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條路是恆春卑南道(恆春到卑南)、浸水營道(水底寮到大武接恆春卑南道)、崑崙坳道(赤山到 金崙接恆春卑南道)。

第二章 日本「理蕃政策」與排灣族槍枝文化

第一節 排灣族槍枝的來源、形式與數量

32 三條路是恆春卑南道(恆春到卑南)、浸水營道(水底寮到大武接恆春卑南道)、崑崙坳道(赤山到 金崙接恆春卑南道)。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1

每分鐘可發十八發。筆者蒐集的歷史圖像(圖 2-2)是總督府舊慣調查會於所拍攝 的照片,圖中手持的槍枝就是管打槍,而族稱(caljepuqis)意涵是用某種東西擊 發。這種擊發方式在清代文獻中,常出現原住民手持士乃得槍打清兵的記載。

(三)Remington 槍(qululjan)

滾輪閉鎖步槍由蓋格(Leonard Geiger)在美國內戰期間發明,雷明頓廠買下了 專利, 由其員工利得(Joseph Rider)進行改進, 在 1865 年推出了單發的滾輪閉鎖 步槍(Rolling Block Rifle), 風行全世界, 一直到現在仍有小量生產。中國有清一 代, 在 1871 年至 1874 年之間, 也進口了 14,400 枝『雷明頓一號步槍』。 江南 製造局, 也順應潮流, 在同治十年(1871 年)開始自行仿造生產, 稱為林明敦 中針槍或是林明敦邊針槍, 反應其使用中心底火或邊緣底火彈藥。1874 年「牡 丹社事件」爆發時,清朝派軍駐防南臺灣的兵勇可能就擁有此類型槍枝。翌年 (1875),沈葆禎推展「開山撫番」政策,在排

灣族地區開闢三條通往東部的要道時,32遭逢 排灣族阻撓,官方或許以此槍枝賄絡酋長。族 稱(qululjan)意涵為其槍膛上有猶如人頭的裝備。

筆者蒐集的圖像(圖 2-3)是南部排灣族力里社 酋長盛裝持槍的照片。力里社耆老 A-3 君的口 述:「清朝修築浸水營古道時,酋長不同意,

經清朝贈送珍貴的衣料及槍枝後,酋長才首 肯。」內獅頭社耆老 B-13 口述:「大約在我的 祖父年代(按:1875 年獅頭社戰役),清兵和我 們作戰,清兵死了千人以上,內獅頭社勇士 inilavas 的槍枝不少。」同時,日人鈴木質著

作的《台灣蕃人風俗誌》中也指出了,原住民擁有雷明頓單發槍,這把有名的槍。

〔鈴木質(林川夫審定)1994、頁 182〕

(四)毛瑟槍

毛瑟槍是德國人毛瑟(Peter Paul Mausr,1838-1914)在 1866 年發明的一種步 槍。此槍枝設計在 1870 年代以後極為流行,1872 年普魯士軍隊正式採用毛瑟槍。

此種槍枝最顯著的是栓式槍機(bolt action ),有一栓把,呈圓柱型,在槍機上可前 後移動,以便開啟槍枝後膛裝彈:槍栓的尾端呈圓球狀,使用者手握此圓球拉柄 來移動槍栓。〔陳宗仁 2005、頁 60〕筆者蒐集的圖像(圖 2-4)是大龜文酋邦酋長兄弟於

32

三條路是恆春卑南道(恆春到卑南)、浸水營道(水底寮到大武接恆春卑南道)、崑崙坳道(赤山到 金崙接恆春卑南道)。

圖 2-3排灣族盛裝的戰士

(翻拍自 Edward H.House 著陳 政三譯述《征臺紀事:武士刀下 的牡丹花》20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宅前拍攝照片所持的槍枝是毛瑟槍。此槍枝如同第 4 的 Remington 槍一樣,大都是在 1875 年的獅頭社戰役 擄獲的。

(五)單發槍(baljakaljakan)( 村田銃) 村田式步槍 明治 13 年(1880),薩摩人村田經芳 中佐開發了日本第一支制式軍用步槍,該槍口徑 11mm,為單發步槍,同時製造了與其配用的十三年 式刺刀,這種步槍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流到台灣 , 可能是透過貿易走私,台灣的一些團練使用村田槍,

然後輾轉流到原住民手中。筆者蒐集的圖像(圖 2-5)

是中排灣族來義社酋長與番丁的武裝照片,照片中持有的槍是村田步槍。排灣族 持有這類槍枝,除了早期由臺灣民間團練流入之外,日本於明治 44 年(1911)12 月 25 日,民政長官以理兵第 1225 號頒布:「關於管理原住民族狩獵用改裝村田 槍的通知」。其中涵蓋了台東廳和阿猴廳的排灣族,而配置於各廳之改裝村田槍 阿猴廳就有 50 枝。這些槍枝是以貸與的方式來供原住民族使用,管制上是「貸 與原住民族時,應在一週內收回。」雖然,管制是如此的嚴格,但排灣族還是想 盡辦法保有槍枝;耆老 B-10 君的口述:「日本警察借給我們使用的槍枝,有些族 人會拆卸槍械零件仿製,然後,謊報遺失或受損;雖然遭受日本毒打,也在所不 惜。」因此,排灣族擁有此型槍械,有的是舊式的,有的是新型的。

