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黨輪替下選民投票因素分析:2000年、2004年與2008年總統選舉之比較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黨輪替下選民投票因素分析:2000年、2004年與2008年總統選舉之比較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游清鑫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政黨輪替下選民投票因素分析:. sit. io. n. al. er. Nat. 舉之比較分析. y. ‧. 2000 年、2004 年與 2008 年總統選. Ch. engchi. i n U. v. 研 究 生:謝瑜君 撰 中華民國一0一年七月.

(2) 謝辭 經過漫長的論文寫作黑暗期,終於到達了看見光明出口的這一天,這篇論文 的寫作過程得到許多人的幫助。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游清鑫老師,因為 老師的耐心指導以及鼓勵,才能讓我順利完成我的碩士論文,每次跟老師見面 時,總是能得到許多建議,而當我遇到瓶頸時,老師也總能適時的為我解惑,真 的非常感謝您。 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兩位口試委員彭立忠老師以及莊文忠老師,謝謝你們在. 政 治 大 師長、助教以及同學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與鼓勵,讓我能帶著美好的回憶踏出 立 口試時提供我許多修改方向與建議,讓我的論文能夠更加的完善,謝謝國發所的. ‧ 國. 學. 校園,繼續往前邁進。.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因為爸爸、媽媽以及家人的全力支持,才能讓我. ‧. 無後顧之憂的完成我的碩士學位,現在,我將帶著大家的祝福啟程,前往未知的. sit. y. Nat. 人生旅程,繼續探險,謝謝所有在政大就學期間所結識的師長、同學以及朋友們,. n. al. er. io. 對你們的感謝是無法僅僅透過文字所能表達的。. Ch. engchi. i n U. v. 瑜君 2012/9/20 於政治大學.

(3) 摘要 臺灣在 2000 年以及 2008 年的總統選舉分別進行了第一次以及第二次的政黨 輪替,這對長期由單一政黨執政的臺灣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選民透過手中 的選票,除了表達自己的政治態度以及對候選人或政黨的偏好外,同時也可以透 過選票檢驗民眾對於政治人物或團體的滿意程度,有鑒於投票的重要性,希望透 過本文對於總統選舉的討論,能對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研究主要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法,透過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及臺灣選. 政 治 大 卡方檢定並依不同年度候選人進行多項勝算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立. 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的民調資料進行實證分析,利用次數分配、交叉分析、. 下:. ‧. ‧ 國. 學. Model)與二分勝算對數模型(Binomial Logistic Model)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 一、候選人評價、施政表現以及政黨認同的確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行為,尤其是. sit. y. Nat. 政黨認同迄今依然是穩定不易改變的變數。. al. er. io. 二、省籍、統獨等臺灣特有的議題,依然持續影響選民的抉擇,但在同時受到. v. n. 其他變數影響的情況下,兩者的影響力會有所不同。. Ch. engchi. i n U. 三、除了一般常提及的影響因素以外,特殊事件對於臺灣選民進行投票抉擇時具 有影響力,例如:國民黨分裂、319 槍擊案以及陳水扁國務機要費貪汙案等 特殊事件,雖然影響程度大小不一,但都會左右選民的投票抉擇。 四、本文藉由資料分析的協助,說明三次總統選舉的特性:2000 年選舉時國民 黨的分裂,造成政黨體系的重組;2004 年選舉時兩黨的族群動員,強調族 群問題的重要性;以及 2008 年選舉時執政黨施政表現不良導致政黨二次輪 替。. 關鍵字:投票因素分析、投票行為、政黨輪替、總統選舉.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檢閱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1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21 第五節 章節安排 …………………………………………………………23 第二章 2000 年總統選舉分析–政黨重組的選舉 …………………………….24. 政 治 大. 第一節 2000 年總統選舉背景整理描述 ………………………………....24. 立. 第二節 2000 年總統選舉基本描述分析 …………………………………26. ‧ 國. 學. 第三節 2000 年總統選舉綜合描述 ………………………………………34 第四節 2000 年總統選舉小結 …………………………………………....45. ‧. 第三章 2004 年總統選舉分析-族群動員的選舉 ……………………………..46. Nat. sit. y. 第一節 2004 年總統選舉背景整理描述 …………………………………47. n. al. er. io. 第二節 2004 年總統選舉基本描述分析 …………………………………49. i n U. v. 第三節 2004 年總統選舉綜合描述 ……………………………………....56. Ch. engchi. 第四節 2004 年總統選舉小結 ……………………………………………64 第四章 2008 年總統選舉分析–二次政黨輪替的選舉 ……………………….67 第一節 2008 年總統選舉背景整理描述 …………………………………67 第二節 2008 年總統選舉基本描述分析 …………………………………69 第三節 2008 年總統選舉綜合描述 ………………………………………77 第四節 2008 年總統選舉小結 …………………………………………....83 第五章 結論 …………………………………………………………………....8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假設驗證 …………………………………………....8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4 i.

(5) 參考文獻 ………………………………………………………………………...96 中文部分 …………………………………………………………………...96 英文部分 ………………………………………………………………..….101 附錄 ……………………………………………………………………………...104 附錄一、2000 年總統選舉測量方式與處理說明 ………………………..104 附錄二、2004 年總統選舉測量方式與處理說明 …………………….....107 附錄三、2008 年總統選舉測量方式與處理說明 …………………….....11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6) 表目錄. 表 1-1:本文各年度研究資料來源一覽表 ……………………………………..22 表 2-1:2000 年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概況 …………………………………….25 表 2-2:2000 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對象的次數分配表 ……………………….27 表 2-3:性別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27 表 2-4:年齡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29. 政 治 大. 表 2-5:省籍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30. 立. 表 2-6:教育程度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31. ‧ 國. 學. 表 2-7:統獨立場三分類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32 表 2-8:政黨認同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33. ‧. Nat. sit. 表 2-10:社會人口變項、省籍、統獨立場以及政黨認同對. y. 表 2-9:興票案發生前後候選人支持度的變化(%) ………………………...36. n. al. er. io. 選民投票抉擇之多元迴歸模型(宋楚瑜/連戰vs陳水扁) ………..37. i n U. v. 表 2-11:社會人口變項、省籍、統獨立場以及政黨認同對. Ch. engchi. 選民投票抉擇之多元迴歸模型(連戰vs宋楚瑜) …………………..41 表 3-1:2004 年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概況 ………………………………….….48 表 3-2:2004 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對象的次數分配表 …………………….….50 表 3-3:性別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50 表 3-4:年齡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51 表 3-5:省籍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53 表 3-6:教育程度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54 表 3-7:統獨立場三分類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55 表 3-8:政黨認同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56 iii.

(7) 表 3-9:社會人口變項、省籍、統獨立場以及政黨認同對 選民投票抉擇之二元迴歸模型…………………………………….…..58 表 3-10:「有」參加「228 牽手護臺灣」選民之省籍與投票抉擇交叉表 …...62 表 3-11:「有」參加「313 救臺灣」選民之省籍與投票抉擇交叉表 ………...63 表 3-12:負面競選與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交叉表 ……………………….....64 表 3-13:2004 年總統選舉過程事件次數分配表 ……………………………....65 表 4-1:2008 年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概況 ……………………………………..68 表 4-2:2008 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對象的次數分配表 ………………………..69. 治 政 大 表 4-4:年齡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71 立 表 4-3:性別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69. 表 4-5:省籍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72. ‧ 國. 學. 表 4-6:教育程度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73. ‧. 表 4-7:統獨立場三分類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74. y. Nat. 表 4-8:政黨認同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75. er. io. sit. 表 4-9:社會人口變項、省籍、統獨立場以及政黨認同對. 選民投票抉擇之二元迴歸模型……........................................................78. n. al. Ch. 表 4-10:陳水扁政治清廉做得最好vs. engchi. i n U. v. 其它做得最好之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82 表 4-11:陳水扁政治清廉做得最不好vs 其它做得最不好之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82. iv.

