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潛水鐘與蝴蝶:尋找遺失的社會工作拼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潛水鐘與蝴蝶:尋找遺失的社會工作拼圖"

Copied!
1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永慈 博士. 潛水鐘與蝴蝶: 尋找遺失的社會工作拼圖. 研究生:莊勝堯 撰 中華民國 一二 年 十 月.

(2) 摘要 我是一位在助人專業中迷失的學習者,而這是一篇關於找尋的故事。故事起 源於我在實習中所面臨到的挫折,面對服務使用者而一無是處的我,從助人的美 好想像中重重的往下摔落,我感受到社會工作專業與自身經驗的斷裂,也對社會 工作感到困惑。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社會工作,卻發現自己成為資本主義中的爪牙, 這種憤怒漸漸滿溢而找不到出口。我因此試著以自我敘說的研究方法,釐清我社 會工作的認同,重新建構屬於自己的社會工作圖像,也希望透過故事的細緻紋理, 紀錄非本科系社工學生對於社會工作的體認,留下不同於主流觀點的論述,甚至 進而招喚那些對於故事有所感觸的助人學習者們,一同犁出一條舒適的小徑。 我在書寫時,慢慢從生命經驗中耙梳,來回反思我社會工作認同的形塑過程, 從中也結合批判社會工作的觀點,將後現代與後結構理論導向實務上的探索。漸 漸地,我的情緒找到了出口,也尋覓到我在社會工作中暫時的舒適位置,這樣的 一篇論文是作為解放與抵抗的力量。解放之處在於,我在書寫過程不斷試圖剝除 黏貼在我身上的各式認同,以發展出更具主體性的自我以及社會工作知識,讓我 從桎梏的社工枷鎖中得以適度伸展。而透過自我故事的敘說,我要抵抗的則是權 威、實證典範以及主流社會工作的論述。 這是一篇關於我,以及找路的論文,我從故事的書寫中感受到力量的流竄, 我是一個沒有實務經驗的社工學習者,但此時此刻的我被記錄下來,代表了社會 工作中一種異質的聲音。書寫只是一個開端,我期待未來能夠引起接續的行動, 這是一篇未完的論文,但留白的結局,卻也蘊含著更多開創的可能。. 關鍵字:自我敘說、批判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認同、非本科系生. I.

(3)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Searching for the Lost Puzzles of Social Work. Abstract I am under-graduated student in Sociology and this master thesis shows the transition experience of my own learning process from Sociology to Social Work. It all begins from the practical training. After facing the service users directly, I felt really confused and depressed. When I struggled to figure out what the essence of Social Work is, I found out that I simply followed the rules of Capitalism when providing service for service users. After that, I felt so frustrated that I need to search for my social work identity. Later, I decided to use the self-narrative to reconstruct my own image of social work field. Besides, I also used severa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reorganize and reexamine my own life. Those theories include critical social work, post-modern and post-structuralism theory. Step by step, I obtained a temporary suitable position in social work field. Moreover, I successfully deal with my emotion. On the one hand, I realized the implicit influence of power structure in social institute. And this is what the social workers must confront this existing power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I got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myself and gain more self–confidence. The self-narrative really made me discover the real meaning of social work to me. Although, I don’t have social work practical experience, I think this writing process will be a starter for me. I will expect myself to take more action. After all,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Key words: self-narrative、critical social work、social work identity、Sociology. II.

(4) 謝誌 早晨,泡一杯燕麥牛奶,湯匙攪動著奶粉與麥片,熱氣隨著漩渦湧上,我一 邊拿著印有辛普森圖樣的馬克杯,一邊收拾背包,準備在吃完早餐後前往圖書館。 我總是佔了一個靠窗的位子,窗外最好能一覽各式形狀與不同深淺的綠色樹木, 讓眼睛能隨時放鬆,我也喜歡將參考文獻與筆記凌亂的散落在筆電旁,製造一種 渾沌但充實的想像,我偶爾會在下午五點多到操場跑步,在肺部的吸氣與吐氣之 間,嗅著校園內不知名的花香。這是碩三時撰寫論文的生活,這段日子我時常來 往於圖書館與研究室,並開始記錄每一瞬間頃刻而過的靈光,希望能完實的描述 社會工作在我心中的轉化與成長。 按下筆電開關後,等待著進入系統前各個細胞的甦醒,存放論文的資料夾被 我放在桌面最顯眼的地方,是一個最熟悉不過的位置。心中思忖著尚未撰寫論文 前,早已不斷在腦海中構思該如何寫這篇謝誌,但走到這個階段的此時此刻,一 切卻又化做千絲萬縷理不出一個頭緒來。猶記初入學時對於社會工作的想像,至 今已有許多改變,雖自認這幾年有許多成長,但面對未來我仍然誠惶誠恐,社會 工作是一門博學精深的學問,嘔心瀝血完成論文後,卻更讓我發現自己的不足, 但正因為感受到這樣的不足,我更期待自己能夠去面對、接納與包容。 細數碩士生涯的這一段歷程,有許多需要感恩的人、事、物,特別要感謝永 慈老師,陪著我走這一條險路,總是幫我釐清自己的想法,並協助我尋找適合的 方向,再放手讓我去做,若沒有永慈老師的幫忙,我可能就此錯失書寫自己故事 的機會;此外也感謝王行、羅秀華老師,在論文計畫書以及論文口試時提供寶貴 的意見,讓我產生另一股思考路徑;感謝我的朋友們,愛愛會的夥伴、過往的室 友、碩班一起奮鬥的同學;最後,也謝謝我最強大的支持來源,父親、母親、哥 哥、姊姊、姊夫、叡叡、小瑜兒、尹柔。有許多必須感恩的事物,實在難以一一 贅述,感謝一切,也期待自己能夠有所珍惜。 寫完這篇謝誌後,論文檔案將被我從桌面中移往資料夾的深處,也象徵了生 活模式要開始產生轉變,口試時王行老師曾問我一個問題:「你自認書寫過程是 抵抗與解放,但身為一名革命者,脫離了學術的保護後,又該如何在現實生活中 繼續抵抗與解放」?這樣的問題實在難以簡答,我想,就讓我繼續嘗試與尋找吧!. III.

(5) Turuitin 檢測資訊. IV.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起點……………………………………………………………………1 第二節 岔路……………………………………………………………………5 第三節 森林的另一端…………………………………………………………6 第二章 研究觀點與方法……………………………………………………………8 第一節 研究的觀點……………………………………………………………8 第二節 自我敘說 ……………………………………………………………15 第三節 研究的進行 …………………………………………………………21 第三章 銘印的旅程,拾遺:故事文本(一)……………………………...……26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溯游:我的家庭………………………………………………..……26 炮烙:國中階段…………………….……………………………….38 沉潛:高中階段…………………………………………..…………44 扎根:大學………………………………………………..…………49. 第四章 無垠的漂泊,失落:故事文本(二) …………………………..…………67 第一節 攀附:研究所前期………………………………………..…………68 第二節 愁城:實習…………………………………………………..………75 第三節 驚蟄:研究所後期……………………………………..……………93 第五章 踏上蹊徑,解放…………………………………………………………120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社工認同的反覆凝結………………………………………………120 跨越父權社會與社工的女性化特質………………………………126 拆解非本科系生的枷鎖……………………………………………130 透視社會工作專業下的權力………………………………………150. 第六章 未完,待續………………………………………………………………169 第一節 書寫作為一種抵抗…………………………………………………169 第二節 潛水鐘與蝴蝶:尋找遺失的社會工作拼圖………………………175 參考文獻…………………………………………………………………..………179. V.

(7) 表目錄 表一 研究期程………………………………………………………………………24 表二 社工碩士班入學新生以及非本科系新生人數…………………………..…131. VI.

(8) 第一章 緒論 《潛水鐘與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是我近年最喜愛的電影 之一,由法國導演 Julian Schnabel 改編自 Jean-Dominique Bauby 撰寫的同名書籍, 描寫了一段絕望與希望交纏的生命。故事主角在壯年時因為腦幹中風全身癱瘓, 只剩下左眼可以作用,而他運用了依然充滿生命力的左眼寫下自己的回憶錄。 潛水鐘是潛水人員下水作業時穿戴的厚重金屬器具,這項器具能夠讓潛水人 員潛入深海但卻難以行動,「潛水鐘」與「蝴蝶」都是 Bauby 癱瘓後,時常浮現 在他腦海的畫面,暗喻了生命被形體拘禁的困頓,以及生命在想像中具有的自由 本質。蝴蝶般迴旋式的飛翔,就像是亟欲在禁錮的生命裡尋找自我的姿態,雖然 看似是漫無目標的碰撞,但確實舞動了 Bauby 深處的靈魂,讓他在自由的國度 裡有一個美好想望。. 潛水鐘禁錮了我的軀體,然而生命本質的光亮,將如蝴蝶般振翅翱翔。 -引自書本&電影《潛水鐘與蝴蝶》-. 第一節 起點 還記得碩一暑假的實習,我的學校督導曉春老師在團督時拋了兩個問題給我: 我想要當什麼樣的社工?為什麼要將社會學拒於門外?當時的我並未對這些問 題產生共鳴,而是將它們擱置於內心的小小角落,但碩三的我在經歷實習的挫折 後,這些看似平凡的問題卻漸漸地在我心中濺起漣漪,擴散開來…。而追尋解答 的過程,我停下腳步反思我對社會工作的想像是什麼,這也成為我撰寫這篇論文 的初衷。 我在大學時期就讀社會學系,大學四年熱衷參與服務性社團的各式活動,在 與服務使用者互動的過程中有許多感觸,也漸漸喜歡上服務獲得的成就與感動, 那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經驗,我也因此決定「叛逃」當初志願卡排在第一順位的社 會學。現在甚至還依稀記得大二時決定要往社會工作發展時的興奮,我在我的人 生規劃中刻劃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那條道路指引我大學畢業後就讀社工所,就學. 1.