以上各種類型武器傳入原住民族地區,除了「蕃割」進入山地交易,及鄰近 原住民部落的漢民(或平埔族)進行交易之外,部落間也會輾轉交易。至於官方流 出大都是官員私下販售或贈與,這些交易的槍枝大

都是屬舊型的,少部分是屬新型的。而大量新式武 器,則是外國洋行可能在 1860 年代臺灣正式成為通 商口岸後,外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前來臺灣時,

帶來西方流行槍枝。根據陳宗仁的研究;臺灣原先 使用火繩槍,而燧發槍在臺灣甚少發現,至於鋼帽 擊發槍及以後的各種步槍,應在此時代(按:1860 年 代)背景下流入臺灣。晚清上海(申報),在 1875 年(光 緒元年)記載福建省調派數營兵勇至臺灣時發現:

「這些士兵,所執兵器均係舊式之火石鍊;較之臺灣 生番所用者大不相若,恐未能與生番,對敵也」〔臺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94、頁 557〕由此可見,從 1870 年代以後,各種新式槍枝已流入

圖 2-4 內文社酋長 ruvaniyau 之兄弟

(翻拍自森丑之助 楊南郡譯註

《生番行腳》2000)

圖 2-5 排灣族酋長與勇士

(翻拍自《蕃族慣習調查報告 書》第五卷 排灣族第三冊 19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排灣族社會。單單排灣族大龜文酋邦勇士擁有的槍枝種類就有不同的形式(如圖 2-6) (由左往右依序村田槍、司奈德槍、毛瑟槍、Remington 槍),因此,排灣族社 會的槍枝種類是相當複雜,猶如一座槍枝博物館,出現了大雜燴的現象。

二、槍枝的數量

排灣族槍枝種類繁雜,新舊共用,主要原因是無法完全自製槍枝,而是大都 依賴與外族交易或衝突中擄獲。但不管是何種槍械,拿到排灣族手中就賦予其文 化的意義與功能,不僅視為珍品,且做永久保存,哪怕破損不堪使用,也珍藏於 家屋神聖之處。因此,其數量只有增加未有減少,就算流通也是在族內進行。經 歷 18、19 世紀,不同類型的槍枝逐漸流入

排灣族的社會,直至 20 世紀初是擁有槍枝 最多的階段,但旋即日本總督府也開始押收 槍枝的時候,尤其 1914 年,更以軍警武力 強制押收排灣族的槍枝。而強制押收前排灣 族究竟有多少支槍械呢?根據日本於 1908 年原住民族人口與槍枝的調查;(表 2-1)排 灣族人口有 21,224 人,槍枝有 5,901 枝,每 百人擁槍比例是 28%,僅次於泰雅族的 37%。

另外根據 1006 年調查東部原住民族槍枝的 報告中,「太麻里蕃」(排灣族)戶數/人口有 10850 戶/57424 人口,槍枝有 2270 枝,平均 每戶擁有 1.18 枝槍,平均壯丁數有 1108 人,

平均每丁擁有 2,05 枝槍有。〔陳宗仁 2005、頁 82〕

然而,此調查數字是否正確,可能有待商榷?

根據耆老 B-6 君的口述:「日本調查我們的 槍枝時,是利用部落諂媚日本警察的人暗中

調查,並密報日警;排灣族除了深怕日警沒收槍枝外,對槍枝隨便讓他人觸摸也 有很多的禁忌,所以很謹慎地藏起來。」耆老 B-12 口述:「我們的部落 validy 家,有壯丁 3 人,他們的槍藏在部落umaq(家屋)的有 5 枝,藏在田裡 dabau(工 寮)也有 5 枝,是我們部落最多槍枝的家。」由此可知,調查的數字,因排灣族 惟恐日警沒收或禁忌實踐,調查數字會有很大的差距。日本面對如此數量的槍枝,

深知如無足以制其死命的準備,絕非能輕易收繳排灣族的槍械,因此,對排灣族 除了繼續進行撫育之外,在排灣族地區積極開闢道路,以準備他日大部隊行動,

迫令排灣族繳械。

圖 2-6 排灣族大龜文酋邦勇士

(翻拍自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著楊南 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研究》第一冊 本 文篇 20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表 2-1 1908 年原住民各族槍枝統計表

族稱 槍枝數 人口數 每百人擁槍比例%

泰雅族 10,841 29,149 37

排灣族 5,901 21,224 28

鄒族 612 2,291 27

卑南族 1,055 6,564 16

阿美族 4,652 29,380 16

布農族 2,407 15,794 15

魯凱族 1,791 13,423 13

賽夏族 29 762 4

雅美族 0 1,667 0

總計 27,288 120,254 23

資料來源: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二)1957,頁 7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