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研究 "

Copied!
1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研究

──以「好書大家讀」入選作品為例

研 究 生: 李緒純 撰

指導教授:林文寶 先生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六 月

(2)
(3)
(4)

謝 誌

當研究室的門打開,再次回到口試會場,聽到杜老師慎重宣佈:「恭喜你,

論文通過了。」的剎那,心中是五味雜陳的,這意味著懷抱的心中大石終於可 以放下,經過的幾百個輾轉難眠的日子,確實要畫下句點了。首先感謝指導教 授阿寶老師,在論文寫作期間不厭其煩的修正我的論文大綱,並提供最新的相 關文獻書籍,以及口試委員杜明城老師、黃雅淳老師提出寶貴意見,使得我的 論文更加完善。

回首工作前的求學過程,由國小、國中一路走來,彷彿齒輪般一環扣著一 環,是不得不然的結果,對知識的追求,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但在踏入家庭,

又工作多年後要再回到學校,需要勇氣,正因為這是自己的抉擇,所以更珍惜 每一門課的學習。在兒文所的日子,是快樂的,無論是杜明城老師的小說賞析、

郭建華老師的繪本導讀、黃雅淳老師的志怪傳奇、游珮芸老師的動畫賞析、葛 容均老師的西洋文學、又或是林文寶老師的台灣兒童文學史、李其昌老師的故 事說演,無不令我著迷,我就像一塊海綿,拼命想吸收老師傳遞的知識,盡情 的沉浸在兒童文學的世界中。我必須說,是兒文所讓我重拾了學習的熱情。

能順利讀完三年的研究所,最要感謝另一半瑞隆的大力支持,畢竟一週得 有兩三天的晚上不在家,另一半就得安頓小孩並承擔更多的家事。感謝同事淑 倩、麗君以兒文所學姐的身份,不吝分享經驗並慨贈相關書籍,尤其是淑倩,

若不是她熱心幫忙打點研究所入學考的研究計畫,可能我現在仍在研究所門外 徘徊。也感謝戰友煌銘、美夙,在寫論文的這段期間互相打氣,一起打完這美 好的一仗。更感謝夜碩的同學們,這三年相處的點點滴滴,將永銘我的內心。

謹將這小小的榮耀,獻給永遠默默支持我的父母親。

(5)

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研究──以「好書大家讀」

入選作品為例

李緒純

國立臺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要

無論贊成或反對的立場為何,為了讓兒童讀者得以接觸古典文學,將古代經 典加以淺化改寫的兒童讀物,向來佔有出版市場穩定的一席之地。然而,隨著時 代的改變,改寫不應與轉譯劃上等號,因應不同時空背景的讀者所產生的不同閱 讀需求,對於原典的轉化與創作,也應有與時俱進的不同做法。

本研究共分六章,旨在探討近十年的『好書大家讀』以改寫中國古代短篇小 說為主題的改寫現象。除了從「好書大家讀」的得獎作品做現象觀察,並將改寫 作品依不同文類,做選編題材分析及改寫理由探討。再以文本比較分析的方式,

從改寫作品的內容和形式,觀察改寫作品與原文本的異同,探討改寫創作特點和 改寫意義。結論總結前文論述,並針對所研究的改寫作品現況作反思,以提供家 長、教育工作者及後續的創作與研究者參考的意見。

關鍵字:兒童文學、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好書大家讀」

(6)

A Study of Rewriting of Classical Short Novels—

Works Listed as Good Books for Everyone as an Example Li, Hsu-Chu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Despite the widely varying claims of opponents and proponents of rewriting of classics, it is undeniable that rewritten versions of classics published for children to learn classical literature has its own niche in the market.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rewriting is not longer viewed equivalent to register translation. Therefore, traditional ways of conversion and rewriting of classics should also be adap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readers of different times and backgrounds.

Consisting of six chapte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rewriting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among works listed as Good Books for Everyone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is study not only observed common tendencies among these works but also classified them into different genres for analysis of themes and reasons for rewriting. Later, this study conducted a text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observ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rewritten works and originals in content and format to further induce the features and meanings of rewriting. The final chapter concluded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current conditions of rewritten work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conclusions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parents, educators, rewrit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short novels, rewriting of classics, Good Books for

Everyone

(7)

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研究──以「好書大家讀」

入選作品為例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貳章 「好書大家讀」與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8

第一節 「好書大家讀」源起及選編理念………8

第二節 與改寫相關論述探討 ………13

第三節 「好書大家讀」有關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作品之現象分析..22

第四節 小結 ………25

第參章 作品改寫題材來源分析…………27

第一節 改寫分析 ………27

第二節 志怪 ………27

第三節 傳奇 ………29

第四節 擬話本 ………33

第五節 短篇文言小說 ………39

第六節 小結 ………45

第肆章 作品改寫後內容之分析………48

第一節 改寫分析 ………48

第二節 闡釋原著精神 ………53

第三節 將原著部份情節做延伸創作 ………60

(8)

第四節 戲擬及顛覆性書寫 ………67

第五節 小結 ………72

第伍章 作品改寫後形式之分析………74

第一節 改寫分析 ………74

第二節 人物形象 ………79

第三節 敘述視角 ………92

第四節 敘述聲音的介入 ………99

第五節 小結………113

第陸章 結論 …………115

參考書目………120

(9)

表次

表 2-1-1 「好書大家讀」年度梯次對照及大事記 ………9

表 2-1-2 第一梯次評審委員推薦標準 ………11

表 2-2-1 探討改寫現象的相關書籍 ………13

表 2-3-1 「好書大家讀」有關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作品一覽表 ………22

表 2-3-2 作品改寫來源分析 ………23

表 2-3-3 改寫本改寫者及出版分析 ………24

表 3-1-1 改寫文本分類 ………27

表 3-2-1 以志怪為改寫來源的改寫本 ………28

表 3-2-2 《蛟龍、怪鳥和會念經的魚-中國神話故事》故事來源及內容分析 ………28

表 3-3-1 以傳奇小說為寫作來源的改寫本 ………30

表 3-3-2 馬景賢《北斗七星不見了》故事來源及內容分析 ………30

表 3-3-3 樸月《唐代美人圖》故事來源分析 ………32

表 3-4-1 以擬話本為寫作來源的改寫本 ………34

表 3-4-2 何雲麟、鄭碧新改寫《三言》故事來源分析 ………35

表 3-4-3 張文潛、歐陽少鳴改寫《二拍》故事來源分析 ………37

表 3-4-4 林海音改寫《今古奇觀》故事來源分析 ………38

表 3-5-1 以短篇文言小說為改寫題材的改寫本 ………39

表 3-5-2 蘇尚耀改寫《聊齋誌異》篇目及故事來源 ………41

表 3-5-3 《奇幻聊齋:一杯茶換來的故事》故事來源分析 ………43

表 3-5-4 《古靈精怪:變身》故事來源 ………44

表 3-6-1 改寫作品選文方向及所附導讀類型分析 ………46

表 4-1-1 改寫本內容與原文本比較表 ………48

表 4-2-1 依部份情節做延伸創作作品內容分析 ………60

表 4-3-1 顛覆性書寫作品內容分析 ………67

(10)

表 5-1-1 改寫作品寫作形式一覽表 ………74 表 5-2-1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與《三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

娘重要心理轉折語句對照 ………90

(1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將敘述研究者從事本研究的動機與背景,藉以發展出研究問題與目的,

並陳述相關的研究方法及步驟,以及研究的範圍和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前英國教育部長布朗奇(David Blunkett)說:「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於開 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礎。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 放我們心靈的,莫過於閱讀。」1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對個人溝通思考能 力與學科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也攸關國力。加上社會各領域階層專業 人士及民間團體的大力鼓吹和推廣,近年來,社會大眾對閱讀的重要已有普遍性 的共識,「閱讀」成為教育部重要的教育重點政策之一。各學校需拿出在閱讀推 動上的活動成果與可見成效,作為閱讀教學的績效表現。出版商因應此潮流,紛 紛推出各式各樣的繪本、橋樑書、奇幻小說等童書以滿足市場需求。

