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中市刑事警察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運動阻礙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中市刑事警察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運動阻礙之研究"

Copied!
1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臺中市刑事警察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運動阻礙之 研究. 研 究 生: 關 勝 方 指導教授: 朱 文 增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7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3) 授權書. ii.

(4) 臺中市刑事警察休閒運動阻礙及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 完成年月:2012 年 7 月 指 導 教 授:朱文增 研 究 生:關勝方.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刑事警察的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休閒運動阻礙因素,研究對象以臺 中市刑事警察為例,以 Ragheb 與 Griffith (1982) 之定義將休閒運動參與分為參與 頻率及參與類型,加上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 運動城市調查的運動強度和運動 時間,參與的休閒運動類型由前導研究而來。根據 Crawford 與 Godbey (1987) 之 休閒阻礙模式,經過因素分析得到結構性阻礙、人際間阻礙、個人內在與親友態度 阻礙四構面。研究架構包括:人口統計變項、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運動阻礙描述性 統計,以及人口統計變項對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的變異數分析,最後休閒運動參與 及阻礙之相關性探討。研究方法為分層抽樣法,針對臺中市刑警大隊及各分局刑警 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 30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255 份,研究結果發現臺中市刑 警年齡偏大、已婚居多,大部份為偵查佐、畢業於警專最多,平均年資約 18 年,最 常參與的休閒運動為跑步、爬山等,屬於戶外有氧運動,平均每次運動時間為 60 分鐘,參與運動的阻礙則是受到時間、場地環境等結構性阻礙影響最劇烈。性別在 運動參與上並無顯著差異,29 歲以下的刑警更多參與較激烈且有競爭性質之運動, 司職分隊長受阻礙程度最高。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運動阻礙間僅有低度相關,參與 類型、阻礙因素、時間與強度亦呈現低度相關及無相關,可見普遍資深的刑警對阻 礙之影響能夠取得平衡。本研究建議應鼓勵、教育刑警休閒運動參與,推動運動社 團經營,針對不同背景刑事人員做運動計劃,未來研究可擴大比較不同性質警察差 異性,延伸探討其它休閒參與類型及休閒阻礙之狀況,以期透過研究之瞭解,可以 提升刑事警察士氣,帶動工作效率,進而安定社會治安。. 關鍵詞:刑事警察、休閒運動參與、休閒運動阻礙 iii.

(5) A Study on Recreational Sport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aints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in Taichung City Date: July, 2012 Student: Kuan, Sheng-Fang Adviser: Chu, Wen-Tse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understand recreational sport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aints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in Taichung City.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reational sport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aints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This research adop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nducted with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255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is abstracted as follow: 1.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in Taichung City are mainly male with 40~49 years old, and the most participated leisure sport is jogging, next are riding bike, climbing, swimming, the most constraints factor is structural constraints, second is interpersonal constraints. 2. Different marriage, age, education, seniority, and job have significant on participation. Different gender, marriage, education, and seniority have significant on constraints. 3. Recreational sport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aints have significant low correlation. This research expect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and advices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participate in recreational sport and decrease recreational sport constraints. Promotion recreational sport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founding recreational sport club, and working-side gym.. key word: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 recreational sport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recreational sport constraints. iv.

(6) 謝誌 時光飛逝,兩年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感謝我的爸媽、大哥勝男還有其他家 人們給我的幫助與包容,最重要的朱文增老師於論文指導上醍醐灌頂,李晶老師、 林伯修老師、張少熙院長、程瑞福所長、林國棟老師、Maridith Janessen 老師於課 業上的教導。 朱門的學長姊及師兄弟的互相扶持,謝謝浩鈞、小虎、大樹、少章、勝裕、曉 箴、正瑋、恬安、振賢、碧霞的陪伴,還有小朱、土豆、元綱、阿嘉、恬恬、宜真、 范姜同學們之間互相切磋,最後謝謝所上的助教及大家,感恩感恩。. v.

(7) 目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次. vii. 圖次.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 3. 第五節 研究限制. 3.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刑事警察工作介紹. 5. 第二節. 休閒運動參與理論. 17. 第三節. 休閒運動阻礙理論. 34. 第四節. 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相關研究. 44. 第参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51. 研究架構. 51. vi.

(8)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5. 第五節 資料分析. 72. 第肆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結果與討論. 76. 臺中市刑事警察人口變項、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運動阻礙之現 況分析. 76.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刑事警察對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運動阻礙 之差異分析. 87. 第三節 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運動阻礙之相關性.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21 124. 第一節 結論. 124. 第二節 建議. 128. 參考文獻. 130. 附錄. 145 附錄一 前導研究問卷. 145.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46.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49. 附錄四 我國刑事警察組織沿革. 152. 附錄五 偵查隊組織編制圖. 153. 附錄六 刑事警察大隊單位介紹. 154. 附錄七 相關研究架構途. 156. vii.

(9) 表次 表 2-1. 刑事警察各職級工作職掌、能力. 10. 表 2-2. 臺中市 2011 年部分刑案整理. 11. 表 2-3. 刑事單位警察風紀案件. 13. 表 2-4. 休閒定義整理. 19. 表 2-5. 休閒阻礙之定義. 36. 表 2-6. 休閒阻礙的模式與分類整理. 40. 表 2-7. 休閒阻礙及休閒參與相關研究整理. 49. 表 3-1. 臺中市各分局刑警員額. 54. 表 3-2. 臺中市刑事警察抽樣人數. 55. 表 3-3. 休閒活動參與的項目. 56. 表 3-4. 休閒阻礙量表. 58. 表 3-5. 國內休閒阻礙量表整理. 60. 表 3-6. 休閒阻礙構面表. 61. 表 3-7. 休閒運動阻礙量表. 64. 表 3-8. 人口統計變項構面整理. 66. 表 3-9. 人口統計變項量表. 67. 表 3-10. 休閒運動參與項目分析摘要表. 68. 表 3-11. 休閒運動參與因素萃取表. 69. 表 3-12. 休閒運動參與構面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70. 表 3-13. 休閒運動阻礙項目分析摘要. 71. 表 3-14. 休閒運動阻礙因素萃取表. 72. 表 3-15. 休閒運動阻礙構面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74. 表 4-1. 人口統計變項樣本摘要表. 77. 表 4-2. 休閒運動參與構面分析. 79. 表 4-3. 休閒運動參與頻率比較. 81. 表 4-4. 平均每次運動幾分鐘. 82. 表 4-5. 每次運動的強度會到甚麼程度. 83. viii.

(10) 表 4-6. 休閒阻礙構面分析. 83. 表 4-7. 不同性別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之獨立樣本t檢定表. 88. 表 4-8. 不同年齡層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ANOVA摘要表. 89. 表 4-9. 不同婚姻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之獨立樣本t檢定表. 91. 表 4-10. 不同宗教信仰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ANOVA摘要表. 92. 表 4-11. 不同學歷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ANOVA摘要表. 93. 表 4-12. 不同年資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ANOVA摘要表. 94. 表 4-13. 不同職務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ANOVA摘要表. 96. 表 4-14. 不同性別及婚姻刑警在休閒運動時間之獨立樣本t檢定表. 98. 表 4-15. 不同年齡層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時間ANOVA摘要表. 99. 表 4-16. 不同宗教信仰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時間ANOVA摘要表. 99. 表 4-17. 不同學歷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時間ANOVA摘要表. 100. 表 4-18. 不同年資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時間ANOVA摘要表. 100. 表 4-19. 不同職務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時間ANOVA摘要表. 101. 表 4-20. 不同性別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強度卡方檢定表. 102. 表 4-21. 不同婚姻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強度卡方檢定表. 102. 表 4-22. 不同年齡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強度卡方檢定表. 103. 表 4-23. 不同宗教信仰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強度卡方檢定表. 104. 表 4-24. 不同學歷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強度卡方檢定表. 105. 表 4-25. 不同年資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強度卡方檢定表. 106. 表 4-26. 不同職務刑警在休閒運動參與強度卡方檢定表. 106. 表 4-27. 不同性別刑警在休閒運動阻礙之獨立樣本t檢定差異分析表. 110. 表 4-28. 不同年齡刑警在休閒運動阻礙ANOVA摘要表. 111. 表 4-29. 不同婚姻刑警在休閒運動阻礙之獨立樣本t檢定差異分析表. 112. 表 4-30. 不同宗教信仰刑警在休閒運動阻礙ANOVA摘要表. 113. 表 4-31. 不同學歷刑警在休閒運動阻礙ANOVA摘要表. 115. 表 4-32. 不同年資刑警在休閒運動阻礙ANOVA摘要表. 116. 表 4-33. 不同職務刑警在休閒運動阻礙ANOVA摘要表. 117. 表 4-34. 休閒運動參與在休閒運動阻礙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121. ix.

(11) 表 4-35. 休閒運動參與時間及強度在休閒運動阻礙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122. x.

(12) 圖次 圖 2-1. 刑事警察緝獲天道盟會長. 5. 圖 2-2. 刑事警察局組織概況. 6. 圖 2-3. 我國刑事警察組織圖. 7. 圖 2-4. 臺中市刑事警察大隊組織圖. 8. 圖 2-5. 休閒、休閒活動、休閒運動關係圖. 21. 圖 2-6. 休閒參與層級模式. 23. 圖 2-7. 核心休閒模式概念圖. 25. 圖 2-8. 國內民眾平均每次運動時間. 33. 圖 2-9. 休閒阻礙原因. 37. 圖 2-10. 階層休閒阻礙圖. 38. 圖 2-11. 阻礙類型間的交互關係. 39. 圖 3-1. 研究架構圖. 52. 圖 3-2. 研究流程圖. 53. xi.

