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

Copied!
2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胡茹萍 博士.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Campus Accidents in Taipei Junior High Schools. 研究生:詹. 棟. 尊.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月三十一日.

(2)

(3) 謝誌 三年多的在職進修生活,讓我體會到課業與工作兩者兼顧,是非常不容 易的事。這些日子以來的煎熬,絕非三言兩語即可盡訴,當論文口試通過的 一剎那,我的努力終於得以展現豐碩的成果。回顧研究所求學的歷程,要感 謝的人真的很多,對於一路關心與鼓勵的師長、夥伴們,僅以此文表達我的 誠摯謝意。 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胡茹萍博士,胡教授豐富的學 識與嚴謹的指導風格,無論是論文題目的修訂乃至整篇論文的撰寫完成,都 令我受益良多;在論文撰寫期間,老師都能不厭其煩地逐字逐句修改,提供 諸多精闢觀點,以提昇本論文的品質,更令學生感佩在心。特別是在我逃避 論文寫作時,老師不斷給予鼓勵、指導與協助,讓我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力 量。另外,也感謝口試委員饒達欽教授、馮丹白教授與林騰蛟三位教授對於 論文的細心審閱與指正,提供寶貴的意見,使本論文的內容得以更加充實與 趨於完備。對於諸位教授不吝賜教,謹在此致上棟尊最誠摯的謝意。 在專家效度評定之問卷修訂部分,除了感謝口試委員們的指正,也要感 謝臺北科技大學的劉曉芬教授提供寶貴的意見;而在問卷調查實施時,則要 感謝 96 學年度臺北市各國民中學現任的訓導主任和生教組長們,給予我的幫 忙與協助,使本研究得以順利進行。在暑期進修期間,感謝系上所有教授的 指導與教誨,使我獲益良多;感謝班上同學的鼓勵與扶持,讓我備感窩心。 更有賴許多朋友(例如宗徵、志忠、曉玲、建春、裕凱、怡梅、雷傑、士銘、 秀蘭、椿惠、淑華等)的精神支持甚或實質協助,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也 許尚有一些未來得及提及的朋友們,也都在此一併致謝。 最後,我要感謝親愛的媽媽及家人,謝謝你們給予我精神上及物質上的 支持,讓我能一直做著我喜歡的事,謹以這本論文獻給我最珍愛的家人們。 我終於要畢業了,我要對所有關心我的親朋好友,再次表達我的謝意! 棟尊. 謹誌於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i.

(4) ii.

(5)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的運作現況、困 境及內涵,以問卷調查為研究方法,臺北市 86 所國民中學,扣除 24 所預試 的學校, 62 所國民中學的訓導主任與生教組長為問卷調查對象,以自編的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調查表」為研究工具,共發 出 124 份,回收 120 份,有效問卷 118 份。調查所得資料使用 SPSS 13.0 For Windows 版統計軟體進行單選題和複選題次數統計、Pearson‫ۥ‬s r 積差相關 分析等資料處理,根據研究發現,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國民中學各校最常發生的校園意外事件是「學生運動、遊戲傷 害」居首要。 二、臺北市各國民中學皆訂定危機管理計畫。 三、臺北市各國民中學在選擇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小組成員時,會考量 成員的因素,以「現任職務」最被受試者認同。 四、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計畫訓練每學年至少實施 1 次 佔 78.8%。 五、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最迫切的工作,以「校園危機意識的宣導」居 首要。 六、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相關知識及訓練學習或獲得之管道,以「過去 的工作經驗」居首要。 七、國民中學已執行的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工作,以「成立危機處理小 組」居首要。 八、校園意外危機事件發生時,由「教務主任」擔任對外發言人比率最高 居首要。 iii.

(6) 九、在處理校園意外事件危機時,學校面對新聞媒體之態度,以「公開、 坦然的態度面對媒體」居首要。 十、處理校園意外事件危機時,不易於溝通之對象,以「傳播新聞媒體人 員」居首要。 十一、進行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工作面臨的阻礙,以「不熟悉相關法令」 居首要。 十二、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在計畫、組織運作方面之困難以「未定期舉 行校園危機模擬訓練」居首要。 十三、臺北市國民中學在校園危機管理的認知及運作上認為需再加強的地 方,以「相關的法律知識」居首要。 十四、受試者對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運作內涵重視程度介於「中上」與 「高度」之間。 十五、校園危機管理前、中、後階段,確實具有高度的顯著正相關。表示 校園危機管理前階段的運作情況愈佳,其對校園危機管理中、後階段 亦有愈佳的表現。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作為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 校、推動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的教育行政人員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字:校園意外事件、校園危機、危機管理。. iv.

(7)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campus accidents in all junior high schools of Taipei. The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 was a self-designed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 This research has study by directors of student affairs and section chief-disciplines. Through 86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this research do pre-examined of 24 schools, only do questionnaires of 62 schools. In total questionnaires, 124 were distributed, 120 copies of them retrieved, and 118 effective. Data was analyzed by SPSS 13.0 for Windows with methods of single-choice and multiple-choice frequency statistics and Pearson‫ۥ‬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ults, major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s: 1.. The most frequ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s campus accident was “injury caused by sports and games” in Taipei.. 2.. All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have had crisis management plans respectively.. 3.. When choosing the team members of crisis management for campus accident, subjects agreed that job factor as the main choosing criteria.. 4.. Crisis management training plan about campus accid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which takes place at lease once in an academic year, is 78.8%.. 5.. The most pressing task for crisis management of campus accident was “the propag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ampus accident”.. 6.. The related knowledge and training of crisis management of campus accident are mainly gained from “experience of the past job”.. 7..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conducted job in crisis management for campus accident mainly was “building a crisis management team”. v.

(8) 8.. When the campus accident took place, “director of academic affairs” was the main person chosen to be the spokesperson.. 9.. When dealing with crisis of the campus accident, schools mainly held an “open attitude toward mass media”.. 10. When dealing with crisis of the campus accident, “members in the mass media” were mainly viewed with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ng. 11. The obstacle in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campus accident mainly were “unfamiliarity in laws”. 12.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in the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of campus crisis response is “did not regularly hold campus crisis simulation trainings.” 13. The aspect in the cognition and operation of campus crisis management in Taipei City’s junior high schools that require the most reinforcement is “related legal knowledge.” 14. The level of value placed on the content of campus crisis response by the respondents is between “medium/high” and “high.” 15. The initial, middle, and latter stages of campus crisis management a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showing that the better management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in campus crisis, the better the performance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ter stages. Last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serve as the reference for educato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on campus crisis response in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s. Keywords: campus accidents, campus crisis, crisis management.. vi.

(9) 目錄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v 目錄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7. 第三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校園意外事件 ...............................................................................13 第二節 校園危機管理的意涵 ...................................................................30 第三節 校園危機管理運作之探討............................................................42 第四節 與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相關研究 ........................................65 第五節 本章小結.......................................................................................7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73. 第二節. 研究步驟.....................................................................................76. 第三節. 研究工具.....................................................................................78. 第四節. 調查實施.....................................................................................9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8 vii.

(10) 第四章. 調查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99. 第一節. 樣本描述.....................................................................................99. 第二節.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運作現況分析 .........101. 第三節.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運作困境分析 .........113. 第四節.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運作內涵分析 .........117. 第五節.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各階段之相關分析 .124. 第六節. 綜合討論...................................................................................1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1.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41. 第二節. 結論 ..........................................................................................146. 第三節. 建議 ..........................................................................................149. 參考文獻 ......................................................................................................157. 附錄 ..............................................................................................................163 附錄一.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專家效度評定 問卷 ..........................................................................................163. 附錄二. 專家效度評定記錄整理 ...........................................................177. 附錄三.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預試問卷 .....181. 附錄四.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正式問卷 .....189. viii.