台灣每年出版的兒童書籍數量相當可觀,文體上也十分多元,例如散文、小 說、繪本等都已形成氣候,也漸走向多媒體、視聽化,不過,目前國內童書出版 市場中,翻譯國外作品仍多於本土創作,包括美、日、德、法、加拿大、蘇俄等 國家的童書,甚至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童書也不斷被引入台灣。2當小朋友對小紅 帽、三隻小豬、白雪公主、哈利波特琅琅上口,卻對本土的盤古、葉限、哪吒、

賈寶玉露出一臉疑惑的表情時,值得憂心的不單是孩子閱讀的胃口及方向被窄 化,長久下來對文化傳承亦十分不利。

孩子們除了童話外,還應該閱讀怎樣的書?管家琪在〈播下經典文學的種子〉

一文中提及:「德國大文豪歌德曾說,想培養好的鑑賞力,靠著閱讀中等作品是不 夠的,唯有靠著欣賞最好的作品才能辦得到。書海茫茫,閱讀本來就應該特別注

1詳見 教育部電子報〈「悅讀 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404 期,2010 年 4 月 8 日

2參見 陳雅莉〈童書這條路走得很辛苦〉(書香遠傳第 009 期,2004 年 2 月)

(12)

重經典性。」3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孕育了深厚的中國古 典文學,中國古典文學又大大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 響力。因此中國古典文學歷經時代的考驗,無一不是經典,無論是《三國》的義 薄雲天、《聊齋》裡的鬼怪人性、《白蛇傳》裡的是非情意、《水滸傳》裡的一百零 八好漢,或是唐僧取經的《西遊記》、《紅樓夢》的繁華與沒落,這些文學中蘊涵 的,不只是精緻典雅的用詞,更是祖先累積的處世智慧。若能鼓勵兒童接觸好的 古典文學作品,不僅引導他日後長大進入文學世界的橋樑,更可以讓他們從讀物 中,吸收中國文化知識和歷史背景,領略中國古典文學之美。

不容否認,五四運動後白話文盛行,使得現代人在閱讀這些古典文學時,產 生不少障礙,這些障礙再加上時代差距、價值觀不同、文化認知的缺乏,逐漸形 成一道鴻溝,許多人甚至認為,中國古典文學只是一堆八股、艱澀難懂的古老塵 積。為挽救新世代日下的國文能力,在考試領導教學的風氣下,大學聯考中倡議 提高課本古文比例的呼聲甚囂塵上,在國小的教學現場也不難發現,許多教師利 用彈性課程、晨光時間、聯絡簿或回家作業為學生補充唐詩、成語,甚至推展讀 經活動,要求孩子背誦弟子規、論語、大學等。姑且不論孩子在這些閱讀活動中,

對中國古典文學有多少體會與了解,無可諱言的是,社會仍相當看重中國古典文 學。因此,為了要讓兒童親近古典文學,出版社把一本本本來是寫給成人看的古 典文學加以淺化、增添、刪減,甚至更動章節、重新包裝,讓它適合兒童閱讀的 舉動,引發各界爭議。

贊成者如馬景賢,認為「古典文學是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在民族文化傳承上,

有必要讓孩子接觸這些古典文學。」4至於讓孩子接觸古典文學的方式,他主張「讓 改寫作品更富有現代感,使傳統文化精神現代化,在改寫古典文學方面要進入再 創作境界,讓古老的文學展現出新的面貌。」5也就是將中國古典文學重新包裝。

這些古代典籍雖蘊涵祖先智慧,但文字運用對現代兒童而言,可能稍嫌艱深,兒 童若在童年受限於客觀條件,無法領略經典之美,長大後又錯失親近經典的機會,

3見 管家琪〈播下經典文學的種籽〉文訊雜誌,2007 年 5 月,頁 78-79

4詳見 馬景賢,〈從「盲人摸象」談古典文學改寫方向〉,文訊雜誌第 63 期,1994 年 4 月,頁 29

5出處同上

(13)

未免是一種損失。改寫文學名著就有如一把鑰匙,帶領兒童進入寶山,無論是經 典的忠實呈現、或是顛覆、或是以現代角度或各種角度切入、或是分析文學故事 意義、拆解或局部觀察、放大等,都能將古典文學帶到各種不同的層次,吸引不 同類型的讀者,讓古典文學不那麼高不可攀。

而反對者則持不同的理由,認為閱讀改寫過的經典就像速食,改寫者在增添 刪改的過程中,或因改寫觀點的不同,取捨之後讓讀者無法盡窺原書旨趣。雖無 意「斷章取義」,卻不免造成「斷簡殘篇」之憾,讓經典失去原味,兒童讀到的只 是空洞的故事骨架,無法體會原有文字之美。家長大人或許樂觀的認為,接觸過 改寫經典的孩子,長大也許會翻開原典,細讀一番,但這樣的想法實在令人質疑。

無論是抱持上述哪一種看法,我們似乎可以用更宏觀的論點來看待前述議 題。文學在由口傳至書寫的演變過程,本身就是一連串的改寫。例如《格林童話》,

童話大師安徒生所寫的童話,有些也是由民間故事改寫而成的。從中國文學史的 流變上看來,從神話傳說到小說、從佛經故事到變文、從短篇故事到中長篇小說,

這樣的改寫改編情形更是普遍。

許多的古代短篇小說因篇幅短、具故事性,經常被選為改寫成兒童故事的題 材。既是為兒童而寫,無論題材是過去或現代,都要以適合兒童為前提。古典文 學作品多以文言文寫成,以淺白的文字改寫,以符合兒童的閱讀需求是必然,但 改寫者如何篩選故事主題,藉由一連串的敘述事件把事件發展中最重要、最精采、

最吸引人的部份敘述出來,在按部就班、層次清晰的情節中展現主題,避免讓認 知能力未臻成熟的兒童,陷入旁枝別椏的次要情節中,無法讀出故事趣味,誤判 故事主題,在在考驗改寫者的文字功力。

本文欲以二○○○年以來,近十年「好書大家讀」的文學故事類入選作品為 範圍,探討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為改寫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其改寫者所抱持的 改寫用意和改寫題材選擇的偏好,並分析這些改寫本與原始文本在內容與主題的 差異,在改寫的形式上所運用的技巧以及改寫過的作品所傳遞的訊息,希望藉由 上述文本分析的結論,提供兒童教育工作者或供未來有志於從事創意改寫者的參 考及發展方向。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源起,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好書大家讀」自二十一世紀以來,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為改寫來源 的歷屆文學故事類入選作品,其來源類型、所選題材及其改寫理由。

(二)藉由分析以上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為主題的歷屆文學故事類入選作 品,探討改寫內容。

(三)探討以上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為主題的歷屆文學故事類入選作品的改 寫形式。

(四)提供教師及家長、故事創作者及未來研究者一些參考意見。

二、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及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研究問題有:

(一)「好書大家讀」自二十一世紀以來歷屆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為改寫來源的文 學故事類入選作品,其來源有哪些類型?選了哪些題材?其改寫理由為 何?

(二)上述歷屆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為主題的歷屆文學故事類入選作品以哪 些改寫內容呈現?

(三)這些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為主題的歷屆文學故事類入選作品運用了哪 些改寫形式?

