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之監理問題與挑戰 —以我國監理沙盒制度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之監理問題與挑戰 —以我國監理沙盒制度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Law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College of Law.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政 治 大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之監理問題與挑戰. 立. ‧ 國. 學. —以我國監理沙盒制度為中心. ‧.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Regulating FinTech: Focusing on Regulatory Sandbox in Taiwan. er. io. sit. y. Nat. al. n. iv n C 指導教授:方嘉麟 h e n g c h i U博士 臧正運 博士. 研究生:黃劭敏 撰. 中華民國 109 年 7 月 July 2020. DOI:10.6814/NCCU202001390.

(2) 謝辭 「總算出沙盒啦!」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常常有種自己也是另類「沙盒新創 業者」的感受,只是所面對的「監理沙盒」 ,是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的制度框架; 在沙盒中進行的「創新實驗」,則是用非傳統法律人的研究視角和方法,產出一 本能通過法學院審查的論文。今天,這項創新實驗可以順利地「出沙盒」 、 「安全 落地」,首先要感謝的一定是我的兩位指導老師:方嘉麟老師和臧正運老師。 還記得三年前的某個下午,方老師在閒談間發現我面臨跨領域學習的困境, 靈機一動幫我在新學期課表中加上臧老師初到政大開設的第一堂課—「金融科技 法制與監理專題」,就此牽起我和兩位恩師以及這份論文題目的奇妙緣分。. 政 治 大. 兩位老師對我的影響好比再生父母,回想多年前初進法學院時牙牙學語、懵. 立. 懂無知的樣子,到逐漸能對特定議題有一些自己的觀察和想法,都是兩位老師在. ‧ 國. 學. 過程中不吝給予我嘗試的機會和犯錯的空間,同時花許多時間、精力,耐心地陪 伴溝通、持續接納我眾多不成熟的想法並從中指正,乃至今天能完成這本論文並. ‧. 通過口試。此外,除了直接的教導,我更想感謝兩位老師在日常互動中為我樹立 深刻而美好的榜樣。雖然方老師和臧老師不論在研究領域還是個性等諸多方面都. Nat. sit. y. 非常不一樣,但在對這塊土地的在乎以及對下一代的熱忱上,兩位老師卻展現了. io. er. 一樣的無私和愛,使我在研究所求學的歲月中,有幸參與到台灣公司法大修的尾 聲,以及金融科技監理的起頭,也因著方老師和臧老師都是真誠踏實且不輕易放. n. al. Ch. i Un. v. 棄的人,讓我在眾多艱難辛苦的溝通過程中、理想與現實之間,仍看到清楚而確. engchi. 實的盼望。能夠有機會在方老師、臧老師身邊學習、當兩位老師的助理和學生, 是多麼幸運的事,所謂「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就是如此吧,這些回 憶和關係都是我生命中極為珍貴的寶藏,我會繼續用心珍惜。 接著,要感謝我的三位口試委員:林國全老師、林盟翔老師和楊岳平老師。 三位老師在口試時的建議指教、觀點共享,以及口委彼此之間的溝通對話,都在 我心中產生了奇妙的火花。許多瞬間被破除的盲點和新增的知識,造就了這本論 文最終呈現的樣子;更多還在心中反芻的新視角則如種子般種下,相信必是未來 學習的重要養分。說真的,光是能同時看到三位口委老師和兩位指導齊聚一堂就 已覺得自己無比幸運,再加上能現場聽到老師們的感受與回饋,更是我做夢都想 不到的恩典了。. I. DOI:10.6814/NCCU202001390.

(3) 另外,感謝三組巧妙而不可或缺的論文重要關係人: 其一,謝謝不約而同都姓簡的文瑜姊姊和錡錡妹妹,謝謝你們花大把時間擔 任日本法部份的重要顧問。若不是文瑜姐姐阿莎力地幫忙評估日本資料、協助我 釐清思緒並提出公共管理這個領域,我大概至今仍坐困愁城;若不是錡錡妹妹把 我的事當自己的事地校對中日文的翻譯表達,這本論文的產期應該會一拖再拖。 其二,謝謝碰巧都是斑城 105 同窗兼政大法律校友的 12 年老友冠林和凱婷, 謝謝你們總是義不容辭地接住我各式的挫折和呢喃。若沒有冠林平時的觀點分享, 以及同組報告時的認真付出,我無法累積足夠的能量撰寫這個題目;若沒有凱婷 多年的陪伴以及一起在高雄願景門市的工作時間,這本論文也無法在後期這麼快 又順利地完成。. 政 治 大 家春語,這本論文裡幾張高難度的底圖重製都要歸功於她,更想謝謝的是春語一 立. 其三,感謝我的 sister from another mister,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插畫. ‧ 國. 學. 家人自我 11 歲起就無條件給予的愛與支持。. 課業學習的部分,感謝不同課堂中的組員兼學習夥伴智銓、昱勳,願意在撰. ‧. 寫初期花時間跟我討論架構與想法並給予回饋;謝謝方門的俊源、巧玲,臧門的 承璇、杰廷,以及其他方門、臧門夥伴,讓我一圓兒時的武俠夢,享受同門練武. y. Nat. sit. 的溫馨和歡樂;謝謝財法日本小團,讓我在財經法組的學習路上從不孤單,還能. al. er. io. 在研究所第二年就超前部屬地完成畢業旅行(現在想來真是萬幸!);謝謝法律. v. n. 系辦的子欣和眾助教,沒有你們,我絕對活不過學校各式行政程序的重重關卡。. Ch. engchi. i Un. 最後,謝謝一路陪伴我成長、與我一同流淚一同歡慶的摯友與家人,以及在 禱告中紀念我的人。爸爸、媽媽、妹妹,謝謝你們的愛與信任,我若有一絲勇敢, 都是因為你們總是當我的避風港、做我堅定的依靠。謝謝外婆、阿姨、允志叔叔、 政大和福氣的小家人,以及宜雯師母和臧寶寶們,謝謝你們的禱告和實際的關懷 行動,讓我真實經歷到流淚撒種與歡呼收割之間,那份堅固的信心與不變的愛。. 黃劭敏 2020/08/12 於達賢圖書館. II. DOI:10.6814/NCCU202001390.

(4) 摘要 當代「金融科技(FinTech)」所帶來的法規與監理難題,除了傳統法規中即 存在之市場公平與效率的價值取捨,還加上「市場變動速度」與「新進市場參與 者」的新挑戰。首先,受到過去半導體界「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影響,金 融市場也正隨著科技發展邁向倍速變動的新紀元。此外,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的 普及,也使非金融業者得以利用科技發展所佈建的基礎設施,以低廉的成本提供 金融服務給更廣大的消費者。 2015 年 11 月,英國金融主管機關金融行為監理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首先提出「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制度概念,率先以「服務提. 政 治 大 度搭建一個更貼近市場的水平溝通管道。2018 年 1 月 31 日,我國也經總統公布 立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使台灣正式成為採用監理沙盒制度的國家之 供者」的角色接觸新興市場,扭轉過去政府與業者之間的垂直互動關係,藉此制. ‧ 國. 學. 一,同時也是第一個將監理沙盒機制訂入專法的大陸法系國家。. ‧. 然而,本文以為,儘管是相同的法規概念,仍會因各國政治、社會、文化與 經濟環境等差異,運作出不同的在地用途與發展,故在推動新進法規時,仍需不. y. Nat. sit. 斷檢視我國既有環境脈絡(context)的獨特性,方能破除盲從或全盤移植的窠臼,. n. al. er. io. 建立自己的發展路徑與利基。. i Un. v. 故此,本文旨在以台灣「金融科技監理沙盒」作為案例,參考研究創新之國. Ch. engchi. 內管理學者所提出的脈絡學方法,從歷史與環境脈絡中,分析出監理沙盒制度的 兩大特徵,即: 「平台模式」之治理架構,及「疊代式」的政策訂定過程。接著, 再依前述歸納之特徵,以個案研究的角度觀察英國、新加坡、日本之相關規範政 策、比較分析各國制度發展脈絡與實際運作之差異,藉此演繹出監理者「運用平 台模式促進疊代式政策訂定」的可能框架,進而從市場、政策、行政、法制與制 度運作等五大面向進行檢討,從中探討並具體化我國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的監理 挑戰,最後針對我國相關政策之形成過程提出原則性的建議。. 關鍵字: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監理、監理沙盒、金融科技創新實驗、金融科技發 展與創新實驗條例 III. DOI:10.6814/NCCU202001390.

