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府科技發展由院列管計畫績效評估指標系統研究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府科技發展由院列管計畫績效評估指標系統研究計畫"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政府科技發展由院列管計畫績效評估指標系統研究計畫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9-3012-P-011-001-

執 行 期 間 : 99 年 11 月 01 日至 100 年 10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劉代洋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級-專任助理人員:姚吉明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01 月 30 日

(2)

中 文 摘 要 : 本研究計畫主要針對院列管科技計畫,並於院列管科技計畫 中特別針對產業輔導類型專案計畫進行研究,先對於現有相 關研究文獻加以整理和分析,再從產業生命週期之觀點針對 產業輔導類型計畫加以分類,由服務品質管理之觀點建立適 合產業輔導計畫之績效評估架構,並試圖引進績效評估架構 之預警機制,作為績效評估指標訂定之考量因素,接著從 98 年度院列管計畫中挑選 5 項產業輔導色彩較重之計畫作為績 效指標資料蒐集之個案計畫,並從這 5 項計畫中依據計畫目 的、屬性及類別之不同,對應前述產業輔導計畫之分類方式 挑選出 2 項不同產業輔導類型之計畫加以驗證專案績效評估 之可行性,計畫進行期間民國 99 年 11 月 1 日至民國 100 年 10 月 31 日間共進行 11 次內部工作會議及 4 次專家學者座談 會,最後根據驗證結果提出本研究之結論及後續研究方向之 建議,並得到以下研究結論:

一、產業輔導類型分類

在產業輔導計畫的分類方面,根據不同的輔導內容需 求,其輔導執行績效的評量方式亦應有不同的指標或是權 重。本研究因應技術演進之週期,試以生命週期之概念,將 政府產業輔導計畫之類型依產業環境、內容及目標的不同區 分為創新類、擴散類、轉型類等三種類型。

二、ICCRE 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及權重分配

本研究以「建立彈性管考機制」、「運用 SMART 原則訂 定績效評估指標」為出發點,參考服務業管理及服務品質之 概念,希望體現上述幾項原則,初步建立 ICCRE 輔導計畫績 效評估架構,其中提出輔導策略意涵(Insight)、輔導能量 (Capacity)、輔導內容(Content)、輔導成果(Result)以及輔 導影響(Effect)等五項構面,並參考各年度之院列管計畫,

由其中找出較貼近產業輔導概念之計畫期末報告之期末審查 意見,檢視過去數年來在產業輔導計畫中常被提及的各項問 題,就各構面分別設計數項評估指標,提出其理論意涵與操 作說明。

三、評估架構驗證結果

搭配前述三種計畫類型,本研究挑選中小企業即時技術 輔導計畫及協助服務業研究發展輔導計畫等兩案對 ICCRE 評 估架構進行實地驗證,並從驗證結果中發現過去院列管科技 計畫管考上的部分現象,現按 ICCRE 評估架構之五項評估構 面分別說明如下:

1. 輔導策略意涵:期末報告多未提及計畫可行性,亦缺少對 受輔導廠商需求瞭解程度之呈現

2. 輔導能量:期末報告皆未敘述輔導執行機構是否具備對於 該類型輔導計畫之輔導能量及資源

(3)

3. 輔導內容:部分計畫未提及輔導執行機構是否對該類型之 輔導計畫建立執行及管考之標準作業程序,亦缺少對計畫進 行之監測及預警之概念

4. 輔導成果:以往之輔導計畫在期末報告中雖呈現優良績 效,但缺少其績效確實對計畫目標影響力之呈現,難以評估 期計畫目標之達成度;亦缺少計畫執行結束後對受輔導廠商 滿意度之調查及受輔導廠商實際受益程度;所提出之量化績 效指標多以科技業之思維出發,並未以服務業或是輔導之角 度為主

5. 輔導影響:部分計畫雖具備績效追蹤機制,但在期末報告 中難以看出其後續擴散效果,對於社會及經濟層面之影響亦 著墨不深

本研究摘錄出審查委員與本研究提出的概念類似的部份 意見,也可看出在某些從服務品質管理的角度而言應被考量 到的問題始終被忽略,該計畫期末報告時也沒有提到這些部 分。本研究亦發現委員意見較常表現在 KPI,較少提到輔導 的部份,因此本研究希望藉 ICCRE 架構補足以往較被忽略,

屬於輔導及服務品質管理的面向。

四、院列管產業輔導計畫預警機制

彙整前述本研究之結論,對後續研究方向之建議如下:

1. 針對 ICCRE 評估架構加強驗證 (1) 擴大驗證範圍

(2) 建立權重分配比例

2. 計畫績效評估指標系統預警機制之研擬 3. 審視環境變化並配合產業需求調整 4. 提供回饋機制導引科研資源分配

中文關鍵詞: 預警機制、輔導案、績效評估、院列管計畫 英 文 摘 要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amework on the R & D project monitored by the Executive Yuan. The specfic tupe of R & D project undertaken are foccused on teh company advisory project in particular. Also, besides to buil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amework, a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is aslo considered to build in the system. All teh current and previou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amework are reviewed before an

appropriate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and two company project in this type are verified as an empirical study in this study and it turns out quite fit as we expected.

(4)

英文關鍵詞: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dvisory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xecutive Yuan monitor project

(5)

政府科技發展由院列管計畫績效評估 政府科技發展由院列管計畫績效評估 政府科技發展由院列管計畫績效評估 政府科技發展由院列管計畫績效評估

指標系統研究計畫 指標系統研究計畫 指標系統研究計畫

指標系統研究計畫期末報告 期末報告 期末報告 期末報告

委託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企劃處 提案單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劉代洋教授

專任研究助理:姚吉明 兼任研究助理:王詩鳳

中華民國 101 年 1 月 20 日

(6)

目錄 目錄 目錄 目錄

摘要 摘要

摘要摘要...IV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前言前言前言 ...1 前言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1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流程...2

第四節、預期研究成果...6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文獻回顧文獻回顧文獻回顧 ...8 文獻回顧 第一節、科技計畫評估指標發展現況...8

第二節、產業輔導類型分類...14

第三節、輔導服務品質管理...27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政府科技專案輔導績效評估架構政府科技專案輔導績效評估架構政府科技專案輔導績效評估架構 ...34 政府科技專案輔導績效評估架構 第一節、產業輔導計畫類型分類...34

第二節、現行科技計畫績效評估指標之彙整...36

第三節、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38

第四節、評估架構權重分配...45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產業輔導類計畫之績效評估架構個案可行性分析產業輔導類計畫之績效評估架構個案可行性分析產業輔導類計畫之績效評估架構個案可行性分析 ...47 產業輔導類計畫之績效評估架構個案可行性分析 第一節、98 年度協助服務業研究發展輔導計畫...47

第二節、98 年度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55

第三節、驗證結果分析...60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 ...63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結論 ...63

第二節、建議...67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69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69

英文文獻...71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各次工作會議及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紀錄各次工作會議及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紀錄各次工作會議及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紀錄 ...73 各次工作會議及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紀錄 附錄二

附錄二 附錄二

附錄二、、、、各次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紀錄各次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紀錄各次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紀錄 ...86 各次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紀錄

(7)

表目錄 表目錄 表目錄 表目錄

表 表

表 1、、、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產業結構與競爭演變、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產業結構與競爭演變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產業結構與競爭演變 ...16 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產業結構與競爭演變 表

表 2、、、浮動期、浮動期浮動期、浮動期、、、轉換期與專業期特性之詳細比較轉換期與專業期特性之詳細比較轉換期與專業期特性之詳細比較轉換期與專業期特性之詳細比較 ...17

