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Copied!
7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毅志 先生

影響台灣地區大學生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 的因素之探討:教育機會不均等嗎?

研 究 生: 潘書榮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七 月

(2)
(3)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影響台灣地區大學生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 的因素之探討:教育機會不均等嗎?

研 究 生:潘書榮 撰

指導教授:黃毅志先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七 月

(4)
(5)
(6)

謝 誌

在台東七年的生活即將劃上句點,心裡頭雖有滿滿的不捨,但也必須鼓起勇 氣繼續邁向人生的下一個里程碑。感謝上帝讓我在這裡所經歷到的一切,有喜有 悲,但都是上帝滿滿的恩典,讓我不斷的成長與茁壯。

很幸運能夠在研究所期間遇到這麼多優秀又善良的同學,使我在課業上、生 活上都有滿滿的收穫;要感謝家輝時時對我的鼓勵與分享、同門佳裕一同的打氣 與支持、一同擔任許多助理正昇的合作,還有相當投入班級事務的介文讓全班的 感情更加凝聚;雖然班上同學相聚的時間並不多,但我真的格外珍惜與感謝這兩 年來的相處有著如此美好的回憶,謝謝巧盈、慧玲、蜀君、莉莉、文彬、彥偉、

彥岑,能夠認識你們,真的很棒。也感謝學長姐雅鈞與承傑在每件大小事上的分 享與幫助,能夠與你們一同吃飯聊天、一同討論學術研究問題,真的非常開心。

更要感謝研究所這兩年期間,教導過我的鄭燿男老師、梁忠銘老師、鄭承昌 老師、蔡東鐘老師、黃振豊老師、溫雅惠老師,您們不僅教導學生書榮在研究上 的專業知識,也透過您們的生命與學者的風範不斷地影響著我,讓我更加瞭解到 身為人師的重要性;更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黃毅志老師,其崇高的學術地位 以及對學術的投入、熱愛與堅持,令人深刻敬佩。黃師更不厭其煩地指導我的論 文,並時時與我們分享相關的研究與發現,也給予我相當多的鼓勵與肯定,能夠 成為您的學生真的是莫大的福氣,謝謝您。也要感謝劉正教授對此論文的寶貴建 議,使此論文能更加周延,也讓我有更多的學習。

最後要感謝的是與我最親近也是我最深愛的家人,在精神上給我的支持與鼓 勵,還有大哥大嫂時常地為我代禱,以及許多關心我但未在此提名的好友也一同 在此致謝,謝謝你們。

努力這麼久,冀望自身的拙作能夠稍微為教育、為社會、為學術盡點微薄的 貢獻,吾便足矣。

書榮 謹致 2008 年 7 月 28 日

(7)

影響台灣地區大學生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因素之探討:

教育機會不均等嗎?

作者:潘書榮

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系(所)

摘 要

出身背景,特別是社經背景對當前台灣地區大學生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影 響為何?就讀不同的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於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又會有怎樣的影 響?學測成績、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是否會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

以上研究問題都很重要,但先前研究卻探討不足。

本研究使用「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 學年度大三學生資料,以迴歸分析 以及邏輯迴歸分析探討上述問題,分析影響當前台灣地區大學生國內進修與國外 進修教育抱負之因果機制,研究發現顯示:

就國外進修教育抱負而言,家庭社經背景(含父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

全家收入)越高者,國外進修教育抱負亦越高,特別是全家收入的影響最大;在 控制了就讀的學校型態與科系、大學學業成績以及學習能力自評後,家庭社經背 景仍對國外進修教育抱負有正向的直接影響;至於學測成績越高者,反而有國外 進修教育抱負越低的直接影響存在。此外,本研究亦發現,女性的國外進修教育 抱負之所以較男性高,主要是因為女性多就讀人文科系,且其大學學業成績較 高、自評英語能力較佳所致。

就國內進修教育抱負而言,有學測成績越高,國內進修教育抱負越高的總影 響,這可歸因於學測成績高者,往往就讀精英大學、一般公立大學與理工科系,

而有較高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此外,男性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之所以較女性 高,部份可歸因於男性大多就讀理工科系,但在控制其他變項之後,性別對於國 內進修教育抱負仍有直接的影響,男性依然較高。

學測成績對國內進修教育抱負有正向的總影響,但對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總 影響並不顯著,但若控制中介變項後,有學測成績越高,國外進修教育抱負越低 的直接影響。這表示許多成績優秀的人才可能會選擇在國內進修,而不出國留學。

關鍵字: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大學型態與科系、大學學業成績、學測成績

(8)

The Study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or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for Undergraduates in Taiwan: Is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unequal?

Abstract

What is the influence of backgrounds, especially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on the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or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for undergraduates in Taiwan currently? Moreover, how is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university types and departments on the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or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for undergraduates in Taiwan? Do the variables of the college examination score,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university, and self-evaluation on learning ability influence on the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or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for undergraduates?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questions are very important, but there are not any previous studies to explore these.

I used the juniors’ data of Higher Education Database System in Taiwan in 2004-2005 and use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log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ques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ausal mechanism influencing the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or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for undergraduates in Taiwan currently.

On the part of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advanced study, the higher family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including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 father’s occupation as well as family income, juniors have, the higher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advanced study they hav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inco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especially. Controlled the variables of university types and departments,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university and self-evaluation on learning ability, there is still positive direct influence of family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on the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advanced study. However, the higher college examination score juniors get, the lower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advanced study they have, which is direct influence. In addition, I found that female juniors have higher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advanced study than male. It is mainly because many females major in liberal and arts departments, they have better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university, and their English ability is good on the self-evaluation.

On the part of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the higher college examination score juniors have, the higher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they have, which is total influence. Because they who have higher college examination score study in the elite universities and general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they major in natural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they have the

(9)

higher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In addition, because male juniors major in natural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more than females, males have the higher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than females. However, controlled other variables, there is still direct influence of gender on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Males are still higher than females.

There is positive total influence of college examination score on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but it is not significant for total influence of college examination score on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advanced study.

However, controlled intervening variables, it is direct influence that the higher college examination juniors have, the lower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advanced study they have. It means that many undergraduates who have excellent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would rather stay in Taiwan to advanced study than go abroad advanced study.

Keywords: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o foreign or domestic advanced study,

university types and departments, the college examination score,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university

(10)

I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教育抱負的意涵...7

第二節 大學學業成就對教育抱負之影響...9

第三節 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之影響...11

第四節 出身背景、學測成績對教育抱負的影響...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19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變項測量...21

第三節 分析方法...2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26

第一節 各自變項與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關聯性之百分比交叉分析...26

第二節 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之二項式邏輯迴歸分析...31

第三節 影響就讀大學型態與科系因素多項式邏輯迴歸分析...37

第四節 影響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因素之迴歸分析...41

第五節 討論...4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49

第一節 結論...49

第二節 建議...50

參考文獻...52

附錄...57

附表一...60

附表二...61

(11)

圖目次

圖2-1:Sewell et al.(1970)威斯康辛模型………..7 圖3-1: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因果模型架構圖………..19

(12)

III

表目次

表4-1:各自變項與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百分比交叉分析表………29 表4-2:影響我國大學生國內進修教育抱負之二項式邏輯迴歸分析表…………33 表4-3:影響我國大學生國外進修教育抱負之二項式邏輯迴歸分析表…………36 表4-4:出身背景與學測成績對大學型態影響多項式邏輯迴歸分析表…………38 表4-5:出身背景與學測成績對就讀科系影響多項式邏輯迴歸分析………40 表4-6:影響在校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因素之迴歸分析表………43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台灣的高等教育擴張迅速,大學的高錄取率可說在「量」的教育機 會上達到均等了,然而在「質」的教育機會不均等性仍存在,即出身背景仍會影 響學生就讀學校的品質,如是否就讀公立大學、精英大學1與熱門科系(黃毅志,

