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演員對於影視語彙的適應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用當代影視技術可說相當節制,雖為三機攝影,導播僅在全場畫面與特寫畫面之 間切換,後製工作也以不改動舞台表演的小幅度修飾為原則。

據筆者觀察2008 年的戲曲錄製工作,並非如電視或電視劇依照分鏡劇本來 拍攝,而是依「場/景」為錄影單位。由於戲曲舞台的裝台、換景有時相當耗時,

導演及舞台總監通常在裝台完成後,將同一場景的不同場戲接連錄製,以增進工 作效率。同一場演出採取連續錄製,舞台總監需監控演出現場,包括演員、樂團、

音響、燈光的整體搭配,倘若其中一個環節出錯,就得重錄,由導播尋找合適的

「接點」,而不必重頭開始錄製。倘若現場錄製順利,則能夠一氣呵成,演員的 情緒能夠完整連貫,中國傳統戲曲的劇場表演美學也能夠較為完整地呈現。

場景的佈置以軟、硬景為主,均置於錄影場內,而不另於戶外做實景拍攝。

佈景的作用僅做為戲劇表演的背景裝點與場景設定之用,並不利用畫面設計來傳 達導演的創作意念,整體演出仍有賴藝人的唱念做打。這一點似仍有相當大的進 展空間,在打造華美布景,以增加戲劇質感之餘,如能強化佈景在戲劇表現上的 作用,援引當代設計思維,將佈景由靜態裝置轉而能與戲劇動作產生對話性,或 者利用佈景裝置傳達編導的戲劇意念等等,當能開拓唱腔、身段以外的表情達意 空間。

(二)、演員對於影視語彙的適應

採茶戲班在2000 起應龍潭龍閣、苗栗嵐雅等傳播公司邀約,錄製採茶戲錄 影帶,但對當時於錄影的概念僅止於將外台戲的演出原封不動的錄製,事後再由 傳播公司員工依照演員唱唸加上字幕,坊間雖有一系列採茶戲錄影帶流布,但品 質並未經過專業把關。1980 年代起,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開始進行文化公演,每 場節目均加以錄影保存。1995 年起,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進行三腳採茶戲的經典 齣目保存計劃,長達三年的計劃陸續將十齣小戲錄製完成。戲班演員對於影視錄 製作業是從坊間傳播公司,戲班自力錄製保存、乃至於公部門的保存計劃中逐漸 累積相關經驗。

2003 年之後,客家電視台製作「客家傳統戲曲」節目以來,初時參與錄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戲班複制野台戲的演法來參與錄影,經由當代影視製作流程,錄影、剪輯、後 製之後的「再現」(represent),無法傳達野台演活戲時,與觀眾的互動與親昵,

反而因為鏡頭的聚焦,突顯了某些一時無法改變的現況,例如,演員的高齡化、

活戲演出的粗糙感等,都在鏡頭前被放大檢視。某些戲班即因為電視演出的效果 不佳,寧可接演野台戲糊口,不願暴露在電視鏡頭。252

此外,採茶戲演員對於電視台錄影作業的流程的不熟悉,在劇情剪裁、演員 表現上,都花了不少時間適應。例如,演員習於面對不特定觀眾,常常忽略攝影 機鏡頭的存在,走位未能到達攝影機設定的定位點、演出脫離鏡頭之外、演員視 線未能聚焦於鏡頭等;又如,演出狀況不佳時,不斷重錄影響演員情緒上的銜接。

劇情安排與後製的剪輯沒搭配好,以致於每日播出時的收束點並非劇情的高潮起 伏之處等等。這些技術層面的問題,隨著戲班一次次的錄影實戰經驗,而逐漸獲 得改善。

客委會、客家電視台對於「傳統戲曲節目」的製作,由最早期以野台戲規模 相差不多的經費來製作電視採茶戲節目,導致戲班只能將野台戲搬上電視演出。

到近年來提昇製作經費,逐年檢討優缺項之後,較為細緻且客觀地規範製作過 程,例如,劇本需事先形式性送審,錄製前需有一至二天的排練等、聘請戲曲專 業教授審查、提供意見等等。而戲班也意識到電視台錄影與野台演活戲的差異 點,在經費挹注下,提昇演出品質。

近兩年來,各班在特定演出紛紛尋找外援,以提昇演出可看性。例如,「德 泰歌劇團」注重功底,聘請京戲演員劉稀榮擔任武術指導;「景勝」、「榮英」戲 劇團聘請歌仔戲導演吳承洋排戲;「新樂園」注重布景設置;「樂昇歌劇團」由團 主的姪子,劇校教師李文勳幫忙排戲、安排演員;採茶藝人彭勝雄之姪彭偉群,

曾榮獲世運武術比賽冠軍,也遊走於數個戲班擔任武術指導,及武場支援。「榮 興客家採茶劇團」2008 年起參與客家傳統戲曲節目的製作,依照各班錄影劇目 的性質,安排「榮興」劇團黃俊琅、黃俊雄、江彥瑮、陳思朋、陳芝后等青年演

252 例如,2010 年散班的「新月娥」歌劇團,早期不願參與電視錄影,雖然該班的演出實力在民 間口碑不錯,但團主自認為團員年紀大,在鏡頭前的效果不好看,因此不願參與。直到2008 年,