表 3、、、經濟部、經濟部經濟部工業局科技計畫績效評估分類方式經濟部工業局科技計畫績效評估分類方式工業局科技計畫績效評估分類方式工業局科技計畫績效評估分類方式 ...21 表表

表 4、、、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佐證資料表、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佐證資料表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佐證資料表 ...22 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佐證資料表 表表

表 5、、、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績效指標紙本式資料格式、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績效指標紙本式資料格式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績效指標紙本式資料格式 ...23 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績效指標紙本式資料格式 表表

表 6、、、產業輔導類型歸納表、產業輔導類型歸納表產業輔導類型歸納表 ...35 產業輔導類型歸納表 表表

表 7、、、國內現行科技計畫績效評估指標彙整表、國內現行科技計畫績效評估指標彙整表國內現行科技計畫績效評估指標彙整表 ...37 國內現行科技計畫績效評估指標彙整表 表

表 8、、ICCRE 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細項說明、 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細項說明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細項說明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細項說明...43

表 9、、、各類型輔導計畫指標權重分配表、各類型輔導計畫指標權重分配表各類型輔導計畫指標權重分配表 ...46 各類型輔導計畫指標權重分配表 表

表 10、、、、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以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 以以以 98 年度協助服務業研究發展輔導計年度協助服務業研究發展輔導計年度協助服務業研究發展輔導計年度協助服務業研究發展輔導計 畫為例

畫為例

畫為例畫為例...50 表表

表 11、、、、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以以 98 年度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為以 年度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為年度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為年度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為 例例

例...56

(8)

圖目錄 圖目錄 圖目錄 圖目錄

圖 圖

圖 1、、、本研究流程、本研究流程本研究流程 ...4 本研究流程 圖

圖 2、、IRCE 模式、 模式模式模式 ...9

圖 3、、IRON 模式、 模式模式模式 ...10 圖圖

圖 4、、IROT 模式、 模式模式模式 ... 11 圖圖

圖 5、、、計畫管考作業架構與流程圖、計畫管考作業架構與流程圖計畫管考作業架構與流程圖 ...13 計畫管考作業架構與流程圖 圖圖

圖 6、、Foster 的、 的的的 S 曲線曲線曲線曲線 ...14 圖圖

圖 7、、、接力型研發模式、接力型研發模式接力型研發模式 ...19 接力型研發模式 圖

圖 8、、、自主性研發模式、自主性研發模式自主性研發模式 ...20 自主性研發模式 圖

圖 9、、、委外式研發模式、委外式研發模式委外式研發模式 ...20 委外式研發模式 圖

圖 10、、、行政院國科會網站歷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查詢、行政院國科會網站歷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查詢行政院國科會網站歷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查詢 ...22 行政院國科會網站歷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查詢 圖

圖 11、、、管理顧問導入輔導流程、管理顧問導入輔導流程管理顧問導入輔導流程 ...29 管理顧問導入輔導流程 圖圖

圖 12、、、服務品質認之連續帶、服務品質認之連續帶服務品質認之連續帶 ...30 服務品質認之連續帶 圖圖

圖 13、、、服務品質概念模式、服務品質概念模式服務品質概念模式 ...33 服務品質概念模式 圖圖

圖 14、、ICCRE 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圖、 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圖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圖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圖...40

(9)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本研究計畫主要針對院列管科技計畫,並於院列管科技計畫中特別針對產業輔 導類型專案計畫進行研究,先對於現有相關研究文獻加以整理和分析,再從產業生 命週期之觀點針對產業輔導類型計畫加以分類,由服務品質管理之觀點建立適合產 業輔導計畫之績效評估架構,並試圖引進績效評估架構之預警機制,作為績效評估 指標訂定之考量因素,接著從 98 年度院列管計畫中挑選 5 項產業輔導色彩較重之 計畫作為績效指標資料蒐集之個案計畫,並從這 5 項計畫中依據計畫目的、屬性及 類別之不同,對應前述產業輔導計畫之分類方式挑選出 2 項不同產業輔導類型之計 畫加以驗證專案績效評估之可行性,計畫進行期間民國 99 年 11 月 1 日至民國 100 年 10 月 31 日間共進行 11 次內部工作會議次內部工作會議次內部工作會議及 4 次專家學者座談會次內部工作會議 次專家學者座談會次專家學者座談會次專家學者座談會,,,,最後根據驗 證結果提出本研究之結論及後續研究方向之建議,並得到以下研究結論:

一 一 一

一、、、產業輔導類型分類、產業輔導類型分類產業輔導類型分類產業輔導類型分類

在產業輔導計畫的分類方面,根據不同的輔導內容需求,其輔導執行績效的 評量方式亦應有不同的指標或是權重。本研究因應技術演進之週期,試以生命週 期之概念,將政府產業輔導計畫之類型依產業環境、內容及目標的不同區分為創新 類、擴散類、轉型類等三種類型。

二 二 二

二、、、ICCRE 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 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及權重分配及權重分配及權重分配 及權重分配

本研究以「建立彈性管考機制」、「運用 SMART 原則訂定績效評估指標」

為出發點,參考服務業管理及服務品質之概念,希望體現上述幾項原則,初步建立 ICCRE 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構,其中提出輔導策略意涵輔導策略意涵輔導策略意涵輔導策略意涵(Insight)、輔導能量輔導能量輔導能量輔導能量 (Capacity)、輔導內容輔導內容輔導內容輔導內容(Content)、輔導成果輔導成果輔導成果輔導成果(Result)以及輔導影響輔導影響輔導影響(Effect)等五項輔導影響 構面,並參考各年度之院列管計畫,由其中找出較貼近產業輔導概念之計畫期末報 告之期末審查意見,檢視過去數年來在產業輔導計畫中常被提及的各項問題,就各 構面分別設計數項評估指標,提出其理論意涵與操作說明。

三 三 三

三、、、評估架構驗證結果、評估架構驗證結果評估架構驗證結果評估架構驗證結果

搭配前述三種計畫類型,本研究挑選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及協助服務協助服務協助服務協助服務 業研究發展輔導計畫

業研究發展輔導計畫 業研究發展輔導計畫

業研究發展輔導計畫等兩案對 ICCRE 評估架構進行實地驗證,並從驗證結果中發 現過去院列管科技計畫管考上的部分現象,現按 ICCRE 評估架構之五項評估構面 分別說明如下:

(10)

1. 輔導策略意涵:期末報告多未提及計畫可行性,亦缺少對受輔導廠商需 求瞭解程度之呈現

2. 輔導能量:期末報告皆未敘述輔導執行機構是否具備對於該類型輔導計 畫之輔導能量及資源

3. 輔導內容:部分計畫未提及輔導執行機構是否對該類型之輔導計畫建立 執行及管考之標準作業程序,亦缺少對計畫進行之監測及預警之概念 4. 輔導成果:以往之輔導計畫在期末報告中雖呈現優良績效,但缺少其績

效確實對計畫目標影響力之呈現,難以評估期計畫目標之達成度;亦缺 少計畫執行結束後對受輔導廠商滿意度之調查及受輔導廠商實際受益程 度;所提出之量化績效指標多以科技業之思維出發,並未以服務業或是 輔導之角度為主