(5) Abstract Nowadays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facing a fundamental shock to its structure with new technology stepping in. The main current legal and supervision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ris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or "FinTech"), is not merely the existing issue of balancing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but also the speed of this market’s development and the entry of new participants. First of all, influenced by "Moore's law"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the financial market is ushered towards an era of rapid changes. In addit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lso enabled non-financial companies to use the infrastructure built b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financial services to a wider range of consumers at a low cost. In November 2015, the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 the British financial authority, first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regulatory sandbox," taking the lead in reaching out to the emerging market as a "service provider." This revolutionized the traditionally vertical hierarchy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creating a more communicative horizontal relationship instead. On January 31, 2018, Taiwan’s president also announced effective the “Financ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ation Act,” making Taiwan one of the countries to implement regulatory sandbox, and also the first country to incorporate such a mechanism into its law..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Nevertheles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even while regulatory concepts may be similar, other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social, cultural, or economical differences may cause the mechanism to evolve in unique ways. Due to this reason, a constant observation on environmental contexts is required to eliminate chances of incompatible implementations, and aid in paving a more fitting developmental path and niche.. Ch. i Un. v.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ulatory sandbox using Taiwan's FinTech regulatory sandbox as a case study, referencing research methodology proposed by domestic management scholars. This article will then propose two characteristics – the “platform model” of governance, and “iterative” policy formation process – by observing relevant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of the United Kingdom, Singapore, and Japan, and comparing the disparity between policy development and actual operation in these countries. This will be used as a basis to form a potential framework for using the “platform model” to facilitate “iterative” policy formations. Five main aspects including market, policy, administration, legislation and operation will be covered in exploring and specifying the supervisory challenges focused by Taiwan’s FinTech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for Taiwan’s relevant policy formation process will be discussed.. engchi. Keywords: FinTech, Regulating FinTech, Regulatory Sandbox, FinTech innovative experimentation, Financ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ation Act IV. DOI:10.6814/NCCU202001390.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4 第一項 研究範圍.......................................................................................... 4 第二項 研究方法.......................................................................................... 4 第三項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監理沙盒之制度沿革...................................................................................... 6 第一節 金融科技產業之緣起與發展.................................................................. 6 第一項 名詞定義與起源.............................................................................. 6 第二項 金融科技的歷史與發展.................................................................. 7 第三項 金融科技活動之涵蓋範圍............................................................ 32. 治 政 大 第四項 金融科技監理與法規調適趨勢.................................................... 35 立 第二節 金融監理新途徑——監理沙盒............................................................ 36 ‧. ‧ 國. 學. 第一項 金融科技監理沙盒........................................................................ 36 第二項 監理沙盒制度之特徵.................................................................... 38 第三節 監理沙盒制度於金融科技生態系中之定位........................................ 41 第三章 外國法制研究................................................................................................ 43 第一節 金融科技發展策略與監理沙盒制度:英國........................................ 43 第一項 制定背景........................................................................................ 43.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二項 制度設立過程................................................................................ 43 第三項 監理沙盒之制度內容.................................................................... 48 第四項 小結................................................................................................ 54 第二節 金融科技發展策略與監理沙盒制度:新加坡.................................... 57 第一項 制定背景........................................................................................ 57 第二項 制度設立過程................................................................................ 59 第三項 監理沙盒之制度內容.................................................................... 60 第四項 小結................................................................................................ 66 第三節 金融科技發展策略與監理沙盒制度:日本........................................ 68 第一項 制定背景........................................................................................ 68. Ch. engchi. i Un. v. 第二項 立法過程........................................................................................ 73 第三項 法規架構及主要理念.................................................................... 73 第四項 監理沙盒之制度內容.................................................................... 76 第五項 小結................................................................................................ 92 第四章 我國之金融科技監理沙盒............................................................................ 93 第一節 制定背景................................................................................................ 93 V. DOI:10.6814/NCCU202001390.

(7) 第二節 立法過程................................................................................................ 97 第三節 法規架構及主要理念............................................................................ 98 第四節 監理沙盒之制度內容.......................................................................... 101 第五節 我國與他國制度之比較...................................................................... 108 第一項 各國監理沙盒制度之特點.......................................................... 108 第二項 各國政策脈絡與治理模式之比較.............................................. 108 第五章 我國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制度之檢討.......................................................... 113 第一節 概說...................................................................................................... 113 第二節 我國制度之檢討.................................................................................. 115 第一項 市場面:FinTech 3.0 之市場條件 ............................................. 115 第二項 政策面:政策之連貫性.............................................................. 116 第三項 行政面:主管機關現有資源與角色衝突.................................. 117 第四項 法制面:制度工具之選擇與法律體系之脈絡.......................... 118 第五項 運作機制與案例分析.................................................................. 121. 治 政 大 第三節 小結...................................................................................................... 124 立 第六章 建議與結論.................................................................................................. 126 ‧. ‧ 國. 學. 第一節 法規調適具體建議.............................................................................. 126 第二節 結論...................................................................................................... 131 附錄............................................................................................................................ 132 附件一 英國監理沙盒實驗第五梯次.............................................................. 132 附件二 日本創新實驗計畫申請內容相關之調查審議觀點釋例.................. 136 附件三 日本沙盒實驗金融案件 1(節錄)................................................... 137. sit. y. Nat. n. al. er. io. 附件四 日本沙盒實驗金融案件 2(節錄)................................................... 138 附件五 日本沙盒實驗金融案件 3(節錄)................................................... 139 附件六 台灣金融科技諮詢委員名單(依姓氏筆畫序) ................................... 140 附件七 官網問卷調查(示例)...................................................................... 141 參考文獻.................................................................................................................... 143. Ch. engchi. i Un. v. VI. DOI:10.6814/NCCU202001390.

(8) 表目錄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1 2 3 4 5 6 7 8 9. 金融科技之三大主要時期.............................................................................. 8 2010 年巴塞爾協議第三版(Basel III)之主要重點 ................................. 24 英國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政策推動時程表.................................................... 44 創新計畫(Project Innovate)諮詢文件討論議題 ..................................... 45 創新性之標準................................................................................................ 47 英國監理沙盒申請之條件標準.................................................................... 50 沙盒實驗參數之預設標準............................................................................ 52 新加坡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政策推動時程表................................................ 59 MAS 監理沙盒之評估基準與具體要求 ...................................................... 61. 表 10 模擬案例之評估表........................................................................................ 64 表 11 日本 1960 年後之經濟成長率 ...................................................................... 68 表 12 日本監理沙盒制度推動時程表.................................................................... 73. ‧ 國. ‧. y. sit. n. al. er. 台灣監理沙盒之核准案件.......................................................................... 122 台灣之創新促進措施.................................................................................. 130. io. 表 21 表 22. 我國監理沙盒制度之法規架構.................................................................... 98 各國創新實驗機制(監理沙盒制度)比較表.......................................... 110 2014 年後之歷任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116 金管會及所屬各局年齡統計分析.............................................................. 118 我國之金融科技監理法規工具箱.............................................................. 119 台灣監理沙盒申請案件數.......................................................................... 121. 學.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Nat.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治 政 大 日本監理沙盒制度之法規架構.................................................................... 74 立 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政策推動時程表.................................................... 97. Ch. engchi. i Un. v. VII. DOI:10.6814/NCCU202001390.

