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跨理論模式行為改變階段與「預立醫療計劃討論」

(一)跨理論模式

跨理論模式為 James Prochaska 分析比較不同的心理治療及行為改變理論以 後整理出來(Prochaska & Velicer, 1997)。他認為行為的改變是一種循著時間軸 階段發生的歷程,而非單一時間點的狀態變化,因此需被劃分為不同階段來探討 才能更完整捕捉其現象。該模式提出六個行為改變階段:前思考期

(precontemplation)、思考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

(action)、維持期(maintenance)、結束(termination)。在不同改變階段,個人

處在不同的認知與動機狀態,需透過不同的改變介入策略促成行為改變。此改變 階段的觀點被應用在多種健康行為改變,包含物質使用、飲食問題等等

(Prochaska & Velicer, 1997)。

依據 Prochaska 與 Velicer(1997)對各階段的描述,不同階段的行為意圖以 及行為表現應有不同特徵。「前思考期」為「個人在短期之內還沒有要改變的意 圖。此階段個人通常並不知道或不很了解原來行為的結果;或者他們曾經試圖改 變,但是缺乏改變的能力總是讓他們失去鬥志。這時人們會避免去閱讀、談論或 者思考他們的不健康行為。在許多理論中這個階段被認為是阻抗或者缺乏動機的 狀態(Prochaska & Velicer, 1997)」。此階段重點在於欠缺改變意圖,此欠缺(依 據定義描述)可能來自缺乏表現行為之誘因,或者雖然存在誘因但同時存在更大 的阻礙(例如,改變的能力)而使得整體改變意圖低落。避免接觸有關的事物、

阻抗的反應是由此可能衍生的行為表現。

「思考期」被描述為「個人有意圖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做些改變。他們對 於改變的好處比較有覺知,但也明白感受到改變的困難。改變的損益平衡之拿捏 可能使人在這個階段卡住很久(Prochaska & Velicer, 1997)」。此階段相較於「前 思考期」已具備較多行為誘因(可能來自於對改變好處的覺知);然而改變的阻 礙仍舊存在,而使得整體改變意圖雖較為提升,仍不足以推動個人表現出具體的 改變行動。

「思考期」與「前思考期」的差異在於個人內在衍生更多行為改變誘因,

但即便是來到了「思考期」,行為改變誘因相較於改變阻礙仍舊弱勢,因而由外 在行為觀之,處於這兩個階段個人可能都沒有任何具體的改變行為嘗試。這也說 明何以 Prochaska 與 Velicer(1997)對於「思考期」的定義之中,並未有對行為

表現多做描述。

「準備期」是「個人即將(指一個月內)採取行動。他們在過去一年通常 也有過一些行動,同時也有一些行動的具體計劃(例如,參加健康教育課程等)。

這類的人是健康計劃所應該納入的族群(Prochaska & Velicer, 1997)」。Prochaska 與 Velicer 的上述定義僅描述了此階段「即將採取行動」,並以過去有過行動或者 具體計劃作為行為改變的參考指標。但此描述並未針對行為表現背後可能的動機 消長有所主張。研究者推測,此階段可能延續了「前思考期」以及「思考期」在 行為誘因以及行為阻礙間的角力:個人在「準備期」因為行為誘因提升或者行為 阻礙減少,兩者權衡後產生正向改變動機,而有較大機會促成具體行動。

個人於「準備期」產生正向改變動機之後,便可進入「行動期」及「維持 期」。「行動期」是「個人在過去六個月內,於他們的生活方式中確實進行了某種 調整。在跨理論模式之中,行為的調整需要達到某種客觀標準,才能算是符合行 動的落實。例如,戒菸者需要確實減少抽菸的數量至一定標準(Prochaska &

Velicer, 1997)」;「維持期」是「個人致力於不再表現出過去的行為,在這個過程 中,個人對於能避免再犯逐漸變得有信心。維持的時間大約從六個月到五年以上,

比較能確保行為改變的效果長久延續。在這個階段中,復發(relapse)也是一個 部分,是退回較前面階段重新來過的過程(Prochaska & Velicer, 1997)」。雖然 Prochaska 與 Velicer 並未指明,但定義中隱含了進入這兩個階段的前提是個人已 具備明確的行為改變動機,且此動機確實推動個人表現出具體的改變行動。兩個 階段區分的重點,則是具體行動的質量差異以及時間向度上的持續性。

