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林貴真散文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林貴真散文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一〇六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張堂錡.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Nat. n. al. er. io. sit. y. ‧. 林貴真散文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閻曉萱. 中華民國 107 年 4 月.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2) 謝 辭 有幸在滿溢學術氛圍的中研所結束近三年的碩士旅程。點點滴滴學習如何 「研究」的日子,猶如學騎腳踏車在跌倒與維持平衡中苦練起來,此時此刻,儘 管已能踩著踏板往前邁進,但更細緻的功夫還是需要依憑時間與努力繼續深化, 才不枉學校給予的辛勤栽培。 這段學生生涯要感謝的人實在很多,每個感謝背後都有讓自己銘記於心的美 好回憶。首先謝謝我的指導老師──堂錡老師。老師是一位治學認真嚴謹的長輩, 記得碩一修課報告從架構到字句,老師以紅筆悉心評閱的用心讓當時的我印象深 刻。自碩論研究對象確定之後,從開展初步架構、撰寫計畫、修改檢閱到口考完 成,老師總是溫和耐心地和我討論或給予建議,偶爾的關心鼓勵更讓我備感溫暖。 感謝口考老師們! 謝謝鍾正道老師、蕭水順(蕭蕭)老師在口考會場時給予的意見,老師們提出的 想法給了我許多修改上的啟發與激盪,真的非常感謝。.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感謝我的研究對象──貴真老師 和老師的緣分從中正圖書館的書架開始。為了找尋研究對象焦頭爛額的我,一個 突如其來的靈光讓我轉頭與老師相遇,後來才知道老師是爾雅書房的創辦人、伴 我們長大的爾雅出版社老闆、詩人隱地的太太。感謝老師讓我在進行訪問當天與 「生活書寫班」成員見面,聽聽大家眼中的貴真老師並聊聊天。近來因為時間太 過緊湊沒能到爾雅書房踩踏,但老師的親切、爾雅書房的溫馨與大家的和善在在 令人難忘。. er. io. sit. y. Nat. al. n. 感謝助教們! 謝謝玲宇助教。太多行政事務每次總是勞煩她幫忙,不管是超修課程、申請研究 計畫、畢業條件審核、碩論口考,笑咪咪的她總細心提點我注意事項,讓我在既 定時間內完成許多繁冗的項目。猶記碩二申請超修,她因擔心我負荷過重而致電 關心,溫暖貼心的小小舉動在在使我充滿感謝。. Ch. engchi. i n U. v. 謝謝孟軒助教。在碩班並同時修習教程的過程中給予許多協助。協助我們手動加 簽選課,有一次還因為學分問題勞煩助教許多,實在非常謝謝。 感謝三年一路相伴的好朋友們! 謝謝宜嫻。在新生茶會認識後便有一見如故的感覺,雖然碩一下後就沒有修習相 同課程,但靠著 line 語音我們切磋學業、搜尋強健體魄妙招,分享無論開心得哈 哈大笑或苦到有點笑不出來的日常生活,你總在繁重教師工作之餘撥空聆聽回覆, 每回都是哭笑一番後又是嶄新明天,這段美好時光是我此段學生生活最珍貴的記 憶。 i.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3) 謝謝安茹。因為教程同組認識,卻因補修中文系大學部課程與校外旁聽而熱絡, 同步修習許多課程步調難免緊繃,與你在校門旁的豆花小店各自點上一碗甜點是 忙碌之餘最美好的小確幸。每當有教育好書或演講、工作坊你總不忘和我分享或 一塊兒參加。教程、補修與旁聽的日子常常受你照顧,內心只有滿滿的感謝。 謝謝絜齡。在 4 月 20 日當天義務協助教室、電腦設備的操作與陪伴午餐,還在 離開前給一個大大擁抱安定緊張不已的我,讓即將上場口考的我好感動。三年碩 班生涯中無論課業、學會、健康,絜齡始終像大姊一樣在身旁不時提點關心(特別 是塞食物給我、書法課整學期阿莎力的借我硯台),每次和她謝謝她還會跟我說 「幹嘛謝」覺得沒有什麼,真的是一位很好的大姊,還是很謝謝! 也謝謝同班同學張艷、明諺、文興、Sophia、建翰、慕櫻、品薇、安心、盧靖、 育愷、瑾俐、玉珊、悅慈、寧鷳。學長時宇、評貴、俊霖、子齊、董驊,學姐佳 瀅、慧敏,學弟洺緘、羲彤、彥維、大岡、易修,學妹美吟、怡潔、曉彤、天馨、 韻安、雨若,教程好同學雅文、宗瀚、依廷、佳蓉、沛衡、志平、郁文、玟臻。 旁聽師大課程時認識的宥逵,以及筠琪、君琦、嘉頤三位老師。很開心在這個階 段有大家的陪伴,無論是班級、學會事務、課業等各方面的協助,非常謝謝大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感謝家人朋友們! 謝謝我的家人。我的爸爸、媽媽、姊姊、姊夫、姑姑、姑爹。尤其是爸爸媽媽, 他們對我的愛,已經無法用任何言語說明,謝謝我的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感恩之. n. al. er. io. 情非三言兩語能道盡,化為日常的點滴行動,都是自己對您們愛的表達。也謝謝 大小姑姑、姑爹、姊姊、姊夫在各方面的關懷、關心,真的萬分感謝。. Ch. engchi. i n U. v. 謝謝雅典娜夫婦。 讓我接觸發酵糊糊和量籽功夫艾灸,讓我在撰寫碩論身體接近崩壞的時刻懸崖勒 馬喚回健康,希望您們事業推展順利,用嶄新技術造福更多人群。 碩士三年的生涯,受到的幫助實在太多,確切來說,這一生走到現在,要感謝的 人真是無從計量。我願時時記得這些值得學習的榜樣,讓自己每時每刻如同一顆 溫煦的太陽,照耀著現在與未來每位與我相遇的人們。. ii.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4) 摘 要 林貴真(1941-)政大教育系畢,爾雅書房創辦人。曾任中和國中、北投國中、 南門國中國文教師,1977 年於《中華日報》副刊開闢「我見我思」專欄後便以散 文為創作主軸,發行作品共計十九本。 為全面探究林貴真的散文創作,本文分為六章敘述。第一章著重於論述研究 動機、蒐整相關資料與提出研究方法。第二章則探查林貴真的成長過程,從生平 背景了解作家人生歷程,也對她浸潤文學天地的創作歷程與理念加以說明。第三 章關注林貴真的散文類型與主題內涵。這類小品題材取自生活、輕鬆閒適,無論 談人說理,抑或婚姻、旅遊、教育、歷史、政治皆有觸及,本章主要針對作家筆 下題材的文學類型與內涵特質進行進一步的敘述分析。第四章則著重作家在散文 主題與結構上另類嘗試的書寫作品。前者如讀書會散文,後者則有書信體與詩化 散文為代表,此章將依序說明讀書會散文文類特質與相關作品特色。第五章以散 文文字辭采、篇章結構與整體藝術三個方面著手,整理出林貴真在情感、文風和 內容方面的表現特點。並綜合前述研究於末章總述作家書寫特色、長年推廣讀書 會的辛勤奉獻及對讀書會散文之締創為其作出文學定位。.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關鍵詞:林貴真、散文研究、讀書會散文、爾雅書房.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i.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一、研究動機................................................................................................ 2 二、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文獻回顧................................................................................................ 6. 一、訪談與報紙報導.................................................................................... 6 二、期刋或單篇評論.................................................................................... 7 第三節. 政 治 大. 研究範圍與方法.................................................................................... 9. 立. 一、研究範圍................................................................................................ 9. 章節架構與說明.................................................................................. 13. ‧. 作家生平及其創作歷程與理念.......................................................... 18 成長歷程.............................................................................................. 18. y. Nat. 第一節. sit. 第二章. ‧ 國. 第四節. 學. 二、研究方法與理論.................................................................................. 10. io. er. 一、求學時期.............................................................................................. 18 二、工作時期.............................................................................................. 20. n. al. Ch. i n U. v. 