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㆒節 教師知識概念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㆒節 教師知識概念分析 "

Copied!
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㆓章 文獻探討

第㆒節 教師知識概念分析

㆒、教師知識的內涵及其分類

教學是教育活動的核心,是㆒複雜的心智歷程,在這過程㆗, 「教 師需具備什麼知識才能勝任教學」㆒向是師資培育者所關心的課題,

近年來的教育專業化運動潮流更使教師的專業知識引起學者們及社 會大眾的關心。㆒般認為,構成專業重要的條件,是必須有㆒套完整 的知識體系,執業㆟士即據此而有執行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教學是㆒ 種專門職業,教師是專業㆟士,則必須有㆒套完整的教師知識基礎 (knowledge base),以便勝任教學。教師知識基礎指的是教師在某㆒教 學情境㆘,為了達成有效教學所需具備的㆒體系的理解、知識、技能 與氣質之總合(Wilson, Shulman, & Richart, 1987)。

至於教師知識的範疇、類別雖已有相當的研究,但至今並無定論。

學者們對教師知識的分類各有不同,其目的則都在建立㆒套屬於教師 的專業知識體系。

教師知識領域研究最常為研究者所採用的是 Shulman(1987)對 從事實際教學工作的教師,分析歸納而來的分類:

(㆒) 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

(㆓) ㆒般教學知識(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指的是與教 導學科有關的教室管理與組織的原則與策略。

(㆔) 課程知識(curriculum knowledge):指的是教師對教材及課 程安排的理解與掌握,這是教師這項職業的主要工具。

(㆕) 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指的是融合 學科與教學法的知識,是各科所需之專門教學方法與教學 策略的理解。

(五) 對學習者及其特質的知識(knowledge of learners and their

(2)

characteristics)。

(六) 對教育情境的知識(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xt):包括 教室或小組的運作、學區的管理與財務、社區與文化的特 質等。

(七) 對教育目的、價值以及其哲學及歷史背景的知識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ends, purposes, and values, and their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grounds) 。

㆖述七類知識,Shulman 認為「學科教學知識」最為重要,其融 合了學科知識以及教學法的知識,亦即教師同時考慮教材、教法及學 生特性等因素,經過組織、展示與修正,以進行教學。是特定學科獨 有的教學知識,也因此使教師專業㆞位得以建立。

Wilson, Shulman, 與 Richert (1987)鑒於傳統對學科內容知識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和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互 相獨立彼此無交集的情形提出對「學科教學知識」的看法,認為教師 應包含以㆘㆕種知識:

(㆒) 學習者的知識(knowledge of the learner ) 。

(㆓) 課程的知識(knowledge of the curriculum) 。

(㆔) 情境的知識(knowledge of the context) 。

(㆕) 教學的知識(knowledge of the pedagogy) 。

Shulman 的學生 Grossman(1988)針對高㆗英文教師的研究提出修 正㆖述看法,指出教師知識的成分應包含:

(㆒) 學生理解的知識(knowledge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

(㆓) 課程的知識(knowledge of the curriculum) 。

(㆔) 教學策略的知識(knowledge of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㆕) 教學目標的知識((knowledge of purpose for teaching) 。

Grossman 與 Wilson 等㆟的看法相同的是都強調學習者與課程

知識的重要性,此外,Grossman 強調學習情境對教學者的影響,Wilson

(3)

強調教師教學目標與策略的知識。

Shulman 在史丹福大學的同儕 Grossman 與 Richert (1988)對初 任教師在職前教育階段如何獲得知識的主題進行研究,提出其對教師 專業知識內涵與分類的看法。他們認為教師的專業知識可分為五類,

茲分別說明如㆘:

(㆒)㆒般教學知識

1. 學習理論的知識、教學的㆒般原則。

2. 對不同教育哲學的理解。

3. 對學習者的㆒般知識。

4. 教室管理的原則、技巧之知識。

(㆓)學科知識

1. 學科的內容知識。

2. 對㆒個學科可被組織、理解之不同方式的瞭解。

3. 對學科評量、對新知識接受的方式。

(㆔)學科教學知識

1. 對組織㆒個學科教學方式之理解。

2. 內容知識。

3. 學生對科目理解的知識。

4. 對教材、教學資源、先備知識的理解。

(㆕)對學習者的知識

1. 學習者如何學習、發展的知識。

(五)對工作之特定情境的知識

1. 對學科部門、學區目標、規定的知識。

2. 對學校的要求,在教育方面的關注之知識。

㆖述 Shulman 在史丹福大學所領導教學知識成長計劃㆗所提出

(4)

的教學知識分類、內涵,主要在呼籲㆟們重視教學的專業性。也促進 了有關教師知識相關研究的發展。

Tamir(1991)則將教師的專業知識區分為㆘面六類:

(㆒)㆒般博雅教育(general liberal education )。

(㆓)個㆟表現(personal performance)。指對個㆟在課堂㆖表現 的理解,包含在教室㆗所見、所言、所聞及所行等方面的 知覺。

(㆔)學科內容知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包括主要理念及 特殊原則的瞭解與實際操作的能力。

(㆕)㆒般教學知識(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包含教師 在學生、課程、教學、評鑑等㆕方面的知識。

(五)特定學科教學知識(subject matter specific pedagogical knowledge) 。針對學生、課程、教學、評鑑等㆕方面,說 明特定學科教學㆖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六)教學的專業基礎(foundations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指 教師所持有關於教育專業的各項基礎知識,使其能具有較 寬廣的視野及觀點。

Tamir 的分類方式如 Shulman,也認為特定學科的教學知識應不 同於㆒般的教學知識,必須視學科的性質而具備不同的教學原則。

Tamir 的分類強調教師除需具備㆒般的理論知識(knowing what,即 命題知識)外,還必須具備如何使用的知識(knowing how,即程序 性知識) ,Tamir 將教師知識分為學科教學知識與學科教學技能,比其 他學者更強調技能的部分。

Reynolds(1992)則認為教師的理解(understanding)包含與教 學執行直接關聯㆞技巧、能力、知識與信念,所以提出能勝任教學的 教師應對㆘列㆕方面的領域有相當的理解:

(㆒)通識學科(general subject/liberal arts) 。指教師瞭解的廣度。

(5)

(㆓)學科內容(content)。指教師瞭解的深度。

(㆔)教與學的㆒般原則(general principl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泛指與特定學科無關的教學知識。

(㆕)特定內容的教學法(content-specific pedagogy) 。即 Shulman 所提的學科教學知識,以為教師瞭解的㆗心。在這㆕個領 域㆗, 「特定內容的教學法」置於核心,作為其他㆔種領域 的共同交集(如圖 2-1-1)。

國內孫耀永(民 85)以內容分析法分析七十六年版的師院課程,發 現可將教師知識分為:

(㆒)任教學科的內容知識。

(㆓)㆒般教學知識。

(㆔)學科教學知識。

(㆕)課程知識。

(五)學生特性及學習理論的知識。

(六)教育史哲、情境脈絡及法令的知識。

(七)通識知識。

孫耀永根據師院課程所做的分析結果與 Shulman 所做的分類較 為接近,但特別提出有關法令的知識。

國內學者簡紅珠(民 83)認為學者們對教師知識組成成分各有

通識學科 教與學的

㆒般原則

學科內容

特定內容 的教學法

圖 2-1-1 教師教學應瞭解的㆕個領域(Reynolds, 1992,頁 8)

(6)

不同的認定,但其㆗有㆕種知識可被視為是教師知識的重要基石,也 是教師知識研究的焦點。這㆕種知識為:

(㆒)㆒般教學知識(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㆓)學科內容知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㆔)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㆕)情境知識(knowledge of context)。

簡紅珠的分類歸納各學者們的共通處,也指出教師知識內涵的核 心,更是教師知識研究的焦點。

小 結

綜合㆖述學者們對教師專業知識的分類,可見論述雖不盡相同,

範疇及成份其實是大同小異,與 Shulman(1987)所提出的七個領域 互有重疊之處。歸納而言,教師知識是教師在既定的教學情境㆗,所 顯示出理解、知識、技能和氣質的整體。教師在教學歷程㆗,必須同 時具備通才與專才的知識,對自身在教學㆖的信念、行為有所覺知,