(8) 圖目錄 圖 1-1 投票行為因果關係的漏斗模型( funnel of causality ) ……………...7 圖 1-2 馬英九總統主政三週年聲望變化 ………………………………………17 圖 1-3 研究架構圖 ………………………………………………………………2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政治參與的課題一直以來都是學術界與實務界共同關心的議題,在眾多的政 治參與行為中,投票行為直接反映出選民的政治態度與對候選人或政黨的偏好,. 政 治 大 進行投票決定時,除了考量本身的政治喜好以外,也可以透過手中的選票來對執 立 並可透過手中的選票檢驗這些人物或組織的表現。在民主政治的理想上,選民在. ‧ 國. 學. 政黨的執政表現做出獎懲,如果選民滿意執政黨的表現時,便持續以選票表達支 持,反之,如果對執政黨的表現不甚滿意,則選擇轉而將選票投給其他的候選人,. ‧. 這樣的運作方式也是政治課責(political accountability)的表現。. sit. y. Nat. 雖然選民對於政治人物或是政黨的課責會影響其最後的投票決定,但是在投. al. er. io. 票行為的研究中卻發現,影響選民投票抉擇的因素眾多,很難是由單一的因素造. v. n. 成最後的投票結果,並且會因研究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影響因素,臺灣選民. Ch. engchi. i n U. 投票行為的研究也不例外。以近期的選舉來看,2000 年與 2008 年的總統大選中 分別經歷了兩次的政黨輪替,使得臺灣的政治發展邁向了新的里程碑。2000 年 總統大選是第一次由過去長期在野的民進黨首次贏得總統選舉,改變了國民黨長 期執政的地位,雖然民進黨在 2004 年的總統選舉中贏得連任,勝負的差距卻是 分毫之間,而在 2008 年的總統大選中,臺灣又再次進行第二次政黨輪替,執政 權再度從民進黨手中回到國民黨,讓臺灣邁向民主鞏固的階段 1。這樣的政治轉 變除了產生執政黨的更替之外,同時也隱含了選民投票行為的改變,若進一步比 較兩次輪替的不同,選民的投票抉擇因素是否又有不同? 1. 「兩次輪替檢定說」(two-turn-over test)是杭廷頓的著名學說,他指出,從「民主轉 型」到「民主鞏固」,必須以「政權經過兩次民主而和平的轉移」為基本要件。 1.

(10) 本文目的著重在比較影響選民於 2000 年、2004 年以及 2008 年三次總統大 選投票決定之因素。嘗試瞭解這三次的選舉過程當中,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 因素是否發生改變,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政黨認同、省籍問題與統獨議題以外,執 政黨的施政表現以及候選人本身所具有的特質是否也能夠在選民進行投票決定 時發揮影響力,甚至在三次總統選舉過程中所發生的突發事件是不是也在選舉過 程對選民產生了影響,都是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透過總統選舉的連續觀察,希 望能夠對臺灣選民投票行為的發展與轉變能有更清楚的了解,並期望研究結果能 夠做為日後選民投票行為的研究參考。. 治 政 大 做為研究的對象,採用長期觀察總統選舉的方式,探討臺灣選民投票行為的抉擇 立 本文在研究資料的選擇上,以 2000 年、2004 年以及 2008 年三次總統大選. 因素與其對臺灣民主發展的影響。簡要來講,本文除了綜合性的探討臺灣選民投. ‧ 國. 學. 票決定因素之外,更集中討論於以下兩個問題:. ‧. 一、 針對 2000 年、2004 年、與 2008 年三次總統選舉,探索選民的投票決定,. y. Nat. 在政黨認同或統獨議題以外,同時將執政黨的施政表現以及候選人形象特質. er. io. sit. 一併納入考慮。. 二、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影響因素之外,在所討論的三次總統大選當中,是否有其. n. al. i n 他特別的事件或因素也會影響最後的選舉結果。 Ch engchi U. v. 以上研究問題,是本文討論的目標,針對上述問題所採用的研究資料的來源. 分別介紹如下:2000 年總統選舉所採用的資料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資料庫 所釋出的「跨世紀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行為科際整合研究」之面訪資料,而 2004 年與 2008 年總統選舉研究資料則採用由「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所 做的總統大選面訪資料來對上述問題進行研究討論。. 第二節 文獻檢閱. 一、選舉行為研究途徑簡介 2.

(11) 有系統的選民投票行為最早可以追溯到 1924 年 Merriam 及 Gosnell 的著作 《不投票》 (Non-Voting,Caus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1924) ,在這本書裡面討 論了哪些人會去投票,哪些人不會去投票,以及造成選民投票與否的原因,開啟 了選舉行為研究的先河, (轉引自胡佛、陳德禹、陳明通、林佳龍等,1990) 。之 後學術界開始更有系統地對投票行為進行研究,從研究途徑的角度來看,最主要 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途徑,分別是社會學途徑(sociological approach) 、社會心理 學途徑(social-psychological approach)以及經濟學途徑(economic approach) , 以下分別介紹之。. 政 治 大. (一)社會學途徑(sociological approach):. 立. 1940 年哥倫比亞大學提出了社會學模型說明 1940 年代的美國選舉結果,以. ‧ 國. 學. Lazarsfeld等人為代表,又稱為哥倫比亞學派,在針對 1940 年代美國大選選民的 投票行為研究中首次引入定群法(panel)來對選民的投票行為進行分析 2,. ‧. Lazarsfeld等人結合了科學民調中慣用之單次調查資料並輔以定群法來對民眾投. y. Nat. sit. 票進行跨時序的研究,結果發現,選民的投票抉擇是依選民所屬的「團體決定」. n. al. er. io. 來投票,並非個人意願(游雅嵐,2006:6) ,特別強調選民的社會背景因素特徵,. i n U. v. 例如:「政黨偏好」的不同,便會產生不同的差異,具有共同政黨偏好的政治團. Ch. engchi. 體,容易受到彼此的影響,對偏好政黨所提名的候選人會有強化支持的情形產 生,彼此受到群體中的社會脈絡所影響。. 本文將討論重點放在此途徑中常被提及同時亦為一般認為會對選舉產生影 響的變數,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做進一步的討論,而政治團體由於同樣為 社會心理學所重視,因此併入社會心理學途徑一併做詳細的介紹,以下將先對性 別、年齡、教育程度變數分別做討論。. 2. 主要是強調針對同一群的受訪選民,縱貫時序的重覆進 行調查訪問,以取得有關其政治態度與 投票意向的各項資訊(王鼎銘等,2004:89)。 3.

(12) 1. 性別: 在現今投票行為的研究中,性別向來列為社會學途徑中重要的變數之 一,但在早期的政治研究中並非這麼認為,傳統政治研究認為,女性對於政 治的認知是屬於比較被動的,通常會被賦予保守、冷漠的形象,而且大部分 都會被認為有以下幾點特質,包含:受丈夫所影響;保守;道德主義;不關 心政治;重視個人特質;以及政治功效低落等(Campbell et al.,1960) ,所以 早期選舉行為研究傳統常常忽略女性,然而,在現今民主國家中,女性的政 治參與逐漸受到關注,也發現在不同性別之間會產生差異,早在Almond &. 治 政 大 國較容易消除貧困、提高教育及文化水平,並且更加保護家庭生活,顯示在 立. Verba(1963)的研究中便提到,一個國家當中如果有女性積極參與政治,該. 政治參與中,性別確實會影響到國家的政治發展。美國在總統選舉研究中針. ‧ 國. 學. 對性別差異的研究發現,女性會比男性更注重社會福利問題以及國家整體的. ‧. 經濟表現,政治態度比較偏向自由派,並且較支持民主黨(Democratic. y. Nat. Party)3;而相較於女性,男性則對經濟、國防議題較為關注,也比較重視個. er. io. sit. 人的經濟狀況發展,在政黨的偏好上則傾向支持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4。 因此,男性與女性對於議題的偏好上的確具有差異,同時,男性、女性. al. n. v i n 對於議題偏好的差異也是在選舉研究中,造成性別差異最主要的原因(轉引 Ch engchi U 自黃嘉瑜,2007:9),是故,希望能夠藉由本文,釐清臺灣選民中在不同性 別之間進行投票抉擇時,是否亦有差異存在。 2. 年齡: 一般認為,年齡與政治參與較無顯著的關係,不過因為年輕人對於政治 事務的涉入程度較低,也較不具有穩定的政黨偏好,因此對於政黨的情感依 附也相對比較低並且不易具有固定的偏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政治知識. 3. 美國當代主要政黨之一,關心社會福利保健制度,支持環保議題,著重國家整體的經濟發 展,在外交國防政策上偏向保守,屬於左派政黨。 4 美國當代兩大主要政黨之一,支持個人自由,強調個人的權利、私有財產,並主張自由放任 的經濟政策,在外交及國防政策上採取強硬的態度,屬於右派政黨。 4.