(13)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主要在闡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目的、問題、範圍、限制以及名詞 解釋做明確的界定。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 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範圍、第五節研究限制、第六節操作性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談到社會上的治安問題時,社會大眾總是抱怨警務人員的辦事不力、素質不佳。 有民眾戲稱臺中市市長胡志強為「胡震怒」 (陳逸宗,2011) ,原因就是臺中近幾 年屢屢爆發治安問題,政治人物只能轉將民眾的怒氣轉向警務人員,使得以往警察 人員常被稱為「人民保母」、「正義化身」、「機器戰警」等等,這榮耀的外表,已經 漸漸遺失,員警同時背負著無比的工作壓力,導致問題層出不窮,雖然目前存在於 基層員警內心中的問題可謂包羅萬象、無奇不有,但因經年累月的績效評比,造成 身心的俱疲,影響員警士氣最為嚴重 (鄭善印、謝儒泰,2005) ,其實績效本來就 是警察組織最重要的指標與文化,提到警政績效的數據,首重打擊犯罪的破案率, 打擊犯罪的主體就是刑事警察,刑事警察係基於業務性質之分工方式所為警察分類 之一,以執行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處分,預防犯罪及協助偵查犯罪,執行搜索、 扣押、拘提、逮捕等工作為主之警察人員 (內政部警政署 [警政署] ,2009) 。刑事 警察俗稱刑事人員,刑事警察的工作多樣且具挑戰性,因此也屢被當作電影、戲劇 的主題,足見此職務相對之獨特性與刺激性,又刑事單位容易接觸各類犯罪嫌疑人 與線民,經常成為督察系統之死角,更容易產生違法、違紀情形 (黃慧玲,2009) , 近年來基層警察報考刑事警察之意願不高,第一線資深刑事小隊長年滿 50 歲即趕緊 退休,招募刑事人才困難、工作士氣低落、績效不彰 (陳毅樺,2009) ,可見我國 刑警的工作環境面臨壓力、風險的挑戰,為了提升刑警人員的士氣與凝聚力在適當 的範圍內增加福利制度、紓解工作壓力為首要工作,休閒便是一個很好的管道,高 俊雄 (1995) 認為可以透過參與休閒活動的過程中將注意力轉移到活動中,休閒參 與者得以暫時逃離壓力源,放鬆心情而產生通暢的體驗,此為研究背景。 過去許多警察的相關學術研究大多從管理學上 (王輝傑,2006;李仁,2006; 林文治,2002;林柏賢,2006) ,或者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 (陳仁維,2006;黃.

(14) 2. 欽信,2006;蔡永發,2002) ,再來就是從專業技能的角度 (林博雄,2006;李政 曉,2005;李亨明,2006;楊士隆,2002;楊明輝,2007) ,較少以休閒為核心之 研究,綜合上述文獻探討,研究者希望能改變過去大多以負面角度檢視警務人員工 作績效成果的習慣,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此問題,以期透過休閒研究的瞭解、分析 來協助改善現有的缺失,並且提供另一思維面向,提升警察人員的士氣與凝聚力, 最後能達到警政績效上升並反應在社會治安上。 在警政領域內對休閒探討的相關研究有莊佩琳 (2009) 、周勝方 (2003) 及孫碧 津 (2004) ,不過皆為針對一個警察單位各種警員之綜合研究,較少對工作獨特之 刑事警察之休閒現況研究,過去針對不同對象的研究顯示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有關, 參與休閒活動能有效紓解或降低壓力 (葉盈蘭,2009) ,但是休閒活動的範圍及為 廣泛,李晶 (2003) 指出休閒活動包含時間特性、互動形式、最適體驗與運動自覺, 因此要精準的分析休閒的參與並不容易,刑事警察在偵查犯罪工作上,不僅需要體 能的基礎,甚至無日無夜的追蹤偵察都需要強健的體魄,運動是休閒活動中的一種 選擇,可以培養體力,也是促進健康的重要方法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體委會] , 2005) ,參與休閒運動勢必能給刑事警察帶來正面的效果,再者,提到休閒參與的 研究,討論到未參與休閒活動的原因便會牽涉休閒阻礙的問題 (Jackson & Rucks, 1995;Raymore, Godbey, Crawford, & Von Eye, 1993) 。故研究生希望了解刑警休閒 運動參與、休閒阻礙與身心健康之情形,幫助刑事警察紓解壓力、提升士氣,為本 研究之動機。 目前國內正式職員之警察數為43,566位,本研究所針對之目標對象臺中市的正 式警員數目則有6,520位 (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10) ,而編製在臺中市刑事警察約 728位,儘管近年仍有重大刑案發生,臺中市在過去五年來整體治安情勢不斷進步, 已趨近五都之首,僅管如此臺中市治安滿意度仍然持續低迷,全國刑警缺額最嚴重 的就是臺中市,本研究希望以臺中市刑警為研究對象,以期能進而探討我國刑事警 察之休閒阻礙及休閒運動參與現況。.

(15)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以臺中市刑事警察為研究對象,將探討其休閒參與 及休閒阻礙,本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一、了解刑事警察之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現況。 二、比較不同人口統計變項的刑事警察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差異情形。 三、探究刑事警察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相關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將針對下列問題進行探討: 一、探討刑事警察之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現況為何? 二、不同人口統計變項的刑事警察在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阻礙之差異情形為何? 三、探究刑事警察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現況相關情形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 2012 年任職於臺中市之刑事警察為對象,針對刑警: 「休閒運動參與」、 「休閒運動阻礙」資料進行分析;並之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刑事警察對休閒之看法。 一、研究時間:資料蒐集 2012 年 5 月 4 日至 5 月 18 日。 二、研究對象:針對隸屬於臺中市政府警察局之刑事警察 728 位,以分層比例抽樣 抽樣。.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分層比例抽樣臺中市刑警大隊隊員,在地區因素上,可能受到城鄉差距 等問題,推估部分地區之刑事警察之情形時有其限制。.

(16) 4.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刑事警察 「警察」 (police) ,是從希臘文 polis 與拉丁文的 politia 演變而來 (梅可望, 1990) ,本研究所指之刑事警察,根據警政署分類國內四種警察,行政警察、保安 警察、交通警察與刑事警察,職司犯罪預防與偵查。貫徹警察防制措施,來預防犯 罪發生,執行搜索、扣押、拘提、逮捕等強制處分,運用科學方法蒐集罪證之任務。. 二、休閒運動參與 本研究採用學者 Ragheb 與 Griffith (1982) 提出休閒參與為參與某種活動的頻 率或個體參與之休閒活動類型,以及 Long 與 Haney (1986) 提出休閒運動參與的持 續時間和強度,並透過試驗性研究結果瞭解適合調查刑事警察的休閒運動參與類型 予以探討。. 三、休閒阻礙 本研究採用學者 Crawford 與 Godbey (1987) 提出人們原本存有一項休閒偏好, 但由於休閒阻礙因素的介入,使得此項休閒偏好無法實現或參與,並休閒阻礙分為 個人阻 礙 、 人際 阻礙 及結 構性 阻礙 三類 , 並參考 Mannell (2001) 、 Sea-Sook Oh (2002) 、Li Xiang (2010) 相關研究建構本研究休閒阻礙問項予以探討。.

(17)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刑事警察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 刑事警察的工作介紹、第二節休閒阻礙理論、第三節休閒參與理論,分別敘述如後。. 第一節. 刑事警察的工作介紹. 本節的目的在於陳述刑事警察之相關文獻,以利於在研究時,作為相關的理論 基礎之依據。本節共有五段,分別如下:刑事警察組織介紹、刑事警察工作特性、 刑事警察之相關研究及小結。. 一、刑事警察組織介紹 我國目前警察制度上,依據警察專業工作分類共分四類:一般穿著警察制服, 實際執行勤區查察、巡邏、臨檢、守望等勤務方式,並依法令排除有關行政上之危 害,維持公共安全與社會秩序之警察稱之為行政警察,以維持交通秩序、確保交通 安全、防止交通危害、促進交通流暢為主要任務的稱之為交通警察,職司防護鐵路、 公路、機場、港口、捷運、臺灣銀行等事業設施及重大民生設施之警察稱之為專業 警察,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刑事警察如圖 2-1,是指職司犯罪預防與偵查之警察,犯 罪預防旨在貫徹警察防制措施,喚起全民防範意識,以預防犯罪發生;犯罪偵查則 以貫徹法治與保障人權為基礎,遵循法定程序,執行搜索、扣押、拘提、逮捕等強 制處分,並運用科學方法蒐集罪證,鍥而不捨追緝犯行,以確保社會安寧。. 圖 2-1.. 刑事警察緝獲天道盟會長. 資料來源: 警察專業工作 ,內政部警政署,2011,內政部,警政署網址 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policework/welcome.htm.

