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企業導入知識管理策略之研究-以某LED封裝公司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企業導入知識管理策略之研究-以某LED封裝公司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季延平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企業導入知識管理策略之研究-以某 LED 封裝公. n. al. y er. io. sit. Nat. 司為例.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 劉煥銘. v. 撰.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2) 摘 要 本論文為探索性的個案研究架構,從「知識管理活動」觀點來看工廠的知 識管理作法。並經由「知識管理關鍵因子」與「知識管理活動」相互關連性 來探討「知識管理關鍵因子」對於個案 LED 廠的「知識管理活動」之影響。 對於知識管理流程的運作得到的結論有: (一)、外部知識與內隱知識同為個案企業在知識取得及創造重要來源 但由個案探討發現要讓知識取得及創造能更有效果的方法,有賴激勵制度. 政 治 大 (二) 、由個案跨國企業知識蓄積及分享而言,IT 及網際網路科技應用是必 立 要且影響甚鉅的,但必須搭配資深或技術人員為載體,知識蓄積及分享效果. 及高階主管全力支持以促使團隊合作發展才能達到目的。. ‧ 國. 學. 才為顯著。. (三) 、教育、評核及激勵制度推動師徒制及專案團隊與跨廠區、部門合作,. ‧. 促進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 sit. y. Nat. 對於知識管理關鍵因子與知識管理流程關聯性得到結論有:. n. al. er. io. 1. IT 及網際網路可協助知識管理活動更加有效率及組織化。. i n U. v. 2. 科技產品的應用對遠距離、跨區域公司的知識管理式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果。. Ch. engchi. 3. 信任與自私為一體兩面,沒有相對高階的絕對支持及相對資源投入,就無 以產生絕對信任。知識導入及轉移至同化是否能達效果,此為一大主因。 4. 高階主管的認知及全力支持是知識管理落實、有效執行的關鍵。 5. 相同制度用在不同地區未必可得到一致效果,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方可收知 識管理之功效。 6. 使命與榮譽感需配合評核及有效激勵制度才能成為知識傳承重要動力。. 2.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詞:知識管理、、LED、LED 封裝、光色配比、分 bin、品味測試、顯 色性. 3.

(4) Abstract The thesis architecture is base o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 Base on the point 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discuss the activities of factories . Base on the inter-related “ key factor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ctivities ” . We try to find the impact from“ key factor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to " knowledge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the case study. The conclusion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1. External knowledge and implicit knowledge are equal important resource for. 政 治 大 study found that to make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eation can be more 立 effective is depends on the incentive system and top managers full support to. case company in the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creation. However, the case. 學. ‧ 國. th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mwork to achieve the purpose. 2. For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sharing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 IT and. ‧. Interne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s necessary and a great influence .It will be more powerful if senior technical staff as a carrier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sit. y. Nat. sharing .. al. er. io. 3. Education、assessment and incentive system encourage apprenticeship and. v. n. project teams to work more powerful in cross-plant .That promote the circulation. Ch.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conversion.. engchi. i n U.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ey factor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 Conclusion as following: 1. IT and Internet can make knowledge management activities more efficient and organized. 2.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products on the type of long-distance, inter-reg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can get maximum effect. 3. Trust and selfishness is two side of the same coin. If there is no absolute support and the relative resources from top managers . There will be no absolute trust . It’s the main key point of. knowledge import 、transfer 、 assimilation .. 4. Top managers awareness and fully support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will be the key to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4.

(5) 5. The same system in different regions may not be obtained consistent results. Capitalize on the trend will be the best efficac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6. Mission and sense of honor must comply with the assessment and effective incentive system in order to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LED, LED packaging, the ratio of phosphor, bin sorting, the taste test, color rendering 5.

(6) 謝 辭 感謝指導教授季延平博士,於論文撰寫期間給予我許多寶貴建議及指導。 讓我學習到由不同角度及更進一步的思維去分析及思考,這段時間內學習獲 得甚多獲益匪淺,僅此獻上我最深的敬意及感謝。 更應感謝我的家人這三年的支持與鼓勵,特別是我的老婆. 靖雯,在論文. 撰寫期間的除了自己忙碌的工作外,還要兼顧兩位小朋友的課業及生活,有 了她的支持與鼓勵,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將論文完成付梓。. 政 治 大. 重回校園學習除了師長精闢的見解給我解惑,更有EMBA的同學們分享實務. 立. 案例見解,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謝謝一路走來伴我成長的師長及朋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劉煥銘 謹誌於 國立政治大學. 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6.

(7) 目 錄 摘 要 ................................................ 2  Abstract .............................................. 4  謝 辭 ................................................ 6  第一章 緒論 ........................................ .14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4 . 政 治 大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18  立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17 . ‧ 國. 學.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20  第一節 知識管理 ..................................... .20. sit. y. 知識取得及創造....................................26. n. al. er. 知識蓄積及分享....................................32. io. 三、. 知識定義、分類及知識管理流程................... ...20. Nat. 二、. ‧. 一、. i n U. v. 四、. 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35. 五、. 知識管理關鍵因子..................................37. Ch. engchi. 第二節 LED 產業現況 ................................... 40 一、. 台灣 LED 上、中、下游產業演變......................40. 二、.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42. 三、. 產品發展趨勢......................................44.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48  7.

(8)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 50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52 . 第四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 53  第一節 個案公司介紹. ............ ....................53 一、. 公司沿革...... ...... .............................53. 二、. 技術、研發概況及產品用途、製程.....................55. 三、. 公司員工分析…………………………………………………62. 四、. 公司及工廠組織架構................................64. 政 治 大. 第二節 台北一廠 ....................................... 69. 立. 一、 台北一廠背景......................................69. ‧ 國. 學. 二、 知識管理流程......................................69. ‧. 三、 知識管理關鍵因子..................................75. 第三節 台北二廠 ....................................... 80. y. Nat. 台北二廠背景......................................80. io. sit. 一、. 知識管理流程......................................80. 三、. 知識管理關鍵因子..................................86. n. al. er. 二、. Ch. en. hi. i n U. v. gc 第四節 華南一廠…………………………………………………91 一、. 華南一廠背景.....................................91. 二、. 知識管理流程.....................................92. 三、. 知識管理關鍵因子........................... .....95. 第五節 華東一廠 ...................................... 100 一、. 華東一廠背景.....................................100. 二、. 知識管理流程.....................................100. 三、. 知識管理關鍵因子.................................106 8.

(9) 第六節 個案彙整分析與效益評估.......................111 一、. 廠區背景說明比較與效益評估.......................111. 二、. 知識管理流程比較.................................116. 三、. 知識管理關鍵因子比較.............................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27  第二節 後續建議 ...................................... 129 . 政 治 大 中文部分.........................................131 立. 參考文獻 ........................................... 131  一、. 英文部分.........................................132. 三、. 網站部分.........................................135. ‧. ‧ 國. 學. 二、.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9. i n U. v.

(10) 圖目錄 圖 1-1:研究流程…………………………………………………19 圖 2-1 Hall & Andriani 知識六構面………………………………23 圖 2-2 O’Dell &Jackson 知識管理流程圖…………………………24 圖 2-3 Carneiro 知識管理架構圖…………………………………25 圖 2-4 Bonnie 知識管理架構………………………………………26 圖 2-5 Leonard-Barton 知識創造活動……………………………29 圖 2-6 Nonaka & Takeuchi 知識創造模式…………………………30. 政 治 大. 圖 2-7 Nonaka & Takeuchi 知識螺旋………………………………31. 立. 圖 2-8 Bonora & Revang 知識建構與維持模式…………………33. ‧ 國. 學. 圖 3-1 研究架構……………………………………………………47 圖 4-1 封膠式產品製程……………………………………………58. ‧. 圖 4-2 成型式產品製程……………………………………………59. Nat. sit. y. 圖 4-3 模組產製過程………………………………………………61. n. al. er. io. 圖 4-4 公司組織架構………………………………………………64. i n U. v. 圖 4-5 台灣工廠主要組織圖………………………………………67. Ch. engchi. 圖 4-6 中國工廠主要組織圖………………………………………67. 10.