(13) 的累積,對於投票的偏好會趨於穩定,投票的意願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 加,如果將投票參與情形依年齡世代來做區分,會發現居於中間年齡層的民 眾擁有較高的投票意願。 而投票的選擇偏好也會隨著年齡世代而有不同的偏好取向,由於成長環 境以及社會經驗的不同,影響了不同年齡世代的的政治取向,年紀大的選民 會比較偏向以政黨偏好來做為投票決定的參考依據,而年輕人則會比較偏向 以候選人的政見以及施政表現等客觀因素做為投票抉擇參考(轉引自鄭棟 榮,2004:51) 。若以臺灣總統選舉為例,將年齡做為控制變項的研究顯示,. 治 政 大 突出;而國民黨的支持者則傾向年齡越長,越容易偏向認同國民黨 (包正豪, 立. 支持民進黨的選民年齡分布普遍平均,但介於 20-29 的年輕選民支持度略為. 選擇將年齡做為變數一併納入討論。. ‧. 3. 教育程度:. 學. ‧ 國. 2009:163),顯示年齡亦為影響投票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本篇研究上,也. y. Nat. 教育程度的不同,對於選舉的涉入程度有可能不同,在 Almond & Verba. er. io. sit. 的《公民文化》(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1963)一書中提到,在他們針對不同人口變數所做的研究中,教. al. n. v i n 育程度影響是最顯著的,教育程度較高的民眾會比教育程度低的民眾更積極 Ch engchi U 使用大眾傳播以及人際管道來取得政治資訊 (Almond & Verba, 1963;. Berelson, Lazarsfeld, and McPhee, 1954),因此,對於政治參與的積極度也比較 高,《美國選民》(The American Voter)(Campbell et al.,1960)一書中也針對 教育程度做了討論,書中提到,一般認為教育程度會與經濟能力成正比,高 教育程度的人被認為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或較好的職業,而他們也會較願意 去投票,政治參與方面會比較積極主動,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對政治具有較 顯著的影響力,有權力影響政策的形成,所以相較於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 高教育程度者參與投票的意願比較高。 5.

(14) 輔以臺灣的情形為例,發現如果以教育程度區分,專科以上高教育程度 者會傾向支持國民黨,而國中以下教育程度者則會偏向支持民進黨(包正豪, 2009:163),顯示教育程度的確會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本文也藉由將教育 程度納入控制變項,檢視教育程度高低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情形。. (二)社會心理學途徑(social-psychological approach): 由密西根大學所提出,所以又可以稱為密西根學派,認為選民的投票選擇是 受到政黨認同、議題取向和候選人取向等個人政治態度的心理因素所影響,以. 政 治 大. Campbell 的「漏斗狀因果模型」(funnel of causality)(參見下圖 1-1)為主,其. 立. 主軸是一個「時間面向」,投票(包含投票方向)是時間面向的終點,隨著選舉. ‧ 國. 學. 時間的演進,選民分別會受到社會學特徵、政黨認同(party identification)、競 選期間的突發事件來決定最後的投票決定,然而,影響投票的變數眾多,最後會. ‧. 匯集成為影響選民投票的決定力量,其中,政黨認同是影響選民最深也是最長期. y. Nat. sit. 且穩定的心理因素,屬於長期的心理依附(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不會輕易. n. al. er. io. 受到外在影響而改變,並且,擁有穩定的政黨認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維持政黨體系. i n U. v. 穩定的重要因素,政黨認同不僅僅會影響到選民對於議題的看法,甚至會影響到. Ch. engchi. 對候選人的主觀評價,它是屬於自我認知的一種特質,具有長期而且穩定的效果 (Campbell et al.,1960) ,可以用來解釋人民的投票抉擇。. 6.

(15) 政 治 大 圖 1-1 投票行為因果關係的漏斗模型( funnel of causality ) 立 ‧. ‧ 國. 學. 資料來源:陳義彥、黃麗秋 1992,頁 7。. sit. y. Nat. 政黨認同是透過「政治社會化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從家庭、同儕團體、. al. er. io. 學校、職場以及從各種管道所接收到的資訊,形塑出個人對於政黨的偏好,經由. v. n. 每次選舉持續性的支持某個相同政黨的政治經驗,亦會逐漸增強對政黨的心理認. Ch. engchi. i n U. 同。根據許多歐美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政黨認同對於選民進行投票決擇具有相 當大的影響力(轉引自許文賓,2003:2) 。也因為政黨認同是長期的影響因素, 所以通常在到達法定投票年齡都已透過家庭、同儕等影響而大致形塑完成,很難 受到外在因素而改變,除非有重大的社會變動或發生了政黨的重組或解組,才有 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政黨認同變動,因為選民的政黨認同不容易產生變化,一般研 究投票行為,都會將政黨認同納入變數,隨著研究文獻的增加,有學者發現投票 決定並非直接受到政黨認同單一方向的影響,而是經由一個動態的影響過程產生 最後的決定,政黨認同所扮演的是一個決策過程的中介變數。. 7.

(16) Jackson(1975)在進行選民投票行為研究時,採用 1964 年的NES 5選舉投票 資料建構一個動態的投票抉擇過程模型,相較於過去靜態面的描述,將政黨認同 認為是選民的個人特徵;在動態投票抉擇過程模型中,他將政黨認同視為選舉過 程中的一部份,它影響著候選人評價,同時也被候選人評價所影響。根據Jackson 的研究發現,候選人評價實際上會受到政黨認同、候選人對於特定議題的立場, 以及競選策略或社經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其中政黨認同是具有可回溯性的關係, 政黨認同不僅僅會影響到候選人的評價,對於候選人本身的評價也會影響到選民 本身政黨認同,也就是說,政黨認同與候選人評價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個單一方. 治 政 大 (1979)也根據Jackson(1975)的動態模型建立了一個新的投票抉擇模型,與 立 向的因果關係,而是一個動態的、交互影響下的產物。而Markus & Converse. Jackson不同的是,Markus and Converse的模型雖然仍舊是對政黨認同、議題以及. ‧ 國. 學. 候選人因素進行觀察,但他認為這三個因素不是直接影響投票抉擇,他們所扮演. ‧. 的是中介的參考角色,雖然不會直接造成選民最終投票決定,但選民會將所獲得. y. sit. io. er. 票決定。. Nat. 三個因素的資訊做結合,產生一個對該候選人的總體評價,並以此進行最後的投. 由於選民的投票決定是由政黨認同、議題以及候選人因素三者互相影響所產. al. n. v i n 生,所以候選人評價在社會心理學派也非常受到重視,候選人評價(candidate Ch engchi U. evaluation)一詞,在學界上隨著研究者的不同,紛紛賦與其不同的定義,有一 些研究者將出生背景、政治經驗或者是個人的人格特質做為對候選人評價的研究 主軸(Campbell et al.,1960;Campbell et al.,1966);而亦有其他學者將候選人的 評價認為是指選民在主觀的認知上,對於該候選人各個方面的認知態度,在此定 義之上, 「候選人評價」一詞的概念乃與「候選人的形象」所互通(陳世敏,1992; 黃秀端,1996);而在本篇文章之討論上,對於「候選人評價」一詞,將結合候 選人的政治經驗與個人人格特質,以及選民本身對於候選人的喜好評價。 5. 國家選舉研究(National Election Study, NES),提供美國全國性的選舉及選民調查資料,設立 於密西根大學。 8.

(17) 候選人評價對選民的投票行為影響在早期投票行為的相關研究中,被證實兩 者在實際上是具有相關性的,候選人因素的討論主要興起於 1980 年代,起因乃 源於 1970 年代開始,政黨認同對於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力漸漸受到質疑,因此 試圖在政黨認同之外,重新探究投票行為,尋找其他有力的影響因素,因此,候 選人本身因素便開始受到重視,並相信選民在進行投票抉擇時,會投票給自己認 為評價最高的候選人,因此,選民對於候選人的評價確實會影響最後投票行為的 發生,在《選民的抉擇》 (The Voter Decides) (Campbell et al.,1954)一書中發現, 政黨認同(party identity) 、候選人取向(candidate orientation)及議題取向(issue. 治 政 大 1998:4) 。此外,Campbell 等人(1966)更提出,候選人的人格特質 (personality) 立 orientation)這三項變數,是影響選民投票方向的最重要變數(轉引自張一彬,. 甚至比議題或是政黨更能對選票變動提供更有利的解釋,而 Kelley and Mirer. ‧ 國. 學. (1974)亦提出選民投票時的決定法則(the voter’s decision rule):選民選擇的. ‧. 候選人,是他最喜歡的候選人;如果沒有任何一個候選人是選民所喜歡的,則會. y. Nat. 退而求其次依據政黨認同來做為投票的參考依據,如果選民對候選人及政黨都沒. er. io. sit. 有偏好,最後則傾向於不去投票。. Miller 等人(1986)檢視了 1952-1984 年間,選民對候選人的看法,認為對. al. n. v i n 選民來說,候選人形象並不是根據當前提供的資訊所形塑出來的,而是選民根據 Ch engchi U. 過去的選舉經驗而來,雖然在選舉過程當中,選民會得到相當多的外來資訊,但 實際上會影響選民決定的影響原因,可能不是短期所能塑造的,並且一旦有了既 定的印象,選民對於候選人的評估是穩定不容易改變的,Miller 等人更進一步提 出了候選人形象的五個面向,1. 候選人能力,即候選人過去的經驗、智慧以及 執政能力的評價,這些將歸類為候選人的能力特質(competence)。2. 候選人的 正直(integrity)以及誠信的形象。3. 可靠度(reliability) ,候選人面對工作的態 度和積極性,選民將以此決定該候選人是否被信賴。4. 候選人個人的魅力 (charisma),即候選人與他人溝通和激勵民眾的能力。5. 候選人個人屬性 9.