(18) 6. ( 一 ) 刑事警察組織概況 目前我國刑事最高單位為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及中央警察局,以下有直轄 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縣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與專業警察機關刑警隊, 以下分別詳述各單位組織概況。 1.中央刑事警察局 設有局長1名副局長3名以及主任秘書1名,其管理單位涵蓋預防科、偵查科、檢 肅科、司法科、紀錄科、國際刑警科、後勤科、秘書室、督察室、保防室、公共關 係室、國際刑警電臺、偵防犯罪指揮中心、警備隊、偵查一至八隊、會計室、人事 室、刑事鑑識中心任務編組 (包括指紋室、法醫室、以及鑑識科) 、科技犯罪防制 中心任務編組 (包括資訊室、刑事研究發展室、通訊監察中心以及偵九隊) 、國際 刑事偵查隊任務編組,其組織分工概況如圖2-2。. 局長 副局長 主任秘書 國 際 刑 事 偵 查 隊. 警 偵 科 犯 國 公 人 會 保 督 備 查 技 罪 際 共 事 計 防 察 隊 一 犯 指 刑 關 室 室 室 室 至 罪 揮 警 係 八 中 中 電 室 隊. 心. 心. 臺. 秘 後 國 紀 刑 書 勤 際 錄 事 室 科 刑 科 鑑 識 警 中 科 心. 司 檢 法 肅 科 科. 偵 預 查 防 科 科. 圖 2-2. 刑事警察局組織概況 資料來源: 組織概況 ,刑事警察局,2010,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網址 http://www.cib.gov.tw/aboutus/aboutus03.aspx. 中央刑事警察局在 2003 年成立中、南部犯罪打擊中心,目的在於警政署刑事警 察局雖擁有優秀偵查、鑑識人力及精良鑑識器材,但受限於駐地臺北市區,所建立 之偵查網絡多集中於北部,對於中、南部地區發生之重大刑案、跨區域犯罪型態案 件,常需仰賴地方警察機關資源,而地方警察機關限於政、經因素,難以發揮全面 維護治安功能,中心組成是由刑事警察局各指派一個偵查隊進駐,並納編現有派駐.

(19) 7. 地方通訊監察組、防爆處理小組及結合警政署維安特勤隊或特殊任務警力編組(霹靂 小組),負責中南部地區之刑案偵查、防爆與反恐等任務,構成綿密偵防網絡,並且 連絡各縣市刑事警察共同維護社會治安。 2.直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 各直轄市政府警察局內設置刑事警察大隊,主要司職指揮轄區分局或支援有關 警察機關執行重大刑案偵查勤務,針對轄區治安狀況,重點執行巡邏、臨檢、掃蕩、 埋伏、守候、盤詰、檢查等勤務,查緝各類逃犯及檢肅治平對象等。 3.縣市 (政府) 警察局刑警大隊 依轄區狀況及刑事業務分工區分二至七隊不等;各分局設有偵查隊,其主要工 作內容:刑事偵查、防範犯罪宣導及監管業務、社會秩法處理部分、經濟犯罪偵查、 刑事記錄統計分析、現場處理。 4.專業警察機關刑警隊 有航空、國道、鐵路、保三總隊均設有刑警隊,港務警察所、 鐵路警察局各警 務段及保三總隊所屬大隊均設有刑事課。 綜合上述文獻,目前我國各刑事單位組織圖如下圖2-3。 內政部警政署. 刑事警察局. 直轄市政府警察局. 縣市政府警察局. 專業警察機關. 刑事警察大隊. 刑事警察大隊. 航空、國道、港務、鐵 路刑警隊. 各警察分局偵查隊 圖 2-3.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我國刑事警察組織圖.

(20) 8. ( 三 ) 臺中市刑事警察 本研究對象為臺中市刑事警察,編制在刑事警察大隊有121員額,2011年底前實 際員額數目為109位正式職員,有大隊長1名、副大隊長2名、技正1名、設有行政組、 督察組、預防組、偵查組、司法組、肅竊組、經濟組、紀綠組、人事室、會計室、 勤務指揮中心、偵查第一至八隊、特勤中隊、資訊室,其組織分工概況如圖2-4。. 大 隊 長. 副 大 隊 長. 副 大 隊 長. 行 政 組. 預 防 組. 肅 竊 組. 紀 錄 組. 偵 五 隊. 偵 六 隊. 偵 七 隊. 偵 八 隊. 科 技 組. 會 計 室. 督 察 組. 偵 查 組. 司 法 組. 經 濟 組. 偵 一 隊. 偵 二 隊. 偵 三 隊. 偵 四 隊. 勤 指 中 心. 人 事 室. 圖 2-4. 臺中市刑事警察大隊組織圖 資料來源: 組織編制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2011,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 察大隊網址 http://www.police.taichung.gov.tw/TCPBWeb/wSite/mp?mp=team01. 除了以上所整理之刑警大隊外,包括各分局刑事偵查隊,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共 有第一分局、第二分局、第三分局、第四分局、第五分局、第六分局、豐原分局、 霧峰分局、清水分局、大甲分局、太平分局、烏日分局、東勢分局及和平分局,偵 查隊組織編制如附錄三。.

(21) 9. 二、刑事警察職務概況 ( 一 ) 刑事警察教育制度 為培養我國刑事警察幹部,由中央警察大學負責培訓、教育,針對以下辦法實 施: 1、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所每年配合刑事人力需求預測持續辦理招生,施以 養成教育,畢業之後以分發至各單位擔任刑事巡官工作為原則。 2、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召收電子與心理 (行為科學) 二組,增加偵查技術 專業能力。 3、辦理學士後刑事偵查員班,為中央警察大學招考一般大學畢業生,在校修業二年 (實習六個月) ,以偵查員任用。 4、 辦理二年制技術系班刑事警察學系,中央警察大學辦理二年制技術系班,每年 招考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專科警員班、專科警員進修班畢業生 300 名,其中 200 名就讀刑事警察學系,施以二年訓練,畢業後分發偵查員。 刑事警察之基層員警養成教育以警察專科學校為主,以下分述: 1、 辦理專科警員班刑事偵查科: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視各警察機關員警缺額狀況, 召考高中 (職) 畢業生施以二年訓練,畢業後以刑事警查佐任用。 2、 辦理專科警員班進修學生組刑事警察科: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增加專科警員班進 修學生組員額每年招考 1000 名,其中 320 名就讀刑事警察科,施以一年訓練, 取得專科學歷,畢業後返回原單位服務。 ( 二 ) 官職分立制度 臺灣警察採用官、職分立之制度,官受保障,職得調任,意及官階為取得任官 資格,實際工作為受職,警察官、職分立,官受保障,職得調任,非依法不得免官 或免職。依同條例第 5 條規定,警察官等為警監、警正、警佐。警監官等分為特、 一、二、三、四階,以特階為最高階;警正及警佐官等各分為一、二、三、四階, 均以第一階為最高階。至警察人員之職稱,依各級警察機關組織法規之規定。.

(22) 10. 三、刑事警察之工作特性 刑事警察乃指預防及偵查刑事之警察,李湧清 (1987) 指出刑警的工作特色有: 危險性、辛勞性、引誘性、緊急性、主動性、機動性、服務性、取締性、不眠性等 工作特性;後經過整理歸納出角色衝突、危險性與裁量性 (賈樂吉,1993) 。我國 現行刑事警察人員主要工作為違序處理、刑事偵查、輔導重點治安人口及諮詢佈置、 鑑識、無名屍體處理、查贓、重大刑案管制偵破、國際刑警合作。本研究對象臺中 市刑警大隊之各單位職務內容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2011) ,屬於內勤單位有人事 室主要負責任免、考核與退休福利等,預防組司職協辦預防犯罪以及黑道、毒品防 制工作,行政組負責財產管理、新聞相關,肅竊組民生竊盜業務、跨縣市查贓及當 鋪相關業務,經濟組負責重利罪、公平交易、地下通匯及走私工作,紀錄組執行犯 罪紀錄運用,督察組辦理訓練、風紀監察等,司法組負責治安會報、無名屍及證物 處理等,主要外勤單位有偵查組專辦重大刑案、槍械、毒品等偵查工作,科技犯罪 專責組司職資訊管理及犯罪情蒐、處立、分析及運用,詳細工作細項如附錄四所示, 依據不同職稱之刑警,其工作職掌整理如表2-1。 表 2-1 刑事警察各職級工作職掌、能力 職稱 偵查佐. 偵查隊隊長. 刑警大隊隊長. 工作職掌. 能力. 刑案偵辦、刑事責任區. 了解轄區治安死角. 蒐集、處理治安情報. 使用警械. 督導偵查隊勤業務. 線民接觸、問候. 掌握轄區治安狀況. 支援特殊案件. 蒐集、處理治安情報. 溝通、協調能力. 督導管制刑警隊勤業務. 領導統御能力. 主持、參與治安會議. 處理突發事件. 考核刑事人員工作. 正確價值觀. 資料來源:警察健康管理之研究—以警察分局型警人員為例 (頁 12) 。鄭莞君,2010,未出版碩士 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23) 11. 除了部分的例行公事之外,刑事警察最重要工作就是犯罪預防及偵查,尤其是 重大刑案發生時,破案時間的壓力、社會大眾的壓力都是刑警們不可避免的挑戰, 2010年發生在臺中市的翁奇楠命案,使當地治安與警紀問題受到了全國關注,歹徒 在市區店面張狂開槍之行徑、甚至案發當場還有四名臺中市警官,包括一名為刑警 大隊偵查隊長和一名偵查佐,在非值勤時間打麻將、泡茶,隨後又陸續爆出案發一 周內多達十名臺中市警察 (其中七人為刑警) 曾經出入現場,嚴重打擊臺中市警察 的士氣,此案再次顯示刑事警察因工作性質較容易接觸複雜群,可能會影響刑警在 休閒時間所選擇從事的休閒參與,或是和工作混淆。 除此之外,刑事警察以破案為目標,常常需要跨縣市合作、各處奔波,臺中市 清水分局偵查隊隊長唐念舜率小隊長顏茂林等人,為了偵辦發生於本轄強盗案件, 經多日清查、比對鎖定涉案之犯嫌,前往後山花蓮縣順利緝捕到案 (清水分局秘書 室,2010) ,李桂馨 (2011) 刑事警察局偵三隊與臺北市及臺中市偵查隊共動員上 百名警力兵分多路於臺北市中山區、大安區及臺中市東區展開掃蕩,搜索虛擬剝皮 酒店,趙容萱 (2011) 刑事警察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與臺中市、嘉義市、宜蘭縣刑 警,搜索臺中市13處所,查獲入侵宜蘭線民宅裝設監視器及在臺中停車場裝設追蹤 器之犯罪集團,可見刑事警察遇到案件需求時,必須連絡其他刑責區警方,集合雙 方情資並共同執行搜索、查緝,在辦案過程中更加辛苦。 根據上述工作內容,整理一年內,臺中市刑警單位查獲部分案件,如表 2-2。 表2-2 臺中市2011年部分刑案整理 日期. 單位. 刑案內容. 2011.01.19. 霧峰分局偵查隊. 重利罪,年利率達360%. 2011.04.13. 刑警大隊與刑事警察局北部打擊犯. 大陸詐騙集團,及地下錢莊洗錢. 罪中心 (續下頁).

