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國小導師任教不同 年段之意願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illingness in the Different

Grade

系 所 別 : 科 技 管 理 學 系 碩 士 班 學號姓名 : E 0 9 9 0 3 0 3 2 楊 淑 瑜 指導教授 : 林 錦 煌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7 月

(2)

摘要

本研究以系統動態學之理論與方法為主,再以次級資料分析法和文獻回顧法來蒐 集、定義影響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相關因子,將影響國小導師選擇任教不 同年段的因素,分成四個構面,包括:個人特質之適合度、工作負荷量、外在支持度 與對學生學習與行為之接受度,依據此四大構面建構出因果迴路圖,建構出一套系統 動態模型。研究結果顯示,工作負荷量與任教意願為負向回饋,個人特質之適合度、

外在支持度與對學生學習與行為之接受度三構面皆為正向回饋。從因果迴路總圖可以 發現,教學經驗、課程的時間壓力、親職教育之成效與學生特殊狀況需求為動態系統 中的驅動因子,藉由導入政策介入點,將可改變系統,為現狀做出改變。

關鍵詞:國小導師、年段、任教意願、系統動態學

(3)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And use Secondary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view to collect and define the relevant factors which teacher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are willing to teach in a different grade. These factors which will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teachers are divided into four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fitness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orkload, external support, and receiving degrees about the learning and behavior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four dimensions, construct a causal loop diagram and a system dynam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orkload and the willingness in teaching are negative feedback, the other three dimensions are all positive feedback.

Keywor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grade, teaching willingness, System Dynamics.

(4)

誌謝辭

韶光荏苒,轉眼間已到了六月鳳凰花開的季節,兩年的研究所學習生涯即將告一 段落。七百多個寒窗苦讀的日子,箇中滋味無法用言語一一述說,所謂「一滴汗水,

一點成果」,如今美好的果實將要豐收,努力終將有了成果!

這兩年,承蒙中華大學多位老師的教導,尤其是我的指導教授林錦煌博士,他的 博學多聞和翩翩學者風範,是學生們的典範,不但讓我在課業上更上一層樓、增廣見 聞,也讓我改變舊思維、開闊眼界!我要謝謝好友寶慧和銘佳,因為他們的推薦,我 們才會跟著他們的腳步進入中華大學就讀;感謝好友兼同學的家禎和勝欽,我們四個 人在課業上分工合作、切磋琢磨,如今才能一同完成學業,拿到碩士學位。我要謝謝 娘家和夫家的親人,兩年來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當我和先生去念書時,他們不辭辛 勞的幫我們照顧孩子,讓我們夫妻倆無後顧之憂,專心讀書。我要感謝最摯愛的兩個 寶貝兒子齊翔和奇澔,當我們在工作、課業蠟燭兩頭燒之時,他們總是乖巧懂事、善 解人意的陪伴我們,他們天真無邪的笑容,紓解我們的壓力;耍寶逗趣的模樣,帶給 我們歡樂!最後,我要謝謝我的摯愛志康,因為彼此相愛和支持,才能一同完成夢想,

共同踏上人生的新里程碑。

學業終告一段落,人生正要精采!我將學以致用,將所學用之於教育工作,將所 學用之於社會,希望能以一己之力,為這個社會付出一點心力!

楊淑瑜 謹誌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

中華民國100 年 7 月

(5)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辭……...iii

目錄...i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7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任教意願 ...10

第二節 系統動態學的理論與應用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34

第一節 系統動態學...34

第二節 次級資料分析法...40

第三節 文獻回顧法...40

第四節 建模因子的訂定...41

第四章 系統建模...42

第一節 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因果迴路圖及驗證...42

第二節 構面一:個人特質之適合度的因果迴路圖及驗證...45

第三節 構面二:工作負荷量的因果迴路圖及驗證...51

第四節 構面三:外在支持度的因果迴路圖及驗證...58

(6)

第五節 構面四:對學生學習與行為之接受度的因果迴路圖及驗證...64

第六節 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因果迴路總圖...6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0

第二節 管理上的意涵 ...71

第三節 研究建議 ...72

參考文獻 ...75

(7)

表目錄

表1 91 到 100 學年度國小新生人數變化一覽表...1

表2 國小不同年段的差異...5

表3 任教意願的定義...12

表4 國內學者對教師任教意願之研究...20

表5 系統動態學的定義...24

表6 國外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一:全球、國際或國家層次...27

表7 國外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二:組織學習...28

表8 國外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三:產業層級...28

表9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一:政府公共行政與國防...29

表10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二:組織與一般管理...30

表11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三:財務管理...30

表12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四:環境與環保議題...30

表13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五:產業分析...31

表14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六:市場需求及銷售...32

表15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七:運輸交通...32

表16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八:系統方法...32

表17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九:教育領域...33

表18 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因果迴路驗證表...43

表19 個人特質之適合度的因果迴路驗證表...46

表20 工作負荷量的因果迴路驗證表...53

表21 外在支持度的因果迴路驗證表...59

表22 對學生學習與行為之接受度的因果迴路驗證表...65

表23 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驅動因子與政策介入點...71

(8)

圖目錄

圖1 本研究架構圖...8

圖2 本研究流程圖...9

圖3 正向回饋與負向回饋...35

圖4 正向回饋環路...36

圖5 負向回饋環路...36

圖6 系統動態學建模流程...38

圖7 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因果迴路圖...42

圖8 個人特質之適合度的因果回饋環路...45

圖9 工作負荷量的因果回饋環路...52

圖10 外在支持度的因果回饋環路...59

圖11 對學生學習與行為之接受度的因果回饋環路...64

圖12 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因果迴路總圖...69

(9)

第一章 緒論

由於臺灣近年來生育率急遽下降,人口結構呈現出少子女化的趨勢,對整個教育 體系的影響層面日益擴大,從國家教育政策的方向,到基層學校教育環境的改變,無 不受少子女化的影響。少子女化儼然已成為刻不容緩的教育問題,國民小學首當其 衝。由於新生入學人口逐年下降,學校面臨減班、教師超額和教師流動趨緩等問題,

尤其是教師調動減少,造成學校教師新陳代謝趨緩,校園裡的教師對傳統職務分配的 制度,產生新的思維。本研究以系統動態學的方法,針對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 願,歸納出影響的相關因子,建構出系統動態模型,透過系統動態模型找出關鍵因子,

藉由導入政策介入點,將可改變系統,為現狀做出改變。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由於少子女化現象日益嚴重,衝擊整個國家和社會,首先反應在教育上,

造成新生入學人數逐年降低。91 到 100 學年,國小新生人數由 319,068 人減至 195,323 人(表 1),少了 123,745 人,減少幅度高達 38.78%,初等教育面臨少子女化帶來的挑 戰(教育部,2006)。

表1

91100學年度國小新生人數變化一覽表 單位:人

學年度 國小新生人數

91 319,068 92 314,901 93 289,155 94 272,412 95 298,590 96 273,455 97 249,842 98 233,705 99 221,324 100 195,323 資料來源:「精緻國民教育發展方案」,教育部,2006。取

自http://w1.hc.edu.tw/h001/doc.960402.doc

(10)

人口是國家構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亦是影響國力強弱、國勢消長的關鍵指標。少 子女化對臺灣各方面的衝擊將日益加劇,特別是其所衍生學齡人口的下降,將嚴重衝 擊教育體系。少子女化現象首先將衝擊國小教育職場,新生入學人口逐年減少,造成 班級數減少,產生超額教師的問題,96 學年度年起,國小教師首次出現超額,五年 內更會有高達4,747 名超額教師,校園將無法引進新進教師,98 學年度估計國小減班 合計將近一萬班(教育部,2006)。班級數減少情況下,師資需求必然減少,若未能有 效讓不適任教師或合於退休資格且有意願退休之教師順利退休,可預見的,教師人力 之新陳代謝將受影響。93 學年國中小學核准退休上萬名教師,但因預估減班,各縣 市紛紛預留缺額,估計國中小學97 學年只聘三千名全職教師,不僅新進教師獲聘困 難,現職教師調遷亦困難(蕭佳純、董旭英、黃宗顯,2009)。

