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讀者劇場在國小高年級臺語教學之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讀者劇場在國小高年級臺語教學之應用"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 臺灣語文教師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何信翰 博士

讀者劇場在國小高年級臺語教學之應用

研究生:李佩芳 撰

中華民國 101 年 8 月

(2)
(3)
(4)

誌 謝

好幾個夜晚,哄孩子睡了之後,又鑽出溫暖的被窩,在電腦前和我的論文孤 軍奮戰;如今,研究生生活終於要告一段落了,卻發現臺東的美已深植我心,能 有這樣的機緣在臺東求學、生活,真是美好的經驗。

感謝指導教授何信翰博士在研究過程中悉心的指導與協助,亦師亦友的您讓 我得以順利掌握研究方向,您豁達的人生觀,也開拓了我的視野,謹此致上最深 的感謝。並感謝口考委員張學謙教授和楊允言教授用心的批改與指正,使我的論 文更加完整。

也感謝昀錚、之予、玫勳提供我教學上的意見及協助,還有班上這群活潑可 愛的學生們,如果沒有你們,我就無法順利完成這個教學研究。

就讀研究所期間,生活雖然繁忙,幸好有瓊慧、美華、淑潔、莉英這群貼心 的好姊妹互相扶持,讓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也讓我見識到南部人的熱情與 開朗,能認識妳們,真的很開心。

謝謝好友千華、文欽的協助,提供我各式各樣的支援服務,在畢業前夕得知 你們即將攜手步上紅毯,相信你們一定會幸福的。

最後,謝謝我最親愛的家人們:爸、媽對我的言教、身教,讓我終生受用無 窮;婆婆待我視如己出,雖然未能同住,仍常將她的好手藝冷凍宅配北上,讓我 有更多時間寫論文;外子適壕對我全然的包容與支持,結婚多年來,我們互相扶 持,上山下海,在各地留下美麗的足跡,在撰寫論文期間,謝謝你提供我許多寶 貴的意見,協助我克服電腦上的疑難雜症,嫁給你是我這輩子最美的決定;還有 兩個寶貝女兒書羽、育淇,妳們貼心又懂事,是老天爺給我最棒的禮物了,相信 在未來我能有更多餘裕陪伴妳們。

謹將此論文獻給所有關心我的人,謝謝你們。

李佩芳 謹誌 中華民國 101 年 8 月 9 日

(5)

讀者劇場在國小高年級臺語教學之應用

作者:李佩芳

國立台東大學華語系 臺灣語文碩士班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讀者劇場應用在國小高年級臺語教學的歷程,並 期能解決學生之口語表達能力問題與改善學習態度。本研究採用行動 研究法,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五年級學生共 23 人,採用研究者 根據課程內容所改寫劇本,進行每週一次,為期一學期共 20 週的讀 者劇場教學。

藉由教室觀察、訪談、學習單、教學省思日誌、臺語學習情形前 後測問卷、及研究對象三次舞臺讀劇評分,分析讀者劇場在臺語課程 應用的成效。研究結果發現:讀者劇場運用在臺語教學能增進學生口 語能力,且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增進課堂參與度,研究者並提出教 學實施情形及問題因應。最後,基於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建議,

以供教師、教育當局及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讀者劇場、臺語、臺語教學、行動研究

(6)

Research of Teaching Taiwanese Language with Reader's Theater for senior-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i, Pei-Fang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ing course in which Reader's Theater has been applied to Taiwa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in senior grade, also with expectance to solve students' difficulty in oral expression and

improve attitude toward studying. Action research is utiliz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object of study is 23 fifth grade students taught by the researcher. The researcher adapted the curriculum content into plays and use them to proceed weekly Reader's Theater teaching for 20 weeks within a semester.

The effect of applying Reader's Theater to Taiwanese language courses has been analyzed through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terview, learning sheet, self-examined daily log of teaching, pre-post questionnaire on

Taiwanese language learning situation, and the score of the object of study for 3 times of staged reading.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oral ability and increase their motivation of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class. The researcher is also to put forward the situa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it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ly,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following studies.

(7)

目 次

摘 要 ... v

目 次 ... vii

表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5

第五節 論文架構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戲劇教學的內涵與實施教學相關研究 ... 7

一、 戲劇教學的內涵 ... 7

二、 戲劇教學的功能 ... 8

三、 戲劇與語文能力 ... 9

四、 戲劇策略實施臺語教學相關研究 ... 11

第二節 讀者劇場應用語文教學相關研究 ... 13

一、 讀者劇場 ... 13

二、 讀者劇場應用語文教學相關研究 ...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5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人員 ... 25

一、 研究對象 ... 25

二、 研究人員 ... 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26

一、 行動研究法理念基礎與特色 ... 26

二、 行動研究的實施步驟 ... 27

三、 本研究為何採取行動研究法之原因 ... 27

第三節 研究程序與步驟 ... 28

一、 發現問題、選定主題 ... 28

二、 澄清情境、蒐集初步資料 ... 28

三、 進行試驗 ... 28

四、 觀察與反思 ... 28

五、 發展行動策略與確實行動 ... 28

六、 蒐集證據、評估問題是否得到解決 ... 29

七、 整理資料、撰寫論文 ... 2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 30

(8)

一、 資料蒐集與分析 ... 30

二、 質性方面 ... 30

三、 量化方面 ... 31

四、 資料檢核 ...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35

第一節 讀者劇場融入臺語課之教學歷程 ... 35

一、 課程的發展 ... 35

二、 課程實施 ... 40

第二節 讀者劇場融入臺語教學成效分析 ... 57

一、 研究者之評分 ... 58

二、 協同研究者之評分 ... 62

第三節 學生對讀者劇場融入臺語教學之看法 ... 66

一、 臺語學習情形問卷前後測 ... 66

二、 學生對讀者劇場的看法 ...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7

第一節 結論 ... 77

第二節 建議 ... 79

一、 對教師的建議 ... 79

二、 對教育當局的建議 ... 80

三、 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 81

參考書目 ... 83

附錄 ... 89

附錄一 康軒版閩南語第九冊第一課內容 ... 89

附錄二 劇本「阿媽誠好膽」 ... 91

附錄三 第一循環 「阿媽誠好膽」教案設計 ... 93

附錄四 康軒版閩南語第九冊第二課內容 ... 97

附錄五 劇本「各行各業」 ... 99

附錄六 第二循環 「各行各業」教案設計 ... 101

附錄七 康軒版閩南語第九冊第三課內容 ... 104

附錄八 康軒版閩南語第九冊第四課內容 ... 106

附錄九 劇本「畢業旅行」 ... 108

附錄十 第三循環 「畢業旅行」教案設計 ... 109

附錄十一 臺語學習情形量表前測問卷 ... 114

附錄十二 臺語學習情形量表後測問卷 ... 115

附錄十三 學生對讀者劇場活動學習情形調查問卷 ... 116

附錄十四 活動照片 ... 118

附錄十五 學習單照片 ... 119

(9)

表目錄

表 1 讀者劇場運用在國語文教學相關研究 ... 18

表 2 讀者劇場運用在英文教學相關研究 ... 20

表 3 配合教學內容教科書單元 ... 37

表 4 教學計劃時程表 ... 40

表 5 第一循環舞臺讀劇研究者評分結果 ... 58

表 6 第二循環舞臺讀劇研究者評分結果 ... 59

表 7 第三循環舞臺讀劇研究者評分結果 ... 60

表 8 三次舞臺讀劇研究者評分結果分析 ... 60

表 9 第一循環舞臺讀劇協同研究者評分結果 ... 62

表 10 第二循環舞臺讀劇協同研究者評分結果 ... 63

表 11 第三循環舞臺讀劇協同研究者評分結果 ... 64

表 12 三次舞臺讀劇協同研究者評分結果分析 ... 64

表 13 臺語學習情形量表前測 ... 67

表 14 臺語學習情形量表後測 ... 68

表 15 臺語學習情形量表前後測比較 ... 69

表 16 學生對讀者劇場學習情形調查結果(一) ... 72

表 17 學生對讀者劇場學習情形調查結果(二) ... 74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擔任教育工作十年的時間,筆者一直擔任高年級導師,與學生之間相處融洽,

教學品質也頗受家長肯定。但是,每週一節的臺語課時,筆者發現學生常顯得興 致缺缺,而且常會央求要看卡通、看影片等多媒體教材,要我以更輕鬆的方式教 學。為了要了解其他班級的學習狀況,筆者多次觀察其他班級的教學情形,發現 有部分班級拜現今多媒體方便之賜,教師以播放 CD、DVD 等方式進行教學:

CD 唸一次,學生跟著唸一次,唸完之後看影片,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上課氣氛 雖輕鬆,但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多,學生學習成效也不顯著;可是,班上學生卻很 羨慕這樣的教學模式,讓筆者非常為難,究其原因,母語流失的情形在都會區非 常嚴重,很多學生在臺語課時聽不太懂,學習動機也不強;老師經過閩南語初階、

進階研習之後,必須任教班上的本土語課程,在教學方法上設計仍不夠多元;因 此,如何用更好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上臺語課的學習動機,一直是我常思考的 問題。

以筆者擔任之臺北市之國民小學高年級為例,語文領域八堂課中有七堂是國 語課,只有ㄧ堂是本土語課,除了本土語課堂上講臺語之外,學童在校與老師同 學溝通甚少使用臺語,許多學童甚至從小進入全美語幼稚園就讀、國小放學後參 加全美語安親班;在家大多以華語為慣用語,與祖父母同住的比例也不高,這樣 的語言學習環境,就算學到高年級臺語能力依然不佳;筆者觀察到本土課程時學 童程度差異甚大,有人能對答如流,有人卻如同鴨子聽雷般無法進入狀況,造成 教學活動設計困難;部分學生甚至表現出學習意願低落,母語流失程度令人擔 心。

臺灣目前母語流失的情況相當嚴重,以桑德爾等(Sandel et al., 2006)調查 臺語世代傳承情形為例,研究發現(轉引自張學謙,2011):

一、 臺語持續的向華語轉移,都會比鄉村流失的更為迅速;

二、 都會的小孩彼此很少以臺語交談;鄉村的小孩常用語碼混合方式交 談;

三、 臺語在鄉村及擴充家庭以雙語的方式保存臺語,臺語尚為家庭的日常 語言,華語用於正式場合;

四、 臺語在都市已經沒落,老一輩還會講臺語,但是長輩和兒童很少以臺 語溝通,兒童也無法以母語流利應答,家長也不以母語和小孩交談;

五、 臺語已經在兒童這一世代開始流失,都會區兒童傾向把臺語和認同分 割,流失情形更加嚴重。

(11)

在臺灣,由於升學主義掛帥,許多家長從小就放棄母語,以華語甚至英語為 日常生活用語,期望能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甚至從小將孩子送往補習班、安親班;

全美語幼稚園、英文補習班、國語正音班等往往成為學齡前孩子的熱門學習場所。

弱勢母語流失的根源,是家長錯誤的認為:要有好的成績,就必須放棄母語,儘 早學習社會的強勢語言(吳信鳳譯,2002)。其實,母語是文化的根基,學習母 語,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根據雙語研究顯示,兒 童母語學習與第二語言發展息息相關,母語穩固的兒童,較能發展出學校語言的 讀寫能力(張學謙,2011),相關文獻(Baker, 1997;Garcia, 1997;Ada, 1991)

也顯示,雙語能帶來各種優勢,放棄母語以學習第二語言或外語,並不妥當。

在 21 世紀的今天,語言是地球資源已經是聯合國的共識,1999 年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UNESCO)特別制訂,從 2000 年開始,每年 2 月 21 日定為世界母語 日,各國當努力做好保護母語的工作。教育部規定從 2001 年起,將本土語言列 為必選課程,小學一到六年級每週一堂課納入國小語文領域當中;臺語課程雖然 列入了正式課程中,但目前臺語教育過於依賴坊間的教材,坊間的臺語教材,其 內容往往以短文、歌謠、唐詩唸讀為主,與生活經驗無直接相關;臺語教科書欠 缺日常生活的真實語料,易使學生認為臺語與日常生活無關(張學謙,2004)。

教學方法上,教師多以講述教學,如此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老師常處於主導地 位,而學生常處於被動的學習者;現今有越來越多教師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習 氣氛雖然輕鬆活潑,但學生的學習成效不彰,休閒意義遠大於學習意義。

以筆者曾參與的閩南語初階、進階研習課程裡,其教學法大致偏重於語文領 域的練習,例如:歌謠、念謠、俗諺語、臆迷猜(猜謎)、佚陶(遊戲)等,筆 者認為,臺語教學應該還有更多元的方式可以發揮。Fishman認為(2009:9):「正 當世界的濱危語言、文化及社區每況愈下的時候,必須從課程及課外這兩方面,

重構學校,如此學校才能成為母語的益友,不會成為損友,甚至是負面的阻礙」,

也就是說,要保存母語,必須從社區、家庭、學校三方面一齊努力才行;在學校 的部份,筆者認為課程設計是學習興趣的關鍵,若能激發學生之學習動機,就會 帶動學習氣氛,孩子自然而然能學得更好。杜威(Deway)認為,學習的關鍵在 經驗,從實際經驗中學習,並以藝術為媒介,激發創造、思考,才能培養出健全 的個體;在歐美,戲劇已被廣泛應用於教學中,且有良好之成效,在國內,也有 許多研究顯示透過戲劇為媒介來教學的方法,是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工 具(黃國倫2006;黃國倫、宋明珠2006)。

戲劇宛如社會的雛形、人生的縮影,透過它能讓兒童探索外在世界的事物,

並逐漸了解、發揮自我才能,學習良好的溝通技巧,進而建立信心、逐步成長(王 美充,2005);戲劇結合了音樂、舞蹈、語文、美勞等,是一種跨領域的綜合藝 術,兒童接觸戲劇時,能同時沉浸在多種美學經驗中,在不知不覺中奠定藝術欣 賞的興趣和能力(Abbs,1994;黃文進、許憲雄,1991)。

即便如此,若真要以戲劇教學應用在臺語教育中,恐怕有許多教師仍會心存 惶恐,因為戲劇教學聯想到的,還有每年的閩南語戲劇比賽、英語戲劇比賽,從

(12)

劇本的編寫、安排角色、製作道具、背臺詞、設計戲服、背景、走位等,花費大 量的時間和精力。胡寶林(1993)認為,我國的兒童戲劇教學,常以競賽或演出 為目的,不斷演練,且偏重道德教化,採用成人的劇本及指導方式,如此一來,

兒童戲劇常顯得矯情造作、裝腔作勢,失去兒童在戲劇、遊戲中快樂學習的意義。

相形之下,讀者劇場是戲劇教學中,最容易在班級中實行之教學法,讀者劇 場重視口述朗讀的方法,不需要過多的肢體表達,不用背誦臺詞,更不需要戲劇 角色的外在扮演、道具等,只要讀劇者用適當的聲音和表情,流暢的將臺詞朗讀 出來就可以了。老師不必受限於表演場地的不足,也不需擔心自己的專業素養不 夠;而學生,則不用花時間背臺詞,可以在輕鬆的環境下,將自己的臺詞念出來,

既達到練習語言的效果,也能滿足學生表演的欲望。

張學謙(2011)針對母語教學,提出任務為主的教學法,強調母語和真實世 界的聯接,適合用來連接家庭學校與社區,提供學生真實使用母語的機會。任務 為主的教學法能有效促進語言學習,它具有以下五點特徵(Nunan,1989)

一、 強調以目標與互動來大成學習溝通 二、 將真實的語言引進學習環境

三、 題供學習者不僅注意語言,也注意學習過程本身的機會 四、 提升學習者自己的親身經驗為課堂學習的重要貢獻要素 五、 嘗試銜接教室的語言學習和教室外的語言活動

本研究中所應用的讀者劇場教學,正好符合任務教學的理念,在戲劇中提供 學生真實使用母語的情境和練習,並透過劇本臺詞的安排,練習日常生活語料,

若能將臺語與戲劇領域的讀者劇場結合,不失為一種教學嘗鮮、活潑創意的教學 方式!

