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地區高中生政治態度與相關因素調查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地區高中生政治態度與相關因素調查研究"

Copied!
1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教學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鄧毓浩 博士. 臺灣地區高中生政治態度與相關因素調查研究 A Study on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研究生: 吳淑敏 撰 中華民國 108 年 1 月.

(2) 謝. 誌. 殷切期盼的這一刻終於到來,從開始構思研究計畫到完成論文的撰寫,感謝 的話語及對象不知在腦海中來來回回浮現多少次,但真的到了這一刻,竟然不知 從何下筆寫起,過程中給予協助與鼓勵的人實在太多,深刻地體會到這份論文的 完成無法單靠本身的力量,我是如此幸運有眾人的協助! 謝謝指導教授鄧毓浩老師,總是在我感到困惑時出手解救,讓我安心,也因 為老師的桃李滿天下,我的問卷才可能順利發放;謝謝口試委員洪泉湖老師特地 前來,給予我研究方向與修改的建議;謝謝口試委員劉秀嫚老師,細心地提點我 許多疏忽的地方,讓整個研究的架構更加完整,還有老師在統計上的指導讓我受 益良多;謝謝陳文政教授與蕭揚基教授給予問卷修改的意見。 謝謝協助發放問卷的每一位老師!你們都是我論文寫作的貴人!雖然在這 之前與之後我們不一定會見面,我無法當面言謝,但我是真的由衷感謝各位,祝 福各位教學職涯一切順利、平安。 謝謝研究所同學旻寧協助問卷編製,不管是修課期間還是撰寫論文時,你總 是良師益友;謝謝小六、德慈、榕妤傳授前輩經驗與口試最佳後援,讓我可以放 心許多;謝謝「一起去爬山」兩位很鬧的學妹;謝謝公民科的同事們,總是鼓勵 我早點完成早點解脫,也謝謝淑娟老師給予問卷修正的建議;謝謝阿花,你熱心 的聯絡及經驗分享幫了我很大的忙;謝謝筱娟與筱瀞姐,讓我得以突破「東部防 線」;謝謝小葉老師口試前的神提點,減低我許多焦慮感;謝謝許多被我突然打 擾,懇請協助施測工作的公領系同學、學妹、公民教育的前輩與後進們。 最後,不免俗地要感謝我的家人,感謝養育我的父母,感謝吳媽媽常常在我 煩躁時給予包容、怠惰時給予小督促,還神救援我問卷寄送工作,感謝大姊與二 姊的鼓勵與陪伴,並適時地體諒我的需求。 吳淑敏 謹誌 2018 年 1 月 i.

(3)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現今臺灣地區高中學生之政治態度(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 任感、公民參與態度)現況,以及個人背景(性別、就讀組別、參與學校自治組 織、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教養(父母管教方式、政治化程度) 、學校環境(同儕 討論、導師班經、行政組織氣氛)及使用網路社群媒體狀況等四因素與高中生政 治態度之相關性。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利用敘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 變異數、皮爾森績差相關、多元回歸之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結 果: 一、臺灣地區高中生之整體政治態度現況積極正向,其中政治信任感表現較為不 理想。 二、臺灣地區高中生各面向之政治態度具有顯著正相關,但政治信任感與公民參 與態度並無顯著相關。 三、不同性別、就讀組別、家庭社經地位之高中生,政治態度具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父母管教方式、家庭政治化程度之高中生,政治態度具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同儕討論狀況、導師班級經營風格、學校行政組織氣氛之高中生,政治 態度具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網路社群媒體使用狀況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呈現顯著差異。 七、個人背景(扣除參與學校自治組織或活動之經驗)、家庭教養學校環境與網 路社群媒體使用狀況等因素對臺灣地區高中生政治態度之預測力為 19.8%。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對政府、高中生、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媒體以及 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字:高中生、政治態度、政治社會化. ii.

(4)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including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trust and civic participation attitud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Nowdays. The other purpose wa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attitudes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s, including gender, major and family’s socioeconomic status, parenting ( parenting styles and degrees of family politicalsocialization), factors in school ( classmates, teachers and atomosphere) and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 data-collecting method adopted in the research is questionnaire inquiry.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were positive. But the political tru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not as good as the other political attitudes.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the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trust and civic participation attitude. 3.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major and family’s socioeconomic status. 4.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arenting styles and degree of family politicalsocialization. 5.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factors in school, including classmates, teachers and atomosphere. 6.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ii.

(5) 7. The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could predicate 19.8% political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ion were made for the government,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school and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olitical attitude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v.

(6)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8 第四節 名詞釋義…………………………………………………………………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政治社會化之意涵與理論………………………………………………15 第二節 政治態度之意涵與理論…………………………………………………31 第三節 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61 第三節 研究對象…………………………………………………………………63 第四節 研究工具…………………………………………………………………67 第五節 研究步驟…………………………………………………………………7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高中生政治態度之現況與相關性分析…………………………………85 第二節 個人背景因素與高中生政治態度之相關性分析………………………94 第三節 政治社會化媒介與高中生政治態度之相關性分析…………………101 第四節 高中生政治態度與相關因素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v.

(7)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建議……………………………………………………………………12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29 西文部分…………………………………………………………………………135. 附錄 附錄一 高中生政治態度量表專家諮詢名單…………………………………136 附錄二 高中生政治態度調查研究問卷(預試)……………………………137 附錄三 高中生政治態度調查研究問卷(正式)……………………………144. vi.

(8) 表. 次. 表 2-2-1. Easton 與 Hess(1970)政治學習的九個面向………………………37. 表 2-2-2. Rosenbaum(1975)政治文化取向的運作定義………………………37. 表 2-3-1 我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摘要)………………………………44 表 2-3-2 相關研究顯示影響政治態度之因素……………………………………51 表 2-3-3 師長因素對學生政治態度影響之研究…………………………………56 表 3-3-1 本研究樣本說明…………………………………………………………65 表 3-4-1 社會經濟地位等級………………………………………………………69 表 3-4-2 高中生政治態度之相關因素量表(預試)內容說明……………………70 表 3-4-3 高中生政治態度之相關因素量表(預試)項目分析結果………………72 表 3-4-4 高中生政治態度之相關因素量表(正式)內容說明……………………74 表 3-4-5 高中生政治態度量表(預試)內容說明…………………………………75 表 3-4-6 高中生政治態度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76 表 3-4-7 高中生政治態度量表(正式)內容說明…………………………………77 表 3-4-8 各量表之 Cronbachα係數………………………………………………77 表 4-1-1 受試者政治態度量表之敘述統計量……………………………………86 表 4-1-2 受試者政治功效意識分量表各題項得分………………………………87 表 4-1-3 受試者政治信任感分量表各題項得分…………………………………88 表 4-1-4 受試者公民參與態度分量表各題項得分………………………………90 表 4-1-5 政治態度各分量表及總量表之關相矩陣………………………………91 表 4-2-1 不同性別高中生之政治態度 t 檢定結果………………………………95 表 4-2-2 不同就讀組別高中生之政治態度 t 檢定結果…………………………96 表 4-2-3 同家庭社經地位高中生之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97 表 4-2-4 同學生自治組織參與經驗之高中生政治態度 t 檢定結果……………98 表 4-3-1 高中生政治態度之相關因素量表敘述統計量……………………….. 101 vii.

(9) 表 4-3-2 不同父母管教方式之高中生政治態度 t 檢定結果……………………103 表 4-3-3 不同家庭政治化程度之高中生政治態度 t 檢定結果…………………105 表 4-3-4 不同同儕討論狀況之高中生政治態度 t 檢定結果……………………106 表 4-3-5 不同導師班級經營風格之高中生政治態度 t 檢定結果………………107 表 4-3-6 不同學校組織氣氛之高中生政治態度 t 檢定結果……………………108 表 4-3-7 不同網路社群媒體使用狀況之高中生政治態度 t 檢定結果…………109 表 4-4-1 逐步多元迴歸分析之預測變項相關矩陣………………………………115 表 4-4-2 各因素對政治態度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116 表 4-4-3 逐步多元迴歸分析中各模型之變異數分析……………………………118 表 4-4-4 各因素對政治態度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係數表………………………119. viii.

