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以台灣工具機產業M-Team發展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以台灣工具機產業M-Team發展為例"

Copied!
1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

-以台灣工具機產業 M-Team 發展為例 Building Institutions in Industrial Clusters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Team in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陳恆文    Heng-Wen Chen

 

指導教授:陳良治博士  Advisor: Liang-Chih Chen, PH.D

 

    中華民國 104 年 1 月 

January 2015

(2)
(3)

摘要

本文重點在於藉由研究 M-Team 發展與內涵,探討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脈絡 與過程。本研究指認出產業群聚會利用其區域特性,轉化為制度化的組織合作與 知識學習,進而彌補群聚既存之劣勢。就宏觀層次而言,制度化合作與知識學習 使得產業群聚技術外溢機會增加,有助於區域產生常態性知識學習與擴散模式,

進而克服群聚「閉鎖效應」;中觀層級分析,廠商藉由制度性安排獲得與其他廠 商進一步合作與交流機會,進而吸收更多內隱式且非正式之技術知識,有助於突 破技術應用瓶頸。微觀層面而言,制度化合作與學習形塑競爭壓力與同儕競爭心 理,誘發廠商內部產生學習趨動力,以克服技術升級障礙。

同時,本文分析 M-Team 之網絡型構過程與成因,其中促使 M-Team 成員得以 合作之動能,主要源自於成員經濟理性決策與區域認同。M-Team 的跨體系治理 相較於單一體系,具有知識學習與擴散、生產與價值鏈整合、社會資本積累等三 大面向優勢。其中影響治理機制得以順利推行,主要來自於 M-Team 所處之產業 與技術環境、地理鄰近性、社會資本、成員能動性等四種因素相互交織影響。

關鍵字: 產業群聚、制度建構、跨體系治理、M-Team、工具機產業

(4)

ABSTRACT

By using the development of M-team in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as the example,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nstitution-building processes of an industrial cluster.

By taking advantage of it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proximity, social capital and the actors’

mobility, we found that some actors in Taiwan’s machine tool cluster managed to form an institutionalized cooperation and learning organization, i.e. the M-team, to tackle the cluster’s diseconomies.

This study also analyses the ke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team, and argues that it is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regional identity that motivated the cluster actors to initiate cooperation. As opposed to the single-core system, the multi-core systems like M-team could generate greater advantages for cluster actors in terms of learning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value chains,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s, building institution, cross-system governance, M-Team, machine tool industry

(5)

目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第一章  導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5

 

一、產業群聚 ... 5 

二、網絡關係與治理制度 ... 11 

三、豐田生產系統 ... 15 

四、台灣工具機產業與 M‐Team 相關文獻回顧 ... 18 

第四節    研究設計及方法 ... 22

 

一、研究分析架構 ... 22 

二、研究方法 ... 23 

第二章  台灣工具機產業發展歷程與特性 ... 27

 

第一節  產業發展歷程 ... 27

 

一、1950‐1970  技術基礎創立期 ... 28 

二、1970‐1980  技術轉型發展期 ... 28 

三、1980‐1990  外包制度及技術成長期 ... 29 

四、1990‐2000  公私合作與技術升級時期 ... 30 

五、2000‐迄今(前期)  跨域生產體系時期 ... 31 

六、2000 年‐迄今(後期)  在地組織再鑲嵌時期 ... 32 

第二節  產品與產業特性 ... 33

 

(6)

一、中小企業彈性 ... 33 

二、群聚外部效應 ... 34 

三、非技術領導者 ... 35 

四、中心衛星體系且供應鍊長 ... 36 

五、出口導向 ... 37 

第三節  工具機產業的中衛體系 ... 39

 

第三章  M‐Team 聯盟發展脈絡與型構動能 ... 41

 

第一節  M‐Team 發展背景脈絡 ... 41

 

一、A‐Team 成功經驗的啟發 ... 41 

二、可預期的市場危機 ... 42 

第二節  2006‐2011 年「雙核心時期」 ... 44

 

一、產業高峰論壇 ... 44 

二、黑暗摸索期 ... 47 

三、突破技術應用瓶頸 ... 48 

第三節 2011‐ 2015 年迄今「跨體系聯盟時期」 ... 51

 

一、擴大參與 ... 51 

二、訂立組織章程 ... 53 

第四節    M-Team 的型構動能 ... 57

 

一、中心廠合作動機 ... 57 

二、協力廠合作動機 ... 63 

第五節  結語:既競爭又合作?M‐Team 組織演變與型構動能 .. 66

 

一、跨體系組織架構 ... 66 

二、經濟理性與區域認同上的合作動能 ... 70 

第四章  M‐Team 的治理制度 ... 72

 

第一節  合作制度 ... 72

 

一、明訂組織章程 ... 72 

(7)

二、互信互惠的市場交易模式 ... 81 

三、品牌加值的協同行銷模式 ... 84 

四、去階層的平等互動模式 ... 85 

五、委任第三方法人管理模式 ... 88 

第二節  學習制度 ... 90

 

一、導入精實管理系統 ... 90 

二、顧問師輔導機制 ... 92 

三、合同研與成果發表制度 ... 93 

四、聯合教育訓練與企業觀摩制度 ... 96 

五、供應商評鑑活動 ... 97 

第三節    結語:跨體系制度建構 ... 100

 

一、何以朝向制度建構路徑? ... 100 

二、市場、層級、網絡交錯之生產鏈治理邏輯 ... 101 

三、跨體系與單一體系治理優勢差異 ... 102 

第五章  制度障礙與跨越 ... 104

 

第一節  合作制度障礙與跨越 ... 104

 

一、中心廠間競爭衝突 ... 104 

二、協力廠間競爭衝突 ... 106 

三、擴大參與卻進退無序 ... 108 

四、事務局業務推行障礙與跨越 ... 113 

第二節  學習制度的障礙與跨越 ... 114

 

一、企業內部學習障礙與跨越 ... 114 

二、企業對外發表障礙與跨越 ... 118 

三、顧問輔導的制度障礙與跨越 ... 119 

第三節  未克服之障礙與未來隱憂 ... 121

 

一、中心廠與協力廠間—發聲權不平衡 ... 121 

二、第三方法人平台—輔導衝突與取代危機 ... 122 

三、組織再擴大—組織成員衝突 ... 123 

(8)

第四節  結語:  跨越制度障礙的動能 ... 125

 

一、拿香跟拜,拜久有神?認知心態的轉變 ... 125 

二、障礙與跨越:持續運作的動能 ... 126 

第六章  影響 M‐Team 治理制度推展之因素 ... 127

 

第一節    M‐Team 之產業與技術環境 ... 127

 

一、產業環境與分工網絡 ... 127 

二、技術環境 ... 128 

第二節    M‐Team 之地理鄰近性 ... 130

 

一、低成本整合跨體系成員 ... 130 

二、便捷治理制度運作 ... 131 

三、促使多種學習組合形成 ... 132 

第三節    M‐Team 之社會人情網絡 ... 134

 

一、既有之人情網絡與信任基礎 ... 134 

二、不斷積累的信任與認同 ... 135 

第四節    M‐Team 之成員能動性 ... 137

 

一、領導廠商的開放胸襟與積極作為 ... 137 

二、中衛中心懷抱產業升級使命 ... 138 

三、事務局的多重角色意義 ... 139 

四、個別企業主的前瞻與意志 ... 14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 14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43

 

一、M‐Team 之網絡型構過程與成因 ... 143 

二、M‐Team 治理制度與制度障礙 ... 144 

三、M‐Team 治理制度得以推行之主因 ... 145 

第二節    理論意涵 ... 148

 

一、產業群聚演化與制度化學習模式 ... 148 

(9)

二、網絡關係與治理機制 ... 150 

參考文獻 ... 152

 

中文部分 ... 152

 

英文部分 ... 155

 

附錄: M‐Team 聯盟協力廠成員 ... 158

 

   

(10)

圖次

 

圖  1 豐田生產架構圖 ... 16 

圖  2 研究分析架構圖 ... 23 

圖  3 2012 年台灣工具機廠家員工規模分部比例... 34 

圖  4 友嘉工具機生產流程 ... 36 

圖  5 2012 年全世界主要工具機出口國... 37 

圖  6 2012 年全球工具機主要供應國家市場佔有率... 38 

圖  7 2013 年台灣工具機主要出口國... 38 

圖  8  工具機產業單一體系組織示意圖 ... 40 

圖  9 臺灣工具機產值 2001~2011 年 ... 43 

圖  10  高路徑差異化競爭概念 ... 60 

圖  11  產業群聚與 M‐Team 學習關係結構圖 ... 68 

圖  12 M‐Team 跨體系組織運作示意圖 ... 69 

圖  13 M‐Team 聯盟組織架構圖 ... 74 

圖  14  推動委員會組織架構圖 ... 75 

圖  15  事務局組織架構圖 ... 76 

圖  16 輔導團隊組織架構圖 ... 78 

圖  17  分科會組織架構圖 ... 80 

圖  18 M‐Team 2012 聯展形象館 ... 85 

圖  19 M‐Team 2014 聯展形象館 ... 85 

圖  20 合同研與成果發表制度關聯示意圖 ... 95 

圖  21  體系內合同研活動 ... 96 

圖  22  跨體系成果發表會 ... 96 

圖  23  供應商評鑑流程圖 ... 98 

圖  24  中心廠加盟 M‐Team 流程圖 ... 110 

圖  25  台中精機 VPS 推動組織概念圖 ... 116 

(11)