讀者劇場現今在臺灣已被廣泛於英文教學上,新北市教育局為了推廣,每年 舉辦大規模之英文讀者劇場比賽,關於讀者劇場的應用在英文教學的研究論文成 果已近五十篇,配合讀者劇場教學所需之劇本出版也很豐富(如:鄒文莉、許美 華,2009);國內也有人嘗試將讀者劇場應用於國語文教學上,目前讀者劇場應 用在國語文教學的研究論文約有八篇。然而,將讀者劇場應用在臺語領域的相關 研究仍未可見,因此,筆者期望能將讀者劇場與臺語教育相結合,提供一個課程 規劃、教學之可行模式,作為教學之參考依據,並探討如何藉由讀者劇場提升學 童的臺語能力及學習動機。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試圖應用讀者劇場於高年級的臺語教學中,其主要目的有三:

首先,本論文期望能幫助學生將臺語當作日常用語之一,藉由讀者劇場改編 劇本的過程,融入臺語日常生活語彙於劇本中,並藉由輕鬆有趣的練習,運用貼 近生活經驗的對話,在輕鬆自然的學習環境中,使學生能夠勇敢說臺語,進而期 望能將臺語當作日常用語之一。

其次,本研究期望提升學生學習臺語的興趣和學習動機,學生能以更多元的 臺語學習機會,運用讀者劇場的技巧,融入臺語課程中,使學生能勇敢開口說臺 語,提升學生學習臺語的興趣和學習動機,同時探討這個教學技巧對國小高年級 學生學習臺語的影響。

最後,本論文期望探討讀者劇場融入國小高年級臺語教育運用情形及所面臨 的教學困境與因應策略,提供教師進行臺語教學之教學模式參考。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試圖探討讀者劇場在臺語教育之應用,以筆者擔任導師之班級學生為 研究對象,研究對象今年為五年級學生,之所以選擇五年級學生進行研究,是因 為他們已修習四年本土語言,相較於中、低年級之學生,應有較豐富的臺語詞彙 可運用;且他們對於戲劇的接觸已不陌生,多數學生曾在表演藝術課程嘗試過結 合戲劇的動作及臺詞演出。本班一共三十人,本土語課程其中七人選修客語或原 住民語,因此僅以選修臺語之二十三名學童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進行時間為民國一○○年九月至民國一○一年一月間,每週一堂的本土 語課程時間,為期一學期。

讀者劇場所須之臺語兒童劇本,坊間之出版品甚稀,現有之劇本,多改編自 民間故事,內容輕鬆有趣,但為了呈現故事之完整性與趣味性,篇幅往往較長;

筆者本校今年採用之臺語教材(康軒版第九冊)的備課用書於每課課後附有「看 動畫學閩語」劇本參考,內容與動畫光碟之內容相同,筆者曾嘗試採用,但劇本 篇幅太長,以一週一堂的教學時間,無法讓學生熟練臺詞內容;且內容過於嚴肅,

恐難引起學生興趣。因此,筆者配合學校教材單元之內容(康軒版第九冊),先 按部就班奠定基本語彙基礎後,再依據學童所學之教材內容,融會貫通,為學生 設計適合貼近生活用語兼顧趣味性之劇本,逐步引導學童以讀者劇場之方式練習、

演出。

(1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讀者劇場於高年級的臺語教學,其主要限制有三:

本研究對象僅為筆者在都會區(臺北市)所任教班級之學生,都會區因母語 流失較非都會區更為嚴重,若要在其他地區進行相關課程可能須稍作調整。

受限於本土語課程一周只有一節課,而筆者雖然擔任導師,理應可運用其他 彈性課程時間或晨光時間進行研究,但因本土語中尚有選修客語、原住民與之學 童,因此研究時間仍以本土語之課程時間為主。

由於筆者即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同時做詳盡的紀錄,只能事後觀看錄 影檔逐步做成觀察紀錄,並輔以教學省思檢討教學缺失、以利尋求解決策略。為 避免筆者之個人色彩及主觀意識過重,恐有不夠客觀之嫌,故以1三角檢測避免 之。

第五節 論文架構

本論文分為五章、參考文獻及附錄等部份。

第一章為緒論,又分為五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說明筆者進行讀者劇 場應用在臺語教育之背景動機,第二節探討本研究之目的,第三節從對象、時間 及劇本來源探討研究範圍,第四節說明研究限制,第五節介紹論文架構。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又分為二節,第一節回顧戲劇教學的內涵與實施教學相 關研究,第二節討論讀者劇場應用語文教學相關研究。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與實施,又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對象與研究人員,

第二節介紹方法,第三節介紹研究程序與步驟,第四節為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四章為研究結果與分析,又分為三節,第一節讀者劇場融入臺語課之教學 歷程,第二節讀者劇場融入臺語教學教學成效分析,第三節學生對讀者劇場融入 臺語教學之看法。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分為兩節,第一節結論,第二節建議。

參考書目列舉出本論文所引用的所有文獻。

附錄將本研究所參考之課程內容、設計之劇本、教案、問卷及活動照片都收 錄其中,供有興趣實行之教師參考使用。

1三角檢測:此指藉由研究者的觀察、紀錄、省思,研究團隊的討論、修正及學生的作品、問卷、

(15)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目的在探討讀者劇場運用在臺語教學行動研究的相關議題與文獻 探討。本章分為二節,第一節回顧戲劇教學的內涵與實施教學相關研究,第二節 討論讀者劇場應用語文教學相關研究。

第一節 戲劇教學的內涵與實施教學相關研究

一、 戲劇教學的內涵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多重的角色,以筆者為例,同時身兼妻子、媽 媽、女兒、教師、學生的角色,在各個角色間,如何巧妙的轉換,是每個人都必 須學習的課題。

而戲劇是人類生活的縮影、社會運作的雛形,在兒童生活中,可以藉由戲劇 探索外在的世界,進而發揮自我才能、建立信心、學習良好的溝通技能。

戲劇與教育的關係密不可分,古代雅典人應用戲劇在教育和休閒方面,文藝 復興時代,拉丁文對白的舞台表演是學校學習拉丁文課程的一部分。戲劇以它本 身本來就涵蓋了表達、傳遞的意義和教化的功能,在被納入教育領域之前,就被 運用在學習語言的方面(鄭黛瓊譯,1999)。十八世紀時,法國教育思想家盧梭

(Rousseaus, 1712-1778)提出了「由實作中學習」(Learn by doing)及「由戲 劇實作中學習」(Learn by dramatic doing)兩個教育理念,為戲劇運用於教學上 提供了理論基礎。繼盧梭之後,美國教育思想家杜威(Deway, 1938-1990)也提出,

學習的關鍵在經驗,從實際經驗中學習,並以藝術為媒介,激發創造、思考,才 能培養出心靈情感與智能並重的個體。而戲劇教學活動在教育環境中的運用,正 因其透過戲劇的角色扮演及模仿,而激盪出創意,得以產生經驗的特質(吳昭宜,

2002)。

在歐美各國,戲劇教學被應用在一般教育界或各科教學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在英國,兒童戲劇教育的革新也有相當的歷史,即所謂「戲劇教育和戲劇表演」

的教法(盧美貴,1994)。在美國,有些州政府(如德州)逐漸瞭解戲劇藝術對 兒童教育的貢獻,已將戲劇課程列為一般公立幼稚園及小學的正式課程之一。

在臺灣,隨著教育開放的聲浪,教育政策有許多的改革,教育部於1998年所 訂定之「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藝術與人文」即列為七大學習領域之 ㄧ,「藝術與人文」包含了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三大範疇,其中的表演藝 術,包含肢體與聲音的表達與藝術展演等(教育部,2003)。而戲劇教學,即是 表演藝術最好的呈現方法之一。

(17)

適合兒童的戲劇大約分為兩類,一是以正式表演為主的 「兒童劇場」

(children’s theatre),是以戲劇為學習的本體,以活動參與,來達到教育與學習 的目的;另一是以創作教學過程為主的「創作性兒童戲劇」(creative drama),

這是由教師領導學生,以創作性活動做戲劇方面的各種學習,也就是以戲劇為學 習的媒介,運用到教學中(陳仁富、張曉華,2002)。

二、 戲劇教學的功能

兒童成長、學習的背景皆不同,戲劇活動對兒童的成長及心智發展極有幫 助(林玫君,1994);兒童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富有教育意涵與教學應用 價值(Sefer, 1993; Wolf, 1995),在戲劇教學的過程中,演出者透過戲劇扮演的方 式,兒童能以同理心了解別人的處境,並從實際操作中,學習解決問題;而觀眾 也藉由觀賞戲劇演出,與主角隨著劇情,體驗人生百態,在過程中釋放情緒、了 解自我與他人、認識社會環境、探索與想像,並思考學習(張曉華,2003)。因 此,許多學者(Walker, 1993; Wright, 1990; 甄曉蘭, 2003)極力推崇以戲劇作為教育 的工具。

林玫君(2005)也提出創造性戲劇在多元智能上的貢獻,包含:內省智慧、

人際智慧、邏輯思考智慧、動作與空間智慧、語言智慧、以及音樂視覺美感智慧 的啟發。畢竟,戲劇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的體驗與展現,透過肢體、口語及音樂、