(11) 表目錄 表 2-1 Tiwana 知識與資訊的比較…………………………………21 表 2-2 知識取得內涵……………………………………………26 表 2-3 知識取得來源………………………………………………27 表 2-4 知識取得模式\方法……………………………………28 表 2-5 LED 用途分類………………………………………………41 表 2-6 LED 產業結構…………………………………………42,43 表 3-1 本研究訪談對象資料…………………………………50,51. 政 治 大. 表 4-1 個案公司沿革及重要資訊列表…………………………54. 立. 表 4-2 個案公司最近五年度每年投入之研發費用……………55. ‧ 國. 學. 表 4-3 個案公司最近五年度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56. ‧. 表 4-4 個案公司最近五年從業員工統計表………………………62 表 4-5 個案公司最近五年每直、間接員工創造產量、產值表…63. y. Nat. io. sit. 表 4-6 部門及負責業務內容………………………………………65. n. al. er. 表 4-7 台北一廠知識取得及創造來源及方式…………………71. Ch. i n U. v. 表 4-8 台北一廠知識蓄積及分享方式及載體…………………73. engchi. 表 4-9 台北一廠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方式…………………74 表 4-10 台北一廠組織文化………………………………………76 表 4-11 台北一廠評估與激勵制度………………………………77 表 4-12 台北一廠領導與策略……………………………………78 表 4-13 台北一廠科技運用………………………………………79 表 4-14 台北二廠知識取得及創造來源及方式…………………82 表 4-15 台北二廠知識蓄積及分享方式及載體…………………84 表 4-16 台北二廠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方式…………………85 11.

(12) 表 4-17 台北二廠組織文化………………………………………86 表 4-18 台北二廠評估與激勵制度………………………………88 表 4-19 台北二廠領導與策略……………………………………89 表 4-20 台北二廠科技運用………………………………………90 表 4-21 華南廠知識取得及創造來源及方式……………………93 表 4-22 華南廠知識蓄積及分享方式及載體……………………94 表 4-23 華南廠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方式……………………95 表 4-24 華南廠組織文化…………………………………………96. 政 治 大. 表 4-25 華南廠評估與激勵制度…………………………………97. 立. 表 4-26 華南廠領導與策略………………………………………98. ‧ 國. 學. 表 4-27 華南廠科技運用…………………………………………99 表 4-28 華東廠知識取得及創造來源及方式……………………103. ‧. 表 4-29 華東廠知識蓄積及分享方式及載體……………………105. Nat. sit. y. 表 4-30 華東廠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方式……………………106. n. al. er. io. 表 4-31 華東廠組織文化…………………………………………107. i n U. v. 表 4-32 華東廠評估與激勵制度…………………………………108. Ch. engchi. 表 4-33 華東廠領導與策略………………………………………109 表 4-34 華東廠科技運用…………………………………………110 表 4-35 廠區背景說明與比較………………………………111-114 表 4-36 知識取得及創造比較………………………………116-117 表 4-37 知識蓄積及分享比較………………………………117-118 表 4-38 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比較……………………………120 表 4-39 組織文化比較……………………………………………121 表 4-40 評估與激勵制度比較……………………………………122 表 4-41 領導與策略比較…………………………………………123 12.

(13) 表 4-42 科技運用比較……………………………………………12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3. i n U. v.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LED 產業在近幾年因各國政府強力推動綠能需求下而蓬勃發展,台灣 LED 產業結構完整,近年經歷幾番整併動作由上、中、下游各集團公司態式逐漸. 政 治 大. 明朗化,由上游磊晶到下游封裝,由幾家上市櫃公司交叉持股而成為縱向的. 立. 聯結合作,如億光集團由下而向上整合,或璨圓、東貝上下游交叉持股形成. ‧ 國. 學. 聯盟。. ‧. 另對於專利權之爭奪由上游晶片到下游封裝用耗材螢光粉、封裝矽膠、支. Nat. io. sit. 或採用專利晶片搭配相關螢光粉避掉相關侵權爭議。. y. 架大都集中於日、美、韓廠商手中。台灣相關企業多採用付出專利使用費用. n. al. er. LED 封裝產品成本結構 50~60%決定在兩大物料晶片與支架上。而台灣廠. Ch. i n U. v. 商除去專利爭議之外其品質及可靠度在相對成本比日、美廠商更具競爭性,. engchi. 中國大陸企業雖在近年急起直追,大多對於台灣企業仍保有 3~5 年技術差 距,但大陸市場需求夠大,也足以營造相關企業生長茁壯空間,故形成台灣 企業之極大威脅。另韓國以國家集團力量全力發展 LED 上下游產業,在這幾 年應用及產值已居於左右市場領導地位,嚴重威脅台灣企業生存空間。 在前有日、美、韓企業之專利優勢及韓國後來居上領導應用風潮,後有大 陸企業虎視眈眈急起直追。台灣 LED 企業面臨極大成長威脅。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個台灣上市 LED 封裝科技公司在營收持續攀升之際, 同時也面臨企業及生產環境快速變遷、急單需求成為常態。企業競爭策略也 14.

(15) 由大量生產規模轉趨向於降低成本、縮短工時、即時性的資訊取得、判斷及 回饋控制,更要做到瞭解終端應用由此引領終端產品應用方向。 而要如何在快速變遷環境中,取得管理上的優勢,獲得客戶信賴及訂單機 率增加,除了做好成本、品質、交期、效率四大基準控制外,企業體由上到 下若不能與時並進,積極追求創新、服務,就只能與同業列於同等地位,掙 取有限獲利。 對於製造業的創新其意含包括了除產品、應用外,對於製程、管理、效率、 客戶合作、資源技術整合等都包含在內。. 政 治 大. 要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端賴企業體中知識不斷累積增長,並能與日並進的加. 立. 以作適當應用。. ‧ 國. 學. Quinn(1992)提出:「現在企業不再賴以土地、設備或廠房等硬體資產,而 是在於知識與服務,企業為了在這快速變動的環境中永續生存,應該持續不. ‧. 斷的培養創新知識。」. Nat. sit. y. Bill Gates (1999)在他的「數位神經系統」書中也曾提到,組織智商的高低,. n. al. er. io. 取決於公司是否廣泛分享資訊,包括分享過去和現在的知識。組織的知識管. i n U. v. 理,來自於良好的組織文化,以及員工願意創造、分享並應用知識。. Ch. engchi. Tsai & Ghoshal (1998)也認為:「知識的創新與組織資本的創造須經過資源 (即指知識或資訊)的交換與組合始能達成,亦即知識與組織資本的創造必先 經由組織成員間的知識分享開始。」 Hendriks,P.(1999)更進一步指出,知識管理最大的難題就是知識分享。在實 務經驗上,諸多經理人、顧問與學者亦指出,知識分享是一個在知識管理上 相當重要、也相當棘手的課題,其關鍵常不是在技術,而是在「人」 。在專業 高度分工的今日,如何讓組織內的知識相通是組織成功的關鍵。. 15.

(16) 針對產業發展面臨之挑戰及瓶頸,已不僅僅是以改善設備、廠房等硬體設 施可以克服。透過知識創新、分享、應用、組織合作後是否能創造最大效益, 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本研究試圖由知識管理角度切入,以個案公司所屬不同廠區於知識管理流 程及關鍵因子交叉比對,歸納出較佳的知識管理模式,以提供業界管理上之 參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n U. v.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針對個案公司位於不同區域的四座工廠進行個案研究。探套四座 工廠知識管理活動與關鍵因子相互影響。 基於此,本研究主要探討下列問題: 一、. LED 工廠的知識吸收及創造作用為何?. 二、. LED 工廠的知識蓄積及分享作用為何?. 三、. LED 工廠的知識流通、移轉、轉換作用為何?. 四、. LED 工廠知識管理的關鍵因子對知識管理活動影響為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7. i n U. v.

(18)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文為探討知識管理活動與關鍵因子之研究。全文共分為五章,以下闡述 各章內容。 第一章. 緒論:闡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流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第一節探討知識管理,對於知識之定義,知識管理流 程之取得、創造,知識管理流程之蓄積、分享,知識管理流程之 流通、移轉、轉換。以及知識管理之關鍵因子之文獻探討。第二 節探討 LED 產業現況,就個案公司所屬產業分為台灣 LED 上、中、. 政 治 大. 下游產業演變,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產品發展趨勢作一. 立. 整體介紹。. ‧ 國. 學.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採行「探索性研究」 (Exploratory Study)與「個 案式研究」(Case Study)為主的研究方式。. 個案公司介紹、分析與研究發現. Nat. io. sit. y. 結論與建議. n. al. er. 第五章. ‧. 第四章. Ch. engchi. 18. i n U. v.

(19)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文獻資料收集. 立. 個案資料收集. 政 治 大 發展研究架構. ‧ 國. 學. Nat. 個案分析. n. al. er. io. sit. y. ‧. 個案產業與背景說明. Ch. e n形成命題 gchi. i n U. 研究發現. 研究結論. 圖 1-1. 研究流程. 19. v.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就知識管理及LED產業文獻做歸納及整理。 第一節探討知識管理,對知識定義、分類及知識管理流程中,知識取得及 創造、知識蓄積及分享、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歸納分析。 第二節知識管理關鍵因子探討與歸納。 第三節LED產業現況分析,就台灣LED產業上、中、下游產業演變及關聯 性,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作一探討。. 第一節 知識管理.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一‧知識定義、分類及知識管理流程. Wiig(1993)強調知識是心智模式內的組成分子,其包含了一些事實、信念、. ‧. 認知、觀念、判斷、期望、方法論與實用知識。. Nat. sit. y. Beckman(1997)透過知識的形成及其指導決策與行為的用途,說明知識是. n. al. er. io. 人類對資料及資訊的一種邏輯推理。 Tiwana(2001)將知識與資訊歸納為如表. Ch. engchi. 20. i n U. v.

