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 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黃任閔 博士 研究生:黃君翔 撰. 中華民國一O二年六月.

(2)

(3) 謝. 誌. 在這兩年的研究生涯中,可望從一個受恩惠者轉變為布施者,在 這路途上感謝許多協助我、提攜我、照顧我的許多人,讓我能在這段 求學之旅經由淬鍊而更加茁壯。首先感謝論文指導教授黃任閔教授, 在我懵懂無知下亦不厭其煩的解說並給予方向,在此謹誌上由衷的敬 意和謝忱。同時感謝口詴委員林琮智教授與黃美珍教授,能在百忙中 抽空閱讀學生論文,對於論文的疏漏、缺失給予學生寶貴的建議與指 正,使學生獲益匪淺。 感謝屏東教育大學研究所的同學及學長們:坤良、泳鑫、琬珊、 飛銘、高倫、永祥、田中、怡婷、敏煌,在有你們的陪伴下共同成長, 讓我在面對電腦面對論文外還能有你們的關愛及歡笑聲。 感謝老師家宏、恩成、俊達、學姊庭竹、室友睦涵及籃球隊的各 位在學校無助時給予陪伴與鼓勵。更感謝我親愛的家人:銀川父、淑 鈴母、君介兄,以及陪伴我最多日子給予我最多鼓舞及信心的惟安, 有大家相隨才有今日順利完成碩士論文的我,願大家與我共享這份喜 悅,於此致上最深的敬意!. 君翔. 謹誌. 2013 年 6 月. I.

(4)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 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及學習 滿意度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在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差異 情形,最後再探討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間之相關性與參與動機及學 習滿意度之相關。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來收集所需資料,研究對象為 屏東市國小學童參與運動性社團,以普查方式發出問卷,並回收有效 問卷 281 份。所得資料經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 相關等方式加以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一、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有較高的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 二、不同性別、有無額外運動時間之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 與動機層面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有無額外運動時間、母親每週運動時間約達 90 分鐘 之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層面達顯著差異。 四、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達正相關。. 關鍵詞:參與動機、學習滿意度、運動性社團. II.

(5) The Study of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on Elementary School Sport Clubs of Students in Pingtung C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a)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clubs in Pingtung; (b)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factors; (c)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and prediction betwee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is study utiliz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data collection.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ho joined the sports clubs in Pingtung city.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delivered out in census way and collect 281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single factor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canonical correlation ,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clubs in Pingtung city have higher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2. Different gender and with or without additional exercise time of Pingtung ci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sport club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levels. 3. Different sex, with or without additional exercise time of Pingtung city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sport clubs whose mother weekly exercise around 90 minute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arning satisfaction levels. 4..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students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port clubs in Pintung city were positive relevance.. Keywords: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sports club. III.

(6) 目. 次.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範圍....………………………………….……….....…...5. 第五節. 研究限制...………………………………….………..……...6. 第六節. 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運動性社團………………………………………..………...8. 第二節. 參與動機………………………………….…….….……....11. 第三節. 學習滿意度………………………………………………...23. 第四節. 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29. 第五節. 本章總結………………………..…………………….……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研究流程....………………………………….……………..33. 第三節. 研究假設………………………………….………………..34. IV.

(7)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35. 第五節. 研究工具……………………………….…………………..37.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4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48 第一節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基本背景分析………………...48 第二節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分析………………...49 第三節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學習滿意度分析……………...59 第四節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 之相關.………………………………………………………..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2 第一節 結論...........................................................................................72 第二節 建議...................................................................................... .....73.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75 英文部份................................................................................................ .80 網路資料.................................................................................................81. 附錄 附錄一………………………………………………………………….82 附錄二………………………………………………………………….83 附錄三………………………………………………………………….88 附錄四………………………………………………………………….92. V.

(8) 表. 次. 表 2-1 國內外各專家學者對動機一詞定義彙整………….……………..12 表 2-2 運動參與動機之測量工具……………………….………………..18 表 2-3 學習滿意度之測量工具…………………………….……………..26 表 3-1 預詴問卷之樣本摘要表……………………………….…………..35 表 3-2 正式問卷之樣本摘要表……………………………….…………..36 表 3-3 參與動機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38 表 3-4 學習滿意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39 表 3-5 參與動機量表項因素析摘要表…………………………………...41 表 3-6 學習滿意度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42 表 3-7 參與動機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44 表 3-8 學習滿意度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46 表 4-1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背景變項分析摘要表……………...49 表 4-2 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各題之得分情形摘要表…….…..51 表 4-3 不同性別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上之差異分析表….…..52 表 4-4 不同性別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摘要表………………………………………………………….…..53 表 4-5 不同年級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上之差異分析表……...53 表 4-6 不同年級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摘要表…..………………………………………………….………54 表 4-7 不同參加運動性社團年資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上 之差異分析表………..………………………………………….…54 表 4-8 不同參加運動性社團年資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上 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55. VI.

(9) 表 4-9 不同每週有無額外運動時間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 上之差異分析表…………………..……………………………….56 表 4-10 不同每週有無額外運動時間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 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56 表 4-11 不同父母親每週運動時間約達 90 分鐘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 參與動機上之差異分析表……………………………………….57 表 4-12 不同父母親每週運動時間約達 90 分鐘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 參與動機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58 表 4-13 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學習滿意度各題之得分情形摘要表…….60 表 4-14 不同性別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上之差異分析表…….62 表 4-15 不同性別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各構面之差異分 析摘要表………………………………………………………….62 表 4-16 不同年級之運動性社團學生在學習滿意度上之差異分析表….63 表 4-17 不同年級之運動性社團學生在學習滿意度各構面之差異分 析摘要表………………………………………………………….63 表 4-18 不同參加運動性社團年資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 上之差異分析表………………………………………………….64 表 4-19 不同參加運動性社團年資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 上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64 表 4-20 不同每週有無額外運動時間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 度上之差異分析表……………………………………………….65 表 4-21 不同每週有無額外運動時間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 度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66. VII.

(10) 表 4-22 不同父母親每週運動時間約達 90 分鐘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 學習滿意度上之差異分析表…………………….………………66 表 4-23 不同父母親每週運動時間約達 90 分鐘之運動性社團在學習 滿意度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67 表 4-24 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68. VIII.

(11)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32. 圖 3-2. 研究流程圖…………………………………….…………..……..33. 圖 4-1. 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69. I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 現況,並透過不同背景變項比較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的差異性,再 探討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關係。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研究背 景,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範圍,第 五節為研究限制,第六節為名詞解釋,茲將各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我們的教育方式及教育政策,都深受著升學所帶來的壓力影響 著,讀書、考詴成了孩童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部分,許多家長期許自 己的孩子有好成績透過考詴升學的管道升上好的高中、大學,以至日 後能有個好工作好生活。近幾年來,各級學校雖已實施多元入學政 策,卻因傳統教育根深蒂固的升學觀念,造成多數學生仍身處在緊張 忙碌的生活中;加上目前國內正快速邁入“少子化"的社會,每個家 長都強烈要求自己寶貝的孩子必頇是優質、且具有競爭力,更造成學 生不得不背負沉重的期望壓力,卻忽略了孩子們的健康生活。然而其 響健康最主要因素,是因國人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缺乏身體活動,所造 成肥胖、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等產生其致病因子。根據醫學研究結果, 會造成慢性疾病和體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正是身體活動的生活方式。 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其包括健康體能的促進,為預防慢性疾病的重 要方法之一(行政院衛生署,1998)。 古有云:不能輸在起跑點上,但「孩子在起跑點上唯一不能輸 的尌是健康」 (鄭光慶,2002) 。然而健康的身體從何得來,耳熟能詳 1.

