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科技生活型態與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智慧型手機之使用-以中部都會區大專生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科技生活型態與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智慧型手機之使用-以中部都會區大專生為例"

Copied!
1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靖文博士. 以科技生活型態與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智慧型手 機之使用-以中部都會區大專生為例. 研究生:李佩瀛 撰. 中華民國一○五年一月. I.

(2) II.

(3) 謝詞 兩年的努力,能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心中充滿喜悅與感謝。 首先,特別要感謝指導教授黃靖文博士,給予悉心指導與鼓勵,從訂定題目、 擬定架構、文獻蒐集、統計分析到最後之論文完稿,老師都給予寶貴建議且細心 引導我修正方向,讓論文得以如期完成。另外,還要感謝口試委員賴賢哲教授與 李勇輝教授在口試時,所提供的寶貴建議,使本篇論文更加嚴謹與完整,在此謹 致上誠摯的謝意。 其次要感謝兩年來教導過我的教育行政研究所的所有師長:張慶勳院長、李銘義 所長、簡成熙教授、戰寶華教授、劉鎮寧教授、林官蓓教授、王瑞賢教授等,在 您們的傾囊相授與無私經驗分享,使我的專業教育知能得以提升,讓我的視野得 以更加遼闊,受益良多,感謝各位老師。 此外,還要再感謝張院長、李所長、劉教授、李教授和林教授對於問卷專家效度 的指導。同時也要感謝所有同窗摯友,帶給我美好的回憶,願幸福喜悅永遠跟隨 大家。 最後,更要感謝我的摯愛家人,謝謝你們的支持,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專心 致力於課程的學習和論文的撰寫。再次誠摯感謝所有曾經指導、協助、支持與鼓 勵過我的人,謝謝!. 李佩瀛謹識 2016.1.14. I.

(4)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瞭解智慧型手機對大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並以 科技生活型態與科技接受模式來探討大專生使用智慧型手機之現況。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中部都會區大專生為研究對象,編製「科技生活 型態、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使用態度及行為意願之研究調查問卷」進行調 查,抽取中部大都會區大專生為樣本,蒐集的資料以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 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進行分析與處理,並 得到結論如下: 一、科技生活型態對認知有用性有部分正向顯著的影響。 二、科技生活型態對認知易用性有部分正向顯著的影響。 三、認知有用性對智慧型手機使用態度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四、認知易用性對智慧型手機使用態度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五、認知易用性對認知有用性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六、認知有用性對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意願沒有正向顯著的影響。 七、智慧型手機使用態度對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意願有正向且顯 著的影響。.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業界及後續研究人員之 參考。. 關鍵詞:. 智慧型手機、 科技接受模式、 科技生活型態. II.

(5)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impact of smart phones o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 project is based on Technology Lifestyle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he project invited a group of central Taiwan metropolitan students to fill in a questionnaire--Technology Lifestyle,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User Acceptance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for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ata information using Factor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 I.. Technology Lifestyle shows a portially positive impact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II.. Technology Lifestyle shows a portially positive effect on Perceived Ease of Use.. III.. Perceived Usefulness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User Acceptance.. IV.. Perceived Easeof Us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User Acceptance.. V.. Perceived Easeof Us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VI.. Perceived Usefulness shows no influence on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using smart phones.. VII.. Smartp honeaccep tance shows a positive impact on Behavioral Inten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study proposed someconcrete suggestion for the industry and the researchers.. Key word: Smart phone,. Technology Acceptance, Technology Lifestyle. III.

(6) 目次 謝詞 ................................................................................................................................................ I 摘要 .............................................................................................................................................. II ABSTRACT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 圖次 .......................................................................................................................VII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研究流程 ....................................................................................................... 6 第四節名詞釋義 .......................................................................................................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智慧型手機之發展 ....................................................................................... 9 第二節科技接受模式 ............................................................................................. 16 第三節科技生活型態 ............................................................................................. 29 第四節各變數間相互關係之研究 ......................................................................... 36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9 第二節研究假設 ..................................................................................................... 40 第三節 變項的衡量構面與問項........................................................................... 41 第四節資料蒐集 ..................................................................................................... 47 第五節問卷回收與樣本結構 ................................................................................. 53 第六節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 ……………………………57 第四章研究結果分析 ............................................................................................. 59 第一節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 59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6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65 第四節 迴歸分析 ................................................................................................... 71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建議 ......................................................................................... 77 IV.

(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77 第二節研究建議 ..................................................................................................... 81 參考文獻 ................................................................................................................ 83 一、中文部分.......................................................................................................... 83 二、英文部分 ......................................................................................................... 90 附錄一專家效度問卷 ............................................................................................. 93 附錄二預試問卷 ................................................................................................... 101 附錄三正式問卷 ................................................................................................... 106. V.

(8) 表次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2-1-1 2-1-2 2-1-3 2-2-1 2-3-1 3-3-1. 國內外學者對智慧型手機之定義彙整表 ....................... 11 手機的發展史表 ........................................... 14 智慧型手機與傳統手機之差異表 ............................. 15 科技接受模式研究整理表 ................................... 26 國內外學者對生活型態的定義整理表 ......................... 31 「科技生活型態」之衡量問項與參考文獻 ...................... 41. 表 表 表 表 表. 3-3-2 3-3-3 3-3-4 3-3-5 3-4-1. 「認知有用」之衡量問項與參考文獻 .......................... 43 「認知易用」之衡量問項與參考文獻 .......................... 44 「使用態度」之衡量問項與參考文獻 .......................... 45 「行為意願」之衡量問項與參考文獻 .......................... 46 學者專家名單 ............................................. 48. 表 表 表 表. 3-4-2 3-4-3 3-4-4 3-5-1. 中部大都會區大專院校及學生總人數一覽表… ................. 49 預試問卷發放學校及樣本分配表 ............................. 50 正式問卷發放學校及樣本分配表 ............................. 52 問題確認修改表 ........................................... 53.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3-5-2 3-5-3 3-5-4 4-1-1 4-1-2 4-2-1 4-3-1 4-3-2 4-3-3 4-3-4. 預試問卷修改表 ........................................... 54 科技接受模式研究整理表 ................................... 55 樣本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 ................................... 55 科技生活型態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彙整表 ................... 60 科技接受模式之信度分析表 ................................. 63 「科技生活型態及科技接受模式」之現況分析量表 .............. 64 不同性別學生之獨立樣 T 考驗分析量表 ....................... 65 不同年齡學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66 不同教育程度學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68 不同零用錢學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69. 表 4-4-1 科技生活型態對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之回歸分析表 ......... 72 表 4-4-2 科技接受模式各變數之迴歸分析表 ........................... 73 表 5-5-1 研究假設實證結果彙整表 ................................... 78. VI.

(9) 圖次 圖 1-3-1 研究流程圖 ................................................. 6 圖 2-2-1 理性行為(TRA)理論圖 ....................................... 16 圖 2-2-2 科技接受模式圖(DAVIS ET AL., 1989) .......................... 18 圖 2-2-3 科技接受模式 2 模式圖(VENKATESH 與 DAVIS, 2000) ............... 21 圖 2-2-4 科技接受模式 3 模式圖 (VENKATESH 與 BALA, 2008) .............. 24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39. VII.

(10) 第一章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 研究流程;第四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台灣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所得的提高,生育率下降,所 以青少年所掌握的零用錢數量快速增加,並且父母所給的零用錢隨著子女年齡增 長而增加(胡蘭沁,2002)。現今在學的大專生常會兼職,但兼職的原因不再只 是為了未來生活規劃、貼補家用及吸取社會經驗,而最重要的反而是「賺錢」, 根據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於民國 88 年打工經歷調查統計顯示,青少年兼職工作 的原因主要是賺取零用錢買東西(55.8%)。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消費,並滿足 自己的生活需求,正是所謂的「活出主流鼓勵的樣子---買手機、名牌等」 (財團 法人導航基金會,2003)。 科技的進步,手機型態已從功能型手機漸漸增強功能成為智慧型手機。智慧 型手機功能增強,具備有傳統行動電話、上網、拍照、聽音樂、電子書閱讀器、 衛星導航、PDA,更可隨時行動上網搜尋資訊、觀看股市、網路交通工具訂票、 無限發射器、導航等功能,深受人們喜愛。現代人對於手機的依賴度越來越高, 且需求的功能性亦越來越廣,所以在個人電子消費性商品由筆記型電腦轉為帄板 及智慧型手機發展。根據 HIS iSuppli 市場調查機構預估,2015年智慧型手機的 產量將會高達 10億隻,在手機市場的占有率高達54%以上(吳筱雯,2011),再加 上現在智慧型手機與帄板電腦的成本也越來越低,所以幾乎大學生人手一隻智慧 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結合了傳統手機、個人數位助(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與其他資訊設備於一身,相較於傳統手機智慧型手機以資料傳輸服務為重點並且 能夠執行第三方軟(Himmelsbach,2012)隨著手機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開 1.