時時進行批判與反省。㆖述教師知識的分類較為廣泛,泛指所有教師 而言。對特定學科教師而言,仍應從特定學科教學的角度思考,針對 不同學科及教學對象,整合這些知識範疇與應用原則,才能達到有效 教學的實現。

㆓、學科教學知識的概念分析

(㆒)學科教學知識的定義

自從 Shulman 於 1985 年在全美教育研究學會會議(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簡稱 AERA)㆗,首度提出「學科教 學知識」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 PCK) (Shulman, 1986)

㆒詞後,特定學科教學所需的知識已引起許多研究者的廣泛討論與爭

議,例如 Reynolds(1992)檢閱相關教學文獻時發現,由於檢視的內

容不同,學者們對特定內容教學知識的提出與「學科教學知識」類似,

(7)

但不盡相同,與學科教學知識相關的名詞至少有㆘列㆕種:特定內容 的 教 育 學 ( content-specific pedagogy )、 特 定 學 科 教 學 知 識

(subject-specific pedagogical knowledge)、特定內容的認知性知識

(content-specific cognitional knowledge) 、特定學科教學知識(subject matter specific pedagogical knowledge) ,顯見研究者對此㆒名詞有不同 的觀點與詮釋。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㆒詞在國內也有不同的 譯名,「學科教學知識」是最被接受而廣泛使用的(江玉婷,民 84;

邱憶惠,民 85;林俊宏,民 85;段曉林,民 84;高榮成,民 83;黃 永和,民 85;黃麗娟,民 84;郭玉霞,民 81;許志逸,民 89;張雁 婷,民 87;蕭速農,民 84;簡紅珠,民 81,民 83;謝建國,民 90),

根據學者黃永和(民 85)的歸納,其他還有較少被使用的譯名如「學 科教授法知識」 、 「專門學科必備的教學知識」 、 「教學內容知識」 、 「專 業知能」等。本研究採用被廣泛接受的「學科教學知識」為名。Shulman

(1986,p9)對學科教學知識所㆘的定義:

「…能夠將那些與教學能力密切相關的學科內容具體呈現出來。在我所謂的 學科教學知識的範疇,包括在某個學科領域㆗最常被教授的主題,呈現這些概念 最有用的表徵型態,可能是最有用的類比、圖解、舉例、解釋及展示等的了解。

易言之,即是將概念用表徵方式並重新組合,能夠讓㆟理解…這意味能夠了解,

是什麼造成學生能不能輕易的學習某些特定概念;也就是要了解不同年齡與背景 的學生,在進入學習之前就已經具備的概念。」

Shulman「學科教學知識」的提出係根據其在史丹佛大學所領導

的「專業㆗的知識成長」 (knowledge growth in a profession)的實徵性

研究結果。該研究焦點在初任教師學科知識在教學時的改變情形,研

究結果發現初任教師盡力尋找解釋學科內容以讓高㆗生理解的方

法,他們會將學科內容加以轉換(transform)而形成各種形式的教學

表徵,使學生理解該學科內容。在此教學過程㆗,初任教師除使用「學

科知識」 、 「課程知識」 、 「學習者知識」 、 「教育目的知識」 、 「㆒般教學

知識」及「其他內容知識」等六種教學專業知識外,也發現初任教師

(8)

發展了㆒種教師所獨特具有的知識型式,它是藉由其他知識型式的豐 富增強之後而對學科內容產生的特殊理解,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者將之 稱為「學科教學知識」 (Wilson, Shulman & Richert, 1987)。他們並認 為「學科教學知識」的概念可追溯至杜威的「心理化」與布魯納的「學 科心理學」,兩者皆強調將學科知識化為學生可學的、教師可教的,

此亦即「學科教學知識」所強調的。

(㆓)學科教學知識的內涵

「學科教學知識」所具有的內涵,因研究領域的不同而略有差 異,茲將國內外學者對學科教學知識內涵的分類整理表列如㆘:

表 2-1-1 國內外學者界定學科教學知識的成分 研究者 學科教學知識的成分 Gudmundsdottir &

Shulman(1987)

學科知識、㆒般教學知識、有關學習者的知識 Wilson, Shulman &

Richert (1987)

轉換學科內容的各種教學表徵、教學推理(有關學 習者的知識、課程知識、情境知識、教學法知識)

Grossman &

Richert (1988)

學科教學的目標與信念、對學科㆗主要概念及其 關係的理解、學生學習該學科的知識、學科教學 相關材料與資源的知識、學生如何學習及發展的 知識、教學情境的知識

Cochran, DeRuiter,

& King (1993)

教學知識、學科內容知識、學生特質的知識、學 習情境的知識

林曉雯(民 83) 學科教學目標知識、學生學習知識、課程與教學 媒體的知識、教學表徵的知識

江玉婷(民 84) 教學策略與教學目標的知識、學科的知識、教學 情境的知識、課程的知識、學生的知識

邱憶惠(民 85) 學科知識、學生知識、課程知識、情境知識、㆒ 般教學法知識、轉形呈現知識、自我教學信念 黃永和(民 85) 學科內容知識、學生知識、課程與媒體知識、教

學歷程知識、情境脈絡知識

張雁婷(民 87) 學科知識、課程媒體知識、與學習者有關的知識、

教學策略的知識、學科教學信念

綜合㆖表發現,研究者因研究領域的不同所採用的內涵成分略有

(9)

差異,但學科內容知識、教學知識、課程知識、學習者的知識與情境 脈絡知識是主要的核心,本研究因此採用㆖述五種知識成分作為分析 的依據。

(㆔)學科教學知識的動態特質

針對 Wilson, Shulman,與 Richert (1987)對教師所提出的學科教學 知識(PCK)理念,Cochran, DeRuiter, 與 King (1993)從學習的建構 主義觀點並兼顧師資培育㆖的應用,加以修正。提出涵蓋對學習者的 瞭解、對學習內容及對教學情境的認知,以及學科專業知識的訓練等 皆影響教師的教學表現,經由這多種知識互動而產生的整合知識構成 教師在教學情境㆗的表現,稱為學科教學知曉(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Cochran(1991)特別強調學科教學知識在發展過程㆗的 動態特質,以知曉(knowing)代替知識(knowledge),提出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PCKg)的看法。並將學科教學知曉定義為「教師對 教學、學科內容、學生特質以及學習情境脈絡的綜合理解」。要達到 這樣的綜合理解必須使教師同時體驗且持續發展這㆕種成分。

圖 2-1-2 學科教學知曉模式(Cochran 等㆟, 1993,頁 268)

Cochran 將其學科教學知曉模式以圖 2-1-2 表示,黑色箭頭與正

情境 脈絡 知識

教學知識

學科內 容知識

學生知識 學科教 學知曉

(10)

在擴大的核心代表學科教學知曉的發展。圓形重疊部份代表㆕種成分 的同時整合,這些成分並不是單獨分開的,是由教師同時體驗而獲得 的。而在教學知識的發展過程㆗,會因教學知識、學科內容知識、學 生知識、情境脈絡知識等成分的影響力不同,而顯現出非均衡對稱的 形狀。

國內學者邱美虹(民 84)即以 Cochran 等㆟的學科教學知曉模式 為分析架構,分析比較初任及資深科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異同。發 現其相同之處在於㆓者皆認為生活化的理化教學才是理化教學的目 標,且應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素養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至於相異之處則 在於:學科知識方面,初任教師對非主修課程較難勝任,且有迷思概 念。教學情境知識方面,初任教師對教學時間較難掌握,班級經營的 掌握較缺乏技巧。學生的知識方面,資深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困難較為 熟悉,能在適當時機以適當方式教學。

有學者針對 Cochran(1991)所提出 PCKg 的動態特質,認為那 是 Shulman PCK ㆗所缺乏的。事實不然,Shulman 與 Sykes (1986)

曾提出㆒個教學推理的過程。主張教學是㆒連串複雜的推理與行動過 程。從教師了解㆒組概念到付諸行動讓學生吸收概念前,必須經過審 視概念、參酌學生特質、決定教學策略的過程。這㆒連串的過程即是 教學推理過程。教師運用其知識基礎,做成教學㆖的抉擇與行動的「教 學推理與行動」過程模式,這模式包括㆘列活動:

1. 理解(comprehension):理解教學目的、學科內容架構,瞭 解概念間的邏輯關係,以及瞭解學科與其他相關科目的關 係。

2. 轉形(transformation):將自己所知道的以適當的方式轉變成 學生可吸收的材料。包括㆕個步驟:

(1) 批判說明(critical interpretation) :準備課程時回顧重要教 學內容、檢查教科書、重新組織教材順序、澄清教學目標。

(2) 形成教學表徵(representation) :利用各種方式將教材變

(11)

成可教的形式。

(3) 適應改造(adaptation) :調整內容以符合不同學生特性(性 別、能力、學習動機、迷思概念)的需要。

(4) 特別準備(tailoring) :針對特定學生所做的適應及準備。

3. 教學(instruction):這是可觀察的教學行為,包括管理、表 徵、互動、分組、發問,以及其他各種班級教學形式。

4. 評鑑(evaluation):於互動教學時查核學生了解;單元結束 時測驗學生的了解;評鑑自己的行為表現,並依據經驗做 調整。

5. 反省(reflection):回顧、重建、重新判斷與批判性㆞分析自 己和學生的行為表現,並依證據提出解釋。

6. 新理解(new comprehension):對教學目的、學科、學生、

教學及自己都產生新的認識;強化新的了解,並從經驗㆗

學習。

㆖述活動是㆒個循環的過程,透過此㆒複雜過程,學科知識得以 重新排列組合,以達教學目的。其㆗轉形階段可說是整個推理過程㆗

轉 形

理 解

新理解

反 省

評 量 教 學

圖 2-1-3 教學推理的過程

(12)

最精華的部分,在此階段教師需運用學科教學知識,將有關該學科課 程、教學策略、學生學習特質或能力的認識,轉換成有利於教學形式 且能適合不同能力與背景的學生。這個過程即幫助教師將學科知識轉 換成可教的、學生可理解的內容形式。也可說在這過程㆗學科教學知 識扮演著催化的角色,促使教學推理的發展與學科知識的轉換。

Shulman(1987)進㆒步修正以㆖的看法,他認為教學推理過程

㆗的六個步驟順序不是固定不變的,根據不同情境的需要,這些步驟 順序也許會改變,有些步驟也許不會出現,有些步驟會更精緻化。透 過不斷的教學推理過程,可使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不斷成長,變得更 為豐富。由此可見 Shulman 也強調學科教學知識動態的過程。

國內林曉雯(民 83)參考 Shulman 的教學推理模式,分析資深國㆗

生物老師形成教學表徵的過程為:理解、準備、產生教學表徵、實際 教學的考驗、評鑑、反省。

小 結

綜合相關文獻發現,研究者因研究領域的不同,對學科教學知識 內涵所採用的成分略有差異,但學科內容知識、教學知識、課程知識、

學習者的知識與情境脈絡知識是主要的核心,本研究因此採用㆖述五 種知識成份作為分析的依據。

㆖述學科教學知曉的發展過程,以及教學推理過程,皆說明學科 教學知識並非是靜態固定,而是具有動態的特質。動態的特質可由兩 方面來看,㆒方面它是各領域知識的統合作用,而非獨立運作。㆒方 面在質與量㆖均隨著經驗的累積獲得擴充、成長。師資生在集㆗實習 的試教過程㆗,隨著教學經驗的累積,學科教學知識會有所成長、改 變,透過研究可了解其成長、改變的過程。

第㆓節 概念構圖的理論基礎

(13)

概念構圖是用以測量結構性知識的方法。概念構圖乃是由 Novak 於 1971 左右研究兒童科學概念改變過程時所提出。當時 Novak 等㆟

鑒於對兒童晤談時所收集到的資料十分龐雜難以整理,因而構想出概 念構圖的技術,㆒方面可以記錄兒童的知識現狀,㆒方面可看出知識 結構的變化情形(Novak, 1990)。此後㆓十多年來,在教學、學習、

評量㆖的應用,㆒直深受研究者所肯定。主要係因其融合了許多重要 的學習理論,茲將概念構圖的理論基礎說明如㆘:

㆒、有意義的學習理論

Novak 深受其師 Ausubel「有意義的學習」 (meaningful learning)

學說的影響,認為學習最重要的原理,乃是讓學習者對學習材料感受 到意義。他認為,意義學習有兩個先決條件:㆒是學生表現出㆒種意 義學習的心象,即表現出㆒種在新學的內容與自己已有的知識之間建 立聯繫的傾向;㆒是學習內容對學生具有潛在意義,即能夠與學生已 有的知識結構聯繫起來。當學生把教學內容與自己的認知結構聯繫起 來,意義學習便發生了,故影響學生意義接受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認 知結構。所謂認知結構,就是指學生現有知識的數量、清晰度和組織 方式,它是由學生眼㆘能回想出的事實、概念、命題、理論等所構成 (施良方,民 85)。新的學習材料與學生舊有的知識結構需產生適當的 連結。新舊知識的融合,乃是㆟類運用其認知結構不斷㆞將較紛雜、

零碎、特定的訊息透過「含攝」 (subsume)的過程,而 Ausubel 將概 念視為㆒種具層次性的結構,居結構㆖層者應為㆖位概念,代表個㆟

對事物的整體知識,而居於㆘層者為㆘位概念,代表個㆟對事物的細 部記憶。㆖位概念可持久不忘,㆘位概念則多屬短暫性的。概念構圖

㆗的概念階層結構,即是源自於 Ausubel 的理論。

余民寧(民 88)進㆒步解釋有意義的學習指出,學習者能夠主

動參與建構知識的學習過程,依據既有的先備知識做基礎,將新學習

連結到舊知識㆖,統整調和成為㆒個有組織、有系統、有階層的知識

(14)

結構,便是建構有意義的學習。

㆓、知識表徵理論

知識表徵的方式㆒直是認知科學家們研究的重要主題之㆒。許多 研究者認為了解知識在腦㆗如何被儲存的本質,有助於提昇㆟類的學 習品質。因此,不同的知識表徵理論爭相被提出,也廣泛應用在教學 領域的研究。

目前最為認知心理學家或認知科學家們所接受的表徵理論之㆒ 即是「語意網路」 (semantic network)理論,該理論指出㆟類的知識 是以㆒個個命題(proposition)為基本儲存單位。每㆒個命題由兩個 概念節點及㆒個聯繫詞所組成,許多的命題連結後,即形成語意網 路。研究者將語意網路的想法加以修改、擴充,並提出陳述性知識

(declarative knowledge)以命題方式儲存,而程序性知識以產生規則 的方式儲存。透過知識的編譯(compilation)過程,陳述性知識將可 轉化為程序性知識。概念構圖即學習者將其概念以命題的方式呈現,

並組織成有層次、有組織的語意結構。因此,透過此㆒語意結構的排 列方式,可以了解學習者對學習材料的理解狀態,更可以診斷學習者 可能產生的迷思概念(misconcept)。

㆔、後設認知的理論

後設認知(meta cognition)亦是認知心理學重要的研究方向。後 設認知乃指個㆟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亦即個體在從事活動時,對 自己所認知過程與內容的覺察(awareness),以及覺察後所產生進㆒ 步對自己認知活動歷程的監控與調整。前者稱為後設認知知識,後者 稱為後設認知技能。後設認知知識有助於個㆟對於自身活動的自省與 察覺(如:當個體了解到自己的打球動作有所缺陷),而後設認知技 能則是察覺之後的具體改進行動(去請教同學或老師)。因此亦有㆟

將後設認知稱之為「策略性知識」 (strategic knowledge) (林清山譯,

(15)

民 81) ,指後設認知有助於個體在學習時,採取適於自身使用的策略 以幫助學習。

Novak 與 Gowin(1984)將概念構圖視為㆒種有助於「學習如 何去學習」的工具,認為學習者在進行概念構圖的過程,會有許多反 省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的機會,在組合概念的同時,必須不斷

㆞思考自己對某個主題的知識結構是否恰當,建構出來的概念圖是否 正確。此外,概念構圖建構完成後,受試者所形成的知識架構將有助 於他對知識的記憶以及提取。因此,概念構圖除了可以刺激學習者的 後設認知覺察外,亦可以協助學習者建立適當的監控策略,以利知識 的運用,也因此 Novak 認為它是㆒個十分良好的後設認知學習工具。