三、退休時期.............................................................................................. 22 第二節. engchi. 創作歷程與理念.................................................................................. 25. 一、創作歷程.............................................................................................. 26 (一)純創作時期.............................................................................. 26 (二)讀書會時期.............................................................................. 27 二、創作理念.............................................................................................. 30 (一)從每個當下走過:依真誠直抒胸臆...................................... 30 (二)風景,在留言簿裡:用文字傾吐歲月.................................. 31 (三)不能恆有,只是交會:以書寫安頓心靈.............................. 33 (四)讓往事並不如煙:人人皆是寫作家...................................... 34 第三章 第一節. 散文類型及主題內涵.......................................................................... 37 哲理小品.............................................................................................. 37 iv.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6) 一、活出自己.............................................................................................. 38 二、安頓身心.............................................................................................. 41 三、日常哲思.............................................................................................. 44 第二節. 人情小品.............................................................................................. 48. 一、婚姻情感.............................................................................................. 48 二、人物追懷.............................................................................................. 52 三、旅遊巡禮.............................................................................................. 56 四、心情素描.............................................................................................. 59 第三節. 人生雜談.............................................................................................. 65. 治 政 二、戰爭控訴.............................................................................................. 68 大 立 三、文明批判.............................................................................................. 71 一、政治隨筆.............................................................................................. 65. ‧ 國. 學. 四、教育反思.............................................................................................. 73 第四章. 另類嘗試的散文書寫.......................................................................... 76. ‧. 第一節. 讀書會散文.......................................................................................... 77. Nat. sit. y. 一、舞文弄墨玩寫作.................................................................................. 77. er. io. 二、學海無涯妙閱讀.................................................................................. 78. al. 三、百變多元帶領趣.................................................................................. 80. n. v i n Ch 書信體散文.......................................................................................... 81 engchi U. 第二節 第三節 第五章. 詩化散文.............................................................................................. 87 散文的修辭表現與藝術特色.............................................................. 95. 第一節. 靈活輕巧的文字辭采.......................................................................... 95. 一、對立排比,動靜得宜.......................................................................... 95 二、話中有話,曲折幽深.......................................................................... 99 三、躍動聯想,不脫軸心........................................................................ 103 第二節. 活潑多變的篇章結構........................................................................ 103. 一、開門見山,明快俐落........................................................................ 103 二、前後呼應,傳達旨趣........................................................................ 105 v.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7) 三、連篇形式,繫合主題........................................................................ 107 第三節. 整體藝術表現及風格........................................................................ 111. 一、情感溫柔敦厚.................................................................................... 111 二、文風素樸真誠.................................................................................... 112 三、創作富含理趣.................................................................................... 113 第六章. 結論.................................................................................................... 116. 第一節. 各章精要回顧.................................................................................... 