(9) 期間考取社工師證照,畢業後進入社工實務界工作。而之所以用「叛逃」這個詞 並不誇張,剛進入大學時,無法擺脫國高中傳統的學習方法,只會背誦社會學的 重點,而完全無法享受邏輯思考與辯論的過程,也完全不瞭解社會學的力量,我 就在大一社會學根基不夠穩固的狀況下,從此與系上同學的成長拉開一段不小的 距離,當時的我對社會學沒有好奇更沒有理想,幾乎在大二以後完全放棄了本科 系的訓練,成天在社團、球隊以及玩樂中過著得過且過、畢業就好的大學生活。 就這樣的,我甚至在不知該如何跟別人解釋社會學為何物的狀態下拿到這份畢業 證書,興奮地邁向我規劃中的嶄新人生。但有趣的是,正當我走在這條路上時才 發現社會學的潛移默化,它不斷挑戰我所接受的社會工作教育、知識體系與價值, 在社會工作朝專業化大步邁進的同時,知識論、方法論與本體論都不斷的往實證 典範傾斜,此時潛藏在我心中的詮釋典範與批判典範不但像鬼魂般不定時地在我 耳邊低語、它們更像一雙佈滿青筋的巨大怪手掐住我的咽喉,這在我的專業訓練 過程中產生許多困惑與衝突,我漸漸希望能夠釐清—對於社會工作我相信的是什 麼?我想要當一個什麼樣的社工?而我對社會學的冷漠就這樣地被終結,為了找 尋答案,我“幸運”地重回社會學的懷抱,在研究所較為批判與獨立思考的訓練下, 我也開始喜歡用社會學的鏡片觀看社會工作與服務使用者,我希望社會學能成為 我社會工作的一項利器。 起初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開始對於非本科系碩士班學生的專業教育歷程與 專業認同感到興趣,並開始思考自身的轉換歷程,總覺得大學四年在我心深處埋 下了社會學的種子,但卻並未發芽,而研究所的灌溉讓它伴隨社會工作一起成長 與茁壯。Mills(1959:31-32)提及:「對一般人來說,他們所能意識到的,以及想 去做的事,無一不受限於他們私人生活的軌道;他們的眼界與能力,則被框限在 職業、家庭和鄰里所構成的特寫鏡頭內;在其它的情境裡,他們形同行屍走肉, 只能當個旁觀者」 。而社會學想像是一道優美的弧線,讓我們看到個人煩惱背後 的公共議題,從單一情境跨越到社會結構,透過社會學想像,能夠讓我暫時脫離 社會工作正規教育的軌道,調整自己與社會工作的步伐;更進一步的,社會學就 像一個大槌子,不停的摧毀我過往所建構出的世界,Giddens(1986)認為社會學作 為一種批判,必須具備十足的破壞性,基於歷史的感受力與人類學的感受力,我 們能夠長出批判的感受力。對於我來說,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最大的差異就在於 不可預測性,社會工作並非任何自然法則所能遵循之學科,社會學的破壞力創造. 2.

(10) 出更多的差異,讓我有機會從不由自主的道路上作出謹慎思考後的抉擇,如此對 於社會工作的思考或批判,更加深了我對於社會工作的喜愛與認同,社會工作對 我來說有無限可能。這樣的詮釋或許也正如社會學家 Garfinkel 所提及的,行動 具有反身性與可說明性的特質,意即行動是可觀察和可報導的,行動可作為被說 明的對象,而端看行動者如何詮釋自身的行動(引自李猛,2003)。因此,我開始 對於像我一樣是非本科系的學生進入社會工作之後的狀況感到興趣,好奇他們會 用怎樣的說明去詮釋這樣的轉折,而大學不同科系之間與社會工作的融合是否能 創造出不同的火花呢? 另外,在社會工作邁向專業化的過程,也逐漸產生許多非本科系學生的規範 和限制,好比我報考 99 學年度社會工作研究所時,仍有學校存在非本科系學生 不得報考之規定,而從 102 學年度的各個社會工作碩士班招生中可以發現,大多 數的學校會要求非本科系學生入學就讀後,必須補修至少三門基礎學科,例如某 校的報考簡章中明定:「凡錄取考生未曾修習下列八科:(1)社會工作概論 (2)人 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3)社會個案工作 (4)社會團體工作 (5)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6)社會統計 (7)社會工作研究法 (8)社工實習,應於入學後補修(須經正式選課 及參加考試,社工師考試科目 60 分以上可以辦理”抵免補修”) ,但不列入碩士班 畢業學分」 。又如修法後的社工師考試,規定必須修滿特定的 45 學分社工課程才 能參與考試,這對於非本科系的學生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極有可能發生社工所 畢業卻無法考社工師的現象。從這些規範都可以瞭解社工教育者為維護社工專業 品質的心切,但這樣的規範確實能提升社工員的品質嗎?抑或成為另一種專業霸 權的壓迫?在考照文化風行的當下,非本科系學生的研究所生涯可能僅是成為填 補社工基礎知識的窗口,甚至漸漸壓抑了非本科系學生的獨特性。我想像的社會 工作是一個熱情、活力、多元而不羈的學科,是關懷社會議題與弱勢族群的舞台, 而這樣的社會工作是否存在呢?王增勇(2007)就認為,台灣社會工作朝專業化邁 進的同時,卻也喪失了真誠與案主對話的能力,社工以及案主的故事被框限在既 定的表格之中,其中的一首詩更是令我反思: 工作,要考證照, 背誦著工作中用不上的理論, 我們放棄自己追求答案的權利; 評鑑,要會寫漂亮的數據,. 3.

(11) 書寫著委員理想中的圖像, 我們失去表達實務困境的機會; 升等,要寫英文文章, 思考著期刊編輯有興趣的題目, 我們不再擁有與身邊夥伴對話的能力; 書寫,總是為著不認識的陌生人。 這讓我思考到,對於和我一樣的非本科系學生來說,當我們在碩士生涯忙碌 的補齊社工學分,一心想成為別人認可的社工“專業”身分時,卻漸漸的失去自身 的主體性,學習是否就成為了一種彰顯專業以及自身價值的手段。碩士班是追求 獨立思考與批判能力的場所,但這樣的氛圍卻只讓我們將知識複製與再生產,尤 其對非本科系學生來說,其對社工的專業認同可能仍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亟欲 追求認可的心態,更容易使我們陷入這樣的執著之中。 基於這樣的混亂,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三部電影: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 《駭客任務》(Matrix)以及《極光追殺令》(Dark City),這都是令我印象 深刻的電影,從本體論的角度切入,它們的共同點在於對人的本質提出質疑,也 可以說對世界的本質做出挑戰,在三部電影中,日常生活人們所認知的一切全是 被建構出來的,這與批判理論有許多類似的觀點。啟蒙和科學將人類的知識引向 另一個里程碑,與過往對宗教的非理性信念做出劃分,但是法蘭克福學派 (Frankfurt School)卻指出,啟蒙、理性與科學儼然成為一種新的宗教、新的信仰, 也成了新的壓迫。這是我非常欣賞的批判理論對啟蒙之辯證過程,它帶給我新的 視野去看這個世界。而在社會工作領域,較為新興的批判社會工作(critical social work)就納入了批判理論、後結構以及後現代的相關學說,Payne(2005)認為批判 社工對傳統社會工作提出了省思,也提供了社會工作一種更有創造性與批判性的 思考模式,能夠將關注擴大至社會層面,並且對意識形態霸權、階級、專業化、 性別和壓迫進行反思。因此當時的我,希望透過批判社會工作的視角,去反思與 省視當下專業教育中非本科系學生的轉變。. 4.