(11) 表次 表 1-1. 94 學年度校園事件分類統計表 ....................................................... 3. 表 1-2. 意外事件分項次數統計表 ................................................................ 4. 表 2-1. 校園危機處置小組與職掌的內容表................................................24. 表 2-2. 各級學校重大緊急校安事件處理作業要項表 ................................28. 表 3-1. 專家效度評定專家學者名單(依姓氏筆劃排列) .............................81. 表 3-2.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調查問卷專家效度評定 統計結果 ..........................................................................................81. 表 3-3. 預試問卷施測校數...........................................................................84. 表 3-4. 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 ...............................................................85. 表 3-5. 校園危機管理前階段因素分析摘要表………................................ 88. 表 3-6. 校園危機管理中階段因素分析摘要表 ............................................89. 表 3-7. 校園危機管理後階段因素分析摘要表 ............................................89. 表 3-8. 校園危機管理前階段信度分析摘要表 ............................................91. 表 3-9. 校園危機管理中階段信度分析摘要表 ............................................91. 表 3-10. 校園危機管理後階段信度分析摘要表 ..........................................91. 表 3-11.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運作內涵量表正式問卷題號分配表 .......93. 表 3-12. 臺北市 96 學年度各行政區公、私、國立國中(含完全中學 國中部)一覽表 .............................................................................95. 表 3-13. 正式問卷施測校數表 .....................................................................97. 表 4-1. 本研究樣本背景變項基本資料分析一覽表 ..................................100. 表 4-2. 國民中學最常發生的校園意外事件摘要表 ..................................101. 表 4-3. 校園危機管理計畫訂定情形摘要表..............................................102. 表 4-4. 校園危機處置小組設立的組別摘要表 ..........................................103. 表 4-5. 參與校園意外事件危機處理小組的成員摘要表 ..........................104. 表 4-6. 選擇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小組成員時之考量因素摘要表 .......105. 表 4-7.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計畫訓練每學年實施次數摘要表 ...........106 ix.

(12) 表 4-8.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最迫切的工作摘要表 ..............................107. 表 4-9.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處理的經驗摘要表 ..........................................107. 表 4-10. 危機管理相關知識及訓練學習或獲得之管道摘要表.................108. 表 4-11. 校園意外危機事件進行預防模擬之演練項目摘要表.................109. 表 4-12. 國民中學已執行的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工作摘要表.............110. 表 4-13. 校園意外危機事件發生時,擔任對外發言之人選摘要表 .........110. 表 4-14. 在處理校園意外事件危機時,學校面對新聞媒體之態度摘要 表 .................................................................................................. 111. 表 4-15.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解決後,學校後續的處理之項目摘要表 .....112. 表 4-16. 處理校園意外事件危機時,不易於溝通之對象摘要表.............114. 表 4-17. 在進行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工作面臨的阻礙摘要................ 115. 表 4-18.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在計畫、組織運作方面之困難摘要表 .116. 表 4-19. 校園危機管理的認知及運作上需再加強的地方摘要表.............116. 表 4-20.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整體、各階段層面的實際重視程度表 .117. 表 4-21.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前階段運作內涵各題得分情形表 .........119. 表 4-22.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中階段運作內涵各題得分情形表 .........120. 表 4-23.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後階段運作內涵各題得分情形表 .........122. 表 4-24. 校園危機管理前階段與校園危機管理中階段的相關分析 .........126. 表 4-25. 校園危機管理中階段與校園危機管理後階段的相關分析 .........128. 表 4-26. 校園危機管理前階段與校園危機管理後階段的相關分析 .........130. x.

(13) 圖次 圖 2-1. 臺北市校園危機處置小組組織圖 ...................................................25. 圖 2-2. 臺北市校園危機處置標準化作業流程圖 ........................................26. 圖 2-3. 各級學校重大緊急校安事件處理流程圖 ........................................29. 圖 2-4. 危機的走向 ......................................................................................34. 圖 2-5. 你希望的危機走向...........................................................................34. 圖 2-6. 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的運作 .......................................................41. 圖 2-7. 校園危機管理前階段之運作內涵 ...................................................51. 圖 2-8. 校園危機管理中階段之運作內涵 ...................................................58. 圖 2-9. 校園危機後管理階段之運作內涵 ...................................................61. 圖 3-1. 研究架構圖 ......................................................................................75. 圖 3-2. 研究步驟流程 ..................................................................................77. xi.

(14)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校園應該是一個安全的場所,家長將學生送到學校來,總是希望能在安 全的校園中,快樂地學習成長。在現今社會中,校園生態改變,各地校園事 件頻傳,如校園暴力事件、學生傷害、自殺、或學生性騷擾事件、食物中毒 等,充滿著各種不確定因素,學校隨時可能會發生各種意外事件,如果未能 妥善加以處理勢必危及學校組織的運作,處處都威脅著學校成員的安全。 近年來,常在報章雜誌或媒體中,聽聞各種校園的各種意外事件,可見 在校園中意外事件的發生頻率非常的高,依據教育部校安中心(2006)資料 顯示 2006 年 1 月至 2006 年 6 月中各級學校死亡人數 511 人,包含意外事件 (73%)、疾病事件(23%)、安全維護事件、暴力與偏差行為、安全維護事件、 其他事件、兒童少年保護事件(18 歲以下)等。由以上校安中心數據觀之, 意外事件發生率佔 73%,因此妥善的處理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的機制,使 危機之損害降至最低,實為學校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臺北市是台灣的首善之區,擁有相當豐富的社會資源,其所設立的 72 所公立國民中學(含完全中學附設國中部和 2 所國立高中附設國中部),與 14 所私立國民中學,分佈於 12 個行政區。校園一直都是安全、平靜的學習 環境,而且它是教學與學習活動進行的場所。在過去的記憶裏,學校一向被 視為內部穩定性較高,外侵因素較少的組織,學校人員或許因此認為重大事 件發生機率不高,而較缺乏危機意識(余美瑩,2004)。但隨著社會的變遷, 1.

(16) 教育環境急遽變化,校園不再是封閉的,依據臺北市政府 91 年 8 月 29 日府 教七字第 09106256600 號函,臺北市立各級學校校園開放實施要點中指出為 加強市立各級學校校園開放,提倡正當休閒活動,以推廣全民運動及社會教 育,特訂定此要點。學校校園開放之範圍如下,但學校得視校園實際情況辦 理開放:各類運動場及球場、活動中心(含禮堂)、游泳池、教室、音樂廳、 會議室等。學校校園開放,以提供一般民眾及機關團體從事各種有益身心健 康之休閒活動及社教文化活動為原則。 隨著校園的開放,造成了校園生態的衝擊,顯示校園已不再像以往的平 靜與安全。因此預防校園危機事件的發生,與如何處理校園危機事件,成了 學校應學習的重要工作,校園危機管理是環環相扣,由教職員工生結合社區 資源,形成一個支援網絡,並本著預防勝於治療,防患於未然的觀念,將有 助於學校預防與處理校園種種的危機。 教育活動是人類特有的活動,其目的在充實吾人生活、扶植生存,發展 生計及延續生命;而教育活動是否能順利進行,端賴「安全」條件的維持(陳 芳雄,1997)。曾幾何時,我們的校園卻已變了質,它不再那麼可愛,不再 那麼安寧,甚至變成歹徒犯罪的場所(唐璽惠,1998)。種種跡象顯示,今 日各級學校之安全環境已亮起紅燈,學校危機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校園外發 生的事件亦對學校構成威脅(紀俊臣,1997)。現今學校組織所面臨的內外 在環境已截然於往昔,為了適應此激盪環境的要求,學校必須面對不可避免 的危機事件,提出一套有效且適用的管理策略,進行計畫性、有效性的回應。 近年來,危機管理也已走向專業發展之途,例如在美國的大學裡,設有地震、 火災和原子能防災等危機管理課程,中國大陸的北京理工大學預備在 2004 年首度招收危機管理研究生,東鄰日本的千葉理科大學也在 2003 年首次設置 危機管理學系(范兆寅,2004),由此可知危機管理的概念近年來被重視的 程度愈來越高。 2.