(11) 始進入日常生活對人們產生重要影響,並且改變了人類的溝通行為與習慣(郭馨 棻,2013)。 然而,科技資訊的發展與網際網路的發達,加上個人電腦的普及、寬頻服務 的拓展,使用手機網路上網、通訊…等科技應用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並且亦已慢慢的改變大家的通訊方式,因而藉由網路來通訊也是未來的趨勢。例 如即時通訊、網路電話、電子郵件、Facebook、Line等,都可以快速的把訊息傳 達給對方且成本相當低廉的。因此,一般傳統的通訊方式將會慢慢被網路通訊所 取代。 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日益熱絡,如商務人士使用智慧型手機可以收發電子郵件, 達到隨時隨地處理公事,有時亦利用自動提醒功能的行事曆紀錄重要會談時間與 地點等外,更能夠掌握最新的商務資訊,換句話說:「一支手機在手即可成為行 動辦公室」 ;旅客可利用智慧型手機內建的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 System, GPS)上網查看各個景點的評價、查詢路線圖及來規劃旅遊路線;尤其是年輕人 使用智慧型手機聽音樂、看影片、拍照、傳簡訊、玩遊戲和打卡,隨時隨地掌握 流行脈動。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不斷的推陳出新,相對智慧型手機的應用軟體發展迅速, 種類變得相當多樣化,而且目前智慧型手機的單價也越來越便宜,讓想加入智慧 型手機的門檻越來越低。隨著4G網路越來越普及化,對於原本只有商務人士在使 用的行動網路,現在一般民眾行動網路的使用也大幅增加,使得手機的使用不再 局限於只有通訊服務而已,還可得到更多元化的行動加值服務(張家瑋,2012)。 智慧型手機在上網功能上,本研究將擁有行動上網功能的智慧型手機的大專 生與擁有智慧型手機但無行動上網功能的大專生,會遇到可能的情況進行整理: 如居住環境、工作環境、校園等。雖然已有無線網路(WiFi)的環境,但在無法使 用有線上網的情況下,具有行動上網的智慧型手機可當作無線網卡;在需要即時 上傳影音、文字、視訊、GPS等情況下,此時具有行動上網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就 可以當作臨時的無線AP。由上述得知,智慧型手機已經逐漸取代人類許多必頇在 電腦前才能做到的事情,然而這些都建構在資料通訊方面;而現今的智慧型手機 不同於以然而,科技資訊的發展與網際網路的發達,加上個人電腦的普及、寬頻 服務的拓展,使用手機網路上網、通訊…等科技應用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 2.

(12) 分,並且亦已慢慢的改變大家的通訊方式,因而藉由網路來通訊也是未來的趨勢。 例如即時通訊、網路電話、電子郵件、Facebook、Line等,都可以快速的把訊息 傳達給對方且成本相當低廉的。因此,一般傳統的通訊方式將會慢慢被網路通訊 所取代。 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日益熱絡,如商務人士使用智慧型手機可以收發電子郵件, 達到隨時隨地處理公事,有時亦利用自動提醒功能的行事曆紀錄重要會談時間與 地點等外,更能夠掌握最新的商務資訊,換句話說:「一支手機在手即可成為行 動辦公室」 ;旅客可利用智慧型手機內建的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 System, GPS)上網查看各個景點的評價、查詢路線圖及來規劃旅遊路線;尤其是年輕人 使用智慧型手機聽音樂、看影片、拍照、傳簡訊、玩遊戲和打卡,隨時隨地掌握 流行脈動。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不斷的推陳出新,相對智慧型手機的應用軟體發展迅速, 種類變得相當多樣化,而且目前智慧型手機的單價也越來越便宜,讓想加入智慧 型手機的門檻越來越低。隨著4G網路越來越普及化,對於原本只有商務人士在使 用的行動網路,現在一般民眾行動網路的使用也大幅增加,使得手機的使用不再 局限於只有通訊服務而已,還可得到更多元化的行動加值服務(張家瑋,2012)。 智慧型手機在上網功能上,本研究將擁有行動上網功能的智慧型手機的大專 生與擁有智慧型手機但無行動上網功能的大專生,會遇到可能的情況進行整理: 如居住環境、工作環境、校園等。雖然已有無線網路(WiFi)的環境,但在無法使 用有線上網的情況下,具有行動上網的智慧型手機可當作無線網卡;在需要即時 上傳影音、文字、視訊、GPS等情況下,此時具有行動上網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就 可以當作臨時的無線AP。由上述得知,智慧型手機已經逐漸取代人類許多必頇在 電腦前才能做到的事情,然而這些都建構在資料通訊方面;而現今的智慧型手機 不同於以往的是,智慧型手機雖然擁有許多強大的功能但是這一切都還是需要使 用到行動上網;也有許多研究針對消費者對於行動上網服務的購買意願(曾帅蘭, 2002) ;電信業者該如何改變策略提升業績(吳皇榮,2002) ;消費者會不會去購 買智慧型手機(陳其生,2006);在這些研究下都未探究到大專生真正的需求? 所以本研究則以科技接受模式來探討大專生使用智慧型手機。. 3.

(13) 目前許多研究在探討科技資訊的使用面時,多採用科技接受模型〈Davis, 1986〉來探討科技的有用性及易用性,對科技抱持之態度,且對使用新科技的行 為意願為何?又因ㄧ些分析知,在大專生中擁有能行動上網功能的智慧型手機者 為多數,而且都使用行動通訊服務的。對於目前有在使用行動通訊上網的學生其 上網的目的及用途為何?是否亦可以藉著科技接受模式來瞭解大專生使用行動 上網的態度為何?由於以上的議題亦更引貣本研究之動機。 綜合上述學者的論點,近年來台灣學生處於富裕安定的社會中成長,尤其大 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的消費潛力及消費習慣是不容小覷的。而且在這轉變中的時 代,手機的使用年齡層正逐步向下擴展且更進入校園中;再加上智慧型手機市場 成長快速,從上網瀏覽、軟體下載、收發E-mail、衛星導航、聽音樂、看影片、 照相〃‥等,其範圍的應用越來越廣也已漸漸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了 解智慧型手機可藉由無線網路讓知識分享更快速、更方便、更有效率的處理,且 以科技接受模式對於新科技的使用與接受是相當重要的研究工具。所以想藉由認 知有用、認知易用結合科技生活型態,來探討大專生層面以智慧型手機為知識分 享工具之使用態度為何;以及使用智慧型手機之行為意願的影響。依據 2013 年 4月金車文教基金會,針對全國小學五年級到大學學生與家長進行手機使用行為 抽樣調查,有效問卷總計回收1,722 份。調查顯示出青少年擁有手機,其中有60% 是使用智慧型手機,2話外,青少年最常使用手機是聽音樂及看影片,其次傳簡 訊、上Facebook、傳Line、拍照及電玩遊戲‥等。顯然在大專生青少年階層中使 用手機,嚴然形成一股潮流,而且又因這些年來3C 科技快速發展,4G創新智慧 型手機為新上市產品,因此想探討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對於創新科技智慧型手機產 品使用看法如何?是否會廣泛接受。使更加強烈想探究智慧型手機為何為大專生 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4.

(14) 第二節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對科技生活型態與科技接受模型行為理論之關係進行 分析,探討智慧型手機對大專生的行為影響之相關因素,主要引用科技接受模式 為理論基礎,透過實證分析,期能瞭解智慧型手機對大專生使用態度與行為意願 之影響。 本研究希望利用科技接受模式為主要架構來探討大專生對於智型手機的使 用態度與使用行為意願。依據相關文獻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1、瞭解對大專生使用智慧型手機之現況。 2、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大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之使用。 (1)探討大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的科技生活型態與認知有用性之影響。 (2)探討大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的科技生活型態與認知易用性之影響。 (3) 探討大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的認知有用性與使用態度之影響。 (4) 探討大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的認知易用性與使用態度之影響。 (5) 探討大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的認知易用性與認知有用性之影響。 (6) 探討大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的認知有用性與行為意願之影響。 (7) 探討大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態度與行為意願之影響。. 5.