表次

表  1  制度的理論觀點 ... 8 

表  2 主要精密機械生產國應用定位 ... 35 

表  3 M‐Team 雙核心創始時期(2006)主要成員 ... 46 

表  4 M‐Team 雙核心時期(2007、2008)主要成員 ... 48 

表  5 M‐Team 雙核心時期(2009、2010)主要成員 ... 50 

表  6 M‐Team 聯盟跨體系時期(2011‐2012)主要成員 ... 52 

表  7 M‐Team 聯盟跨體系時期(2013‐2014)主要成員 ... 53 

表  8 M‐Team 發展沿革 ... 56 

表  9 M‐Team 聯盟中心廠產品項目與區位關係 ... 63 

表  10 2014 M‐Team 學習體系分組 ... 94 

表  11 M‐Team 聯盟制度化活動 ... 101 

表  12  中心廠進場條件檢核表 ... 111 

(12)

第一章 導論

本研究嘗試探討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institutional building)脈絡與發展過程,

並將研究背景架構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對於產業群聚帶來之外部衝擊,以及群聚內 部制度惰性所產生之限制,並深入探究產業群聚因應這些外部威脅及內部限制時,

所產生之制度演化模式。在經驗觀察中,發現台灣工具機產業群聚內部數名成員,

透過制度建構途徑籌組 M-Team 聯盟,以因應全球化市場衝擊及壓力。我們更發 現,M-Team 聯盟的制度設計與運作在於克服既有群聚之制度惰性與不經濟現象。

據此,本研究便以台灣工具機產業 M-Team 發展為例,嘗試探究產業群聚的制度 建構議題。

本章首先藉由探究產業群聚制度建構原由,與工具機產業 M-Team 聯盟的現 象觀察闡明本研究動機,並以 M-Team 聯盟為例,提出本研究主要問題意識與研 究命題。其次,透過文獻梳整與評論,確認本研究之定位及分析架構,最後則提 出本文主要的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一)探究產業群聚制度建構

產業群聚(industrial clusters)是一個地理範圍內廠商集聚且產生互動的現象,過 往文獻藉由外部經濟的觀點解釋其成型與發展(Marshall, 1890;Krugman, 1991),

亦有文獻指出產業群聚不單只靜態研究範疇,而是一個動態演化過程,其會受到 不同的因子刺激而產生轉變(Porter, 2000;Ernst, 2002)。當前,產業群聚所遭受之 外部衝擊主要為經濟全球化效應,內部限制則為產業群聚本身結構性因素所產生 的群聚不經濟現象。

經濟全球化的現象意指資訊與通訊技術基礎設施發展,產生了時空壓縮,改 變了傳統經濟地域侷限,也改變了既有的生產、消費、管理及思考方式,並使世 界的經濟面貌產生再結構過程(Castells, 1996;Dicken, 2011)。經濟全球化一方面促 使產業群聚內廠商得以利用全球生產網絡從事跨域彈性生產;另一方面也成為產 業群聚的外部衝擊因子,引發地域性的產業鏈瓦解造成產業外移危機。產業群聚 的內部限制主要為內部長久習慣的依賴關係,雖然使群聚得以在合作互動中穩定 成長,但也相對造成制度惰性(institutional inertia)。另外,產業群聚成員也會因為 過度緊密合作造成創新障礙,進而引發「閉鎖效應」(lock-in)之不經濟現象,甚而

(13)

可能使群聚崩解進而導致產業衰退(Grabher, 1993;MacKinnon et al., 2002)。

在過往文獻經驗中,產業群聚遭遇外部衝擊與內部限制時會透過不同的演化 路徑,發展成為另一種產業群聚型態,用以對抗各式內、外部競爭與衝突,例如 藉由國家政策協助(Amsden and Chu, 2003)、內部成員非正式互動(Amin, 1995)、經 營路徑轉向(Luria et al. , 1999)等等。其中,面對群聚內部制度惰性課題時,大多是 聚焦於產業群聚內部既有制度之改良,既有文獻顯少探究如何創造一個新的制度 去刺激產業群聚的演化。

文獻觀點能協助解釋群聚形成主因,亦能指認群聚所衍生出的效應,不論是 知識外溢、學習互動、區域競合等,進而提出整體性與個案式的觀點,強調群聚 優勢與瓶頸,並視良善的群聚組織與內部動能為對抗全球化競爭浪潮的基石。然 而文獻經驗卻無法更進一步解釋,產業群聚何以創造新的制度,促使產業組織再 結構?新制度如何運作又何以能持續推展?以及群聚所處的區域條件產生哪些總 體環境因素,得以支持這些治理機制發展?據此,探究產業群聚制度建構脈絡與 發展過程便成為本研究主要議題。

(二) M-Team-產業群聚制度建構現象

台灣以產業群聚及學習型區域,試圖擺脫同為東亞的新興工業化國家(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南韓的同類型產品市場競爭、對抗中國崛起的磁吸效應、

追趕日本的高品級及高附加價值產品。然而當前南韓不斷透過貿易協定與規模經 濟產生垂直整合綜效;中國利用低成本生產要素且不斷改善投資環境與經濟體制,

吸引全球生產基地轉入投資;日本則以貨幣匯率為手段逐步侵蝕台灣既有市場優 勢。尚且不計與其餘國家在自由貿易精神下的對壘,面臨日益艱困的全球市場環 境,台灣產業群聚能存有多少優勢?

我們觀察台灣傳統產業因全球化所浮現出的產業再結構面貌,藉由網絡整合 以創造更高的產業營收,例如 2002 年由於缺乏創新產品研發,自行車市場不但趨 近成熟且已供過於求,整體產業逐漸朝向低價格、低品質和低利潤之惡性循環。

因此台灣自行車產業領導廠商巨大(GIANT)與美利(MERIDA)二大車廠結合國內零 配件廠商組成 A-Team。其網絡整合使得自行車產業朝向高附加價值品項發展,而 成功經驗也誘使工具機產業於 2006 年起,在經濟部工業局與中衛發展中心共同輔 導下,由台中精機與永進機械兩大工具機中心廠,結合多家協力廠商合作執行「工 具機產業雙核心協同合作計畫(M-Team)」。

M-Team 聯盟會長黃明和表示:「聯盟的整體效益相當可觀,2008 年時,

整機廠工具機平均生產天數為 19 天,聯盟成立後,到去年底產品生產天 數已縮短到只剩 8 天,生產交達率也由 54%提升至 75%,新機型開發時程

(14)

由平均 8 個月,縮短為 7 個月,去年產值約 600 億元,今年將上看 700 億元。」(經濟日報,2013/01/16)

台灣工具機產業面對外部衝擊與內部惰性時,有部分成員透過「制度建構」

的演化路徑,選擇以在地根著的產業聯盟帶動整體產業的高值化,共同型構 M-Team 聯盟,促使相互競爭的廠商願意同盟合作,藉以對抗經濟全球化之市場競 爭浪潮,與克服內部群聚不經濟威脅。M-Team 的價值,在於中心廠願意同盟並合 力連結中下游廠商,透過管理及生產變革,使產品提高附加價值,用以抵抗全球 資本過剩及全球生產網絡(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重整所引發的產業危機。然而 是在何種主、客觀因素的驅動下,使得 M-Team 廠商得以產生既競爭又合作的網絡 關係?產生哪些治理制度以及跨越哪些制度障礙,使得產業聯盟得以持續推行?

因此,本文嘗試將研究視角聚焦於 M-Team 聯盟,解釋其制度建構何以成為產業群 聚的另一種發展型態,以及探討 M-Team 聯盟內既競爭又合作的網絡型構與治理過 程,並試圖分析工具機產業群聚如何藉由制度建構來影響其升級及發展,以呼應 本研究主要議題。

 

(15)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工具機產業籌組 M-Team 聯盟,用以推動產業升級及轉型。本研究計畫以台 灣工具機產業 M-Team 為案例,探討產業群聚面對外部衝擊及內部威脅下,透過制 度建構途徑,創造更高的產業附加價值,使產業更具競爭力及永續發展潛能,以 因應經濟全球化影響下,所浮現的產業再結構面貌及挑戰。本研究主要之問題如 下:

主要研究問題: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脈絡及過程為何?哪些結構性成因會影響 制度運作?

針對主要研究問題,更延伸細分為三個次要議題:

研究問題 1:產業群聚如何制度化建構產業聯盟?使其得以形成的動能為何?