(12) 第二節 岔路 抱持這樣的問題意識開始撰寫論文後,我更進一步接觸批判社會工作的觀點, 並不停反思我的學習歷程,我嘗試與社工教育發展史以及專業認同的文獻對話, 慢慢在文獻中沉澱自己。在批判社會學的洗禮下,我對於權力更加敏感,但在自 以為是的解構社會工作同時,也讓我越來越困惑,我究竟期待在這篇論文中說什 麼。為非本科系的學生發聲嗎?去抵抗專業霸權的體制嗎?還是要提倡社工教育 的激進化呢?這確實都是我想做的,但我的這篇論文找的到出路嗎? 在與永慈老師的一次討論中,我發現我無意識的書寫出許多主觀感受,似乎 在梳理自己對於社會工作認同的內在張力與掙扎,再企圖透過非本科系的受訪者 反觀自己,說穿了就是我想隱藏自己,並藉他人之口說自己內心之話。但當我對 批判社會學越著迷時,卻也越容易憤怒,對社會結構不滿、對社會工作的現況不 滿、也對自己的無作為不滿,永慈老師告訴我,這就像後現代理論在社工實務一 樣,若是沒有進一步的掌握,很容易找不到出口。確實,我完完全全迷失在我的 憤怒裡了,不但覺得自己穿戴了厚重的潛水鐘,也喪失想像的能力。 在永慈老師的鼓勵下,我決定走向一條以前一直不願走的路:自我敘說。其 實並非有什麼不願道出的故事,也非害怕回過頭來重整自己,而是自己始終不擅 於說故事,也不習慣在他人面前展現自己,我知道這對我而言會是一個艱澀的挑 戰。而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我想在這篇論文找尋自己的出路,也期待 我能為了自己和自己所在乎的東西而書寫。對我而言,我的社會工作就像少了一 塊拼圖而不完整,曾經以為那塊拼圖是社會學,當我裝備上社會學的視野後,我 就能看得更高、走得更遠,但其實我一直不知道遺失的拼圖長什麼樣子,就讀研 究所後我一直視社會工作為一生之志業,我希望能在就業前重新思考社會工作的 道路,好好地整理我與社會工作之間的關係。而我認為,讓我自己去回答我想問 的問題,或許會是一條適合的道路。 敘說是自我建構的過程,敘說分析的目的不是在尋找真實,而是理解敘說者 再現經驗的意義,蔡敦浩等(2011:42)指出敘說探究採取的角度是:分析敘說者 透過敘說再現出的經驗以及建構出的真實,並研究敘說者是如何捕捉、呈現和解 釋經驗,從中理解他們的世界觀特質或說服他人的互動過程。這讓我想起電影《大. 5.

(13) 智若魚》(Big Fish)中,一個認為父親始終將生命故事過度渲染的人,他覺得父親 總是用童話包裝自己,讓他根本無法了解父親,似乎不認識真實的父親是怎麼樣 的人,父子之間因而產生難解的誤會,但就在父親臨終前,他終於領悟故事中的 父親,其實也正是父親內心的自我,父親早已赤裸裸地把自己呈現給最親愛的家 人,他也在父親臨終前,幫父親編織了最動人的結局。我想,故事就是有這樣的 魔力吧!後現代主義認為論述是不精確的,語言必然無法指涉真實,但正因為這 樣,敘說將人生故事重新詮釋後,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作用,故事容許了許多詮釋, 也會隨歲月不斷翻新,父親透過故事詮釋生命,圓滿了許多平凡與遺憾。正如電 影中所說的:「一個不停述說自己故事的男人,讓他自己也成為了故事本身,那 樣,他也變的不朽了」。 王增勇(2005a)在與二十多位社工員聚在一起說故事後,認為說故事是社工 展現主體性的方法之一,能夠讓自己發聲以及被看見。Marx 曾說資本主義內含 自我毀滅的種子,在剝削與壓迫下工人革命終將到來,但王增勇提到:「每個故 事都蘊含著改變自我的種子,等待萌芽,說故事原來才是最具顛覆的社會運動」 (頁 7)。或許,故事真的具有這樣的力量,你怎麼敘說你的人生,是自己的選擇, 那又何妨?王增勇在文末提及: 故事雖然溫柔,影響卻是深遠,因為它不僅改變我們的認知,更改變我們認 識世界的感性結構,而且這個改變是會從我們自己開始,改變自己其實才是 最困難的。說故事是危險的,因為你無法預知開始說之後,你說出的內容是 否是你原先所期待的,但也因為危險,所以才讓說故事具有創造自我的可能。 說故事是有致命吸引力的,因為他會召喚其他人現身。問題是,我們準備好 要一同冒險了嗎?(頁 7-8) 所以,我決定走上這條意想不到的岔路,用自己的語言、想法與詮釋,敘說 自己與社會工作的故事,期待改變自己,並召喚他人。. 第三節 森林的另一端 在撰寫論文的迷失中,走上自我敘說這條岔路,我想透過故事耙梳自己與社 會工作的關係,因此在這篇論文,我會先撰寫自己的故事,並透過和參與者、文 獻以及批判社會工作的對話,寫下自己社會工作認同的凝結歷程,以及自我對於. 6.

(14) 社會工作教育、專業發展以及權力的反思,最後希望達成以下目標: 一、書寫自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許多混雜的想法與思緒能從中加以處理,除了 顧及眼前路,也能看到身後身。當進入社會工作教育前後的圖像漸漸勾勒清 晰時,有助於反思自己對於台灣社會工作教育以及專業發展的想法,並分析 自我社會工作認同的形成,在來回書寫的過程,重新建構具有主體性的社會 工作認同。 二、過往文獻對於社會工作認同的討論,往往是踏在實證典範的立場切入,某些 超越的範疇難以細嚼其紋理,本篇透過故事的敘說,更綿密的呈現一位大學 非本科系的社工學生之社會工作歷程,呈現主觀與差異的脈絡,留下不同於 主流觀點的論述。 三、我在蔡培元(2008)撰寫的《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 中,感受到真誠的故事所具有的深遠招喚力,那是一則“胖子”的自白,呈現 出生命歷程中最細微的脈動,閱讀中我似乎進入到他的生命裡,和他一同感 受身體的探索,以及經歷體態所帶來的不自在感,正如同蔡培元寫到:「如 果妳/你也曾經那樣幽然的繞轉著感覺到自己的不自在,如果妳/你也曾經企 圖找到自己的樣子,如果妳/你也曾經希望找到那些讓自己不自在的原因, 歡迎進來我的世界,讓我的故事與你的生命對話」。這絕對不僅僅是篇喃喃 自語的文章,他招喚讀者感受身處社會的種種不自在,體會生活中對於身體 的嚴密規訓,蔡培元朝向自在的歷程,也有意無意的帶領了讀者前進。因此 我也期待透過自我的社會工作認同呈現,讓有相似經驗或背景的閱讀者找到 對話的窗口,在共鳴中得到激勵與幫助。. 7.

(15) 第二章 研究觀點與方法 本章分為三部分,第一節將闡明研究背後所秉持的建構理論典範以及批判社 會工作觀點,此為本研究之價值信念與指引;第二節則介紹我採用的研究方法, 將陳述我與自我敘說的相遇,並對自我敘說的運用加以說明;最後則具體解釋研 究進行方式,以及實際的研究期程。. 第一節 研究的觀點 緒論中有提到這篇論文成為自我敘說的經過,在尚未撰寫論文前,內心一直 存在一股抗拒自我敘說的力量,不習慣現身是一個很大的因素,我的家庭被我歸 類為傳統東方式家庭,情感不輕易溢於言表,我從小就很少與他人談論心事,朋 友會覺得我很神祕,摸不透我內心世界的想法,但我從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心事好 談,遭遇事情我習慣抱持樂天的態度,以走一步算一步的策略去接納吸收,這讓 我很少感到煩悶與憂鬱,但也讓我不習慣“說自己”、甚或“探索自己”。其次,也 認為自己的故事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它平凡的跟每天的柴米油鹽一樣,瑣碎而 不被重視,我甚至僅僅是一個未經而立之年且未接觸實務經驗的 nobody,這能 夠寫成一篇論文嗎?它的學術價值是什麼?這樣的疑惑攀附在胸口,隨著一天天 逝去的日子而不安顫抖。但是漸漸地接觸敘說後,我發現到故事的不可或缺性與 獨特性。在陳則茵(2008)的研究中,可發現她與我的求學背景相似,皆是大學接 受社會學訓練的社工碩士班學生,但在她的自我敘說中,卻感受到她對大學、研 究所生涯的主觀經驗詮釋,與我的自身感受有極大差異,這突顯了敘說透過脈絡 化描述而能夠挖掘到的獨特性,每個人皆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生活、經驗、 感受,終而形成獨一無二的故事。 立場的確定與我自身價值觀的探索有關,更無法脫離我追尋科學典範的經過。 典範(paradigm)一詞源自 Kuhn 於 1962 年發表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意指人 類對社會世界所持的信念與價值觀,這種信念與價值觀往往成為引導人類的社會 行動之主要依據。Guba 和 Lincoln 說明若將典範運用於科學研究領域,典範即指 研究者對所探究的社會世界持有之價值信念,而這種價值信念往往會左右研究者 對社會現象真實本質的假設,進而影響研究者所採取的研究策略與方法(引自潘 淑滿,2003:32-33)。因此典範的選擇說明了研究採取的立場與觀點,也揭露研. 8.