(24) 12. 表2-2 臺中市 2011 年部分刑案整理 (續) 日期. 單位. 刑案內容. 2011.05.13. 刑警大隊偵三隊、偵六隊、第三分局 檢肅治平對象綽號阿文為首之 偵查隊. 暴力討債集團. 2011.07.29. 刑事警察大隊、第四分局偵查隊. 18歲情侶在校園內販毒. 2011.09.26. 太平分局偵查隊與刑事局幹員. 圍捕詐騙集團提款車手,警負傷 擒嫌. 2011.11.03. 第二分局偵查隊. 偵破臺中市英士路槍擊案 起獲 制式手槍2枝、子彈3發. 2011.12.02. 刑事警察大隊偵四隊. 查獲仿造滾筒式散彈槍. 2011.12.13. 刑事警察大隊. 查獲犯罪集團企業化經營連鎖 當舖,從事地下錢莊、暴力討債 案. 資料來源:警政新聞,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2011,台中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 網址http://www.police.taichung.gov.tw/TCPBWeb/wSite/mp?mp=team01. 依據上述工作內容,可見刑事警察在工作上的負荷、精神上的壓力、職業上的 誘惑,隨時徘徊在挫折、失敗與成功的三角關係中,並且要承擔任務得失嚴重的後 果,因此警察諮商機制與諮商輔導工作顯得特別重要。 為防制員警意外事故之發生,警政署於 1990 年函頒「各級警察機關心理輔導室 設置辦法」一種,原業務隸屬督察室,惟因督察管制角色與輔導角色易產生衝突, 業務改移由教育組辦理。心理諮商輔導業務,以往警察機關均屬任務編組,多仍無 專人負責此一業務,在推行成效上難免受限。 警政署於 2004 年完成現行員警心理輔導工作機制,各警察機關辦理初級事前預 防工作,另聘請專業醫療人員協助處理次級事中危機處理與三級事後追蹤處遇工作。 依據「內政部警政署辦理員警心理輔導工作計畫」規定,各市、縣 (市) 警察局應.

(25) 13. 成立「心理輔導室」任務編組,專責處理心理輔導行政業務,對外以「關老師」代 名稱之,係屬專任性質;專業警察機關「心理輔導室」則由秘書業務單位辦理。在 執行作法上,落實心理輔導工作執行,健全警察人員心理素質 (內政部警政署辦理 員警心理輔導工作計畫,2011) 。 即便上級有心瞭解員警心理、並成立輔導組織,但是關老師專線是需要一方主 動出擊尋求解答,無法兼顧到部分不願意分享或是有其他隱情之員警,這是以「治 療」為目的無法解決的非戰之罪,仍然難以杜絕刑警的不良行為,下表 2-3 參考文 獻整理臺中市刑事警察 2005 年至 2008 年較重大之違法、違紀案件。 表 2-3 刑事單位警察風紀案件 年度. 罪名. 人數. 職別. 機關. 違法內涵. 2005. 貪汙. 8. 巡佐、巡官以上. 分局. 職務違法. 2005. 貪汙. 1. 巡官以上. 警察局. 職務違法. 2005. 公共危險. 1. 巡官以上. 警察局. 私人違法. 2006. 貪汙. 7. 巡佐. 分局. 職務違法. 2006. 貪汙. 18. 巡佐、巡官以上. 警察局. 職務違法. 2006. 涉足不正當場所. 4. 巡佐、巡官以上. 分局. 生活風紀. 2006. 賭博、洩密、涉足部. 7. 巡官以上. 警察局. 職務違法、生活. 正當場所. 風紀. 2007. 妨害性自主. 1. 巡佐. 分局. 生活風紀. 2007. 貪汙. 1. 巡佐. 分局. 職務違法. 2007. 疏失使人犯脫逃. 1. 偵查佐. 分局. 勤務紀律. 2008. 裁罰未依程序. 1. 巡官以上. 分局. 職務違法. 2008. 接受報案推諉. 2. 巡官以上. 署屬單位. 勤務紀律. 2008. 貪汙. 5. 巡佐、巡官以上. 分局. 職務違法. 資料來源: 國內警察人員風紀問題研究 —以 94 年至 97 年警政署風紀宣導手冊案件為例 (頁 75 )。 黃慧玲,2009,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26) 14.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提出透過法治教育教導員警守法的作為,避免發生風紀案件, 另外在勤務的督導管理上,能導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由主管服務同仁,重視基層 的問題,並協助化解基層同仁的工作壓力,以激發本局員警的工作熱誠與榮譽心, 如果能妥善安排刑警之休閒教育,以及促進運動參與,必能事半功倍。. 四、刑事警察相關研究 過去刑事警察之相關研究主題屬專業性質,像是核心能力、領導風格、組織職 掌及工作特性等,並加入警察休閒之相關研究探討。 范增雄 (2002) 對中央刑事警察局之組織氣候診斷與工作再設計進行個案分析, 問卷計發出 550 份,有效回收問卷份數為 406 份,顯示局內職員對於激勵考績、獎 懲之公正性表示不滿,職員對組織氣候診斷的認知贊同程度與工作再設計之面向工 作願景、工作導向呈正相關且達顯著水準,與組編縮減呈負相關,結果顯示,整體 刑事警察局同仁對於組織氣候診斷最高的面向為溝通互動,最低的面向為激勵力量; 整體刑事警察局同仁對工作再設計,最高的面向工作簡化,最低的面向為組編縮減。 工作願景的塑造,辦理工作調整,推動工作簡化,明確功能導向,進行組編縮減, 可能增強組織的溝通互動、激勵力量、工作意願。 汪忠榮 (2007) 以臺北市、高雄市之刑事警察進行偵查隊長、團隊士氣及工作 績效做問卷調查,結論為偵察隊長領導風格以任務倡導認知程度最高,刑事警察在 團隊士氣以團隊精神認知程度最高,刑事警察在工作績效以能力提升認知程度最高, 其餘依次為成員和諧、任務達成、刑案績效。 陳仁維 (2006) 探討刑事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間的關係,採用問 卷調查法,並輔以質化訪談,以臺東縣警察局刑事警察人員為研究母群體,包含刑 事警察大隊、各分局(台東、關山、成功、大武四個分局)偵查隊,實施問卷調查, 總計抽取 148 份樣本進行施測,有效回收 112 份。研究結果發現工作壓力而言,以 角色衝突得分最高,組織承諾則以認同承諾最高。深度訪談中在工作壓力方面以績 效爭取、升遷管道窄、位階低、欠缺成就感等問題知覺程度最深;另外組織承諾方 面則以具挑戰性、工作受肯定及專業性等問題感受程度最高。結論中提到專案性工.