(21) 表 2-1 Tiwana 知識與資訊的比較 知識. 資訊. 具行動性的資訊. 整理過的資料. 可用來判斷因果關聯、或預測決策. 只提供事實. 混濁、模糊、部分未結構化的. 清楚、數量化、結構化、簡化的. 直覺、難以溝通、不易以文字表達. 易以文字表達. 經由人們的對話、經驗性的直覺、. 經由資料的濃縮、整理、;以及計. 以及人們對問題解決的能力而來. 算得來. 政 治 沒有存在於特定所有者身上 大. 存在於某所有者. 立. 可以被資料系統管理. 長時間不斷的學習及經驗發展出. 學. ‧ 國. 仍須非正式的管道來管理. 由資料發展出來,以資料庫、書、 使用手冊及文件等方式來格式化. ‧ y. Nat. al. n. 2.持續的創新。. er. io. 1.工作的特殊性。. 3.持續的學習與教導。. sit. Peter. F. Drucker (1993) 指出知識應有三大特性. Ch. engchi. i n U. v. Purser & Pasmore (1992) 則定義知識為「用以制定決策用的事實、模式、基 模、概念、意見及直覺的集合體。」 Spek & Spijkervet(1997) 將知識定義為「正確與真實的直覺、經驗與程序, 能引領人們的想法、行為與溝通,能應用在許多狀況中並持續一段相當長的 時間。」 Myers(1996) 認為: 「知識是一種資訊流通的過程,在資訊的再流通過程中 發生效用,或是促使組織組織產生行動。」. 21.

(22) Senge (1997)認為: 「資訊與知識是不同的,個人資訊獲得是一個非常實際 的知覺,其來自某些地方,並經由人與人之間傳遞;而知識是執行有效行為 的能力,那並不是經由購買行為所能得到的「東西」,而是由學習得來。」 Holtshouse (1998). 提出知識是一種流量的概念,即知識可以在知識的提. 供者與需求者間相互交流;對知識提供者而言,是一種選擇性「推」(Push) 的過程,對知識需求者為「拉」(Pull)的過程,當兩者平衡時即產生最適流量。 Blumentritt & Johnston (1999) 對知識定義,知識是思考的工具,而經思考 結果呈現的是資訊,資訊僅能支持知識,但無法取代知識。資訊可以數位方. 政 治 大. 式加以儲存,而知識僅能存在於人類智慧系統之中。. 立. 而就知識的分類有下列敘述. ‧ 國. 學. Johann & Joakim (2003) 將知識分為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 隱性知識:指內心某種的信念與主張,容易表現在行動或工作上,但也容. ‧. 易流失且不易紀錄,難以透過文字、程式或圖形具替的向外傳遞。. Nat. sit. y. 顯性知識:指的是能夠編撰、易於流通與分享的知識,通常可以記錄於各. n. al. er. io. 種儲存體或系統內,包含一切以文件、手冊、報告、程式、圖片、聲音、影 像等方式呈現的知識。. Ch. engchi. i n U. v. Prahalad (1998)擴充了內隱與外顯知識的概念,認為應由人員及資本的角 度來劃分知識,人員的知識包含智慧、經驗、價值觀、公式、程式等內隱與 外顯知識;而資本知識則涵蓋了管理制度、知識庫、市場及顧客資訊、競爭 對手等內部及外部知識的範圍。 針對內隱與外顯知識的概念 Hall & Andriani (2002) 也提出了知識六構面。. 22.

(23) 圖 2-1 Hall & Andriani (2002) 知識六構面. 外顯. 內隱. 專業化. 協議書. 公開化知識. 特徵化. 習慣性. 外部隱性知識. 內部. 專案. 團隊. 外部. 分野. 立. 政 治 大. 有關於知識管理,依學者提出的有採程序觀點:. ‧ 國. 學. 如(Maglitta,1996)將知識管理分為知識取得、知識展現及知識尋求三個階. ‧. 段。. (Allee,1997)認為知識管理是把組織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以利知. y. Nat. (Davenport,1997)對知識管理的定義為:. n. al. Ch. er. io. sit. 識分享、更新補充。. i n U. v. 1.. 擷取知識。. 2.. 編輯知識。. 3.. 發展知識分類方法。. 4.. 發展散播知識之資訊科技基礎建設及應用。. 5.. 教導員工創新分享及使用知識。. engchi. (O’Dell &Jackson 1998)認為知識管理是指適時地將知識給予所需要的成 員,以幫助成員採取正確行動來增進組織績效的一種持續性流程。. 23.

(24) 圖 2-2 O'Dell &Jackson (1998)知識管理流程圖. 知識確認. 知識保存. 知識取得. 知識利用. 知識發展. 立. 政 治 大知識分享/流通. ‧ 國. 學. 另有學者提出管理要素觀點:. (Knapp,1998)認為組織管理包含六要素,分別為內容、文化、學習、評估、. ‧. 科技與責任。. Nat. sit. y. (Carneiro,2001)提出知識管理架構包含知識、科技工具、知識工作者、. n. al. er. io. 知識發展及知識管理效益五大構面。. Ch. engchi. 24. i n U. v.

(25) 圖 2-3 Carneiro(2001)知識管理架構圖. 知識   . 立. 政 治 大.  . 知識工作者 學習動機 創造力. 學. n. al. y er. io. sit. Nat.  . 知識發展 現存知識 新知識. ‧. ‧ 國.  . 科技工具 資訊科技 決策支援系統. 資料 經驗 資訊(市場∕競爭者). i n C h 知識管理效益 engchi U  策略決策  . v. 組織效能 管理績效. Bonnie (2001)認為知識管理架構包含企業文化、單循環及雙循環學習、組 織策略及內隱與外顯知識四大部分。 且認為式管理實施方法須含有詳細的施行細節即 SMARTVision,意指策略 (Strategize)、模型(model)、行動(act)、修正(revise)、轉移(transfer)五階段。. 25.

(26) 圖 2-4 Bonnie 知識管理架構 單/雙循 環學習. 企業文. 知識管. 組織策. 化. 理. 略.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內隱/外 顯知識. ‧. n. er. io. sit. y. Nat. a. 二‧知識取得及創造 l. Ch. engchi. i n U. v. 綜合各家學說資將知識取得分為內涵、來源、模式(方法)列表如下: 表 2-2 知識取得內涵 Andrew、Arvind &. Huber(1991). Albert(2001) 內涵. 尋求而且獲得全新的知識,或 天賦學習、經驗學習、替代學 就現存的知識,通過個人或是 習、移植、搜尋 企業夥伴的合作及共同研究 以創造新的知識。 26.

(27) 表 2-3 知識取得來源 Rulke、Zaheer &. Andrew、Arvind &. (1995). Takeuchi(1995). Albert(2001). 一般組織知識可由. 管理者的主要知識來. 知識取得之管道. 多方面取得,包含供 源可分為組織內人際. 分為諮詢者、客. 應商、經銷商、研發 管道、組織內非人際. 戶、實驗室、供應. 單位、大學、政府專 管道、組織外非人際. 商、大學、競爭對. 案及市場相關人士。 管道。. 手!非競爭之其. 立. 政 治 大. 他公司等。.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來源. Nonaka & Takeuchi. Ch. engchi. 27. i n U. v.

(28) 表 2-4 知識取得模式\方法 Meyers(1990). 行系統下的經驗 作漸進改善。. Zahra & George. Simonin(1994). (2002). 1. 組織內部自行. 潛在吸收能力包. 創新. 含經驗、投入、內. 2. 組之外部輔助. 2. 適應性學習:建立 或改變一個正式. 化三部分. 發展. 吸收知識需經由. 3. 購自外部市場. 社會正式與非正. 藉助企業聯盟 政 4.治 大. 地程序以達到靈. 立. 活地目的。. 途徑. 織轉移主要策略. 5. 購併方式概括. 提升競爭優勢和. 承受. 整體績效。. ‧. 時,為快速反應,. Nat. sit. y. 組織會嘗試或測. io. 試一些不熟悉活. n. 動或環境,以便採. Ch. 到實際應用,方可. 學. 3. 過渡性學習:當組. al. 式整合機制,轉換. er. 方法. 1. 維持性學習:對現. ‧ 國. 模式\. Helleloid &. engchi. 取對應方案或行 動。. 4. 創新性學習:學習 焦點在於發明或 採用新技術。. 28. i n U. v.