(10) 圖. 次. 圖 2-1-1. Easton 政治系統模型…………………………………………………26. 圖 2-2-1. Weissberg 遠因模型Ⅰ ………………………………………………34. 圖 2-2-2. Weissberg 遠因模型Ⅰ ………………………………………………34. 圖 2-2-3. Weissberg 遠因模型Ⅰ ………………………………………………35. 圖 3-1-1. 臺灣地區高中學生政治態度與相關因素調查研究之研究架構……59. ix.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欲探究現今臺灣地區高中生之政治態度,本章先對研究框架進行說 明,共分成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 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為本研究重要名詞的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近年臺灣的社會參與現象轉變 2013 年遠見雜誌對臺灣民眾的社會信任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政府 官員以及民意代表的信任程度分別為倒數第一與第二名(彭漣漪,2013) ,這樣 的結果對許多人而言似乎並不感到意外,一般社會印象中,臺灣民眾普遍對「政 治」抱持著較為負面的態度,許多人談到「政治」的第一聯想不外乎是「藍綠 惡鬥」、「官商勾結」等,而這樣的既定印象自然也導致許多臺灣民眾對於政治 參與較不感興趣,可能對許多人而言「投票」是他們唯一會從事的政治參與活 動,當然也有許多人連「投票」的意願都沒有。 但 2013 年發生「洪仲丘事件」時,不但傳統媒體連日報導,臺灣社會也因 網路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使用日益普及,許多民眾透過臉書接收該事 件的訊息、參與討論,一群關注該事件的民眾甚至在臉書上組成「公民 1985 行 動聯盟」 ,最後竟讓 20 多萬人集結於凱達格蘭大道上抗議政府處置失當;同時, 爭議多年未解的大埔徵地事件也因為苗栗縣政府的「強拆」舉動激化了大埔農 地自救會等抗爭成員的情緒,透過臉書宣傳,也讓更多民眾關注政府處理大埔 事件的問題,同年八月亦導致了兩千多名群眾上凱道抗議;隔年 3 月,由於不 滿政府簽訂兩岸協議時內容與程序正當性問題,學生發起了引發全台關注的「太 陽花運動」 ,期間也有高中學生參與立法院會場外進行靜坐抗議行動;到了 2015. 1.

(12) 年由於不滿政府在高中課程綱微調時的內容與程序,一群高中生也透過臉書集 結並發起「反課綱」運動。 從前述的社會運動可以發現,現今社會的年輕人似乎對政治不再「冷眼旁 觀」 、 「置身事外」 ,因為網路社群媒體的盛行,也發展出一套屬於年輕族群的公 共參與模式,網路社群媒體不但改變了民眾平日互動模式,也塑造了新的公共 參與、社會動員模式,與過去相較,打破了時間、地域、年齡的限制,有越來 越多年輕族群透過網路掌握社會議題的資訊、發表看法,進一步利用轉發訊息 激發更多同齡朋友關注、參與討論,進而形成社會輿論,產生社會影響力。陳 雅玟(2016)曾對大學生使用臉書與政治參與進行研究,該研究指出,大學生 透過臉書獲得他們想要的資訊,藉以提升議題意識,滿足其政治參與的需求。 邱張名琪(2011)亦指出大學生政治信任度較高,會透過實體去瞭解公眾事務 相關議題,同時網路使用越多者,其參與公眾事務活動的頻率也就越多。 由於前述兩研究並未針對高中生的政治態度、公共參與情況進行調查,但 從太陽花運動、反課綱運動中不難發現高中生的對政治、公共參與的態度應該 與過往有所不同。蕭揚基(2000)指出高中生是「明日公民」 ,高中時期所學習 適應社會的知識、態度及公民參與,對日後其公民社會生活有決定性的影響, 據此,現今高中生之政治態度實有待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之。. 二、投票年齡下修之議題 2015 年日本國會通過修法將公民投票年齡下降為 18 歲,有日本媒體形容此 案使「日本終於追上選舉權年齡的世界標準」(李忠謙,2015),研究者感到好 奇,若世界多數國家的投票年齡多採 18 歲,為何我國目前仍採 20 歲?在翻閱 相關報導後發現,投票年齡下修的議題在我國早在過去十年就已經醞釀與討論, 行政院對此曾於 2004 年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高達七成的 18 歲至 35 歲年輕 族群反對年齡下修,同時期網路媒體雅虎的民調亦顯示高達九成民眾反對將投. 2.

(13) 票年齡下修(何欣潔、郭淑媛,2014)。 前述民調結果反映出民眾認為 18 歲至 20 歲的年輕人不適合參與政治,但 「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與「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在 2014 年 11 月針對 1 萬 3 千多名的青少年進行調查,約有 8 成 1 的青少年贊成投票年齡應 該下修為 18 歲,顯示現今青少年其政治參與的態度是積極的,其中一位受訪學 生表示投票年齡下修將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公民參與,鼓勵學生關心時事;另一 位受訪學生覺得高中公民課程接觸到選舉概念卻要等到 20 歲才能投票,感覺上 有一個斷層存在,許多大人不見得比青少年更成熟或是更具公民知識、公民意 識(許秩維,2014)。 前述受訪高中生之回答顯示出高中生對公共事務、政治參與之積極性,以 及在政治功效意識上之具備,這或許與我國自 2006 年實施「95 暫綱」中公民與 社會科之課程內容實施有關,該課程在民主政治方面之內容,像是選舉制度、 政府架構、民主理論、公民參與等有諸多著墨,促使現今許多高中學生不但具 備公共參與的能力,亦產生想學以致用之想法,但是否全體高中生皆與前述受 訪學生抱持相同的態度,在翻閱過去研究後,因為社會時空背景完全不同,研 究者並無法從中得知(陳文俊,1983;古珮琳,1998;鄭慧蘭,2001;曾欣儀, 2001;陳怡伶,2003;蘇澄鈺,2004;張華娟,2008)。 同時,在何欣潔、郭淑媛(2014)針對投票年齡下修議題的報導中指出, 一名高三學生在學測後曾就樂生療養院存廢問題號召同學到文化部陳情請願, 該名學生認為因為不具備投票權,使得他們陳情不被政府重視,這樣的回答與 前述社會信任民調結果都顯示出台灣民眾、高中生對政治、政府的「信任感不 足」 。 究竟現今高中生之對公共參與之態度、對政府之信任程度為何,以及對自 身之公共參與抱持怎樣的看法?確實需待研究進一步研究發現。. 3.