5. 輔導影響:部分計畫雖具備績效追蹤機制,但在期末報告中難以看出其 後續擴散效果,對於社會及經濟層面之影響亦著墨不深

本研究摘錄出審查委員與本研究提出的概念類似的部份意見,也可看出在某某某某 些從服務品質管理的角度而言應被考量到的問題始終被忽略

些從服務品質管理的角度而言應被考量到的問題始終被忽略 些從服務品質管理的角度而言應被考量到的問題始終被忽略

些從服務品質管理的角度而言應被考量到的問題始終被忽略,,,,該計畫期末報告時該計畫期末報告時該計畫期末報告時該計畫期末報告時 也沒有提到這些部分

也沒有提到這些部分 也沒有提到這些部分

也沒有提到這些部分。本研究亦發現委員意見較常表現在 KPI,較少提到輔導較少提到輔導較少提到輔導較少提到輔導的 部份,因此本研究希望藉藉藉藉 ICCRE 架構補足以往較被忽略架構補足以往較被忽略架構補足以往較被忽略架構補足以往較被忽略,,,,屬於輔導及服務品質屬於輔導及服務品質屬於輔導及服務品質屬於輔導及服務品質 管理的面向

管理的面向 管理的面向 管理的面向。

四 四 四

四、、、、院列管產業輔導計畫預警機制院列管產業輔導計畫預警機制院列管產業輔導計畫預警機制院列管產業輔導計畫預警機制

彙整前述本研究之結論,對後續研究方向之建議如下:

1. 針對 ICCRE 評估架構加強驗證 (1) 擴大驗證範圍

(2) 建立權重分配比例

2. 計畫績效評估指標系統預警機制之研擬 3. 審視環境變化並配合產業需求調整 4. 提供回饋機制導引科研資源分配

關鍵詞:預警機制、輔導、績效評估、院列管計畫

(1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 、前言 、 前言 前言 前言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二十年來透過政府直接補助企業研發的概念,已成為許多先進國家的重要 科技政策。近年來由於國際經濟的衰退,各國政府皆面臨財政赤字的窘境,如何 在有限的資源下,兼顧科技的發展與其他財政支出,是各國政府所面對的兩難,

元智大學陳怡之教授提到科技預算計畫已不再僅僅是從技術層面驅動,而是逐漸 著眼於產業發展的角度,產業「創新」活動逐漸成為科技發展的重點。

「創新」活動和社會福利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許多學者認為投入-產出的 線性模型並不足以分析這種關係,例如經濟成長,創造就業等效益很難單純歸於 特定政策或是產業界本身的成果,畢竟影響實質效益的變數很多。除了難以判定 有多少經濟效益是科技計畫的貢獻之外,部份無形效益難以量化,如技術效益、

對國家整體的貢獻等,評估其成果績效時極易受到評審專家能力與評估方法選用 之主觀影響。另外,政府科專計畫所產生的社會、經濟產出及影響有時間延遲的 問題,成果往往無法及時產生回饋,如研發績效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顯現,或是 等到產品上市後形成經濟利益時才能評估。政府科專計畫績效評估的目的需符合 不同層面的要求,例如政府主管機關、業界、計畫參與者和績效評估者等,因此 需要更多角度的評價方法以提供不同種類的績效成果。

本研究計畫主要針對院列管科技計畫,並於院列管科技計畫中特別針對產業輔 導類型專案計畫進行研究,先對於現有相關研究文獻加以整理和分析,再從產業生 命週期之觀點針對產業輔導類型計畫加以分類,由服務品質管理之觀點建立適合產 業輔導計畫之績效評估架構,並試圖引進績效評估架構之預警機制,作為績效評估 指標訂定之考量因素,接著從 98 年度院列管計畫中挑選 5 項產業輔導色彩較重之 計畫作為績效指標資料蒐集之個案計畫,並從這 5 項計畫中依據計畫目的、屬性及 類別之不同,對應前述產業輔導計畫之分類方式挑選出 2 項不同產業輔導類型之計 畫加以驗證專案績效評估之可行性,最後根據驗證結果提出本研究之結論及後續研 究方向之建議。

第二節、研究目的

本計畫為探討院列管計畫的績效評估研究,目前政府科技預算支出的計畫性

(12)

質不僅僅是技術開發或產品發展,產業輔導的案子愈來愈多,包括工業局有傳統 產業創新,技術處有 AITI 傳統產業創新聯盟,中小企業處也有地方特色產業輔 導等,因此從國科會的角度發現,科技預算計畫已不再僅僅是從技術層面驅動,

而是逐漸著眼於產業發展的角度,此時就關係到「創新」。經政府組織再造,國 科會將成為科技部,其任務在於推動整個國家的創新系統,不僅僅是產品或技術 的創新,也可能是組織或流程、服務等面向的創新,此時發現國科會過去的制度 上,最大的缺口在於每一項政府科專計畫目前正在使用的績效評估模式,並不討 論是否符合當初的原設定目標,而是就學術性、經濟性、社會性及政策性等其他 關聯效益上的價值論述,這套指標的意義較接近給每一項計畫在送審行政院前做 一個總結,讓審查委員們知道計畫支出了這麼多經費得到了哪些成效,但是計畫 本身與其他計畫的配合程度以及後續計畫的完整規劃等都是院列管計畫的應該 評估的部分,卻並未包含在此評估模式之中。

當前政府科技發展計畫的範圍,已從技術創新調整為技術創新加上產業輔 導,目前政府推動中之施政計畫分為院列管、部會列管及主辦機關自行列管三 級,並於網路平台上辦理計畫管制及考核作業。計畫依內容及目的區分,有偏重 於科技研發經費補助及實際提供技術輔導之不同,其績效評估之指標亦無法一概 而論之,諸如輔導案的人力及經費部分合理性無法預估、中長程計畫管考與審議 未能互相回饋、年度作業計畫未能與中長程計畫目標結合、執行數據失真、進度 落後項目未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年終計畫評核所訂目標缺乏挑戰性、評核結果未 能回饋於後續年度之預算編列等,皆為現行的政府研究計畫在績效評估上尚無法 有效克服的問題。

此外,現有的評估制度難以呈現產業輔導計畫的績效,國科會對於目前缺少 的產業輔導的績效指標也感到難以訂定。而現有的績效評估模式在使用上也經常 受到批判,例如對於農委會技術改良場或是某些試驗所等許多技術發展單位而 言,其研究內容不一定是研究創新的部份,何必強調學術論文的產出?或是產值 在服務業或是生技產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呈現,因此研究計畫主管機關在現有評估 標準的運用上也感到許多問題。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13)

一、文獻分析法

此一方法主要用於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包括國內政府科技計畫類型之 分類方式、現行我國政府科技計畫績效評估模式之分析、國內政府科技計畫 績效評估模式之蒐整、服務品質管理、顧問服務業以及生命週期理論之相關 文獻與研究,以利本研究了解現行國內政府科技計畫績效評估之現況及相關 問題,並作為本研究問題發掘及擬定具體評估架構之重要依據。

二、專家學者座談會

本研究利用專家學者座談會之方式,邀集產、官、學界之學者專家,包 括具備政府產業輔導計畫、科技研發計畫績效評估架構擬定及審查經驗,以 及實際執行產業輔導計畫並擔任輔導角色之管理顧問業等學者專家,就本研 究之議題進行充分討論,以利績效評估模式擬定時之各項意見蒐集,並作為 擬具評估模式之參考。於計畫進行期間民國 99 年 11 月 1 日至民國 100 年 10 月 31 日間共進行 11 次內部工作會議次內部工作會議次內部工作會議次內部工作會議(會議記錄請參閱附錄一)及 4 次次次次 專家學者座談會

專家學者座談會 專家學者座談會

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記錄請參閱附錄二),與會人員包含元智大學管理學元智大學管理學元智大學管理學元智大學管理學 院陳怡之教授