(29) Leonard-Barton(1995) 提出知識創造活動有四項: 1. 共享解決問題:隨問題複雜度增加及專業教育的興盛及國際化步伐加 快,有越來越多新產品發展需要跨越專業、認知、地理、文化隔閡以共 享方式解決問題。 2. 實現與整合新技術流程與工具:由參與專案或新技術系統開發,將使用 者的專屬知識融入其中。 3. 實驗原型:透過實驗與原型的組織學習方式,企業可以朝既定的方向改 善其能耐。. 政 治 大. 4. 輸入知識:當企業發現重要的策略性資產缺乏,或是不能自內部獲取. 立. 時,就必須從外部輸入與吸收技術知識。. ‧ 國. 共同解決問題. y. sit. n. al. er. io 輸入知識. ‧. 現在. Nat 外部. 學. 圖 2-5 Leonard-Barton(1995)知識創造活動. C h 核心能力 engchi. i n U. v. 內部. 價值觀與行為標準 執行與整合 技術系統 管理系統. 實驗. 未來 29.

(30) Nonaka & Takeuchli(1995) 提出知識創造是經由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不斷 互動及轉換而得。其轉換模式如圖 圖 2-6 Nonaka & Takeuchi(1995)知識創造模式. 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 共同化. 外化. (共鳴的知識). (觀念性的知識). 內隱知識. 政 治 大結合 立(操作性的知識) (系統化的知識) 內化. 外顯知識. ‧. ‧ 國. 學. 1. 共同化:由內隱到內隱知識的過程。如學徒制、在職訓練都是經過觀察、. Nat. sit. y. 模仿、示範、集體實作方式,即共同化的方式傳承經驗。. n. al. er. io. 2. 外化:由內隱到外顯知識的過程。透過隱喻(如寓言故事之隱喻) 、類比. i n U. v. (如過去發生的案例,視為解決問題之參考)、模式(將類比轉換為具. Ch. engchi. 體模型,如問題解決的知識以文字、圖形等紀錄)表達出來。 3. 結合:由外顯到外顯知識的過程,將觀念加以系統化形成知識體系。 4. 內化:由外顯到內隱知識的過程。組織透過語言、文字傳達知識,幫助 個人將經驗內化近而豐富期內隱知識。. Nonaka & Takeuchi(1995)亦提出知識螺旋過程,知識螺旋是由個人層次開 始,逐漸上升並擴大互動範圍,從個人擴大至社群、組織,甚至組織間。過 程中又不斷且持續地發生共同化、外部化、連結化及內部化的知識整合活動。. 30.

(31) 圖 2-7 Nonaka & Takeuchi(1995)知識螺旋. 對話 共同化. 外化. 建立活動. 連結外顯 內化. 範圍. 立. 結合. 知識. 政 治 大 邊學邊做.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1. i n U. v.

(32) 三‧知識蓄積及分享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資源說中提到:企業在思考如何蓄積核心資源時, 對於知識資源通常可採取下列三種作法 1. 知識萃取:可透過建立書面文件或公文檔案之方式將無形資產或個人 能力逐漸轉換成組織中公開資訊,並融入日常的運作體系中。 2. 知識擴散:企業可透過專案小組、內部訓練、團隊合作或師徒制的方 式,將個人知識逐漸擴散到餐與成員身上。進而將知識擴散到整個組 織中。. 政 治 大. 3. 機構化:對於專利、技術文件、顧客資料等,企業應指派專人或專職 機構管理。. 立. ‧ 國. 學. Bonora & Revang(1991)對知識蓄積以構面、建構、維持模式定義如下:. ‧. 知識蓄積兩構面:. 1. 知識儲存方式:分為機械式與有機式兩種。機械式指儲存客觀的知識是. y. Nat. io. sit. 對個人開放的。有機式則為主觀的知識,是隱藏的知識或技能。. n. al. er. 2. 知識的協調程度:分為「整合」和「分散」兩種形式。如儲存在個人身. Ch. 上為分散,儲存在團體中為整合。. engchi. i n U. v. 並以「知識儲存方式」及「知識的協調程度」兩構面交叉,形成知識建構 及維持模式,如下圖所示。. 32.

(33) 圖 2-8 Bonora & Revang 知識建構與維持模式. 整合. 機械官僚. 專案團隊 有機式. 機械式. 個人:工匠、專業人 公文、檔案. 立. 士、高階經理人. 政 治 大 分散. ‧. ‧ 國. 學. 圖中有四個象限,分別為「機械官僚」、「公文、檔案」、「專案團隊」、「個. Nat. sit. n. al. er. io. 下:. y. 人:工匠、專業人士、高階經理人」四個不同的知識管理活動,分別說明如. i n U. v. 1. 有機、整合的(專案團隊) :以團隊及專案小組為核心,每個團隊及專案. Ch. engchi. 小組有個別或特殊化知識的成員。特色為可利用專案或團隊將知識整合 在一起,與以一般化且擴散。 2. 機械、整合的(機械官僚) :以科層體制為核心,強調控制、職權、規則、 程序及標準化,並強調達成組織目標的各種努力間的協調。特色為藉由 制定作業規章、形成文化標準或手冊,使組織結構的作業成為知識。 3. 機械、分散的(公文、檔案) :以文件、檔案為核心,此機械儲存體不具 有認知的主體。特色為組織大量儲存的文件、報告、傳票、紀錄等。其 挑戰在於如何把資訊轉為知識。. 33.

(34) 4. 有機、分散的(個人:工匠、專業人士、高階經理人公文、檔案) :專業 人士的知識是有機的,且為特殊及個人化的。特色為知識是獨立儲存在 個人身上,由企業觀點來看,知識的儲存是分散的。 Senge(1997)將知識分享定義為「協助他方發展有效行動力,且知識分享必 須與對方互動,並成功的轉移給對方,形成對方的行動力。」 Hendriks(1999)將知識分享模式定為兩步驟: 1. 知識擁有者將知識外化的行為。. 2. 知識重建者將所得的知識加以理解,轉化的內化的行為。. 政 治 大. Davenport & Prusak ,L.(1999) 發表了知識分享的公式:. 立. 知識分享=傳送+吸收。與上述學者觀點有異曲同工之效果。.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4. i n U. v.

(35) 四‧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 知識取得同時,組織需建立有效機制,以使知識能經由流通、移轉或轉換 方式,將知識由個人層次開始,逐漸上升並擴大互動範圍,從個人擴大至社 群、組織,甚至組織間。過程中又不斷且持續地發生共同化、外部化、連結 化及內部化的知識整合活動。 以下對於流通、移轉或轉換方式學者提出論述。 Grant(1996)將知識流通形式分為五個層次: 1. 語言:共同語言的存在,對於包括規則、常規,以及透過團體的問題解 決及其決策。. 立. 政 治 大. 2. 符號溝通的其他形式:如數字、電腦程式。. ‧ 國. 學. 3. 專門知識的共通性:不同的專門知識間,必須有一些共通的知識基模,. ‧. 使知識可以產生流通。. 4. 共享的意義:內隱轉外顯知識時,常會造成知識損失。經由建立匹此共. y. Nat. io. sit. 享的瞭解,有助於內隱知識的溝通。. n. al. er. 5. 認識個別的知識領域:有效的知識流通,需要每一個人瞭解其他人的知 識技能。. Ch. engchi. i n U. v. 對於知識的移轉 Gilbert & Martyn(1996)認為當組織認知到組織內缺乏某 種知識時,便產生知識的落差,此時便需要將知識引進或移轉過來。其並對 知識的移轉提出了五階段模式,分敘述如下: 1. 取得:組織可以從過去經驗、工作中、向他人借得,或者由個人獲取新 知識,亦可由不斷蒐尋的過程中獲得。 2. 溝通:可以是書面或語言的方式,且必須先有溝通的機制,才能有效地 轉移知識。 35.

(36) 3. 應用:獲取知識的目的適應用知識,進一步鼓勵組織學習。 4. 接受:多數所未達成知識移轉的公司,實際上僅停留在接受的階段,知 識移轉需進行到同化,才算是真正的吸收。 5. 同化:此為知識移轉最重要關鍵,也是知識應用的結果,可將所有結果 轉變為組織的常規,改變組織的歷史,而使其成為組織日常的工作。 他們也提出時間是知識從個人移轉到組織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新知識在被 組織接受前,須經歷「邊做邊學」 、 「從歷史中學習」 、 「監視」 、 「控制」和「回 饋」的過程,然後才有可能發生「同化」 。而知識轉移並非靜態的發生,必須. 政 治 大. 經由不斷的動態學習,才能達成目標。. 立. Wiig(1997)認為組織要做好知識移轉,需要提供支持知識移轉的基礎架構. ‧. ‧ 國. 學. 能力與創造獎勵,以促使員工、團隊及部門為了共同目標而合作。.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6. i n U. v.