陳怡靖,2005)。

雖然,在台灣地區進入大學就讀已非難事,然而台灣的升學競爭情形與學生 的學習壓力卻不減反增,這是因為公立大學、精英大學與熱門科系的名額有限,

社會大眾仍然希望自己子女能夠擠進這些學校與科系就讀,未來在就業或是升學 上才能夠更佔優勢。

然而台灣近年來因高等教育擴張太快,造成了就業市場存在著高教低就與高 學歷者失業的問題(王昭蓉,2000;主計處,2008;章英華、黃毅志,2007;黃 毅志,陳怡靖,2005),使得許多年輕學子紛紛選擇繼續升學作為逃避就業的另 一條路;然而,低家庭社經背景者可能沒有能力繼續投資孩子升學唸研究所的問 題,特別是出國留學,就誠如早期台灣有些家庭無錢供養孩子讀高中、大學一般,

孩子畢業後只好立刻就業賺錢;但是,學生所就讀的科系與學校型態往往對於其 未來的就業有著重要的影響(章英華,黃毅志,2007),尤其在台灣地區,教育 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職業與收入,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社會階層區分(黃毅志,

2002);如果學生於大學畢業後,就業與升學皆不利的情形下,便成為高等教育 擴張後帶來的嚴重問題。

在學生背景對於研究所升學影響的研究中,曾天韻(2004)曾對不同社經背

1 精英大學如在台灣為接受教育部「發展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五年五百億經費補助的 學校,包含有台大、台科大、成大、清大、交大、陽明、中正、中山、中興、政大、長庚與元智。

(14)

2

景者探討其在大學與研究所入學機會之影響,更進一步探討就讀「公立大學」、「實 用科系」者對研究所升學的影響;然而其研究所用資料為中研院1997 年「台灣 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距今已有十年之久;此外,其研究樣本是由全國民眾 做抽樣,雖具有代表性,但樣本為20 至 64 歲的民眾,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樣本很 少且年代久遠,所以並無法及時呈現出現今教育現況之問題所在;此外,曾天韻

(2004)亦沒對教育抱負(educational aspiration)做探討;更重要的是,「實用科系」

的界定,值此十年之間已有相當的改變,如教育系或教育相關科系便因國中小教 師缺額驟減的問題而不如以往熱門,而曾天韻(2004)卻將教育系列為實用科系,

且僅分為實用與否兩類亦過於粗糙。另外,有許多的研究,以就學中的學生為樣 本,探討不同科系者其成就抱負上的差異情形(王斐,2007;李文益、黃毅志,

2004;黃毅志、楊雅鈞,2007;蔡如珮,2002;蔡淑鈴、瞿海源,1988),然而 其研究所用的樣本僅只於一間大學或是技職院校體系,未能夠推論至全國大學 生;因此,若能夠探討台灣現今不同大學型態與不同科系的學生在教育抱負上的 差異情形,實有其必要性,也勢必能夠提供給教育當局與社會大眾更透徹的資 訊,此便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近年來,由於通訊科技的發達與資訊的便利,全球化的浪潮席捲各行各業,

國際政治、經濟貿易皆是如此,這樣的潮流,使得教育國際化成為各國教育革新 的重要課題,我國亦不例外(張欽盛,2006);而教育國際化的目標除了培養學 生的國際競爭力外,亦能夠提昇我國的教育水準與國際地位,在高等教育的部分 便有許多的具體措施如:提供獎助學金鼓勵學生出國留學、國內外交換學生、雙 聯制2等措施,教育部國際文教處也有許多的專案如「學海飛颺」、「學海築夢」、

「學海惜珠」提供獎學金供各領域的優秀青年學子出國深造,也在各個大學舉辦 留遊學宣導講座,不難發現高等教育國際化已蔚為潮流。我國近年來皆有學者對 高等教育國際化做探討(李本京,2003;張欽盛,2006;黃榮村,2003;楊巧玲,

2雙聯制是指在國內就讀大學或研究所的學生,同時在國內外修讀學分,透過兩校的相互採認,

即可於畢業時同時獲得兩校的學位。

(15)

2004;楊朝祥,2001;姜麗娟,2005;戴曉霞,2004),給予教育當局與行政單 位諸多建議,然而這些研究所探討的多是提出國內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問題與因應 之道,以及從各國的經驗作深入的探討,還有他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研究,這些 研究確實促成更多人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認識與投入,然而,對於教育部推動教 育國際化的實際措施-如「鼓勵學生出國留學」、「招收外國學生來台」、「推動國 際間之台灣研究計畫」等實際成效卻較無人研究;尤其在學生出國留學方面,雖 然可從教育部的統計資料得知出國人數與留學的國家(教育部文教處,2007),

但卻無法了解影響國內大學生出國留學意願的因素,對於有意願出國留學者的背 景與學習領域等相關資料更不易得知。在教育取得的相關研究中,往往將學生的 教育抱負視為影響教育取得的重要變項,因為教育抱負會影響未來的教育取得,

因此,探討教育抱負實有其重要的意義在;在威斯康辛模型(Wisconsin Model)

中,教育抱負是社經背景(含父母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家庭收入)影響未來教育 與職業取得的中介變項(Sewell, Haller, Portes, 1969;Sewell, Haller, Ohlendorf, 1970;Sewell, & Hauser, 1975),如此一來,教育抱負是否會成為社會階層再製的 重要中介機制,以及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問題,便是社會上與教育學界所關心 的。也就是說,台灣的大學生在面對教育國際化與我國高等教育擴張之下,出身 背景(含性別),特別是社經背景對於國內進修與國外進修的教育抱負影響情形 如何,便是本研究動機之二。

在威斯康辛模型中,教育抱負除了受到社經背景的影響外,學業成績與重要 他人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Hauser, Tsai & Sewell, 1983;Sewell et al., 1969, 1970;

Sewell & Hauser, 1975;Warren & Hauser, 1997),此在國外已有許多廣泛的研究,

然而,在國內有關威斯康辛模型的研究往往只取其中的部份來做探討,且大多只 探討至教育抱負的層面(王斐,2007;李文益、黃毅志,2004;陳易甫,2000;

楊瑩,1994;黃毅志、楊雅鈞,2007;蔡明昌,1997),對於國內進修與國外進 修的教育抱負分別做探討的更是沒有;而在這些國內的研究中,樣本從國小到大 學生皆有,但某些研究樣本已過於久遠,再者,有些僅以某一所學校的學生做樣

(16)

4

本,並無法推論至其他學校。而本研究所關心的樣本為大學生,在李文益與黃毅 志(2004)以及黃毅志與楊雅鈞(2007)的研究中雖然有探討學生的學業成績對 教育抱負的影響,但其樣本僅為台東大學的學生(包含前身為台東師院就讀中的 學生),並無法推論至台灣地區的大學生;究竟,台灣地區大學生的學業表現對 教育抱負的影響如何?尤其台灣地區大學之多,在進入各個學校與科系時就讀 前,所得到的標準化測驗大學入學考試學測成績有所不同,就讀後,各個大學與 科系所給的「大學學業成績」標準也不一,如此一來,學測成績與大學學業成績 對教育抱負的影響又是如何?實有待進一步探討之;而學生所自評的學習能力,

與其所進入的大學與科系亦有關聯,因此,「學習能力自評」對教育抱負的影響 又會是如何,這些便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三。

因此,基於上述三個研究動機,本研究欲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 學 年度大三學生的資料為樣本,以學生的出身背景(父母親教育、父親職業、家庭 收入、性別)與學測分數為自變項,中介變項則包含了大學型態與科系以及學業 成就(大學學業成績、學習能力自評),探討影響依變項教育抱負(國內進修、