(16) 究者對世界的想像與信念。根據 Habermas 的說法,其認為人類基本的生活興趣 會決定人在世界中注意的事物,此認知興趣是從人類的社會文化生活中衍生出來, 而認知興趣的不同決定了學術研究方向,因此是構成知識的一個先決條件。 Habermas 指出社會文化中的勞動、語言、權力分別衍生出技術、實踐與解放的 認知興趣,而此三種興趣又決定了以下三種取向的科學典範:經驗-分析性科學 (實證典範)、歷史-詮釋性科學(建構理論典範)、批判取向科學(批判典範)(引自黃 瑞祺,2007)。 對我而言,論文撰寫的不確定感,讓我不斷在各個典範之間游移,尋找論文 題目時的我,其實正是在探索自己對於社會世界的信念與價值觀,以前對社會科 學的典範並不熟悉,撰寫報告時只著重研究方法,忽略方法背後的價值信念,這 導致論文的構思容易阻塞,對於問題意識的探究也浮於表面。學術訓練的過程, 我較熟悉的莫過於實證典範,但在研究所後期我開始對於奔放熱情的批判典範感 到好奇,認為它帶有的解放與實踐力量具有十足魅力,直到論文書寫時,敘說背 後所蘊藏的獨特價值觀,說服我轉向並一步一步逼近它,也斬除盤旋蔓延的疑慮。 自我敘說偏向建構理論典範,這是我撰寫論文前最陌生的一種價值觀點,我常常 把此派別放在文學、哲學與藝術的區塊之中,也是我認為最艱澀拗口的典範,但 它的調性對我是有吸引力的,建構理論典範重視個人經驗的價值,認為必須以脈 絡化的主觀探究方式,深度描述主體之故事,是一種經驗意義重新建構的過程, 此種取徑的研究者常認為,社會研究者應該要尋回被實證主義式的主流社會學所 排除與遺忘的聲音(Smith, 2001: 253),這樣的預設安撫了我心中的不安,也確立 我想站定的立場。 但雖然轉向自我敘說,我仍然不願完全放掉批判社會工作的觀點,因為批判 社會工作引領我進入自我與社會工作的探究,使我能站在不同的觀點反思自己與 社會工作之間的互動,將自己的思維從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進而放入批判理論、 後現代與後結構的觀點加以分析,批判社工理論的納入可以滿足我對結構的全面 性省思。因此,我認為建構理論典範與批判社會工作能成為本研究的基礎,以下 將針對兩者進一步說明。 壹、建構理論典範 潘淑滿(2003)指出建構理論典範融合了 Husserl 的現象學、Heideggar 與. 9.

(17) Gadmer 的詮釋學,以及符號互動論等哲學觀點。該典範主張沒有任何一種知識 是永恆的真理,真理只有在特定對象或文化脈絡下才有意義,而知識應該要不斷 的被挑戰與修正。建構理論認為人類日常生活的現象是個人主觀意念建構的產物, 經驗意義的建構取決於行動主體的主觀經驗與知覺,因此社會現象的本質是多重 建構的結果,這是一種「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本體論觀點,也被稱為相對實在論 (relative realism)。 此典範之研究目的並非找尋現象或行動的本質,而是在詮釋這些經驗與行動 是如何被建構的,建構典範認為每個人對自己和世界的瞭解,都是在符號和詮釋 中進行(潘淑滿,2003),此正是敘說研究中所指明的: 「重點不是自我真正的本 質為何,而是自我怎麼被敘說」 。建構典範中的詮釋學特別與敘說有其親近性, Geertz 認為唯有透過深度描述(thick description)的詮釋學,才能捕捉複雜的文化 脈絡,此種方法必須呈現文化系統的運作與節奏,將豐富的細節描述於文本中, 使 讀 者 有 身 歷 其 境之 感 (Smith, 2001: 262)。畢 恆 達 (2008)指 出 詮 釋的 循 環 (hermeneutic circle)是詮釋學最主要的一個規則:「對於“部分”的理解為“整體”之 意義所引導,而對於整體的理解又有賴於對部分的理解以達成」。 建構理論採用對話與辯證的方式,與被研究主體產生對話關係,在此互動過 程中真實才被創造出來,因此研究是一種主觀經驗的再現(潘淑滿,2003)。而本 研究採用自我的敘說為研究方法,研究者(我)即是被研究者,因此真實便是撰寫 與來回修改後的產物。除此之外,本研究也透過敘說文本的分享討論,期待產生 與他人對話與辯證的反思,使自己跳脫自身框架,重新認識並建構自我的故事與 認同,從差異的多重詮釋達到新的凝聚。 貳、批判社會工作 批判社會工作(critical social work)是我用以省思自身與社會工作的核心觀點, 而其中主要概念又源自於批判理論、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義(Allan, Pease, & Briskman, 2003)。我認為,批判社會工作具有強大的反思性,當社工社群不斷因 為他人的凝視而妝點自己的同時,停下腳步重新觀看自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而 批判社工是有能力解構社工本質的一種取向。據此,在敘說我與社會工作的故事 時,批判社工將成為我的視角,從社工主流的論述中脫離,以期更能釐清其中存 在的意識形態與權力,以下將簡單介紹批判社會工作的淵源與基本概念。. 10.

(18) 一、社會工作的批判傳統 許 多 學 者 認 為 社 會工 作 的 批 判 觀點 早在 Jane Adams 的 睦 鄰 組 織 運 動 (Settlement House Movement)即可看出端倪,她們認為貧窮是社會秩序不平等的 產物,主張連結中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生活。Jane Adams 在 1889 年建設的胡爾 館(Hull House)即被認為是基變主義的溫床(Martin, 2003),但批判觀點在社工發 展史中並不順遂,1920 年代的社會工作沉浸在精神病學中,“治療”比起“改變社 會壓迫”,顯的專業且科學。 Payne(2005)指出許多批判取向的社會工作是對於基變社會工作(radical social work)的修正或挑戰,而第一波基變社工興起於 1929-1934 年間,美國遭遇 經濟大衰退,社會工作結合馬克思主義觀點,從經濟層面指出勞工如何在資本主 義中被剝削,但此波熱潮並未延續太久即因參與運動的基變工作者被專業組織及 研究機構收編而落幕(鄭麗珍,2002)。1970 年代福利國家經濟發展停滯、政府無 效率、財政問題嚴重,馬克思主義者質疑社會工作者為社會控制之工具,視心理 動力與系統理論是中產階級的產物,使用著去權(disempowerment)以及不尊重他 人的語言,且缺乏社會、政治與經濟的宏觀視野。在這樣的情境下,社工對於自 己的工作也開始產生質疑,馬克思主義者就指出,福利國家與社會工作的功能在 資本主義社會下存在著本質的矛盾。基變社會工作一時甚囂塵上,但隨著 1980 年代雷根、柴契爾夫人上台,保守主義抬頭,這股熱潮又瞬間消退,但一些批判 的觀點仍然在這次的發展中留存,持續活躍於英國、澳洲以及加拿大(Martin, 2003; Payne, 2005;鄭麗珍,2002)。 二、批判社會學理論的進入 Howe(2009)指出基變社工雖然挫敗,但運用社會學到實務的做法開始流行, 社會工作納入批判理論的觀點,認為奠基於馬克思主義的基變社工過於簡化壓迫, 僅以粗糙的階級和經濟來分析權力與支配是不足的,無法解釋社會中被壓迫的其 它團體。我認為,基變社工關注於 Marx 所謂的下層建築(base),指出生產方式 和生產關係是決定社會結構的因素,用批判的觀點去審視資本主義對個人的影響, 讓社會工作脫離了單純的個人治療與適應之處遇模式。而批判理論的納入帶給批 判社會工作初步的框架,Marx 與批判理論學者皆認為啟蒙理性是存在的,但批 判理論指出,理性(reason)這種由前提推導至結論的悟性,在當代發展成只重視. 11.