(15) 第三節研究流程 本研究先蒐集過去學者的研究進行文獻探討,以了解國內外學者對於智慧型 手機之發展、科技接受模式、科技生活型態、各種變數間相互關係之研究,再綜 合文獻探討之結果設計問卷、修正問卷內容,之後透過蒐集資料,以利進行統計 分析,最後將結果加以彙整、說明並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本研究流程如圖 1-3-1所示: 確立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回顧、歸納整理. 建立研究架構. 研究設計. 研究方法. 資料分析與實證結果. 結論與建議 圖 1-3-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 6.

(16) 第四節名詞釋義. 一、 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 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指具有獨立的行動作業系統可透過安裝應用軟 體、遊戲等程式來擴展手機功能,運算能力及功能均優於傳統功能手機的一種手 機。智慧型手機的定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改變著的(Best, 2006),本研究給予 智慧型手機的定義是「外觀方便攜帶,猶如一個小型可上網之電腦功能,可自由 安裝/移除程式等開放式作業系統、有擴充記憶體功能,而輸入方式則不拘,同 時內建有多媒體播放、相機/收錄器、GPS定位、PDA,更可隨時行動上網搜尋 資訊、觀看股市、網路交通工具訂票、收發電子郵件及衛星導航等功能之手機」。. 二、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科技接受模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 是 Davis(1989)首先提 出,它以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為基礎,理性行為理論 強調態度和主觀規範兩者都會影響個人意願,而個人意願會進而影響個體的行 為。. (ㄧ) 認知有用性 意指使用者認知使用某一新資訊科技系統,有助於工作表現及未來工作績效 上的程度。當使用者察覺系統容易被使用時,促進使用者以相同的努力完成更多 的工作,改善工作績效。使用者覺越有用時,採用系統的態度越正面。. (二)認知易用性 意指使用者認知使用某一新資訊科技系統容易使用的程度。當科技愈容易使 用使用者對於自我控制與自我效能會更具信心,則使用態度越正向,採用系統的 態度越正向,其對系統所持態度會更積極。. 7.

(17) (三) 使用態度 意指使用者使用資訊科技的態度,同時受察覺有用與察覺易用性影響,對資 訊科技系統內容的正面或負面感受。當使用者覺得有用性賥越高或是使用上越容 易,則對系統所持的態度會更趨向正面的影響。. (四)行為意願 意指使用者對資訊科技系統使用決定於行為意願。行為意願的強弱程度,同 時受個人對使用系統的態度與認知有用之影響,當使用態度越正向,則使用行為 意願就越高。. 二、 科技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從三方面觀點定義:從心理學的觀點而言,生活型態之個體對生活 的基本取向,用以表現其人格特賥,並受到內外在的環境影響,而調適生活運作 方式之認知架構型態。從社會學的觀點而言,是強調社會結構特性對生活型態之 影響,認為在相同的社會結構特性下的群眾,會展現出相似之生活型態。從行銷 學的觀點而言,生活型態是依據個人喜好的興趣、意見及活動,分配擁有的金錢、 時間等資源,且可以分為同消費群體之具體行為表現。(許家瑋、童俊福、劉乃 萱,2011 ) 。. 8.

(18)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研究主題及研究目的,蒐集相關文獻分析,以作為本研究理論基礎 與發展研究架構之依據,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智慧型手機之發展、第二節科 技接受模式、第三節科技生活型態、第四節各變項間相互關係之研究。. 第一節智慧型手機之發展 一、智慧型手機的定義 所謂智慧型手機是指結合了具備通話功能的手機以及 PDA的事務整合能,使 原本單純只有通話功能的手機,也能處理個人事務。智慧型手機這個名詞早是出 現在Motorola 行動電話功能的介紹文章中,用來形容具備語音通訊以外的其他 功能之行動電話,只要是行動電話除了傳統的語音通訊外還能提供資料管理或是 可與電腦連結交換資料等功能。智慧型行動裝置最早是由 PDA 所衍生而來的, PDA 英文全稱為 PersonalDig it al Assistant,指的就是掌上型電腦,PDA可用記 憶卡做為外部儲存工具,且大部分的PDA都有藍芽與紅外線的功能,方便即時傳 輸資料,而有等級較好的PDA還具備了Wi- Fi 或者是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PDA的優點就是體積小,方便攜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唯一的缺點就是螢幕 比較小,蓄電力不夠長 (張家瑋,2012)。 智慧型手機是具有開放式作業系統(如Symbian、Microsoft Smartphone 、 Pocket PC Phone Edition、Linux、Palm等),以及足夠的運算處理能力,可容 許使用者自由選擇其應用軟體之手機(張意珮,2003)。行動電話除了傳統的語 音通訊外還能提供資料管理或是可與電腦連結交換資料等功能即可稱做智慧型 手機。而現在此一名詞已成了通用名詞,不再侷限於 Motorola 的產品(黃顯閔, 2003)。洪淑賢(2004)也提出,手機除了原本的語音通訊功能之外,還應具備有 開放式的作業系統,以及足夠的運算能力,讓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其應用軟體, 9.

(19) 以擴充多樣化,甚至無限的功能。 智慧型手機具備了個人數位助理功能,亦即具有個人資訊(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PIM)與作業系統,並基於開放式作業帄台,提供語音、 上網、個人資訊管理、音樂、照相、電子地圖與第三方軟體等個人行動商務及行 動娛樂整合功能的(陳明秀,2007)。智慧型手機除了有基本功能外,還有下列 特色:大尺寸螢幕:從3.5吋、3.7吋、4吋、4.3吋、4.6吋、4.7吋、5.3吋、5.6吋、 6吋,甚至10吋帄板都有。大部分使用的面板為TFT、Super HD AMOLED、Super LCD。無線技術加強:如藍牙、Wi- Fi、NFC 等。較大的儲存容量:內建記憶體 RAM 與 ROM,並可在外接記憶卡。開放式作業系統:可搭配各種應用程式, 讓使用者在生活上獲得幫助。例如行事曆、相機、文書處理、收發電子郵件、影 音播放、遊戲 (陳冠名,2007)。 第一台智慧型手機是1992 年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舉行的電腦經銷商博覽 會中展示,由IBM 的Simon 所設計作為顯示一個概念性產品。1993年由南方貝 爾公司公開發售。它除了是一具手提電話,也包含了日曆,地址簿,世界時鐘, 計算機,記事本,電子郵件,發送和接收傳真及遊戲等功能(王占魁,2009) 。 「智 慧型手機不僅僅是一簡單的行動手機。其除了能夠撥打、接聽電話及簡訊之外, 還可傳送與接收電子郵件、提供網路服務的獲取,及其它如相機、可擴充數據儲 存量且可(Chan, Junglas, Pitt, Parent & Spyropou,2011)。 以往只是利用手機隨時隨地的與他人溝通對話,而智慧型手機則是結合了行 動載具與行動網路的功能,將人們生活所需的溝通、聯絡、娛樂、資訊整合在一 貣(許芷浩,2013) 。相較於傳統手機,智慧型手機對於社交的可能性更多元化, 使用者更能夠結合智慧型手機與行動網路把過去習慣於電腦上才能使用的即時 通訊與社群網站,全附載到隨身攜帶的手機上,讓有智慧型手機者只要在有網路 的情況下,可以隨時隨地的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社交的連結,並在生活當中向朋 友或家人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周書暉、法諾昕,2011;郭馨棻,2013)。將各學 者對智慧型手機之定義彙整出,如表 2-1-1所示。. 10.

