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風神的動物性符號:鳥、犬、彘

第三章 水、風、雨、雷神話與河伯娶婦儀式

第二節 風、雨、雷的天文異象與符號

二、 風神的動物性符號:鳥、犬、彘

風,可以感覺的到,卻看不到。初民在自然界中感受到風的存在,卻無法明 確具體地描摹其樣貌。這時風神的想像,一定具備了這樣的特質。《淮南子》:「堯 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 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33上則的

「大風」則是一種凶獸。我們可以知道在夏堯之時,便有以能掌握風的能力為主 的神奇動物。風神起源的信仰可以追溯至殷商時代。如郭沫若的記載:「東方曰析,

風曰劦;南方曰因,風曰豈(凱)。」34又張應斌進行商代風神研究指出:商代的 風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結構的系統性。東南西北均有相對應的風名及其神祇,構 成了縱橫交錯的複雜組織,表現出風神崇拜的成熟。第二是商代風神命名的基礎 是人對風的生命體驗與熱力學概念。協風之「協」,及和諧,世人對春風溫暖和煦 的描繪。第三、商代風神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動物。甲骨文「風」字象形,是一 只頂戴花冠的鳥,義即神鳥鳳凰。當時上古「鵬」、「鳳」、「風」讀音相同,字形 相近。在神話學上,鳳凰、大鵬是「風神」的具體形象。35,我們可以從《山海經‧

南山經》中對掌握大風能力的神奇動物形象找到相關的敘述:

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 項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

32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6 河南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2000 年),

圖版一七零,頁 60。

33 (西漢)劉安:《淮南子》卷八〈本經訓〉,頁 52。

34 郭沫若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第五冊,第 14294 版,頁 2046。

35 參見張應斌:〈上古風神崇拜與風神文化〉,(北京:《中國文化研究》2002 年 01 期),頁 51。

圖 三-2 南陽英莊:雷公車圖

38

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項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36 鳳皇其形狀如雞禽,自歌自舞,舞可能模擬旋風迴旋之形,因其具備鳥形而有風 神的性質。除鳳皇外,《山海經》內亦有其他的鳥形符號的神奇動物:

又東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遺,多怪項,凱風自是出。

《山海經‧南山經》37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夜風曰乎民。處南極以出入風。

《山海經‧大荒南經》38

凱(夸)風是南方之風,在初民的想像中,引起南風的神祇,具備鳥形,在《山 海經》以出入風來描述風的起源。只是僅有東風跟南方載明「出入風」,而西、北 風則未見記錄。另外除東南兩個方向的風外,也可以在《山海經‧南山經》找到 其他紀錄:

又東四百里,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 是出。有項焉,其狀如梟,人陎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鳴自號也,見 則天下大旱。《山海經‧南山經》39

關於上述的條風,郭璞注云:「東北風為條風。」是指時序進入立春時,所吹之東 北風。我們確實在《山海經》中可以找到風與鳥形的連結。關於起風的神奇動物,

我們另外發現有以犬、彘為形象的風神,如下引文:

又北二百里,曰獄法之山,瀤澤之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泰澤。其中多䲃 頄,其狀如鯉而雞足,食之已疣。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陎,善投,見人 則笑,其名山𤟤,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山海經‧中山經》40

上述的像犬的身形,卻有人的面貌,名曰山𤟤,因其行動如風一般迅速,一旦出 來便引得天下颳起大風。除犬形外,另可看到彘形,如下引文: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几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獸焉,其狀如彘,

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𧲂,見則天下大風。《山海經‧北山經》41

36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16。

37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17。

38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370。

39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370。

40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77。

39

上則的聞𧲂則是頭尾皆白色,中間為黃色的彘形動物。我們可以知道這兩類型的 動物因為其行疾如風,而被賦予掌握風的威能。以上我們可以知道風神的形象符 號,大抵由鳥、犬、彘三種動物的形象構成。這些動物因為其具體可見的特徵,

作為風神的形象符號。其後這三者動物形象相互混雜成為一種複合型體的風神。

《楚辭‧遠遊》看到描述風神「飛廉」如下:

歷太皓以右轉兮,前飛廉以啟路。陽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徑度。

風伯為作先驅兮,氛埃闢而清涼。鳳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

42

關於飛廉的敘述,嚴師古注引應劭:「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也。」又引晉灼:

「身似虎,頭如爵(雀),有角而蛇尾,文如報文。」43在戰國時期,對於飛廉的 描述大致符合風神的動物特徵。隨著文明進展,風神的形象蛻去獸形逐漸向人格 神的形象發展。如《淮南子‧原道訓》:「令雨師灑道,使風伯掃塵;電以為鞭 策,雷以為車輪。」44所言,風伯與雨師並列成為具備鼓風布雨的人格神。除此之 外,風伯與雨師也成為漢代星宿神。在《史記‧封禪書》中所言:

而雍有日、月、參、辰、南北斗、熒惑、太白、

歲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風伯、雨師、四 海、九臣、十四臣、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 廟。西亦有數十祠。於湖有周天子祠。於下邽有天神。

灃、滈有昭明、天子辟池。於(社)[杒]、亳有三 社主之祠、壽星祠;而雍菅廟亦有杒主。杒主,故周 之右將軍,其在秦中,最小表之神者。各以歲時奉祠。

45

我們可以確定在漢代風伯已成為控風的神祇,並受祭 祀。在漢畫像石中風伯成為能協助戰爭取得勝利的神 祇。如左圖(圖三-3)46所示,左圖共分三層。上層為 風伯口吹強風,房屋屋頂被掀翻,梁柱傾折,屋內三 人驚慌失措。第二層則為軍隊車騎,二車二馬向右方

41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174。

42 吳福助:《楚辭註繹》,(臺北:里仁書局,2007 年),頁 653-655。

43 轉引自吳福助:《楚辭註繹》,頁 654。

44(西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卷一,頁 2。

45〔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卷二十九〈封禪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0 年),頁 503。

46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 2 山東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2000 年),

圖版一四零,頁 49。

圖 三-3 風伯、胡漢交戰圖

40

急馳,前有步卒持長戈護衛。第三層胡漢兩軍交戰的實況。由上而下共有五排。

其畫面為胡漢兩軍交鋒,由漢軍取得勝利。胡兵被俘虜跪坐於地,面對漢將官,

漢將軍坐於矮榻之上,兩側有持戟士兵守衛。從這圖中,可以看到風伯掌控強風,

幫助漢軍獲勝。風伯的形象從最初的釀禍的大風凶獸,到殷商時期抽象的風(鳳)

鳥信仰,再到星宿神,至漢代已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