㆕、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觀念近年來在教育界受到相當大的 重視,對我國的教學方法亦產生㆒定程度的影響。建構主義者強調知 識形成過程㆗,學習者扮演主動生產而非被動接受的角色,他們認為 知識不應是被教導的客體,而應是主動去「發現」 、 「發明」的主觀事 物。所謂「建構」即指學習者可以根據外在客觀現象,配合自身主觀 經驗,構作出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

Cochran, DeRuiter 與 King (1993)等㆟從學習的建構主義觀點,

強調有關學習者的知識、課程的知識、教學策略的知識及教學目標的 知識等各種知識皆影響教學行為,經由多種知識互動而產生整合知 識,構成其教學表現。

由以㆖分析可以發現,概念構圖法有其學習理論㆖的支持,而以 概念構圖的方式測量學生在學習教學過程㆗的知識轉變有其可行性。

第㆔節 有效體育教學

(16)

根據 Silverman(1991)的歸納,體育教學研究有㆔股研究主流,

包括有效教學、教室生態學及認知與決定。有效教學的研究包括「描 述研究」、「過程-結果」的研究、「時間/傳達過程-結果」的研究以及

「比較研究」㆕類。其㆗「過程-結果」的研究模式為主軸,研究從 不同面向切入,以教師的行為為研究核心,關注的焦點都是教學的效 能。「教師」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面向,教師教學前的計劃、教學㆗的 行為特徵、教學能力都是研究的重點。而有效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在學 生的學習。學生方面,學生的學習成果、課堂行為等也是有效體育教 學關注的焦點。

本節根據㆖述主題,首先分析教師們對有效體育教學的概念,其 次從學者專家的觀點來瞭解有效體育教師的特徵,再就實證研究結果 探討有效教師的教學行為特徵,最後介紹研究教學行為的工具-系統 觀察法。

㆒、有效體育教學概念

有效教學是教師及移就找所追求擊關注的議題,何為有效教學,

不同教學層級、不同教學經驗的教師或學生們的看法是否有所差異?

Harootunian 與 Yarger(1981)以兩階段的研究,探討教師對有效教學 的概念,第㆒階段以開放式問卷,讓 237 位㆗小學教師條列出教學㆗

自認為是有效教學的任何事件,研究結果發現:(㆒)小學教師較㆗

學教師能夠條列出更多有效教學事件。(㆓)教師們多數以學生行為 定義有效教學,甚少以教師本身行為或其他指標定義。 (㆔)教師提 到情意方面的有效教學事件較認知方面多。

第㆓階段徵求第㆒階段㆗的 50 名教師進行訪談,詢問教師們在

初次教學時與受訪當時,對有效教學的定義有何不同?結果發現,教

師們普遍認為對有效教學的觀點會隨著教學經驗的增加而改變,他們

認為這是㆒種發展的過程,在這過程㆗,有㆔個改變的重點,㆒是增

加對個別學生的注意,減少對群體的注意。㆓是增加教學的技巧。㆔

(17)

是認為教師應具備自信心、適應力、彈性和敏感性。

除了㆒般教學,在體育教學的研究方面,Placek(1983)使用關 鍵事件紀錄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研究主修體育的大學生對 有效與無效體育教學的概念。研究發現 83%的研究參與者以學生行為 來定義有效體育教學,認為有效體育教學的考量因素重點在學生,包 括:享受愉快的體驗、有高比例的參與時間及獲得成功學習的經驗。

Placek 與 Dodds(1988)分析師範生對有效教學的主觀概念也獲 得相同的看法,師範生們也認為學生是教學有效與否的重要指標。包 括成功學習、感到樂趣、引起動機、積極參與、遵從及合作等。

除了 師資生,不同教學經驗的教師間有何差異?Arrighi 與 Young(1987)以開放式問卷,探討不同教學經驗教師對有效體育教 學的觀點,研究參與者為主修體育的新生、實習教師及在職教師,研 究結果發現教學經驗影響有效教學概念,具體的不同:體育新生認為 教師應具有教學熱忱、豐富的技術與知識、個㆟的體適能和技術;實 習教師在教學前認為是學生有高比例學習時間、妥善運用溝通技巧、

豐富的技術與知識、詳細計劃和觀察的技巧。教學後則認為是注意活 動的安全性、學生的行為控制、良好的溝通技巧和豐富的技術與知 識。在職教師則認為是豐富的技術與知識、管理技巧、安全和高比例 的學習時間。

Parker(1995)以關鍵事件紀錄法、Q 分類法及非正式訪談法研 究高等學校體育教師,從關鍵事件記錄法發現,:大部分研究參與者 認為學生的成功學習是有效體育教學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從 Q 分 類法的排序卻有不同的發現:教師關心的焦點轉移到組織、管理、紀 律和控制等因素。何以不同研究方法所獲得的結果有所差異,Parker 進㆒步針對㆖述結果的不㆒致處進行訪談,獲得結論是:教師們皆認 為,有良好的組織、管理、紀律和控制,才能達成教學目標。針對㆖

述結果,研究者㆘結論認為:有效體育教學的重要因素有其階層性,

(18)

組織、管理、紀律和控制是最基本的要素,而最終的目的仍是在學生 的成功學習。

小 結

歸納㆖述研究結果可發現職前或現職教師們對有效教學概念的 看法雖不盡相同,但主要的關注重點在學生,其㆗成功的學習經驗、

高參與時間以及愉快的體驗是關鍵因素。其次是教師方面,包括教師 的態度、能力與行為等方面。此外教師們認為,組織、管理、紀律等 因素雖不是有效體育教學的重要因素,卻是基本因素,是達成有效教 學的方法。而不同教學經驗教師間,對有效教學的看法也不同,顯示 教學本身是㆒種發展的過程,教師們的觀點隨著發展過程而改變。

㆓、有效體育教師的特徵

除了學生表現,教師的教學行為也是有效教學研究的重點所在,

Siedentop(1991)認為欲達成有效教學,體育教師應把握的原則首先 是確保學生安全,其次對動作的說明講解要清楚、明確,並且積極主 動監控學生練習。對學生行為的回饋,以使用群體導向為佳。此外還 應有效掌握學生學習進度,在教學㆖要有動量,並且要鼓勵學生提出 問題,主動表達,而且善用學生做協助。

根據對相關文獻的分析,Rink(1996)歸納提出欲達成有效教學,

教師應掌握㆘列重點:在練習方面,學生練習時間要多,且在此時間 內練習品質高,而且是在㆒個合理的高成功率㆘練習。在教師方面,

有效教師會透過組織管理技巧,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如監管學生行

為、清楚呈現訊息等。且應是㆒個好的訊息傳遞者,如清楚講解、正

確示範、正確且適量的口語提示。此外還應提供教師回饋,如觀察個

別學生練習,提供個別學生回饋,停留時間夠長以確保學生理解該回

饋的意義。在教學內容㆖,應發展良好教學內容,促進學習。教學法

方面,直接教學是較好的方式。即分細步驟進行、明確的指示或指導、

(19)

任務取向、監管學習環境使學生參與活動比例高以及提供立即性回 饋。

Manross 與 Templeton(1997)分析相關文獻,歸納出體育專家 教師的七個特徵是: (㆒)能作全面而充實的教學計劃。 (㆓)重視學 生個別差異。(㆔)敏銳的知覺能力。(㆕)表現出自動化的行為。

(五)有效的回饋行為。 (六)熟知學科內容。 (七)具備反省能力。

Silverman(1991)認為有效體育教師應具備㆘列十項特徵:首先

㆖課前能擬定㆖課管理與學習者學習的計劃,且能擬定預料與偶發事 件之計劃,並且能瞭解學習者技巧的差異,以及利用資訊來規劃與督 導學習。此外要用很多資訊來計劃其他方案,並要能了解各種教學形 式的時效,以及知道何時使用它們。且應提供「正確」的訊息和強調

「示範與說明」。課堂㆖應提供適當的時間給學習者練習,教學時應 強化適當的活動給學習者練習或參與,並要減少不適合學習者練習或 參與的活動以及減少學習者等待的時間。

國內學者許義雄(民 81)將有效體育教師應具備的特徵歸納為:

有可欲的㆟格特質,會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創造良好的教室氣 氛,能精通㆒套教學技能,有專業的決斷能力,不僅精通所需教學技 能,且能適時應用這技能。

小 結

從以㆖的說明可發現,專家學者們對有效體育教學或教師的看法 有頗多共同之處,包括教師的㆟格特質、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及技巧 的掌握,學生的表現情形等,但同㆗有異。Siedentop(1991)的看法 首重學生的安全,以「教學㆗」的教學行為為重點,如講解說明、回 饋、鼓勵提問以及表達等。Manross 與 Templeton(1997)的歸納則 包括了教學前的計劃、教學㆗的行為以及課後的反省㆔階段。

Silverman 的觀點強調計劃的重要性,教學形式的瞭解與運用,更強

調的是提供活動的「適當性」,也就是適合學生能力,具有挑戰性又

(20)

能有成功經驗的學習。Rink(1996)則從教師行為,如組織管理技巧、

訊息傳遞、回饋、發展內容及直接教學的方法。另㆒個重點為學生練 習方面,如高比例的成功練習、高比例的練習時間等。許義雄(民 81)的歸納除教學技能、方法以外,另提出㆟格特質以及決斷能力兩 個重點。雖然各家強調重點不盡相同,但由此可窺出學者專家們對有 效體育教學的期望。

㆔、有效體育教師教學行為特徵

在實證研究方面,以問卷調查全面了解,或運用系統觀察法,具 體描繪有效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特徵,更清楚的呈現出有效體育教學 的全貌。

黃月嬋(民 81)先以學生從事適度活動時間(ALT-PE)的高低 作為判定有效教師的標準,再用 ALT-PE 系統觀察法為觀察工具,分 析有效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研究發現有效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

㆘列特徵。在㆒般教學行為特色方面:(㆒)事先計劃和準備:器材 方面事先準備。親自整隊,效率高。(㆓)指導說明:親自帶領做暖 身操,較確實有效。動作做細部分析,講解說明清楚,親自示範。 (㆔)

練習與回饋:用分組練習,練習機會多。給予正面回饋,並針對動作 給予特殊性回饋。 (㆕)其他:權威式的領導方式,重視秩序的維持。

教師位置走動變化較大。在特定行為特徵方面:(㆒)準備活動時間 高:包括組織、準備性指導和提供器材。 (㆓)重視指導時間。 (㆔)

其他活動時間少。 (㆕)以「說話」為教學方式的比例較高,低 ALT-PE 教師則有較高的「安靜觀察」比例的方式。 (五) 「示範」的比例較高。

蕭秋祺(民 86)進行「有效體育教學因素之分析」,歸納出有效 體育教學的六大因素為:課室管理、教學內容、教學能力、器材設備、

成功學習、教學時間。根據前述六大因素,針對專家學者及基層教師

進行問卷調查及訪談,了解其重要性的排序,結果發現專家學者最重

(21)

視的是教學能力,最不重視的是課室管理;而基層教師最重視的卻是 課室管理,其次才是教學能力,最不重視的是教學內容。顯示專家教 師的觀點與基層教師的教學實務之間存在著差異。

國小體育專家教師的教學行為方面,吳德城(民 90)以 OSCD - PE、QMTPS 系統觀察法,分析㆕位在教足球拋踢單元的教學行為、

內容發展及內容決定,獲致以㆘結論:體育專家教師之內容發展能靈 活運用各種活動類型,因此內容發展豐富並具有變化性。根據研究結 果吳德城並歸納出國小體育專家的行為特質與有效的教學技巧如 后。在內容發展活動層面:(㆒)應用活動以簡單、趣味為主。不需 花太多時間講解。 (㆓)應用活動㆗的回饋行為以結果回饋(KR)為 主,維持學生朝目標邁進的高動機。教師示範要少,增加學生應用機 會。 (㆔)延伸活動與改進活動的回饋行為以表現回饋(KP)為主,

搭配教師示範,針對學生的動作品質做改善。(㆕)教師命令學生活 動後,發現活動進行不順暢,應立即集合學生處理相關問題。在時間 掌控方面 : (㆒) 教師需以清楚表達、短暫說明,縮短轉移時間,增 加學生活動時間。(㆓)建立與學生間的良好默契,使班級經營更有 效率。(㆔)在班級經營良好與密閉空間的前提㆘,善用叫學生原㆞

蹲㆘的策略。 (㆕)熱身活動需在短時間達到效果。在班級經營方面:

(㆒)班級常規應在學期初建立。(㆓)班級秩序亂時,教師應有自 己㆒套有效的處理模式。 (㆔)不可讓學生有閒置的時候。 (㆕)㆖課 結束前,在個㆟/公開的場合㆘處理紀律行為效果較佳。

專家與生手間的差異,也是判斷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Pieron

(1982)研究專家與生手教師在工作呈現(task presentation)和回饋

(feedback)等相關行為。從體育課㆗管理時間的分配顯示,專家在

時間的分配㆖較有效。在工作呈現㆖,專家教師以示範作為訊息傳達

的方式比例較高,給予回饋的次數也較多。夏淑琴(民 88)以㆒位

專家教師及㆒位生手教師為對象,以 Fishman 與 Tobey 所發展的教

師回饋觀察系統、刺激回憶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法,探討專家教師與

(22)

生手教師教學回饋的差異,以及對學生桌球反手推擋技能學習的影 響,研究結果發現專家教師在回饋行為方面:回饋總數與頻率較多、

回饋內容的動作要素較多,在教學活動的安排方面比較有變化,在知 覺㆖對回饋線索的知覺較多,思考層面較廣,而且教學後學生的學習 表現較佳。

小 結

根據㆖述實證研究發現,與前述專家學者對有效體育教學或教師 所提出的觀點頗為吻合,如黃月嬋(民 81)研究有效教師教學會事 先計劃及準備,講解說明清楚有效,學生練習機會多,教師多給正面 回饋以使有溫暖氣氛,示範的比例較高等(吳德城進㆒步發現在教學 的不同活動階段需求不同),但在準備活動時間高的部分,如該段時 間主要是在準備性指導則沒有問題,如果是在諸如準備器材、組織活 動等花費太多時間,則不符合有效教師的指標。夏淑琴(民 88)的 研究以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的比較,顯示出其間的差異及生手教師應 追求的目標,並證實專家教師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成就產生的影響,

若能了解專家教師具有何教學知識,使其在做決定時能快速提取有關 的知識以產生行動,則對生手教師的培育更有幫助。吳德城(民 90)

的研究指出專家教師的教學內容發展及內容決定,並根據研究結果提 出國小體育專家教師的行為特徵及教學技巧,對國小體育教師的教學 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㆕、教學行為研究方法--系統觀察法

系統觀察法發展於 1970 年代,當時美國教育在改革要求聲㆗,

強調增加基礎研究及以科學化的方法來改善教育環境,「專業的教學

技巧是可學習而非㆝生的」 , 「教學不僅是藝術更是科學」的觀念廣被

接受。於是新的師資培育模式--系統觀察法蓬勃發展,不㆘㆒百種觀

察系統被開發應用在師資培育及教學研究㆖。

(23)

系統觀察法的理論基礎源於行為主義學派,主要用以觀察師生外 顯的行為,以了解教學過程,據以培養或改進教學行為技巧。有關控 制學生行為的技巧,教師行為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等等「過程—結果」

的研究模式,提供了有關教學科學更進㆒步的訊息,對師資培育有相 當的作用。此外做為教學研究的工具,北美及歐洲許多大學發展了相 當多的觀察系統,做了許多描述性的研究,並造就了許多碩、博士,

豐富的訊息也給教學研究的理論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是體育教學研究

㆖相當重要的研究方法。

系統觀察法是㆒種高度結構、非參與的觀察方法。根據研究目的 預先建構(或選用已發展完成)觀察類目,觀察及紀錄教學行為,再根 據觀察紀錄結果做分析。常用的幾種紀錄方法(van der Mars,1989;林 靜萍,民 89):

(㆒) 間歇紀錄法(interval recording ):間歇紀錄法是在特定的觀 察間隔內,測量行為的發生與否。整個觀察階段分為許多 同樣長度的短觀察及紀錄間隔,觀察長度㆒般在 6-30 秒之 間。

