的層面上。Davis (1960 )表示企業社會責任 是「商人至少部分基於公司直接經濟性或技術性利益以外的原因所採取的決策和 行動,……此決策和行動必須與公司的社會力量相稱。」同一時期,部分學者則 認為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乃政府的責任,企業存在的目的是以最有效率的手段將 資源轉化為利潤 (Hayek, 1960),企業若擔負社會性義務,將削弱其經濟表現,損 及股東權益。其中最常被引用的論點是美國經濟學家 Milton Friedman 的主張: 「在自由放任經濟裡,企業只有一種社會責任—在遵守遊戲規則的前提下,運用. 政 治 大. 其資源並參與以提高利潤為目的的活動 (Friedman, 1962)。」然而,該句名言裡. 立. 關於「遵守遊戲規則的前提」,亦即不涉及欺騙、詭計的公開自由競爭,卻常被. ‧ 國. 學. 人忽略。換言之, Friedman 仍然認為企業追求利潤的行為應受到法律和社會道 德義務的規範,而相關制度架構的完善乃行政和立法機關的責任,不應由企業越. ‧. 俎代庖。完善的制度能使企業營運活動所產生的外部性(externality)轉化為公司內. Nat. sit. y. 部成本,因此當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時,自然會盡到其社會責任。. n. al. er. io. Sethi (1975)試圖以三階層的模型架構分析企業的營業活動(請參閱圖 2-1),. i n U. v. 以適當地反映該組織的「企業社會績效」(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從模型底. Ch. engchi. 層往上分別代表:社會義務(social obligations)、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和 社會回應(social responsiveness)。社會義務是指組織遵守法律規範與市場制度;社 會責任為組織滿足社會價值和利害關係人之期望;社會回應則指組織積極回應社 會需求並預防社會問題的產生。. 7.

(18) 圖 2-1 Sethi 企業社會績效模型 積極回應社會需求並 預防社會問題的產生. 社會回應. 滿足社會常價值和. 社會責任. 利害關係人期望. 遵循法律制度與. 立. 市場規範. 治 政社會義務 大. ‧ 國. 學. 資料來源: (Katsoulakos & Katsoulakos, 2006);本研究整理. ‧. 在 Sethi 的模型基礎上,Archie B. Carroll 進一步將企業社會責任延伸為四階. y. Nat. io. sit. 層 的 金 字 塔 模 型 ( 請 參 閱 圖 2-2) , 從 底 往 上 依 序 為 經 濟 責 任 (Economic. n. al. er. Responsibilities) 、 法 律 責 任 (Legal Responsibilities) 、 道 德 責 任 (Ethical. Ch. i n U. v. Responsibilities)和慈善責任(Philanthropic Responsibilities) (Carroll, 1991 )。組織的. engchi. 經濟責任在於藉由維持良好營運效率提高市場競爭力,進而使營收和利潤最大化; 法律責任係反映組織應確實遵守聯邦(中央)和地方規範,而其所提供的產品/服務 至少須達到法規最低要求。道德責任的層次,是指組織行為不應偏離社會習俗和 道德標準,並須隨著社會規範的轉變而有相對應的調整,在追求組織目標時則應 避免在道德面向妥協。組織身為「企業公民」(Corporate Citizen),不能只單純扮 演「經濟人」 ,還須成為善盡道德義務的「社會人」 (連奕婷, 2014)。最崇高的慈 善責任,乃期望組織內的管理階層和員工皆能自願性地參與公益活動、提升當地 社區的生活品質、援助公立和私立學術機構、促進表演藝術的發展等 (Carroll, 1991 )。 8.

(19) 自發性參與公益活動. 慈善責任. 順應社會規範和道德標準. 道德責任. 遵循法律規範. 法律責任. 確保組織獲利. 治 政經濟責任 大. 圖 2-2. 學. ‧ 國. 立. Carrol 金字塔模型. 資料來源: (Carroll, 1991 );本研究整理. ‧ y. Nat. sit. 2006 年,Michael E. Porter 和 Mark R. Kramer 開始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策略. n. al. er. io. 性觀點,認為組織若將其核心業務與企業社會責任妥善連結,則 CSR 不僅不會. i n U. v. 成為企業的沉重負擔和成長阻礙,還會轉化為組織的競爭優勢 (Porter & Kramer,. Ch. engchi. 2006)。順著此研究脈絡,Kellie McElhaney 於 2007 年更深度地闡述了「策略性 CSR」(Strategic CSR)的概念,她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應與組織核心能耐協調一致, 緊密地與組織目標連結,並完善地整合於管理系統,藉由明確的績效指標予以落 實 (McElhaney, 2007)。故「策略性 CSR」是指「一種整合了組織核心能耐和核心 事業目標的商業策略,從擬訂之初就以創造企業價值和正向社會轉變為目的,並 落實於日常營運活動和企業文化中 (McElhaney, 2009)。」 2011 年,Michael E. Porter 和 Mark R. Kramer 將企業社會責任之論述轉化為 「創造共享價值」,後者的內涵為「既能提升公司競爭力亦能促進組織所處社區 之經濟和社會狀況之企業政策和營運作業」 (Porter & Kramer, 2011)。這兩位學 9.

(20) 者主張,共享價值不僅將重塑資本主義,並會帶動新一波的組織創新和生產力成 長。. 第二節 社會企業的定義、起源與發展脈絡 關於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最早雛形,幾份文獻 (張允文, 2014;林佳 蓉, 2015)指向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於一九七零年代中期所發展的 微型信貸(microfinance)。當時,剛從美國回到其祖國孟加拉的尤努斯,因無意間 發現小額貸款對貧窮人維生和改善生活品質的實質助益,遂於 1976 成立專門提 供社會弱勢族群小額借貸服務的格拉明銀行(Grameen Bank),大幅降低窮人背. 政 治 大 之萌芽,尤努斯也因此於立 2006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 負高利貸的還款負擔,此金融創新模式逐漸在全球擴散,並使社會企業的概念隨. ‧ 國. 學. 社會企業因結合了非營利組織的公益目標和營利事業的經營效率,使此種新 組織型態的概念趨於複雜。儘管學者與實務界皆曾嘗試為「社會企業」提出統一. ‧. 性的定義,但至今仍缺乏共識 (Leadbeater, 1997;Prabhu, 1999;Social Enterprise. sit. y. Nat. London, 2001a, 2001b)。廣義而言,社會企業代表運用創新或有效率的商業模式. n. al. er. io. 以化解社會或環境挑戰的組織。本研究將不同學者、團體和組織對於社會企業所. v. 提出的定義彙整於下表 2-1,藉以探討社會企業的概念。. 年份. 學者、組織名稱. Ch. engchi. i n U. 著作. 定義. New Social Entrepreneurs: The 以創造經濟機會給極 Emerson, Jed;. Success, Challenge and Lessons 低收入之個體,並同時. Twersky, Fay.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Creation. 1996 參照財務基線進行營 運的營利性事業。. 1999. Shaw, Eleanor. A guide to the qualitative. 一種以適當的方式去. research process: evidence from. 描述社區工作、志工、. a small firm study. 公共組織以及私人機. 10.