少子女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就學人數逐年遞減,學校面臨減班或併校都造成超 額教師,大多數學校採用「後進先出」的超額制度,新進教師往往成了最先被超額的 一員,因而被迫換校。在學校不斷減班下,教師供需嚴重失調,據估計,教師需求逐 漸減少,至民國105 年,國小教師編制將減三分之一,減少 33,579 人(張馨方,2009)。

而學校減班超額問題,使得現職老師不敢調動,深怕調至他校就成了校內最新進資淺 的老師,日後極有可能被超額。如此一來,學校間教師不敢調動,沒有新的人員進來,

就沒有新的觀念、新的刺激進到學校,影響教師的新陳代謝,不利組織創新(蕭佳純、

董旭英、黃宗顯,2009)。

自民國 87 年 10 月臺灣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之後,級任導師在小學裡肩負著特殊的 角色。我國小學階段的教學以級任導師的包班制教學為主,除了少數的學科是經由科 任教師任教外,大多數的學科教學均由各班級任導師所擔任(林秀珠,2004)。國小級 任教師的工作非常繁重,其不只要進行教學工作,同時要負擔行政及擔任導師工作與 級務處理,其工作量繁重且雜(張瑞哲,2001)。

國小學制將一至六年級區分成低年段(一、二年級)、中年段(三、四年級)和高年 段(五、六年級)三個年段,由於學生年齡上的差距,在課程、學習能力和行為態度上,

(11)

不同年段的學生會有一些差異性。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之主要重心為所謂的「階段論」,從他的階段論中將兒童 的認知發展分成四個階段,多位學者曾對Piaget認知發展論的陳述做歸納(林美珍,

1996;張春興、林清山,1989;張春興,1995):

1.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出生到兩歲。

(1)相當於嬰兒期,是智慧的萌芽期,此時期的嬰兒靠感覺系統與動作行為來解 決問題及了解環境,新的進步建立在先前的進步上。

(2)會模仿以前看過的動作,有物體恆存的概念,對分類與關係等概念有初步瞭 解,會依兒童認定的物體功能進行分類。

2.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從兩歲到七歲。

(1)出現語言功能、直覺思維與表象思維。

(2)此時期的兒童開始以心理表象、語言和繪圖來表示自己的想法,兒童學習到 靜態事物的內在表象,只會注意到知覺的表象而非它們的轉變,自我中心強,

只會從自己的觀點著眼,時常容易忽略他人。

(3)具單一向度分類能力,無法同時思考兩個以上的變項,以直覺推理事物。

3.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從七歲到十一歲。

(1)此時期的兒童開始有邏輯思維,用歸納原則解決問題,推理能力只限於眼睛 所看見的具體情境或熟悉的經驗,有保留概念(如物質、數目、面積、重量、

長度、體積等的保留)。

(2)自我中心漸漸消失,去集中化,能同時以合理的方式處理一個以上的向度,

已發展出真正的心理運思,且是可逆的運思。運思使兒童能操作內在表徵,能 表徵訊息的轉變,瞭解以前無法理解的概念。

4.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十一歲以上。

(1)能運用抽象符號進行思考,具備理解各種事物的假設及可能性與現實性,可 以做出有系統且周詳的計畫。

(12)

(2)有假設和演繹的能力,並可以進行抽象概念的瞭解、及判斷事情的真偽。

Piaget的道德判斷發展理論將兒童的道德判斷劃分三個時期,內容陳述如下(引自 黃建一、徐作輝,1999):

1.無律期(stage of anomy):四、五歲前。

(1)本時期為感官動作與自我中心階段的兒童。由於個體尚處於人我不分客觀未 明的狀態,因此只有個人的行為而無集體規約,而該道德行為只是一種感官的 反射,毫無道德意識可言。

(2)道德意識尚未發展,也不能理解道德規範的意義,對問題的考慮都還是自我 中心的,他們的行為可說還是道德的「無規範」或「零規範」。

2.他律期(stage of heteronomy):五至九歲間。

(1)本時期約與自我中心後期至協調動作期相對應。兒童從道德的無律期,漸漸 意識到權威、約制、規範及風俗習慣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2)以道德的現實觀來決定行為的善惡,並注重行為的結果,不考慮行為動機或 意向。

(3)本時期兒童道德意識尚未分化成熟,不能自主做道德判斷,尊重成人權威,

對於戒律及規範也很少表示懷疑。

3.自律期(stage of autonomy):九歲之後。

(1)此時期在協調動作期的後段之後,開始能根據個人的價值結構,對道德行為 善惡作獨立判斷,以「道德相對觀」取代「道德現實觀」。

(2)兒童漸能運用理性做道德規則的分析和批評,判斷行為的好壞,能避開表面 的行為後果,而深入瞭解行為的動機。不盲目服從權威,而能以相對的關係,

平等互惠的道德推理。

(3)逐漸步入「自為立法、自為執行、自為反省」的道德成熟階段。

本研究根據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和道德判斷發展理論、國小教育職場現況以及 相關文獻,整理歸納出國小不同年段的差異,如表2:

(13)

表2

國小不同年段的差異

年段

低年段 中年段 高年段 說明 學生每週

上課節數 23 29 32

學 生 在 校 時 間 導 師 即 負 有 導 師責任

導師每周 授課節數

20-23 20-23 20-23 不 同 年 段 授 課 節 數 依 各 校 課 發會決議 學生不在校

的空堂時間

4 個下午 (12 節)

2 個下午 (6 節)

1 個下午 (3 節) 課程深度 基礎、簡單 中等 難 作業量 較少

沒有作文

適中

每學期作文 4-6 篇

較多

每學期作文 4-6 篇

作 文 篇 數 依 據 教 育 部 (2004) 提出「教育施政 主軸」所規定

作業難度 低 中等 高

學生發展 1.注意力低 2.自我中心觀念

3.生活自理能力 差

1.注意力加強 2.自我評價能力

發展

3.重視同性同儕 4.生活自理能力

加強

1.個別差異顯著 2.開始邁入青春 期、叛逆行為 出現

3.自我意識膨脹 4.生活自理能力

較佳

Piaget 的 認 知 發展理論 Piaget 的 道 德 判斷發展理論

教師權威性 較高 中等 較低 林怡君(2009) Piaget 的 道 德 判斷發展理論 家長態度 參與度高

意見較多

參與度中等 參與度減低 意見較少

利百芳(2004) 曾惠英(2007)

不論在學生發展、家長態度或工作負荷等方面,不同年段會有差異之處,例如:

低年段的數學教學偏重基本概念的學習,而高年段比較偏重計算能力的培養,教材和 計算都較為複雜。低、中年段教師比較具備權威性,高年段學生比較有一些自己的思 想,教師權威性相對減低。高年段學生能掌握一些自主的行為、自律的行為,中、低 年段學生則需要權威性的常規建立。在一般的班級經營方面,低年段教師所具備的權

(14)

威性高於高年段的教師(林怡君,2009)。學生對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感受因年級高低 有別,一般而言,低年段學生對父母參與學校事務較支持,而高年段的學生對父母時 常到學校來會覺得不自在(利百芳,2004)。子女就讀年級愈低,家長對親職責任、能 力的認知較強,對幫助子女學習及親職效能較有信心,因此家長參與信念的表現較 高;隨著孩子的成長,學習內容加深、親子溝通漸少,父母親在協助子女學習及親職 效能方面的信心會因此降低,以致較高學習年段的家長,在家長參與信念的表現較 低。因此,家長對愈低年級的孩子的學習事務、和老師的溝通,及各項教育事務等,