(17) 貳、研究動機 一、校園事件分類統計表中顯示校園意外事件發生次數高居首位 教育部 94 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顯示,該年度通 報事件中,甲級事件 4,814 件,乙級事件 1,891 件,丙級事件 9,123 件,合 計 15,828 件,造成 1,107 人死亡、15,108 人受傷。教育部「校安事件」類 別,94 年度通報事件區分為 8 類,分別為:校園意外事件、校園安全維護 事件、學生暴力犯罪與偏差行為、管教衝突事件、兒童及少年保護事件、 天然災害、其他事件以及疾病事件等 126 項;現依據各分項進行事件分析, 各類事件件數統計如表 1-1,其中以意外事件 6,759 件(42.70%)最高,其 次為疾病事件 4,370 件(27.61%) ,第三為校園安全事件 1,332 件(8.42%)、 其餘依序為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 1,245 件(7.87%)、暴力犯罪及偏差行為 1,008 件(6.37%) 、天然災害事件 613 件(3.87%) 、其他事件 366 件(2.31%) 、 管教衝突事件 135 件(0.85%),顯見校園意外事件仍為學生安全最需關 注的問題。 表 1-1. 94 學年度校園事件分類統計表 次數. 類型. 件. 數 百. 分. 比. 件. 6,759. 42.70%. 件. 4,370. 27.61%. 事. 件. 1,332. 8.42%. 事. 件. 1,245. 7.87%. 學 生 暴 力 犯 罪 與 偏 差 行 為. 1,008. 6.37%. 校. 園. 意. 疾. 外. 病. 校. 園. 兒. 童. 安 及. 事 事. 全 少. 維 年. 護. 保. 護. 天. 然. 災. 害. 613. 3.87%. 其. 他. 事. 件. 366. 2.31%. 件. 135. 0.85%. 計. 15,828. 100.00%. 管. 教. 衝. 突. 合. 事.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5). 3.

(18) 教育部校安中心依據意外事件發生原因分類為:山難事件、工地整建 傷人、工讀場所傷害、自殺(傷)事件、其他毒化物中毒、其他意外傷害、 建築物坍塌、食物中毒、校內外交通事故、校外教學交通事故、溺水事件、 運動遊戲傷害、實驗室傷害、實驗室毒化物中毒、墜樓事件(非自殺)等項 目進行統計,各項事故次數分配如表 1-2,發生次數計 6,759 件。其中仍以 校外交通事故發生次數最多計 3,761 件,佔總意外事件 55.64%,其次為運 動遊戲傷害計 1,376 件,佔 20.36%、其他意外傷害計 822 件,佔 12.16%, 顯見交通事故仍為學生意外事件最大主因,故應將交通安全教育列為學生 安全教育的首要重點項目。而運動傷害事件則為潛在危機項目雖較不易防 範,但如從改善設施安全性、加強運動遊戲場所管理等方面,應能降低意 外事件發生機率。因此研究者希望藉此研究來了解國民中學對校園意外事 件危機管理實際運作之現況。 表 1-2. 意外事件分項次數統計表 次 數 次 數 次 數 百分比 次 數 百分比 事件類型 事件類型 山難事件 13 0.19% 校外交通事故 3,761 55.64% 工地整建傷人 5 0.07% 校外教學交通事故 10 0.15% 工讀場所傷害 22 0.33% 溺水事件 88 1.3% 自殺自傷事件 275 4.07% 運動遊戲傷害 1,376 20.36% 其他毒化物中毒 23 0.34% 實驗實習傷害 53 0.78% 其他意外傷害 822 12.16% 實驗室毒化物中毒 1 0.01% 建築物坍塌 3 0.04% 墜樓事件(非自殺) 46 0.68% 食物中毒 67 0.99% 100.00 校內交通事故 和 194 2.87% 總 6,759 %.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5). 二、校園意外事件頻傳,危機管理成為學校重視的議題 俗話說: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或者:千金難買早知道,萬 金難買想不到;這些話意謂世事難測及對危機來臨的懊悔。當面臨危機時, 4.

(19) 我們通常會花費較多的心力,去處理「滅火」般的緊急事務。危機處理固 然重要,但與其投入大量的心力在於危急的「滅火」工作,倒不如事前做 好危機管理,防範未然,讓危機及早消彌於無形。台中縣新社高中 2006 年 11 月 27 日晚間傳出黑衣人入侵校園打人事件,1 名詹姓少年懷疑女友 被宋姓學生橫刀奪愛,竟夥同 10 多名黑衣人相約談判,不料,宋姓學生竟 然偷跑不見,引起黑衣人不滿拿著棒棍在校園裡亂打人,打傷了 3 名路過 的無辜學生,其中 1 人(彭生)有生命危險,住進加護病房須密切觀察與 治療。兩日後由於彭生腦死加上多重器官衰竭,上午父母忍痛決定拔管, 彭生家人及親戚不諒解學校的安全出了問題,竟然讓黑衣人輕易入侵,新 社高中回應,校園佔地十五公頃,圍牆九二一時倒塌,現在還沒有經費完 全修復,只用鐵絲網和鐵門擋住,學校表示會補救,但是一條年輕生命怎 麼彌補?讓他在這起爭風吃醋而導致的校園喋血事件中成了犧牲者。研究 者希望經由本研究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各校運作的 困境與內涵重視程度,且能對目前國民中學校園危機管理應有所助益,並 期能藉此對各國民中學校園危機管理深入探討,以作為學校面對危機事件 之參考。 三、校園危機管理相關研究國內寥寥無幾 在危機管理的相關研究方面,早期是集中於國際事務領域,然後逐漸 擴及公共行政領域(公部門)和企業(私部門)方面,因此,國內有關危 機管理的研究以上述領域居多,而對於學校單位危機管理的探討卻寥寥無 幾,遲至民國八十六年才有顏秀如的研究出爐。但是,國內研究學校危機 管理者,以國民小學以上各級學校為研究對象者居多(范兆寅,2004)。 依論文發表先後順序有顏秀如(1997)研究國民中學之危機管理、謝瑾如 (2000)探討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環境與危機管理的關係、鄭東瀛(2001) 有關台北市中小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王武章(2002)探究中部地區國 5.

(20) 民中學校長之校園危機因應策略、蕭秋菊(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校 園緊急傷病危機管理需求調查、徐士雲(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校園危機 管理之研究、林素華(2003)嘉義縣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李明芳(2003) 地方教育局危機管理的機制之研究、李宏才(2003)混沌理論應用在國小 校長危機管理之研究、林賢春(2003)探討台北市大專校院之校園危機管 理、范兆寅(2004)新竹縣市及苗栗縣之國民小學危機管理現況之研究、 余美瑩(2005)屏東縣國民小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林培彥(2005)苗 栗縣國民小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傅天養(2005)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 -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上述學者之論著共計 14 篇。研究對象以國民小 學為主,鮮少以國民中學為研究對象。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研究範圍,訓導主任與生教組 長為問卷調查對象,最主要之考量是形成區域,由於研究者為臺北市國民 中學現職教育人員,較易瞭解區域內各項資料,有其準確性、真實性、時 效性、工作經驗,較可提供研究之參考。. 6.

(2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係以 臺北市國民中學為研究對象,訓導主任及生教組長為問卷調查對象,來了解 各校在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運作現況、困境、重視程度及危機管理各階段之 關係。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供教育局及學校在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 理之參考。本研究之目的為: 一、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運作之現況。 二、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於處理校園意外事件時所面臨之困境。 三、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對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運作內涵之重視程度。 四、分析臺北市國民中學於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各階段之相關情形。 貳、待答問題 一、目前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運作之現況為何? 二、目前臺北市國民中學於處理校園意外事件時所面臨之困境為何? 三、臺北市國民中學對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運作內涵之重視程度為何? 四、臺北市國民中學於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各階段之相關情形為何?. 7.

(2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係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研究對象,96 學年度之現任訓導(學務) 主任及生教組長為問卷調查對象,包括市立、國立與私立的國民中學共 86 所。 二、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先就「校園意外事件」、「校園危機管理」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進行探討,進而以問卷調查方式瞭解目前之現況,並進行統計與分析。瞭 解臺北市國民中學各校在意外事件危機管理之運作現況、困境、重視程度 及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理前、中、後三階段之相關情形。 貳、 研究限制 一、就問卷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學現職教育行政人員(訓導主任、生教組長) 為問卷調查對象,作全面性普查,僅以臺北市之 86 所國民中學為研究範 圍,24 所國民中學進行預試問卷施測,62 所國民中學進行正式問卷施測, 每校發送 2 份問卷方式共 172 份問卷進行研究。 二、就問卷設計而言 本研究之問卷多採封閉式設計,所以填答者之答題內容有所限制,也 無法排除填答時情境因素之影響及個別差異之心理誤差。因此,在描述統 計上也會受到影響與限制。 8.