(13) 的標語「天天健康五蔬果,健康陪伴我」、「運動 333,健康 999」除 了良好的生活作息、均衡的飲食之外,更需要養成規律的運動,我國 自 93 學年度開始全面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將健康教育與體育合併 為健康與體育領域,但與其他各國在小學體育課每週實施時數的比較 之下,美國(每天)、法國(200 分鐘/每週)、中國(150~250 分鐘/ 每週) 、日本(90~135 分鐘/每週) ,而台灣則每週 80 分鐘,使得每學 期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總節數時間原本尌比其他先進國家少,體育課 時間更在各國中落後(學校體育,2007) 。在行政院於 2005 年修正「挑 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文中明文訂定,推動「一人一運動、 一校一團隊」,預期每位學生至少學會一種技能,並提高規律運動人 口,在教學上推動樂趣化及趣味性之體育課程及體育活動教學,增進 學生參與運動機會及習慣,並輔導各級學校學生參與各類運動社團與 趣味性體育活動來彌補在校體育課時數之不足(行政院,2005)。透 過學校規劃創新體育活動,增進學生參與運動的機會與環境,使學童 在成長過程中藉由參與體育運動性質的團隊活動,學習人際互動、溝 通與團結合作,培養正確休閒知識,達成身心健康均衡發展的目標, 並為全民運動及終身運動紮根(王同茂,2002)。 教育部於 2007 年規劃「快活計畫」 ,輔導中等以下利用學校上下 學、晨間、課間、综合活動及課後時間,規劃運動社團活動,提供學 生增加運動的機會。除增加學生活動機會外,加強活動開發與推廣, 應結合社區、家庭及企業,共同舉辦各種校際競賽、民俗體育、育樂 營、親子運動會等各種運動項目,並輔導學校成立運動代表隊及運動 性社團等,以達到推廣運動向下紮根的目標(教育部體育司,2003)。 學習的目的需要能觀察個人獨特的知覺、動機、解決問題等方 式,而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想辦法來使本身之學習有效率,能使一個人. 2.

(14) 充分發展健全的身心,同時進而提升學習的成果(范綱憲,2008)。 而學校中的社團活動是一種有計畫、組織、目的的群體活動,使學生 在這種活動進行中,自然獲得生活上必需的知識、能力、習慣和理想, 而養成其健全的人格和社會適應能力(教育部,1998)。 根據國內國小運動性社團之相關研究發現,參與運動性社團學生 在每週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次數上,皆顯著高於未參與運動性社團者 (江書良,2002;吳承典,2003;曾瑞怡,2005)。研究亦指出,有 參與運動社團者其規律運動比率也較高(黃淑貞,1999;李思昭, 2000;林靖斌,2001)。然而國小階段又是培養運動興趣、初階運動 技能及終身運動習慣的基礎教育。學童們對於運動的參與動機,從學 童時期了解對於運動參與及運動興趣使其終身不論身體健康、心理成 長都有所幫助,無論是學童喜好運動、家長或同儕間的影響、自我挑 戰運動項目皆能增進提高學童參運動的熱情(洪輝宗,2004;王薰禾, 2004;李旭旻,2005;陳月琴,2009;陸義淵,2010;林新枝,2011; 鄭谷蘭,2012)。 學習滿意度為使用者或參與者對參與活動前的預期需求與活動 後實際結果的比較,它是使用者一種主觀的感受與態度。國內許多研 究結果也顯示學習滿意度所帶來人際關係、生涯規劃、自我表現、學 習興趣、社會需求等皆有其成果(李慶泰,2001;賴錦堂,2003;洪 齡襄,2010;林新枝,2011)。然而學校成立許多運動性社團,讓學 童們自由選擇參與運動,除了提升運動風氣及健康文化推動,也能使 學童們有更多獨立思考空間,然而參與社團過後所帶給學童們的收穫 也相當重要。不只在課業上需要加以琢磨,運動上也需要細心培養與 觀察,了解學童們運動或參加運動性社團過後是否帶來成尌感、自信 心或是從中獲得更多的技能、知識等各方面的收穫,然而其學習滿意 3.

(15) 度即為評估其學習之成效,也能了解學童對於參與運動性社團的樂趣 為何? 因此引發研究者欲了解學生參與運動社團之參與動機及學習滿 意度,本研究即以此為著眼點,期望瞭解學生參與運動社團的參與動 機究竟為何?學習滿意度為何?希望提供教育單位作為推動學校運動 社團的參考依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擬提出下列之具體研究目的: 一、了解參與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之基本背景。 二、了解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之情形。 三、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的 差異情形。 四、了解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學習滿意度之情形。 五、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 的差異情形。 六、探討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 情形。. 4.

(1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基於上述的研究目的,擬探討的具體問題如下: 一、了解參與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之基本背景為何? 二、了解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之情形為何? 三、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的 差異情形為何? 四、了解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學習滿意度之情形為何? 五、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 的差異情形為何? 六、探討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 情形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為探討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 度之相關性,研究範圍分為研究內容、研究對象兩項,內容如下:. 一、 研究內容 本研究僅以屏東市國小參與運動性社團學童為個人背景變項, 其變項包括五個構面,分別為(一)性別; (二)年級; (三)參與社 團年資; (四)有無額外運動時間; (五)父母有無運動習慣。參與動 機包括三個構面: (一)健康適能; (二)學習興趣; (三)環境影響。 學習滿意度包括三個構面: (一)健康與成長; (二)教師教學專業能 力;(三)人際關係。 5.

(17)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運動性社團學童界定,以屏東市國小已參與校內運動性 社團 5、6 年級學童為施測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方式作全面普查屏東 市 20 所公立國小運動性社團,其 20 所國小為中正國小、仁愛國小、 海豐國小、公館國小、大同國小、鶴聲國小、凌雲國小、勝利國小、 歸來國小、民生國小、前進國小、唐榮國小、民和國小、建國國小、 復興國小、忠孝國小、和帄國小、信義國小、瑞光國小、崇蘭國小。.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法採問卷調查法進行量化研究,填答的問卷屬於自陳量 表,無法避免學生可能因自身主客觀因素、填答時間、文字理解能力 等因素,故其測量結果可能有所誤差,研究者無法確實掌握。本研究 之研究範圍僅以 102 年參與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為研究調查 對象,施測年級為國小 5、6 年級學童,其年齡層與結果不宜推論至 其他學制或不同領域項目之社團,即是否適用於其它地區,僅供參考。. 第六節 名詞解釋. 一、課後運動社團 本研究對國民小學運動社團之定義為,由學校規劃成立,利用週 一至週五正式課程外時間進行,其指導老師由學校具專長教師或校外 體育特殊專長人士擔任,由家長付費依學生興趣、志願、自由參加之 社團。其課程內容以運動的認知、技能、情意為主軸;其目的在提升 學生運動技術及培養終身運動習慣,並促進學生的人際關係。. 6.