展現較積極的的參與行為;對愈大的孩子的學習事務、和老師的溝通交流等參與行為 表現,相對較為消極(曾惠英,2007)。而教育部(2004)提出「教育施政主軸」,在初等 教育改革要項中,提出國民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學期應至少完成4-6篇作文,低年段則 沒有作文。諸如此類,形成不同年段的差異處。

少子女化趨勢影響國小校園教師的新陳代謝,讓以往因縣內外教師調動而造成的 職務自然流動已不復存在。從前各校大多以「在本校年資」作為職務編配的主要依據,

因為學校教師調動趨緩,以往的職務編配方式,會造成校內教師職務的一成不變,引 起後進教師心生不平,而力求制度上的改變。因為不同年段的差異性,會造成級任導 師工作量和難度的不同,讓原本已經繁重又雜的導師工作,更具複雜性,加上教師個 人特質不同,讓級任導師任教不同年段的意願產生差異。

以往學者對於教師任教意願的研究,對象多著重在師資培育體制下的在學生、中 小學實習教師或幼教老師,有些學者則針對國民小學科任教師對某一科目的任教意願 做研究,只有王佳珍(2007)曾以國小級任導師為對象,研究其對融合班的認知與任教 意願,盧慧凌(1998)曾針對國小教師,研究其工作價值與任教意願之關係,陳映秀(2010) 針對國小高年級導師對高年級的任教意願做研究。目前,沒有針對國小導師任教不同 年段之意願做相關研究,故本研究將以國小導師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小導師任教不 同年段之意願。

國民小學級任導師擔負著教育兒童的重要任務,其在學校的教學意願和熱忱更是

(15)

影響教學品質的良窳,因此,本研究希望分析出影響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 因素,找出之間的相關性和重要驅動因子,以做為教師、學校行政單位和教育單位的 參考,找出理想的解決政策,訂定適當的職務分配辦法,讓每一位導師對不同年段的 教學皆能具有高度意願,以提高工作滿意度和教學效能。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文所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透過系統動態學的觀點,來 探討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以建構出系統動態模型,找出影響系統之驅動因 子與政策介入點,提出改善方案,作為國小導師與行政單位之參考。因此,本研究之 目的有:

1.能歸納分析出影響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因素。

2.能利用系統動態學的方法建構出一套完整的因果迴路圖。

3.能透過系統的思考和模型的建立,利用因果迴路圖的分析,找出影響國小導師任教 不同年段之意願的驅動因子與政策介入點。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為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將分為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系統建模等方面進行研究,

故本研究架構如圖1 所示。因為國小不同年段在課程安排、學生特性、作業量、教材 深度和家長態度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整理出影響國 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相關因素,加上系統動態學存量的概念,將它們分為個 人特質之適合度、工作負荷量、外在支持度與對學生學習與行為之接受度四大構面,

然後採用系統動態學之研究方法,建構出系統動態模型,以做為研究結果分析的依據。

(16)

工作負荷量 個人特質之適合度

對學生學習與行為 之接受度 外在支持度

國 小 導 師 任 教 不 同 年 段 之 意 願 不

同 年 段 的 差 異

1 本研究架構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擬訂出本研究架構後,據此發展出本研究流程,首先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 蒐集與分析相關文獻、選擇適合之研究方法,再依據文獻定義出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 段之意願的主要因素,以建構系統動態模型,最後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流程如圖2所示:

(17)

系統動態模型建構

研究結論與建議 研究方法選擇

因素定義 相關文獻蒐集與分析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本研究流程圖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的背景和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架構、研究流程等。

第二章:文獻探討,針對「任教意願」以及「系統動態學」等方面詳細地回顧與探討,

並加以整理歸納以作為研究進行之理論基礎。

第三章:研究方法,闡述本研究所採用的系統動態學之理論與方法以及次級資料研究 法和文獻回顧法。

第四章:系統建模,利用第二章文獻探討所歸納之影響因素,建立因果迴路圖,建構 系統動態模型。本章節即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說明。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說明本研究的重要發現與結論,並針對本研究不足與研究受限 的部分,提出未來研究方向並給予後續研究者建議。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包括任教意願以及系統動態學。在文獻中,主 要是整理分析出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的影響因素,以建立模型中的因果關 聯,並介紹系統動態學的理論與應用,以作為本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任教意願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良心事業,需要出自教師真心的教育熱忱,而教學工作必須在 教師具有積極正向的任教意願時,才能夠有良好的成效。本節主要是透過任教意願相 關文獻的探討,界定任教意願的意義,以分析出影響任教意願的因素,歸納總結,以 建立本研究之架構。

一、意願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解釋,「意願」(willingness)是一種心願與希望(教 育部,2007);當代國語大辭典的解釋,「意」是「心中所思慮」,「願」則有「欲」及

「希望」之意(張嘉文,2000);文馨當代英漢辭典的解釋,「意願」則是有一種樂意、

心甘情願的態度之意(蔡進松,2000);韋氏新世界大學字典(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2004)的解釋,「意願」是一種心中的期望或野心;牛津字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2008)的解釋,「意願」是個人出於自願,是一種不 被勉強而同意的態度。

意願,是指個體對於某種行為以自主、非勉強的態度,促使其實現之心理狀態(林 瑞欽,1990);是個體面臨選擇時表現自我對於客觀所作的一種確認或承認,其產生 是個體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反省、判斷而作出決定的一段心理、行為取向之歷程(陳 維恪,2002)。在意願形成的歷程中可能包含了價值、情感的判斷,在意願形成之後,

個體則會為了驅策自己往某個目標前進而採取某些行動(廖書廷,2009)。意願是以意 向為基礎,而含有意志的性質,它是反省意志的實現,而反省意志具有商量、決定與 實行三種要素(趙雅博,1984)。意願是經由含價值判斷、情感成份與行為意向之心理

(19)

歷程而形成的態度(陳彥玲,2000)。

林瑞欽(1990)認為所謂意願是個體自主的和非勉強的,對某種行為標準的事件促 使實現的心理狀態。意願具有下列性質:

1.意願是認知的,個體對某種客體形成意願時,必須經過理智思考,而非盲從。

2.意願是一種決定,個體在多種選擇中所做下的決定,同時必須承擔可能的責任。

3.意願是一種自我涉入的心理作用,首先個體對於產生意願的客體,有伴隨可欲、積 極的感受之正向知覺,而後個體才願意自我涉入。

4.意願是由個體對自我所做下的承諾,故帶有激勵個體貫徹始終的行動動能,同時也 陶冶個體對所欲之標的忠誠信實。

5.意願是一種動機形式,具有強烈的促發個體朝某特定標的之行動力量。

綜上所述,意願是個體為了達到目標的欲望傾向,依據價值、情感的判斷,經過 一段時間的思考、反省、判斷而做出決定的一段心理、行為歷程;意願是個人在客觀 的認知下所做的決定,可以激勵個人採取積極的行動,以達到目標。

二、任教意願

張春興(1984)指出,做為一個現代的優良教師,至少應同時具有三個主觀條件:

專門知識、專業知能、專業精神等,其中教師的專業精神,是教育成功的第一要條件。

張春興(1984)認為優良教師應具有能教、會教和願教之三項主觀條件,其中以願教為 教師專業精神的核心,也是理想教師的重要指標。教學是一種多面向的認知活動,需 要教師每天從事無數個決定,為使工作順利進行,教師必須有能力決定教些什麼、怎 麼教、花多少時間、使用哪些器材、如何評鑑學生等執行教學的專業能力與敬業精神 (沈桂枝,1995)。因此,教師內心的意向,是不容小覷之影響因素,必須關注教師們 的任教意願,才能提升教育品質。

(一) 任教意願的定義

Dewey 曾說:「能將馬牽到河邊,卻無法要求馬喝水。」同理,能「留住教師的

(20)

