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代畫像石的女魃圖

第四章 旱涸神話與驅魃儀式

第三節 漢代驅魃圖式

二、 漢代畫像石的女魃圖

動物助手的形象從最初的巫師與動物的親 密關係,經過人獸合體的半人半獸形恐怖樣 貌,發展到動物成為仙人的坐騎,具有通天徹 地的神能,是初民思維形態的改變。初民一開 始與動物間分野尚不明顯,只具備具體形象的 能力。所以巫師們的形象中仍顯示出具體的動 物,隨著抽象能力的發展,有了半人半獸形的 巫師與神祇。文明發展到戰國時期,伴隨著政 治與社會形態的改變,初民開始著重人的主體 思維,發展仙人思想,從這些恐怖樣貌的半人 半獸形的神人剝落出動物的具體形象,還原成 為神人的坐騎。並把這些動物賦予神力,具有 超凡的能力。最後這些動物形象成為神話中的 象徵符號,暗示著神的威能。

「虎食人卣」(圖四-6)76根據學者推斷大 致產生於商代晚年,出土於湖南省洞庭湖安 化、寧鄉交界。目前傳世的僅有兩件,一件藏 於日本泉屋博古館,另一件則由法國巴黎池努

74 參見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二十期,2015 年 12 月,頁 525-526。

75 (東漢)張衡著、張震澤校注:《張衡詩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 6 月),

頁 148。

76 通高 35.7 厘米相傳出土於湖南省安化、寧鄉交界處,現藏日本泉屋博物館及法國巴黎池努奇博 物館。

圖 四-6 虎食人卣圖

77

奇博物館收藏。77這兩件銅卣的形態相似,大抵為卣作虎形,虎張大雙眼,雙耳豎 立,虎身飾有雲雷紋,前爪懷抱一人,張大虎口,銜著人頭。那人手放置於虎肩,

轉頭大眼寬鼻闊嘴,赤足踏在虎後爪。這樣的形制特殊,設計巧妙,受到眾多學 者的討論。根據陳師器文歸納有關卣器的主題有十數種說法:《呂氏春秋》饕餮食 人的報更(報應)說、彰顯君權說、虎食鬼魅說、人神溝通的巫蹻說、虎乳人與 天人合一說、虎為始祖圖騰說、報祭達恩說、虎噬敵俘說、人虎交歡說、巫師披 戴虎皮作狩獵之舞說、法日二卣分別是重與黎二神說等等。78就其實際使用目的而 言,卣器為盛酒的禮器,如《詩經‧大雅‧江漢》曰:

釐爾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錫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 稽首、天子萬年。79

從上述紀錄的「虎拜稽首」,可以作為虎食人卣的文字描述。今日我們有幸能看到 祭祀的虎食人卣實物,以瞭解當時的祭祀文化。

老虎為百獸之長,力大無窮,行動如風,跳躍矯捷,口一張,滿嘴獠牙,人 立而起,虎爪鋒利,一般人在叢林田野間,只能選擇迴避,避免直接面對。這樣 的動物形象,引起人心底的恐懼,並勾勒出一連串的奇思妙想。在人類的認知中,

老虎這動物是原始生活中一大危機。老虎作為食人的凶獸在《山海經》留下許多 紀錄:

又東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毗。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 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陰,北流注于具區。其 中多鮆頄。《山海經‧南山經》80

又南五百里,曰鳧麗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獸焉,其狀如狐,

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姪,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山海經‧東山 經》81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 注于洛。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陎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山 海經‧中山經》82

77 參見陳器文:〈人牲的符號記憶:從虎食人卣到虎食女魃〉,《長安學術》第七輯,頁 103-113。

78 陳器文:〈人牲的符號記憶:從虎食人卣到虎食女魃〉,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編《長安學術》第 七輯,(北京:商務書局,2015 年 1 月),頁 103-113。

79 (西漢)毛亨纂、(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大雅‧江漢》,頁 143。

80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11。

81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109。

78

又《東次四經》之首,曰北號之山,臨于北海。有木焉,其狀如楊,赤華,

其實如棗而無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瘧。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海。有 獸焉,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有項焉,其 狀如鷄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山海經‧東山經》83 上述這些食人獸或多或少都具備了虎的特徵,有形狀如虎的、具備虎獠牙的、虎 爪的動物。在這些紀錄中,關於虎的聯想尚屬於質樸的描述,源自於虎食人的基 本形象。虎食人的印象跟虎的凶殘形象作了一次聯結,這樣的聯結是初民對老虎 直觀的認識與解釋。隨著社會發展及人文的進步,關於虎的形象開始改變,食人 虎形的複合型動物轉變成殘忍嗜殺的凶獸之屬,陳師器文說明虎形象的內涵:

