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上古水旱災變的歷史敘述

第二章 上古水旱災變與禳災

第一節 上古水旱災變的歷史敘述

一、水旱災的紀錄

水澇旱災發生後,除威脅個人生命安全,影響社會內部的穩定,同時也對自 然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時至今日,每當自然災害發生後,人民的痛苦不可言喻,

新聞報導的各種災後畫面令人感到恐怖驚嚇。而水災對人類的影響層面比旱災更 大。段偉就秦漢時期歷史上的水災紀錄說明道:「水災不是秦漢時期爆發次數最多 的災種,但它造成的影響卻是最大的。小的水患如霖雨會造成莊稼減產,大的水 災如黃河決口,會泛濫十幾個郡國。」2由此可知,水患發生的範圍大小差異及影 響民生生存的程度不同。關於洪水紀錄我們最早可以推溯到堯舜時期。在孟子(B.C 372-B.C289)的記憶中:

1 曾舒:《傳統農業社會的水旱災害民俗研究》,(中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年),頁 1。

2 段偉:《禳災與減災:秦漢社會自然災害應對制度的形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年 6 月),頁 27。

15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

五穀不登,禽獸偪人。獸蹄項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 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 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 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3

當堯之時,發生大洪水,差點造成人類的滅絕。洪水發生時,各種凶獸猛禽也隨 之出現,這些野獸比人類在生理條件上更能適應當時的自然環境,以人為食。堯 遂舉舜與禹進行治水工程。舜舉火焚燒山林,破壞其生存環境,使各種凶禽猛獸 無法藏匿。禹則對河、漢、淮、泗等河流進行疏濬水利工程,平復水患,方讓人 類得以繼續存活。又如西漢劉安(B.C179-B.C122)在《淮南子‧本經訓》所言:

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

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開伊闕,導廛、

澗,平通溝陸,流注東海,鴻水漏,九州幹,萬民皆寧其性,是以稱堯、

舜以為聖。4

當舜之時,同樣也留下大洪水的紀錄。當時水滿為患,人民只好登上丘陵,巢樹 木,可見當時洪水覆蓋的面積之大,影響人民生存。從東周春秋開始,有史官專 門紀錄水災訊息。《春秋左氏傳》中共有 11 次紀錄。5秦漢時期水災發生的次數,

由於查閱資料的範圍、引證的史料、水災認定不同,學者統計的結果略有差異。

現代共有八位學者針對秦漢時期(B.C221-A.D220,總計 441 年)水災統計次數略 有不同。其原因為認定的標準及選擇的典籍文獻有所不同。但可瞭解秦漢時期水 災發生的次數在 86 到 121 次之間。6水災一旦發生,對於人民的影響很大。如桓寬

(?-?)在《鹽鐵論》中描述:

衣缺不補,則日以甚,防漏不塞,則日益滋。大河之始決於瓠子也,涓涓 爾,及其卒,氾濫為中國害,菑梁、楚,破曹、衛,城郭壞沮,蓄積漂流,

百姓木棲,千里無廬,令孤寡無所依,老弱無所歸。故先帝閔悼其菑,親 省河隄,舉禹之功,河流以復,曹、衛以寧。百姓戴其功,詠其德,歌「宣

3 (戰國)孟子:《孟子》,(上海:上海商務,1965 年),頁 43。

4 (西漢)劉安:《淮南子》,(上海:上海商務,1967 年),頁 52。

5 《春秋左氏傳》分別為桓公元年、桓公十三年、莊公七年、莊公十一年、莊公二十四年、莊公 二十五年、宣公十年、成公五年、襄公二十四年、昭公十七年、昭公十九年,共有 11 次紀錄。

6 段偉:《禳災與減災:秦漢社會自然災害應對制度的形成》,頁 22。從西元 2000 年後針對秦漢時 期(B.C221-A.D220,總計 441 年)水災統計的有:黃今言、溫樂平計有 86 次、陳業新 105 次、

張文華 93 次、李輝 121 次、王文濤 119 次、段偉 114 次、曾舒 118 次

16

房塞,萬福來」焉,亦猶是也,如何勿小補哉!7

從上述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黃河氾濫引發的水患的紀錄。其中城牆毀壞,民 物隨洪水漂流,百姓逃往高處,舉目望去滿目瘡痍,無家可歸的情景,直是歷歷 在目。

而水災的發生多好發在夏、秋兩個季節。8而這兩個季節正是氣候條件影響下,

較多雨水的時節。水災好發的地點多在黃河下游區域。段偉指出,兩漢時期共有 18 次的黃河氾濫。這 18 次的決溢中共有 12 次是明確的爆發地點。除金城郡是在 黃河中游地區外,其餘的接是發生在黃河下游區域。9而曾舒則將秦漢的地域特點 和控制區域畫分為山東、山西、江南、巴蜀和西北五個區域。統計結果水災發生 頻率最高的在山東地區有 81 次,佔總數 126 次中的 64%,是秦漢時期水災最多的 地區。10兩人研究結果大致相符。中國地勢分布由西北向東南降低,受氣候條件季 風影響,加上地勢較為低窪,居於黃河下游,為雨水聚集之處,且東臨太平洋,

