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10年楊淑君事件的批判話語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2010年楊淑君事件的批判話語分析"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東泰 博士. 2010 年楊淑君事件的批判話語分析. 研究生:黃孟婷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八月.

(2)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題為 2010 年年底最熱門的體壇爭議同時也是媒體焦點的「楊淑君 事件」 ,本研究利用 Fairclough(2006)批判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的三層次:社會事件、社會實踐與社會結構分析台灣四大報,將 2010 年 11 月 18 日至 2010 年 11 月 24 日的《中國時報》 、 《自由時報》 、 《聯合報》以及 《蘋果日報》作為分析文本,企圖找出楊淑君事件相關新聞其背後隱含的話語秩 序與社會結構。 本研究發現,楊淑君事件引發媒體與民眾爭議的主要原因為其背後的國族意 識形態以及運動精神之意識形態。但主要的社會結構還是以國族意識形態為主 軸。 首先,以社會事件層面來看,楊淑君事件具體呈現在仇韓、仇中等行動的社 會事件為,媒體再現之我國國人反應,以及中、韓形象,同時,媒體在書寫楊淑 君時特別加以著墨;第二層次的社會事件則呈現於政治鬥爭、運動爭議到國族戰 爭與國族英雄的錯置等方面,其中運動新聞與戰爭詞彙的構連可視為是穩定的話 語秩序,楊淑君事件的爭議性也使得它從運動新聞跨足到政治新聞,政治與運動 的新聞互為文本;最後的社會結構大致分為運動精神的意識形態與國族意識形 態,運動精神為深層的社會結構,根深蒂固於大眾的心中,如公平、公正、遵守 規則等價值觀,楊淑君事件的陰謀論明顯與這些運動精神背道而馳,因此引發外 界關注,再者,楊淑君事件背後的國族意識形態更是使得媒體與大眾不斷討論, 進而產生前述的具體社會事件與社會實踐。. 關鍵字:楊淑君事件、黑襪事件、國族意識形態、批判話語分析. I.

(3) 致謝詞. 這本論文 僅獻給永遠全心愛我的母親. II.

(4) 首先,先說謝謝!八百萬個謝謝!一直以來都不是屬於文字優美有邏輯路線 的我,終於有一天的某段時間可以快樂的花在寫謝詞這個動作上(而且謝詞還不 拘形式~開心) 。有時候人一旦下定決心想要說些什麼就會詞窮,此時我正是如 此,一面興奮緊張的流著手汗一面想著感謝這兩個字與許許多多的家人朋友師 長。 讓我把時間軸拉回考上師大那天,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該快點說聲謝謝了!因 為我的同學跟老師都超級親切的!班上的女人們超級瘋狂好笑,LOVE YOU GIRLS!每次必修課結束大家都會一起留下來聊天,美其名是分配導讀範圍,實 際上是無止盡的聊天啊!女人們這種生物很厲害,聊著聊著,就莫名變很熟了! 一起唱過歌,遊玩過的日子我不會忘記。在我碩三去韓國交換的時候,感謝我的 同門夥伴米可還一直關心著我,給我溫暖;我的噗友幃婷也一直在我身邊,陪我 走完研究所生涯;先我一步去了日本的美智總是讓我歡笑,我們說我們是王不見 王;小艾,高八度的女孩,我最喜歡她真摯的樣子;婉菱,義氣王,飛車來板橋 載我的夜晚我永遠不會忘記;QQ,我總是用另一種腔調叫她的綽號,她的拿翹 讓人著迷;美珍,誰能想到一個小隻女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可以把人揍飛呢;小雞, 親和力一百分的女孩瘋起來也是很強大的;小青,幽默感爆表,但實際上非常的 冰雪聰明;筱桐,跟貝兒還有 KITTY 們要幸福的過下去喔;妤函,總是很好聊的 美麗人妻快點生一個;一七,我永遠不會忘記你撞壞了教室的牌子;桃子,至今 我仍覺得你或許就是安心亞;玉文,值得依靠的姊姊,偶爾看妳崩潰真的很好笑; 文婷,是我看過膚質最美好,笑聲最大的女孩;小黑,本班唯一男孩,看著你努 力走向音樂之路真的很感人! 另外,還要感謝一下我的同門!師姊王媽與師兄世達!王媽總是很開朗樂觀 的樣子,讓人從她的身上獲得正面能量;李世達莫名的喜感就不用說了~太有 趣!立庭在我寫論文的過程也幫助我很多,謝謝這個暖暖的女孩!我還必須感謝 非常多人,謝謝老毛、孟君、伊萍,在我回國寫論文的時候帶給我一種同甘共苦 III.

(5) 的夥伴感!我在韓國的室友 RING,要不是這個有幹勁的女子,我不會走到今天。 張姊跟蔡老師,還有所辦的助理學弟妹們總是親切的幫我解答我的疑惑,請 讓我獻上我的感謝,還有參與我發表會的學妹,謝謝!謝謝所上每位老師,謝謝 Kelly 老師在我無助的時候給我許多建議;謝謝 Eva 老師給我學習的機會! 這篇論文的完成,必須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東泰老師,這一路上我的不成材 讓老師擔心很多很多,其實每次聽到老師說: 「加油,孟婷」都很感動,真的非 常謝謝老師的指導!謝謝黃靖惠老師,老師總是親切的回我信,很溫柔的給我許 多修改建議;謝謝方念萱老師,大老遠從政大來擔任口委,在建議的同時也常以 幽默緩和我緊張的情緒!謝謝林老師、黃老師、方老師的指導! 天啊,我的感謝名單竟然還沒結束...!我想謝謝我的眾家好友們。謝謝 613, 正面積極的女孩,總是給我鼓勵,正面力量都傳到我這裡了!謝謝游詳屁,可以 嘻嘻哈哈也可以真摯談話的摯友!我大學的朋友們:賊鬼熊浩妤茵鼠,想認真的 說謝謝,一起吹拂政大的晚風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候,即使現在大家都各自有各自 的生活,還是可以彼此關心,分享彼此的所有歡笑跟眼淚,謝謝你們一路陪著我。 因為韓國交換生活結識的你們:筱筠、育媗、孜孜、婉琳,回國之後還是可以繼 續聯絡真的很開心,謝謝你們! 謝謝志宇,無怨無悔的陪在我身邊,在我難過的時候遞上衛生紙,默默的拍 著我的肩膀,或許有時候真的不需要言語,那是一種有人支持著的感覺,難以言 喻。 謝謝我哥,在我覺得低潮的時候,以過來人的經驗給我許多建議,誰知道哥 哥平常這麼毒舌,在妹妹難過的時候卻這麼好!謝謝媽媽,爸爸,還有我的妹妹! 我的家人最棒了!雖然很愛講一堆有的沒的好笑的話,但也會給我最強力的支 持,謝謝親愛的家人:) 好可怕!想不到寫謝詞竟然這麼文思泉湧!一直以來我覺得我是很幸運 的,因為我遇到了很好的你們,謝謝你們來到我的人生,謝謝!謝謝! IV.

(6) 目錄 前言..................................................................................................... 1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節 問題意識................................................................................................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批判話語分析 ......................................................................................10 一、批判話語分析的起源-批判語言學..................................................10 二、批判話語分析的概念..........................................................................12 第二節 新聞話語與批判話語分析..................................................................18 一、新聞話語的概念..................................................................................18 二、新聞批判話語分析的研究..................................................................19 第三節 運動、大眾媒體與國族意識..............................................................21 第四節 媒體再現..............................................................................................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個案與研究問題..................................................................................26 第二節 研究方法..............................................................................................30 第三節 研究流程..............................................................................................31 第四章. 研究分析 .....................................................................................................33. 第一節 社會事件層次......................................................................................33 一、媒體再現的楊淑君事件真相..............................................................33 二、媒體再現的楊淑君形象...................................................................... 37 三、媒體再現的中國與韓國......................................................................45 V.

(7) 四、媒體再現的我國國人反應..................................................................53 五、小結...................................................................................................... 57 第二節 社會實踐層次......................................................................................58 一、政治鬥爭..............................................................................................59 二、運動爭議到國族戰爭..........................................................................64 三、國族英雄的錯置.................................................................................. 67 四、小結...................................................................................................... 70 第三節 社會結構層次...................................................................................... 72 一、運動精神的意識型態.......................................................................... 72 二、捍衛我族的國族意識形態..................................................................73 三、台灣相對於中國的正統意識形態...................................................... 74 四、仇韓的國族意識..................................................................................75 五、小結......................................................................................................77 第五章. 結論 ............................................................................................................. 7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8 一、運動新聞中過於濃厚的國族主義色彩.............................................. 78 二、國族情感訴諸於非理性的新聞用語..................................................79 三、楊淑君事件的批判話語分析三層次..................................................8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82 參考文獻......................................................................................................................84. VI.

(8) 表目錄 表 1-1. 台灣四大報紙 2010 年 11 月 18 日當日與楊淑君事件相關的新聞 ...........5. 表 3-1. 楊淑君事件發展始末 ................................................................................... 27. 表 4-1 2010/11/18 四大報紙頭條標題 ....................................................................33 表 4-2. 楊淑君事件相關新聞的戰爭用語 ...............................................................66. VII.