最後一個階段「結束」為「此階段個人已經完全不受誘因驅使而表現出舊有 行為,也有 100%的自我效能。即便在負面情緒的狀態下,也能確定自己不會再

用舊有的方式因應。彷彿他們不曾有過過去不好的習慣一般。但這個階段的描述 有些太過理想化,在研究中比較少被強調(Prochaska & Velicer, 1997)」。由於本 研究關心的預立醫療計劃討論行為為一可持續進行,不斷重複(直到病患過世) 的 Fried 等人(2010)(參見頁 30),還有 Sudore 等人(2008)的研究。Sudore 等人是這方面研究之中,首篇將研究之目標行為拓展至包含不同改變階段的研究。

他們認為預立醫療計劃是包含思考、與家人或朋友討論、與醫師討論、簽署文件 這四個步驟的健康行為。這四個步驟可與跨理論模式中的健康行為改變階段對應,

例如,思考對應至思考期、與家人或朋友討論以及簽署文件,則對應行動期。依 此想法,Sudore 等人以電話調查受訪者是否曾思考、曾與家人或朋友討論、曾與 醫師討論,以及是否已簽署預立醫囑。從這四個步驟行為表現的比率以及相互關 係,Sudore 等人發現,預立醫療計劃的各個步驟有時未必依循固定的順序表現,

這與跨理論模式認為行為改變按階段呈現的主張不一致,Sudore 等人並未提出討 論,僅認為這可能是預立醫療計劃行為的特性。

遵循一定的順序表現(即人們可能先與家人溝通討論對於末期照顧的意願,而後 再簽署預立醫囑;但也可能先行簽署預立醫囑,而後才考慮與家人溝通)。但 Fried 等人對於行為單位的劃分與 Sudore 等人(2008)不同。Fried 等人認為預立醫療 計劃包含多個不同行為(例如,價值澄清、與親友討論、簽署生前預囑等),而 非包含不同步驟的單一行為;每個人在單一時間點下,都有其在各行為不盡相同 的改變進程(例如,與親友討論處在行動期,但簽署生前預囑則處在思考期),

亦即對各個行為有不同的準備性。

不論是 Sudore 等人(2008)或者 Fried 等人(2010)的研究,都顯示以行為 改變階段的觀點探討預立醫療計劃行為,相較於過去僅關注「行為是否表現」是 更有利於臨床應用的方向,Fried 等人更指出,將預立醫療計劃細分為不同的健 康行為、分別探討各個行為的改變歷程是有意義的,這些都使臨床工作者得以較 具體地評估個人對於預立醫療計劃行為及心理狀態,選擇適合個人的改變介入方 式。

(二)「預立醫療計劃討論」的行為改變階段

本研究預計將跨理論模式的行為改變階段觀念納入研究架構,探討末期病患 的家屬「參與病人之預立醫療計劃討論」的行為處於何種改變階段。研究探討的

「討論行為」是關注個人「投入預立醫療計劃的方式」,而非「是否進行預立醫 療計劃」或者「計劃決策的結果為何」。此「討論行為」廣義地涵蓋個人是否思 考或與他人溝通預立醫療計劃議題。

依據 Prochaska 與 Velicer(1997)對行為改變第一至第五階段的描述以及表 三所整理的各階段區分重點,研究者嘗試描述參與預立醫療計劃討論於不同階段 可能的表現如表四,作為研究資料分析的參考。

表四

預立醫療計劃討論各行為改變階段描述。

跨理論模式對各行為改變階段的定義 預立醫療計劃討論各階段可能表現

動機情緒 行為層面 認知層面

1 前思考期(Precontemplation):在這個階段個人在短期之內還沒有要改變的 意圖。此階段個人通常並不知道或不很了解原來行為的結果;或者他們曾經

2 思考期(Contemplation):這個階段個人有意圖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做些改 變。他們對於改變的好處比較有覺知,但也明白感受到改變的困難。改變的

3 準備期(Preparation):在這個階段個人即將(指一個月內)採取行動。他們在 過去一年通常也有過一些行動,同時也有一些行動的具體計劃(例如,參加健

5 維持期(Maintenance):此階段是個人致力於不再表現出過去的行為,在這 個過程中,個人對於能避免再犯逐漸變得有信心。維持的時間大約從六個月 到五年以上,比較能確保行為改變的效果長久延續。在這個階段中,復發

(relapse)也是一個部分,是退回較前面階段重新來過的過程。

區分重點:具明確的行為改變動機/有持續性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