(四)利用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為兒童文學的現象觀察。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二十一世紀以來,獲「好書大家讀」入選入選,且改 寫自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的文學故事類入選作品,其選編主題分布情形、改寫理由、

內容特色及改寫手法。研究方法以文本比較法與文本分析法為主。先整理文獻,

(15)

探討改寫的相關理論以做為探討的基礎;再將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為主題的 入選作品作分析整理,比對改寫作品與原始文本之間異同,進行各改寫作品內容 的分析探討,及改寫形式手法比較的敘述分析。

為達此目的,本研究擬採用的研究步驟略述如下:

一、閱讀由台北市立圖書館所出版,民國 90 年至民國 99 年間的「好書指南」

共十本,篩選出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為改寫主題的入選作品。

二、蒐集入選作品,將入選作品依取材文類、作者分類,探求進行現象分析並 探討作者改寫理由。

三、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整理文獻中所述及改寫應具備的特色、要項,做為 分析改寫作品時評論改寫作品特點的依據。

四、細讀文本,並就入選作品與原取材文本做對照分析,依情節的改寫程度、

改寫技巧等來整理改寫特點。

五、依據研究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家長、老師、創作者、出版者及後 續研究者參考。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中國古代短篇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源遠流長,所留存下來的經典性作品或優秀作品,具備詩歌、

散文、小說以及詞、賦、曲等多種表現形式,在各種文體中又有多種多樣的藝術 表現手法,不僅使中國古典文學呈現出多姿多彩、壯麗輝煌的樣貌,更是世界文 學寶庫中令人矚目的瑰寶。其中的小說,雖在很長的時間裡被視為「街談巷議,

道聽塗說」,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小說反映思想情感、寄托理想情懷,給予不同時 代人們撫慰與感動,讓文人們認識到小說的教化功能,相繼投入小說的創作,使

(16)

得古代小說的質與量都有可觀的成績。

「小說」一詞,最初見於《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 遠矣。」其後又見於《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議,

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由此可見,古代所謂的小說,不過是內容瑣細、街談巷 議的文詞,體制結構都與現代小說不合,但經過歷代文學家的記述與創造,無論 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唐代的傳奇、宋代的話本以及明清章回小說,都深具趣味,

不少作品更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可說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珍貴的遺產,絕非孔老夫 子所鄙夷的:「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那樣的「殘叢小語」。

西方文學理論家常將〈史詩〉看作是敘事文學的開山始祖,小說(Novel)是 其繼承者。反觀中國古典小說的起源,則較西方多元。袁行霈在《中國文學史》

指出,中國古典小說有以下幾個起源:一是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女媧補天,后 羿射日等等,表現了古代人民向自然和社會作鬥爭的英雄氣概,以及豐富天真的 想像才能,為古典小說的孕育和產生作了最初的準備。二是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 家著作中的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對古 典小說的創作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三是史傳。如《戰國策》、《史記》,描寫 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素材,或為小說累積敘事經驗。6

正因中國古代小說起源的豐富性,其敘事模式也不同於西方小說。若依小說 應具備的三要素︰人物、環境、情節來看,六朝筆記小說如志怪、志人小說可視 為具有小說的雛形,後經變文及唐人傳奇,有完整結構之故事,大體符合現代小 說之精神,已是兼具小說藝術形式與豐富內容之成熟作品。至宋元時期,分化為 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前者以《聊齋誌異》為發展高峰,後者涵蓋話本小說、擬 話本小說、章回小說,以明代四大奇書與清《儒林外史》和《紅樓夢》為代表。7

何滿子在《古代短篇小說名作評註․前言》認為,重視長篇小說忽視短篇小 說,是世界性的閱讀風氣,因為世界幾種區域文明中的敘事文學,都是從神話、

史詩等長篇開始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傾注於長篇。但中國敘事文學發展的歷史不

6參見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據以整理

7參見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年)據頁 11 整理

(17)

同,中國的小說創作是由筆記小說、唐人傳奇等短篇小說開始起步,長篇小說所 反映的人生內容,構成形象的技法等等,都藉鑑於前人的短篇小說,甚至早期的 名著如《水滸傳》,也是宋人敘梁山英雄故事的短篇話本的串連。因此中國古代短 篇小說,更應該受到重視。

是以本研究限於人力時間,將關注焦點界定在中國古代短篇小說,專指「自 魏晉南北朝之後的古代小說」而言,而不包含視為小說來源的「神話」、「寓言」

之類的改寫作品。

二、「好書大家讀」

坊間所見,以中國古典文學為本的改寫作品一直有其相當的市場需求,因此 數量不少,譯筆良莠不齊,礙於時間與人力,無法進行所有文本的探討。鑑於由 台北市立圖書館所主辦的「好書大家讀」年度少年童書評選已舉辦多年,評選制 度有其公正性,所獲選推薦之圖書應有其代表性。

本研究專注於探討被「好書大家讀」所獲選,且在推薦文或自序中敘明是以 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為改寫創作主題的文學故事類作品。這些選錄作品多少帶著編 選者個人主觀的評比,文本本身已受過挑選,故本研究只可能反映部份文學現象 與特質。

三、研究範圍及限制

「好書大家讀」一年評選二梯次,本研究僅就 2000 年至 2010 年間(第 34 梯次 至第 59 梯次)獲選作品做研究,其餘以後獲選者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18)

第貳章 「好書大家讀」與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

由入選作品的現象觀察,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的創作風格特色。研究者在本章 將整理敘述「好書大家讀」發展源起及選編理念,並探討以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為 改寫主題的改寫作品所呈現的一些作品現象。

第一節「好書大家讀」源起及選編理念

一、「好書大家讀」源起

「好書大家讀」是國內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品評選活動之一,創設於民國八十 年,首要發起者為「民生報」與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初衷是希望在每年出版 的茫茫書海中,以嚴謹的評審制度,依年度分梯次為家長及孩子評選好書。除了 鼓勵優良少年兒童讀物的出版與寫作、提供圖書出版新資訊、建立優良少年兒童 圖書評鑑制度之外,更希望提倡讀書風氣,並為家庭、學校、社會搭建一座相互 溝通的讀書橋樑。

活動的前三年協辦的單位有文建會、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臺灣省立臺 中圖書館及台北市立圖書館,幾經變革,至 2010 年,主辦單位為臺北市立圖書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國語日報,協辦單位有:幼獅少年月 刊、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贊助單位有:九歌文教基金會、毛毛蟲兒童哲學基 金會、文訊雜誌。參與協辦贊助單位之多,創下國內公私部門及兒童媒體攜手合 作、共同推展好書的紀錄。

在「好書大家讀」評選活動辦理初期,規畫是以每 2 個月為 1 梯次,由出版 社提供當月新書參加評選,並邀請 5 位學者專家擔任評選委員,公開評選好書。

後因參選圖書增加,評選方式亦逐次修正:第 3 年增為 7 位評選委員;第 4 年增 至 8 位評選委員,並改以每季評選 1 次;第 5 年開始將參選圖書分「文學‧綜合」

與「科學讀物」2 組分組評選,每組各聘請評選委員 5 位,並改為 4 個月評選 1

(19)

次;民國 91 年(第 42 梯次)起,進一步修正為每半年評選 1 次,延續至今。除 了梯次評選外,自民國 83 年開始,「好書大家讀」增設「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 獎」,以精益求精的態度,評選出「好書中的好書」。

自民國 86 年(第 27 梯次)起,因參選圖書量多,將圖畫書自「文學‧綜合」

組中分出,成立「圖畫書組」,另聘 5 位評選委員;又因「文學‧綜合」組參選圖 書數量增多,自民國 88 年(第 33 梯次)起,將其分為 2 組,評選委員增加為 10 位。之後隨著出版品的多元化,自民國 90 年(第 40 梯次)起,將組別重新調整為 故事文學組、非故事文學組、知識性讀物組、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以使參選圖 書有更公平的競爭機會,此四組的評選架構,一直沿用到現在(表 2-1-1)。