(14) 貳、研究動機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身心方面都有相當大的變化,在生理上,身體的組織、 器官發展成熟,在心理上,則是渴望獨立、自我意識增強、希望能獲得認同, 但社會上的師長、父母等成人卻時常無法給予足夠的支持與信任,再加上升學 與社會適應等各方面的壓力,此階段的青少年就在憧憬與衝突中發展出屬於他 們獨特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研究者本身於高中任教公民與社會科,曾在課堂上與學生們討論投票年齡 下修至十八歲的議題,由於學生處於高三下學期階段,正是投票年齡下修主要 受影響的對象(有部分同學已滿十八歲),研究者本預期多數學生會大表贊同, 但結果卻出乎預料,多數學生自認他們還沒準備好「參與政治」 ,因為大多心力 都放在準備「學測」、「指考」上,即使現階段他們具備投票的權利,他們自覺 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且投票日期可能與考試、補習時間衝突,因此對於投票 年齡下修的議題持贊成意見者並不多。 課堂討論的結果與前述青少年進行調查的結果相反,但研究者進一步思考 學生反對的理由,認為這些學生並非對政治是冷漠、不具備參與意願,許多學 生表示應該等他們上就讀大學後,沒有升學考試壓力後才有時間認真地去瞭解 政治、觀察政治(十八歲至二十歲期間) ,等年滿二十歲再行使投票權,如此才 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公民參與才具有意義,因此反對投票年齡下修的 背後,依然反應現今高中生對政治事務抱持積極的態度,但此僅為研究者根據 課堂討論之推測。 究竟現今高中生對於政治的參與態度為何?他們是否有真具備積極的參與 意願?是否認為自己的行動是有影響力的?對於政府、政治人物的信任程度是 否仍舊偏低?他們對自身影響政府決策之評估為何?針對前述疑問,研究者檢 視了近年關於青少年、中學生政治態度的調查研究,發現並無法得知,因研究. 4.

(15) 範圍多侷限於某單一縣(市)或對兩縣(市)中學生政治態度之比較,例如: 張乃勻(2014)屏東縣高中生政治知識與正政治態度關係之研究、邱家玲(2013)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吳玉秋(2009)桃園縣國中學生政治 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研究、鍾兆炫(2007)桃園縣國中生政治態度之研究等;或 是研究對象涵蓋臺灣地區,但研究對象並非青少年、中學生,例如:李倉葦(2009) 臺灣年輕世代的政治態度研究,其對象乃 2008 年時 20 至 29 歲之成年公民,以 及王錦雀(1994)其研究對象為臺灣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至於陳文俊(1982) 針對臺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進行研究,其年代久遠,時空環 境早已與現在有巨大的差異。因此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對現今臺灣地區高中生的 政治態度進行較全面的調查,並期望能進一步分析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相關因素 為何?. 5.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高中生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方式探討其政治態度與 相關因素之影響,期望達到之研究目的有: 一、瞭解臺灣地區高中生政治態度(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公民參與態 度)之現況。 二、探究臺灣地區高中生政治態度(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公民參與態 度)之間的相關狀況。 三、分析臺灣地區高中生個人背景、家庭教養、學校環境與網路社群媒體使用 等因素與其政治態度之相關性。 四、根據研究結果對學校教育現場、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將有以下問題需回答: 一、臺灣地區高中生之政治態度現況為何? 二、臺灣地區高中生之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與公民參與態度之間是否具 顯著相關? 三、臺灣地區高中生之個人背景與其政治態度是否具有顯著相關? 3-1 不同性別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3-2 不同就讀組別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3-3 不同學校自治組織與自治活動參與經驗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 差異? 3-4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臺灣地區高中生之家庭教養因素與其政治態度是否具有顯著相關? 4-1 不同父母管教方式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6.

(17) 4-2 不同家庭政治化程度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相關? 五、臺灣地區高中生之學校環境因素與其政治態度是否具有顯著相關? 5-1 不同同儕公共議題討論情況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5-2 不同導師班級經營風格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5-3 不同學校行政組織氣氛之高中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六、臺灣地區高中生之網路社群媒體使用狀況與其政治態度是否具有顯著相 關?. 7.

(1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欲調查現今臺灣地區高中生政治態度與相關因素之影響,在研究範 圍上之說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範圍 本研究以臺灣本島地區之公立高級中學在學學生為問卷施測對象,因此研 究對象之範圍並不包含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地區之高中生,以及私立高中 學生。. 二、研究變項 (一)政治態度 政治態度為本研究之依變項,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進行文獻探討後,本研 究擬從「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與「公民參與態度」三個層面設計評 量工具,進行調查研究。 (二)政治態度影響因素 本研究除了欲瞭解現今高中生之政治態度現況,同時也欲探究影響現今高 中生政治態度之因素,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本研究將以「個人背景」、「家庭教 養」、「學校環境」三個因素為研究自變項,探討其對現今高中生政治態度形成 之影響。此外,由於網路社群媒體的興起,現今高中生使用網路社群狀況普遍, 當中不乏透過網路社群取得公共議題的討論資訊,甚至進而採取實際公民參與 行動,因此本研究乃將「網路社群媒體使用狀況」列入研究的第四個自變項, 探究其對高中生政治態度之影響。. 貳、研究限制 由於時間與研究者能力等因素,本研究在實施上將有以下之限制,可能使 8.

(19) 研究推論上有一定之侷限:.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臺灣本島地區公立高級中學在學學生為問卷調查對象,在研究對 象上有兩點限制:1.研究對象之範圍並不包含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地區公立 高中學生;2.研究對象不包括公立高中進修部學生、職業學校學生、私立學校學 生或其他類型(例如:實驗高中、藝術高中、體育高中、特殊教育學校)之公 立高中學生。因此本研究之結果在推論上有其侷限,僅能推論為臺灣本島地區 公立高級中學日間在學學生之政治態度與其影響因素。. 二、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之方式欲探討受訪者之政治態度與其形成因素,但受 試者內心真實的心理狀態與想法,對照於問卷之陳述,填寫時可能在解讀與認 知上有所落差,因此在問卷設計時盡量採取具體、量化之問題描述,減少受試 者在文字解讀上之差異與誤解,但調查研究的進行仍不免存在部分受試者可能 隱匿內心真實感受作答的問題,因此若欲透過問卷結果完全反映作答者之真實 心理想法,其推論可能有其侷限存在。. 三、就抽樣方式而言 本研究調查範圍廣及臺灣本島地區之公立高中,但截至 106 學年度教育部 之統計,全國公立高級中學校數量共 190 間,學生約 24 萬人,數量相當龐大, 因此將採分層叢集抽樣方式,先以縣(市)為單位分層後,再根據縣(市)內 學校總數量分別於各縣(市)中選取一至三所不等之學校,再於選樣學校由協 助施測的老師選取兩個班級(自然組、社會組各一個)進行測驗。由於前述抽 樣方式需透過各校教師協助,並於課堂時間對班級統一進行測驗,考量協助施 測意願與問卷回收率,本研究在選取學校上同時採取立意抽樣,使得在後續推 論上將有所侷限。 9.

(20) 四、就測驗實施方式而言 由於抽樣學校範圍擴及全國,礙於研究者時間與能力有限,無法親自抵達 各校實施測驗,問卷將以郵寄方式寄達各校,再由該校公民教師協助測驗實施。 為求施測達標準化要求,盡可能於施測說明中提供明確的施測步驟與注意事項, 但實際測驗進行過程仍可能存有學校環境、施測時間點(課堂節數)等無法事 先掌控之差異,使測驗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標準化要求,因此在研究結果之推 論會有其侷限。. 10.

(21)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中所涉及之重要名詞需先進行解釋與說明,本節將先就政治態度的 部分進行,包含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公民參與態度;其次為影響政治 態度因素中的家庭教養、學校自治組織與網路社群媒體。. 壹、政治功效意識 政治功效意識是指個人對自己政治參與行為影響力的看法與感受,可區分 為兩個層面來看,一是內在層面,屬於對自身政治力量的看法,另一是外在層 面,指個人對政治體系回應其政治行動的看法。當一個人具備較強烈的政治功 效意識時,較可能認為自己的政治參與行動是有影響力的,並會獲得政治體系 的回應,也因此較可能具有政治參與的意願。 本研究政治功效意識乃指操作型定義,是受試者在政治態度量表中「政治 功效意識分量表」之得分,得分愈高代表其政治功效意識愈強烈。. 貳、政治信任感 政治信任感是一種個人之評價與信任感受,其對象包含整個政治體系、執 政的權威當局、政治決策與產出、政府官員(包含對其能力與操守之評價) 。當 個人政治信任程度愈高時,政治支持程度也愈高,若一國民眾普遍對政治體系 持有高度評價與信任時,也越有利於該政治體系之穩定。 本研究政治信任感乃指操作型定義,為受試者在政治態度量表中「政治信 任感分量表」之得分,得分愈高代表其政治信任程度愈高。. 參、公民參與態度 公民參與是人民基於主體性的認知與實踐,經由對政府行政與公共事務相 關知識與資訊的吸收,透過平等公開的參與管道,直接貢獻自己的情感、意志 與行動於公共事務處理之中(林水波、王崇斌,1999) ,因此公民參與的範疇並. 11.