(23) 三、就研究方法而言 在研究方法上只採用文獻分析及問卷調查,本研究主要採問卷調查 法,仍無法完全避免研究方法中主客觀條件上之限制。如受試者在問卷內 容上之圈選及問題語意判斷有困難時,無法實地加以說明。 四、就研究空間而言 本研究,無法駐校實地觀察,使資料蒐集及研究結果更具客觀性。 五、就引用資料而言 在引用官方(教育部校安中心)的統計資料上,其資料之公佈或出版 的時間於當年結束後次一年年底公佈,故無法取得研究當年最新的資料, 現在最新資料仍在民國 95 年的資料。. 9.

(2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國民中學 本研究所指的國民中學是在台灣地區,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制度中,第 七年至第九年的中等學校階段。 二、校園意外事件 一切未在學校預期或計畫內發生的事故,可能對教職員工生及校區週 圍環境造成生命、財產、環境損害衝擊者均屬之。本研究依教育部「校園 安全及災害事件即時通報網」,將校園意外事件歸納為下列 9 種:(1)學生 在校外教學活動發生車禍事件、(2)學生校內食物中毒事件、(3)學生實驗 傷害、(4)學生自殺事件、(5)學生運動、遊戲傷害、(6)學生溺水事件、(7) 校園建築物坍塌及設施傷害、(8)工地整建傷人事件、(9)墜樓事件(非自 殺)。 三、校園危機管理 校園危機管理的意義係指針對校園危機事件發生的前、中、後各階段 進行有計畫、有系統的管理措施,並運用專業危機管理技術來減輕危機情 境所帶來的嚴重威脅,所做的一套連續性運作因應策略。 (一)校園危機管理前階段-預防與準備 「校園危機管理前階段」係指:學校為了避免與減少危機的發生, 擬定計畫,組成工作小組,預測可能發生的危機,藉由硬體的改善措施 與加強管理,以及對師生員工及有關人員的教育訓練而進行的防範措施。. 10.

(25) (二)校園危機管理中階段-控制處理 「校園危機管理中階段」係指:學校危機發生時的控制處理首重危 機處理小組順暢且有效率之運作,以發揮其功能,務求於最短的時間之 內將危機平息使學校恢復正常運作;反之,若處置不當,則將釀成更大 的危機,引發更大的風暴。 (三)校園危機管理後階段-善後處理與學習 「校園危機管理後階段」係指:校園危機解決後,其損害影響程度 非常深遠,嚴重時永不抹滅,故處理必須謹慎小心,勿使其變嚴重或惡 化造成二次危機。在管理活動上,除了採取恢復行動外,學校應對危機 進行檢討、改進,並從中學習經驗,以杜絕危機的再次發生,同時提昇 學校的危機處理能力,所採取的一連串的手段與措施。. 11.

(26) 12.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就本研究有關之文獻加以統整列出,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主要在 探討校園意外事件;第二節主要在探討校園危機管理的意涵;第三節主要在 探討校園危機管理的運作之探討;第四節主要在探討與校園意外事件危機管 理之相關研究;第五節為本章小結。. 第一節 校園意外事件 壹、校園意外事件定義 黃振球(1995)認為意外事件為未經計畫而發生的事件,並因此造成了 人員的傷害或死亡,或財產的損失;而造成人、財損失的原因,是人員的疏 忽和未加計畫,或環境及設備的缺失。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即時通 報網」,係參考原校安事件分類,並配合災防等實況因素,將校園事件區分 為 7 大類,其中疾病(包含法定傳染病)原屬「意外事件」中之次類別,因 易生通報時之困擾,故於 94 年起將各類疾病歸納為單一事件類別,至此校園 事件區分為 8 大類。即「校園意外事件」、「校園安全維護事件」、「校園 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管教衝突事件」、「兒童及少年保護事件」、「天 然災害」、「其他校園事務」及「疾病事件」等 8 大類(教育部,2005)。 教育部 94 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中指出,「校園意外事件」 是指校內車禍事件、校外教學活動車禍事件、校外活動車禍事件、溺水事件、 食物中毒、氣體中毒、野外活動中毒、運動、遊戲傷害、墜樓事件(非自殺)、 山難事件、實驗、實習傷害、自傷、自殺事件、工地整建傷人事件、建築物 坍塌傷人事件、其他校園意外傷害事件,共 15 項。本研究將教育部上述 15 項之校園意外事件,將國中生較易發生的校園意外事件歸納為下列 9 種:(1) 13.

(28) 學生在校外教學活動發生車禍事件、(2)學生校內食物中毒事件、(3)學生實 驗傷害、(4)學生自殺事件、(5)學生運動、遊戲傷害、(6)學生溺水事件、(7) 校園建築物坍塌及設施傷害、(8)工地整建傷人事件、(9)墜樓事件(非自殺) 。 本研究藉此瞭解國民中學最常發生的校園意外事件及其對意外危機事件進行 模擬演練之項目。 校園意外的範圍可以十分廣泛,在沒有統一定義的情況下,文獻資料顯 示有關校園意外的意義,不但在名稱上各異,其範圍也有所不同。國內專家 學者對校園意外事件的觀點及看法,雖然名詞界定有所不同但是所敘述的定 義就是指校園意外事件,茲將整理如下: 王正偉、楊守全(1991)、邢泰釗(1998)認為「學校事故」可分為教 育活動事故、學校設施事故及學生事故。教育活動事故指教師實施教育活動 時發生的事故,包括上課、社團活動、慶典運動會所發生的事故。學校設施 事故係指學校設施因為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生之事故。學生事故乃學生間單 純因其他學生侵害所發生的事故。 張德聰(1997)定義「學生意外事件」為「休閒活動安全意外事故、天 災引發之危機事件(如地震、颱風等天然事故)、車禍、急病、校外教學、 實習之安全意外事故等。」 張玉慧(2001)所指稱的「校園事故」範圍較廣,除了教育活動事故、 學校設施事故及學生事故三者之外,還包括了輔導、管教不當事故和外力入 侵校園事故。 何文達(2002)所稱的「校園意外事件」是指「因教師過失所導致的教 育活動意外事件、學校設施意外事件」。詳細言之,教育活動意外事件是指 學生上學在校,包括參加校外教學活動時所發生的意外,例如車禍、中毒、 溺水、失火、運動遊戲傷害等。 14.

(29) 黃健忠(2004)所稱的「意外事件」是一種突然發生、無法預期且會持 續變化和發展,使其影響性與結果都難以評估的事件,若無即時處理,則易 使事故的災情擴散,引起更多的事端謂之。 歸納上述國內學者專家對意外事件的定義得知,本研究所謂意外事件係 指因當事人之過失所導致之不可預見的事,而且是一種無法預料、突然緊急 發生並會持續變化和發展,若無立即處理,將容易使事故的災情擴大與蔓延, 引起更多的事端。所稱校園意外事件通常伴隨著有不良的後果。凡指天然災 害(火災、颱風、地震),特定設備災害(火災、爆炸、化學物質外洩)及暴動、 抗爭等,一切未在學校預期或計畫內發生的事故,可能對教職員工生及校區 週圍環境造成生命、財產、環境損害衝擊者均屬之。. 貳、校園意外事件的特性 綜合學者陳寶山(1997)、蔡崇振(1997)研究者將校園意外事件的特 性,歸納為校園意外事件具有突發且無預測性、複雜性、時間緊迫性三個特 性。 一、突發且無預測性 災變來臨的時機與結果無法預測,同時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亦無法預 測,無事先的徵兆,即使有徵兆容易讓人忽視,說出了校園意外發生原因 的無預測性及面臨突發事件必須馬上處理的迫切性和產生的困難程度。 二、複雜性 災變的性質複雜,無法掌握,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相互聯鎖的,人 類所採取的處置行動也相當複雜,若處理不當會造成生命、財產、名譽信 用、公信力和組織的傷害。 15.