問題內容 1:本研究將以台灣工具機產業群聚為實證案例,探討 M-Team 聯盟型塑 過程,並試圖了解以產業高值化為目標的跨體系結盟-M-Team,如 何成為群聚演化及調適市場衝擊的重要策略之一?其背後所支持的 時空脈絡為何?以及在網絡整合的動態演譯過程中,其內外部形構動 能為何?

研究問題 2:產業聯盟產生哪些治理制度?進而造成哪些制度障礙又如何克服?

問題內容 2:本議題將分析 M-Team 聯盟組織間關係網絡,以及組織間為求共同目 標達成,其內部一系列用以調節、操作組織間關係的制度,與治理制 度下所衍生的各種模式。本議題也將進一步探究制度推展中所產生的 障礙與跨越機制為何?

研究問題 3:影響產業聯盟治理制度推展之結構性因素為何?

問題內容 3:本研究承續上一項研究議題,分析這些治理制度,如何在既定組織目 標中被設計及建構?為何如此選擇與設計該制度?又影響該制度得 以在 M-Team 聯盟發揮效果的因素為何?

(16)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為了探究上述研究問題: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脈絡及過程為何?哪些結 構性成因會影響制度運作?本節首先透過產業群聚演化的理論梳理,闡明產業群 聚雖然帶來外部效益,但在全球化的產業再結構衝擊下,及自身群聚各項內部結 構因素影響,也會使群聚充滿挑戰與不經濟效應(cluster’s diseconomies)。因此產業 群聚會藉由演化及升級,以面對產業再結構挑戰,然而既有文獻中卻鮮少談論產 業群聚透如何透過創造新的制度,以刺激既有群聚演化,而這也是本文所要補充 及探究的主旨。第二部分,則進一步探討產業群聚的關係取徑,包含網絡關係與 治理制度。其中,治理便在於利用機制、手段來調控產業群聚內網絡關係槓桿,

使達成產業發展及升級之目標。另外,產業升級須考量個別產業部門的相異形態,

其中工具機產業品質升級比研發創新更形重要,從而選擇以豐田生產系統(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 )為推動協同合作的骨架。因此第三部分則特別針對 TPS 相 關文獻進行回顧。最後,台灣工具機產業與 M-team 聯盟已累積一部分之研究成果,

本研究將其歸納分類為產業發展升級、網絡組織、生產管理等三大面向,並針對 M-Team 聯盟既有理論全面梳整並提出本文分析觀點。

一、產業群聚

(一)外部性與不經濟現象

廠商在空間上的群聚不一定得以順利創造互惠互利的相依關係,縱使地理鄰 近,廠商間技術及知識也不必然會相互擴散及吸收。廠商間知識及技術得以能相 互激盪影響,取決於企業組織、在地機構及文化、產業結構等因素影響,而不是 技術或公司規模(Saxenian, 1994)。產業群聚發展及升級除了促使知識發散、隱性知 識的傳遞、社會性的情感鑲嵌外,也包含了誘發創意氛圍生成、吸引經濟成長因 子集中(Morgan, 1997)。

解釋產業聚集現象主要墊基於聚集經濟理論(agglomeration economies)。即探 討特定廠商於空間中的集聚現象、經濟行為及相互依賴關係。聚集經濟始由新古 典經濟學派 Marshall(1890)闡述產業因聚集現象,進而享有外部經濟優勢。Hoover (1968)亦提出聚集所產生的外部效益能使企業單位成本降低、減少物料庫存空間,

並提高專業化企業的營運可能性。

1950 年代強調製程創新的福特主義盛行,產業主要行動者以大型企業體為主。

然而 1970 年代石油危機卻導致大型企業規模經濟報酬遞減,且生產過剩無法應付 快速變化的市場局勢,經濟地理學界進而將關注焦點轉移至第三義大利(Third Italy)

(17)

的區域中小企業聚集優勢,並將中小企業在地理上聚集、專業生產、制度改善、

彈性分工現象,解釋為一工業地域(industrial districts)概念。

Brusco (1982)以 Emilia-Romagna 的經驗。指出該區域的產業地理集中結構,

屬於相互依賴的分包系統,不但保持自身較高的技術技能,也能透過其他生產網 絡結合,互補專業技術短缺部分,既為分工又整合。Krugman(1991) 認為產業聚 集除了是歷史偶然下的因素外,更進一步提出規模報酬遞增觀點,強調公共中間 財、知識外溢、勞動力取得等外部規模經濟,能建構路徑依賴效應及維持產業群 聚持續發展,並得以解釋區域產業集中的地理現象及專業學習創新的動態比較優 勢。空間經濟學依區位又分為三種類型-城市、區域、國際,並分別產生了城市層 級體系的演化、中心-外圍理論、產業集聚與國際貿易等三種理論模型。其明確指 出運輸成本、收益遞增和關聯效應對於空間集聚的重要性,建立新經濟地理學的 微觀基礎 (Krugman et al., 2001)。

聚集的型態並非一成不變,會受外部影響而產生內部組織演化。Porter(2000) 更進一步以以企管業管理視角將區位及企業行為連繫串接,力陳產業群聚競爭力 理論觀點,其認為在於全球化的技術與競爭力變遷,將使群聚所扮演的傳統角色 重要性減少,但群聚效益所帶來的各種優勢,卻又使產業與區位更具競爭優勢。

這即產業的經濟發展與地理空間之間,存在有雙面性格-區域性的固著與全球性的 流動(fixity and mobility)。其認為傳統群聚外部性理論中,除生產鏈中相互依賴外,

應可考量廠商因群聚而產生相互競爭,彼此學習、模仿,再而逐步創新並提高產 品品質。因此產業群聚乃藉由區域內彼此競逐,進而建構出自身企業體的競爭力 優勢。

Porter(2000)所提出的產業群聚論述更進一步指認出內部組織間互動與動態演 化關係,群聚優勢並非生產要素的集中,而是在於其互為鑲嵌、鍊結的網絡型態。

產業群聚內部成員會藉由籌組產業組織,相互共享利益,也會透過區域產業的合 作整合,提供融資、技術援助、培訓和行銷等外部經濟支援,為產業群聚帶來生 機(Bennett, 1992)。

相異於 Porter 的群聚競爭力觀點,Carlino(2001)認為群聚在於合作及交流。透 過聚集所誘發的知識外部效應,在於促進交流思想、創造力和創新。並針對聚集 的行動者比較了馬歇爾(MAR)及雅各斯(Jacobs)二者所倡論的外部效應,其中 MAR 認為知識外溢始由於於區域內的相似專業產業聚集,而雅各斯則認為應是多元產 業所組構的城市環境才能鼓勵創新,因為它包含了不同的人之間的想法及觀點,

而這種交流可以導致新思想、新產品的開發。

產業聚集除了正面外部性外,相對也會造成外部不經濟。Harrison (1992)認為 矽谷產業網路空間集中化導致經濟成長,當地中小型企業使用靈活的生產技術,

(18)

侵權,而使訴訟案不斷提升。以台灣工具機產業群聚而言,因為群聚使彈性分工 更具效益,但卻也因對於分包過度依賴,導致中心廠無法掌握零組件自主權,難 以因應品質提升需求與產業轉型,進而產生群聚不經濟(Chen, 2011)。

總觀上述文獻,「產業群聚」一詞,代表著一群在地理上相連互通的組織,而 地方群聚的價值更強調經濟活動中產業鏈的連續性與互通性,表現在上中下游產 品供應、同業競合互補、消費者鏈結。文獻觀點能協助解釋群聚形成主因,以及 群聚所引發之外部性,卻無法有效解釋為何有些群聚得以持續發展原因,有些群 聚卻轉而衰弱及瓦解?再者,過往群聚理論大多偏向於宏觀層次(macro-level)及中 觀(meso-level)層次分席,較少以微觀視角(micro-level)分析群聚廠商內部之動態變 化,以及群聚既有環境對廠商內部造成何種衝擊及影響? 例如 Porter(2000)總括強 調的是群聚外部性是藉由區域內廠商相互競爭所產生,及藉由鑽石模型分析區位 競爭優勢的來源。雖然廣泛的定義群聚對於企業競爭的意義與價值,但缺少微觀 的研究,忽略了支持群聚持續發展的背後複雜社會性結構力量,以及群聚內廠商 對於群聚所引發之效益與不經濟現象,如何產生對應之企業發展策略。

(二)衝擊與因應模式

1.經濟全球化衝擊下的區域優勢

當產業發展至一定階段時,藉由群聚外部效應所加持的光環及競爭優勢似乎 已嫌不足,群聚也會面臨全球化競爭浪潮與自身結構環境的不經濟。其中,資訊 及通訊技術(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之革新進步與發展,使得產業 可以減少對區位的依賴,從而地理不再是影響產業發展重要因素。但是,事實上 產業群聚現象並未減緩,反而演化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群聚型態。因此當前交通 和通信系統所建構的網路時代雖允許產生地理分散式的生產模式,並似乎宣告地 理已死(end of geography),但區域對於成本、合作、採購、研發等方面的互動合作 依然具有優勢,在資通訊便捷的時代仍具有競爭力(Leamer et al. ,2001)。