(22) 不局限於政治性質。公民參與態度包含四項內涵:公共事務態度、社會關懷態 度、社會責任態度與關心時事態度(鄭慧蘭,2001)。 本研究公民參與態度乃指操作型定義,為受試者在在政治態度量表中「公 民參與態度分量」之得分,得分愈高代表其公民參與態度愈積極。. 肆、家庭教養 家庭教養(family parenting)或稱家庭教育,一般是指父母將其價值觀、態 度以及行為準則傳授給子女,使其成為社會可以接受的人,其實施以家庭為主, 實施者以父母為主,實施對象為子女(黃毓迺,2008) 。心理學中許多理論指出 父母教養態度與方式對子女未來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例如:社會學習論強調觀 察學習與模仿是個體行為學習的方式,而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觸的模仿與學習對 象,潛移默化之中父母之價值與行為模式為子女習得。在陳文俊(1983)之研 究中指出中學生之政治功效感與其家庭的親子關係親密程度、父母管教類型與 家庭政治化程度有關聯。 本研究家庭教養因素為操作型定義,限於評量工具上所包含之範圍,共包 含兩個因素:「父母管教」與「家庭政治化」。受試者在父母管教分量表之得分 愈高,代表父母管教方式愈傾向民主開放,反之,則愈傾向權威專制的管教方 式;而受試者在家庭政治化分量表之得分愈高,代表其家庭政治化程度愈高。. 伍、學校環境 Verba 認為隨著家庭之後,學校是基本的政治社會化媒體,一個人政治態度 的主要來源(引自陳文俊,1983,頁 204)。而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之型態,可以 表現在兩個面向,一是有意識地政治學習、正規課程,二是無意識地、偶然地 交替學習,透過各種儀式安排、符號運用、師生互動等,學習社會所讚許的行 為、獲得政治態度。 本研究在學校環境因素部分,為操作型定義,限於評量工具上所包含之範 12.

(23) 圍,共包含同儕討論狀況、導師班級經營風格、學校組織氣氛,分別透過三個 分量表進行分析: 「同儕討論狀況分量表」 、 「導師班級經營風格分量表」與「學 校組織氣氛分量表」 ,受試者在分量表之得分越高,代表同儕間對公共議題之討 論程度越高、導師管理班級之方式越民主開放、其感受到校園氛圍越民主。. 陸、網路社群媒體 人類學家 Cohen(1985)指出社群乃是一種象徵性的結構,是意義、價值、 規範、習俗形成的集合,社群的意義及社群的身分是經由社會文化意義而相互 建構而成的,其本質是多元且複雜,至於網路社群(internet community)或稱 網路虛擬社群,是指建構於電腦網站平台 (廣泛地利用電腦為基礎的電子網絡) , 所提供遠距離的資訊和服務之社會人群,網友在此虛擬空間中不停的互動,並 發展出自己的意義、價值、習慣、友誼的一個集合(盧瑞陽,2013)。 本研究網路社群媒體之操作型定義,聚焦於現今臺灣社會高中生較常使用 的網路社群媒體,包括:臉書(facebook) 、電子布告欄(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推特(twitter)、Instagram(簡稱 ig)以及其他(由受試者填寫後再由研究 者判斷)。. 柒、參與學校自治組織與自治活動之經驗 本研究探討之「個人參與學校自治組織與自治活動之經驗」乃根據教育部 公告之「高級中等學校輔導學生自治及社團活動事務參考原則」之定義,自治 組織是指學校核准登記之組織,常見的包括有學校之學生會、學生會議、班聯 會、畢聯會、社團,而自治活動是學生擔任上述組織之幹部、策劃者,此部分 之經驗為學生在量表上勾選「具有經驗」或是「不具有經驗」。. 13.

(24) 14.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欲探討我國現今高中生之政治態度與相關因素之影響,而個人政治 態度之形成需透過政治社會化,個人在政治社會化的歷程中,由於不同因素之 影響與作用,可能形塑不同的政治態度,因此本章第一節先檢視政治社會化理 論,第二節說明政治態度意涵與相關理論,第三節為青少年政治態度之相關研 究整理。. 第一節. 政治社會化之意涵與理論. 壹、政治社會化的意義 一、何謂政治社會化 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一詞源自社會化(Socialization) ,政治 社會化屬於社會化的一種,個體社會化時非政治性學習過程,亦對其政治人格 與政治心態有所影響,因此政治學者在討論政治社會化時,深受社會學與心理 學家探討社會化概念的影響(林嘉誠,1989) ,因此若欲瞭解政治社會化之意涵, 必須從社會學中社會化概念著手。 社會學者把一個人形塑其人格和學習各種社會團體習慣的互動過程稱為社 會化,透過這種學習過程「個人」和「社會」得以連結起來,個體在此過程中 藉由各種社會角色的扮演,例如:學習扮演女兒或兒子的角色、父親或母親的 角色、學生的角色…等,使得整個社會體系的運作得以維持(陳杏枝,2003)。 在二十世紀初期,許多社會學家都相信人類的行為取決於「本能」 ,但是近年來 多數行為科學家雖未完全否認「本能」的存在或影響力,卻強調「本能」對一 個社會成員只提供了其行為的一個必須有的基礎而已, 「文化」加諸在這個基礎 上的人格才是決定其行為的主要因素,在社會裡,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僅依自己 的喜好、性格來行動,每個人都須遵守社會的規範,並應符合社會對其所扮演. 15.

(26) 角色的期待,而個人學習社會規範及社會期待的過程就是「社會化過程」 ( Socialization Process ),這個過程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為止,從未間斷過的(李 紹嶸、蔡文輝,2006)。 政治社會化一詞最早源自社會心理學家 Hyman 之著作中,他認為瞭解政治 系統穩定的下述命題,其重要性至為明顯,即:人類的政治行為必定為早期習 得的,而且是繼續存在的,否則不但不會有任何規律存在,而且會產生混亂。 (Hyman, 1959:17,引自袁頌西,2003) Almond 和 Powell 認為政治社會化乃為政治文化之所以維持與改變的歷程, 由於這一功能的行使,個人始接納政治文化,並形成了他們對政治事物的取向 (Almond and Powell, 1960,引自袁頌西,2003,p.343)。 Sigel 界定政治社會化為漸進學習現行政治系統所接受與顧慣行的規範、態 度及行為的歷程。例如在一個政治穩定的民主國家,公民們就必須要去學習經 由選舉,採用團體習慣等,而非經由街頭暴動或革命等途徑以達到變革的目的。 (Robert Sigel, 1965,引自袁頌西,2003,p.344) Easton 和 Dennis 認為政治社會化是個人獲取政治行為取向與行為模式之發 展過程。政治行為取向係指對政治系統、政治系統中的輸入、轉化、輸出的認 知、情感與評價,亦即政治心態。政治行為模式則包含各種政治參與行為的能 力與方式,亦即政治行為(Easton and Dennis, 1967:7,引自林嘉誠,1989)。 Greenstein 將政治社會化的定義分成狹義的與廣義的:狹義的政治社會化是 由專司其職的教導者,有意識地灌輸政治知識、價值及習慣;廣義的政治社會 化則包含人生所有正式的與非正式的、故意的與非故意的、計畫的與非計畫的 政治學習在內(引自蔡璧煌,1994:23) 袁頌西(2004)認為政治社會化是指個人學習成為政治社會一分子的歷程, 且這一學習歷程是不斷持續進行,當中包括與政治直接有關的學習,以及間接 有關的學習,是一個比「公民教育」涵蓋更廣的意涵,因為公民教育偏重有意 16.