國外進修)的因果機制,並以路徑分析來檢證相關的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歸納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不同大學型態與科系的學生在教育抱負上的差異情形。

二、探討不同出身背景對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之影響情形。

三、探討大學生學測成績、在校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對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影 響。

四、探討出身背景、學測成績透過大學型態與科系、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 評對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影響之因果機制。

(1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大學學業成績與學測成績

本研究所指的「大學學業成績」是以學生於調查期間之前一學期的大學學業 成績總平均為代表,由學生自行填答。而「學測成績」是指每年二月高三生或重 考生參加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所得的成績,而「學科能力測驗」的科 目有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與自然五科,每科得分皆以 0-15 級分計算,五個 學科總級分為0-75 級分(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07)。在推甄入學與申請入學的 管道中,學測分數是非常重要的依據,在許多科系中佔總成績相當高的比率;而 登記分發入學雖以七月指定考試成績為錄取的標準,但仍會以學測成績作為門 檻;故本研究以具有學測總分的樣本來做分析(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2005;

大學甄選入學彙辦中心,2005)。

二、學習能力自評

在一般的理論與調查研究上,通常將大學生的能力分為認知思考能力與人際 能力兩部份,認知思考能力通常以語言、數理、專業等能力為主;而人際能力方 面則包含了人際溝通、領導等能力。透過學習能力自評能夠彌補學業成績在測量 上的不足,且所測得的面向也比單一學業成績分數來得廣。在本研究中,依據「台 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 學年度大三學生問卷中:「你認為自己在下列各方面的能 力如何?」由學生來自我評估下列九項能力:藝術、領導、口語表達、語文表達

(含寫作文筆)、人際(溝通、合作)、英語聽說、英語閱讀、數理邏輯、電腦 資訊能力分析。

三、大學型態與科系

本研究所指的大學型態包含精英大學、一般公立大學、公立學院、一般私立 大學、私立學院五類,因就讀此類學校者,會參加「學科能力測驗」而具有學測

(18)

6

成績。而科系係根據教育部科系分類為18 類,再依據研究需要,歸納為七大類,

分別為1.「人文科系」包含藝術、人文、觀光服務。2.「理學科系」包含自然科 學。3.「工學科系」包含數學電算機、工業技藝、工程、建築都市規劃、運輸通 訊。4.「醫藥衛生科系」包含醫藥衛生。5.「農林漁牧科系」包含農林漁牧。6.

「社會科學科系」包含經社心理、法律、大眾傳播、商業及管理。7.「教育科系」

包含教育、家政、體育。

四、教育抱負

成就抱負可分為教育抱負與職業抱負,其係指個人在追求成就時,評估自己 所能達到的目標水準而成為個人所追求的目標;教育抱負便是一種對自我教育成 就的期許,其會影響未來所取得的教育年數(黃毅志、楊雅鈞,2007;Hauser, et al., 1983;Sewell et al., 1969, 1970;Sewell & Hauser, 1975)。本研究所指的教育抱負,

是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學年度大三學生問卷中,問到「你在大學四年中 是否有下列規劃?」,有兩項題目分別問到學生「準備出國留學」與「準備甄試 或考國內研究所」的規劃情形,在「準備出國留學」題項中回答「計劃中」、「進 行中」、「已完成」者表示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回答「尚未考慮」與「試過但 放棄」者,表示無國外進修教育抱負。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處理情形則依據「準 備甄試或考國內研究所」的回答,回答處理方式同國外進修教育抱負。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育抱負的意涵

成就抱負可分為教育抱負與職業抱負,其係指個人在追求成就時,評估自己 所能達到的目標水準而成為個人所追求的目標,其會影響個人未來是否有所成就

(張春興,1993;黃毅志、楊雅鈞,2007;Sewell et al., 1969)。而教育抱負便是 指個人對於所處的情境中,對自己所要達成教育成就的一種期許。

在Sewell 等人(Hauser et al., 1983; Sewell & Hauser, 1975; Sewell et al., 1969, 1970)所提出的威斯康辛模型研究中(見圖 2-1),教育抱負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心 理變項,因教育抱負不但會影響未來的教育(即受教育年數所代表的最高學歷)與 職業地位取得,也受到重要他人與學業成績的影響,其中的重要他人影響包含了 父母期望、教師期望與同儕抱負,而重要他人影響又受到社經背景與心智能力的 影響,其中社經背景通常是指父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與全家收入。而本研究 所要提出的許多假設與對研究結果之討論,都依據威斯康辛模型,這在後續的章 節會做進一步的說明,在此也就必須列出威斯康辛模型圖。

圖2-1 Sewell et al.(1970)威斯康辛模型 資料來源:Sewell et al.(1970)

教育抱負

教育年數 職業地位

學業成績 心智能力

職業抱負

社經地位 重要他人影響

.25 .15

.23

.53 .46

.22 .59

.18 .32

.51 .26

.22 .29

.44

(20)

8

在有關教育抱負的相關研究中,鮮少分別針對國內進修與國外進修的教育抱 負來做探討,雖然可能各有不同的影響因素,但影響教育抱負的因素亦可能對國 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具有類似的影響,故本研究欲從背景變項(含社經背景、性別、

學測成績)與中介變項(大學型態、科系、大學學業成績、學習能力自評)中找 出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因素,並做進一步的解釋與討論。

(21)

第二節 大學學業成就對教育抱負之影響

Sewell 等人(Hauser et al., 1983; Sewell & Hauser, 1975; Sewell et al., 1970)

所提出的威斯康辛模型(Wisconsin model)中,發現學業成績與重要他人會影響 教育抱負,且學業成績越高者,教育抱負亦越高,而在控制重要他人的影響後,

發現學業成績對教育抱負仍有直接影響,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學業成績較高者,對 自己較有信心所致;而Wilson 與 Portes(1975)以全國性的樣本來檢證威斯康辛 模型時,發現學業成績對教育抱負的影響比重要他人的影響來的大,可見學業成 績對教育抱負影響之重要性。

而我國探討學業成績對教育抱負影響的研究並不多,蔡明昌(1997)以某所 國小學童為對象,研究發現學業成績對教育抱負有所影響;黃毅志與楊雅鈞

(2007)的研究發現,台東大學學生的大學學業成績對教育抱負是沒有影響的,

這可能是因為其所用的學業成績是在校成績,而各科系間所給分的標準並不同而 造成的測量誤差所致;而李文益與黃毅志(2004)所使用的資料為台東大學前身 台東師院的資料,其研究發現,大學學業成績對教育抱負是有正向的影響,同樣 是台東大學的研究,但研究發現並不同,除了可能是不同的樣本外,更重要的是 李文益與黃毅志(2004)所用的大學學業成績是各班級內的標準分數(z),如此 一來即可避免年級與科系給分標準不同而造成的偏誤,但使用標準分數(z)會 使得各班的學業成績平均數為0,這會造成各個科系間的差異無法被區分出來,

因此,若能夠加入標準化測驗,如大學入學考試學測成績來進行探討,或許將更 加精確。

由於上述研究並無對學生的學測成績作統計上的控制,但筆者推論,在控制 了學測成績之後,大學學業成績較高者,仍然對自己較有自信,因此大學學業成 績仍對教育抱負有正向的影響。此外,上述研究在對教育抱負作探討時,並未細 分國外進修與國內進修的教育抱負,但筆者預期,在控制學測成績後,大學學業 成績對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仍都有正向的影響。

(22)