視覺等各方藝術家之合作,才能達到藝術美感的呈現。

另外,國內許多學者也提出戲劇在教學上的功能,如:何三本(1997)在「說 話教學研究」一書中則強調教材戲劇化的功能如下:

(一)知識是由兒童自己主動操作,自行建構而來;

(二)與人互助合作的行為,是建構知識的主要來源;

(三)戲劇活動能促進兒童自然語言發展和膽識訓練;

(四)角色扮演,是輔導、矯治兒童偏差行為最有效的方法;

(五)豐富了想像空間;

(六)培養獨立思考的機會;

(七)使一個團體能自由發展實踐自己的理想;

(八)是一個學習合作的機會;

(九)提供認識社會的機會;

(十)使情緒的控制鬆緊自如,正常發展;

(十一)養成傑出的表達能力;

(十二)提高文學程度的體驗。

(18)

陳美慧(1999)提出戲劇教學具有以下五種神奇功效:

(一)戲劇教學具有神奇魔力;

(二)戲劇教學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宣洩;

(三)戲劇教學帶給孩子充沛的想像力;

(四)戲劇教學可以糾正孩子的偏差行為;

(五)戲劇教學帶給孩子無窮的快樂。

根據甄曉蘭(2003)的研究,兒童戲劇活動具有下述教育功能:

(一) 增進語文表達能力;

(二) 激發想像和創造力;

(三) 增進問題解決能力;

(四) 促進團體行動的參與和研究;

(五) 培養良好的社會行為及道德意識;

(六) 自信和自尊的建立,激發潛能,促進自我實現;

(七) 統整學習,增進學以致用機會;

(八) 奠定藝術欣賞基礎。

綜上所述,戲劇教學的功能可以使兒童在輕鬆自然的環境下,自由發揮其創 造力與想像力,並藉由練習及表演的過程,增進與同儕之間的互動,有助於個人 融入團體之中,並且在過程中,能增進而同的語文表達能力及統整音樂、美術等 課程內涵,能在輕鬆活潑的學習氣氛中,讓兒童快樂學習。

三、 戲劇與語文能力

法國戲劇教育家Clark提到戲劇不單純只作為一種工具,也用來加強語文教 學及學習的過程。因為戲劇是一個活著的過程,會刺激創意、發展語言,讓孩童 在非常安全及富有趣味的環境下發揮創意與口語表達,建構兩者的親密關係

(Clark, 2006)。

戲劇表現中,口白、對話佔了極重要的部份,因此,戲劇與文學有極密切 的關係(林守為,1993;張清榮,199),學者甄曉蘭(2003)也提出:戲劇活 動對兒童語文的學習與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戲劇於語文能力上的功能,筆者就依據教育部(2003)的「國民中小學九 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中的四大能力指標:聆聽能力、說話能力、閱 讀能力及寫作能力來討論:

(19)

(一) 聆聽能力方面

聽話能力是人類特有的智力活動,是人類對語言信息的一種認知能力,聽話 過程是邊輸入語言訊息(聲音符號),邊理解語文訊息(語句意義),邊儲存語 言訊息(何三本,2002)。戲劇活動中,從準備活動時角色的分配、小組討論,

到演出過程時,臺詞準確的呈現,都需要專注聆聽,輸入訊息,才能理解訊息、

記憶訊息,完成整個戲劇活動。

(二) 說話能力方面

說話表達能力和聽話能力是息息相關的,因此聽說教學在課堂中經常是同時 進行的;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基礎(何三本,2002),所以良好的說話能力也 會促進書面表達的作文能力。

在戲劇扮演的過程中,學生爲了適切表達戲劇中角色的情緒、性格,表演者 必須調整對話的語調、輕重緩急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會自然而然的被激發 出來 (黃文進、許憲雄,1991);戲劇除了鼓勵學生在假設的情境中運用口語 技巧(如說服)溝通,它更能刺激學生去統合許多「非口語」的表達技巧,如臉 部表情、聲調、肢體動作等來傳達話中的涵意與感情。

何三本(1997)認為,戲劇是最自然的語言和膽識訓練,站在臺上說話,不 是每一個人都能輕鬆應付的,但在戲劇教育中,演出者必須站在眾人面前表演、

說話,無形中,它就是一種訓練,一種機會,讓兒童走上舞臺。在舞臺上,說話 需要膽量、智慧,更需要條理、技巧。

(三) 閱讀能力方面

學生在進行戲劇活動時,首先要先閱讀劇本,才能進行後續之分配角色、設 想情境、排演、演出等活動,而劇本的取材,常由文學作品改編,或取自生活中 的小故事,藉由輕鬆的閱讀,能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在親身經歷了故事的 戲劇化過程之後,學生更能欣賞其中的文學意境,並從體驗中領略文學之美,也 願意閱讀更多的文學作品。

(四) 寫作能力方面

寫作能力是國語文教學的綜合能力,但學生一般反映在寫作上的問題,首先 是欠缺寫作動機(趙鏡中,2000;羅秋昭,1996)也提出在作文的訓練方法中,

有感官訓練法,他認為作文是寫感官所能接觸到的事物,而且作文要寫好,一定 要有內容,內容來自於「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

感官練習法就是給兒童一個情境,讓兒童寫出他們從感官上獲得的東西。何三本

(20)

(2002)也提到作文教學是訓練學生將自己看到、聽到、想到及親手做過的事情,

運用適當的語言文字,把它表達寫出來。而戲劇扮演活動正好提供了多感官練習 的經驗,提供學生更豐富的寫作素材。

四、 戲劇策略實施臺語教學相關研究

綜上所述,戲劇活動對於兒童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近年來,有許多教育工作 者將戲劇策略實際應用於教學活動中;目前國內針對戲劇融入教學的研究相當多,

以表演藝術課程及國語文、英文課中最常見,但是在戲劇策略融入臺語課程的研 究,篇數並不多,筆者整理如下:

(一) 李宛儒(2006)

《一位幼稚園教師實施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台語兒歌為媒 介》。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探討一位幼稚園教師如何以台語兒歌為媒介,並實 施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研究者選擇劇劇元素(人物、情節、主題、對話)較強的 台語兒歌融入兒童戲劇教學,讓幼兒對於台灣早期人們的傳統生活及環境有了多 一層的認識,透過戲劇的角色扮演,促進了幼兒對台灣閩南社會的認同感。研究 發現透過幼兒利用偶操作的策略運用,能引發幼兒較豐富的語言表現,並能持續 提高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的參與意願。且可藉由服裝與道具的使用,幫助幼兒想 像,使他們能更深刻且融入地進行角色扮演。而音效與燈光的輔助則有助於戲劇 氣氛的營造。

研究者建議將台語兒歌運用於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時,可以採用歌舞劇的形 式融入,運用在幼稚園中,則可採用邊說、邊演、以及邊跳舞方式進行,讓幼兒 更加深對台語的印象。

(二) 盧斐雯(2008)

《閩南語教學融入幼稚園課程之研究》。 採行動研究法,探討一位現場教學 的教師,將閩南語教學融入在幼稚園課程裡,研究發現,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如 趣味動作及遊戲、闖關、動態體驗活動、說故事、角色扮演等,可持續提高幼兒 的學習成效;因此為了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及專注力,必須以多元化的課程及教學 方式來讓幼兒熟悉並喜愛閩南語。研究配合幼稚園單元課程進行,以閩南語做為 上課語言,採課堂全程融入的方式學習,可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接觸,「聽」「說」

閩南語。日常生活對話及例行活動,也融入閩南語教學,與幼兒利用閩南語做互 動。此外結合遊戲、實際操作的動態探索,交錯配合靜態的聽故事與發表,讓幼 兒有專心「聽」的機會,也有發表「說」的機會,以培養幼兒的聽說能力。

在教學法上,直接教學法意即課堂及日常生活直接用閩南語做為對話的語言,

(21)

盡量不利用國語做解說,透過多聽多講,讓幼兒自然而然學習運用閩南語,透過 師生雙向的對話與問答,且在教學過程中儘量給予幼兒鼓勵增強,讓幼兒對於聽 說閩南語不感到害怕且有成就感。

(三) 呂淑霞(2010)

《戲劇教育策略融入閩南語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戲劇教 育策略」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在開放、自由的空間裡面運用假裝遊戲本 能,共同去想像、體驗且反省人類的生活經驗。研究者採用肢體動作、想像力、