116. 第二節. 散文家之確立:雲遊讀書會的筆織者............................................ 118. 附錄一:參考書目.................................................................................................... 120. 治 政 附錄三:作家著作及大事年表................................................................................ 128 大 立 附錄四:作家訪談.................................................................................................... 139 附錄二:讀書會歷年相關出版品............................................................................ 125. ‧ 國. 學. 附錄五:作家留影.................................................................................................... 144.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8) 第一章. 緒論. 八〇年代以前的文學,不論在社會背景或文藝方面,皆較緊繃受限。1949 年 以後台灣二十年的發展,若以兩句話簡單概括:是政治保守,經濟、文化西化。1 文學方面,歷經了五〇年代以官方為導向的反共文學、六〇年代學習西方的文學 走向。在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下,無論作品題材形式、主題表現、寫作技巧,皆 進入嶄新的階段。 2七〇年代台灣政治與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動;1971 年退出 聯合國、1972 年台日斷交,繼之而起的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等,暗藏於台灣內 部的問題一觸即發,也使知識分子開始對台灣問題進行反省,以鄉土文學論戰最 為熱烈。葉石濤認為,鄉土文學的發展契機,與七〇年代台灣數次受政治性重大 衝擊有關,這些衝擊使人們提高反省層次,反映在文學上則是掀起評估過去路線, 尋找與人民心聲相符的新文學路徑, 3鄉土文學遂在此時躍升文學舞台。. 政 治 大 直至八〇年代,文學才在思潮和創作上朝向更多元的發展,解嚴以來,隨著 立 社會邁入較過去更為自由的氣氛,文學題材漸漸發展出富於變化的風貌,文類有 ‧. ‧ 國. 學. 趨向整合的現象,散文於其中亦不例外。就題材而言,八〇年代散文主題豐富, 除了鄉土文學,保育文化、都市文學、訪鄉探親文學、男女情感、同性戀、強調 自我的女性文學、幽默詼諧…等題材,都成為作家筆下的寫作素材。 4這方面鄭 明娳有深入的分析:. y. Nat. sit. n. al. er. io. 台灣自八〇年代末期政府解嚴之後,言論尺度大為開放,文學的表呈內容 也相對擴大許多,散文中意識形態的雜然並呈,實為七十年來所未見,值 得注意。人類的意識形態是會隨著個人的際遇與社會的變遷流動變化,反 映在創作上則是文章內容與風格、作者人生觀的變異。….依其主題大致可 歸納為山林/鄉土散文、生態環保散文、政治散文、私散文、知性/感性 散文等。 5. Ch. engchi. i n U. v. 所謂意識形態即是表呈作者的世界觀,在作家意識導引下的創作內容,鄭明娳認 為自八〇年代後文學言論的自由相對鬆綁,為過去未見,跟隨著社會變遷與個人 際遇下的創作也產生了多變多元的風格,以主題作為類型分判的散文應運而生。 1. 2. 3. 4 5. 呂正惠: 〈七、八〇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政治、社會及思想背景的探討〉 ,收錄入 陳大為、鍾怡雯編:《文學思潮與論戰》(台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06 年) ,頁 269。 沈謙: 〈戰後台灣文壇主流之遞嬗〉 ,收入江寶釵、施懿琳編、曾珍珍編: 《台灣的文學與環境》 (高雄:麗文文化出版社,1996 年) ,頁 25。 葉石濤: 〈七零年代的台灣文學-鄉土乎?人性乎?〉 ,收錄於《台灣文學史綱》 (高雄:春暉出 版社,1993 年) ,頁 137。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 (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1998 年) ,頁 33。 鄭明娳:〈台灣當代文學現象觀測〉,收入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 (台北:正中書局,1993 年) ,頁 445-446。 1.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9) 另一方面,文類相混的情況從三〇年代開始,到八〇年代更加頻繁,至今在作家 創作中依舊常見。這個現象與作者習用某種文類後,想開發另一文類領域,在過 渡過程中,產生兼具兩種文類特色的作品有關,或因創作者不滿既有散文的單純 性,蓄意向其他文類尋求營養,以突破類型界線,使散文更趨變化。6文類跨界的 情形也體現在林貴真散文創作表現上。 1941 年出生於台北的林貴真,於 1977 年在《中華日報》副刊嶄露頭角,四 十年書寫散文不輟,題材取自生活,富含女性特有觀察力。她的散文主題廣泛, 婚姻,旅遊、教育、歷史抑或政治皆有觸及,她落筆誠懇,以女性眼光體察世界, 對周遭現象深入思索,風格鮮明,與陳芳明談八、九〇年代女作家書寫特性論述 是相當一致的: 八〇年代之後的女性散文作家,一如堂堂溪水,另闢更為廣闊的流域。她 們展現的格局,已經不再是男性文學史家可以輕易忽視的。…至九〇年代 後的女性,不再只是書寫自己的命運,當他們拉出聲音時,也勇敢地向著 不同的世界出發去探索。...她們的人文意識、社會意識、歷史意識,使女 性議題變得開闊而優雅。 7.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林貴真創作時間始自七〇年代末,橫跨八〇、九〇年代直到現在,在時代自由的 生長背景與女性獨有的觀察角度下,使她筆下題材更為豐富。故本文以林貴真作 為研究主軸,探討她的主題內涵、散文類型、藝術表現與風格,透過研究林貴真 作品,希望提供後人對其人其作有進一步的認識。. n. Ch. i n U. er. io. 研究動機與目的. sit. y. Nat. al. 第一節. v. 一、研究動機 (一)受林貴真散文藝術的影響 林貴真的文字樸實,情感真誠,散文名家王鼎鈞曾以「文貴情真」評價林貴 真創作, 8幾十年來她始終保持這種創作風格,以精準的眼光,誠懇寫下周遭生 活和眼中世界。她走筆細膩,文字純粹,能從生活悟出人生道理:. engchi. 綜觀人生的意義就好像一部賭的歷史,而「年輕」是人類最好的賭本。有 人為「醫學」 ,有人為「文學」 ,有人為「教育」 ,有人為「音樂」 ,有人為 「體育」,有人為「工商」,有人為「科技」,栖栖惶惶,碌碌一生。這是 6. 7. 8. 鄭明娳: 〈台灣當代文學現象觀測〉 ,收入林燿德編: 《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 , 頁 431。 陳芳明、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年) ,頁 1228。 王鼎鈞: 〈文貴情真──談林貴真女士的散文〉 ,收入林貴真: 《讀書會任我遊》 (台北:爾雅出版 社,2001 年) ,頁 329。 2.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0) 「賭」的昇華,卻也是生命的意義和社會的福祉。 9 細看這段簡單的文字,林貴真以「年輕」作為生涯最好的「賭本」,道出其中的 不確定性,也因為個體的努力與執著,在時光的發酵下成為散發生命意義和群體 社會福祉的希望所在。複雜想法簡單說,是林貴真性格的展現,也是她散文最顯 著的特性。面對生命中的一切,她盡力而為卻也隨遇而安,曾說:「生命是不可 能『有』甚麼的,以『無待』的心情度日其實消極但也積極,因為『無待』 ,所有 10 的『得』都是感激,因為『無待』 ,所有的『失落』就是接受。」 林貴真的文字 常帶著哲理的沉思,或使人思索,或予人鼓勵,她從生活取材,行文平易謙和, 不僅不生澀難解,更因字句精琢,使情韻綿長,她善於將生命的酸甜幻化於文, 常給人無限感動,又因題材探討廣泛,散文主題內涵豐富多變,給了本文欲深入 了解的動機。 林貴真重視創作發出於真實。曾說: 「當『胸中無感』、『喉中無鯁』時,說 甚麼也吐不出個魚骨來,何況『珍珠』呢!」 11她寫眼中所見,心中所想,無論. 政 治 大 女人心事、婚姻生活、報章、電視新聞、日常瑣事,無一不出自內心感發,而充 立 滿感染力。瘂弦曾言:「散文是作者直接對讀者說話,不是藉文中的人物替作者 ‧. ‧ 國. 學. 講話。散文貴在『誠』字…好的散文是作者把感受自然流露出來,不見技巧只見 感情。」12人生歷練豐潤了她的內在智慧,也隨時間流逝,釀出真醇有味的文字, 從剛開始的純書寫,至退休後參加各式藝文活動,到帶領讀書會,並將寫作與讀 書會結合,間接促成散文作品在文類上的轉向,開出耀眼的創作新章,這些細節 也給予筆者欲繼續探究的動力。. sit. y. Nat. n. al. er. io. (二)受林貴真致力讀書會的精神感召 林貴真喜歡從各種角度思索生活,她不僅動筆,更上升至實踐層次,「讀書 會」便是她作家生涯中最特殊的印記。她透過書寫反思,實踐生命價值,並珍惜 每個相遇的偶然,對林貴真來說,「偶然是因,是冥冥中的安排,因為生命沒有 如果,偶然是果,因為她會開花結果,結在有心人的『心坎』上,偶然更是緣, 像花一樣,一朵一朵,只有在交會時才能互放光亮。」 13 1991 年她從國中教職 崗位退休,多出許多時間能自我學習,無論是參與藝文活動,還是在圖書館、書 店與家中大量閱讀,總盡力把握每刻提升自己的機會,同時參加洪建全基金會開 辦的思考、閱讀、心靈探索等課程,認識了對她啟發甚深的恩師陳怡安,也與高 中同學簡靜惠再次相遇,接受「讀書會」啟蒙後的林貴真,更在創作上再添燦爛 一筆。 