院陳怡之教授 院陳怡之教授

院陳怡之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陳厚銘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陳厚銘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陳厚銘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陳厚銘教授(((兼財團法人商業發兼財團法人商業發兼財團法人商業發兼財團法人商業發 展研究院院長

展研究院院長 展研究院院長

展研究院院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李漢銘教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李漢銘教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李漢銘教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李漢銘教授、、、工業管理學系工業管理學系工業管理學系工業管理學系 許總欣教授

許總欣教授 許總欣教授

許總欣教授、、、企業管理學系曾盛恕教授、企業管理學系曾盛恕教授企業管理學系曾盛恕教授;企業管理學系曾盛恕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吳豐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吳豐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吳豐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吳豐 祥教授

祥教授 祥教授

祥教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杜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杜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杜壯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杜壯壯教授壯教授教授教授;;;;財團法人中財團法人中財團法人中財團法人中華華華華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王健全副王健全副王健全副院院院院 長

長 長

長;;;德;德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行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行明財經科技大學行銷明財經科技大學行銷銷管理系銷管理系管理系謝碧鳳管理系謝碧鳳謝碧鳳謝碧鳳教授教授教授教授等共九位九位九位九位專家學者專家學者專家學者專家學者,集思廣益 提供寶貴意見。其中,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學系許總欣教授工業管理學系許總欣教授工業管理學系許總欣教授工業管理學系許總欣教授及及及及企業管企業管企業管企業管 理學系曾盛恕教授

理學系曾盛恕教授 理學系曾盛恕教授

理學系曾盛恕教授,,,從本研究計畫,從本研究計畫從本研究計畫開從本研究計畫開開開始始始始至至至至計畫計畫計畫計畫結結結結束共束共束共束共一年的時一年的時一年的時一年的時間間間間,,,,兩位兩位兩位兩位教授教授教授教授 均全

均全 均全

均全程參與程參與程參與程參與,雖受限於研究經費之限制,兩位教授均全程奉獻其寶貴心力與 時間,使得本研究計畫得以順利進行,並得到階段性之成果。

三、98 年度院列管計畫實際驗證

本研究以 98 年度院列管計畫期末結案報告為參考資料,按計畫類型不 同,分別就各類型計畫挑選一案 98 年度之院列管計畫,將各計畫之期末審查 結果及審查委員意見套用於 ICCRE 架構,對 ICCRE 評估架構進行實際驗證,

試圖了解過去各類型計畫在輔導績效評估狀況,並藉此驗證 ICCRE 架構各構 面及指標之可行性。

本計畫之研究流程採四階段步驟進行如下圖 1 所示。第一階段以蒐集文獻,

(14)

檢視目前政府科技計畫在績效評估上所遭遇之困境及政府科技計畫之類型,並彙 整現行政府科技計畫績效評估指標與架構;第二階段以評量架構之研擬為目的,

隨之建立針對產業輔導計畫之分類方式,作為研擬之依據,並召開專家學者座談 會,透過專家會議與意見蒐集,進一步確定評量架構及輔導計畫之分類方式;第 三階段由前年度已結案之院列管科技研發計畫中,挑選較具輔導色彩的個案計 畫,套用於已初步建立之產業輔導計畫評量架構,對評量架構作進一步修正,並 再次邀請專家學者提供意見;第四階段為評量方法及程序之發展,依據前階段所 建立之架構,研擬評量程序、評量表單及評量作業之參考作法等。

圖 1、本研究流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5)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第一階段:::文獻:文獻文獻蒐集文獻蒐集蒐集與蒐集與與探討與探討探討 探討

因本研究為針對政府科技發展由院列管計畫的績效評估指標系統,擬以文獻 查閱、資料整合彙總、篩選,了解當前政府在科技計畫績效考核上所遭遇之困境,

並確認我國由院列管計畫之分類方式與其分類之目的,再透過文獻與資料蒐集,

彙整出國內外科技發展計畫之常用績效評估指標。

有鑒於當前政府科技預算支出的計畫性質不僅僅是技術開發或產品發展,產 業輔導的案子愈來愈多;政府科技發展計畫的範圍,也已從技術創新調整方向為 技術創新結合產業輔導,因產業輔導亦屬於顧問服務產業的一環,除科技計畫績 效評估之相關文獻外,亦參考產業輔導及服務業管理之相關文獻,以俾更加貼近 本研究之主題。

第二階段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第二階段:::初步:初步初步發展評量架構及研究方向初步發展評量架構及研究方向發展評量架構及研究方向修正發展評量架構及研究方向修正修正 修正

本步驟工作以初步發展評量架構、構面指標及建立輔導計畫之分類方式為目 的,以前階段所彙整現行各種科技績效評估模式,參考品質管理 SMART 原則以 及服務品質管理及群聚輔導之概念,建立適合產業輔導計畫使用之績效評量架 構。

由於國內尚無針對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之相關研究,為確保研究方向確實 切中當前政府部會在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上之困境,研究團隊擬於本階段邀請 具備豐富計畫審查經驗之產、官、學、研專家舉辦第一次專家學者座談會,透過 專家會議提供相關意見,根據前步驟所蒐集的資料以及初步建構之評量架構加以 修正,並再次檢視研究團隊之研究方向,以作為第三階段之依據。

第三階段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第三階段:::政府科技專案產業輔導績效評量架構建立:政府科技專案產業輔導績效評量架構建立政府科技專案產業輔導績效評量架構建立 政府科技專案產業輔導績效評量架構建立

由於此評量架構之建議與規劃,以改善目前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之困境 與配套措施之研擬為目的,本階段之工作將以建立整體產業輔導計畫績效評估架 構為主,包含建立主要評估構面、細項評估指標及操作說明,以及與現行政府科 技專案績效評估制度的配合與應用方式等。

因此本階段在評估架構建立後,將由 98 年度院列管政府科技計畫結案報告 中挑選數案具代表性之輔導計畫進行實證研究,以驗證此評量架構是否能突顯並 改善當前政府計畫績效評估上的困境。針對其結果,再次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

檢討及修正本階段所建立之評量架構。

(16)

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第四階段:::政府科技專案產業輔導績效評量架構:政府科技專案產業輔導績效評量架構政府科技專案產業輔導績效評量架構實用化政府科技專案產業輔導績效評量架構實用化實用化 實用化

根據前三階段所建立之績效評估架構,為了實用性的考量,本階段擬訂評 估架構由計畫提案開始至期末審查績效評估的操作流程與制度。本研究團隊建議 以前階段完成之架構,根據不同的產業輔導計畫類型,針對現行之產業輔導計畫 進行實證研究,藉以進一步擬定包含評估架構中各項指標的選擇與權重分配,以 及相關預警機制的建置,並進行績效評估架構的實際驗證。針對其驗證結果,加 以修訂完善此績效評估系統。

第四節、預期研究成果

本研究根據國科會所訂定之研究範圍,依據過去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 畫及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畫績效追蹤驗證評估等各項科技發展計畫相關 執行成效評估之實際執行經驗,並考量政府各部會協助各機構法人推動研究發展 計畫之特性需求,透過專家會議等方式,確立產業輔導計畫之分類方式,並藉由 SMART原則制定適合由院列管之政府科技發展計畫績效評估之指標,將研究成 果做為未來科專計畫繼續辦理之參考,建立適當之績效評量模式。承上述研究背 景與動機,本研究訂定共四項主要研究目標,分述如下所示:

((

((一一一一)))) 分析現行政府科技發展計畫類型及分析現行政府科技發展計畫類型及分析現行政府科技發展計畫類型及分析現行政府科技發展計畫類型及其執其執其執行績效指標項其執行績效指標項行績效指標項目行績效指標項目

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並進行分析檢討我國現行科技研究計畫與輔導補助計 畫之整體執行狀況與可能發生之問題(含科專主要執行機構及概況),並分析各研 究計畫之執行績效評估模式及目前政府科技發展計畫之分類方式,了解其績效評 估指標與計畫分類之目的,檢討現行科技發展計畫績效評估制度之優缺點。

((

((二二二二)))) 研發專案計畫分類研發專案計畫分類研發專案計畫分類研發專案計畫分類

分析並探討國內外科技發展計畫績效評估模式之計畫類型,參考其分類方式 與可能發生之問題,研擬兼具實用性、易用性、公平性並適合現行政府科技發展 由院列管計畫之分類系統。

(三三三三)))) 科技專案計畫績效評估指標科技專案計畫績效評估指標科技專案計畫績效評估指標科技專案計畫績效評估指標

因應目前政府部會科技預算執行方向逐漸側重於產業輔導及產業創新,並配 合科技專案計畫績效評估之需求,結合產、官、學、研之學者專家共同集思廣益,

並運用專家學者座談會,建置相關績效評估系統,設計可適用於偏重產業輔導類 型之院列管計畫,提升整體政府計畫執行之效益。依據整體研究成果,針對現行

(17)

科技研究計畫與補助輔導計畫之績效評估指標與系統提出政策面及執行面之調 整建議。

(四四四四)))) 預警制度預警制度預警制度預警制度控控控制時控制時制時點制時點

比較分析國內外現行之科技發展計畫績效評估制度,建立適用於長期計畫,

可因應產業環境及其他外部因素變化,具備預警、追蹤執行進度效果的政府科技 發展計畫績效預警制度,提升政府計畫之執行效率。

(18)

第 第 第

第二 二 二章 二 章 章、 章 、 、文獻回顧 、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第一節、科技計畫評估指標發展現況

一、國科會的科技計畫評估機制

國科會於 2002 年訂頒「政府科技計畫績效評估作業手冊」,據以辦理科技計 畫成效的評估作業,謹簡述本項作業機制如下:

1. 評估對象

依據國科會的界定,凡運用政府科技經費從事研究發展之計畫,均納入本項 績效評估的對象。依據計畫的性質不同分為:「基礎研究類」、「應用研究類」、「技 術發展類」、「宣導、推廣及管理類」等四種。

2. 績效評估量表

本項計畫績效評估係採「指標評量」方式進行,為兼顧計畫「質」與「量」

平衡要求,本機制的評量指標也因此分為「量化」及「非量化」兩部分。其中,

非量化指標部分包括「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四 類指標,量化指標部分則包括三項子指標系統,諸如:

(1)計畫成果指標系統:包含「學術成就」、「人才培訓」、「技術產出」及「知 識服務」等四構面,其下再區分「期刊論文發表數」、「研討會論文數」、「著 作權數」、「研究助理培訓人數」、「碩士培訓人數」、「博士培訓人數」、「發 明專利申請數」、「新型新式樣專利申請數」、「新技術/品種引進項數」、「研 討會/說明會次數」及「研究報告數」等指標。

(2)技術擴散與服務指標系統:包括「專利授權」、「技術移轉」及「專業諮詢 服務」等指標。

(3)衍生效益指標系統:包括「合作廠商配合款金額」、「合作廠商參與計畫人 數」及「相關經濟效益」等指標。

二、主要評估指標與模式

我國歷年來所採用之科技專案計畫評估模式,主要採用以下三種:1. 研究 專案對產業影響追蹤分析模式(IRCE模式);2. 大型工業技術研發績效評估模 式(IRON模式);3. 科技專案計畫追蹤驗證評估模式(IROT模式)。上述幾種 評估模式皆曾被經濟部技術處所採用,做為評量科技專案績效之指標或參考。現 就此三種績效評估模式說明如下:

(19)

1. 研究專案研究專案研究專案對研究專案對對對產業影響產業影響產業影響產業影響追蹤追蹤追蹤追蹤分析模式分析模式分析模式分析模式((((IRCE 模式模式模式模式)))

民國76年,工研院工經中心之「工研院歷年來研究專案對產業影響之追蹤與 分析」研究中提出IRCE模式,該模式主要針對大型工業研發成果之績效評估。

其模式程序可分為研發活動投入(input)、成果運用(result)、擴散通路(channels)及 經濟效益(effects),屬於半數量型績效評估模式。本模式顯示經濟部重視成果之 擴散,經由擴散而產生其目標效益本模式以貨幣及非貨幣的角度表達最終效益,

並說明能使業界增加效益才是研發活動的價值。但是對於研發活動的投入及產出 各項說明不足,對研發投入、研究結果及擴散通路等構面如何評估(量或質)未 有解釋,且無法用以評估研發活動本身,是此分析模式的缺點。

圖2、IRCE模式

資料來源:何雍慶,工研院歷年來研究專案對產業影響之追蹤與分析,工業技術 研究院,民國76年。

2. 大型工業技術研究發展成果績效評估模式大型工業技術研究發展成果績效評估模式大型工業技術研究發展成果績效評估模式(大型工業技術研究發展成果績效評估模式(((IRON 模式模式模式模式)))

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於民國79年在「大型工業技術研究發展成果績效評估 之研究」中提出IRON模式。該模式建議對研發績效的評估,應從研發活動投入 (input)、研究成果(results)、成果運用(operation)及重視效益(notice-effects)四個階 段予以全程評估,屬於半數量型績效評估模式。此模式的特色是將效益分為一般

(20)

效益及潛在效益,並計算研究專案總效益以評估專案的最終價值,其優點是詳盡 的說明投入、產出、成果運用以及效益,重視技術的發展階段、國家競爭地位及 潛在效益,並可以計算總效益以評估整個科技專案的價值;缺點是重視最終效 益,不易察覺各階段資源的使用過程是否有效運用,以便提早調整資源運用。

圖3、IRON 模式

資料來源:葉勝年,大型工業技術研究發展成果績效評估之研究,經濟部科技顧 問室,民國79年。

3. 科技專案計畫科技專案計畫科技專案計畫追蹤科技專案計畫追蹤追蹤追蹤驗證評估模式驗證評估模式驗證評估模式驗證評估模式((((IROT 模式模式模式)模式)

民國80年,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在「科技發展專案計畫追蹤驗證評估模式 之研究」中,針對IRON模式之缺失修正後,提出IROT評估模式,將研發專案區 分為投入因素(Input)、研究成果(Result)、成果運用(Operations)、階段效益

( Time-phased effects)等四階段。該模式的特色是修正IRON模式中的潛在效益 使其具體化,並強調階段效益(Time-Phased Effects),亦即根據不同時點追蹤 評估,採產品生命週期觀念,將研究成果分為運用階段與時程效益,並根據不同 時間點,將效益區分為有形效益與無形效益,分析其實質效益的變化情形,並兼 顧技術擴散、人才擴散及技術移轉,屬於半數量型績效評估模式,評估結果可提 供後續專案計畫參考。

(21)