Saxenian (1994) 以區域網絡間的鍊結合作模式,闡述矽谷和一二八公路因為 相異的組織習性與文化特質,造就了這二區域歧異的命運。區域優勢並非生產要 素的集中,而是在於其互為鑲嵌、鍊結的網絡型態。空間上的聚集不足以創造互 惠的相依關係,而是取決於空間中的網絡組織結構。矽谷成功要件在於區域網絡 中廠商既競爭又合作的模式,並能持續學習的分權式產業體系。再者,群聚演化 所引發的學習型區域的論點,更可以指認出發展型國家的追趕模式,透由標準化 製程的末端,一步步向前學習先進國的知識與技術。因而,區域經濟能在全球化 浪潮中佔有一席之地,其群聚學習型的機制與不斷創新、合作、轉型的能力,是 主要的關鍵因素(王振寰,1999)

(19)

為了分析產業網絡全球化的現象,經濟地理學者提出了全球生產網絡(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的概念,逐漸發展出一套整合性概念理論。Ernst (2002)指出全 球化使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結合及連繫產生多樣性,相關技術及政策也需要具備靈 活性與調適性,以因應急速變化的「流動性」-人員、資金或是技術。Wang(2007) 則指認出在全球網絡下的另一影響層面,即地方作成為全球生產網絡的一部分,

透由吸引投資增進發展,並與鄰近區域抗衡。為此,地方治理制度逐漸轉型,以 能滿足跨國企業各項需求,卻連帶使在地產業逐漸無法發聲,更惘論扶持本地企 業成長及要求廠商技術轉移。

2.群聚內部的制度發展

當原有產業地理區位逐漸被全球尺度代替時,區域便不再只是限縮於單一地 理位置之觀點。Amin (1992) 便提出區域與全球鏈結的新馬歇爾論節點,認為產業 集聚在全球化時代,不能再只是網絡內自我滿足,廠商需要整合區域內大型跨國 公司鍊結全球其他區域,以及透過各式制度支持,使該產業群聚得以因應市場的 衝擊。至此,制度成為探討區域經濟之分析途徑,Amin (1995)更進一步提出制度 厚實(institutional thickness) 概念,認為區域透過非正式的互動能取代政府的制度干 預,形塑綿密交織的制度安排,藉以促使區域產業發展。

表 1 制度的理論觀點

制度的觀點 制度的作用 地理學應用 理性選擇

制度論

經由降低交易成本 與提高經濟效率來 衡量制度。

經由各種模式,

制度結構化了個 體行為,降低了 交易成本。

空間聚集與經濟活 動的在地化,創造了 可以減低交易成本 的特殊制度。

社會學 制度論

立基於文化的社會 慣習、信任、合作、

義務與權威的網,

制度是社會網絡的 凝結。

提供認知架構與 意義模組,使得 經濟認同與經濟 行動得以合法 化。

促進廠商在地鑲嵌 之特定的正式與非 正式網絡、合作與知 識轉移(非貿易性互 賴)。

資料來源: Martin(2000)、楊友仁(2004:72)、本研究整理

(20)

3.高路徑(high-road)與低路徑(low-road)

群聚廠商遇及外部衝擊時會產生不同的經營路徑轉向,其中利用低路徑策略 面對衝擊是較為容易的手段,採取高路徑戰略則較為艱鉅(Luria et al. , 1999)。低路 徑發展主要在於透過高壓手段壓低成本,容易造成不平等勞動關係與不安全勞動 環境;高路徑策略主要藉由價值競爭(value competition),在產品質量上不斷創新,

從而需要依靠擁有更多技能且願意合作的勞動力。

Luria et al. (1999)更進一步指認出區域內產業聚集所引發之外部效應,有助於 廠商朝向高路徑策略發展。主因沒有高技術從業人員的合作,企業難以發展高路 徑策略,而廠商彼此共享區域性的勞動力市場,較容易獲取具有成熟技術能力的 勞動力。再者,高密度的聚集以及便捷的交通網絡有助於廠商產能互補以及共享,

並支持相互學習及企業升級策略,進而再吸引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及資本投入,產 生更高勞動報酬率,促使區域內部正向良性循環產生。

4.行動者的能動性

Feldman et al. (2006) 指出企業家在產業群聚初期扮演關鍵性角色,可視為區 域經濟發展的主體。主因其善於整合及利用區域資源,與當地既存的經濟結構與 體制互動,進而鍊結區域相關機構及行動者,逐步形成產業所需的空間環境,塑 造適於創新及創業的環境氛圍,進而再吸引其他廠商投入,形構產業群聚的經濟 空間型態。因而,創業家精神是產業群聚得以發展的驅動力,而企業家的活動與 態度更是促使區域內廠商聚集的主要成因。

區域如要持續發展,產業群聚區域的決策者必須創造出必要的機制,以促使 產業在自我組織過程中能夠採取分權模式,但又不犧牲自主權及彈性(Saxenian, 1994)。另一方面,新興國家的傳統產業追趕主要利用吸取先進國經驗,特別是利 用策略性的模仿手段,進而利用邊學、邊做、邊仿,逐步厚植其技術人員之技藝 基礎。而傳統產業除內部創新積累知識外,亦利用外在的組織網絡-研發機構、

外國企業、國家和產業群聚,協助其提升競爭力(Chen, 2011)。本小節使我們得知 群聚演化路徑中,政府、企業家、研發機構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性與能動性。而 M-Team 提供一個很好的實證案例,用以理解群聚內成員面對各式外部衝擊時所相 應之能動性。

上述研究讓我們得以拓展群聚挑戰及不經濟視野。群聚如無法提供足夠的優 勢,來面對全球生產重整的挑戰。因而在這些文獻基礎上思考:沒有生而俱有良 好合作文化氛圍之產業群聚,如何建構一套協調及互動機制,不使群聚內廠商在 市場結構邏輯下相互激烈競爭,轉向高路徑模式發展,彼此相互合作、互動與學

(21)

習?再者,群聚內的企業組織藉由彈性專業化對抗各種經濟危機,而彈性專業化 也使得知識得以在群聚空間內快速流動。但相對的,群聚所處的開放性的網絡也 容易帶來智慧財產權紛爭,進而不願投入研發創新;另一方面如處於相對封閉的 群聚環境時,也易使產業無法掌握零組件自主權,觸角難以接收市場資訊,面對 危機時也將難以快速轉型。

另外,跨國企業在資本擴張的年代,在全球的視角上,透由地理擴張將過剩 的資本、勞動力及知識技術轉移至新的區域空間,進而調適其經營模式達到最佳 化。因此資本主義為克服資本過度積累所引起的商品貶值及失業問題,透由地理 擴張模式尋找新的市場、資源及勞工。這企業逐糧草(廉價生產要素)而居的擴張現 像,造成產業群聚供應鏈的瓦解及不穩定發展(Harvey, 2001)。我們也進而思索為 何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在面臨供給過剩、惡性循環競爭時,卻選擇以根留台灣、

在地鍊結同盟的方式。自組 M-Team 產業聯盟,尋求在地根著的企業網絡規模擴張?

工具機傳統產業聯盟似乎取代國家政府,成為全球生產網絡重整下的主要行動者,

經濟全球化使該產業更認清自我在全球市場之競爭力及定位。反而利用籌組在地 產業聯盟,協同研發、製造及行銷,主張提高效能及品牌影響力,用以對抗全球 生產網絡再結構的浪潮。

(22)

二、網絡關係與治理制度

(一)網絡關係

群聚空間內含有二種網絡關係,其一是價值網絡-立基於企業管理生產視角 下的價值鏈(value chain)理論;其二則是社會網絡-屬於經濟社會學知識論述中的 社會鑲嵌(social embeddedness)以及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視角。

1.價值鏈視角

價值鏈是基於產品生產鏈中總體價值的整合。Porter(1999)指出價值鏈是由價 值活動與利潤共構而成。價值活動是企業對於物質及技術上的具體活動,立基於 企業為顧客創造產品價值;利潤則是總體價值扣除價值活動後的差額。生產供應 鏈主要包含研發、製作、運輸、行銷等產品製造及消費整體過程,其商品價格主 要為成本與利潤總成。然而價值鏈則思考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是價值創造,消費者 購買的價值也包含構成商品背後的一連串綿密交織的網絡活動。

其中,價值鏈之增質策略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是創意研發生產階段,

第二是生產製造階段,第三則是行銷銷售階段。企業價值在於在於一連串的增值 活動與行為所組構,因而企業透過各式增值策略所組成的價值系統取得競爭優勢。

價值鏈視角對本研究啟發在於生產模式中,上、中、下游廠商需一體性思考其互 動關係,以及其相互關係對於產業群聚發展之意涵。

2. 社會網絡視角

新古典經濟學主要立基於交易成本理論,即以最小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的視角解釋組織與制度形構過程。因此,產業群聚在經濟理性的理論基礎下,利 用競爭性觀點(Porter,1999)及彈性合作關係,提升群聚外部性並極小化交易成本。