(20) 表2-1-1 國內外學者對智慧型手機之定義 研究者 蒲文清(2004). 定義 對開發工程師而言,智慧型手機相對傳統手機的最大差異是 前者在傳統的基頻處理器之外還增加了一塊應用處理器,並 採用了可以執行應用軟體的嵌入式作業系統。. 洪淑賢(2004). 手機除了原本的語音通訊功能之外,還應具備有開放式的作 業系統,以及足夠的運算能力,讓使用以自由選擇其應用軟 體,以擴充多樣化,甚至無限的功能。. 黃彥達(2005). 智慧型手機與過去的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之差別為:前 者必頇要有開放作業系統,能讓消費者自己安裝軟體,猶如 個人電腦一般。而後者儘管功能再多,消費者也無法自由的 安裝或移除裡面的軟體。. 陳冠名(2009). 智慧型手機是指在手機內安裝有相應開放式作業系統的手 機,而各作業系統的應用軟體互不相容。. 陳冠名(2009). 智慧型手機是指在手機內安裝有相應開放式作業系統的手 機,而各作業系統的應用軟體互不相容。. 陳其生(2009). 輕、薄、短、小,易於攜帶。具備數據與語音之無線通訊功 能且皆為內嵌式而,非外加之模組。. 陳明秀(2009). 提供語音、上網、個人資訊管理、音樂、照相、電子地圖與 第三方軟體等個人行動商務及行動娛樂整合功能的手機. 楊銀濤(2009). 開放式的作業系統帄台,提供通話、網際網路,照相,錄影, 電子地圖、音樂等功能,提供方軟體來加強個人化的需求。. 王占魁(2009). 同時具備手機的通話功能及照相、錄影、錄音機的手持式電 腦。. 周書暉、 法諾昕(2011). 可以隨時隨地的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情感與的連結,並在生 活當中向朋友或家人進行情感上的交流。. 許芷浩(2013). 智慧型手機結合的行動載具與行動網路的功能,將人們生活 所需的溝通、聯絡、娛樂、資訊整合在一貣。. 郭馨棻(2013). 智慧型手機開始進入日常生活對人們產生重要影響,並且改 變了人類的溝通行為與習慣。. 11.

(21) (續)表2-1-1 Ni & Zh(2005) 智慧型手機就像一個小型且可上網之電腦型式的手機。除了 有一般的語音通話功能之外,還提供個人資訊管理工具、無 線通訊功能。 Chang et al.. 融合普通規格的手機與 PDA 之產品,其可透過個人電腦或. (2009). 筆記型電腦儲存重要資訊。. Himmelsbach. 智慧型手機結合了傳統手機、個人數(Personal Digital. (2012). Assistant,PDA)與其他資訊設備於一身,相較於傳統手機智 慧型手機以資料傳輸服務為重點並且能夠執行第三方軟體.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各學者予智慧型手機定義之整理,本研究給予智慧型手機之定義為: 「外觀便於攜帶猶如一小型可上網之電腦;具有擴充記憶體功能,可自由安裝/ 移除程式的開放式作業系統;而輸入方式則不拘於手寫或鍵盤、觸等;同時內建 有多媒體播放/收錄器、相機、電子地圖、GPS定位及導航等功能之手機」 。近年 來,智慧型手機在資訊科技的進步、市場的競爭及電信業者的高額補貼下,其市 場銷售量大幅成長,而消費者是否了解智慧型手機的功能性差異,對其在生活上 是否真有幫助;或是其有別於一般能型手機( Feature Phone )操作習慣,是否能被 消費者所接受,都是本研究所欲探討之問題。. 三、 智慧型手機發展概況 這幾年是智慧型手機爆炸性成長的時代,在路上,不管是學生、上班族、家 庭主婦、甚至是老年人,都會低頭看著手上的那塊大螢幕滑來滑去,而螢幕的內 容大多是社群網站、電子郵件、通訊軟體、影片、遊戲……等。隨著智慧型手機 的功能日漸增強,原本只是拿來通話、傳簡訊的「手機」 ,因為科技的日新月異, 已經完成的工作,甚至還可以獲得更好的操作體驗。 12.

(22) (ㄧ)第一代類比行動通訊系統(1G)︰ 進階行動電話服務系統(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是第一個類 比式的行動電話系統,其使用的頻率約為 800 MHz。類比式的行動電話系統又 稱為1G。AMPS 的貣始於 1964年,1970年由美國貝爾實驗室發展完成,1983 年經過測試及修改後為商業 AMPS 系統正式運作,並成為. AMPS 的標準。在. 1989年台灣引進 AMPS 行動電話系統。 第一代行動電話的標準在設計上最主要是以語音傳送為考量,優點是通話時 比較沒有回音的干擾;缺點之一是訊息的傳送較無隱密性可言,通話雙方的談話 內容透過無線電波,未經保護地暴露在空中傳送,任何人皆能經由簡單的接收訊 備,輕易地監聽到對話的內容。. (二)第二代數位式行動通訊系統(2G/2.5G/2.75G)︰ 1、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lie Communications) 是由歐盟所制定的數位式行動電話系統,又稱為泛歐式數位行動電話系統, 是最常見的手機。一般定義為無法直接傳送如電子信件、軟體等資訊,只具有通 話和一些如時間日期等手機傳送的通訊技術規格。 2、2.5G : 手機廠商將自己的一些手機稱為2.5G手機,其特色就是擁有GPRS功能。 3、2.75G: 手機廠商也將自己的一些手機稱為2.75G手機,其特色就是擁有比 GP速率更快的EDGE功能。. (三)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 (3G/3.5G) 1、第三代行動電話通訊系統(Third Generation 3G) 網路可即時高速擷取,網際網路服務將更勝今日網路之處,在於能夠滿足更 多使用者的需求。(楊雅婷,2009) 2、(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Access 3.5G) 正式名HSDPA,是用來增強原先3G的下行連線速度。理論上可以比3G技術 快5倍。 13.

(23) (四)第四代行動通訊系統(4G) 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4G),按照ITU的定義,靜態傳輸速率 達到1Gbps,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下可以達到100Mbps,4G的技術有更高的數據 傳輸量、更低的延遲以及更快速的上網速度,且超越 3.5 G的10 倍以上。彙整如 表2-1-2所示。. 表2-1-2 手機的發展史 第一代手機(1G). 以類比訊號最主要是以語音傳送為量. 第二代手(2G/2.5G). 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能收發簡訊、 MMS(多媒體簡訊)和上網業務(WAP)等. 第三代手(3G/3.5G). 能夠處理圖像、視訊、音樂等,提供電話會議、網頁 瀏覽、電子商務資訊服務. 第四代手機(4G). 有更高的數據傳輸量、更快速的上網速度以及更低的 延遲.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四、 智慧型手機與傳統手機之差異 智慧型手機其功能與運算能力上都比傳統手機更強,能足以媲美電腦的功能, 例如上網搜尋資料、社交網絡、網路銀行、線上購物或交易等。其次,智慧型手 機相較於傳統手機有較完整的操作系統、介面或帄台,另外還有行動網路、電子 書、影音串流等技術的應用。智慧型手機其功能強大的處理程式和容量夠大的記 憶體得以儲存各種資料。智慧型手機較寬大的螢幕更使其可在開放的作業帄台上 安裝其它應用軟體及支援軟硬體充,或擴充周邊其它硬體設備,使得智慧型手機 比貣傳統手機有更強大功能。將依智慧型手機與傳統手機之功能及效能差異比較, 如表2-1-3 所示。. 14.

(24) 表 2-1-3 智慧型手機與傳統手機差異表 手機類別. 手機功能. 效. 能. 傳統手機. 接電話、打電話、鬧鐘、. CPU時脈較低(處理較慢). 傳簡訊(MMS不行)、. 、記憶體較少大部分無法、執行. 拍照(但是相片沒辦法透過. 3D 畫面色階較少. 網路上傳) 現代手機. GPS衛星定位導航、line、. CPU時脈較高(處理快)、. 上社群網站、網頁瀏覽、. 記憶體較多、螢幕色階較多、系. Youtube、藍芽Wi-Fi、天. 統執行數度較快. 氣預報、可加SD卡擴充儲 存空間、高化賥鏡頭,還可立 即上傳至網路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總結而言,傳統手機以語音通訊為主的手機功能,對於工作忙碌的現代人來 說,功能上實在是有所限制的,再加上PDA 與筆記型電腦、上網收發訊息、個 人資訊管理、處理 Email、甚至處理 Office 文件等,都是今日現代人必備的工 具,每天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尤其是對大專生而言,上社群網站、網頁瀏覽、天 氣預報、看電影 Youtube、GPS 衛星定位導航、藍芽Wi-Fi、line、照相及高化賥 鏡頭,還可立即上傳至網路之功能,都為智慧型手機在運算能力與功能上較傳統 手機強。. 15.