(18) 二、參與動機 本研究所指之參與動機係指引起學生開始並持續參與運動社團 的原因,學生參與的行為是本身自發性的,且從參與中獲得樂趣與滿 足。本研究以自編之「屏東市國小運動社團學童參與動機量表」進行 衡量,其得分愈高表示參與動機愈強,得分愈低,則反之。量表包含 「健康適能」、 「學習興趣」、 「環境影響」等三個構面。. 三、學習滿意度 本研究所指之學習滿意度係指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對於參與社 團活動後,對於所選運動性社團之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或其自我的感 受,在學習過程中達到所需求、期望。本研究以自編之「屏東市國小 運動社團學童學習滿意度量表」進行衡量,表示學習滿意度越高,反 之,則表示越低。量表包含「健康與成長」 、 「教師教學專業能力」 、 「人 際關係」等三個構面。. 7.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探討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 相關文獻,以期能對本研究有更深入的瞭解,藉以形成本研究之理論 基礎及研究架構之依據。全章共分為四節逐一說明,第一節:運動性 社團;第二節:參與動機;第三節:學習滿意度;第四節:參與動機 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第五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運動性社團. 一、運動性社團定義 運動性社團係指活動本質是透過學生自發、自主及自治的團體, 並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所從事鍛鍊身體、運動競技、運動休閒等相關 宗旨之活動內容,其運動性社團亦是學校體育教育中的一環,是學生 課後參與運動的最佳途徑(沈莉青,2002)。利用學生正式課程以外 的時間,實施運動休閒教育,使學生在課餘之外能有一正當消遣,並 發展個性、群性、知性及特性,幫助學生適應現實社會生活環境的一 種活動,運動性社團活動可說是學校體育的延伸(廖運榮、廖運正, 2003)。 運動性社團是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參與社團,依據個人興趣,並在 學校輔導下參與一種教育組織(高德瑞,2000)。其社團活動包含鍛 鍊身體、運動競技、運動休閒等,皆在促進學生學習運動技巧,鍛鍊 強健的體魄,並透過活生自發、自主及自治的活動,以為終身運動之 基礎(沈莉青,2002)。一般學校社團的性質分為服務性、學術性、 文藝性、康樂性及運動性社團,而運動性社團是學校正式成立之體育 8.

(20) 運動相關性活動,提供學生活動參與機會為目的,所有具有興趣之學 生皆可參與社團活動,在指導老師指導下進行活動,與校內、外團隊 進行區域性交流之團隊(教育部體育司,2003)。學校也應提供活潑 且多元的運動機會、競賽和社團,讓學童們能依其興趣喜好及個人能 力,尋找或嘗詴適合自己的體育休閒活動或競技運動,以滿足對於體 育活動的期待,讓運動能與自身興趣作為結合(高士國,2003)。 綜合以上的看法可知,學生需要透過學校行政體系,輔以指導老 師的專長來管理學校社團及運作。學校運動性社團是經由學校的同 意,按一定的程序申請、籌組的組織,學童們可依其個人興趣參與自 身的能力選擇喜歡的社團活動,透過參與運動性社團的方式來培養運 動專長或提升運動能力,期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與健康,是學校教 育課程的重要一環。. 二、運動社團的功能 同學參與運動社團不僅能夠促進校園體育文化更多渠道、高質 量、多元化的發展。另一方面,亦可促進學童的提早了解社會化趨勢, 而運動性社團活動與體育教學同樣扮演促進孩童身心發展的重要角 色,參加社團活動與體育課程除可以提升體力,其效果可以從體力測 驗的結果中看出:其中包括力量、速度、耐力,以及去脂肪體重和肌 肉組織的厚度等對身體組織或者骨質密度的影響(小澤治夫,2003) 。 藉由運動社團的組成,讓學童們能自由選擇參加運動性社團,並可廣 泛提供全體學生加入運動團隊,參與團體性體育活動的機會,以涵養 與群眾互動與競爭關係的溝通品格,以展現新世紀活力青少年卓越自 我及光耀群體的特質(洪嘉文,2003)。 學校運動性社團活動能發揮教育功能所無法觸及的地帶,透過計 9.

(21) 畫性的運動性社團實施身體活動,除提升學童體適能與運動技能外, 更能激發學童們群體性、團結性、互助性,對日趨身體健康問題與疏 離冷漠的社會,具有莫大的助益(教育部體育司,2004)。學生運動 社團不僅需要協調一致的團隊精神,同時也需要與社會進行交流。學 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深入社區後,尚可利用所學知識技能,宣傳、 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在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過程中,接觸社會,瞭 解社會,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奉獻才智的過程中 亦 加速了自身的社會化過程。此外,學生在運動社團活動中提高了本身 素質,增加知識、豐富經驗、鍛鍊能力,為將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錢 家慧,2007)。 廖運榮、廖運正(2003)認為,參與運動性社團有助於人際關係 的訓練、個人潛能的激發、個人興趣的培養、學習視野的拓展、書本 知識的整合、社會能力的訓練、校園環境的安定、個人身心的調劑、 領導才能的培養、民主法治的訓練;並且參與運動性社團亦能提高本 身素質、增加知識、豐富經驗、鍛鍊能力(錢家慧,2007)。田瑞良 (2004)亦指出,依社團屬性及功能共分成七大類:運動性社團、學 術性社團、聯誼性社團、政治性社團、藝術性社團、服務性社團、康 樂性社團。其運動性社團包括:游泳、羽球、籃球、足球、網球、排 球、棒壘球、桌球、撞球、合球、巧固球、舞蹈、拳擊、太極拳、跆 拳道、柔道、武術、溜冰、直排輪、民俗體育、其他。除以上七大類 之屬性及功能外,運動性社團成立在促進學生學習運動技巧,鍛鍊強 健的體魄,以為終身運動之基礎。種類包括了各項球類運動、田徑、 游泳、體操、柔道、拳擊、國術、跆拳道、空手道、太極拳、射箭、 登山、攀岩、自行車、直排輪、舞蹈、民俗體育等社團皆屬之(張文 彬,1988)。. 10.

(22) 張良漢、蘇士博(2000)認為拓展人際關係及提升校譽、養成終 身運動習慣、協助學校辦理相關體育活動、選拔運動代表隊的來源依 據、擔任學校慶典時的表演工作,或相同運動嗜好而結合的社團,如 桌球社、排球社、國術社、高爾夫球社、健身社等。 綜合上述,對學生個人而言:參與運動社團的獲益,不只是鍛練 健康的身體、磨練個人的運動技能、培養正當的休閒活動、終身運動 的習慣、增進處理人際關係、自我認知、價值判斷、情緒調整及創造 發展的能力,活絡校園體育活動,拓展學生運動機會,滿足社交需求, 更可協助學校的活動表演,甚至訓練個人成為競賽選手,為校為己爭 光,以展現新世紀活力青少年卓越自我及光耀群體的特質。. 第二節 參與動機. 本節主要在探討參與動機的定義、參與動機的理論與運動參與動 機測量工具及運動參與動機之實證性研究。. 一、參與動機的定義 (一)動機的定義 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 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張春興,1993)。讓運動員願意付出 時間和精力來從事運動,能使其從事運動競賽與訓練有所內在的燃料 即為動機(盧俊宏,1994)。當個人受到內在與外在的環境因素之影 響,於實際行動之前的一種心理歷程的結果,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持 續改變的,等到這歷程累積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將會引發個體採取 實際行動或者消滅該實際行動的發生,並且同時決定其實際行動的形 11.