(27) 15. 作及績效評比太多,造成工作負荷量過大,進而影響家庭生活,造成工作壓力,刑 事警察工作確實是壓力大、危險性高,平時如沒有適度的休閒或正當娛樂,無法排 除平時工作上帶來的壓力,家庭親子關係亦會疏離,日久造成刑事人員心理及身理 上的負擔,無法全心全力投入工作。研究建議提出改善績效評核方式、重新檢討刑 事人員勤務方式、建立合理的升遷及獎懲制度、提倡正當休閒活動、強化生涯規劃 管理及培養終身學習的風氣。 紀翰學 (2010) 將刑事警察局外勤人員之核心能力分為知識、技能、管理與態 度四種,知識上應該首重法律之能及掌握新知涉獵多方相關知識,技能上犯罪偵查 最回重要,管理部份指出刑警需要危機的應變、強健體魄與抗壓力,最後態度則以 為民服務最作一個總結。 周勝方 (2003) 主要目的為探討警察工作疏離與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以臺中市警 察為例並分析影響警察工作疏離與休閒活動參與因素,抽樣乃是採比例抽樣方式總 計發放 450 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共計 361 份,休閒活動參與量表中共有 46 項活 動項目,分別詢問受訪者過去一年來對每一項活動的實際參與程度測量。 結果顯示,在「運動性」方面的休活動參與頻率也不高,其中較常參與的活動 項目有「慢跑」平均數為 3.48、「武術防身活動」平均數為 3.06、「球類運動」平 均數 3.14,由於為了有效打擊罪犯,部份的警察會在休閒時從事武術防身活動,鍛 練身體這是跟一般人的休閒活動較不一樣的,只是從整體構面平均數 2.54 來看, 台中市警察不太有運動的習慣,對於運動性休閒活動的頻率過低,臺中市警察對勞 動條件的感受會影響他們的休閒活動參與,兩者間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工作疏離對 其休閒活動參與影響之效果未達統計顯著水準。建議提出培養運動習慣,以維身體 健康、推廣休閒教育,提升警察休閒品質、舉辦戶外活動,提供多元休閒機會。 孫碧津 (2005) 主要在探討警察人員休閒運動阻礙情形與幸福感之關係,採問 卷調查方式進行對雲林縣警局編制人數1521人進行問卷抽樣調查,將休閒阻礙分為 個人、人際與結構性三種,量表參考文獻整理後依據警察人員之特殊屬性加以編製 完成,經過分析後正式問卷有個人阻礙7題、人際阻礙4題及結構阻礙9題,共20題。 問卷構面影響分析發現,結構阻礙最高,個體阻礙、人際阻礙,各題項之影響.

(28) 16. 中以勤務量的多寡對休閒運動的參與影響程度最大,其次是工作環境的影響及警察 人員勤務輪休方式的影響,相關分析中阻礙與幸福感、滿意度呈顯著且負相關,總 歸可能的原因在於休閒阻礙的程度愈高,休閒生活滿意的程度愈低,因而連帶影響 了整體生活滿意度及幸福感的覺知情形,顯見休閒運動的滿足,在身心以及情緒的 滿足調和的功能上,適足以提昇對幸福感的感受。 鄭佩琳 (2009) 研究為警察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動機,指出警察整體的休 閒運動參與情形偏低,從事休閒運動時段方面及時間均不一定,對於休閒運動後的 感覺方面,有 66%的同仁會感覺很輕鬆舒服;警察同仁的休閒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 動機有顯著的正相關,表示休閒態度愈高者其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也愈高。. 四、小結 綜合以上之文獻探討,本研究以臺中市之刑事警察,包含刑事警察大隊及各分 局之刑警,刑事警察之工作強調破案的績效,又具有危險性,往往伴隨著高壓力, 故警員容易產生身體、心理上的負擔,上級單位亦有心輔導、協助,從預防的角度 難免無法完善防治員警違紀之漏洞,像是 2010 年爆發的翁奇楠命案及有多名警員在 案發現場打牌,即重創臺中市警察形象,雖然此類案件絕非單純因為壓力紓解不當 而導致員警不良行為,但是過去之相關研究中可以發現刑事警察面臨許多問題,陳 仁維 (2006) 績效、欠缺成就感是刑警最大的壓力來源,范增雄 (2002) 發現刑警對 於激勵考績、獎懲之公正性表示不滿,再對照其他學者在對警察所做之休閒相關研 究,鄭佩琳 (2009) 指出警察在休閒運動後的會感覺很輕鬆舒服,孫碧津 (2005) 的 研究及發現休閒阻礙越低的警察有越高的幸福感,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了解刑警休 閒參與現況及休閒阻礙因素,提高刑事警察之休閒並帶來實質的幫助。.

(29) 17. 第二節. 休閒運動參與理論. 本節的目的在於陳述休閒運動參與之相關文獻,以利於在研究時,作為相關的 理論基礎之依據。本節共有六節,第一節休閒運動的定義,第二節休閒運動參與的 理論,第三節休閒運動參與的定義,第四節休閒運動參與的類型,第五節休閒運動 參與的相關研究,第六節小結。. 一、休閒運動的定義 休閒內容涵蓋休閒活動及休閒運動 (張良漢,2002) ,因此本研究先討論休閒 之定義後,瞭解休閒運動之定義,以及休閒、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三者之關係。 Murphy (1975) 提出六種休閒的定義 (引自郭進財,2008,頁16) : ( 一 ) 自由運用的時間 (discretionary time) :休閒乃是在一個由工作決定的循環中, 在滿足生計與工作要求之餘,所剩餘的時間。 ( 二 ) 社會工具 (social instrument) :休閒是一種達到社會目的的方法,如對病情的 治療,對於社會的參與、技術發展,以及履行社會功能等的入門。 ( 三 ) 社會階級、種族及職業 (social class, race, and occupation) :休閒係由社會與 世襲遺傳的因素來決定。這個決定模式,已經成為許多預測社會參與的研究基礎, 而其還不算定義,不過是一個社會學上的假設。 ( 四 ) 古典 ( classical) :休閒乃是一種自由狀態,一種「靈魂的狀況」,及一個很 少被達成的目標。 ( 五 ) 反功利主義 (anti-utilitarian) :休閒本身就是目的,不是工作的副產品,它還 是一種自我表現與自我履行的滿足。 ( 六 ) 整體論 (holisti) :在任何地方、任何活動都可以找得到休閒。 Kelly (1990) 從時間、活動、體驗三個向度來闡釋休閒的定義:休閒是指在剩 餘、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下行使的活動,休閒活動的形式不拘,但需具有正向意義的, 在休閒的過程中,個體對人、事、物均能有所感受,進而產生滿足感,以下詳述時 間、活動、體驗三個向度 (引自簡文芳,2010,頁14) 。 ( 一 ) 時間的觀點 通常是指在生活中,有相對較多的自由做自我想做的事情,亞里斯多德稱之為.

(30) 18. 空閒時間 (DeGrazia, 1961) 。休閒時間是自由時間,必須和生活所需、生理所需、 身體情感所需、工作與工作相關的活動所需時間分開 (Nash, 1960) 。休閒被視為工 作之後和其他義務已經完成的剩餘時間 (Jackson, 2006) 。解脫生產勞動後的自由時 間或自由活動就是休閒 (許義雄,1980) 。可見如果從時間的觀點來看休閒是有相 對、比較的意味,會視個體間不同的情況而定的,而且是扣除基本需求後有多餘時 間可以從事的事情為休閒。 ( 二 ) 心理的觀點 休閒是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使個體能夠以自己 所喜愛的、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在內心的驅動下行動 (Godbey,1994) 。休閒是一 種重要且特殊的心理狀態,是義務的相反,自由不受外力強迫的,因為休閒不只是 在時間上的自由,且在心理上或生活哲學上會達到心理自由狀態 (Cordes & Ibrahim, 1999) 。從事休閒活動者,其內心感受到自由與忘我的享受,其中最主要的特性是 出於自己的選擇,且能滿足個人內在需要 (Neulinger & Breit, 1969) 。是一種不急 躁、平和、愉悦、昇華與寧靜的心理狀態,是個人主觀感受 (涂淑芳,1996) 。由 此可知以心理的觀點看休閒時,由個體本身的想法與感受來決定是否達到休閒,意 即一種精神狀態。 ( 三 ) 活動的觀點 休閒是工作時間除外,透過自我有意願的選擇,參與可提供自己歡樂、滿足且 能修身養性的活動方式 (沈易利,1995) ,是在自由時間下隨心所欲從事擺脫職業 束縛的活動 (張春興,1983) 。總而言之,休閒是扣除生活必需的工作時間下,從 事自我喜歡的活動,以擺脫壓力與煩惱,並達到提昇精神愉快的效果。 郭進財 (2008) 整理國內學者提出定義,高俊雄 (1996) 說休閒是指在自由時間 裡,經由以自由選擇決定,有意識的行動同時著重於行動過程中,自身的心理感受、 體驗和行動的結果。李晶 (2002) 指出休閒所強調的是自由時間內,自行選擇對本 身或社會有益的活動,並且在活動中可以感受到自由的知覺。黃金柱 (2007) 則更 詳細的解釋休閒,不僅是多數人所認為只是一種放鬆的活動和快樂的參與活動而已, 事實上,不同類別的休閒活動參與,需參加者心智與身體的投入,以及集中精神去 體驗,且有些休閒活動極具挑戰性,可激發一個人的潛能。 顏妙桂 (2002) 有關休閒的定義,大概可以從下列幾個面向來討論:.