10

一般大眾往往將學業成績視為學業成就的重要指標,然而,在大學生活中,

學生除了專業知能的學習外,往往也透過課外的社團活動、社交聯誼、服務學習 等活動來培養人際溝通、領導、表達等能力,這對於接受高等教育後便要出社會 的學生而言,是一個重要的人際能力,然而,在大學學業成績上並無法完全反映 出這些能力。此外,在大學期間的課堂上,亦會透過小組討論、溝通、簡報、閱 讀、理解、分析等過程來增進學生的認知思考與專業能力,學生也在這過程中,

更加的了解自己各項能力的強弱情形,因此,透過學習能力自評所測得學業成就 的面向將比大學學業成績單一分數所能夠代表的更廣。

Pascarella 與 Terenzini(1991)指出,許多研究的實際測驗成績與學生能力 自評之間的相關大約在 0.5 左右(轉引自張雪梅,1999),可說不低。美國區域 認可委員會有時也以學生自評的分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現已有許多相關的 量表可省去實施標準化測驗的耗力與費時(張雪梅,2006)。因此,若能以學生 自我能力的評估作為學業成就的另一重要指標對教育抱負來做探討,或許可涵蓋 與探討的層面將更深更廣。

筆者認為,學習能力自評越佳者,由於較有自信,教育抱負可能較高,例如,

有些人自許英語能力較佳,便可能提高其出國留學的教育抱負。國內雖尚無研究 證實,但對台灣的現況觀察或許可推知,尤其台灣是特別重視文憑的國家(黃毅 志,2002),自許能力較佳者,當然不願屈就自己學歷不如他人,便以取得高學 歷為目標,而可能有自許能力較佳者,教育抱負亦較高的現象。

(23)

第三節 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之影響

黃毅志與陳怡靖(2005)認為教育的急速擴張造成高教低就等問題,對於升 學的壓力只是延伸至更高層級的關卡,如繼續升學研究所;而在眾多青年學子進 入大學就讀後,其就讀的學校與科系對其未來的教育抱負影響如何便是很重要的 議題,因這關係到學生在入學時選校與選系的考量。

一、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的間接影響

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的間接影響,是指大學型態與科系透過本研究所 用資料庫中的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對教育抱負產生的影響。

在各個科系間往往會由於所學科目性質的差異與學習風氣的影響,而造成老 師給分的標準有所不同,如黃毅志與楊雅鈞(2007)的研究便發現,數理系組的大 學學業成績便顯著低於教育系組;雖然其研究並未對學測成績進行統計上的控 制,但筆者推論,在控制學測成績後,理工科系仍會由於所學科目較難的關係,

而造成學業成績較其他科系來的低,便降低了國內外進修的教育抱負。

此外,各個科系皆有其必須培育的人才與目標,因此在課程與教學上皆有所 差異,如此的差異便可能對學生學習能力自評產生影響,如理工科系的學生在數 理邏輯與電腦資訊的能力自評上便可能高於其他科系,而對教育抱負的提昇有所 助益。也就是說,理工科系的學生可能會因為自評邏輯思考能力較其他科系佳,

而有較高的教育抱負,但也可能因為大學學業成績較其他科系低,而不利於教育 抱負,至於影響的機制究竟為何,則有待本研究進一步資料分析釐清。

在大學型態與學習能力自評方面,張雪梅(2006)便在其研究中探討到公私立 學校間,學習能力自評的差異情形,結果顯示,公立學校的學生在許多項的能力 自評得分上顯著高於私立學校的學生;然而,其統計所用方法僅為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並未針對相關變項,如學測成績所代表的學生原本素質做統計上的控制,

(24)

12

因此,公私立學校間,學生學習能力自評的差異,是學生本身素質所至,或是學 校教育所造成,並無法釐清兩者之間的影響。若能夠控制學測成績,再來比較公 私立學校間學生學習能力自評的差異情形,再探討公私立學校透過學習能力自評 對教育抱負產生的影響,將更能夠釐清公私立學校的影響差異。

二、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的直接影響

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的直接影響,指的是並非透過本研究所用資料庫 中的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對教育抱負所產生的間接影響,這包含了透過 由於本研究資料限制而未納入研究架構(見圖3-1)的各學校型態與科系的教學 資源、同儕抱負與對未來順利進修的希望不同等,而可能會對教育抱負產生的影 響。

由於公立學校往往名聲較好、經費與資源較多,而吸引較好的老師任教與社 經背景較高、成績較佳的學生就讀,且公私立學校間有不同的課程品質、難度與 學習環境,使得公私立學校被視為一種教育分流(林大森,2002;章英華、黃毅 志,2007),造成公立學校的學生在未來有較高的教育成就與階層位置。而不同 的科系也由於所受的課程與訓練皆不相同,因此科系也被視為一種教育分流(曾 天韻,2004),且就讀實用科系者,往往較有機會升學研究所。

在曾天韻(2004)的研究中便發現,就讀「公立大學」與「實用科系」者較 有機會升學研究所;然而其研究所用的資料為1997 年「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 調查」,距今已有十年之久,雖然樣本是由全國民眾做抽樣,具有代表性,但其 樣本為20 至 64 歲的民眾,當時受高等教育者並不多,所以並無法呈現出現今的 教育現況,此外,其科系分類,僅實用與否兩類實在過於粗糙,且其參考林生傳

(1999)與陳建志(2000)之分類也已不符合當今社會變遷下實用與否的界定,

如曾天韻(2004)將教育科系視為實用科系,但現今教育系或教育相關科系便因 為國中小學教師缺額驟減而不如以往熱門。

(25)

而科系對教育抱負的影響,在黃毅志與楊雅鈞(2007)的研究中發現,台東 大學就讀數理系組的學生其教育抱負比教育系組來的高;蔡如珮(2002)以台東 師院各科系的學生進行比較發現,特教系與語教系學生的教育抱負較其他學系來 的高;王斐(2007)分析技職體系的學生發現,就讀理工科系的學生,其教育抱 負較高;蔡淑鈴與瞿海源(1988)針對台大學生進行研究的發現亦是如此,工學 院的學生,不論是繼續念研究所或是博士班的教育抱負都最高,理學院次之,文 學院最低,可見就讀的學院別或是科系會影響教育抱負水準的高低;這可能與台 灣地區各科系研究所設立的數量與入學人數有關,如在94 學年度中,科技類組3 畢業的研究生,便佔了當年研究所畢業人數的一半以上(54.09%)(教育部統計 處,2007);也由於科技類組研究所的招生人數較多,會使就讀該領域的大學生 對未來順利進修充滿希望,進而提高其國內進修教育抱負。

而學生所就讀的科系也會因為學術或就業導向以及理論或實用的差異而影 響學生未來的教育抱負,也就是曾天韻(2004)所指出,就讀的科系已成為一種 分流。有時由於市場的需求,政府會因應國家的需要而廣設研究所培訓研究人 才,如國內高科技產業的發達,便帶動了資訊與電機等科系的發展,相關科系的 研究所便有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在94 學年度的研究所畢業生便有一半以上是科 技類組者(教育部統計處,2007);此外,加上產學合作的互動,在國內就讀此類 研究所,不但可對業界的脈動訊息更加清楚,或許也能提昇人際網絡,對於日後 的職業取得也許有所助益,這便可能提昇該領域大學生在國內進修的教育抱負。

反之,人文科系所研究的語言、美術、音樂在國內較無進修的機會4,若欲深造 研究便可能會傾向出國留學,而造成該領域的大學生可能會有較高的國外進修教 育抱負。另外,亦有部份科系如醫藥衛生等科系,可於畢業後便立即運用所學於 職場,亦可能降低未來繼續進修的教育抱負。

3 在教育部統計處針對 94 學年度研究生畢業人數的三大科系分類中,科技類組人數最多,社會 類組居次,人文類組最少;其中的科系類組包含自然科學、數學及電算機科學、醫藥衛生、工業 技藝、工程學、建築及都市規劃、運輸通訊。