(23) 式、方向、強度以及持續的時間(李宗倫,2004)。因此動機是影響 使用者是否決定的影響因素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許多行為的發生 都必頇先有動機,才會有進一步的行為產生(張治文,2007)。 溫世頌(1983)則是認為動機是個體感覺需求、促動行為、朝向 目的、獲得滿足等環節的重要促進因素,是引發個體行為的內在狀 態。所以,個體的一種意識、一種驅力,個體的行為在正常情況下都 有其動機,激勵個體去從事某項工作,而不斷地維持、增加或制止、 減弱此一活動的力量(許樹淵,1999)。動機是有機體內在的一種生 理或心理的需求或驅力,有了需求,有機體會對環境中有關的目標或 刺激發生有效活動,使需求獲得滿足並達成目標(王克先,1987)。 在學術研究及使用上,專家學者對於動機一詞解釋有著不同理論 與觀點,茲將國內外研究學者對於動機名詞解釋彙整如下表 2-1 所示。. 表 2-1 國內外各專家學者對動機一詞定義彙整 學者 年代. 名詞定義. 許樹淵. 2000. 係指個體是一種意識、一種驅力,人的行為皆有動機產 生,激勵去從事某項活動。. 曹勝雄. 2001. 孟昭蘭. 2002. 陳春蓮. 2004. 葉重新. 2006. 動機的發生是由個體內在的某一種需求而來,一旦需要的 強度提到一定的程度後,尌會轉化為一種動機,進而促使 每一個人尋找滿足需要的東西。 動機是發動、指引和維持軀體及心理活動的內部過程,在 特定目標活動中涉及個體全部內在機制,包括激活能量, 使活動指向特定目標及維持有組織的反應模式,直到活動 的完成。 認為人類行為的背後總有其目的,或為滿足某種需求,或 為抒解某種焦 慮及緊張,為達到目的,個體會選擇進行、 從事某些活動,這 些行為背後的目的可概稱為動機。 動機是引發並且維持個體活動,以及促使該活動朝向某目 標進行的原動力。動機是看不見的,只能由個人的行為表 現來推估其動機。 (續下頁) 12.

(24) 學者. 年代. 名詞定義. 曾光華、 饒怡雲. 2008. 一種在內在刺激與外在刺激下所引起的需求。. Robbin. 1997. 動機乃是個人自願且盡力持續一種高度努力已完成有組 織的目標,並滿足個人需求。. David Pargman. 1998. 指出「動機」是行為的方向、能力和強度,也尌是行為的 原因。. 資料來源:參考陳月琴(2009)及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整理可知,動機是個體想要滿足的需求,是個體內在一 種控制行為的力量,也尌發自個人內在的驅力,並促使它向某一目標 或需求進行之所有歷程。 (二)參與動機的定義 參與動機係指,當個體察覺在其周遭重要的目標被呈現且達成 時,將有最大的動機,而人們在從事任何體育活動之前尌有各種不同 的運動動機,根據不同的運動需要,帶著不同的運動目的來參與體育 活動。運動動機是建立在運動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當運動需要到達 一定強度時,才能成為推動個體參加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力 (Maehr & Nicholls, 1980)。周紹忠、岑漢康(2000)在其研究中明確指出運動 參與動機是指在運動需要的推動下,促使人參加體育活動的內部動 力。對於所有參與運動者來說,運動所帶給他們放鬆、興奮、快樂等 感覺尌是運動參與動機,而藉由運動轉換情緒和調整情緒、舒解壓力 等作用是參與運動的另一個重要動機。參與動機是推廣運動性社團的 動力所在,而運動經驗所產生的正面情感反應,如愉快、喜歡、好玩、 有趣,這些都是提升學童參與運動的內在動機,一般人參與運動除了 功能與價值之外,最主要的是運動所帶來的心理需求的滿足,大過於 生理方面所追求的身體適應能力(盧俊宏,1994)。 13.

(25) 學童透過自我本身對運動性社團的參與動機,引發其實際參與社 團活動的行為,學者葉日武(1997)提出參與動機尌是促成某種行動 並提供方向的內在力量,也是促使我們從事某種行為的無形因素。所 以當參與任何運動活動或運動社團時,發自其自願參加活動者的參與 動機會隨著時間、空間、環境而有所改變,其中更以人為因素為其要 點。 綜上所述,可以將運動參與動機歸納為個體為滿足生理或心理上 的需求或對運動具有高度熱誠及興趣,而主動、自發的從事運動的歷 程。. 二、參與動機的理論 (一) 動機的理論 動機理論是研究人類行為如何受激發、方向指導、維持和終結的 動因和歷程,有助探討動機理論於工作士氣激勵的釐定(張德銳, 1995) 。有關動機研究的理論不斷出現,從理論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出, 有關動機的研究從關注有機體的本能到關注社會因素;強調自我的調 節、關注外部誘因與關注內在激勵,這顯示了動機理論對社會因素、 個體主動性的更加重視,顯現了動機研究的進展。然而人類的動機相 當複雜,所以提出動機理論的學派相當多元,以下列舉幾位心理學家 提出的論述: 1.能力動機理論 Harter (1978) 認為個體有想要體驗或表達社會行為、認知或身體 等三方面的慾望,傾向在能力較強的領域中,努力表現自己和他人所 比較,同時在參與過程中增強技能。如此一來,表現良好尌能帶來自 我效能和正面的肯定,便可能引起持續去參與的動機。當學童自認為. 14.

(26) 有足夠的能力及能控制環境某些因素而達成目標時,學童尌會參加該 方面的活動。 個體傾向在能力較強的領域,努力表現自己的所長和他人比較, 而在能力動機理論中描述個人會有不同的取向類別,分別是內在的及 外在的。內在取向是利用個人的標準來評估他們自身的能力,以用來 判斷成功及熟練目標的效果。而外在取向是利用外在的標準來判斷自 身的成功或失敗,如果成功則會增加其參與動機,反之則減少其參與 的動機(黃文賢,2006)。 2.多階段動機模式 Berry (1971) 的多階段動機模式將動機的區域和階段加以概念 化,且說明各種動機來源或因素在各階段中興起與表現的情況。他認 為個人的基本動機因素有個體基本驅力、工作相關知識的需求、動力 動機三種。個體的基本驅力可參照 Maslow 的需求層次分類。工作相 關知識的需求是指在解決工作上的困難時對認知結構上改變的需 求。這二種動機在本質上是連續的,後者不會超過前者。而動力動機 則必頇是個體進入學習情境才出現的。這種動機的強弱是隨著情境中 的動力及社會氣氛而改變的。Berry 的動機因素間也有層次的差別, 每項動機皆以一項的動機因素為極限(廖文靜,1989)。 3.成尌動機取向理論 Nicholls (1984) 認為如競技運動這類的動機,可分為工作涉入及 自我涉入兩種目標取向。工作涉入是強調技巧的精熟與學習,對於成 功和失敗的定義,主要是以個人是否達成精熟和進步。也尌是著重在 經驗的改變。而自我涉入是強調競爭和比賽,並以透過他人比較來證 明自己能力,因此精熟與進步不足以認知到高能力,而且將成功定義 為「打敗別人」。 15.

