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人化與心理化的宗教詮釋

第四章 後禁教情境:以基礎忠恕為論析核心(1987-)

第四節 個人化與心理化的宗教詮釋

費主義下「新宗教」的看法,說明這種嶄新「宗教觀」的心理面向(ibid.: 16);

除此之外,密契經驗(mystical experience)111逐漸回到歷史舞台,如靈恩運動在 近代越趨活躍,其儀式實踐與精神療癒過程產生某種相似性,或者是西方在 19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3

年代就已開始興起的新興宗教也展現許多新的面貌,展現新時代宗教性的特質。

禪修與以禪修為特色的新興宗教團體在近年的盛行似乎不是新聞,著名的

「佛教如來宗」妙禪,即透過禪修的方式在各學校設立「如來實證社」以推廣其 宗教信念。盧雲峰描述了當代靈修、冥想盛行對於一貫道的影響,他認為從宗教 教義上來看,渡人成全比起靈修是更為要緊的事,這從本文前述對於一貫道宇宙 論的分析也支持這樣的看法。然而也有許多道親試圖從其他群體中尋找密契經驗,

這些人可能加入禪修團體,甚至有建立自己的靈修、禪修團體的案例(Lu 2008:

105-106)。盧雲峰將這種「改宗」(conversion)案例解釋為宗教市場的出現或變 遷影響,本文認為必須更進一步從新自由主義化下的個人化與心理化去理解宗教 市場的變遷,才能理解這種「改宗」更深層的運作機制。本文並不特別討論「改 宗」,然而這種個人化與心理化的實踐取向在近年來一貫道場域中較常看到,比 方說,比起過去,更加強調「自性佛」、強調人的「本來靈性」,將救贖內化並與 三寶做連結產生的修持觀,回到禪宗「即心是佛、無心是道、自性具足、明心見 性」的義理命題;或者以「道是生活」的觀念模糊了神聖/世俗的分野,使得落 實在生活/世俗場域中的「道德」的宗教性邏輯,更容易在神聖/世俗的模糊情 境中被突顯出來。這些新的詮釋取向,無法完全歸類於教義上的創新,多是依據 其原有的教義思想而來的再創造,基本上是舊有宗教邏輯的新應用。在這種個人 化與心理化的趨向中,我們比較能看到資本主義化的影響,禁教在這個層次的影 響力似乎是微乎其微;其中也存在世代的因素,特別是年輕一代沒有直接經歷過 禁教時期,也較不受既有宗教實踐的框架所限制,影響此世代更深的,毋寧說是 政經社會的快速變遷下,傳統認知、社會關係、道德意識與價值體系的轉型。

一、「自性」與「認理」

早期一貫道特別強調「走道場」在修行中的重要性,比方說要道親時常接近 佛堂、時常回到佛堂研理,如「老母堂是人間的清境寶地,時時受到仙佛慈光普 照,亦是廣渡有緣人的大法船,可以淨化我們的心靈」(潘風明 1992: 44),甚至 也會在訓文中強調「走道場」對修行與救贖的重要性。長輩之間碰面,也會詢問 對方或是其他人的小孩有沒有出來「走道場」,將「走道場」視為道親的當然義 務。現在的一貫道同樣強調接近道場對於修道人是重要的,但是更轉而強調內心 的自我轉化、如何轉念,以不同的心態看待事物。如果說早期一貫道強調因為三 期末劫將至,修道是獲得救贖、回理天的路,那麼近年強調修道修心,則是把眼 光轉向當下,從強調彼世轉為強調此世。除了這種方向性的轉變,在道場講授禮 佛意義時,拜「自性佛」的論述也在近年中比較常聽聞。除了筆者自己的觀察之 外,報導人也指出「以前比較常講燒香拜佛、修自性,兩者是分開的,但現在比 較常強調拜自性佛」112、「近幾年……五年吧,確實比較常聽到(自性佛)」113

112 報導人 6,2016/9/22,於三重。

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114對於身為觀看者的道親來說是具有矛盾性的現象,

這時候「認理修」就會成為觀看者維繫自己對於宗教信念與道場的連結的機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5

道親)口氣沒有很好,雖然當時可能沒有這個意思,但看起來就很有矛盾。

也可能是因為講師身分,讓行為容易被放大檢視115

案例二:雖然長輩們在聊天時不斷抱怨某位點傳師,比方說一些事情上標準 不一、嘴巴上說得很好聽但實際上是兩回事,說的氣森森的樣子,但他們最 後都用「不要認人修」來維繫自己與道場的關係116

案例三:認理實修很重要,真的要自己修,要看人的話要看一些已經走了的 人,如果看活人會很失望。有些人以外人眼光看,可能各種好,但實際上相 處時可能會發現很多缺點,或是有些在外面大家稱讚的人、形象很好,在自 己家裡可能就不是這個樣子了……117

至於為什麼「認理實修」會成為這種正當性對抗的型態,報導人也提供他擔任壇 務多年下來的經驗與心得:

我覺得對長輩很難直諫,尤其是有官職的長輩,除了點傳師講師,比方說區 助理、區幹部,身為後輩都很難直諫,他們能做到那個位置是有年資,而且 年資是一個倚仗。其實遇到讓我不舒服的事情很少,我覺得自己個性比較軟,