(31) 19. ( 一 ) 自由時間:時間可分為生存的、生活的和自由的時間,休閒被視為自由時間。 ( 二 ) 活動:休閒可視為個人在自由時間參與活動,像跑步、閱讀、義工或游泳。 ( 三 ) 心靈狀態:休閒是一種行為模式或態度,此種行為或態度可發生在任何活動 中, 強調個人心理思考層面或狀態。 ( 四 ) 社會階級的象徵:相對於勞工階級,休閒是一種有錢、有閒階級的象徵。 ( 五 ) 行動:休閒可以被看成是一種行動,包含時間、活動、態度或心靈狀態,同 時休閒也包含一些有目的的行動和自我決定的因素。 ( 六 ) 反功利:休閒本身即是目的,不涉及任何工具價值。休閒不是附屬於工作, 而是一種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的滿足。 ( 七 ) 整體觀:是綜合上述各種說法,特別強調個人在活動中能感受到自由,並藉 此幫助個人達成自我實現,依此觀點隨時有存在休閒的功能。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休閒的定義,整理成表2-4。 表2-4 休閒定義整理 年代 1969. 1975. 學者. 定義. Neulinger. 從事休閒活動者,其內心感受到自由與忘我的享受,其中最主. & Breit. 要的特性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且能滿足個人內在需要. Murphy. 提出六種休閒的定義: (一) 自由運用的時間 (二) 社會工具 (三) 社會階級、種族與職業 (四) 古典 (五) 反功利主義 (六) 整體論. 1990. Kelly. 從時間、活動、體驗三個向度來闡釋休閒的定義:休閒是指在 剩餘、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下行使的,休閒活動的形式不拘,但 需具有正向意義的,在休閒的過程中對人、事、物均能有所感 受,進而產生滿足感。. 1994. Godbey. 從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 的生活,能夠以自己所喜愛的、本能的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在 內心之愛的驅動下行動,並為信仰提供一個基礎。 (續下頁).

(32) 20. 表2-4 休閒定義整理 (續) 年代 1996. 學者 高俊雄. 定義 在自由時間裡, 經由以自由選擇決定,有意識的行動同時著重 於行動過程中,自身的心理感受、體驗和行動的結果。. 2002. 李晶. 休閒所強調的是自由時間內, 自行選擇對本身或社會有益的活 動, 並且在活動中可以感受到自由的知覺。. 2002. 顏妙桂. 將休閒分為幾個面向:自由時間、活動、心靈狀態、社會階級 的象徵、行動、反功利、整體觀。. 2007. 黃金柱. 不同類別的休閒活動參與,需參加者心智與身體的投入,以及 集中精神去體驗,且有些休閒活動極具挑戰性,故可激發一個 人的潛能。.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休閒運動的定義,有人將運動視為一項娛樂消遣,用它來轉移生活上的壓力, 同時有些人則認為運動是一種遊戲,無論如何,運動對個人的生活及社會是具有很 深的影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0年對運動的定義為:運動應策劃社會的健康與福 祉,負有教育與社會化重要機能,可提供全民活力並維持民主社會發展,扮演今後 經濟活動的重要角色 (孫筱芝,2011) 。 陳麗華 (1991) 指出休閒運動是在自由時間內經自由選擇,會獲得本身樂趣, 而參與的體能活動或運動。沈易利 (1995) 則將休閒運動定義為在休閒時間內,以 動態性身體活動方式,所選擇具有健身性、遊戲性、娛樂性、消遣性、創造性、放 鬆性,已達身心健康、紓解壓力為目的之運動,不包括觀賞運動比賽。 張良漢 (2002) 認為休閒內容涵蓋休閒活動及休閒運動,都是工作外閒暇時間 自由選擇喜愛的活動,已達身心放鬆,享受樂趣之目的。休閒的範圍最廣,休閒活 動在內容上較明確,休閒運動則是更重視身體的活動 (引自黎萬錩,2008,頁8) , 其關係如圖2-5。.

(33) 21. 休閒. 休閒活動. 圖2-5.. 休閒運動. 休閒、休閒活動、休閒運動關係圖. 資料來源: 企業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對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 (頁8)。黎萬錩,2002,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曹文仲、洪敦賓與王嘉淳 (2006) 認為休閒運動是自主的心境狀態,於最適當 時間與空間,不強調結果與勝負,增進心理與身體福祉,促進人際、親子、社會等 關係所從事的運動。孫筱芝 (2010) 認為休閒運動定義為在自由時間、自由意志下, 所從事的身體活動或運動,達到休閒效果,兼具健康促進及生活娛樂之功能。 隨著社會的進步,休閒時代已經來臨,國人也越來越重視休閒運動這一塊領域, 目前臺北市已興建12座各行政區運動中心外,臺中市和全臺各地也將打造50座運動 中心或運動公園,大眾參與休閒運動的機會大增,使得運動休閒產業也蓬勃發展。 綜合整理專家學者對休閒運動定義為在自由時間、意志下,所從事的身體動態活動, 達到休閒效果,兼具健康促進及生活娛樂之功能。能增進各人健康體能、紓解壓力、 身心暢快與自我滿足,也能提供社交聯誼與快樂滿足感,因此對職場人士具有重要 意義。. 二、休閒參與的理論 Nash (1953) 的休閒參與層級模式提出休閒理論,將休閒參與價值分出層級「零 以下」是接近危害社會的參與,「零」是危害自身的參與,「1」是旁觀的參與,「2」.

(34) 22. 是情緒的參與,「3」是積極的參與,「4」為創作的參與,詳如圖2-2-2所示。 ( 一 ) 零以下 (Sub-Zero) :反社會的行為 (act against society) ,這種行為違背了 社會常規、觸犯了法令,而且損害他人的權益。包括恃強凌弱、恐嚇威脅或其他致 使別人身心傷害的行為,襲擊搶劫、強取勒索財物破壞力面,也是社會行為症狀的 重要徵象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1994) 。. ( 二 ) 第零級 (Level 0) :危害自身的參與及危害社會的參與 (injury or detriment to self),常見現象就是吸毒、飆車、看黃色書刊與黃色錄影帶等。參與此危害性的休 閒活動,絕大多數是出現在暴力、缺乏關愛和諧家庭,因親人不瞭解正確的休閒活 動,孩子在選擇休閒活動時無法提供正當的休閒資訊,而造成休閒行為偏差的現象。. ( 三 ) 第一級 (Level 1) :旁觀的參與 (spectatoritis type) ,被動式參與跟隨多數 人參與休閒活動,並非依個人需要或興趣,此類活動屬消極性毫無價值意義,最常 見現象是看電視、聽廣播、遊藝、娛樂,以排解多餘時間為主要目的。 ( 四 ) 第二級 (Level 2) :情緒的參與 (emotional participation) ,當參與某些休閒 活動時,會引起以往曾留下些有意義的經驗,觸發內心的共鳴,通常此類休閒表現 在自我感覺,但不一定是實際的參與此活動,例如曾是一位棒球參與者,當觀賞一 場世界杯棒球冠亞軍比賽時,個人情緒會隨著比賽過程,產生共鳴,甚至從比賽球 員身上找到自我價值,並期待自己與參與球員能夠成為生命共同體。 ( 五 ) 第三級 (Level 3) :積極的參與 (active participation) ,個體當參與此類活動 能帶來愉悅心情,有主動積極熱忱參與態度與活力,即使初步學習者,或具備一點 基礎,仍保持一貫學習精神,並從參與過程中獲得體驗與滿足感。 ( 六 ) 第四級 (Level 4) :創作的參與 (creative participation) ,個體藉由經驗與專 業知識,不斷從自我學習中獲得創作靈感,例如發明家、文學藝術創作家,科學家。.

(35) 23. The Inventor Level 4 The Painter Creative. The Composer. Participation. Copying the Level 3. Active model-Playing the Part Participation. Level 2. Emotional Participation. Level 1. Entertainment、Amusement、. A Person Moved in Appreciation. Antidote to Boredom. Escape from Monotony、Killing Time. Level 0. Injury or Detriment to self. Acts Performed Against Society Sub-Zero. Excesses. Delinquency Crime. 圖 2-6.. 休閒參與層級模式. 資料來源:Philosophy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 (P.89). Nash, J., 1953, Iowa: William C. Brown.. 根據上述文獻得知,休閒參與理論中個體參與休閒活動之中,並非一定帶來正 面的影響,可能因為缺乏正確休閒觀念,而產生休閒偏差行為,使休閒活動變成傷 害自己及他人的負面行為。因此,參與休閒活動時,首先應針對自己興趣與喜好, 找到適合自己休閒活動,以主動積極態度參與,使自己從休閒活動中得到樂趣與滿 足感。 Kelly (1983) 對社區居民休閒參與型態做過許多研究,並將休閒參與相關研究 歸納為三種休閒參與模式:固定刻板模式、均衡模式以及核心模式 (引自高俊雄, 2002,頁70) 。.

(36) 24. 三種模式對於休閒參與型態的解釋與觀點分別敘述如下: ( 一 ) 固定刻板模式 (stereotypes model) :主張一個人選擇參與休閒的活動內容是 刻板固定的。這種模式是依觀察到的休閒參與活動頻率,透過統計方法將這些參與 的活動加以歸納分類,不同的研究所歸納的休閒活動類型差異很大,結論不一,這 並不表示一個人選擇參與休閒活動的型態不可能是刻板固定,而是受到參與的休閒 活動內容具有許多共同性以及相對的差異性所導致的。因此,該模式會限制休閒參 與實際情形。 ( 二 ) 均衡模式 (balance model) :指一個人參與休閒活動的內容是多元化,並會 基於均衡生活體驗、健全生活內涵的原則,去參與適合他的休閒活動。故其休閒參 與型態是多元的、會改變的。休閒參與型態不是一種代表名稱(Lable),而是一種型 式(Pattern);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一個靜止的畫面 (Kelly, 1990)。 ( 三 ) 核心模式 (core model) :核心模式是綜合固定刻板模式與均衡模式的結果, 指一個人選擇參與的休閒活動內容有些是重複經常發生的,此經常性、普遍性參與 的活動稱為核心休閒參與模式 (core leisure participation) ,例如:看電視、散步、 閱讀、聊天等。而有些休閒參與活動會隨著個人的特徵、社會背景以及所處環境的 改變而變動,這些則稱為差異休閒參與 (distinguished leisure participation) ,是一個 人在不同成長階段,或人與人之間休閒參與型態主要不同之處。 高俊雄 (2002) 認為核心休閒參與和差異休閒參與是相對的,是經由比較而得 的,當採取橫斷式 (cross sectional approach) 的研究設計時,核心休閒參與代表的 是一群人普遍的、共同的休閒參與活動項目;而差異休閒參與代表某一些人與眾不 同、獨特的休閒參與活動項目。當採取縱貫式 (longitudinal approach) 的研究設計 時,核心休閒參與代表的是一個人穩定的、持續不變的休閒參與活動項目。而差異 休閒參與代表某一個人在某一成長階段的改變、獨特的休閒參與活動項目。如圖2-7 中的期間A、B、C代表一個人在不同的生涯期間各有其差異性休閒參與項目。.