(18) (personal attributes) ,包括年齡、健康、外表、個人背景、教育程度以及過去經 歷(游清鑫,2003:98;吳家蕎,2007:10)。 所以,從上面 Miller 所提出的五個面向來看,候選人評價可以說是一個複合 的概念,它包括了候選人整體的形象,也就是說,當選民在對候選人進行形象的 評價時,除了包含過去的政治經歷,也包含了個人形象以及平時給予選民的政黨 認同,或者是平時對於各項議題所給予選民的既定形象, (盛治仁,2000:89), 並且 Miller 等人所提出的這五大面向在過去的選舉當中是一直持續存在的,不過 儘管彼此所佔的比重各有不同,但候選人的能力特質(competence)都佔有最大. 治 政 大 的。此外,Kinder(1986)也同樣發現選民對於候選人的思考是穩定而且相當結 立 的影響力,也就是說在影響選民進行決定之時,候選人本身的特質是非常重要. 構化,對於候選人判斷主要建立於某些相關特質,包含能力、領導、正直以及魅. ‧ 國. 學. 力,而這些印象的形成會受到如:意識形態、政黨認同以及政策偏好這些政治的. ‧. 預設立場所影響。. n. er. io. al. sit. y. Nat (三)經濟學途徑(economic approach):. i n U. v. 又稱「理性抉擇途徑」 (rational choice approach) ,由Downs(1957)所提出,. Ch. engchi. 採用經濟學的成本效益概念,分析投票者的決定,Downs假定每一個選民都是理 性的,會去追求最大的效益,所以選民本身並不會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如果選民 發現投票所帶來的可能效益高過投票決定所需支付的成本,則會選擇去投票,反 之,則選擇不去投票,投票選擇的偏好完全是反映個人的利益。此途徑彌補了社 會學途徑以及社會心理學途徑的缺點,讓選民的投票抉擇不再只是被動的受外在 客觀因素影響,加入了選民的主觀動機跟對候選人的策略回應,並依據過去的執 政表現產生回溯性投票 6(retrospective voting)。 在本途徑中,時常被提及的變數繁多,礙於篇幅的限制,無法囊括所有的變 6. 民眾根據執政黨或候選人的施政表現做評價,型塑出本身的政治態度以及投票行為。 10.

(19) 數,所以本文僅選擇以施政表現來代表做為本途徑的研究變數,以下便對施政評 價作進一步說明。 施政評價在投票行為的研究中亦逐漸受到重視,主要乃因科學民意調查的興 起,民意調查成為熱門行業,美國的蓋洛普民調公司為了在非選舉的期間將民意 調查推銷給媒體客戶,所以想要製造一些具有新聞價值的調查主題來吸引媒體的 版面,而知名人物的相關訊息又是媒體們最感興趣的,所以有關政治領袖及政府 首長,尤其是總統的施政表現特別受到媒體的關注。1939 年 7 月,蓋洛普公司 進行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的總統施政評價民意調查,該調查是訪問美國民眾滿不. 治 政 大 1945 年杜魯門總統上任之後,開始漸漸的吸引媒體以及民眾的高度興趣,並且, 立 滿意總統羅斯福的施政表現,也開啟了大家對於總統施政表現調查的關注,到了. 自 1951 年起,總統聲望的調查更成為蓋洛普公司的常態性業務,也影響其他國. ‧ 國. 學. 家跟著進行類似的施政滿意度調查(白瑋華,2005:5)。. ‧. 在本文中,主要討論的是總統候選人,所以我們先對「總統施政表現」做一. y. Nat. 個通則性的討論。 「總統施政表現」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包含了「總. er. io. sit. 統聲望」(presidential popularity)(Brody,1991;Kenski,1977;Kernell,1978; Mackuen,1983;Mueller,1970;Norpoth,1984;Stimson,1976) 、 「總統施政滿意度」. al. n. v i n (presidential approval) (BraceCand Hinckley,1991;Eisentein and Witting,2000; hengchi U Erikson et al.,2002;涂志堅、劉念夏,2001) 、 「總統施政表現評價」 (evaluation of presidential performance)(李世宏、吳重禮,2003)這些都表達著相同的概念,. 在本文進行討論時,因為顧及某些候選人本身可能不具有總統執政經驗,所以不 適用「總統施政表現評價」一詞來討論,因此當候選人本身不具有總統執政經驗 時,便以候選人所屬政黨之施政表現做為候選人施政表現評價代表。 總統施政表現評價主要有兩大功能,第一:影響總統施政的政治權力,(蔡 佳泓,2000:152)。如果擁有較高的施政評價,相對的統治合法性也會比較高 (Skorownek,1998) ,在政策的推動上也會比較順利(Kernell,1986) ;而第二個功 11.

(20) 能,也就是本文想要討論的主題,即影響選民的投票抉擇。如果現任總統的施政 評價滿意度高的話,那麼其成功連任的機會也會比較高(Crespi,1980:41),所 以總統評價就如同是一張成績單,如果評價結果不好,當權政府應該要自我檢討 與反省,但如果評價的結果,人民對政府是滿意的,那麼在政策執行及制定之上, 就可以擁有比較高的正當性。所以,施政評價是政治系統中反饋途徑的主要媒 介,是具有非常大的政治社會意義(張四明,2000:32)。 施政評價會受到外在因素影響發生變化,也會對選民的投票產生影響,依照 各個不同學者的說法,可以大致歸納出幾個研究方向,首先,是探討時間對於施. 治 政 大 Stimson,1976)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兩者是相互獨立,在民主國家當中,政治的領 立. 政評價的影響,認為時間的長度可以影響民眾對於施政表現的評價(Mueller,1970;. 導者是藉由定期的選舉所產生,在執政者任期之內,擁有合法的統治權力,其中,. ‧ 國. 學. 如果是當選初期,該執政者會擁有民眾最高的支持率,該時期的政治合法性. ‧. (political legitimacy)可以說是最穩固的;不過,隨著執政時間變長,民眾對於. y. Nat. 政府的不滿與質疑會漸漸顯現,一直到下一次的選舉前,此該執政者任期屆滿. 續連任或者由挑戰者取得政權(白瑋華,2005:7)。. al. er. io. sit. 時,便又有新的選舉,讓民眾來對執政者進行政治反饋,決定要讓現任執政黨繼. n. v i n 第二,經濟表現與施政評價的關係,主張兩者具有相關的學者,認為總體的 Ch engchi U. 經濟,對施政的評價是有影響的,人民會依照當時整體經濟環境去對總統施政表 現做評價,如果整體經濟環境是比較好的,那麼人民對於總統的評價就會比較高. (Golden and Poterba,1980;Kenski,1977;Ostrom and Simon,1985;Mackuen,1983; Monroe,1978;Norpoth,1984)。 第三,事件對施政評價的影響,人民會依照在日常生活中,非預期內所發生 的事件,來影響對總統的施政評價(Kernell,1978;Brace and Hinckley,1991) ,如 同 Campbell 提出的「漏斗狀因果模型」中,在選舉活動期間所發生的偶發事件 將會對最後的投票行為產生影響。 12.