(9) 圖目錄 圖 2-1. Fairclough 的 CDA 模式.................................................................................16. 圖 3-1. 研究流程圖 ...................................................................................................32. 圖 4-1. 自由時報 2010/11/19 頭版新聞圖 ...............................................................35. 圖 4-2. 聯合報 2010/11/19 頭版新聞圖 ...................................................................35. 圖 4-3. 聯合報 2010.11.18 A1 版..............................................................................38. 圖 4-4. 中國時報 2010.11.18 A1 版..........................................................................38. 圖 4-5. 聯合報 2010.11.18 A3 版..............................................................................42. 圖 4-6. 中國時報 2010.11.19 A3 版..........................................................................42. 圖 4-7. 聯合報 2010.11.19 A2 版..............................................................................42. 圖 4-8. 中國時報 2010.11.23 A1 版..........................................................................43. 圖 4-9. 聯合報 2010.11.23 A1 版..............................................................................43. 圖 4-10. 聯合報 2010.11.24 A8 版............................................................................44. 圖 4-11. 蘋果日報 2010.11.19 A1 版........................................................................46. 圖 4-12. 中國時報 2010.11. 18 A3 版.......................................................................48. 圖 4-13. 中國時報 2010.11. 20 A2 版.......................................................................48. 圖 4-14. 自由時報 2010.11.19 A4 版........................................................................56. 圖 4-15. 中天新聞 2010.11.20 新聞畫面截圖 .........................................................56. VIII.

(10) 前言 2010 年底,台灣體壇,或是說整個台灣最關注的新聞事件,便屬「楊淑君 事件」了。當時筆者正在韓國當交換學生,許多網路新聞及言論都在討論這個事 件,當然,在韓國的台灣學生也同樣關心這件事。隨著事件延燒,台灣人心目中 的戰犯:中國與韓國自然變成眾矢之的,其後甚至演變成焚燒韓國國旗、蛋洗韓 僑學校、拒買韓國貨等許多反韓的舉動。身處「敵營」的台灣學生都十分戒慎恐 懼,深怕言行舉止有什麼不妥反而更加深兩國間的對立。印象最深刻的是,韓國 的學生問筆者為什麼要燒韓國國旗,對他們而言那只是一場比賽,而那些台灣媒 體指證歷歷說陷害台灣的韓國人他們也不認識,且當時與楊淑君角逐金牌的熱門 是中國選手吳靜鈺,韓國人認為他們沒有任何動機要陷害台灣,這些說法,讓筆 者一時也難以回答。在此之前,筆者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因為媒體所呈現的這些新 聞聞本感到尷尬,爭議從公共的運動場域上轉移到筆者的生活領域,原本顯得遙 遠的紛擾其實與我們每個「台灣人」息息相關。既想支持台灣,又怕在韓國背負 黑鍋成為眾矢之的,種種複雜的情緒吸引筆者去關注這個事件,同時也促成了筆 者想更深入研究這個議題。. 1.

(11) 第一章 緒論. 運動對於現代人來說,已是休閒生活的重心,為吸引閱聽人,大眾媒體也越 來越重視運動節目與新聞報導,報紙的運動版面也逐漸擴增,大型的運動事件更 經常被報導,由此可見,運動在 21 世紀已融入至大眾生活的各層面,產生重大 影響(Lever & Wheeler, 1984; 引自李慈梅,2002:3) 。本研究主題就是一個透過 大眾媒體滲入大眾生活各個層面的個案-2010 年楊淑君事件。本研究將利用 Fairclough(2006)的新批判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來探究於 2010 年年底我國跆拳道國手楊淑君在廣州亞運賽事爭議的相關報導。透過批判 話語分析的三層次:社會事件、社會實踐、社會結構三面向來探究報紙媒體如何 再現這樣的社會事件,與其背後所隱藏的話語秩序與社會結構。 運動,平常是一種休閒活動,但當運動變成一場比賽,甚至是涉及到國與國 之間爭奪榮耀的賽事時,運動頓時成為一種承載著全民期待的載具。以台灣發展 運動的脈絡來看,早從民國六、七○年代的紅葉少棒隊就承載著台灣民眾的國族 情緒。自此之後,台灣人也一直將棒球稱呼為「國球」 ,顯見國人對棒球所投射 的感情超越了單純的棒球運動。安碧芸與駱碧蓮(2010)在研究 2008 年奧運棒 球比賽時提到: 「棒球在台灣不只是一項運動賽事,它所代表的是台灣多年來累 積的巨大期待與情感寄託,甚至是集體認同的象徵意義。」而運動賽事透過新聞 報導出來,常不只有報導比賽結果及過程,在新聞的行文之間還流竄著一股國族 主義及其他意識形態。隨著運動項目越發多元的發展,台灣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 運動項目也從棒球這塊領域轉移到射箭、撞球、網球、跆拳道等各種不同的項目 上。因此我們能寄託自己的國族情緒或是其他不同情感的對象也漸漸增加,此 外,國人傾向將這個期待加諸在那些出色的運動明星身上,近年來最明顯的例子 便是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投出好成績的王建民。他在成名之後,不僅廣受民眾支持 與喜愛,台灣媒體甚至以「台灣之光」稱呼王建民,此後,只要是在運動賽事上 2.

(12) 有傑出表現、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的運動選手也經常會被冠上「台灣之光」的 稱號。 本研究的分析對象: 「楊淑君事件」也是因國際運動賽事所引起的一連串事 件,經由新聞報導之後,造成社會矚目並引發諸多討論與情緒。事件發生的具體 時間在 2010 年 11 月 17 日,我國跆拳道選手楊淑君在廣州亞運會上因電子襪與 規定不符而被迫棄賽,此事件發生後立刻佔據各大新聞頭條版面。楊淑君為台灣 跆拳道體壇據知名度選手,曾代表台灣參與多場國際賽事。此次事件發生於 2010 年在廣州舉辦的亞洲運動會上,當時運動場上正在進行女子跆拳道 49 公斤量級 的預賽,楊淑君對上越南級對手,並以 9-0 取得領先,但比賽進行到一半,亞運 會跆拳道比賽技術代表趙磊聲稱,韓國電子護具工程師向他報告,發現楊淑君的 電子感應片有異常反應,於是安排當值競賽監督委員會洪性天進行處理。洪性天 暫停比賽,進行電子襪檢查指出「發現兩枚違規放置的電子晶片」 。隨後趙磊召 集其餘三名來自韓國、新加坡、伊朗的監督委員商議,並邀請世界跆拳道秘書長 梁振錫旁聽。經集體決議,宣佈楊淑君因電子襪感應片犯規取消比賽資格。 教 練對大會表示無法接受,與楊淑君在會場中抗議近一小時。與此同時,中華隊以 書面形式提出申訴1。 由上可以看出楊淑君事件充滿著「黑幕」 、 「爭議」 、 「謎團」 ,因此才讓媒體、 社會有大作文章的空間,也才會讓人質疑台灣是否遭其他國家「打壓」 、 「欺負」。 而醞釀大眾激昂情緒的來源之一便是新聞報導。運動新聞本身即有固定的閱聽眾 存在,大型國際賽事更是新聞媒體報導的焦點,本次事件除了是國際賽事外,更 是國際打壓台灣的案例,想當然爾,媒體固然不會放棄這個可以大書特書的題 材,因此透過媒體的大幅報導,讓社會群眾更加憤愾,群眾的憤愾又鼓舞媒體繼 續追蹤這則新聞,如此的循環致使此事件不斷延燒將近半年的時間。 1. 〈2010 亞洲運動會跆拳道爭議事件〉 ,維基百科,瀏覽於 2011/12/06,網址:. http://zh.w ikipedia.org/w iki/2010% E5% B 9% B 4% E4% B A % 9E% E9% 81% 8B % E8% B 7% 86% E6% 8B % B 3% E9% 81% 93% E7% 88% A D % E8% A D % B 0% E4% B A % 8B % E4% B B % B 6 3.

(13) 報紙新聞顯而易見的國族意識(仇韓、仇中)與其他不同的意識形態也隨著 楊淑君事件的熱門開始發酵。因此本研究試圖分析「楊淑君事件」的新聞報導, 透過 Fairclough(2006)的批判話語分析方法,以三層次:社會事件、社會實踐 及社會結構等,來剖析話語秩序與話語權力。透過本研究將瞭解新聞媒體報導楊 淑君事件的角度,以及新聞話語與社會結構的辯證關係。接下來將繼續就研究動 機與目的與問題意識進行闡述。.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首先,如筆者的前言所述,筆者在當時身處韓國,面對著韓國人質疑台灣激 烈的反韓活動,不禁自問,為什麼體育爭議最後竟是演變成國與國的對立,若不 從最具體的社會事件到最抽象的社會結構談起的話,可能難以理解。 此外,再從最簡單的一個問句出發: 「為什麼這個新聞要報這麼大呢?」頭 版頭條新聞代表的是該則新聞具有極重大的新聞性才會登上頭版頭條,在 2010 年 11 月 18 日當天,台灣的四大報紙(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 的頭條全都報導了楊淑君在廣州亞運會上遭到取消資格的新聞,這則新聞並沒有 在報導一兩天之後就落幕,它足足延燒了半年之久,涉及層面從運動轉移到政 治、經濟層面,也引發國人深層的國族情緒,而這其中的語言權力正是本研究最 想關注的焦點。 楊淑君事件發生後的隔日,也就是 2010 年 11 月 18 日,聯合報刊登 11 則新 聞;自由時報 10 則新聞;中國時報 6 則新聞;蘋果日報 5 則新聞(見表 1-1) , 且四大報皆於頭版新聞刊登楊淑君事件,顯見其新聞性。蘋果日報甚至以「真賤 中韓裁判聯手 做掉楊淑君」作為標題,直指該場比賽楊淑君遭取消資格的內情 並不單純。除此之外,國內政治人物不分藍綠紛紛站出來表態支持楊淑君,聯合. 4.