順隨讀書會的偶然牽引,林貴真走出創作的另一種可能。早期她是「觀一場. Ch. engchi. i n U. v. 林貴真:〈賭〉 ,《我見我思》 (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 年) ,頁 19。 林貴真:〈另一種交代〉 ,《生命是個橘子》 (台北:爾雅出版社,1999 年) ,頁 166-167。 11 林貴真:〈自說自話──「我見我思」後記〉 ,《我見我思》 ,頁 218。 12 瘂弦: 《散文的創造》 (台北:聯經出版社公司,1996 年) ,頁 3。 13 林貴真:〈偶然/序〉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 年) ,頁 5-7。 3 9. 10.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1) 電影,當它牽動我心;讀一封信,我心有戚戚時;一則新聞報導,在我腦海盤旋 不去。別人的一句話,一場小車禍,一幀新聞圖片,一個老阿婆,甚至一面牆… 在在使我有話要說,有感要發。」 14儘管觀察入微,為文細密,然因身兼母親、 教師、妻子多重身分,常使她分身乏術於寫作,先生隱地心疼她:「生活天地狹 小,辦公室、教室、書房和廚房,囿限了她的人生經驗。貴真一向不願『無病呻 吟』 ,沒有甚麼令她感動的,她就不肯輕易下筆。」15退休後林貴真孜孜不倦的自 我精進,從參加讀書會,到組織讀書會,乃至最後設計讀書會,培養帶領人,把 讀書會納入散文創作的林貴真,不變的是那股奠基在生命之上的特殊鑒察力,和 關照他人與自我的慈藹真誠。林貴真在散文創作與真實生命中體現出的精神風範, 是溫柔中自有堅毅,誠懇中自有堅持,總在創作中提醒讀者與自己,盡力創造生 命的價值,強調生命本身的希望就在自己,這些理念,她也如實在生活中努力實 踐,成為推廣讀書會、寫作讀書會的最大亮點。她對生命的熱愛與感恩,使她的 人格與寫作鎔鑄為一,這股傾注在創作中的生命力,朝氣蓬勃、感染力強悍,給 予筆者無限感動,期盼能將這股感動人心的生命力量,運用相對應的方法與理論 深入探究,這也是本文以林貴真作為研究對象的動機之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二、研究目的 林貴真善於觀察人群,能從婚姻、教學、旅遊、政治亂象乃至現代化問題, 舉凡日常生活所見,只要她心有所感,就能譜寫成文,最重要的是取材廣泛,反 映了作家所處的時代脈搏。王鼎鈞就認為林貴真的散文觀察性強,對於生活細節 的感受描寫,能隨興自如的濃縮放大,曾說:「濃縮了,這是她的獨特品味,放 大了,這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台北人的共同品味。林貴真為這種生活方式和心 靈感受提供了最多的見證,將來有誰考察台北時潮,勢必得看她的這幾本書。」16 因為強調書寫心中所感,林貴真的創作總是跟著時代和社會前行,勇於嘗試的她, 在退休後接觸讀書會,將讀書會加入寫作,保持著敬業卻又隨興天真的創作風格, 這樣的人格特質加上緣分的牽引,使她的書寫展現出獨特風貌。目前林貴真研究 尚未有相關探討,本文希望藉著研探林貴真散文作品的機會,提供華語書寫地區 一個認識林貴真其人其文的視角。 建立在作家真誠上的散文創作,內容與形式是等量齊備的。林賢治曾言: 「作 家必須真誠。由於真誠,散文寫作甚至可以放棄任何附設的形式,而倚仗天然的 質樸。對於散文,表達的內容永遠比方式重要,它更靠近表達本身。」 17林貴真 的散文真誠質樸,以日常生活為啟發,與林賢治重視作家散文創作,能真誠的抒. n. er. io. sit. y. Nat. al. 14. 15 16. 17. Ch. engchi. i n U. v. 林貴真:〈我心深處──「愛的絲帶」後記〉 ,《愛的絲帶》 (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 年) ,頁 213。 同上註,頁 1。 王鼎鈞:〈文貴情真──談林貴真女士的散文〉,收錄於林貴真: 《讀書會任我遊》(台北:爾雅 出版社,2001 年) ,頁 330。 林賢治: 〈論散文精神〉 ,收錄於賈平凹編: 《散文研究》 (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年) , 頁 57。 4.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2) 發胸臆的觀點相當符合,但林賢治也強調為了作家創作的真誠,散文寫作甚至可 以放棄任何附設形式,筆者認為,此處林賢治著重真實情感的直接書寫,故不考 量以「形式」作為作家行文的最初取向,但這並不表示「形式」可以完全偏廢, 林賢治指涉的關鍵,還是在於不過度「追求形式」 。對此鄭明娳也有過相關探討, 認為散文形式「在技巧錘鍊上,還有許多可以努力的地方,例如文字的密度、結 構的緊湊、章法的變化、意象的美化、韻律的講究…等,但是,盲目的追求某種 技巧是不智的,樹立一己風格,才是終身追求的目標。」18作家在實際創作過程 中,他的風格特性或類型取向,也是經由時間慢慢成形,這個歷程提供了研究者 能根據這些趨向做完整的分析與探討,林貴真的散文除了風格真誠質樸,多樣的 散文類型、豐富多變的散文主題,都還有值得研究之處,她的跨界書寫作品,如 書信體寫作、詩化散文,使散文藝術呈現飽滿豐厚的態勢,在修辭藝術與篇章結 構上,也有獨當一面的特色,這些皆是筆者以林貴真做為散文研究的目的。 此外,在探討相關文獻時筆者發現,林貴真就當代散文作家來說並非研究熱 門,但她的單篇作品或名言佳句,卻時有被選入年度散文集或主題散文集的情況, 說明林貴真作品確實有其藝術價值。例如 1983 年由中央日報出版《情懷》散文 集,林貴真的單篇文章〈快樂〉與散文大家梁實秋、琦君、張曉風等被收在同一 本集子裡。1997 年林錫嘉編《八十六年散文選》 ,也錄有林貴真《生命是個橘子》 中的單篇〈再望一眼長江水〉。隱地編《爾雅散文選-爾雅創社二十五年散文精 華》 、 《新鮮話-爾雅「十句話」系列叢書精華版》也收錄林貴真著作,前者一口 氣選錄了《我見我思》中的〈新〉 、 《浮生》中的〈雲淡風輕〉 ,及《好一個年輕的 下午》裡的〈簡單幸福〉共三篇,後者則收錄了林貴真作品中十句經典話。其他 散文集也陸續有推薦或選錄林貴真作品的情況,2005 年吳美幸編親情散文選《父 親的瞭望》 ,於附錄推薦林貴真單篇作品〈第二名的生活藝術〉 、蕭蕭主編《生命 的學徒-生命散文集》,更將林貴真〈快樂四帖〉錄於其中。類似情形促使筆者 認為或可為林貴真散文價值重新定位,也成為本文研究林貴真散文作品的目的之 一。 本文試圖追索林貴真生平與她各個階段具代表性的散文創作,期盼能由四個向 度深入探索林貴真人格特質與散文創作精華。分別從「生平與創作理念」 、 「散文 類型及主題內涵」、「另類嘗試的散文書寫」、「修辭表現與藝術特色」、四個面向 切入,並以她的 19 本散文集,與相關蒐集的專書評論、期刊資料、相關書序與 後記,作為分析其散文各時期藝術特色及創作意義上的論述,希冀能達到以下目 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一)促進華語文學地區更了解林貴真的生命經驗與創作歷程。 (二)對林貴真散文類型與主題內涵進行分析。 (三)研究與探討林貴真散文整體藝術表現與風格。 (四)對林貴真在台灣散文史上應有的位置做出定位。 18.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 (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 年) ,頁 39。 5.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3)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林貴真研究資料為數不多,學位論文方面,兩岸目前皆無相關研究。報紙報 導有四篇,其餘資料則集中在期刊或是單篇評論。期刊部分有五篇,單篇評論則 散見專書中。需附帶一提的是,林貴真出版作品中的「序」、「後記」,時常邀請 好友、家人代為撰作,有時林貴真也受邀作家朋友、老師陳怡安為書做序,這些 資料對於瞭解林貴真其人,抑或提供作品相關資訊提供些許助益,故筆者將一併 援引至單篇評論中,作為文獻來源之一。另外,報紙報導也是本文研究資料來源。 林貴真自退休後便積極參與文藝活動,特別是讀書會,影響她後期寫作甚深,筆 者在整理報紙資料時發現,因應當時政府推廣讀書會風氣,林貴真與高中同學簡 靜惠推廣讀書會時的行動也相對受到關注,相關報導散見各大報,計有四篇,, 故將報紙報導一併納入文獻探討。本節就訪談、報紙報導、期刋與單篇評論資訊 做一梳理,接著論述其中大要。.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一、訪談與報紙報導 (一)訪談 相關主題共計兩篇。由北一女國文科教師陳美桂主筆《相遇爾雅書房──訪 談林貴真》 ,19以訪問形式,紀錄林貴真中學退休後正式開啟的文學生涯,因訪談 時間近,對於林貴真散文創作歷程與文學活動,有更全面的論述。林貴真在教書 後期便開始出版散文集,退休之後,寫作依然堅持不輟,同時多方位發展文藝活 動,無論演講、四處帶領讀書會、推廣閱讀,對於統籌、發展與傳播讀書會有其 貢獻,另一方面,她也習慣將這些生活感受融入作品當中,作為題材來源。此篇 文章側重林貴真 2002 年「爾雅書房」成立後各式藝文活動的推廣,不論舉辦讀 書會、新書發表會、演講座談,或對林貴真讀書會系列的四本著作背景,口中恩 師陳怡安之間的互動有詳細而精要的論述,對掌握作家文藝活動與創作歷程,提 供豐富詳善的資訊。另一篇則由吳冠穎記錄,隱地、林貴真校訂,記錄爾雅書房 於 2012 年 7 月 28 日舉辦「我的文學因緣」第五場講座,由席慕蓉主持,隱地、 林貴真主講。 20這場講座關注爾雅出版社、爾雅書房的成立緣起與一路走來的過 程,記下隱地、林貴真這對文學夫妻的相遇,隱地經營爾雅出版社的酸苦甘甜, 以及幾十年間兩人各自開展出的文學旅程,對於本文瞭解林貴真文學創作與文藝 活動背景也有許多幫助。. n. er. io. sit. y. Nat. al. 19 20. Ch. engchi. i n U. v. 陳美桂:〈相遇爾雅書房──訪談林貴真〉, 《文訊》第 357 期,2015 年 7 月,頁 110-115。 