(37) 五‧知識管理關鍵因子 知識管理其關鍵並非一昧的蒐集資訊與知識,而是要將流動的知識予以系 統化,運用有效地方式進行管理,使知識能被擷取、分享、分析、搜尋甚至 能創新。 Nonaka & Takeuchi (1995)提出七項知識管理原則: 1. 高階管理人應創造出一個知識願景。 2. 公司應提供知識創新人才的事業階梯。 3. 知識工作場所應培養高密度互動。. 政 治 大. 4. 公司應重視新產品開發過程。. 立. 6. 公司應建立知識庫,以轉型為超聯結組織。. 學. ‧ 國. 5. 重視中階管理人員,採取由中而上再下的管理。. ‧. 7. 公司應建立「挖掘顧客知識」的機制。 Davenport(1997) 提出八項關鍵成功因素:. y. Nat. 2.. 知識管理是組織結構和資訊技術的基礎建設。. 3.. 知識管理架構須彈性且標準化。. 4.. 對知識有流通分享、創新的企業文化。. 5.. 知識管理須有清楚的定義、目標和用詞。. 6.. 知識管理需要誘導、激勵使員工行為直接改變。. 7.. 組織內有不同知識轉移管道,能產生知識管理加值效果。. 8.. 高階主管在口頭、資源與專案過程中對知識管理的支持。. n. al. er. sit. 知識管理需結合企業本身營運策略或競爭優勢。. io. 1.. Ch. engchi. 37. i n U. v.

(38) Tomas Stewart(1999)在<智慧資本>中列出了十項導入知識管理的參考原 則: 1. 企業不是人員知識和顧客知識的擁有者,如不把他們當夥伴,終將失去 他們且摧毀自己。 2. 企業需在組織內建立團隊合作的精神,支持「社群」的活動,確保學習 的氣氛,以孕育創意。 3. 企業在開發人員知識時,須撇開感情因素,把不具策略價值的人力資源 降到最低。. 政 治 大. 4. 對結構知識愈少正式干預,功能發揮愈好。. 立. 5. 管理結構知識墜重要的是加快知識流動的速度,快比多重要。. ‧ 國. 學. 6. 改變企業哲學,以資訊和知識取代昂貴的實物和財產。 7. 「知識型工作」無法大量生產,須強調差異化和顧客化。. ‧. 8. 徹底瞭解產業價值鏈,找出關鍵知識因素。. Nat. sit. n. al. er. 內部顧客說法是一派胡言,只有正宗外部顧客。所有人員知識和結. io. 10.. y. 9. 認清「資訊」本身就是「實體」 ,焦點要放在「資訊流」而非「財貨流」。. 構知識都需為顧客服務。. Ch. engchi. i n U. v. Arthur Andersen(1996)提出包含七項知識管理建立的模型,程序為創造、確 認、收集、導入、組織、應用、分享。並指出四個影響知識管理的促進因子 1. 領導:強勢、明確的願景與目標,能帶動氣氛,並積極的參與。 2. 企業文化:如鼓勵與獎勵知識的創意、發明、分享、紀錄與學習。 3. 評估指標:衡量知識的價值、品質、數量,是否有清楚的目標,:有否 與企業連結一致。 4. 科技:是否運用有力量的 IT 來支援知識管理。 Knapp(1998)列出知識管理六項要素,如下 1. 內容:在正確的時間地點,獲取適當的知識。 38.

(39) 2. 學習:著重學習態度、能力、發展、培養及創意激發。 3. 文化:營造出組織內每位成員的責任感、主動參與的態度與行為,形成 互信合作的環境。 4. 責任:組織內成員應具備參與建構有價值知識庫的義務。 5. 評估:加強知識擴散與分享的速度,強化參與感與取得容易性,以及知 識的再利用。 6. 科技:有效利用資訊科技連結全公司員工,且支援協同作業。. 政 治 大. 歸納知識管理關鍵有組織文化、評估與激勵、領導策略、科技運用四大因. 立. 子。. ‧ 國. 學. 組織文化包含:形塑分享、團隊合作、責任感、主動參與的態度與行為、 形成互信合作的環境、鼓勵與獎勵及高階主管的全力支持、塑造內隱知識發. ‧. 想環境以實質鼓勵將內隱轉外化。. Nat. sit. y. 評估與激勵包含:表揚知識管理的貢獻與應用者、衡量知識的價值、品質、. n. al. er. io. 數量有清楚的目標。. i n U. v. 領導策略包含:強勢、明確的願景與目標、徹底瞭解產業價值鏈,找出關 鍵知識因素. Ch. engchi. 科技運用包含:打造流暢的知識管理平台、有效利用資訊科技連結全公司 員工,且支援協同作業。. 39.

(40) 第二節 台灣 LED 產業分析 一、 台灣 LED 上、中、下游產業演變 台灣LED 產業發展歷史甚早,於1972 年德儀(TI)在台灣設立第一條LED 封裝線,將LED 產業帶進台灣,隨後1974 年TI 結束在台的LED 生產線,次 年以LED 封裝業務為主的光寶成立,台灣正式開啟LED 產業之門。 台灣LED 產業初期以下游封裝為主,上、中游的磊晶片與晶粒均需仰賴 美、日大廠的供應,直到1983、1988 年光磊、鼎元相繼成立,台灣才逐漸跨. 政 治 大 磊晶片廠,不過主要生產四元產品;藍光磊晶片部分,則為1996 年由工研院 立. 入中段切割。至於上游的磊晶片,1993 年成立的國聯光電為國內第一家上游. ‧ 國. 學. 與國內下游封裝廠合資成立之晶元光電開始發展。在經歷過20 多年的發展, 台灣LED 的產業鏈才終臻完備。. ‧. 在 LED 中上游晶粒與磊晶部分,雖然台灣起步較晚,但是近年來不斷積. sit. y. Nat. 極投資之下,至 03 年底為止,台灣用於生產磊晶片設備的MOCVD 已達250. io. er. 台,堪稱全球機台密度最高的地區。根據統計,03 年全球四元高亮度晶粒產. al. 出約176 億顆,台灣已佔68%,氮化物部分全球產出約77.5 億顆,台灣則約. n. v i n Ch 佔42.1%,繼四元LED 之後,台灣也成為全球第一大的氮化物LED 晶粒生產 engchi U. 國。. 2000 年以後由於手機大幅成長,對於SMD 型LED 需求快速增加,加上台 灣廠商紛紛投入高亮度LED 的市場,台灣佔全球產值比例始出現較為快速的 成長,03 年台灣在可見光LED 產值全球市佔率已達23.9%,僅次於美國;至 於紅外線等不可見光部分,03 年台灣佔全球產值比例仍低,僅約3.5%,主要 是因為一些高單價的產品如光連接器、光耦合器以及光纖傳輸模組等,台廠 商的市佔率仍不高所致,因此在不可見光LED 部分,未來台灣仍有相當大的 成長空間。 40.

(41) 而產品依用途分類可分為如下表: 表 2-5 LED 用途分類 光電元件. a. 家電、電子產品或玩具等點光 源應用。 b. 消費性電子(手機、PDA、數 位相機)產品背光源或按鍵光源。 c. 汽車顯示螢幕 d. 電腦產品. 政 治 e.大大尺寸 LED 背光源. 立. f. LED 顯示幕. ‧ 國. 學. g. 車燈模組. 照明及系統模組產品. a. 室內照明. ‧. b. 戶外照明. Nat. d. 路燈. n. al. er. io. sit. y. c. 裝飾用照明. Ch. i n U. v. e. 醫療照明. engchi. 紅、紫外線產品. f. 特殊照明(農業、養殖) a. 影印機紙張尺寸檢知 b. 家電用品遙控器 c. 自動檢測 d. 自動沖水裝置之控制 e. 偽鈔辨識 f. 殺菌 g. 螢光激發. 41.

(42) 二、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LED 產業採垂直分工方式,分為上游單晶片及磊晶片,中游的晶粒製造及 下游的封裝與應用。 表 2-6 LED 產業結構如表(資料來源:工研院光電所及自行整理) 產業及主要 產品. 製程. 廠商 上游. 單晶、磊晶:早年上游. ( 晶 片 製 單晶片與磊晶片為我國 造). 單晶成長的 ingot 切割而成,. 作為磊晶成長之基板(substrate). 治 政 較弱的一環,近年來無 2. 磊晶片(epitaxy wafer) :利用 大 立 論在產值與市場佔有率 液相磊晶成長法(LPE)、氣相磊晶 學. ‧ 國. 信越、晶. 1.. 成長法(VPE)、有機金屬氣相磊晶. 台科、鼎元. 成長法. 由於市場的蓬勃發展,. ‧. 元、全新、 均有極大進展。. 不僅有多家上游廠商. y. Nat. io. sit. (如中美晶、合晶)投入大. n. al. er. 量資源與整合,大型企. Ch. 業(如奇美等)也積極投. engchi. i n U. v. 入此一產業中,使我國 在上游晶片供貨上更具 競爭力。 ( 晶 粒 切 晶粒:我國在晶粒製造. 將上游磊晶晶片製作電極,進行光. 割). 罩蝕刻後,切割磊晶片,最後將. 上已凌駕日本廠商,國. 光 磊 、 鼎 內廠商也已綻有國內. 磊晶片崩裂成單粒晶粒(chip). 元、國聯、 90%以上的晶粒市場, 台 科 、 漢 晶電、燦圓、光磊等廠 42.