(14) 報 2010 年 11 月 18 日的新聞「郝意外 蘇痛心 都促爭權益2」 ,以及中國時報 於同一天的報導: 「馬:要做選手堅強後盾 吳揆:沒有「吞下去」這回事3」皆 顯示政治人物對此事件的關心,彷彿支持楊淑君就等於愛同於愛台灣,這也是在 台灣少數可以看到藍營與綠營有共識的事件,中國國民黨更為了表達支持楊淑君 的立場舉辦了一次大遊行4。隨後楊淑君事件越演越烈,後續也引爆一連串事件 與情緒,如反韓浪潮:台北韓僑學校遭民眾用雞蛋攻擊5、燒毀韓國國旗6等反韓 行為;此外也出現了反中的聲音,甚至將楊淑君遭受淘汰的原因解釋為中國的陰 謀7。在這些報導中可以感受到話語權力不斷流動及各派系互相爭奪話語權的影 子。. 表 1-1. 台灣四大報紙 2010 年 11 月 18 日當日與楊淑君事件相關的新聞. 中國時報. 1.. 楊淑君失格 黃顯詠摘金. 2.. 失格風波 體委會:將上訴國際仲裁法庭. 3.. 馬:要做選手堅強後盾 吳揆:沒有「吞下去」 這回事. 自由時報. 2 3 4. 5 6 7. 4.. 朝野力挺楊淑君 藍發動連署抗議. 5.. 黃顯詠黑馬奪金 替學姊討回公道. 6.. 否認外傳「陰謀論」 原判我全隊停賽 陸不同意. 1.. 電子護具上場 仍有影武者. 2.. 檢錄後判失格 供應商︰邏輯不通. 3.. 陰謀論?確保中國選手摘金. 4.. 復仇夢碎 漂亮寶貝淚灑擂台. 5.. 楊父︰我吞不下去!. 6.. 楊淑君冤枉失格/大會控制提問 台媒退席抗議. 郝指當時擔任台北市市長的郝龍斌;蘇指民進黨蘇貞昌。 馬為當時總統馬英九;吳揆則指當時行政院長吳敦義。 〈藍明遊行:楊淑君 我們挺妳〉 ,《中國時報》 ,2010/11/20,A 4 版。 〈韓校遭蛋襲 在台韓人「注意」 〉, 《聯合報》 ,2010/11/21,A 2 版。 〈失格吞不下去 燒韓國旗抵制韓貨〉 , 《中視新聞》 ,2010/11/18。 〈陰謀論?確保中國選手摘金〉, 《自由時報》,2010/11/18。 5.

(15) 7.. 楊實力高一截 何需作弊. 8.. 政府太軟弱 全民怒火燒. 9.. 亞運不公 楊淑君冤枉失格. 10. 為「君」討公道 黃顯詠跆金 聯合報. 1.. 亞運跆拳道 穿錯電子襪 楊淑君判輸. 2.. 淑君的電子襪 七月已禁用. 3.. 教練也禁賽… 公文還沒收到. 4.. 江啟臣:不吞聲促重啟調查. 5.. 陸官員:怎會跟台爭這一金. 6.. 郝意外 蘇痛心 都促爭權益. 7.. 亞跆盟:楊襪內 查到兩片增感應東西. 8.. 總教練劉慶文:直接判失格 太離譜. 9.. 瑜亮情節 大陸女將吳靜鈺 輕鬆摘金. 10. 黃顯詠 跆拳小黑馬 亞運首賽就奪金 11. 大陸、東帝汶 二選手也失格 蘋果日報. 1.. 真賤 中韓裁判聯手 做掉楊淑君. 2.. 「開玩笑吧」楊崩潰痛哭. 3.. 朝野憤怒「這是國際笑話」. 4.. 教練直指「主辦國輸不起」. 5.. 黃顯詠踢金 幫楊淑君出怨氣.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不含報訊及特稿). 原本應屬於運動新聞範疇的楊淑君事件,由於媒體的報導、社會對此事件的 討論,以及種種政治力量、意識形態的介入,最後演變成整個台灣民眾群起激昂 的事件,並從 2010 年 11 月 18 日開始延燒到 2011 年的年中,可見其影響力及議 題性。 楊淑君事件在發生後,引起社會上許多人的討論及注目,新聞媒體的報導也 成為學術研究的熱門焦點,筆者利用關鍵字「楊淑君」搜尋相關文獻,發現《休 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的第一期第二卷其中一篇〈楊淑君事件新聞媒體敘事分 析〉便是以楊淑君事件為主,透過敘事分析探討媒體報導內容隱含什麼「故事」, 6.

(16) 但行文五頁的文章難以深入分析楊淑君事件的新聞敘事,誠屬遺憾,再者,透過 敘事分析看楊淑君事件的文本內容有何意識形態,不如利用批判話語分析,以批 判的角度揭露這些新聞媒體背後的話語結構。另外,與此事件的相關論文也有: 國立體育大學洪敬仁的《臺灣媒體報導廣州亞運楊淑君失格事件之國族論述分 析》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黃顯祐的《臺灣主要日報 2010 年廣州亞運報導內容與方 向之分析》 ,前者關心的議題為楊淑君事件中的國族主義,使用 Fairclough 在 1992、1995 年所提出的批判話語分析模式來進行研究;後者的論文分析台灣四 家日報報導楊淑君事件的篇幅及方式。前者與本研究的主旨相似,唯本研究使用 的研究方法是 Fairclough 在 2006 的著作中發表的批判話語分析模式,在分析上 跳脫文本的窠臼,將文本以社會事件取代,且也能詮釋出社會事件、社會實踐與 社會結構間互相辯證與流動的關係,因此本研究仍具有其研究的價值。. 楊淑君事件固然有其爭議性,但媒體在報導的過程中,也或多或少的透過新 聞建構出話語的力量,在新聞文本的傳遞與流通之下,與社會的互動更加頻繁, 進而與社會相互影響,在整個新聞報導的過程背後隱含了怎樣的話語力量,便是 本研究所想探討的重點也是本研究目的所在。透過 Fairclough 的批判話語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 ,分析台灣四家日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聯合報等四家報社的相關新聞作為分析素材,並以 Fairclough 的新批 判話語分析模式來分析「社會事件」 、 「社會實踐」 、 「社會結構」三層次探究楊淑 君事件的相關報導。. 第二節. 問題意識. 在傳播學的領域中,新聞以非事實的同義詞,但這麼說不代表新聞不等於事 實,新聞是一種經過篩選、整理加工過的事實。而後新聞敘事學派興起,認為新 7.

(17) 聞(news)就是故事(stories),新聞報導(news reporting)就是述說故事(telling stories) (林東泰,2008:549) 。這裡的述說故事並非加油添醋、漫天胡鄒的說故事。新 聞的敘事結構係以具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再現社會真實(林東泰,2008:549) 。因 此,新聞是「建構的」 、 「再現的」早已取代早前新聞是「客觀的」 、 「中立的」的 概念。Ericson 等人的研究也指出,新聞是新聞機構的產物,而非世界上發生的 事(Ericson et al., 1978: 345;引自 Simon Cottle, 陳筠臻譯,2008: 21) 。翁秀琪等 人進一步探討新聞的真實,認為新聞報導的「真實」是對於構成新聞報導諸因素 的選擇與排除(翁秀琪、鐘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8:61) 。新聞所呈現的各 種社會真實是新聞組織透過各種規約、產製流程所建構出的產物。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這些被「選擇」 、 「排除」 、 「建構」的新聞報導瞭解 到許多我們無法親身瞭解的大眾社會上發生的事件。我們所理解的社會真實往往 常是這些媒體報導的話語實踐建立的真實。傳播學界近來從向敘事轉,再演進到 向話語轉的趨勢,主要是將批判話語分析這個研究方法納入傳播界來加以使用, 透過批判話語分析揭示文本背後隱含的意識型態及話語權力。本研究便是根基於 「新聞並非同等於客觀真實,而是再現真實」這個立論所進行的研究。 除了媒體大幅報導之外,本研究還注意到大眾過度的反韓情緒(焚燒韓國國 旗、蛋洗韓僑小學等) 。此次事件發生的舞台-廣州亞運會,並非韓國,涉及人 員也非韓國人,甚至那場關鍵比賽的對手越南選手也完全與「韓國」這個國家牽 扯不上關係,何以民眾會產生反韓的情緒?是不是媒體抓住「韓裔」裁判這個因 素來大做文章致使社會大眾情緒受挑撥?我們可以合理的猜測,新聞媒體在透過 他們的報導引導大眾的目光方向,如同 Cohen 所指出:大眾媒體「並非告訴我 們應該思考什麼,而是告訴我們該想到哪些問題」 (Cohen, 1963,引自林東泰, 2008: 261) 。但在本研究中,新聞媒體的議題設定功能(agenda-setting function) 並非要探討的重點,本研究想澄清的是,在此次楊淑君事件的報導當中,報紙媒 體所使用的話語是不是隱含某些話語力量,進而助長閱聽眾往特定方向思考與行 8.