(9) 圖目錄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1 2 3 4 5 6 7 8 9. 研究架構示意圖................................................................................................ 5 金融科技創新之發展圖像—依經濟功能分類.............................................. 33 監理沙盒內部流程.......................................................................................... 37 金融科技樹(FinTech Tree):金融科技生態環境之知識分類系統 .......... 42 英國監理沙盒制度之運作流程...................................................................... 53 創新中心之目標與角色.................................................................................. 55 新加坡監理沙盒制度之運作流程.................................................................. 65 三箭計畫示意圖.............................................................................................. 69 日本法規修正系統概覽.................................................................................. 72. 圖 10 日本監理沙盒制度之運作流程...................................................................... 87 圖 11 日本法規修正相關之各項制度關聯圖 .......................................................... 91 圖 12 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參與者.............................................................................. 95. 治 政 大 圖 13 法規調適流程.................................................................................................. 96 立 圖 14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組織圖.................................................................. 99 我國監理沙盒制度之運作流程.................................................................... 105 監理門診機制圖............................................................................................ 107 疊代式法規政策制定框架............................................................................ 113 階段性之調整方向........................................................................................ 126 主管機關官網介面改善示例........................................................................ 127. ‧. ‧ 國. 學. y. sit. io. n. al. Ch. 附錄. engchi. er. 15 16 17 18 19. Nat. 圖 圖 圖 圖 圖. i Un. v. 附件一 英國監理沙盒實驗第五梯次(FCA Regulatory Sandbox Cohort 5) 附件二 日本創新實驗計畫申請內容相關之調查審議觀點釋例 附件三 日本沙盒實驗金融案件 1(節錄) 附件四 日本沙盒實驗金融案件 2(節錄) 附件五 日本沙盒實驗金融案件 3(節錄) 附件六 台灣金融科技諮詢委員名單 附件七 官網問卷調查(示例). VIII.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將科技應用到金融領域,並藉由技術工具的 演進,帶動金融體系與環境的革新。換言之,資訊技術與金融產業的相互整合, 大幅降低了金融市場中資訊交換的時間與成本,進而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產 品應用、銷售流程,甚或業者與消費者之間權責的轉變,都在重新定義現有的 產業環境,同時改變現行金融市場中慣行的消費模式,從而對金融生態系產生 結構性的影響。舉例來說,隨著智慧型手機與行動網路的普及,市場順勢發展 出「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s)」的應用程式與服務,使消費者開始能以手機. 治 政 大 動櫃員機(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ATM)的頻率,進而使金融業原本內部既 立 有資源的投入與分配 ,隨著市場消費習慣的改變,轉向行動資訊系統的開發 取代現金來進行日常生活中的支付行為,但此服務也同時會影響消費者使用自. 1. ‧ 國. 學. 與維護。. 除此之外,從 P2P 網路借貸(peer-to-peer lending) 、群眾募資(crowdfunding) 、. ‧. 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s)等新興金融產品或服務的推出與發展,可觀察到. sit. y. Nat. 「金融科技」不斷以替代性甚或破壞性的創新方式,打破既有市場的產業疆界,. io. er. 使具備資訊科技優勢的業者(多為非傳統金融業者)得以利用其技術、資訊與 專業,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提供更貼近市場需求的金融商品與服務。. n. al. Ch. i Un. v. 有趣的是,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早已行之有年,故「技術應用」並非「金. engchi. 融科技」成為近年國際上重點議題的主因。現行「金融科技創新」所談論的「創 新」之處,並非在於「科技」本身,而在於金融科技「應用者」的轉換以及其 所帶動之市場改變的「速度」2。申言之, 「金融科技」之所以會成為各國產官 學界關注的議題,是因為面對創新所帶來既有金融生態系的結構性改變,不論 是監管者、金融業者、科技業者、消費者,都希望能建構一個如同軟體開發中 「疊代式開發方法3」概念為基礎的法規制度、監管策略,使改變過程中所帶來 的風險能被有效控制。 如:原本對 ATM 所投入的硬體維護資源。 Douglas W. Arner, FinTech and RegTec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owerpoint at As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ttp://www.law.hku.hk/aiifl/wpcontent/uploads/ppt/JFR-Arner_Douglas_ppt.pdf(最後瀏覽日:2020/07/20) 3 於本研究第二章第二節(頁 38)詳述。 1 1 2.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008 年金融海嘯後的「金融科技」 (FinTech 3.0 時代4)所帶來的法規與監 理難題,除了傳統法規中即存在之市場公平與效率的價值取捨5,還加上「市場 變動速度」與「新進市場參與者」的新挑戰。首先,受到過去半導體界「摩爾 定律(Moore's law)」的影響,金融市場也正隨著科技發展邁向倍速變動的新 紀元。此外,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的普及,也使非金融業者得以利用科技發展 所佈建的基礎設施,以低廉的成本提供金融服務給更廣大的消費者。 2015 年 11 月,英國金融主管機關金融行為監理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首先提出「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制度概念,可謂 金融科技亂世中的一大突破。所謂金融科技監理沙盒,指的是監理機關依據與 業者預先訂定之約定,讓金融科技業者在一定範圍環境下暫時豁免既有法規的. 政 治 大 合作,共同解決在測試過程中發現或產生的監理與法制面問題 。 立 換言之,英國監理機關率先以「服務提供者」的角色接觸新興市場,扭轉. 適用,使其得以測試新產品、服務乃至於商業模式,並與監理單位高度互動、 6. ‧ 國. 學. 過去政府與業者之間的垂直互動關係,藉此制度搭建一個更貼近市場的水平溝 通管道。該制度推出後,引起各國金融監理機關的仿效浪潮,新加坡、澳洲、. ‧. 香港相繼引進此一制度。國際間似乎開始強烈意識到,法規環境的改變與創新, 能作為吸引國際投資快速且有效的策略。截至 2020 年初,已知有 44 個國家建. y. Nat. sit. 置監理沙盒機制,且持續發展增加中7。. al. er. io. 順應此監管趨勢,我國行政院於 2017 年 5 月 4 日通過金管會擬具之《金. n. 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8。同年 12 月 29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金融科技. Ch. i Un. v. 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 ,並於 2018 年 1 月 31 日經總統公布9,使台灣正式成為. engchi. 採用監理沙盒制度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第一個將監理沙盒機制入法的國家。 然而,觀察台灣監理沙盒自 2018 年 4 月 30 日正式啟動以來之實務運作, 會發現我國創新實驗機制(即監理沙盒制度)的整體樣貌與原版的英國監理沙 詳參本研究表 1(頁 8)之定義。 王文宇,金融法,10 版,頁 5(2019 年 3 月)。 6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Regulatory Sandbox, https://www.fca.org.uk/firms/regulatory-sandbox (最後瀏覽日:2020/07/20) 7 相關統計資料主要來自作者指導教授與其他學者根據 UNSGSA FinTech Working Group and CCAF. “Early Lessons on Regulatory Innovations to Enable Inclusive FinTech: Innovation Offices, Regulatory Sandboxes, and RegTech.” New York, NY and Cambridge, UK: Office of the UNSGSA and CCAF, 2019. https://tinyurl.com/yzssn2ms、網路公開資料,以及 The DFS Observato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所收錄的監理沙盒資料庫(http://tinyurl.com/y5cav8vk)列計而成。 8 行政院新聞稿,行政院會通過《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 ,2017 年 5 月 4 日, https://tinyurl.com/ybz2swjz(最後瀏覽日:2020/07/20) 9 總統府公報,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700012031 號令制定公布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 2018 年 1 月 31 日。 2 4 5.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2) 盒制度仍有諸多相異之處10。再參考國內有關《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 之文獻11,多數見解認為我國進入創新實驗之成本及難度過高12,並不利於小 型金融科技業者申請,對於該法是否能有效幫助我國金融科技之創新,也多持 保留態度13。此外,除了法律制度本身的檢討,我國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制度之 運作還有其他尚待解決的根本問題,其中常見議題包括:主管機關的容錯率、 跨部會整合與溝通協調的挑戰、台灣現有立法模式對制度運作的限制。 承前所述,本文以為,儘管是相同的法規概念,仍會因各國政治、社會、 文化與經濟環境等差異,運作出不同的在地用途與發展,故在推動新進法規時, 仍需不斷檢視我國既有環境脈絡(context)的獨特性,方能破除盲從或全盤移 植的窠臼,建立自己的發展路徑與利基。 故此,本文主張環境脈絡乃是決定制度與政策的依據,特別是當法規之主 要目的為推動創新發展時,更應掌握既有脈絡,再根據實際狀況來設計或修正. 政 治 大 科技發展與創新之相關政策,進而爬梳並找出觸發沙盒制度誕生之創新脈絡, 立. 制度之運作方式。申言之,本文認為監理沙盒之制度研究,需先了解各國金融 最後再系統性地觀察監理沙盒於各國法規監理架構中之定位,以及各國監理者. ‧ 國. 學. 於制度架構中所扮演之角色,從而比較分析參與主體以及資源的配置狀況,方 能更清楚掌握我國金融科技監理問題之精髓。. ‧. 基於前述動機,本文希望藉由研究達到以下目的: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法,. y. Nat. 爬梳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歷史脈絡,釐清催生出監理沙盒制度的時空背景與市. sit. 場特徵,進而歸納該制度的具體功能與內涵;接著,透過比較法方式,同時結. al. er. io. 合管理學、行政學脈絡分析的視角,以個案研究的角度觀察不同國家之相關規. n. iv n C 國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的監理挑戰,進而對我國相關政策之形成過程提出建議。 hengchi U 範政策、比較分析各國制度發展脈絡與實際運作之差異,從中探討並具體化我. 以兩國制度運作之初期狀況為例,英國監理沙盒第一梯次(cohort 1)通過審查並進入沙盒實 驗的企業共計 18 間,其中有 15 間是創立未滿十年的科技新創公司;台灣監理沙盒自正式開放 申請後運作第一年,成功進入沙盒實驗的企業共計 3 間,其中第 1 項核准案為中華電信與凱基 銀行共同申請的「實踐普惠金融首創電信行動身分認證」信貸服務實驗,另外 2 項則分別是香 港易安聯公司以及統振公司的外籍移工小額跨境匯款服務的實驗案,又前述業者中,僅成立於 2014 年的易安聯為創立未滿十年的新創業者。 11 張冠群,自金融監理原則與金融消費者保護觀點論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制度──兼評行政院版 「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 ,月旦法學雜誌 266 期,頁 5-34(2017 年 7 月) ;林盟翔,數位 通貨與普惠金融之監理變革──兼論洗錢防制之因應策略,月旦法學雜誌,第 267 期,頁 3075(2017 年 8 月) ;顏雅倫,管制創新與創新實驗機制在臺灣的未來與挑戰,月旦法學雜誌, 270 期,頁 97-119(2017 年 11 月);王明莊、江欣曄,我國「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 簡評,萬國法律,第 217 期,頁 56-63(2018 年 2 月) ;王文宇(註 5),頁 21-22;谷湘儀、陳 國瑞,從英國監理沙盒目標論我國《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之實務發展,收於:谷湘 儀、臧正運編審,變革中的金融科技法制,頁 15-33(2019 年 6 月) ;彭金隆、臧正運,金融科 技監理與我國金融監理沙盒制度之檢視,管理評論,37 卷第 4 期,頁 15-31(2019 年 10 月)。 12 張冠群(註 11) ,頁 27-28;谷湘儀、陳國瑞(註 11) ,頁 29。 13 王明莊、江欣曄(註 11),頁 62;王文宇(註 5) ,頁 21-22。 3 10.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第一項 研究範圍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監理沙盒制度引進我國後的發展,並以《金融科技發展 與創新實驗條例》之制度運作為研究核心。故本文以台灣監理沙盒之相關法律規 範(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及相關子法)以及該制度之實務運作機制 為主要研究對象,並選擇監理沙盒制度之創始國英國,及首位引入監理沙盒制度 的亞洲鄰近國家新加坡,最後是與我國法律體系、國情相似度較高的日本,作為 比較法之參考國家,進而探討台灣監理沙盒之制度運作現況以及可能面臨之障礙。. 第二項 研究方法. 治 政 大 本研究係以文獻分析法和比較法進行研究問題的探討: 立 ‧ 國. 學. 一、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 文獻分析法是「以系統而客觀的界定、評鑑並綜合證明的方法,以確定過. ‧. 去事件的確實性和結論。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過去、洞察現在、預測將來」14。. y. Nat. 故本文首先透過蒐集國際間專家學者之研究內容與意見,針對金融與科技. sit. 產業之間的互動發展進行跨領域的文獻分析,進而從歷史脈絡中,統整歸納當. n. al. er. io. 今之市場現況,並探討監理沙盒制度誕生的原因,同時釐清「金融科技」之具. i Un. 體內容與發展方向,以此建構研究之基本架構。. Ch. engchi. 二、比較法(comparative legal research). v. 釐清「金融科技發展」的時空背景後,本研究進一步以比較法作為研究方 法,針對我國監理沙盒制度(即「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機制」)進行探討。本文 先蒐集監理沙盒制度創始國英國、鄰近國家新加坡,以及相同法系國家日本之 相關規範政策,比較分析各國制度發展脈絡與實際運作之差異,再反觀我國現 行制度,透過蒐集國內法律規範、學者論述、實務見解及新聞報導等文獻,據 以了解現行台灣監理沙盒之運作機制與所面臨之問題與挑戰。. 14. 葉至誠、葉立程,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3 版,頁 140(2011 年 7 月) 。 4.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4) 第三項 研究架構. 研究緣起、目的、範圍、問題. 文獻回顧. 立. 學 ‧. 整合的監理途徑:監理沙盒制度. io. sit. y. Nat. 外國法制研究. n. al. Ch. engchi. er. ‧ 國. 金融科技市場發展. 政 治 大 金融監理歷史演進. i Un. v. 我國監理沙盒制度. 研究發現與建議 圖 1 研究架構示意圖. 5.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5) 第二章 監理沙盒之制度沿革 第一節 金融科技產業之緣起與發展 第一項 名詞定義與起源 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的起源可追朔至 1990 年代早期,由花旗集團 ( Citigroup ) 發 起 的 計 畫 —— 金 融 服 務 技 術 聯 盟 ( Financial Services Technology Consortium) ,目的則是為了促進「金融服務」與「技術革新」的 整合。現在人們所稱的「金融科技(FinTech)」產業,是指自 2014 年開始崛 起、資金規模約 1,357 億美金的新興產業15。 金融科技(FinTech)之定義,根據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政 治 大. Board, FSB)2017 年的報告,為「金融服務中以科技為驅動基礎的創新,可. 立. 以產生新的商業模式、應用、流程或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與金. ‧ 國. 學. 融服務的供給產生重要影響」 16 ,其他國際組織如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也同樣採用前述 FSB 之. ‧. 定義17;亦有學者將其定義為「所有透過科技之運用來改善金融服務、商品. y. Nat. 或作業的解決方案」18;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it. Securities Commission, IOSCO)對於金融科技的定義,則著重在創新金融科. n. al. er. io. 技商業模式(innovative fintech business model)以及新興科技(emerging. i Un. v. technologies)在金融服務業轉型中所扮演之角色19。. Ch. engchi. 綜合上述定義之思維邏輯,可知金融科技的本質在於「透過科技的帶動, 推展出足以改善金融服務的創新解決方案」20。. Ian Pollari, Anton Ruddenklau, Pulse of Fintech H2 2019,KPMG report (Feb, 2020), https://assets.kpmg/content/dam/kpmg/xx/pdf/2020/02/pulse-of-fintech-h2-2019.pdf 16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from Fintech: Supervisory and Regulatory Issues that Merit Authorities’ Attention, p.7 (June 27,2017), https://www.fsb.org/wpcontent/uploads/R270617.pdf (In this report, the FSB understands FinTech as “technologically enabled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 that could result in new business models, applications, processes or products with an associated material effect on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and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 17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Sound Practices: implications of fintech developments for banks and bank supervisors, p.8 (February 19 2018), https://www.bis.org/bcbs/publ/d431.htm 18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The Evolution of FinTech: A New Post-Crisis Paradigm, 47 Geo. J. Int'l L. 1271,1272-1274 (2016). 19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 (IOSCO), IOSCO Research Report on Financial Technologies (FinTech) (Feb 2017), https://tinyurl.com/ycfhw938 20 彭金隆、臧正運(註 11),頁 17。 6 15.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6) 第二項 金融科技的歷史與發展 雖然「金融科技(FinTech)」是近年才開始被頻繁提出的詞彙,但若細 究其本意所涵蓋之範圍,可觀察到「金融(finance)」與「科技(technology)」 兩者之相互整合不斷地發生在彼此的發展進程中。換言之,從最廣義的角度 來解釋金融科技,其內涵包含金融演化與技術發展過程中的所有交集,即早 自「書寫技術(written records)21」 ,新至「區塊鏈(blockchain)」的應用, 都可以算是「科技運用來改善金融服務、商品或作業的解決方案」的範疇。 因此, 「金融科技(FinTech)」的本質雖與「創新」息息相關,其本身卻 非史無前例的全新概念。舉個過去最經典的「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莫過於 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在 1967 年推出的自動櫃員機(Automated Teller. 政 治 大. Machine, ATM)22。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 立. 即曾在 2009 年一場知名評論中表示: 「我在過去二十年中看到最重要的金融. ‧ 國. 學. 創新是自動櫃員機,它實際地幫助人們減少往返銀行的次數,這實在是真正 的便利」23。易言之,早在五十年前左右,科技與金融產業的結合就已激盪. ‧. 出劃時代的創新服務,並為人類帶來相當的福祉。那麼「金融科技發展與創 新」又為何要等到近幾年才忽地崛起為全球熱搜話題,並成為各國產官學界. y. Nat. sit. 高度關注的議題?. al. er. io. 本文以為,在探究「金融科技創新」前,實應審視現行各領域所熱議的. n. iv n C hengchi U 「創新」浪潮所帶來的監理議題。因為現在的十年不比以往的十年,近十年 「金融科技(FinTech)」之具體內容所指為何,再進一步討論如何處理此波. 間,搜尋引擎誕生、智慧型手機的發明、社群網站崛起,跨越時空與疆界的. 連結互動,讓「創新」一詞不斷被重新定義24。本文認同學者對創新之「脈 絡學」觀點——創新來自創「舊」——即創新之成與敗,很大部分取决於對 舊有脈絡(context)的了解25。是故當法規之主要目的為推動創新發展時, 更應掌握既有脈絡,再根據脈絡來設計或修正制度之運作方式。.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76. Bernardo Bátiz-Lazo,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ATM networks in the UK, 1967–2000, Business History, 51:1, 1-27, (2009) DOI: 10.1080/00076790802602164 23 Paul Volcker, The Only Thing Useful Banks Have Invented in 20 Years is the ATM, N.Y. POST (Dec. 13, 2009), http://nypost.com/2009/12/13/the-only-thing-useful-banks-have-invented-in-20-years-is-theatm/(最後瀏覽日:2020/07/20) 24 李世光,《思考的脈絡》推薦序,收於:蕭瑞麟,思考的脈絡,頁 9-11(2016 年 8 月) 。 25 蕭瑞麟,思考的脈絡,3 版,頁 398(2016 年 8 月) 。 7 21 22.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7) 根據學者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reris, Ross P. Buckley 的分析26, 金融科技的發展可依技術(尤其是資訊技術)與金融產業互動交會的深度, 以及互動連結後所生影響的廣度,劃分為至少三個階段:「FinTech 1.0 時代 (1866~1967)」、「FinTech 2.0 時代(1967~2008)」,以及「FinTech 3.0 時代 (2008~至今)」 。其中又各以「全球化(globalization)」 、 「數位化(digitalization)」 和「2008 年金融海嘯(Global Financial Crisis)」作為時代切分點來分類(如 下表 1)。 表 1. 金融科技之三大主要時期. 年代. 1866-1967. 1967-2008. 2008-至今. 時期. FinTech 1.0. FinTech 2.0. FinTech 3.0. 期間. 約 100 年. 地理環境. 全球性/. 立. 政 約 40治年 大 全球性/ 傳統數位金融/. 計算機化. 網際網路. 跨國連結的建立. 訊號數位化. 行動電話/. 創新事業/市場新進入者. ‧. 轉捩點. 基礎建設/. 學. 關鍵元素. 已開發國家. 已開發國家. ‧ 國. 已開發國家. 約 10 年. 2008 金融海嘯/. y. Nat. 智慧型手機的發明. er. io. sit. 資料來源:參考自學者之簡報檔案27,本研究翻譯並重繪 首先,前開學者所提出之分類,係基於 1866 年海底電纜架設完成後所. n. al. Ch. i Un. v. 生連結之影響廣度,即為十九世紀後期金融全球化浪潮的開端提供了實質基. engchi. 礎建設,將之視為 FinTech 1.0 時代的開始;其次,是金融產業轉向全面數 位化所帶動的市場變革,並以巴克萊銀行在 1967 年推出的自動櫃員機(ATM) 作為當今 FinTech 首次變革之序幕,說明此一波科技介入如何作為金融科技 的時代轉捩點;最後,則建基於 2008 年金融海嘯後市場認知與法規大幅變 動所誘發的新契機,在舊有市場生態系中開啟嶄新的舞台。 本文之所以選擇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reris, Ross P. Buckley 之研 究分類作為闡述金融科技發展歷史的主要參考依據,原因有三:一、及時性: 參考 Google Trend 工具分析,「FinTech」一詞的搜尋是在 2014 年開始急速. 26 27.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Douglas W. Arner, supra note 2. 8.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8) 倍增28,而此文獻為 2016 年之研究,較能反映近代金融科技之發展;二、涵 蓋時序最廣:此研究將金融科技之濫觴,定位自史前時代人類交易行為的產 生至當今網路科技普及之資訊時代,最符合本文所認同之脈絡思考方式,即 創新思考應從最初始之人性需求與歷史發展脈絡開始探究;三、視角宏觀, 跨領域資訊最完整:此研究對「科技(technology)」之解釋最為宏觀,是故 在分析金融科技發展史時,較不會因金融本位的視角而忽略科技之發展脈絡, 有足夠對等的歷史資訊進行交叉比較,且更能了解並定位現今金融科技議題 中之要角,即科技業者在成為耀眼新星(或是重大威脅)前的來龍去脈。 綜上,本文將參考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reris, Ross P. Buckley 之 研究進行分類,並依下列順序說明金融科技發展之歷史脈絡:「金融科技的. 政 治 大. 史前時代:序曲」 、 「FinTech 1.0:全球化金融」 、 「FinTech 2.0:數位化金融」 、 「FinTech 3.0:當代金融科技」,分述如下:. 立. 一、 金融科技的史前時代(-1866):序曲. ‧ 國. 學. 如本文第一節所歸納之金融科技本質:「透過科技的帶動,推展出足以. ‧. 改善金融服務的創新解決方案」。由此可推估,金融科技之發展要先從金融 服務的起源開始討論,即先有金融之需求方有金融之行為與服務,又人類於. y. Nat. al. er. io. 所產生的問題。. sit. 金融行為之互動過程中體會到的不便,則促使技術介入,以解決交易互動中. n. iv n C h e n g c29h。金融行為的產生,是源自古代人 錄(written records)」對金融的影響說起 i U 首先,本文承襲學者之研究觀點,從最原始、極端的例子——「書寫紀. 類城邦從狩獵部落逐漸發展為屯田耕作的模式時,為了追求穩定的地方治理 系統所必經的一種轉變。舉例來說,最早期的金融交易,是在古代美索布達 米亞(Mesopotamia)地區所找到的書寫紀錄中得到證實。前述被視為最早. 形式的「訊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書寫下來的紀錄,就協 助了行政與經濟部門的運作,其中自然也包含金融方面的交易30。由此可見, 若以最廣義的角度解釋,將書寫紀錄視為訊息科技的最早形式,其與金融行 為發展時彼此相互增進的過程,即為金融與科技有所關聯的例證31。 Douglas W. Arner, supra note 2.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76. 30 Norbert Lennartz, Matthew Rowlinson, Real Money and Romanticism, Dickens Quarterly, 28(3), 228-230 (2011). 31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76. 9 28 29. DOI:10.6814/NCCU202001390.