(37) 25. 群體 A、期間 A 差異休閒參與 差 異. 群體 C. 核心休閒. 休 閒. 期間 C. 參 與. 圖2-7.. 差 異 休 閒. 群體 B 期間 B. 參 與. 運動休閒事業管理核心模式概念圖. 資料來源: 運動休閒事業管理 (頁72),高俊雄,2001,臺北市:志軒。. 三、休閒參與的定義 根據以上整理之休閒定義,加以分析、定義何謂休閒參與,以下為國內學者提 出休閒參與之定義,高俊雄 (1999) 指出休閒參與型態,乃一個人在一天二十四小 時扣除必頇使用的時間及約束時間後剩餘的時間,此剩餘的時間能自由支配的時間, 或所從事參與活動的情形。陳南琦 (2000) 指出休閒參與包括休閒參與行為及休閒 參與程度 (參與頻率與休閒活動種類) 。顏智淵 (2002) 認為休閒參與是指參與活動 的種類與參與活動的頻率而言,且所參與的活動是指非工作性質的活動,這種活動 是可以自由選擇參與或不參與。吳文銘 (2011) 休閒參與可以歸納成二個因素:頻 率與種類,參與的頻繁與否及參與種類的多樣性,代表其活動涉入的程度。 而國外學者之休閒參與之定義部分,Ragheb 與 Griffith (1982) 將休閒參與定 義為參與某種活動的頻率或象徵個體所參與之普遍休閒活動類型。Long 與 Haney (1986) 將休閒運動參與分成三個向度: (一) 參與頻率 (一週參與的天數) 。 (二) 參與的持續性 (一週參與的分鐘數) 。 (三) 強度,以受試者對每一種活動的疲勞程 度的主觀感受。並且使用持續性與強度的複合運動分數 (引自郭進財,2008,頁 20) 。.

(38) 26. 四、休閒運動參與的類型 休閒運動參與種類繁多,一般專家學者在休閒領域中,對休閒運動實證研究時, 常將休閒運動具有共同屬性的活動加以歸類與整理。 休閒運動參與的分類上,陳麗華 (1991) 將休閒運動分為雙人球類運動、健康 及適能性運動、團體球類運動、舞蹈及體操性運動、娛樂性運動、速度性運動、防 衛性運動、技擊性運動等八類,沈易利 (1995) 分為球類運動、戶外運動、民俗性 運動、舞蹈、健身運動、技擊運動、水中及水上運動、空中運動等八類。 黃金柱 (1999) 將休閒運動分為: ( 一 ) 球類運動:網球、棒球、壘球、籃球、保齡球、桌球、羽球、撞球、槌球、 足球、高爾夫球、壘球等。 ( 二 ) 戶外運動:登山、郊遊、散步、慢跑、直排輪、釣魚等。 ( 三 ) 民俗運動:放風箏、放天燈、扯鈴、踢毽子、舞龍、舞獅等。 ( 四 ) 舞蹈類運動:土風舞、社交舞、有氧舞蹈、熱門舞蹈、現代舞、韻律舞等。 ( 五 ) 健身運動:瑜珈、國術、太極拳、重量訓練、外丹功、元極舞等。 ( 六 ) 技擊運動:空手道、跆拳道、拳擊、劍道、擊劍、柔道、射擊等。 ( 七 ) 水中及水上運動:游泳、划船、衝浪、滑水、潛水、跳水、風浪板等。 ( 八 )空中運動:定向運動、划翔翼、飛行傘、冒險性休閒運動等。 吳承典 (2003) 分類休閒運動之類型,各別分為冒險活動類、戶外活動類、球 類活動類、健身防衛類、舞蹈韻動類等五種類型: ( 一 ) 冒險活動類包括攀岩、潛水、泛舟、滑板、直排輪、釣魚、衝浪等共9項, 份屬於一種為個人興趣、尋求刺激、挑戰、歡樂、冒險與自我實現而進行的運動, 具挑戰及冒險性之意義,是以遊藝、休憩、健康、放鬆等目的進行的運動,具戶外 遊憩之意義。 ( 二 ) 戶外活動類包括跳繩、健行、騎自行車、放風箏、散步、慢跑、飛盤、登山、 游泳、呼拉圈等共10項,屬於既有規則之球類活動,但從事之時並非以競賽為目的。 ( 三 ) 球類活動類包括慢速壘球、籃球、棒球、撞球、排球、保齡球、足球、羽球、 桌球、網球、高爾夫等共11項,屬於既有規則之球類活動,但從事之過程並非以競 賽為目的而為之的活動。.

(39) 27. ( 四 ) 健身防衛類包括太極拳、擒拿、國術、跆拳道、重量訓練等共6項,,屬於 為個人身體健康促進為目的,透過學習從事防衛性運動,以獲得防身與運動保健等 多重效益的休閒運動項目。 ( 五 ) 舞蹈韻動類包括韻律舞蹈、有氧舞蹈、土風舞、元極舞等共4項,為個人身 體健康促進為目的,透過學習從事防衛性運動,以獲得防身與運動保健等多重效益 的休閒運動項目。 體育委員會運動城市調查 (2011) 之運動分類為基礎,含八類: ( 一 ) 球類運動:籃球、羽球、棒球、桌球、排球、網球、壘球、高爾夫球、保齡 球、撞球、足球、躲避球、槌球、手球、板球、橄欖球、壁球、曲棍球、柔力球、 巧固球。 ( 二 ) 戶外運動:散步、騎單車、爬山、慢跑、健走、釣魚、賽車、田徑、射箭、 飛盤、溯溪、飛行傘、騎馬、射擊、極限運動。 ( 三 ) 水上活動:游泳、潛水、衝浪、划船、滑水、輕艇、風帆船、獨木舟、風浪 板、跳水、水上摩托車、泛舟。 ( 四 ) 養身運動:氣功、太極拳、國術、防身術、內外丹功、跆拳道、香功、易經 操、五行操、法輪功、柔道、拳擊、合氣道、空手道、劍道、西洋劍、禪功、相撲、 回春操、摔角。 ( 五 ) 伸展運動:伸展操、瑜珈、有氧舞蹈、國標舞、韻律舞、街舞、元極舞、體 操、肚皮舞、芭蕾舞、拉丁舞、皮拉提斯、爵士舞、扇子舞、踢踏舞、土風舞。 ( 六 ) 健身房運動:上健身房使用器材、在家使用健身器材 ( 七 ) 室內運動:Wii/跳舞機、仰臥起坐、伏地挺身、跳繩、搖呼拉圈、爬樓梯、 扯鈴、交互蹲跳 ( 八 ) 戶外休閒:園藝、拉單槓、溜冰、直排輪、滑板、漆彈、公園/社區運動器材、 拔河、放風箏、雙槓 綜合不同分類法的休閒活動參與類型,可以看出運動為休閒活動類型中必要的 角色,在休閒運動的分類上,根據休閒運動的場域可分為水上運動、戶外運動等, 或以器材分類的球類運動,以運動的特性可分為舞蹈性、技擊性、民俗性等,各家 分類方法五花八門,本研究希望探討刑事警察職業的休閒運動特性,透過前導研究.

(40) 28. (Pilot study) 後產生最適合刑事警察職業的休閒運動類型。. 五、休閒運動參與的相關研究 王梅香 (2003) 研究臺北市青少年休閒參與型態與偏差行為,採多階層隨機抽 樣法,以臺北市高、國中生在國、高中各抽5所學校,每所學校每年級隨機抽取一班, 計30班,共發放1,132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88份,休閒參與量表編制引用鄭順 璁 (2000) 改編 Ragheb (1980) 分為大眾媒體活動、文化活動、運動活動、社交活 動、戶外活動、個人嗜好活動六類,共有六十項休閒活動。 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偏差行為程度會影響其所參與的休閒活動類型,參與大 眾媒體活動、運動戶外活動、社交活動頻率與偏差行為程度有關連,但參與文化嗜 好活動的頻率與偏差行為並無關連,在運動型活動的參與程度由高至低為慢跑、直 排輪、游泳、爬山健行、羽毛球、打桌球、滑板、棒球、保齡球、籃球。 吳承典 (2003) 旨在探討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情形,總計 發出問卷1105份,回收1002份,有效問卷930份,研究結果發現國小教師每週從事休 閒運動3次以上者佔32.4%,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在休閒運動參與上達顯著差異: 未婚、男性、年資1~10年、科任、具代表隊及指導經驗參與頻率較高,不同背景變 項之國小教師在休閒運動阻礙上達顯著差異:未婚、女性、服務年資1~10 年者受 經驗阻礙的影響較大,國小教師個人背景變項、期望參與程度、休閒運動阻礙對休 閒運動參與之預測,以期望參與最具預測力,休閒運動阻礙則不具預測力。 劉泳倫 (2003) 研究目的在瞭解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及工作滿意 之現況,以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及嘉義市821位基層消防人員為研究對象,以休 閒參與量表、工作壓力量表及工作滿意量表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如下:基層消防 人員在休閒參與6個因素上,參與程度最高的為大眾媒體與家庭型,其次依序為戶外 型、運動型、社交與休憩型、嗜好型、技藝型與表演型。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整體 休閒參與、大眾媒體與家庭型、技藝與表演型、運動型達顯著差異。基層消防人員 之休閒參與和工作壓力之間無相關存在,休閒參與和工作滿意間呈正相關,工作壓 力和工作滿意間呈負相關,在運動型活動的參與程度由高至低為慢跑、健身器材活.