(19) 手 段 而 罔 顧 價 值 的 工 具 理 性 (inst rument al rat ionalit y);此 外,上 層 建 築 (superstructure)中的文化,亦是許多權力與壓迫運作的空間,主流的意識形態透 過文化根植於你我的心中,被文化罐頭餵養的人民存在了偽個體性(pseudo individuality)。因此,思想是鬥爭的重要戰場,唯有將啟蒙以降的理性導回正途, 社會變遷才有可能(Cuff, Sharrock & Francis, 1998;黃瑞祺,2007)。這些觀念大 大影響了批判社會工作的思考,從 Payne(2005)的整理,可以明確看出批判社會 學理論帶給批判社工以下的觀點: 1. 文化信仰讓人民相信壓迫與不平等是無法避免的,因此結構創造出支配, 但卻可由個人經驗解釋。 2. 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的產生,讓人民未能發覺社會秩序是可以改 變的。 3. 實證主義成為知識如何被創造的意識形態,導致消極的宿命論觀點。而 批判理論則強調人民有達成社會變遷的能力。 4. 當人民意識到有辦法改變時,進步是可能的。 5. 知識並非反應外在世界的真實,而是被研究者建構的。透過自我反思以 及他人互動中所創造出來的知識與因果分析不同,因此溝通與反思是創 造社會變遷的基本要素。 由此觀之,批判理論將壓迫的形式擴展,且更重視個人的能動性,認為個人 是有能力涉入變遷過程的,這讓批判社會工作擁有更多切入的層次。而“後”學 (post)的興起又注入一波新的力量,A11an(2009)指出影響批判社會工作的後學理 論在近十年逐漸發展,它們質疑社工的現代性批判思維是由上而下的權力配置, 導致去權的實務持續存在,且批判理論雖然強調個人的能動性,但他們更在乎意 識覺醒後的集體力量,這是一種容易忽視差異的行動方式,在不斷改變而多元的 地方政策與實務脈絡中,結構取向的有效性堪慮。 三、批判社會工作的再轉向 後現代意涵了當代社會的轉變,就 Allan、Pease 與 Briskman(2003)談論後現 代對批判理論的影響時,認為後現代的特徵包括了資訊爆炸及新科技帶來的碎裂、 消費主義中產品和印象的繁衍、政治轉換的巨變、空間與時間的新經驗等。我認 為從藝術層面去看後現代主義,能夠較清楚表明我的看法,以及這篇研究中批判. 12.

(20) 社會工作所採取的一些觀點。作曲家 Jonh Cage 曾推出一曲名為「4’33”」的作 品,演奏者在 4 分 33 秒的時間中,只開闔琴蓋三次,並未發出任何聲響;畫家 Robert Rauschenberg 有兩幅著名畫作,分別稱之黑(Black)與白(White),作品也正 如其名,一幅是全黑的畫而另一幅是全白的畫。這些作品在藝術界可被歸為「焦 慮物」 ,指涉那些會激起我們「這到底是不是藝術?」的反應之現代藝術品(引自 鍾明德,1989)。後現代對再現(representation)充滿批判,對意義生產的過程與工 具質疑,因此解構成為後現代主義美學的一大戰場,這些作品在對抗藝術常理和 守則,也可說是對於藝術本質的一種自我反思,否定了技巧、訊息和詮釋,這種 去中心的叛逆讓在地文化得以生存,讓邊陲的傳統、種族、階層紛紛取得合法性, 普遍性的藝術理論已不存在。這讓我看到後現代的反思、反抗、反本(此處我意 指回到根本與本質,並非回到傳統之意),這帶給批判社會工作新的泉源,但也 帶給社工社群新的焦慮:「這到底是不是社會工作」?後現代或許會論及這種想 要區分他者的焦慮是無意義的,但我認為這個焦慮確實能使社工社群進一步探索 差異中的差異。Allan, Pease 與 Briskman(2003)即指出後現代社會對批判社工影響 的關鍵要素包括了:使得差異更具意義,以及“相對”意識的注重。 而後現代與後結構是兩種不同的觀點,但也包含許多重疊的知識立場,此處 整理了與本研究相關的主要概念(Cuff, Sharrock & Francis, 1998; Healy, 2000; Smith, 2001):第一,現代主義式的批判觀點依然相信啟蒙理性,其現代性蘊含 了一種黑格爾式的辯證法,認為世界終將達到一個完美境界,但後學否定歷史的 進步之說,認為每段歷史皆是獨立成形;第二,世界並不存在唯一真實(reality), 後結構與後現代皆反對現代主義的大敘事(grand narrative),特別是企圖解釋社會 或使社會整體變遷的觀點,它們對科學採取懷疑的態度,認為知識生產會受到社 會位置強烈的影響,知識是權力與壓迫的載體。第三,它們拒斥二元對立的思考 方式,而擁戴多元價值的社會,重視世界的多變與異質性,認為每個人皆是獨立 且具有自主性的個體,因此也對於身分認同與差異之研究深感興趣;第四,後現 代與後結構重視論述(discourse)與語言(language)所隱含的意義,它們在建構社會 秩序上佔重要的地位,論述會根據一定的規則運作,這些規則與社會歷史制度是 息息相關的,論述可說與社會世界鑲嵌在一塊,因此解構(deconstruction)論述是 重要的,解構能使主流思想去中心化,使之前被壓抑的觀點突顯出來。第五,現 代社會試圖教導出有紀律的個體,塑造出常態以區隔他者(others),個人在結構. 13.

(21) 中被馴服而不自知。此類似於批判理論所指之虛假意識,但關鍵的差異在於,後 結構主義學者 Foucault 認為權力並非由個人或群體所擁有,亦非肇因於社會結構 中的特定環節,權力是一種場域(milieu),個體與群體在其中運作,權力不能僅 被瞭解為一群人為了控制其他人而創造出來的事物,權力如毛細管般滲透般的無 所不在 (引自 Cuff, Sharrock & Francis, 1998:315)。 由於後學不斷的挑戰現代理論,針對其弱點加以攻擊,我認為這除了使得社 會工作的觀點更加多元外,更重要的是後學將鏡頭拉到社工本身,它們認為社會 工作和其它事物一樣,都是藉由論述所組成,因此本質是會隨著歷史脈絡以及外 在環境而不斷更迭,這使得社會工作有更多可能,也更懂得將凝視他人的權力反 過來凝視自我。批判社會工作也因此帶來重大的轉向,我認為 Allan、Pease 與 Briskman(2003:4)指出後學為批判社工帶來的新面向點明了重點,其中包括:差 異與多元的強調、注重語言與論述、反思權力和知識的觀念,而這些也將成為本 研究的觀點之一。 參、本研究之立場 我認為建構理論典範與批判社會工作對社會研究的終極關懷雖具差異,但兩 者也有許多親近性,女性主義與詮釋學的結合即是一例,畢恆達(2008)指出女性 主義者還沒有意識到詮釋學之前,就開始實踐詮釋學所鼓吹的觀點了。女性主義 的旨趣在於性別壓迫的解放,它們批判結構中存在的父權意識形態,對其加以解 構並再建構,它們也接受詮釋學認為的人類知識依賴其觀點與脈絡,但進一步加 入政治的面向,注入社會目標且強調行動與變革。Campbell 與 Gregor(2002)承續 Smith 的思想而在《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所介紹的建制民族 誌(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即結合建構、批判與敘說,其認為傳統的知識往往 外在於研究者,並在不自覺地支配關係下進行,如此生產出的知識稱為「客體化 知識」 ,忽略了自身身處的日常世界及其意義。建制民族誌重視經驗的語言,必 須從日常生活經驗的表層下,揭開那導引運作的無形事物,意即理解自身生活場 域中是如何「社會性地組織起來的」(socially-organized),並描繪出其中的社會關 係。當人們瞭解到自己的經驗,而成為認識主體時,人們便能夠研究對自己和他 人來說「真正發生的事實」 。而社會情境下建構的真實,會因人們所經驗到不同 版本的真實而產生斷裂(disjuncture),此種經驗斷裂是重新提升對世界認知的契. 14.

(22) 機,而透過研究,也能夠以更具解放可能性的方式重新理解自己的生活經驗。 順著建制民族誌的立場,我認為建構理論重視行動主體的生活經驗,認為真 理隨著視框與情境脈絡變動,因此要脈絡化的深入探究現象背後之意義;而批判 社會工作強調研究者的反思,對於社會制度或規範之權力抱持高度敏感,是具有 行動力的解放科學。本研究即希望能結合兩者達到研究目的,因此敘說過程中的 反思,以及對權力、結構的分析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此與一般的自我敘說研究有 些微的差異,立場觀點也有所不同。 我認為真實是多元建構下的產物,此包含個人詮釋的主體經驗以及結構中社 會、政治、文化、經濟等情境脈絡的改變,皆會建構出層層風貌的真實,因此不 同的研究觀點會看到不同的面向。以此觀之,非主流的主觀經驗再現是重要的, 此必須透過故事與情節化的深度描述,勾勒出行動主體的價值與信念,捕捉故事 建立的意義輪廓,而我即站在從社會學跨足社會工作的學習者立場,描寫我所經 驗到的真實。本研究中研究者即是研究對象,可使主觀經驗較易於捕捉,但也會 導致看不清楚自我而淪為喃喃自語的情況,批判社會工作重視研究者與被研究對 象之間的對話,期望透過對話達到意識覺醒,因此本研究在來回詮釋與對話的過 程,也要透過理論以及與他人的差異對話,加以省思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知識與經 驗,細緻探究主體的經驗紋理。. 第二節 自我敘說 壹、敘說與我 透過生命的回溯,我發覺自己是一個分裂的人,從小我一直很喜歡數理,數 理的學習讓我有成就感,我也很享受數學解題過程的愉悅。但高二分組時,我卻 選擇了男生極少的社會組(文組),這在社會賦予的性別角色分工期待中,以及理 工科的職業針對性較明確且有前途的氛圍下,是有點壓力的抉擇。但我當時覺得 自己雖然喜歡數理,但卻不希望將數理作為職業,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夠與人相關、 與人互動,社會組的學習是比較貼切我當時想法的。到了高三推甄申請的日子時, 還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商科是家人認為社會組中還不錯的選擇,我對商 用數學也有很大的把握,便結合商科以及能與人互動的想法,申請了中央大學的 企業管理學系,最後雖然落了榜,但在準備申請資料的同時,讓我體會到我完全. 15.