度勢必隨之消沉,造成教學成效不彰,所以,任教意願對教師個體在教學行為的影響 是極為重要的。本研究歸納整理出學者對任教意願的定義(表 4),以做為本研究探討 之依據。

表3

任教意願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任教意願之定義

Dreeben(1970) 個體願意把教學工作當作終生職業。

Lacey(1977) 是個體對於教師工作的一種內在認同感。

賴清標(1979) 願意擔任國民小學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程度。

Wood(1979) 個體願意持續投身、投資在任教工作的過程。

張春興(1983) 認為一個優良教師,應具備「能教」、「會教」及「願教」三個主 觀條件,而「願教」代表教師面對教育工作之正面態度與專業責 任感,即指教師之任教意願。

張芬芬(1984) 個人願意擔任教師從事教學的歷程,是基於對教師工作的認識,

經由個人選擇工作之動機的配合,產生對教職的好惡,而後顯現 出趨向或逃避教職的行為。將任教意願界定出認知成分、情感成 分及行為成分。

林瑞欽(1987) 個體基於對教師角色的知覺,透過自我認同並表示決心投入此教 師角色之意願。

Nias(1988) 個體認同教師角色、教學目標與價值並能關懷學生、關心教學且 願意繼續任教。

毛連塭(1992) 個體對於擔任教學工作所表現之認知、情意與行為意願的傾向。

湯梅英(1994) 個人願意擔任教師從事教師工作的認識,經由個人選擇工作動機 的配合,產生對教師工作的好惡感,然後顯出對教育工作的趨避 傾向。

鍾任琴(1995) 個人願意擔任教職工作及其從事教學的動機、原因和程度,它是 一種態度,具有認知、情感以及行動三個層面的特質。

劉仲成(1996) 基於對教學工作的認識,配合個人選擇職業的動機,而產生對教 職的好惡,表現出趨向或逃避教學工作的行為。

劉春榮(1997) 個體願意擔任教學工作的內在動力,它是基於對教育專業的認 知,產生喜愛教學工作的情感,從而願意在教育工作投入與努力 的態度。

簡郁怡(1997) 個體願意擔任教學工作的內在動力,由於對教育專業的認知,產 生喜愛教學工作的情感,從而願意在教育工作投入與努力的態度。

盧慧凌(1998) 屬於一種態度,具有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部分,它是基於對教 學工作的認識,配合個人選擇職業的動機,而產生對教職的好惡,

表現出趨向或逃避教學工作的行為。

嚴澤鈞(1999) 包含認知、情感及行為的一種態度,個體經由對教學工作的認識,

加上個人情感因素交互作用,而後顯示出對教職的好惡行為。

(21)

表3(續)

研究者(年代) 任教意願之定義

戴仁山(1999) 教師對教學工作在內容上先有客觀的認知,並經個人理性思考之 後的意向作為基礎,做出決定並願意從事教學工作的一種工作意 向。

陳彥玲(2000) 個體願意擔任教學工作的內在動力,是一種對教學專業的價值判 斷的認知,一種產生喜愛教學工作的情感,一種願意在教育工作 投入與努力的行為傾向。

陳維恪(2002) 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成分,這三個層面並非各自獨立,而 是具有連帶關係的。

游淑玲(2001) 個體願意從事幼兒教學工作的一種態度,基於對幼兒教學工作的 認識,產生喜愛教學工作的情感,從而願意投入教育工作的態度。

湯宗岳(2002) 個體選擇從事教職的態度與動機,涉及個人對教學工作之認知及 情感,並進一步影響其對教職工作選擇行為之內在心理歷程。

蕭偉池(2004) 個體基於對教學專業工作的認知,經由個人選擇工作動機的配 合,進而對教職產生的愛惡情感,最終對教學工作表現出趨避之 行為傾向或態度。

顏銘賜(2004) 基於對國小民俗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的認識,經由個人選擇民俗體 育教學之動機配合,產生對國小民俗體育教學之好惡,而後顯現 出趨向或逃避國小民俗體育教學之行為。

黃子瑄(2005) 個體選擇從事教職的態度與動機,涉及對教學工作之認知及情 感,而產生對於教育工作的趨避的行為。

徐仲玲(2005) 願意為教育獻身,對教師工作認同並期望涉入的一種內在情感,

修習師資培育專業課程結束後,個人未來從事教育行為的一種現 實之可能性。

曾瀚毅(2007) 個人願意擔任教師,投身教育工作,從事專業教學的程度。並基 於對教師工作的認識,經個人職業選擇動機之配合,產生對教職 的好惡,而後顯現出趨向或逃避之行為,具認知、情感、行為三 層面的性質。

郭春霞(2008) 國小體育教師願意於體育課從事游泳教學的涉入程度而言。

范仁勇(2009) 個體選擇從事教職的態度與動機,涉及個人對教學工作之認知及 情感、並進一步影響其對教職工作選擇行為之內在心理歷程。

廖書庭(2009) 個體經由認知、情感與動機之考量歷程,對擔任教職工作形成一 種認同的態度,而這樣的態度將會使個體願意投入教學工作並表 現出努力去實現成為教育工作者之行為。

外國學者對任教意願最初的概念,來自於Dreeben (1970),其指出任教意願是個 體願意把教學工作當作其終生職志的意念;而Lacey (1977)認為,任教意願是個體內 心對教師工作的認同感;Wood (1979)則說明,任教意願是指教育者願意長期擔任教 育工作的態度;Nias (1981)認為,任教意願意指教師願意認同教學目標與價值、關懷

(22)

學生、關心教學,並認同教師角色且願意繼續任教的一種態度。

國內學者對於任教意願之研究以賴清標(1979)為發端,他認為任教意願為個體願 意擔任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程度,繼而張芬芬(1984)提出任教意願為個人願意擔任 教師從事教學的歷程,是基於對教師工作的認識,經由個人選擇工作之動機的配合,

產生對教職的好惡,而後顯現出趨向或逃避教職的行為。其將任教意願界定出認知成 分、情感成分及行為成分,日後眾學者對任教意願之定義大致不出此範疇。

國內學者對任教意願之定義可謂相當一致,綜合多位學者對任教意願所做的定 義,任教意願係指個體對教學工作有客觀的認知,經由個人思考、判斷後做出決定,

願意從事教學的一種工作意向。任教意願是個體對教育工作的認知,經由選擇工作動 機的配合,產生對教職的愛惡情感,最終對教育工作表現出趨避之行為傾向或態度。

本研究將國小導師對不同年段的任教意願定義為,基於對國小教學工作的認識 (認知成分),經由個人選擇不同年段之動機的配合,產生對國小不同年段教學的好惡 (情感成分),而後顯現出趨向或逃避國小不同年段教學的行為(行為成分)。

(二)任教意願的影響因素

對於任教意願之影響因素,許多學者常因研究目的或對象而有不盡相同之見解。

有些學者將任教意願的影響因素歸類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有些學者則以不同的層 面來探討,本研究將學者對任教意願的影響因素,陳述如下:

Fox (1960)提出任教意願的影響因素包括兩個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喜愛和青少年相處、可傳授知識、可繼續接受教育、貢獻社會、興趣。

2.次要因素:工作有彈性、工作安定、假期長、教師薪資有增加之趨勢。

Lortie (1975)以五個方面來陳述影響任教意願之因素,包括:

1.人際方面:喜愛與青少年在一起、協助或喜愛兒童。

2.服務方面:對社會有貢獻、能發揚傳承文化的使命。

3.繼續方面:能繼續留在學校中,繼續研究自己有興趣的學科。

4.利益方面:工作安定輕鬆、收入穩定。

(23)

5.時間方面:工作時間彈性、能自己安排時間。

Jantzen (1981)提出四點影響任教意願的因素:

1.喜歡和兒童或青少年相處。

2.能終身學習。

3.生涯規劃。

4.受到老師的影響。

5.能服務人群。

Bradley (1983)認為影響任教意願的因素有三點:

1.具有安全感。

2.工作時間較短。

3.能影響兒童的發展。

Ornstein (1983)將任教意願分為積極面和消極面:

1.積極面:喜愛兒童、能傳授知識、對教學有興趣、為社會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2.消極面:工作安全、有退休金、工作時間短、假期長、容易謀生。

張芬芬(1984)、湯梅英(1994)與嚴澤鈞(1999)皆提出相同的看法,認為影響任教意 願的因素包括行為意向與五種態度:

1.行為意向。

2.對工作報酬的態度:

(1)精神報酬:價值感、成就感、愉快、社會地位。

(2)物質報酬:薪資、福利及保險。

3.對工作性質的態度:創造性、自主性、領導機會、求知機會、工作時間。

4.對工作環境的態度:環境變化、組織氣氛。

5.對工作升遷的態度:晉升機會、安全保障。

6.對師範教育的態度。

林瑞欽(1987)則提出四個重要影響因素,包括:

(24)

1.關愛兒童因素:對兒童有愛心、喜愛兒童其活潑朝氣。

2.工作價值因素:教學工作的挑戰、創造、權威性、貢獻社會。

3.自我因素:符合自我興趣、專長、抱負。

4.工作安全因素:工作穩定性高、環境單純、假期長。

王以仁(1992)將任教意願分為內在與外在環境層面:

1.內在層面:

(1)工作意義:教師工作本身具有的意義。

(2)工作安定:教師為一生活安定、假日多、工作環境單純。

2.外在環境層面:

(1)父母期望:擔任教師符合父母或重要他人的期望。

(2)面對現實:因現實的因素而願意擔任教師。

鍾任琴(1995)將任教意願分為內在與外在層面:

1.內在層面:關懷喜歡、服務利他、自我興趣、成就感、自我實現、工作價值與意義。

2.外在層面:工作環境與條件、安全與穩定、工作升遷、報酬待遇、社會地位、重要 他人期望、休閒假日、面對現實。

劉春榮(1997)將任教意願分成工作有意義、工作安定、工作興趣、現實因素等四 個主要因素:

1.工作有意義:喜愛看到學生成長、能幫助他人過更美好的生活、能改變他人氣質、

作育英才貢獻國家、匡正社會風氣、作為社會的清流、教學有價值、能傳遞社會精 神。

2.工作安定:生活安定、工作有保障、薪資吸引人、工作同仁和諧、工作有制度、環 境單純、離家近。

3.工作興趣:嚮往教師工作、符合自我興趣、可發揮專長、繼續深造喜愛科目、教學 相長、發揮才華、喜歡與年輕人相處。

4.現實因素:社會地位高、符合重要他人期待、獻身教育、增加就業機會、教師是熱

(25)

門行業。

戴仁山(2000)研究國小體育老師之任教意願,以教師個人、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環 境三大因素分析:

1.教師個人因素:體育教學態度、體育教學能力、進修機會。

2.教學內容因素:教材、成績評量、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環境因素:教學型態、場地設施、校內外活動、學校政策、家長支持度、天候。

游淑玲(2001)以幼教系學生擔任幼教老師之任教意願,提出的影響因素有:

1.行為意向:個體願意擔任國小教學工作的行為傾向。

2.工作認知:對教學工作本身所具特質的認知。

3.報酬吸引:擔任教學可獲得之精神和物質的報酬。

4.工作發展:擔任教學可增進自我成長,有升遷機會與有關生涯發展之情形。

湯宗岳(2002)針對師資培育學生的任教意願,提出五項任教意願的影響因素:

1.任教回饋:教學相長、進修機會、社會地位。

2.任教意向:自我實現、服務精神、關愛兒童、作育英才。

3.任教環境::環境單純、學校組織氣氛。

4.任教自主性:工作富創意、教師專業自主。

5.任教待遇:工作報酬、工作保障、工作前途、休假福利。

蕭偉池(2004)將影響國小英語教師擔任英語教師之影響因素分為內、外在層面:

1.內在層面:

(1)行為意向:指個體願意擔任教學工作的行為傾向或態度。

(2)工作認知:指對教學工作本身所具特質的認知,包括教學可獲得學科相關知 識、促進教學相長、工作自主性、挑戰性。

2.外在層面:

(1)工作安定:對教學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安定性之認同度。

(2)工作發展:教學工作可增進自我成長、有升遷及發展的機會。

(26)

(3)工作報酬:教學工作可獲得價值感及成就感的精神報酬、可獲得薪資、福利 及保險等物質報酬。

顏銘賜(2004)將影響國小體育教師擔任體育教師的因素分為內在和外在層面:

1.內在層面:

(1)工作意義:樂見學生成長進步、幫助他人。

(2)工作興趣:嚮往教師工作、符合興趣。

2.外在層面:

(1)工作安定:生活安定、工作有保障、假期長。

(2)現實因素:社會地位高、重要他人的期望。

曾瀚毅(2007)將任教意願的影響因素分為工作意義、工作興趣和工作性質:

1.工作意義:對於教師工作本身所具有特質意義之認知。

2.工作興趣:對於教師工作之興趣。

3.工作性質:對於教師工作環境、性質之認同。

郭春霞(2008)將任教意願的影響因素分成五方面:

1.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教學年資、最高學歷、畢業科系、擔任職務、相關證 照、學校規模等。

2.自我因素:勝任教學的程度。

3.工作價值:教學相長、進修機會。

4.任教環境:教學環境、設備。

5.外在支持:行政體系、學校教師、學區家長、學生學習態度。

劉姵嫻(2008)針對國小英語教師對英語科教學,提出的影響因素包括個人、環境 和工作三個層面:

1.個人層面:年齡、學歷、英語任教資格、英語任教年資。

2.環境層面:任教班級人數、學校規模、任教科目。

3.工作層面:工作壓力、工作滿意程度。

(27)

李家怡(2008)研究國小英語教師之任教意願,提出三點影響之因素:

1.畢業科系。

2.擔任職務。

3.英語教師資格的取得方式。

廖書庭(2009)針對教育相關科系學生做研究,將任教意願的內涵分成個人、任教 工作和外來影響等三個因素:

1.個人層面:個人特質、個人背景變項。

2.任教工作層面:工作環境、工作待遇、工作性質、工作升遷與發展。

3.外來影響層面:現實因素、重要他人、時間因素。

范仁勇(2009)以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程研究生對教職的任教意願,分為內在和外 在層面:

1.內在層面:

(1)任教意向:自我實現、服務精神、關愛兒童、作育英才、樂見學生成長進步、

幫助他人、改變他人氣質、貢獻社會國家、提升道德文化、做社會清流、教學 工作有價值、傳承社會文化。

(2)任教興趣:工作富創意、教師專業自主、嚮往教師工作、符合興趣、工作可 發揮專長才華、研究有興趣的學科、喜歡與年輕人相處。

2.外在層面:

(1)任教環境:工作環境單純、學校組織氣氛、教學工作的安定性等。

(2)任教回饋:教學相長、晉升機會、進修機會、社會地位。

(3)任教待遇:包括精神與物質二種。精神方面是指價值感、成就感、工作前途 等;物質方面是指薪資、工作報酬、工作保障、休假福利、保險等。

本研究將相關文獻歸納、整理後,將影響任教意願的因素歸納整理為個人層面、

工作層面和環境等三大層面:

1.個人層面:包括年齡、性別、學歷、任教年資、家庭狀況、興趣、喜愛兒童、教學

(28)