4 在 94 學年度研究生畢業人數中,藝術學類僅佔 2.92%,人文學類佔 3.98%(教育部統計處,

2007)。

(26)

14

在我國探討公私立分流影響教育取得的研究中,大多為探討高中階段的公私 立分流(林大森,1999,2002;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章英華、黃毅 志,2007;鄭燿男、陳怡靖,2000;薛承泰,1996),對於大學公私立分流對教 育抱負的影響則無人探討過,在現今高等教育擴張的時代,或許可從過去的研究 推論:既然在高中階段就讀公立學校者,未來的教育年數較私立學校來得高,又 教育年數與教育抱負的關聯密切(Sewell et al., 1970);因此可推論:大學的公私 立分流對學生的教育抱負可能也會有所影響,尤其是獲得更多補助又招收到好學 生的精英大學,其學生的教育抱負將高於一般公立大學,而一般公立大學又將高 於一般私立大學。

宋玫玫(2005)曾對公私立大學學生的在校生活與未來規劃的差異做過探 討,其發現,公立大學的學生不管是在出國留學或是準備國內研究所的抱負都高 於私立大學的學生,且大一與大三的學生皆是如此;此外,宋玫玫(2005)亦發 現,除了在抱負上的差異外,公立大學的學生在知識或學術的追求也較積極。宋 玫玫(2005)推論這或許顯示著公立大學的學校風氣較重視學術上的發展,而私 立大學較重視學生未來的就業競爭力;然而此研究所用的統計方法僅為百分比與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並未針對相關的變項做統計上的控制,所以此現象也有可能 是學生在高中時期的學業成就繼續影響其進入大學後的教育抱負與性向,也就是 說公立大學學生教育抱負較高可能是學測成績較高所致,倘若能夠藉由統計方法 控制學生學科能力測驗的成績,再探討公私立大學間學生教育抱負的差異情形,

將更有意義。

于若蓉與朱敬一(1998)在【台大「惠我良多」?論各大學畢業生初出校門 的表現】一文中,便有探討控制大學入學考試成績5前後的差異情形,在未控制 大學入學考試成績時,各個學校間學生進修的差異情形很大,若控制大學入學考 試成績後,其間雖仍有差異,但有減少的跡象,這是因為每個學校所招收到的學

5 于若蓉與朱敬一(1998)的研究所控制的大學入學考試成績是指各個科系於大學聯考時最低錄取 分數。

(27)

生素質並不相同,若未對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成績進行統計上的控制,可能在評 估學校教育的影響效果上會產生偏誤。雖然于若蓉與朱敬一的研究並非對教育抱 負做探討,但其研究所發現的實際進修情形在校際間有顯著的差異存在,因此教 育抱負亦可能有所差異,尤其于若蓉與朱敬一的研究顯示,控制大學入學考試成 績後,公立大學學生的進修情形仍普遍比私立大學來的高,因此更可推論,精英 大學甚或是一般公立大學學生的教育抱負將比一般私立大學來的高。

雖然于若蓉與朱敬一(1998)並未對於控制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後,學校之間 進修的差異情形作解釋,但從威斯康辛模型中可推論,精英大學或是一般公立大 學學生的教育抱負之所以高,可能是同儕抱負較高的影響,以及社經背景較高,

導致父母教育期望較高所致。

(28)

16

第四節 出身背景、學測成績對教育抱負的影響

一、出身背景、學測成績對教育抱負的間接影響

學測成績會影響學生選擇就讀的大學型態與科系,如學測成績較高者,往往 會選擇精英大學、一般公立大學與熱門的理工科系與醫藥衛生科系就讀,進而對 教育抱負產生影響;此外,在學測成績相同下,由於私立學校學費較貴,因此家 庭收入較高者,便較有可能選擇私立學校就讀,也間接的對教育抱負產生了影響。

台灣地區的高等教育有科系性別隔離的現象存在,在劉正與陳建州(2007)

以及陳建志(2000)的研究中發現,男性大多選擇就讀「工程」、「商業管理」、「數 學、電算機」、「醫藥衛生」、「自然科學」科系就讀;而女性較集中在「商業管理」、

「人文」、「經社心理」、「教育」等科系,從這些科系類別中可看出,男性所就讀 的科系多半較具有發展性,且有較多的研究所可供進修;雖然劉正與陳建州

(2007)以及陳建志(2000)並未對出身背景與學測成績進行統計上的控制,但 很可能在學測成績與其他背景因素相同之下,男性仍較可能選讀較有發展的理工 科系,而有較多的進修機會,對未來順利進修充滿希望,造成男性的教育抱負比 女性來的高。

二、出身背景、學測成績對教育抱負的直接影響

在威斯康辛模型的研究中,學業成績會對教育抱負產生正向的影響(Hauser et al., 1983; Sewell & Hauser, 1975; Sewell et al., 1970),然而其研究所用的學業成 績僅為在校成績,並非標準化測驗的結果;而正向的影響可能是由於學生在校成 績較高,對自己較有信心,進而提高了教育抱負,而筆者推論,若探討標準化測 驗的學測成績對教育抱負的影響,應當也是學測成績較高者,會較有信心,而對 教育抱負產生正向的影響,本研究亦將進一步檢證之。

另外,在威斯康辛模型的研究中,即使控制了在校成績後,社經背景仍會透

(29)

過重要他人對教育抱負產生影響(Sewell et al., 1970)(參見圖 2-1),也就是說,

高社經背景者,父母的教育期望較高,進而提高了子女的教育抱負;筆者推論,

本研究在控制標準化測驗的學測成績後,其結果應該也是高社經背景者,父母的 教育期望較高,進而提高了子女的教育抱負。由於本研究要探討國內進修與國外 進修的教育抱負,但威斯康辛模型並無細分此兩類,此外,由於國外高等教育的 費用比我國高出許多,因此筆者推論,家庭收入對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影響會比 對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影響來的大。

國內在探討大學生教育抱負的研究中,李文益與黃毅志(2004)以台東師院 的學生為樣本,而黃毅志與楊雅鈞(2007)是以台東師院改制為台東大學較新的 資料來分析,研究皆發現,控制了大學學業成績之後,父親的教育程度對子女的 教育抱負會有正向的影響。然而,以上研究所用的樣本僅為一所大學,同質性太 高,也沒有探討社經背景變項中的父親職業與全家收入對教育抱負的影響。因 此,本研究將在控制標準化測驗的學測成績後,探討社經背景對國內外進修教育 抱負的影響。

在性別對教育抱負的影響中,李文益與黃毅志(2004)在控制了大學學業成 績與其他出身背景的因素後,發現男性大學生的教育抱負仍比女性來的高,這可 能與性別社會化的影響有關,由於傳統價值告知女性應持守家庭,善盡人妻與人 母的責任,因而降低了女性的教育抱負(張如慧,2001;繆敏志,1992;

Bobbitt-Zeher, 2007)。然而,李文益與黃毅志(2004)並未細分碩士班與博士班 的教育抱負來探討,而黃毅志與楊雅鈞(2007)在使用台東大學較新的資料進一 步分析後發現,男女在念碩士班的教育抱負上已無差異,但念博士班的教育抱負 則是男性較高,雖然仍有不平等的現象,但這或許已透露出近來女性主義抬頭、

政府與社會廣泛提倡性別平等有關。雖然李文益與黃毅志(2004)以及黃毅志與 楊雅鈞(2007)的研究並無對標準化測驗的學測成績進行統計上的控制,但筆者 推論,由於政府與社會廣泛提倡兩性平等,因此,在控制學測成績與其他背景因 素之後,性別對國內外進修(在此指唸碩士)的教育抱負已無影響。