然而,經濟行為中的決策,往往受社會網絡中的互動過程所影響,組織間經濟性 交易鑲嵌於社會互動網絡中(Granovetter, 1985)。

因此,經濟生活鑲嵌於社會網絡關係中,唯有藉由了解鑲嵌的機制及社會網 絡,才能了解產業群聚內的經濟行為全貌。Granovetter (1985) 所提出的鑲嵌具有 二個視角,其一是與新古典經濟學對話,認為經濟行動是在人際互動間做出決定,

信任是組織從事交易的必要基礎,也是決定交易成本的主要原因。而經濟生活中 的信任是社會關係使然,不是制度安排與普遍道德觀所建構;另一則是做為一種 認識論基礎,站在人際關係連帶與信任關係,來評判市場及層級關係。

Putnam (1993)指出東亞快速增長的經濟體研究中,總是強調密集社會網絡對

(23)

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從而使這些經濟體誕生一個新的代名詞「網絡資本主義」。

作者認為社會資本是對於群體目標具有正向提升幫助的正面效益。藉由合作達成 群體目標,並在合作過程中產生互利互惠的規範。互惠機制有別於自利的古典經 濟學觀點,在於能促進區域網絡間的信任與合作,減少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因素 及成本,進而促使區域經濟發展。因而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社會資本便是其行動 者相互依賴、信任所產生之規範與制度。

產業群聚提供企業正面的外部效應,其中因為社會資本(信任關係)使得群體間 的創新目標更容易達成。Eklinder-Frick et al.(2012)認為區域的政經背景及社會資本 會對區域的經濟策略產生重要的影響, 社會資本可以鍊結企業的網絡結構,保持 內部的相互信任關係,藉由黏結且互為嵌入的社會網絡制度創造價值,作者亦指 出社會資本具有雙面刃個性,透過 RSN 在營造創新環境的過程中的實證經驗,提 出過度強化網絡內的鍊結反而會造成排他性,使得經濟發展彈性減弱的論點,因 而強調社會資本營造需在網絡的封閉及開放中尋求平衡。

許多交易制度的設計是用來取代信任,防止詐欺;然而透過鑲嵌觀點,網絡(具 體的關係與關係結構)能產生信任關係(Granovetter, 1985)。網絡組織是市場的正常 運作,其促使企業組織群集及整合鏈結(Snow et al., 1992),網絡內合作成員間資本 連結性較低,但營運方面則有高度關聯(Hinterhuber et al., 1994)。換言之,即一群 獨立運作且相互依賴的實體,在經濟交換過程中維持長期互動關係,並藉此網絡 獲取資源、改善競爭地位(吳思華,2000)。然而,上述文獻無法有效提出網絡之間 透過哪些方式營造信任關係?以及在哪些制度環境之下有助於營造信任基礎?而 這也是本研究所要探究的問題意識之一。

(二)治理制度

由過往文獻可以指認出治理制度可歸納為組織間治理 (inter-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IOG)與組織間網絡治理(the Governance of inter-organisational networks) 二種模式(Mathews, 1994),其差別在於「網絡」對於治理制度之影響。針對組織間 治理制度之文獻綜述,本研究嘗試歸納為三大研究途徑,分別為組織管理、經濟 地理、經濟社會等視角。而組織間網絡治理則是更進一步探究組織再結構所型構 而成的網絡體系,聚焦於治理制度對於整體網絡內的組織成員之影響。

首先,探究組織間治理制度。透過組織管理視角可以指認生產鏈的節點與經 濟活動單元主體為一個組織單元,組織間關係 IORs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的形成乃組織間基於資源交換與共同生產活動的需要,形成了組織間 的互賴關係。即是兩(多)造獨立的組織,基於各自或共同的需要,在彼此分工或角 色定位下,進行資源的交換或聯合行動,以完成個別(或共同)價值創造, 因而形 成不同類型及程度有別之互賴關係(方世杰、方世榮,2008)。組織間治理便是為了

(24)

更進一步探討這不同程度的互賴關係引發組織間溝通、協調、以及相互調適等統 治問題。(方世杰、方世榮,2008)。據此,組織間會因需求產生不同樣態之組織關 係,而組織「治理」則是指調節組織間「關係」之模式,組織間治理制度更可歸 納為市場、網絡、層級等三面向模式 (Thorelli, 1986)。對於本研究之啟發除了探究 M-Team 成員間相互關係外,也將更進一步分析調節彼此關係使其達成目標需求的 治理制度。

針對經濟地理學而言,組織管理的視角更聚焦於產業經濟行為,其治理制度 在於探討產業鏈的結構模式與產業組織間的關係,該項關係可歸納為市場、層級、

網絡三大模式。Semlinger (2008)認為市場協調模式主要是藉由市場機制充分協調 供需,刺激更多的靈活性和動態性,然而卻容易造成資訊不對稱、壟斷、市場失 靈等負面因素。層級結構模式主要為由上而下的權力關係。其限制因素為造成知 識分散、減少靈活性及創新。Semlinger 更進一步指出網絡合作的任務主要是調節 相互依存關係,因為依賴與信任是網絡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價格、階層控制、

信任是經濟組織間得以指認出的治理運作邏輯,而此面向亦得以由社會學視角進 一步探究(楊友仁、夏鑄九,2004)。如以經濟社會學分析,經濟組織間的治理也可 概分為市場、層級及網絡三大模式。市場模式指出組織間透過價格訊息交流,無 任何從屬、合作關係;層級模式代表組織間上下層權力差異的支配關係;網絡模 式意謂組織間協力合作、互利互惠的依存關係(Powell, 1990)。

第二,Mathews (1994) 提出網絡治理概念,利用澳大利亞一間成功的中衛體 系企業-TCG,為實證研究案例,探究組織間網路的治理制度。其認為網路治理 存在於企業間的交易結構,TCG 的成功源自於非剝削關係的制度,這些制度得以 控制體系內結構網絡。網絡關係並不是一個無形的實體,而是具有一定約束及制 約能力,使成員廠商能團結且相互分享資源,而 TCG 成功的秘訣在於可持續發展 的結構和網路治理。Mathews 更指出 TCG 運用了十項策略,使中衛體系網絡團結,

並得以持續創造整體價值:

(1)相互獨立: 開放式的商業合約,明訂規範。

(2)相互優先: 互有優先承攬權,除特殊情況才能讓集團外公司參與。

(3)互不競爭: 成員企業須互不相互競爭,維持成員間信任。

(4)互不開採: 會員公司不尋求彼此之間的交易來賺取利潤。

(5)靈活性和經營自主權: 提出的創新不違反規則。規則允許最大靈活性。

(6)網絡民主: 沒有正式結構形式,相互持股。

(7)不遵守規則會導致驅逐

(8)成員輸入:網路作為整體提供抵押貸款,支援網路擴張和繼續更新本身

(25)

(9)成員退出:成熟的組織的成員被允許離開 (10)外部關係: 所有成員公司允許獲得外部工作

Semlinger (2008) 進一步提出了在全球化經濟的區域中,網絡治理的合作與競 爭關係。其最大問題意識在於:全球化的專業分工造成單一協力廠商越來越專業 化,日益差異化和分散的知識超出了分層治理的覆蓋範圍,造成中心廠難以透過 市場機制約束與限制協力廠交易行為。企業因應市場變化逐步轉為彈性分包體制,

但在全球化跨境互動中,如何動員和控制他人的專業知識?合作的廠商自身所擁 有的自主決策權並非由市場模式所制定,反而是因為更為親密的合作,進而刺激 及控制這樣的協作型態。這樣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相互信任,而相互信任不一定 要在區域內的廠商,而是向外開放到國際間的合作,相互提升信任感。因此,跨 區域提升雙方信任感的機制在於適度的網絡競爭、協同合作、公平權利、互惠互 利。

然而上述文獻中,Mathews(1994)其所提的 TCG 實體組織是為單一中衛體系下 的成功案例,無法解釋跨體系的網絡組織—M-Team 的治理制度,而這也是本研究 想深入探究的項目之一。一般文獻對公司的治理研究大多著重於公司的形式以及 相關利益者關係,卻鮮少以單一的組織實體為研究主體,探究其經濟活動與治理 的軌跡 (Mathews, 1994)。Semlinger(2008)提供一個視角在於面對全球化競爭,區 域內的社會鑲嵌及空間鄰近性是否反而成為限制性力量?即產生群聚的不經濟效 應。其認為解決不經濟的方法在於雙方依照自身的需求,相互評估依存的程度,

進而刺激和控制合作協作。換言之,便是以網絡合作模式來代替市場治理制度與 層級治理制度。本研究除描繪跨體系下 M-Team 內相關行動者的動態網絡關係外,

亦研究 M-Team 如何選擇及設計適當的治理制度,並更深入探究為何這般治理制度 得以在跨體系的產業聯盟推行?