(19) 同理,進一步推論如「錢(money)」的誕生和「算盤(abacus)」的發 明,亦皆屬於科技(technology)帶動進而大幅提升金融交易之便利性的例 子。以「錢(money)」為例,自其被發明起即與金融行為脫不了關係,更詳 細的說明可參考英國銀行(Bank of England)前總裁莫文·金恩(Mervyn King) 之說法:「錢的歷史,是人類如何演化為彼此交易之群居動物的故事。其最 初是將一些物品(commodity)當作錢幣來使用——例如西元前 9000 年,埃 及與美索布達米亞的穀物與牛隻——但使用前述物品的成本與不便利性導 致貴金屬的崛起,並逐漸成為錢幣的主要形式。以金屬作為替代交易首次出 現於美索布達米亞與埃及時期,而金屬硬幣的使用則起源於中國與中東地區, 且開始使用的時間點不會晚於西元前四世紀。世界上最早的票據(banknote) 則出現在西元後第七世紀的中國。32」. 政 治 大. 簡言之,金錢的功能足以驗證其本身便是一種價值轉換的「科技. 立. (technology)」。從天然動植物到不易腐朽的貴金屬,乃至以紙張作為更簡. ‧ 國. 學. 便之價值載具的過程,便能一窺科技創新如何介入並解決金融活動所生之需 求。除了金錢的例子,從貿易的發展脈絡中也能觀察到類似的演化歷程。申. ‧. 言之,人類的貿易行為突顯出網絡連結的重要性,即推動諸如船舶、橋樑、. y. Nat. 鐵路、運河等交通與運輸設施的發展,而對於前述基礎設施所衍生的金融服. io. sit. 務,如財務規劃與保險等,也隨之應運而生33。. n. al. er. 總的來說,從上述諸多例子可歸納出,金融與科技之間的關係顯然是長. i Un. v. 期存在且相輔相成——即技術的介入加速並完備金融體系的建立,而越成熟. Ch. engchi. 的金融體系越能有效提供科技發展所需的資源。前述脈絡也使現今許多歷史 學家認為,十七世紀後期發生於歐洲的金融革命,對隨後發生的工業革命有 著重要的影響34。換言之,金融體系與籌資管道支撐起工業革命時所需的技 術發展,且其長期的發展軌跡也為現代科技發展奠定了基礎。 此外,本文也觀察到,早期與金融有關的科技發明有許多是為了解決距 離所產生的不便利性,是故其功能本質上多為「空間」的壓縮,藉由排除地 理障礙進而創造更多交易機會。然而,隨著實體網絡連結的基礎建置越發完 善,科技發展也開始著重於增強資訊運作與傳遞的速度,亦即藉由「時間」 MERVYN KING, THE END OF ALCHEMY: MONEY, BANKING, AND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ECONOMY [KINDLE EDITION]. 55 (2017). 33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77. 34 JOEL MOKYR,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2018). 10 32. DOI:10.6814/NCCU202001390.

