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變遷

第四節 研究意義、限制與未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第四節 研究意義、限制與未來

排灣族「南蕃事件」從文獻及口傳歷史的資料與排灣族社會文化結構對話,

可以周延性的理解該歷史事件的真相,及深入了解排灣族行動的深層意義。但此 理解難免有主觀的色彩,因此尚待從不同的角度努力去探討此歷史事件的意義與 真相。茲就南蕃事件研究的意義、限制性及未來方向分述如下。

壹、研究意義

「南蕃事件」戰況的激烈遠超過 1874 年的「牡丹社事件」,且深遠地影響排 灣族社會文化。然而,在官方認定原住民族重大衝突歷史事件時,卻置若罔聞,

而民族記憶也在政治因素之下噤若寒蟬,不敢提及。筆者以「南蕃事件」為研究 主題,從文獻分析與地方口傳歷史來理解事件的脈絡及對排灣族社會文化的影響。

研究成果不僅能喚起官方及學者關注影響排灣族社會變遷的關鍵因素之一,也能 提供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南蕃事件」的資料。

「南蕃事件」近人的研究都是從日本當時史料的分析來理解,然而,日本是 從殖民的觀點來書寫與原住民族的互動關係,在書寫上必然從自我利益的立場來 描述「他者」的舉措,或試圖湮滅,讓「他者」失去歷史記憶。筆者將文獻分析 和口傳調查所獲得資料,放在排灣族社會文化的對話來探討,研究成果可以做為 充實當下中等學校之鄉土及歷史教材,使多元族群的臺灣,能從不同的角度理 解臺灣的族群關係,進而建立多元和諧的族群關係。

排灣族當下具有「南蕃事件」記憶的耆老急速凋零,再過幾十年此事件的 記憶將會消失或變異性更大;筆者將「南蕃」起義的酋邦後裔一一找尋,並從 排灣族貴族和平民的後裔採訪事件的記憶。歷史記憶在沒有文字的民族,難免 會有時空倒置的敘述或偏離事實;筆者一一與文獻對照,並從排灣族社會文化 結構來理解,目的無非是建構排灣族主體性的歷史觀,讓排灣族後裔能認識屬 於自己的歷史,以期建構一個健康的民族認同。

「南蕃事件」是日本以武力強制押收排灣族槍枝的衝突事件;筆者探討排灣 族槍枝的來攏去脈,並從社會文化結構理解槍枝的社會意義。在當下「原住民 槍枝管制條例」頗有爭議之際,研究成果可以提供政府立法參考的資料,以避 免以漢族中心的思考模式,來制定或規範原住民文化實踐的法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貳、研究限制

「南蕃事件」的文獻主要是《臺灣日日新報》與《理蕃志稿》;前者內容有 官方公布的討伐進程,有報捷電報的採錄,亦有民間謠言,還有記者親訪的特稿,

忠實記錄了當時官(軍)方和民間對事件的態度。後者是敘述一般山地政務之推移 及新設、擴張隘勇線及討伐原住民之概況。二者對本研究提供了不少的資料,但 是文獻裡面的人名、地名以日文或漢字書寫(當時資料均有此現象)不易辨別,需 要進行田野調查。然而,時空境遷,物換星移,耆老凋零,進行人名、地名的考 據,實在困難,影響歷史事件研究的效果。

「南蕃事件」發生迄今已有 100 年,在這漫長的歲月。口傳的歷史記憶不可 能被一成不變地保留下來的,而是會在現在的語境中被不斷重新建構。也就是口 傳者受社會環境的影響,難免會有潤飾、削減、完善,乃至於賦予記憶一種現 實都不曾擁有的魅力。面對此種情況。筆者以多元採訪對象來釐清與文獻不符之 處,但是,多的是藉由沉默來將過去的衝突埋葬,以此讓他們免於被人指點為「暴 徒」之後裔,影響研究的可信度。