 

(26)

三、豐田生產系統

本文為了探究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過程與脈絡,梳整產業群聚、網絡關係與 治理制度等文獻經驗,並據此建構本研究之假說與分析架構。然而研究觀察指出 M-Team 聯盟成員主要學習 TPS 的精神與內涵,建構共創價值的產業聯盟1。因而 本文將進一步回顧 TPS 相關文獻,並將其歸納為發展背景與主要效益,應用與移 植二方面分別闡述。

(一)TPS 發展背景與主要效益

十九世紀初期福特主義下大規模生產方式(mass production)大幅縮減裝配生產 所需消耗的人物力成本,成為當時生產製造模式之顯學,日本豐田企業意欲將此 生產系統移轉至國內發展。然而 1950 年代日本正處戰後蕭條時期,豐田企業在財 務及勞資關係上均處於嚴峻挑戰,又日本市場規模較小且需求多元,因而豐田企 業便以福特生產模式為修改基礎藍本,創造出專屬豐田企業之生產方式(詳圖 1)。

該生產模式稱為豐田生產系統 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其主要核心價值在 於以創造顧客價值為最高原則,藉由及時化 JIT(Just in time)與自働化,持續改 善、跨越浪費,讓生產線變得更有效率。

及時化生產的目標在於產生一個連續的價值流,以便於顧客拉動,快速反映 顧客需求(Dennis, 2007)。及時化即專注實際需求與時間,生產切合需要的產品,

其核心概念在於拉式(pull)生產概念,以最終端顧客需求為拉引端,拉動生產鏈運 作。及時化的生產主要藉由可視化管理的看板系統(kanban),與平衡生產步調的平 準化模式(production leveling)。自働化定義為有人類智慧的自動化,即可以找出生 產過程中的錯誤,並能快速採取對策的聰明工人與機器(Dennis, 2007)。其執行方 法在於進程中異常狀態的自主檢查,藉由防錯機制使生產流程中異常產品立即被 發現,進而使拉式生產模式得以呈現,達成高品質產品短交期目標。

透過及時化和自働化,創建了一個內置的機制,以防止大量不良品產生,從 而將自主停機裝置併入生產設備系統中,並在系統中不斷刪除「浪費」。該系統更 進一步將杜絕浪費、持續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融入組織文化,使企業轉型 以達到高品質、低成本、短交期的最佳生產效益。

生產系統要兼具效率與彈性本為一種矛盾,主因效率生產大多位處相對簡單 的和穩定的階層組織形式,以便能採取機械反覆性作業﹔而彈性生產在於複雜的        

1  M-Team 聯盟創會會長黃明和指出:「M-Team 聯盟主要是學習 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 精神與內涵,建構具競爭力的產品品質、交期、及成本之營運模式。藉由聯盟內部定期的中心廠 成果發表、協力廠合同研活動、異業的觀摩學習等方式,彼此交流激盪,促使成員們提升自我發 現問題、改善問題的能力。」(M-Team 聯盟專刊,2012) 

(27)

形式和變化,大多採取有機形式的作業流程(Adler,1999)。TPS 同時具有效率生產 及彈性應變生產二種優勢,使其能有效在汽車世界出口市場中取得了較具優勢的 競爭力。麻省理工學院更進一步將 TPS 的競爭優勢解釋分析為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管理模式(Roos et al. , 1990),並倡議該精實生產是後福特主義下,製造 生產的競爭力來源(Pardi,2007)。

另外,員工參與是精實生產核心,支持員工參與的活動有改善圈活動、現場 改善培訓以及提案制度,透過有效的員工參與及提案制度將團隊成員想法引領置 領導階層。豐田生產方式藉由團隊成員參與共享的、標準的改進行動來打擊浪費,

團隊參與越高,獲得的成功經驗便越多,所帶來的良性循環回報就越大(Dennis, 2007)。

圖 1 豐田生產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TPS 應用與移植

TPS 的成功經驗促使企業紛紛移植該生產管理系統,然而,堅持施行豐田系 統是困難的,因為它是一個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組控制技術的應用 (Monden, 1995)。

Adler(1999) 以新聯合汽車製造公司(New United Motor Manufacturing, Inc.,簡稱 NUMMI)的案例,闡述源自日本的精益生產系統如何能有效在美國移植實施。在 實證經驗中發現,組織形式和政策移植結果,通常是母國和東道國之間做法的混

豐田生產系統

平準化模式 

 混線生產 

 小批量生產 

 縮短換線時間   

看板系統 

 及時化工具 

 目視化工具 

 工作標準化   

製程設計 

 U 型動線佈置 

 多能工   

 安燈 

 防呆庄至 

 自動停止裝置 

及時化 自働化 

(28)

合體。例如 NUMMI 嚴守豐田公司的生產方式,卻針對豐田管理系統(特別是人力 資源管理和勞資關係)進行制度混合。主因日本用工制度-終身僱傭、企業工會和工 齡工資,將需要重新設計,以適應美國的制度脈絡。

Pardi(2007)則指出歐洲公司普遍執行 TPS 時,效率反而無法提升,進而導論 出在執行 TPS 時需滿足二大主要條件,第一為長期穩定勞資合作關係與彈性外部 供應商,第二為市場需求穩定,可預期生產。賴詩淵(2010)則指認出許多企業無法 獲得與豐田汽車公司相當的成就。在於豐田企業是處於穩定性環境。透過工具機 產業現況分析得知,其看板系統無法運行,TPS 執行效率低落。另外,企業導入 TPS 並無遵循 TPS 的四個步驟進行改善,亦可能導致執行績效差異。

台灣工具機產業當前在全球市場主要以高效益著稱,而非創新領導者。因而 工具機以生產及製程創新為主,於是引入 TPS 為 M-Team 聯盟的共同生產管理系 統。另一方面,工具機產業屬少量多樣的產業,一直以來工具機業者常有備料太 多的困擾。因此,尋求生產管理方式的突破,成為業者的重要課題。

工具機產業以 TPS 為生產管理骨架,協同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以下簡稱:

中衛中心)輔導,進而導入精實管理系統。充分滿足此產業少量多樣的需求,同時 化解備料過長問題。全面精實管理(TLM)強調惟有徹底地掌握生產現場的作業 流程與步驟,才能找出問題的關鍵進而加以徹底改善。

劉仁傑、巫茂熾(2013)以 TPS 及精實生產為基石,依照工具機產業特性,

提出精實變革的七大程序,分別是(1)意識改革、(2)5S 基礎、(3)加工流程化、(4) 裝配節拍化、(5)標準作業化、(6)人本工作模式、(7)組織與策略調適。精實變革首 先主要在於進行意識改革及建立共識,亦即不單是企業主,而是全廠全體以追求 更高生產效能為目標,永遠不滿意現狀,杜絕浪費、提升生產效益。所利用的管 理工具有 5S(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最終達到現場管理的可視化;依 製程排列設備,達成一人多工程之多能工化 ;設定人員、機具、作業項目、時間 標準作業組合表;利用安燈停線按鈕以達零不良率等。

 

(29)

四、台灣工具機產業與 M-Team 相關文獻回顧

本節將梳理當前對於台灣工具機產業及 M-Team 的相關研究,其中工具機產 業以產業發展升級、網絡組織、生產管理等三大面向為主要歸納分析類別,這也 與本研究對於 M-Team 之制度建立、組織發展、知識學習等問題意識項目交相呼應。

對於 M-Team 的相關研究則廣泛梳整,期能在文獻資料中奠基更廣泛之視野並指認 本研究預期之定位。

(一)工具機產業發展

在產業發展及升級的面向上,高士欽(1999)以區位之視角指認出工具機產業在 80 年代與 90 年代不同的發展面貌。其考察 1980 年以後台灣機械產業的再結構力 量。其認為區位中提供密切互動的可能性,在區位基礎所構成集體的技術經驗累 積中,傳統工具機產業獲得再結構的方向。而這種再結構的歷程,乃是一個持續 學習的發展過程。因而區位條件促成台灣工具機在 1990 年代中期於台中區域形成 學習型區域。王振寰、高士欽(2000)更指出台中工具機業的發展基本上是自發的地 方性產業,在 80 年代前後逐漸形成區域網絡,而在 90 年代由於公共研發單位積 極整合區域內廠商的研究和發展,型塑了區域內學習網絡,強化了區域內廠商之 間的互動和學習機制。

