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區的都市模式

第三章 臺中市中區的都市型態

第四節 中區的都市模式

都市模式在不同領域中,例如在都市社會學、都市地理學等,皆有其 不同之分類。都市社會學常以古典社會學者,如:馬克思(Karl Max)、韋 伯(Max Weber)、齊默爾(Georg Simmel),以及涂爾幹(Emile Durkhein)

等,作為分析都市社會學之理論基礎。都市社會學亦常分析當代都市所呈 現的現象,如:文化城市、對抗城市、世界城市、數位城市、行動城市,

以及永續城市等主要議題。

在都市地理學中,對於都市在其土地利用上、機能分類,以及大小分 布等作深入之剖析;亦將都市模式分類,如:全球都市、行銷都市、生態 都市、資訊都市、永續都市、安全都市、文化都市、創意都市、創造性都

市,以及健康都市等都市模式。在探討都市再生無法僅從一方面來說明,

必須要多元化的剖析,故在融合各方觀點之後,本研究將都市模式能與中 區相呼應之模式整理歸納如下(整理自王佳煌,2005:112-157、198-207;

莊翰華,2005:65-209;薛益忠,2006:22-41):

壹、 全球都市

經濟在整個科技產業發達之下達成了全球化之情形,使得國與國之間 之貿易往來行為逐漸發展成都市與都市間之互動與聯結。主要是因資本主 義之發展,造成各國、各地等為追求經濟競爭之優勢地位,積極地投入全 球市場,便形塑了全球化現今之面貌所不可或缺之重要動力。全球都市之 區域大致包括中心都會區及其腹地、大都市圈(conurbation)及其腹地,

以及各都市間的合作與策略聯盟,加上資本主義在其中之集結、組織與動 員各式資源,全球都市區域便可與全球經濟發展之主要動機(Scott,2001:

4)。臺中市近年來希望能夠躍上國際之舞臺,經濟等商業活動之往來便變 得不可缺少之要素,其中,占有優勢地理位置與悠久歷史之中區,亦必須 跟上腳步來改善固有之問題,進而臺中市能在各方面達到應有之標準。

在全球經濟網絡體系之下,都市發展雖然可能因此而脫離原有之國家 框架,但是卻必須面臨都市與都市之間之激烈的戰爭。在都市經濟發展之 研擬策略上,勢必朝向遵循經濟全球化之地方競爭力,如此才能夠擁有全 球經濟網絡體系中之重要據點。薩森(Sassen)便指出,全球都市之前是 國際貿易與銀行業之聚集中心,現在則變成為全球經濟之指揮與控制中 心,亦是金融與各種工商服務業者之集中地區,是創新與高科技產業之集 中地,同樣地,也是各式產品與創新的市場。其中,薩森以紐約、倫敦,

以及東京等地作為其論證地區,認為全球都市與全球經濟隻重組是互為表

裡。之後薩森在其論著中指出,全球都市是一種新的都市經濟,並且以工 商服務為其核心,加上其金融活動集中化、全球化為其特色,如:邁阿密、

雪梨、多倫多等都市。薩森對全球化時代城市的新使用者如何逐漸決定都 市景觀的的觀察有助我們了解上海的都市更新及其影響。薩森認為,全球 化都市的新景觀一項重要特色便是一小撮專業人士與一大群低收入勞工 這兩組城市使用者的差距日漸擴大 (Sassen ,1996:221)。

全球化亦造成都市與都市間之不平等,如: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之首 要都市體系、歐洲平衡之都市體系等所受到之衝擊,以及都市內部之不平 等,諸如:勞動過程之組織變動與服務業經濟之所得分配等因素。亦將薩 森在2001 年之概念理論與方法整理如下:

一、全球都市之模式

全球化並非單一的、同質化的一種力量,而是各種專門業之過程交互 作用下之結果,在地之行動亦是全球化之一部分。全球都市各有其特定功 能性存在,並且全球化定非只是網絡,而是實際之地方(place)。

二、金融產業

全球都市是金融中心之意旨,強調金融活動雖然可以迅速地移動資 本,但金融活動畢竟還是融入(embedded)在實體之空間與脈絡當中。而 其中之金融中心彼此間並非競爭關係,而是一種跨國金融網路之功能區分 的關係。金融產業造成全球都市在內部上有心的空間秩序產生,同樣地,

全球化亦會刻畫出全球都市內部兩極化之壓力與趨勢。

柯司特(Castells)認為,全球都市是一種進階服務(advanced service)

的生產與消費中心,這些大小不等的全球都市彼此連結成全球網絡,形成 一種競合關係(夏鑄九等譯,2000:72)。

全球都市在地方競爭力上產生了重要聯結性,在經濟全球化之發展趨 勢之下,全世界已進入區域競爭、都市競爭的時代。因此,地方競爭力之 優劣不僅等同於國家競爭力;亦成為當地企業競爭力高低之基礎(莊翰 華;2005:82)。而都市競爭力便是經濟決定因素結合策略決定因素下之 結果,其中經濟決定因素包括生產、公共設施、區位,以及企業能力等因 素外,亦涵蓋新資本之投入與聚集經濟等兩項因素。