熱忱、成就感、教學能力、專業進修、貢獻所學、發揮專長等。

2.工作層面:包括工作時間、工作負荷、任教科目、工作待遇、工作升遷、工作意義、

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擔任職務等。

3.環境層面:包括學校規模、班級人數、行政體系的支持、組織氣氛、學校教師、學 區家長的支持、學生的學習態度等。

(三)任教意願的相關研究

國內學者對於教師之任教意願的研究,以賴清標(1979)對師專學生的任教意願及 教學態度之調查研究為濫觴,往後三十幾年,陸陸續續有多位學者投入關於教師任教 意願之相關研究,成果豐碩。本研究將國內學者對教師的任教意願相關研究,整理如 下(表 4):

表4

國內學者對教師任教意願之研究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內容

賴清標(1979) 師專學生 任教意願及教學態度之調查研究。

張芬芬(1984) 國中實習教師 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 之調查研究。

王以仁(1992) 師院學生 任教意願及其任教承諾之相關研究。

毛連塭(1992) 師院生、師專生 教學態度、意願與能力之比較。

湯梅英(1994) 師院學生 任教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鍾任琴(1995) 國小實習教師 教師價值觀、任教意願與教育專業信念關係之探 討。

盧榮順(1996) 國小實習教師 工作困擾與任教意願知道查研究。

劉春榮(1997) 師資培育學生 一般大學選修教育學裎與師範校院學生對教育 專業認知及任教意願研究。

簡郁怡(1997) 師資培育學生 不同師資培育體制學生任教意願之訪談與調查 研究。

盧慧凌(1998) 國小教師 教師工作價值與任教意願之研究。

嚴澤鈞(1999) 師資培育學生 工作價值觀與任教意願之調查。

戴仁山(1999) 國小體育教師 體育課任教意願及影響因素知道查研究。

藍瑞霓(1999) 師資培育學生 國小在職教師

師院教育學分班學生、大學部學生和國小在職教 師任教意願之研究。

陳彥玲(2000) 幼稚園實習教師 任教意願與任教承諾之探討。

(29)

表4(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內容

湯宗岳(2001) 師資培育學生 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相關研究。

游淑玲(2001) 幼教系學生 不同幼兒師資養成型態學生的教育專業認知與 任教意願之研究。

陳維恪(2002) 工技系學生 教育專業信念及任教意願之研究。

顏銘賜(2004) 國小體育教師 民俗體育任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

黃子瑄(2005) 國小實習教師 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之相關研究。

徐仲玲(2005) 中等教育師培生 教育專業認知與任教意願之探討。

吳承恩(2005) 國小職前體育教 師

教育信念與任教意願之結構方程式模式(SEM)因 果徑路關係研究。

王佳珍(2007) 國小教師 對融合班的認知與任教意願之研究。

曾瀚毅(2007) 師資培育生 任教意願與教育學程學習態度之研究。

劉姵嫻(2008) 國小英語教師 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任教意願關係之研究。

李家怡(2008) 國小英語教師 不同師資培訓管道之國小英語教師信念和任教 意願之比較。

范仁勇(2009) 中等學校師培學 程研究生

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之相關研究。

廖書庭(2009) 教育相關科系學 生

任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陳品儒(2009) 一般智能資優班 教師

任教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郭裕庭(2009) 大學教育系學生 大學生學習動機、任教意願與學習滿意度之關係 研究。

陳映秀(2010) 國小高年級導師 任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以往學者對於教師任教意願的研究,對象多著重在師資培育體制下的在學生、中 小學實習教師或幼教老師,研究的主題,有些學者針對國民小學科任教師對某一科目 的任教意願做研究,只有王佳珍(2007)曾以國小級任導師為對象,研究其對融合班的 認知與任教意願,盧慧凌(1998)針對國小教師,研究其工作價值與任教意願之關係,

陳映秀(2010)則是針對國小高年級導師,探討其擔任高年級級任導師的任教意願做研 究。目前,沒有針對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做相關研究,故本研究將以國小導 師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

(30)

第二節 系統動態學的理論與應用

系統思考是「看見整體」的一種修練,它是一個架構,能讓我們看見互相關聯而 非單一的事件(Senge,1994)。本研究採用系統動態學的方法,來探討國小導師任教不 同年段之意願。

一、系統動態學的理論

(一)系統動態學之起源

系統動態學(System Dynamics;簡稱SD)又稱為系統動力學,它的起源來自於1950 年代,美國學者Jay W. Forrester等人運用回饋控制系統理論,在麻省理工學院(M.I.T.) Sloan管理學院發展出來的方法論與分析工具(詹秋貴,2000)。1961年Forrester出版「產 業動態學(Industrial Dynamics)」一書,為此方法論之濫觴,首先被應用在製造業。系 統 動 態 學 是 綜 合 了 系 統 理 論(system theory) 、 控 制 論 (cybernetics) 、 伺 服 機 械 學 (servo-mechanism)、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決策理論(decision theory)與電腦模 擬(computer simulation)所發展出來的方法論。

Forrester於1969年及1971年將系統動態學分別應用於都市層次(Urban Dynamics) 與世界層次(World Dynamics)。而1972年Meadows等人發行「成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鉅著,更風靡全球(Meadow, 1972),提醒各國政府節制經濟的成長,希望世 界各國應該關注資源與環境危機的發生,此一著作造成當時廣泛的討論,讓系統動態 學受到矚目以及日後的研究應用(陶在樸,1999)。1980年Forrester在美國統計學會學 報,發表國家經濟(National Economy)模式,而有別傳統計量經濟模型(Forrester, 1980)。Sterman (1988)則將應用系統動態學建構美國電力需求的預測模型。1990年 Senge發表「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更將系統動態學推廣到組織學習領域,

造成學術界與實務界更大的矚目。

(二)系統動態學之理念

Forrester認為人類所從事的每一種活動都會涉及「變遷」,因此,若能明確的描

(31)

繪變遷之軌跡,將可增進人類對自然及社會所有事物動態現象的認知與了解(謝長 宏,1980;Coyle, 1996)。建構系統動態模式必須以研究目的為導向,確認問題重心,

在建模過程中非常強調二個基本信念(謝長宏,1987):

1.系統的行為表現,主要受到系統結構的影響,透過結構設計的改變,可以改善系統 行為,意即「系統結構決定行為」。

2.要實際瞭解一個系統應該是從內部實體資訊的潛層流動,而不是系統的個別功能。

Roberts (1978)提出兩項系統動態學的基本理念為:

1.系統結構影響系統行為:

主張系統的行為或是其時間歷史,是由組織的結構所造成,這個結構不只是設 備、生產過程等實體面因素,更重要的是在組織中能左右決策制訂的政策和傳統,這 種結構和一個工程系統一樣,隱含著放大(amplification)、時間滯延(time delay)與資訊 回饋(information feedback)的特性。

2.以流體流動的觀點來觀察系統運作:

為了瞭解系統的運作,系統動態學將人員、金錢、材料、訂單與機器設備,視為 一種流動的流體(flow),藉由對流體流動的觀察可使管理者以一種自然的方式跨越次 組織界線,打破視野的障礙,整合次組織間的衝突和不合於全體組織利益的各別目 標。透過了相關流路(flow path)的因果鏈(cause-and-effect chains)的分析,可以建構出 一個有意義的系統結構。

系統動態學是一個研究及管理複雜回饋系統的方法,強調對系統作一個整體且宏 觀的考量,了解系統範圍內所有元素及元素間彼此的交互作用,並藉由電腦軟體的模 擬,顯現系統的組成結構、政策、延遲的關係及如何交互地影響與整體系統的發展及 穩定的狀況(阮威堯,2003),其最終的目的不是在預測事件的發生,而是深入思考整 體系統的運作現象及其背後的本質,此即系統整體動態運作的基本機制(Senge, 1994)。

(三)系統動態學之定義

關於系統動態學的定義,有多位學者曾就此作出一番說明,本研究引用王汝杰

(32)