圖 4、IROT 模式

資料來源:葉勝年、劉代洋等,科技專案計畫追蹤驗證評估模式之研究,經濟部 科技顧問室,民國 80 年。

研究中將追蹤驗證評估的內容分為研究成果、以實現效益、未來可實現效益 三部份,並將未來可實現效益細分為成果擴散能力與未來潛在效益。為使評估要 因要素能夠適切反應各類型專案的目標與績效,將專案分為產品/技術研究開發 類、技術推廣類、經營管理類與資訊服務類。亦採用德菲法,以問卷方式對審議 專家進行多回合調查,以求出各類專案之評估要素與權重。民國80年經濟部科技 發展專案計畫追蹤驗證評估模式之研究中,執行單位以可實現效益(S)作為擴散 能力(O)與未來潛在效益(T)之乘積,並以可實現效益做為分析專案計畫是否有必 要繼續追蹤驗證評估之主要依據。其優點為完整的歷經投入、研發成果、成果應 用及階段效益,並經由有形及無形效益來計算科專計畫總效益,使易於瞭解與評 估;其缺點則是並未能明確說明如何進行績效評估及各階段應包含那些績效指 標。

綜上所述,可知上述的三種模式,皆衡量投入、產出、成果運用及效益等不 同階段,且各階段又各自包括多項評估指標,因此若要評估完整的績效,必須針 對以上四個階段及細部指標加以評估。然而由院列管科技發展計畫執行時間長

(通常為三至五年以上),範圍大、風險高,個別計畫基於目的、技術及產業別 的差異,造成分類方式的不同,所選擇的績效評估項目與方法也隨之不同,因此 只能採用專家評鑑的方式針對個別計畫進行績效評估,但由於專家的專業領域、

能力及素質差異大,績效評估結果僅能了解個別計畫的執行成效,難以做為跨計

(22)

畫間之比較基礎。另外也缺少了計劃執行期間,自執行初期開始的評鑑追蹤制 度,造成即使執行期間的執行成效不彰,卻無法提早加以改善處理的問題發生。

4. 行政院經濟建行政院經濟建行政院經濟建設行政院經濟建設設設委委委委員員員員會會會會在在在在97年度年度年度年度員員員員工自行研究工自行研究工自行研究工自行研究報告報告報告報告「「「「提提提提升升升升院列管計畫院列管計畫院列管計畫院列管計畫執執執執 行績效行績效

行績效行績效—列管機列管機列管機列管機關創新思維下關創新思維下關創新思維下之關創新思維下之之具體之具體具體作法具體作法作法」作法」」中,提到目前已建立選項列管、作業」 計畫釐訂、執行進度追蹤、實地查證、計畫調整與撤銷及計畫評核等一套完整的 計畫管理機制與流程如下圖X,並將各階段作業分述如下:

(一)選項列管

選項係將各機關全部施政計畫依重要性分別選列為由院列管、部會列管及自行列 管三類,全部納入分級列管。

(二)擬定年度作業計畫

依據「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施政計畫管制作業要點」辦理,其目的在於透過作業計 畫研擬,將列管計畫年度目標轉化為具體工作項目,以利執行與控管,並易於發 掘問題,及時協助解決,促使資源做最佳之配置。

(三)定期追蹤管制

透過定期檢討,將實際執行情形與原訂標準及進度,進行比較與分析,以掌握關 鍵作業是否按時完成,並了解階段問題與瓶頸因素,以研究縮短作業期程,達成 計畫目標。

(四)實地查證

運用查證方法,協助計畫如期如質完成。配合當前施政重點及輿情反映,以影響 重大、進度落後、書面資料欠詳等計畫為查證標的。

(五)計畫調整與撤銷列管

計畫在執行過程中,受機關任務、法制、政策變更、資源增減,或遭受不可抗力 特殊因素,致影響計畫執行或無法辦理者,各機關得申請調整計畫或撤銷管制作 業。

(23)

圖5、計畫管考作業架構與流程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97年度員工自行研究報告「提升院列管計畫執 行績效—列管機關創新思維下之具體作法」。

該報告就現有計畫管考制度進行檢討,認為現有制度具有(一)中長程計畫管 考與審議未能互相回饋、(二)列管選項不具指標性、(三)年度作業計畫未能與中 長程計畫目標結合,且未依實況提出調整、(四)執行數據失真、進度落後項目未 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五)實地查證作業未落實、(六)年終計畫評核所訂目標缺乏

(24)

挑戰性、評核結果未能回饋於後續年度之預算編列等六項問題,並提出「建立彈 性管考機制」、「運用 SMART 原則訂定績效評估指標」等提升計畫執行績效之 創新思維及具體作法之建議。

第二節、產業輔導類型分類

一、技術生命週期

在技術生命週期方面,Betz(1994)認為「技術生命週期是某種技術從在市場 上出現到被替代或消失的所有時間」。也就是說當科技達到自然的限制時,它將 成為一個容易被取代和衰退的成熟技術。Ernst(1997)認為各階段的性質是可以解 釋的,因此如何解釋各階段的發展狀況以實行策略與政策則為重點。然而在技術 生命週期與S曲線的研究則起源於Foster(1986)的研究,並表示此模型可以獲知某 技術未來發展與限制。

Foster(1986)認為新技術進步並不一定依時間的時程進展,而反倒是與投入

(如研發金額、研發人數、研發時數等)有關。Roussel(1984)則認為此類投入的 資料非常難以取得,是以在許多經驗研究中採用時間來製作技術績效模式。另技 術績效價值可建立於技術面及商業面的總合,當S曲線模式做為特定技術演進的 績效模式時,能真實展示技術增量創新的速度;故若能適當定義績效參數,S曲 線模型可進行可靠分析,且可在技術策略設計提供預估技術潛在績效重要的資 訊。Foster(1986)提出S曲線可用來建立技術生命週期,此S曲線可用來表明在此

技術發展努力的結果,如圖4 所示。

圖6、Foster的S曲線 資料來源:Foster(1986)。

(25)

相關研究學者包括Krubasik(1982)、Merino(1990)與Roussel(1990),研究之技 術生命週期型態主要如前述之S曲線,可區分為四個階段:(1)技術萌芽期,研發 投入增加,卻產生低成長的技術成果;(2)技術成長期,研發投入增加,其邊際 技術演進是呈現正向成長;(3)技術成熟期,研發投入增加,其邊際技術演進反 而呈現負向成長;(4)技術飽和期,研發投入高度增加,對於技術也僅在於很少 的改變。

當成熟期成長至某一時點,而之後曲線開始呈現衰退的情況,之後的情況則 屬技術衰退期;之後便有另一新技術替代而生命周期再度循環。

Little(1981)的技術生命循環概念主要分為競爭影響力、產品與製程的整合二 個面向。新興技術之競爭力、產品與製程的整合皆低;在追蹤技術(Pacing technology)方面則表示競爭影響力漸漸提昇,但在產品與製程的整合仍低,因 此需加強整合;關鍵技術方面(Key technology)競爭影響力及產品與製程的整 合皆高;到了基本/通用技術(Base technology),其競爭影響力降低,但仍具有 很高的產品與製程的整合;最後到了舊有技術方面(Old technology),其競爭 影響力和產品與製程的整合皆低,因此再發展新興技術,如此循環。

Ernst(1997)將上述技術生命週期階段結合,則新興技術是屬於第一階段(技 術萌芽階段);追蹤技術則是屬於第二階段(成長階段);關鍵技術則是屬於第 三階段(成熟階段);最後一個基本/通用技術則是屬於第四階段(技術飽和階 段)達到飽和期,逐漸由新技術取代。

然而運用此一技術生命循環週期的S 曲線型態僅能看出技術尺度的單一面 向,卻無法看出技術潛力所形成的經濟成果。因此便將量化的專利指標結合S曲 線來作為技術的績效衡量。此方式主要以專利累積申請數和時間為分析的兩軸。