默劇、即興表演、角色扮演、說故事、偶戲等等活動,配合閩南語文教學目標,

來設計教科書該課活動內容。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施,從學生的回饋問卷與學習單,及訪談學生的內容,可 以得知,戲劇教育策略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閩南語課程的動機,且學生認為 透過演戲的方式,實際操作、體驗,更能幫助理解。

本研究對教師教學方面提出的三項建議:(一)重視班級經營以欣賞的角度去 關懷學生;(二)鼓勵代替責罵;(三)偕同其他課程進行戲劇教學,可提供更充 裕之教學時間。

以上三篇論文,皆以質性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探討閩南語課程教學,其中有兩 篇是以幼稚園學童為研究對象,幼稚園學童因年紀小、可塑性強,且課程生活化,

很適合以戲劇元素作閩南語教學,而呂淑霞(2010) 以五年級作為研究對象,他 認為五年級學生的字彙豐富,理解能力強,也很適合實施戲劇融入閩南語課程。

在學習成效方面,三篇論文皆提到,運用角色扮演等活潑的教學方式,有助 於提高學生的參與感,維持學生學習興趣,以戲劇方式取代枯燥的講述方式,能 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將戲劇應用在臺語教學上,除了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之外,

也將戲劇為日常生活化縮影的特性,以臺語為媒介呈現出來;綜合上述,運用戲 劇元素結合臺語教學是個很值得研究的範疇,然而現在相關的研究尚不完備,需 要更多教學者投入心力。

(22)

第二節 讀者劇場應用語文教學相關研究 一、 讀者劇場

(一) 讀者劇場之基本概念

讀者劇場(Readers Theater,簡稱RT)有人稱為:口述者劇場( Interpreters Theatre )、朗讀音樂會(Concert Reading )、集體朗讀( Group Reading )、多重朗讀 ( Multiple Reading )、舞臺朗讀( Staged Readings )、室內劇場( Chamber Theatre ) 和平臺劇場( Platform Theatre )等。也有人翻譯為「朗誦劇」或「朗讀劇場」等中 文譯名。另外,在英文書寫方式:Reader’s Theater、Readers’ Theater、Readers Theater 都可稱為「讀者劇場」(張文龍,2004)。

讀者劇場乃戲劇形式之ㄧ,在 1960 年代,被廣泛運用在美國大學之中,爾 後更在中小學課程中出現。在美國反戰運動期間,讀者劇場受到社會大眾之喜 愛,廣為流傳運用,後雖受到傳媒發達、票房衰退影響逐漸不受注意,但在教 育上的運用卻日益蓬勃(張文龍,2005)。

讀者劇場是一種口述朗讀的劇場形式,由二位或二位以上的朗讀者手持劇本,

在觀眾面前以聲音、表情呈現劇本內涵。朗讀者們可以事先將詩、散文、新聞、

故事、繪本、小說及戲劇等各種文學素材,改編為劇本型態,在練習後,不需使 用戲服、佈景或道具,直接以口述朗讀手持劇本之方式,讓觀眾藉由對劇本內涵 的想像與朗讀者的聲音、表情,欣賞文學劇場的表演(張文龍,2005)。美國「讀 者劇場學會(The Institute for Readers Theatre)」將「讀者劇場」定義為:「經 由二名以上的口述者,運用口述朗讀的方式,來向觀眾傳達文學內容的知性、情 感和審美意涵的一種劇場形式。」(引自Adams, 2003)。

Kelleher(1997)指出,讀者劇場是經由讀者的口語朗誦,呈現出對文學作品的 詮釋,不需背誦臺詞,也不求服裝、道具、佈景等佈置,聲音與劇本編寫是讀者 劇場最重要的元素。張曉華(2003)認為,讀者劇場是一種戲劇化的說故事形式,

藉由兩個以上的朗讀者搭配簡單的姿勢、動作及臉部表情,朗讀出故事的內容。

Lois Walker(2005)指出,讀者劇場是一種簡單的戲劇形式,它與一般戲劇最大的 差別,就是讀者劇場是透過口語的唸讀詮釋,而不講求走位、服裝、燈光等細節。

讀者劇場可在任何空間舉行,沒有舞台佈置、服裝與背台詞的限制(Presscott, 2002) ,其雖為學習者營造了一個表演情境,其主要目的卻不在表演,而是以此 種劇場型式,提供學生語言練習的機會,是一種利用口語闡述故事的發聲閱讀活 動,以戲劇的方式來詮釋文字,其表演內容可包括各類型的文學,例如短篇故事、

小說、詩文、信件、廣播劇、新聞專欄等。(鄒文莉,2005;Shepard, 2004a; Walker, 1996)。

(23)

綜合以上論點,我們可以說,讀者劇場是一種簡化的戲劇形式,在讀者劇場 中,透過劇本的改編與創作,演出者經由口語朗讀,呈現出他們對於文學作品的 詮釋。在讀者劇場的表演過程中,並不要求服裝、動作、佈景與道具,朗讀者也 不需要死記或背臺詞,為教師節省了許多排練及前製作業的時間,其劇本可由學 生自行編寫,也可由課文、生活時事改編,或由老師針對教學素材編寫,是一種 非常彈性的教學方式。

(二) 讀者劇場進行的方式

讀者劇場運用在教學上已經十分普遍,Walker指出常見的進行方式包括有初 階唸讀、輪流唸讀、即時唸讀、合作唸讀及舞台讀劇等方式(李晏戎譯,2005)。

以下就這五種操作模式來說明。

1.

初階唸讀(Primary Reading)

孩子剛接觸到新劇本時,可以先實施初階唸讀。在初階唸讀中,教師扮演著 主要的旁白,而學生藉由複誦簡單的字彙、片語、韻文以及重複台詞的方式來參 與活動。教師將劇本先發下給每個學生,教師先示範朗讀,然後與學生共同大聲 讀一兩次,並請學生將困難的詞語劃線下來,多唸讀幾次,並鼓勵學生回家與家 人練習。

2.

輪流唸讀(Circle Reading)

輪流唸讀是讓學生圍成一個圈圈,依座位讓第一位學生唸讀出第一個唸讀的 部份,第二位念第二個部份,以此類推,先不用指派固定的人念某一部份,亦即 不固定角色輪流唸讀。輪完一圈之後,花點時間討論故事的背景與情境,例如:

每個角色應該是如何呢?他們的個性是怎樣?他們的聲音會是如何?,應該用何 種語氣來詮釋,以及如何幫助每個角色的唸讀者建立適當的語氣和節奏。

輪流唸讀能夠使孩子經歷每個不同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並賦予劇本 的人物生命,並且在最後他們可以找到自己最喜愛的角色。教師在活動中營造輕 鬆、公開討論的氣氛,孩子因而樂於參與學習。

3.

即時唸讀(Instant Reading)

學生拿到劇本後,請同學先默念劇本,再將劇本的台詞分配給不同的同學,

請他們在自己的台詞上畫線。然後唸讀者大聲的朗誦自己的台詞,老師可以隨時 糾正他們的發音、說明字義,甚至要求朗讀者在他們的劇本上做筆記,唸讀過程 儘可能不要停頓下來。唸讀一兩次後,大家一起討論故事或劇本,也可以重新分 配角色和台詞,再唸讀一次。

(24)

4.

合作唸讀(Cooperative Reading)

教師將全班分為數組,請小組到各自的場地練習,小組中的成員自行分配台 詞並彩排劇本,教師則穿梭在小組之間提供協助與鼓勵。也可以要求學生將劇本 帶回家練習,和家庭成員一起大聲唸劇本。讓小組練習個二到三次,直到他們做 好在觀眾面前表演的準備。

5.