本研究的區域遼闊,對問題難以深入探討,因「南蕃事件」涵蓋了整個東南 部排灣族,且歷史事件的研究是非常微妙且複雜的過去,涉及的層面不僅廣,

而且背後都具有深層的意義,一次將整個參與「南蕃事件」的排灣族,從文獻 分析和口傳歷史來探討,誠屬不易,但可能會深入性不足。

叁、未來方向

「南蕃事件」戰況的激烈遠超過 1874 年的「牡丹社事件」,且深遠地影響 排灣族社會文化。但是,學術的研究或地方知識的建構均寥寥無幾。筆者經此研 究的結果,只不過是從排灣族的觀點,來論述對整個「南蕃事件」的脈絡與對排 灣族社會的影響。對於其他參與的族群及日本對事件深入的看法,都需要進一步 的研究,讓「南蕃事件」的歷史真相更周延。展望未來,筆者建議從事件對排灣 族族群關係的影響和跨民族歷史事件的比較來進一步的研究。

一、事件與族群關係的研究

「南蕃事件」的文獻不管是官方及學術的研究,或在地耆老的口傳記錄都在 告訴我們該歷史事件是重要的、真實的「過去」。雖然雙方有不同的觀點,但事 實是影響了排灣族的社會文化。尤其「南蕃事件」在排灣族的「記憶」是一種創 傷的記憶,讓排灣族人強迫遺忘,但卻總是魂牽夢縈的纏繞在排灣族人的記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確實「南蕃事件」後創傷的歷史記憶,持續影響排灣族人與異族不正常之族群關 係的發展,即在排灣族「不歸順殖民政府,族群就會滅亡」的記憶下,無奈的接 受殖民政府之「理蕃政策」,而此污名化排灣族傳統社會文化的政策,是否形塑 了排灣族當下自我「遺忘」自身傳統文化及自卑的族群關係的最大因素。

族群關係是建構的,其本質是競爭和衝突。日本與排灣族早在 1874 年「牡 丹社事件」時就已有衝突的經驗,日本領有臺灣後,第一個武裝衝突的山地 原住民區域竟然也是在排灣族南部地區---「阿乳芒事件」(大龜文酋邦阿乳芒 部落襲擊日警的事件),之後也發生了無數大大小小的衝突事件,其中「南蕃 事件」最為慘烈。事件後,排灣族在日本押收維護酋邦領域的「國防裝備---銃器」後,整個排灣族的族群邊界(酋長的權利與義務的領域)似乎崩潰,族群 關係走入了另一個面向。因此,「南蕃事件」後,排灣族族群關係在族群的利 益和歸屬方面是如何實踐?在族群邊界結構性對立中如何調適?都值得讓我們 深入研究。

二、 跨民族歷史事件的研究

1895 年起,日本為能掃除開發山地資源的障礙物---原住民抗日,即不斷地進 行以攏絡或討伐的政策使原住民「歸順」於日本,但此政策終究遏止不了原住民 襲擊日本的行動。於是日本在 1905 年 11 月 21 日「召開第四次山地事務會議」

時,決心以武力強制押收原住民的銃器。〔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陳金田譯)1997、頁 590〕

臺灣各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結構不同,面對日本的「理蕃政策」都會以自己的社會 文化結構來應對;雖然,日本領有臺灣的第二年(1896),即著手調查原住民的社 會文化組織及生活習性,但這調查礙於原住民排外的心態及調查者語言的障礙,

所得的資料及解析資料的結果,呈現的僅是表象,無法理解原住民社會文化深層 的結構。因此,「理蕃」雖有「北剿南撫」的政策,但南部原住民似乎不領情,

還是以自己的的文化結構來應對日本的「理蕃政策」。「南蕃事件」是日本安撫「南 蕃」政策反向的效果;布農、魯凱、排灣等族相繼起義抗日,而這些民族是相鄰 而居,社會文化難免會相互影響,面對日本以武力押收銃器的討伐行動,這三個 不同民族的抗日動機、行動及「歸順」有何異同。透過跨民族的比較研究,或許 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臺灣原住民抗日行動的深層意義,及日本討伐原住民策略 之普遍性與特殊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