(21) 第四,民眾自己本身的政黨認同以及意識型態也會影響到對於總統的施政評 價,如果民眾本身與總統擁有相同的意識形態跟政黨認同,便會給與較高的施政 滿意評價(Erikson et al.,2002) ,如同前述所提及,政黨認同是一個長期的心理依 附,較不容易因為外在的因素而產生改變。 顯然,施政評價是受到多種因素相影響而成,所以民眾對候選人的施政評價 越高,比較容易投給該名或該黨候選人,而施政評價與執政與否之間又有些許微 妙的關聯,當候選人是現任的執政者或執政黨時,因為他們手中握有執政權,較 容易能夠提供有力的政策, 吸引選民的好感,所以又稱為「現任者優勢」 ,較有. 治 政 大 以上為一般談及投票行為經常被提及的三個研究途徑,本文分別在社會學途 立. 機會在選舉中勝出。. 徑、社會心理學途徑以及經濟學途徑中,選擇筆者認為會影響到臺灣選民投票行. ‧ 國. 學. 為的變數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文中以候選人評價、施政滿意度以及競選期間所發. ‧. 生的特殊事件做為中介變數,探討其如何影響臺灣選民投票,並且以性別、年齡、. n. al. er. io. sit. y. Nat. 教育程度、政黨認同、省籍以及統獨立場為自變數,進行 臺灣選民投票行為分析。. C. 二、臺灣選民投票行為概述h e n g c h i. i n U. v. 我國最早對投票行為進行實證研究始於民國五十三年政治大學鄒文海教授 的「臺灣省地方選舉研究」 ,而早期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運用社會學的研究途徑, 利用政府對臺灣省各類選舉投票得票率的統計資料,對選民的性別、年齡以及職 業等選民的社會特徵分析在投票方向的差異,堪稱臺灣選民投票行為實證研究之 祖。之後,隨著投票行為的研究逐漸增加,研究途徑除了早先所使用的社會學研 究途徑,也開始逐漸加入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並使用抽樣方法以及抽樣統計來 分析選民的投票行為(傅明穎,1996:14)。民國七十年代,臺灣的政治生態產. 13.

(22) 生了巨大的轉變,當時臺灣正處於國民政府戒嚴後期 7,許多黨外團體也開始在 此時成立正式的政治團體,其中,民進黨便是於此時期創黨 8,並提名候選人參 與當時的立法委員以及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由於不再像以前只有國民黨做為單一 選項,選民的選擇變多,除了早先執政黨的候選人可供選擇以外,也出現了執政 黨以外的候選人,因此,該時期的選民研究相對較著重在政黨取向對於投票決定 的影響,不過因應選舉次數的增加,投票行為的研究範疇也逐漸變廣。 在臺灣,關於政黨認同的研究主要聚焦於「統獨立場」以及「省籍差異」, 仔細觀察西方國家與臺灣之間政黨認同形成的差異可以發現,臺灣的政黨認同主. 治 政 大 政黨認同的概念較不顯著,不過,當臺灣脫離了國民黨一黨獨大,在新興政黨出 立 要來自於省籍,因為早期臺灣的政黨政治是由國民黨所一手包辦,所以民眾對於. 現之後,選民開始對政黨有了喜好的選擇,並且,政黨偏好對於選民投票抉擇開. ‧ 國. 學. 始有了較高的解釋力(何思因,1994),西方國家在政黨認同的形成則主要源自. ‧. 於社會的分歧,例如:國家與宗教的分歧、中央與邊陲的分歧、工業與農業的分. y. Nat. 歧、以及資本家與工人的分歧,基於這些分歧,各個政黨分別提出不同的政策訴. er. io. sit. 求來爭取選民對於自身政黨的認同(Lipset and Rokkan,1967)。 在盛杏湲的研究中提到,在臺灣的統獨議題就如同美國的種族議題,可說是. al. n. v i n 一項最顯著的政治議題,選民藉由各政黨統獨立場的定位,加上個人對於統獨的 Ch engchi U 立場,形成本身與政黨之間的連結(盛杏湲、陳義彥,2003)。而 臺灣特有的歷. 史背景 ,使得臺灣不同世代之間也出現了不同的政黨認同,劉義周針對臺灣選民 進行世代的劃分,發現第一代外省籍對國民黨評價最高 9;而對民進黨的評價則 是最低,漸漸的隨著時代的更迭,對於國民黨的評價逐漸隨著年齡的降低而下. 7. 8. 9. 由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於 1949 年 5 月 19 日頒布的戒嚴令,內容 為宣告自同年 5 月 20 日零時起在臺灣省全境(當時包含臺灣本島、澎湖群島及其它附屬島嶼) 實施戒嚴,至 1987 年 7 月 15 日由蔣經國總統宣佈解嚴為止,共持續了 38 年又 56 天之久。在 臺灣歷史上,此戒嚴令實行的時期又被稱為「戒嚴時代」或「戒嚴時期」。 1986 年於戒嚴時代結束前,結合黨外運動各團體而成立,在 2000 年至 2008 年間為中華民國的 執政黨,下野後仍為最大在野黨。目前,以民進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國民黨為首的泛藍 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聯盟。 隨國民政府搬遷來臺的外省籍民眾在此處定義為第一代外省籍。 14.

(23) 降,不過,本省籍三代對於民進黨的評價則無明顯的差異(劉義周,1994)。 臺灣的政治發展跟省籍有著很密切的關係,也影響到了後來對於統獨議題的 定位,一般認為,本省籍民眾會傾向支持臺灣獨立,而外省及民眾則相較支持兩 岸統一,因此,省籍的議題對於早期臺灣整體的政治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接著,我們將針對臺灣的省籍問題是如何形成並影響臺灣的政治發展來做進一步 的討論。 首先,因為每個社會組成成員的不同,每個國家都會有許多不同的族群分 類,這些分類都是因應不同時空環境下的社會系絡或是族群之間不同的需求而形. 治 政 大 不贅述臺灣族群的發展演變歷史,僅將討論重點放在國民政府遷臺以後,也就是 立 成,並且根據不同的分類方式,對族群的界定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在此,我們將. 現今一般我們在討論因為族群分裂所造成的政治立場不同時,大家所引用的「本. ‧ 國. 學. 省族群」以及「外省族群」來對臺灣的族群劃分,而兩大族群之間的問題也可以. ‧. 說是臺灣族群關係中最主要的分歧(王甫昌,1998:39;劉子立,2004:5) ,因. y. Nat. 此我們將擷取「本省」與「外省」的概念來對臺灣政治上的省籍議題做討論。. er. io. sit. 基本上,「省籍」是一種政治力下所形成的產物,是一種「社會的與歷史的 建構」 、「它是關於不同群體的人基於互動、社會思想的創造而形成」(張茂桂,. al. n. v i n 1992)。並且,「臺灣的族群認同主要是在戰後,國民黨來臺灣之後才形成」 (吳 Ch engchi U 乃德,1993)。早期的國民黨政權是由在中國大陸的國民政府延續而來,因此對 於當時的臺灣民眾來說,是一個外來的侵入政權,並且,當時剛到臺灣的國民政 府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許多政策都排除了本省籍族群的參與,也因此,當時的 政權可以說是被外省籍所壟斷,本省籍因而產生被壓迫的感覺,不過,逐漸民主 化之後,本省籍族群逐漸開始在政治領域上嶄露頭角,使得原本的外省族群失去 了政治的壟斷地位,隨之產生強烈的被剝奪感,漸漸的,這種「本省 vs 外省」 的對立儼然成為臺灣族群問題的核心(劉子立,2004:7) ,而後又經歷了二二八 事件,部分本省閩南民眾心中存在著相當強烈的族群政治意識,形塑出他們支持 15.

(24) 臺灣的民族主義,並支持臺灣獨立, 「本省」與「外省」進而轉變成「統獨議題」, 形成日後政治上雙方角力話題。 除了上述我們所說的統獨議題之外,一般的民生相關議題或國家發展議題也 會影響選民投票抉擇,但強度不一,盛杏湲以 2001 年的立委選舉做為研究對象, 發現統獨議題仍然是影響民眾進行抉擇的主要影響因素,改革安定則為次要的議 題,不過有關經濟發展的議題上,不分政黨與省籍,民眾普遍支持經濟發展,所 以在議題的影響上,較無顯著的影響(盛杏湲、陳義彥,2003),因此,臺灣選 民在進行投票決定時,政黨認同仍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而政黨認同也與統獨議題. 治 政 大 雖然省籍問題影響臺灣政治發展極深,並且與統獨立場具有高度的相關,但 立.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臺灣政治歷經長時間的政治演變,省籍議題已經無法單純成為現今選舉雙方爭取. ‧ 國. 學. 民眾支持的主要論點,但在當前國內政治行為的研究中,選民的省籍背景仍是研. ‧. 究投票行為時,必須加入討論的重要變數之一。民主化之後,臺灣政治環境正逐. y. Nat. 漸改變,在後續對於投票行為的研究上,除了選民本身的政黨認同以外,同時必. er. io. sit. 須將候選人本身的特質條件以及時下民眾所關心的議題一併納入討論。 隨著兩次的政黨輪替,臺灣的政治發展也正在悄然的產生改變,影響臺灣選. al. n. v i n 民投票行為的因素,除了以上這些比較常被討論的因素之外,還有許多特殊事件 Ch engchi U 亦能影響到選民對於執政黨及候選人的施政評價,而這些影響不僅僅是會在競選 期間產生影響,也會一併影響著選舉前,候選人的聲望變化,並進而改變選民的 投票抉擇,像是八八風災的發生,改變民眾對於總統施政的聲望變化,而聲望的 變化對選民的投票抉擇則會產生影響,(參見下圖 1-2),因此,除了一般常見的 研究變數,例如:政黨認同、候選人評價、施政表現等這些常被討論的因素之外, 特殊事件的發生也都是民眾抉擇思考時考量的原因,投票決定是一個經由多種複 雜因素所最後產生出來的結果。. 16.