(2007)的研究,將學者的定義整理如下(表5):

表5

系統動態學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系統動態學之定義

Forrester(1961) 系統動態學是研究系統內部資訊回饋之特性,並使用模式來 改善組織結構及引導政策的制定。

Coyle(1979) 系統動態學是一種將時間視為重要因素的問題分析方法,研 究系統如何對抗環境的衝擊,並從環境中取得利益,用以處 理社會的經濟問題,也可以說是管理科學的分支,用以處理 管理階層的控制能力。

Sterman(1989) 以因果回饋觀點思考政策與結構間之非線性關係,強調環 境、策略、結構與績效等變數間均會雙向影響之過程,亦即 環境動態或結構問題源自於企業過去選擇策略行動之回饋。

Wolstenholme(1990) 系統動態學是藉由對一個複雜問題的質性描述、及其運作流 程、資訊傳遞與組織邊界的定義,來建立量化模型,以進行 組織結構及功能的設計。

Senge(1994) 針對動態複雜的問題謀求解決之道,藉由高階複雜、非線性、

多環及延遲等重要特性,顛覆以往傳統的管理科學,提供決 策者一足以因應外在環境詭譎多變的策略工具。

資料來源:「國小教師人力資源與教育經費供需系統之研究:系統動態學觀點」,王 汝杰,2007,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台中市。

系統動態學是研究系統內部資訊回饋之特性,並使用模式來改善組織結構及引導 政策的制定(Forrester,1961);是一種將時間視為重要因素的問題分析方法,研究系統 如何對抗環境的衝擊,並從環境中取得利益,用以處理社會的經濟問題,也可以說是 管理科學的分支,用以處理管理階層的控制能力(Coyle,1979);是藉由對一個複雜問 題的質性描述、及其運作流程、資訊傳遞與組織邊界的定義,來建立量化模型,以進 行組織結構及功能的設計(Wolstenholme,1990)。

(四)系統動態學之特性

系統動態學主要應用在解決企業、社會、生物組織中具有動態複雜性問題,在於 探討結構與行為之關係,主要特性在於系統動態學具有處理非線性問題、資訊回饋、

時間滯延、動態性複雜的能力。我們必須瞭解系統動態學解釋系統行為的觀點:

(33)

1.資訊回饋環路:

資訊回饋環路是系統動態模式的基塊,從系統性的觀點,互動的回饋環路是各種 系統動態的本質,這種封閉的環路是基於資訊的傳遞與處理,它反映了人類基本的行 為特性。在環路的行為特性上又區分為會不斷自我增強的正性回饋環路與目標追尋的 負向回饋環路。

2.時間滯延:

在現實世界中滯延無所不在,並且是造成非線性動態現象的原因之ㄧ,因此,在 系統動態學中時間滯延的表示非常重要。系統動態學將時間滯延區分為兩種型態,一 是發生在實體物質傳遞所需的時間滯延,例如貨物運輸時間;一是發生在人的認知過 程,人類對於資訊的處理能力等特性,例如資訊發生的大小、快慢及有限理性、處理 能力的限制等因素而造成資訊認知上的滯延。

3.動態性複雜:

現今許多企業面對複雜、動態的環境所進行之深奧的預測與分析工作,常常無法 在企業經營上有真正的突破性貢獻,歸咎其原因在於這些方法只能用於處理「細節性 複雜」,而無法處理「動態性複雜」。系統動態學正是以一宏觀的角度去看待動態系 統之分析工具。目前已有許多的系統動態學模擬軟體相繼被開發出來,如Vensim、

Stella、Powersim、Ithink等。

黃鈺珊(2001)指出系統動態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如投入產出分析法、計量 經濟模型)有所區別,也各有其優缺點,有其適合研究的問題,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取 代另一種方法。系統動態學具備以下五大特色,可特別加以重視。

1.擅長處理週期性問題:

對於經濟系統中的經常出現的週期性波動,短如四年、長如四十年至八十年,已 有不少系統動態學模型對上述各種週期形成之機制作出解釋。

2.擅長處理長期性問題:

系統動態學模型是一種因果機制的模型,強調系統行為主要是由系統內部機制所

(34)

決定的,因此可透過較長的模擬時間來觀察系統行為的變化。

3.在數據缺乏的條件下仍可進行研究:

數據不足及某些參數或關係難以量化是研究社會經濟系統經常遭遇的棘手問 題。但系統動態學在這種條件下仍可進行研究,因其模型以回饋為基礎,因多重迴圈 的存在,使系統行為在模式上對大多數參數較不敏感,只要估計參數在寬容度之內,

系統行為就能顯示出相同的變化型態。

4.擅長處理高階、非線性具時間變化的問題:

複雜系統所具備的高階、非線性具時間變化特性,利用一般數學方法非常難以應 付。系統動態學利用電腦模擬處理大量資料,對於複雜問題的處理有相當大的幫助。

5.對預測的態度強調條件:

凡社會經濟模型大多強調「未來」,因此含有預測的性質存在。但系統動態學模 型對未來的預測是強調產生結果的「條件」,也就是有條件的預測,在不同的條件下 會產生不同的預測結果,其預測方法更接近人類真實行為。

(五)系統動態學之理論應用基礎

關於系統動態學主要是奠基於下列四種理論的整合(謝長宏,1980):

1.系統設計概念:

首先確立目標,確定組成份子間的關係,其次,再決定內部控制的基礎,透過系 統運作的程序,詳細檢查系統間的交互作用,然後建立系統模式,並藉由模式規劃設 計的功能,尋求系統上可能錯誤及忽略之處。

2.回饋控制理論:

如果系統所依存的環境有所變化將導致系統決策之改變,因而使系統產生新的行 動,從而改變系統與環境的關係,進而在影響系統未來的決策,具有此特性的系統便 是資訊回饋系統。

3.決策理論:

決策理論的發展始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是源自於軍事上的需要,一開始乃是

(35)

研究指揮官在做最佳決策時分析及考慮的過程,進而逐漸發展成一種理論,至今則普 遍應用在其他層次的各項決策問題上。

4.模擬:

模擬方法部不僅可以用來表現一個系統實際操作過程,也可以用來分析各種政 策、措施對系統的影響,進而使決策者瞭解系統的行為特性,幫助決策者研擬及分析 有關的決策。由於電腦大量、快速、正確及重複資料的特性,因此模擬的方法廣泛的 被運用在企業、工程及科學上。更重要的是,由於現代社會、組織龐大而複雜,決策 一旦錯誤,則代價高昂,因此電腦可以減低決策施行失敗後的風險。

二、系統動態學的應用

(一)國外文獻

本研究參考周美均(2010)之研究,加以彙整有關國外系統動態學應用的文獻回 顧,整理如下(表6-表8):

表6

國外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一:全球、國際或國家層次 研究者(年代) 相關研究與應用

Forrester(1971) 以系統動態學研究經濟的循環,提出了經濟的長波理論,研究經 濟的成長問題,認為經營者不能一味的追求成長,必須考量整體 社會與經濟環境。

Colye(1981) 建構系統動態學模式,模擬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的結果。

Ehance and

Akshmanan(1988) 將系統動態學用於研究印度經濟問題。

Lane et al.