舞台讀劇〈Staged Reading〉

學生經過幾次練習,漸漸對劇本熟悉之後,教師可安排學生上台表演、呈現。

舞臺讀劇時,小組成員須共同努力合作,用聲音和音量的變化、面部表情、姿態 和不同的節奏變化,讓角色活起來。有些舞台讀劇還會加上簡單的道具、肢體動 作,是上述的操作方法中較為正式的一種。

以上 Walker(李晏戎譯,2005)所提出的五種操作模式,分別由簡單到複雜,

非常適合初次使用讀者劇場的教師。而教師也可以視學生的程度,來選擇適當的 教學模式。

(三) 讀者劇場的教學特色

讀者劇場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在語文教學上,且教育局也大力推動相關研習及 競賽,究其因,讀者劇場在教學上有以下特色:

1.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張虹瑩(2007)指出讀者劇場的讀本本身即是一個充滿創意的想像空間,也 是一個反應社會真實情況的縮影。學生在閱讀劇本時,體驗到的是真實的語言情 境,其內容有別於以往制式的教科書,這樣的新刺激,能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

在練習過程中,教學活動從以往教師講述,轉為以學生為主體,透過反覆練 習,學生主動參與,並在上臺呈現的過程,滿足學生的表演慾及成就感。

另外,因語言學習情形落差頗大,尤其在母語與第二語言教學時,在選擇閱 讀材料,時常面臨到語言程度與文章內容落差的窘境,要找到既適合學生心智年 齡發展又符合其語言能力的閱讀材料十分困難。若是由教師自行改編文本為劇本,

讀者便可閱讀到同時適合其心智年齡與語文能力的文章,如此一來學生學習語文 的挫折減少,其學習的意願自然提高(徐雅惠,2008)。

2.

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讀者劇場的劇場式發聲閱讀,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外,更可以是一種 結合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培養的教學活動(鄒文莉,2005;Walker, 1996

)。其對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影響茲陳述如下:

在聽、說部份,演出前,學生必須不斷反覆排練,重複朗誦劇本,藉由不斷

(25)

的練習,其朗讀的流暢度與準確性便會提高;在演出時,學生必須注意聆聽其 他角色的台詞,以求適時呈現自己的台詞,另外,當自己的組別未上台表演前,

學生亦可聆聽、欣賞他組對劇本之詮釋。因此在聽和說的部分,讀者劇場是個很 好的練習過程。

在讀、寫部分,讀者劇場反覆排練時的重複閱讀會使學生的閱讀流暢性提升,

而良好的閱讀流暢性對於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Hoyt, 1992;

Margaret, 2004; Rasinski, 2003; Shepard, 2004a; 2004b; Walker, 1996)。鄒文莉於 Walker(李晏戎譯,2005)所著之《RT 如何敎-讀者劇場》一書之序言中曾提 及讀者劇場對於常見字(sight word)的認識有所助益,常見字了解的越多,解 碼的速度越快,閱讀理解度自然提升。而閱讀與寫作能力乃一體兩面,閱讀能力 提昇,寫作能力也會連帶進步。

3.

重視團隊合作

讀者劇場是一種合作學習、積極互賴的學習方式,重視小組的整體呈現。在 分組練習的情況下,高、低成就學生群聚於一組。為求完善的表演,學生自然產 生彼此協助的動機。能力較佳的同學,可負責台詞較長的部份,作為流暢讀劇的 模範;程度較差的同學,則可負責較短或重複性較高的台詞,練習過程中,藉由 同儕的觀摩與糾正,重複不斷的練習,可累積其成功經驗,強化其自信心。

4.

讀者劇場簡單易行

在教學現場,教師常受限於時間與空間的不足,而使教學方法受到限制,而 讀者劇場不需製作道具、戲服,也不必費心於動作與走位等編排,可以使教學時 間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一種適用在教室課堂中、簡單易行的教學方式。

二、 讀者劇場應用語文教學相關研究

以讀者劇場應用於語文教學相關研究,在國語教學與英文教學皆有豐碩成果,

詳細敘述如下:

(一) 國語方面

筆者收錄到結合國語與讀者劇場的論文有八篇,何洵怡(2004)以香港大學大 四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對於演出者而言,他們要反覆閱讀原著、整理參考 資料才能編寫劇本,然後透過一起合作,揣摩角色,務求透過聲音表情及有限動 作傳情達意;透過讀者劇場的活動,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和瞭解比傳統教學為 佳。黃國倫(2006)提到讀者劇場改編課文的用意,是要學生自己將課文教材戲

(26)

劇化,以幫助學生更理解課文的內涵,而學生就可以從課文的情境中覺察如何解 決問題及作決定,並且將自己的想法以語言、表情與手勢表達出來。

熊勤玉(2006)探討讀者劇場融入國小四年級國語文領域之教學方法與過程,

他認為讀者劇場融入國語文之時數應彈性化,且讀者劇場融入國語文,並不影響 正規課程之進行。教師應創造維持正向開放的學習氣氛及環境,善用小組領導者,

以帶領小組合作學習,將焦點集中於聲音表情的詮釋;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在聲 音表情以及聽說讀寫各方面有進步,表達能力與思考辨證的能力皆有提升,同時 對戲劇更有興趣了。

運用在寫作方面,林虹眉(2007)探討讀者劇場融入國小低年級國語文的教 學歷程,研究發現,讀者劇場融入國語課,對兒童寫作能力的提升有正面幫助,

且對兒童寫作能力影響有個別差異,研究者建議,可利用合作編寫劇本的方式,

幫助兒童減少寫作焦慮。

讀者劇場因其實施之方便性,適用年齡很廣,吳美秀(2008)探究教師應用 讀者劇場於幼兒語文教學的歷程、對幼兒口語表達的影響,他透過戲劇性暖身遊 戲帶領幼兒進入讀者劇場,以圖畫式彩色故事劇本啟發幼兒口說語言的發展,採 合作朗讀的方式,幫助幼兒降低在眾人前朗讀或口頭發表時的緊張,研究顯示,

讀者劇場應用在幼兒語文領域對整體幼兒口說語言能力有提昇作用。

何婉寧(2008)嘗試探討讀者劇場融入國小國語文之可行性,希望能引起學 生的學習動機並提昇語文能力,以營造有目的、有意義的重覆閱讀情境,進而理 解課文內容。學生的看法中,有58%的同學喜歡用讀者劇場來學習國語文,有75

%的學生認為可以更了解課文結構,有70%的學生認為可以更了解課文內容。讀 者劇場最有趣的地方是朗讀劇本,其次是製作劇本大綱,最後是創造台詞。

綜合上述,讀者劇場運用在國語教學上,可以提升學生之學習動機,且讀者 劇場技巧,不只能提升某一種語文能力,還能全方位提升聽、說、讀、寫相關語 文能力。

筆者將國內結合國語教學與讀者劇場的論文整理如表格1:

(27)

表 1 讀者劇場運用在國語文教學相關研究 作者 出版

年份

論文名稱

1 何洵怡 2004 以聲音活出意象情韻—讀者劇場在中國文學課的學習成效 2 羅欣怡 2005 以讀者劇場形式進行閱讀指導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六年級

國語課

3 黃國倫 2006 讀者劇場融入國民小學六年級國語文課程教學 之研究

4 熊勤玉 2006 讀者劇場應用於國小中年級國語文課程之行動研究 5 林虹眉 2007 教室即舞台—讀者劇場融入國小低年級國語文教學之行動

研究

6 王湘棉 2009 讀者劇場融入國小四年級國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

7 吳美秀 2008 應用讀者劇場在幼兒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口語表達為 例

8 何婉寧 2008 讀者劇場融入國小高年級國語文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

(二) 英文方面

近年來,讀者劇場在英語教學領域上蓬勃發展,使得國內研究讀者劇場在英 語方面的應用,有很不錯的成果,從2004年至今,筆者收錄到的國內相關學位論 文已有四十八篇,研究對象涵蓋國小、國中、高職、大學英文主修學生,其中又 以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最多,不論是而其內容涵蓋甚廣,讀者劇場於英語教學之 聽、說、讀、寫、學習態度等面向之研究,皆有豐碩的成果。

在聽的方面,讀者劇場活動中,學生在唸讀過程中,需要專注聆聽學習台詞 的念法,正確接讀台詞,是一種很好的聽力訓練。高寶貴(2011)以七十五位六 年級學生為對象研究,英語讀者劇場教學對國小學生的英語聽解力有顯著提昇。

在說的方面,許多研究結果發現,讀者劇場與語言流暢度有密切關係,如:

洪育芬(2004)提出讀者劇場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與文學賞析有正面的成效。

楊岳龍(2006)針對十八位四年級學生實施讀者劇場活動,學生在朗讀準確度及 朗讀速度的成績有明顯的增加。陳嘉惠(2006)針對彰化縣三十四名國小學童研 究發現,讀者劇場活動對學童英文朗讀流暢度的正確性及速度皆有正面影響,且 中低成就生進步較高成就生明顯。黃世杏(2006)針對三十六位六年級學生研究 發現經讀者劇場教學,學生的英語口語念讀速度有明顯的進步,並增進學生學習 的動機。雲美雪(2008)也提出讀者劇場教學能增進偏遠地區學生英文閱讀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及提昇學生學習的興趣。黃婉菁(2007)認為讀者劇場對提昇學生