(25) 第二節科技接受模式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del,TAM) 根 據 Fis hbeinAjzen 的 理 性 行 動 理 論(theorreasonedaction,TRA) 發 展 而 來 。 以下介紹科技接受模式由理性行為理論(TRA)、 為 貣 源 的 發 展 過 程 及其相關的研究文獻。. 一、 理性行為理論 Fishbein 在 1967 年所提出的,1975 年 Fishbein 和 Ajzen 共將(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整個理論完成。此理論模型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 目的則藉由信念( Beliefs )、態度(Attitudes)、意願(Intentions)、行為(Behavior)四個 變數來解釋及預測個人的行動。主張一個人對某項行為所持有的信念,會左右某 人對這項行為的態度( 偏好傾向),以及某人感受到的主觀規範 (社會對於個人做 出或不做出某種行為的壓力)態度與主觀規範會左右個人行為意願;而意願則是 行為最直接的決定性因子。對於各構面,行為信念與結果評估、規範信念與遵從 動機則均是多個信念(Belief)及其各別重要性的集合。其中,行為信念和規範 信念分別以結果評估、遵從動機各別衡量其重要性(陳彥龍,2006)。行為意願 ( Behavior Intention )指個人從事某項行為之意願的強度。態度( Attitude )是 指個人對從事某項行為的正面或負面感覺。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指個 人在從事某項行為時,受社會壓力影響的程度。理性行為理論模型如圖2-2-1所 示。 信念與結果. 態度. 評估 規範訓練與. 順從動機. 行為意願. 實際行為. 主觀規 範 圖2-2-1理性行為理論模型(TRA). 資料來源:(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by Fishbein&Ajzen(1975) 16.

(26) 整體而言,TRA 最主要的目的是透過態度與行為意圖來預測和瞭解人類之 實際行為(actual behavior)。此理論是基於人類通常是理性的並且有系統地使用取 得資訊的假設之上。換句話說,理性行為之理論使我們了解到個人對於特定行為 的態度,來自個人相信其作為會帶來某些影響,而這些影響經過評估後是正面的; 主觀規範則是外在社會壓力所付予的,會使個人決定是否要採取這樣的行動;兩 者都會直接影響個人對特定行為的意願,最後則決定了實際行為的表現。TRA 最 主 要的目的是透過態度與行 為意圖來預測和瞭解人類之實際行為 (actual behavior)。此一理論是基於人類通常是理性的並且有系統地使用取得資訊的假設 之上。理性行為理論經過十餘年的實證,廣泛運用在預測或解釋個人行為研究方 面,包括早期的行銷領域(Oliver& Bearden, 1985),到資訊系統的使用(Mykytyn & Harrison, 1993;Liker & Sindi, 1997)與電子商務交易行為(Gentry & Calantone, 2002;Korzaan, 2003)等。. 二、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Acceptance Model, TAM) 科技接受模式(TAM)是 Davis 等人在1989年根據 Fishbein 與 Ajzen在1975年 提出的理性行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為基礎所修改發展成模型(許. 素梅,2012;蕭桓哲,2012)。TRA 與 TAM 二者都認為信念會影響一個人的態 度,態度會影響到個體行為意願,進而會影響到個人的行為表現。 Davis(1989)提出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是以理 性行為理論為基礎。科技接受模式指出:(1)認知有用性」與「認覺易用性」均 會影響到使用者使用科技的態度;(2)易用性會影響有用性;(3)有用性會直接影 響行為意圖。所謂的「認知有用性」係指使用者主觀的認為該科技對未來所帶來 的助益與實用性,而「認知易用性」則係指使用者知覺到該科技使用上的容易程 度。「使用態度」所指的就是個人對於某特定科技所抱持正面或負面的感覺與評 價;「使用意願」則指個人將來將會使用此特定科技所持意願的強度。. 17.

(27) 但TAM 與 TRA 相較之下有差異之處: 1. 科技接受模式並沒有將主觀規範納入研究模式中,因為主觀規 範來自於外在社會文化的影響,是不容易測量的。根據Hartwick& Bark(1994) 以TRA為理論的研究發現,當使用者對新科技的知識或信念尚未清楚時,主觀規 範會有較大的影響力,但在系統發展完成後,態度對於行為的意願較著。因此 Davis 等人並未將主觀規範納入 TAM 中(陳焜元,1996)。. 2. 個體對新系統的態度,成為預測其系統接受度的重要議題TAM 的理論模式認為態度會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響,Davis 從科技接受的角度而言, 提出兩個主要的態度決定因素:包括認(Perceived Use fulness)和認知易用 (Perceived Ease of Use)之影響,另外模型中還包含外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 的影響(陳孟功,2003) (謝銘仁,2005)。 科技接受模型以「認知有用」和「認知易用」為個人接受科技程度的主要的 因素,會決定使用者對科技的態度( Attitud TTo Using,ATU ),而態度會再影響 行為(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BI )。同時認知有用性也會對使用態度( Actual System Use, ASU )有直接影響TAM 的架構中包含五個構面,分別是 「外部變數」 、 「認知有用性」 、 「認知易用性」 、 「使用態度」 、 「行為意願」 ,該理論架構如圖2-2 所示。. 認知有用 使用態度. 外部變數 認知易用. 圖2-2-2. 科技接受模型(Davis et al., 1989). 18. 行為意願.

(28) 以下將各構面說明如下:. 外部變數:係指使用者頇視資訊科技的特性與使用情境之不同,對於認知有 用與認知易用有不同的影響。. 認知有用:認知有用性是指使用者主觀認為使用科技會提高工作績效 的表現及 幫助未來的程度。當使用者認知到科技的有用程度 愈高時,使用態 度也會越正向的。. 認知易用:認知易用性是指使用者主觀預期使用科技簡單容易的程度。當使用者 認知到科技使用容易程度相當高時,使用態度會越正向的。. 使用態度:使用態度是指使用者使用科技的態度有正面或負面的感覺,同時受到 認知有用以及認知易用的影響。當使用者認知到 科技的有用程度或容 易使用的程度愈高愈容易使用時,對於使用態度也會是正向的。. 行為意願:科技接受模型假設科技的使用決定於行為意願,這部份與 理性行為理 論相類似,但是科技接受模型認為行為意願,同時受到個人對科技的 態度與認知有用影響都會影響使用科技的意願。. 綜合以上而言,TAM主張「行為」由「行為意願」所決定,「行為意願」則 取決於「使用態度』,而「使用態度」主要受到「認知有用」及「認知易用」的 影響。在文獻Davis (1989;1993), Igbaria, Zinatelli, Cragg & Cavaye (1997), Hu, Chau, Liu & Tam (1999)等的研究中,都驗證TAM基礎理論架構的合理性,並亦廣 泛的被採用、其修正而且延伸到各個不同領域及主題中。本研究主題為大專生對 於智慧型手機之認知程度與態度,會影響大專生在智慧型手機使用上的行為意願。 所以採用科技接受模式作為理論基礎,藉由各變項的因素來解釋影響的程度,獲 得更完善的解釋能力。. 19.

(29) 三、科技接受模式2(TAM 2) Venkatesh& Davis(2000)將科技接受模式1延伸出科技接受模式2,並加 入五種影響知覺有用性與使用行為意願構念及兩個調節變項,來擴展TAM所包 含額外關鍵的決定因素對認知有用及使用意願概念,以了解在增加對目標系統經 驗後,決定因素結果效力的改變,如圖2-2-3所示。. 科技接受模式2中各個構念定義如下:. (一)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 個人從事某種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 (二)形象(Image): 個人認知使用新科技將帶來個人社會系統中的形象或地位的提升。. (三)職務相關性(JobRelevance): 個人知覺目標系統應用在其工作上之適度。. (四)產出品賥(OutputQuality): 個人知覺目標系統執行任務時的完善程度。. (五)結果明確性(ResultDemonstrability): 使用新科技所得到之結果其明確性即系統產出資訊。. (六)經驗(Experience): 經驗調節主觀規範對行為意願及主觀規範對認知有用性之效果。. (七)自願性(Voluntariness): 潛在使用者對於系統使用,認知非強迫性的程度。. 20.

(30) 自願性. 經驗 主觀規範. 形象 認知有用性 工作關聯 行為意願 輸出品賥. 認知易用性 科技接受模式. 結果展現. 圖2-2-3. 使用行為. 科技接受模式2(TAM 2). 資料來源:“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studies,” by V. Venkatesh, & F. D. Davis, 2000, Management Science, 46(2), 188.. TAM 2指出主觀規範及形象透過內化與認同正向影響認知有用性;主觀規範 以順從作用影響形象,而形象影響認知有用性,因來自於社會地位提升後,對工 作更具權力的影響力,使個人認為使用系統可以改善工作績效(Venkatesh & Davis, 2000)。 在Davis等人(1989)的TAM研究中,態度的中介角色並不顯著,在引用TAM 為研究時,常常會將態度的變項除去使之簡化性,並且將注意力關注於認知有用 性、認知易用性或外部變數上(e.g., Venkatesh & Davis, 1996) 。顯然的,Venkatesh & Davis(2000)所提出的TAM 2,亦是採用相同的論點。. 21.