截至 2010 年,「好書大家讀」已辦屆滿二十年,共舉辦了 59 梯次,參選的圖 書超過 20114 冊,獲得推薦的優良圖書約 5263 冊,參與的評審委員則超過 1040 人 次,堪稱目前規模最完整、評鑑制度最嚴謹的少年兒童讀物評選活動。8為了好書 的流傳,主辦單位每年都編印一本「好書指南」,開列入選梯次好書的書單、年度 入選最佳圖書的書單,而且還為每一本書提供封面照片以及評審委員的推薦文,

以期作為家長和孩子共同選書的重要參考。

表 2-1-1:「好書大家讀」年度梯次對照及大事記:

年度 梯次 說明 評選委

員人數 參選組別 80 年 1-5

81 年 6-11

五位評 選委員 82 年 12-17

80 年 4 月為 第一梯次 每兩個月評

選一次 七位評 選委員 83 年 18-20 八位評

選委員

84 年 21-23 分「文學綜合」「科學讀物」兩組 85 年 24-26 增加「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86 年 27-29 87 年 30-32

每組各 五位評

選委員 「圖畫書」獨立成一組 88 年 33-35

每四個月評 選一次

每組各 將「文學綜合」分為 A、B 組

8 參見《2010 好書指南》。

(20)

89 年 36-38 90 年 39-41 91 年 42-43 92 年 44-45 93 年 46-47 94 年 48-49 95 年 50-51 96 年 52-53 97 年 54-55 98 年 56-57 99 年 58-59

每半年一梯 次

十位評 選委員

組別重新調整為:

1. 故事文學組、

2. 非故事文學組、

3. 知識性讀物組、

4.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二、「好書大家讀」評選理念

「好書大家讀」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在每年出版的茫茫書海中,以嚴謹的評審 制度評選好書,以鼓勵優良少年兒童讀物的出版與寫作、提供圖書出版新資訊和 建立優良少年兒童圖書評鑑制度。既然是以「建立優良少年兒童圖書評鑑制度」

為目標,評選委員的遴選和評鑑制度的公正性自然需受公評。

林良在《2002 年好書指南》曾提到評選委員的遴選標準:

評選委員會由學者、專家、編輯、兒童文學作家組成。他們任務的達成,

靠的是嚴格的評選制度。評選的委員的人選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因 為真正的關心肯奉獻時間為少年兒童「讀書」,讀完負責範圍內的每一本 書;另一個是專業素養。

沈惠芳亦曾說:

……,承辦單位聘請書評委員時,往往就各委員的學識、專長、職業和性 別等方面,做了多方面的考量,以呈現多元化的組合。多數評委對兒童少 年文學及語文的寫作、教學、研究或推廣方面,都得心應手,不少人更有 多次評審國內重要獎項的經驗。9

9 詳見 2010 年「好書大家讀」二十週年研討會會議手冊

(21)

由上看來評選委員涵蓋兒童文學學術與實務不同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 士,加上「好書大家讀」的主辦單位為台北市立圖書館,屬於公部門,應能避免 置入性行銷或偏向某一出版公司的情形,達到其公正性。

「好書大家讀」的另一特色,就是除了以投票方式表達評選委員的看法之外,

還必須透過評選委員會公開客觀的討論,有了共識,入選與否才能確定。因此每 一本獲選好書都有推薦人所撰寫的入圍理由。

每一次在書評會議中,大家都認真、仔細地評審,經過多次研討、斟酌,

有了共識與交集,才會定案。由於每一個評審都忠於自己,相信已做到公 正、客觀等要求,然而評選結果無法面面俱到,不少圖書未能在推介的行 列中,因此難免有遺珠之憾。10

在評選活動辦理初期,制度尚未完備,出版業也不活絡,參與的圖書不多,

第一梯次參加評選的圖書只有三十本,因此評選理念是站在鼓勵的立場,提供家 長及小朋友完整的新書資訊,希望以較開闊、周全的角度來介紹新書並推薦好書,

而非嚴格、過於批評的方式來評選。11由第一梯次評選委員的推薦標準(表 2-1-2)

可看出,每位評選委員對心中的「好書」都有不同的衡量尺度。

表 2-1-2 第一梯次評審委員推薦標準

評選委員 職銜 推薦標準

林文寶 台東師院語文教育 系主任

除字體、紙張、裝訂、著作權、圖畫、文字等相關 事宜之外,

積極:遊戲情趣之追求 消極:不違反教育之原則

孫小英 幼獅文化事業副總 編輯

文字流暢、活潑、孩子愛讀

內容編排嚴謹、正確,不會誤人子弟

紙張印刷清晰優美,培養孩子美感

富有創意,能夠啟迪孩子的心智

10詳見 2010 年「好書大家讀」二十週年研討會會議手冊,沈惠芳

11詳見《1991 好書指南》

(22)

評選委員 職銜 推薦標準

游乾桂 兒童心理學家

提供「創意」的因子

要有「童心」

具有「童語」

紙張、印刷、版面設計等考量

曹俊彥 專業插畫家

創意成份要高

寧可樸實、精緻,不要豪華、繁雜

怡情與教育並重

理性書要正確實在,感性書要優美真情

嶺月 兒童文學作家

依不同類別有不同標準,以生活故事小說類而言:

主題健康有意義,結構完整,交代清楚

文字流暢,情節緊湊,人物鮮活

牽涉到知識性問題時必須經過查證

有叫人一口氣讀完的吸引力

在「好書大家讀」舉辦二十年後,擁有多次評審經驗的沈惠芳在 2010 年「好 書大家讀」二十週年研討會中提到現今文學故事組的評選原則:

綜合評委的意見,幾經討論,我們訂出了一些基本原則評選原則:

一、適讀年齡符合兒童少年,一年級到九年級。

二、閱讀的對象是成人,或特定對象如教師者不選。

三、文字深入淺出,遣詞用句優雅流暢。

四、提供新穎、創新思維,呈現多元價值觀。

五、貼近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能引發情感的共鳴。

六、重視文學表現,可提升語文表達能力及鑑賞力。

七、具文學性、趣味性、創造性與啟發性。

八、內容能與生活社會結合,啟迪少年兒童的人文關懷。

九、文筆生動、佈局安排不落俗套,趣味不媚俗,可讀性高。

十、譯筆流暢,力求信、雅、達之標準。

十一、改編作品確認是否忠實表達原作的意境,是否能提出新的詮釋。

十二、優先推薦本土創作,支持並鼓勵在地書寫的本土作家。

十三、插畫具藝術性與原創性,能詮釋文字意涵,提供想像空間。

十四、校對上錯誤連連或編輯瑕疵嚴重者不入選。

十五、製作品質達一定水準,印刷清晰、字體適中、版面編排賞心悅目。

(23)

由上表可看出,評審們的評鑑大原則不脫主題、內容、文字、印刷編排等條 件,細節雖會因評審的背景而有不同的要求,但在嚴謹的評審制度中,公平且一 致性的評鑑原則是必要的。

第二節 與中國古代小說改寫相關論述探討

在本節,研究者找出有關探討改寫觀點的相關文獻以及針對中國古代小說的 改寫文本直接做評論的資料文獻,以做為探究的理論基礎。以下謹將前人的研究 論述以及相關論述,依論述種類分三類:專書、單篇論述和學位論文研究來探討。

一、專書

目前涉及改寫的專書多集中在從文學經典的概念來探討改寫現象,共有三 本,整理如表 2-2-1:

表 2-2-1 探討改寫現象的相關書籍

序號 出版時間 作者 書名

1 2007 年 童慶炳、陶東風主編 《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

2 2010 年 李玉平 著 《多元文化時代的文學經典理論》

3 2010 年 祝宇紅 著 《『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

『重寫型』小說》

(一)童慶炳、陶東風主編《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

本書為 2005 年由北京師範大學所主辦「文化研究語境中文學經典的建構與重 構國際學術會議」的論文集,許多論文均以各種角度對「經典」的概念進行梳理 與闡釋。中國古代小說歷經一代又一代讀者的閱讀與闡釋,屬於中國經典的一部 份已毋庸置疑,與改寫概念相關的二篇論述,分別是楊春忠《經典再生產與本事 遷移理論》及陶東風《大話文學與當代中國的犬儒主義思潮》。

(24)

楊春忠在〈經典再生產與本事遷移理論〉從「本事遷移」的角度切入,看待 所謂「經典再生產」的問題。「本事」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專有的一個概念方式,

最為有名的是孟綮《本事詩》結合了「詩」與「本事」兩種元素,利用「以詩繫 事」的撰述體例,表現出詩歌創作及其特定的緣起或事件情境相互依存的緊密關 係。書中這些帶有濃厚詩意色彩的人物事件,經常成為後代小說戲曲家創作時喜 欲援用的題材,且確立了一種具中國特色的理論批評與形態特色。

楊春忠認為本事來源為特定文本的解讀提供背景材料,本事遷移也是文學流 變方式之一。他對「本事遷移理論」下了定義:

所謂本事遷移,指的就是特定原發性事件被其他文本所引用、轉換、擴充、

改編、續寫、改寫、重寫、戲仿等。在這裡,本事遷移並非本事的照搬,

也非闡釋本事原型中為人所共知的主題或思想,而是在處理改造本事材料 的基礎上,利用本事原型所提供的相關材料與想像空間來進行新的藝術世 界的建構來揭示本事或過往「本事改寫」中所未曾發現的本事意蘊與意向,

進而使「本事的再生產」具有當下性。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看到,「本事 遷移」實質上是創作主體基於藝術想像的建構機制及其能力而對原創性本 事所做的重構。(頁 138)

由楊春忠的定義可看出本事的形態複雜且多樣,意義早以超越古代對本事二 字的定義。透過「特定文學經典所提供的『本事』被其後的作家所利用、所改寫,

從而夠成為一種新的、異態乃至於異質的文本」(頁 138)形成「經典再生產」,如 古希臘羅馬神話、聖經之於西方文學,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的「續書現象」等都可 視為是「經典再生產」的一種方式。

本事遷移的方式多元且富變化性。楊春忠認為本事遷移是文化現象演化的基 本方式,且無論是社會、政治、軍事、經濟、宗教、文藝等各領域之間都存在普 遍而廣泛的本事遷移現象。這些領域的「本事」還能以各種方式形態遷移到文學 領域,最常用的方式包括:引用、還原、識讀、改寫、重寫與戲仿等。因此本事 遷移已成為最重要的一種後現代大眾文化現象,影視卡通的製作有一部分仰賴著 本事遷移。以此來看,本文的所談及的改寫只是「經典再生產」中的一部份。

(25)

陶東風〈大話文學與當代中國的犬儒主義思潮〉則透過社會文化的角度,從 大眾心理層面來探討目前非常普遍的中國經典戲說改寫現象-中國稱之為「大話 文化」。他認為「大話文化」的基本文體特徵就是「用戲擬、拼貼、混雜等方式對 傳統或現存的經典話語秩序,以及這種話語秩序背後的美學秩序、道德秩序、文 化秩序進行戲弄和顛覆。」

他認為這些大話文藝作者在透過改寫經典來進行創作時,具有雙重身份:既 是作者、也是消費者-消費經典。大話文學在話語方式上將古語和今語、雅語和 俗語等打破時間、地點、文化的限制隨心所欲的併置在一起,組成話語大拼盤,

而在顛覆這些被時間傳統所固定的文本結構、意義模式與闡釋符碼的過程中產生 一種權威被冒犯的快感。這樣的遊戲態度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解放思想,

消解人為樹立偶像或權威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沒有正面價值與理想的支 撐,轉為一種虛無主義或犬儒式的生活態度。陶東風所提出的論述對本文探討顛 覆性改寫時提供不一樣的探討視角。

(二)李玉平《多元文化時代的文學經典理論》

本書將文學經典理論問題放在多元文化的時代背景,從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12的角度進行深度探討。李玉平認為互文性是文學作品的重要特點,一切作品都是 互文性和獨創性的統一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切文學作品皆具互文性,只不 過有的作品明顯一點、有的作品隱晦一點、有的作品顯著一點、有的作品輕微一 點罷了。」(頁 31)文學經典既是文學作品中最優秀的部份,無論是主題、文類、

形象、語言的運用都是獨創性最強的作品,一旦成為文學經典,無可避免的就會 被廣泛的模仿、改編與戲擬,且範圍不限於文學,甚至影視、美術、戲曲、廣告 等文學以外的傳播媒介,轉為巨大的互文性。如:《紅樓夢》、《西遊記》等。

從作者的角度來看,所有的作者都曾是讀者,在他創作文學作品之前都已經 讀過許多文本,作者不可避免的要對以前閱讀過的文本做吸收、借鑑與改造。由

12 按字面意思來理解,互文性就是文本之間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一種性質。亦即「將前人的文 本加以模仿、降格、諷刺和改寫,利用文本交織且互為引用、互文書寫,提出新的文本、書寫策 略與世界觀。……或是故意採用片段零碎的方式對其他文本加以修正、扭曲與再現,都是具有顛 覆性的『文本政治』。」參見《多元文化時代的文學經典理論》。頁 34

(26)

此看來所有的文本都是對其它文本的吸收與轉化,作者不僅從語言系統中選詞,

他還從已有的文學文本和文學傳統中選擇情節、文類、意象、敘事方式和套語等。

文學作品的互文性不僅僅表現為承續,還可表現為戲擬、顛覆等多種形式,尤其 是後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互文性已成為作者進行創造性叛逆的最重要手段。

李玉平將文學經典的「改寫」(rewriting)定義為「包括對文學經典的嚴肅模 仿、置換、挪用、拼貼、改編、概要、今譯等。」(頁 91)。依此定義,對同一種 語言範圍的翻譯,如文言文轉譯為白話文,又或對同一作品由不同媒體、不同藝 術門類、不同文類之間的轉換都是屬於改寫的一部份。從歷時性的維度來看,這 些對經典的改寫反映了不同時期有關藝術觀念、意識形態和文學話語等的變遷,

從共時性的維度來看,改寫則涉及不同媒體、藝術門類和文類間的轉換。

透過對經典的改寫,使得閱讀對象由傳統的知識菁英轉向社會大眾。李玉平 認為經典被推廣普遍化,讀者看似增加了,但其實讀者對這些經典的認知只是一 些破碎的原著節選片段,多數還是建構在改寫者所改寫重新塑造的作品形象。但 無可避免,改寫已成為大眾接觸與理解文學經典的重要管道,它的影響力遠遠超 過文字經典原著本身。因此李玉平認為,對文學經典改寫的研究應該深入探討誰 在改寫?為誰改寫?何種語境下進行改寫?怎樣改寫等問題。

(三)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

「重寫」現象古今中外皆然,同樣的故事、同樣的情節、同樣的人物在不同 的年代、被依不同的方式反覆摹寫,這是文學中的恆常反覆現象。祝宇紅認為,

無論是從生活中取材、或是利用既成的故事取材,「原創」文本與「複製」文本最 大的不同就是在於「前文本」的有無。他把按照前文本加以改寫的小說視為「重 寫型」小說,不具有前文本的視為「原創型」小說。13

不同於「原創型」小說直接對應人類現象本身,「重寫型」小說針對的是符號 體系,包括政治、歷史、宗教、文學等在內的各種各樣文獻,「既負載著前文本的 信息,又帶有重寫時歷史文化語境的痕跡」(頁 6)。重寫者之所以要重寫前文本,