隱地、林貴真:〈遺忘備忘,相遇爾雅〉, 《文訊》第 327 期,2013 年 1 月,頁 85-93。 6.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4) (二)報紙報導 報紙報導多與林貴真推動讀書會有關,散見在《中央日報》、《人間福報》、 與《民生報》中,計有四篇。最早為 1995 年〈同窗好友推動素質之友〉 ,由《民 21 生報》刊登, 談到林貴真與簡靜惠推動讀書會從無到有的歷程,以及兩人推廣 讀書會時培養出的默契與理念。2000 年林貴真受邀參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與《中央日報》聯合舉辦的「文化與生活」公益座談, 22林貴真談到加入推廣讀 書會的契機,及推動過程力求「不談政治、不談宗教、不談直銷」的三不理念。 而 2001 年的《民生報》與 2002 年《人間福報》 ,23皆對林貴真站在第一線推廣讀 書會開啟生涯第二春有詳細說明,強調林貴真讀書會帶領,會因應各種對象、年 齡階層而有不同設計,但不變的是透過閱讀、引導經驗,與學員交流分享,將文 本閱讀昇華成個體的生命分享。報紙相關資料,對本文了解林貴真推廣讀書會理 念也提供了許多協助。. 政 治 大. 二、期刋或單篇評論 (一)期刊 〈返 山民的〈慧心.詩心.佛心──讀《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24、鄭如真: 璞「貴」真──讀林貴真《十字路口:人生四帖》〉 25,兩篇書籍評論主要在分析 林貴真的創作主題與書寫風格。林貴真《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為攝影散文集, 選錄散文 58 篇,每篇皆上攝影作品陪襯。山民舉引其中 19 篇,並對其中幾篇作 品的詩化特性有所關注,他認為《偶然》既是攝影集,也是散文集,然有些篇章 讀來,卻像一首詩。26不過整體而言,山民對《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關注重點, 還是在散文主題中鮮明突出的哲思理趣。而台南市文元國小教師鄭如真,則對《人 生四帖》中,林貴真以日常闡述生活哲思、彰顯生命幽微、觀察社會現象與人性 弱點等主題,散發的誠摯情感與質樸風格有很高的評價。總的來說,兩篇期刊在 藝術形式與作家風格上多有著墨,對於本文研究林貴真作品風格與創作內容提供 值得參引的論述和思考。.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徐開塵:〈同窗好友推動素質之友〉 ,《民生報》第 15 版,1995 年 7 月 19 日。 台北訊:〈地方扎根 在文化中生活〉 ,《中央日報》第 14 版,2000 年 7 月 23 日。 23 詳參徐開塵: 〈推動閱讀第一線體驗感動 遊走讀書會林貴真做撒種的人〉, 《民生日報》第 9 版,2001 年 8 月 24 日。及台北訊:〈林貴真 散播讀書會 分享感動〉 ,《人間福報》第 6 版, 2002 年 3 月 13 日。 24 山民: 〈慧心.詩心.佛心──《讀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明道文藝》第 262 期,1998 年 1 月,頁 116-121。 25 鄭如真:〈返璞「貴」真──讀林貴真《十字路口:人生四帖》 〉, 《國文天地》第 355 期,2014 年 12 月,頁 49-52。 26 山民: 〈慧心.詩心.佛心──《讀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頁 118。 7 21 22.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5) (二)單篇評論 1. 專書文章 這方面有張春榮《修辭萬花筒》選錄林貴真著作《第二名的生活藝術》 、27林 錫嘉編《八十六年散文選》節選林貴真《生命是個橘子.再望一眼長江水》 ,28以 及 1999 年由王鼎鈞撰寫的單篇評論〈文貴情真──談林貴真女士的散文〉 ,29共三 篇。張春榮以主題內涵與藝術經營為書評核心,認為林貴真《第二名的生活藝術》 的創作特色,除了清新道來的筆法,面對生活更有言淺意深的理趣發揮。藝術特 色上,則注意到林貴真擅長申衍字詞的行文技巧,藉由字詞更動,傳達哲思境界, 觀察角度靈巧而細膩。而林錫嘉節選林貴真《生命是個橘子》中的單篇〈再望一 眼長江水〉,則側重林貴真對憶舊情緒的傳遞,文章選錄之因在於林貴真能以文 學筆法將內心悲喜之情融合歷史視點加以挖鑿訴說。王鼎鈞的〈文貴情真──談 林貴真女士的散文〉 ,針對林貴真著作: 《好一個年輕的下午》 、 《現代人的自得其 樂》、《喜歡自己的人生》,在筆調、篇章布局、邏輯與作品結論方面,有很正面 的評析,認為這三部作品體現了出色的「生活的藝術」,其中的情趣品味,與林 語堂《生活的藝術》更是不分軒輊。三篇專書書評皆給予本文在林貴真散文藝術 探析與探查作家情感方面具體充分的引用或補充。.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2. 「代序」、「後記」 如前提及,林貴真時常邀請親朋好友為作品題寫書序或後記,在她已出版的 19 本著作裡就有 10 本出現這樣的情形,這些文字記錄皆為本文理解林貴真作品、 人格、生平的重要資料來源,故加入文獻回顧作為增補之用。首先是林貴真丈夫, 爾雅出版社創辦人隱地,在林貴真首次向文學界初試啼聲的作品《我見我思》、 《愛的絲帶》中寫有書序,在《生命是個橘子》中則附有後記。兩篇序言裡,隱 地帶出林貴真寫作初期在母親、老師、作家三種身分當中,時間被分割細碎,難 以全心寫作的情況,卻始終在旁加油打氣鼓勵她持續書寫,也提到促發林貴真寫 作的媒介;從《中華日報》副刊開闢「我見我思」專欄為始,到後來《中央日報》 信望愛週刊的「倚欄小語」 、 《聯合報》萬象版「書香」的增設,都為林貴真初期 寫作添入契機。在《生命的橘子》中,隱地寫下林貴真離開國中教職後七年來的 成長,從參加讀書會,到主持廣播節目,在不斷精進的求知路程上自我突破,對 林貴真的蛻變,發出衷心的感動與祝福。這些相關事件紀要,皆對本文幫助甚多。 若說隱地是林貴真寫作道路上位推手,那麼簡靜惠、陳怡安,就是林貴真在 文藝活動、文學寫作道途中的另外兩位貴人。簡靜惠參與了《第二名的生活藝術》 、 《生命是個橘子》 、 《讀書會任我遊》三本書序撰寫,寫下兩人高中畢業後再次聚 首的相知相惜,到展開讀書會、推廣閱讀的文藝活動生涯,為彼此生命注入另一 股活水源泉,序中對林貴真生命中的大事件,如教職退休,受洪建全基金會董事. n. er. io. sit. y. Nat. al. 27 28 29. Ch. engchi. i n U. v. 張春榮:《修辭萬花筒》 (台北:駱駝出版社,1998 年) ,頁 221-223。 林錫嘉編:《八十六年散文選》 (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 年) ,頁 11-13。 王鼎鈞: 〈文貴情真──談林貴真女士的散文〉 ,收錄在林貴真: 《讀書會任我遊》 ,頁 329-334。 8.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6) 長簡靜惠之邀,擔任棋下讀書推廣協會-素質友會的總幹事與讀書會帶領人,對 林貴真在帶領、傳播讀書會活動,文學寫作時人格特質也有描寫記述。在《生命 是個橘子》 、 《讀書會任我遊》中,簡靜惠也對作品中的哲思有精要敘述。陳怡安 則因洪建全基金會與林貴真結緣,在《生命是個橘子》一書中,他推崇林貴真透 過觀察生活將自己對世界誠摯的愛心以文字娓娓道出,對書中的單篇作品賞評, 也有深刻入微的見解。這些資訊,為本文在梳整作家生平、散文藝術手法時,提 供了寶貴的參考。 後記則皆為晚輩書寫,視角多放在林貴真文藝創作與認真恬淡的生命態度。 大兒子柯書林為母親撰寫《好一個年輕的下午》後記,寫出母親卸下教師身分用 心體會別於以往的精采生活和展望生命的熱情感動。二女兒柯書湘,在《喜歡自 己的人生》後記裡,寫出母親退休後樂於當下,樂活每天的幸福心情。而讀書會 學生譚驊則在《相遇爾雅書房》 、 《十字路口》兩篇後記,對林貴真的人格風範, 與誠懇帶領讀書會,透過書籍反思人生,肅直而不失有趣,隨興卻不失智慧等方 面有深刻描寫。最後一篇《讀書會逛「臉書」》後記,則由林貴真的朋友陸潤濤 代為作序,強調網路社群軟體出現後,對文學創作在書寫平臺與工具上產生的轉 變,然林貴真保有一如既往的樸實溫暖,將日常沉思與人類關懷,毫無保留的書 寫其中,使科技反而成為寫作與推廣閱讀的助力與啟發,在這篇序中,可以看見 在科技日新月異下的時代,林貴真創作中的變與不變與其中的意義。 從家人到朋友,由恩師乃至林貴真的學生,不同的身份,提供本文觀察林貴 真在創作路程上的各種視角,能夠在作家作品之外,更全面瞭解林貴真的文學特 性與生平,同時期刊與專書的評論,也對本文掌握林貴真散文創作藝術、創作理 念與實踐有直接的幫助。.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n. 研究範圍與方法 a第三節 iv l C n hengchi U. 一、 研究範圍 (一)林貴真散文創作文本 林貴真寫作最早可上推至 1977 年。由《中華日報》主編蔡文甫為林貴真在 副刊開闢「我見我思」專欄,奠定她日後的創作基礎,1978 年林貴真出版第一本 散文集《我見我思》,即以當時副刊作品收錄成集,此後便筆耕不輟,截至目前 共結集 19 本著作,這些作品也成為本文研究的核心來源。散文作品依出版年月 排列如下: 書名. 出版社、出版年. 《我見我思》. 台北:爾雅,1978 年 1 月 1 日. 《愛的絲帶》. 台北:爾雅,1980 年 9 月 1 日. 《兩岸》. 台北:爾雅,1984 年 11 月 10 日. 《浮生》. 台北:爾雅,1990 年 1 月 1 日.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台北:爾雅,1990 年 7 月 20 日 9.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7) 《第二名的生活藝術》. 台北:爾雅,1992 年 7 月 20 日. 《好一個年輕的下午》. 台北:爾雅,1993 年 9 月 20 日. 《啊!荷葉上的露珠》. 台北:爾雅,1994 年 8 月 10 日. 《現代人的自得其樂》. 台北:爾雅,1994 年 7 月 20 日. 