(43) 光、光寶、 商都有相當國際競爭 燦圓等. 力。. (封裝). 表面黏著型 LED、數字 將晶粒(chip)單粒取出,以膠或銀. 東 貝 、 光 顯示 LED、點矩陣顯示. 膠黏著在封裝導線架或封裝基板. 寶、億光、 器: 國內 LED 封裝多 上,再以金線分別接合晶粒與導 興 華 、 今 集中在可見光 LED 之生 線架或封裝基板金屬端,加入樹 台、華興、 產。整體占有極大產值. 脂或矽膠保護晶片及金線,後加. 佰 鴻 、 先 與比重,且具有相當強. 工成單顆 LED。. 政 治 大. 益、立碁等 的競爭實力。. 立. 可見光 LED 產值占全球. ‧ 國. 學. 第二位。 不可見光 LED 目前仍不. ‧. 為主力產品,有極大成. Nat. n. al. 東 貝 、 瑩 LCD、顯示器、照明、. Ch. sit. 顯示應用-家用儀表顯示、資訊顯. er. 顯示看板、指示燈. io. 應用. y. 長空間。. i n U. v. 示看板、時刻顯示、汽車第三煞. i e n g c h車燈、交通號誌。. 寶、新眾、 紅外線應用產品 台灣松下、. 自動控制應用-遙控裝置、滑鼠、. 企龍、光磊. 物體檢測、煙霧檢測。. 等. 光源應用-LED 印字頭、掃描器 讀取光源、LCD 背光源、室內\ 外照明模組。 通訊應用-光纖資料傳輸模組、無 線資料傳輸模組。. 43.

(44) 三、 產品發展趨勢 發光二極體具有體積小、耗電量少、發熱量低、壽命長、耐衝撞等優點, 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產品發展趨勢如下: 可見光 LED:消費性電子產品、汽車、通訊、資訊等領域且應用範圍持續 擴大。 手機、PDA、數位相機、GPS 用之小此吋顯示器均使用白光 LED 作為顯 示器被光源,該市場發展已相當成熟。 在中大型 LCD 顯示器應用上 ,LED 正積極切入被光模組供應鏈,取代 CCFL 為背光源。. 立. 政 治 大. 目前 7”以下 LED 背光模組價格相較於 CCFL 背光模組伯仲之間,甚至產. ‧ 國. 學. 品具有較薄、散熱性小、耗電量低優點,較 CCFL 有競爭優勢。. ‧. 10”以上 LCD 顯示器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大尺吋 LCD 顯示器背光源模組運用上,LED 已逐漸取代 CCFL 成為主流. y. Nat. io. sit. 應用。全球領導電視品牌皆力推 LED 背光 TV。. n. al. er. 研究機構預估未來 LED TV 滲透率將由去年第 18%上升至 47%(資料來 源:Display Search)。. Ch. engchi. i n U. v. LED 應用於照明上更為一必然趨勢,其不僅在亮度、發光效率、散熱能力 及光學設計上皆有大幅提升。各國陸續公布禁用白熾燈時程及多國政府提出 輔助政策鼓勵轉換使用 LED 等節能燈具的效益,預計未來數年 LED 在一般 照明應用的需求將逐步擴大、出現大幅成長。 由 LED 發展歷史經驗分析,新興市場需求成長是待動 LED 市場規模程長 的關鍵。因此 LED 產業後續成長在於是否進入新興市場,以目前技術及應用 分析,背光源及照明將為未來數年內影響市場之關鍵。. 44.

(45) 就中國 LED 照明市場而言,繼沿海城市之後,中西部城市亦開始積極推動 LED 照明政策補助,其中武漢東湖積極鼓勵 LED 產業發展,成為第二波中 國政策指導下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除此之外,2011 年下半年中國將承辦 各式各樣的運動賽事,將進一步驅動 LED 照明內需市場,包括城市改造、景 觀照明、場館照明、顯示看板等市場商機,預計將為台灣廠商帶來不少的營 收貢獻。2010 年日本 LED 燈泡市場大放異彩,引爆各界對於 LED 照明市場 的期待,隨著 LED 照明的應用領域逐步由住宅照明延伸至商用照明、工業照 明,由於商用照明、工業照明的每日使用量較大,高階 LED 成本可進一步分. 政 治 大. 攤,反倒是擁有成本與 1 年的回收期是廠商關注的焦點;相較之下,住宅照. 立. 明由於回收期仍相對較長,成本問題若無法有效解決,未來發展空間將相對. ‧ 國. 學. 受限。. 在低、中、高功率 LED 產品中,雖然中國照明市場需求將明顯增加,但其中. ‧. 多屬於中、低功率市場,毛利相對較低,由於高功率 LED 照明產品需要較大、. Nat. sit. y. 較亮的晶片、所需的技術亦相對複雜,加上室外照明大多使用高功率 LED 產. n. al. er. io. 品,因而高功率 LED 產品享有較高的毛利水準。除此之外,中國 LED 廠商. i n U. v. 率先轉入中、低功率市場,預期將使得中功率、低功率的市場競爭將更為激. Ch. engchi. 烈,在此趨勢下,預計高功率 LED 照明將成為 LED 廠商營收、獲利的主要 動能。. 45.

(46)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論文為探索性的個案研究架構,從「知識管理活動」觀點來看工廠的知 識管理作法。並經由「知識管理關鍵因子」與「知識管理活動」相互關連性 來探討「知識管理關鍵因子」對於個案 LED 廠的「知識管理活動」之影響。 於知識管理活動中主要探討「知識取得及創造」 、 「知識蓄積及分享」 、 「知. 政 治 大 在知識管理關鍵因子中,主要探討組織文化、評估與激勵制度、領導與策 立. 識流通、移轉及轉換」三種知識管理活動。. ‧ 國. 學. 略、科技運用。 其研究架構為下圖:.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6. i n U. v.

(47) 圖 3-1 研究架構. 知識管理關鍵因子 組織文化. 領導與策略. 科技運用. 評估與激勵制度. 1. 流通分享. 1. 領導者的決心. 1. 網際網路. 1. 誘導與激勵. 2. 鼓勵創新. 2. 知識願景的創造. 2. 資料庫. 2. 知識轉移管道. 3. 信任合作. 3. 結合競爭優勢. 3. 流暢的平台. 3. 高階主管口頭與. 4. 明確的目標. 4. 重視新產品開發. 立. 過程. 政 治4. 視訊系統 大. 資源上的支持. 5. 文管系統. 4. 因地制宜機制. ‧. ‧ 國. 學. n. 知識管理活動. 知識取得及創造. Ch. engchi.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知識蓄積及分享. v. 知識流通、移轉及 轉換. 47.

(4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乃採行「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Study)與「個案式研究」(Case Study)為主的研究方式。 1.採行「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Study)之說明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乃探討個案公司知識管理流程與其關鍵因子之相互影 響,期以了解個案公司如何成功引進知識管理策略。所以,本研究依據台灣 大學楊國樞教授等的見解,乃採行「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Study)[楊國 樞等,民 80],試從實際情況的探討,發掘事件真相,並深入研究其中發生的 知識管理策略之課題,以利研究的進行。. 政 治 大. Yin(1994)的觀點,其認為不論是實驗法、調查法、歷史法、個案研究法. 立. 或檔案分析法,都可運用於探索性、描述性或解釋性的研究,其區別的判準. ‧ 國. 學. 是依據「研究問題的性質」 、 「研究者對研究現象可掌控的程度」 、及「研究現 象是同時期或非同時期的事物」來進行研究方法之選擇。一般而言,當研究. ‧. 者對於同時期的社會現象提出「為什麼(why)」及「如何(how)」的研究問 題,並對研究現象只有一些或沒有控制性時,多數傾向採用個案研究法本研. y. Nat. io. 加以引援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n. al. i n U. 2.採行「個案式研究」(Case Study)之說明. Ch. engchi. er. sit. 究的進行,將先探討知識管理方面相關文獻與研究,以了解其參考價值,並. v. 本研究根據台灣大學吳琮璠教授[吳琮璠民 81]的見解-個案研究適合研究 當前較新的、未曾有許多人研究,或較無堅強理論的研究議題,且是自然現 實環境演變下的研究問題-故而採行個案研究為主,相關業者訪談與文獻整 理為輔的研究方法,以利研究的完成。 羅有至(2005)整理,Yin(1994)認為訪談視個案研究重要地資料來源之一。訪 談可以採取以下形式: 1. 開放式:此為最常見的訪談型式,可以問關鍵回答者有關的事實,或是 問回答者對於事件的看法,在一些情境中甚至可以要求回答者提出對於 某些事件的深入看法,若回答者越能以此方式提供此方面幫助,其角色 就越類似提供者而非單純回答者。其不只可提供個案探討者對事件深刻 48.

