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09 莫拉克風災災後新聚落部落教會分立情 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 2009 莫拉克風災災後新聚落部落教會分立情

在第一節,本文就基督教在魯凱族傳教歷史,說明四大教派在部落之間競 爭,解釋教派與部落之間緊密的關係。自第二節則描述並分析 1980 年代以後各 都市教會設立之現存樣態,隱含著「部落分會樣態」的屬性(前節第八點)。如 此的「從屬於部落」、「部落分會」的教會發展情勢,係何所致?

就歷史發展的線索而言,此發展之緣由來自於基督教進入原鄉開拓時期,即 存在教派依部落之別,分別開拓傳教所致;而在 2009 莫拉克風災之後,阿禮、

吉露、佳暮、伊拉村四村遷至長治鄉,形成「長治百合部落」時,各教派共設置 十所教會(教堂),更確立了部落教會的疆界。在這裡,「部落」意識,是最為核 心的樞紐,勝過於「同教派」之教派意識,以及「同民族」之民族意識。我們可 以從「史證」以及「事證」兩方面來說明。在「史證」部分,本章第一節,已由 泛基督教四大教派傳入魯凱族之傳教史,說明各教派在部落之間競爭;而以下則 申論「事證」部分。接下來在本節則就長治百合部落區各個教會與屏東市各教會 聚會點設立之事實,說明教會中「部落意識」之優位性。

在 2009 莫拉克風災之後,2010 年,谷川、阿禮、吉露、佳暮(另有大武 2 戶)等四部落連同排灣族的達來與德文兩部落,被政府安排遷村至長治鄉中央廣 播電台舊址。長治遷村基地總面積約 29 頃,寬度 0.14 公里,長方形的基地中間 是長約 1.2 公里的道路,兩側為棋盤狀街區規劃,六個部落次序井然地安排在各 街區,未被打散,如下圖 2-1。園區內共安置的 254 戶,建築了十間教會(包含 一間排灣族、屬於長老教會的「長原教會」),其分布位址如圖 2-2。

1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1 長治百合部落園區基地配置示意圖

圖資來源: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11)

圖 2-2 長治百合部落園區教會配置示意圖。

圖資來源: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11)

1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被視為「一個」村或部落,而毋寧是一個基地上裝載了「數個部落」。

可見,長治百合基地宛如霧台原鄉縮小翻版,同鄉內講究的人際關係,還是 要回到「哪個部落、哪一家的人」這個最基本的身分辨識來理解。而另一個例子 則是長老教會牧者包康平傳道。包康平是岡山人,父親為外省人,母親為佳暮人,

這在大武人居多的岡山鎮(區)而言,算是少數,包康平解釋道:

「我大姨媽算是第一個嫁到岡山外省人的,但她是佳暮的。……我媽 媽不想嫁給本族的,經過我大姨介紹,認識我爸爸,於是我爸我媽他們就 結婚了。後來我們佳暮的人,就一個一個介紹,就來岡山了。我們住這邊

(小岡山、嘉新里一帶),後面那邊都是大武來的,是知道啦,會打招呼,

但不大熟。」53

包康平未選擇大武人多數信仰的教派「循理會」,而是選擇母親佳暮人的長老教 會。這時,就可得到魯凱族傳教的另一個特色,也是原則:「同部落親於同教派;

混居一處,以部落選擇教派;即便同教派,不同部落,還是要分立教會」。 此時,我們已經可以這樣認定:新舊基督教在魯凱族的發展,已有「教派部 落化」的情形。各教派較其佈教型態,與其說是「民族-宗教」,不如說是「部 落-宗教」。「部落-宗教」中間的連字號「-」意味著部落與宗教之間乃是「相 繫關係」,而非「修飾關係」,亦即,「教派部落化」不是「部落化的宗教」,亦非

「部落所創生的宗教」,而是教派下設之教會活動的範圍以部落為單位。部落內 容有幾個不同教派的教會(故不稱其為「部落教派化」),但,同一教會卻無法跨 越部落界線。基督教巍然卓立於世,但在魯凱族這裡,雖被部落所信仰,但卻也 不能踰越部落的界線,任意地合併部落教會。

三和、高雄,不論集體拓墾還是族人呼朋引伴個別搬遷而來,不涉及原鄉部 落存廢、沒有原生部落界線,同教派終能形成一個教會。台北(現遷至桃園)的 活水教會則是因地域廣大,兩個不同部落的同教派教友會商合併而成,未來,長 治百合部落有沒有可能比照台北、高雄的經驗,同一教派形成單一教會呢?對照 屏東市一個教會三個聚會點所表現的,強烈的「原生教會歸屬」事實,要族人切 斷與原生教會本已非常困難,更何況在長治百合裡,各遷居部落皆已設立教會,

53 包康平: 2010.1013,田野記錄 WBKP101013,地點:高雄前鎮永生教會。

1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卻也不參加磐石教會,而仍執著歸屬於原教會,這亦可說明部落愈教派的緊密相 繫。總結青葉、三和、長治、屏東、高雄、台北的教會設立過程,我們似可得一 結論:遷村沒有大頭目,都市也沒有大頭目,各部落族人來到新居地,可以「合 而為一」。「合一」表現在教會的形成,「同教派,一教會」。其源流早已在基督教 個教派在原鄉拓展,劃分勢力範圍時代,預定下來。而仍保留部落形式的長治,

或是離原鄉部落不遠的屏東市區,「部落-教會」的關聯形式仍舊保留下來。

1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