(23) 不是走這條路的料,當初為了準備面試特別去瞭解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藍 海策略在說什麼,想說危急時可以拿出來秀,但現在反倒對藍海策略很不以為然, 但想想還是慶幸當初申請與落榜的過程,它創造了我與「社會學」相遇的機緣。 選填志願是家庭微革命的過程,尤其當你填的志願是全家人都沒有聽過時。 但么子的好處就在於有更多自由與任性的空間,在哥哥就讀土木、姊姊就讀會計 的情況,爸媽雖然擔心我未來的就業,但也覺得或許會有不同出路。必須坦誠的 是當時我也不知道社會學的內涵是什麼,只看到各校社會系網站上寫的洋洋灑灑, 似乎是和人群很親近的學科。高一文組與理組的選擇、大學時社會學與商學的拉 鋸,在當時都讓我有許多矛盾,搞不清楚為什麼自己喜歡數理卻不願朝那條道路 走去,而研究所撰寫論文時採取的研究方法,是我第三次面對這樣的分裂。 進入研究所前就打定主意,我的論文要以量化方式進行,從小就喜歡數學的 我,對於社會統計與 SPSS 也充滿興趣,尤其是當顯著性出現以及解讀星星背後 意義的成就感,更讓我對這門學科投入較多的心力。初步與指導老師討論論文時, 也是一直以量化的方式去思考主題,過程中發現,我習慣以量化的邏輯來思考事 情,較擅長用數字理解身處的社會與世界,但卻喜歡閱讀質性研究的文章,我喜 歡沉浸在文字中進入作者刻畫的世界與其互動。我發現我愛好用量化的研究方法, 但想要理解的現象以及感興趣的主題,卻難以用統計加以解釋,思考論文主題時 我開始要面對這樣的困境,尤其是時間的壓力一直催促著我加緊腳步。我的選擇 正和高中與大學時的決斷一樣,順著自己的興趣與感覺,希望讓研究的熱情成為 我完成這篇論文的動力。但最意想不到的是,我又從一般質性的深度訪談研究轉 向自我敘說,走入這樣的岔路著實跌破研究所同學的眼鏡,有人說我一整個就不 像是會寫敘說的人。確實,我十分同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我深知我不習慣用這種 方式面對自己,我是個隱藏自我的人,赤裸裸地面對群眾的恐懼揮之不去,但我 也在猜想這或許是一個轉機,是一個更認識自己,以及找尋我在助人工作中最舒 適位置的一次機緣,就這樣,我走入了敘說,而敘說也進入我的生命。 貳、什麼是自我敘說? 一、敘說的脈動 敘說與台灣當下社會科學的學術典範有許多牴觸,這在我撰寫論文的過程中 即有深刻感受,當老師或同學知道我要撰寫自我敘說時,通常會困惑不解,認為. 16.

(24) 我在社會工作只是個沒有經驗的小毛頭罷了,能夠寫出什麼故事嗎?此外,也會 質疑自我敘說的學術價值,當我跟朋友們說明我的論文沒有文獻回顧時,朋友會 羨慕的說: 「既然你只需埋頭寫自己的故事就好,應該可以很快畢業」 ,這樣的經 驗都一再再地讓我意識到根植於學術圈的實證典範價值是多麼難以超越。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0)曾說明兩者之間存在著理論位置的緊張關係,實證典範探究的 成果之一是對既有的理論架構與相關文獻的發展有所貢獻,另一成果則是把理論 複製或應用到手邊的問題上;而敘說探究的貢獻通常在意圖為那些與研究主題相 關的面向,建立一種新的意義與重要感,讀者閱讀文本時,並不是為了求得其中 所含括的知識,而是為了替代性測試生活的可能性。 我認為這包含了讀者的召喚與體驗兩個層面,是一種讓讀者身歷其境的力量, 但敘說並不會帶領讀者往一個固定的方向邁去,敘說者必須對抗概化的化約,讓 讀者對敘事文本有不同的利用方式,正如 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0:61)所言: 「好的文本能提供讀者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去想像獨屬於自己的使用與應 用」 。這裡我想用電影做一個比方, 「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是電影最攏統的 兩大分類方式,但兩者一直存有緊張關係,我認為這兩者無所謂高下好壞,單就 觀影者的嗜好與品味不同而有所差別,好的商業電影與好的藝術電影都有其價值 性。類似於好萊塢的商業電影往往會有一套公式,相同類型的電影會有相近的劇 情發展,它著重於讓觀眾進入劇情,跟著劇情一起走,感受角色之間的情緒起伏 以及故事張力,觀眾是被“吸入”電影裡的,而他們在電影結束後的感受也大多是 相同的;藝術電影並不拉著觀眾跑,它呈現出的情感與故事是必須被觀眾解讀而 詮釋的,觀眾是要自己“進入”電影裡,這樣的主動性讓觀眾有多元視角看待這部 電影,並從電影反觀自身的情感與生活。我認為敘說正具有藝術電影某方面的特 質,它存在一個想像的空間,且這樣的空間是強大且深遠的,我們無法預測每個 文本能夠勾動誰、又如何勾動他們,讀者保有自我的主體性,用自己的方式去感 受文本與自我之間所存在的可能性。 第一次接觸敘說是研究所修習質性研究時,當時對敘說的印象就是要用藻麗 文詞但又平實的陳述,是一種動人而靈巧的研究方法,能讓閱讀者身歷其境,感 受敘說者的心歷轉折,因此不難理解敘說相當重視個人生命意義的脈絡。但為何 如此看重個人的生活脈絡及生命故事呢?當時的我是不太了解的,認為細微的細 節描述,僅是在幫助讀者進入閱讀的情境中。但是漸漸地閱讀自我敘說的文章後,. 17.

(25) 我發現故事是瞭解個人經驗的極佳途徑,故事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它是平易近 人卻意義深遠的,它使我們世界饒富趣味,也使研究對象不僅僅是蒼白的代號。 在閱讀於慰慈(2003)《從駱駝到野薑花:一個老社工的重生》後,發現敘說 像似一股成長的力量,說者與聽者在故事中交會,透過分享的滋潤而茁壯。於慰 慈在描繪母女關係時,將依賴與互愛、緊繃與窒息的張力勾勒清晰,也展現她在 敘說過程中視框的轉移,正如標題所點名的,這正是在沙漠中行走,且在背脊上 背負沉重載物的駱駝,轉化成輕盈而奔放的野薑花般,一種蛻變的進程。我瞭解 到敘說不只是組織、呈現我們對現實認識的方式,更構成我們存在本身,是我們 存在與建構我們自己的基本方式(Carr,1944;引自蕭阿勤,2012)。Riessman (1993) 指出敘說過程中,個人可以再度建構一個統整的自我,敘說者在故事中重新詮釋 過去,將經驗賦予新的意義,因此他們在過程中不斷地根據生命歷程的理解來反 身重建自我認同。所以個體發展自我敘說的同時,會將生活事件理解成系統性的 相關,去省思過去、注重現在、朝向未來,而這樣的故事創造是可以為個體帶來 生活的意義及生命的方向(Gergen, 1988;引自王惠娟,2007)。電影《少年 pi 的 奇幻漂流》讓我更理解敘說在這個層次的創造,主角 pi 在遭遇船難後,內心的 野性及信仰不斷為了生存而拉扯,在歷經無法抹滅的創傷與悲慟後,pi 藉由故事 的敘說重新創造了自己的回憶,賦予船難新的詮釋與意義,修補曾經令自己破碎 不堪的故事。而我認為這也是自我敘說最具特色之處,就如行動研究一般,只是 行動的場域搬到了心靈,這是一場心靈的行動研究。 從以上的瞭解,我覺得敘說有許多優於其他研究方法的價值,第一,它重視 一個人生命意義的脈絡,詮釋社會學的遠祖 Weber 曾提及: 「社會學是一門科學, 其意圖在於對社會行動進行詮釋性的理解,並從而對社會行動的過程及結果予以 因果性的解釋」(引自顧忠華,1993:6),Weber 相當重視了悟(verstehen)的概念, verstehen 意指理解(understanding)與頓悟(insight),他認為要理解人類日常生活中 的行動與現象,必須站在行動主體的立場與觀點,進入行動者的生活脈絡,瞭解 生活情境賦予的意義與價值(潘淑滿,2003),而敘事正是賦予行動主體與情境脈 絡生命力的一種方式,透過深度描述達到主客之間的理解。第二,它帶給敘說者 新的力量與認同,就像《大智若魚》中的父親,以及《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的 主角,敘說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認識生命,以及重整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敘事 是一葉扁舟,讓無盡無常的飄泊得以停歇。第三,個人故事並不是孤伶伶的,它. 18.