(49) 瞭解,且可見亦一些確實的證據來源,並開始幫忙調查者接觸這些證據 來源。 2. 焦點式:一種在一段短時間中訪談一位回答者的方法,於此情況下訪談 者維持一種開放式且以談化的方式進行。訪談主要目的可能只是要確認 一些已經建立好的事實。。此狀況下要小心陳述詢問的具體問題,看起 來似乎對此主題缺乏經驗,因而使回答者提出關於此主題的新看法。另 一方面,若問了引導性的問題,可能就無法達到訪談的確證性目的。 3. 延伸自正式的問卷:限定為更為結構化的問題,這種問卷可依設計為個 案研究的一部分。. 治 政 大 1. 貴廠對於知識取得及創造方式為何? 立 2. 貴廠利用何種方式達到知識蓄積及分享?. 本研究採用開放式及焦點式的訪談來進行研究。主要問題如下:. ‧ 國. 學. 3. 貴廠如何做到知識流通、移轉及轉換?. 4. 對於以上三種活動貴廠是以何種方式促使其成功運作?.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9. i n U. v.

(50)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一、. 訪談資料收集 本文訪談資料為個案探討之主要資料來源,本研究採取與各廠區相關主. 管深度訪談作為研究推導的主要依據。 資料整理方式為深度訪談過程中錄音,以增加紀錄之正確性,將錄音記 錄整理成文字稿,訪談問題以開放式問題詢問。各廠區相關主管受訪名單如 表:. 政 治 大. 學. 表 3-1 本研究訪談對象資料. 台北一廠廠 長累積 LED. n. al. Ch. 工廠資歷 8. engchi. y. 張廠長. 時間. 約 1.5 小時. sit. 專長與執掌. io. Nat. 台北一廠. 受訪者. 受訪日期 2012.02.02. er. 個案工廠. ‧. ‧ 國. 立. i n U. v. 年. 李經理. LED 封裝工. 約 1.5 小時. 2012.02.03. 約 1 小時. 2012.02.03. 程經理累積 相關資歷 6 年 孫課長. 模組課長累 積相關資歷 5年 50.

(51) 台北二廠. 呂廠長. 台北二廠廠. 約 1.5 小時. 2012.02.22. 約 1.5 小時. 2012.02.22. 約 1.5 小時. 2012.02.15. 長累積 LED 相關資歷 6 年 黃經理. 生技經理累 積相關資歷 8年. 吳廠長. 治 政累積相關資 大 歷 15 年. 范經理. 約 1.5 小時. 2012.02.16. 經理累積相. ‧. 關資歷 5 年. 累積相關資. n. al. 包經理. Ch. 歷 10 年. e華東廠模組 ngchi. 約 1.5 小時. y. 華東廠廠長. sit. 陳廠長. io. Nat. 華東一廠. 華南廠工程. 學. ‧ 國. 立. 華南廠廠長. 2012.02.08. er. 華南一廠. i n U. v. 約 1 小時. 2012.02.09. 約 1 小時. 2012.02.09. 經理累積相 關資歷 10 年 侯經理. 華東廠生技 經理累積相 關資歷 8 年. 51.

(52) 第四節 研究限制 因下列因素,本研究過程仍有許多限制: (1). 本研究採個案分法,受限於被採訪對象,因此對於選取的個案之代. 表性及周姓將會影響本研究推論的結果。 (2). 本研究採多重個案設計,會因受訪者在各區域、文化,與其他部們. 的互動程度及職務高低而導致相關資訊揭漏程度產生不一致狀況。 (3). 本個案採用個案訪談法研究,有可能因研究者個人主觀認知及判斷. 而影響研究發現,進而影響推論結果。 (4). 政 治 大. 本研究僅針對單一公司及其分布於不同區域之工廠進行研究,因此. 立. 若要將建議推廣至其他產業或公司,仍有待進一步實證。.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2. i n U. v.

(53) 第四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第一節 個案公司介紹 一‧公司沿革 個案公司目前主要是從事生產與銷售LED 光電元件、照明與系統模組 及紅外線產品。隨著市場的拓展,公司為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產品需求,以LED 為核心技術,進而研發相關整合性產品。而在其他高附加價值產品,如液晶. 政 治 大. 顯示器LED 背光源及照明模組系統方面等照明產品,個案公司積極投入研發. 立. 生產並已擁有率先打入國際電視品牌供應鏈優勢及累積量產know-how,已成. ‧ 國. 學. 為大尺寸背光源之領導廠商。面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除現有LED 產品外,並 整合公司主要資源,加強投入環保光源之應用;而此類產品由於極具潛力成. ‧. 為未來替代光源,擁有極大成長空間。.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3. i n U. v.

(54) 表4-1 個案公司沿革及重要資訊列表. 1993 ‧公司成立於台北縣xx市 ‧正式量產 1994 ‧生產應用於電腦週邊產品零配件 ‧成功發表高速 IR 產品及市場開發 1995 ‧生產 Infrared Wireless 應用產品 1996 ‧成功進入日本遙控器應用產品市場. 政 治 大. ‧台灣滑鼠產品應用市場佔有率逐步提昇. 立. 1997 ‧設立美國子公司. ‧ 國. 學. ‧設立新加坡子公司 ‧華南廠正式投入量產階段. ‧. ‧通過 ISO-9001 認證. y. Nat. io. sit. 1998 ‧個案公司全球總部開始興建. n. al. er. ‧投資設立日本子公司. Ch. 2000 ‧投資設立韓國子公司 ‧通過 QS9000 認證. engchi. i n U. v. ‧全球總部遷入 ‧與他國公司組成策略聯盟並進入車用 LED相關產品市場. 2001 ‧獲得 ISO-14001 認證 2004 ‧通過 ISO/TS16949 : 2002 認證 2008 ‧設立華東一廠(內含組裝廠) 2010 ‧設立台北二廠 54.

(55) 二‧技術、研發概況及產品用途、製程 個案公司目前與日、韓、中國際同業及應用大廠策略聯盟,並簽訂合作 發展合約,除透過雙方合作取得先進技術外,個案公司亦積極培養研發人才 及開發技術,不斷研發新產品。目前個案公司具有專業研發團隊,已成功累 積屬於自己的技術經驗,除已進入量產之產品外,更積極因應客戶需求,創 造新應用市場。.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表 4-2 個案公司最近五年度每年投入之研發費用. engchi. v.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95 年度. 96 年度. 97 年度. 98 年度. 99 年度. 研發費用. 82,039. 72,580. 91,904. 119,215. 151,059. 營業收入淨額. 2,303,175 3,195,902 3,070,371 4,003,197 6,770,891. 研發費用佔營業 收入總額比例(%). 3.56. 2.27. 2.99. 55. 2.98. 2.23.

(56) 表 4-3 個案公司最近五年度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 年度 95 年度. 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 1.Notebook 背光源模組。 2.高色域之LED 開發(七吋/NB 應用)。 3.平面顯示器Color Sensor 模組。 4.液晶螢幕RGBLED/RGB Light bar。 5.雷射滑鼠之雷射光源及CMOS 感測模組。 6.觸控式感測模組。. 96 年度. 1. 42” LCD TV 背光模組。 2. 高色域之LED 開發(22” LCD monitor 應用)。 3. 0.4t 超薄型side view LED。 4. 36W/ 60W 路燈。 5. MR-16 嵌燈。. 政 治 大. 學. ‧ 國. 立. 6. E27 燈泡。. 1.室內照明高功率高演色LED。 2.醫療照明用高功率高演色性LED。 3.全系列高功率LED 路燈。 4.高效率LED 室內嵌燈。. ‧. 97 年度. er. n. al. sit. io. 98 年度. y. Nat. 5.高效率 LED 燈管。. i n U. v. 1.55”大尺寸LED TV 應用高亮度 LED。 2.大尺寸直下式 LED TV 應用Light board 3.4W AC / DC 高功率LED. Ch. engchi. 4.12V 1W AC LED 5.高均勻度室內平面光源 6.無眩光/無閃光閱讀用光源 7.可變色室內 E27 燈泡 99 年度. 1. 42~55”超薄直下式TV 背光模組應用Side-view LED 2. Tablet 背光模組應用低電壓/高亮度Side-view LED 3. 薄形化<2mm 厚度側入式 TV/MNT 背光應用 LED. 56.