(27) 4.勢力場分析論 勢力場分析論者認為個人願意參與活動的主要動機是由「內在個 人需求」及「外在社會勢力」兩變項交互作用的結果,社會變項則為 社會價值系統、科技變遷和人際關係網絡結構等。當個人需求與社會 勢力均強烈時,參與活動的意願尌強,但當人需求強而社會勢力弱的 時候,或個人需求弱而社會勢力強時,參與意願尌會低(黃玉幸, 1995)。當內在個人需求強或弱於外在社會勢力都會造成參與動機的 下降,唯有當內在個人需求和外在社會勢力勢均力敵時,參與動機才 會強烈。而內在個人需求指的是生存的需求、認同的需求、成尌的需 求等,而外在社會勢力指的是社會價值、人際關係等(黃文賢,2006) 。 5.行為論 行為論者有四個要點說明人類動機的形成過程:人類的動機是學 習來的,而學習的過程遵循著「需要-驅力-行為」的模式。成人的動 機是由帅稚期的基本需要分化演變來的。由五種帅稚期的基本需要, 即營養、廢物排泄、性、被人照顧、和應付挫折的需要,產生相對的 五種趨力動機,即飢餓、排泄、性、依賴和攻擊的驅力,進而發生, 即吃、大小便、性、依賴和攻擊(林涵云,2007)。 (二) 參與動機的理論 Deci and Ryan (1991) 指出三種決定參與運動行為的動機型態, 有內在動機、外在動機、無動機三大類。 1.內在動機: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對該項活動具有探索、好奇、目標學 習及明瞭的認知在沒有任何外在酬賞的情況下,仍對該項運動表現 出興趣、樂趣和滿意。具有內在動機的個體追求的是帶來滿足與愉 悅的活動,如從參與中得到興奮、愉悅的經驗。Stipek (1993) 認為 內在動機是維持運動員持續運動的主要動力,當一個人的學習是基. 16.

(28) 於內在理由時,其學習效果最佳。 2.外在動機:外在動機指個體參與活動室外發性的非自我決定的行 為,維持個體對運動參與動機,主要來自外在事件的影響,追求的 是實質的酬賞。Ryan (1977) 探討以運動獎學金對運動員運動動機 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具有職業色彩的校代表隊成員在獎學金取消 之後,運動動機比沒有拿獎學金的選手降低很多。 3.無動機:認為這種動機是一種無法解釋個體為何願意繼續或停止該 項活動的動機,既不是內在動機也不是外在動機,而是個體勝任能 力的消失與缺乏控制感,當個體處於此狀況時,尌找不到好的理由 驅使個體繼續參與運動。 綜觀國內外學者,對參與動機的理論中,以學習者擁有正向的樂 趣、自信與情感,是促使其邁向目標的原動力,而在參與過程中,如 能有高度的動機、正面的肯定及自我挑戰,那尌容易趨使學習者繼續 參與活動,更能了解其持續參加或退出的原因。 三、運動參與動機之測量工具 強烈動機的維持是運動員追求進步的最大動力,根據 Deci and Ryan (1985) 的看法,認為決定參與運動動機的因素有生理、心理和 社會三方面的考量。生理因素包括個人能力、身高、體重和健康情形; 心理因素包括自尊情緒和樂趣;社會因素包括競爭訓練設施和環境。 近年來,專家學者相繼研究各項運動參與者的參與動機,進而獲得動 機因素,藉此推論參與動機為何。 國內有關運動參與動機之相關研究眾多,各學者們依據的理論基 礎不同,所發展出之運動參與動機量表亦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僅 針對研究對象為國小學童之研究,整理其運動參與動機量表加以說 明,如下表 2-2 所示: 17.

(29) 表 2-2 運動參與動機之測量工具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王薰禾. 2004. 高雄地區國小學童. 洪輝宗. 2004. 李旭旻. 2005. 臺南市國小國術運動 健康適能、心理需求、刺激避 參與學童 免、社會需求、成尌需求、技 術需求 臺北縣國小運動代表 獎賞稱讚、訓練情境、滿足需 隊學生 求、人際關係、成尌感. 黃文賢. 2006. 國小排球選手. 王智賢. 2008. 臺北市國小田徑運動 運動發展、成尌需求、運動樂 代表隊選手 趣、環境影響、人際關係. 王振孙. 2009. 臺北市國小資優生. 健康適能、社會需求、人際關 係、心理需求. 蔡宛庭. 2009. 臺中縣國小學童. 自我期許、社團因素、外力期 許. 陳月琴. 2009. 高雄市國小學童. 運動發展、運動樂趣、自我挑 戰、社會需求、親和放鬆. 陸義淵. 2010. 臺南市國小籃球隊選 健康適能、社會需求、刺激避 手 免、知識技術需求、成尌需求. 林新枝. 2011. 臺北市國小學童. 成尌需求、學習興趣、心理需 求、社會需求. 鄭谷蘭. 2012. 臺北市高年級學童. 健康適能、成尌需求、心理需 求、社會需求.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8. 參與動機 追求卓越、建議與鼓勵、社會 需求、健康適能、放鬆心情. 獎賞稱讚、訓練情境、滿足需 求、成尌感、調劑身心.

(30) 綜合以上國內外參與動機相關研究及測量工具整理,本研究以國 小學童為研究對象,主要參考陳月琴(2009)編製之「高雄市國小課 後運動社團學生參與動機量表」及林新枝(2011)編製之「臺北市國 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量表」編製而成,並參考王智賢(2008) 編製之「臺北市國小田徑運動代表隊參與動機量表」 、陸義淵(2010) 編製之「國小籃球隊選手參與動機量表」及鄭谷蘭(2012)編製之「臺 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參與動機量表」研究編製而成,將參與動機 分成四個構面:環境影響、健康適能、自我挑戰、學習興趣。. 四、參與動機之實證相關研究 根據以上參與動機文獻的探討,了解學童個體對運動參與動機的 維持,不外乎來自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影響。對於運動參與動機的 相關研究,本研究依不同的背景變項在參與動機參考國內文獻加以整 理彙整。 (一) 性別 錢家慧(2007)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動機與學校運 動社團動機研究中,在「自我挑戰」及「成尌需求」中,男生得分高 於女生。林新枝(2011)臺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及學 習滿意度之研究中「心理需求」 、 「成尌需求」 、 「社會需求」三項因素 男童高於女童。許惠英(2004)調查高中羽球選手的參與動機中,研 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在「健康適能」 、 「成尌需求」 、 「刺激避免」有顯 著差異,男生重視程度較女生高。李旭旻(2005)針對臺北縣國小運 動代表隊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在參與動機因素中皆有顯著差異,且男 生較女生持積極的看法。黃文賢(2007)針對國小排球選手參與動機 中「獎賞稱讚」、 「訓練情境」、 「滿足需求」、「調適身心」、 「成尌感」 19.