(30)

18

由於有關學業成績對教育抱負做探討的國內文獻並不多,且這些研究所探討 的樣本往往也僅為台東大學(師院),並無法推論至全國的大學生;因此,本研 究便欲以國內一般體系的大學生為樣本來進行分析,並完整的探討性別、父母親 教育、父親職業與家庭收入這些背景變項與學測成績對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影 響。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擬出「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因果模型架構圖」如 圖3-1。

圖3-1 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因果模型架構圖

本研究根據研究架構與相關文獻擬出研究假設如下:

一、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對教育抱負的影響

在控制了出身背景、學測成績與大學型態與科系後,本研究對於大學學業成 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對教育抱負的影響,提出假設1-1:「大學學業成績較佳者,國 內外進修教育抱負較高」;假設1-2:「英語能力較佳者,國外進修教育抱負較高」。

二、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的影響

在控制學測成績與背景因素後,本研究對於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的影 響分下列兩項提出研究假設:

(一) 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的間接影響 性別

父親教育 母親教育 父親職業 收入 學測成績

學習能力自評

教育抱負 學校型態、科系

大學學業成績

(32)

20

假設2-1:「就讀理工科系者,其大學學業學業成績較其他科系來的低,不利 於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假設2-2:「就讀理工科系者,其自評邏輯思考能力較 其他科系來的高,進而提高了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

(二) 大學型態與科系對教育抱負的直接影響

假設 2-3:「就讀精英大學者,其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較其他學校型態來的 高」;假設2-4:「就讀理工科系者,其國內進修教育抱負較其他科系來的高」;假 設2-5:「就讀人文科系者,其國外進修教育抱負較其他科系來的高」;假設2-6:

「就讀醫藥衛生科系者,其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較其他科系來的低」。

三、出身背景、學測成績對大學型態與科系的影響

在控制學測成績後,本研究對於出身背景對大學型態與科系的影響,提出假 設3-1:「家庭收入較高者,選擇就讀一般私立大學的機會較高」;假設 3-2:「男 性大學生就讀理工與醫藥衛生科系的機會較女性來的高」。在控制出身背景後,

本研究對於學測成績對大學型態與科系的影響,提出假設 3-3:「學測成績較高 者,往往會選擇就讀精英大學、一般公立大學與理工、醫藥衛生科系」。

四、出身背景、學測成績對教育抱負的直接影響

在控制大學型態與科系、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後,本研究對於出身 背景與學測成績對教育抱負的直接影響,提出假設4-1:「家庭社經背景較佳者,

國內外進修的教育抱負較高」;假設4-2:「家庭收入對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影響 比對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影響來的大」;假設4-3:「學測成績較佳者,國內外進 修教育抱負較高」。

(33)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變項測量

本研究的資料來源為「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Taiwan Higher Education Data System, THEDS),此資料庫系由國科會與教育部進行的大型研究計畫,自民國 92 年七月開始針對全國 156 所大學院校學生做抽樣調查,依學校分層,以四取 一抽樣,94 學年度大三學生的問卷回收率為 53.0%,其抽樣所回收的樣本分佈 與母體分佈甚為相近(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整合計畫,2007);而調查的內容相 當廣泛,除了家庭與父母資料外,亦包含學生的學習意願、態度、能力、學習狀 況、課程參與程度、身心狀況、家庭環境與學習成果等,相當適合於本研究使用;

因此本研究以94 學年度大三學生資料為樣本做問卷調查,並結合各個樣本於 92 學年度大一學生填答問卷時的學測分數,由於就讀「精英大學」、「一般公立大 學」、「公立學院」、「一般私立大學」、「私立學院」學生才有學測分數,因此僅以 這五類學校型態來做分析探討6

一、自變項:

(一)性別:

進行迴歸分析時將性別作虛擬變項(dummy variable),以男為 1,女為 0。

(二)父母親教育程度:

將各級學校教育轉換為接受的教育年數來做測量,國小(含以下)為6年、

國中為9年、高中職為12年、專科為14年、大學為16年、研究所(含以上)為18 年。!

(三)父親職業:

依據問卷中「父母親現在的工作類型?」,並參考黃毅志(2003,2005)之

6 「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的學校型態分為十類,但本研究並未針對公私立技職學院、公私立科 技大學與公私立專科學校做探討。

(34)

22

職業分類給予分數7,將「高層專業人員(如大專教師、醫師、律師)」給6 分;

「民意代表、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中小學、特教、幼稚園教師」、

「一般專業人員(如一般工程師、藥劑師、記者、護士)」給5 分;「技術員及 助理專業人員(工程技術員、代書、藥劑生、推銷保險)」給4 分;「事務工作 人員(文書、打字、櫃檯、簿記、出納)」給3 分;「服務及買賣工作人員(商 人、廚師、理容、服務生、保姆、警衛、售貨)」、「技術工(泥水匠、麵包師 傅、裁縫、板金、修理電器)」、「機械設備操作工及裝配工(含司機)」給2 分;「農、林、漁、牧工作人員」、「非技術工(工友、門房、洗菜、簡單裝配、

體力工)」給1 分,其他如職業軍人或失業待業皆設為遺失值。

(四)家庭收入8

依據受訪者填答「你的家庭經濟狀況如何(年收入)?」,將填答選項「少 於50萬元」設為1、「50萬-114萬元」設為2、「115萬-150萬元」設為3、「151萬元 以上」設為4。

(五)學測成績:

根據 94 學年度大三學生在 92 學年度大一時填答問卷所填的學測分數做測 量。

二、中介變項

(一) 大學型態:

僅分析「精英大學」、「一般公立大學」、「公立學院」、「一般私立大學」、「私 立學院」五類,在進行迴歸分析時以一般私立大學作對照組。

(二) 科系:

THEDS 已依造教育部的科系分類分為 18 類,研究者再自行依據研究需要,

7 「父親職業」變項的處理方式,若以虛擬變項來做路徑分析將會非常複雜;而以六等職業社經 地位順序尺度所作的測量與「臺灣地區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做測量的研究結果也相當接近(黃 毅志,2005),所以本研究採六等職業社經地位測量。

8 「家庭收入」變項的處理方式,若以虛擬變項來做路徑分析將會非常複雜;而若以各組的組中 點來做測量,在資料分析後,所得到的研究結果與本研究正文中的結果可說一樣。

(35)

依其性質分成七個類組進行比較分析,依序為1.「人文科系」包含藝術、人文、

觀光服務。2.「理學科系」包含自然科學。3.「工學科系」包含數學電算機、工 業技藝、工程、建築都市規劃、運輸通訊。4.「醫藥衛生科系」包含醫藥衛生。

5.「農林漁牧科系」包含農林漁牧。6.「社會科學科系」包含經社心理、法律、

大眾傳播、商業及管理。7.「教育科系」包含教育、家政9、體育。在進行迴歸分 析時以人文科系作對照組。

(三) 學習能力自評:

依據受訪者填答「你認為自己在下列各方面的能力如何?」,將「很弱」、

「弱」、「普通」、「強」、「很強」分別給予1至5分,再將這九項能力用SPSS 內定的主成份分析萃取出λ 值大於1的三個因素,可解釋變異量77.32%,並採 oblimin斜交轉軸,分別對此三個因素命名為「自評人際溝通能力」、「自評邏輯思 考能力」與「自評英語能力」。在最初的因素分析中,由於「藝術」這題項落在

「自評人際溝通能力」上並不合適,便刪除之,得到「自評人際溝通能力」反映 在領導、口語表達、人際(溝通、合作)、語文表達(含寫作文筆)上;「自評 邏輯思考能力」反映在數理邏輯與電腦資訊能力分析上;「自評英語能力」反映 在英語聽說與英語閱讀上。(參見附表1)