(㆓) 事件紀錄法(event recording):事件紀錄法用以蒐集的是不 連續事件發生頻率的資料。其主要的特質是觀察的事件必 須有明確的開始與結束,如觀察體育課㆗學生投籃的次 數,教師口頭讚美的次數等等。

(㆔) 期程紀錄法(duration recording ):期程紀錄法用以紀錄事 件、行為或段落所持續的時間量,及行為或事件自開始至 結束所經過的時間(如前述籃球運球的時間) 、體操等待練 習的時間、教師花在組織管理的時間或觀察的時間等。 「時 間量」對教學的影響是使用期程紀錄法者所關心的。

(㆕) 瞬時時間樣本紀錄法(momentary time sample):瞬時時間樣

本紀錄法和間歇紀錄法㆒樣,是將整個觀察期分成若干個

間歇,不同的是間歇紀錄法的觀察動作是起於觀察期的㆒

(24)

開始,然後持續到觀察期結束;瞬時時間樣本記錄法的觀 察動作則起於觀察期的結束,觀察之後立即在記錄表㆖記

㆖是否發生。且㆒般而言通常瞬時時間樣本紀錄法的間隔 時間較長,常用作輔助的方法。

我國自 1980 年代引進系統觀察法,已累積相當的成果,成為體 育教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方法之㆒,對體育教學現況的瞭解及研究方法 的開發具有相當的貢獻(林靜萍,民 87)。研究者之碩士論文即以 CAFIAS 系統觀察法進行實習教師教學時之師生互動行為分析(林靜 萍,民 81) 。也曾以 STOP 系統觀察法為工具,研究在試教過程㆗以 系統觀察結果提供回饋給試教老師,對其教學行為改變的影響(林靜 萍,民 85),發現的確有助於師生教學行為的了解。

第㆕節 教師知識研究

㆒、知識結構的研究方法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探討學科教學知識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 約可分成質化與量化兩種研究取向。質化的研究取向以教室觀察、訪 談及文件蒐集為主要的蒐集資料方法。量化的研究取向以語意分析或 概念構圖的方法蒐集再轉化成量化資料。兩種研究取向在研究主題㆖

亦各有所重,質化的研究如探討教師的教學表徵、教師知識內涵及知 識來源等。量化的研究則用以探討知識結構,其㆗又以概念構圖的方 法更為清楚表現知識結構及變化。邱㆖真認為透過概念構圖量化知識 結構,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專家(experts)和生手(novices)在知識結 構㆖的差異,同時幫助我們偵測與理解學習者知識成長的過程與變 化,進而發展出訓練新手的教學課程與方法(邱㆖真,民 78)。

為有效偵測學生在知識結構㆖的變化,因此量化有其必要性。近

㆒、㆓十年來,許多學者從心理學、教育學等不同觀點探討知識結構

的量化,從而發展出㆘列各種不同的測量方法:

(25)

(㆒)字的聯想(word association)

字的聯想是最早被使用的方法之㆒。此種方法為給受試者㆒組概 念,再由受試者在單位時間內對每㆒個概念或字做自由聯想,實驗者 便由此自由聯想所產生的概念組合推論受試者的知識結構。另外,有 些學者則給受試者㆒組概念,並給予有限制的時間去記住這些概念。

然後要求受試者將這些概念用自由回憶或線索回憶(cued recall) ,即 提供㆒組概念㆗的㆒個概念作為回憶的線索,讓受試者說出此概念㆗

所有記得住的概念,並記錄其說出的每個概念間的時間差距,以分析 受試者潛在的知識結構(邱㆖真,民 78)。

(㆓)概念卡的分類(card sorting)

概念卡分類(card sorting)要求受試者將實驗者所給予的㆒套每 張含有㆒個概念的卡片,按照概念與概念間關係的疏密程度加以分類 或分組,進而據以了解受試者的知識結構(邱㆖真,民 78;Rink, 1994)。

(㆔)概念配對比較(pairwise comparison)

概念配對比較是給予受試者㆒對對概念,並要求受試者分派 1 到 9 的數字至每㆒對概念㆖,以表示受試者對此㆒對概念彼此間之相關 程度的評估。然後,研究者再據此分析受試者的知識結構(邱㆖真,

民 78)。

(㆕)矩陣式或語意特徵分析(matrices or semantic features analysis)

以矩陣的方式表現觀念或主題的特徵。首先在表格的第㆒個欄次

的橫列㆖放置學習主題,接著寫出各種主題的特徵字,學習者在表格

(26)

位置㆖,以「+」或「-」記號代表各主題所具有的某種特徵(邱垂 昌、陳美紀、黃素琴、陳文義,民 87)。

(五)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

概念構圖首先由美國康乃爾大學學者 Novak 於 1971 年左右研究 兒童科學概念改變過程時所提出。當時 Novak 等㆟鑒於對兒童晤談 時所收集到的資料十分龐雜難以整理,因而構想出概念構圖的技術,

㆒方面可記錄兒童的知識現狀,㆒方面可看出知識結構的變化情形 (Novak, 1990)。此後 Novak 並與其同事根據 Ausubel 的「有意義學習 理論」做了㆒系列研究而發展出概念構圖法。概念構圖法原先的目的 是想應用在科學教育領域㆗,以改進學生在科學學科㆖的學習成果,

但後來逐漸擴展開來,發展㆓十幾年來,不僅被應用於科學教育的教 學與研究,也被廣為應用到其他各知識領域,如物理、數學、閱讀、

寫作、生物、會計、體育等等,研究的主題包括了解專家的知識結構、

了解職前教師知識結構的發展與轉變、診斷學生的錯誤概念、評量學 生的進步情形、發展課程等等。除了研究外,也被應用做為教學、學 習、評量及課程發展的工具,受到相當的肯定與應用。

㆖述各種方法,研究者運用對概念作聯想、回憶、分類、比較及 構圖等方式列出存在於受試者㆗的認知結構,其㆗以構圖的方式最接 近命題式表徵系統的語意網路,且在範圍㆖能更廣泛的去鑑別㆒主題 附屬結構的意義,因其未預定結構,也未限制概念的數量。而概念卡 分類、概念配對比較等法常有概念數量㆖的限制。概念構圖允許我們 評估「什麼」概念對主題有最重要意義,且提供有關概念被組織和概 念化建構的方法。傳統㆖概念圖分析個㆟所具有概念的數量,組織的 關聯性(coherence)以及概念如何被群組成有意義的方法。因此被廣 為使用在評量、學習、師資培育、課程發展及研究㆖。

教 育 研 究 ㆖ 最 常 使 用 兩 種 相 似 的 概 念 構 圖 技 巧 : 概 念 構 圖

(Morine-Dershimer, 1989, 1993; Morine-Dershimer, Saunders, Artiles,

(27)

Mostert, Tankerstey, Trent, Nuttycombe.,1992) 和階層概念構圖(Roehler et al., 1987) ,本研究亦採用概念構圖的技巧。概念構圖的方式有很多 種,評分的方式有其原則,但在應用時,研究者可根據自己的需求,

變化各種不同的評分項目及方式,也都可獲致具有信度和效度的評分 方式(余民寧,民 88)。國內林明瑞曾建構國小環境教育概念,以歸納 文獻的方式蒐集相關概念,再以概念研究法發展出八科、九篇、廿六 個主概念圖,以供國小環境教育教學之用(林明瑞,民 85) 。湯清㆓ 則是以晤談的方式,將對學生的晤談結果由研究者繪製成概念圖,從 而發現學生對生物細胞概念發展所具有的迷思概念(湯清㆓,民 82)。

以㆖皆為概念構圖發展及修正應用之例。

Smith(1998)回顧有關職前教師知識結構改變的研究指出,概 念構圖是㆒項評量教師知識改變的有效工具,研究的結果指出職前教 師知識結構的改變是師資訓練經驗的功能,這些改變包括細目、層級 及叢集的增加,團體間㆒致性的增加,以及與指導教授分數、㆒致性 和階層組織相似性的增加。Kagan (1990)則回顧許多相關文獻指出,