(30) 三、時間緊迫性 災變來臨的時刻相當迫切,容許反應的時間有限,可能在數秒鐘內就 已奪去無數的生命和財產。. 参、我國校園危機管理之現行制度 一、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即時通報網」 教育部為維護校園安全,自 90 年 7 月依「災害防救法」成立「校園安 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以下簡稱校安中心),統籌各級學校校園 安全通報與處理,平日實施 24 小時值勤,以為緊急應變窗口,另亦要求高 中職以上學校軍訓人員落實值勤,以即時處理學生意外事件。 為精進校園安全作業及爭取處理時效,教育部 92 年 1 月建構「校園安 全及災害事件即時通報系統」,藉資訊科技與網路線上作業減少通報時間, 以即時瞭解、掌握各級學校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以下簡稱校園事件), 提供各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與各級學校(含幼稚園)必要之協助,有效維護 校園及學生安全。另於 92 年 10 月 20 日以台軍字第 0920146958 號訂頒「教 育部構建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明訂各級學校、單位及館所應訂 定校園災害管理實施計畫,律定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等階段具體作為 及作業流程。 教育部「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即時通報網」,係參考原校安事件分類, 並配合災防等實況因素,將校園事件區分為 7 大類,其中疾病(包含法定 傳染病)原屬「意外事件」中之次類別,因易生通報時之困擾,故於 94 年起將各類疾病歸納為單一事件類別,至此校園事件區分為 8 大類。即「校 園意外事件」、「校園安全維護事件」、「校園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 16.

(31) 「管教衝突事件」、「兒童及少年保護事件」、「天然災害」、「其他校 園事務」及「疾病事件」等 8 大類;各主類別事件項下,再細分為各種不 同之次類別事件,以利各單位通報填選作業及校安資料彙整分析。相關主、 次類別事件及分類內容,如下: (一)校園意外事件(學生所發生之意外與突發(非暴力)事件) 校內車禍事件、校外教學活動車禍事件、校外活動車禍事件、溺水 事件、食物中毒、氣體中毒、野外活動中毒、運動、遊戲傷害、墜樓事 件(非自殺)、山難事件、實驗、實習傷害、自傷、自殺事件、工地整建 傷人事件、建築物坍塌傷人事件、其他校園意外傷害事件。 (二)校園安全維護事件(主要在於財物、建物之受損或人員受外人騷 擾) 賃居糾紛事件、宿舍遭到破壞、校外人士抗議事件、辦公室遭到破 壞、教室器材或設備遭到破壞、校園設施遭到破壞、外人侵入騷擾師生 事件、辦公室遭竊、教室器材或設施遭竊、校園設施遭竊、其他財物遭 竊、遭詐騙損失財物、其他校園安全維護事件。 (三)校園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含教職員工生於校內外之不良行為) 械鬥兇殺事件、幫派鬥毆事件、一般鬥毆事件、殺人事件、強盜搶 奪事件、恐嚇勒索事件、擄人綁架事件、妨害自由、偷竊案件、侵佔案 件、賭博電玩及其他賭博案件、強暴強姦猥褻、強姦殺人、性騷擾事件、 涉及槍砲彈藥刀械管制事件、涉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妨害秩序、 公務、妨害家庭、縱火、破壞事件、參與飆車事件、飆車傷人事件、其 他校園暴力或偏差行為、其他違法事件、離家出走、學生騷擾學校典禮 事件、學生騷擾教學事件。 17.

(32) (四)管教衝突事件 校園內發生非屬學生間衝突事件,包括以下之師長與學生間衝突事 件、師長與家長間衝突事件、不當體罰、凌虐事件、學生抗爭事件、個 人事務申訴事件、校務管理申訴事件、對師長行為不滿申訴事件、其他 有關管教衝突事件。 (五)兒童少年保護事件(中學以下學校適用) 在外遊蕩、出入不正當場所、離家出走三日以上、違反兒童福利、 少年福利法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等事件、長輩凌虐、亂倫、遺棄事件、 其他兒童少年保護事件。 (六)天然災害 重大火災、風災、水災、震災、爆炸、其他天然災害。 (七)其他校園事務(係指校園內發生之行政、人事問題,足以影響學 生權益或正常教學等事件) 教職員之間的問題、人事的問題、行政的問題、其他的問題。 (八)疾病事件 法定傳染性疾病(腸病毒、結核病、猩紅熱、百日咳、水痘、登革熱、 SARS、其他)、可能受媒體關注事件、群聚性(10 人以上)非法定傳染性 疾病、一般疾病事件。 二、校園事件通報系統 校園事件通報管理,依其作業內容區分為二種:. 18.

(33) (一)即時通報 指實際發生事件之學校,於事件發生後或於獲悉事件發生後,立即 以傳真及電話方式通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通報作業。 (二)定期彙報 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定期將通報資料進行彙整之作業事項。 校園事件通報管理,依其程度輕重區分為四級: (一)甲級(極重度) 一般性原則只要造成人員死亡、重大財產損失、觸犯重大刑案、可 能引起媒體披露並足以使輿論關切者等均屬之。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 關,於事件發生後或於獲悉事件發生後,必須在十二小時內通報上級主 管教育行政機關,並依規定流程通報相關主管機關。 (二)乙級(重度) 一般性原則為造成人員傷害或傷殘、幫派結群事件、具體財產損失、 觸犯法律、性犯罪事件等均屬之。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於事件發 生後或於獲悉事件發生後,必須在廿四小時內通報上級主管教育行政機 關,並依規定流程通報相關主管機關。 (三)丙級(中度) 一般性原則凡觸犯校規造成人員輕微傷害、輕微財產損失、非刑事 案件但造成民事糾紛、具傷害威脅致人員輕微受傷之意外事件等屬之, 得免報由學校自存,定期彙總陳報。 (四)丁級(輕度) 19.

(34) 一般性原則係觸犯校規未造成人員傷害、觸犯校規未受具體懲戒、 糾紛衝突未達民事衝突者均屬之,得免報。. 三、臺北市各級學校校園事件處理要點 依據台北市政府 89 年 10 月 2 日北市教二字第 89267716 號函中指出,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增進學校對偶發或重大緊急事件之應變能力,俾能迅 速而有效的妥善處理,並建立校園事件通報及申訴制度,掌握校園事件發 生之資訊與發展趨勢,發揮整體行政力量,充分有效應對及動員有關資源 協助處理,以維護校園安寧和諧,保障全校師生及職工安全與尊嚴,特訂 定本要點。 (一)校園事件之通報分類、等級、處理及申訴等相關規定,依教育部 「校園事件通報管理系統實施要點」外,另參照教育部函頒之「大 專院校及國立中小學校園性騷擾及性侵犯處理原則」、「臺北市政 府性騷擾事件處理要點」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二)學校應成立「校園事件處理小組」,其組織、職掌、任務、處理 步驟如下: 1.組織: (1)校園事件處理小組依任務編組方式組成之。依事件性質或實際需 求,由學校有關人員、家長會代表、教師會代表、社區或社會熱 心專業人士及學者專家共同參與。但事件性質如涉及性別事件, 組織成員應特別考慮性別意識及性別平衡。 (2)小組成員或召集人、總幹事如係當事人時,應遵守迴避原則。 20.

(35) 2.職掌: (1)召集人:由校長擔任之,負責緊急指揮,召開會議及指定適當人 員一人對外發言。 (2)總幹事:由召集人指定一人擔任之,襄處一切小組事務。 (3)校園事件處理小組得參酌分設下列各組並指定專人負責: A.資料組:負責事件資料之調查、蒐集、研擬與彙整。 B.聯絡組:負責校內外之聯絡及對上級機關之通報。 C.醫務組:負責緊急醫務專業之處理。 D.法律組:提供相關法律問題諮詢。 E.協調組:負責學校內外有關事物之申訴、仲裁、救助、賠償等 協調工作。 F.安全組:負責偶發事件現場及善後之各項安全的工作。 G.輔導組:負責協調有關資源及提供相關人員身心之輔導。 3.任務: (1)結合專家學者、家長會代表及社區社會熱心專業人士成立支援系 統。 (2)處理師生及職工傷害、綁架、勒索、搶劫、竊盜、群毆、性騷擾、 性侵害、性交易及受家庭暴力傷害等重大案件。 (3)處理師生及職工食物中毒、爆裂物傷害、溺水、燒燙傷、交通事 21.