(21) 構從事社會工作多於 營利目的的企業。 有著社會目的的企業, 其本質可為企業或是.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he. role of social purpose enterprises 具有企業型態的組織,. Wallace, Sherri 1999 Leronda. in facilitating community. 但目的都是以解決社. economic development. 會問題作為組織的主 要精神與使命。. 立. 政 治 大. 私人活動,以企業策略 進行組織,但他們最主. ‧ 國. 學. 要的目的不是再將利 潤最大化,而是為了達. OECD. ‧. 1999. 任何產生公共利益的. Social Enterprises. 到特定的經濟和社會. y. Nat. n. al. er. io. sit. 目標,且對被社會排除. Ch. engchi. i n U. v. 與失業等社會問題有 能力提供創新的解決 之道。 非營利代理機構透過. From "Charity" to "Social 新創投的發展或是藉 Enterprise": Managing 2001. 由重組活動來改善營. Zappala, Gianni Volunteers in Public-Serving. 運效率,進而極大化使 Nonprofits 命相關的績效。 在參照財務基線的運 Case Studies in Social 2002. 作下,藉由非營利事業. Alter, Sutia Kim Enterprise. 創投或營利活動以創 11.

(22) 造正向社會影響力的 組織。 只要是為了社會目的 Peredo, Ana 2006.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 的追求,而願意犧牲某.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cept. 個程度以上的利潤的. María、McLean, Murdith 企業,即是社會企業。 一種以最佳方式服務 Yunus,. Social Business Entrepreneurs. 人民與地球環境而無. Muhammad. Are the Solution. 虧損、無股利之企業組. 2006. 立. 政 治 大. 指一個私人性質非以. ‧ 國. 學. 營利為目的之組織致 力於提供「社會財」. ‧. (social goods),除了. sit. 有 NPO 的傳統經費(如. 社會企業的董理事會治理:台. n. al. er. io. 官有垣. y. Nat. 2008. 織。. Ch. i n U. 灣與香港之比較. engchi. v. 捐款與志願服務的參 與)來源外,其還有相 當部分包括商業的營 利收入(從政府部門撥 款者與私人營利部門 的消費者獲得經費)以 及商業上的活動。 由一人或多人構成的. Frankel, Carl; 2013. The Art of Social Enterprise:. 組織,帶動其商業活動. Business as if People Mattered. 的主要驅動力量,是一. Bromberger, Allen 股想在可維持經濟的 12.

(23) 前提下創造出正面社 會變革的渴望,而這些 人越來越有可能(但不 必然)認同自己是一項 發展中社會運動的一 分子。 以具財務永續性的方 非營利事業自力 式推展社會目的而被 更生隊(NESsT) 創造的事業。-. 政 治 大. 表 2-1 社會企業的定義. 立. 參考資料: (許淑貞, 2009;黃崚弘, 2009;許詩佳, 2011);本研究整理與補充. ‧ 國. 學. 社會企業的定義之所以如此分歧,應與此類組織在全球各地以差異化的組織. ‧. 型態、組織結構和企業活動來服務不同的目標對象有關 (Shaw, 2004),更有實務. y. Nat. sit. 界人士指出「社會企業是一種活生生的有機文化新興現象,絕對是一股不受嚴謹. n. al. er. io. 定義限制的蔓生性、草根性能量。」 (Frankel & Bromberger, 2013) 正因為難以形. i n U. v. 塑社會企業的統一定義,學界與實務界陸續整理出社會企業之共同特徵,藉此試 圖捕捉社會企業的輪廓。. Ch. engchi. Dees & Backman (1994)率先按照社會企業的組織結構提出了「社會企業光譜」 (social enterprise spectrum)的分析架構(請參閱下表 2-2),認為社會企業並非只有 純慈善(purely philanthropic)和純商業(purely commercial)的絕對二分,而是在兩個 極端之間,尚有部分組織處於光譜的中間混合地帶(hybrids) (Dees & Elias, 1998)。 鄭勝分 (2007)指出社會企業光譜的內涵,在於從「交叉補貼」的觀點,理解政府 補助、民間捐款和商業營利之間各種組合式的互補關係。「純慈善」並非指傳統 非營利組織,而是社會功能導向;「純商業」亦非指向企業組織,乃是經濟功能 的追求。 13.

(24) 純慈善────────混合───────純商業 訴諸聲譽. 混合動機. 訴諸自利. 使命驅使. 使命與市場之平衡. 市場導向. 創造社會價值. 社會與經濟價值. 創造經濟價值. 一般動機、 方法與目標 依補貼率和/或混合 式補助對象,包含 受益者. 免費獲取. 支付市場行情價格 全額支付者和免負 擔者 低於市場利率的資. 資本. 政 治 本,和/或混合全額 大. 源自捐款和補助. 立. 支付者和免負擔者. ‧ 國. 低於市場行情的薪. 勞力. 志工. 酬,和/或混合志工. 市場行情薪酬. ‧. 和全薪職工. y. Nat. sit. 特殊折扣,和/或混 採實物捐獻. n. al. 以市場行情價格. 合實物捐獻與市場. er. io. 供應者. 市場利率資本. 學. 主 要 利 害 關 係 人. 行情交易 i v n Ch U e 社會企業光譜 gchi 表 2-2 n. 販售. 資料來源: (Dees & Elias, 1998;Dees, Emerson, & Economy,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2008). Borzaga & Defourny (2001)於「社會企業的浮現」(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中歸納出社會企業的九項特質 (許詩佳, 2011): 1.. 生產財貨或銷售服務的持續性活動. 2.. 高度自主性. 3.. 存在顯著經濟風險 14.