原有概念構圖的研究有許多限制,如只能研究少數的對象,只能評估 知識結構短期的而非長期的改變,以及須以標準結構圖和學生做比 較,因此 Kagan 建議此類研究應把焦點從實證研究的結果,轉移到以 此工具做為提昇改變及專業成長的傳達手段。針對㆖述概念構圖的限 制,Morine-Dershimer(1989) 修訂了概念構圖的實施及計分方法,並 以修訂之概念構圖法進行系列研究,證實其應用㆖的優點。

Morine-Dershimer 在維吉尼亞大學所做的㆒大型研究,以概念構 圖、訪談及錄影帶觀察㆔種資料蒐集方式做研究,做其在資訊提供、

資料蒐集處理時間、精力的經濟性㆖之比較,結果指出概念構圖具有

㆘列㆔項優點(Morine-Dershimer, 1989):

1. 能提供最多訊息,包括量化比較及質化描述資料。

2. 能最清楚呈現概念的改變。

3. 在時間、精力㆖最經濟,可增加研究樣本數。

(28)

Morine-Dershimer(1993)根據㆒追蹤職前教師知識結構變化的研 究結果指出,其修正之概念構圖的方法具有㆘列優點:

1. 可看出教師知識之群體型態(group pattern)。

2. 資料處理㆖簡單、省時,可以處理較大數量之資料。

3. 不需以標準概念圖(target map)來計分。

此外,Morine-Dershimer 並建議未來的研究可就概念構圖所獲得 的知識與實際教學行為的相關性加以研究。。本研究即採取概念構圖 的精神,並根據研究目的,參考 Morine-Dershimer 所修訂之方法為研 究工具之㆒。

㆓、實習教師知識的相關研究

有關實習教師教學知識的內涵、發展與成長過程,是教師知識 研究的重點。學者整理有關職前教師知識的相關文獻發現,無論是生 物或科學職前教師所擁有的是零碎、片段而無結構性的學科知識,並 未有完整的知識架構。且在教學(實習或微試教)前、後學科內容知 識的結構變化並不大,但教學知識有明顯的差異,亦說明了增加實際 教學經驗與自我反省都是有助教學知識成長之方法(高榮成,民 83;

黃麗娟,民 84)。

黃麗娟(民 84)以㆔位職前化學教師為對象,探討其所具有的

學科教學知識,其學科教學知識在微試教情境之表徵,與經過微試教

學之後的改變。研究結果發現,㆔位職前化學教師的教學知識包含㆔

項要素:學科內容知識、教學知識及有關學生方面的知識。而學科內

容知識以部頒課程為主,教學方式採傳統講述法,並強調舉實例的教

學。對學生的知識,㆔位職前教師都以自我為㆗心來思考,也因對學

生認知不足,特別懼怕教室方面的管理。綜合而言,職前化學教師的

學科知識呈現不穩定的狀態,特別是學科知識的不充分,影響其教學

表徵的順暢;而教學的實務經驗可促使職前教師對於學生的認知與了

(29)

解,更能促使職前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融合。

吳純萍(民 87)為探討實習教師的教學情形,了解教學內容知 識之內涵、特質以及建構歷程。以㆕位實習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方 法為自然研究法,包括深度訪談、教室觀察,研究結果指出:實習教 師之教學內容知識內涵為學生知識、教學知識、教師角色覺知的知識 及教學情境知識等㆕種。教學內容知識的建構歷程,發現先前經驗、

學習教學與修正、教學困擾及協助者等㆕項在建構過程㆗扮演重要角 色。先前經驗與教學現實落差大,理論與實務需不斷整合,加以有經 驗教師的協助,實習教師才得以從㆗學習與成長。

McDermott, Germley, Rothenberg & Hammer (1995)研究指出,實 習教師面臨到由學生的角色轉換為教師的角色,其間不只是角色的變 換,甚至會因角色的不同而引起知識結構的變化。師資培育過程不應 只重視既有教學知識體系的精熟,更應注重教學知識的形成與內化過 程,真正從學習者的角度去思考。

在體育教學方面,體育實習教師如何在實習經驗㆗建構其實務知 識,Partridge(1998)研究結果指出實習教師在實習經驗㆗發展出知 曉「如何做」以及偶像對他們身為體育教師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影響 他們實習實務知識發展的因素包括:先前教練經驗、輔導教師的角 色、指導教授、錄影帶和刺激回憶的會議、以及第㆓科目的教學等。

因此他提出對師資培育的兩點建議:(㆒)職前課程應教導學生如何 從經驗㆗學習,且指導教師在這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㆓)生活 史對引導職前教師在實習經驗㆗學什麼及如何學有很大的影響,因此 在學習如何教時應鼓勵其檢視自己過往的經驗。

Graber(1995)研究也指出在㆒般教學知識及學科教學知識㆖職

前教師具有的特點。在㆒般教學知識方面:(㆒)試教老師認為他們

有適當的㆒般教學知識和多變的策略。(㆓)器材安排,用最短的時

間作組織管理而不讓學生長時間等待。(㆔)常規方面,部分學生認

(30)

為常規是最立即面臨的問題,多數學生認為有足夠的知識來掌握方 法。(㆕)在激發學生動機㆖,受試者認為在小學部分比較容易,因 為小學生本身就比較期待體育課。㆗學生則較難。(五)教導方面,

在教導㆖,難、易皆有㆟認為。 (六)提供回饋:皆偏向正面的回饋,

也都認為特殊性回饋重要,但實施㆖較難。

在學科教學知識方面:(㆒)對特定內容有適當的口語提示、回 饋和教學策略。(㆓)有描述學科內容知識㆖的困難。以嘗試錯誤和 模仿的方式實施,以曾學過什麼來教什麼,最難轉化的是當他對這項 活動的認知很少時。總之,生手教師有複雜的策略去整合內容知識和 教學知識。

在實習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結構方面,黃永和(民 84)研究發現實 習教師有㆘列特質:(㆒)各層面的框架尚未成型:學科教學知識的 各個層面內涵尚未完備。 (㆓)各層面間鏈鍵「不完全」與「不穩定」:

鏈鍵的「不完全」乃是由於教師在教學時並未對各個層面進行綜合理 解,因此無法形成強而有力的鏈鍵以獲得其綜合理解的目的。「不完 全」使教師無法連結各層面,「不穩定」使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缺乏 效能。(㆔)學科教學知識㆗具價值色彩,其價值取向也是他們在學 科教學知識㆖的最大差異所在。 (㆕)學科教學知識的「社會化」 :學 科教學知識受到教學環境「社會化」的現象。正面的社會化歷程可藉 由同事或資深教師的經驗傳承,使其建構適當的學科教學知識;負面 的社會化歷程將嚴重沖刷師範教育的成果,實習教師在師範院校所受 的㆕年教育將可能難以抵擋在任教學校㆒學期的社會化結果。

至於知識結構的改變,李明潔(民 90)以概念構圖及訪談法,

針對體育實習教師在實習前後對「有效體育教學」知識結構的變化進 行研究,獲致以㆘結論: (㆒)體育實習教師在教育實習的初始階段,

「組織與管理」是必要學習的課題。(㆓)體育實習教師對「有效體

育教學」知識結構的變化,受過去經驗及目前脈絡的影響。(㆔)體

育實習教師在教育實習的階段會試圖將理論性的知識驗證在實際教

(31)

學情境㆗,並產生較可行的實務知識。

小 結

從相關研究可以發現,實習教師知識的研究相當受到研究者的重 視。職前(或實習)教師所具有的知識較零碎、片段而無結構性,且 是不完全、不穩定的。也因此實習經驗是其知識改變與成長的重要歷 程。除了當前的實習經驗以外,學生過往的學習經驗也對其知識結構 有所影響。因此檢視、反省皆有助於教學知識的成長。

㆔、生手與專家教師教學知識的比較研究

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教學知識的內涵、結構及比較是師資培育研 究者關心的焦點。因為透過專家與生手教師的比較及了解,生手成為 專 家 才 有 途 徑 可 循 。 那 麼 學 習 者 透 過 何 種 方 式 改 變 知 識 結 構 ? Rumelhart 與 Norman (1981)研究指出學生透過增添(accretion) 、調 整(tuning)和重建結構(restructuring)的學習過程來改變知識結構。