(26) 呼喚出類似或潛在經驗的閱讀者,從敘說者的故事中分享感動與能量,故事會衍 生新的故事,Coles 在《故事的呼喚》一書中就提及,他在當精神治療醫師時, 督導引導他去聽病患的敘說,而領悟到從他人故事中學習的愉悅,Coles 認為不 論是學生、病患、或文學的故事,都能呼喚出閱讀者的故事,而勾起一些啟發。 二、我的自我敘說 何粵東(2005)結合「個人經驗法」、「個人自傳與自我民族誌」、及「書寫」 三種方法,為敘說研究做出以下定義:「敘說研究是一種研究的取向與方法,透 過具有資料蒐集作用的個人經驗法,研究者在時間、空間、場所與情境三向度的 研究架構下,結合個人自傳、生命史與自我民族誌的方法,以第一人稱方式呈現 內部人(insider)的觀點,將作者的個人經驗融入研究與書寫,並將自我放置在社 會脈絡之下敘說,透過書寫與後設的立場,形成一種經驗、詮釋、敘說與書寫的 研究模式,此一研究模式是循環交錯的,而不是單一方向的線性研究模式」。從 中可以理解,敘說背後的知識有一部份即為建構理論典範,因此敘說探究者的旨 趣並非考古歷史的真相,而是去瞭解這個再現的經驗是如何出現?如何理解?又 具有什麼啟示?敘說是以具有清楚開頭、中間、結尾的序列次序來安排事件的一 種論述方式,它將事件情節化安排,成為具有內在意義的整體,敘說不僅是簡單 反映現實,更包含了選擇、重組與簡化現實(蕭阿勤,2012)。Gergen(1988;引自 王惠娟,2007)也指出個體會隨時間變化將生活事件與現在連結在一起,因為將 事件或經驗放置在後續事件的脈絡來看時,才能完成意義的理解。為了對經驗產 生脈絡性之理解並形成意義,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0)進一步提到三度敘事空 間的概念,時間性為第一向度,檢視事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人和社會沿著第 二向度,亦即必須向內摸索個人的情感、希望和價值觀等,向外探究個體所存在 的環境,並加以連結;第三向度則為地點,是情境中具有物理性和空間性的邊界。 這樣的架構指引我們向內、向外、向前、向後探究,並且落腳於某處。向內意指 個人經驗的探索,向外即是將個人故事與社會連結,向前與向後則是一條時間縱 軸,將片段的故事加以整合,並賦予新的意義及詮釋。 據此,本研究以回憶自己的經驗為主軸,並將經驗事件放入時間、人與社會、 地點之中,透過情節將主觀經驗事件加以串連、脈絡化並找尋意義,使故事能更 趨完整。而我的方法論結合建構理論典範與批判典範,強調主觀經驗的詮釋以及. 19.

(27) 透過對話來反思與批判社會結構,此外也重視研究過程的反身性(reflexivity),批 判典範認為傳統實證取向的研究,往往忽略研究對象的反身性,它們認為研究過 程會對研究對象有所影響,而本研究的我即是研究對象,研究過程的書寫與思想 是彼此交織影響的,社會工作認同也在這之中重新建立,我認為這是一個行動與 建構的過程,也是詮釋與辯證的循環,本研究因此也著重過程取向,畢竟認同本 非一固定狀態的實體,過程取向將使敘事展向未來。 我將依賴三種對話方式跳脫自己所建構的文字,從不同的視框進行反思,包 括了自我之對話、我與文獻之對話、我與他人之對話,說明如下: (一)自我之對話 行動研究中研究者即為行動者,必須在行動內外來回穿梭,對自己行動中的 邏輯進行反映與檢查,是種特別強調行動中反思的研究方法(夏林清,2008),我 認為敘說與行動研究的概念有其相似之處,構思與撰寫自己的故事即為行動之一, 這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Altrichter 等(1997)認為行動研究中包含了專業實踐者 的「行動中的內隱認識 (tacit knowing-in-action)」 、行動中反映 「(reflection-in-action)」 以及「對行動反映(reflection-on-action)」 。行動的內隱認識指出,行動者的知識多 半是默會的,難以用語言說清,行動者往往知道的比說的更多;行動中反映則指 行動者在面對情境時,若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行動者會開始思考如何改變現況, 產生新的反映;對行動反映則是於行動中跳脫,反映能使行動者與活動保持一定 距離,行動者將行動視為客體化形式之資料加以審視,從中思考問題與策略、行 動之間的關係。 在行動研究提供的框架中,我認為撰寫論文的初期階段是一個開始,我帶著 課堂、實習等訓練累積的相關知識,在這樣的狀態下看我自己,這是對我自己最 原初的認識,但我仍處於無法辨明的薄霧之中。而行動就是我的書寫與對話,在 不斷的來回詮釋與建構故事中,我對當下情境產生的反映,在行動裡探詢自己行 動的樣貌。最後則必須跳脫出行動之外,反思為何會這樣書寫自己、為何會有如 此對話,以局外人的觀點看待我的行動過程。在本研究中,我盡力創造出一個自 我對話的空間,或是說心靈的我,透過故事的書寫慢慢還原他的樣貌,這是一個 必須將自己放入故事並隨時抽離的過程,正如同行動研究中的進出,而我將藉由 這樣的抽離進行自我之對話。. 20.

(28) (二)我與文獻對話 本研究希望能探索我的社會工作認同之建構過程,而社會工作專業及教育發 展是關鍵的影響要素,因此在自我敘說的同時,我將放入相關的文獻,特別是結 合批判社會工作的觀點,讓我能夠與文獻對話,並藉由不同的角度省視自己身處 的社會工作脈絡,也藉此將第二向度中的人和社會加以連結。 (三)我與他人對話 McAdams 使用自我書寫的方法探索個人敘說,認為在尋找自我與認同的過 程中,不可忽視人際間對話的重要性,McAdmas 的研究亦指出,透過人際對話 得以促成較深入的自我揭露(引自 Crossley, 2000:126-129)。Giddens(1991;引自 羅曉瑩,2005)也提及,自我認同不是持續不變或真實的物體,因而必須重複不 斷地在個人的反身性活動中創造與維持,認同會因差異對話而帶來新的認識及理 解。而我是一個很難跟別人談論自己的人,但為了能達到更深入的探尋,我在書 寫文本過程即與身旁的親朋好友對話,也嘗試將故事文本給他人閱讀,並透過對 於我以及故事的討論,進行差異對話的互動,為自我敘說創造一個與他人共同書 寫的機會。. 第三節 研究的進行 本研究以自我敘說為主軸,可約略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自我生命故事的 撰寫,第二階段是透過文本的討論及分享,與他人進行對話,最後則是再回到自 身,在不斷的對話後重新看自己,回顧這一段歷程。雖分為三階段,但自我敘說 的詮釋是不斷循環的過程,敘說的文本也會在對話之後產生改變,如同前面所說, 本研究著重於文本來回修改的過程以及與他人之對話。以下將分別說明三階段的 研究進行,並在末尾說明本篇論文之研究倫理。 壹、回憶與書寫 自我敘說的文本貫穿本研究之軸心,我將回憶並撰寫影響我與社會工作的重 要事件、人物與想法,並以時間序列加以連貫。而敘說的架構分為:我的家庭、 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前期、實習與研究所後期七個階段。我的家庭將描述 家庭與我的性格養成,如何影響我投入社會工作以及撰寫這篇論文,其中父親與. 21.