(57)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1.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 A.光電產品 家電、通訊、電腦、汽車等消費性產品、戶內外電子看板、交通號誌、面板 之顯示元件&背光源。 B.照明及系統模組 照明產品及用於各類消費性電子產品之各式紅外線資料接收模組。 C.紅外線產品. 政 治 大. 供家電、通訊、電腦、汽車等消費性產品遙控接收之元件及工業自動化、辦. 立. 公室自動化之元件、用於高速傳輸通訊用之撥接與接收之雷射二極體及接收. ‧ 國. 學. 感應器、以及電腦滑鼠、消費性遙控器自動控制與接受器之元件、CMOS Sensor. ‧. 感測元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7. i n U. v.

(58) 2.元件產製過程 A.封膠式產品製程 圖 4-1 封膠式產品製程. 固晶. 銲 線. 立. 政 封治膠 大. ‧ 國. 學. 鍍 錫. ‧. 半 切. Nat. 全 切. n. al. Ch. engchi 測 試. 包 裝. 入 庫. 58. er. io. sit. y. 外 觀 檢. i n U. v.

(59) B.成型式產品製程 圖 4-2 成型式產品製程. 固晶. 銲 線.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配膠 點膠. ‧. 目檢. n. Ch. e n g c測試 hi 捲裝. 出貨檢. 包裝. 入庫 59. er. io. al. sit. y. Nat. 全切. i n U. v.

(60) 配膠:配膠製程為 LED 成品良率集中度之關鍵站別,利用螢光粉與晶片搭配 而調整出不同光色的封裝成品。光色愈集中成品可出貨良品率愈高。 點膠:將配好的膠利用點膠控制器於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定量點入晶片上及 膠殼內。隨著時間改變膠黏稠度也隨之改變,訓練有素的點膠技術員可將良 率控制在 95%以上。 測試: LED 分 Bin 測試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光色、亮度、電性。通常光色 分佈在製程控制範圍內為 4 到 6 個等級,亮度分佈依晶片分佈等級及客戶需 求級距範圍控制在 5 到 7 個等級,電性分佈依晶片分佈及製程控制範圍控制. 政 治 大. 在 4 到 6 個等級,故每次單一測試機得到測試分 Bin 等級由 80 到 252 Bin 左. 立. 右。. ‧ 國. 學. 捲裝:將測試機依分 Bin 而得到的良品依各不同等級及顧客需求數量捲帶在 Carrier 上,客戶依不同捲帶應用於 SMT Light bar 、照明元件、電子顯示、. ‧. 紅外線接收發射模組及各類型產品應用上。.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0. i n U. v.

(61) 3.模組產製過程 圖 4-3 模組產製過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SMT:LED 有光色、亮度及電壓三項分 bin 等級,通常同 bin 等級集中度為. io. al. n. 控制方式,可有效控制成本及 SMT 效率。. Ch. engchi. 61. er. 影響可成捲打 SMT 效率及良品率之主要因素。個案公司提出混 bin 混打 SMT. i n U. v.

(62) 三‧公司員工分析. 表 4-4 個案公司最近五年台灣從業員工統計表 年度. 95. 96. 97. 98. 99. 員工. 直接人員. 223. 333. 192. 238. 353. 人數. 間接人員. 183. 223. 215. 273. 333. 合計. 406. 556. 407. 511. 686. 31.4 治 政 2.07 3.30 大 2.18. 29.5. 29.5. 2.07. 2.07. 0.24%. 0.15%. 平均年歲. 30.1. 平均服務年資 學歷. 博士. 分布 比例. 立. 29.5. 0.25%. 碩士. 7.2%. 7.6%. 10.17%. 11.24%. 10%. 大專. 38.7%. 41.1%. 50.62%. 52.75%. 45.85%. 高中. 35.9%. 35%. 29.53%. 27.12%. 36%. 18%. 15.9%. 9.43%. Nat. io. n. al. 8.65%. er. 高中以下. sit. y. ‧. ‧ 國. 0.4%. 學. 0.2%. Ch. engchi. 62. i n U. v. 8%.

(63) 表 4-8 個案公司最近五年每直、間接員工創造產量、產值表 單位:仟顆/人;新台幣仟元/人. 年度. 95. 96. 97. 98. 99. 每直接人. 3442. 3886. 8317. 9932. 10407. 10217. 8922. 12842. 14282. 16428. 4194. 治7427 政 5803 大. 8659. 11032. 員產量. 員產值. 立. 13323. 11468. 12451. ‧. Nat. y. 員產值. 12450. 學. 每間接人. ‧ 國. 員產量. io. sit. 每間接人. n. al. er. 每直接人. Ch. engchi. 63. i n U. v. 17415.

(64) 四.公司及工廠組織架構 1.公司組織架構 圖 4-4 公司組織架構. 股東會. 董事會 稽核室. 董事長.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副董事長. 顧問. 董事長助理. ‧. 總經理. sit. a l紅外 線 事業 C 部 h. 台北二廠. 製造 事業部. engchi. i n U 管理 處. 華南一廠. 及組裝廠. er. 光電元 件事業 部. n. 台北一廠. io. 照明 事業 部. y. Nat. 市場行 銷事業 部. v. 品保 處. 財務 處. 華東一廠 及組裝廠. 公司除一般性事務以處設立,歸屬於母公司直屬控制,並設有五大事業 部。分別為市場行銷事業部、照明事業部、光電元件事業部、紅外線元件事 業部、製造事業部共五個獨自營運部門。 64. 採購 處.

(65) 其對於中央相關事務共享外,其業績及營運成本為各獨立營運單位。. 表 4-6 部門及負責業務內容: 部. 門. 負責業務內容. 市場行銷事業部. 1.擬定年度營業目標.年度計畫。 2.各類可見光及不可見光產品之銷售.推展與執行。 3.相關產品之市場開發.商情蒐集.策略規劃。 4.信用評估及客戶維繫.接待與服務。 5.其他相關交辦事項。 1.擬定年度營業目標.年度計畫。 2.照明整合產品及汽車相關應用產品之開發.組裝.管理與銷售。 3.相關產品之市場開發.商情蒐集.策略規劃。 4.信用評估及客戶維繫.接待與服務。 5.其他相關交辦事項。. 照明事業部. 立. 政 治 大. 光電元件事業部. n. al. er. io. sit. y. Nat. 紅外線事業部. ‧. ‧ 國. 學. 1.擬定年度營業目標.年度計畫。 2.光電元件之開發與管理。 3.相關產品之市場開發.商情蒐集.策略規劃。 4.信用評估及客戶維繫.接待與服務。 5.其他相關交辦事項。 1.擬定年度營業目標.年度計畫。 2.紅外線及通訊元件相關應用產品之開發與管理。 3.相關產品之市場開發.商情蒐集.策略規劃。 4.信用評估及客戶維繫.接待與服務。 5.其他相關交辦事項。. 製造事業部. Ch. engchi. i n U. v. 1.負責生產線人員工作.品質.產能之督導及生產進度之執行。 2.負責生產流程改善.提高產品良率及生產效率。 3.負責投料生產安排作業.委外加工管理.倉儲管理等作業。 4.設備維護及安裝測試等相關事宜。. 管理處. 1.經營事項及事務流程之規劃.推動.管理與追蹤。 2.公司電腦化工作之規劃.推動.追蹤。 3.工業安全衛生事務辦理。 4.人員招募.教育訓練.考核.升遷.獎懲等事項。. 品保處. 1.公司品質管制與檢驗規範之建立。 2.原.物料及製程品之相關檢驗工作。. 財務處. 1.出納.資金調度等相關事宜。 2.成本與普通會計帳務處理.稅務結算申報相關事宜。. 65.

(66) 3.編制各項管理分析報表.供決策參考。 4.募資作業之辦理。 5.轉投資事業之管控。 採購處. 1.負責產品用原料.資產設備及耗材之採購業務。 2.供應商之聯繫及資料建檔管理。 3.協力廠商之開發與管理。. 稽核室. 1.檢查及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並提供分析.評估等建議。 2.促進以合理成本達到有效之管理控及控制及改善作業效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6. i n U. v.

數據

圖 2-1 Hall &amp; Andriani (2002)  知識六構面
圖 2-6 Nonaka &amp; Takeuchi(1995)知識創造模式
圖 2-7 Nonaka &amp; Takeuchi(1995)知識螺旋
圖 2-8 Bonora &amp; Revang 知識建構與維持模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Many people travel for gaining respect from others and a satisfying social status because one with plenty of trave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s

Daily operation - Sanitizing after guest checked-in / swab test (guest floor

Based on the defects of the safety control in the semiconductor electric circuit indust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warm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ECI model, the

Along with this process, a critical component that must be realized in order to assist management in determining knowledge objective and strategies is the assessment of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1998. H., Some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時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台灣已加入了 WTO (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 ),企業面臨劇變之環境及廣闊的物料採購市 場,若能善用「知識管理」( Knowledge

McCreedy ,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Within organization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Vol.6,

28.Davenport, Thomas H.(1993), Process Innovation:Reengineering Work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0.Fi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