才錄製一檔《陶三春打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員參與導演工作,在錄影過程中,協助各班小規模的排練,亦有戲班之間經驗傳 承與相互交流的作用。

此外,也不能忽略2010 年起,台灣戲曲學校客家戲學系的學生已開始投入 採茶戲職場,「樂昇」、「松興」等班已有新生代加入,營光幕前可以看到年輕面 孔。在錄影節目之外,戲校培育出來的學生能走入野台場域令人欣喜,出自戲校 的紮實的功底也為野台戲的演出增色不少,受到觀眾歡迎。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 校自2000 年設科培育採茶戲種苗以來,十年後方有成熟果實得以收成,戲曲人 才的培育著實不易。這期間教育部、客委會等公部門在辦學政策上支持、經費上 支援,以及戲校對於戲曲教育的規劃、師生的辛勤苦練、家長的支持、健教合作 機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無私傳承,均為其中重要關鍵。

從觀眾角度來看「傳統戲曲節目」,收看族群多為中、老年人,而很少年輕 觀眾。一方面在於戲班的演出不夠細緻,而在鏡頭前放大缺點;另一方面,觀眾 已習於鏡頭導引情節及戲劇內容,以主導思考的觀賞模式,對於戲曲節目完全以

「舞台式」方式呈現,原本已不看戲的年輕觀眾更不易將注意力停留在演員的唱 唸做打之上。

隨著影視技術的日新月異,某些傳統戲曲表演類型藉由影視技術發展為「文 化工業」而發光發熱。例如,霹靂布袋戲透過傳媒無遠弗界的特性,使傳統戲曲 的演出跳脫地域性、族群性以及語言的限制,從而擴展年輕觀眾族群、產生更多 附加的文化創意產品之型態。由此反思客家戲曲的電視節目製作,現代影視技術 與傳統戲曲的虛擬寫意風格是否必然相衝突?有沒有更多元的選項與表現方 式?適度地運用影視技術以擴展戲曲的表現力並非當代才開始,在內台時期各戲 班追求機關、變景的運用、以電影敘事融入戲曲劇情、電影題材的挪用、電影特 效的採用等等,均為內台戲班適應當時新式媒體的興盛而進行的嚐試與因應。相 較之下,當代的「客家傳統戲曲節目」則顯得相對保守,而戲曲節目在電視播出 的目的應著眼於影視技術的運用,來彰顯與傳播戲曲之美,由此來思考,適度地 運用影視科技,來拓展戲曲表現力,並維持戲曲虛擬寫意之美,是可以嚐試的多 元選項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族群導向的風格形塑

客家電視台自2003 年 7 月 1 日開播,在當時是第一個以特定族群、使用特 定語言的頻道,肩負為客族發聲、以及振興客語的任務。行政院客委會對於客家 傳統戲曲的徵選、錄影,乃至客家傳統戲曲劇本創作比賽等活動,都提出對於客 家元素、客語的強調。253因此,2003 年之後的採茶戲錄影、公演等活動,在客 委會、客家電視台對族群文化傳承、語言推廣和族群認同維護的社會責任使命之 下,也被整合入二十一世紀的客族再造運動。

於是,戲班藝人對於政策的理解以及實踐,遂將過去百年發展過程中所汲取 的外來劇種元素剝除,改良採茶戲唱腔系統裏,演唱「官話」系統的亂彈福路唱 腔、皮黃系統的西路唱腔均消失於客家電視台的「客家傳統戲曲」節目,只留下

「客語」系統的山歌、小調。有賴於「官話」唱腔系統支撐的特定行當,例如老 生、花臉遂唱起山歌、採茶,而失去該行當的威嚴氣勢;或者,這些行當閉口不 唱,只講口白。254

實則,1910 年代的客家戲曲的「改良」,即為首波針對戲曲中的「官話」改 為「白話」的運動,當時的改良採茶戲班吸收四平戲、亂彈戲、外江戲的表演藝 術,改講客語、改唱「白話」,因此而將小戲改良、擴充為大戲。並在劇種交流 之際尋求表演實踐上共存榮的理路,而發展出以行當表演藝術做為媒合的依歸:

即三小戲行當演唱採茶、大戲行當演唱亂彈、四平、外江。1950 年代末期,內 台戲沒落,採茶藝人加入賣藥團,做場時以小規模文戲、老時採茶戲的齣目,演 唱採茶調,是在演出場域限制以及特定戲齣性質的規範下的選擇。1980 年代,

首先進入文化公演場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在成立之初的幾年內(1987-1996) 為追索採茶戲的原初風貌,以確立採茶戲的當代表演美學依歸,而改編老時採茶 戲,整合客家文化圈內的器樂曲目、民謠唱腔、小戲唱腔,做為熔鑄當代採茶戲

253 以 99 年度首度以高額獎金鼓勵參賽團體的「客家傳統戲曲」徵選比賽,其中,評分項目為:

1、唱腔(唱工、曲調)(25﹪)。2、演技、身段(20﹪)。3、編劇(包含劇情、客家元素及客語 之內涵等)(20﹪)。4、整體表現(20%)。5、文武場之配合性(15﹪)。參見:行政院客委會 99 年度客家傳統戲曲徵選大賽要點。

254 參見:蘇秀婷〈新月娥歌劇團與陶三春反關〉《客家》218(2008 年 8 月),頁 20-25。