(41) 29. 動、騎腳踏車、球類運動、游泳、爬山、釣魚、武術。 孫謹杓 (2006) 研究北部技專校院教師休閒參與、休閒需求及休閒滿意度,北 部28所公私立科大、技院日間部專任教師共發放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63份, 參考王梅香 (2003) 休閒活動項目最為編製量表,並將休閒參與分類為視聽活動、 文化活動、運動活動、社交活動、戶外活動、個人嗜好等六類,共分45個題項。 研究結果顯示休閒參與程度最高構面為視聽活動,其次依序為個人嗜好、運動 活動、社交活動、戶外活動、文化活動,在休閒需求與及休閒參與相關分析中,兩 者呈現顯著正相關,其中教師以健康為最高需求,教師面臨工作環境帶來壓力,為 透過休閒活動與運動帶來身體健康,休閒滿意度及休閒參與之相關分析中,整體呈 正相關,參與最高的視聽活動有相當程度滿意,總之,教師休閒滿意度會受其休閒 參與而有所影響。 黎萬錩 (2007) 旨在瞭解企業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情形, 研究者以國內一民間紙業公司員工為研究對象,公司正式員工總人數為522人,本研 究預計發出之問卷共522份,總計回收問卷473份。每週休閒運動次數以「1~2次」 284人最多,每次休閒運動時間以「31~60分鐘」166人最多,員工休閒運動參與類 型以「健身類」190人最多,結果表示,員工會因背景變項的不同,而對休閒運動參 與有所差異。 姜凱文 (2007) 北部地區後備指揮部軍官休閒運動參與與工作壓力、生活品質 之研究,所屬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桃園縣、新竹、宜蘭縣、花蓮縣等7個縣、 市採用普查方式蒐集資料,以426位現役軍官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受試者422份。 將休閒運動參與區分為「戶外遊憩」、「有氧運動」、「球類運動」、「舞蹈活動」等4 個構面,研究所得結果後備部隊軍官對休閒運動參與是正面積極的,不同背景變項 後備部隊軍官在生活品質上無明顯不同, 且整體的生活品質, 藉由休閒運動參與 後呈現正面積極。人口統計變項中男性多於女性,26~30歲最多,其次為31~35歲、 36~40歲,41歲以上最少,婚姻狀況中已婚和未婚者數量差不多,大部分學力為專 科畢業,其次大學、研究所,職務分佈情形得知,受試者大都為參謀,主管、主官 者較少,服務年資分佈情形為6~10年居多,其次11~15年、16年以上,5年以下最少,.

(42) 30. 休閒運動參與現況依構面來分最高者為有氧運動、最低為舞蹈活動,參與程度的高 低排序運動項目為, 籃球、慢跑、散步、健行、桌球、撞球、羽球、壘球、保齡球、 游泳、自行車、登山,釣魚、高爾夫、潛水、武術則偏低。不同性別、婚姻、學歷、 階級之後備幹部在休閒運動參與構面之得分, 未達顯著水準,不同年齡、年資之後 備幹部在「 戶外運動」、「球類運動」構面之得分,達顯著差異。 郭進財 (2008) 在我國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 效益與訓練效果之研究中,採分層隨機抽樣配合實施優秀運動員訪談,休閒參與量 表參考Mannell & Kleiber (1997) 修訂而成,分為運動型、遊憩型、娛樂型、社交型、 嗜好型、知識型。 研究結果,男性傾向動態性活動,女性則傾向靜態性活動,並在不同層級、不 同項及公私立學校之目優秀運動員在休閒參與上顯著差異,在不同專項年齡運動員 則無差異存在,休閒參與與訓練效果有顯著的關聯性,但是不會影響休閒效益。 許豐祺 (2009) 題目為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和個人生活幸福感受 之研究,施測對象之母群體為2009年任職於全國的精神科醫師,因精神科醫師職業 特性,已發放正式問卷為175份,回收有效問卷為173份,休閒參與量表部分以大眾 媒體、文化活動、運動活動、社交活動、戶外活動、個人嗜好等六項休閒參與類型, 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為活動意願、第二部份為實際參與頻率、第三部份為花費 調查。 研究結果顯示,活動意願上以每天一次的視聽活動類最高,其次為每週一次的 運動活動類,對於個人嗜好類的休閒活動參與意願卻是最低的,運動活動類和戶外 活動類在休閒實際參與比率,均有偏低及較少參與的情形產生,工作壓力與休閒參 與之間呈顯著差異,個人生活幸福感受與休閒參與之間也呈現顯著差異。 葉盈蘭 (2009) 針對高科技業員工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工作生活平衡之研究, 採滾雪球抽樣,郵寄紙本問卷以及電子問卷至符合本研究所定義之北部高科技產業 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推估回收率約在10~20%,總計發送1,500份正式問卷,得到319 份有效問卷,休閒參與量表部份,分為休閒活動名稱、時間特性、互動形式,共三 部分,活動名稱由受試者自行填寫六個月內各人印象最深刻、從事最多次的休閒活.

(43) 31. 動。 問卷調查之結果,休閒參與的活動類型以運動最多,佔24.16%,其次為看電影, 佔16.09%,接續為旅遊,佔15.77%,每次花費時間,最大值為168個小時,最小值 為0.25小時,平均為6.96小時,眾數則是2小時,知覺頻率以適中居多佔44.48%,其 次為感到有些少,佔30.91%互動形式以兩人以上非正式佔多數,其次為獨自從事休 閒活動,佔27.22%,相關部份休閒參與和工作壓力呈負相關、和工作生活平衡呈正 相關,代表高科技員工休閒參與的次數或時間愈多工作壓力較低、工作生活平衡亦 愈佳。 陳學風 (2009) 電視新聞記者身心健康與休閒活動之關係,以國內十家知名電 視台為研究對象,共發放350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11份後,共計回收有效問卷312 份,身心健康量表參考GHQ量表,並經過深度訪談從中得到資料後加以改寫而成, 休閒活動量表,主要參考梁玉芳 (2003) 、柯政利 (2008) 以及張議露 (2007) 依據 Ragheb (1980) 所分類的休閒活動類型作為基礎加上訪談編製而成。 受訪記者中,比例分部大多是男性,已婚人數約一半,年齡層大多分佈在31~40 歲,30歲以下的人次之,顯示新聞工作,跑第一線現場的記者,大多以年輕族群居 多,年資中比率最多的是6年以上,其次是2~5年,教育程度多為大學畢業,研究所 與高中職較少,職務上文字記者有45.5%,攝影記者占45.8%,主管職以上的有8.6%, 休閒運動參與的結果中,依高至低為騎單車、打球 (棒球、籃球等) 、爬山、水上 運動、上健身房、跳舞、釣魚。 透過變異數分析,電視新聞記者的性別,對於工作壓力、身心健康和休閒活動 模式,並沒有顯著差異,不同婚姻狀況對爬山、騎單車有顯著影響,已婚記者對戶 外運動參與程度多於未婚,年齡對於身心健康中的心理感受 (F=7.735,p<.001) 和 精神狀況 (F=4.957,p<.01) 都達到顯著差異,,30歲以下的電視記者,內心的心理 感受包括對事物不關心、心情不好或者擔心工作表現不好,比其他年齡層的記者, 還要來的嚴重,工作年資對身心健康的「心理感受」 (F=10.456,p<.001) 、「精神 狀況」(F=4.652,p<.01) 和「身體狀況」(F=4.711,p<.01) ,有顯著的差異,心理 感受和精神狀況年資較少的明顯高於較年資較長者,教育程度大學者,心理感受和 精神狀況顯著性,高於專科者。文字記者的心理感受顯著性,高過攝影記者和副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建立永續經營理念,宜以兼具三生一體之共識與做法,確實依據休閒農場

The Cogni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Meatless Day” from Pupils~A Case of PinTung County Fang Liao Junior

王淑真: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退休教師 李信仲: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章念慈: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黃若玲:臺北市立明湖國小退休教師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請打開 Word, 利用字型功能區任意設定 10 種不同 字型文字... 德霖休閒事業管理系

有感過去於休閒事業管理系的學習非常充實與快樂,因此於 93 年 3

結合 NPO 或 NGO 團體基於組織使命及發展推動文化與教育、觀光與

4.選修學分至少須修習 40 學分,其中「第二外國語文」、「藝術與人 文」 、 「生活、科技與資訊」 、 「健康與休閒」 、 「全民國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