13 參見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據頁 6 內容所整理。

(27)

必定是有不同於前文本寫作者的認知模式。

前文本為重寫提供了創作的空間,原有故事的情節、人物、主題在重寫中不 斷伸展,提供故事伸展的可能性,但也限制了重寫的闡釋空間;同時,作者對前 文本的認知態度和重寫動機、意識形態以及讀者對前文本的熟悉程度、讀者的閱 讀接收心理都影響了重寫者的創造理念。因此,祝宇紅認為在考察重寫型小說時,

應該要著重重寫文本與前文本間的關係,從重寫文本、前文本、作者、寫作語境 等四個方面來探討。

二、單篇論述

筆者所搜羅的單篇論述,多是談論改寫的定義及原則。

林武憲在〈兒童讀物的改寫〉一文認為:

改寫的伸縮性很大,可大可小。說它簡單嘛,是只要把長的改成短的,把 文言的變成白話,把繁複的故事情節簡化,這是較簡易單純的改寫。說它 困難嘛,是把它當算術的四則混合問題來處理,有的部份要濃縮剪裁,有 些部份要渲染擴大,還要加入新主題、新生命、新趣味,使作品有一些新 的面目。(頁 295)14

林文寶在〈改編與體製〉則認為:

改編,或稱是改寫,是就原有材料加以改編,或長篇改短篇,或短篇改長 篇,甚至可以把散文改韻文,或韻文改散文。……改編的藝術要求乃是就 原故事的內涵,做更深入的探索,或借原故事的間架,賦注嶄新的意趣。

一言以蔽之,也就是以時代觀點,賦以新的訊息。改寫,得其粗者,可形 同譯述;而得其深者,則以臻創作的境界。因此,我們可以說,改寫雖然 跟創作不同,但好的改寫也可以說是一種再創作。15

馬景賢在〈談談古典文學的「再創作」〉一文中更進一步說明何謂「再創作」:

14 詳見《兒童文學論述選集》,(台北市:幼獅,民 78),

15 詳見《東師語文學刊》第二期,頁 4

(28)

「再創作」不只是將原有的故事改頭換面重寫一遍,而是要加上作者的獨 特創意巧思,最後看不出原有故事中的痕跡,卻帶有原作所需要詮釋的思 想。至於取材時不一定是全文,也許只是書中的一小段或是一兩句話,經 過轉化後變成現代的兒童文學作品。16

由此看來,「改寫」並不單純只是取材自既有的文本,加以變更篇幅或文體等的形 式轉換,而是在創思如何讓既有文本注入新意,好的改寫甚至可以視為是「再創 作」。

洪淑苓在〈台灣童話作家的顛覆藝術〉,則依改寫的幅度將作品分為兩種類 型:

1.表面改寫:依據大家所熟悉的情節內容,完成一本本的安徒生童話集、

世界童話名著、中國民間故事(童話)選集時,就是一種小幅度、細節 的改寫。修飾文字,使之適合兒童讀者;依尋人物固有造型與情節模式,

在細節上鋪陳、擴張、濃縮,達到固定結局。

2.深度改寫:運用當今流行的「顛覆」的精神與手法,大幅度、深刻、有 創意的改寫,以凸顯其動搖故事根本的影響力量。顛覆就是把故事原有 的人物形象、情節模式、結局、主題意識、敘述語言等,其中一項或多 項予以扭曲、折射、變形、翻轉。將作品視為「文本」,進行再創作,女 作家的性別的顛覆、張嘉驊的酷炫怪的顛覆、林世仁後現代的顛覆,都 有令人驚艷的成績。17

洪淑苓所定義的深度改寫,不光是語言文字的潤飾,也不只是在細節上下工 夫,而必須在風格上與原著有所突破,並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這樣的深度改 寫,接近馬景賢所說的「再創作」。

文學作品無可避免的會有閱讀年齡和語言的限制。許建崑曾提出語言的發展 是每二十五年為一個世代,也就是每二十五年所有的文學作品受到語言轉變影響

16 詳見 馬景賢《三隻小紅狐狸》序文

17 本文收在《擺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頁 148。

(29)

會產生閱讀上的障礙,因此作品就應再重寫以符合新時代孩童語言習慣。18要讓兒 童穿越時空,突破語言限制來接觸這些原來不是以兒童為閱讀對象的作品,直接 閱讀原著必定有相當的難度,必須先經過一番調理,才會美味又營養,讓兒童可 以吸收。有的作品須要翻譯、有的作品須要改寫、有的作品須要縮寫、有的作品 須要附上插圖。即使是單純改寫也需要經過一番轉化,才容易被兒童接受。

在改寫的原則上,各家有不同的說法。許多兒童文學工作者認為改寫的忠實 性是很重要的重點,如蔡尚志在《兒童故事原理研究》主張兒童故事的改寫,要 顧慮到三個原則:

1.忠實性:保存故事原貌。

2.適合性:刪改不合時宜、不適合兒童的情節 3.完整性:故事結構要完整。(頁 217)

葛琳在《師專兒童文學研究》對兒童讀物的改寫,提出四個要點:

1.保留原來故事的要點。

2.認識目標,決定改寫的方向。

3.改寫歷史故事,應著重故事的是非善惡,並且要與現實社會觀念吻合,

務求合情合理。

4.成人的故事,可用兒童的口吻寫出,以增加趣味。(頁 109)

李黨在〈我看中國經典文學改寫〉一文提到提出成功改寫中國古典文學作品,

應掌握的五項原則:

1.文字改寫成語體文,而且力求通俗、簡潔,具時代性,務使小學中高年 級程度的小朋友都能看得懂。

2.為方便閱讀,如果原書布線太多,可打破原先的組織體系,盡可能按事 件發生的先後重新排列,使小讀者不致混淆、茫然。

3.中國古籍原書大多為章回小說,夾雜許多與情節無關的議論或賣弄作者 才學的詩詞,此部分可加以刪節,但不能妨礙情節的鋪陳。

18 參見 《北斗七星不見了》,許建崑推薦序

(30)

4.改寫內容要針對設定的年齡層加以創作,過於晦盜、暴力的場面,或過 於陳腐的觀念,應予刪節改編。

5.改寫者必須熟讀原著,掌握原作的精神和趣味,並保持中國文學特有的 韻味。19

綜合上述說法,在改寫以前要先對原作品進行嚴密的分析,並謹慎的處理情 節保留或是刪削,才能保存原著作的精神風貌。因為故事改寫的指涉讀者是兒童,

除了使用兒童的淺語,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之外,還要周詳的考慮是否有不合時 代精神的、兒童無法理解的、對兒童的身心有不良影響的又或與史實有出入、會 導致兒童錯誤認識的內容,予以刪除或加以修改。改寫後的作品,也要像原作品 一樣保存著開頭、本幹、結尾,尾聲等完整情節,盡力保存原來故事的精神,不 要因改寫而喪失作品原來的風味。

但這些原則在洪淑苓所謂的「表面改寫」的作品,也就是以原著為骨架所改 寫的作品,或許尚能遵循,但若是以目前風行的「深度改寫」又或是「經典再生 產」的作品來看,顯然「忠實性」反而會限制了創作發揮的空間。

三、相關的論文

研究者以「改寫」、「好書大家讀」為關鍵詞,搜尋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的論 文資料,得到與本研究相關的論文整理於下:

(一)單一小說文本改寫探討:

余遠炫《少年小說創作與改寫技巧探索--以西遊記為例》旨就創作與改寫的技 巧,探索「少年小說」的創作與改寫的內涵與形式,並以古典小說《西遊記》為 例,說明「少年小說」於主題、情節、人物、時空與結構的處理以及敘述觀點、