(27) 識地、有計畫地執行與灌輸,忽略偶然或無意地學習效果。 林嘉誠(1989)指出政治社會化強調成員的政治學習,包括政治知識、政 治規範、政治制度特質、政治行為能力、政治角色扮演、政治人格與政治心態 的孕育,政治系統將既有的、有計畫的政治規範,政治行為模式、政治角色、 政治價值觀等傳遞給政治成員,尤其是政治人格尚未定型,政治心態正在孕育 的兒童、青少年、青年。 任德厚(1992)認為政治社會化是個體發展成為特定政治社群與國家公民 所經過的歷程,透過政治社會化使得特定政治群體將其價值、知識,乃至規範, 得以傳遞給新起的一代。 林清江(2000)認為政治社會化是個人接受各種社會期望及文化規範的影 響,形成其獨特政治價值觀念及行為型態的過程;自另一角度來看,一個社會 或國家藉各種不同的社會影響力量,培養其社會成員政治價值及行為,以便形 成某種政治文化的過程,亦稱為政治社會化。. 二、政治社會化之功用 Greenstrin(1969)指出政治社會化之重要性在於,個人政治行動取決於以下 兩者:1.政治行為人所賴以覓得自己角色的客觀情況,例如環境加諸於個人的抑 制(constraints)與報償(rewards) ;2.公民及其領袖們經由先前的經驗而取得的 傾向,包括像是政治目標、政治規則中的期待、對人及機構合法性的觀念、對 權力的定向等等。而這些對政治具關鍵意義的傾向都是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 取得(引自陳漢卿譯,1973) Easton 與 Dennis 認為透過政治社會化,個人逐漸形成對政治事務的認知、 情感與判斷標準:對政治事物與情勢的應付與處理之道;並對自己在政治社會 中的地位與角色有了一種固定的認識與看法,並依據此種認識與看法,形成了 其政治態度與行為(引自呂亞力,2004:388)。. 17.

(28) 鄭淑芬(2002)整理國內研究後提出政治社會化具有以下四種功能:塑造 政治人格;維繫政治系統;傳遞、改造與創新政治文化;協助政治發展。 呂亞力(2004)指出,政治社會化的意義與功能可以分別從個人與社會兩 個觀點來看:1.就個人而言,正式社會化促使政治自覺的形成、政治興趣參與欲 望的培養、政治知識的提供、政治能力的培養以及政治態度的形成;2.就社會而 言,政治社會化有助於政治體系共識之維繫或獲致,以及新一代社會成員認同 感的培養、創新的維繫(或壓抑)。 歸納以上學者的看法,政治社會化乃個體社會化的一面向,是個體對所處 社會的各種政治學習,此一學習歷程可能是有意識地執行,例如學校之公民教 育,也可能以一種間接地、未預設的方式進行,透過政治社會化,個體不但獲 得可對政治事務的認知,更可獲得政治情感與態度,形成自己對政治社會的評 斷標準與取向。. 貳、政治社會化之媒介 林嘉誠(1989)認為從事政治社會化的機構為政治社會化之主體,每個社 會成員都可能扮演此角色,包括:個人、家庭、非正式組織(例如:同儕團體)、 非正式的政治結構(例如:民間團體、大眾傳媒) 、正式的政治結構(例如:政 府、政黨)、各種社會事件(尤其是政治事件,例如:選舉活動);而被政治社 會化者即為政治社會化之客體,理論上所有社會成員都屬於政治社會化之客體, 但成人受到政治社會化之影響較兒童、青少年低,因為成年人大多心態已經定 型,除非遭遇特殊政治經驗、重大政治事件,否則其政治心態很難產生較大的 變化。 因本研究關心的是青少年的政治態度,以下將針對與青少年政治社會化較 密切的主體進行說明,此外,考量一般文獻中較常以政治社會化「媒介」稱呼 上述各種政治社會化主體,以下亦使用媒介一詞進行說明。. 18.

(29) 一、家庭 家庭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一直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主體,因為家庭通常是 每一個人最早接觸的社會化機構,其中父母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扮演重要他人角 色,自然容易影響個體的認知與態度形成。許多心理學研究指出,即使人們離 家已久,受父母的影響還是存在,包括政治行為方面的影響,例如投票傾向。 在許多對政治態度形成的調查中,政治態度形成的重要時期為三歲至十三歲, 家庭是個體早期政治態度形成之重要媒介,父母對兒童而言,不但提供各項生 活上的滿足(包或物質與精神上的溫暖、認同感等),還時常會扮演權力執行、 權威人格的角色,兒童常無意識地從父母身上接受了許多價值、態度與觀念(王 樂理,2002)。 家庭的教養模式對孩童在日後「對權威的態度」 、 「政治效能感」等有重要 影響,例如:Lane(1962)的研究指出一般而言美國家庭權威模式比較寬容與 平等,美國兒童在家庭中有極大的發言機會,享有某種程度的參與決策權,這 與美國人在接受政治典範、對政治領袖與法律,甚至整個美國政治制度容易抱 持積極態度有密切關係(引自袁頌西 2004) 。研究指出美國高校中具有權威人格 的學生,童年時期幾乎無一例外地遭受惡劣的對待;但反過來,若父母採取溺 愛的教養方式,反而會使兒童害怕離開家庭,並形成恐懼感,日後在政治態度 的表現上會呈現懷疑、厭惡公眾人物(王樂理,2002)。 我國許多研究也顯示出家庭對兒童或是青少年政治態度之影響,例如:袁頌 西(1974)指出家庭政治社會化程度較高者,兒童政治功效意識較高;余霖(1985) 指出父母學歷是國中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重要因素;鍾兆炫(2007)不同家庭 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有顯著差異。. 二、學校 過去研究顯示,家庭對兒童政治社會化的影響最大,但晚近的研究顯示學 19.

(30) 校對政治取向的形成影響已超越家庭。透過學校各種的儀式、符號運用、課程 安排、活動設計、教師的教學,學生很容易學習到政治態度與意見(彭懷恩, 2003) 。Dawson 與 Prewitt(1969)從正式課堂內的教學與課堂以外非正式活動探討 學校政治社會化之角色(蔡璧煌,1994): (一)正式課堂內的教學 包含三個部分,第一是正式課程,例如:公民教育與政治灌輸;第二是儀 式性活動,例如:向國旗致敬、唱愛國歌曲、歌頌民族英雄等;第三是教師, Dawson 與 Prewitt 認為教師為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政治權威模式,是代表社會的權 威發言人之一,教師如同警察、市長等,是特定政治價值的持有者與理念傳播 者,是教室中學習文化的創造者與操縱者。 (二)課堂以外非正式活動 Dawson 與 Prewitt 認為除了正式課堂的教學活動之外,教室外的活動亦對學 生具有政治社會化之作用,主要可分為兩個部分來看,第一是「學校的社會氣 氛」,第二是「課外活動與學生政治團體」: 1.學校的社會氣氛 像是學校中學生與教職員的社會階級、種族背景、宗教信仰會影響學生 及教職員對整個社會群體的看法等,這些都具有政治社會化之運作,例如: 美國公共教育制度,對學習者而言,被視為有助於社會群體間的平等與合作, 而英國階級化的學校體系,則易導致社會階層文化的產生,這些都對學生而 言具有政治社會化之意義,因此兒童從家庭進入學校後,開始學習解決集體 的問題、學習與他人競爭中保護自己的權利、探索社會合作或衝突的可能性 等,都是屬於學校社會氣氛對學生政治社會化之表現。 2.課外活動與學生政治團體 學生可透過許多課外活動的參與,學習不同的社會技巧,而這些社會技 巧都具有政治社會化之作用,例如:透過全校性活動參與競爭,學習遵守規 20.