許多文獻亦指認出國家機器與工研機構對於工具機產業發展之影響及其角色 之演化過程。其中何翊寧(2007) 探討產業政策與公共研發機構對台灣工具機產業 發展的影響。其指認出國家逐漸扮演起產業輔導者的角色,泛運用各種政策工具 及財政補助,並在 2001 年以後將組織聯盟作為主要的政策工具。Chen(2009)則以 工具機產業為個案,探討後進產業追趕模式,其認為高科技產業藉由正式渠道進 行知識學習的制度並不適用於工具機等傳統產業,指出台灣工具機產業得以藉由 各式本地或全球的非正式知識互動與交流,進而使技術升級。而這些非正式制度 包含有業者與使用者之互動與合作、透由相同零組件供應商或取對手資訊、與工 研院研發聯盟及國外策略聯盟互動等。

陳良治(2012) 亦以工研院機械所對於台灣工具機業產業技術升級的角色演變 視角。認為公研機構無法完全只透由資金及政策的投入等古典經濟學的論點,即 可有效扮演其政策角色,其背後還有相關的技術時間育成、市場特性、實作經驗 等因素須詳加考量。縱然工研機構在技術支援項目難以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同,但 仍不可抹滅其在於策略性的整合貢獻。詹依靜(2014)則進一步認為政府、公會、研 發單位和廠商業者等四個主要行為者,皆會於不同時期扮演不同之角色和互動模 式。其以國家「鑲嵌自主性」概念,認為國家於台灣工具機產業發展先後扮演著

「創造者」、「助產者」以及「助產者」與「耕耘者」並行之角色行為。

(30)

由上述文獻使我們得以指認工具機產業發展與國家政策密不可分,國家機器 無論是政策缺席或是協助建立研發聯盟,其所利用的政策工具,均會影響產業發 展。再者,工具機產業發展亦受區位關係影響,區位關聯所提供的外部性優勢,

得以促使工具機產業轉型,使其適應客觀環境壓力。雖然文獻提供了工具機產業 發展之脈絡背景,並使我們得以指認影響工具機產業發展的重要成因,但過往經 驗卻無法套用於 M-Team 聯盟之型構與發展過程。換言之,工具機產業是不斷進展 之過程,時至今日所轉型發展而成的 M-Team 聯盟受何些因素所影響,已無法由過 往文獻得到切確解釋,而這也是本研究欲探討 M-Team 之型構動機與影響制度運作 因子的原因之一。

(二)工具機網絡組織

過往文獻對工具機之產業網絡多聚焦於專業分工網絡視角,認為分工網絡型 態會影響產業發展與競爭力基礎,70 年代末期逐漸成型的台灣工具機產業分工網 絡,成為工具機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劉仁傑(1999)利用產品技術特質 及網路連結動態的分析,指認出台灣工具機產業之競爭力在於由專業分工、靈活 調適與創業精神所型構的分工網絡。以協力分工網路而言,歸納出中心廠主導型 與眾企業連結型二種協力網絡;以產品技術觀點而言,則可由標準化程度與技術 層次界定出不同工具機機種,各自具有不同之分工網絡。

然而產品製程分工無法更切實解釋何以產業能快速生產多樣且少量的商品,

以及為何製程分工最後會型塑專業模組廠。為此劉仁傑(2005)更進一步指認出台灣 工具機產業兼具產品模組化及組織模組化二種模式,產品模組化是指在標準化介 面基礎上,透過部分功能模組固定,部分功能模組變動的搭配與互換,形成滿足 不同顧客需求的多樣性產品;組織模組即提供最終客戶需求之次產品或服務功能 模組的企業體。其證實台灣工具機產業已朝向開放性模組型結構發展,並引發產 品設計和協力體系的結構性質變。

王振寰(2010)以社會關聯網絡的視角,指認出工具機廠商相互溝通、合作前評 估、人員水平移轉等互動機制,有助於區域內知識技術的擴散,並使廠商得以突 破技術瓶頸。專業協力廠在不斷的深化溝通中逐漸成為網絡的樞紐地位,不同的 中心廠均可能同時與大型專業協力廠合作,這也進一步深化網絡交織之效應。各 中心廠獨立體系內運作之協力網絡,也逐漸轉變為跨體系的協力網絡。

綜觀上述,工具機的網絡型態的演變受產品之製程切割模式與社會人情關係 影響。工具機的彈性分工網絡與社會關聯網絡得以解釋其區域兼具靈活反應、彈 性互補、知識擴散等優勢,但卻無法解釋何以既有之區域優勢無法與當今的市場 競爭樣態抗衡,並進而使區域的組織產生轉變。換言之,M-Team 的型構是為了反 映所遭遇之國際市場現實,並彌補區域既有網絡優勢所不足之處,既有之網絡分

(31)

析無法切實解釋 M-Team 的型構與治理過程。

再者,區域既存之人情網絡雖能建立的基礎的信任感,但這信任感卻無法解 釋 M-Team 會生成既競爭又合作的模式?人情因素提供必然之合作基礎,但使 M-Team 廠商正式破冰開展行動並持續運作跨越各式障礙,已非單純人際信任得以 支持這個現象,因而人情網絡在 M-Team 的建構過程中產生何些效應,便是本研究 關注之課題之一。

(三)工具機生產管理

為了因應新型態的市場競爭及經濟全球化的衝擊,工具機廠商紛紛藉由生產 管理系統革新,改善其生產流程。陳小芬(2008)以資訊管理觀點解釋台中精機藉由 資訊系統及網路的快速流通,以降低各項經營成本及庫存、提昇原物料的達交率、

縮短前置期。台中精機為其所處的生態體系創造實體平台與知識平台,提供體系 內的其他成員解決方案,為自身及體系中的夥伴創造價值。另外台灣工具機產業 環境呈現專業分工型態,其供應鏈既綿長又相互交錯,因而楊建家(2008) 以供應 鍊管理觀點,指認出工具機模組廠在支援國內工具機整機廠生產的供應鏈運作上,

分別呈現不同的樣貌與型態,逐漸呈現機能獨立、機能相依與動態調整三種類型。

利用精實思維檢視供應鏈中產生浪費的因素,釐清不同模組廠特質間供應鏈管理 與進化的方向,同時也提出供應鏈成員間的互動有助於企業跳脫既有競爭型態。

面對市場成熟化與經濟全球化的威脅,洪郁潾(2010)以生產管理系統創新視角,

研究發現已有領導廠商開始引進日本式生產系統進行生產系統創新來因應外部環 境的威脅,以期達產業的下一個高峰。透過建立與落實組織機制,以改善組織的 體質,使其能開始陸續推動生產系統創新。日本式生產系統可歸納為精實管理系 統,在於減少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各式浪費。張書文(2013)以精實管理的觀點,指 認出以往台灣工具機廠商的組裝模式是採定點式組裝方式,其缺點在於不易掌握 組裝進度,並容易因缺料而造成空間及動作浪費。台中精機與永進機械為了改善 定點組裝之缺點建立了移動式最終組裝線,透過台車連趕拉動使生產節拍一致,

進而達到同期化目標。然而實施同期化確也同時凸顯廠商內部與供應商管理等多 項課題。

透過文獻經驗使我們得以解釋廠商推行生產管理變革之動機與過程。為了因 應經濟全球化衝擊與消費市場轉變,精實管理系統成為最佳的解決策略與思考邏 輯。M-Team 聯盟廠商亦引入 TPS 作為集體生產管理之基礎,然而生產管理模式需 與產業既存之區域產業相互呼應,不當移植生產管理系統不但無法產生綜效,更 會造成新的企業治理課題(Adler, 1999)。上述文獻指認廠商引入生產管理技術的過 程,並詳述技術變革後企業所斬獲之成效,但卻無法更切實描繪 M-Team 聯盟推行 生產管理所面臨之障礙與課題。換言之,生產管理革新不必然順利推行(Pardi, 2007),

(32)

M-Team 聯盟得以順利推展至今必然遭遇許多障礙,因而藉由釐清 M-Team 推行生 產管理制度所遭遇之問題,有助於解釋其制度建立與持續治理之成因。

(四)M-Team 的相關研究

M-Team 既競爭又合作的現象逐漸引起學界好奇,其中張書文(2007)詳實記載 雙核心成立之過程,其指認出 TPS 需仰賴整體體系成員配合才得以完全展現其成 效。雙核心團隊建立可分為五個時期,依序為 1991-1996 年 TPS 觀念推展、2004-2006 年雙核心構想提出、2006 年中旬產官學溝通雙核心構想、2006 年中下旬成立前磨 合期、2006 年 9 月宣式起跑等五個階段。但對於 M-Team 的型構與治理過程仍多 傾向由生產管理的觀點予以解釋

M-Team 的組織再結構構想主要模仿於 A-Team 成功的發展模式,楊佳穎(2014) 以管理學角度探討何以相同的中衛體系 A-Team 與 M-Team,會產生競合形態之差 異。研究發現當組織對於環境所呈現的高不確定時,組織會採取任何行為,來達 到組織求生的目的,並選擇以模仿、學習典範等方式來消除對決策的不確定,組 織會逐漸的調適組織、決策、環境三方面的關係,達到最佳配適的效果。梁迦勒(2014) 更進一步將 M-Team 聯盟視為學習型組織,以組織學習視角探討 M-Team 聯盟組織 間學習機制,其認為若想要使學習聯盟得以成功,建立聯盟的「願景與目標」、「運 作機制」以及「關係資產」這三項聯盟管理之關鍵要素至關重要。