《喜歡自己的人生》. 台北:爾雅,1996 年 11 月 1 日. 《生命是個橘子》. 台北:爾雅,1999 年 1 月 1 日. 《讀書會任我遊》. 台北:爾雅,2001 年 7 月 20 日. 《生命,永遠施工中》. 台北:正中,2005 年 1 月. 《相遇爾雅書房》. 台北:爾雅,2006 年 7 月 20 日. 《十字路口》. 台北:爾雅,2009 年 7 月 20 日. 《讀書會加油站》. 台北:爾雅,2010 年 11 月 1 日. 《讀書會玩書寫》. 台北:爾雅,2013 年 12 月 20 日. 《讀書會逛「臉書」》 《讀書會「共舞」樂》. 立. 台北:爾雅,2015 年 7 月 20 日 治 政 台北:爾雅,2016 大 年 7 月 20 日. ‧. ‧ 國. 學. (二)林貴真為他書撰文 林貴真為他書撰寫序言或文章,多半與朋友、爾雅出版社、爾雅書房有關。 除了邀請他人為自己作品寫序,偶爾也參與朋友作品的序言推薦,主要對象就是 簡靜惠。在《以素質精神經營讀書會群》中, 30簡靜惠邀請林貴真為之作序,透 過這篇記錄,可以了解林貴真從純創作到結合讀書會的心歷路程,儘管林貴真為 他人寫序的數量並不多,卻也不失為研究林貴真生命歷程的重要參考。另外她也 在爾雅出版社慶社三十週年的出版文集《爾雅 30.30 爾雅》留下〈點燃一把文 學的火苗-近悅遠來說「爾雅書房」〉紀念文章。文中對遠道而來的爾雅訪客; 從國小到高中,本國到外國的學生、朋友,記下無數個令林貴真難以忘懷的溫馨 時刻,與爾雅一路走來為出版、閱讀、藝文講座與讀書會活動付出的努力,這些 對本文了解林貴真推動讀書會的相關資訊提供許多助益。.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二、 研究方法與理論 (一)方法 1. 文本分析法 任何文學研究必先瞭解作者本身,最關鍵的方式,就是熟悉作者留下的文字。 文本分析屬文學研究活動的一環,最主要在探尋文學作品藝術價值形成的原因和 機制。此類文學研究活動強調自覺方法意識,採取與文本相應的方法,對文本進 行學理性分析,在分析中自然地轉換對於文學作品的審美評價。 31本文試圖以林 貴真現存 19 本著作,以文本分析的方式,探究作家的創作藝術、人格特質、創. 30 31. 簡靜惠:《以素質精神經營讀書會群》 (台北:旭昇圖書公司,2001 年) ,頁 15-21。 劉俐俐:〈論文學作品的文本分析〉 ,《文化與詩學》第 1 期,2008 年 7 月 1 日,頁 73。 10.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8) 作風格與創作歷程。在創作歷程上,透過文本理解林貴真從初期的純創作,至後 來推廣讀書會並結合散文寫作的創作歷程。在藝術風格方面,則對林貴真散文類 型與主題內涵加以整理,綜合歸納出林貴真的散文藝術特色,分析作家的創作特 性。 2. 文獻探討法 本文將透過文獻探討,適時運用觸及林貴真主題的相關資料。目前研究林貴 真作品的學位論文並未有討論,而專書、期刊、訪談、報紙報導中的資料則可為 研究起到補強之用。期刊部分有五篇,報紙報導則有四篇,專書部分有張春榮《修 辭萬花筒》對林貴真《第二名的生活藝術》全書,從作者其人到作品藝術有較大 範圍的論述。林錫嘉編《八十六年散文選》也有林貴真單篇作品收錄賞評,其餘 資料還有林貴真作品中的「代序」、「後記」,以及林貴真為他書撰寫的「序言」 等,這些文字記錄,對本文在作家生平與散文藝術方面仍有一定程度的幫助,故 列入文獻探討的範疇中。 3. 歷史研究法 透過歷史研究法,留意作家生活與文學相關事件。更進一步說,因為文學作 品和作家創作時的現實環境、歷史背景、主觀情感之間有著相當程度的關係,無 論研究的主題為何,都不能忽略掉這些因素。 32故本文在林貴真文本書寫外,也 會注意作家所處的社會背景,包含當時的社會狀態、散文現象、作家創作主題的 走向或呼應,本文將由從現有文字紀錄切入,藉由過往細節探查寫作相關的點點 滴滴。 4. 深入訪談法 除了上述三個研究方法,本文也將使用社會學、人類學領域廣泛運用的深度 訪談法,作為作家背景資料的研究補充。所謂深入訪談法,強調在自然情境下, 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雙向溝通的互動過程,透過研究者收集有關口語與非口語的訊 息,以便深入而全面理解對象,在互動中,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建立平等夥伴關係, 透過研究者積極傾聽與融入,進入研究對象的經驗世界,進而深入理解研究對 象。 33 儘管林貴真相關研究資料對本文提供一定協助,但在細微背資料的補強,還 是稍顯貧乏。如作家的求學歷程的畢業學校、退休參與的藝文活動,以及帶領讀 書會的團體名稱、聚會地點,相關的時間空間,在目前現存的文獻資訊中並不完 整,基於研究的完整性與全面性,筆者以深入訪談法作為尋查作家生平背景資料 的方式,期能在「知人論世」這方面,有更詳盡資料做為研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32. 33. Ch. engchi. i n U. v. 楊明: 《鄉愁美學:1949 年大陸遷台作家的懷鄉文學》 (台北:秀威出版公司,2010 年) ,頁 11。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 年) ,頁 157。 11.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19) (二)理論 1. 散文理論 廣義來說,散文結構儘管不像詩歌、小說、戲劇文學那樣,有嚴格的文體規 範甚至程式。 34但當散文作品成為一項研究,便需要有能作為作家文類特性的相 關理論來輔助說明,特別是散文類型的歸類,若沒有理論的支撐,勢必對文學作 品的鑑賞與評析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找尋合適作家的類型理論協助論述,對研 究本身也具莫大助益。 本文第三章與第四章會針對作家散文內涵與結構做深入探析。第三章主要以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做為林貴真散文類型的探究與分類,是以理論需切合 創作文類特性的前提下所作的選擇。鄭明娳站在前人角度談散文的「內容性質」 與「形式體裁」,將散文類別分為三大體系,第一類是依內容功能、文類特質, 分為情趣小品、哲理小品、雜文三大類,這是林貴真較常見的一般性創作。而第 四章林貴真另類嘗試的散文作品如讀書會散文、書信體散文或詩化散文選取的相 關理論,除參以鄭明俐《散文類型論》作為理論輔助,也將旁及張堂錡《現代文 學百年回望》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 論篇》 、趙衛民《散文啟蒙》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等專書提出的理論看法作為 切入林貴真散文作品的探查視角。 2. 修辭學理論 除了類型劃分與散文主題探析,本文也藉修辭學角度談林貴真的修辭藝術及 篇章美學。大體來說,修辭學所談的是如何使文章流利生動,以提高其傳達性, 目的在求「美」 ,35進一步說,修辭學包含兩大領域,一為字句鍛鍊,二為篇章修 飾。 36這些特點也是林貴真創作藝術的側重面向,故選此理論進行分析。 本文主要以黃慶萱《修辭學》與張春榮修辭學著作:《修辭散步》、《一把文 學的梯子》 、 《一扇文學的新窗》 、 《修辭行旅》 、 《修辭萬花筒》 、 《現代散文廣角鏡》 、 《修辭新思維》 、 《文學創作的途徑》 、 《現代修辭學》 、 《現代修辭教學》等書作為 理論來源。在於黃慶萱的《修辭學》奠立中國修辭學的基礎,而張春榮的修辭理 論,從語言修辭、篇章結構、再造想像、構思謀篇、題材處理等皆有觸及,作者 基於作家身分與教學經驗,能從創作與鑑賞的雙重角度,深入淺出談散文修辭理 論,並且也是唯一一位於專書中細緻分析林貴真〈第二名的散文藝術〉的評論者, 此為本文以黃慶萱、張春榮修辭學理論作為林貴真散文藝術探述主軸的主要原因。 除了以張春榮修辭理論之外,也旁及相關修辭學專書如陳望道《修辭學發凡》、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等,做為研究林貴真散文藝術的輔助書目。 3. 文學社會學 除了文本研究,欲全面探究影響作家作品的發展趨向,便不能忽視作家、作 品和社會間來往的互動與變化,從文學社會學發展出的探索視角,也是一個可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34 35 36. Ch. engchi. i n U. v. 張榮翼、李松:《文學理論新視野》 (台北:新銳文創出版社,2012 年) ,頁 68。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 年) ,頁 8。 仇小屏:《文章章法論》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 年) ,頁 1。 12.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20) 參檢的理論。文學社會學的發展背景,是鑒於社會日益快速發展,知識體系不斷 急遽創新,而開始以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語言學、現象學、符號學、心理分析、 傳記論、主題論、認識論等完全不同的嶄新角度,以社會學作為探究路徑,探討 文化事實,特別是文學與社會間互動多變關係的學問。 37五、六〇年代文學社會 學代表學者埃思卡皮(Robert Escarpit) ,便從書籍的文化傳播,特別是大眾傳播 的角度,全面考察社會中的文學現象,38他於任教的波爾多大學文學院成立「文 學事實的社會研究中心」,便以掌握文學史的社會尺度、考察文學行為的社會機 制,以及研究文學事實的物質要件,作為中心的研究主導取向。 39 在埃斯卡皮文學社會學理論下延伸出的研究脈絡中,令筆者關注的其中一項, 就是透過深入調查文化團體,如學習研討會、讀書會、企業圖書館等,作為文學 生產、傳播、消費,作家在時代和社會中地位的研究論點,這與林貴真退休後參 與文藝活動,至後來成立讀書會,推廣閱讀寫作,也將相關歷程融入到自身書寫 創作中,有些許類似,筆者將藉此作為切入林貴真結合文讀書會活動與寫作生涯 的輔助視角。. 政 治 大. 