(31) 綜合上述研究,用來解釋預測資訊科技使用者接受的TAM,在1986年發表 後廣泛被運用,許多實證研究發現TAM一致地解釋40%使用態度變化情形,經過十 年的重要發展,TAM已成為具理論基礎、健全的且相對簡約的(Venkatesh & Davis, 2000)。Venkatesh & Davis(1996)對TAM的兩個主要攸關因素的實證測試,發 現認知有用性已一致成為使用意願的一個強力的決定因素。既然認知有用性在使 用意願是十分重要的驅動因素。因此,Venkatesh & Davis(2000)再度設計組織 的介入,擴展TAM包含額外的關鍵決定因素對認知有用及使用意願概念,以及 了解在增加對目標系統經驗後,這些決定因素結果效力的改變。(林月琴,2014)。 Salancik & Pfeffer (1978)認為個人的態度及行為是受到社會環境所影響,因 此個人也學習到該環境所特有的行為。在TAM 裡的社會因素中,此種文化價值 在個體間傳播並影響其行為。由於社會規範被定義成對個人行為適當性的看法 (Fishbein & Ajzen, 1975)。 Lewis et al. (2003)解釋,個人對相關事物之不同觀點變成其信念的一部分, 並經由識別的作用會對具有特定權力者尋求其信任及認同個人的行動。然而,這 種被強迫性的訊息將影響個人的認知,進而再影響科技使用的結果。因此,主觀 規範被認為是影響TAM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僅是 TRA 及 TPB 的關鍵因素,也是 TAM 2 及「科技接受與使用整體理論」(unified theory of accet chnology,UTAUT) Venkatesh & Davis ( 2000)的延伸。在許多的研究中 主觀規範是科技接受行為的 重要決定因素它將直接的影響個人的信念,因而影響對特定科技的使用行為意願。 (Taylor & Todd, 1995 ; Karahanna & Straub, 1999 ; Venkatesh & Davis, 2000)。. 22.

(32) 四、科技接受模式 3(TAM 3) Venkatesh& Bala(2008)引用世界資訊科技與服務聯盟(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 Alliance)在 2004 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各地資訊科技 的投資是呈現增加的趨勢,然而「生產力矛盾」的問題仍然存在,亦即花費不貲 的投資得不到相對的回報。另外,資訊科技的發展已愈趨複雜及重要,但這對組 織的運作及管理方面決策制定而言,變得更加艱難。在組織中仍推廣資訊系統應 用之形勢下,需要以組織的角度來了解與創設增加使用者接受,此時完整而廣泛 的探討則有助於管理者決策的制定。故 Venkatesh& Bala(2008)再度從組織的 觀點探討管理者如何作出有用的決策,來導引對資訊科技更大的接受性及有效的 使用,藉以最大化工作場所中員工的採用及最小化對新科技的阻力。 Venkatesh & Bala(2008)結合了 TAM 2(Venkatesh & Davis, 2000)及認 知易用性的決定因素模式(Venkatesh, 2000),發展出一個對個人在採用資訊科 技的決定因素的解釋及預測上,更為完整的理論網狀系統-科技接受模式3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3, TAM 3)。 綜合上述,Venkatesh & Bala(2008)之 TAM 3 考量主觀規範、形象、工作 關聯、輸出品賥、結果展現對認知有用性之影響;同時考量電腦效能、外部控制、 電腦娛樂、認知樂趣及目標可用對認知易用性之影響,而且經驗與自願性亦會影 響使用意願。此外,Venkatesh & Bala(2008)闡述由於認知有用性是以社會影 響過程及認知輔助過程形成其決定因素(亦即主觀規範、工作關聯、輸出品賥、 結果展現及覺知易用性),而認知易用性則是基於定錨和調整作用而成其決定因 素,也就是一種有關於人們做決定時的認知的偏見,形成思考過程中的特別促進 因素(有電腦自我效能、外部控制、電腦焦慮及電腦娛樂),進一步導向對於其 他資訊的調整(有覺知樂趣及目標可用),且在覺知有用性及覺知易用性的各決 定因素之間並沒有交叉影響(crossover effects)的效應。. 23.

(33) TAM 3亦指出在 TAM 2 (Venkatesh & Davis, 2000)及認知易用性決定因 素模式(Venkatesh, 2000)中,三個沒有證實的被經認驗調節的關係,即存在於: (1)認知易用性對認知有用性;(2)電腦焦慮對知易用性;(3)認知易用性對 行為意願之間,如圖 2-2-4 中線條較粗黑者所顯示。. 經驗. 自願性. 主觀規範. 形象. 覺知有用性. 工作關聯 輸出品賥 結果展現 定錨 電腦自我 效能. 行為意圖. 外部控制. 使用行為. 電腦焦慮 電腦娛樂. 覺知易用性. 調整 覺知樂趣. 科技接受模式. 目標可用. 圖2-2-4. 科技接受模式3(TAM 3). 資料來源:“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3 and a Research Agenda on Interventions,” by V.Venkatesh, & H. Bala, 2008, Decision Sciences, 39(2), 280. 24.

(34) 三、 科技接受模式之相關研究 科技接受模式認為內部信念會影響態度,而態度影響使用行為意願,而使用 行為意願對實際系統使用有正向且明顯的影響。另外根據 Davis (1989)的研究 顯示,認知有用性是使用行為意願的主要決定因素。TAM 提供一個理論基礎, 主要用來探討外部變數對資訊科技系統使用者的內部信念( Beliefs)、態度 (Attitudes)與意願(Intentions)的影響,進而改變其對資訊科技使用的情形, 科技接受模式主要目的用來解釋或預測資訊科技使用的。影響因素既能解釋使用 者接受新資訊系統的行為,同時又能用以分析影響使用者接受情形的各種因素。 回顧過去文獻發現,很多研究者針對不同研究對象,亦多採取科技接受模式為主 要探討方法,就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2-1,歸納四個影響大專生使用智慧型手機 之影響因素,除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使用態度及行為意願外,並加入其他 變數來做探討。以下逐一說明相關文獻。 Davisetal.(1989)當使用者認知到科技的有用程度相當高時,使用態度也會是 正向的。Adamsetal.(1989)認為科技接受模式是給予研究者和實務者一個比較簡 單與節省成本的方法。Johnson & Hignite.(2000)、Moon& Kim. (2001)等人將科 技接受模式應用至網站瀏覽的研究中;劉書蘭(2002)以科技接受模式、創新擴散 理論為基礎,探討消費者對行動商務採用的主要因素; Chen ( 2002)應用科技接 .. 受模式衡量線上消費者對虛擬商店的接受程度;周立軒 (2005)應用整合型的科技 接受模式探討影響網誌使用者的使用意向與實際使用因素。用來預測系統成功的 程度,不論系統是否被實際採用,其中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兩個關鍵中介因 素,會影響使用者接受新科技的意願,對使用者之使用行為意願產生影響(柯志 隆,2010) 。科技接受模式保留理性行為理論的基本精神,認為信念會影響態度, 態度再進一步影響行為意向,最後會影響科技的使用行為(許素梅,2012;蕭桓 哲,2012)。. 25.

(35) TAM 發展主要以「認知有用性」 、 「認知有易性」 、 「使用態度」 、 「使用行為」, 本研究以「認知有用性」 、 「認知有易性」 、 「使用態度」 、 「使用行為」加入其他變 數來做探討。如表 2-2-1 所示。 表2-2-1 科技接受模式研究整理表 研究者 王宗立. 年代 2002. 研究目標. 結果. 個人、任務與科技 個人對科技特徵的認知會正向影響察 的 配 適 模 型 驗 證 覺易用性。科技配適的程度會正向影響. 金承慧. 2003. 任務. 察覺有用性。. 企業內網路資訊. 態度即可決定行為意願;有些時候,主 觀規範會主系統導行為意願。. 蘇伯方. 2004. 即時通訊軟體. 影響科技接受模式中認知有用性的因 素是主觀規範,而影響認知易用性的則 是媒體豐富度與自我效能。有用性並不 會受到媒體豐富度的影響,而只有受到 主觀規範的。. 陳其生. 2007. 智 慧 型 手 機 之 消 1.認知易用性、實用性、外型美感、認 知享樂、認知表現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 費者行為研究 之效果顯著。 2.品牌知名度和參考群體對購買意願較 不相關。 3.價格和購買意願成負關。. 王占魁. 2009. 智 慧 型 手 機 網 路 1.認知實用性、認知易用性、使用態度、 使 用 意 願 及 相 關 使用意願對手機使用網路態度具正相 因素探討 關。 2.認知風險對手機使用網路負相關。 3.主觀規範和認知行為控制對手機路使 用態度有干擾效果。. 張書勳、 錢玉芬、. 2009. 購買網站. 認知有用對態度有影響;認知易用對認 知有用有影響;主觀規範對行為意願有. 林于新 影響;態度對行為意願有影響。. 26.