(25) 4.. 最低薪資給付的要求. 5.. 幫助社去的明確目標. 6.. 由一群公民所創辦. 7.. 決策權非基於資本所有權. 8.. 為一個共同參與的本質. 9.. 有限制的利潤分配. Shaw (2004)在「社會企業脈絡下的行銷:是否具有創業精神」(Marketing in the social enterprise context: Is it entrepreneurial?)則指出社會企業的三項屬性(請參閱 表 2-3):企業導向(Enterprise Orientation)、社會目標(Social Aims)、社會所有權 (Social Ownership)。. 立. 特性. ‧ 國. 組織直接參與市場上的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並藉由交 易行為產生營業收入。. (Enterprise Orientation). ‧. 組織具有明確的社會目標,例如創造工作機會、提供職. y. Nat. sit. 業訓練或在地化服務等。其強烈的社會使命導向,體現 於對建構地方性發展之承諾,並對其成員和所屬社區擔. er. io. (Social Aims). 內涵. 學. 企業導向. 社會目標. 政 治 大. n. a l 負社會、環境和經濟等面向的影響力。 v i n Ch engchi U 立基於利害關係人(顧客、使用者、社區團體、受託人)參. 社會所有 與之自治性組織,公司治理與所有權結構相對鬆散。組 (Social Ownership) 織利潤將分配給利害關係人或使用於社區中。 表 2-3 社會企業之特性 參考資料: (Shaw, 2004);本研究整理. Mair & Martı (2006)將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劃分為三大學 術派別。第一類是非營利組織尋求替代性籌資策略或以創造社會價值為訴求的管. 15.

(26) 理方案;第二類為營利事業藉由參與跨部門合作計畫以實踐社會責任;第三類則 將社會企業當作化解社會問題和促進社會轉型的手段。 根據以上學術資料的彙整,本研究相信社會企業的定義會隨著該領域的實務 發展和學術建構持續地轉變、調整和更新。. 第三節 B 型企業的定義、特性、起源與發展脈絡 一、 B 型企業定義 台灣 B 型企業官網 (http://www.bcorptaiwan.com/)認為 B 型企業是「利用企 業的力量創造『公眾利益』的新型公司。以企業目標為導向,為全體利害關係人. 政 治 大. (非僅只股東)創造利益……這些企業創造高品質的就業機會、幫助社區茁壯、對. 立. 環境友善,同時還能產生穩健的營收 (綠然能源, 2015)。」. ‧ 國. 學. B 型企業(B Corps. or B Corporations)須通過民間非營利組織「B 型實驗室」 (B lab)所開發的一套具備嚴格標準的線上綜合性評量工具—「效益影響評估」(B. ‧. Impact Assessment)—而獲得合格認證的營利性企業,在評量總分二百分中,合格. y. Nat. sit. 門檻為八十分。此套評量系統適用於不同產業、規模、發展階段和地理區域的各. n. al. er. io. 種類型的公司,其評估面向涵蓋員工、社區、顧客、環境、公司治理和影響力商 業模式等議題。. 二、 B 型企業特性. Ch. engchi. i n U. v. 中華徵信所指出 B 型企業必須同時兼顧企業獲利、公平正義、社會公益三個 面向。企業獲利是為了維持組織的永續經營,公平正義是指對所有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傳遞正面影響力,而社會公益代表企業以社會利益作為核心價值 (中華徵信所, 2015)。此與社會企業所追求的「三重基線」(Triple Bottom Line, TBL) (社企流 , 2015)實屬相似概念。三重基線這個專有名詞由英國學者約翰․ 埃爾金頓(John Elkington)於 1994 年所提出,他認為企業的經營績效應從「獲 利、人、地球」(profit, people and planet)三個面向來衡量 (Wikipedia, 2016):. 16.

(27) 1.. 獲利:衡量企業扣除所有投入要素成本後所創造的淨經濟價值,反映組織的 財務基線。. 2.. 人:衡量公司經營是否兼顧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隱含利害關係人間彼此 相互依存,反映組織的社會基線。. 3.. 地球:衡量企業日常營運對於地球永續性的貢獻,訴求將環境衝擊降至最低, 反映組織的環保基線。. 三重基線修正了傳統績效只著重在財務數據的單一指標,轉向財務、社會、環境 等全面性營運成本的會計架構。此亦呼應台灣 B 型企業的共同信念「我們的營運 方式應顧及人與土地,在生產與營利的同時,應努力不造成傷害,並為全體創造. 政 治 大. 利益。」 (台灣企業 B 勢力, 2015). 立. 三、 B 型企業的認證流程. ‧ 國. 學. 透過效益影響評估可將公司過去兩年內所推動的企業社會責任予以量化呈. ‧. 現,在滿分 200 分裡獲得 80 以上的得分,即達到合格的認證門檻。B 型企業的 認證流程如下 (成為 B 型企業, 2015):. y. Nat. io. sit. 第一步:建立基線. 建立「效益影響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的登入帳號. 2.. 進行首次評量. 3.. 檢討初次得分. 4.. 與兩萬多家接受過此評量的企業比較,看公司的排名落點在哪裡. n. al. er. 1..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步:讓團隊成員參與 找出適合參與的適當人選:人力資源、營運、財務等部門 1.. 說明目的及效益. 2.. 指派問題. 3.. 更新公司的評量表單. 4.. 啟動有關法律要求的討論. 第三步:電話審查 17.