立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說明. ‧ 國. 學. ‧.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本文研究林貴真散文的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由訪 談、報紙報導以及期刊或專書中的單篇評論回顧相關文獻。第三節則論述本文的 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前者以林貴真現有 19 本著作為中心,後者則分為方法與 理論兩個部分,方法方面,以歷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文獻探討法、深入訪談 法為主,理論則以鄭明娳散文類型論、張春榮修辭學理論,以及埃思卡皮提出的 文學社會學為代表。第四節則詳細說明本文章節架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章 林貴真生平與創作理念 本章將以林貴真的生平歷程與創作理念,分成兩個小節來論述。第一節介紹 林貴真的成長歷程與時代背景。林貴真自小品學兼優,高中唸中山女高,大學就 讀政治大學教育系,畢業後便順利謀得教職,開始近二十五年的教書生涯,曾於 中和國中、北投國中、南門國中等校任教。本節將針對林貴真的成長背景,分為 求學時期、工作時期與退休時期三個部分作論述,關注林貴真各個階段中的重要 事件,探查這些經歷對林貴真價值觀和寫作方面的啟發與影響,作為認識作家本 身的媒介,也為第二節林貴真散文創作與創作觀念建立觀察基礎。 第二節則梳理林貴真的創作歷程與創作理念。林貴真於 1985 年退休,雖退 休前便有寫作,然因生活圈簡單,作品多半以關注平日生活細節為主,直至退休. 37 38 39.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 年) ,頁 2。 于沛選編:《文學社會學》(浙江:浙江人民出版,1987 年) ,頁 5。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 ,頁 63。 13.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21) 後,林貴真將多出的時間為自己安排藝文活動,並開始接觸讀書會,1985 至 1999 這十多年間,她從一個門外漢躍升為專業推廣者,更將讀書會加入到書寫主題中, 2001 年開始陸續出版與讀書會相關的散文作品。故在創作歷程方面,本文將以 1999 年為關鍵點,分成純創作時期與讀書會時期,作為林貴真散文創作歷程的 論述方向。在創作理念方面,分為五點敘述。第一點是直抒胸臆,傾吐真實的寫 作態度。林貴真的書寫,起於現實生活感懷,她的創作講究真實,無論胸中所感、 腦海所思,都是她下筆的動力。第二點是善用文字,紀錄歲月。對林貴真來說, 歲月是轉瞬即逝的,如何善用文字紀錄歲月,是她創作中不可忽略的要素。她曾 在《浮生》中回顧創作《我見我思》時的感受,認為因結集出版了《我見我思》 , 40 才能留住一點歲月的感覺, 也曾在《讀書會玩書寫》序言〈用文字留住歲月的 臉〉 ,回顧自己歷年創作,強調唯有文字能幫她留住歲月,41在在說明林貴真重視 文字紀錄歲月的創作理念。第三則是透過書寫,安頓自己。對林貴真而言,書寫 除了是紀錄,也是安頓身心的一種方式,身為敏感細膩的寫作者,面對身命中各 種悲歡離合,總透過書寫抒發,她曾說:「我寫,因為『寫』是身心安頓的方法 之一。」 42以文字安頓自己的心靈,也是她創作的理念之一。第四是生活寫作, 人人皆可。自林貴真將讀書會加入寫作開始,常透過書信體散文的方式,鼓勵成 員勇敢寫作,在《讀書會玩書寫》中,便有 20 篇相關文章,以書信的方式,寫 下她對普及大眾寫作、鼓勵社員寫作的理念,因為她了解創作的美,寫作的樂, 也樂於推廣分享,主張人人皆能寫作的想法,也成為她的創作理念來源之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三章 林貴真散文類型及主題內涵 鄭明娳在《現代散文類型論》提出的散文分類方式,與林貴真散文在類型上 有諸多相通處,本章將從人情小品、哲理小品和人生雜談分成三個小節,並論述 相關主題內涵。第一節為哲理小品,是以小品文的方式,傳達作者的思想,旨在 表現個人的人生觀、哲學觀等。43本節依林貴真哲理散文特性分為三個主題內涵, 包括活出自己、安頓身心、日常哲思。林貴真的「盡其在我」,是理解自己的價 值,盡力揮灑生命光輝,雖然人生如戲,卻也是一場盛宴,因此活出生命的燦爛, 是「盡其在我」所重視的觀點。而「安頓身心」,則通過正面思維作為改善心情 的指南針,使身心健康,人際相處融洽,生活更加美好。第三個主題「日常哲思」 則將作品中出現頻率次高的題材加以彙整,通過日常人事物的啟發,依次分成「多 點角度體察萬物」、「謙讓知足的思索」兩部分。 相對哲理小品,第二節的人情小品,則與創作者身旁的「人物」有關。是從 創作者一生經歷的人物,如親人、愛人、友人,或生存與環境中產生的感觸,以 及作者偶發、獨特的心情,作為人情小品的範疇。44本節將其分為「婚姻情感」 、 40 41 42 43 44. Ch. engchi. i n U. v. 林貴真:〈自拍〉 ,《浮生》(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 年) ,頁 5。 林貴真:《讀書會玩書寫》(台北:爾雅出版社,2013 年) ,頁 12。 林貴真:〈重新找一個位子〉 《第二名的生活藝術》,頁 223。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 ,頁 134。 同上註,頁 48。 14.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22) 「人物追懷」、「旅遊巡禮」、「教學工作」以及「心情素描」四個部分。「婚姻情 感」除了寫與隱地從戀愛時期到結婚生子,自己從女孩、妻子致母親引發的種種 心情,也從朋友婚姻抒發自己對女人的想法。「旅遊巡禮」則錄下旅遊感懷,特 別是走訪外地觀覽當地風俗民情、歷史文物激盪出來的感受,抒發旅趣、寄託心 緒。「教學工作」則記下學校與教學,以作家身兼教師的眼光抒發對教育現場的 看法。最後是「心情素描」,分成「生活閒情」、「回憶懷舊」、「爾雅時光」三小 點,記錄不同時空下林貴真和身邊人事互動下的成長與體會。 第三節則為人生雜談,它是雜文作為社會批評發展期中衍生出另一支較閒適 的文體,除了文字相對嚴肅且具議論性,有時也有幽默閒談人生瑣事的一面,最 重要的是多以議論方式出現。45本節分為「政治隨筆」 、 「戰爭控訴」 、 「文明反思」 與「教育考試」四個部分。「政治隨筆」多關注選舉造勢、政府職能,抑或抒發 對兩岸事務的關懷。而「戰爭控訴」,則對國際間零星戰事造成家國浩劫,人民 流離失所倍感痛心,透過書報、新聞,或觀看電影表達對和平的追求與希冀。 「文 明反思」則關注都市建設,忙碌現代人的心靈調劑、科技進步與人情互動的微妙 關係等,別於平時溫柔筆調,書寫面相較為冷峻嚴肅。第四個主題為「教育考試」 , 篇章多於未退休前時書寫,以教師的角度,對考試制度層面道出自身觀察,寫下 學生為考試耗盡身心能量的狀態,也對教育中階級複製的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第四章 另類嘗試的散文書寫 本章以論述林貴真散文在主題題材與類型方面的另類嘗試,共分三個小節。 第一小節以散文主題的創新──讀書會散文為代表。第二、第三小節則與文類類 型的嘗試──書信體散文與詩化散文作為說明。 第一小節為讀書會散文。除了開展讀書會不遺餘力,林貴真甚至將讀書會轉 為創作主題加以書寫,不同之處是在寫作、閱讀、帶領幾個方面,能運用文學語 言將生命經驗與讀書會交流中的思索體悟鎔鑄其中,拋去一般讀書會作家多以說 明體為主軸的書寫因而成為這類創作最顯著的特徵。第二小節為書信體散文,所 謂書信體散文,是以書信體格式來書寫的散文創作,書信體散文的優勢在於能拉 近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46在書信體散文的寫作中,書寫對象偏向以林貴真的 兒女、老師陳怡安、朋友談驊等為主,題材多圍繞生活中各種感觸,對價值探討、 性靈成長、職涯發展等話題有許多抒發。 第三小節則以詩化散文作為探討方向。總體而言,林貴真的詩化散文特點, 較著重句式方面的精實,類似楊昌年提出「有詩作的濃縮堅實,但不似詩作抽象, 保有散文『線』的具象完足性,明朗度較詩作為高。」47採取詩句式的精簡特質, 但保有散文論述上的連結成分,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中的某些單篇作品與《讀 書會逛「臉書」》在在提供豐碩的文章可供探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45 46 47. Ch. engchi. i n U. v. 同上註,頁 158。 同上註,頁 200-202。 楊昌年:《有一種沁涼》 (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5 年) ,頁 3。 15.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23) 第五章 散文的修辭表現與藝術特色 本章分成三個小節,分別從文字辭采、篇章結構、整體藝術三個方面,系統 闡述林貴真散文藝術的特色。 第一節「靈活輕巧的文字辭采」分為三點,旨在分析散文的語言之美,將修 辭格以「組」的形式,以對照的方法論述林貴真作品的辭采特點。首先是「對立 排比,動靜得宜」,這裡指的對比,包含排比、映襯,張春榮認為這幾種辭格是 西方「對等語法」 (parallelism)家族的一員,他們的異同在於特色相近,卻又各 自擁有不同特徵。 48林貴真散文時常透過排比、映襯等辭格的對比性,幻化出精 彩句式。其次是「話中有話,曲折幽深」 ,這裡的曲折幽深,以反諷、轉化、回文 為代表,這三種辭格多以間接敘述的方式,以特殊手法運用文字傳達內心真正意 涵。在林貴真在創作中,常運用反諷、轉化、回文等修辭方法,將想說而不明說 的話語,透過這些修辭策略表達出來。最後是「躍動聯想,不脫軸心」,此處的 聯想以譬喻修辭為主,是偏重想像性的聯想,貴於知性的介入。 49林貴真善用譬. 政 治 大 喻辭格,以單一或多方聯想方式任想像馳騁,造新語感。