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區的歷史演進

第三章 臺中市中區的都市型態

第二節 中區的歷史演進

第二節 中區的歷史演進

以整個臺中市而言,都市發展時期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

日據時期以前,也就是清朝統治時期;第二、日據時代;第三就是戰後的 臺中市都市變遷。然而,不論是清朝統治時期、日據時代,或者是戰後的 臺中市都市發展,中區在臺中市都市發展上佔有非常重要之地位。

壹、清朝統治時期

臺中市在明朝時期尚未開發,當時原住民平埔族人曾在此地生活。清 康熙四十九年(1710 年),漢人開始移入,犁頭店(現為南屯區)成為最 早被開發的地方,清雍正十年(1732)清廷即設置巡檢署於犁頭店街。後

來人煙漸次稠密聚集於現今之中區,形成市街,並於道光年間出現「大墩 街」街名。

在清光緒十至十一年間(1884~1885 年)時,因受中法戰爭之影響,

清政府開始重視臺灣防務的問題。光緒十三年(1887 年)清朝正式將臺灣 自福建省析出另設一省,重新調整行政區劃。經過一番調整之後,最後定 訂為臺北、臺灣、臺南三府一直隸州,轄十一縣四廳。其中,將昔日之臺 灣府改為臺南府,在中部地區另成立一新府名臺灣府,且擇定當時的藍興 堡橋仔頭庄為省城所在地(張勝彥,1999:82)。清末臺灣行政區劃經重 新規劃之後,臺中地域便著手擬辦行政核心臺灣築成等工事,故臺中市政 建設歷史可說是始於清末劉銘傳主政時代,在此建有一座全臺規模最大之 臺灣府城池,預作為省會並收控制南北之效。而當時臺灣城的規劃與興建 便是以兼作為省、府、縣城等三重角色為前提發展。

當時完成之臺灣縣城城門共分為八個,分別為:大東門(又稱為震威 門)、小東門(又稱為艮安門)、大西門(又稱為兌悅門)、小西門(又稱 為坤順門)、大南門(又稱為離照門)、小南門(又稱為巽正門)、大北門

(又稱為坎孚門)、小北門(又稱為乾健門)等八個城門,且包含四樓,

分別是:朝陽樓、聽濤樓、鎮平樓,以及明遠樓。而依其當時分布區域可 由下表顯示出相當現今之位置:

表 3-1 城門位置對照表

城門名稱 門樓名稱 相當現今位置 大東門 震威門 朝陽樓 臺中糖廠南界建成路

與振興街162 巷交口 小東門 艮安門 - 復興路四段尾高架橋 與鐵路之交叉東側 大西門 兌悅門 聽濤樓 臺中監獄東側與法院

間隔之地 小西門 坤順門 - 國光路與建城路

交叉口之西南邊 大南門 離照門 鎮平樓 南門路與明德街

交叉口北面

小南門 巽正門 - 大振南端河邊

大北門 坎孚門 明遠樓 臺中公園自由路與公 園路交叉口大門外 小北門 乾健門 - 臺中醫院前榕樹附近 資料來源:賴志彰(1991,19)、本研究整理

從臺灣城內的空間規劃來看,其中城北之大北門與小北門之間有下街 是城中人口、房屋較為稠密之處。小北門附近有試院、臺灣府儒學等建築 物,是為城內之文教區。而從之後日據時期所接收臺灣城內之官有設施可 以發現,許多關有設施,如:文、武捕廳、供給署等官方設施之位置,大 多分布於小北門到小西門之間,故可知其一帶應為城內之政治中心區域所 在地,城內多處地區也多為農田河川等用地。

從表 3-1 便可知,當時小北門所在地便是現今臺中市中區區域範圍

內,在此也可了解中區在清朝統治期間之地理位置,以及其歷史之受重視。

貳、日據時代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清朝政府將臺灣、澎湖等地割讓於日本,使得臺 灣成為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向外擴張的第一個戰勝品。所以,在日據時 代初期的臺中,有著濃厚的殖民色彩。然而,當年以帝國主義之姿領臺而 治的日本,其眼中的臺灣城鎮簡直不堪入目,難以居住,如以下的報導一 般:「西元1895 年臺灣剛被日本統治時,都市皆為舊式,街道狹窄,污穢 而不規則,房屋的採光與通風亦甚不良…,這種舊式都市在居住、衛生設 備及其他方面郡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張勝彥,1999:128)從上述記 載可知,空間環境上的惡劣已經嚴重影響到日本人在臺的生存意願。為了 確保日本人在臺的生活品質,日本開始在臺灣地區推動都市計劃,也是因 此,自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 年),臺中都市計劃便開始著手動工。