(36) 故、家庭遽變及天然災害等重大意外或災害。 (4)處理師生及職工,校內外之各種抗爭活動。 (5)處理校內外各項陳請、申訴、衝突、記者會及訴訟等事項。 (6)其他嚴重影響校園安寧、師生及職工權益暨榮譽事項。 4.處理步驟: (1)各校應視需要,依本要點訂定校內執行要點,指定受理窗口,並 對外發布,並作實務演練,以建立妥善處理步驟。 (2)一般校園事件(甲級、乙級)發生時,各校應依「校園事件通報 管理系統」儘速通報教育局業務主管科、督學室及軍訓室(高中 職) ,並依輕重緩急在十二小時內填報「校園事件即時通報表」以 最速件方式陳報教育局。另各校應視事件需要立即召開會議,並 邀集學校相關人員迅速會商共謀妥善處理且開會後各組應即分別 進行處理,不得延誤,以爭取時效,尤應注意現場的時間性、合 法性、合理性,以使學校師生及職工之傷害減至最低。 (3)各校於事件處理後,應將事件全案彙整、分析、存檔,並做工作 檢討,以加強預防工作,減少類似事件之發生。. 四、臺北市校園危機處置小組的設置 校園危機可能帶來傷亡,同時,又因意外事件很少發生,每個狀況都 相當獨特,每次要處理的方式不盡相同,因此,會引起大家產生強烈的情. 22.

(37) 緒、行為、認知反應。危機事故可說是檢視學校危機處理體系的機會,它 可能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校譽殺手,也可能是校園成長轉變的機會與動力。 校園危機事件發生,其衝擊通常是暫時性的。即使人們沒有接受外部 的介入或協助,通常在「4~8 週」之內,多數人的危機狀況會結束。因此, 校園危機處置的目的就是要將「危機化為轉機」,使涉及事件的相關人員 經歷這些不幸事件,在其中也能有成長的機會。 危機處置最重要的目的在於促進個人或團體回復到危機發生前的正常 功能狀態,渡過危機帶來的混亂時期,縮小負面的影響程度(如:情緒創 傷、創傷後壓力或身體傷害),並且加大成長的可能性(如:學到新的因 應技巧、新的人生觀或是增加生活的選擇)。 建置各校的「校園危機處置小組」,校園危機處置小組設置目的,是 為了增進全校師生對校園危機事件應變能力,能迅速有效的進行妥善處 理,以維護校園安寧和諧,保障師生安全與尊嚴,並增進學校與社會之溝 通合作。此設置需依據各校校務計畫辦理,其設置辦法可參照如下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2_content.asp?SEQ=82 51&QryKey=校園危機守門員手冊)。 (一)實施內容: 1.組織:本小組得設召集人、總幹事及發言人各 1 名,並依事件處理 任務編制設置 8 個工作小組,各組設組長 1 名,組員若干名。其遴 選與職掌的內容如下(表 2-1):. 23.

(38) 表 2-1 校園危機處置小組與職掌的內容表 工作清單 工作項目 負責人 由學校校長擔任之 1.負責事件處理總指揮。 召集人 由具備評估事件嚴重程度 及能靈活掌握小組運作者 擔任之 由校長指定適當人員擔任 之 建議由學校訓導處與總務 處相關人員擔任之 建議由學校輔導人員擔任 之. 總幹事 發言人 安全組 輔導組. 建議由衛生組及醫護人員 擔任之 建議由教務人員擔任之. 醫療組 課務組 總務組. 建議由學校總務人員擔任 之. 法律組. 建議由學校人事人員並聘 請法律顧問擔任之. 資料組. 建議由輔導室資料組與學 校文書組人員擔任之. 社區資源 組. 家長會、社區心理衛生中 心、醫院、警察局、其他相 關社區機構. 2.召開緊急處理會議。 3.指定人員對外發言。 1.襄理一切小組事務 2.依事件類型及大小決定啟動相關組員以進行事件 之處理。 1.負責事件處理對外發言之單一窗口。 2.視需要發佈新聞稿。 1.負責事件現場與善後之各項安全工作。 1.篩選與評估需要接受輔導之相關人士,並協助其危 機處置相關資源的轉介與運用。 2.進入事發現場,協同處理校園危機事件當事人,並 陪伴家屬。 3.協助處理班級現場,宣告事實。 4.進行減壓團體(debriefing)。 1.負責緊急救護處理。 2.協助相關醫療處置事宜。 1.負責因事件之發生,相關課務調整之處理。. 1.負責學校內外之聯絡及相關之總務工作。 2.負責隔離現場。 3.提供事件處理所需之各項支援(如器材、用品等)。 1.負責學校內外有關事務之申訴、仲裁、救助、賠償 等協調工作。 2.提供相關法律問題諮詢。 1.負責事件資料之記錄與彙整。 2.呈報事件處理報告。 3.處理相關各項通報事宜。 1.提供直接、間接服務與相關協助及諮詢。.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校園危機守門員手冊. 2.校園危機處理標準化流程 「校園危機處置小組」建置後,為了落實各個小組之編制與職責, 需於平時進行實務操作之模擬演練,以防校園危機事件發生時,雖處 在緊急且備感壓力的時刻,但仍可依照標準步驟即刻啟動校園各組工 作人員,並各司其職(圖 2-1、圖 2-2)。. 24.

(39) 召集人: 分機: 手機: 發言人: 分機: 手機: 總幹事: 分機: 手機:. 安全組 組長: 分機: 手機:. 醫療組 組長: 分機: 手機:. 輔導組 組長: 分機: 手機:. 課務組 組長: 分機: 手機:. 總務組 組長: 分機: 手機:. 法律組 組長: 分機: 手機:. 資料組 組長: 分機: 手機:. 社區資源組. 轄區分局電話 醫院電話: 心衛中心電話: 消防局電話: 心理師: 殯葬社電話: 法律顧問電話:. 圖 2-1 臺北市校園危機處置小組組織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 25.

(40) 校園危機事件發生. 事件發現人通報總幹事並通知校護或打 119. 總幹事通報召集人,依事件大小決定啟動相關人員進行危機處置. 召開危機小組會議. 第一線現場處理. 相關危機處置. 1.啟動 24 小時危機通報系統 2.召集人應實際需要隨時召開危機小組會議 3.指派發言人擔任對外發言之單一窗口 4.資料組負責蒐集\彙整事件相關資料並擔任會議紀錄 5.進行工作人員之減壓團體 6.必要時邀請法律組或社區資源組人員參與會議. 安全組. 負責事件現場之處置與安全工作. 醫務組. 進行當事人緊急醫務之處理. 1.. 通知家長,進入事發現場,協 同處理自殺或自傷學生,並陪 伴家屬 協助處理班級現場 進行減壓團體 篩選危機師生及安置. 輔導組 2. 3. 4.. 總務組. 社區資源組. 1. 2.. 負責隔離現場 提供事件處理所需之各項支援 (如器材、用品等) 1. 2.. 資料組. 負責蒐集與彙整事件相關資料,處 理相關通報事宜,並擔任會議紀錄. 法律組. 必要時提供專業諮詢或指導. 課務組. 負責因為此事件處理人員之調、代 課事宜. 1.. 社區資源組. 2.. 必要時與社區相關資源連 結,可提供直接或間接服務 提供專業資源與資源連結. 必要時提供直接服務 提供專業資源與資源連結. 事後處置 1.若個案死亡,協助處理後事(殯葬事宜、參與告別式等)。2.個案若生還,持續追蹤該生身心狀況,並 進行後續心理諮商,以及生活輔導與後續追蹤。3.高危機群師生的安置與輔導。4.實施班級輔導。5.寫信 函給老師或其他家長,讓大家瞭解此危機事件發生後,自我與學生會產生的衝擊及相關反應,並提供求 助相關資源與電話。6.與此事件相關的師生之減壓團體。7.危機工作人員的減壓團體。8.召開工作檢討會, 進行事件處理工作之檢討,評估學校處理危機事件的能力,做為未來修正防治計畫之參考。9.呈報整體事 件處理報告。10.資料存檔備查。. 圖 2-2 臺北市校園危機處置標準化作業流程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 26.