(18) 動,而在楊淑君事件後的後續發展又如何回過頭來影響報紙的書寫,畢竟話語力 量是複雜且並非單一的,報紙是怎麼去描述這些事件?隱藏在這些話語背後的意 識形態為何?楊淑君事件的新聞文本(社會事件)及其社會實踐乃至社會結構又 是如何互相形成辯證關係的? 以下第二章將進行本研究之相關文獻探討。. 9.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欲分析楊淑君事件相關新聞報導背後隱含的意識形態,將新聞報導作 為文本分析,欲分析新聞文本前,本章將分為兩個章節,第一節爬梳批判話語分 析的發展過程,第二節將整理新聞話語與批判話語分析的結合。第三節將探討運 動、大眾媒體與國族意識三者間的相互關係。. 第一節 批判話語分析. 一、批判話語分析的起源-批判語言學 批判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簡稱 CDA)是由 1970-1980 年 代的批判語言學(critical linguistic,以下簡稱 CL)延伸發展而來的(吳孟芬, 2008:8) 。CDA 從文化研究範疇中建立基礎,以社會建構論作為假設,認為文本 中隱含著社會建構而成的意識形態(蔡欣怡、羅世宏,2007:10) 。 CL 基於 Halliday 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由 Fowler 作為代表的一群學者在 一九七○年代發展而來,媒介話語是其主要的關注點之一(錢毓芳,2010: 81)。 CL 相對於當時主流的語言學及社會語言學,是以較為複雜的文本-包括說的文 本及寫的文本皆可作為研究主體(Fairclough, 1992a: 26) 。Halliday(1973:65)認 為語言之所以為語言是因為它在社會結構及組織行為上有所功能,因此應以一種 具有社會功能的觀點來看待語言。批判語言學者認為語言結構與社會結構有關, 語言行為(linguistic behavior)會影響非語言層面(包括人類的認知) ,他們也認 為語言使用者的社會經濟地位會影響他語言的使用(例如句子的構造,詞彙的選 擇等) ,意識形態會透過語言來中介(翁秀琪,1998:93) 。Halliday 所發展的系統 語言學理論(systemetic linguistics) ,又稱功能語言學理論(functional linguistics) , 此派的語言學理論視語言有三種功能(Halliday, 1975; Fowler and Kress, 1979; 10.

(20) Fairclough, 1992): 一、語言的認知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語言在此的功能可再現世界。 二、語言的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認為語言可導致社會關係和 社會認同,視文本為語言使用者(言者和寫者)從既存的語言系統中選擇不同的 語彙和文法來表達的一個場域。 三、語言的文本功能(textual function) ,指的是語言和外在社會結構之間的 關係,CDA 的學者將之引申為相互文本的分析(intertextual analysis) ,包含了文 本間分析與文本外在社會結構的分析(引自翁秀琪,1998:93) 。 Wodak(2008)指出,語言對於批判話語分析而言,本身並不具有權力,是 有權力的人使語言具有權力,批判話語分析提供的正式批判理論在跨學科間的一 種分析方法,使我們得以瞭解語言如何建構以及轉換知識、組織社會機構與運作 權力的過程(Wodak, 2008: 299) 。 CL 的目的在於對文本進行「批判的詮釋」 :藉由分析語言結構和廣泛的社會 脈絡來揭示話語的社會意義(Fowler et al.1979:195-196; Fairclough, 1992:26-27, 引自吳孟芬,2008:11) 。批判語言研究的「批判」 ,主要是將人們使用的語言、 權力和意識型態之連結加以揭露,以聚焦語言元素的方式來分析社會互動,顯現 出潛藏於它們背後的決定因素及效果。尤其是要提升對語言和權力的關注,特別 是語言如何使某些人被他人宰制,而權力關係最後將會形塑意識型態(Fairclough, 1989: 4-5) 。 CL 的學理可追塑至法蘭克福學派或是哈伯馬斯的影響(Wess & Wodak, 2003:14) ,而 CL 帶有批判意識的對文本進行詮釋的精神也影響了爾後 CDA 的發 展。 而後又為何會衍生出 CDA 這個學門呢?這是由於學界開始對於話語 (discourse)的研究產生興趣,Phillips & Hardy 便提出關於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興起的幾個理由: 11.

(21) (一)向語言轉:首先最主要的趨勢就是近三十年來學界興起的「向語言轉 (linguistic turn) 」學風,學界認為語言似乎更能反應真實(社會建構的 真實) ,向語言轉所要求的解釋性研究是多元的,作為一個研究者,學 界開始對社會如何以及為何會產生這些意義感到好奇,而話語分析就是 用來研究社會建構過程的方法之一,這也是為什麼話語分析逐漸受到重 視。 (二)新興及重新概念化的研究主題:社會的變遷使得許多新的研究主題 產生,讓話語分析變成是一個可利用的研究方法。 (三)批判研究的復興:學界開始利用批判的角度去研究社會現象。 (四)後官僚政治組織型態的發展:階層化概念的發展,導致話語也附著階 層化的權力。 (五)傳統方法及理論的限制:對應到上述第二點,話語分析可以解決傳統 研究方法及理論所無法觸及的範疇(Phillips & Hardy, 2002:11-17) 。 除上述理由外,CL 這個學派本身也有一些值得批評的地方,對 CDA 有著極 大貢獻的 Fairclough 便提出了幾點針對 CL 的批評:首先,CL 太過強調將文本視 為產品,而忽略文本生產與詮釋的過程;此外 CL 太強調社會再製的話語效果, 而忽略了話語不但是社會鬥爭的場所,也是社會改變與文化改變的話語轉變,這 是個動態的過程;CL 在語言-意識形態的接合(interface)太過狹隘(Fairclough, 1992:28-29,引自吳孟芬,2008:8) 。 至此,本研究簡略的爬梳了 CL 的學派根基與概念,接下來將介紹批判話語 分析的概念及其發展。. 二、批判話語分析的概念 要瞭解批判話語分析,可以先從「話語(discourse)」的定義開始。Lupton (1992)指出,話語可被定義為在社會結構中一組系統性的文本、訊息、會話或 12.

(22) 對話(引自黃靖惠,2011)。話語是社會認知,是一種用以理解社會實踐的方式, 是在文本上用來再現社會實踐的資源(van Leeuwen, 2008: 6) 。Terry Locke(2004) 在他的著作中整理 Pennycook 及 Paltrideg 對話語的定義: (一)話語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是用來表示語言被社會實踐在較大的單位, 例如文法(paragraphs)、表達(utterances)、整體文本(whole texts) 或文類(genres)。 (二)話語是一個可數的名詞,用來表示一個不只是再現世界,更是用意義 去指意世界的組成與結構。 Fairclough 認為話語就像其他語言學家所認定的,是一種說的或寫的語言, 但他進一步將話語的意義延伸到所有型態的符號活動(Fairclough, 1995a:54)。 Fairclough 也提到,他之所以使用話語(discourse)而非語言(language)的理由 是因為,話語隱含談話(speaking)及寫作(writing)的互相交疊,及在意識形 態過程與鬥爭中權力關係的再製、協商(Fairclough, 1995b:94)。 藉由對話語的定義,可以發現話語與社會認知、社會結構及社會實踐有所關 聯,而其後 Fairclough、van Dijk、Wodak 等人將批判方法與話語的結合更促進了 今日我們所熟知的 CDA 的一大進展。 Fairclough 指出,話語就是社會性的建構,它包含社會主體、社會關係、知 識系統及信念,話語研究聚焦的重點在這些要素所建構的意識型態所產生的影 響。此外,話語研究不只要分析話語中的權力關係,更要揭露這些權力關係與權 力鬥爭是如何形塑及轉變社會的話語實踐(Fairclough, 1992:36)。 Fairclough(1992:12)將話語研究的取徑略分為二:批判的與非批判的。而 批判性話語研究的不同在於這個方法不只是描述論述的本身,除此之外更著重於 話語如何受到權力關係即意識型態所形塑,以及話語在社會認同、社會關係、知 識系統及信念等的結構性影響。 CDA 的起源可回溯到 van Dijk 在 1993 年的期刊: 《Discourse and Society》與 13.