(28) 1.. 遞交評量表單以進行審查(完成度 90%). 2.. B 型實驗室(B Lab)的同仁會安排電話訪談. 3.. 檢討評量表單、優化積分. 第四步:導入(執行) 1.. 運用評量裡的「行動計畫」及「最佳實務作業」工具,以找出可以 提昇您積分的領域. 2.. 先從短期、容易落實的事項開始著手. 第五步:上傳文件 1.. 如果評量積分高於 80 分,公司可準備進行正式認證. 2.. 上傳文件以驗證公司的積分. 3.. 和 B 型實驗室人員對積分做最後確認.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六步:最終認證 瞭解相關法律規範要求. 2.. 簽署契約書並支付年費. ‧. 1.. n. Ch. er. io. al. sit. y. Nat 四、 B 型企業與公益公司之差異. i n U. v. 誠如前述,B 型企業是經由非營利組織 B 型實驗室(B lab)認證的營利事業,. engchi. 其自願性地以更高的當責度、透明度和績效標準約束自己。B 型企業必須向 B 型 實驗室申請會員資格,並且每兩年重新接受認證。認證成為 B 型企業的好處,在 於可以加入其全球緊密連結的社群網路,不只是串連所有 B 型實驗室分部所提 供的協助,還能與世界各地的 B 型企業進行深度經驗交流,並獲取各企業所提供 的寶貴資源。如此的網路效應吸引全球 47 個國家、超過四萬多間企業提出申請 (沈婉玉, 2016),而截至 2016 年 6 月底止,全球總共 130 個產業、1,785 家企業 取得認證。 公益公司,亦稱「法律實體 B 型企業」 (萊恩•漢尼曼, 2015),之所以會有 公益公司的誕生,是因為許多社會創業家覺得光是通過「效益影響評估」認證, 18.

(29) 並無法使 B 型企業在法律制度層面獲得充足的保障,因此 B 型實驗室遂於美國 各州推動公益公司法的制定,目前美國共有 30 州施行公益公司法,也只有在這 些州別方能申請註冊成為公益公司 (Foland, 2015)。 B 型企業和公益公司雖然在當責度和透明度的要求上相似,但亦伴隨著一些 制度上的差異性,例如:相較於 B 型企業沒有強制性的報導規範,公益公司則必 須在其年度公益報告中向社會大眾充分揭露其整體社會和環境績效表現。本研究 將 B 型企業和公益公司之間的差異整理如表 2-4。 為加速此趨勢之發展,B 型企業持續朝兩個方向努力:一、訂定、利用並提 倡能夠替全體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的新法律架構;二、經由獨立機構之透明、可. 政 治 大. 靠、全面之標準,評量企業的社會與環境表現,建立一個更具效率與效能的市場。.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9. i n U. v.

(30) 公益公司 B 型企業 組織具備的. (Benefit Corporations or (B Corps. or. 條件、性質. Public Benefit B Corporations) Corporations). 商業模式 營利組織. 營利組織. (營利或非營利) 董事必須衡量公司決策對所 董事必須衡量公司決策對所 當責度 有利害關係人的影響. 有利害關係人的影響. 政 治 大. 公司必須以獨立第三方機構 公司必須以獨立第三方機構. 立. 之標準評估其整體社會和環 之標準評估其整體社會和環. ‧ 國. 學. 報告1. 報告. io. n. al. 最新標準重新認證。. Ch. engchi. y. sit. Impact Assessment)最低認證 分數要求。每兩年必須根據. 適用性. ‧. 必須達到 B 影響力評量(B. Nat. 績效表現. 境影響利,並出版公布評估 境影響利,並出版公布評估. i n U. 全球所有私人企業皆可申請. 自我評估. er. 透明度. v. 只有在通過公益公司法的國 家、美國 30 個的州、華盛 頓特區等,方能提出申請2. B 型實驗室認證費用為每年 美國各州申請費用介於 70 申請成本. 500 至 50,000 美元不等,視 至 200 美元之間 公司營收而定. 1. 德拉瓦州的公益公司不須出版公布評估報告. 2. 奧勒岡州和馬里蘭州尚可設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公益有限責任公司(benefit LLC)選項. 20.

(31) B 型企業的官方認證機構, 並對於聯邦稅法下的 501c33 擬定示範法案、推動相關立 B 型實驗室. 非營利組織提供支持。授權 法、提供滿足透明度標準的. 所扮演的角色. B 型企業使用 B 型企業認證 免費報表工具,不扮演監督 標章、提供完善的支援服務, 者的角色。 並維持活躍的 B 型企業社群 表 2-4. B 型企業與公益公司的差異. 參考資料: (B Lab, 2016);本研究整理. 五、. 非營利公益公司和非營利互惠利益公司之差異. 治 政 大 是一種由州政府特許 非營利公益公司(Nonprofit 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s) 立. 設立以推動特定公益目的所組織而成的非營利組織 (Wikipedia, 2015)。非營利互. ‧ 國. 學. 惠利益公司(Nonprofit Mutual Benefit Corporations)雖然同樣經政府特許設立,卻. ‧. 不具公益色彩,而是以追求組織成員共同利益為宗旨,其根源可追溯至十八世紀 中葉工業革命時期的勞工互助會。因其不符合聯邦稅法 501(c)(3)中得免除企業所. y. Nat. er. io. sit. 得稅之非營利組織的資格,故仍須與一般營利事業一樣申報聯邦所得稅,僅有少 數特定類型之非營利互惠利益公司在該當聯邦稅法 501(c)(6)的條件下,得免除所. al. n. v i n 得稅義務 (Wikipedia, 2016)。本研究將非營利公益公司與非營利互惠利益公司之 Ch engchi U 間的差異整理如表 2.3.4。. 3. 依據美國聯邦稅法第二十六章(亦稱《國內稅收法典》(Internal Revenue Code))的規定,免. 課徵聯邦所得稅之非營利組織的統稱 (Wikipedia, 2016). 21.

(32) 組織具備的條件、性質. 非營利公益公司. 非營利互惠利益公司. (Nonprofit Public. (Nonprofit Mutual Benefit. Benefit Corporations). Corporations). 非營利組織. 非營利組織. 通常有. 通常有. 商業模式 (營利或非營利) 稅賦優惠. 為了增進組織成員利益,形 式包含提供保險服務、成立 為了增進社會大眾的公 社區金融機構、管理共同財 成立目的. 立. 政 治 大. 共利益. 產、提升成員社會或經濟福 利、強化水電等社區基礎設. ‧ 國. 學. 施服務等. 表 2-5 非營利公益公司與非營利互惠利益公司的差異. ‧. 六、 B 型企業起源與發展脈絡. y. Nat. er. io. sit. 籃球鞋與運動服飾品牌 AND 1 的共同創辦人傑․吉柏特(Jay Coen Gilbert)和 巴特․胡拉翰(Bart Houlahan),及在 MSD 資本公司(MSD Capital)擔任不動產基. al. n. v i n C h Kassoy),因其各自的創業和投資經驗,發覺 金合夥人的安德魯․卡索依(Andrew engchi U. 管理階層建立起的企業文化、公司策略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往往隨著控制權 移轉、經營權變動而付之闕如,因此在與上百位的意見領袖、投資人、企業家會. ,透過該組織 晤後,三人於 2006 年 7 月 5 日共同創立非營利組織「B 型實驗室」 致力於追求以下目標: 1.. 建立一套透明、量化、跨產業的評估標準,讓利害關係人可具體衡量公 司在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議題上的績效表現,據以客觀判斷哪些公司確實 屬於卓越組織與幸福企業。. 22.