(41) 五、教育部「各級學校重大緊急校安事件處理流程」 依據中央跨部會維護校園安全聯繫會報第 10 次會議決議事項辦理。為完 善校園災害管理機制,除依據本部 92 年 10 月 20 日台軍字第 0920146958 號令 「構建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及 92 年 12 月 1 日台軍字第 0920168279 號令「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訂定各校校園災害管理實施計畫, 明定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等階段具體作為及作業流程外,遇重大緊急校安 事件,請確依本函附件之「各級學校重大緊急校安事件」處理流程(圖),如 表 2-2、圖 2-3,循通報、處理、復原等階段措施積極審慎處理,以有效防止 災害擴大,降低影響層面,維護校園及師生安全(http://csrc.edu.tw)。. 27.

(42) 表 2-2 各級學校重大緊急校安事件處理作業要項表. 法 令 依 據. 一、災害防救法 二、災害防救法施行細則。 三、2002 年 4 月 11 日教育部台軍字第 91048141 號函頒「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作業規定」。 四、2004 年 10 月 20 日教育部台軍字第 0920146958 號令「教育部構建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 。 五、2004 年 11 月 27 日教育部台軍字第 0920168279 號令「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通 報 階 段. 一、各級學校通報注意事項: 應於獲悉事件 15 分鐘內,以電話通報本部校安中心及上一級督考單位,並於 2 小時內透過校園事件 即時通報網實施首報作業。遇有網路中斷時,改以紙本方式傳真至本部及上一級督考單位,俟網路 恢復後再補行通報作業。 同一事件涉及多項類別者,歸入最主要類別;涉及多所學校、幼稚園者,各學校及幼稚園均應各自 進行通報工作。 二、本部校安中心值勤人員通報注意事項: (一)應立即以電話向部長、政務次長、常務次長、主任秘書、軍訓處處長回報事件摘要及後續處 理情形。 (二)通報事件主政單位主管緊急應變處理。 (三)掌握正確災害訊息(人、事、時、地、物)通報督導單位(本部各單位、中部辦公室第六科、 直轄市、各縣市政府教育局、各縣市聯絡處)。 (四)研判需要其他單位為協助者,通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警察 110、消防 119。. 處 理 階 段. 一、學校立即成立啟動緊急應變小組(區分指揮督導、支援協調、作業管制等組別)。 二、遠離危險源(疏散、避難、封鎖、管制進入、通知警告、停課、安置、就醫) 。 三、消除危險源(滅火、斷電、移除危險物品、壓制、驅離歹徒)。 四、通知家屬到場及相關單位協處。 五、設立專責發言人妥善發佈新聞。. 復 原 階 段. 一、權責單位督導學校完善學生短、中、長程輔導計畫,避免學生二度傷害,加害者如為校屬教職 員工,則須依相關法令處理。 二、權責單位協助學校申請急難慰問金。 三、權責單位協助停課學校學生補課事宜。 四、權責單位協助學校硬體設施復原。 五、權責單位督導學校提出事件發生原因分析、校園防護改進措施及校內因應改進方案。 六、權責單位利用視察學校時再次檢視學校後續學生追蹤輔導及因應事件改善情形。. 28.

(43) 接獲重大緊急校安事件. 民眾通報. 學生反映. 學校主動 發現. 警方通報. 家長通報. 通報學校校安中心並啟動緊急應變小組 掌握正確災害訊息,通報督導單位 (人、事、時、地、物) 需其他單位協助. 研判是否需要其 他單位支援協助 可自行處理 學校適當資源人力介入. 通報相關單位支援協助 (醫院、消防 119、警察 110、社. 使人員遠離危險源(疏散、避難、封鎖、管制進入、通知警告、停課、安置、就醫) 消除危險源(滅火、斷電、移除危險物品、壓制、驅離歹徒) 通知家屬及相關單位、設立專責發言人 復原(輔導、慰助、補課、設施修復) 檢討與改善(災害原因、校園防護、處置措施). 結束 圖 2-3 各級學校重大緊急校安事件處理流程圖 資料來源:http://csrc.edu.tw 29.

(44) 第二節 校園危機管理的意涵 壹、校園危機管理的意義 一、校園危機的定義 校園是學生學習的快樂環境,校園的範圍以狹義的定義而言,是指學校能 有效的管理區域。但以教育使命感來定義,則應以廣義的範圍而言,應考慮包 含師生活動所及的區域均應列入。因此,校園的範圍應從教育責任的觀點適度 的延伸擴大。並就其安全加以重視與關注,讓防制的觸角更深更遠,則校園安 全將能獲得更多更好的保障(郭孚宏,2000)。學校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場 所,也是一種公共設施,不僅提供學生各項學習活動,甚至也是社區民眾的一 座精神堡壘;也正因為它不像住家、辦公室般的具有封閉性、隱密性,並不能 由個人單獨擁有或控制,因此對於校園的安全,確有必要加以重視;學校猶如 一個小型的社會,除了必須承擔來自學校範圍之外的意外侵襲,也必須擔心校 園中的各種突發狀況(侯世昌、蔡文杰,1998)。 貝蒂斯(Batsis,1994)認為,危機是指任何促使正在進行中的活動暫停 之事件;校園危機的形成則隨著影響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一所學校造成 危機的因素在另一學校卻未必會造成相同的影響。 校園危機的定義為一個突發性的狀況,對學校、個人會帶來深刻心理或生 理上不良的影響,學校人員需儘速處理以免災情加劇(朱宥棠,2003)。 學校因校園內事件或非校園內事件,而產生組織功能運作的變動關鍵情 境;換言之,係指校園因面臨特定之重大事件,而導致組織運作趨向不穩定時 期(紀俊臣,1996)。 校園危機為突發於校園內、外的緊急事件,其對學校組織或成員個人產生 嚴重威脅,並可能造成部分或全體學校成員心理或生理的傷害,急需學校人員 加以注意並迅速做出有效的回應(顏秀如,1997)。. 30.

(45) 指緊急事件突然在學校校園內或校園外發生,學校組織遭受損害,不能正 常運作,影響學校組織全體或部份成員,造成心理或生理傷害,無法按照一般 程序來處理,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作出快速有效的因應(余美瑩,2004)。 校園危機係指在校園內、外發生與學校成員有關的情境或對學校成員造成 威脅性的事件,對學校師生的心理與生理造成傷害,影響學校的正常運作,必 須立即的處理,否則對師生或學校形象和聲譽有負面的影響;校園危機因素包 括人為、天然、其他等因素等(陳聰明,2004)。 經上述學者對校園危機的定義可歸納以下三點: (一)校園危機影響的對象,校園危機不僅對當事者造成傷害,也會影響學 校組織全體或部份成員。 (二)校園危機發生地點,校園危機不僅在校內或校外發生,只要對學校成 員造成威脅和有關的事件,均屬於校園危機。 (三)校園危機影響層面,校園危機不僅造成部分或全體學校成員心理或生 理的傷害,且會影響整個校務的運作,學校領導者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 作出快速有效的因應措施,使危機傷害降至最低。 綜合以上學者之論述,研究者將校園危機定義為校園內、外在不預期的情 境下,發生意外事件而對學校師生造成心理或生理的傷害和不安,急需學校人 員加以注意並迅速做出有效的回應;以現有的人力與資源,難以立即有效解決 者,均屬校園危機。 二、校園危機管理的意義 校園危機管理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利用科學的方式與團隊的力量持續維護 學生與學校內人員生命、財產的安全,透過不斷的修正與學習,事先做好準備 以便降低危機所帶來的危害。在當前社會多元的衝突中,校園安全狀況瞬息萬 變,校園危機隨時都可能發生,因此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應該加強危機意識,尤 其是行政人員及教師更應該有立即處理危機的能力與準備(許龍君,1998)。 31.