(20) 的壓縮,降低交易成本並提升效率。尤其在過去一百年左右,金融科技的發 展急遽增快,是故以下小節將簡短介紹十九世紀晚期與二十世紀期間金融科 技的相關發展,是如何鋪陳奠定當代金融科技的發展基礎。 二、 FinTech 1.0 (1866-1967):全球化金融 如前所述,交通運輸的基礎建設搭建了連結全球的實體通路,使空間不 再成為各式經貿活動的阻礙。而通訊基礎設備上的發展,則代表各國國內金 融市場和國際金融網絡的連結變得更加水乳交融。1838 年電報(telegraph) 的引入35和 1866 年大西洋電報公司成功鋪設的第一條跨大西洋電纜36,則為 十九世紀後期金融全球化的第一個主要時期提供了基礎設施。 本文根據學者研究,將大西洋電纜鋪設完成所建立起的全球連結,視為. 政 治 大. FinTech 1.0 的起點37。又此階段產業內部最主要的重大轉變是數位通訊技術. 立. 的介入,是故也將以取代銀行窗口的數位科技——自動櫃員機(ATM)的誕. ‧ 國. 學. 生,作為承上啟下的時代轉捩點。. FinTech 1.0 時期產業外部所發生的兩大事件則為第一波金融全球化以. ‧. 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期間的資訊科技發展,以下將按前述兩個時間點作為 段落切分,以方便說明,最後再討論金融數位化的基礎科技。. y. Nat. er. io. sit. (一) 第一波金融全球化(Financial Globalization). 十九世紀晚期,金融與科技的結合帶動了第一波金融全球化,並持續到. n. al. Ch. i Un. v.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才結束。這段時期中,諸如電報、鐵路、運河與蒸汽. engchi. 輪船等科技技術的發明,造就金融體系的跨國連結,使得金融資訊、商業交 易與支付都能在全球間快速地傳遞與進行38。以英國為例,工業革命即躍居 世界貿易支配地位的發展,促使倫敦達到並穩坐國際金融中的首要地位。至 十九世紀晚期,不僅倫敦以最主要國際金融市場的姿態運作,英國的銀行也 大肆擴張並發展其在全球的活動39。 JOHN J. FAHIE, A HISTORY OF WIRELESS TELEGRAPHY, 1838-1899: INCLUDING SOME BARE-WIRE PROPOSALS FOR SUBAQUEOUS TELEGRAPHS 3 (1899). 36 Simone Müller, The Transatlantic Telegraphs and the ‘Class of 1866’ — the Formative Years of Transnational Networks in Telegraphic Space, 1858-1884/89,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Historische Sozialforschung, vol. 35, no. 1 (131), 237, 241–242 (2010). 37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76. 38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78. 39 David Held, Anthony G.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than Perraton 著,沈宗瑞、高少凡、許 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趨勢與衝擊,頁 276(2007 年 9 月) 。 11 35. DOI:10.6814/NCCU202001390.