(33) 2.. 推動公益公司法的制定,確保依此法律制度設立的公益導向企業即使面 臨經營權變動或股東壓力,其依然不會偏離組織的成立宗旨,繼續堅持 其企業社會責任,而非僅專注於獲利成長和股東利益最大化。 透過介紹各家 B 型企業所創造的社會貢獻和正面環境影響力,號召更 多的組織加入 B 型企業運動。.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3.. Ch. engchi. 23. i n U. v.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首先藉由文獻資料的蒐集,掌握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和 B 型企業的定 義、起源與特性,並將美洲和台灣兩地的 B 型企業發展脈絡與以彙整(請參閱附 錄一和附錄二)。從前述文獻資料的閱覽,發現國內尚未有針對台灣 B 型企業在 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相關議題研究,因此決定採用自然主義研究法的五大公理和 遵循自然主義調查法的研究流程,探討屬於中小企業的台灣 B 型企業如何推動 企業社會責任。.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政 治 大. 本研究參考效益影響評估的題目大綱,並從其所涵蓋的主要企業社會責任面. 立. 向(環境保護、員工照顧和人事制度、社區經營和顧客關懷、公司治理和長期發. ‧ 國. 學. 展、影響力商業模式)分別挑選出具代表性的題目酌予修改,並擬定出十九道題 目作為公司主管訪談問題大綱,再從中精簡出十六道題目作為員工的訪談大綱。. ‧. 在與台灣 B 型企業的經營團隊接洽後,三家企業同意深度訪談,總計九位受訪. n. al. er. io. sit. y. Nat. 人。. Ch. engchi. 24. i n U. v.

(3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自然主義研究法(Naturalistic Inquiry) (Lincoln & Guba, 1985)作為 研究方法的理由,乃係依據自然主義典範(naturalistic paradigm)下的五大公理的 內涵(請參閱表 3-1)。. 五大公理意涵 現實是多元的、建構的和整體性的 (Realities are multiple, constructed and holistic). 政 治 大. 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會互相影響且無法分離的. 立. (Knower and known are interactive and inseparable). ‧ 國. 學. 只有受限於時間和情境脈絡之內的工作假設(記事陳述)才具可能性 (Only time- and context-bound working hypotheses (idiographic statement) are. ‧. possible). Nat. sit. y. 所有實體處於同步互相型塑的狀態,無法區分其中的因果關係. er. io. (All entities are in a state of mutual simultaneous shaping, so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n. adistinguish iv l C causes from effects) n hengchi U 研究是價值附帶的 (Inquiry is value bound). 表 3-4 自然主義研究法的五大公理. 在自然主義典範的觀點下,現實世界裡多元複雜的現象是無法被拆解的,須 運用個人經驗來檢視、理解其整體意涵。本研究探討的 B 型企業的經營理念、使 命願景、商業模式,乃至其與所有利害關係人間的互動關係,都呈現一個多元、 複雜、難以分割的整體結構。本研究透過與 B 型企業高階主管和員工的深度訪. 25.

(36) 談,以塑造出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互相影響而難以分離的情境脈絡,在訪談過程 中針對受訪者的答覆予以回應和追問,以求資訊的釐清和資料的完整。 本研究探討的是當下 B 型企業於企業社會責任面的實務做法,目的並非在 判斷或嘗試建構出線性的因果關聯,此乃基於研究所牽涉的事實與現象往往難以 界定其前後順序和彼此間絕對的因果關係,反而呈現一個同時相互影響的狀態。 由於研究目的與動機的選擇、資料之收集和分析、理論和典範的解讀、企業個案 的調查方式、結論的建構等都會受到研究者的價值觀所影響,顯示整個研究過程 並非價值中立的。至於研究結果,亦只能反映訪談當下的時空環境對於 B 型企業 的記事描述和呈現,是不能被一般化而普遍適用於不同的時間和情境。本研究所. 政 治 大. 探討的主題與自然主義典範的五大公理有許多謀合之處,故決定採用自然主義研. 立. 究法。.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6. i n U. v.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一、 訪談企業和受訪人員的篩選 在本研究接洽 B 型企業的時間點(2016 年 3 月底),全台共有 7 家 B 行企業 4. ,其中有三家同意接受訪談。每家受訪企業都是安排熟悉 CSR 相關議題的一位. 主管和兩位員工進行訪談,故三家公司受訪人數共為 9 人。在訪談時間方面,主. 序號. 受訪公司. 1. JW. 2. JW. 會計業. 女. JW. 會計業. 女. 專員. MY. 餐飲業. 男. 董事長. MY. 餐飲業. 女. ‧. 董事長秘書. MY. 餐飲業. 女. y. 管受訪時間約一小時,員工約五十分鐘,三人加總控制在三小時以內。. 人資部員工. CC. 徵信業. 男. n. al. 8. CC. 9. CC. Ch. 徵信業. e徵信業 ngchi. 會計師. sit. io. 7. Nat. 6. i女v n U 女. 受訪者職稱 所長特助. er. 5. 政會計業治 大 男. 立. ‧ 國. 4. 受訪者性別. 學. 3. 所屬產業. 總經理 編輯組經理 徵信部經理. 表 3-2 受訪對象一覽表. 二、 訪談面向和各面向意涵 本研究根據 B 型實驗室在效益影響評估中所涵蓋的相關利害關係人(包含員 工、社區、顧客、自然環境),以及公司治理和影響力商業模式等議題,擬定訪談. 4. 依據美國B型實驗室官網最新的資料顯示,截至 2016 年 6 月底為止,全台灣通過 B 型企業. 認證的企業數目已成長至 10 家公司。. 27.