(31) 則、自我管理;透過政治團體的參與學習示威、遊行、組織團體等,直接面 對政治世界,形成政治定向。. 三、 同儕團體 同儕(peer)指價值、地位、能力相仿的人或物,同儕團體一般指年齡相近 的人組成的團體,例如童年玩伴、學校的團體成員、成年時期的工作夥伴與非 正式同儕。社會學者研究指出青少年階段的同儕團體對青少年人格成長、行為 模式之影響力相當大(Parsons, 1959:305,引自林嘉誠,1989),因為青少年時 期個體極欲擺脫父母、師長等權威的約束,不希望被當作兒童看待,相對地, 同儕團體由於彼此需求相同,便逐漸凝聚、相互仿效、形成團體。 Jaros(1973)指出同儕的政治社會化作用包含了「增強的社會化、再社會 化、代內社會化與類推的社會化」 ;Silbiger(1977)認為同儕團體的政治討論、交 換政治訊息,對成員政治態度的形成有所影響(引自林嘉誠,1989)。 我國學者陳文俊的研究亦指出團儕團體是個人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因素: 「友 伴的政治化程度,是所有社會化因素中,最有影響力的因素。友伴政治化程度 正面影響大專學生的民主信念、投票傾向及政治知識,反面影響統獨立場」 ,建 議可以從同儕團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來探討其對青少年政治社會化之影響,例如: 相處的權威模式、團體參與的活動以及同儕間平時談論政治議題的頻率等(陳 文俊,1987)。 根據上述可知,同儕團體是青少年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媒介,其影響青少年 政治社會化層面包括:1.影響青少年價值觀念的形成,以及對社會、外界之看法 與回應;2.同儕之間政治方面的討論、訊息交換等。. 四、 大眾傳播媒體 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在尚未進入學校前就已經接觸媒體(電視、報紙、網 路) ,因此大眾傳播媒體對現代人之社會化具有一定之影響。至於媒體於個人政 21.

(32) 治社會化上的角色,主要是政治訊息的傳播,同時媒體亦會扮演意見領袖的角 色,常對政治議題進行評論與分析,無形中亦可能對閱聽大眾的政治態度產生 引導。 Hyman(1963)指出,大眾傳播媒體如果傳播齊一的政治訊息,容易使得 社會大眾形成舉國一致的心態與行為,因此非民主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常透過媒 體從事政令宣導,促進國民的國家認同(林嘉誠,1989)。. 參、政治社會化之理論 政治學研究政治社會化的理論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例如:Jaros(1973) 將其分為「個體層次理論(micro-level)」與「總體層次理論(macro-level)」; Easton 與 Dennis 則分為「分配理論」、「系統維持理論」與「系統持續理論」; 我國學者馬起華則分為「學習理論」 、 「態度理論」與「政治系統理論」 (蔡璧煌, 1994) 。前述理論分類可歸納成兩種派別:1.「微觀途徑(micro approach)」 ,從 個人出發,探討個人的政治學習歷程、內容等,例如:Hess 與 Torney 的四種模 式理論、Dawson 與 Prewitt 的直接與間接兩種社會化機制;2.「宏觀途徑(macro approach)」 ,著重於政治社會化對整體政治系統的穩定、變遷與統一的功能,如 Easton 與 Dennis 的系統理論與 Almond 與 Powell 的結構功能理論。. 一、微觀途徑 (一)Hess 與 Torney 之研究 Hess 與 Torney 提出四種模式說明個體政治態度之獲得,以及政治態度之穩 定維持或產生變遷的情況(W. R. Schonfeld,1971,呂亞力譯,1973)。 1.累積模式(Accumulation Model) 此模式假定兒童之政治社會化基本上是由成人直接指導,因此個人之政 治態度是由許多片段的知識、消息與活動累積而成。在此模式之下的政治社 會化並不會考量到個體(兒童)本身是否存在個別差異以及教材之性質為 22.

(33) 何。 2.人際關係移轉模式(Interpersonal Transfer Model) 兒童接觸明顯政治社會化之前已有人際關係滿足或不足的經驗,由於家 庭中或學校中的生活經驗使其對權威人物已發展出多面向關係(multifaceted relationship) ,例如父子關係、師生關係等,而這些人際關係經驗將會應用到 日後其從事與政治有關的活動上,像是日後個體與權威人物關係中採取的應 對方式,往往會和他童年時代與人接觸時所採取的方式一致(例如兒童對父 親之情感,可轉化為對總統的積極性情感)。 3.認同模式(Identification Model) 此模式假設兒童在成人尚未有意誘導其接受既定觀點之前,便會模仿 心目中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例如父母、師長,可能模仿細節也可 能是全面性的模仿,因此兒童可能模仿父母之政治態度而成為自己的,當 逐漸長大後幼年時期已經形成的認同不易改變,因此此一模式常用來說明 兒童的政黨選擇為何會與父母相同。 4.認知──發展模式(Cognitive-Developmental Model) 此模式假設一個人對某種概念與知識的領悟能力,往往限制了其對政 治現象的瞭解,而個體的認知發展是逐漸由具體到抽象,因此在兒童現階 段無法理解之政治現象是無法透過教導使其明瞭,也就是說若個體對於某 些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尚未具備足夠的認知能力時,是無法充分瞭解,而 其政治態度也就不易成型或是固定。 Hess 與 Torney 的認為上述這些模式是否適用,須視不同的學習情況(也就 是個體的政治社會化情境) ,例如:累積模式可以用來解釋「隨著年齡增長,對 政治知識的學習日益增加」 ;認同模式可以用來解釋「對政黨的好惡態度之形成」 ; 認知──發展模式可以用來說明「政府結構及運作程序」。. 23.

(34) (二)Dawson 與 Prewitt 的研究 Dawson 與 Prewitt(1969)將政治社會化型態區分為直接與間接兩種(林水 波譯,1972;余霖,1985;李麗卿,1989;蔡璧煌,1994): 1.直接的政治社會化 是指所傳遞的內容或發展的取向是直接指向特定的政治對象、明確地 學習政府的結構、政黨的長處或是特定的政治理念的優越性。型態包括: (1)模仿(Imitation) 可能是有意識地、刻意地學習,也可能是下意識地仿效他人的價值觀 與行為模式。根據 Greenstein 以及 Easton and Hess 的研究,美國兒童約在 七至八歲就已形成對政黨的某種形式的認同,可能原因就是模仿父母的政 黨喜好。 (2)預期的社會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意指當人們渴望一種專業或高級社會地位時,經常在他們實際上未取 得前即開始學習這些角色的價值與行為,例如:渴望將來能取得政治權力 的學生,會及早採取他認為適合該角色的舉止與風格(像是參與學生自治 組織)。 (3)政治教育(Political Education) 指政治系統透過家庭、學校、政治或是政府機構、團體組織等,將政 治知識、技巧、價值與行為,有計畫地傳遞於個人。與前兩種型態的差別 在於,政治教育是從事政治社會化之人主動實施,傳遞之內容亦由其決定, 而非被社會化之個體。 值得注意的是,透過「操控的」(manipulation)政治教育,當人們接 納了某種政治價值時,便可能放棄另一種相對地政治價值。 (4)政治經驗(Political Experiences) 個人的政治知識許多是來自於與政治人物、結構以及事件的互動,而 24.