(25) 政 治 大. 圖 1-2 馬英九總統主政三週年聲望變化. 立. 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2011/05/19 聯合報. ‧ 國. 學. http://www.udn.com/2011/5/19/NEWS/NATIONAL/NATS1/6345764.shtml. ‧. 我們試著分析 2000 年、2004 年以及 2008 年這三次總統選舉過程中,是否. y. Nat. sit. 除了前面提及大家所熟知的政黨認同、統獨以及省籍因素外,仍有其他的特殊事. al. n. 分別討論之。. er. io. 件因素,同時影響著選民的投票決定,以下,將依不同的總統選舉年度做區隔,. Ch. engchi. i n U. v. 在 2000 年總統大選時,當時擔任副總統的連戰屬意延攬宋楚瑜作為副手, 一同角逐總統大選,但當時宋楚瑜也有意競選總統一職,雙方後來協商未果,宋 楚瑜決定脫黨參選,並搭配時任長庚大學校長的張昭雄作為副總統人選,造成國 民黨內部分裂,瓜分藍營票源。選舉期間,原本民調呈現領先狀態的宋楚瑜,後 來爆發「興票案」10一案,最後在非民進黨支持者的分裂中落敗。因此,2000 年 10. 在宋楚瑜擔任臺灣省省長期間曾有一筆臺幣兩億元的競選經費餘額,這筆錢在當時國民黨主 席李登輝的授權下(但國民黨否認有委任關係),存放在其親人及秘書名下,並在中興票券孳息 多年,被國民黨指為侵佔、背信。後來款項來源指出是“照顧蔣家後代經費”,雖在選前已有立 法院財政委員會召集人謝啟大等人調查指宋楚瑜並未違反洗錢防治法,但國民黨當時曖昧不明 的態度讓宋喪失中間選民的信賴,最後高票落選。 17.

(26) 總統大選陳水扁的勝出,普遍認為乃因國民黨內部的分裂,使得陳水扁因而在選 舉中勝出。 而 2004 年總統選舉中,國民黨與民進黨分別舉行了「313 換總統救臺灣」 以及「228 牽手護臺灣」大型的遊行活動,根據當時民進黨民調中心持續所做的 民調顯示,在民進黨舉辦的 「228 牽手護臺灣」活動過後四天所進行的民調結 果顯示,陳呂配以 51.1%領先另一組候選人連戰、宋楚瑜的 49.9%,而接著國民 黨也舉行了「313 換總統救臺灣」的遊行活動,根據當天的民調顯示,連宋的支 持度是 51.4%,領先陳呂配的 48.6%(陳明澤,2006:1) ,這兩個遊行活動所造. 治 政 大 另外在 2004 年總統選舉中又另外發生了震驚社會大眾的「319 槍擊事件」 ,在投 立. 成民調結果的不同,代表著民眾的投票決定會隨著當時的特殊事件而有所改變。. 票的前一晚,時任總統與副總統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與呂秀蓮在臺南掃街拜票. ‧ 國. 學. 時,遭到不明原因的槍擊,槍擊案的發生,對於民進黨能夠在 2004 年總統選舉. ‧. 中獲得連任,引起不少爭議,顯示特殊事件的發生對於選舉結果的產生;兩者之. y. Nat. 間的關係是值得探討的。. er. io. sit. 至於 2008 年總統選舉中,則是受到陳水扁貪污事件影響,事件起因是 2006 年 6 月 22 日,當時「臺灣紅」公司的負責人李慧芬向中國國民黨立委邱毅爆料,. al. n. v i n 指她的 300 多萬新臺幣君悅飯店住宿發票被她的堂姐李碧君拿去轉交吳淑珍核 Ch engchi U. 銷「國務機要費」 。6 月 23 日,審計部派員赴總統府查帳,並將疑似不法相關資 料函送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查緝黑金行動中心調查,最後在 2006 年 11 月 3 日, 中華民國最高檢察署宣布機要費案偵結,檢方認定陳水扁涉嫌貪污和偽造文書 罪,但需等陳水扁遭罷免或卸職後再偵辦。因此,陳水扁貪汙案的揭發,是否影 響到民眾對於民進黨政府的信任,以及對於 2008 年總統選舉的結果,都將在後 續文中進行討論。. 18.

(27)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認為臺灣經由兩次成功的政黨輪替後,已成功進入成熟民主階段,因 此,在大眾傳播媒體的催化之下,選民能夠獲得的選舉知識將更加的多元,除了 傳統大家一般認為由家庭傳襲而來的政黨認同因素之外,更能透過電視、新聞、 報紙、廣播以及網際網路獲取更多的政治知識,因此,民眾在競選期間可以擷取 更多的候選人資訊,在決定投票給哪位候選人之前,將藉由多方資訊的結合,做. 政 治 大 認同對選民所造成的影響,必須將候選人形象以及施政表現一併納入考量。,因 立 成最後的投票結果,所以,在現今的投票行為研究當中,將不可侷限於傳統政黨. ‧ 國. 學. 此,本文除了探討傳統的「政黨認同」因素之外,也一起將「候選人評價」 、 「候 選人施政表現」作為討論的對象,並將每次選舉時所發生的特殊因素也一併加入. ‧. 參考,以便能夠更完善的釐清影響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因素。. sit. y. Nat. 例如,在 2000 年總統選舉時,國民黨發生了內部分裂的情形,出現了連戰、. al. er. io. 蕭萬長以及宋楚瑜、張昭雄兩組同屬泛藍陣營的候選人,是否會彼此瓜分國民黨. v. n. 的票源,影響最後的選舉結果。而 2004 年總統大選時,除了民進黨以及國親兩. Ch. engchi. i n U. 黨分別舉行「228 牽手護臺灣」以及「313 換總統救臺灣」兩場大型的造勢遊行 活動之外,投票日前一晚,更是出現了「319 槍擊案」,使得最後的選舉結果頗 具話題性;至於 2008 年總統選舉前,爆發了扁政府的國務機要費貪污醜聞,更 是打擊了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這些在不同年度的選舉中所發生的特殊事件,是 否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都是筆者想要了解的問題。不過,必須說明的是,因為 這些特殊事件難以進行量化的處理,所以將以手中所獲取到的二手資訊進行討 論,輔以解釋。 由於影響選民投票的原因非常多,因此,在本文中,僅選擇幾項廣為大家所 討論的因素做為臺灣人民投票抉擇變革演進的討論重點,並以該次選舉時的特殊 19.

(28) 事件做為補充,以期能夠使研究能夠更加的完善,以下將全文研究架構以圖 1-3 示之:. 自變數. 中介變數. 依變數. 性別. 候選人評價. 投給哪位候選人. 年齡. 立. 省籍. ‧. io. sit. y. Nat. n. al. er. 政黨認同. ‧ 國. 統獨立場. 特殊事件. 學. 教育程度. 治 施政滿意度 政 大. Ch. engchi. i n U. 圖 1-3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繪. 20. v.

(29) 如同以上架構所示,除了社會人口變數之外,選擇以「候選人評價」 、 「施政 滿意度」來做為與「政黨認同」因素的相互比較,也將臺灣特有的「統獨議題」 以及「省籍問題」加入討論,並輔以該次選舉的「特殊事件」 ,進行後續的分析。. 二、研究假設 根據過去文獻與理論,本文的研究假設如下: (一). 假設一: 在臺灣,候選人評價、施政表現以及政黨認同對於選民進行. (二). 治 政 大 假設二: 臺灣本身所具有的特定影響因素,例如:省籍、統獨議題, 對 立 投票抉擇時具有影響力。. 選民進行投票抉擇時具有影響力。. ‧ 國. 學. (三). 假設三: 在臺灣,特殊事件對於選民進行投票抉擇時具有影響力,例. ‧. 如:國民黨分 裂、319 槍擊案以及陳水扁國務機要費貪汙案,. er. io. sit. y. Nat. 將歸類為特殊事件,以便進行後續的研究。. 根據以上的三個假設,筆者希望能夠對臺灣選民在進行總統投票抉擇時的影. al. n. v i n 響因素有更清楚的認識,並進一步了解臺灣選民投票結果的產生是否正從過去我 Ch engchi U 們所熟知,具有長期且高度影響力的政黨認同,逐漸轉變為多元複合的結果。.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於藉由 2000 年、2004 年以及 2008 年三次總統大選 資料進行分析,以便了解各個變數之間的關係。透過利用次數分配表、交叉表、 卡方檢定以及依照不同年度的候選人人數,在 2000 年總統選舉候選人為兩組以 上,因此在分析上使用多項勝算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 ,而 2004 21.