(38) 大綱,並藉由深度訪談的方式瞭解 B 型企業在前述面向的 CSR 執行細節。個面 向意涵如下: 一. 環境:衡量一家公司在廠房設施;材料、資源、能源消耗;汙染排放; 交通運輸和通路管道等供應鏈環節對環境的衝擊;產品/服務之設計能否解決特 定環境議題。 二. 員工:從薪酬、福利、訓練、所有權等面向衡量公司對員工的待遇;評 估整體工作環境(主管員工溝通、工作彈性、企業文化、員工健康、安全措施) 三. 顧客:所販售的產品/服務能否促進公益,或滿足未得到充分社會服務的 弱勢顧客群體的需求. 政 治 大. 四. 社區:評估企業與供應商的關係;組成多元性;當地社區參與。衡量公. 立. 司社區服務和慈善捐獻的相關政策和作業;產品/服務之設計能否解決特定社會. ‧ 國. 學. 議題. 五. 公司治理:聚焦於公司使命、利害關係人關係經營,和公司整體政策和. ‧. 實務作業的當責度和透明度. sit. y. Nat. n. al. er. io. 三、 效益影響評估各項目的分數計算方式和配分邏輯. Ch. i n U. v. 根據 B 型實驗室官網的資料顯示 (The B Impact Score, 2016),效益影響評估. engchi. 每個問題和議題區塊的權重,會依據個別企業的「評量軌跡」(Assessment track) 而變動,其中的影響因素包含地理區域、企業規模大小和隸屬產業。每個正向答 題都能協助企業獲得分數,而負向答題則不扣分。部分區塊的分數計算,則是將 數個題目做綜合性的加權計算,而非個別題目單獨加權。整體評量的分數是由電 腦系統自動加總且即時運算,因此公司在完成評估的填答後,就能馬上瀏覽得分 結果。該評量的最高得分每年都會有所變動,但往年的最高總分平均落在 160170 分(滿分 200 分)。 由於每個影響力議題(例如:員工、顧客、環境等)的配分大約都落在 40 分上 下,合格總分 80 分的門檻意味著一家 B 型企業必須追求在數個 CSR 面向上都 28.

(39) 有卓越的表現,而不能只關注單一 CSR 議題,這也是標準委員會(Standards Council)設立該門檻的初衷,而未來亦會視需求調整門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9. i n U. v.

(40) 四、. 企業個案:JW 事務所 效益影響評估得分 通過認證日期 2015 年 9 月 資料庫中企業. 評估面向. 得分 得分中位數5. 環境. 7. 7. 員工. 33. 18. 顧客 社區. 立. 公司治理. 10 政 治 大 39. ‧ 國. 整體得分. 100. 17. 學. 11. N/A. 6 556. ‧. 表 3-3 JW 事務所效益影響評估報告得分. sit. y. Nat. io. er. 1986 年成立,在以成為中小企業的最佳合作夥伴的目標下,服務項目已陸 續拓展至審計簽證、帳務處理、工商登記、稅務與財務規劃、代書服務、大陸事. al. n. v i n Ch 務、外商服務、教育訓練、上市櫃輔導、接班傳承等,致力於提供一站式的多元 engchi U 化專業服務。嘉威的公司使命是「協助企業、啟動夢想、實踐未來,引領人們體. 驗更宏偉的生活」,而其願景為「2022 年以前成為台灣最頂尖的會計師事務所, 2032 年以前成為亞太最頂尖的會計師事務所」。. 5. 此標竿中位數乃計算 B 型實驗室線上資料庫中至 2013 年 1 月為止,完成效益影響評估 3.0. 版(Version 3.0 of the B Impact Assessment)的 1,752 家企業於各項目的得分,企業組成如下:普通 企業(Ordinary Businesses) 141 家、認證 B 型企業(Certified B Corps) 536 家、其他永續性企業(Other Sustainable Businesses) 1,075 家。 6. 各面向的中位數加總不會等於整體得分的中位數. 30.

(41) (一) 訪談面向:環境保護 1.. 節能減碳方案 主管論述. JW 事務所雖尚未設立具體的環境績效指標,卻在環保事務的推行上不遺餘 力。其在總所(總公司)每層樓都設有資源回收桶,徹底執行垃圾分類,並定期安 排慈濟的資源回收車前來收取物品。總所大樓在建造之初就設計有雨水回收系統, 大樓屋頂花園設有集水設施,再將收集到的雨水輸送到地下室進行淨化處理,接 著配送到整棟大樓作為廁所和花園灌溉用水。大樓的一樓和三樓的照明設施也都. 政 治 大 的電費開銷。JW 事務所目前正在規劃透過資訊系統的流程改善,減少傳票和單 立. 換成綠然能源(DOMI)的 LED 燈,約汰換掉 600 支燈管,有效地降低事務所每月. ‧ 國. 員工論述. 學. 據的印製,朝向無紙化作業的目標邁進。. ‧. 辦公環境裡已落實的節能減碳方案,包含徹底執行資源回收,促使事務所員. sit. y. Nat. 工在各自家中亦進行垃圾分類;在高階主管的宣導下,全事務所積極推動使用環. io. er. 保餐具,並鼓勵員工自行攜帶保溫瓶/馬克杯;中午時間前往餐廳用餐時,其他樓. al. v i n C h 事務所的合作夥伴和顧客,例如至事務所上課 前述環保措施同樣適用於 JW engchi U n. 層的冷氣、電燈皆會關閉。. 的企業客戶,都需配合前述節能減碳方案。此外,中高階主管亦會邀請客戶一同 參與慈濟感恩月活動,宣導環保觀念。. (二) 訪談面向:員工照顧和人事制度 1. 薪資待遇和福利 主管論述 在薪資競爭力上,JW事務所會定期透過人力資源網站與同業交流活動,檢 視同業薪資水準並據以調整本身的職缺待遇,確保整體薪資位於業界前段班。JW 31.

