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貫道發展歷程中浮現的道德取向

第五章 反思道德政治對一貫道宗教實踐的解釋意義

第二節 一貫道發展歷程中浮現的道德取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6

說是「德不配位」、「德不服眾」,不過這種質疑的聲音多半在口耳之間流傳,不 會浮上檯面。

在遭禁情境下,一貫道認為自己只是講授倫理道德、四書五經,行事端正,

與政府媒體所貼的邪教標籤無關;對政府來說,不論其目的是要彰顯威權體制的 力量本身、或是真的掌握到一貫道有通匪的相關情資,運用邪教標籤即是要打擊 一貫道的正當性。因此在這個政治與宗教的互動關係的背後,正統/異端之間的 抗衡即是道德與政治及其所規範的正當性的對峙,道德實踐更是其天命觀的具體 表現。而「考」的觀念明白諭示這層道德政治的涵義,不過它所彰顯的對抗反應 是以一種內化式的樣貌出現,並不像勞資抗爭那樣訴諸於現實狀況的改變,畢竟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革命烈士衝撞威權體制,而是訴諸於在個人心裡樹立道德的 準繩,堅信天命與道的真實,以此在個人心理層面產生正當性的對抗。這個準繩 連結了傳統儒家認知中的倫理規範因而具備正當性,也連結宗教中天命所具有的 神魅力量的正當性,透過樹立道德準繩取得不同形式的正當性,並以此超克正統

/異端的認知框架,也因此在實際接觸過一貫道的人和沒有實際接觸過一貫道的 人之間,可能存在著某些得以辨識的認知落差。

本節透過討論道德在宗教實踐、社會行動底本、政治關係的表述的三個面向 上,其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其之所以能成為根基性的社會生活準則的條件,使我 們更能理解,一貫道三期末劫的末日論與救贖觀所帶來的宗教觀念,與儒家倫理 及其符號系統之間產生了什麼樣的關聯,而他們又為何能夠這樣的連結。在漢人 社會中,倫理價值體系不像西方社會由特定宗教所主導,而是由儒家思想所主導,

反而使得不同宗教多少需要依賴儒家的倫理價值體系,而在宗教性的詮釋之下,

道德更被賦予宗教救贖與修持上的意涵,因此其所展現的在表象上看起來與一般 的倫理道德無異,但在宗教性的層次上則有著顯著的區別。對一貫道而言,道德 與末日論、天命觀是緊密相連的,也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對道德的策略更能有 效地發揮其功能。

第二節 一貫道發展歷程中浮現的道德取向

一、論析策略

綜觀一貫道在台發展的漫長路途,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道德」不僅出現在 一貫道道內日常宗教實踐的各個層面之中,也表現在各種對外活動、宣傳上的符 號運作上,無怪乎許多研究將其理解為因應道德淪喪、倫理廢弛、世風日下的社 會所產生的「道德復振」反應,而一貫道(與其他相似的「道德復振宗教」)也 以這個「道德復振」的名號自居。在此我們毋寧將「道德復振」所對應的「道德 敗壞」、「世風日下」等修辭視為舊傳統由於社會變遷過快,且既有社會秩序正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8

使得道德成為兩者互動的介質;135第二,當人們關注於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關係時,

道德作為象徵資本的累積場域,從而對一個人或該團體的評價、社會資本、經濟 資本產生重要的影響;第三,作為宗教實踐時,道德與宗教信念息息相關,在一 貫道末日論的架構中,道德的累積是一落推砌中、通往永世救贖的階梯,在此世 所做的「善」即是砌它的磚,另一方面,人們也因道德實踐而得到精神層次的自 我實現。因此,做善事符合人們(包含行動者自身)對於道德的期待,不只積了

「陰德」,也同時積了「陽德」,也就是象徵資本(儘管倫理上總是教導「為善不 欲人知」,但是「大德者」總是需要有人傳頌)。

作為宗教實踐的道德、作為社會互動底本的道德、作為政治關係的表述的道 德,在漢人社會中皆享有儒學的根基,並且由於佛道與之競逐卻未能撼動儒學的 根基性,也使佛道多少吸納儒學的倫理旨趣,這個過程以及佛道信仰本身的普及 更加強儒學在民間根基性。然而,相較於宗教菁英所掌握的艱深教義,或是知識 菁英所掌握的道德思辨,多數信眾乃是依循「模糊的倫理學」作為其宗教實踐的 底本,也就是不需深思熟慮,僅需遵守清楚明白的訓條戒律即可作為實踐倫理或 是宗教修持的方法(無怪乎《弟子規》如此明白的教條為何如此受歡迎),並可 以隨境遇取用需要的倫理碎片以賦予自身行動的正當性。這個儒學的根基不僅使 得不同領域之間產生對話基礎,也使得許多帶有邊緣性的宗教團體在一開始建構 其宗教理念、或者試圖獲取更強的正當性時,都不可避免的將儒家倫理的思想或 是規範做為其宗教教義或信條的質素。

二、道德政治視角下的一貫道發展與宗教實踐

接著統整本文脈絡下所描繪的一貫道發展歷程,以突顯其實踐背後道德浮現 的各種權力過程:

(1)傳台初期:傳台初期的一貫道多半維持原先在中國的發展取向,簡化 繁複的儀式讓救贖得以普遍化,這著實加速了教團的發展。一貫道在宣講與修行 的方面又較為平易近人,可以說一貫道自始就是以一個基層社會為主要訴求對象 的宗教團體,其所闡揚的也多半是民間所熟知的倫理綱常(但是倫理綱常的實踐 被視為達致救贖的修行),因此即使在清帝國時期一貫道就時常遭到官府打壓,

但是在農村仍有許多信眾,因為在他們看來,一貫道所講述的倫理道德是中華文 化的核心,故一貫道在農村受到尊敬。傳台初期一方面維持這種取向,以四書為 修道指南吸引信眾,另一方面則由於語言問題(前人輩多為外省人,不諳台語), 因此更多的是透過身體操作展現道德符碼(和藹可親、彬彬有禮…)以渡人成全,

打下一貫道在台發展的根基。

135 如 Jonathan Haidt 著作 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2012)就視政治與宗教為道德的兩大角力場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0

支援而扶植某些宗教團體。故對宗教團體而言,倡導道德則是關乎其宗教實踐的 理念,也同時對宗教團體能否獲得社會聲望、政策補助與政治支持有密切關係。

另外,在知識轉型的過程中,傳統儒家思想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一貫道這個長期 以儒家經典作為修煉指南的宗教團體,就具有進入這個權力網絡、操作儒家符號、

並獲致更廣泛的文化上的正當性的能力,這也多半延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時期一 貫道所扮演的角色,因此透過祭孔、尊孔、讀經等途徑,使一貫道得以取得過去 被壟斷於士大夫階層的儒家詮釋權。同時,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與伴隨而來的社 會變遷,使得在當代中道德變得更加個人化、情感化,而在宗教性的層面上,個 人與「道」之間的連結也使道德產生不同於以往的詮釋取向,更偏向透過個人心 理與情緒方面的需求來連結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世俗與神聖之間的模糊也使得一 貫道更加強調道德實踐的重要性。具體的看,本文中所呈現的道德政治,是一貫 道透過一系列儒家符號與傳統倫理的運用、挪用、轉譯與詮釋,來扭轉其社會評 價、賦予自身正當性、搏求發展空間的脈絡,這根基於一貫道末日論中對於人的 靈性之使命的理解,「儒家收圓」的說法更提供一貫道運用儒家符號的教義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