二、產業生命週期

Porter(1980)提出產業生命週期觀念,將產業分為四個階段,依序為初生期、

成長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其特性分述如下:

1. 初生期(Emergence):初生產業是新形成或在形成的產業,其來自技術創新、相 對成本關係轉變、新的消費者需求之產生或其他經濟、社會之改變而使新產品或 服務提昇至可能且可行的商機。初生期的不確定性很高,且由於在初創階段,產 業中沒有遊戲規則,而是充滿機會與風險。

2. 成長期(Growth):技術創新開始收歛,市場上開始有主流設計,使用者對於產品

(26)

的需求日益明顯,此時產業即由初生期進入成長期(Tushman & Moore, 1982)。此 一時期,公司之間的競爭程度增加,以技術為主要的競爭手段。產品與市場開始 趨於穩定,生產開始進入標準化的大量生產,企業利潤很高。

3. 成熟期(Maturity):到了成熟期,產品已十分普遍,廠商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

廠商透過產品與製程的改善來達成降低成本與強化服務品質為主要策略目標 (Tushman & Moore, 1982)。

4. 衰退期(decline):產業會進入衰退期多是因為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所致,例如國 際性的競爭與法規、社會、經濟、科技的變化。

Grant(2002)認為產業生命週期包含四階段:導入(或新興期) (introduction / emergence)、成長(growth)、成熟(maturity)與衰退期(decline)。生命週期及其各階 段主要是由隨時間變化的產業成長率所界定。圖形特色就是 S 型的成長曲線。

在導入階段(introduction stage),銷售金額小而市場滲透率低,因為產業的產 品上不知名,顧客也少。技術新穎、生產規模小,及缺乏經驗意味著產品的成本 與價格都很高昂,而品質欠佳。新產品的顧客通常是富有的、創新導向、且風險 忍受度高者。成長階段(growth stage)的特色是市場滲透率隨技術日漸標準化且價 格下跌加快,商品所有者由高收入普及至大眾。

市場逐漸飽和開啟了成熟階段(maturity stage),新需求減少,取而代之的是 替換需求(replacement demand),此時市場成長趨緩。一但市場達到飽和,所有的 需求都來自於替換需求,若非直接替代(顧客以新產品替代舊產品),就是間接替 代(新顧客代替舊顧客)。最後,當新產業以新技術生產更優良的替代品,而原產 業受到新產業的挑戰時,就走入了衰退階段(decline stage)。

循環週期中需求成長與技術的變動對產業結構、競爭,以及競爭優勢來源(關 鍵成功要素)具有重要的意義。下表 1 整理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主要特色。

表 1、產業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產業結構與競爭演變

導入 成長 成熟 衰退 需求  早期選用者

 高所得、前衛者

 市場滲透能力 快速增加

 大眾市場

 替換/重覆購買

 顧客資訊充分 且對價格敏感

 過時

(27)

技術  相互競爭的技術快速產品創

 以主流設計為

 快速的製程創

 技術擴散:追求 技術改良

 少有產品或流 程創新

產品

 品質欠佳

 特色與技術繁

 設計變更頻繁

 設計與品質改

 出現主流設計

 朝向標準商品

 依品牌、品質與 搭售進行差異

 常態標準商品

 難以差異化或 提高利潤

製造與配送

 高技術人力

 特殊銷售管道

 生產週期短

 產能不足

 大量生產

 競爭配銷機會

 產能過剩

 機械化生產

 生產週期長

 產能持續過剩

 特殊銷售通路

競爭  少數公司  進入、合併、退

 降溫

 價格競爭增強

 價格戰

 退出市場

關鍵成功因素

 產品創新

 建立廠商與產 品之信譽

 製造設計

 取得配銷通路

 建立強勢品牌

 製程創新

 透過資本密 集、規模效率與 低成本投入要 素而達到成本 效率。

 高品質

 低營業費用

 買方選擇

 策略性承諾

 產能最適化

資料來源:Grant, R.M. (2002)

Abernathy & Utterback (1978) 以技術創新過程觀點分析產業生命週期,認為 產業及企業在技術演化的動態過程是由浮動期(Fluid pattern)經轉換期

(Transitional pattern)至專業期(Specific pattern)。

浮動期之市場與技術皆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因而使企業決策者缺乏進行投資 正式研究發展的誘因。Afuah(1997)進一步指出,浮動期市場上的產品有多種設 計,都仍在試驗階段,而隨著生產者學習到更多市場需求的知識,產品設計也會 有所改變,對外來的潛在技術也會更加了解。

當企業持續發展,不確定性逐漸降低,企業將逐漸投資更多的成本於研究發 展上。當市場上的主流設計(Dominant design)出現時,即進入轉換期,此時逐漸 強調製程創新及透過功能改善而達成產品差異化。最後進入專業期,此時期產品 是依主流設計而製造,但更強調透過製程創新來降低生產成本。浮動期、轉換期 與專業期特性之詳細比較如表2。

表2、浮動期、轉換期與專業期特性之詳細比較

浮動期 轉換期 專業期

競爭基礎 產品功能表現 產品異質性 降低成本

創 新 刺 激 來 使用者需求與使用者 擴張內部科技能力的 降低成本與改善品質

(28)

源 技術投入的資訊 機會 壓力

創新類型 產品創新 製程創新以提升產量 漸進式產品的製程的 創新,生產力的品質 上累積改進

產品線 多樣性,通常包含顧 客設計

至少有一產品線能夠 穩定的大量生產

沒有差異的標準化產 品

生產過程 彈性無效率 愈傾向固定,只有主 要的過程會有所改變

效率、資本密集且穩 定

設備 一般用途的設備;需 要高技能的勞力

一些子過程為自動化 特殊目的的設備;高 度自動化生產,人力 之任務以監控為主 原物料 一般可獲得的原物料 可能需要從供應商處

獲取專業化的原物料

需 要 專 業 化 的 原 物 料;若無法取得,則 會進行垂直整合 廠房 小規模廠房;接近使

用者或技術來源

一般用途但具有專業 化部門

大規模廠房;專業化 生產某些特定產品 組織控制 非正式與創業家型態 透過聯繫關係、專案

或任務群體

結構、目標與規則 資料來源:Abernathy,W. J., and Utterback, J. M. ( 1978)。

三、政府科技計畫類型

政府補助民間企業研發活動的方式很多,有直接補助研發經費給企業的方 式,也有委託非營利財團法人機構單位或學校單位來進行研發,根據補助方式的 不同,計畫執行內容與績效評估之成效亦有所差異,但國內對於各種補助方式尚 無明顯之分類方式可供遵循。賴俊傑(2008)提到政府各項促進產業創新加值之相 關規定中包括由政府補助、委託或輔導創新加值活動,由研發機構提供技術輔 導,研發成果資訊之蒐集、分享與提供,以及由政府提供智慧財產流通與運用之 整合服務等

林建憲(2007)以廠商承接者的角度來定義所有研發模式,分為接力型研發模 式、自主性研發模式與外包式研發模式等三種類型。接力型研發模式主要有科專 計畫中的法人科專計畫與學界科專計畫等,此類型計畫是政府委託非營利法人機 構研發特定產業技術,並形成國內技術領先者,該法人機構成為國內產業技術供 應者,並將技術移轉給國內企業為階段目標。以法人科專計畫為例,其執行方式 為早期企業研發能力與經費均相當短缺的情形下,藉由科技專案投入研發經費,