(42) 事務所新人的起薪約在 32,000 元之譜,高於 104 人力銀行統計台灣會計/財務職 務的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畢業生月薪平均值(50 分位數)分別為 29,950 元和 26,989 元 (薪資情報 : 財務/會計/稅務類 , 2016),若 進一步以勤業眾信 (Deloitte)、安侯建業(KPMG)、資誠(PwC)、安永(EY)等台灣前四大會計師事務 所作為標竿,則四大事務所的起薪約落在 34,000 元 (大學畢業生)至 38,000 元(研 究所畢業生)的範疇。JW 事務所合夥人的薪資則拆分成月薪和紅利兩個部分,月 薪設有薪資上限,約落在台幣 70,000 元至 90,000 元的水準,紅利則反映實際的 營運狀況,目的是為了讓高階主管和基層員工的月薪差距不會被拉得太大。員工 或其家人若遭遇臨時變故,公司設有急難救助金可予以撥補,並且可彈性調整部. 政 治 大. 門內各組員的薪資結構以作為因應。. 立. JW 事務所的徵才管道分為兩部分,資深專業人士主要透過人力網站徵才,. ‧ 國. 學. 社會新鮮人則藉由與學校的產學合作。前者一開始比較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吸引頂 尖人才願意來到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後來發現,由於其提供相對高的薪資、. ‧. 良好的工作氣氛與不過長的工作時數,當員工真心認同自己的公司,自然會推薦. Nat. sit. y. 其親朋好友來應徵公司的職缺,在口碑效應下逐漸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同樣的. n. al. er. io. 口碑效應也發生在產學合作的管道,JW 事務所會先讓學生進入事務所實習,然. i n U. v. 後畢業後轉為正職,由於學生們會分享彼此的實習經驗,因此在比較過後,實習. Ch. engchi. 轉正職的留任率非常高,並且新鮮人應徵人數也為數不少。 員工退休金的部分,事務所目前是按照勞退新制提撥薪資 6%存入退休金帳 戶,未來或許會評估是否額外提供以退休金進行社會責任型投資的選項。 員工論述 JW 事務所定期安排大專院校的學生前來事務所參訪,在參訪行程中會直接 向學生透漏新人的起薪待遇,並根據學生當下的反應和資訊回饋,檢視薪資水準 是否仍具競爭力。事務所的現任員工也會從其同學和親友得知其他事務所的薪資 水準,應證 JW 事務所待遇確實高於業界平均值。. 32.

(43) 2. 工作環境和氛圍 主管論述 JW 事務所採用矮隔間、開放式的辦公空間,並且相較於一般事務所將主管 座位安排在員工後面以利監管,JW 事務所選擇將主管辦公桌安排在員工對面, 希望促進組內的溝通協調。新進人員的座位則安置在組長或副組長的旁邊,方便 新人隨時向主管請益。 JW 事務所訴求「視員工如己親」 ,所長與合夥人企圖為全體員工塑造一個生 活與工作平衡的職場環境,為了擺脫會計師事務所在忙季時沒日沒夜加班的惡性 循環,在事務所建立之初就決定不承接上市櫃簽證作業。在非忙季時,員工平均. 治 政 大 17:30 下班,即使來到報稅忙季,同仁最晚也只加班到九點。事務所透過資訊系 立 統和工作流程改善提高工作效率,盡可能地讓員工準時下班。 ‧ 國. 學. 員工論述. ‧. 平時辦公室裡會有音樂廣播,有助塑造較為放鬆的工作氛圍。在人際關係面, 同仁在事務所內與主管和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使彼此能達到更自在的交流互動。. y. Nat. io. sit. 這份如親人般的工作情誼,在事務所內形成了一套強而有力的工作支援系統,同. n. al. er. 事們有高度意願互相支援,共同化解工作上遇到的瓶頸、挑戰和低潮。在工作之. Ch. i n U. v. 餘,與同事共同參與公益活動,亦有助提升員工對所屬組別和整體公司的認同感;. engchi. 而公司高層在日常生活裡對於員工的貼心照顧,像是在報稅忙季時,每周替員工 準備「忙季點心」,以及在母親節等節慶時主動替員工準備致贈親人的禮品和卡 片,費用由公司負擔等舉措,皆有效地提升員工的歸屬感。故雖然事務所只成立 30 年,卻有很多同仁已在事務所工作長達十幾二十年,感情上的聯繫是他們願 意長期留下來打拚的主要原因。. 3. 教育訓練制度 主管論述 33.

(44) JW 事務所有一套相對完整的教育訓練系統,分為內部訓練(內訓)和外部訓 練(外訓)。內訓課程涵蓋「A+訓練」、「專業訓練」、「菁英計畫」、「管理課程」。 「A+訓練」是每兩個月針對副組長級以上員工,聘請講師至所內授課。 「專業訓 練」分為針對新進人員的三到五天的新訓和每周三小時的專業訓練;針對所有員 工的每月三小時專業訓練;各部門小組則不定期的安排組內訓練。「菁英計畫」 為期四週,每週三小時,傳授的議題依序為公司文化、結合 A+訓練、五大紀律、 十大修煉、專業傳承。「管理課程」則是培養管理階層「正面、積極、利他」的 做事態度,並將之落實於日常領導和決策。 至於外訓,則設計了兩個系列課程: 「圓桌課程」和 AEA「飛鷹計畫」 。 「圓. 政 治 大. 桌課程」共分四階段,副組長級上第一階、組長上第二階、經理和協理上第三階、. 立. 合夥人上第四階以上員工,每階段皆為三天,係多面向的心靈成長課程。「飛鷹. ‧ 國. 學. 計畫」亦為期三天,協助副組長級以上的員工設定個人工作目標、突破舒適圈、 建立團隊信任與合作精神,J 事務所現階段之企業使命、願景和十大修練活動的. ‧. 規劃,都是管理階層在參與「飛鷹計畫」的過程中構思出來的。. Nat. sit. y. JW 事務所在工作時數、薪資待遇、辦公環境、教育訓練等面向上的努力,. n. al. er. io. 使其近幾年的員工離職率皆維持在 3%以下,相較於安侯建業(KPMG)和資誠. i n U. v. (PwC)聯合會計師事務在其 2014 年和 2015 年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Ch. engchi. Responsibility, CSR)報告書裡所揭露的平均離職率分別介於 25%-27% (安侯建業, 2015)和 20-24% (資誠, 2016),JW 的流動率明顯低很多,並且 JW 員工積極引薦 親朋好友,使人才招募不成問題,截至 2016 年 4 月,公司全體員工人數已成長 至 185 人。 員工論述 事務所會按照個別領域專業,替每位員工規畫年度進修課程表,並據以於每 月開設內部專業訓練課程。所內考上會計師的同仁,經過「講師會議」的長期培 訓和經驗傳承,成為內部授課講師。對於所內無法提供的課程,部門或各組主管. 34.