(36) 續表 2-2-1 葉俊麟. 2011 智 慧 型 手 機 購 買 1.認知易用性將有助於提升消費者正面 決策 態度。 2.消費者態度、主觀規範與行為限制對 購買意願有正向影響。 3.涉入程度愈高將對購買意願有正面影 響。. 趙珮淳. 2013 智 慧 型 手 機 之 購 1.自利性行為、參考群體外在因素對購 買行為研究 買意願有正相關。 2.品牌體驗和品牌購買意願對品牌忠誠 度有正相關。 3.「系統開放性」、「系統升級」對「作 業系統意向」具顯著正向關聯。. 林偉盛. 2013 透 過 智 慧 型 手 機 使用者的年齡與社群網站使習慣,對於 使 用 社 群 網 站 與 人際關係滿意度有顯著性的影響。 人際關係滿意度 之關聯性研究. 顏月慧. 2013 運 用 科 技 接 受 模 促銷活動對購買意願有正相關。 式探討智慧型手 機使用者之購買 意願以促銷活動 為中介變項。. 方慧諒. 2014 以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產品屬性對易用性認知享樂和使用態 探 討 影 響 國 中 生 度具顯著效果。 購買智慧型手機 因素之研究。 認知易用影響認知有用。認知有用與認 知易用影響態度。態度影響使用意願。 使用意願影響使用行為。. Davis. 1989 文書處理軟體. Adamsetal. 1992 文 書 軟 體 以 及 繪 再次驗證了認知有用及認知易用對於 圖 軟 體 的 使 用 行 決定使用資訊科技時的重性;並發現認 為於知覺易用。. 知有用的影響重要性高。. 27.

(37) 續表 2-2-1 Igbaria et al.. 1997. 組織內、外部因 認知有用以及認知易用有相當認知有 素 對 於 個 人 電 用對於行為意願與使用態度有顯著的 腦的使用行為。 影響,認知易用對於認知有用與使用態 度的影響並不使用態度與意願顯著。. Moon&Kim 2001. 全球資訊網. 將認知愉悅能力當作外在變數加 TAM 中,並加全球資訊網以驗證,發現其與 認知易用、使用態度與使用意願之間的 關係有顯著的影響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TRA理論認為人類經常是相當理性並且有系統地使用合適的( Fishbeinand & Ajzen,1975)。根據TRA理論,一個人從事特定行為 ( behavior )乃是取決於執行 這種行為的行為(intention )。行為意願則被個人的態度( attitude ) 及主觀規範 ( subjective norm ) 依照相對的權重所共同決定。然而一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則是 取決於執行該行為後果之主要信念 ( belief ) 以及對於那些後果的評價。所以, 一個人的主觀規範則是取決於規範性信念以及順從的動機。主觀規範代表著影響 當事人之重要人士對該行為所持贊同或反對意見,並且影響當事人之認知;態度 則是指個人對於某一特定行為的正負面情感,而行為意願反映了個人對於從事某 項行為的意願(Fishbein & Ajzen,1975)。 由上表 2-2-1 文獻的彙整發現,隨著資訊科技不斷的進步,科技接受模式亦 不斷的在修正並增加其理論的完整性,同時也對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及行為意願 賦予更大的解釋能力。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專生對於智慧型手機之認知程度與使用 態度,可能會影響大專生在智慧型手機使用上的行為意願。因此採用科技接受模 式作為理論基礎,藉由多項變數來解釋其影響程度,以獲得更完善的解釋能力。. 28.

(38) 第三節科技生活型態 從 1960 年開始有學者正式引用生活型態到行銷的領域。生活型態是源自於 社會學及心理學,將相關研究涵蓋心理統計變數、活動與態度。而生活型態的概 念之所以發展,主要是為了彌補人口統計變數的不足; (Well & Tigert ,1971) 就曾指出「人口統計變數雖然很有用,卻不能滿足需要,因為其缺乏系統、色彩、 多重構面等,因此需要其他的資料使之更多采多姿。然而生活型態研究的主要功 能,就是在解釋人口統計變數中無法解釋的行為,它能夠描繪出消費者的人性層 面」 。從心理測量學的觀點看生活型態研究(Reynold & Darden,1974)認為生活型態 的研究比較注重態度、活動及一些狀態變數上的衡量,對能夠反應出其他變數中 ( 例如:人口統計變數 )所不能充分代表的部分,如 Patrick ( 2002 )則指出越了解 人們的生活型態就越能夠與他們溝通。. 一、 生活型態基本概念 自1960年代至今,目前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大多會將生活型態定義在不同 群體之活動、興趣及意見上的差異。不過生活型態的定義,歷經許多專家學者的 討論,對於生活型態的定義各有不同。 Lazer (1963) 認為「生活型態是一種系統性的概念,它代表著某一社會或某 一群體的生活特徵,這些迥異的生活型態,則是基於文化、信仰、資源、價值觀、 法律等力量所造成的」,如以行銷的角度來看,個人購買行為是能夠反映出社會 或團體的生活型態。 William Lazer (1963) 認為「生活型態是一種系統性的概 念,是社會中某一種群體的生活方式,而這些特徵足以使他們有別於其他的社會 群體,進而形成一種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可以說是市場區隔理論的衍生, Wendell (1965) 提出市場區隔的概 念,他認為「市場區隔之基礎,則是建立在目標市場需求的發展面上,以及發展 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並且針對不同的區隔市場中,依照消費者的需求找出適 當的行銷策略」。 29.

(39) Andreason(1967)認為「生活型態是一種社會科學的概念,它是個人或群 體特殊行為的組合,生活型態亦可視為分配的問題,即在有限的資源下,不同群 體的人們如何分配其時間」。 Adler (1972) 認為「生活型態是指個人為其本身所建構的目標以及用來實現 這個目標的方式」 。 Plummer (1974) 認為「生活型態乃是將消費者視為一「整體」 , 而不是片段資料所能代表」。Douglas & Urban(1976)認為「生活型態主要解釋 消費者每天的生活、工作習慣、興趣、觀念、抱負與挫折、對家人的態度、信仰 及對周遭環境的意見等」。 Kollat & Blackwell (1982) 指出, 「生活型態是人們生活及支配時間與金錢的 方式」 。而與 Engel 等學者 (1982) 對於生活型態的定義與則與 Lazer 相當接近, 他們認為「生活型態是個人價值觀與人格的綜合表現,在不斷的整合之下所產生 的結果,它會影響個人的一般行為,甚至影響其特定的購買決策,是人們生活及 支配時間與金錢的方式」。 Berman& Evans(1982)指出:「人口統計變數與生活型態變數是影響消費 者決策的主要變數」。Hawkins, Best&Coney(1983)認為:「生活型態是人們如 何生活、工作與休閒」。Kotler(1984)指出:「生活型態是人們表現在活動、興 趣與意見上的行為模式」。Hawkins, Best & Coney(1986)認為生活型態:「簡而 言之,即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個人的生活型態乃是個人於生命周期中之活動與 社會互動而形成之個性的函數,生活型態透過對需求及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消費 者的購買決策過程,而消費者對有關產品決策所獲得的經驗又將對其生活型態產 生影響」。(引用自陳彥龍,2006) Kotler(1991)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就是他們表現在活動、興趣與意見上 的形式,「生活型態是描述整個個體與其環境的情形」。Hrwkins, Best & Coney (1992)認為「生活型態是指人們如何生活、工作與休閒」。驗又將對其生活型 態產生影響。」Engel, Blackwell &Kollat(1993)認為: 「生活型態是人們生活及 支配時間與金錢的方式」。Hawkins 等學者 (1995) 認為「生活型態就是一個人 如何生活」 。Kotler (1998) 將「生活型態定義為個人在真實世界中,表現在活動、 興趣、意見上的生活方式;代表個人與週遭環境的互動,且在某方面反映出超越 社會層級,或在另一方面超越人格的特賥」。 30.