受潮汐影響,造成河水排洩不易,該區域則易形成水災好發之處。

農業社會中不僅受水災影響,旱災一旦發生,人民深感痛苦。旱災在神話中 多以十日並出來形容久旱未雨的情景。關於旱災的紀錄,最早出現在堯時,西漢 劉安(B.C179-B.C122)就此旱災發生後的影響留下文字紀錄如下: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 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 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 封豨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11

陳師器文對此說明:「猰貐等六種怪獸的出現正是禽獸偪人的光景,也代表著大旱 時的六種災異,十日並出常比喻暴亂並起。」12旱災的影響不僅僅農作物枯槁,土 地皸裂,寸草不生的慘況,更會造成人民對政府的不滿而引起暴亂。此時政府對 於旱災的態度更為慎重謹慎。如商湯討伐夏桀即位後,遭遇嚴重乾旱,「或時旱久,

7 (西漢)桓寬:《鹽鐵論》卷十〈申韓〉,(上海:上海商務,1965 年),頁 79。

8 郁高強:《秦漢水旱災害及救助措施研究》,(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年),頁 29。分析 秦漢水災時間分布得出,秦漢時期的水災祭節特徵主要及中在夏秋兩季,除沒有具體月份的 35 次統計,夏秋兩季和五月至十月的水災總數為 73 次,約佔了秦漢水災的 62%以上,雨水相對 集中在比較炎熱的夏秋兩季,是與中國的氣候特點相適應的。

9 參見段偉:《禳災與減災:秦漢社會自然災害應對制度的形成》,頁 27-28。

10 參見郁高強:《秦漢水旱災害及救助措施研究》,頁 32。

11 (西漢)劉安:《淮南子》卷八〈本經訓〉,頁 52。

12 陳器文:〈人牲的符號記憶:從虎食人卣到虎食女魃〉,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編《長安學術》第 七輯,(北京:商務書局,2015 年 1 月),頁 103-113。

17

18

轉而求其它的方式求取生存,遂發生人食人的恐怖情況。又在《後漢書‧獻帝紀》

可知:

三輔大旱,自四月至于是月。帝避正殿請雨,遣使者洗囚徒,原輕繫。是 時穀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帝使侍御史侯 汶出太倉米豆,為飢人作縻粥,經日而死者無降。帝疑賦卹有虛,乃親於 御坐前量試作糜,乃知非實,使侍中劉艾出讓有司。於是尚書令以下皆詣 省閣謝,奏收侯汶考實。詔曰:「未忍致汶于理,可杓五十。」自是之後,

多得全濟。21

東漢獻帝興平元年七月,三輔京兆發生大規模的旱災,獻帝避離正殿,表示贖罪。

當時通貨膨脹,農作物價格飛漲,穀物一斛價五十萬,豆苗一斛二十萬。而百姓 為求生存只能人相食啖。這樣人相食啖的行為是迫於無奈,為求生存而作的不得 已之舉。早從春秋戰國時期便有這樣的紀錄。《春秋左氏傳》:「寡君使元以病告,

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22、「楚人圍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猶無城下 之盟,我未及虧」23、「河南貧人傷水旱萬餘家,或父子相食」24。這樣的慘況無非 是人莫可奈何的嚎哭,如果情況非緊急危難,人類應不會作出此違背道德良知的 行為。這些紀錄我們可以視作是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為求族群存活而作的行為。

災民在面對自然災害,留在原本的地方,不能夠存活,只能選擇外出逐食而 生,成為四處浪蕩的流民。《漢書‧高后紀》:「江水、溢,流民四千餘家。」25、《漢 書‧食貨志上》:「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置養澹官以稟之,吏盜其稟,飢死者什 七八」26從這些紀錄之中,我們可以看見當自然災害發生後,為求生存只好選擇離 開災區到可以存活的地方。這樣的流民對當時的國家經濟穩定造成嚴重的損害。

這些流民甚至可能聚集成為強盜集團,或是依附豪強地主成為它們的奴隸或是軍 隊。國家如果沒有能力管理控制這樣的流民集團,很有可能爆發暴動。據王仲犖 統計,在東漢安帝永初二年(108 年)至靈帝光和三年(108 年)的期間,有 41 次 農民起義記載。27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水旱災害,所引發的後續問題包括通貨膨脹的

「米錢萬斛」,為求生存違背道德的「易子而食」,甚至更為慘烈的「父子相食」

及流民強盜的人禍,都是國家政府不可迴避的政治難題。

21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獻帝紀〉,(臺北:藝文印書),頁 128。

22 (春秋)左丘明著、郁賢皓、周福昌等注譯:《春秋左氏傳讀本》〈宣公十五年〉,(臺北:三民書 局,2012 年 9 月),頁 720。

23 (春秋)左丘明著、郁賢皓、周福昌等注譯:《春秋左氏傳讀本》〈哀公八年〉,頁 1784。

24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卷一百一十〈汲鄭列傳〉,頁 1280。

25 (東漢)班固:《漢書》〈高后紀〉,頁 50。

26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頁 470。

27 王仲犖:〈關於中國奴隸社會的瓦解及封建關係的形成問題〉,《中國古代史分期問題討論集》,(北 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 年),頁 454-45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