(23) Fairclough 在 1989 年的書: 《Language and Power》的發行,但真正奠定 CDA 學術 研究的地位是由 Amsterdam 大學在 1991 年 1 月舉辦的一場研討會,聚集了當時 致力於 CDA 的學者,使他們彼此可以交換意見,之後還成立了 Erasmus 學會,定 期在英國舉行研討會,開始研究 CDA(吳孟芬,2008:11) 。 CDA 這個方法根基於批判辯證跟現象解釋學兩者(Wess & Wodak, 2003:5) , 而 CDA 的基礎是話語、意識形態跟權力(Wess & Wodak, 2003:11) 。在此可以瞭 解到 CDA 是透過批判辯證的方式檢視隱藏在話語中的意識形態以及權力關係。 正因為有批判,才能揭示出話語權力的鬥爭,這跟以往純粹只進行文本上的研究 是很不一樣的。 van Dijk 認為 CDA 是一個話語研究,研究關於語言使用時所隱含的社會權力 濫用、宰制及不平等(van Dijk, 2008:85) 。CDA 最深層的關照面在於社會上權力 的不平等。因此社會學及語言學之間的交互作用對 CDA 有很大的影響。社會學 跟語言學的研究方法若不相互結合,CDA 會無法適切的分析話語跟社會之間的複 雜交互作用(Wess & Wodak, 2003:7) 。若 CDA 無法適切分析話語與社會之間的關 係,那它也就不能用以分析這些存在於社會中的話語權力了。 對 CDA 影響極深的有兩位學者,van Dijk 和 Fairclough,但兩者的取徑並不相 同。van Dijk 將話語分為文本、認知與社會文化三個向度,他致力於探究言語的 生產與理解,及如何受到意識形態的主導(倪炎元,2003: 69) ,van Dijk 以此概 念處理的是新聞的話語研究;而另一位學者,Norman Fairclough,是在 1980 年 代末開始他探究話語分析的旅程並出版若干著作。Fairclough 將他的分析架構分 為三個向度,分別為:文本(text) 、話語實踐(discourse practice)與社會文化 實踐(sociocultural practice) 。與 van Dijk 的認知心理學取徑不同的是,Fairclough 採取的是社會學的進路(倪炎元,2003: 73) ,由 Fairclough 的三個向度分析來看, 文本與社會文化實踐的扣連關鍵便在於話語實踐,而文本如何被產製與詮釋的關 鍵在於其所存在的社會文化本身,文本產製的話語實踐則型塑了該文本的表面結 14.

(24) 構,文本詮釋的話語實踐決定了文本的表面結構如何被詮釋(Fairclough, 1995a:97,轉引自蔡欣怡、羅世宏,2007) 。 本研究係採取 Fairclough 的模式進行研究,因此此處將多著墨於 Fairclough 所提出的學說。 影響 Fairclough 建構脈絡的重要理論來源有二:一個是 Halliday 的功能語言 學(Halliday,1985,彭宣維、趙秀鳳、張征譯,2000) ,另一個是受到 Bakhtin 所 謂「眾聲喧嘩」 (heteroglossia)理論所啟發的互文性(intertuality)理論(Fairclough, 1992) (引自倪炎元,2011: 87) 。 Fairclough 對互文性理論感興趣,甚至發展出具體的應用方式。Fairclough 的 互文性分析總共提示了三個分析策略:首先是「話語再現」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第二個分析策略是話語類型的文類分析(generic analysis of discourse types) ;第三個分析策略是就文本中的話語加以分析(analysis of discourse in texts)這三個策略分別處理不同的部份(Fairclough, 1995: 94-102, 引自倪炎元,2011: 88-89) 。 在 Fairclough 的分析架構中,互文性分析(intertextual analysis)是介於文本 與社會結構中介的話語實踐向度,這個向度所要處理的主要是文本如何被生產、 配置與消費的過程(倪炎元,2011: 88) 。 Fairclough(2003)認為「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意指反覆和重新創造文 本及文本之間的鍊結關係,在他的批判話語分析架構中,互文性分析能連結文本 和話語實踐這兩個面相,文本被設定為著重話語秩序的社會網絡,亦即文本在話 語秩序的範圍裡如何實現及延伸的可能性,由此可知話語實踐、話語秩序和互文 性分析在批判話語分析架構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它們中介與文本之間的關 係,也中介非文本的社會與文化, 「文本」與「社會文化實踐」之間的連結,實 則是被「話語實踐」所中介(Fairclough, 1995: a; 引自王靖怡,2010: 28-29) 。. 15.

(25) Fairclough 將 CDA 的研究分為三個層面,即文本特徵的描述(description)、 話語實踐的闡釋(interpretation)和社會文化實踐的解釋(explanation),這三 個層面包括對文本作為產出結果及作為闡釋過程的原點進行分析,同時還對文本 間和社會情境間的關係進行分析(錢毓芳,2010: 81)。他認為文本、話語實踐 及社會文化實踐這三個面向並非互相獨立,而是辯證的互相融合在一起的,文本 分析和社會文化實踐分析主要就是透過話語實踐分析將兩者加以連結在一起 (Fairclough, 1998:144)。 透過 Fairclough 在 1992 年所提出的 CDA 模式更可清楚瞭解文本、話語實踐 及社會文化實踐三者的關連(見下圖 2-1)。. 社會實踐. 話語實踐 (產製、分配、消費) 文本. 圖 2-1. Fairclough 的 CDA 模式(Fairclough, 1992:73). Fairclough(1992)提出的三層次-文本、話語實踐、社會文化實踐的概念 在於,第一層文本是對文本進行語言學分析;第二層話語實踐則是關注於文本的 產製與接收過程;最後也是最抽象的第三層社會文化實踐是分析社會中機構或組 織的話語,著重組織對話語實踐的形塑與組織對話語建構的影響(Fairclough, 1992:4)。. 16.

(26) Fairclough 對於 CDA 不斷提出修正,在 2006 年的著作《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中,他將自己所提出的 CDA 三層次:文本、話語實踐、社會文化 實踐修改為:社會事件(social events)、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s)、社會結 構(social structures),這三層次由具體到抽象,他認為 CDA 的研究應從文本擴 展到文本與社會間的互動關係。Fairclough(2006)指出,這三層次皆有其不同 的符號當下(moments):社會事件的符號當下是文本,指的是確切發生的事件; 社會實踐的符號當下為話語秩序,是事件普遍發生的情形;而社會結構的符號當 下為語言,意指事件可能發生的情形(Fairclough, 2006:30-31)。如同他之前所 提出的 CDA 模式,此三層次是相互辯證的,難以截然劃分。 在 Fairclough 的觀點裡,話語的批判性分析將語言(language)視為一個社會生 活中的要素,它和社會中其它要素有著緊密的連結關係,因此適合用於社會科學 研究(經濟、社會關係、權力和意識形態、組織、社會變遷、社會認同等)(Fairclough, 2006: 9)。Fairclough(1989: 22)認為:「語言就是社會實踐的一種形式。」這 句話隱含了三層意義:首先,語言就是社會的一部分;其次,語言就是一種社會 過程﹔第三,語言是社會制約的過程,而制約是透過社會的其他部分所達成 (Fairclough, 1989: 22)。 針對 CDA 的研究,Fairclough 及 Wodak 提出以下幾點主要原則: (一)CDA 是處理社會問題的。 (二)權力關係是可推論的。 (三)話語組成社會及文化。 (四)話語用於研究意識型態。 (五)話語是歷史性的。 (六)文本和社會的連結是被中介的。 (七)話語研究是解釋性及詮釋性的。 (八)話語是社會行動的一種形式(引自 van Dijk, 2008:86)。 17.

(27)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就是話語不斷流竄與競爭的世界,透過 Fairclough 的批判 話語分析揭露平常我們不會發覺到的話語鬥爭,並找出其中隱含的意識形態。由 於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新聞,因此下一節的文獻探討將論述關於新聞話語及批判 話語分析的關係。. 第二節 新聞話語與批判話語分析. 話語是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包括任何文本,當然新聞也是其中之一。新 聞佔社會生活很大的部分,某種程度來說,我們也是透過新聞來瞭解日常生活中 所不易觸及、或是無法接觸的世界。新聞既然是話語的一種,自然其中也有隱含 的意識型態或價值觀。本節將就新聞話語及批判話語分析進行文獻探討。. 一、新聞話語的概念 自「語言學轉向」 (linguistic turn)的論點被提出後,語言和客觀事實之間, 便不再存有必然的關係。鍾蔚文等人(1999: 582)對「語言學的轉向」的解釋是, 「語言和世界並無一對一相對應的關係。意義是比較和差異的產物。語言自成一 世界。」此外,鍾蔚文等人(1999: 582)也指出,新聞作為符碼,和其所欲呈現 的事實,也沒有必然的關係(引自林信男,2009: 16) 。 van Dijk 把新聞主要當作一種文本或話語來進行分析。新聞用語言來反映這 個世界,因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這個符號系統構建了價值觀、社會和經濟本 質的結構(Van Dijk, 1988,引自錢毓芳,2010: 81) 。van Dijk 認為傳統研究媒體 再現種族主義的方法多為內容分析,是一種對於刻板印象的文字或圖片進行量化 分析的方法;然而話語分析的方法可以系統性的描述及解釋文本或是話語的不同 結構及策略,也可檢驗這些話語與社會或政治的相關連結。他認為話語分析更能 仔細的檢閱新聞報導(van Dijk, 2000: 35) 。 18.