(21) 1870 年到 1914 年這段期間,金融流動變得更加擴張和強大。如巴克爵 士(Sir Ernest Barker)在 1915 年所做的評論: 「改良的通訊工具,特別是電 報,已經為全世界創造出單一的信用體系40。」此時期(1870-1914)也經 常被宣稱是首次真正有全球金融體系的存在41。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戰後期間,金融全球化已因戰亂受限停滯數十 年,但科技發展的「速度」卻在戰亂時期倍速增快,尤其是戰爭中使用的資 訊與通訊技術。因近代通訊技術之基礎為「數位通訊」技術的演進42,故以 下將先簡短說明訊號數位化的發展,進而討論金融產業數位化的過程。 (二) 戰後期間:數位革命(Digital Revolution) 「數位革命(Digital Revolution)」是指從機械(mechanical)和類比電. 政 治 大 此時期始於 1950 年代至 1970 年代末期,是一段隨著數位電腦與數位錄音等 立. 路(analogue electronic)技術轉換到數位電路(digital electronic)的改變43。 相關技術應用橫掃科技產業所帶來的轉變過程。. ‧ 國. 學. 前述類比電路與數位電路的差別,在於其所處理的訊號形式,前者涉及 連續函數形式的「類比訊號(analog signal)」,後者處理僅由 0 與 1 組成的. ‧. 「數位訊號(digital signal)」。「訊號數位化(signal digitization)」則是將類. sit. y. Nat. 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的過程。. io. er. 申言之,大自然中的訊號皆為類比訊號,其傳遞是以「連續性的波形」 變化來表現其資料內容,如人類講話的聲音、看到的影像與電流均是。相對. n. al. Ch. i Un. v. 地,數位訊號則是以「不連續的訊號」來表示資料。以電腦為例,其運算是. engchi. 以二進位(binary)的方式進行資料處理,即其資料流的訊號單位僅由 0 與 1 所組成,又 0 代表低電位 1 代表高電位,訊號傳遞可以由 0 直接跳到 1, 也可以由 1 直接跳到 0,進而得到一個不連續的電壓變化。目前所有電子產 品裡的處理器皆是使用數位訊號來進行運算44。 如上述,「數位化(digitization)」就是將各種資訊和媒介,如文本、相 片、音樂、電視、電話等聲光變化產生的類比訊號,轉換成只剩 0 與 1 兩個. 參考註 39 及 ERNEST BARKER, POLITICAL THOUGHT IN ENGLAND: 1848 TO 1914, 240 (2nd ed. 1980). David Held, Anthony G.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than Perraton(註 39),頁 276。 42 曲建仲,數位通訊新世代--你真的都搞懂了嗎?,科學月刊,538 期,2014 年 10 月。 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4/09/blog-post_3.html(最後瀏覽日:2020/07/20) 43 Steven E. Schoenherr, The digital revolution (2004), https://tinyurl.com/ybuebzmm(最後瀏覽日: 2020/07/20) 44 曲建仲(註 42) 12 40 41. DOI:10.6814/NCCU202001390.

(22) 數字組成的二進位型式訊號45。因為數位化後的訊號既方便儲存與傳輸,又 相容於電腦,很快便使大批科學家積極投入於數位科技的研發,再加上廣泛 的商業應用與推廣,逐漸匯集成一波翻轉人類行為活動的市場力量,也就是 後人所稱的「數位革命(Digital Revolution)」。 數位革命的核心是大規模地生產並廣泛使用數位邏輯(digital logic), MOSFETs(MOS transistors)46和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及其衍生 技術,如:計算機(computer, 即電腦),微處理機(microprocessor),數位 行動電話(mobile phone)和網際網路(Internet) 。前述科技創新所帶來的關 鍵轉變,在於其以「位元(bit)47」作為基本單位,在由「原子(atom)」構 成的自然宇宙外,開創出一個新的時空,而此時空中的資訊傳遞速度與科技 發展是以「指數型態」在成長。又此一指數成長的發展態勢,便是半導體界. 政 治 大 「摩爾定律」是英特爾(Intel)的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Gordon Moore) 立 在 1965 年發表的文章中所提出的預測,其認為: 「以最低零件成本達到的複 知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 ‧ 國. 學. 雜度(complexity)每年會呈現一到二倍的成長。可以預期此成長速率在短 期內若未持續,肯定也是增加。就長期而言,其增加速率則較不確定,即便. ‧. 目前尚未出現拒絕相信『此速率至少會維持十年』的理由。48」換言之,摩. y. 的現象,但每一代所需成本仍只會微幅增加49。. sit. Nat. 爾認為積體電路的速度與效能,亦即電腦的處理能力,大約每一年會有倍增. al. er. io. 事實證明,摩爾提出的「定律」持續了不只十年,而是五十年,且能同. n. iv n C 科技之成長模式,將使科技業的整體運作與發展速度逐漸超越人類大腦自然 hengchi U 運作之發展速度。. 理適用於積體電路外的數位科技發展50。易言之,以數位訊號為基礎或相關. Erik Brynjolfsson, Andrew McAfee 著,齊若蘭譯,第二次機器時代:智慧科技如何改變人類 的工作、經濟與未來?,頁 84(2014 年 7 月) 。 46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簡稱 MOS) 。 47 Bit 是 Binary digit(二進位數位)的縮寫,指二進位中的一位,是數位資訊的基本單位。 48 Gordon E. Moore, 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 Electronics, Volume 38, no. 8, 114-117 (1965) (In this article, Moore states that “The complexity for minimum component costs has increased at a rate of roughly a factor of two per year. Certainly over the short term this rate can be expected to continue, if not to increase. Over the longer term, the rate of increase is a bit more uncertain, although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it will not remain nearly constant for at least 10 years.”) 49 Erik Brynjolfsson, Andrew McAfee(註 45) ,頁 58-59。 50 需注意的是,數位科技倍速成長的所需時間仍有爭議。摩爾本人於 1975 年將原先預測的週 期從一年上修為兩年,目前一般則是以 18 個月作為電腦運算能力加倍成長的週期。參考自 Gordon E. Moore, Progress in digital integrated electronic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vol 21. San Francisco, CA, pp 21–25(1975); V. R. Voller and F. Port´e-Agel, Moore's law and numerical modeling.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179(2), 698-703 (2002). 13 45. DOI:10.6814/NCCU202001390.