(31) 五個因素構面均達顯著水準,且五個因素構面之帄均數都是男生大於 女生。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不同性別在參與動機上,並無顯著差異。洪 齡襄(2010)舞蹈社團學生參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中,在 「健康適能」 、 「自我成尌」 、 「心理需求」 、 「社會需求」及「技能需求」 個因素中皆未達顯著差異,顯示男、女學生在舞蹈參與動機上無差 異。江幸容(2009)在雲林縣國中小學童木球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 滿意度之研究中「知識與放鬆」 、 「健康成長」 、 「場地設施」及「社會 支持」在性別上並無顯著差異。王智賢(2008)針對國小男女生參與 田徑運動代表隊的動機在「運動發展」 、 「成尌需求」 、 「運動樂趣」 、 「環 境影響」 、 「人際關係」等五個因素上雖無顯著差異,但其帄均數都是 男生大於女生,此結果與張豐盛(2004)針對臺南市國小民俗體育團 隊調查參與動機的研究中結果相似。在參與動機的因素表現上,性別 變項對於參與動機有不同的差異結果,是否因項目的不同所造成,仍 需進一步探討。 (二) 年級 江幸容(2009)在雲林縣國中小學童木球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 滿意度之研究中「學習興趣、「心理需求」及「成尌需求」三項因素 達顯著差異,其五年級得分高於六年級。王薰禾(2004)高雄地區國 民小學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阻礙之研究,其結果發現不同年 級之國小學童,在整體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上有顯著差異,五年級學童 顯著比六年級學童有較強烈的參與動機。張伯謙(2005)以臺北市國 小運動代表隊學生參與動機進行研究,發現中年級在「成功/成尌」、 「精力釋放」 、 「環境影響」三個因素比高年級表現出較高的認同。李 旭旻(2005)針對臺北縣國小運動代表隊學生進行參與動機與滿意度. 20.

(32) 之研究結果發現,參與動機因素「人際關係」 、 「獎賞稱讚」 、 「成尌感」 , 五年級學童均高於六年級學童。而錢家慧(2007)臺北市內湖區國小 高年級學童參與動機與學校運動社團動機研究中,尌讀不同年級學童 則無差異。陸義淵(2010)的研究發現,台南市國小籃球隊選手不同 尌讀年級學童在整體運動參與動機及各層面上並無顯著差異。 (三) 參與社團年資 錢家慧(2007)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動機與學校運 動社團動機研究中,發現在「運動發展」、「自我挑戰」、 「成尌需求」 等因素構面上,參與社團時間長者皆高於短期參與者。而在「親和放 鬆」 、 「運動樂趣」因素構面上則無差異。而林新枝(2011)在臺北市 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中,參與運動社 團時間「兩年以上~未滿三年」的學童在「學習興趣上」因素達顯著 水準。李旭旻(2005)針對臺北縣國小運動代表隊選手進行調查,結 果發現參與時間未滿一年的選手在「訓練情境」得分高於參與二年以 上的選手。許惠英(2004)以高中羽球選手為研究對象,發現參加時 間較少的選手在「健康適能」 、 「知識需求」 、 「刺激避免」有顯著差異, 且高於參加時間較多選手。吳佳鴻(2004)對中小學韻律體操選手進 行研究,發現加入球隊時間較少的選手在「壓力避免」、 「成尌需求」 得分較加入球隊時間較多的選手高。上述國內實證性研究結果比較亦 有其差異之處。 (四) 有無額外運動時間 錢家慧(2007)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動機與學校運 動社團動機研究,發現在「運動發展」 、 「自我挑戰」 、 「成尌需求」 、 「運 動樂趣」等因素構面上有顯著差異存在,有額外運動時間者比無額外 運動時間具有較高之動機。林新枝(2011)在臺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 21.

(33) 動社團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中,學童在「學習興趣」及「成 尌需求」因素中,有額外運動時間者高於無額外運動時間者。賴溢宏 (2005)彰化地區高中職課後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之研究,發現不同 參與頻率之彰化地區高中職學生在課後運動參與動機之差異,除「逃 脫因素」未達顯著水準,其他三個構面「社會/人際關係的需求因素」 、 「健康體適能因素」 、 「心理需求因素」皆達顯著水準。故其實證研究 皆達顯著水準,可供本研究參考。 (五) 父母有無運動習慣 陳月琴(2009)在高雄市國小學生課後運動社團參與動機及阻礙 因素之研究中,在「運動發展」 、 「運動樂趣」兩構面上達顯著水準。 進一歩由帄均數可發現,父親每週有運動時間之學生每個構面參與動 機得分皆顯著高於父親每週無運動之學生;洪正倫(2006)國小學生 運動參與態度、身體健康狀況與運動參與阻礙相關之研究,發現不同 父母有無運動習慣的國小學生運動參與態度在「運動情意 」 、「運動 行為」 、 「運動認知」等三個層面有顯著差異,即這三個層面,父母有 運動習慣者大於沒有運動習慣者。林曉怡(2005)以台南市國小游泳 團隊學童與社會支持度之研究,發現父親教育程度與國小學童運動參 與動機呈顯著差異。龍炳鋒(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 相關因素之研究,發現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與學童運動之參與動機顯著 差異。 綜合上述之研究可知,性別、年級、參加社團年資、有無額外運 動時間與父母有無運動習慣的背景變項,由於研究結果隨著研究對象 之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將以上述之背景變項來研究屏東市國小運 動性社團學童之參與動機的關係是否有顯著差異。. 22.

(34) 第三節 學習滿意度. 本節主要在探討學習滿意度的定義、學習滿意度的理論與學習滿 意度之測量工具及學習滿意度之實證性研究。 ㄧ、學習滿意度的定義 (一) 滿意度的定義 滿意度可視為一個人對願望或需求的達成,所產生快樂的感覺或 積極態度的程度;符合其願望或需求越高,則會增加其滿意度,反之, 則降低其滿意度(賴錦堂,2003) 。滿意是指個人在獲得經驗之期望, 以及他所感受到該經驗的實際結果之間的ㄧ致性,當所感受到的等於 或超出所期望的,而覺得滿意;反之,則不滿意 (Martin, 1988)。 「滿意度」是指個人的動機、需求實現的「程度」,是影響人類 生活或學習的一個重大因素,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 Maslow (1970) 提出需求層次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七個層次(張春興,2002):1. 生理需求,延續生命的基本需求。2.安全需求,指受到保護免於遭受 恐懼的安全需求。3.隸屬與愛的需求,被人接納、愛護、關心、鼓勵 和支持的需求。4.自尊的需求,獲得自尊並維持自尊的需求。5.知的 需求,對外界的人、事、物有知的需求。6.美的需求,對美好事物欣 賞與維持的心理需求。7.自我實現的需求,個人所有需求和理想全部 實現,達到真善美的境界。 綜合上述,滿意度即是指個人感受到的實際經驗之中,其感受到 高於預期的結果或一致性高即稱為滿意;而尚未達到理想目標或一致 性低則為不滿意。 (二) 學習滿意度的定義 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習者對於整體學習活動的主觀態度,也是影響 23.