支持法人機構執行各項研發計畫,再以該研發成果帶領業界成長的模式,其績效 關注重點在於研發成果與技術移轉機制的運作。

(29)

圖 7、接力型研發模式

資料來源:林建憲、陳正倉、林惠玲(2007),政府研發補助對於研發績效之影響—

以工業局輔導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本研究 整理。

自主性研發模式以業界科專、主導性新產品計畫、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 畫等為代表,由圖 7 所示,廠商在此類型研發模式中可掌握相當高的研發自主 性,研發目標可以更貼近市場,但自己也要承擔相當高的風險,其中來自政府的 補助款都是無償補助,且相關自籌款部份也是有很多稅後補貼的優惠。如何有效 的確定廠商確實落實補助款的專款專用,實有所謂的道德風險問題,因資源進入 私人企業後,政府監督的力量將大幅下降,企業很有可能為了短期利益,將資源 分配偏重於生產與行銷部門等短期效益較高的功能單位,其成效有賴於計畫技術 規格的驗收與企業良知的自我控管。

(30)

圖 8、自主性研發模式

資料來源:林建憲、陳正倉、林惠玲(2007),政府研發補助對於研發績效之影響—

以工業局輔導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本研究 整理。

前述 2 種模式之研發補助金額通常較多,補助對象多以中大型企業或法人單 位為主,為目前我國政府投入研發補助的大宗。委外式研發模式例如工業局主導 的企業輔導計畫,補助對象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其補助方式亦與上述兩種模式不 同,法人依然扮演研發執行單位角色,研發經費卻是由政府與受輔導企業共同出 資與監督,雖透過財團法人非營利研究機構來進行技術研發,研發所得成果卻是 無償移轉給受輔導企業。以政府的角度來看,受輔導廠商多為中小型企業,研發 能量較為不足,故需要受委單位來輔助,由於此時廠商的涉入程度較深,受委單 位所接收的不僅僅來自政府的經費補助,企業端也有研發經費甚至人力的投入,

因此專業的技術單位完全處在受委託而進行研發的角度,研發的方向與績效都必 須接受企業端的監督。

圖 9、委外式研發模式

資料來源:林建憲、陳正倉、林惠玲(2007),政府研發補助對於研發績效之影響—

以工業局輔導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本研究 整理。

經濟部工業局科技計畫依執行成效面分為「產業發展輔導」、「產業環境建構」

(31)

及「產業人才培育」3 項功能,每項計畫依功能分組選取適合指標評估如下表。

表 3、經濟部工業局科技計畫績效評估分類方式

功能 範圍 計畫類型 說明

產業發展輔導

1.產業推動及輔導 2.知識服務型計畫 3.產業研發創新

A 類計畫

產業環境建構 (產業組)

1.建構永續產業環境

2.建構產業發展軟硬體環境 A 類計畫

永續發展組、

知識服務組、

金屬機電組、

電子資訊組、

民生化工組、

中部辦公室之 計畫

產業環境建構 (總體組)

3.提升工業區服務效能 4.總體產業環境研究 5.產業資訊調查分析

B 類計畫

產業政策組、

工業區組之計 畫

產業人才培育 1.工業人才培育規劃

2.工業人才開班運作 B 類計畫

知識服務組、

電子資訊組、

民生化工組純 人培之計畫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 97 年度專案計畫期末執行成果報告。

行政院國科會在專題研究計畫查詢上的分類方式共有主持人查詢、執行機關 查詢以及學門類別查詢等三種查詢方式,其中學門類別查詢中將專題研究計畫依 學門分類為生物科學類、工程技術類、人文及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科學教 育類、應用科技類等六類,如下圖所示。

(32)

圖 10、行政院國科會網站歷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查詢 資料來源:行政院國科會網站,

https://nscnt12.nsc.gov.tw/PRQUERY/WPR11030.asp?Query_Type=OLD。

另外,行政院國科會下的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在研究計畫性質方面將計畫 區分為學術研究、創新前瞻、技術發展(開發)、系統發展(開發)、政策法規制訂(規 劃)、研發環境建構(改善)、人才培育(訓練)、研究計畫管理類、調查研究、其他 等十種性質,並依性質不同決定其佐證資料項目;計畫績效評估方面則依成效區 分為學術成就(科技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科技整合創新)、經濟效益(產業經濟 發展)、社會影響(包含民生社會發展、環境安全永續)、其他效益(科技政策管 理及其它)等五種屬性,再依屬性的不同區分其績效評估指標,如下表 5 所示。

表 4、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佐證資料表

代碼代碼

代碼代碼 計畫性質計畫性質 計畫性質計畫性質 必填之指標項目必填之指標項目 必填之指標項目必填之指標項目

01 學術研究

A 論文/著作

C 博碩士培育(人才培育)

D 研究報告 02 創新前瞻 A 論文/著作

D 研究報告 03 技術發展(開發)

G 專利(智慧財產)

H 技術報告

J 技術移轉及智財授權 04 系統發展(開發) G 專利(智慧財產)

(33)

H 技術報告

J 技術移轉及智財授權 05 政策、法規制訂(規劃) D 研究報告

K 規範/標準或政策/法規草案制訂 06 研發環境建構(改善)

B 研究團隊養成

D 研究報告

F 形成教材/手冊/軟體 07 人才培育(訓練)

D 研究報告

F 形成教材/手冊/軟體

O 共通/檢測技術服務 08 研究計畫管理類 D 研究報告

09 調查研究

D 研究報告

Y 資料庫

Z 調查成果 99 其他

資料來源: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網站,http://stprogram.stpi.org.tw/index.htm。

表 5、科技計劃績效管考平台績效指標紙本式資料格式

屬性 績效指標 初級產出量化值 效益說明 重大突破

A 論文 論文發表數量、國內外期刊

發表數量、重要期刊(SCI、

SSCI、EI、AHCI、TSSCI 等)發表數量等

論文發表在國際上重要 研討會或期刊(篇數)、 被引用次數及影響係 數、論文獲獎(次數)

B 研究團隊養成 系內、校內跨領域、跨校或

跨組織合作團隊數目

形成研究中心或實驗室 數目

C 博碩士培育 參與計畫執行之碩士研究

生及博士研究生數量

研究生畢業後從事之相 關行業人數

產值(薪資)

D 研究報告 數量 引用

E 辦理學術活動 辦理國內、雙邊或國際之研

討會 workshop、學術會議 symposium、學術研討會 conference、論壇 forum 次 數。出版論文集數目

辦理主要之國際研討會 場次

F 形成教材 製作教材或自由軟體授權

釋出教材(件數)

引用次數、其他個人或團 體之加值利用次數

學術成就

(科

技基礎研究)

其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計畫推動持續在學科建立團隊共識。專業研習 的部分則以PLC核心成員為主做課程研發,再

依據「志願服務法」 、「志願服務證及服務紀錄冊管理辦法」訂定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 Evaluation strategy for Job Services Australia

各縣市政府於提報自評資料時,下列四個考核項目權重為就業服務或就 業服務臺績效執行佔

各縣市政府於提報自評資料時,下列四個考核項目權重為就業服務或就 業服務臺績效執行佔

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與改善本校資訊管理系 的服務品質,我們以統計量化的方式,建立

市場學原理 電子商貿概論 營運管理學 商業財務學 專題習作. 選修單元(專修會計及財務) 計算機化會計系統

△△聯合診所所提供之服務範圍計有門診醫療服務(一樓)及 復健治療服務(二樓)兩項,本研究係針對一樓「門診醫療服務流 程」進行研究。由於△△聯合診所之門診醫療服務不具設計及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