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記錄只從文獻 中尋找傷亡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8

主動攻擊,而非如一般人所描述的原住民作戰,只是打帶跑的謬傳。而在殖民政 府及一般研究者視為「以蕃制蕃」的謀略,在文獻記錄中排灣族內部鷹派、鴿派 角色是隨情勢而互換,顯現這行動為排灣族所操控,致讓日本難以掌控排灣族的 行動。「歸順」,在文獻紀錄都描述為排灣族懼於日本的實力,然而,排灣族在沒 有「歸順」的概念,認為雙方是「idjalu---潤濕彼此情感」或「isuad---說理讓彼此 接受止戰的條件」。因此,在「djaumumaq---使者」的「idjalu」及「isuad」使彼此 情緒緩和後,同時期待雙方互贈禮物的意念中才狐疑地下山「歸順」,但部分強 悍的四林格酋邦勇士始終未下山「歸順」。

整個戰局來看,雙方交戰有 64 回(如表 3-12),日本傷亡人數有 158 人,押收 的槍枝有 6135 挺;其中交戰最激烈的戰區在大龜文酋邦有 26 回,日本死傷有 63 人。原住民傷亡人數從文獻爬梳統計有 40 人。其實,日本沒有統計原住民死傷 人數,只在記錄交戰過程時,交代原住民傷亡情形,但從耆老口傳傷亡也不少。

從文獻來看交戰情況,日本對地型不熟,只在大道行軍,原住民從側面襲擊讓日 警防不勝防。從文獻紀錄看很多的戰事都是排灣族主動攻擊,日本只是被動反擊;

最後原住民戰備資源不足,無法持久戰,再加上日本只要攻上部落就焚毀家屋,

且一路上踐踏農作物,尤其焚毀家屋最讓排灣族痛心,因家屋內有先祖埋葬的屍 骨,家屋遭受破壞認為是忌諱不祥,諸如此類的因素,排灣族只有「歸順」以保 全族群生命。

表 3-12 1914 年日本與排灣族交戰統計表

戰 區 交戰次數 日軍警傷亡 排灣族傷亡 備 註

力里酋邦 9 39 6

大龜文酋邦 26 63 12

四林格酋邦 19 33 11

姑仔崙酋邦 4 15 8

射不力酋邦 6 8 3

總計 64 158 40 排灣族傷亡未

記錄只從文獻 中尋找傷亡人 數

資料來源: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宋健和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原名理番誌稿)》第三卷(下卷)。

〔台 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年,頁 507-5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9

第四章 「南蕃事件」---排灣族的觀點

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認為「歷史是被文化的意義所結構的。」〔Marshall

Sahlins 2003、頁 239〕意即人類的行為是發生在制度和文化的結構的範圍之內,因

此不同的文化必然有不同的歷史舉措及歷史觀。也因此要深入探討沒有文字的民 族的歷史觀,就得從他們的文化來著手。沒有文字的民族,無法有系統的記錄過 去(歷史),但我們不能因此抹滅他們的過去(歷史),他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透 過口語來傳述過去,並建構「歷史」意識。王明珂認為「真實的歷史,不應只是

『典範歷史』的聲音,也不只是某一種『邊緣歷史』的聲音;真實的歷史是荷塘 裏所有青蛙的合鳴。」〔王明珂 2001、頁 136-147〕探討原住民歷史事件除了文獻解析 之外,應關注原住民的口傳歷史觀點。「南蕃事件」排灣族的觀點,筆者從排灣 族的口傳歷史和文化結構來探討。

口傳歷史是透過口語的傳述來建構歷史,雖然口傳歷史會受現實中的種種情 境影響到人們對於歷史的感知與傳遞。但是研究沒有文字的民族歷史,口傳調查 仍是必要的途徑。顧頡剛認為傳說本身也是一個歷史過程,〔趙世瑜2006、頁81〕意 即歷史很多是經過口傳到證實而書寫化的過程。排灣族是沒有文字的民族,歷史 記憶透過口傳代代相傳。排灣族口傳方式有兩種族稱;一為「djaucigel」,另一 為「milimilingan」,前者意涵為「回溯」,即過去發生的事做回溯的傳述。後者 意涵為「神話」,即傳述神話故事。前者主要指涉「歷史事實」,如歷史上緣現 的事件等。後者主要指涉「跳脫現實的故事」,如萬物起源及自然現象等故事。