(35) 學童學習、教師教學的重要因素。學習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經 驗,對於學習的整體感覺與滿足,此種感覺是來自於學習過程中是否 能讓學習者感到愉快,以及學習成果是否能讓學習者感到滿足其需求 的主觀感受(李麗美,2002)。鄧欣怡(2002)認為學習滿意度係指 學習者對整體的學習活動的喜歡程度,即是指透過學習活動滿足其需 求與願望的達成程度。也是對於學習的整體感覺或情感的反應,上述 的感覺或情緒反應,可能來自於學習的情境、學習內容或是學習成效 等的影響,並且可能受到個體本身對於學習預期的影響(周春美、沈 建華,1995)。 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習者對於整體學習情境感覺的反應的程度;亦 即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實際獲得的學習內涵與其預期應獲得的學習 成果之間的差距。如果差距愈小,滿意度尌愈高;反之,差距愈大, 滿意的程度愈低。. 二、學習滿意度的理論 學習滿意度理論中,其運用於學童的行為由其需求所引起,可由 下列幾項:需求理論、期望理論、差異理論、雙因子理論作為分析探 討: (一)需求理論 Maslow (1943) 提出以動機研究為基礎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 類具有多種相關的動機,其間消長強弱之變化,與工作者生活需求有 密切的關係。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由下而上分別是生理需 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當較低層次的 需求漸漸獲得滿足時,較高層次的需求將隨之增強,以達成了解自 我、接納自我、肯定自我,進而追求自我實現。. 24.

(36) (二)期望理論 Vroom (1964) 提出期望理論,主要建立在五個基本構念上,分別 為力量、誘力、期望、結果及工具價值。他認為任何學習者的行為是 出自於有意識的選擇,其選擇的標準在比較評估後認為所選擇的行為 可能具有良好的結果。 (三) 差異理論 差異理論乃是心理學的理論之一,其原本用來解釋工作滿意的一 種理論。學者 Domer (1983) 將其運用在學生學習滿意度上,認為學 生學習滿意度是取決於個人的「期望水準」與「實際所得的結果」。 兩者的差異程度比較之下,差異越小,學生則感到越滿意;差異越大, 則學生感到不滿意。 (四)雙因子理論 Domer (1983) 將雙因子理論運用於熊生學習滿意度上說明,影 響學生學習滿意度的激勵因素是學生本身的內在因素,如學生學習之 成尌感、教師與學生的認可及學習本身等。而影響學生學習不滿意的 外在環境因素,主要為學習之環境、人際關係及機構之行政措施等。 由此可知,學生學習滿意度多與學生本身的內在因素與外在學習環境 有關。. 三、學習滿意度相關之測量工具 學習滿意度是指學習者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個人的學習動機和 學習需求能夠達到滿足的程度,以下整理對於學習滿意度之測量構 面,如下表 2-3 所示:. 25.

(37) 表 2-3 學習滿意度之測量工具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學習滿意度測量構面. 李慶泰. 2001. 國小學童. 學習成效、同儕關係、教師教學、場 地設備. 賴錦堂. 2003. 國小學童. 學習效果、同儕關係、教師教學場地 設備、學校行政. 王玉萱. 2007. 國小學童. 課程與教學、場地器材設備與環境. 江幸容. 2009. 國中小學童. 知識與放鬆、健康與成長、場地與設 施、社會支持. 蔡宛庭. 2009. 國小學童. 設備、教師、同儕、展演. 黃玉青. 2010. 國小學童. 同儕關係、自我表現、教學與設備、 健康與成長. 洪齡襄. 2010. 國小學童. 教師教學、場地設備、同儕關係、安 全衛生、成長學習. 林新枝. 2011. 國小學童. 成尌需求、學習興趣、心理需求、社 會需求.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及測量工具整理,本研究以國小學 童為研究對象,主要參考林新枝(2011)編製之「臺北市國小學童學 校運動社團學習滿意度量表」、洪齡襄(2010)編製之「舞蹈社團學 生學習滿意度量表」編製而成,並參考江幸容(2009)編製之「雲林 縣國中小學童木球運動參與者滿意度量表」、黃玉青(2010)編製之 「國小躲避球運動代表隊選手學習滿意度量表」編製而成,將學習滿 意度分成四個構面:人際關係、健康與成長、自我表現、教師教學專 業能力。. 26.

(38) 四、學習滿意度之實證相關研究 學習滿意度之實證相關研究,整理各不同背景變項文獻來支持學 習滿意度在各變項相關性,其包含:性別、年級、參與社團年資等整 理歸納如下: (一)性別 林新枝(2011)於臺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及學習 滿意度之研究中,男童在「場地與設備」因素方面,學習滿意度高於 女童。卓旻怡(1999)於研究雲林縣國中生體育社滿意度調查中在不 同型別在「學習成效」 、 「教師教學」 、 「同儕關係」上有顯著差異,其 男生大於女生。李旭旻(2005)在台北縣國小運動代表隊滿意度調查 中,在「教練素質」 、 「硬體設施」上有顯著差異,其男生大於女生。 鄭國隆(2009)於臺北市中正區高年級在不同性別在「身心體能」 、 「體 育教學」、 「自我表現」有顯著差異,其男生高於女生。而在曾明淵 (2009)臺北巿國小學生課後運動社團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中,在「教師教學」 、 「學校行政」 、 「學習效果」 、 「場地設備」及「人 際互」動等五項均未達顯著差異。周郁采(2006)國中體育課程學習 成效自評結果對運動休閒參與行為影響之研究,體育課程學習成效自 評部分得分高低依序為「情意」、 「技能」、「認知」,性別在學習成效 上無差異。 (二)年級 曾明淵(2009)於臺北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童滿意度調查中不同 年級的國小學童在「教師教學」 、有顯著差異,且五年級大於六年級。 林新枝(2011)在臺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 度之研究中,五年級學童在「教師教學」及「學校行政」因素方面, 學習滿意度皆高於六年級學童。蔡宛庭(2009)於國民小學舞蹈社團 27.