(35) 許多信念與認識是觀察與體驗的結果。當個人愈覺得自己能參與和決定政 治與社會命運時,他就愈會對政治採取務實的態度;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也 指出社會上的優勢成員對於個人的政治能力較有自信。 2.間接的政治社會化 指個人所獲得的非政治性之性向,實質上也會影響政治自我的發展。 此種政治社會化通常是由個人先獲得一般的性向後,再轉化到特定的政治 對象,例如:兒童與非政治性的權威對象(像是父母、師長)相處之後, 發展出某種期望,之後再轉化為對權威的政治取向。間接的政治社會化包 括以下三種型態: (1)人際關係的轉移(Interpersonal Transference) 與前述 Hess 與 Torney 的人際關係轉移模式概念類似,此不再贅述。 (2)見習(Apprenticeship) 指非政治的活動,因為個人在非政治情境的行為和經驗,常應用在日 後政治情境中,例如:在美國,而兒童參加少年棒球隊時,從中學到投票 選舉球隊領袖,也會學習遵守規則、如何公平競爭等。 (3)類化(Generalization) 個人政治態度之發展,是由於社會價值擴及特殊政治對象的結果,也 就是說,個人的一般信仰體系中,其實都具有潛在的政治內容。例如:墨 西哥人的無效能感,展現在政治上就是政治的疏離態度;義大利人對同胞 的不信任,使其對政治人物也充滿懷疑。 Dawson 與 Prewitt 指出「直接與間接的政治社會化」與「有意的與無意的 政治社會化」概念並不相同,不應直接類推此兩種分類:直接的政治社會化並 非就是有意的政治社會化,間接的政治社會化也並非就是無意的政治社會化。 事實上,直接的政治社會化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方式進行,例如:直. 25.

(36) 接的政治社會化可以是由教師有意地教導學生政治知識,也可以是無意地聽到 同儕描述被警察追逐毆打的經過。Dawson 與 Prewitt 強調直接的與間接的政治 社會化,其區別並非在社會化主體(agent)的意圖是否公開揭露或是隱蔽未示, 而是在於社會化之內容「是否指向特定的政治內容」(Dawson and Prewitt, 1969:64,引自蔡璧煌,1994:28)。. 二、宏觀途徑 此分析途徑著重政治社會化與政治系統之間的關係,強調政治社會化對整 體政治系統的穩定、變遷與統一之功能,一般多引用 Easton 與 Dennis 的系統理 論以及 Almond 與 Powell 的結構功能理論進行說明,以下將分別討論之: (一)Easton 與 Dennis 的系統理論 Easton 與 Dennis 的系統理論假定政治生活是一受環境包圍的行為系統,政 治系統不但暴露於環境中,且受各種因素影響,並對影響產生反應,系統理論 的要點說明如下(林嘉誠,1982;蔡璧煌,1994):. 環 投 需求 入. 境. 政治系統 (轉化). 支持 回. 產 權威性的 決策與行動. 饋. 圖 2-1-1 Easton 的政治系統模型 資料來源:引自彭懷恩,2003:23. 26. 出.

(37) 1.政治系統 政治系統是社會系統中的一次級系統,不但被環境所包圍,同時還會與 環境不斷交互作用(如圖 2-1-1 所示) ,形成一個具備「投入/輸入」 、 「產出 /輸出」以及「回饋」的動態系統。 2.投入 (1)需求 來自周遭環境或是系統本身,需求導致政治活動,也造成政 治系統的壓力,例如:開發中國家百廢待舉,便有建設與發展的 需求。輸入導致的壓力必須藉由有效的輸出或是較長的時間來舒 緩,或是減少刺激人民的慾望亦可減少需求的輸入。需求並非成 員一提出就一定能轉化成政治議題,可能還需要透過政黨、媒體、 壓力團體的過濾。 (2)支持 指系統成員對政治系統的信任感、情感、信心,系統成員的 支持種類可分為兩種: 「特殊性支持」 (specific support)與「普遍 性支持」(diffuse support),前者是系統成員認為權威當局輸出的 決策與行動符合自己利益而給予的支持,後者是經政治社會化後, 系統成員基於情感與愛國心所給予的無條件支持。而系統成員支 持的對象有三:一為「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指以政 治分工方式結合,處理政治問題之群體,例如部落、地方、政府、 國家等;其次「政治典則」 (political regime) ,是成員行動的準則, 包括價值、規範、權威結構等,典則若無法獲得政治成員的支持, 政治系統便會產生危機;最後是「權威當局」(authorities),由人 民選舉產生,或最高當局指派,甚至是武力取得,而權威當局是 否能獲得政治成員的支持,端視其政策、聲望、政黨認同、政治 27.

(38) 社會化功效等。 3.產出 社會價值分配的制定與執行,包括決策與行動,有四種輸出方式(余霖, 1985): (1)權威性陳述(authoritarian statement) 法制上的型態像是法律、命令、判例等,而行政或民意機關對法 律、判決等發表意見則屬於非法制型態的權威性陳述。 (2)權威性作為(authoritarian performance) 執行前述權威性陳述或其他權威性作為,例如拆除違建、取代交 通違規等,甚至是整肅政治政治異議者。 (3)聯結性陳述(associated statement) 用以解釋前兩種輸出之合理化作為的手段,同時為不符成員需求 之政策提出答辯與說明,鼓勵成員接受既定政策。例如國情咨文、提 出意識形態口號等。 (4)聯結性作為(associated performance) 給與政治成員法外利益或福祉,例如民意代表為選民關說、勝選 之候選人安插重要職位給輔選功臣。 4.回饋 輸出影響環境之後,對需求或支持造成改變,又重新投入到政治體系, 回饋路程包括四個部分: (1)回饋刺激 一是環境的回饋刺激,指環境與系統改變後產生的回饋刺激;一是 知覺的回饋刺激,指系統成員自己認為輸出已經改變的環境與系統,而 產生的回饋刺激,由此可見聯結性陳述與作為之影響,當局可以此影響 成員的支持態度。 28.

(39) (2)回饋反應 指系統成員支持態度的改變。但系統的成員的回饋反應不一定馬 上產生,有時需要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產生回饋反應。 (3)回饋反應的溝通 成員的回饋反應傳回給當局的過程中,是經過層層過濾、凝聚或是 化約等歷程,可能使得資訊產因偏見的產生、意識形態、不良的判斷等 遭到扭曲,因而影響輸出的正確性與有效性。 (4)再輸出 意指當局對於未滿足需求的成員有意重作輸出,但當局並非一定會 從事再輸出作為,要視壓力、支持程度而言。 (二)Almond 與 Powell 的結構功能理論 政治學的功能理論源自於社會學者 T. Parsons 的社會體系理論,而又被稱為 結構──功能的分析架構,以整個體系為分析單位,強調某些功能對體系維持 之意義,並認為體系中不同結構功能上是相互依賴的(彭懷恩,2003) 。Almond 與 Powell(1978)認為任何政治系統都牽涉三個層面:系統、過程與政策,可 從此三個層面觀察與分析其功能(余霖,1985): 1.系統層面 探討系統維持與適應的功能,包括政治甄補、政治社會化、政治溝通。 2.過程層面 探討輸入與輸出的轉化過程所包括的四種功能:利益表明功能、利益匯 集功能、政策制定功能與政治執行功能。 3.政策層面 探討如何實現政策,不僅要重視政策執行的成果,也重視政策的展望 與輸出情形。. 29.

(40)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論肯定政治社會化對系統穩定之功能,認為政治系統要 能得到長期的存在,就必須社會中所有的構成份子,在政治上的政治定向及行 為模式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傾向(蔡璧煌,1994). 肆、小結 個體在政治社會化的歷程中,不但獲得對政治事務的認知,也培養對所處 社會的政治情感與態度,甚至產生政治行動,這不只是對個體而言具有意義的 歷程,對國家整體而言,亦有助於穩定社會與補甄政治人才,因此政治社會化 乃不可或缺之重要個人學習歷程與社會穩定機制。而在兒童與青少年階段的政 治社會化,家庭與學校環境扮演相當重要之媒介,不管是有意識地政治學習或 是潛在環境之影響,對於個體政治態度之形塑,兩者皆為不可忽略之因素。. 30.