(四) 在校成績:

依據受訪者填答問卷「你前一學期的學業總平均幾分?」進行測量分析,

並將不到50 分10者,設為遺失值,不列入處理。

三、依變項:

依變項依照問卷「準備出國留學」與「準備甄試或考國內研究所」,分為國 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在「準備出國留學」中,填答「計劃中」、「進行中」、「已

9 家政科系包含了幼兒保育學類、食品營養學類與家庭工藝學類等科系,本研究僅將「幼兒保育 學類」歸類於第七個科系分類的「教育科系」中。

10 由於國內部份大學有二一退學等制度,若前一學期學業總平均分數過低,可能此學期早以退 學處理,為避免學生隨意填答造成測量誤差,故將平均0 至 50 分者設為遺失值,不列入分析。

(36)

24

完成」者,國外進修教育抱負設為1,填答「尚未考慮」與「試過但放棄」者,

國外進修教育抱負設為0。國內進修教育抱負依照「準備甄試或考國內研究所」

填答情形,處理方式同國外進修教育抱負。

(37)

第三節 分析方法

本研究依據圖 3-1 來探討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因果模型,以統計套 裝軟體SPSS For Windows 12.0 進行資料分析,依此檢證相關理論假設,所運用 的統計方法包括因素分析、百分比交叉分析、迴歸分析、邏輯迴歸分析、多項 式邏輯迴歸分析以及路徑分析。

首先,將「學習能力自評」的項目進行因素分析,以簡化變項的個數,得到 少數更抽象的概念,以簡化分析。再對背景變項、中介變項與依變項作百分比交 叉分析,了解雙變項間的關聯性;接著,在因果模型的引導下進行迴歸分析,探 究背景變項透過中介變項對教育抱負影響之因果機制,此即路徑分析。在此必須 強調的是:根據林清山(1991:245-249)和林南(Lin, 1975:321-326)指出,傳 統的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方法用迴歸來進行,而現在多用 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來做分析。但本研究不採用 SEM,因本研究包含許多類別變 項,特別是大學型態與科系,這些類別變項在當依變項時必須做多項式邏輯迴 歸,而非 SEM;此外,這些類別變項並非成常態分配,也無法轉換成常態分配 的變項,這會違反SEM 觀察變項必須是常態分配的假定,會造成錯誤的研究結 果(邱皓政,2005:2.17-2.19),故本研究採以迴歸分析。

(38)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包含四節,第一節為各自變項與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關聯性之百分交叉 分析;第二節為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之二項式邏輯迴歸分析;第三節為影響 就讀大學型態與科系的因素之多項式邏輯迴歸分析;第四節為影響大學學業成績 與學習能力自評因素之迴歸分析。

第一節 各自變項與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關聯性之百分比

交叉分析

從表4-1 來分析各自變項與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之關聯性。首先,在整體樣 本數中,有40.6%的大學生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69.2%有國內進修教育抱負。

再者,所有的自變項,包括性別、父親職業、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全 家收入、學測成績、在校成績、大學型態、科系皆與國外進修教育抱負、國內進 修教育抱負的關聯性達顯著水準(P<.05),以下再就自變項與依變項的關聯性強 度(Cramer’s V)來做說明;就國外進修教育抱負來說,以母親教育程度的關聯 性最高,其次為父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全家收入。而國內進修教育抱負則是 以科系的關聯性最高,其次為大學型態、性別、學測成績。總體看來,家庭社經 背景變項(父親教育、母親教育、父親職業、全家收入)與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 關聯性較高,而學測成績、大學型態、科系、性別則與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關聯 性較高。

就性別來說,女性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為 42.6%,高於男性的 38.2

%;但女性(64.7%)有國內教育抱負的比率則比男性(74.8%)低。

在父親職業方面,父親職業為高層白領者,有53.3%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

為所有職業別中最高,其次為買賣服務、基層白領、農林漁牧,工人(27.6%)

最低;可見隨著父親職業地位提高,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大致上也跟著提 高。而父親職業為基層白領者,有74.5%有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為所有職業別中

(39)

最高,其次為高層白領、農林漁牧、買賣服務,工人(66.9%)最低,但各職業 間的差別並不大。

在父親教育程度方面,父親教育程度越高者,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也 越高。同樣地,父親教育程度越高者,有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也越高,但各 個父親教育程度間的差別並不大。

在母親教育程度方面,母親教育程度越高,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也越 高。而母親學歷為專科者,有73.6%有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為所有母親教育程度 中最高者,其次為研究所以上、大學、高中、國中,最低為國小(含以下),但各 個母親教育程度間的差別並不大。

在全家收入方面,全家收入越高,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也越高。此外,

全家收入越高,有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也大致上越高,且不同全家收入者之 間的差距並不大。

在學測成績方面,學測成績越高,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大致上也越 高,但其間的差異並不大。而學測成績介於56 至 62 分者,有 77.2%有國內進修 教育抱負,為所有學測成績階層中比率最高者,比率最低者為5 至 35 分者,但 仍有61.9%有國內進修教育抱負,大致上也是學測成績越高,有國內進修教育抱 負的比率也越高。

而在校成績方面,介於 80 到 84.99 分者有 43.7%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為 所有在校成績階層中比率最高者,最低為50 到 64.99 分者(34.2%),但其間的 差異並不大,大致上,在校成績越高,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也越高。至於 國內進修教育抱負,也是在校成績越高,有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比率也越高。

在大學型態方面,就讀精英大學者有48.0%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為所有大 學型態中比率最高者,其次為公立學院(43.3%)、一般私立大學(40.1%)、一 般公立大學(37.9%),最低者為私立學院(35.5%),但彼此間的差別並不大,

Cramer’s V 值只有.068。而就讀一般公立大學者有 75.9%有國內進修教育抱負,

為所有大學型態中比率最高者,其次為精英大學(75.6%)、一般私立學院(65.1

%)、公立學院(64.4%),最低者為私立學院(64.1%)。

在科系方面,就讀人文科系者有54.6%有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為所有科系別 中最高,其次為理學科系(44.3%)、醫藥衛生科系(43.5%)、社會科學科系(38.9

%)、農林漁牧科系(36.9%)、最低者為工學科系與教育科系,皆為 34.8%。而

(40)

28

就讀理學科系者有85.2%有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為所有科系別中最高,其次為工 學科系(77.4%)、農林漁牧科系(74.7%)、教育科系(74.5%)、人文科系(63.4

%)、社會科學科系(62.1%),最低者為醫藥衛生科系(61.9%)。

從各自變項與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百分比交叉分析表中,只能得到簡單的 雙變項關聯性描述分析,至於各個變項對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影響,則必須藉 由統計的控制如迴歸與邏輯迴歸,來做更進一步的分析。

(41)