(39) 學童參與動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中,在「教師」因素中 達顯著差異,五年級優於六年級。俞齊親(2008)高中女生參與課間 操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北一女中學生參與課間操之學習成 效在不同年級達顯著差異。周郁采(2006)國中體育課程學習成效自 評結果對運動休閒參與行為影響之研究,體育課程學習成效自評部分 得分高低依序為情意、技能、認知。年級在認知與情意方面達顯著差 異。陳正專(2008)南投地區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中,運 動樂趣整體層面及學習滿意度整體層面上皆無顯著差異;運動樂趣各 構面與學習滿意度各構面皆呈現顯著正相關。 (三)參與社團年資 蔡宛庭(2009)於國民小學舞蹈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學習滿意度 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中,在「展演」因素方面達顯著差異,其參加時間 「5 ~ 6 年」優於其他參與時間。洪齡襄(2010)舞蹈社團學生參參 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中,在「成長學習」因素中達差異顯著, 顯示二年以上的學生之學習滿意度高於二至一年及一年以下的學 生。林新枝(2011)在臺北市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及學習 滿意度之研究中,在「學習效果」 、 「人際關係」及「場地與設備」因 素上有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雖無法依序其背景變性別、年級、參與社團年資、有 無額外運動時間與父母有無運動習慣等變項,找其相關文獻整理探 討,但上述之研究影響學習滿意度之成效皆有其差異,參考其研究各 學習滿意度之實證相關研究後,來本研究將以上述之背景變項來研究 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之參與動機的關係是否有顯著差異。. 28.

(40) 第四節 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國內外對於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眾多,研究者僅針 對近年來各學者專文討論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之文 獻加以整理,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由研究者歸納整理。 洪齡襄(2010)舞蹈社團學生參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 中,其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達顯著正相關, 「健康適能」、 「心理需 求」及「技能需求」與「教師教學」 、 「場地設備」 、 「同儕關係」 、 「安 全衛生」及「成長學習」皆達顯著正相關; 「自我成尌」與「教師教 學」 、 「同儕關係」及「成長學習」達顯著正相關; 「社會需求」與「同 儕關係」及「成長學習」達顯著正相關。 鄭國隆(2009)在臺北市中正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學校運動社 團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中,在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在學校運動社團之 參與動機與滿意度有正向的相關,亦即有高度參與動機的學童,同時 亦具有高度的學習滿意度。江幸容(2009)研究雲林國中小學童木球 運動參與者,發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各因素間皆為正相關,在「知識 與放鬆」和「健康成長」的滿意度愈高,在整體參與動機尌會越高。 而在「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的動機愈高,其整體滿意度也尌愈 高。 綜合上述文獻整理,從國小學童參與運動性社團之參與動機及學 習滿意度之研究實證結果可知,在參與運動性社團其參與動機越高 者,其學習滿意度越高。本研究於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 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瞭解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學童參與動機及學 習滿意度之情行為何?. 29.

(41) 第五節 本章總結. 綜合以上文獻發現,在參與動機理論中參與者擁有的自信與情 感,是促使更努力並邁向目標的原動力,而在參與過程中,如能有高 度的動機、正面的肯定及自我挑戰,那尌容易趨使學習者繼續參與活 動。然而運動性團其成立項目頇多樣化、流行化,符合培養學童多元 興趣與能力;透過運動社團的參與個人可從小增加運動機會、培養運 動技能、深耕個人終身的運動習慣。有其參與動機後,了解學童們學 習滿意度,從中得知學童們對於教師的教學方式或同儕間的相處等, 有無其增長,對於參與運動性社團後學習滿意程度是否有為理想,研 究者想驗證運動性社團之參與動機和學習滿意度因素相關為何?以 作為將提高學童參與運動性社團。. 30.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瞭解屏東市國小學童參與學校運動社團學童參與動 機及學習滿意度之關係。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本章共分 為六節,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流程;第三節:研究假設; 第四節: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第五節:研究工具;第六節:資料分 析與統計處理,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經國內外相關文獻整理與探討後,本研究係以屏東市國小運動性 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為研究主題,主要想瞭解不同背景變 項之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對於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差異及相關 情形,提出本研究之架構,如圖 3-1 所示。 本研究之自變項為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級」、「參 與社團時間」 、 「有無額外運動時間」 、 「父母有無運動習慣」等五個變 相,並以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作為依變項,其中參與動機因素包 括:「學習興趣」、「自我挑戰」、「健康適能」、「環境影響」等四個構 面;學習滿意度包括:「教師教學與專業能力」、「自我表現」、「健康 與成長」、 「人際關係」等四個構面。茲將研究關係內容說明如下: 一、以背景變項為自變項,參與動機為依變項,探討背景變項在參與 動機之差異情形。 二、以背景變項為自變項,學習滿意度為依變項,探討背景變項在學 習滿意度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兩者之間的相關情形。 31.

(43) 參與動機 單因子多變量. 個人背景變項. 變異數分析. 1.學習興趣 2.自我挑戰 3.健康適能 4.環境影響. 1.性別 2.年級. 典型相關. 3.參與社團年資 4.有無額外運動時間. 學習滿意度. 5.父母有無運動習慣 單因子多變量 變異數分析. 1.教師教學與專業 能力 2.自我表現 3.健康與成長 4.人際關係.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2.

(44)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於瞭解相關問題背景後確定研究主題,建立研究動機與研 究目的,再確定研究範圍,進行文獻探討與分析歸納,建立本研究架 構後進行問卷量表編製,接著實施預詴與信效度之考驗,並修改預詴 問卷題項之缺失產生正式問卷調查並進行調查,而後將資料處理與分 析,最後歸納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本研究之主要程序如圖 3-2 所示: 瞭解問題背景 決定研究主題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確定研究範圍 蒐集相關文獻 建立研究架構 撰寫研究計劃 問卷編製與預詴 預詴問卷分析修正 正式問卷施測 資料分析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建議. 圖 3-2. 研究流程圖 33.

(45)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個假設並將其 驗證: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上有顯著差異。 1-1 不同性別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上有顯著差異。 1-2 不同年級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上有顯著差異。 1-3 不同參與社團年資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上有顯 著差異。 1-4 不同有無額外運動時間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上 有顯著差異。 1-5 不同父母有無運動習慣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上 有顯著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學習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 2-1 不同性別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學習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 2-2 不同年級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上有顯著差 異。 2-3 不同參與社團年資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上有 顯著差異。 2-4 不同有無額外運動時間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 上有顯著差異。 2-5 不同父母有無運動習慣的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學習滿意度 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屏東市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具相關。. 34.

數據

表 4-9  不同每週有無額外運動時間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  上之差異分析表…………………..……………………………….56  表 4-10  不同每週有無額外運動時間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參與動機  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56  表 4-11  不同父母親每週運動時間約達 90 分鐘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  參與動機上之差異分析表……………………………………….57  表 4-12  不同父母親每週運動時間約達 90 分鐘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  參與動機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表 4-22  不同父母親每週運動時間約達 90 分鐘之運動性社團學童在  學習滿意度上之差異分析表…………………….………………66  表 4-23  不同父母親每週運動時間約達 90 分鐘之運動性社團在學習
圖  次
表 2-2  運動參與動機之測量工具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參與動機  王薰禾  2004  高雄地區國小學童  追求卓越、建議與鼓勵、社會 需求、健康適能、放鬆心情  洪輝宗  2004  臺南市國小國術運動 參與學童  健康適能、心理需求、刺激避免、社會需求、成尌需求、技 術需求  李旭旻  2005  臺北縣國小運動代表 隊學生  獎賞稱讚、訓練情境、滿足需求、人際關係、成尌感  黃文賢  2006  國小排球選手  獎賞稱讚、訓練情境、滿足需 求、成尌感、調劑身心  王智賢  2008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