(29) 母親是最主要的重要他人;國高中階段則是說明,我之所以選擇就讀與人相關的 科系之動機;大學時期是我與社會學相遇的故事,將敘說我在社會學訓練中的叛 逃,以及在服務性社團中遇到的感動;研究所前期則為我積極追尋社會工作專業 知識與技能的階段,期待自己能成為專業的助人工作者;研究所後期描述我在社 會工作中的迷失,實習遭遇的挫折是我重要的轉向。 各階段將緊扣我與社會工作的互動進行敘說,敘說過程好比自我的凝視,要 不斷地觀看與被觀看,雖然是敘說自己的故事,但對我而言仍無法想像情節將如 何發展,也似乎沒有一套明確的研究方法,鄧明宇(2000)的自我敘說研究中提及, 我們無法用一套固定的研究方法面對多變的局,而是根據行動與情況調整研究的 走向,其認為研究方法在他的研究中並不是那麼的重要,著重的是投身當中的勇 氣,以及理解與同理自己的能力。 我認為鄧明宇提及的「理解」與「同理」即是撰寫文本的關鍵要素,唯有透 過理解以及深層的同理,才能捕捉到經驗背後的意義,並寫出最真實的自我。此 外,在前面已提及批判典範將帶給我不同的觀點看社會工作,讓我站在不同於主 流思維觀看我與社會工作的關係,以及我對社會工作的認同,因此我將結合「批 判」 、 「反思」 、 「理解」與「同理」為撰寫文本的四種標準,反覆閱讀以及書寫過 程的不斷修正是一大方式,並藉由與理論的對話釐清自我的想法。書寫過程沒有 明確的步驟,但大致上是依以下方式進行: 一、擬定草稿與架構:透過回憶簡單寫下影響我的重要事件與重要他人,以 及我如何看待這些事件(這些人),將事件加以排列並構思敘說的架構, 列出故事階段。 二、擴展故事:在撰寫故事前先找尋能夠幫助我回憶的資料,例如實習紀錄、 記事本、父母的訪談等等,讓我能理解當時的想法以及事件樣貌,這也 是再經驗的過程。資料蒐集時也開始反覆撰寫故事,將故事加以整理、 撰寫並詮釋。 三、閱讀與修正:反覆閱讀故事文本,再次體驗已完成的故事與感受,逼近 自我內心的想法,並加以修正。 四、情節化:在大致完成各別的敘說之後,將故事加以情節化串聯,此過程. 22.

(30) 是整體敘說與部分故事之間的意義建構,必須思考個別事件之間的關聯, 以及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連結。 五、閱讀與分析:反覆閱讀已完成的故事文本,分析故事與整體之間的關係, 對整份文本再一次詮釋,以期能理解整份文本對於我的意義。 六、反思:當故事文本初步完成時,回過頭看看自己當初寫下的事件,以及 最後的成品,思考撰寫過程中的情緒、心得與任何的想法,思考故事的 意義是如何被自己建構的。 貳、聽與說 該階段為敘說文本的分享並與他人進行對話,對話的目的是讓我更深沉的探 索自己,藉由他人和我的共同討論,讓我能自在地來回穿梭於敘說文本之中,但 此差異創造出的思辯,也是對自我的挑戰,迫使我再詮釋自我的敘說,反思過程 的重新建構是重要的,它將導向一個暫時但更趨於完整的認同,羅曉瑩(2005)在 探究自身社會工作認同的形塑時,即透過自我書寫的文本,與他人進行差異對話, 她認為文本創造了辯證的情境,而「認同」即是建立在不斷辯證的基礎上,辯證 具有相互解構與重新建構的意義,可藉此達成經驗之結合與整合。這種對話與一 般質性的訪談並不一樣,我將「凝視」與「分析」的權力交給參與者,這種鏡頭 的反向挪移不預設主題與立場,端視參與者對「文本和我」的看法。 參與者因此在本研究顯得特別重要,Crossley(2000)論及,選擇自我敘說時 的聽者應考慮兩個重點:第一,說者和潛在聽者之間的關係為何?聽者與說者必 須要有共識,進行這項探索對於兩者的關係是適當且舒服的;第二,潛在聽者是 否能勝任此一角色?聽者應抱持傾聽的熱忱,以及不妄下評斷的態度。針對 Crossley 提及的重點,本研究邀請的參與者大多對我有一定的理解,當然,也是 我願意坦承敘說的對象,並對助人工作有一定的瞭解。我將參與者的找尋大致分 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協助我回憶故事的內容,另一部分是引導我走向探索及反思, 但在對話過程,兩者通常無法明確區分,而是互相纏繞的出現在論述之中,且對 話有時也發生在非預期的狀況下,例如在研究室與同儕的巧遇,過往同學的聚會 等等,都是我對話的場合。故事文本撰寫時,與這些參與者的對話著重於自我的 探索,並針對我在社會工作的困惑有些許討論,文本初稿完成後,我則將故事文 本分享給參與者,並讓他們提出閱讀後的各種想法及疑問,使我經由他人對文本. 23.

(31) 的詮釋,獲得更多不同面向的思考,這樣差異對話的過程,讓我的書寫有更多靈 感泉源,也對自我經驗有反思的可能。 參、生命的回觀與再建構 隨著書寫、對話等行動的展開,最後必須跳脫行動進行生命的耙梳,凝視自 我身處的教育脈絡下所形成的社會工作認同,因此必須要回觀書寫出的生命故事, 以及來回對話後的反思,將敘說帶往一個暫時的整體,polkinghorne 提及敘說能 夠帶出人類存在經驗的三種向度(引自王惠娟,2007): 一、敘說與時間性:人有時會處於現在、過去與未來這三個時間點的交疊, 記憶或語言會使人想起過去,統整後又會朝向未來,引起現在自我的改 變,論文中呈現了不同階段的我,最後也將透過書寫與對話整合成一整 體。 二、敘說與行動:動作本身就像是在寫故事,對行動的瞭解如同對一個故事 的解釋一樣,行動不僅具有意義也展現了自我的存在,論文進行的行動 將是我回頭省視的一環,以跳脫行動的方式瞭解行動中的自己。 三、敘說與自我:故事中產生的自我認同是一種個人建構,個人在生命中的 認同發展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努力過程,認同是整合了一個人的過去事件, 自我在這個歷程中進行對話。論文的進行即是認同的不斷重組,我必須 回觀與統整我的社會工作認同,我認為此是社會工作認同的重整以及找 尋,也是本篇文章的目的之一。 最後,本研究期程如表一: 日期. 行動. 101 年七月. 論文題目找尋. 101 年十月. 確定題目,轉向自我敘說. 102 年二月底. 計劃書口試. 102 年一月~五月. 故事文本的書寫. 102 年三月~七月. 進行對話. 102 年五月~七月. 故事文本的社會性探求、分析與再詮釋. 102 年七月~八月. 研究整理與反思期. 102 年九月初. 論文考試 表一 研究期程. 24.

(32) 肆、研究倫理 本研究雖採自我敘說的研究方式,但故事的敘說除了自己本身,也勢必會涉 及外在的人、事、物,成虹飛(2005)認為敘說者在表達自己真實感受的同時,也 意味著他必須打破一個困住自己的模式。掙脫枷鎖的代價,是一種冒險,除了對 自己負責,也必須承擔人我關係的責任,自我敘說的作者有權力寫下自己所感、 所經驗,但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更不是透過論文單向地去控訴或獨白,因此要 如何兼顧自身主體性與尊重他人,即是自我敘說必須拿捏的分界(引自王佳琦, 2008)。因此在自我敘說的文本中,我將會把探索過程所書寫的故事與公開的論 文做出區隔,在公開的文本中,必須注意研究者所握有的權力並對他人負責,且 如實呈現生命事件,盡力寫出自己所經驗的真實與感受,不扭曲亦不加油添醋。 關於涉及服務使用者以及服務機構的隱私故事,我則會以較模糊的敘事方式呈現, 以傳達己意為目標,而不刻意描繪過於確切的細節。文中出現的人物與機構將以 匿名方式處理,以尊重他人隱私。故事裡的重要他人(例如父親、母親)也將先行 告知,取得其同意後才得以公開相關文本。 此外,第二階段所進行的對話,參與者權益亦是研究進行與論文公開時必須 加以保護的。首先,本研究必遵守告知後同意原則,使參與者充分瞭解研究的相 關資訊與權益後,再決定是否參與;第二,若涉及敏感議題,資料將保密與匿名 處理,以確保參與者隱私;第三,注重互惠關係,在研究中關照參與者的感受, 並多多給予分享與回饋。.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FORMAÇÃO GLOBAL SOBRE AS ASSOCIAÇÕES DE SOLIDARIEDADE SOCIAL E OS SERVIÇOS SUBSIDIADOS REGULARMENTE PELO INSTITUTO DE ACÇÃO SOCIAL. STATISTICS ON SOCIAL SOLIDARITY ASSOCIATIONS

“Social welfare” if defined in a narrow sense refers to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SWD)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 Students annotate a text using an annotation tool that identifies their authorship. • Advantage: student annotations may

(a) In your group, discuss what impact the social issues in Learning Activity 1 (and any other socials issues you can think of) have on the world, Hong Kong and you.. Choose the

stating clearly the important learning concepts to strengthen the coverage of knowledge, so as to build a solid knowledge base for students; reorganising and

形成 形成 形成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The elderly health centres provide people aged 65 or above with comprehensive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which include health assessments, physical check-ups, counsel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