新的資本常伴隨著新技術的引進,且臺中本身在地理位置上便占有區 位之極大優勢,擁有氣候之寧適性等優勢因素,亦有相當便利發達之交通 網絡,而聚集經濟與專業分工、技術改變率、人力資本累積等相互形成了 良性循環,有助於生產力之提升,而公共設施因素係指地方政府投入地方 之實質建設,倘若希冀藉此達到提升地方競爭力之需求,考量地方條件與 發展目標便應為其首要之務(莊翰華,2005:83)。

策略決定因素係指地方政府為提升地方競爭力所使用之各種策略,包 括:政府之效能、地方策略、公司部門合營,以及適度之制度彈性。因為 不同地方所具備之規模、政治制度,以及生態模式都不盡相同,進而管理 制度與系統亦會有所差異,地方策略便在這種情況下一變得必須因地制 宜。而地方策略直木在在於活用當地資源,使其創造出能將當地資源流動 之結構,因而適當地運用地方策略,諸如:都市更新計畫、都市成長管理 等,亦能達到充分發揮地方特質,進而提升地方競爭力之目的。

綜合上述,影響地方競爭力之各項因素可知,其牽涉層面之主、客觀 條件繁多,其中,最重要且最根本之影響因素仍是經濟層面,其餘層面之 因素則是輔助之角色。倘若地方在缺乏良好經濟發展之條件下,勢必會面 臨到地方發展衰敗而難以吸引人口與產業進駐之困境,如此便無法空間、

社會、生活等層面之因素上具有競爭優勢(莊翰華,2005:87)。中區目 前之處境便必須以經濟來將整個地區之商業活動、人口等復甦,中區本身 之區位在臺中市而言占有相對之優勢,交通網絡之發達、商業活動歷史之

悠久等,但對於會造成地方競爭力之因素,如:公共設施、生產、企業能 力等,必須加以補強與注入活力。臺中市政府在地方競爭力之評估時必須 重視中區在臺中,甚至是整個中部地區所占有之優勢,並加以補強其因環 境老舊、人口外移等因素,而造成其競爭力下滑之原因,進而促使臺中市 能夠充分地成為中部之金融等商業活動聚集地,以臺中大都會區之行動方 案位中部注入商業新的活力。

貳、 文化都市

文化是人類社會生活之總和,包括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物質文化 是只社會生活中具體之東西;非物質文化是指社會成員之規範、法律、風 俗習慣,以及概念等(王佳煌,2005:112)。竺今(Zukin)認為,文化本 來就沒有單一之意義,文化之意義隨時在轉變、演化、增強,或者是削弱 某個層面。而所謂之都市文化,既非只單一都市之呈現、實踐單一文化之 模式,亦非指一個都市內部各種次文化之集合,而指的是都市內部與都市 之間各種地點(sites)與地方(place)所呈現或是人民所體會到之文化模 式、態度與行為(Zukin,1995:289-290)。

八 0 年代開始,關於文化在經濟層面上之論述超越了其他面向,其原 因不外乎因受到技術不斷之發明與創新之影響,人民可支配其收入與休閒 時間的增加,使得各式文化產品的消費因而明顯提升。文化、經濟與地方 之三者之間應該是高度共生的:文化,代表生活一切之總和;地方則是濃 厚人類交互關係之所在,因此因不同地方所擁有之功能和內在關係等因素 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特色。同樣地,文化之地域特殊性,不僅有助於地方與 地方間之辨明(莊翰華,2005:169),若與經濟生產相互結合便形成以地 方為導向的一種地方文化產業,運用所占有之文化特殊性,在全球化競爭

下能依然享有其優勢。 場體制下的使用價值(use value)與交換價值(exchange),還應具備超越 美學價值(aesthetic value)、道德價值(ethical value),以及符號價值(sign value)。因此,文化產業應具備具有文化概念的經濟活動,以及能反映人

階級、族群等文化的彼此交錯(王佳煌,2005:118)。

然而,地方文化產業之開發並非僅侷限於地方文化市場性與經濟價值

Horkeimery 在 1947 年便於「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一書中便提到文化工業之概念。

12 異托邦(heterotopia)一詞為法國學者傅柯(Michel Foucault)提出,亦可譯為「異質空間」。

精神價值。根源於文化之多樣性與多義性,使得文化產業之項目界定仍舊 莫衷一是。

對於地方文化產業而言,雖然學者各自提出發展策略或是擬定相關之 原則,以藉此達到強化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目的,而結合多方之說法得 知,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最終形成有形之經濟價值,以及無形之精神價值。

而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項目,配合文化人才、文化人力,以及文化財力等

而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項目,配合文化人才、文化人力,以及文化財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