今天的臺中市是以清代的臺灣府城以及東大墩街為基礎,經過日據時 代建置而發展出來的都市,而當時的東大墩街的範圍,便是現今中區範圍 之內。中區的都市發展是非常早期也影響深遠的。但當時臺中市役所對於 當時大墩街的描述指出:「大墩街的街道狹隘卑濕,溝渠設備不全且污水 四溢,很容易發生傳染病的全面流行。」故在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 年)時開始的都市計劃便是以衛生工程為考量,對臺中市街提出一份設計 與規劃(張勝彥,1999:130)。

日據時代對於臺中市的都市局部改造計劃主要共分為七大項:

一、1896 年(明治二十九年)衛生工程考量下的街區計畫

對於臺中市街提出一份設計與規劃。除了認為臺中位置將來必成為商

業樞紐地帶;尤其是臺灣西部縱貫鐵路築成之後,其對臺灣中部主要港式 的聯絡必定迅速,將來臺灣全島生產之物、米、樟腦等都會以臺中市為交 易中點,因此都市之設計,必須具備遠大的企圖,考慮將來的擴大程度。

除了上述意見外,同時建議整個都市應使其發展成方形都市,採棋盤式規 劃,這些意見後來成為臺中市都市計劃的基本藍圖(張勝彥,1999:130 )。

二、明治三十三年(1900 年)第一張公告的街區改正圖

第一張公告之街區改正圖,使得臺中市的都市計畫邁入另一個新的階 段。

三、明治三十四年(1901 年)街區改正區域及附屬地平面圖

四、明治三十六年(1903 年)以後之街區改正,為發展大墩街與新

庄子街的開發。

此外,河川改到也是此次計畫中的重要工事(張勝彥;1999:132),

如:將綠川截彎取直,但影響所即是拆除了河川兩岸的水車,遂使河岸邊 的精米廠失去了營養的動力。明治三十七年(1904 年)為了配合鐵路的施 工,特別講究臺中火車站站前的繁榮,同時也規劃了就接的拆除與更新,

使得臺中市市容漸漸地呈現新的樣貌。明治四十年(1907 年),臺灣西部 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此時是街區改正的大好時機,故在臺中火車站前各道 路之建築物便格外受到重視。同時,整修臺中公園、埋設下水道、加鋪路 面等,使臺中街容再度煥然一新(張勝彥;1999:133)。

五、街廓的區畫:首先出現了純日本住民的新街區,例如:新町、富 貴町、常盤町等

六、公園的設置

其設置之主要原因是為了緩和都市裡過於機械化的生活。

七、公共設施的建立

當時公共設施之建立,如:1900 年(明治三十三年)的電話交換局、

1901 年(明治三十四年)改制成立的臺中郵便局,辦理郵政電信業務。1911 年(明治四十四年)完成配電,這是臺中市以電燈為照明之開始。(張勝 彥;1999:135)同時,因為日據臺灣之初,臺中發生多次傳染病,日本 為了維護日本人之健康,故自明治時代開始,便在臺中先後設置多所醫院 診所。

日據時代便是日本人正式將西方之巴洛克式的街道系統,也就是垂 直、斜線以及輻射狀的街道型態導入至臺灣的都市空間中。

叁、戰後迄今

戰後,也就是光復以來,臺灣歷經數十餘年之經濟快速起飛與成長,加上土 地急速地開發及都市發展,導致不斷地往都市市中心以外的區域開發,不僅造成 規模不經濟,資源的不永續,無效的住宅供給,同時惡化了地方財政與空間使用

上的品質(黃姿蓉;2008:3-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中市依舊制於1945

年12 月 11 日改為省轄市,分中區、東區、西區、南區、北區,復因行政 區域過小,於民國三十九年將縣轄之北屯區、西屯區、南屯區三鄉併入使

成八區,全市面積

更形擴大

(張勝彥,1999:142)

臺中市同樣地因為戰時的物資缺乏,加上禁止人民進行交易活動,於是在戰 後恢復自由市場之時,商業活動便相當活絡,從臺中市後火車站一直延伸至中華 路一帶,一直是攤販市場,而中部四縣市之日常生活用品所需也都在此地交易。

在 1945 年以前,臺中市中區只是一個分散式的小聚集地,當時並未有一個完整

的街市出現;1955 年以後,自由路、中正路街角之新店舖便開始有了成排之商 業店面的型態,從此開始,便奠定了市中心地區大規模的塊狀商業街區之開發基 礎(溫博煌;2003:54)。

臺中市全市在 1956 年時,臺中市發布對於舊市區之都市計畫案;而 1957 年臺中開始其都市計畫案,並且承繼日據時代以來對於臺中市之規 畫。同時,亦擴大市區之範圍並向西北成扇形展開,規劃配置三條環狀道 路之交通系統,又結合公園綠地,便形成現今所見之臺中都市之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