(1994) 以系統動態學來模擬全球複雜環境問題的發展。

Dangerfield(1999) 建構系統動態模式模擬歐洲AIDS擴散情形及醫療政策的制定。

Khanna(2000) 針對印度第二大城德里建構系統動態學模式,並透過模擬比較各 交通政策對都市道路擁擠、空氣汙染與交通燃料消費的變化量。

Raux(2003) 透過系統動態學與經濟原理建構關於交通問題與經濟財政模 式,並模擬交通運輸政策在中短期對於都市交通水準的影響。

Jorge(2009) 透過建構系統動態學模式建構莫斯科的永續都市發展,並藉由模 式的模擬瞭解都市發展與預期政策對於都市長期發展的影響。

資料來源:「以系統動態學探討高速公路尖離峰定價問題」,周美均,2010,未出版

(36)

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表7

國外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二:組織學習 研究者(年代) 相關研究與應用

Stata(1989) 將系統動態學的觀念應用於組織學習,說明公司管理的瓶頸常 在於管理的創新,新的方法是運用系統動態學的思考方式來增 加組織學習。

Senge(1990) 第五項修煉的作者,系統的基本結構決定系統行為,應用在組 織學習上,認為管理者最重要的學習便是系統思考,而管理者 的新角色是系統結構的設計師。

Merten (1991) 以系統動態學應用在決策支援系統,提出新的決策方式結合回 饋迴路與螺旋迴路。

Senge and Fulmer

(1993) 將系統動態學的系統思考及學習,利用電腦模擬真實世界,管 理者可以透過系統動態學的模擬增加組織的學習效果。

Peter and Martin

(2008) 以動態角度探討線上社群網絡之社會性特點和發展。

資料來源:「以系統動態學探討高速公路尖離峰定價問題」,周美均,2010,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表8

國外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三:產業層級 研究者(年代) 相關研究與應用 Doyle and

Saunders (1985) 用系統動態學建立模型,來瞭解促銷費用的利潤以及衡量推廣 銷售方式的真正利潤。

Gupta (1990) 以系統動態學來衡量角色變動對管理資訊系統運作的衝擊,如 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管理政策和結果之間的模擬。

Merten(1991) 以系統動態學應用在決策支援系統,提出新的決策方式結合回 饋迴路與螺旋迴路。

Doyle and

Saunders(1985) 用系統動態學建立模型,來瞭解促銷費用的利潤以及衡量推廣 銷售方式的真正利潤。

Gupta(1990) 以系統動態學來衡量角色變動對管理資訊系統運作的衝擊,如 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管理政策和結果之間的模擬。

Merten(1991) 以系統動態學應用在決策支援系統,提出新的決策方式結合回 饋迴路與螺旋迴路。

Andrew(1996) 將美國電能產業分成三個階段,成功的利用系統動態學之因果 回饋環路詮釋美國電能產業不同階段之歷史性的發展。

Ford and Sterman

(1998) 以系統動態學模式模擬產品的生命週期。

Lyneis(1999) 將系統動態學應用在電力、通訊、航空及服務產業的策略分析。

(37)

表8(續)

研究者(年代) 相關研究與應用 Larsen and Bunn

(1999) 以系統動態學模擬英國最近十年電子產業的發展及市場競 爭,用以分析策略風險。

Winch(1999) 用系統動態學模式模擬當企業面臨國際環境的根本改變時,企 業所採取的策略規劃。

Jan and Hsiao

(2004) 把系統動態學用在汽車產業發展研究上,做SD運用於產業分析 之文獻回顧。

資料來源:「以系統動態學探討高速公路尖離峰定價問題」,周美均,2010,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二)國內文獻

本研究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後,發覺系統動態學早已廣泛很多領域間發揮及應 用。本研究將國內文獻歸納為九類(表9-表17):

表9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一:政府公共行政與國防 研究者(年代) 相關研究與應用

陳瑞陽(1994) 系統動態學應用於全民健保決策分析之研究。

詹秋貴(2000) 民國100年我國武器系統研發能力之探討。

鄧瀛培(1999) 我國國防預算規劃策略之研究-系統動態學之應用。

黃鈺珊(2001) 以系統動力學為基礎,並用STELLA軟體進行模擬,建構高屏溪 流域水資源使用與都市系統模型。

游黃盛(2002) 國防預算資源配置之研究-系統動態學之應用。

陳幸宜(2003) 以系統動態學之理論方法為基礎,使用Vensim軟體為工具,以台 北市為實證地區,建立都市房價變動系統模式。

畢翰中(2004) 系統動態觀點下海峽兩岸關係穩定性之探討。

陳銘鑫(2006) 國軍人員維持費政策模擬之研究-系統動態學之應用。

蘇國豪(2007) 建構決策支援雛型系統於國防人員維持費預測之研究-以系統動 態學為基礎。

莊 泓(2007) 由經濟成長、國防預算的角度,探討兩岸關係對我國軍事能力的 影響:賽局理論與系統動態學的應用。

黃毅銘(2008) 應用系統動態學建構軍力評估模式。

曾俊豪(2009) 環境因素對我國國防預算獲得額度之影響:系統動態學之應用。

沈國棟(2009) 以系統動態學探討國軍導入效益後勤(PBL)之效益。

饒溪潔(2009) 應用系統動態學探討我國與中共國防支出和經濟之動態關係。

石光國(2008) 軍人保險收支失衡解決方案之研究-系統動態學之應用。

劉新中(2010) 以系統動態學探討徵募比例對國軍士兵素質之影響。

(38)

表10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二:組織與一般管理 研究者(年代) 相關研究與應用

李偉嘉(1999) 以系統動態學研究壽險業服務員質量搭配問題。

尚靜宜(2002) 專案範圍變動下應變成本之重新配置:系統動態學在專案風險管 理的應用。

王韻琪(2005) 權衡員工分紅配股政策之激勵效果與稀釋效果研究-系統動態學 之應用。

曾敬一(2006) 以系統動態學建立醫療機構服務績效模型之研究。

陳振東(2006) 從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虛擬團隊之生命週期。

陳永全(2007) 以系統動態學及層級分析法探討虛擬團隊生命週期關鍵因素。

郭香蘭(2007) M-learning與企業經營績效關係之系統動態學研究。

楊裕光(2007) 應用系統動態學理論於營造廠知識庫建置策略評估模式研究。

謝炳宗(2009) 運用系統動態學探討寬頻用戶迴路維護時間之研究。

邱湘燕(2009) 系統動態學於保險業務選才之研究。

陳星辰(2010) 以系統動態學探討非營利組織之永續經營模式-以埔里長青村與 布農部落為例。

表11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三:財務管理 研究者(年代) 相關研究與應用

陳志光(1988) 財務決策系統中投資與融資決策交互影響之系統動態研究。

高士振(2002) 現行全民健保政策財務問題之研究:系統動態學的觀點。

韓潔茹(2002) 企業財務預測與診斷之動態性財務規劃模式:以系統動力學初探。

盧銀華(2008) 公務人員退撫基金資產配置之研究-系統動態學之應用。

表12

國內系統動態學相關研究之四:環境與環保議題 研究者(年代) 相關研究與應用

阮威堯(2003) 系統動態方法在水資源開發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之應用。

陳貞蓉(2004) 以系統動態方法建立山坡地總量管制模型之研究-以台北縣汐止 市為例。

黃哲宗(2005) 應用系統動態學建立水患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

陳雅玲(2005) 以系統動態學探討廢電子電器物品補貼機制對回收市場之影響。

湯國璋(2007) 以系統動態學探討人工濕地模擬模型之應用。

林雅茜(2008) 以系統動態學建構減碳計量模式-以某物流公司為例。

鍾易達(2009) 應用系統動態學探討大鵬灣之水質永續管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found: (一) comparing with the pupils of other grades, the pupils in pupils of sixth grade in Yang-Guang Elementary School emphasized on the growth of

This study discusses third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growth in mathematics ability through a mathematics curric ulum integrated with problem posing.. By applying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case study are two eighth grad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math game is designed to assist in teaching volume four, chap- ter one of grade eight

The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three number and operation problem-posing curriculum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teaching proces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games which has been used in number and calculation instructions for fifth grade

The above results yielded 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who consider integrating problem-posing teaching into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1997).The role of task format,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Creative thinking on the arithmetic problem posing of prospectiv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blem posing with middle

This study aims to find out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pinions regarding to the zero corporeal punishment policy and also discusses how the policy aff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