(28) Fairclough 認為新聞媒體所再現的話語,可以視為是一種意識型態化的過 程,且具有其社會重要性,新聞文本中所使用的句子、文法等都會被轉化為社會 因素及社會影響(Fairclough, 1995b:65) 。 新聞話語這種特定的話語形式不同於一般語言學上的話語,它具有區別其他 話語的特點,如大眾化、非個人化、組織化、新奇性、反面性等(胡雯,2006: 59) 。 新聞話語和意識形態之間存在著一種辯證關係,意識形態可表現在話語的任何地 方,並且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胡雯,2006: 59) 。 Fairclough 認為媒介話語會影響日常生活的話語實踐,話語的內在關係和外 在與媒介話語秩序的關係或許難以分解,但無論外在於媒介或內在於自身的話語 都包涵了選擇及構連這兩種關係。媒介話語涉及如何選擇,內在話語則涉及如何 理解詮釋這些媒介話語(Fairclough, 1995a:64) 。這點回應到上述胡雯的看法,新 聞話語和意識形態的辯證關係也涉及了不斷地選擇及構連。 Fowler 認為新聞是一種再現的話語(Fowler, 1987:10) 。新聞話語在經過選 擇、排除、編輯後,有意或無意的向大眾傳播再現的意識形態,進而影響社會話 語及社會實踐。 綜觀上述對新聞話語的論點可以瞭解到,新聞話語與日常生活中的話語有所 不同,新聞話語具有其特殊性,且由於新聞話語是廣為傳遞的,因此會影響到社 會大眾對某些人事物的觀感,更會與大眾的意識形態進行話語上的互文及構連。 因此透過批判話語分析,可更加仔細研究新聞話語其中所隱藏的意識形態,瞭解 這些新聞話語對社會話語與社會實踐的影響。. 二、新聞批判話語分析的研究 晚近關切新聞話語分析逐漸增加,一來是由於新聞是一非常獨特的話語形式 與意識形態爭鬥場域,二來則是因為新聞話語對社會結構影響力量十分的大,所 以吸引諸多關切新聞話語的探究(Fairclough, 1995; Fowler, 1991; van Dijk.1988, 19.

(29) 1991, 1998,引自林東泰,2012:8) 。 Richardson 把批判話語分析的方法運用到新聞語言的研究中,尤其是對報紙 話語的研究。他採用 Fairclough(1992,1995)的三維分析框架的核心思考,認為 新聞語言、新聞的生產,以及社會結構三種要素構成了一種互相依賴的關係,且 難以分割(劉明,2009: 59) 。Richardson 認為,新聞話語能夠確保大多數社會成 員把一個社會階層對其他社會階層的控制視為完全合理的,甚至讓他們對此視而 不見(劉明,2009: 60) 。 針對新聞話語的產製和消費,當前為合宜的研究方法即屬批判話語分析,其 主要目的無非就是要揭露並彰顯新聞與其社會價值、意識形態和體制的關係。新 聞批判話語分析就是透過批判話語分析方法,探究新聞話語的文本和語境,針對 不平等、不對等、不公不義的濫權或宰制的新聞話語產製和消費過程,探究到底 新聞話語與社會價值、意識形態和體制之間錯綜複雜關係(Richardson, 2007:1-2; van Dijk, 2001:96,引自林東泰,2012:8) 。 對研究批判話語分析有極大貢獻的 Fairclough 也提出一些方法來藉以分析新 聞話語。例如 Fairclough(1995, pp. 20-32, 79-102)詳細列出互文性分析的三個策 略以推斷新聞話語的可能意圖,茲分述各策略之分析焦點如下: (一)媒體文本中的話語再現(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in Media Texts) (二)話語類型的文類分析(Generic Analysis of Discourse Types) (三)文本之中話語的分析(Analysis of Discourse in Texts) (引自黃靖惠, 2011:58-60) Fairclough 將互文性(interextuality)延伸至交互論述性(interdiscursivity) , 並將其定位為建制的交互文本(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ity) ,交互論述會將交互 文本擴展至論述秩序,與其所屬社會文化中既有的各種建制相互構連(Fairclough, 1992: 85) 。因此任一新聞話語,可能受到其他話語的建制和影響,相對地,任一 新聞話語也可能建制或影響其他話語(林東泰,2012: 11) 。Fairclough 這樣的互 20.

(30) 文觀就是從歷史觀點來看待當下新聞文本,新聞文本就是過去歷史、政治、經濟、 社會、文化的轉換,並將過去的傳統、現今的經驗和對未來的想像,共同融入當 下的新聞文本裡(林東泰,2012: 11) 。 Fairclough 認為新聞話語的產製是一種意識形態過程,而新聞在被消費的同 時也會影響社會文化話語的建制,反之,新聞話語也同樣受到社會文化話語的影 響,本研究利用 Fairclough 對新聞話語的研究,以楊淑君事件的新聞話語作為研 究對象,將試著揭露媒體所傳達的意識形態,以及新聞話語與社會文化間複雜的 辯證關係。. 第三節. 運動、大眾媒體與國族意識. 運動、大眾媒體與國族三者間有著難以分解的關係,運動以賽事形式透過媒 體播放、報導出來,國與國的競爭中自然傳達一種國族意識在其中。在觀看運動 賽事的時候也讓人自然聚集一股對國家的認同,閱聽眾容易產生共同的情感。以 Anderson(1991)的觀點來說,國家認同就是一種所謂「想像的共同體」 ,這也 顯示出國家認同如同意識型態般的現實基礎(黃東治,2006:585) 。 一般的體育運動史在探討運動的起源時經常提起古希臘的「競技」和「運動」 活動以及後來自 1896 年復興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然而社會學家 Norbert Elias 並不認為古希臘的「競技」和「運動」活動和現代的運動是類似的,他認為 現代運動的發展進程與國家認同的進程似乎是在同一時期發生的歷史現象(黃東 治,2006:582-583) 。Hobsbawm(1990:17-28)也認為,運動文化和國家認同具 有共同的歷史基本特徵就是「現代化」 (引自黃東治,2006:583) 。運動本身就是 用以凝聚力量的儀式,它同時也是政治可用來鞏固國家政權的一項利器。實際 上,群眾的體育運動長久以來就和民族主義運動或是國家認同有密切關係(黃東 治,2006:584) 。好比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奧運、各種國際賽事正是各國 21.

(31) 用以維繫國家政權的一項「遊戲」 。而傳播科技的發達更將國族意識無遠弗屆、 不論時地的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黃冠華(2011)認為,透過全球化的運動景觀 ─諸如:世界盃足球賽,世界棒球經典賽,奧運等定期賽會,國家符號持續被提 出,國家形象不斷地進行生產,運動員的表現和成績被視為測量國力的指標,種 種現象均顯示當今流行文化中,運動競技幾乎已成為國家的替代物,除了儀式性 地提供國族認同和凝聚集體情感的可能性外,亦是國族情緒得以宣洩的出口(黃 冠華,2011: 292) 。 邱建章(2009)指出,傳播科技在將運動文化逐步傳散全球的過程中,西方 社會歷經了媒體運動的印刷文本(1733-1899) (如雜誌、書籍、報紙) 、電子文 本(1910-1964) (如廣播、電影、電視)以及衛星電視時代下(1964 至今)全 球媒體組織等三大時期,才讓媒體和運動結盟形成牢固不破的文化經濟共生體制 (邱建章,2009:60-61) 。 在傳播科技助長運動文化流行、運動文化刺激閱聽眾消費傳媒的時代,大眾 傳播與運動的結合也成為學術研究的題材之一。Lawrence A. Wenner(1998:8) 提出的「媒體運動」概念中,他將媒體運動分成三個部份,彼此影響,分別是「組 織機構(Institutions)」 、 「文本(Text)」和「閱聽人(Audiences)」 : 「組織機構」方面, 在媒體運動複合體系下帶進了後現代的經驗,包涵了所有全球傳播、娛樂以及休 閒複合領域裡的重要角色;在媒體運動的「文本」中,則包括了種族、性別、國 族主義和英雄等意識形態,彼此在運動世界裡相互交錯;而「閱聽人」的經驗則 來自於運動中不斷出現的暴力及競爭,與對人際和家庭關係上的影響(引自陳家 奇,2008:11) 。由此可知,組織機構,也就是媒體,與運動文本及閱聽人三者是 互相影響的關係,且無法獨立存在於現代化運動文化的社會之外。 一般而言,在討論到運動文化和國家認同之間的關係時,可能會提到以下的 論點: (一)運動天生就是保守的,而且有助於統一官方或是中心民族主義、愛國 22.