(30) 年以及 2008 年的總統候選人為兩組,所以在模型的使用上以二分勝算對數模型 (Binomial Logistic Model)來檢驗各項變數之間所產生的相互關係,資料來源 的選擇上,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法,引用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執行之「總統選 舉選民投票行為之科際整合研究」,以及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資料庫所提供的 「2004 年總統選舉面訪案」 (TEDS2004P)與「2008 年總統面訪案」 (TEDS2008P) 等資料。上述資料聲明如下,本文使用的資料部分係採自「2002 年至 2004 年『選 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III):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 (TEDS2004P)(NSC 92-2420-H-031-004) 。 「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 (TEDS)多. 治 政 大2008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 度計畫,計畫主持人為黃秀端教授;以及「2005 年至 立 年期計畫總召集人為黃秀端教授,TEDS2004P 為針對 2004 年總統選舉執行之年. 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民國九十七年總統選舉面訪計畫案」(TEDS2008P). ‧ 國. 學. (NSC 96-2420-H-004-017)。「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多年期計畫總. ‧. 召集人為游清鑫教授,TEDS2008P 為針對 2008 年總統選舉執行之年度計畫,計. sit. y. Nat. 畫主持人為游清鑫教授,以上說明詳細資料請參閱 TEDS 網頁:. io. er. http://www.tedsnet.org。作者感謝上述機構及人員提供資料協助,惟本文之內容 概由作者自行負責。各年度引用資料與計畫名稱詳列如下表 1-1:. n. al. Ch. engchi. i n U. v. 表 1-1 本文各年度研究資料來源一覽表 資料年度. 研究計畫名稱. 2000 年 總統選舉. 跨世紀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行為科際整合研究 (NSC 892414H004021SSS ). 2004 年 總統選舉. 2002 年至 2004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 三年期研究規劃(III) :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 (NSC 92-2420-H-031- 004). 2008 年 總統選舉. 2005 年至 2008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IV): 2008 年總統選舉面訪計畫案 (NSC 96-2420-H-004-017). 22.

(31) 第五節 章節安排. 本文章節安排如下,總共分成五章,在第一章中,將研究背景以及問題意識 做介紹,並進行相關研究的文獻討論,同時將本文的研究架構及假設、研究方法 與資料來源做說明。 而在第二章到第四章的部分則分別將 2000 年、2004 年以及 2008 年的總統 選舉做背景的整理描述以及討論,在每次的選舉中將本文所討論的變數利用模型 進行綜合討論,並對該年度的總統選舉進行小結。. 治 政 大 前述所提之假設進行回應,最後說明本篇文章在研究過程中所遭遇到的研究限制 立. 第五章的部分,筆者綜合前述三次選舉的討論結果,進行比較分析並對本文. 以及針對日後選民投票行為相關研究進行建議,並在文章的最末附上本文三次總. ‧ 國. 學. 統選舉的測量方式與變數的處理說明。.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3. i n U. v.

(32) 第二章 2000 年總統選舉分析–政黨重組的選舉 2000 年的總統選舉結果造就了臺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也為臺灣的政黨政治 開啟了新的一頁,對於研究總統選舉的變化,2000 年的總統選舉可以說是非常 值得探討的一次選舉,因此,筆者將對 2000 年總統選舉做一個完整的分析整理, 在第一節中,對 2000 年的總統選舉做一個綜合性的背景整理,而在第二節當中, 以交叉表的方式對臺灣選民投票行為變化進行基本的統計分析,在第三節中則將 所選的變數一同放進模型中進行綜合討論,選擇本次選舉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可. 政 治 大. 能影響選舉結果的議題或特殊事件一起納入討論,最後在第四節中對 2000 年總. 立. 統選舉進行初步的小結。. ‧ 國. 學. 2000 年總統選舉背景整理描述. ‧. 第一節. y. Nat. er. io. sit. 2000 年總統選舉不僅僅是民進黨自 1986 年創黨以來首次獲得執政權,同時 也是臺灣首次的政黨輪替。這次的總統選舉對臺灣政治總體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 al. n. v i n 的里程碑,象徵臺灣政治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進步,民眾認知可以透過選舉投票 Ch engchi U 的方式,藉由手中的選票,向執政長達半世紀之久的國民黨投下反對票,進而選 擇成立不久的民進黨,展開首次的政黨輪替執政經驗。 2000 年的總統選舉中,共計有五組總統與副總統候選人參選:分別是由國 民黨自行脫黨參選的宋楚瑜及其副總統搭擋張昭雄;國民黨提名候選人連戰、蕭 萬長;新黨提名候選人李敖、馮滬祥;從民進黨脫黨自行參選的許信良與搭擋朱 惠良;最後一組候選人則是由民進黨所提名的的陳水扁與呂秀蓮,共五組候選 人。2000 年的總統選舉的選舉結果讓原有的政治版圖重新做了組合,在 2000 年 總統選舉之前,臺灣的政黨組合大致上是由國民黨、民進黨以及新黨三個政黨所 24.

(33) 組成的政黨體系,2000 年總統選舉的競選過程中,宋楚瑜因為與國民黨產生分 裂,因而自行脫黨參選,國民黨也因為宋楚瑜的出走,瓜分了原本的票源,導致 最後國民黨的敗選,並於選舉結果結束後自行成立了親民黨 11,為臺灣的政黨政 治加入了新的政黨。至於當時擔任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因國民黨敗選而辭去主席 一職表示負責,並離開國民黨政治運作核心,在支持者的協助下籌組了新的政黨 臺灣團結聯盟(簡稱臺聯) 。如此發展使得臺灣的政壇在 2000 年總統選舉過後出 現了許多的變化,政黨版圖也進行了重組,由原來的三個政黨為主轉變為國民 黨、民進黨、新黨、親民黨以及 臺聯黨所共同組成的多黨體系,並持續成為日後. 治 政 大 2000 年的總統選舉主要是國民黨的連戰、民進黨的陳水扁以及獨立候選人 立. 臺灣政治的主要政黨。. 宋楚瑜三股勢力之間的競爭,尤其是宋楚瑜與陳水扁的競爭更為激烈,選舉結果. ‧ 國. 學. 也相當接近,結果如下表 2-1 所示:. ‧. 張昭雄. 無黨籍. 總得票數 得票率. sit. io. 宋楚瑜. 所屬政黨. 4664972. er. Nat. 總統候選人 副總統候選人. y. 表 2-1:2000 年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概況. a蕭萬長 iv l C 中國國民黨 2925513 n hengchi U. n 連戰 李敖. 36.84% 23.10%. 馮滬祥. 新黨. 16782. 0.13%. 許信良. 朱惠良. 無黨籍. 79429. 0.63%. 陳水扁. 呂秀蓮. 民主進步黨. 4977697. 39.30%. 資料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 由上表可以知道,宋楚瑜、連戰以及陳水扁這三組候選人囊括了總選舉票數的 99.24%,至於新黨以及無黨籍的得票數則不具重要性。對於這樣的選舉結果,最 引人注意的就在於國民黨候選人連戰的得票數遠遠落後於民進黨的陳水扁以及 11. 親民黨於 2000 年 3 月 31 日成立。 25.