(41) 第二節. 政治態度之意涵與理論. 政治態度是本研究的重要探討概念,相關理論文獻探究結果將分成三部分 進行說明,首先說明政治態度之意義,其次為政治態度形成之理論,最後為政 治態度包含內涵之討論。. 壹、政治態度的意義 政治學中所使用的「政治態度」的概念,多半取自社會心理學,只是此時 態度的目標以政治現象為主(林嘉誠,1989) ,因此想瞭解何謂政治態度,應從 心理學中有關「態度」之定義及相關研究內容著手。. 一、何謂政治態度 心理學定義「態度」(attitude)為個人對他人、事物、環境所抱持的信念、 情感、行為傾向,個人對特定人、事、物因喜愛而親近、因厭惡而迴避的行為 傾向,便是態度的具體表現。態度包含三個因素:信念(beliefs)是指對人、事、 物所知曉的事實、意見與價值判斷;情感(feelings)是指對人、事、物所持的 愛、恨、喜、憎等情緒反應;行為傾向(tendency to behave)是指對人、事、物 所做的接近、迴避或冷漠等反應傾向(溫世頌,2000)。 而政治態度一詞最早是由心理學家 G. W. Allport 所提出,他認為政治態度 「是由政治認知、政治情感與政治行為傾向所共同組成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組織, 用以引導或影響個人對有關政治目標、政治情境的反應」 (Allport, 1929:220-221, 引自林嘉誠,1989)。 Almond 與 Verba 認為政治態度是指個人對「政治系統、系統中各角色、角 色任職者、系統的輸入與輸出」之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Almond and Verba, 1963: 11-20,引自林嘉誠,1989) ;Stone 認為政治態度是一有組織的信仰,會長久持 續著,並可用來解釋個人的反應傾向(Stone, 1974:74-75,引自林嘉誠,1989)。 陳文俊(1997:75)認為政治態度係以政治情境中的人、事及物為取向對 31.

(42) 象的一種反應準備,它是個人的內在心理狀態,這種反應準備是經由經驗習得, 且形成有組織的結構。林嘉誠(1989)整理國內外學者之看法後提出政治態度 之定義,他認為政治態度是一種建構概念,不能直接觀察,只能由個人外顯政 治行為或政治意見之中間接觀察,政治態度係指對於「政治目標」與「政治情 境」的認知、感情與行為傾向。其中所謂的「政治目標」包括像是:整個政治 系統、政治系統中各種角色、角色任職者、政治系統中自己的角色、政治典則、 政治系統中的輸入與輸出;而「政治情境」則是指特定時空的政治現況; 「認知、 情感與行為傾向」即為構成個體政治態度之成分。. 二、政治態度之組成面向 透過瞭解政治態度的組成面向,可以瞭解政治態度的特性與功能,根據以 上政治態度之定義,可以得知政治態度包含三個組成面向: (一)認知面向 即政治認知,係指個人對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的思考、信仰與知識,是個 人對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的認識,且根據此認識,個人進而形成一種持久性的 知識與信仰。 (二)情感面向 即政治情感,係指對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的喜好、評價與情緒反應,個體 之政治情感或依據認知,或將目標、情境簡易化,進而以「喜好」或「不喜好」 的方式反應出來。 (三)行為面向 即政治行為之傾向,係指個體在特定政治情境下,為了達成政治目標而準 備採取行動的傾向。 政治態度由上述三個面向構成,並相互作用,進而形成一種有組織的信仰、 信念,它對政治目標具有相對持久性的取向(relative enduring orientation),這. 32.

(43) 種取向提供個人的心智結構(mental framework),幫助個人能夠對政治世界做 成判斷(林嘉誠,1989)。. 貳、政治態度之形成理論 政治態度之形成是個體政治社會化的結果,個體政治社會化之歷程終其一 生都在進行,隨著個體之成長以及與周遭環境不斷交互作用,每個人會形成自 己對政治目標或情境的認知、情感或是行為取向。在相關探討政治態度形成之 理論中,除了第一節所提及政治社會化的兩種分析途徑之外,尚可以透過 Weissberg 的政治學習模型來加以說明,Weissberg 歸納各論點後提出「遠因論點」 (primacy argument)與「近因論點」(recency argument)來探討兒童早期政治 社會化的持續性問題(引自陳義彥,1978)。. 一、遠因論點 主張一個人基本的與持久的態度、價值和行為是在兒童時期的「早期」就 形成了,意即兒童早期的社會化(包含政治社會化)對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 影響。Weissberg 提出了兩種遠因模型說明個人早期政治學習與之後成年態度、 行為間的關係。 (一)模型Ⅰ 圖 2-2-1 模型Ⅰ說明兒童早期的政治學習對日後成人的態度與行為有一定 程度的影響力,亦即兒童早期的政治學習效果會持續存在於成年,此種模型適 合用來說明的政治學習內涵如下: 1. 基本的政治歸屬感(political attachment)及忠貞情操的學習,例如對特殊 政治制度(如總統)、習俗和象徵(如國旗、憲法、歷史英雄)等方面的 學習。 2. 一般政治意識型態的評價。因為兒童或許不瞭解共產主義、民主政治等政 治系統,但對於各種政治系統的評價卻很早就存在。 33.

(44) 高. 低. 兒童早期. 兒童後期. 青春期. 成年期. 圖 2-2-1 Weissberg 的遠因模型Ⅰ. (二)模型Ⅱ 雖然個人某些政治態度在早期生命週期就已經形成,但仍有許多政治定向 需要學期,因此在兒童後期的政治學習,對於日後成年的政治態度仍有相當程 度的影響。此模型適合用來說明的政治學習內涵包括: 1. 有關政治參與的技術、概念及過程。 2. 公民對「一般性」政治知識的學習,像是對政治體制中基本職位、規則與 權責的瞭解(但細節部分可能還是無法切確掌握)。 3. 「一般性」政策的喜愛,特別是對政黨的喜好。. 高. 低. 兒童早期. 兒童後期. 青春期. 圖 2-2-2 Weissberg 的遠因模型Ⅱ. 34. 成年期.

(45) 二、近因論點 此論點認為學習的經驗愈接近成年期,它的影響力以及對個體政治定向的 關係愈大,因為就個體發展階段來看,兒童早期智能發展的程度無法使其獲取 多種知識、態度和技巧,當然也就不可能瞭解政治上許多複雜的概念與意涵, 例如憲法上規定的基本人權像是自由、平等、選舉權等價值。但到了成年期之 後,個體的政治學習從「一般性」政治態度和行為進展到日常政治競爭中的特 殊問題與行動,例如:成人對各種公職候選人及特殊情況下的政治策略做選擇, 這都受到成年期所發生的事件和經驗影響很大,同時,由於認知發展已成熟的 緣故,成人可以認知到這一政治決定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此種認知會再 進一步導致個體更是受到政治的影響,並再獲取更多的政治定向和行為模式。. 高. 低 兒童早期. 兒童後期. 青春期. 成年期. 圖 2-2-1 Weissberg 的近因模型Ⅲ. 因此近因模型剛好可以用來說明,許多在兒童期不能理解的事件和經驗, 像是國會通過某部特殊法案時可能具備的意涵,可能就是個人在成年期重要的 政治學習內涵。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遠因論點與近因論點是不衝突的兩種看法,它們 分別說明了個體從兒童早期一直到成年期,不同內涵的政治學習與政治定向形 成的關聯,而此兩種論點都可以有效說明政治態度的形成。.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bstract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Based on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Contextual Antecedents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Adolescent Political Discussion, Discussion Elaboration, and Network Diversi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