修辭技巧的應用。

陳玉君《《西遊記》兒童文學改寫本研究》探討以《西遊記》為底本的創作與 改寫創作、且以兒童閱讀對象的紙本書籍、影音媒體、電子書、動畫及電腦遊戲

19 詳見 李黨〈我看中國經典文學改寫〉http://blog.udn.com/leetang/5525283 leetang 的網誌

(31)

等不同媒材呈現的方式及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希望藉由分析《西遊記》多樣性 的改寫本,找出適合兒童的情節內容與改寫的方式,尋求今後改寫古典小說的新 方向,進而重新建構古典小說的時代意義。。

陳怡君的《臺灣兒童版《三國演義》研究》從《三國演義》的結構、情節、

人物及主題各方面,探討各兒童文學改寫本的優劣,再討論各改寫本整體結構安 排、情節組織、敘述聲音、編輯設計的特點和得失,並試圖提出較為具體的改寫 建議。

李芷慧的《《鏡花緣》兒童文學改寫研究》以目前台灣地區出版的《鏡花緣》

兒童讀物為研究對象,針對兒童文學改寫本進行分析歸納,最後從兒童文學改寫 的技巧來探討改寫本的改寫藝術手法,期望能在「古典」的基礎上,發展兒童文 學的新風貌。

吳芳名的《《封神演義》兒童文學改寫研究》以討論《封神演義》改寫成兒童 文學的方式為研究主題,分別從趣味性、教育性兩個面向,探討《封神演義》中 的兒童文學特質,說明《封神演義》改寫成兒童文學的適合性。再從主題的忠實 性、情節與人物的完整性討論《封神演義》兒童文學改寫本的改寫方式與特色。

最後,結論歸納出改寫的優缺點,並且作《封神演義》改寫上的建議,再整理出 如何改寫古典文學成兒童文學之方法,以期給後繼研究者有新的論題可以發展。

卓淑敏《文學經典的改寫與轉化-以《鏡花緣》改寫為例》從單一文本《鏡 花緣》的改寫版本為研究對象,以人物、事件、主題、場景、圖文關係為分析要 項,探討改寫版本轉化的現況。認為出版界長期以來以「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系列 叢書」的方式來改寫歷代的古典小說,但隨著卡通及漫畫的盛行、文學傳播載體 的改變,為因應不同媒體的特性,對於原典的轉化雖有差異,但經典的傳承重點 並非形式而是文化上的承接,因此必需尋求經典改寫與轉化的可行法則,方能使 其在未來仍能長久存續。

(二)古代小說系列文本探討:

蔡宜津《兒童文學中古典小說創意改寫研究-以《奇幻學堂》《古靈精怪》系

(32)

列為例》從創意改寫的角度切入,以文本比較分析的方式比較改寫作品異於原始 文本的特殊之處,先探討在新文本中所呈現的主題,再分析其有別於古典小說的 創作手法與技巧,尋找創意改寫的未來方向。

(三)「好書大家讀」獲獎文本探討:

郭孟鵑《圖畫書的「自我領域」主題探究—以「好書大家讀」入選作品為例》

以民國八十八年至九十六年「好書大家讀」入選作品的圖畫書類,做為研究的對 象,分析圖畫書主題分佈的概況、及各主題間不同的內涵來做進一步探討。

由上列論文可看出,大多數的改寫研究集中在章回小說,和「好書大家讀」

相關的探討也僅有圖畫書,對古代短篇小說的研究尚未有人提出。

第三節 「好書大家讀」有關中國古代小說改寫作品 之現象分析

取材自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的改寫作品形形色色,有些改寫作品因出版社界定 為知識類,因此不符研究者所研究故事類的條件,不予納入。符合條件的改寫作 品整理如表 2-3-1:

表 2-3-1 「好書大家讀」有關中國古代短篇小說改寫作品一覽表

年 度

梯 次

別 類型 書名 取材 作者;繪者;譯者 出版者 初版日

期 適讀年級

38 改

寫 故事 二拍 二拍

凌濛初 著

俞夢彥、洪曉星 圖 張文潛、歐陽少鳴 改寫

國際少

年村 2000.09 國中 2000

38 改

寫 故事 三言 三言

馮夢龍 著

翁開恩、翁建凡 圖 何雲麟、鄭碧新 改寫

國際少

年村 2000.09 國中 47 改

寫 短篇

故事 北斗七星不見了 傳奇 馬景賢 改寫 國語日

報 2004.10 國小 中高年級 2004

47 創

作 小說 唐代美人圖 傳奇 樸月 著

閒雲野鶴 圖 民生報 2004.07 國中 2007 53 小

說 改寫 今古奇觀 擬話本 林海音 改寫 陳章錫 導讀

台灣東

方 2007.09

國小 高年級 跨國中

(33)

年 度

梯 次

別 類型 書名 取材 作者;繪者;譯者 出版者 初版日

期 適讀年級 2008 54 小

說 改寫 聊齋誌異 《聊齋誌 異》

蘇尚耀 改寫 陳葆文 導讀

台灣東

方 2007.12 國小 高年級 56 故

事 改寫 古靈精怪:變身 《聊齋誌 異》

陳碏 文

葉懿瑩 圖 小兵 2009.04 國小 中高年級 2009

57 故

事 創作 奇幻聊齋:一杯 茶換來的故事

《聊齋誌 異》

岑澎維 文 林鴻堯 圖

國語日

報 2009.09 國小 中高年級 58 故

事 創作

蛟龍、怪鳥和會 念經的魚:中國 神話故事①

志怪 向陽 著

蔡嘉驊 圖 九歌 2010.06 國小 中高年級 2010

59 小

說 創作 幽默聊齋之一:

地府流浪貓

《聊齋誌 異》

周銳 著

奇兒 圖 聯經 2010.10 國小 中高年級

表 2-3-1 所呈現的類別、類型與適讀年級,為出版社自行認定,會有較多的主 觀成份,因此未列為探討項目,僅就改寫來源、改寫作者與出版項來做分析。

上列改寫作品中,林海音改寫之《今古奇觀》因與抱甕老人所編《今古奇觀》

同名,為區分方便,在本研究中統一稱為東方版《今古奇觀》。蘇尚耀改寫《聊齋 誌異》與蒲松齡所寫《聊齋誌異》同名,本研究亦統一稱為東方版《聊齋誌異》。

一、作品改寫來源分析

將改寫作品依照其改寫來源做統計分析,整理如表 2-3-2 表 2-3-2 作品改寫來源分析

編號 書名 出版者 改寫來源 志怪 傳奇 擬話

本 文言 小說

1 《二拍》 國際少年村 二拍

2 《三言》 國際少年村 三言

3 《北斗七星不見了》 國語日報 唐人傳奇

4 《唐代美人圖》 民生報 唐人傳奇

5 《今古奇觀》 台灣東方 《今古奇觀》

6 《聊齋誌異》 台灣東方 《聊齋誌異》

7 《古靈精怪:變身》 小兵 《聊齋誌異》

8 《奇幻聊齋:一杯茶換來的故事》 國語日報 《聊齋誌異》 9 《蛟龍、怪鳥和會念經的魚:中

國神話故事①》 九歌 志怪

10 《幽默聊齋之一:地府流浪貓》 聯經 《聊齋誌異》

(34)

編號 書名 出版者 改寫來源 志怪 傳奇 擬話 本

文言 小說

合計篇數 1 2 3 4

由表 2-3-2 可以發現:

(一)在類別上,改寫自志怪小說最少,只有一本,改寫文言小說最多,有四本。

(二)依個別書籍來看,改寫文言小說四本全都改寫自《聊齋誌異》,為最多。

與市面上為數眾多,以四大古典名著為本來改寫的作品相較,以古代短篇小 說為題材的改寫本數量上明顯較少。志怪小說或因其「殘叢小語」、「粗陳梗概」

及「未有意為小說」等特性,使得故事性不高,又或是鬼神怪異的內容居多,改 寫者少,也使得一般讀者對此文類較為陌生。《聊齋誌異》涵蓋小說、寓言、故事 和異聞,故事性及藝術價值高,顯然受到改寫者喜愛,改寫本數多,也是較為讀 者所熟悉的書籍。

二、改寫作者及出版分析 研究者將改寫作品的出版資料整理如表 2-3-3:

表 2-3-3 改寫本改寫者及出版分析

書名 作者 出版日期 出版資料

1 《二拍》 張文潛、歐陽少鳴

改寫 2000.09 初版 1989 年由香港學林出版 兩人均為中國作家 2 《三言》 何雲麟、鄭碧新 改

寫 2000.09 初版 1989 年由香港學林出版 兩人均為中國作家

3 《北斗七星不見了》 馬景賢 改寫 2004.10 初版 為〈小作家月刊〉專欄作品 之合輯

4 《唐代美人圖》 樸月 著 2004.07 初版

5 《今古奇觀》 林海音 改寫 2007.09 二版 1987.06 初版 作家已故 6 《聊齋誌異》 蘇尚耀 改寫 2007.12 二版 1987.06 初版

作家已故 7 《古靈精怪:變身》 陳碏 文 2009.04 初版

8 《奇幻聊齋:一杯茶換來的故

事》 岑澎維 文 2009.09 初版 9 《蛟龍、怪鳥和會念經的魚:

中國神話故事① 》 向陽 著 2010.06

重新排版 1983.08 九歌出版 10 《幽默聊齋之一:地府流浪貓》 周銳 著 2010.10 初版

原書名《幽默聊齋之月亮能 失控》,2003 年中國浙江少 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35)

書名 作者 出版日期 出版資料 聯經抽掉部分篇章重新出 版,

為中國作家

從表 2-3-3 可以看出:

(一)林海音為資深已逝作家,生前在少兒文學的成就有目共睹,陸續寫了不少 兒童文學創作及譯作。本書為舊書再版。

(二)馬景賢為資深兒童文學作家,作品包含少年小說、童話、兒歌、散文、劇 本等,創作、改寫、翻譯作品皆有。除了入選好書大家讀的《北斗七星不 見了》外,近年作品如《三隻小紅狐狸》、《元曲經典故事》、《白蛇傳奇》、

《前後漢》等都是取材自古典文學的改寫、再創作,可看出馬景賢亟欲推 廣古典文學給兒童的企圖心。

(三)向陽亦為資深作家,主要作品在於詩作,亦有部份兒童文學作品。

(四)周銳是中國知名作家,從 2003 年就已在中國大陸出版了《幽默三國》、《幽 默西遊》、《幽默水滸》、《幽默紅樓》、《幽默聊齋》等系列,其中最受歡迎 的《幽默三國》已經印刷了四十多次達二十多萬冊。2010 年聯經出版公司 才引進出版《幽默三國》、《幽默聊齋》、《幽默水滸》,即本次入選的系列。

(五)樸月,本名劉明儀,亦為多產作家。作品多偏重古典文學、詩詞、文史。

改寫者幾乎都是經驗豐富的兒童文學作家,應能夠掌握文筆優美流暢的原 則,將古代經典推介給兒童。此外,在十本書中,中國作家執筆就佔有三本,比 例不可謂不高,兩岸文學交流的情形不容忽視。從出版項來看,有五本書是舊書 重新再版,一本書為集結出版。雖說好書能經歷時間的考驗,但以本土作品本就 不多的情況下,再扣除舊書再版,有志從事改寫的新生代作家其實寥寥無幾。

第四節 小結

創設於民國八十年,由民間機構所發起的「好書大家讀」活動,以嚴謹的兒 童圖書評審制度,在茫茫書海中評選推薦好書。歷經二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深獲 家長信任的童書評鑑制度,對鼓勵優良少年兒童讀物的出版與寫作、提供圖書出

(36)

版新資訊、提倡讀書風氣,為家庭、學校、社會搭建一座相互溝通的讀書橋樑等 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能獲得「好書大家讀」推薦的作品,無論是在主題、內容、文字、印刷編排 等各方面都應有獨到之處,應具代表性。從從這些作品的數量、改寫來源、作者 及出版情形來看,可以發現以古代短篇小說為改寫題材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首 先是古代短篇小說的改寫作品並不多,在單一題材的選擇上,《聊齋誌異》因其知 名度及故事性高,受改寫者青睞,其餘文類都還有待發掘與推廣。其次,改寫作 品的作者多具有兒童文學作家的身份,對改寫作品的品質有一定的水準,但舊書 重新出版的情形不在少數,真正由臺灣新生代作家所寫的作品並不多。舊書重新 出版並非不好,只是寫作方式及用詞是否能為現代兒童所接受,值得商榷。改寫 作品中亦有來自對岸的作品,兩岸交流的現象不容忽視,雖說兩岸追本溯源為同 文同種,但政治立場不同造成思想意識上的差距是不爭的事實,是否反映在改寫 者對原始文本的詮釋角度,都有待觀察。

(37)

第參章 改寫作品題材來源分析

如何在為數眾多的古代短篇小說中,選出適合兒童的題材,取決於改寫者的 改寫動機;改寫者的改寫動機,影響改寫者的選文方向,也影響兒童讀者所能觸 及的面向。因此本章將做改寫者改寫理由與選文方向的探討

第一節 改寫分析

研究者將改寫作品依其改寫來源,分為志怪小說、傳奇小說、擬話本小說及 文言小說四類,依不同類別在各節中逐一探討。

有關各改寫文本的分類整理如表 3-1-1:。

表 3-1-1 改寫文本分類

編號 書名 來源 分類

1. 《蛟龍、怪鳥和會念經的魚:中國神話故事①》 志怪 志怪

2. 《北斗七星不見了》 傳奇

3. 《唐代美人圖》 傳奇 傳奇

4. 《二拍》 《二拍》

5. 《三言》 《三言》

6. 《今古奇觀》 《今古奇觀》

擬話本

7. 《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

8. 《古靈精怪:變身》 《聊齋誌異》

9. 《奇幻聊齋:一杯茶換來的故事》 《聊齋誌異》

10. 《幽默聊齋之一:地府流浪貓》 《聊齋誌異》

文言小說

第二節 志怪小說

「志怪」一詞出自《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意思為是齊諧這 個人所著的書,多是怪異之事。魏晉時期,一些記載鬼神怪異的小說多以「志怪」

為名,至唐末段成式第一次在《酉陽雜俎‧序》中明確提出「志怪小說之書」,將

「志怪」與「小說」聯在一起。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下》將

數據

表 5-1-1  改寫作品寫作形式一覽表  ………………………………………………74  表 5-2-1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與《三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
表 3-3-1  以傳奇小說為寫作來源的改寫本  編號  書名  作者;繪者  出版者  備註  2  北斗七星不見了  馬景賢改寫  國語日報   2004.10  3  唐代美人圖  樸月著  ;  閒雲野鶴圖  民生報  2004.07  一、馬景賢  改寫《北斗七星不見了》          本書收錄的是馬景賢原先在小作家月刊的專欄所發表的唐宋傳奇改寫作 品,共二十八篇,所選篇目與來源整理如表 3-3-2:  表 3-3-2    馬景賢《北斗七星不見了》故事來源及內容分析  篇目  本書所註出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igital Visual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physical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make-up) Special

The CNS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 standards for the steel frame scaffolds have not been updated for over thirty years and most regulations in them are outdated As a result,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not only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 of the character-belief of the sixth grader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ut also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service quality gap of leisure farms through the consumers' ideas, and applies Kano’s two-dimensional quality analysis to not only explore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