當前對於 M-Team 聯盟之研究主要以生產管理與學習型組織二個視角為主,

而這二種研究取徑均基於廠商引入精實生產管理系統後,所作的管理與組織調適。

其中引入生產管理變革需要經歷知識摸索、學習、執行、擴散、反饋等階段,組 織之在學習過程中,也相應產生組織型態再結構。過往文獻經驗雖然解釋了影響 M-Team 成立的因子主要基於經濟理性範疇下,對於產業環境挑戰做出策略性的回 應,但是該解釋無法完整指認誘發廠商相互合作的動機。

換言之,M-Team 聯盟廠商所處的地理區位及聚集型態在文獻的研究取徑中常 屬於背景脈絡,過往文獻了忽略工具機所處之地理聚集環境,以及對組織成員能 動性的剖析。再者,相對於組織間行動者的經濟行為,區域仍具有能動性(Saxenian , 1994; Leamer et al. , 2001),因而本研究將在分析的架構中嘗試取徑區域或群聚的 分析視野,解釋 M-Team 聯盟的型構與治理邏輯。

(33)

第四節 研究設計及方法

為探究本研究發問:產業群聚的「制度建構」脈絡及過程為何?哪些結構性 成因會影響制度運作?本研究選擇以台灣工具機產業群聚所發展的 M-Team 為研 究對象,主軸環繞在 M-Team 的建構過程、制度運作及其相關行動者間的網絡關係。

據此,本研究之設計及方法詳述如下:

一、研究分析架構

基於上述文獻脈絡梳理,產業群聚的演化過程中會因應外部環境衝擊,及內 部群聚結構環境不經濟影響,進而產生因應方式。過往文獻大多闡述產業群聚透 過既有制度改良,以因應產業衝擊,較為缺乏探究其如何創造新的制度以刺激產 業群聚演化。本研究主要發問即聚焦於產業群聚制度建構脈絡及過程,並以台灣 工具機產業 M-Team 為例,探究既有產業群聚如何透過制度建構路徑,產生產業聯 盟—M-Team(詳圖 2)。據此,本文首先探討工具機產業型構 M-Team 聯盟之動機 為何?有哪些主、客觀因素促使群聚內部成員願意相互結盟。

再者,透由初步觀察,發現該產業聯盟發展各式治理制度。這些治理制度可 初步歸納為促使彼此克服競爭衝突的合作制度,以及輔導成員共同鑽研精實管理 的學習制度。因此,本文也需研究 M-Team 聯盟產生哪些合作或學習制度,藉以幫 助成員一同克服既有群聚之限制,調控聯盟內組織間的關係,使產業聯盟得以提 升附加價值,進而影響群聚升級發展。

此外,文獻經驗啟發本研究得以認知制度推展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例如網絡 治理模式的推展須克服網絡內彼此競爭之障礙;TPS 的應用移植過程中也會面臨許 多課題。因此,探究治理制度同時,也相對需探究制度推展產生哪些障礙,以及 聯盟成員如何跨越這些障礙使 M-Team 得以持續推行。

至此,我們更深一層提問,支持產業聯盟發展的總體環境因素為何?細言之,

此制度建構並非在真空狀態下發生,其背後必然存有脈絡性成因與結構性因子,

會影響制度建構生成及運作。藉由文獻梳整,產業與技術環境、空間地理鄰近性、

社會網絡與資本、組織成員能動性等四大因子會影響產業群聚演化及治理制度之 推展,故而本研究將此四大結構要素暫訂為支持治理制度得以持續運行的原因之 一,並將其視為 M-Team 制度建構研究之分析框架。

 

(34)

圖 2 研究分析架構圖  

二、研究方法

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徑上,因應社會現象本質上所兼具的微觀個體獨特性與巨 觀群體共通性,便發展而出質性與量化二大研究方法取向。其中質性研究的精神 在於強調事件的本質性,也就是全盤觀照事實的整體性,較於細膩探究人際之間 與相關行動者與事件之間的互動關係。而量化研究在於所研究之標地已有大量資 料,尋求目標變項之間的變異及關連性(瞿海源,2013)。本研究極大部分在於探究 研究現象主體及其所處之社會脈絡互動過程,因而採用質性研究取向,所需相關 資料主要透過深度訪談、參與式觀察取得。

(一)訪談方法:非結構訪談

本文主要研究聚焦於產業聯盟形構成因?產生哪些治理制度?進而造成哪些 制度障礙又如何克服?等問題意識,使用問卷調查無法建立研究者與受訪者之信 任關係,難以獲得受訪者更深入之感想心得,也難以挖掘制度施行時的困難苦衷,

再者,許多問題答案是需要一再追問才得以浮現,如以結構式問卷框限受訪者回 答,反而無法直指問題核心。因而本研究訪談以非結構訪談法為主,在於希冀透 由受訪者闡述,獲得可以用於質性分析中的豐富材料,並試圖汲取受訪者對於本

產業群聚  外部環境 

內部環境 

經濟全球化競爭   

群聚環境不經濟    威脅 

削弱 

產業聯盟 M‐Team  外部環境

內部環境 

經濟全球化競爭   

群聚環境不經濟  對抗 

克服 

產業聯盟 M‐Team 

產業與技術環境  空間地理鄰近性  社會網絡與資本  組織成員能動性  治理制度

制度障礙

影響支持 

克服跨越 

合作制度  學習制度 

合作障礙  學習障礙 

產業群聚制度建構    群聚升級      既有群聚   

數據

圖  2 研究分析架構圖    二、研究方法  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徑上,因應社會現象本質上所兼具的微觀個體獨特性與巨 觀群體共通性,便發展而出質性與量化二大研究方法取向。其中質性研究的精神 在於強調事件的本質性,也就是全盤觀照事實的整體性,較於細膩探究人際之間 與相關行動者與事件之間的互動關係。而量化研究在於所研究之標地已有大量資 料,尋求目標變項之間的變異及關連性(瞿海源,2013)。本研究極大部分在於探究 研究現象主體及其所處之社會脈絡互動過程,因而採用質性研究取向,所需相關 資料主要透過深度訪談、參與式
圖 6 2012 年全球工具機主要供應國家市場佔有率  資料來源:  葉立綸(2013)  本研究整理  台灣工具機雖然為全球重要生產國,有高達 77%比率外銷,並以中國為最大 出口市場(詳圖 7),但對於國內需求卻也有 71%須依靠國外進口。主因台灣大量出 口低階工具機至其他國家,但卻需要由日本、德國等處進口高階工具機,以生產 半導體或類似高階產品(王振寰,2010)。  圖 7 2013 年台灣工具機主要出口國  資料來源:工具機發展基金會  (2014) 0.00%5.00%10.00%15.00%2
表 3 M-Team 雙核心創始時期(2006)主要成員  2006  總數 23 家  中心廠成員(2 家廠商)  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永進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協力廠成員  (21 家廠商)  台灣引興、哈伯、榮蓁、紘毅、台穩、臻賞、靄崴、潭興、上銀、逢 吉、德大、致崴、力右、昇原、添鼎、隆升、優宏、匠豐、瑞岦、銀 泰、苗勝  資料來源:M-Team 聯盟專刊(2014)  雙核心運作初期,曾由中衛中心協助向經濟部技術處申請業界科專計畫2,然 而經費補助期程僅約二至三年,且面對計畫經費分配時,中心廠
表 4 M-Team 雙核心時期(2007、2008)主要成員  2007  總數 22 家  原有中心廠成員(2 家廠商)  退出廠商  新加盟廠商 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永進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原有協力廠成員  (17 家廠商)  退出廠商(4)  新加盟廠商(3)  台灣引興、哈伯、榮蓁、台穩、臻 賞、靄崴、潭興、上銀、逢吉、德 大、致崴、添鼎、隆升、優宏、匠 豐、瑞岦、苗勝  紘毅、力 右、昇原、銀泰  偉裕、億川、傑晃  2008  總數 16 家  原有中心廠成員(2 家廠商)  退出廠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The magnitude of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exerted by the planet on an object of mass m at its surface is given by F = GmM / R 2 , where M is the mass of the planet and R is

Schematic phase diagram of high-Tc superconductors showing hole doping right side and electron doping left side.. The common Features in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A series of eight Key Learning Area (KLA) Curriculum Guides (Primary 1 to Secondary 3) and the General Studies (GS) for Primary Schools Curriculum Guide (Primary 1-6) have

Therefor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tire companies in Taiwan rubber industry, discuss the issues of manufacturing, marketing and

三信商業銀行 Cota Commercial Bank 新竹國際商業銀行 Hsinchu International Bank 台灣工業銀行 Industrial Bank of Taiwan 台灣新光商業銀行 Shin Kong Commercial Bank 中央銀行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raditional bakery industry by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