(45) 若發現有合適的外部課程,會鼓勵員工進修並由公司負擔課程費用,員工亦可主 動爭取與工作內容直接相關的進修補助。. 4. 身心健康方案 主管論述 事務所的所長與合夥人透過歸納出成功人士的十大特質(守約、格局、專業、 積極、創新、正直、熱忱、包容、感恩、分享),將其設計成每個月「十大修煉」 的活動,起初從高階主管開始推行,接著擴展至全事務所,讓各部門員工在其所 隸屬的組別裡,針對這十項特質進行自我評估並取得組長和同事的真誠回饋(對. 治 政 大 於新人,前半年只准給正面回饋),讓所有同仁在工作事務之外,有機會進行深度 立 交流和心情抒發,協助員工坦誠面對自己,並從別人回饋中得知自己未注意到的 ‧ 國. 學. 個人優點和有待補強之處。. ‧. 員工論述. 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晚上,事務所內皆安排不同種類的運動課程,從外部聘請. y. Nat. n. al. er. io. 到 800 元。. sit. 專業老師來上課,由公司補助員工 50%的課程費用,而員工自負額只需大約 500. Ch. engchi. i n U. v. (三) 訪談面向:社區經營和顧客關懷. 1. 促進員工、主管、董事會等的組成多樣性 主管論述 事務所在招募時並不排斥身心障礙或少數民族,首重個人專業能力和處事態 度。所長、副所長和十位合夥人的男女比例為 7:5,經、協理等中高階管理階層 的男女比例為 1:1,因此趨近於男女比例平等。 員工論述. 35.

(46) 事務所傾向優先錄取來自嘉義等中南部的鄉鎮子弟和偏鄉學生,藉此試圖彌 平城鄉資源落差所造成就業機會不均等的現象。過去不只聘僱原住民擔任廚房職 務,其他會計、審計和稅務的職缺亦開放原住民和少數民族應徵,但在這些族群 裡很難找到符合專業條件的求職者。 就員工所觀察到的層面而言,認為事務所內對於男女性在工作內容的分配、 薪資待遇以及升遷機會上,都已趨近平等。. 2. 社區服務和志工活動 主管論述. 治 政 大 JW 事務所每年所參與的社區關懷和公益活動,會有由事務所主辦與員工自 立 行發起的兩種形式,事務所主辦的服務內容包含替偏鄉國中小學教授英語課程、 ‧ 國. 學. 捐助教學設備和清寒獎學金、至大專院校舉辦演講並安排學生至所內參訪、定期. ‧. 參與慈濟功德會、華山基金會和脊髓損傷者協會的公益活動。員工自發的活動模 式則是由個別員工向事務所管理部提案向特定公益基金會進行捐募,一旦確認該. y. Nat. n. al. er. io. 員工論述. sit. 基金會合法立案並釐清募集之資金/物資用途,就會在所內協助推動團捐、團購。. Ch. i n U. v. 由於所長和合夥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進而帶動員工投入社區服務。公司推. engchi. 動的公益活動屬非強制性的,管理階層會很清楚地交代參與該活動的緣由和目的, 讓同仁在深刻了解後產生認同。事務所亦會不定期地主辦趣味性公益活動,例如 慈善園遊會、二手商品拍賣會等,讓員工樂於參與。 在這樣的薰陶下,目前由員工自行號召參與公益活動和樂捐的風氣已變得很 興盛,雖未有正式統計數據,但事務所主辦和員工自辦的社區服務活動比例趨近 於 1:1。 社區參與的層面亦會擴及事務所的顧客和合作夥伴。所長曾為了脊髓損傷者 協會的緊急募款專案,主動接洽多位企業客戶的老闆,請他們協助樂捐。事務所 也常邀請企業客戶一同響應公益活動。 36.

(47) 3. 採購和業務活動扶植在地企業、支持社區弱勢族群 主管論述 在業務活動上,JW 事務所對於非營利組織會給予服務費用上的折扣優惠, 並免費提供場地給該組織進行公益活動宣導,甚至在特殊情況下安排義務諮詢服 務,在此方面所內會計師擁有較高的自主權。在事務所的禮品採購上,則傾向於 向公益團體和 B 型企業購買禮盒商品。 J 事務所希望引導顧客公司自我提升、與時俱進,因此會計師與顧客會晤除 了提供專業服務,亦能根據顧客需求安排免費專業課程。同時運用面對面的溝通. 治 政 大 (會計師諮詢)和文字內容(自製期刊)宣導經營理念、專業知識和企業社會責任議 立 題,提升顧客的專業和公益涵養。 ‧ 國. 學. 員工論述. ‧. 往年的開工紅包都會向樂山園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購買樂山教養院小朋 友手工繪製的紅包袋,而贈送給客戶和事務所員工的節慶禮盒,則向台灣的社會. y. Nat. 購活動讓同仁接觸並認識不同的 B 型企業。.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企業和 B 型企業洽詢採購,員工亦會自行發起 B 型企業產品的團購,並藉由團. i n U. v. (四) 訪談面向:公司治理和長期發展 1. 促進資訊透明度 主管論述. JW 事務所由合夥人和經、協理定期召開「系統領導人會議」進行營運事項 討論和決策。為了增加跨部門溝通以及總所與各分所的資訊交流,J 事務所每周 由部門主管召開跨部門會議,並且每月舉辦全員工大會,由總所和分所員工共同 參與。 員工論述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Jonathan Pratt, Heather Norrington and Katie Underwood, (2011), Business Support for Social Enterprises :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Office for Civil Society Social Enterprise

“Social welfare” if defined in a narrow sense refers to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SWD)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a) In your group, discuss what impact the social issues in Learning Activity 1 (and any other socials issues you can think of) have on the world, Hong Kong and you.. Choose the

形成 形成 形成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13), 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National Results (Taiwan), 2014/1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transparency.org/gcb2013/country/?country=taiwan

Financial Reporting),及英國研究企業管治財務範 疇的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又稱「坎特伯里委員

between the roles of the individuals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ublic or government in the provision of social care and health services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e.g.

Key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brand image, product attributes, purchase intent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SEM)... 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