與人為善是神、與人為惡是鬼,「福神禍鬼」乃人類普遍性的思維方式。商 周以來一方陎虎的神格逐漸成形,一方陎虎對人畜造成傷害的負陎形象日 益淡化,轉派到一些似虎非虎的惡獸身上如饕餮,或《山海經》的窮奇、

狍鴞、強良等,這些惡獸共同的特徵都是暴虐於人,像虎而不是虎,與虎 異名。84

這些惡獸形象各異,如饕餮在《呂氏春秋》:「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

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為不善亦然。」85;窮奇在《山海經》:「又西二百六十里,

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獋狗。」86、「窮奇狀如 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髮,在蜪犬北。一曰從足。」87;狍鴞則是「又北 三百五十里,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 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88;強良則是「大荒之 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樻,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又有神 衘蛇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彊良。」89這些惡獸繼承虎的凶殘特性,

對人的生命危害極大,陳師器文指出:

將《山海經》中原本與後人注解加以比較,可以發現《呂氏春秋》、《神異 經》與郭璞《圖贊》,都將《山海經》原本賥樸的表述,在善惡福禍上多所

82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124。

83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113。

84 陳器文:〈人牲的符號記憶:從虎食人卣到虎食女魃〉,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編《長安學術》第 七輯,頁 103-113。

85 (戰國)呂不韋編:《呂氏春秋》卷十六〈先識〉,(上海:上海印書館,1965 年),頁 103。

86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63。

87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312。

88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382。

89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426。

79

著墨,在人文功能上加以定位。而且注文中點明周鼎上的饕餮、夏鼎上的 狍鴞、畏獸畫中的彊良、窮奇「厥形」甚醜等等,這些凶神惡獸被險形或 圖繪後,得以惡制惡,發揮其魘鎮邪魅的作用。90

那虎的正面形象在神話中是如何?我們可以從《山海經》的紀錄中得知。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 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91 虎的正向特質除了可以「佩之宜子孫」的庇護功能之外,其凶猛的特質也能得到 上帝的青睞負責管理田地獵場。又如《山海經》中相關紀錄:

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 九尾,人陎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山海經‧西山經》92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 蠃母,其上多青雄黃,多藏琅玕、黃金、玉,其陽多丹粟,其陰多采黃金、

銀。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陎,虎文而項翼,徇于四 海,其音如榴。《山海經‧西山經》93

初民想像天帝的田地獵場一定有強大的看門者或是守護獸,而虎的凶猛特質便被 賦予在這些複合型動物之上。除此之外,虎還能跟神祇一塊擔任守護的工作。又 如《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言: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 神,人陎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 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 萬物盡有。《山海經‧大荒西經》94

西王母是中國古老的女性神祇,首首次出現在殷商卜辭中,就有「西母」之稱。

在《山海經》中,西王母以一個半人半虎的形象出現,顯示出濃厚的圖騰色彩,

同時也具有某種刑殺之神的氣質。西王母形象從一開始的半人半神形象,便具備

90 陳器文:〈人牲的符號記憶:從虎食人卣到虎食女魃〉,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編《長安學術》第 七輯,頁 103-113。

91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426。

92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47。

93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45。

94 袁珂:《山海經校注》,頁 407。

80

了神獸特徵,隨著人文發展逐漸退去獸形,成為全然的神形。宋朝《太平廣記》

所載,西王母已經成為端莊華美的高貴女人:

王母上殿東向坐,著黃金褡襡,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 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履玄璚鳳文之舄。視之可年三 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靈人也。95

我們可以瞭解到虎的形象融入西王母的神性。虎的特質由暴虐危害人類,逐漸轉 變成輔助神祇的瑞獸,專吃惡害之鬼的神虎。如《論衡‧訂鬼》云:

《山海經》又曰:「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

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

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

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凶魅有形,故執以食 虎。案可食之物,無空虛者。其物也,性與人殊,時見時匿,與龍不常見,

無以異也。96

鬼門是眾鬼出入的地方,有神荼、鬱壘二神守護,只要有害人之鬼便以葦索綑綁,

拿來餵養神虎。原始凶暴的野獸形象經由人類的積極想像轉化成威偉的瑞獸樣貌 更進一步轉化成神虎,發揮驅鬼魅、鎮煞制邪的作用。

拿來餵養神虎。原始凶暴的野獸形象經由人類的積極想像轉化成威偉的瑞獸樣貌 更進一步轉化成神虎,發揮驅鬼魅、鎮煞制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