很多事情都還可以接受,當下覺得不爽過了就算了……118

由此,「認理實修」作為間接批評與抵抗的一種方式與表達,它不像 James Scott(1985)闡述東南亞農民的「弱者的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是透過拖 延、偷竊、誹謗等「壞事」來達到抵抗的效應,而更像是「考」觀念的當代說法,

不過相較之下「認理實修」的行動性比起「考」更能有效的產生抵抗效應。如筆 者在田野中所觀察到,若有道親不認同某些講師的課程,或者認為講師失去道德 正當性,班會時他們可能利用遲到、摸魚、分心等管道來表示「沉默的諫言」或

「不明言的反感」,以期促成講師的「自省」。除此之外,報導人也闡述了「認理 實修」對於個人宗教性的影響:

認理實修蠻重要的,現在道場還會願意讓我聽課,是因為有進修的機會,有 些東西聽的時候我不是全部都信,會抱持著一種學術性的心態,但是還是有 一些講師的話會讓我可以提升生活,或者突然打到某個點。我覺得聽課要自 己找連結,找讓我自己感動的話119

在這個案例中,報導人並非全然接受講師所提供的道理與詮釋,而是透過自己的 心理需求去理解道理與教義,連結個人與宗教之間的關係,產生嶄新的意義理解 模式,使宗教性個人化與心理化更被突顯出來。對報導人來說,「理」是自己與

115 報導人 3,2016/11/11,於三重。

116 田野筆記,2016/6/19。

117 報導人 4,2016/11/16,於三重。

118 報導人 4,2016/11/16,於三重。

119 報導人 2,2016/11/7,於台北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6

上天之間的事,道場只是提供道理來源的媒介,這種強調個人與超驗範疇之間的 連結,打破「天命領導」下對「道」詮釋權的壟斷性。「認理修、不認人修」一 方面是道親對於上層的道德性抵抗之外,也同時提供宗教組織與個人救贖脫鉤的 理論基礎,使修道更有個人化的趨向。但是又同時會強調接近道場對於修道的重 要性,兩者之間產生集體性與個人性之間的拉扯,也就是在這樣的張力中,維繫

「道場」作為宗教共同體的實存。

二、情感化的參與經驗

地方單位以年長的道親為主要運行者,透過報稱交換與共做建立緊密關係,

相較之下,年輕一代多半從個人的同儕關係建立與道場的連結。許多第二代、第 三代雖然自小接近佛堂,但對他們而言那多是長輩的人際關係的延伸,是透過長 輩而對道場產生的間接參與,因此有時反而是有壓力的參與,直到他們建立自己 的同儕關係。許多案例中可以看到,孩子在道場上時常受到這種關係下的限制,

而道場的「道德標準」相較於非道場又比較高,一位報導人就說出他過去參與培 育班的經驗:

有些課程會分組討論、發表意見,但是我小時候講話不流利,會不敢發表,

這是我個性的關係,可是很多長輩會有刻板印象,會說你父母是講師,所以 小孩就應該也很厲害,因此被逼著上台、很有壓力。有次上台背經,但是我 背不好,下台之後,不小心聽到壇務跟媽媽說我的經背不好,讓我覺得很丟 臉,才發現原來我的行為會被大家檢視120

也因為道場時常以親屬作為關係開展的根基,所以這種壓力除了道親關係之外也 多半摻雜親屬關係,使得壓力更形巨大。當本身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時,「離開」

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更有壓力的行動:

對我來說沒出來(走道場)會被很多人關心,會形成人情壓力,這對有些人 而言可能是一種關懷、關心,雖然參與道場常常感到壓力,但是對我來說,

不參與道場壓力可能更大(來自家庭的壓力)121

此外,在義務教育的發展下,學生投入學校的時間更是前所未有的多,以台 灣高中生來說,上課時數高達 9.5 個小時,這尚未計入通勤、補習、課後輔導之 類的時間。也就是說學生時代多數的時間就是在學校,因此對學生而言,學校是 他們最重要的生活場域,也是最重要的社交空間。此外在升學主義主導下的教育 產生龐大的課業壓力,讓學生的課餘、周末也要用在補習、學才藝,因為升學成 了學生時期最主要的議程。而道場的班會不是在平日晚上、就是在周末,在時間 管理上產生排擠效應,以筆者的田野經驗來看,升上青少年班(國中)的學員會

120 報導人 2,2016/11/7,於台北市。

121 報導人 7,2016/9/7,於台北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8

想學東西,這是我為什麼會一直留下來的原因128

在這個案例中,報導人沒有因為缺乏同儕團體而放棄參班,在外地念書反而讓他 更積極的想參與道場,透過「認理」,個人越過團體甚至家庭,而與佛堂產生直 接連結。

相較於硬性參與(hard- participation)的參班,聯誼、運動會、活動研習、

揪團、唱歌等軟性參與(soft-participation)更能夠吸引年輕人,對於這些參與者

揪團、唱歌等軟性參與(soft-participation)更能夠吸引年輕人,對於這些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