此節將通過六種修辭方 立 法的掌握,說明林貴真散文在辭彙句式上的特性。 ‧. ‧ 國. 學. 第二節是「活潑多變的篇章結構」,著重分析林貴真散文的結構美,分成五 點敘述。第一是「開門見山,明快俐落」,林貴真的書寫多採開門見山的方式切 重要旨、俐落點題,通過直白破題道出敘述中心,在林貴真的作品裡被頻繁點用。 第二是「前後呼應,傳達旨趣」,透過開頭和結尾在主題上相互呼應,以達情感 往復的效果,使文思綿長。舉例來說,〈路上書〉談旅行的動與靜,文章開頭寫 道: 「旅行是動的。看山、看雲、看書、看水,還有城市的建築。這些純屬白天, 屬於旅行的腳程。書是靜的,任何書都可以帶上路,只要你喜歡。旅行的夜是屬 於你自己的。」50踏著穩定的步伐,帶著一本書縱遊四方,旅行的節奏是動態的 欣賞,也可以是靜態的涵詠,進而在結尾道出: 「旅行是動的,是白天的腳程。 51 旅行是靜的,是夜晚燈下看書的心情。」 藉由篇章首尾呼應,旅行主題變得活 潑,不但帶有淺淺哲思,也使情韻更加綿長。第是「連篇形式,繫合主題」,在 林貴真的創作中,將一篇文章常分成四至六個小主題,並在各篇開頭以「數字」 或「數字+小題目」的方式行文,每個小主題皆繫合該篇大主題,類似這樣形式 在林貴真作品裡使用頻率非常高。 第三節則談「整體藝術表現及風格」,本節分為情感、創作、文風三小點, 藉以論述林貴真散文藝術表現及其風格特色。. n. er. io. sit. y. Nat. al. 第六章. 48 49 50 51. Ch. engchi. i n U. v. 結語. 張春榮:《修辭新思維》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 年) ,頁 135。 同上註,頁 109。 林貴真:〈路上書〉, 《現代人的自得其樂》 (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 年) ,頁 23。 同上註,頁 25。 16.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24) 本章分為兩小節。第一節為「各章精要回顧」針對各章節重點作統整回顧。 第二節「散文家之確立:雲遊讀書會的筆織者」,著重為林貴真在散文史上應有 的位置發聲,此節將由散文創作、女性作家本身以及讀書會散文與讀書會傳播等 貢獻,為林貴真應有的文學地位進行論述,說明林貴真富特色與個人風格的創作 中值得注意的精采亮點。.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7.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25) 第二章. 作家生平及其創作歷程與理念. 本章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節為「成長歷程」,依求學、工作、退休分成三個 階段。求學時期從林貴真家庭背景和學習過程談起。自大學畢業,步入國中教師 職涯直到退休,則是工作時期的論述範圍,此時林貴真身兼教師、妻子、母親多 種身分於一體。退休之後的她則將生活與寫作重心放在讀書會,活出精彩人生。 不同時期,不變的是充滿幹勁,求新求變,熱情絲毫不減的性格。第二節則談創 作歷程和理念,分為「創作歷程」與「創作理念」兩個部分。前者依退休為分隔, 分成純創作時期與讀書會時期。純創作時期以在職期間為寫作進程,讀書會時期 的則從退休至今。最後是「創作理念」透過文章的歸納將最常出現的理念觀點整 理列為四小項,須附帶說明的是此處四個理念的命名,是將作家作品中富創意與 創造性的「題目」融入作家創作觀點加以命名而成,詳細內容在下文將有更深入 的論述。. 立. 政 治 大. ‧ 國. 成長歷程. 學. 第一節. ‧. 一、求學時期 林貴真,1941 年 10 月 7 日出生台北市北投。是家裡最長的女孩,小學就讀 蓬萊國小,畢業後便搬至北投生活,住在位於溫泉路 81 號,名為「綠園」的溫 泉旅館裡。 1 北投生活是林貴真成長過程中最珍貴的回憶。居住的溫泉路依山傍水,前有 丹鳳山,後有新北投公園,每自新北投火車站下車,皆須經過一條拾級而上的斜 坡,對幼年林貴真而言,上下坡是件充滿樂趣的事,一點也不覺辛苦,家門路口 前的小麵攤,是這位小顧客飢腸轆轆時的醉心之處。2居住十年的「綠園」是間雅 致的日式樓屋,樓面層層沿斜坡而上,樓上做生意,樓下純住家,木造房屋充滿 古樸氛圍,精緻的房屋結構像條迷宮,裡頭溫泉四季蒸騰, 3這棟優雅住房沿著 斜坡而築,一級級石階略帶青苔,客人拾級而上,緩步趨行。旅館以溫泉著名, 黃湯、白湯任人挑選,人跡稀少的時刻,她常獨自沿著石階閒步,四處漫遊。4綠 園後面有條長巷,在台語片還流行的年代,不僅是拍片首選,紅及一時的白蘭、 小艷秋等知名影星也常在此出沒。 5在這長居多年,有綠樹環繞、流水淙淙的小 天地,曾讓林貴真以為「是生命中的僅有......如今再回去,原有的木樓不見了,. n. er. io. sit. y. Nat. al. 1 2 3 4 5. Ch. engchi. i n U. v. 林貴真:〈我是一棵樹〉 ,《讀書會玩書寫》 (台北:爾雅出版社,2013 年) ,頁 172。 林貴真:〈城市.街道〉 ,《讀書會加油站》 (台北:爾雅出版社,2010 年) ,頁 82。 林貴真:〈我不會迷路〉 ,《啊!荷葉上的露珠》(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 年) ,頁 59。 林貴真:〈我是一棵樹〉 ,《讀書會玩書寫》 ,頁 174。 同前註。 18.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26) 古樹也已消失無影,代之而起的是大廈,是高樓。」6新北投距離台北市區有大段 路程,為了學業,林貴真總坐著北淡線小火車經年累月進出車站,風塵僕僕的上 下學與補習是早習以為常的例行公事,唯一使整日繃緊神經得到的短暫小憩的時 光,大概屬放學回程,途經她最鍾愛石牌站風景的時候了:「小小火車站,短短 月臺,月臺上一排修剪有『型』的樹,像傘、像鳥、像菇......像溫暖熟悉的家人, 一字排開迎接我,尤其當火車裡擠滿通勤的人,夾在門邊窗畔的我最期待看到這 一幢幢的樹景,因為下一站『北投』 ,我就可以下車,轉搭往新北投的小火車啦。」7 偶爾回來得晚些,月臺邊外婆殷切等候的臉龐總溫暖著她的心窩。 8婚後某天, 林貴真聽見火車站將在一星期內拆除,心頭一驚,揹著相機千里迢迢趕至新北投, 現場只剩幾根木頭樑架,記憶中的新北投火車站終究再不復見,回憶的呼喚,思 念的地景,讓林貴真難以忘卻「不為別的,只在這兒『走過』我的童年,我的少 年,我那年輕的歲月。」 9 求學時的林貴真嫻雅上進,生活不外乎考試、通勤與補習。那年代國中也須 以考試分發學校,林貴真考取北一女初中部,高中則考上當時第二志願中山女 高,10從小安靜溫和的她,最緊張的時刻莫過於放榜時的焦心等候,第一次放榜, 家裡沒訂報紙,也不曉得可以買號外查榜,直到從好心同學口中得知自己考取初 中第一志願,心裡實在高興極了。 11從初中到大學林貴真一直是通勤生,上了北 一女後為了準時到校常得早起出門,綠上衣搭配黑裙子,一頭清湯掛麵的標準髮 型,她形容自己是「一名典型的,乖巧的『火車生』。固定的月臺上下,新北投 火車站-臺北火車站,不變的身影進站出站。一腦袋的功課、作業、考試......晨 昏相連,連偷窺異性的眼神也是含羞帶怯的。」12中學的日子就這樣簡單而青澀 的滑過。直到考高中時第二次看榜,那次是個難過的回憶,以為能考進北一女的 她,最後只進了中山女高,對林貴真來說,放榜當天是她咀嚼落榜滋味的一日,13 開學前她左思右想,「總覺得面子掛不住,而且還是得坐車到市區上學嘛,因為 住北投的通勤生多半搭火車上學,有些同學我們彼此又都相互認識,只考到北二 女的我,光想到每天上學要面對他們就覺得很尷尬,於是改搭公路局上下學。」14 三年的高中生涯,念書依然用功,高三時為了準備大學聯考,有時也到家旁附近 的陳濟棠墓園裡讀書,名曰「墓園」,裡頭卻林木扶疏、花草有致,甚至有座靜 謐的圖書館,居高臨下的特殊地勢,能將整個北投美景盡收眼底, 15林貴真是圖 書館的常客,舒適環境加上認真備考,讓她順利考取政治大學教育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同前註。 林貴真:〈菩提樹與野玫瑰〉 ,《生命是個橘子》(台北:爾雅出版社,1999 年) ,頁 29。 8 林貴真:〈走過〉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 年) ,頁 101。 9 同上註。 10 詳參附錄三〈作家訪談〉 ,頁 140。 11 林貴真:〈聽榜〉 ,《我見我思》 (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 年) ,頁 161。 12 林貴真:〈菩提樹與野玫瑰〉 ,《生命是個橘子》,頁 29。 13 同上註。 14 詳參附錄三〈作家訪談〉 ,頁 140。 15 林貴真:〈我不會迷路〉 ,《啊!荷葉上的露珠》,頁 57。 19 6 7. DOI:10.6814/THE.NCCU.CHI.001.2018.A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01 年度國際哲學教育年會時,為嘉義市林業文化特色進行了世界 性的展演與解說,讓嘉義市林業文化在地風情得以發揚光大。此 外,嘉大附小全體教師也在 101

並以中科園區核准進駐事業單位中已建廠完成且投入實際生產的廠 商作為資料蒐集的基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園區協調小組 公布資料指出,統計至 96 年 6

• 中文科、常識科及圖書科協 作,以「活在資訊中」為主 題,進行本科、跨學科讀書 會,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 興趣..

兄弟兩人合作的成果,是一部內容不斷擴充的文集,蒐集的故事最後多達 211 則。這部文集名 為《獻給孩子和家庭的童話》(K inder-und H ausm archen ),於 1812~1864 這 52

新加坡於 2001 年頒布新綱要,數學教材從統一版本開放至六種版本,本研究據 以考察的國小數學教科書是 2003 年 Times Media 出版國小一至五年級 My Pals are here!Maths

戲曲在元代進入大戲階段,發展成一本四折、一人獨唱,體製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