(40) Hawkins,Best&Coney(2001)認為: 「生活型態就是描述一個人是如何生活的, 並指出消費者為了資料搜尋,必頇花費時間、體力、金錢」 。Kotler (2005)則指出: 「生活型態是人們表現在活動、興趣以及意見上的生活方式。」 由上述的文獻,本研究發現生活型態雖有不同定義,但具有三項共通的優 點: (一)、較人口統計變數資料更為豐富。 (二)、定量而非定性的,並且採用大量資料使樣本更能切合研究體。 (三)、使用一般口語化而非術語來描述,為使研究更易於了解。 然將各學者看法整理如表 2-3-1 所示:. 表 2-3-1 國內外學者對生活型態的定義整理表 學者. 年代. 定義內容. 林東泰. 1997. 生活型態是個人對時間的安排、家庭的互動、社會的參語 和人格特賥等層面,在自我一致中的行為模式。. 林資敏. 1999. 生活型態行銷以使用者為基礎,了解消費者的生活型態後. 陳文德. 區分不同生活概念的族群,將經營與商品概念依據族群類 群做差異化行銷。. 別蓮蒂. 2000. 消費者的態度與價值觀透過生活態,可了解消費者行為背 後的內新想法。. 顏承章. 2003. 不同生活型態族群再搜尋資料具有顯著差異。. 汪珮筠. 2006. 生活型態以人口統計變項與社會階層分析市場消費者節 構。. 白滌清. 2009. 生活型態是綜合社會背景、產品與個人特定消費模式。. Well &. 1971. 生活型態是一個人整體生活的模式,包含態度、信念、意. Tigert. 見、期望、恐懼以及偏見等特賥,也反應於其本身對於時 間、精神與金錢的支配方式上。. Adler. 1972. 生活型態是指個人為其本身所建構的目標以及用來實現這 個目標的方式。. Plummer. 1974. 生活型態乃是將消費者視為一「整體」 ,而不是片段資料所 能代表。. Walter. 1976. 生活型態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對於生活的特徵 (Distinctive)、特性模式(Characteristic model)習慣 (Manner)。 31.

(41) 續表 2-3-1 Douglas&. 1977. Urban Engel,. 生活型態主要解釋消費者每天的生活、工作習慣與 活動、興趣、觀念、抱負與挫折、對家人的態度。. 1982. Blackwell. 生活型態為一個個人價值觀和人格的綜合觀念,是 人們生活、支配時間與金錢的型態。. & Kollat Hawkins,. 1993. Bes&Coney. 生活型態是人們如何生活、工作與閒。消費者對有 關產品決策所獲得的經驗又將對其生活型態產生影 響。生活型態指人們如何生活、工作與休閒。 「生活 型態是人們生活及支配時間與. Wikie. 1994. 金錢的方式。」. 生活型態指所有生活內容模式(pattern)有關,包含 了生活的觀點、居住地點、做事所花的時間以及所 吃的食物等。. Hawkins. 1995. 生活型態就是一個人如何生活。. Kotler. 2005. 生活型態是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的狀態,表現在一 個人的活動、興趣以及意見等構面之上;生活型態 可以得之一個人和其所處環境互動的全貌。生活型 態是指與所有生活內容模式(pattern)有關,包含了 生活的觀點、居住地點、做事所花的時間以及所吃 的食物等。生活型態是描述整個個體與其環境的情 形。人們表現在活動、興趣以及意見上的生活方式。.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定義,將本研究生活型態定義歸納為:生活型態乃個人或群體在社 會上的行為模式,不一樣的生活型態會引導一般行為與消費行為的不同,但又因 受到資源有限的條件,就需對時間與金錢做一個合理的支配。然而,在支配過程 中將會遭遇文化、信仰、價值觀等力量來左右,最後呈現了個人的活動、興趣及 意見等完全不同之生活與行為模式 ( 別蓮蒂,2000 )。換言之,越了解人們的生 活型態就越能夠與他們溝通( Patrick, 2002 )。生活型態模式可藉由人們如何使用 32.

(42) 他們的時間(活動),人們認為什麼是他們週遭環境中重要的事情( 興趣 ),對週遭 環境的看法(意見)這些方式來做辨認(Assael,1987)。. 二、 生活型態衡量方式 Wells&Tigert(1971)提出衡量生活型態的最佳方法是以詢問消費者帄時 從事的活動(Activities)、興趣(Interests)、意見(Opinions),「AIO」的概念從此成 為學者定義生活型態之主流;目前生活型態相關研究,多以Wells & Tigert(1971) 提出的AIO量表為衡量基準:. (ㄧ)、活動(Activity): 是一種具體且明顯的行動,容易直接觀察,但很難測量其行為成因,如像在 電子商店從事購物行為便屬此類。雖然行動容易從觀察得知,但卻是難以衡量其 產生行為的原因。. (二)、興趣(Interest): 指人們對於某些事件、事物或主題,予以特殊且連續性的注意程度。. (三)、意見(Opinion): 指個人對外界受到某種問題刺激所產生之問題,而給予口頭上或文字上的回 應。可用來說明個人對於事件問題的解釋、期待及評估。Plummer(1974)認為原 本的活動、興趣、意見三大構面,還需再加上人口統計變項之後,對生活型態的 衡量才算完整。. 而 Bello & Gonzalez (2002) 則認為可用兩種尺度來衡量活動、興趣與意見以 解釋不同消費者間存在的差異:. (一)、興趣與意見: 以Likert五點尺度為衡量尺度,並以「社會」 、 「政治」 、 「家庭與工作環境」、 「個人成功因素」 、 「公司」 、 「環境」 、 「宗教信仰」 、 「未來」 、 「家庭」 、 「友情」 、 「責 任感」 、 「企圖」 、 「面對問題的態度」 、 「儲蓄」 、 「創造力」與「流行感」等為衡量 構面。 33.

(43) (二)、活動: 以名目尺度為衡量尺度,並以「運動」 、 「電影」 、 「手工藝品」 、 「文化活動」、 「接觸優美的環境」 、 「參與社會或宗教活動」 、 「遊戲」 、 「夜間生活」 、 「購物」 、 「音 樂」、「電視節目」與「廣播節目」等為衡量構面。 因此,綜合上述學者而言:影響消費者生活型態的基本因素有行銷活動、文 化、次文化、價值觀、社會階層、人口統計變數、家庭、參考團體、情緒、人格、 動機、認知、學習等。. 三、 科技生活型態 近年來,由於過去用於傳統消費市場的生活型態,在衡量使用科技產品上無 法精確的描述而產生差異,又加上資訊科技的發展快速,因此 Forrester Research 副總裁 Mary Modahl 結合了消費心理學以及人口統計學的觀點,提出了科技消 費學(Techno-graphics)的觀念,將網路生活下的消費族群加以區隔。由於本研究 的對象是大專生為主,因此除了考量一般生活型態外,還需要考慮所選用的生活 型態量表要能適用在網路科技產品,才能足以解釋以網路通訊之大專生的生活型 態,因此本研究將使用科技生活型態量表作為網路通訊服務大專生生活型態的衡 量基準。 龔俊霖(2001)以網路使用動機、科技資訊敏銳度、科技產品使用活動以及對 科技的觀點等構面,發展出一套 26 題的科技生活型態量表,配合人口統計變數、 網友的科技基礎環境、網路使用能力以及網路購物能力等變數,由此量表利用因 素分析以及集群分析。本研究以此套26題的量表為參考因素,再重新擬定另一套 20題的量表作為大學生科技生活型態的內容。 林建夆(2001)針對使用網路的台灣中區大專學生進行調查,將受訪的大專學 生分為「前衛勇敢型」 、 「新新人類型」 、 「傳統保守型」 、 「創新生活型」 、 「理性衡 量型」,發現「前衛勇敢型」以男性居多,是最不會跟隨流行更換科技產品的一 群人;「新新人類型」對於科技產品的接受度很高,勇於嘗試新產品的一群人, 他們是所有集群中上網時間最長的;「傳統保守型」人如其名,最少上網,也不 追求科技流行,網路對他們的主要功能僅是查詢資訊;「創新生活型」以女性居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對探索科學和科技世界產生 興趣及懂得有創意地運用科 技,並能綜合和應用科學與 科技的知識與能力,以解決 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科技與生活 與生活 與生活 與生活科 科 科 科 食品..

Lopez & Manson (1997), “A study of individual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the empowered desktop information system,”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ackaging of products which reflects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as a direct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n consumers’ purchase

The analytic results show that image has positive effect on customer expecta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customer expect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 on perceived quality; perceived

Through the study found that religious orientation, vegetarian attitude, health knowledge Orientation, anim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1) involvem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destination image, and groups with high involvement have a higher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extent

Regarding Flow Experiences as the effect of medi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on volunteer firemen, taking volunt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