(32) 主義和種族主義。 (二)運動具有某些與生俱來的特色,使它可能成為國家統一和團結的工具。 (三)運動提供了一種安全閥或是弱小民族與國家情緒能量宣洩的途徑。 (四)運動有助於獨特的政治鬥爭,運動和一些民族主義的政治以及群眾的 民族主義鬥爭,密切的連結在一起。 (五)運動通常需要民族主義的加工,如對於依賴和不平等關係的自然反應。 (六)運動有助於認同的追求,無論是在地區或全國的規模上都可透過懷舊 之情、神話、傳統的創造、旗幟、國歌和慶典儀式等追求認同(Maguire, Jarvie, Mansifield, and Bradley, 2002:153,引自黃東治,2006:584-585) 。 蘇維杉(2009)指出,政府可以透過推廣或是介入體育運動獲得幾項好處, 除了可以增進民眾的健康之外,運動也可提昇國際知名度、增加國際聲望;提高 國民的認同感及歸屬感;更可建立出共同的價值觀(蘇維杉,2009:248-250) 。 運動又可分為「觀賞性」及「參與性」 ,國際運動賽事屬於觀賞性運動,運 動透過媒體轉播,創造出一群消費、觀看運動的閱聽眾,由於媒體組織的目的是 在於獲利,因此以媒體運作的邏輯來看,他們傾向於創造固定不動的激情觀眾, 而不是充滿動感活力的遊戲者(邱建章,2011:68) 。在激情觀眾觀賞運動賽事的 同時,常會投射自身情感在特定隊伍,或是人物上,這也是「運動明星」之所以 產生的原因。 在全球化的時代,處於不同社會的時空背景以及發展脈絡下的運動員,會依 據特殊的文化條件而被建構成特定的明星化現象。例如諸多學者曾針對 Michael Jordan、Dennis Rodman、Andre Agassi、Tiger Woods、Venus Willians、David Beckham、Diego Maradona 以及 Martina Hingis 等全球知名的運動明星進行研究, 呈現出種族、性別、次文化、政治、國家認同、美國化、商業化、全球化、運動 迷體驗等相關議題。據此,對不同個案進行分析研究,藉此切入特定社會的脈絡, 可以呈現在地運動文化特有的問題與發展(邱建章,2011:37) 。 23.

(33) 在台灣研究運動與國族意識的文章,主要還是以棒球這項運動為主,而自 2005 年王建民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成名以來,研究王建民的明星化現象的文章也 不在少數(李仁佐、張家昌,2007; 陳家奇,2008; 邱建章,2011; 黃冠華,2011 等) 。然而以本研究個案而言,楊淑君的淘汰失格雖不及王建民的發光發熱來得 令國人榮耀,卻激起另一種更加凝聚、激昂的國族情緒,而此事件引起的媒體現 象與社會討論的熱度也有相當份量。運動與國族主義的連結是一個強而穩定的意 識形態,這個因果連結在此就不作贅述,下一節將探討建構運動與國族主義連結 的重要機制-媒體再現。. 第四節. 媒體再現. 本研究的主題是根據楊淑君事件在新聞報紙的再現來進行研究,因此我們有 必要先瞭解一下媒體再現的概念。 傳統的再現觀,是將語言隱喻為一面鏡子,認為語言可以如鏡子一般的透過 描述反映世界。當然這面鏡子也有可能產生破損、或折射,正如語言可能出現含 混或說謊,但語言可以如實地再現世界是確定的(Potter, Jonathan 1996: 97; 引 自倪炎元,2003: 10) 。這個再現觀發展出傳播學界的鏡像理論,認為媒體的語言 可以如實再現社會,就如同鏡子一般。然而語言學的轉向卻使這個鏡子破碎了, 亦即人們對於作為外部世界「再現」的語言,永遠失去了信任(盛寧,1997: 41; 引自倪炎元,2003: 11) 。語言被隱喻成營造廠,語言不再如同鏡子般反映世界, 而是透過語言的描述與紀錄建構世界(Potter, Jonathan 1996: 97; 引自倪炎元, 2003: 11) 。鏡子理論破碎,我們開始瞭解到媒體再現的並非這個世界的真實,我 們接觸到的媒體語言是一套被建構出來的系統。 隨著科技發展,媒體的再現的世界也充斥了我們的生活周遭。大眾媒體每天 產製許多的媒體話語,建構出我們的價值觀,或是傳達某機構的意識形態。它是 24.

(34) 一個龐大的經濟、技術體系,以產製「訊息」為目標。媒介的訊息主要是以語言 符號及其意義所構成,因此,媒介所報導的事件,事實上並非事件本身,而是媒 介者將一些語言符號「連結」在一起,以傳遞某種意義(張錦華,2001: 145) 。 媒體再現的概念根基於建構論,我們可以回歸到 Hall 所提說的說法: 「製碼 與解碼」 (Encoding/Decoding) ,他指出,傳播工作必經「製碼」的過程,製碼是 指傳播工作者選擇言辭、詮釋事件,將事件放入某一特定的相關架構中,以彰顯 其立場與意義(張錦華,2001: 148) 。 Hall 所提出的製碼層面是關於媒體再現的概念,是媒體透過不同方法(選 擇、排除)來組織媒體文本的學說;而解碼則是對於媒體所產製的文本進行解讀 的層面。媒體產製新聞,讀者接收訊息,並以自己的觀點去理解那些新聞,然而 閱聽中的觀點或許也是在像是媒體這類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所建構而成的。這種 產製與消費的觀點難以用簡單的因果關係來說明,這是一個不斷產生的循環,因 此 Fairclough 才會以辯證關係來解釋社會結構與社會事件(媒體話語)之間的關 係。 在此,媒體再現的觀點並不是要強調媒體再現什麼閱聽人就接收什麼,而是 要強調媒體的話語是組織的產物、意識形態的平台這個觀點。閱聽人的解讀位置 是既主動、亦被動的,主動與被動是閱聽人的一體兩面,閱聽人在媒體再現的機 制中,扮演接收的主/客體,整個感知接收的過程不是單面向的,而是多面交織 交融所產製的意義解讀,是有關媒體再現的內容、內涵、文本產製者的敘事,與 閱聽人身份、國族、黨派、種族、膚色、性別、年齡、階級、在地經驗、教育、 思想、價值觀等認同,交互相融的結果(陳明珠,2003: 88) 。 媒體再現與閱聽人解讀都是存在於社會中的行為。這些產製與詮釋取材於社 會、產製於社會、解讀於社會,因此媒體再現不會脫離社會結構這個最深層基本 的系統。本研究正是奠基在這樣的媒體再現觀點之下,看待媒體對楊淑君事件的 闡釋。接下來將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方法。 25.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認為新聞報導並非客觀中立,而是在言語使用上隱含有話語的力量及 深層的社會結構在其中,在本章將說明本研究將如何進行以及研究素材為何。 本研究將使用 Fairclough(2006)研究十幾年發展至今的新批判話語分析方 法對楊淑君事件的新聞報導進行分析,再釐清研究問題後,首先將從 2010 年 11 月 17 日發生的楊淑君事件的相關報導中選取適合運用批判話語分析且符合本論 文研究目的之新聞文本作為研究素材。. 第一節 研究個案與研究問題. 本研究挑選的研究個案為 2010 年底所爆發的楊淑君事件。 以往在國際運動賽事上發光發熱的運動選手總是受到媒體的關注,也常被媒 體形容為台灣之光,將運動選手提昇至國家代表、民族英雄的層級,但是在楊淑 君事件裡,楊淑君並不是因為獲得好成績才引起注目的,相反地,楊淑君是在賽 事中失去資格的選手,但是失去資格的過程疑似有不公平的判決存在,才使得楊 淑君事件受到大家的關注與討論。因此楊淑君事件和以往在國際體壇發光發熱後 受到台灣民眾支持的例子:王建民、盧彥勳、曾雅妮等運動選手的成名情事不同, 楊淑君是在國際上受到「委屈」才引起民眾支持的特殊個案。而新聞媒體如何呈 現這樣的「委屈」 、楊淑君的形象與行動、惡人(中、韓)的形象與行動就成為 本研究聚焦的重點。 下表 3-1 整理出從楊淑君事件爆發(2010/11/17)到決定撤銷國際運動仲裁 法庭的申訴(2011/7/21)之間的事件始末。楊淑君與體委會決定徹告後雖又引發 了一連串爭論,但若將其後的事件也納入本研究範圍的話,會模糊本研究的焦 點,失去研究的意義,因此本研究將楊淑君事件的時間範圍定義為:2010/11/17 26.

(36) 至 2011/7/21。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文本選取範疇將以事件爆發隔天,也就是楊淑君事件見報 的日期(2010/11/18)作為起始,至楊淑君回國後一天(2010/11/24) ,約莫一週 的時間作為選取研究文本的範疇。研究文本取自台灣四大日報:中國時報、自由 時報、蘋果日報及聯合報。. 表 3-1. 楊淑君事件發展始末 日期. 2010 年 11 月 17 日. 事件 楊淑君在廣州亞運的跆拳道比賽中,被指控因電子襪不 符規定,遭判失格。楊淑君和教練團不服判決並表達抗 議。. 2010 年 11 月 18 日. . 各大報紙皆在頭版頭條報導。馬總統及其他諸多政 治人物紛紛表態這口怨氣不能「吞下去」 。. . 亞洲跆拳道聯盟(以下稱亞跆盟)在官方網站貼文, 以「中華台北-驚人的騙術」為題,指稱我方作弊 引發軒然大波。. 2010 年 11 月 19 日. . 行政院召開中外記者會力挺楊淑君,並表示已要求 亞跆盟對裁決重啟調查。. . 亞跆盟官方網站被駭客入侵,網頁上出現「淑君第 一 亞洲跆拳聯盟 還我金牌」字眼。. . 體委會副主委陳顯宗,因「吞下去」失言風波請辭 獲准。. . 國內民情激憤,甚至出現焚燒南韓國旗的反韓情緒 性行為。. 2010 年 11 月 20 日. . 我國向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提出的申訴獲得受理。. . 亞跆盟成立三人調查小組,針對楊淑君事件進行調 查訪談。.  2010 年 11 月 21 日. 反韓情緒延燒,台北韓國學校遭民眾丟雞蛋。. 國民黨舉行遊行,聲援楊淑君為遊行訴求之一。. 27.