(28)

的英語口說能力有顯著差異;陳英俐(2007)以個案研究提出讀者劇場能改善聽、

說能力。陳雅惠(2008)將得者劇場教學應用在低成就生補救教學,其學生在唸 讀的準確度和速度均有顯著進步。張尹宣(2008)以十位高年級英語社團學生為 研究對象,提出讀者劇場不但增加朗讀準確度、速度及正確聲調的成績,它也能 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自我反省的態度。

在讀的方面,蔡惠玉(2009)以六年級一個班為研究對象,提出讀者劇場能 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童字彙能力(包括字音能力、字義能力、字形能力以及拼字能 力),尤其是中成就學生的字彙能力更為顯著。黃素娟(2006)以七十八位國中 九年級的學生,展開為期十二週的讀者劇場教學運用閱讀教學中,提出此英語閱 讀計畫提昇了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使學生更能理解閱讀英語文章,且學生比 以前更主動閱讀英語,閱讀英語時也比較不會緊張;讀者劇場活動對學生閱讀英 語有顯著性的助益;學生藉由讀者劇場活動理解英語讀本內容,並在參與活動過 程中,增進與其他同學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劉曉玲(2007)以五十八位五年級學 童為研究對象,進行經過十週的英語讀者劇場教學,提出讀者劇場有益於國小學 童英語字彙之學習,其中,以字彙學習中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最為明 顯。彭淑琬(2009)以兩個班級共六十五位四年級的學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 班,進行讀者劇場教學。讀者劇場實施前後皆施予認字測驗、閱讀測驗及閱讀態 度問卷量表,提出大部分學生的閱讀理解與認字能力都有明顯的進步,也對讀者 劇場有正面的感受

在寫的方面,陳潔慧(2010)以四年級、五年級以及六年級三組學生,每組 各五位學童為對象研究,探討國小學童在讀者劇場之劇本改編活動中對寫作的看 法、寫作過程與策略以及寫作成果。研究結果提出:讀者劇場劇本改編活動對於 三組學生的寫作看法都有正面影響,而學生閱讀劇本的經驗似乎加強他們對改編 活動的正面看法,但英語程度則對他們改編活動的看法沒有影響,劇本改寫過程 中顯示出強烈的閱讀與寫作間的連結。李俞慧(2009)以六年級雙語實驗班二十 三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十六週讀者劇場運用在國小英語寫作教學,研究結果 顯示:學生對於讀者劇場的劇本改編活動實施有正向回應,大部分學生喜歡合作 閱讀文學作品及改編寫作的過程,且讀者劇場能有效提升兒童英語寫作的能力及 信心。吳念村(2009)以兩班共七十一位七年級學生為對象實驗對照,根據學生 心得問卷,讀者劇場能提高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英文閱讀動機,並有助單字學 習、和增進閱讀流暢以及降低英文閱讀焦慮感。劉于甄(2011)將三十九位國小 學童分兩班實驗對照,發現實施讀者劇場的那組學生不但口語流暢度進步了,在 寫作能力方面也提升了。

在學習態度方面,蔡惠玉(2009)提出學生接受讀者劇場教學後在「整體學 習態度」、「認知」、「行為」和「情感」的前後測表現皆達到顯著的差異。高寶貴

(2012)以七十五位六年級學生實施英語讀者劇場教學,發現能增進學生的英語 聽解力和英語學習的態度。田曉萍、吳念村(2012)以北部一所國中的三十五名 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每週一節課的讀者劇場共十五週,探討臺灣中學生

(29)

在施行讀者劇場過程中的互動和對讀者劇場的觀感;結果顯示透過讀者劇場,學 生間的互動得到改善,對於英語學習有較高的動機,且在發音上有進步。

運用在補救教學方面,讀者劇場也被廣泛運用在語文教學上。因為讀者劇場 在英文補教教學上,不論是識字、聽、說、讀、寫,皆有其施行之效能。鄒文莉、

許美華(2009)在《讀者劇場-最佳的英語補救教學法》一書,以英語補救教學 的目的,讀者劇場為手段,先介紹補救教學的重要性及概念,其認為補救教學應 從學生學習的困難處著手,提供適當的指引,克服學生本身的困難。書中提供英 文補救教學前、後的評量方式,來了解學生學習的成果,且讀者劇場著重在「形 成性評量」,教師可由學生在劇場唸讀過程中,判斷他們在口語能力、發音、閱 讀等表現。洪雯琦(2008)以中年級高、低成就生各三十名進行研究,發現經過 八週英語讀者劇場教學後,高成就生與低成就生的英與學習焦慮皆有顯著的降低。

李韻如(2009)以五十位五年級英語科低成就學生為研究對象,比較以讀者劇場 與一般閱讀教學實施補救教學,對國小英語科低成就學生的英語朗讀流暢度以及 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同時探討國小英語低成就學生對實施讀者劇場 補救教學的反應,研究結果顯示,以讀者劇場或一般閱讀教學實施補救教學,皆 可提昇英語科低成就生之英語朗讀流暢度;但以讀者劇場實施補救教學之成效,

優於以一般閱讀教學實施補救教學之成效,兩組成效呈現顯著差異。另外,以讀 者劇場或一般閱讀教學實施補救教學都能提昇學生整體學習態度與動機;但接受 讀者劇場補救教學之英語科低成就學生在自我效能、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態度 層面皆達到顯著水準,接受一般閱讀補救教學之英語科低成就學生則僅有自我效 能層面達到顯著差異,以讀者劇場實施補救教學較能提昇英語低成就生之學習態 度與動機。陳宜欣(2011)以二十九名九年級低成就生為研究對象,提出讀者劇 場確實對低成就學生的口語流暢度及閱讀動機有提升效果。

筆者將國內結合國語教學與讀者劇場的論文整理如表2:

表 2 讀者劇場運用在英文教學相關研究 作者 出版

年 論文名稱

1 洪育芬 2004 朗誦劇對高職學生英文學習的成效研究

2 黃素娟 2006 啟開閱讀之窗:青少年文學讀者劇場閱讀計畫在國中英語教 學上的應用

3 楊岳龍 2006 英文朗讀流暢度之研究: 讀者劇場在國小的運用 4 陳嘉惠 2006 英文朗讀流暢度及閱讀動機之研究

5 黃世杏 2006 讀者劇場對國小學生口語流暢度及學習動機之研究 6 劉曉玲 2007 讀者劇場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字彙學習之研究

(30)

7 陳英俐 2007 讀者劇場對國中生之英語學習影響-以雲林縣安康國中個 案研究為例

8 黃婉菁 2007 國中七年級學生應用英語讀者劇場之研究 9 楊佳純 2007 讀者劇場在國小英語課程之實施研究

10 洪雯琦 2008 讀者劇場對國小學童外語學習焦慮的影響之研究 11 張怡芳 2008 讀者劇場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應用

12 劉桂美 2008 「讀者劇場」融入高職英文教學之研究

13 劉燕玉 2008 讀者劇場對不同性別學生朗讀流暢度與閱讀動機之研究 14 張尹宣 2008 讀者劇場與口語流暢度的影響之行動研究以花蓮市為例 15 陳盈錦 2008 讀者劇場於國中英語教學之應用

16 雲美雪 2008 讀者劇場運用於偏遠小學低年級英語課程之行動研究 17 陳雅惠 2008 讀者劇場融入國小英語低成就學童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18 徐雅惠 2008 應用讀者劇場縮小國小三年級學生英語讀寫能力差距之成

效及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

19 陳又慈 2009 運用讀者劇場在國小英語補救教學口語閱讀之成效-個案研 究

20 李俞慧 2009 國小雙語班實施英語讀者劇場暨文學改編劇本之研究 21 蔡貴芬 2009 讀者劇場應用於國語課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

生閱讀理解為例

22 王昭華 2009 運用部落格呈現英語讀者劇場歷程檔案與進行多元評量之 探究

23 卓家旬 2009 從英語教師的觀點探討讀者劇場競賽的實施-以臺北縣為 例

24 陳詩婷 2009 以課程為基礎的讀者劇場運用在國小五年級英語課堂的行 動研究

25 覃詩 2009 讀者劇場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英文認字能力、學習態度及英語 成績影響之研究