(23) (三) 金融數位化 回溯前述時期的時空環境,金融產業之發展雖因戰爭而停滯了一段時間, 但因戰爭而快速發展的資訊科技產業卻累積了許多創新能量,並在後續演變 為推動並奠定當代金融科技產業基礎的重要發明。 首先,戰爭結束後的 1950 年代也是信用卡首次被創造應用的時期,例 如 1950 年的「食客俱樂部(Diner’s Club)」 (即大來國際信用卡公司之原型) , 以及其後 1958 年的美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兩家公司。而 1966 年於美國成立的「銀行卡協會(the InterBank Card Association)」(即現今之 MasterCard),則更進一步地產生推波助瀾的 效果,使此發展擴大演變為全球支付行為的消費革命51。. 政 治 大 Distance Xerography, LDX)的名義首次推出電傳科技後繼產品的商業版本— 立 1964 年,全錄公司(The Xerox Corporation)以長距離靜電複印(Long. —傳真機(the fax machine)52。此外,1966 年全球電傳網路(global telex. ‧ 國. 學. network)建置完成,為金融科技發展的後續階段奠定基本的通訊溝通基礎53。 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則在 1967 年首次生產手持財務計算機54。. ‧. 前述數位通訊技術及財務計算機等科技之導入,皆有協助金融產業內部. Nat. sit. y. 資訊處理、提升業務運作效率的功能。直到 1967 年,英國巴克萊銀行. al. er. 55. io. (Barclays)推出世界第一部自動櫃員機(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ATM). n. ,使消費者不必再跑到實體分行辦理提款、存款、轉帳等銀行業務,才正. Ch. i Un. v. 式將金融科技之內涵推向下一個層次。換言之,自動櫃員機這項數位科技直. engchi. 接取代早期銀行窗口的主要功能,使科技在金融業中扮演的角色,開始由業 務功能之協助,轉變為業務功能之取代,本文也因此將其視為 FinTech 2.0 時 代登場的指標。.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79. Shakeel Durrani, Imran Jattala, Rida Ameer& Nassar Ikram, Secure Wireless Fax Module.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curity and Management (SAM) (p. 1). The Steering Committee of The World Congress in Computer Science,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Computing (WorldComp) (2013). 53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79. 54 Patrick Thibodeau, TI’s First Handheld Calculator Is Now a Museum Piece, COMPUT. WORLD (Sept. 26, 2007), http://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2541155/computer-hardware/ti-s-firsthandheld-calculator-is-now-a-museum-piece.html. (最後瀏覽日:2020/07/20) 55 the ATM is 50, Barclays website, https://home.barclays/news/2017/06/from-the-archives-the-atm-is50/ (最後瀏覽日:2020/07/20) 14 51 52. DOI:10.6814/NCCU202001390.

(24) 三、 FinTech 2.0 (1967-2008):數位化金融 訊號數位化與電腦普及對金融產業最直接的影響,莫過於資訊處理方式 的改變。電腦與數位訊號提升了資訊傳遞的準確度與便利性,對於向來以資 訊作為命脈的金融體系而言,自然快速回應此波市場革新,逐漸轉為全面數 位化的產業。1967 年手持計算機與自動提款機(ATM)的相繼推出,即為 FinTech 2.0 時期之起點。 FinTech 2.0 是建基於緊接著全球化而來的數位化革命,自 1967 年至 1980 年代晚期,金融服務業已從類比型的產業過渡為數位型的產業型態, 全球金融體系的資訊流動速度也因此急速攀升。換言之,就監理的角度而言, 國際間除了必須回應 FinTech 1.0 時期金融全球化所產生跨國市場連結的風. 政 治 大 本文以為,面對數位化所帶來的加速浪潮,若要使國內金融科技之相關 立. 險管理議題,還要同時面對市場運作速度遽增所生之新興風險。. 研究能合乎脈絡學的思考方式,同時又能達到與時俱進、接軌國際的效果,. ‧ 國. 學. 實有必要參考國際重要學者所整理的史料,並依循其思考脈絡繼續前瞻更遠 的未來。故此,本段內容將援引學者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reris, Ross. ‧. P. Buckley 研究中的歷史分析部分,以其對 FinTech 2.0 時期的段落內容作為. sit. y. Nat. 基礎56,針對該文獻所歸納之歷史資訊與重要案例進行翻譯與彙整,並更新、. io. er. 擴增相關國際資訊,希望能精簡地以中文說明學者於該文獻研究中整理的歷 史脈絡與國際重要事件,以供後續國內研究者參考。. n. al. Ch. i Un. v. 承前所述,本段順序安排如下:本文將先根據學者之研究資料,以經濟. engchi. 功能作為分類,就 1967 年後數位化與全球化的金融基礎設施進行介紹,接 著說明風險事件的發生如何帶動國際間監理意識的抬頭,最後討論 FinTech 2.0 時期傳統數位金融服務(Digital Financial Services, DFS)的監管方法。 (一) 現代化的基礎:金融的數位化與全球化 首先,國際間總體的支付、清算與交割之基礎建設,於 1960 年代晚期 至 1970 年代期間急速發展。舉例來說,作為今日網際網路與行動支付系統 基礎的「電子支付系統(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s)」 ,即成為國際間大量付 款行為與財務間流動的重要支援57。1968 年成立於英國的銀行間計算機局. 56 57.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79-1286.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80. 15. DOI:10.6814/NCCU202001390.

(25) (the Inter Bank Computer Bureau, IBCB),則是現今銀行自動清算業務 (Banker’s Automated Clearing Service, BACS)的基礎58。此外,美國也於 1970 年建置銀行間支付結算系統(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 CHIPS)59。至於源自 1918 年,以摩斯密碼創立的 Fedwire 支付系統,也在 1970 年代早期更新為電子數位化系統60。1973 年所成立的環球銀行金融電 信 協 會 ( the Society of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 SWIFT),則反映原本運作於各國境內的支付系統也能跨國使用的需求61。 隨著支付、清算與交割之基礎建設的數位化越發完備、國際間連結越趨 緊密,存款、借貸與籌資功能之相關金融業務也順勢步上此波數位化的浪潮。 以銀行服務為例,美國於 1980 年首先推出線上銀行(online banking)的服 務(儘管曾於 1983 年停辦過)62,英國的線上銀行服務則是在 1983 年由諾. 政 治 大 至於籌資功能之證券相關業務部分,成立於 1971 年的美國納斯達克證 立. 丁漢房貸協會(Nottingham Building Society, NBS)所推動63。. ‧ 國. 學. 券交易所(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 NASDAQ)即終結了長期以來證券交易固定佣金的制度64,而國家市場系統. ‧. (National Market System)的發展過程,則標示十七世紀晚期以來,實體證 券交易轉型為電子證券交易的歷史65。. Nat. sit. y. 總的來說,在 FinTech 2.0 期間,金融機構不斷引進新的資訊科技並應. er. io. 用於其內部運作中,使 1980 年代以紙本為主的作業機制逐漸由電腦化的處 理系統所取代,而風險管理相關技術與科技也相繼被用於公司之內部控制,. n. al. Ch. i Un. v. 以管理公司之內部風險66。至 1998 年,前述之數位化過程已遍及所有金融服. engchi. 務,使金融業於本質上徹底轉型為數位產業67。然而,此時期也顯出電腦化. A changing world: 50 years of Bacs, BACS DOCUMENT LIBRARY, https://tinyurl.com/y7q9g7uy (最後瀏覽日:2020/07/20) 59 CHIPS, FED. RES. BANK OF N.Y. (Apr. 2002), https://www.newyorkfed.org/aboutthefed/ fedpoint/fed36.html(最後瀏覽日:2020/07/20) 60 Fedwire® and National Settlement Services, FED. RES. BANK OF N.Y. (Mar. 2015), https:// www.newyorkfed.org/aboutthefed/fedpoint/fed43.html. (最後瀏覽日:2020/07/20) 61 SWIFT History, SOC’Y OF WORLDWIDE INTERBANK FIN’L TELECOMM., https://www.swift.com/about-us/history (最後瀏覽日:2020/07/20) 62 Evan Sparks, Nine Young Bankers Who Changed America: Thomas Sudman, ABA Banking Journal (26 June 2017). https://tinyurl.com/y9gj5j5n(最後瀏覽日:2020/07/20) 63 JOHN HENDERSON, RETAIL AND DIGITAL BANK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160 (2018). 64 Gary C. Sanger, John J. McConnell, Stock exchange listings, firm value, and security market efficiency: The impact of NASDAQ,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1.1: 1-25, 5 (1986) 65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81. 66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81. 67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82. 16 58. DOI:10.6814/NCCU202001390.