(46) 不論是學校組織或其他機構都應該建立「未雨綢繆」的正確觀念,不管正負面 的危機都得緊急、搶先在壓縮的時程下去處理(余美瑩,2004)。 茲將學者對校園危機管理的看法分述如下: 黃振球(1996)認為校園危機管理係指學校當局對於危機的預防及發生後 的處理。 鄭英敏(1996)認為校園危機管理乃學校教育人員,在執行教育目標的過 程中,事前無法預控的突發事件,必須把握最關鍵時刻,發揮高度智慧、最佳 的抉擇、運用科學方法及團隊精神,做有效而適切的處理,以確保或減少師生 財務及生命的損失。 萬家春(1996)校園意外事件的危機處理應由事前的預防、事發的應變及 事後的重建等三方面加以考慮,務其緊密相連,形成保障師生安全的綿密網 路,至於每一階段,均須以正確的基本信念為基礎,發展出處理的原則,進而 形成具體的策略。 顏秀如(1997)係指學校為避免或降低危機情境所帶來的損害,而進行的 管理措施或策略;換言之,亦即學校從平時的危機準備至危機復原階段的不斷 學習、適應之連續性過程;此一過程可分為:危機的準備及預防、危機訊息的 辨識及評估、危機的控制與處理、長期的追蹤調查與輔導、不斷的學習及修正 等五階段。 徐士雲(2002)學校為了避免或解決在執行教育目標過程中發生的棘手事 件,運用專業危機管理技術並考慮學生、學校人員、社區的互動關係,有效進 行危機管理活動,以建立安全無慮的校園。 林賢春(2003)係指學校對校園危機發生前的計畫與演練、危機爆發時的 控制及處置、以及危機解除後的評估及復原等一套連續性運作的因應策略。 傅天養(2005)將校園危機管理定義為:學校針對潛存或當前的危機,於 危機發生前、中、後進行有組織、有計畫、有系統的管理措施,以有效預防、 32.

(47) 處理與化解危機的動態歷程。是故校園危機管理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利用科學的 方式與團隊的力量持續維護學生與學校內人員生命、財產的安全,透過不斷的 修正與學習,事先做好準備以便降低危機所帶來的危害。 范兆寅(2004)認為校園危機管理係為了防止危機產生、消除危機因子、 減輕危機危害,而進行有組織、有計畫、有系統的動態管理歷程,而此動態管 理歷程包括校園危機發生前的預防準備、校園危機發生時的控制處理,以及校 園危機解除後的善後處理等三階段。 根據以上學者對校園危機管理的定義不同,可歸納如下: (一)就內容而言,可分為三階段,危機發生前預防與準備階段、危機發生 時控制處理階段、危機發生後復原與學習階段。 (二)就人員而言,校園危機管理結合教職員工生、社區人士和校外支援團 體,如警政、消防、醫療等,加入校園危機管理團隊,使校園危機管理 計劃更加嚴密與完整。 (三)就歷程而言,校園危機管理前、中、後階段三者緊密銜接,循環不已, 是不斷延續的動態過程。 綜合以上學者之論述,研究者認為校園危機管理的意義係指針對校園危機 事件發生的前、中、後進行有計畫、有系統的管理措施,並運用專業危機管理 技術來減輕危機情境所帶來的嚴重威脅,所做的一套連續性運作因應策略。. 貳、校園危機的特性 一、危機的特性 組織因內外環境所引起的一種對組織生存具有立即且嚴重威脅性的危機 發生時,如果組織無法有效掌握該危機的特性,勢必造成組織成員在危機的辨 識上和處理上產生盲點,而這盲點將使組織在危機管理上產生漏洞,而導致組 33.

(48) 織難以彌補的損失與傷害。換言之,組織為有效因應危機的發生與管理,實有 必要對危機的特性作深入瞭解(林培彥,2004)。 危機的發展是漸進的。危機的走向分四期:潛伏期、爆發期、後遺症期、 解決期(韓應寧,1997)(圖 2-4)。迅速發現危機,遏止其發展,使危機由 潛伏期直接走向解決期(圖 2-5),不至於過度爆發造成難以彌補的後遺症, 即是「危機管理」的精神(韓應寧,1997)。. 潛伏期 解決期. 爆發期 後遺症期. 圖 2-4 危機的走向 資料來源:韓應寧(1997). 潛伏期 解決期. 爆發期 後遺症期. 圖 2-5 你希望的危機走向 資料來源:韓應寧 (1997). 近年來,學者對「危機的特性」有不同解釋,研究者將國內各學者對「危 機的特性」整理敘述如下:. 34.

(49) 顏秀如(1997)認為危機特性具有階段性、時間的緊迫性、不確定性、威 脅性、雙面效果性。 孫本初(1997)認為危機特性具有階段性、威脅性、不確定性、時間上的 緊迫性。 許龍君(1998)認為危機特性具有威脅性、緊迫性、不穩定性、兩極化。 徐士雲(2002)認為危機特性具有事件發生之突發性、反應決定之急迫性、 對個人及組織存在之威脅性、出處對象之不穩定性、危機發展具有階段性、敏 感度造成尋求資源之薄弱性、事件解決與否之關鍵性、事件結果之妥協性。 朱愛群(2002)認為危機特性具有威脅性、時間的緊迫要素、不確定性(發 生與影響的不確定性)、階段性(過程具動態性與持續性)、複雜性、結果具有 雙面性、新聞性、危機會產生壓力。 上述之學者對於危機特性的見解雖有差異,但從中我們仍可發現有許多危 機的特性是這些學者普遍認同的,研究者綜合整理國內學者對危機特性的看法 後,將危機的重要特性歸納如下: (一)危機的不確定性 由於外在環境的變動迅速,加上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無法完全掌 握所有的資訊,致無法精確地評量每項事物。 (二)危機的時間急迫性 危機形成之後,其危害速度相當快速,使得危機處理的各項工作皆產生 時間上的急迫性(許龍君,1998)。決策者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危機進行 快速的處置,但在時間不足與資訊不足的情境下,容易造成決策壓力,使得 決策品質可能大受影響,造成搶救、協調與指揮的困難(朱愛群,2002), 危機的突然發生,往往無法以平時的作業流程來處理,需要在極有限的時間 下做出快速的處置反應,常會造成組織成員極大的心理壓力與精神上的緊 35.

(50) 張。而決策者也往往在時間的壓力、經驗及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做出品質不 佳或不當的決策。 (三)危機的階段性 危機不是平白無故的爆發出來的,也並非是即時的,而是由諸多因素相 互交錯所造成的,亦有其發展階段,會歷經醞釀、發展、爆發等階段,而學 者對危機形成的發展階段看法上有些差異,常見的劃分方式,以三階段、四 階段及五階段三種為主。 (四)危機的威脅性 危機威脅性的強弱,端視可能受到損失價值的大小而定,而此類的認知 過程則依決策者的認知而定。故危機具威脅性,乃因其影響組織或個人之重 大價值而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失(孫本初,1997)。 (五)危機的雙面效果性 組織如果無法有效辨識出危機前的徵兆或對危機做出適當的處理,則危 機將對組織生存目標及價值或對組織結構造成威脅或損害;然而,危機亦可 能形成一種新的契機及轉機,組織因為有了危機的考驗及驗證而促使管理者 能對現有體制的良窳有所瞭解,進而得以做更適切的修改,更可因成功的處 理經驗而使組織的士氣大為提振,組織在整個危機過程中,促進了組織及個 人的學習與成長,將有助於組織適應未來不斷變動的外在環境。因此,危機 亦是轉機,具有雙面效果性,然而,到底是危機或轉機,則端視組織及成員 對危機管理的能力而定(林培彥,2004)。故危機即意味「危險」與「轉機」 之雙面效果性(陸炳文,1992)。 二、校園危機的特性 鄭英敏(1996)由四方面探討校園危機之特性如下: (一)不確定性:災難來臨的時機與結果無法預測,同時對於人類社會的影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EP a RE school crisi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training curriculum Workshop 2 crisis intervention &recovery: The roles of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2nd

 “A manager of a school shall, at least once in every 12 months, make to the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the school a written declaration which (a) states the particulars

Caring for kids after trauma, disaster and death: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2nd ed.). New York University Child

The quantity of landscape planting in campus was evaluated and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divide the campus into different landscape zones where the air anions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school concern on contracting the school building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to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ies.. To understand the

Therefore, we could say that the capital ratio of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is not the remarkable factor in finance crisis when the enterprises are under the low risk; the

The campus of an existed elementary school was this object of research which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evaluation tables of biodiversity, greenery and on-site water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