26 薛婉尹 2009 讀者劇場對於主修英語者的英語學習之影響

27 蔡純媚 2009 讀者劇場對英語學習者口語流暢度及閱讀理解之效益 28 李韻如 2009 以讀者劇場對國小學童實施英語補救教學之效能研究 29 彭淑琬 2009 讀者劇場對小學四年級學童閱讀能力提升之成效 30 李惠娟 2009 讀者劇場教學對四年級學生口語流暢度的影響之研究 31 吳念村 2009 讀者劇場對國中生英文閱讀動機及閱讀焦慮之影響

表 2 (續)

(31)

32 馮伊薇 2009 中國節慶故事融入讀者劇場對學習動機及口語能力之影 響:以台北市某私立國小高年級英語低成就學童為例 33 邱怡玲 2009 讀者劇場對國小學童閱讀流暢度及閱讀動機之行動研究:

以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國小學童為例

34 陳潔慧 2010 探討國小學童在讀者劇場劇本改編活動中的英語寫作 35 許佩瑜 2010 從教學自我效能探究台中市國小英語教師實施讀者劇場現

況之研究

36 黃秀琴 2010 融合讀者劇場與節奏英語之教學對國小學童 口語流暢度之 效益

37 林玉惠 2010 讀者劇場教學之潛在課程探析

38 蕭婷方 2010 讀者劇場結合 3D 虛擬實境之應用:國小六年級英文閱讀理 解學習表現個案研究

39 馮依萍 2010 讀者劇場融入偏遠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

40 蔡惠玉 2010 讀者劇場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英語字彙能力與英語學習態度 之影響

41 蔡伊真 2010 應用讀者劇場於台灣 EFL 國小學生單字句型學習及閱讀態 度影響之研究

42 許美華 2010 教室中的讀者劇場:三位專家教師的觀點

43 黃玉玲 2011 讀者劇場對於國中學生自我效能及口語流暢度之研究 44 林惠文 2011 讀者劇場運用在以英語為外語的二年級教室的質性探究 45 陳宜欣 2011 讀者劇場對九年級低成就學生英語朗讀流暢度及閱讀動機

影響之研究

46 劉于甄 2011 讀者劇場對國小學童口語流暢度與寫作能力之影響 47 張怡雯 2012 讀者劇場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朗讀流利度及學習態度之

效益

48 高寶貴 2012 英語讀者劇場教學對國小學生英語聽解力效益之研究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老師言談常佔去了大部分時間,因此學生的練習與應用 是不足的(黃淮英,1997;洪麗雪,2005),而讀者劇場不斷鼓勵學生練習臺詞、

討論劇本、小組練習、上臺讀劇等教學方式,恰好能使課堂的主體從教師為主轉 變為以學生為主。

教學過程中,若教學內容能與課程相結合,對於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

都能更有意義,陳詩婷(2009)曾進行以課程為基礎的讀者劇場教學,這也是讀 者劇場的一種,它更接近學生學習的課程,因此能夠用來輔助學生對於教科書的 學習。在研究中發現:學生由依賴、爭吵到最後產生興趣而積極合作參與的過程,

表 2 (續)

(32)

使他們透過整組編寫劇本的方式複習到學過的單字也學到了新的單字;學生也在 讀者劇場活動中,獲得更多上台開口說英語的機會,進而改善其英語口語表達能 力,進而開口說英語的動機與自信心方面都明顯的改善。

而臺語教育在許多面向其實也和英文有相似之處,雖然臺語為大多數人的母 語,但在強勢語言華語的影響之下,母語流失情形已經十分嚴重,尤其在都會區,

已經不是日常生活所慣用的語言,以臺北市研究者所教學的班級學生為例(五年 級),即使經過了四年多的本土語教育,仍有高達 31%學生聽不懂臺語;只有 50%

學生能講出流利的台語,常用臺語與家人交談只有 21%,常用臺語與朋友交談更 只有 11%(參見表 13 臺語學習情形量表前測);每次上臺語課時,這些不會臺語 的孩子就顯得興趣缺缺,若能運用英語補救教學的概念及方法,以讀者劇場設計 一個結合課程的教學,讓學生能在合作學習的輕鬆氣氛之下,提升臺語方面的聽、

說、讀、寫等語文能力,並增強其學習動機,應不失為挽救母語流失的教學良策。

(33)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與實施,又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對象與研究人員,

第二節介紹方法,第三節介紹研究程序與步驟,第四節為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人員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研究者所任教之班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筆者任教於臺北市中心都會 區,校齡約五十年,教職員約兩百人,學生人數約兩千五百人,是臺北是頗負盛 名之大型學校,其中有部分學生專程越區至本校就讀;家長社經背景很高,對於 學校事務十分積極參與,學童課業表現也頗優秀,據教育局之國語數學會考成績 顯示,本校表現優於平均值。

研究者擔任研究對象之導師,剛升上五年級的這些學童,因重新分班,所以 對班上同學還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了解;班上的氣氛活潑、融洽,在特殊生方 面,班上有兩名學習障礙的潛發班學童,及一名過動兒選修此課程,需要老師多 費心。

本班學童年齡約在十一足歲至十二足歲間,班上學童共三十人,其中男女生 各十五人,班上學童有一半為外省族群,三分之一為本省族群,六分之一為客家 族群,和祖父母同住的比例並不高,臺語並非他們日常生活慣用之語言;本土語 課選修原住民語一人,選修客語六人,選修閩南語課共有二十三人(男生十一人,

女生十二人),這二十三人即為本次研究之研究對象。

二、 研究人員

(一) 研究者

研究者自 2001 年自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畢業後,經過一年的代課抵實習,即 進入台北市擔任教職,至今教學經驗已有十一年,期間大部分都擔任高年級導師,

對於高年級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及輔導管教,有相當的認識和經驗。

研究者積極教學相關研習、讀書會等,期許能更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能,於 2008 年參加了閩南語師資中階研習後,深感自己雖然能流利說出自己的母語,

但是對於臺語的音律、變調、用法等學術背景及文法,仍有許多不足,甚至在教

數據

表 1 讀者劇場運用在國語文教學相關研究  作者  出版 年份  論文名稱  1  何洵怡  2004  以聲音活出意象情韻—讀者劇場在中國文學課的學習成效  2  羅欣怡  2005  以讀者劇場形式進行閱讀指導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六年級 國語課  3  黃國倫  2006  讀者劇場融入國民小學六年級國語文課程教學  之研究  4  熊勤玉  2006  讀者劇場應用於國小中年級國語文課程之行動研究  5  林虹眉  2007  教室即舞台—讀者劇場融入國小低年級國語文教學之行動 研究  6  王湘棉
表 4 教學計劃時程表  二、  課程實施  這個章節,將針對讀者劇場融入臺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實施與修正歷程進行 詳實的說明。研究者依照課程規劃與教學實況,將歷程依時間分為三個時期,依 序為第一循環、第二循環、第三循環(參見  表 4 教學計劃時程表)。現詳述各時期之活動歷程與研究發現:  (一)  第一循環  一百年九月至十月中旬為第一循環。研究者剛接到這個新班級,班級經營與 常規尚在建立中,學生也正在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欲引領兒童進入讀者劇場的 世界,在過程中,研究者需要不斷地瞭解、摸索研究對象的學習特
表 13 臺語學習情形量表前測  比重  單位   人 % 人 % 人 % 人 % 1.   我聽得懂臺語 2 9% 5 22% 9 39% 7 30% 14 2.   我能講出流利的臺 語 2 9% 9 41% 8 36% 3 14% 1 3
表 14 臺語學習情形量表後測  比 重  單位   人 % 人 % 人 % 人 % 1.  我聽得懂臺語 0 0% 1 4% 14 61% 8 35% 29 2.  我能講出流利的臺 語 0 0% 8 35% 12 52% 3 13% 10 3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riginal plan and elevation of the Teatro Sabbioneta, Vincenzo Scamozzi.. 文藝復興時期劇場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指導語 8:請將以下國語點字標點符號讀出來? (5 個題目). 指導語 9:請將以下英文字母讀出來?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高中課程的必修科目「中國語文」設有「戲劇工作坊」選修單

來自加拿大世界知名的太陽劇團成立不過數年,靠著創新與堅持締造了無數佳績與成

學生收集聲效, 擬訂場景、 道具、 服裝等 進行拍攝, 完成後運用Ul ead Vi deo St udi o 進行剪輯, 加入劇目標題、 特別效果及製作 人員名單,

32 如視為悲劇者見《弘一大師新譜‧自序》 (臺北:東大圖書,199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