本章以口傳歷史研究排灣族的觀點乃是族稱的「djaucigel」,即歷史上發生的事 件透過口語做回溯的傳述並記錄之。研究排灣族的歷史事件,口傳歷史不僅可以 補實文獻缺頁的部份,更可以深入的了解排灣族對事件的觀點。

文化結構是文化體系內各部份之間的關係,意即文化體系內不同的文化元素 或文化叢之間有一定秩序的關係。〔陳國強主編 2002、頁 127〕而「一定秩序的關係」

透過個體和群體相互關係時所遵循的行為方式,即是文化結構的形式,也就是透 過感官或經驗所感知的文化現象。列維斯特勞斯認為,文化只不過是一種表面現 象,它表現了人類要對自己的經驗進行排列和分類的通性;文化現象可以是多元 的,但其底層的排列原則卻是同一的。因此,結構的本質不是具體的事物和現象,

而是潛伏下面的系統,或者勿寧說是普遍的心理過程法則。〔馬戎著 1999、頁 14〕文 化結構的影響產生了獨特的文化特質,此文化特質碰撞歷史事件時個人或集體所 持有的觀點,即是筆者關注的。歷史上排灣族與殖民政府衝突的經驗,無可避免 的會造成文化結構的重組排列,而顯現在應對殖民政府的文化現象。當然,不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0

文化結構的接觸,若沒有政治和經濟資源的競爭是不會造成緊張的局面。然而,

日本就是要把「蕃地」經濟化,「蕃人」政治化,因此,衝突必然在所難免。排 灣族如何看待此事件,可以從排灣族社會文化結構,選擇與「南蕃事件」比較相 關的來深入探討。本章第一節從比較日本文獻與排灣族口傳歷史,來釐清其差 異性以凸顯排灣族的觀點。第二節從排灣族對事件的主體性(口傳歷史),來了 理解排灣族的行動。第三節從文化結構來探討排灣族在事件中行動背後的深 層意義。

第一節 比較日本文獻與排灣族口傳歷史

比較是透過不同類型社會或現象,來尋找更具普遍性的原則,及透過潛藏的 對比來呈現其獨特性。歷史文獻還是口傳歷史,它們的本質都是歷史記憶。〔趙世

瑜著 2006、頁 74〕雖然口傳歷史深具「再創性」,但是在沒有文字的民族而言,此「記

憶」的意義是「事實」,我們不能因為其無法有系統的記錄過去(歷史)就抹滅他 們為沒有過去(歷史)的民族。「南蕃事件」是由日本和排灣族兩個不同的民族衝 突的事實,透過文獻與口傳的比較,從呈現的獨特性來理解排灣族對事件的觀 點。

從(表 4-1)的比較可以了解不論是從人員訓練、武器裝備、後勤補充等來看,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然而排灣族為了維護酋邦的「主權」,不惜一切拋頭 顱,灑熱血地對抗日本。日本文獻紀錄的是日本一方認定的事件起因(抗拒繳械)、

討伐及繳械的過程,對排灣族武裝起義的觀點未曾探討記錄。茲透過文獻和口傳 的比較找出對事件觀點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以期能凸顯排灣族的觀點。

壹、起義酋邦及口傳者的背景

「南蕃事件」從文獻紀錄來看,發現排灣族起義的酋邦都是在超部落型之酋 邦,且在對外戰爭有經驗的酋邦裡,如力里、大龜文、射不力等酋邦是比鄰而處,

同樣從荷蘭、清朝乃至日本領台初期都曾經與殖民政府激烈對抗。而姑仔崙酋邦 也有與日本領台初期對抗的經驗。唯獨四林格酋邦是沒有對殖民政府作戰之經驗。

而其他未起義的酋邦就乖乖繳械嗎?從文獻及耆老口傳,發現日本早在 1907 年 執行第一期「理蕃五年計劃」時,就動員了強大的軍警掃蕩北部及東部排灣族超 部落的酋邦,因此,日本以武力押收槍枝時不敢造次,但還是有不滿的舉動。

臺東廳巴塱衛支廳內的tjaljengis(柴塱譯)社,於明治 41(1908) 年 6 月及 11 月,兩次殺害力里與浸水營間傳遞郵件的巡查。日本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