表4-1:各自變項與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百分比交叉分析表

百 分 比 依變項

自變項

國外進修教育

抱負百分比 Cramer’s V 國內進修教育

抱負百分比 Cramer’s V

整體樣本=26797 40.6 69.2

女(N=13394) 42.6 64.7

別 男(13403) 38.2 .044*

74.8 .110*

農林漁牧(N=760) 32.5 68.3

工人(3020) 27.6 66.9

買賣服務(3539) 42.5 67.8

基層白領(1506) 39.9 74.5

父親 職業

高層白領(3126) 53.3

.193*

73.3

.067*

國小(含以下)(N=1611) 28.3 63.8

國中(2305) 29.8 65.1

高中(4939) 37.0 69.3

專科(2756) 45.1 71.3

大學(2623) 53.6 71.9

父親 教育程度

研究所(以上)(767) 60.7

.196*

75.3

.068*

國小(N=2365) 27.8 64.0

國中(2761) 30.0 66.1

高中(5459) 39.8 70.4

專科(2310) 51.1 73.6

大學(1784) 58.0 70.9

母親 教育程度

研究所(以上)(325) 65.0

.216*

72.2

.069*

少於50 萬(N=3724) 32.3 64.1

50 萬~114 萬(7775) 38.0 70.8

115 萬~150 萬(2204) 50.4 72.1

全家 收入

151 萬以上(1264) 62.7

.178*

69.7

.065*

5-35 級分(N=434) 39.1 61.9

36-45(2778) 37.1 63.8

46-55(6565) 38.8 69.8

56-62(3339) 42.9 77.2

學測 成績

63-75(1809) 49.8

.077*

73.7

.101*

50-64.99 分(N=1414) 34.2 59.9

65-69.99(1530) 35.9 67.3

70-79.99(6506) 40.3 68.4

80-84.99(3699) 43.7 70.8

大學 學業 成績

85-100(2216) 42.7

.061*

76.8

.091*

(42)

30

表4-1:各自變項與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百分比交叉分析表(續)

百 分 比 依變項

自變項

國外進修教育

抱負百分比 Cramer’s V 國內進修教育

抱負百分比 Cramer’s V

精英大學( N=4751) 48.0 75.6

一般公立大學(5584) 37.9 75.9

一般私立大學(14476) 40.1 65.1

私立學院(1647) 35.5 64.1

大學 型態

公立學院(339) 43.3

.068*

64.4

.114*

醫藥衛生科系(N=1843) 43.5 61.9

理學科系(1632) 44.3 85.2

農林漁牧科系(589) 36.9 74.7

工學科系(7165) 34.8 77.4

社會科學科系(8548) 38.9 62.1

教育科系(2440) 34.8 61.9

科系

人文科系(4580) 54.6

.139*

63.4

.171*

* 表 P < .05

(43)

第二節 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之二項式邏輯迴歸分

為了探討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因素,本節將以邏輯迴歸分析的方式探 討各個變項對國內與國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影響力,以下便先從影響國內進修教育 抱負的邏輯迴歸分析談起,主要針對影響達顯著(p<.05)的自變項作說明,若 未達顯著但值得說明者,亦會作說明。

一、影響國內進修教育抱負之二項式邏輯迴歸分析

根據路徑分析,在表 4-2 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模式(1)中,為尚未控制

中介變項,僅背景因素(性別、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全家 收入)與學測成績對依變項(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影響,即為總影響。而在國 內進修教育抱負的模式(2)、(3)中,便是逐漸加入中介變項,使得模式(3)

中的背景因素與學測成績的影響成為直接影響;由於總影響等於直接影響加上間 接影響,因此透過中介變項所產生的間接影響便是總影響與直接影響的差

(Hanushek & Jackson,1977)。

在表 4-2 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模式(1)中,性別與學測成績對國內進修

教育抱負的影響達顯著水準(p<.05),男性國內進修教育抱負高於女性(b=.50);

學測成績對國內進修教育抱負有正向的影響(β=.10);其餘變項則不顯著。

在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模式(2)中,加入了大學型態與科系後,其中的精 英大學與一般公立大學學生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顯著高於一般私立大學。此外,

理學科系、工學科系、教育科系學生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則顯著高於人文科系,

以理學科系最高,工學科系次之;而醫藥衛生科系學生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則顯 著低於人文科系。而原先顯著影響之變項依然顯著,但影響力有所縮減,如學測 成績對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影響(β=.043)便減少了.057,約 57%;而男性國 內進修教育抱負雖仍高於女性(b=.32),但差異減少了.18,約 36%,這當中所

(44)

32

縮減的差異,將於下一節做進一步釐清;而全家收入(β=.033)在模式(1)的 影響並不顯著,但在模式(2)中達顯著,但影響力並不大。

在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模式(3)中,加入了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 後,大學學業成績對國內進修教育抱負有顯著的正向影響(β=.18);而學習能 力自評中的人際溝通能力(β=.10)與邏輯思考能力(β=.075)亦對國內進修 教育抱負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學測成績變不顯著了,而出身背景變項只有性別 的差異仍顯著存在,男性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仍顯著高於女性(b=.42)。

而大學型態與科系間的差異,在控制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後,教育 科系與人文科系在國內教育抱負中的差異有所縮減,而精英大學、一般公立大學 學生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與一般私立大學之間的差距亦有縮減,這些係數的變化 將在第四節的部份做進一步的釐清。而農林漁牧科系也在控制大學學業成績與學 習能力自評後,與人文科系變得有顯著差異。

由以上分析可知,男性的國內進修教育抱負比女性來的高,即使控制了大學 型態、科系、大學學業成績與學習能力自評後,男性仍顯著高於女性;而學測成 績對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的正向影響,則可能透過大學型態、科系、大學學業成績 與學習能力自評這些中介變項間接地對國內進修教育抱負產生影響。

(45)

表4-2:影響我國大學生國內進修教育抱負之二項式邏輯迴歸分析表 依變項

自變項

國內進修 教育抱負(1)

b (β)

國內進修 教育抱負(2)

b (β)

國內進修 教育抱負(3)

b (β) 女性(對照組)

男 .50(.137)* .32(.087)* .42(.11)*

父親教育程度 .010(.018) .010(.018) .012(.021) 母親教育程度 .008(.014) .007(.013) .010(.017) 父親職業 .034(.028) .033(.027) .037(.031) 全家收入 .043(.020) .072(.033)* .025(.012)

學測成績 .021(.10)* .009(.043)* -.003(-.013) 一般私立大學(對照組)

精英大學 一般公立大學 公立學院 私立學院

.34(.071)*

.46(.107)*

-.025(-.0016) -.044(-.004)

.32(.069)*

.39(.091)*

-.18(-.012) -.10(-.010) 人文科系(對照組)

理學科系 工學科系 社會科學科系 教育科系 醫藥衛生科系 農林漁牧科系

1.24(.17)*

.56(.13)*

-.004(-.001) .42(.071)*

-.23(-.035)*

.30(.023)

1.39(.19)*

.71(.17)*

.017(.004) .32(.054)*

-.22(-.033) .42(.032)*

大學學業成績 .039(.18)*

自評人際溝通能力 自評邏輯思考能力 自評英語能力

.19(.10)*

.13(.075)*

-.032(-.017)

常數項 -.79* -.50* -2.87*

Nagelkerke R2 .03 .08 .12

N 7824 7824 7594

* 表 P < .05

數據

圖 2-1:Sewell et al.(1970)威斯康辛模型……………………………………………..7  圖 3-1:影響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因果模型架構圖………………………………..19
表 4-2:影響我國大學生國內進修教育抱負之二項式邏輯迴歸分析表            依變項            自變項  國內進修  教育抱負(1) b (β)  國內進修  教育抱負(2)b (β)  國內進修  教育抱負(3) b (β)  女性(對照組)  男  .50(.137)*  .32(.087)*  .42(.11)*  父親教育程度  .010(.018) .010(.018) .012(.021)  母親教育程度  .008(.014) .007(.013) .010(.0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inally, we use the jump parameters calibrated to the iTraxx market quotes on April 2, 2008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model spreads generated by the analytical method with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計劃主任 蕭寧波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侯傑泰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資源冊編著 蕭寧波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馮雯鈺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This study discusses third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growth in mathematics ability through a mathematics curric ulum integrated with problem posing.. By applying

After pairing mentors to students, peer mentors exercised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in mathematical remedial teaching to target students who need remedial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three number and operation problem-posing curriculum and

The goals of this research are five: first,development of probability problem-posing teaching material of vocational school; second, analyzing the categories of students’ work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