(37) 2010 年 11 月 22 日. . 楊淑君返台,在機場受到行政院副院長與民眾熱情 迎接。. . 楊返台後召開記者會呼籲國人不要過度仇韓。. . 包括政大、交大、台科大等台灣四十多所大專院校 的學生自治組織連署聲援楊淑君。. 2010 年 11 月 23 日. . 台北韓國學校又遭人蛋洗。. . 「支援楊淑君國際訴訟工作小組」第三次會議,首 度公開說明,執行秘書陳士魁表示,將朝運動仲裁 及國際訴訟雙管齊下,不排除首開先例告上國際運 動仲裁法庭,甚至到廣州打越洋官司,向亞跆盟全 力施壓討回遲來正義。. . 楊淑君和教練劉聰達一行人赴體委會說明「冤枉失 格事件」 ,重建現場並描述當時的細節。. 2010 年 11 月 25 日. . 體委會副主委陳士魁表示,將輔導楊淑君以相當於 助理教授的身分,應聘到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擔任技 術教師。. . 民間基金會透過體委會以專案方式捐三百萬給楊淑 君。. . 世界跆拳道聯盟官方網站遭駭客入侵,首頁上的 4 張新聞照片被網友修改,融入日前新婚的柯賜海舉 牌抗議畫面,牌上寫著「單刀戰韓狗,還我公道」 以及「抗議中韓檢錄員誣君事件」等字眼。. 2010 年 11 月 27 日. . 第十六屆廣州亞運閉幕。. . 韓國 SBS 電視台專訪楊淑君,楊淑君在訪問中替國 人的不理性行為向韓國道歉。. 2010 年 11 月 30 日. 楊淑君拜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任教工作正式定案。. 2010 年 12 月 7 日. 世界跆拳道聯盟秘書長梁振錫發表聲明,表示本月 18 日將在韓國首爾展開調查會議,我國體委會表示會派員 參加。. 2010 年 12 月 9 日.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委戴遐齡宣布已向國際運動仲裁法 庭正式提出告訴。楊淑君出席提告記者會,坦承壓力大。. 2010 年 12 月 17 日. 楊淑君一行人赴韓國出席隔日舉行的懲戒委員會。. 2010 年 12 月 18 日. 楊淑君出席懲戒委員會,場外有台灣留學生舉國旗表示 28.

(38) 支持楊淑君。 2010 年 12 月 21 日. 世跆盟對楊淑君在今年廣州亞運上使用電子貼片被判失 格一事作出裁定,判決楊淑君禁賽 3 個月,教練劉聰達 被判禁賽 20 個月,而台灣跆拳道協會則被罰款 5 萬美 元。對此,體委會主委戴遐齡表示,體委會會堅持上訴 到底。. 2010 年 12 月 23 日. 體委會將世跆盟的判決結果相關資料送至國際運動仲裁 法庭。. 2011 年 1 月 24 日. 楊淑君透過律師表態不會撤銷送至國際運動仲裁法庭的 申訴,並表示將為 2012 年倫敦奧運做準備。. 2011 年 6 月 7 日. 中華跆協在今年 5 月 15 日改選,由馬術協會現任理事長 許安進競選獲任,他上任後即積極處理楊淑君「黑襪事 件」後續,不希望類似案件影響到其他選手參加奧運的 權利。他表示: 「如果我們有錯,當然就該撤告。」 ,另 沈寂一時的楊淑君事件再度成為話題焦點。. 2011 年 7 月 21 日. 楊淑君在跆協理事長許安進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宣布中 止國際運動仲裁庭的仲裁程序,原訂八月九日在洛桑召 開的聽證會也將取消。她表示,將專心備戰明年倫敦奧 運,用好成績為自己爭一口氣。. 資料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自各大新聞. 在第一章已大致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與問題意識,本研究透過 Fairclough 的批 判話語分析進行研究,可將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具體列點如下: (一)台灣四大日報媒體(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聯合報)在報 導楊淑君事件時的新聞話語(含文本與圖片)為何? (二)探究楊淑君事件報導的社會實踐為何?其話語秩序以及交互文本是如 何呈現在新聞文本中? (三)楊淑君事件報導背後所隱含的社會結構為何? 接下來將在第四章進行具體的分析。. 29.

(3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使用 Fairclough 於 2006 年發展的新批判話語分析進行研究。 Fairclough 在研究 CDA 已經行之有年,利用他所發展的新 CDA 研究三層面:社會 事件(social events) 、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s) 、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s) 應用於新聞話語研究之上。 新批判話語分析修改以往 Fairclough 於 1992 年、1995 年的 CDA 模式,將原 本的三層次:文本、話語實踐、社會文化實踐,改為新批判話語分析的三層次: 社會事件、社會實踐及社會結構。在新模式中,將第一層次的文本擴展至社會事 件,拋棄以往研究文本的語言內在關係,轉而研究文本與外在社會的關係;原第 二層次的話語實踐也從以往只關注話語擴大到整體的社會實踐;原第三層次的社 會文化實踐也已更深層的社會結構取代,不過 Fairclough 在新 CDA 上所作的修改 與他原有模式的內涵確實有些重疊。 第一層次的社會事件是最具體的層次,也就是社會上發生的實際事例。文本 被視為是具有因果效應的社會事件的單元,建構出社會事件的符號化當下 (semiotic moments) (Fairclough, 2003: 8) 。社會事件的分析重點在於探討文本 與社會事件的關係。文本作為社會事件的具體單元,如何與其他文本互動也是社 會事件層次所著重的部份。 第二層次的社會實踐,則是社會事件與社會結構的中介。社會實踐可視為是 控制了特定結構的可能性方式,當其選擇了某種可能性之後,同時也排除了其他 可能性(Fairclough, 2003: 23) 。社會實踐將社會生活中所有「正在發生」的事件 制度化、儀式化或習以為常化,亦即提供事件運行的準則(Fairclough, 2006: 30) 。 這個準則又可稱作「話語秩序(order of discourse) 」 ,話語秩序的特質是,它會 在一定數量的文本內不斷重複發生,並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因此它可以控制特定 文本可能性的選擇(Fairclough, 2003, 2006) 。而話語(discourse) 、文類(genre) 30.

(40) 與風格(style)則是社會實踐中話語秩序層次內的元素。 第三層次的社會結構則是屬於最深層、抽象的層次。我們可以將社會結構認 知為一種可能性組合(a set of possibility) 。社會結構透過極為隱藏而不明顯的方 式,指導社會的實踐與行動,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難以察覺,並視為理所當然, 而批判話語分析就是要解構這些文本背後的社會結構(意識形態)以及不平等的 權力關係(Fairclough, 2003;. 轉引自吳仁裕,2011: 44) 。. 至此,我們可以理解到這個新批判話語分析取徑的基本概念。Fairclough (2006: 10)指出,這個新取徑是非常關係性的(relational) ,不只思考到話語, 也考量到話語與其他社會生活元素。這個新的取徑較以往的原有 CDA 模式更貼 近社會面,也更適用於研究新聞媒體所報導的社會事件。接著,將繼續說明本研 究將如何利用新的 CDA 模式進行楊淑君事件報導的研究。 首先第一層次:社會事件分析方面,本研究將整理楊淑君事件的新聞報導的 具體事件,也就是新聞文本與新聞圖片加以分析。 在第二層次:社會實踐方面,將分析楊淑君事件的報導其後所依循的話語秩 序,此外也將透過互文性分析探究新聞產製的邏輯及新聞文本被消費、詮釋的過 程。 最後在社會結構層次方面,將著重於反中、反韓的情緒以及運動與國族意識 形態形成之過程。.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將蒐集 2010 年 11 月 18 日至 24 日共一週的相關新聞文本,並透過 Fairclough 的批判話語分析模式來進行研究。本研究所擬的研究流程如下圖:. 31.

(41) 蒐集適合的分析素材. 分析新聞文本如何再現楊淑君事件. 分析楊淑君事件報導背後的話語秩序為何. 探討楊淑君事件報導 背後所隱含的社會結構為何. 圖 3-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必修 必修 部分 部分 學習 學習 單元 單元

下午,一片斜暉,映照河面,有如將河水鍍了一層黃

高中課程的必修科目「中國語文」設有「戲劇工作坊」選修單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

 一、講經文。此為俗講話本正宗。這類作品,大

Segmented Bushy Path 分為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文件結構的切割 (Text Segmentation),也就是分析文件內容並將文件內容切割成幾個具有代 表的結構。Text Segmentation

電視畫面信息豐富,不同人在解讀相同的視覺 畫面時,都有各自關注的地方,同時需要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