(26) 風險管理系統68的侷限和風險。舉例來說,1997 年至 1998 年亞洲與俄羅斯 發生金融危機時,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 之破產事件69,即給信仰數字的金融玩家一記當頭棒喝70。 數位化的過程已使金融產業經歷一波本質上的改變,其中 1993 年全球 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正式開放給全世界使用後71所帶動之網際 網路(Internet)的崛起,更是把 FinTech 推往下一階段發展的動力來源。例 如,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自 1995 年起即開始透過全球資訊網提供 消費者線上銀行服務72。直到 2001 年中,美國已有 44%的聯邦特許銀行 (national banks)持續保有其交易網站,此數字幾乎是 1999 年第三季的兩 倍,且這些銀行佔美國聯邦銀行系統資產的 90%以上,又較大的銀行一般 傾向提供更廣泛的線上服務,包括貸款申請和經紀服務(brokerage services). 政 治 大 堪地那維亞國家(Scandinavian countries)、荷蘭、韓國尤為普遍。其中,斯 立 73. 。2002 年,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報告則顯示74,網路銀行業務在斯. 堪地那維亞國家的網路用戶數量最多,如芬蘭和瑞典的銀行客戶中,前者有. ‧ 國. 學. 20%、後者有 31%的客戶使用線上銀行服務。. ‧. 簡言之,當數位化普及後,金融服務業在資訊部門的支出費用便相對增 加75。此外,監管者也開始使用新科技,特別是在證券交易方面,如 1990 年. al. er. io. sit. y. Nat. 代後期,電腦化的交易系統和記錄已成為市場操縱上最常見的訊息來源 76。. n. 如:風險值(Value at Risk, VaR),即在特定期間和給定之信賴區間內,投資組合因市場變動 所預期可能產生的最大損失(Basel Committee defines VaR as ”A measure of the worst expected loss on a portfolio of instruments resulting from market movements over a given time horizon and a pre-defined confidence level” in its publication, The market risk framework In brief, 2019)。由此衍生 出來的 VaR 方法則為風險管理中廣泛應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69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定息債務工具套利活動的對沖基金。該公司以使用複雜的 數學模型運用資金著稱,惟仍於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和 1998 年俄羅斯金融危機期間,遭受巨 大的打擊。參考自 Philippe Jorion, Risk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6(3), 277-300 (2000). 70 Philippe Jorion, Risk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6(3), 277-300 (2000). 71 The birth of the Web, CERN Website, https://home.cern/science/computing/birth-web; http://cds.cern.ch/record/1164399(最後瀏覽日:2020/07/20) 72 Wayne Thompson, Wow! Two decades of banking online, Wells Fargo Stories, https://stories.wf.com/wow-two-decades-of-banking-online/ (最後瀏覽日:2020/07/20) 73 Nsouli, Saleh M., Andrea Schaechter, Challenges of the'e-banking revolution, Finance & Development 39.3: 48-48. (2002) 74 Stijn Claessens, Thomas C. Glaessner, and Daniela Klingebiel, Electronic Finance: a new approach to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Vol. 431.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2002). 75 Roger W. H. Bons, Rainer Alt, Ho Geun Lee & Bruce Weber, Banking in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era, Electron Markets 22, 197–202 (2012). https://doi.org/10.1007/s12525-012-0110-6 76 Norman S. Poser, The Stock Exchang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utomation, Globalization, and Consolidation, 22 U. Pa. J. Int'l Econ. L. 497 (2001). 17 68. Ch. engch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1390.

(27) (二) 國際監理意識抬頭 新科技所建立的支付系統雖使國際間的金融連結更為緊密,卻也使國際 金融連動關係的風險日益增加。1974 年發生的 Herstatt 銀行倒閉事件便是前 述風險的明顯例證,其所帶來的金融危機也引發國際間首次針對金融科技監 理議題的關注77。舉例來說,為了發展穩健的支付系統與相關監理規範,1974 年底(1975 年 2 月第一次開會)成立的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78,便為一系列所需的國際軟性法 律協定奠定重要的基礎。 此外,1980 年十大工業國集團(G10)之中央銀行總裁組成的支付系統 專業人員組織,即為 1990 年成立之國際清算銀行支付暨清算系統委員會. 政 治 大 於 2014 年更名為國際清算銀行支付暨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the Committee 立 on Payments and Market Infrastructures, CPMI) ,負責促進支付、清算、交 (The BIS Committee on Payment and Settlement, CPSS)的前身,又該委員會. 79. ‧ 國. 學. 割與相關佈置的安全性和效率,從而支持金融穩定與廣泛的經濟體。CPMI 除了監督並分析前述佈置在轄區內外的發展,同時也是各國中央銀行在相關. ‧. 監督、政策和業務事項方面進行合作的溝通平台。簡言之,CPMI 是金融市. sit. y. Nat. 場中支付、清算、交割相關基礎建設領域的全球標準制定者,旨在加強有關. io. er. 全球相關系統的法規,政策和作法80。. 1987 年,跨國金融交易及其與科技匯集時所產生的風險,使金融監理. n. al. Ch. i Un. v. 的焦點邁入新階段81。同年,股票市場在所謂的「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 engchi. 發生崩盤,此次崩盤是自 1929 年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顯著的指標,說明全球 市場藉由科技所建立高度連結的關係82。 截至目前,人們對於股市崩盤的討論焦點,主要集中於金融機構所使用.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80; Emmanuel MourlonDruol, ‘Trust is good, control is better’: The 1974 Herstatt Bank Crisi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Reform, Business History, 57:2, 311-334(2015) 78 History of the Basel Committee, BANK FOR INT’L SETTLEMENTS, https://www.bis.org/bcbs/history.htm(最後瀏覽日:2020/07/20) 79 History of the CPMI, BANK FOR INT’L SETTLEMENTS, https://www.bis.org/cpmi/history.htm (最後瀏覽日:2020/07/20) 80 Charter of the Committee on Payments and Markets Infrastructures, BANK FOR INT’L SETTLEMENTS, https://www.bis.org/cpmi/charter.htm(最後瀏覽日:2020/07/20). 81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 Ross P. Buckley, supra note 18, at 1281. 82 Jerry W. Markham, and Rita McCloy Stephanz, The Stock Market Crash of 1987--The United States Looks at New Recommendations, Geo. LJ 76, 1993 (1987). 18 77. DOI:10.6814/NCCU20200139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分署 崑山科技大學 私立 技專校院 財務金融 財富管理與行銷學程 136 雲嘉南. 分署 大同技術學院 私立 技專校院

03 集體創作 洪慶桐 建國科技大學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彰化縣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03 集體創作 張建雄

投資成長幅度遠低於2020年。就所觀察的國家來看,其中以對新加

開發職場安全 防災與智慧監 控技術,掌握 職業衛生危害 問題與預防技 術,提升職場 危害因子暴露 評估與職業傷 病預防,落實

芬蘭猶瓦斯庫拉大學(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Finland)心理系教授

Zarowin (2010),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 Larcker (1999),

常識科的長遠目標是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勇於面對未來的新挑 戰。學校和教師將會繼續推展上述短期與中期發展階段的工作

香港教育大學 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 聯席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