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回顧國內外預立醫療計劃研究,文獻回顧結果可摘要為圖一說明。在「預 立醫療計劃實務」部分,整體而言,目前台灣民眾對於簽署預立醫囑(以簽署不 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為主)明確抱持負面意願者較少,但也有一定比例持保留 態度,並未明確表示意願。民眾實際簽署預立醫囑的比例由少量的調查報告可知 比例仍低(10%以下),且多由家屬代理簽署。台灣預立醫囑簽署比例的調查報 告多是針對末期病患或者死亡病例,這個族群的簽署比例相對較一般民眾高出許 多(60%以上);家屬代為簽署的情形同樣相當普遍。本研究的研究樣本是社區 醫療設置下的末期病患及家屬,預料樣本族群中完成簽署者應該也佔多數。

「完成預立醫矚的有關因素(預測因素)」部分,回顧預立醫囑簽署情形與

育程度低)。

「預立醫療計劃行為心理歷程」的文獻回顧,發現與預立醫療計劃顯著有關 的因素包括知識、過去有關經驗(包含預立醫療計劃討論或決策的經驗、急救或 末期治療經驗)、信念與態度;促進與阻礙因素雖也有顯著關聯,但此因素概念 較為籠統,包含多種不同的構念。這些心理歷程變項的研究發現可與幾個健康行 為理論對應(例如,健康信念模式、計劃行為理論、社會認知理論),但過去研 究者在設計這類研究時較少有明確的理論對應,是較為不足之處。另一方面,為 了促進個別服務對象的健康行為表現,對於個人具體的經驗、知識、信念或態度 具體內容的了解也是重要的,質性取向研究結果在這方面有較多的整理。質性取 向可幫助補充各心理歷程變項的具體內涵,同時也指出量化取向研究較為關注個 人心理歷程變項的研究思考下,可能忽略的醫病關係內涵的影響。

最後,國內外預立醫療計劃研究偏重簽署比例或簽署意願的調查,雖也有探 討「討論行為」,但多以簡單的概念界定討論行為(例如,有討論/沒有討論)。 跨理論模式將健康行為改變視為包含多種階段的歷程,是後續探討討論行為時值 得參考的理論模式。

第三節、「預立醫療計劃討論」的健康行為探討

本研究將「參與病患之預立醫療計劃討論」視為家屬的健康行為,預計以健 康行為理論探討「討論行為」的改變以及與改變有關的心理歷程特徵。「健康行 為」定義為「個人在認為自己還健康的時候,為避免疾病或者及早發現疾病所採

論並非關於自身的預立醫療計劃、並未直接涉及自身在末期階段的醫療選擇,但 從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即「健康是身體、心理、社會的整體安適,而非 只是沒有疾病的狀態」)(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89)觀之,面對關係密切 的重要家人之末期醫療決策議題,家屬的心理及社會健康狀態仍受此決策討論的 品質影響。將家屬「參與病人之預立醫療計劃討論」視為健康行為,關心的是家 屬本身是否能透過此行為的展現,而預先避免日後於病人臨終過程中的可能心理 及社會調適不良狀態,甚至更積極地為自身的末期醫療決策做準備。

本節第一部分介紹跨理論模式的行為改變階段觀點,並提出以此觀點了解個 人從「不參與預立醫療計劃討論」到「參與預立醫療計劃討論」之行為轉變的進 程。第二部分回顧三個健康行為理論模式(包含社會認知理論、健康信念模式、

計劃行為理論)對行為改變之心理歷程的不同主張;比較各理論用於探討家屬參 與病人之預立醫療計劃討論的心理歷程,分別可提供之解析觀點的共通與差異;

並提出本研究所預計採取的理論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