(34) 獨立參選的宋楚瑜,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結果即在於宋楚瑜與陳水扁兩人的得票數 兩者相差不到 3%。這兩個發展一方面透露出既有國民黨勢力的崩解,另一方面 則導引出民進黨和強而有力的第三政黨的興起。對研究者來講,這兩個發展都與 選民的投票偏好變化密切相關。因此筆者將 2000 年的總統選舉著重討論在政黨 的分裂對選舉所產生的影響以及臺灣政治的政黨重組,以下所進行研究的資料來 源取自於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資料庫所提供之「跨世紀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行 為科技整合研究」12,而接下來便對筆者所選擇的變數,與受訪者的投票對象進 行個別的交叉分析。. 立. 政 治 大. 第二節 2000 年總統選舉基本描述分析. ‧ 國. 學. 我們將繼續對本次選舉調查的受訪者做更進一步的分析討論,首先,我們將. ‧. 候選人與選民投票對象進行次數分配表分析,由表 2-2 的 2000 年總統選舉選民. y. Nat. sit. 投票對象的次數分配表可以發現,主要的三組候選人中 13,除了 2000 年總統選. n. al. er. io. 舉的當選人擁有 50.7﹪最高的得票率以外,得票數居次的是從國民黨脫黨參選的. i n U. v. 獨立候選人宋楚瑜、張昭雄這組,而並非是一直以來擁有執政權的國民黨候選人. Ch. engchi. 連戰、蕭萬長,因此,我們假設,臺灣的選民在進行投票決定時,除了以候選人 所屬政黨勢力大小做為考量,也同時存在其他的考量因素,而針對選舉所進行的 選舉民調資料中顯示,在 2000 年的總統選舉得票率的分配上,從國民黨獨立出 來的候選人宋楚瑜得票率是 29.3%,高於具有政黨支持的候選人連戰的 20.1%, 而造成此次選舉結果的背後影響因素正是本文章所想要了解的,並且,在當年競 選中,宋楚瑜一直擁有良好的候選人形象與高支持率,雖然在競選後期爆發了興 票案影響當年的選情,但由選舉結果顯示,其支持率仍高於同室操戈的連戰,這 12. 13. 跨世紀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行為科際整合研究(NSC 892414H004021SSS)(陳義彥,2000)。 由於「李敖、馮滬祥」、「許信良、朱惠良」這兩組候選人在調查資料的抽樣次數分別為 1 次與 3 次,所以在資料的處理上筆者將其併入系統遺漏值。 26.

(35) 其中的原因,是選民希望政黨革新或是有其他的原因,將在文後繼續討論。 表 2-2:2000 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對象的次數分配表 次數. 有效百分比. 248 170 430 333. 29.3 % 20.1 % 50.7 %. 1181. 100.0 %. 宋楚瑜、張昭雄 連戰、蕭萬長 陳水扁、呂秀蓮 遺漏值* 合計 資料來源:陳義彥(2000) 註:1.本題之問題內容為:請問您是投給哪一組候選人?. 2.*遺漏值包括:「李敖、馮滬祥」、 「許信良、朱惠良」、 「投廢票」 、「訪員漏問」 、. 政 治 大. 「拒答」、 「不知道」以及「跳答」等答案選項。. 立. 首先,我們以性別做為變數,觀察其是否會對選民抉擇產生影響,由下表. ‧ 國. 學. 2-3 性別跟選民投票抉擇的交叉分析中可以發現,在性別這個變數上在投票的抉 擇之間男女差異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顯示性別與投票決定之間的關係在 2000. ‧. 年的總統選舉中並無太大的顯著影響。. sit. y. Nat. n. al. er. io. 表 2-3:性別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Ch. 宋楚瑜、 張昭雄 整體 性別 男性 女性. v. 選民投票抉擇 連戰、 陳水扁、 蕭萬長 呂秀蓮. engchi. i n U. 248 (29.2%). 170 (20.0%). 430(50.7%). 29.8% (.3) 28.7% (-.3). 18.8% (-.9) 21.3% (.9). 51.4% (.4) 50.0% (-.4). 統計量 n=848 n=848 df=2 2 χ =.800 p=.670. 資料來源:陳義彥(2000) 註:表中第一列括弧數字該項目佔所有受訪者之比例, 第二列之後的括弧數字為該項目之調整後殘差(adjusted residuals) 。. 而在年齡與投票抉擇的關係,藉由下表 2-4 的年齡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分析 27.

(36) 發現,如果以年齡做為自變數來觀察影響選民的投票變化同樣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力,但進一步用調整後殘差進行分析,如果單看宋楚瑜以及連戰這兩組候選人, 可以明顯看到,在宋楚瑜的支持者當中,30-39 歲的組間中,支持度是最高的, 而 60 歲以上的支持者卻是最低的,反觀支持連戰的選民當中,60 歲以上的選民 佔最多數,20-29 歲的選民卻是相較占其支持者的少數,由於連戰與宋楚瑜原本 都同屬於國民黨,而對照兩組的選民偏好,意味著在國民黨的支持者正產生變 化,在同為偏好國民黨的選民之間,新生代的選民對於政黨的忠誠度有所改變, 不再以政黨為唯一的投票考量,也會將候選人本身的形象或特質做為投票考慮的. 治 政 大 年齡的組間則無顯著的差異,顯示民進黨的支持者在本次的選舉中無明顯的世代 立. 依據,並願意尋求政黨政治的革新;而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與呂秀蓮的支持者在. 差異,無某一特定年齡層的支持者數量較為突出的情形出現,因此,此次的投票. ‧ 國. 學. 結果與國民黨支持者的流向變化有較顯著的影響,支持民進黨的選民相比之下,. ‧. 較無明顯的變動,因此,可以說 2000 年總統選舉中,民進黨的勝選主要是歸因. y. Nat. 於國民黨的選民產生的分裂而並非其支持者增加,觀察宋楚瑜以及連戰這兩組候. er. io. sit. 選人之間選民的變動,代表著解嚴後根深蒂固的政黨認同正悄然的發生改變,也 對臺灣的政黨政治產生了影響,在年輕一代的選民中,政黨的影響力正在產生改. n. al. 變。. Ch. engchi. 28. i n U. v.

(37) 表 2-4:年齡與選民投票抉擇交叉表 宋楚瑜、 張昭雄. 選民投票抉擇 連戰、 陳水扁、 蕭萬長 呂秀蓮. 統計量. 整體. 247 (29.1%). 171 (20.2%). 430(50.7%). n=848. 年齡 20-29 歲 30-39 歲 40-49 歲 50-59 歲 60 歲及以上. 32.6%(1.2) 34.6%(2.2) 27.4%(-.6) 28.9%(.0) 17.4%(-3.3). 15.0%(-2.0) 16.7%(-1.6) 23.1%(1.1) 23.7%(.9) 26.8%(2.1). 52.3%(.5) 48.7%(-.7) 49.5%(-.4) 47.4%(-.7) 55.8%(1.3). n=848 df=8 χ2=20.496 p=.009. 資料來源:陳義彥(2000). 政 治 大. 註:表中第一列括弧數字該項目佔所有受訪者之比例,. 第二列之後的括弧數字為該項目之調整後殘差(adjusted residuals) 。. 立. ‧ 國. 學. 至於一般所認為的,省籍與投票抉擇具有顯著的關聯性,在本文的省籍交叉 表中發現,省籍的差異的確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抉擇,如下表 2-5 所示,跟預期的. ‧. 結果相同,在大陸各省市的受訪者中,對宋楚瑜以及連戰這兩組候選人有較高的. Nat. sit. y. 支持率,特別是同樣是大陸各省市的受訪者中,其中宋楚瑜在其之間擁有高支持. n. al. er. io. 率,客家人 則居次;而在本省閩南人的受訪者中則對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有較高. i n U. v. 的支持,從調整後殘差的數值中更是可以清楚發現,宋楚瑜在大陸各省市的支持. Ch. engchi. 者是明顯高於其所有支持者的比例,而陳水扁在本省閩南人選民當中高於其所有 支持者的比例同樣非常突出,因此在選民當中,省籍仍是影響投票抉擇的變數, 多數的選民在進行投票決定時,仍會依照省籍的不同而有偏好上的差異,跟多數 對於省籍的影響研究結果相符,顯示省籍差異在臺灣選民的抉擇上面仍是一個有 力的變數,民眾在進行投票抉擇時,依照選民本身省籍的不同,會對候選人產生 不同的偏好。.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莊子美學中所呈現的「開放性系統」, 試圖來彌合菁英系統與庶民 系統之間的落差, 因為社會的穩定維繫於庶民教育體系的建立。毫

七、選手來源及限制:選手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青年組限民國89年1

勞動部自民國 92 年起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下稱本計畫),以民間

明天啟四年至永曆十五年之間(1624─1661)荷蘭以其政治及經濟力量 在臺灣南部先住民之間傳播基督教。4 西元 1636 年開始引進中國人到

勞動部自民國 92 年起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下稱本計畫),以民間

3.8.1 學校能因應工作的進展和達到預期目標 的程度,適切地調整年度目標和推行策略,逐 步深化過去兩年關注事項的成果。.

台灣大選將於明年 1 月登場,屆時將舉行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與第十屆立法委

相關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是分析變異數間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