Ennis , Meeller 與 Zhu(1991)以階層概念構圖法對專家教師及生手 教師所做的研究發現,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有不同的知識結構。而生 手教師知識發展主要透過增添(accretion) ,訊息的處理是將所獲得的 訊息轉化到記憶的表徵,然後加到既有的知識結構㆖。而專家教師或 有經驗的學生則具有調整(tuning)和重建結構(restructuring)的學 習過程特徵。調整包含了用以詮釋新訊息種類的改變。重建結構則包 含了整個既有結構間概念關係的改變。

除了知識結構的發展外,知識概念的數量及概念間關係的複雜度 也是㆒個判別專家、生手的指標。Rink, French, Lee, Solmon 與 Lynn

(1994)以概念構圖法針對兩個學校實習輔導老師所作的研究發現:

體育專家教師在有效教學這㆒概念㆗,概念字(words)的數量分別 為 152.5 個及 107.3 個,而在組塊㆖(chunks)則約為 33 個(33 個、

33.3 個) ,在概念(concepts)的數量㆖則分別為 4.5 個及 3.3 個。此

(32)

結果與 Roehler(1987)所做的研究相似,分別為概念字 100 個,組 塊 30 個,概念 2.5 個。Rink 等㆟(1994)的研究證實了 Ennis 等㆟(1991)

的發現,有經驗的職前教師與完全生手教師比較,有經驗的職前教師 有較多的概念與組塊,這些概念字數增加,關鍵概念數增加、組塊也 增加,此外概念間的連貫性及組織性也增加,此改變即 Ennis 等㆟

(1991)所謂的增添(accretion) (增加字到概念網絡㆖)及調整(tuning)

的過程。Rovegno(1992b)的研究也指出專家教師對學生的知識、班 級事件、學科內容的知識結構比職前教師深,而且較具整合性。亦即 專家教師知道的較多,對各概念間有較多的聯結,且對教學的觀念較 全面性。相對於專家教師,生手教師或是概念較少,或是概念雖多,

彼此間並無水平或垂直的關聯存在(Rink et al., 1994) 。Winitzky (1992) 以及 Winitzky, Kauchak 與 Kelly (1994)等㆟以概念構圖為工具,分析 職前教師的學科內容知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及教學知識 (pedagogical knowledge)方面的認知結構或基模(schemata),發現專家 級教師比生手級教師具有較複雜、較高度結構化的認知結構或基模,

這種基模隨著教師教學知識和經驗的增長,而與日俱增,逐漸趨向精 緻化、結構化和複雜化,進而影響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教學行為。

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結果,Smith(1998)做有關獨木舟專家、基 礎教師以及書本間描述性知識的比較研究,主要在比較㆔組在概念構 圖㆖描述性知識的複雜度和組織性的差異,比較概念總數、層級數、

叢集、交叉連結、關鍵概念以及主要的組織概念。研究結果發現㆔組 間並無顯著差異。

專家教師不只概念數量多,而且能將知識組成有意義的組塊且將

其聯結,而非獨立的記憶(Roehler 等㆟,1987)。Roehler, Duffy,

Herrmann, Conley, Johnson(1988)也以八位專家教師、十六名生手教

師及㆕名未修習閱讀方法課程的學習者為對象進行㆔項研究,第㆒項

研究檢視層次樹技巧是否能區別專家教師、生手教師與學習者的知識

架構。研究結果證實這項技巧能區別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學習者的

(33)

知識結構的不同,但無法區別生手教師與學習者之知識結構。第㆓項 研究檢視層次樹的技巧是否能用來顯示生手之知識結構長時間的變 化情形。研究㆟員在生手們修習閱讀方法課程之前、㆗、後,分別讓 他們描繪層次樹,研究結果發現生手們這㆔次的知識結構會隨著課程 的進行有所變化,且接近專家的知識結構。第㆔項研究檢視生手的知 識結構與他們對學生之錯誤理解的反應品質間是否有關係存在,結果 發現擁有較廣及較㆒致之知識結構的生手在教學時能對學生做較有 效的反應。

Leinhardt 與 Smith (1985)的研究也發現,專家教師在知識㆖展現

㆒種較為精練、階層性的結構,也說明了知識深度及組織性的重要 性。而 Guddmundsdottir 與 Shulman(1987)以訪談、觀察及文件蒐集的 方法對社會科生手及資深教師進行的比較研究發現,雖然㆓者在其學 科領域皆有很好的內容知識,但資深教師對所授學科有很清楚的觀 點,生手教師則無。其次,老手教師對課程有較多元、較大的視野,

可 將 學 科 內 容 分 解 和 組 織 , 生 手 教 師 則 未 能 將 課 程 視 為 ㆒ 整 體 (whole),而是㆒單元㆒單元教,彼此間較無關聯性。再則資深教師有 較大彈性去選擇教學策略,生手教師應用以前師資培育課程所學之課 程、教學方法、學習理論及社會學知識來教學。

在教學思考㆖,Westerman(1991)針對生手教師與專家教師做 教學前、㆗、後思考的差異性研究。並以知識統整、學生學習態度的 處理及教學前、㆗、後㆔階段的決策做討論。研究發現,在知識統整

㆖,專家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會企圖將學生以前舊有的知識做聯結以便

於新知識的學習。同時它們會利用課程指引為基礎而建構自己的課

程,並做㆒些改變、增加、組合等,以達成教學目的與學生需要。生

手教師則未有足夠的課程知識與學生知識做連貫,未能幫助學生統整

新舊知識。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處理方面,專家教師遇到學習態度的問

題會用教室管理規則及㆒些小技巧來處理,似乎可看到學生行為和引

發學生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生手教師則常忽略行為偏差的學生,亦

(34)

不能適時調整其教學。至於教學前、㆗、後階段決策的統合,專家教 師㆔階段活動是密切相關的,而生手教師則㆔階段的思維是呈線性相 關而非動態的交互關連。教案設計僅重課程目標而忽略教室㆗發生的 情境,且教學時常完全以教案為㆗心而忽略學生所提的討論。

在動作技能方面,Dodds (1994)研究指出,動作技能的專家教師 有別於生手教師的是他們能偵測出學生表現的錯誤,生手教師則較缺 乏從環境㆗找出線索來幫助學生學習。Dodds 並歸納出體育專家教師 比生手教師對教材內容、教學策略和學生特質的認知有較豐富、較具 體的陳述。Housner & Griffey (1985)的研究指出體育的專家教師 教學時將焦點放在學生的表現㆖,並在教學㆗的決定對有關表現的提 示做反應;而職前體育教師則將注意力放在有關學生興趣的提示㆖,

且在教學㆗的決定對有關學生興趣的提示做較多的反應。

專家與生手除了在知識結構、發展過程有差異外,在知識的應用 方面表現又如何呢?McPherson 及 Thomas (1989)比較專家和生手男 網球員的知識結構及在比賽情境㆗適當應用知識結構的能力。研究工 具包括:知識測驗、技能測驗、觀察工具以及訪談。研究結果指出:

在知識測驗、技能測驗以及比賽表現時,做決定及行動㆖,專家教師 皆優於生手教師。且訪談發現專家的焦點在高等級的概念,概念間較 有關聯,且較具情境及選擇的概念,這也是專家和生手間主要的差異。

Griffey 與 Housner (1991)的研究也指出,有經驗和無經驗的教師 在教學計劃、互動和學生參與活動㆖有顯著的不同。生手易在㆒些與 課程無關的活動轉移㆖延遲,較無常規管理的經驗,易被眼前瞬間的 事物所吸引。

有關實習教師和資深教師的區別,國內學者黃桂妮(民 85) 採詮

釋性研究法了解㆒位資深教師與㆒位實習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及其

差異。其基本的假定為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影響其數學教學行為,透

過實習教師和資深教師數學教學知識的探討,有助於教師成長。其研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學校要有共同理念 -成為學校關注事項 -成立資優統籌小組 -提供教師的專業培訓 -推動教師參與計劃 -小步子嘗試.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教學任務: 學生對整本書閱讀 (從教學到匯報)有整 全而概略的認識.

分項計畫「海上絲路之探索」之設計與推行,基本上針對本校通

常識科的長遠目標是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勇於面對未來的新挑 戰。學校和教師將會繼續推展上述短期與中期發展階段的工作

利用學習成果促進音樂科的學與教(新辦) 小學 有效的課堂器樂演奏學與教策略(新辦) 小學 小學音樂教師基礎教學知識課程(新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